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古籍校注和训诂专书 (3)

第三章文字 (10)

第四章音韵 (13)

第五章天文和历法 (19)

*本文档的材料是在选取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通论内容的基础上,参以其它教材的相关内容,综合编辑而成。本文材料作为《古代汉语》课程的通论内容是不完整的,更为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四册),中华书局出版。

第一章绪论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主要包括文言和古白话两种形式。文言是以先秦时代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书面语言,既包括先秦时期的文献语言,也包括后来历代作家摹仿的作品语言。白话是魏晋以后,以北方口语为基础、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一种书面语言。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文言语言是一种十分成熟的书面语言,有鲜明的语言规律,也是记录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基本语言。

古代汉语是研习古代经典的工具课,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今后研习古代经典创造条件。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通常分为文选和通论两个部分,其中通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语法:分实词、虚词、句子三大部分内容。

2、文字:包括文字的产生、流变及文字的结构,还包括古人对于汉字结构分析的“六书”等理论等。它解决的是汉字的形体问题。

3、词汇:包括古今汉语词汇词义的演变、引申及同义词的辨析、解释词义的方法等。

4、音韵:主要涉及古代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古代的声母、韵部等的归纳探讨推测及通过声音解释意义等内容。其中文字、音韵、词汇这三方面内容和我国传统语言学(即“小学”)中的文字、音韵、训诂大体相当。

5、有关的古代文化的常识:如古代的典章制度、名物、工具书、文体、古书注释的相关知识等。

其中语法和词汇部分在古代汉语通论当中所占比重最大,主要是从语言规律这一角度,来阐述古代汉语在语言学上的现象。而本课程不注重语言学上的知识,并不打算将古代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学来掌握,而只是要教给一种研习古代经典的方法,因此反而是传统训诂学的名号更符合开设本课程的要求。

与今天的这一古代汉语学科相对应,早在汉代,就开始有了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门工作,叫训诂。

诂,《说文》:训故言也。孔颖达《诗经》疏: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如《尔雅》中有《释诂》篇。训,《说文》:说教也。段注:说释而教之。徐注:顺其义以训之也。孔疏:训,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如《释训》篇。训诂,孔疏: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如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训诂最初只是在古籍校注中所做的随文释义,包括注音、辨字、校勘、释义等。训诂资料存在于古籍校注中,没有独立出来,训诂的方式主要是校注书。后来发展出另一种训诂方式,即从校注书中,把校注对象抽取出来进行专门编纂,形成类似后代字、辞典的训诂专书,使训诂材料获得某种系统化。最早的训诂书是《尔雅》和《说文解字》。训诂以注释书和训诂专书两种形式存在,直到清代才由附属于经典的注释,发展为独立的文献语言学。除了在校注书和训诂专书中有训诂内容外,文献正文中也会出现训诂内容。

训诂学有两种涵义:一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书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一是与文字学、音韵学相并列以研究语义为主的独立学科。后者是狭义上的训诂学,与文字学、音韵学并列,同属于传统的“小学”范围。“小学”是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学,其所包括的文字、音韵、训诂分别侧重于形、音、义。前者则是广义上的训诂学,则以解释词义为基础,包括分析句读、辨别音形、阐述语法、说明修辞、统领篇章等等,比“小学”的范围更广。

第二章古籍校注和训诂专书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古籍校注中的训诂资料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没有专门独立出来,更谈不上系统化,因此一定是语言学上的低级形态。但这却是学习本课程的主体内容,学会通过古人的注解来阅读经典,这是本课程的唯一目的。本课程不专注于训诂专书,更不涉及所谓系统的文献语言学之类,因为本课程的目的不是语言学的,而是方法论的。掌握通过古注来阅读经典的基本要领,为今后研习经典打好基础,这就是方法论上的要求。

一、古籍注解

中华文明的经书典籍,古代先贤大都作过注解。我们阅读经典,无法跨越也不需要跨越古人的注解。那种认为古注只是我们进入经典的参考依据,就好比到达顶峰后可以掀掉的梯子,这是完全不成立的。历代以来针对经典所做出的注解文本,正是打开经典意义或参与经典价值的生活历程,而阅读经典是精神生命的事件,与古人一道参与到经典的精神价值当中,才是有意义的经典阅读。

1.注解的体例

先秦时期,涉及到一些文字的注解,通常是出现在经典的正文当中。如《孟子·梁惠王》中:“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这种情形比较普遍,但更多情况下很难视为是一种语言学上的解释,而往往是一种价值的阐发。如《论语·颜渊》中的“政者,正也”,就是孔子为古典政治的基本价值立下了主张。

比较正式地展开对经典的注解是在汉代开始的。秦以前的经书传到汉代,便有人专门做注解工作,像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等,都是以经学家的身份进行注解。郑玄和马融对先秦的经书,像《周易》《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等,都曾作过注解。比较重要的注解作品还有高诱的《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王逸的《楚辞章句》等。到了唐代,则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即不仅解释经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经注兼注的解释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注解文本包括王弼的《老子注》、郭象的《庄子注》、韦昭的《春秋外传国语注》、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杨倞的《荀子注》、尹知章的《管子注》、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裴骃的《史记集解》(即《史记》三家注)、颜师古的《汉书集注》和李善的《文选注》等。汉唐时期最重要的注解本,便是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其中大多是两汉或魏晋时人做的注,唐宋人做的疏,各部经书的注疏情况是:

《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宋以后的注解更加繁富,所流传下来的注本也越来越多。其中当以朱子的《四书集注》

(《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形成新的“四书”传统,并提到“五经”之前,为影响最大。他还有《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亦是影响深远。

前面十三经中的毛亨传、郑玄笺的“传”和“笺”,当时都各有特定的意义,“传”指阐明经义,“笺”则有补充与订正的意思。这就涉及到注解的一般体例问题,不同时期的注解体例如下:

传(《韩诗外传》)、诂(《春秋公羊解诂》)、说(《墨子?经说》)、解(《管子?形势解》)、喻、记、训(先秦至汉)

疏、正义、笺(汉唐)

注、补注

集解、集注、集释(南北朝)

章句、音义

义疏、疏证

笔记、札记类(清)

下面以《诗经?魏风?硕鼠》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经书注疏的具体情况(注疏一般都是用双行小字排在正文之下,原版的正文和注疏是没有标点的):

正文之下,前面没有“笺云”的注是毛传(如“贯事也”),“笺云”之后的注是郑笺,圆圈之后“贯古乱反......”是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对正文和注文的注音。[疏]字以下才是孔颖达的疏,疏的原文很长,这里还只是一小部分。宋代以前,注和疏是分成两本书印行的;宋代以后,为了便于阅读,才把注和疏合成一本书。注和疏合成一本后,疏一般放在一段正文之后,如果一段中有几个注,疏就放在几个注之后。疏一般是先疏正文,再疏注文。先略引被疏的文字,一般是起讫各引两三个字(如“硕鼠至得我所”“笺硕大至是徙”),然后再疏,中间用圆圈隔开。有时是直解正文,如“国人疾其君重敛畏人,比之硕鼠……”;有时是疏证和发挥毛传和郑笺,这里是首先说明毛传和郑笺的来源,如毛传:“贯事也”,正义曰:

“《释诂》文”,又如郑笺:“硕大也”,正义曰:“《释诂》文”。《释诂》指《尔雅?释诂》,孔颖达认为毛传和郑笺这里都是根据《尔雅?释诂》来注解正文的。接着就考证名物,如“《释兽》于鼠属有鼫鼠……”。可见,疏的内容是很丰富的。

2.注解的术语

要想通过先秦经书的注解来阅读经典,除了要了解经书注疏的体例和注解的各种情况之外,我们还要对经书中的注解术语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1)曰,为,谓之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这几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诗经?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毛传:“后熟曰重,先熟曰穋。”《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2)谓使用这个术语,往往是在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才用上它。与“谓之”不同,使用“谓”时,被释的词则都是放在“谓”的前面。例如:《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论语?子罕》:“后生可畏。”何晏注:“后生谓少年。”

(3)貌这个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如:《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朱熹注:“沃若,润泽貌。”《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何晏注:“莞尔,小笑貌。”

(4)犹使用这个术语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就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汉人作注云‘犹’者,皆义隔而通之。”例如:《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涯也。”《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岐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

以上“曰”“为”“谓之”“谓”“貌”“犹”六个术语,都是单纯用于释义的。

(5)之言,之为言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例如:《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周礼?地官》:“媒氏: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郑玄注:“媒之言谋也。”

(6)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段玉裁《说文注》:“凡传注言‘读为’者,皆易其字也。”又:“‘读为’亦言‘读曰’。”例如:《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礼记?曲礼》:“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郑玄注:“绥读曰妥。”“泮”和“绥”是假借字,“畔”和“妥”是本字。

(7)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又《周礼汉读考?序》:“‘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例如:《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高诱注:“酏读如《诗》‘虵虵硕言’之虵。”有时,“读若”、“读如”的作用和“读曰”、“读为”相同,也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如:《礼记?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3.古籍的校勘

从汉代学者注经开始,其后魏晋南北朝各代,注解古书的范围都有所扩展。唐人除了为先秦经书做注疏工作之外,也为汉以下的其他古书做了注解。例如司马迁的《史记》,在唐代就有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萧统的《文选》,在唐代就有李善注和五臣注。这些注解,有的是以人名地名的考证和史实的考核为主,有的是以词语的出处和

典故的来源的考证为主。例如司马贞、张守节对《史记》所做的注解,都较多地集中在人名地名的考证和史实的考核之上。这类古书的注解,有的在考核史实之中增补了许多后代难得的史料;南朝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就有这个特点。另外,古代作家一般都喜欢引经据典,尤其是中古时期,引经据典几乎成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因此,注解这些文学作品时,注明出典就成了注解家的首要任务。在经籍的注解方面,主要是侧重思想上的阐明。比如对于《庄子》,郭象注与成玄英疏的重点就不在字句的解释方面,而是旨在发明庄子的自然之道。

唐代以后,宋代学者也做了不少注解古书的工作。例如朱熹就著有《周易本义》《诗集传》《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楚辞集注》等。清代学者几乎对每一种重要的经典都做了新的注解,他们钻研汉唐人的注解,根据具体材料判断前人的是非,解决了古书中许多疑难问题。他们对古书字句的解释要求非常严格,做出了许多成绩。例如陈奂的《诗毛氏传疏》,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焦循的《孟子正义》,王先谦的《庄子集解》,郭庆藩的《庄子集释》,等等,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自然,清人有些注解,极力要求无一字无来历,不免过于琐细。例如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注《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几乎每一个字都作了详细的考证,这一句并不难懂的话,就注了将近一千个字;其中一个“曰”字就注了一百多个字,繁徵博引,极为详尽。

除了为古书做注解和考证工作之外,清代学者还作了许多古籍校勘的工作。阮元为《十三经注疏》所作的《校勘记》,就是一例。《校勘记》除校正十三经正文的错误之外,更多的是校正注疏中的错误。校勘学上有些专门术语,我们应当有所了解。试举校勘学上常用的两个术语为例:

(1)衍文“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这个术语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例如《诗经?邶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郑笺:“舟载渡物者,今不用,而与众物泛泛然俱流水中。”阮元《校勘记》:“与下衍众字,小字本无。”又如《左传僖公四年》:“汉水以为池。”阮元《校勘记》:“《释文》无水字。云:或作汉水以为池,水字衍。”又如《礼记?檀弓》:“从母之夫,舅之妻,二夫人相为服。”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说:“夫字衍文也,二人两字合为夫。”

(2)脱文“脱文”简称“脱”(有时作“敚”或“夺”),也叫“脱字”。这个术语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例如《诗经?周南?桃夭》孔颖达疏:“此云家人,家犹夫也,犹妇也。”阮元《校勘记》:“犹妇上当脱人字。”又如《诗经?卫风?硕人》孔颖达疏:“猗嗟云:颀而长兮。孔世家云:颀然而长。故为长貌。”阮元《校勘记》:“孔下脱子字。”

清代学者除了为专书做注解和校勘工作之外,还利用读书札记的形式,对古书的词句诠释和文字校订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常常有非常精辟的见解。重要的如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等等,这些都是读上古典籍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通过古人的注解来阅读经典是十分重要的,阮元有云:“窃谓士人读书,当从经学始,经学当从注疏始。空疏之士,高明之徒,读注疏不终卷而思卧者,是不能潜心研索,终身不知有圣贤诸儒经传之学矣。至于注疏诸义,亦有是有非;我朝经学最盛,诸儒论之甚详,是又在好学深思实事求是之士,由注疏而推求寻览之也。”(见《十三经注疏》《重刻宋板注疏总目录》)今人阅读经典,尤其要通过古人的注解来进行,与古人一道参与到经典的精神世界中。

4.古文的句读

我国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古人研读经书要自己断句,一句话读完,常在字的旁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种地方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顿一下,就在字的下面加以顿点儿,这种地方叫做“读”。

句读符号:①ヽ一般用于句子中间的停顿。《说文》:“有所绝止而识之也。”②し用

于段末或句未的停顿。《说文》:“钩识也。”③〇用于句未的停顿。

句读的要领:识字辨义是前提;要熟悉古文的词法句法;要掌握足够的古代文化知识;充分利用文言虚词;充分考虑行文特点。

二、训诂专书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训诂专书是训诂学更为高级的形态,是对训诂资料的专门汇编。也正因为如此,它更具语言学意义,而不是本课程所主要关注的对象,但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常识。作为训诂学的几部奠基之作,《尔雅》是秦汉之际的经师,中国最古按意义分类的字典;《方言》(西汉扬雄)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专书;《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是中国第一部按汉字部首编纂的字典;《释名》(汉末刘熙)是中国语源学的第一部书。

(1)《尔雅》

总释群书语义的专著中最古老的一部书,最早的词典。按汉语词义分类编纂:收入2000 多个词条、4300 多个词,共19篇,即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前3篇解释一般语词,后16 篇解释各种名物。以雅言释古语、释方言:第一次把古今异言、方俗殊语以及各种名物加以全面研究、系统整理。训释方式:直训、互训、递训、同训。对中国词汇学史、类书编纂影响巨大,同时也是一部经学名著。

(2)《说文解字》

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世界最早的字典之一。作者东汉许慎,被称作“五经无双许叔重”,公认为古文派训诂大师。引六艺群书40多种,引诸家说解39种。根据部首把文字的形体分为540部,用六书的法则来解释字形。用以形说义(形训)的方法解释字义。用“读若”和形声字的声旁来说明字音。把字形、字音、字义统一起来进行研究,总结出训诂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有注释“说文”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句读》、《说文例证》、桂馥《说文义证》。

(3)《释名》

全书共有8卷27篇,篇名如下: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释州国、释形体、释姿容、释长幼、释亲属、释言语、释饮食、释采帛、释首饰、释衣服、释宫室、释床帐、释书契、释典艺、释器用、释乐器、释兵、释车、释船、释疾病、释丧制。分类比《尔雅》为细,也较合理。首先运用了声训的方法,提供了东汉末年的语音资料。

(4)《广雅》

魏国张揖所撰。在隋代时改名为《博雅》。《广雅》是为增广《尔雅》而作,在编排上与《尔雅》一致,分为19类。训诂方法上也和《尔雅》差不多。后来清代王念孙撰《广雅疏证》23卷,通过对词义的疏通证明,把训诂原则和方法提示出来。是汉语训诂学史乃至整个语言学史上的一部光辉著作。

(5)《拾雅》和《比雅》

是清代学者为了弥补《尔雅》、《广雅》的缺漏而作的两部训诂书。《拾雅》,夏味唐撰。是采辑汉唐古训以弥补《尔雅》、《广雅》的缺漏。《比雅》洪亮吉撰。其目的也是为了增补《尔雅》之缺漏,又名《转注考》。在体例上完全仿效《尔雅》,分为《释诂》、《释言》等19篇。

(6)《经籍纂诂》

清代阮元主编。会集唐代以前古籍中的训诂,选材广泛,规模巨大。收录的范围包括:(1)儒家经典和其它古籍中的训诂。(2)唐以前古代注疏中的训诂。(3)唐以前训诂专著中的词语训释。(4)古籍中以正文代训诂者。(5)古籍和碑碣中的通假字以及古人名字与训诂有关者。

(7)《经典释文》

唐代陆德明撰。所谓“释文”,包括释义和释音,这是一部总释群书音义的专著。《经典释文》简名《释文》,它汇集了唐代以前各家给先秦经书(包括《老子》和《庄子》,因为《老子》《庄子》在唐代也被称为经)所做的注释(通常以注音为主,也有少数义训),经过作者一番选择,成为我国早期别具风格的注音(兼释义)总集之一。先秦古籍中的注音,一般都摘自经典释文。这部书本来是脱离具体注释对象的一部完整的专著,宋代以后,人们才把它的注释移到每本书的相应的正文之下。所释经典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14种。

(8)《玉篇》

南朝顾野王撰。是我国第一部专收楷书的字典,奠定了我国楷书字典的基础。在编排上,采用部首编排法,但与《说文》的部首次序完全不同。《说文》是“据形系联”,《玉篇》则“以义类聚”。分为天文、地理、颜貌、人伦、口舌、上肢、下肢、思想、言语、行止等30卷。《说文》先释义,然后解形、注音,《玉篇》则先注音,后释义,在注音方法上用反切法,并兼释引申义、假借义。

(9)《康熙字典》

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30人奉诏编写,是一部大型汉语字典。在《字汇》、《正字通》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编排方法上,把部首简化为214部,按笔画多少进行排列,用十二地支作为集名,将全书所收47035个字分为12集。注音方面,把多音多义字分为正音和转音,与释义中的正义(本义)、训义(转借义)相配合。释义方面,根据《说文》、《玉篇》进行释义,还广泛采集《广韵》、《集韵》和其它经史传注中的训诂,义项较为丰富。

(10)《辞源》和《辞海》

旧版《辞源》的编纂始于1908年,收录汉字13000多个,词条10万多条。它以旧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编进了现代百科的词目。建国后,《辞源》修订本定位为古代汉语词典,作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出版。《辞海》旧版创始于1915年,体例上与《辞源》基本相似。建国后的新版《辞海》选收单字14872个,词目91706条,其中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个学科的学术术语等等。新版《辞海》既是一部词典,又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

附:

一、训诂学名著举例——专书训释

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

王念孙《广雅疏证》、钱大昕《广雅义疏》

戴震《方言疏证》、钱绎《方言笺疏》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王筠《说文释例》《说文解字句读》《文字蒙求》

严可均《说文声类》

毕沅《释名疏证》、王先谦《释名疏证补》

二、训诂学名著举例——随文释义

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

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孙诒让《周礼正义》、孙希旦《礼记集解》

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皮锡瑞《孝经郑注考》

孙星衍《晏子春秋音义》

王先谦《汉书补注》《荀子集解》《庄子集解》

戴震《屈原赋注》、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王琦《李太白诗集注》

马通伯《韩昌黎集校注》

三、常用工具书

1、查字形、字音、字义的工具书

(1)《说文解字》

(2)《经籍籑诂》

2、查词语、典故的工具书

(1)《尔雅》

(2)《释名》

(3)《佩文韵府》(清代张玉书等编,“佩文”是清代皇帝书斋的名字。这部工具书可以用来查词语典故的出处。其体例是按平水106韵编排先列单字,略加注音释义,然后列举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词语,注明出处。最后列“对语”和“摘句”。)

3、查人名、地名的工具书

(1)《中国人名大辞典》

臧励和等编,1921年商务印书馆初版。本书收录人名,注明时代、籍贯、字号、生平事迹,有著作的列出著作名称,并酌情收录人物的琐闻轶事。

(2)《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

姜亮夫编,1959年中华书局版。专门收录历史人物的字号、籍贯、岁数、生年、卒年,并附有备考以介绍材料的来源。

(3)《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开明书店1935年版,1956年中华书局重印。

(4)《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臧励和等编,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4、其他常用工具书

(1)《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

薛仲三、欧阳颐编,三联书店1956年版。是用来推算阴历与阳历日期的常用工具书。体例:所收日期自公元元年至公元2000年,以阴历为纲,阴历一年列一表,注明帝王年号和公元年序。表左直列阴历月序,表上横列阴历日序,表内排列阳历月日。

(2)《十三经索引》

叶圣陶编,开明书店1934年版。是一部专门查找“十三经”语句出处的工具书。

(3)《四库全书总目》

清代纪昀主编,共收录书目10254条,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每书名下均注明作者、内容、版本沿革和简要评论。

第三章文字

一、文和字

《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文和字是有区别的,以时间而论,文比字要早;从结构看,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文亦指初文,即“依类象形”,单独画成为文,“形声相益”为字。如红:糸+工=红(即由糸mì和工两文形声相益合成)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系统有标音文字、象形文字、表意文字几种不同的系统。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文字。汉字属表意文字系统,表意文字与象形文字有交叉,又有向标音文字发展的趋势。汉字字符有意符、音符和记号三种,其中汉字意符包括形符(以字形表意,如:人、日)和义符(以字义表意,如:歪)。汉字中的假借字及形声字的声旁(单纯表音的如“花”之“化”,音意兼表的如“珥”之“耳”)都使用音符。英文字母是表音符号,属音符。两相比较,后者是专职的,数量少;前者是借用的,数量很多。汉字记号则是由很多意符和音符失去表意和表音的作用后变化而成,还有很多表意字、形声字和假借字也变成了记号字。准确地说,汉字是属于意音文字系统。

对于汉字的起源,古人有不同说法,包括神授说、结绳说、八卦说和仓颉说等等。现代学者通常会认为,文字应起源于图画的规范化、简单化、符号化,并与语言紧密结合,才成文字。

二、汉字的形、音、义

1、形——义关系

形义统一或相关,如:日、月、采、益、既、封、旦、尤。形义无关(造字之假借),如:而、间、其。掌握形义关系对“形训”很有帮助,如果形义统一,可对词的古义获得较深认识;如果形义相关,可分析词义引申发展;如果形义无关,则可辨明同音假借。

2、形——声关系

汉字不能由形得音。形声字也由于古今语音、方言的变化而出现声符和读音不一致的现象。如:江、缸、红——“工”声;客、路、洛——“各”声。

3、音——义关系

音义联系一开始无必然联系,是后来由于出现同音假借,使得声音相近者,其义往往相通。如:空、孔、洞、聪、葱、通、腔、筐——都有“中空”的意思。宋代王圣美的“右文说”,就是音义关系的典范。其谓:戋jiān,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歺dǎi 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皆以戋字为义。右文即形声字的声符。以前一直认为意义与形符有关,右文说认为声符也与意义有关。所以,研究词义要注意字形——形训,也要注意字音——声训,从语音上求字义、明假借、求同源。

三、汉字的构造

关于汉字形体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书,今称“字”,先秦有“书”、“文”、“名”几种称呼。六书是六种造字条例、字形分类原则,主要是分析小篆得出的结论。“六书”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王礼……五曰六书”。不过,《周礼》只说六书是六艺之一,而没有说明六书的内容。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注《周礼》,以为六书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说文解字?叙》以为六书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由此,“六书”有班固、郑众、许慎三家说,内容大体相同。清代以后,一般人于六书的名称大致采用许慎的(只有形声有时也称谐声),于次序则采用班固的。这样,六书的名称和次序分别是: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1)象形《说文》:“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诘屈,曲折的意思。按照物体的轮廓而曲折宛转,画成一定物体的样子。象形是描摹事物的形状构造字形来体现词义的造字法。象形源于图画,描写事物轮廓,表具体概念,必为名词,为独体字。《说文》:“吕,脊骨也。象形。”“斗,十升也。有柄,象形。”“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2)指事《说文》:“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是用指示性笔画构造形体,来表示无法指画的事物或抽象概念的造字法。一般是抽象概念,在《说文》中最少。

(3)会意《说文》:“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会是会合二字(形),有新义;意是意思比事更抽象,有新意。象形和指事是独体;会意是合体,至少是两个意义有关联的字组成。多为动词、形容词、抽象名词。《说文》:“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堅,土刚也。从臤土。”“戍,守边也。从人持戈。”

(4)形声《说文》:“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字还可以分为:左形右声,这类字最多,如江柏;右形左声,如刚攻;上形下声,如草宇;下形上声,如:婆忘;外形内声,如:圆阁;内形外声,如闻哀;义符占一角,如腾(马);声符占一角,如:旗(其)。形声字突破了纯表义的局限,音义结合,提高了文字对语言的适应能力,所以数量多,《说文》中占80%,现代汉字中占90%。

(5)转注和假借《说文》:“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转注说有:主形派,同一部首之字为转注;主义派,互训即转注;主声派,一个词由于音变成为另一个词,则另造一字。借助已有的同音字来作它的书写符号,因而假借也就是一种以不造字为造字的方法。这是汉字造字向表音发展的重要表现。假借是一种造字方法,是“本无其字”:“通假”不是造字方法,是“早有其字”。如:早——蚤、馈——归。

在以上六种类别中,转注和假借只是一种汉字的使用问题,前面四种是汉字构造的类别问题。转注使得汉字形体中的数量增加,假借节制了汉字内部数量的增加。转注和假借一起对汉字的数量进行调节。古人称这种现象为“四体二用”。

四、汉字的演变

汉字演变过程可分为:古文字篆文阶段(由商至秦)和今文字隶、楷阶段(自汉至今)。各个时代使用的汉字数量并无很大变化,自殷商以来,常用单字一直是约四五千个。在汉字结构的变化上,是形声字越来越多,所使用的意符从以形符为主变成以义符为主,而记号字、半记号字逐渐增多。

(1)商周文字甲骨文是殷墟甲骨、周原甲骨和西汉骨签。距今约4000年,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又称“契文”、“卜辞”、“殷墟文字”等。金文是以表铜器为载体,旧称钟鼎文。铭文字体。始于夏商,盛于西周,延续至秦汉。籀文是战国时秦体系文字,命名源于周宣王太史籀《史籀篇》:“太史籀书”,或称大篆字体。

(2)六国古文与籀文同时的战国文字还有“六国古文”,主要刻写在简帛、金石、泉布、陶胚、玺印上。秦国之外的东方各国文字称为六国古文,与秦国文字差异较大。

(3)小篆秦统一之前的篆书称为大篆,秦统一之后经过李斯等人改革而推行的篆书称为小篆。《说文解字?叙》:“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篆文以《说文》为经典,篆文的出现是汉字划时代的时期,后来的汉字就以小篆为基础造型。

(4)隶书始于秦文字,秦国文字的俗体是隶书形成的基础,与六国文字没有直接渊源,后来成为两汉时期通行的标准汉字形体。隶书是对篆文的改造,隶书的形成,使汉字描画的字符,变成由一些平直的笔画组成的简单字符,提高了书写的速度,但由此也使得汉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丧失了。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称为“隶变”,也叫“隶定”、“隶古定”等。

隶变之前的汉字称为“古文字”,隶变之后的汉字称为“今文字”。隶变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

隶书之后,又有楷书、草书、行书。楷书又称“正书”、“真书”,萌芽于汉代,兴于魏晋,盛于六朝。晋代称其为“楷书”(取可作楷模之义)。当时的人称之为“今隶”。草书有秦草和章草,前者难以辨认,没有流传下来;后者是汉章帝时,史游创制,章帝受之,是以流传。行书则补楷书书写不便和草书难以辨认的不足,东汉刘德升所创。

五、汉字的形体

一个字原则上只应有一个形体,不需要两种以上的写法。但是汉字是一种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字,使用汉字的人又非常多,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有些字出现了两种以上的写法,那是很自然的。古书上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形体分歧的字。不同形体的字主要有古今字和异体字两种。

(1)古今字

古时字少,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如:莫——暮;其——箕;要——腰;昏——婚。这即是说,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这才出现一个“辟”字就兼有后代的避、辟、僻、嬖、譬等字的意义这种现象。比如,上古没有“悦”字,是以“说”兼“悦”义,后来才产生“悦”字。战国时代有些书(如《庄子》),“说”、“悦”并用,可能是后人改的;经书不见“悦”字,是因为后人认为它是“经”,不敢改,所以才维持了原样。《孟子》有“悦”字,那是因为《孟子》到宋代才被尊称为经。许慎《说文》没有收“悦”字,这说明许慎时代“悦”字或者还没有产生,或者是产生了,但因它是“俗字”,所以没有收。

(2)异体字

异体字跟古今字的分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异体字有下列几种情况:会意字与形声字的分别,如:凴凭、嶽岳、淚泪、巖岩;意符不同的异体字,如:詠咏、睹覩、嘆歎、駆敺、雁鴈;声符不同的异体字,如:线線、煙烟、時峕、蚓螾;意符声符都不同的异体字,如:剩賸;变换各种成分的位置,如:慙慚、和咊、鵝騀鵞、襍雜。但有以下三种情況不能认为是异体字:其一、意义相近,后代读音相同,古音不同的字。如:置——寘。其二、自古就音同,但意义广狭不同的字。如:游——遊、酤——沽。其三、偶尔通用的字(用字时的通假字)。如:剥——扑、蚤——早。

六、汉字改革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年)废除1053个异体字,《汉字简化方案》(1956年)把564个繁体字简化为515个简化字,并规定了54个偏旁的简体。《简化字总表》(1964年)的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偏旁类推出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个简化字(其中“须”“签”二字重见)。《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年)针对印刷体与手写体不统一而规范字形。

汉字简化的方法,分别采用形体较简单的古字,如:云、电等;草书楷化,如专、东等;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如鸡、观、戏、区、团、归、岁等;保留原字形的一部分,如声、习、医等;声符替代,形声字改成简单的声旁,如辽、迁、邮、阶、运、远等;保留原字轮廓,如龟、虑、爱等;利用原有笔画简单的字代替一个或几个音同或音近的繁体字,如以“几”代“幾”,以“后”代“後”等。汉字的简化对汉字的伤害极大。

在汉字规范上,《汉语大字典》(1990年)收录54678字,“中国台湾Big5字集”收录13053字,“GB-2312(80)”收录6763字。“GB-18030”收录27533字。

第四章音韵

音韵也叫声韵,是汉字语音系统中声母、韵母和声调三要素的总称。辨析语音中的声、韵、调三种要素,并研究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合异同,即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沿革,这种学问叫音韵学,或叫声韵学。

一、语音的构成

(1)声母是字音起首的有辨义作用的辅音,也称“声”“声纽”“纽”。古人在属同一声母的汉字中,取其中一个汉字作为这个声母的代表,这个代表字就叫“字母”。如用“帮”代表[P],用滂代表[P‘]。传统习惯上用五音(或七音)三十六字母指称中古声母,用36个字作为声母的代表字。

(2)韵母包括声母之后的元音,以及元音之后可能再有的辅音,包括韵头、韵腹、韵尾。古人在属同一韵部的汉字中,取其中一个汉字作为这个韵部的代表,这个代表字就叫“韵目”。如以“东”字作为它所属韵部的代表字,这个韵部就称为东韵。韵书中把主元音、收尾音和声调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的单位,叫“韵部”,如《广韵》有206韵,就是把26194字按主元音、收尾音和声调是否相同分成的206个单位。古代诗句中的押韵是韵尾相同、主元音相同或相近。韵母相同的字叫同韵,韵头不同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也算同韵。不同声调的字不算同韵。

(3)声调指一个字音的高低变化,或者还有长短不同。现代汉语的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不包括中古音中的入声。入声与平、上、去的区别不在于音高的不同,而是语音成素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入声根本不应该与平上去声并列。但古人一直把入声当作一种声调。中古平声字受声母清浊的影响,变成阴平和阳平两类;中古上声中全浊声母变为去声,其余仍为上声;中古去声没有变化。中古入声变化比较复杂,变成阴阳上去的都有。

二、语音的演变

语音的变化是缓慢的,但积聚到一定程度,使得汉语语音古今差别很大。古今汉语语音不同,可以从现代汉语方言之间的比较中窥测到一斑,因为语音的地域差别正是语音古今变异的遗迹。古今汉语语音不同,也可以从读古代诗歌时觉察到。如《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以“辐、侧、直、亿、特、食”等字相押,用现代普通话来读,它们很不和谐。但在《诗经》时代,这些字是同一韵部,是押韵的。对汉语语音的演变做出分期,目的是在汉语发展史上规定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共时语音系统,作为对语音进行研究的共同基础。

(1)上古音主要保存先秦典籍的韵语和谐声字中,以《诗经》音系为代表。尽管语音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到南北朝乃至唐宋时代,人们还没有确立古今语音不同的观念,用当时语音读先秦时的《诗经》,遇到押韵不和谐的地方,就临时改读成自己认为合适的读音,这种做法称为“叶音”、“叶韵”(“叶”字也写作“协”)。叶音说盛行于宋代,直到明末陈第才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古今语音不同说。陈氏在《毛诗古音考》中认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2)中古音以隋末唐初的《切韵》和《切韵》系统韵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为代表。《切韵》是隋朝陆法言所撰。运用反切注音,源于东汉而盛行于六朝之后。反切也称反语、反音,就是用两个字来拼注另一个字的音,第一个字只取其声母,第二个字只取其韵母与声调,合起来成为所要拼的字音。它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法,比直音要进步得多。宋代以后,由于语音发生变化,要想准确拼读反切音,势必要学习从中古音到现代音的语音演变历史。《切韵》

是集六朝韵书大成的作品。六朝时期发现“四声”,《切韵》以平上去入分卷,平声又分上下(与阴平阳平之分无关),共5卷193韵,12000字左右。

(3)近古音以元曲《中原音韵》为代表。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不是“字书”,也与传统的“韵书”不同,为作曲和唱曲的人而作。是早期官话的语音实录。“中原雅音”与现代官话相近,称为“早期官话”。《中原音韵》收录五六千字,按北曲的押韵,分成十九个韵类,每韵类用两个字作标目。传统韵书是先分声调,后分韵类,《中原音韵》是先分韵类,后分声调。

(4)现代音也就是国语音系,以北京受过相当教育的人的语言为基础,几百年来就是约定俗成的“官话”,“国语”是辛亥以后政府颁行的名词。“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于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1920年改订为40个字母,分为声母、介母、韵母、调号(见下图)。“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是台湾在1986年修订公布。只利用二十多个罗马字母,不添用任何附加符号。“汉语拼音方案”于1958年全国人大公布,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在汉语教学中采用。由字母表、声母、韵母、声调构成。

三、古音通假

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例如早晨的ZǎO(注:这是现代汉语的读音;至于上古怎样读,还没有定论),这个词本该写成“早”,但是《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却写成“蚤”,《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也写成“蚤”。“蚤”的本义是跳蚤,早晨的“早”所以写成“蚤”,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在记录语言里ZǎO(早,早晨)这个词的时候,“早”“蚤”二字通用。从“蚤”字说,它所以当“早晨”讲,也只是因为它和“早”声音相同,被假借为“早”,借用了“早”的意义。换句话说,“蚤”是“早”的假借字,“早”是“蚤”的假借义。总之,古音通假是古书里字形分歧的现象之一,这种现象需要从上古语音的角度加以说明。

假借字的产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写了一个同音字,如:表示“小击”的意思本字是“攴”,人们书写时写作“剥”,《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剥”是“攴”的假借字。第二种是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如:(一)第一人称代词没有一个本字,从一开始就借用本义是一种锯齿类武器的“我”来表示,后来一直沿用,并没有为它再造字,也没有为表示“我”字本义的那个词造字。(二)“躲避”、“开辟”、“邪僻”等意义也都没有本字,只是借用本义是“法”的“辟”字来表示。为了文字表达的精确,后来为“躲避”的意义造了“避”字,为“开辟”的意义造了“辟”字,为“邪僻”的意义造了“僻”字。“避、辟、僻”等字都是后起的区别字,不能认为是“辟”的本字,不能说“辟假借为避”等,因为“辟”和“避、辟、僻”等不是在同一个历史平面上产生的。(三)表示选择的疑问代词没有本字,一开始就借用本义是“食物加热到可吃的程度”的“孰”字来表示,后来没有为这个疑问代词造字,而是替“孰”字本义所表示的词造了“熟”字。“衰弱、衰灭”的意义没有本字,一开始就借用本义是“蓑衣”的“衰”字来表示。后来没有为“衰弱、衰灭”这个意义造字,而是为“蓑衣”这个意义造了“蓑”字。我们不能认为“熟”是“孰”的本字,“蓑”是“衰”的本字,“孰”是“熟”的假借字,“衰”是“蓑”的假借字。如果这样认为,那是不合乎汉字发展的历史事实的。

还有一种情况,为一个字的引申义造的后起区别字和这个字之间的关系,根本没有假借的关系,而被人们误认为假借。如:“坐”字的本义是“坐下”,引申为“座位”的意思,后来为这个引申义造了区别字“座”。我们决不能认为“坐”假借为“座”,“座”是“坐”的

本字(注:有人说,本字就是专用字。这牵涉到“本字”的定义问题。古人所谓本字,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反对的不是“本字”这个名称,反对的是把这种现象认为是通假)。

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单音

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连音

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声调

再比如,“唯”字的本义是答应(《说文》“唯,诺也”),所以从口;“惟”字的本义是思惟(《尔雅》:“惟,思也”),所以从心;“维”字的本义是维系(《尔雅》:“维,系也”),所

以从糸(Mì,糸就是丝)。这三个字的本义是互不相通的。《论语?里仁》:“曾子曰:唯”;这个“唯”不能换成“惟”或“维”。《诗经?大雅?生民》:“载谋载惟”(又考虑,又思惟);这个“惟”不能换成“唯”或“维”。《诗经?小雅?节南山》:“四方是维”;这个“维”不能换成“唯”或“惟”。但是这三个字都经常被借用为句首或句中语气词,一般《左传》和《论语》比较喜欢用“唯”,《孟子》用“惟”,《诗经》用“维”。《诗经?大雅?文王》:“其命维新”,《孟子》引用时写成“其命惟新”。由此可见,假借字的形式比较自由,往往只要同音或音近就行。但是也要根据习惯,在同一地域和同一时期,写法还是相当一致的。还有如:惠,本义是仁慈,恩惠。《论语?里仁》:“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假借为“慧”。《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归,本义是女子出嫁,《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假借为“馈”(馈),即赠的意思,《论语?阳货》:“归孔子豚。”何,本义是负荷,《诗经?小雅?无羊》:“何蓑何笠。”假借为疑问代词,表示“什么”。《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辩,本义为巧言(依《说文》则本义为治),《礼记?王制》:“言伪而辩。”假借为“辨”,《孟子?告子上》:“万锺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朱熹集注本“辩”作“辨”)。具,本义为具办,《说文》:“具,共置也。”假借为“俱”,《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四、破读和特读

所谓“破读”,是古汉语中通过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来区别词性或词义的方法。“破读”也叫“读破”,人们把一个字原来的读音叫做“本音”,把改变后的读音叫做“破读音”,训诂上也把读本音用本义的字叫做“如字”。即是说,古书上某字注以“如字”,通常是告诉读者,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例如《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经典释文》说:“恶恶,上鸟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这是说第一个“恶”字读“乌路反”,是去声,第二个“恶”字要读它本来的音,即恶劣的“恶”,旧读入声;第一个“好”字读“呼报反”,是去声,第二个“好”字要读它本来的音,即美好的“好”,是上声。语言里的一个词产生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随着语言运用的深化,它的意义或词性等可能要发生变化,原来表达此项意义的词,可能会同时表达与之相关的另一项意义,原来是这种词性的词,可能会产生另一种词性。汉语所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改变一个词的读音来记录词义或词性的演化。再比如“王”字,它本是个名词,读“wáng”,所记录的是当君王的人,要记录当君王的意思,则改变它的读音,读“wàng”。再如:《五蠹》:“循徐鲁之力,使敌万乘。”乘:破读音为“sh ang”。《阎典史传》:“帅刘良佐拥骑至城下。”骑:破读音为“jì”。破读有一个基本的规律,那就是许多破读都是读去声。如:《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衣:破读音为“y ì”。《报刘一丈书》:“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间:破读音为“jiàn”。其它的如操持的“操”是动词,读平声,节操的“操”是名词,读去声;爱好的“好”是动词,读去声,美好的“好”是形容词,读上声;厌恶的“恶”是动词,读去声,恶劣的“恶”是形容词,读入声。

有时候一个字的下面注“如字”,又注别的反切(或直音),表明这个字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传统有不同的读法。例如《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经典释文》说:“三思,息暂反,又如字。”这是说这里“三”字有去声的读法(变读),又有平声的读法(如字)。读法不同,往往讲法不同。例如《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经典释文》说:“不分,包云如字,郑扶问反,分犹理。”这是说这里“分”字有平声的读法(如字),又有去声的读法(变读)。包郑两家的读音,反映了对“分”字的不同的理解。

利用四声来区别词义和词性,这是汉语的特点之一。汉魏学者看到了这个特点,并体现于古书注音。有的文字学家认为这是六朝经师注解古书时的强生分别。但是积习相沿,在后来的“声律之文”里就很重视这种分别。有些字的异读还保留在现代汉语里,如“好”(hǎ

o)“好”(hào)“恶”(a)“恶”(wù)之类;有些字的异读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混同了,但是仍保留在某些方言里,例如上升的“上”读上声,在上的“上”读去声,现在广州话仍有区别。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特殊的用字场合,一些字并不读它的现代标准音,而是要读它的特殊读音,这些特殊的读音,又十有八九是一个字的古音,或者是接近它古音的音。这种读特殊读音,就是我们所说的“特读”。古书中需要特读的字,主要是一些专有名词,如古代的国名、部族名、地名、器物名、人名、姓氏等,它们的特读音被继承到现代汉语中,因此我们读古文时要读一些字的特读音。如:《童区寄传》:“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区:音“ōu”。不读“qū”。《木兰诗》:“昨日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可汗:音:“kahán”。不读“kěhàn”。《石钟山记》:“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射:音“yì”。不读“sha”。

特读字的产生,往往是一些字由于使用场合特殊,或是在地名中,或是在姓氏中,或是在器物名中等等,一直沿用古音,或者是不读今音而读与古音相近的音,因此产生了它的特读音。或者一些音译的国名或族名,以及音译的外族姓氏、人名、官职等,为了与外词的读音接近,往往需要特读。也有些字,是为了区别意义和用法而特读。

第五章天文和历法

一、天文

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于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我们可以说远在汉代我国的天文知识就已经相当丰富了。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注:见《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七月流火”见《诗经?豳风?七月》,“三星在户”见《诗经?唐风?绸缪》,“月离于毕”见《诗经?小雅?渐渐之石》,“龙尾伏辰”见《左传僖公五年》)。可见,对于了解古书中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于提高阅读古籍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现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别加以叙述。

(1)七政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子兴视夜,明星有烂”(注:见《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注:见《诗经?陈风?东门之杨》),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注:见《诗经?小雅?大东》)。木星古名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注:下文谈到十二次和纪年法时还要回到这一点上来)。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注:即室宿,主要是飞马坐的αβ两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就是一个例子。所说的火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注:即心宿,特指心宿二,即天蝎座的α星。《史记?天官书》所说的火,才是指火星,即荧惑),《诗经》“七月流火”,就是一个例子。

(2)二十八宿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注:黄道是古人想像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就是黄道。这里所说的赤道不是指地球赤道,而是天球赤道,即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星宿这个概念不是指一颗一颗的星星,而是表示邻近的若干个星的集合。古人把比较靠近的若干个星假想地联系起来,给以一个特殊的名称如毕参箕斗等等,后世又名星官),称为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见下图)。

(3)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像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以东方苍龙为例,从角宿到箕宿看成为一条龙,角像龙角,氐房像龙身,尾宿即龙尾。再以南方朱雀为例,从井宿到轸宿看成为一只鸟,柳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嗉,翼为羽翮。这和外国古代把某些星座想像成为某些动物的形象(如大熊、狮子、天蝎等)很相类似。

上文说过,古人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而二十八宿都是恒星。了解到这一点,那么古书上所说的“月离于毕”、“荧惑守心”、“太白食昴”这一类关于天象的话就不难懂了(注:《尚书?洪范》伪孔传:“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荧惑守心”见《论衡?变虚》篇;“太白食昴”见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月离于毕”意思是月亮附丽于毕宿(离,丽也);“荧惑守心”是说火星居于心宿;“太白食昴”是说金星遮蔽住昴宿。如此而已。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写道:“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也是用的二十八宿坐标法。二十八宿不仅是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例如在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正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注:这是就当时的天象说的。《夏小正》;正月初昏参中,五月初昏大火中),等等。

古人对于二十八宿是很熟悉的,有些星宿由于星象特殊,引人注目,成了古典诗歌描述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定义: 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 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擅爵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爵人:拿爵位给人。)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有时后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2、名词、形容词在“所”字后。“所”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构成“所”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所罾:网到的(鱼)。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所高:推崇的(人)。 非博士所职。《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职,所负责的。)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通论十五《诗经》韵例分析

重点:诗经有些要会默写和分析韵律,要会背韵部&声母和重要结论:韵例(押什么韵), 押韵格式(韵数,押韵位置,换韵or一韵到底),分为几章。默写一首诗经,再分析它的韵 例ps要背王力的三十韵部,默写的诗经范围(卷耳,桃夭,芣苢,静女,相鼠,木瓜,风 上古三十韻部列表 序号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 第一类之职k 蒸 第二类幽 u 觉 uk 冬 u 第三类宵?药?k 第四类侯 o 屋 ok 东 o 第五类鱼 a 铎 ak 阳 a 第六类支 e 锡 ek 耕 e 以上收g[k]尾,舌根,清塞音以上收ng[],舌根,浊鼻音第七类脂 ei 质 et 真 en 第八类微I 物t 文n 第九类歌 ai 月 at 元 an 以上收d[t],舌尖中,清塞音以上收n[n],舌尖中,浊鼻音第十类缉 ep 侵 em 第十一类叶 ap 谈 am 以上收b[p],双唇,清塞音以上收m[m],双唇,浊鼻音上古32生母 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清浊 七音 牙音见溪群疑 端(知)透(彻)定(澄)泥(娘)余(喻四) 舌音 章(照三)昌(穿三)船(床三)书(审三)禅 唇音帮(非)滂(敷)并(奉)明(微) 精清从心邪 齿音 庄(照二)初(穿二)崇(床二)山(审二) 喉音影晓匣(喻三) 半舌音来 半齿音日

(二)一些結論 1、古無輕唇音:所有輕唇音 2、古無舌上音:上古舌頭音實際上包括中古的舌頭和舌上音 3、喻三歸夏,喻四歸定:中古的喻母只和三等、四等韻相拼,與三等韻相拼的喻母字上古屬於匣,與四等韻拼的喻母字在上古屬定。 4、照二和照三分屬不同古紐:即把莊、初、崇、生並入上古精、清、從、心,把章、昌、船、書、禪並入端、透、定 5、娘、日二紐歸泥:中古的娘、日二音紐,在上古都歸為泥紐,本來上古的娘和泥就是一個聲母,中古时分化為兩個聲母,泥母和娘母 诗经韵例分析 从《卷耳》到《月出》是1班给的重点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韵部:筐、行,阳部。句尾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韵部:嵬、隤、罍、怀,微部。句尾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韵部:冈、黄、觥、伤,阳部。句尾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韵部:砠、瘏、痡,鱼部。句中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 崔嵬、虺隤,叠韵连绵词;玄黄,双声连绵词 《桃夭》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1—14)

王力《古代汉语》 通论(一)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再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帮助阅读古籍的较大较好的语文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今音。采用《广韵》和《集韵》的反切,保留反切意在溯源,用来标志这个字的中古音。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还收录了百科性的古代词语。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汉语大字典》偏重古今的汉字,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汉语大词典》偏重古今复音词语。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形体。分析字形结构或探讨词的本义时,一般都应参考《说文》。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的反切校定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根据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一)句首句中语气词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虚词,它们的位置在句首或句中,同样地能起表示语气的作用。关于句尾语气词,我们在前面几节通论讲判断句、叙述句和疑问句的时候,已经大略地谈过了。现在再谈句首句中语气词。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夫” “其”“唯”三个字。(1 )夫“夫” (f u) 字用於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它是从指示代词“夫”字发展来的,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语气词,不能再解作“这个”或“那个”。现代汉语里没有适当的虚词可以和它对译。下面是用句首语气词“夫”字的例子: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察传)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 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列御寇)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脩 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且夫”“故 夫”“今夫”略等于说“且”“故”“今”,但是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发议论。例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 无力。(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

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今 夫颛臾,固而近於费。(论语?季氏)若夫”则等於“至於”: 此虽免於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 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2) 其语气词“其”字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语气。在 陈述句或疑问句里,它表示“大概”“恐怕”等意思在;祈使句里, 它就简单地表示委婉的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吧” 字或“啊”字所表示的委婉语气。例如: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宪问)我们恐怕已经变为夷狄了吧!) 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上)那么 齐国大概差不多了吧!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我还是回去吧。)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大概是说这个吧?)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大概就是说我了吧!以上是陈述句和疑问句。) 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您还是向水滨追问 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左传隐公三年) 吧。 ) 可别废弃了先君的事业啊!)以上是祈使句。)其” 丿、字又可加重反问的语气。例如: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左传僖公五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 年)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其谁不知?(左 传僖公三十二年)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其 何伤於日月乎?(论语?子张)这种加重反问语气的“其”字,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 1、关于《墨子》的注本中,清代孙诒让的《墨子间诂》最为详备 2、古代汉语中的否定性无定代词是莫 3、上古韵部中以塞音[P]、[t]、[k]作为韵尾的韵属于入声韵;[m]、[n]、[g]属于阳声韵 4、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齐养新录》中提出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的说法 5、近代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6、三平调是专门针对仄仄仄平平的句式而言的 7、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 8、《尔雅》属于“十三经” 9、从中古汉语四声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演变规律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和入派四声。 10、中古音是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由于《切韵》失传,我们现在考察的中古音的依据主要是《唐韵》(这句话是错的考判断题) 11、对于上古韵部的研究,其材料是《诗经》入韵字、上古其他韵文入韵字和谐声系统,其研究方法是系聊法。 二、填空题 1、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齐养新录》提出来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的观点。 2、《毛诗正义.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XXXXXXXXXX乐土乐土爱得我所XXX[疏]XXXXXX中“贯”事也是毛亨的注,笺 云之后是郑玄的注,圆圈之后“贯,古乱反”是陆德明的注音,[疏]字以下是孔颖达的注。 3、没有韵尾或以元音作韵尾的韵称之为阴声韵;以鼻音[m]、[n]、[g]作为韵尾的韵称之为阳声韵;以塞音[P]、[t]、[k]作为韵尾的韵属于入 声韵。 4、朱熹在《诗经集注》一书中没有认识到语音的发展演变,而是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主观的临时的改变某字的读音以求押韵,这种做法 称之为叶韵。 5、古书备注中见到“屯,音肫(zhun)”的注解,这是采用了直音的注音方法,而“东,德红切”,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式。 6、《十三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周礼》、《仪礼》、《论语》、《孝经》、《尔雅》、《孟 子》。 7、在校勘中,古籍因传抄、刻印而误加上的文字在校勘术语中被称为衍文;专指古书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的术语是脱文。 8、“恶”主要用作形容词,意为“丑恶”,读e,但当用作动词表示“厌恶”时,则改为wu。这种改变一个字的原来读音以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作法, 称作破读。 三、解释字义及说明用法题 解释字义题:(太多而杂乱了全是老师讲过的文章得复习课本) 说明用法题:(以下是去年考的5个) 1、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充足。 2、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以…..为贱 3、射之,豕人立而啼。 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像人一样 4、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名词用作动词,杀 5、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酒。 通假字,通“早” 四、翻译(前两年考的) 1、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徙,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它们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你把它们放在一起等同看待,这是搅乱天下罢了。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要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3、且夫我当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赌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说孔子的学问少,认为伯夷的义气轻,刚开始我不相信,如今我目睹了您的浩瀚远闻,无边无际。我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 声相闻,民之老死不相往来。 百姓认为他们的饮食很甜美,服装很漂亮,居住很安定,民俗淳朴欢乐。邻国之间可以相互望见,能听到鸡犬声。(两国居民)到老死都不相往来。 5、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末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时节,春服已经穿好,我会同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 6、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古汉语通论十一

古漢語通論十一 詞類的活用 一、定義:某個詞臨時用作其他詞類。這種現象在現代漢語中也存在,如這個人真夠阿Q的。但這種現象在現代漢語中相對少見的多。 二、常見的活用類型:名詞用作動詞;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作狀語;動詞作狀語;動詞的為動用法;動詞的對動用法; 三、活用情況分析 (一)名詞的活用 1活用作一般動詞 曹子手劍而從之。(公羊傳·莊公十三年) 鄂侯爭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戰國策·趙策三) 從左右,皆肘之。(左傳·成公二年) 2名詞的使動用法 這種情況相對較少,如: 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齊桓公合諸侯而國異姓。(史記·晉世家) 大夫種、范蠡存亡越,霸勾踐。(史記·淮陰侯列傳) 築室百堵,西南其戶。(詩經·小雅·斯干) 3名詞的意動用法: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穀梁傳·僖公八年) 不如吾聞而藥之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禮記·禮運) 友風而子雨。(荀子·賦) 外黃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天下乖戾,無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論) 附:名詞活用作動詞的判斷方法: (1)兩個名詞連用,其中一個名詞活用作動詞 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令趙帝秦。(戰國策·趙策) 鄂侯爭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戰國策·趙策三) 曹子手劍而從之。(公羊傳·莊公十三年) (2)名詞出現在代詞前活用作動詞 爾欲吳王我乎?(左傳·定公十年)

從左右,皆肘之。(左傳·成公二年) 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史記·項羽本紀) 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三國志·諸葛亮傳) (3)名詞出現在助詞“所”後面,活用作動詞。 寡君未知所過也。(韓非子·難四) 乃丹書帛,置人所罾魚腹中。(史記·陳涉世家) (4)名詞出現在助動詞能可敢欲等後面,活用作動詞。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左右欲刃相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5)名詞出現在副詞後面,活用作動詞。 晉靈公不君。(左傳·宣公二年) 秦師遂東。(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秦人聞之,悉甲而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注意: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 此句為判斷句,故“兄弟”並未活用。 (6)名詞後帶有一個介賓結構,構成一個組合,活用作動詞。 公與語,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記·商君列傳) 師還,館于虞。(左傳·僖公五年) (7)名詞出現在“而”前或後,活用作動詞 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左傳·隱公元年) 夫子式而聽之。(禮記·檀公下) 漢敗楚,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史記·項羽本紀) 4普通名詞用作狀語 名詞一般充當主、賓、定語,用作狀語是一種臨時性的用法,從其表達意義來分有以下幾種: (1)表比喻:即用名詞所表示的人或物的行為特徵來描繪動詞所表示的行動的方式或狀態。 豕人立而啼。(左傳·莊公八年) 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史記·陳涉世家) 其後秦稍蠶食魏。(史記·魏公子列傳) 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賈宜·過秦論)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如杨树达《词诠》。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同一部 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缺点:字 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 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 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 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 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叶同协,意思是和谐。如《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 可方思。朱熹:“方,叶甫妄反。”) 二、常用字典辞书及其使用方法

韵,入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 《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使用字典或辞书时注意:1,看序和出版年月;2、细读凡例;3、注意书后有没有勘误、附

古汉语通论(十)疑问句,疑问词

古汉语通论(十)疑问句,疑问词 在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方能发出疑问。有时候用疑问代词,有时候用疑问语气词,有时候是二者都用。例如: 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 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在上古汉语里,疑问句里的疑问代词宾语也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乡人长於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孟子·告子上) (比较“谁欺”和“欺天”、“谁敬”和“敬兄”这些动宾结构的宾语的位置。)於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策)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又谁敢德?(同上)第一第二两个例子最富有启发性,疑问代词作宾语就在动词前面,不是疑问代词就在后面。有时候,动词前面有助动词,疑问代词宾语就放在助动词前面,上面所举的最后两个例子就是这样。 疑问代词用作介词的宾语时,也受这个规律的制约,它们也必须放在介词的前面。例如: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策)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战国策·齐策) 上古汉语这种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词序,一直为后代古文家所遵守。例如: 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愈:祭十二郎文)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仲淹:楼记) 将何适而非快?(辙:快哉亭记)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比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更为严格,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例外。只有“何如”又说成“如何”,好像是例外,其实这两种词序都出现在上古汉语里。在先时代,它们已经是一个凝固形式,意思是“怎么样”、“怎样”或“怎么办”。例如: 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乡人皆好之,何如?(论语·子路)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楚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史记·释之唐列传) 古书上还有“若何”、“何若”、“奈何”的说法(含义与“何如”、“如何”相同),但没有说成“何奈”的。例如: 使归就戮于,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美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二十章) 事将奈何矣?(战国策·策)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通论(九) 1、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 2、上古汉语里,“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最正常的结构,不是“倒装”。如: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不能将代词宾语前置的否定句: A、“弗”“勿”“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 B、宾语不是代词的。“君”“子”一类的字不是真正的代词,也大多不用此结构。如“若不许君”、“吾不能早用子”。 4、“不”“弗”:词汇意义相同,都表示一般的否定。语法意义上的区别: a、“不”后的动词可以是及物也可以是不及物;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如:勇者不惧。老妇不闻也。 b、“弗”后的动词一般是及物,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都不能否定名词。因此: 1)“不”后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 2)“弗”后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 5、“毋”“勿”:词汇意义相同,通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于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古书上“毋”常写作“無”。语法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

a、“毋”和“不”相当,“毋”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 b、“勿”和“弗”相当,“勿”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带宾语的少见)。 c、“毋”“勿”后面的名词都用如动词。如:毋友不如己者。王無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有时候,“勿”字用于陈述句,意义和“不”差不多。如:齐侯欲勿许。 6、“未”: “未”和“未尝”的区别: a、“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动词前的“没有”。 b、“未尝”是一个凝固形式,表示“不曾”或“没有……过”的意思。 c、“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 d、“未尝”则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e、“未”有时并非用来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只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意义和“不”差不多。如:是未可知也。 7、“否”: a、“否”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是对立的。常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的“不”或“不是的”。 b、“否”又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它表示否定的一面。如: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8、“非”: a、“非”用于判断句里,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注意:这种“非”虽可译为“不是”,但语法意义完全不同。“不是”是系词“是”前面加否定词“不”;“非”在上古汉语里不是系词,而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否定的是整个谓语。如:是非君子之言也。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通论讲义全

通論十三:連詞,介詞 一、連詞 (一)總說 1、所謂連詞,是指起連接作用的詞。連詞可以連接兩個詞、兩個詞組,還可以連接兩個分句。 2、常用連詞:與、及、且、而、以、則、於是、故、是故、然、況、雖、若、如、苟、倘、令等。(三)而 1、“而”字的作用是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動詞性的詞組,表示兩種性質或者兩種行為的聯繫。“而”字不連接兩個名詞。所以“而”字前後的名詞只要不做主語和賓語,就有可能活用為動詞。 2、順接和逆接 (1)連詞“而”連接的兩項上有時是事理相關的,有時是前後相承的,有時是狀態類似的,有時是性質上相同的。這時的“而”起到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而且”“便”,而更多的翻譯為“而”。 例:任重而.道遠。(事理相關) 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陰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至焉。 (前後相承。質、的都是射箭的靶子) (2)連詞“而”連接的兩項有時在意思上是相反的或者事理不相因、語意不連貫的。這時“而”起到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卻”“可是”“但是” 例: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卻能看得很清楚,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卻能聽得很清楚) (3)所謂順接和逆接,只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並不是說“而”字有兩種性質。 3、從“而”連接的前後兩部分的句法關係來看有這樣三種情況: (1)聯合結構中,連接動詞、形容詞或動詞、形容詞性的词组。這種用在聯合結構中的“而”,被連接的兩項在意義上沒有主次之分。 例:敏于事而.慎於言。 (2)在偏正結構中,連接狀語和謂語中心動詞。 例:未至,道渴而.死。(還沒有到,就因為口渴死在路上) (3)在主謂結構中,連接主語和謂語兩個部分。 例: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 (先生沒有見過僕人嗎?十個人跟隨著一個主人,是因為力氣不如,智力在他之下嗎?是因為畏懼他)有時“而”用在主謂結構中有假設的意思。 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沒有信用,就不知道會怎麼樣。)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 通论(十一) 1、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这种情况,古今是相同的。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词用如动词、形容词用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如“秦师遂东”。由于仿古的关系,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词类活用的情况。 2、名词用如动词 鉴别某一名词是不是用如动词,由上下文决定。就一般情况说,代词前的名词用如动词(“肘之”“面之”);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遂东”“不君”);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能水”“欲刃”);肯定了宾语以后,则宾语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脯鄂侯”“手剑”)。 3、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不是由兼语式改造过来的,但它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比兼语式的句法精炼。 A、动词的使动用法 a、不及物动词常常有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后面带有宾语。如:“亡郑”“归楚公子”“行之”“鸣鼓”“进之”“退之”“则修文德以来之” 2)有时虽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意思来看,仍是使动用法!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是使远人来) b、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比较少见:

要判断是纯粹的及物动词还是使动用法,非从上下文观察不可。因为两者的区别不在形式上,只在意义上。 如: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食”为使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胜之(纯及物)=败之(使动) 武丁朝诸侯(使动)-孟子将朝王(纯及物)欲因此时降武(使动)-涉间不降楚(纯及物)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常常用如使动。如:“正其衣冠”“尊长安君之位”“远庖厨”“固国”“劳其筋骨”(注意分清是形容词使动还是动词使动) C、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偶然也用如使动。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生死”的“生”字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使死者复生”;“肉骨”的“肉”是名词用如使动,“使白骨生肉”)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国”是名词用如使动,“使异姓立国”) 4、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意动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如:以贤勇知。“左右以君贱之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值得注意的两点: a、一般说来,代词前的形容词一定用如使动或意动(“苦其心志”使动,“贱之”意动);肯定了宾语之后,就可知宾语前的形容词用如动词(“危士臣”使动,“贤勇知”意动)。 b、同一个形容词是使动还是意动,要靠上下文来分辨。如:“左右以君贱之也”是意动,而“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是使动。

古汉语通论(二十六)骈体文的构成(下)

古汉语通论(二十六)骈体文的构成(下) 上节我们谈了骈偶问题,现在再谈“四六”问题。 骈体文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文心雕龙·章句》说:“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柳宗元《乞巧文》说:“骈四俪六,锦心绣口,”都是对骈体文这一特点的说明。因此骈体文在晚唐被称为“四六”,李商隐的文集就题为《樊南四六甲乙集》。从宋到明都沿用“四六”这个名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 “四六”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魏晋时代的骈体文,句子的字数还没有严格的限制,一般以四字句为多。刘宋时代,“四六”的格式已具雏形。齐梁以后,“四六”的格式完全形成,所以刘勰能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唐宋以后,“四六”的格式就更加定型化了。本单元文选所选的庾信《哀江南赋序》、王勃《滕王阁序》都可以作为代表。 “四六”的基本结构有五种:(1)四四;(2)六六;(3)四四四四,(4)四六四六;(5)六四六四。这五种基本结构是由对仗来决定的:四字句和四字句相对为四四;六字句和六字句相对为六六;上四下四和上四下四相对为四四四四;上四下六和上四下六相对为四六四六;上六下四和上六下四相对为六四六四。现在分别举例如下: (1)四四 缛旨星稠,繁文绮合。(沈约谢灵运传论) 英英相杂,绵绵成韵。(吴均与顾章书) 心非权衡,势必轻重。(文心雕龙·熔裁) 众制锋起,源流间出。(萧统文选序) (2)六六 缀平台之逸响,采南皮之高韵。(沈约谢灵运传论) 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文心雕龙·情采) 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萧统文选序) 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庾信哀江南赋序) (3)四四四四 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颜谢,去之弥远。(沈约谢灵运传论)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的,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又必须承认语言的继承性,看到古今汉语相同的方面;但是更应该重视语言的发展,看到古今汉语相异的方面。继承和发展,是矛盾的统一,忽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对的。语言的各方面,词汇变化最快。旧词不断消亡,新词不断产生,词义不断演变。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 有没有这样的一些词:它们的意义直到今天仍旧是几千年前的意义,几乎没有发生变化的呢?有的。例如“鸡”、“牛”、“大”、“小”、“哭”、“笑”等,它们所指称的仍旧是几千年前的同一概念。这些是属於基本词汇的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言的继承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像这种意义几乎没有变化的词,在汉语词汇中只占少数。 有没有这样的一些词:它们的现代意义和古代意义是毫无关系的呢?也是有的。例如“该”字在上古和中古都只当“完备”讲(注:古代汉语里,字和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因此,研究古代汉语,传统上都以字为单位。本书为了行文的方便,沿用了传统的办法,在论及某个具体的单音词时,往往不称“某词”而称“某字”,如不说“…该?这个词”,而说“…该?字”,以下皆同此(只是行文上这样,但我们实际上还是以词为单位)。),宋玉《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王逸注:“该,亦备也。”到了中古以后才有“应当”的意义,在这后起的意义和“完备”的意义之间,我们看不出继承的关系来(注:《说文》:“该,军中约也。”段玉裁注:“凡俗云…应该?者,皆本此。”但是“军中约”的意思没有史料可以证明。)。又如“抢”(qiǎng)字,现代是抢劫的意思;《庄子·逍遥游》中“抢(qiān g)榆枋”的“抢”,是“突过” 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四》中“以头抢(qiāng)地尔”的“抢”,是“撞”的意思,都和“抢劫”的意义无关。再如寻找的“找”(zhǎo)。《集韵》有个“找”字,那是“划船”的“划”(huá)的异体字,和“寻找”的意义无关,读音也完全不同。像这样使用同一形体而古今意义无关的词,在汉语词汇中更是少数。这少数字,有的只是同一个字,古今用法不同,表示不同的词;有的则是因为我们的研究不够,它们的来历还没有被发现罢了。 就一般情况来说,古义和今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由于语言的继承性,今义从古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今古之间必然要发生关系。有些关系是比较明显的,有些关系是比较隐晦的。有些关系非常密切,竟致使一般人分辨不出古今词义的细微区别;有些关系比较疏远,却又令人误以为没有关系。我们对於古今词义的关系,不管是密切的还是疏远的,都应该加以注意。 在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 假使古代汉语的词都像“鸡”、“牛”、“哭”、“笑”等一样,古今词义相同,我们读古书的困难就会小得多。假使古代的词是死去了的,现代罕用的,当然对阅读古书会带来一定困难;但我们一查字典,也就解决了问题。例如“傩”(nuó)字,《辞海》说是“驱逐疫鬼”,我们一看也就懂了。又如上文所举的“该”(又写作“赅”)字,我们知道它在古代只有“完备”的意义,和现代“应当”的意义截然不同,那也好办,我们很容易就把古今词义分辨得清清

古汉语通论(二十)古代文化常识(二)

古汉语通论(二十)古代文化常识(二)地理,职官,科举(一)地理 历代地方区域的划分,各有不同。有时候,同一个区域名称,而涵义大有区别。有些名称则是上古所没有的。现在举出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 州--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又相传舜时分为十二州,即除了九州外,又从冀州分出并州、幽州,从青州分出营州。这样,疆域的大小是一样的,只是州的大小稍有不同罢了。到了汉代,中国的疆土更大了,於是增加了一个交州,一个朔方。后来朔方并入并州,改雍州为凉州,梁州为益州。东汉时代,共有十三州,即:司隶(直辖州)、豫州、兗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益州、荆州、交州。晋初分为十九州,和东汉十三州比较,增加六州。(1)把梁州分为雍、凉、秦三州;(2)把益州分为梁、益、宁三州;(3)把幽州分为幽、平两州;(4)把交州分为交、广两州。 从汉到南北朝末,州基本上是监察区(注: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分全国为十几个监察区,称为州或部。每州置刺史(后或称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后来刺史都掌兵权,不是单纯的监察官了。),有时也是行政区。不过从南北朝起,州的范围渐渐地缩小了。在唐代,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是行政区,宋元所谓州,则与唐代基本上一致。明清改州为府,所以有“兗州府”、“扬州府”等名称,只留少数直隶州直辖於省,散州隶属於府。 郡--郡是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陇西、颍川、南阳、邯郸、钜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为四十郡。此后历代都有郡,但是区域变小了。直到隋代才取消了郡。唐代州郡迭改,都是行政区域。宋废郡。 国--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等於郡,所以“郡国”连称。 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相当於汉代的州。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1)关内道,即古雍州;(2)河南道,即古豫兗青徐四州;(3)河东道,即古冀州;(4)河北道,即古幽冀二州(注:冀州共出现两次,表示是冀州的一部分。下仿此。这些说法根据郑樵《通志》卷四十《地理略》。);(5)山南道,即古荆梁二州;(6)陇右道,即古雍梁二州;(7)淮南道,即古扬州;(8)江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9)剑南道,即古梁州(剑阁以南);(10)岭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开元年间,又分为十五道,这是从关内道分出一个京畿(治长安),从河南道分出一个都畿(治洛阳),再把山南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把江南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 路--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注:此外还有少数特为军事而设的路,不领民事。)。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例如福建路、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陕西路、河北路等,都和今天的省名相同,区域也大致相当(注:广东路又称广

郭锡良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郭锡良般古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郭锡良般古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说明:按照该提纲复习,基本通论知识点与词句部分可以熟练掌握,内部资料,请勿外传此版本教材是商务出版社的三册套教材,与现在的两册套教材可以通用,页数稍有出入,请 使用者自行注意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 《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 《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臵、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古代汉语通论

一、怎样查字典辞典 1、按音序排列;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按编码排列(四角号码检字法) 2、《康熙字典》:①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在《字彙》和《正字通》的基础上 编成; ②字头按部首排列,是清代以来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释字体例是先音(反) 后义,还引用古注; ③错误较多,后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 3、《中华大字典》:①陆费达、欧阳溥主编,在《康熙字典》基础上整理; ②用部首排列,继《康熙字典》后出现的第二部字典,,注音采取《集韵》的反切,加注直 音; 4、《辞源》:①陆尔奎、方毅等人; ②用部首排列,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典; ③《辞源》基本上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编纂的体例格局; 5、《辞海》:更注意吸收现代科学的词语,删除了《辞源》收录的较为偏僻的古代词语,百 科性内容比《辞源》比率达; 6、《汉语大字典》:①湖北、四川两省合力编纂; ②注重字音、字形的历史演变关系,但是字义方面过于求细,忽视了词 义的概括性,加之书成众手,释义不确。 7、《汉语大词典》:①五省联编,上海书局出版社出版第一卷; ②这是一部大型的、历史的汉语语文词典,收录的复音词丰富,单字按部首排列; 8、《说文解字》:①东汉许慎,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 ②先列小篆形体,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 9、清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王筠《说文句读》;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10、词义的不同表现在: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人,手,日)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找”古义划,“该”古义完备) 词义有异有同;(“劝”古义鼓励,“给”古义供给) 11、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型:词义范围的不同:词义范围扩大;(菜,“皮”古指兽皮) 词义范围缩小;(“金”古义指金属的总称, “臭”古义指各种气味) 词义范围转移;(“墳”由指土堆到墳墓,) 12、掌握古义的方法:从字形上分析;从语境上分析;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 从成语上分析; 13、辨析古今词义时应该注意的问题:①在异同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 在微殊; ②词义变化的历史性; ③词义变化的地区性; ④词义变化是有迹可循的; ⑤词义异同的系列性问题; ⑥社会发展对词义发展的影响;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

第十节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1 、词类的活用: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如“从左右,皆肘之”。句中的“肘”是名词,在此临时用作动词,意为“用肘撞”。 2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3 、动词的活用:(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时,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如:“庄公寤生,惊姜氏。”“惊”意为“使……惊”。(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只能是“使……跟从”。 4 、形容词的活用: (1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如果形容词在叙述句里充当谓语,就是活用为动词。如:“益烈山泽而焚之。”“烈”形容大火,这里是“放大火烧”。(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美”“饱”原是形容词,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清洁”“使……华美”“使……饱”。 (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句中的“甘”“美”“安”“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香甜”“认为……华美”“认为……安逸”“认为……快乐”。 5 、名词的活用:(1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目”是“用目光示意”的意思。(2 )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腊”原义为“干肉”,动词。在此句中用作使动用法“使(之)成为干肉”。(3 )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友风而子雨”意为“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儿子”。(4 )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相当普遍,本不属于活用范畴,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在此介绍。 6 、名词作状语的类型:(1 )表示处所。如“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道”意为“在道路上”作“苦”的状语。又如“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廷”意为“在朝廷”。(2 )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如“失期,法皆斩”,“法”意为“依照法律”。(3 )表示对人的态度。如“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奴虏”译为“象对奴虏一样”。(4 )表示比喻。如“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句中,“蛇”译为“象蛇一样”。再如“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句中“云”“响”“景”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象云一样(聚集)”“象回声一样(应和)”“象影子一样(跟从)” 7 、古代汉语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识别: (1 )名+ 名。a 名动+ 名→动宾,如“王天下”。b 名+ 名动→主谓。如“陈胜王”。c 名动+(于)+ 名→述补。如“王关中”,应看成是“王于关中”。 (2 )形动+ 名→动宾。如“素善留侯张良”。 (3 )名、形动+ 之、我→动宾。如“妻之”“安我”。 (4 )助动词、“所”、副词+ 名、形动→合成谓语、“所”字结构、状中结构。如“非能水”“所耕”“不雨”。 (5 )名动+ 介词结构→述补。如“风乎舞雩”。 (6 )名动+ 而+ 动→动词性联合结构,如“衣冠而见之”。 8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1 )名、形、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而只有名、形可以有意动用法,动词无意动。(2 )使动是使宾语“做什么、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念。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两句很相似,但从上下文意的分析中可知前句是客观行为,是使动,后句是主观看法,是意动。 9 、名词作状语的识别:名主+ 名状+ 动 第十一节代词 1 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1 )指人的。有“谁、孰”。 a “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 b “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 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 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胡、奚、曷”经常a 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b 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 “奚以”询问方法。 (3 )指处所。有“安、恶、焉”。a 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