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教育部2017年度综合实践课程纲要

教学教育部2017年度综合实践课程纲要

教学教育部2017年度综合实践课程纲要
教学教育部2017年度综合实践课程纲要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

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

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

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二)基本理念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

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

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

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

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

进行活动设计。

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

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

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

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

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4.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

本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

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倡多

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要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

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分析考察课程实施状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

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

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段目标

1.小学阶段具体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亲历、参与少先队活动、场馆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理解并遵守公共空间

的基本行为规范,初步形成集体思想、组织观念,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责任担当: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

活的意愿。

(3)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4)创意物化: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

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2.初中阶段具体目标

(1)价值体认:积极参加班团队活动、场馆体验、红色之旅等,亲历社会实践,加深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能主动分享体验和感受,与老师、同伴交

流思想认识,形成国家认同,热爱中国共产党。通过职业体验活动,发展兴趣

专长,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具有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

(2)责任担当: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围绕家庭、学校、社区的需要开展服务活动,增强服务意识,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愿意参与学校服务活动,增

强服务学校的行动能力;初步形成探究社区问题的意识,愿意参与社区服务,

初步形成对自我、学校、社区负责任的态度和社会公德意识,初步具备法治观念。

(3)问题解决:能关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深入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能

主动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与解决问题,并做出基于证据的解释,形成基本符合规

范的研究报告或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4)创意物化:运用一定的操作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一定的想法或创意付诸实践,通过设计、制作或装配等,制作和不断改进较为复杂的制品或

用品,发展实践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提高创意实现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学

习实践,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字化产品的设计

与制作能力。

3.高中阶段具体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自觉参加班团活动、走访模范人物、研学旅行、职业体验活动,组织社团活动,深化社会规则体验、国家认同、文化自信,初步体

悟个人成长与职业世界、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增强

根据自身兴趣专长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的能力,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和感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

(2)责任担当:关心他人、社区和社会发展,能持续地参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社区及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热心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理

解并践行社会公德,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3)问题解决:能对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广泛的实践探索,提出具有一定新意和深度的问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增强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及时对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审视、反思并优化调整,建构基于证据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形成比较规范的研究报告或其他形式的

研究成果。

(4)创意物化: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实践,熟练掌握多种操作技能,综合运用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增强创意设计、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物化能力。形成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的意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活动方式

学校和教师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并基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设计活动主题和具体内容,并选择相应的活动方式。

(一)内容选择与组织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应遵循如下原则:

1.自主性

在主题开发与活动内容选择时,要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自

主选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从特定的角度切入,选择具体的

活动内容,并自定活动目标任务,提升自主规划和管理能力。同时,要善于捕

捉和利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深化活动主题,不断

完善活动内容。

2.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在“动手做”“实验”

“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在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

创新能力。

3.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具体活动内容具有开放性。

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专长,打破学科界限,选择综合性活动内容,

鼓励学生跨领域、跨学科学习,为学生自主活动留出余地。要引导学生把自己

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家庭、学校、社区的持续互动中,不断拓展活

动时空和活动内容,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实践能力、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

断获得发展。

4.整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要结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

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均衡考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

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活动主题的探究和体验,要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联系,强化科技、艺术、道德等方面的内

在整合。

5.连续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计长短期

相结合的主题活动,使活动内容具有递进性。要促使活动内容由简单走向复杂,使活动主题向纵深发展,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范围,促进学生综合素

质的持续发展。要处理好学期之间、学年之间、学段之间活动内容的有机衔接

与联系,构建科学合理的活动主题序列。

(二)活动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关键要素为:

1.考察探究

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

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

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

它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

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考察探究的关键要素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念;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反

思和改进。

2.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

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它强调

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包括:明

确服务对象与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

活动经验。

3.设计制作

设计制作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

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它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

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设计制作的关键要

素包括:创意设计;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动手制作;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

反思与改进。

4.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

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

规划能力。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实际岗位演练;

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还有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活动设计时可以有所侧重,以某种方式

为主,兼顾其他方式;也可以整合方式实施,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合

贯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各类活动的支持作用,有效促进问题解决、交

流协作、成果展示与分享等。

四、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实施

(一)课程规划

中小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主体,应在地方指导下,对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

其中。要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学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如各级各类青少

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

统筹考虑,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还要基于学生的年段特征、

阶段性发展要求,制定具体的“学校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

对学年、学期活动做出规划。要使总体实施方案和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相

互配套、衔接,形成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在课程规划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预设与生成

学校要统筹安排各年级、各班级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主题、指导教师、场地设施等,加强与校外活动场所的沟通协调,为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创

造必要条件,提供发展机遇,但不得以单一、僵化、固定的模式去约束所有班级、社团的具体活动过程,剥夺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要允许和鼓励师生从生

活中选择有价值的活动主题,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要关注

学生活动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并引导其发展,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开辟

广阔空间。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在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

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分析解决,所获得的

知识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拓展加深。防止用学科实践活动取代综合实践活动。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专题教育

可将有关专题教育,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法治教育、知识产权教育等,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让学生通过亲历感悟、实践体验、行动反思等方式实现专

题教育的目标,防止将专题教育简单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在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主

题教育活动。

(二)课程实施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体,学校要明确实施机构及人员、组织方

式等,加强过程指导和管理,确保课程实施到位。

1.课时安排

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

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各学校要切实保

证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在开足规定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活动需要,把

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有机结合起来。要根据学生活动主题的特点和需要,灵活安排、有效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学校要给予学生广阔的探究时空环境,保证学生活动的连续性和长期性。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

并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学习场域。

2.实施机构与人员

学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中心或教研组,或由教科室、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承担起

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负责制定并落实学校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统筹协调校内外相关部门的

关系,联合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加强与校外活动场所的沟通协调,保证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以及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

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学校教职工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原则上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任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综

合实践活动,组织其他学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各学科教师要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承担指导任务。积极争取家长、校外活动场所指导教师、社区人才资

源等有关社会力量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兼职指导教师,协同指导学生综合

实践活动的开展。

3.组织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小组合作范围

可以从班级内部,逐步走向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和跨区域等。要根据实际

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组织方式。要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能力、特长、活动需要,

明确分工,做到人尽其责,合理高效。既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又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与合作沟通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时空界限,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密切合作。

4.教师指导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应当成为学

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

全过程。

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经验,为学生提供活动主题选择以

及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构思选题,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及时

捕捉活动中学生动态生成的问题,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确立活动目标内容。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方案的制定过程,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责任分工、实施方法和路径选择,对活动可利用的资源及活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等,增强

活动的计划性,提高学生的活动规划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活动方案进行组

内及组间讨论,吸纳合理化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方案。

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亲身经历与现场体

验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在现

场考察、设计制作、实验探究、社会服务等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

受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加强对学生活动方式与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

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教师指导重在激励、启迪、点拨、引导,

不能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包办代替。还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活动资

料的整理。

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鼓励多种形

式的结果呈现与交流,如绘画、摄影、戏剧与表演等,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

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表达、同伴交流与对话。要指导学

生学会通过撰写活动报告、反思日志、心得笔记等方式,反思成败得失,提升

个体经验,促进知识建构,并根据同伴及教师提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查漏补缺,明确进一步的探究方向,深化主题探究和体验。

5.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各学校和教师要以促

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为目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坚持评价的

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公正性等原则。

突出发展导向。坚持学生成长导向,通过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观察、记录、

分析,促进学校及教师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不断激

发学生的潜能,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提供依据。评价的首要功能是让学生及

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改进后续活动。要避免评价过程中只重结果、不

重过程的现象。要对学生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学生的

思想、创意和体验,杜绝对学生的作品随意打分和简单排名等功利主义做法。

做好写实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参与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活动

主题、持续时间、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分工及完成情况等,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如活动现场照片、作品、研究报告、实践单位证明等。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提供必要基础。

建立档案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类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

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排、汇总、归档,形成

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档案袋是学生

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也是招生录取中综合评价的

重要参考。

开展科学评价。原则上每学期末,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和档案袋,结合平

时对学生活动情况的观察,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写出有关

综合实践活动情况的评语,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明确努力方向。高中学校要结

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办法,对学生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进行认定。

五、课程管理与保障

(一)教师培训与教研指导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调研,了解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专业发

展的需求,搭建多样化的交流平台,强化培训和教研,推动教师的持续发展。

1.建立指导教师培训制度

要开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教师的全员培训,明确培训目标,努力

提升教师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观察、研究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规划、设

计与实施活动的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等。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组织教师按照课程要求进行系统学习。要不断探索和改

进培训方式方法,倡导参与式培训、案例培训和项目研究等,不断激发教师内

在的学习动力。

2.建立健全日常教研制度

各学校要通过专引领、同伴互助、合作研究,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及时分析、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各级教

研机构要配备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研员,加强对校本教研的指导,并组织开展

专题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等,通过协同创新、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提

高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整体实施水平。

(二)支持体系建设与保障

1.网络资源开发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要开发优质网络资源,遴选相关影视

作品等充实资源内容,为课程实施提供资源保障。要充分发挥师生在课程资源

开发中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及时总结、梳理来自教学一线的典型案例和鲜活经验,动态生成分年级、分专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各地要探索和建立

优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机制,打造省、市、县、校多级联动的共建共享平台,

为课程实施提供高质量、常态化的资源支撑。

2.硬件配套与利用

学校要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配套硬件资源与耗材,并积极争取校外

活动场所支持,建立课程资源的协调与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专用教室

及各类教学设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益,避免

资源闲置与浪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专用活动室或实践基地,如创客空间等。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资源统筹管理,建立健全校

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相互转换机制,强化公共资源间的相互联

系和硬件资源的共享,为学校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实

践基地等各种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政策支持。

3.经费保障

地方和学校要确保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经费,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

源和实践基地建设、专题研究等。

4.安全保障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建立安全管控机制,分级落实

安全责任。学校要设立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规范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

措施。教师要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升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制定安全守则,落实安全措施。

(三)考核与激励机制

1.建立健全指导教师考核激励机制

各地和学校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考核要求和办法,科学合理地计算

教师工作量,将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工作业绩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岗位聘

任的重要依据,对取得显著成效的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2.加强对课程实施情况的督查

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包括课程开设情况及实施效果,纳入中小

学课程实施监测,建立关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反馈改进机制。地方教

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要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作为检查督导的重要内容。

3.开展优秀成果交流评选

依托有关专业组织、教科研机构、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等,开展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展示交流活动,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实践创新的潜能和动力。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成果纳入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范围,对优秀成果予以奖励,发挥优秀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中小学教师和专职研究人员持续性从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和实践探索。

附件:1.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荐主题汇总

2.考察探究活动推荐主题及其说明

3.社会服务活动推荐主题及其说明

4.设计制作活动(信息技术)推荐主题及其说明

5.设计制作活动(劳动技术)推荐主题及其说明

6.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推荐主题及其说明

背景意义

《指导纲要》的发布意义重大,很有必要。

一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迫切需要。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中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而创新实践能力相对薄弱,必须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补上实践育人短板。

二是全面深化考试评价改革的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中考、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离不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重要载体,必须搭建好综合实践活动平台,提升并展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是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本世纪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多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是对该课程性质、形态等缺乏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实施过程中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迫切需要加强规范和指导。

研制过程

为确保《指导纲要》的先进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研制过程中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广泛调研。包括对有关地区和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经验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系统总结,为《指导纲要》研制提供了现实依据;对相关政策文献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2000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单独或联合印发的、要求在中小学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的100多个文件进行了系统梳理,作为提炼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的直接参考;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9个国家或地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相关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最新发展动向等进行了研究,为《指导纲要》制订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是专题研讨。先后召开10余次研讨会,围绕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活动形态与要素、学校课程规划与教师指导,以及综合实践

活动与学科课程、专题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反复

研讨,使《指导纲要》能在理论上站得住,实践上行得通。

三是征求意见。召开由中小学教师、校长、教研员代表和有关高校、专业

研究机构课程专家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通过网络征求各地中小学骨干教师、教研员及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有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还书面征求了各

省(区、市)、中央有关部门(单位)的意见。提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专家工作委员会进行了审议。在对各方面意见进行梳理、汇总的基础上,对

《指导纲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2]

课程属性

《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几个基本属性: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

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

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

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

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

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指导纲要》强调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

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提升。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深入分析。要防

止用学科实践环节取代综合实践活动。[2]

课程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

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

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

强活动育人效果。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跨学段性质,为便于操作,在提出总目标的基

础上,具体分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突出综

合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体认与践行,并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

学段目标。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还要求对活动内容进行

选择和组织,对活动方式进行认真设计,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等,

具备作为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2]

效果目标

增强活动育人效果,对活动过程的设计、组织、跟踪指导是关键。为加强

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具体指导,《指导纲要》,提炼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主要方式,将课程方案指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社区

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从活动方式角度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党团活动要求,对各类活动方式的内涵和要素作了梳理和必要规范,为各类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如社会服务主题内容可

以各不相同(公益劳动、环保志愿者等等),但都必须让学生经历发现服务对

象及其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

验等关键环节,才能收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能用“上课”的方式去“教”学生,而要成为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指导纲要》还对活动准备、实施、

总结三个阶段,教师如何加强指导给出了具体建议。

记者:十多年来,研究性学习一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指导纲要》是怎么考虑的?

答:研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学科课程,都要引导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强化主动探究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指导纲要》中所强调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

都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形式,其他几种活动方式,也都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

本精神。如设计制作不是机械的动手操作,而要有创见,提高创意实现能

力。[2]

活动主题

向学校推荐活动主题,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落实中央有关部门专题教育要求。当前党中央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环境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等,都有充分的体现。二是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好地落地。调

查中发现,不少学校感到活动类课程设计难度较大,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为此,提供基本活动示例,加强对实施过程的具体指导,让不会做的学着做,

让会做的做得更好,使该课程可操作、能落地。[2]

实施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义重大,各地和学校要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摆

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予以加强。

一是多措并举确保开设到位。各地和学校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

所需要的教师、场地设施、网络资源、经费投入等,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

为所有中小学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必要条件。要建立健全指导教师考核激励、课程实施过程督查、师生安全保障等机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二是不断提高研修水平。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指导纲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深入研究具体活动内容和方式等,防止用上课方式“教”学生活动,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教师培训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教师开展全员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研讨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三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按照《指导纲要》精神,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管理和指导的机构及专业人员,推动建立校际间及学校与社会相关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实施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情况为重要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各学校要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强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

小学三年级书法写字课精品教案(全册)教育部新规

小学三年级书法写字课精品教案(全册)教育部新规小学三年级书法写字课精品教案(全册)教育部新规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认识各种钢笔,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钢笔。 2使学生懂得用钢笔执笔的方法,训练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 3了解、掌握写钢笔字的行款要求,培养良好的书写钢笔字的习惯。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并逐步形成良好写钢笔字的习惯。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准备: 钢笔、抹布、墨水、清水、钢笔字作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几幅钢笔作品,让学生欣赏。 2告诉学生: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用钢笔写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好 钢笔字”。板书课题:写好钢笔字 二、指导观察,教给学生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1指导学生观察第1页上的左上角特写图。 (1)这位同学用的是什么笔,他是怎样握的, (2)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 (3)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学写钢笔字,并争取写 好。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用钢笔写字,握笔姿势与铅笔基本相同。 (4)让学生用钢笔模仿执笔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指导学生观察第1页上方右边的背景图。 (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使用的是什么笔,他们是怎样坐的呢,

(2)学生练习用钢笔执笔,教师提示正确的写字姿势。 (3)出示《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心要静。”。 (4)学生朗读《写字歌》。 (5)学生练习用钢笔写几个字。教师巡回检查,着重看执笔方法是否正确和写字姿势是否规范。 3小结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三、教会学生使用和爱护钢笔 1老师拿出各种款式的钢笔,让学生看,告诉他们这些都是钢笔。 2学生观察图画,学会清洗钢笔和如何灌墨水。 3让学生按图上的顺序和样子,练习一遍。教师巡视观察,特别提醒学生要注意清洁卫生。 四、欣赏作品,掌握写字的行款,激发学生写好钢笔字的兴趣 1引导学生观察第2页的上图。 (1)这些学生在干什么,他们写字的态度怎样,你从哪里看出, (2)他们是怎样拿笔的,又是怎样坐的呢,你能像他们这样写字吗,请写几个字给老师看看。 2欣赏作品。 (1)图上的同学写字的态度认真,握笔方法正确,写字又规范,所以,写的钢笔字很漂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欣赏第2页下面的两幅和第3页的三幅作品。 (3)让学生说说观察的感受,并谈谈自己准备怎样写好钢笔。 (4)让学生再欣赏作品,看看抄写课文或作文时,应该注意什么, (5)学生讨论交流。

教基二〔2013〕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信息名称: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信息索引:360A26-05-2013-0001-1 生成日期:2013-01-25 发文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文字号:教基二〔2013〕1号信息类别:基础教育 内容概述:为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 指导纲要》的通知 教基二〔20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 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我部组织专家 研究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经教育部基 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现印发给你们,请于2013年春季开始执 行。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加强书法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教育 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和本通知的要求, 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力求区域性整体推进书法教育。 2.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 书法教师队伍。要加强书法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研学《指导纲要》,把握其基 本要求,提高教师的书法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逐步达到能兼教 书法。师范院校要重视培养师范生的书法教育能力。 学校要充分发挥本校优秀书法教师的专长,指导和引领学校全体教师提高书 写水平,为整体提高学校书法教育教学水平创设条件。要充分发挥书法教育学术

最新书法教育专业实习报告

书法教育 专业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书法教育 学生姓名:杜青道学号: 14880121 指导教师:杜晓峰职称:教授 完成时间:2016年5月10日 本范文适合所有书法教育专业实习报告,首页不显示页码,正文部分的标题更改之后,在目录上右键->更新域,就会自动更新目录。正文内容根据自己需要修改

目录 一、实习目的 (2) 二、实习时间 (2) 三、实习地点 (2) 四、实习单位 (3) 五、实习主要内容 (3) 六、实习总结 (4) (1)实习体会 (5) (2)实习反思 (6) (3)实习心得 (7) 七、致谢 (7)

一、实习目的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用人单位对书法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书法教育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书法教育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参加书法教育专业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通过书法教育专业毕业实习,能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书法教育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提高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书法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协同合作及组织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书法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时间 201×年02月01日~201×年03月15日 (修改成自己书法教育专业实习时间) 三、实习地点 杭州市滨江经济开发区江南大道 (修改成自己书法教育专业实习地点)

四、实习单位 杭州市振石教育集团(修改成自己书法教育专业实习单位) 此处可以继续添加具体你书法教育专业实习单位的详细介绍 五、实习主要内容 我很荣幸进入杭州市振石教育集团(修改成自己书法教育专业实习单位)开展毕业实习。为了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具备完善职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主管领导首先给我们分发书法教育专业相关岗位从业相关知识材料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安排专门的老同事对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项培训。 在实习过程,单位安排的了杜老师作为技术指导,杜老师是位非常和蔼亲切的人,他也是书法教育专业毕业的,从事书法教育领域工作已经有十年。他先带领我们熟悉工作环境和书法教育专业岗位的相关业务,之后他亲切的和我们交谈关于实习工作性质以及书法教育专业课堂上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容易遇到的问题。杜老师带领我们认识实习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并让我们虚心地向这些辛勤地在书法教育专业工作岗位上的前辈学习,在遇到不懂得问题后要积极请教前辈。 在单位实习期间,我从事的书法教育专业相关的工作之外,还负责协助人事部部的日常工作,包括制定计划,利用书法教育知识处理相关文书。具体实习内容过程如下:

开展书法课的意义 (2)

8月26日,教育部对中书法教育提出指导意见,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三至六年级的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在美术、艺术等课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书写、视觉艺术。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逐渐削弱,写不好或不会写汉字的人越来越多,可以这么说,这一代的小孩子们,他们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都是在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中度过的。课堂上老师也是用这投影仪、幻灯片授课。很少有机会写字。更别提书法了。 曾有人说过,现在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慢慢的把国粹书法给淡忘,N多年之后他们根本不知道毛笔是用来做什么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就为之呼吁。对此,教育部站在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确实是一件大好事。 设置书法课程就是给书法教育应有的地位与尊严,是对书法艺术价值的重申,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光大,对畸形的应试教育的矫正,更是对国民个性文化素养提升的高度重视。 然而书法这块文化瑰宝在当下中国却日渐黯然落寞,无外乎两点原因,一是,科技发展削弱书法教育。随着现代电子科技发展,尤其是电脑的普及,手写进一步被弱化、被冷落,不仅丧失了其艺术性,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退化,作为润峭、徐缓的书法明显赶不上快捷、简单的时代步伐。二是畸形的应试教育排挤书法。作为书法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在功利观的影响下对此不作为。如今在家长、学生、老师、学校的眼里,学书法又不能提高成绩,更不能成为升学的必要条件,与其慢腾腾练几个“斗大”的毛笔字,毋宁多做几道题。在畸形教育形势和功利求学思维下,书法也就从大众艺术滑落为小众艺术,从基本功被“提升”成“绝招”了。 其实,书法艺术价值远远高于电子书写的价值。书法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反映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和时代精神,是一条独特的人文风景线,是留住记忆的载体。电子书写虽然流行、快捷,但书法艺术绝不逊色,北宋黄庭坚的书法《砥柱铭》以4.368亿元成交,显示出资本对传统书法艺术的青睐。对个人而言,练好毛笔字不仅能端正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可以涤洗浮尘,纯净心境,陶冶情操,塑造良好品行,提升文化修养。

2017教育部规定:将书法课本列为国家教材!重于语数英!

2017课程改革背景近日,从刚刚召开的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北京将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诵读、书法、传统艺术等元素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体系。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表示,2017年北京将大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切实改进课堂教学,同时全面启动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个性化教育服务。 回顾:在2017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就“传统文化教育”与“教育资源均衡”等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陈宝生部长具体说了啥?教育部长陈宝生谈传统文化教育:3句话4件事,重点指出传统文化国画、书法、戏曲要进入校园! 陈宝生部长谈传统文化教育3句话4件事陈宝生: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说起来就是3句话: ■第一句话,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一个固本工程。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流融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采取果断措施,人民群众不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人的重心就会发生漂移。

■第二句话,融汇到我们教材体系中去,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铸魂工程。优秀传统文化里,中国人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生命,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阐述得很系统。如果我们不把这些东西继承下来,在教育过程中没能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继承,他的人生就会发生方向上的偏离。 ■第三句话,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中国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待人接物,行为方式怎么调整,优秀传统文化都有丰富的阐述。在这个方面发生问题,我们就会发生底色的亏损,所以我们非常重视。 陈宝生: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实际上就是办4件事: ■第一件事是教材体系建设。针对各个学段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入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有的是涉及规律性的、有的是涉及方法论、有的是涉及技术层面、有的是涉及审美层面。针对不同学段,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适合什么内容,教材里面就进什么内容。 ■第二件事是拓展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里面,传统的戏曲、国画、书法,甚至包括中医药,都可以进。还包括传统体育,如武术、太极等等。拓展校园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沃土、更好的氛围。

书法功能室总结2017年3月

昌东一中2017-2018学年度书法室工作总结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品格。通过书法教育让学生了解掌握传统汉字文化,从小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同时,书法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特长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艺术修养。我校书法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普及书法教育,从低年级抓起,从“双姿”抓起,达到人人都能“规规短矩书法,堂堂正正做人”,人人都在书法教育中受益”。围绕这一思路开展工作,全员参与,真抓实于,形成了学校书法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根据一学期来的书法课的教学实践,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双安”训综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开展节法教育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数学,提高书法教学质量能序重要,有用常取等开伟中,要重机备课、上课及学生训练等环节,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书法教育是一条线,始终贯穿在各科教学中,它还是一面镜子,能折射出许多问题,如: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等,我们把抓双姿作为书法教学的切入点,提出了“抓双姿,养习惯,写好字,促发展”的口号,把“双姿”培养作为一项工程来抓,书法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磨练了坚强的意志,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了“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等优良品质的形成,促进了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学生不爱护笔,打翻笔盒,脚乱放分紧靠桌子,在写字过程中震动同学的桌子,七年级学生,可能会出现这些小问题,这表明在写字的时候,学生没有完全没有把心放进去,如果用心投入了,又怎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有句名言“心正则笔正”,问题的出现跟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我们在书法教学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共法习惯,在教学生练习写字时,组织学生学习校训,引导学生努力改正不良习惯学生养成了良好书写习惯,他们的字都会有进步。在书法艺术教育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在书写前,平心静气;书写时,意到笔随。学生在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的练习中将书写工整、做人正直的思想内化;将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意识内化;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心理素质内化;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书法文化内化。在练内功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为人做事不浮躁、不懈怠、不气馁的良好品质,培养了向着既定目标执著追求的意志信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书法认真,端正的学生,无论是在校、在家里、在社会上,大都处事认真,有较强的毅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直观教学情感体验 在低年级书法教学实践中,无论从经验的角度还是从教改的角度,都深刻地认识到:充分提高中学书法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尽力争取使用直观教学,特别是书法要领的讲述,名家作品演示,教师作品的示范和学生习作的展示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是生动、形象、直观。因为,强烈的书法艺术情感体验

教育部规定小学三级硬笔书法写字课教案

(教育部最新规定)小学三年级硬笔书法写字课教案 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硬笔书写的方法和特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并致力于发扬光大。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硬笔书法通过硬笔书法课程学习,以及对基本笔画的学写及训练,能使学生感悟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高尚人格。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为书法课程开班做好准备。确立生活课程的内容;进行开班的常规工作。交给学生写字口诀:身坐正,脚放平,一拳一寸心中记。 第二课时:钢笔楷书的特点及其笔画书写要领。 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一)——点 第三课时: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二)——横 第四课时: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三)——竖 第五课时: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四)——撇 第六课时: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五)——捺 第七课时: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六)——钩 第八课时: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七)——提 第九课时: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八)——折 第(1)课时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

的历史。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硬笔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 写字姿势 书写的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 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执笔方法 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小结: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二、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016书法教育调研报告

2016-2017学年度 大盘中心学校书法教育调研报告 接上级通知后,我校经周密研讨布置后,依旧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要求与我校实际情况对辖区内各小学3-6年级开展书法教育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调研活动,对书法课开课情况、教师技能、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学生能力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旗帜鲜明,领导重视: 写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小学写字课主要包括写字教学与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写字教学与学生自主性的关系。抓好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兴趣、写字习惯、写字品质和写字技能等,从而更进一步从3年级开始逐渐引入和发展书法教育,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书法技能和书法素养。因此,写字教学是学校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其他学科不可代替。把字写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练好书法则更非易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辖区内从从校长到老师普遍认识到把字写好的重要性,并成立了书法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语文教研组成员任组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书法教育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内书法教育的工作重点,那纳入教研活动。学校开设了书法课,定于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课,要求专时专用,学校不定期检查。 二、营造氛围,强化师资

学校是教书育人场所,学校也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因此,围绕“创建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工作,学校颇费心思。经商讨,要以教育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进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培养最基本的的书法素养为导向,开展了相应的活动。 1、召开专题学习。针对教师就如何指导学生书写、对书法教学的研究知之甚少,各学校由教务处牵头,组织教师参加有关书法教育的专题学习活动。观看相关的电教录像,请富有写字教学经验的刘大朝老师为大家讲解书法教育要点,还有学校校长亲自上台,为大家上书法示范课,从写字教学需要注意的坐姿、握笔姿势到写字教学所要渗透的美育教育、道德教育,以及书法教学的课程结构安排等让广大教师印像很深,收获很大。 2、加强师资水平。要指导学生练好字,教师本身的基本功必不可少。在了解掌握课堂教学的有关方法后,我校组织教师开展了“岗位练兵”活动。首先是学校规定每周教师必须完成的一定练字量和每天的黑板粉笔字练习。寒暑假既是教师们的休息时间,也是充电提高时间教师们利用难得的假期时间认真练字,既提高了他们自身的书写能力,也充实了教师们的业余生活。经过一阶段的努力,现在全校教师的字尤其是粉笔字、钢笔字基本能做到笔画规范,结构工整,纸面清洁,令人赏心悦目。 三、钻研教学,优化课堂: 1、写字教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更重要的

教育部:为什么书法课要比语数英排在更重要位置!

教育部:为什么书法课要比语数英排在更重要位置! 2018年北京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北京将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诵读、书法、传统艺术等元素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体系。 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表示,2018年北京将大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切实改进课堂教学,同时全面启动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个性化教育服务。 回顾:在2017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是首个接受记者提问的部长。他就“传统文化教育”与“教育资源均衡”等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陈宝生部长具体说了啥? 教育部长陈宝生谈传统文化教育: 3句话4件事,重点指出传统文化国画、书法、戏曲要进入校园! 陈宝生部长谈传统文化教育3句话4件事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说起来就是3句话: 陈宝生: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说起来就是3句话: 第一句话,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一个固本工程。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流融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采取果断措施,人民群众不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人的重心就会发生漂移。 第二句话,融汇到我们教材体系中去,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铸魂工程。优秀传统文化里,中国人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生命,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阐述得很系统。如果我们不把这些东西继承下来,在教育过程中没能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继承,他的人生就会发生方向上的偏离。 第三句话,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中国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待人接物,行为方式怎么调整,优秀传统文化都有丰富的阐述。在这个方面发生问题,我们就会发生底色的亏损,所以我们非常重视。 陈宝生: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实际上就是办4件事: 第一件事是教材体系建设。针对各个学段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入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有的是涉及规律性的、有的是涉及方法论、有的是涉及技术层面、有的是涉及审美层面。针对不同学段,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适合什么内容,教材里面就进什么内容。 第二件事是拓展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里面,传统的戏曲、国画、书法,甚至包括中医药,都可以进。还包括传统体育,如武术、太极等等。拓展校园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沃土、更好的氛围。 第三件事是加强研究和阐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按照“创新性发展、创造性继承”的原则,加强研究阐释。同时学科建设要加强培养人才。 最后一件事是推进国际传播。不仅要进校园,还要出国境,讲好中国故事。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各级学校要深化书法教育,社会各界应支持书法教育,共同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 之前,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各级学校要深化书法教育,社会各界应支持书法教育,共同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纲要》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做了明确要求:小学低年级初步感受汉字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家乡习俗、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

教育部关于书法文件

教育部文件 教基二[201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现对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总体要求 1.开设书法课的要求 中小学校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臵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 2.书法教学的要求 中小学书法教育应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原则。

明确写字的基本要求。书法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 明确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为落实书法教育提供条件保障 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中小学校书法教育的实际情况,对书法教育的课程安排、教学管理、教师任职条件及资源配臵等进行规划,稳妥推进书法教育。 2.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书法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逐步提高教师书法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3.各级教研部门要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研究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教学规律和评价方法,安排教研人员指导学校和教师开展书法教学工作。 4.学校可根据需要,聘请当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少年宫、文化艺术团体的书法专业人员根据中小学书法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学习书法。鼓励社会各界及个人为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活动提供支持。学校全体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书写技能和书法欣赏水平。 5.书法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和有条件开设书法课的地区,应争取在今年秋季开设书法课。尚不具备条件的地区,要做好开课的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6.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书法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教育督导部门要把书法课开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一年八月二日

招收书法专业的院校名单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那么想学书法专业的可以报考哪家。 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 广西区:广西师范学院 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宿州学院 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宜春学院 河南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商丘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 湖北省:湖北美术学院

湖南省: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师范学院广东省:岭南师范学院、广州美术学院 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省:四川大学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德州学院、齐鲁师范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临沂大学 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昭通学院、曲靖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黑河学院 江苏省:江苏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 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咸阳师范学院、西安美术学院 贵州省: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 海南省:海南师范大学 北京市:中央美术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城市学院 天津市:天津美术学院

河北省:河北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美术学院、沧州师范学院 吉林省: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建筑大学 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 山西省:山西大同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晋中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忻州师范学院 辽宁省:鲁迅美术学院、鞍山师范学院 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 朱桥书画隶属于郑州金水翰苑书画培训中心,由国内知名书法家朱桥老师创建于2003年并担任。中心在办学上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以质为先、平等施教、热忱投入的教学理念,使精力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真正落实“一个学生就是一份责任”的信条!

小学书法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书法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校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书法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以其独特的形态,深刻的内涵,享誉世界语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写好汉字,这既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完善人格的重要时期。写字教育对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直接功能,对学生意志的磨炼、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形成,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不能把汉字文化作为首要的文化因素之一传授给学生,不仅会给他们造成终身遗憾,而且会损害作为文化根基的教育。所以加强书法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工作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使学生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能写出正确、规范、美观的汉字,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建立并不断完善书法教学的评价制度,充分调动师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书法教育的长效机制,确保书法教学质量。 3.通过写字教育改革实验,产生联动效应,推动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谐发展。

三、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5年3月) 制定实施方案,加强领导,安排布置,广泛宣传,落实管理。 2.实施阶段(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重点抓好书法课堂教学、师资建设、教学科研、展赛活动、人才培养 等工作。规范书法教学管理,加强督导与评估。 3.总结阶段(2015年12月) 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全面实施工作规划,真正做到小学书法教育“进教材、进课表、进课堂、进活动”。 四、具体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加强领导,确保书法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特成立陈官屯小学书法教育指导小组,负责全校的写字课等工作。 指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建立书法教学常规 1.抓课程落实,上足上好每周一节写字课。 2.抓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书法教育的主阵地,是传授书法知识、训练书写技能、培养良好书写习惯的主渠道,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每周一节写字课,要围绕每周写字课的目的要求,强化训练,通过反复练习,以求目标的达成。

实小书法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写好字:学生一生的财富 ——2014年灌云实验小学书法教育经验材料灌云实验小学作为有着优良写字教育传统的省级实验小学,一直重视对学生的写字(书法)教育,有着良好的书法教育传统。学校曾经获得“国家级写字教育实验学校”、“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省优秀书法考级组织奖”等一系列荣誉。近几年,学校的书法教育正面临新的困难,乡镇人口大批进城务工,学校生源中,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孩子的家长忙于生计往往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学生的写字习惯、写字品质、写字技能等方面需要更为基础的书法教育教学措施的跟进,基于以上生源特点,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书法教育。 一、完善写字教育工作制度,保障书法工作的有序推进。 书法教育是学校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之后,学校按照新的精神要求,对学校的原有的写字教育计划和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使它更加符合书法教育的最新要求。我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书法教育领导小组,并有明确分工;制订了《灌云实验小学书法教育实施方案》,明确了本期写字教学的工作重点;正常开设书法课和微型写字课,配备了专职书法教师,主要负责书法教学的普及与提高,创建书法特色学校,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灌云实验小学书法教学工作制度》、《灌云实验小学书法教学工作计划》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案和制度。保证了学校写字教学实验活动能够有序、高效的开展。 二、加大书法师资培训力度,促进书法教育的质量提升。 教室就是一本活教材,教室写一手好字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

育。要想让学生写好字,教师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为此,学校采用多种形式,本着“既有普及又有提高”的原则,对全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努力打造一支精良的书法教师队伍。 1.理论引路。充分发挥学校卫公书院的强大学术效应,学校为教师推荐多种名家名帖,为教师的自主化学习提供教材。阅览室长期以来为教师订阅书法类杂志,为广大教师理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全员培训。结合学校去年开展的“聆听窗外的声音”和“梦想讲堂”等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请来任之通将军等书法名家给全体教师作书法讲座,请本校教师姚军昌主任进行书法基础知识、基本笔画及基本书法技能的讲座;之前组织老师们到赣榆黄海路小学,灌云下车中心小学学习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开阔了老师们书法教育教学的眼界。 3.强化训练。为给老师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快地提高教师的书法基本功,我校买来了柳公权、颜真卿、王羲之、米芾等书法名家名帖,为老师们提供临帖的范本,学校把三笔字训练放在首位。要求教师每周必须完成“三个一”:一篇钢笔字,一篇毛笔字,一板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上交学校检查反馈;粉笔字摆放在走廊展览,供师生欣赏、点评。目前,我校教师自觉练字、习字已蔚然成风,一支以戴志明主任、姚军昌主任、李德新、王庆祝、王学昭、朱红霞、茆华军、宋月红等老师为骨干的精良的写字师资队伍已逐渐形成。 4.比赛推动。组织老师参加省书法展示赛,学校在老师中先后举行了教师粉笔字全员过关活动和主题为“书教育,画杏坛,展实小风采”的书法绘画比赛活动。去年程桂兵老师在省书法展示赛中荣获二等奖。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现对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总体要求 1.开设书法课的要求 中小学校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 2.书法教学的要求 中小学书法教育应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原则。 明确写字的基本要求。书法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 明确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为落实书法教育提供条件保障

2017年招收书法类专业院校汇总

2017年招收书法类专业院校汇总全国开设书法专业高校名录 (含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此统计截止到2016年5月) 博士研究生(11所)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书画鉴定)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理论研究、书画比较研究、书画印创作研究、中国书画收藏史研究)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美术学理论研究——书法) 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书法学)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书法史论) 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国书法理论与实践) 四川大学(中国画与书法)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创作研究、中国书法篆刻创作研究、篆刻艺术创作研究)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创作理论、中国书法篆刻史论研究) 吉林大学 硕士研究生(80所)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理论研究与创作)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古代书画史与鉴定研究、书法艺术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史、中国书法理论、书法文献、篆刻学、书法文化、中小学书法教育)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史论、中国书画保存修复、中国书法创作研究、中国书法创作与技法研究、中国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中国书法篆刻创作研究、中国篆刻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 北京师范大学(书法学) 南京艺术学院(书画美学、书法篆刻理论、书法篆刻) 南京师范大学(书法) 北京城市学院(书法) 天津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 河北大学(书法艺术、书法) 河北师范大学(书法研究) 山西大学(书法技法与史论研究、书法) 山西师范大学(书法、书法创作研究) 东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书法与设计艺术研究、书法艺术研究) 渤海大学(书法) 鲁迅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 大连大学(书法与篆刻) 北华大学(书法) 长春师范大学(书法) 吉林艺术学院(书法艺术创作研究、书法创作研究、二王书法创作研究、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书画艺术研究)

教育部规定:书法正式纳入高中必修课

教育部规定:书法正式纳入高中必修课 书法功课书法是中国人一生的功课关注来源?综合网络编辑?黑土(微信shufagongke1)校对?白云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教材局局长郑富芝,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以及王湛、田慧生、韩震等专家出席发布会。郑富芝在发布会上介绍,教育部组织260多位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历时4年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并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变化?凝练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考虑是什么?为什么补充 了学业质量要求?一起来看↓↓↓ 新课标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各界比较关注,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这次课 标修订的重点之一,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相关内容。其中,语文课标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一是内容更全。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二是分

量更多。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三是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此外,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数学等课标都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如美术课标增设“中国书画”,内容涉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等经典作品欣赏及传统画论,促进学生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

书法专业参考书目

书法专业参考书目 1《中国书法史》(七卷)华人德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书学史》祝嘉著成都古籍书店 1984年8月第一版 3《中国书法美学》金学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 4《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 5《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 6《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4年2月第一版 7《中国书法理论史》黄山书社1990年7月第一版 8《中国书法思想史》姜澄清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4年3月第一版 9《中国书法风格史》徐利明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7年1月第一版 10《书法美学史》萧元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0年6月第一版 11《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熊秉明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2年6月第一版 12《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年6月第一版 13《篆刻学》邓散木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5月第一版 14《历代印学论文选》韩天衡西泠印社 1985年9月第一版 15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中华书局 16马宗霍著《书林藻鉴?书林记事》,文物出版社17朱建新《金石学》,文物出版社 18杨殿珣编《石刻题跋索引》,商务印书馆 19余绍宋著《书画书录解题》,北京图书馆 20启功著《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 21启功著《启功书法丛论》,文物出版社 22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 23王镇远著《中国书法理论史》,黄山书社 24孙洵编著《民国书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 25丛文俊著《书法史鉴》,上海书画出版社

26丛文俊著《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 27曹宝麟著《抱瓮集》,文物出版社 28白谦慎著《傅山的世界》,三联书店 29傅申著《海外书迹研究》,紫禁城出版社 30朱关田著《唐代书法家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 1 31华人德著《六朝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 32华人德白谦慎主编《兰亭论集》,苏州大学出版社 33华人德主编《历代笔记书论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34华人德著《华人德书学文集》,荣宝斋出版社35王元军著《六朝书法与文化》,上海书画出版社 36王元军著《汉代书刻文化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 37张金梁著《明代书学诠选制度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38方闻著《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39邱振中著《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0邱振中著《书写与关照——关于书法的创作、陈述与批评》,中国人大出版 41邱振中著《神居何所——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中国人大出版社42中田勇次郎著《中国书法理论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43熊秉明著《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天津教育出版社 44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5叶秀山著《书法美学引论》,宝文堂书店 46萧元著《书法美学史》,湖南美术出版社 47潘运告译注《中国书画论丛书》,湖南美术出版社 48刘小晴著《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上海书画出版社 49张潜超主编《中国书法论著辞典》,上海书画出版社 50季伏昆编著《中国书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 51陶明君编著《中国书论词典》,湖南美术出版社 52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荣宝斋出版社 5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