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一、环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在现代生活中任何企业或个人都无法离开周围环境。企业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或是某个行业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每一项经营活动都与其他系统或其他子系统紧密相连。因而与其伴生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文化并不是一个静止的事物或历史的沉淀,而是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以新的姿态出现的一种管理方式,并必将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们现在的物质基础还很薄弱,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还占有一定的比重,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还未得到高度发展。所以我们在分析企业文化的经济环境时就不能不着重考虑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的消费状况。一般说来,生产力决定着消费力。这种关系具体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形成的经济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消费品的生产能力、消费资源的开发能力和综合利用能力也就不同,从而造成消费品的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不同,直接影响到消费品生产企业的经营策略与经济利益。同时人们形成的不同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也使得原来的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如1989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在对118个国家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经济发展水平与国民收入及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若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在800至2000美元之间,他对食品的消费支出占40%一49%,他的生活水平便达到了小康。这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会发生很大变化,一般不再满足于温饱,而去追求生活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对产品从质量到品牌商标、文化内涵、美观、艺术欣赏和社会价值等方面都作出更高的要求。

2·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文化内涵的要求

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便带来社会时尚观念、规范等文化行为的不同,消费者对于商品的知名度、商标等方面的需求、爱好程度也就不一样。有经验、有眼光的企业,善于跟踪把握消费者对品牌不同的需求变化,确定产品的价值定位,不断改变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社会地位和声誉,使自己产品的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常变常新,保持不竭的生命活力。如海尔集团响亮地打出自己的品牌,这个率先通过1509001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的中国企业,便"海尔"这个名字(商标)以265亿元的品牌价值成为中国家电著名品牌。而整个家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完全得益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及时推出了符合人们消费结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水平的产品。因此企业对于生产项目的选择,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精神,都与时代观念相同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步。由于消费者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对商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要求不同,那些经过长期考验具有永恒魅力和持久发展潜力的产品,就是名牌商品。这种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它具有无限的增值潜能。因此,经济增长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们的竞争意识日益增强,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献出现了。一方面因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递进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所需要的物质产品,从生活日用品到工业用品、电子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等大量优质产品不断被制造出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如以电子产品为主,创造出KTV、卡拉OK等新的文化生活方式,刷新或补充了企业文化的内容,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社会时尚。

(二) 企业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同全体员工在追求企业经营发展和社会经济繁荣的过程申逐步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它深刻、完整地反映了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中人与人之间本质的联系。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与成长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1.企业文化是不断变革社会生产方式的精神力量。企业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它决不会停留在某一个发展阶段上。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总是同先进的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促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促使企业生产不断发展、社会生产方式日益更新,

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企业文化是市场运行的内在动力。市场的威力来源于其内在的自主选择机制和竞争机制。然而这种机制并非是自动发挥其作用的,引起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是企业家及其企业文化,是勇于竞争、不断创新的企业精神。这种竞争与创新的企业精神与市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市场运行的内在动力。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企业家才能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市场、驾驭市场。企业文化对市场的这种反作用,对于形成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3·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改革与进步的一种决定性因素。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家倡导和培育的,它规定和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规范着企业行为,并随着环境的变化、内部因素的调整而作出相应的反应,以使企业各种要素以最佳组合发挥出最大效能,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4.企业文化在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端正企业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企业作为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生产实体,为社会提供质量一流、适销对路的产品与服务。及时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是企业经营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因而企业家不断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来对企业进行自我调控,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为履行社会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市场经济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一)市场经济是现代企业文化生长的土壤

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与运行方式,是一种经济体制或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态。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经济体制是带有一定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它使得社会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来实现。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是现代企业文化生长的土壤。所以我们研究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必须把它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环境中去分析和把握。市场经济具有市场活动主体自主、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市场行为规范及间接性宏观调控的特征。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纳入运行之中,建立起多层次、多方面的市场调节系统,逐步实现消费的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与个性化。同时,经济运行的格局,不仅实现了计划控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变,而且也实现了由供给导向型经济向需求导向型经济的转变,由投资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向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变。

(二)市场经济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

在这些转变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主体就需要创造出一种适应竞争机制的企业文化,同时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1.在企业推向市场的情况下,必须建设一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它是分辨一个企业的独特优势所在。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运行申,忽视价值规律,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排斥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在经济政策上严重向重工业倾斜,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忽视人们的生活消费,使生产与市场、需求与市场、需求与生产之间的客观联系被人为地扭曲甚至割断,逐渐成为短缺的非市场化的统包统分的经济体制。这样的经济环境是根本不可能培育出以职工和职工需求为主的、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的。只有在把企业从产品销售和价格形成到生产要素的配置与调整、企业的评价与判断、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与模式等方面都推向市场后,根据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企业才会真正意识到建立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企业要在推向市场的大潮中,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除了要有先进的装备、先进的技术,能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拥有廉价的产品等优势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素质高、技术硬和思维新的员工队伍。企业员工必须把企业的盛衰当作自己的盛衰,把企业的声誉当作自己的声誉,能利用自己的智能打人市场、引导市场、开拓市场,所有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家们在面向市场、分析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与产品方向的同时,需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真正树立员工的主人翁观念,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开拓企业的未来。

2·市场经济的确立,要求以建设独特的能经得起市场经济风云变幻考验的企业文化为基础。要求把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一整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转变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新观念、新方法;要从执行和检查上级布置的任务和要求转变到对作业环境过程的研究,把工作重点从单纯地调动员工积极性,变为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增强质量观念。通过行之

有效的手段与现代管理方法,把企业的生存环境与发展前景告诉员工,把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告诉员工,把企业的经营目标告诉员工,便员工能够尽快提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是独特的企业文化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为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3·市场经济的确立,要求企业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水准。发达国家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文化,他们认为一切成功的企业都有其创造性的文化因素。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这个企业的管理软件,在其建设中一定要遵照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客观要求,消除无所追求的思想和畏难情绪,不断追求卓越,树立企业形象应具备一流的精神、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经济效益。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不仅要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还必须创造高度的精神文明。而企业的精神文明正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内容。对企业而言,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个轴心,把企业的秩序、精神和风气搞好,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形成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改革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环境,振奋企业员工精神,塑造完美的企业精神,这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三)市场经济对企业文化的更新

1.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企业文化内容的不断更新。市场经济需要更新人们的思维、意识和观念,随之也就需要更新企业某些文化内容。企业文化与人们的思想观念密不可分,观念的更新即是企业文化的更新。企业领导者在抓企业文化更新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员工观念的更新,了解哪些观念属于企业良性文化,哪些观念属于企业劣性文化。在企业新的生产经营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造和更新企业的劣性文化,弘扬企业的良性文化。如要变产品经济意识为商品经济意识,要变官本位思想为企业本位的思想,同时变封闭经营为开放经营,变"贵义贱利"为"义利结合",变"中庸之道"为"积极进取"等。应该说,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观念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观念,它是企业的灵魂。现代企业文化所蕴涵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环境意识等深层次的文化意识、理念,都与企业的市场观念密切相关。企业的市场观念一般渗透在商品、商标、服务、信誉等有形或无形资产之中,在市场中长期地、·广泛地流传。现代企业文化的建立与更新,一定要围绕企业的市场观念而展开;如果离开市场,企业文化的建立与更新就无法实现。

2·世界经济一体化需要塑造新的企业文化。我国的企业不仅要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自己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还要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创新企业文化。在当今世界经济中,随着贸易和生产国际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任何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部门都是世界经济链条中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环。各国经济的对外依赖达到了空前的规模,经济的国际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以企业内部分工国际化为标志的跨国公司蓬勃发展。国际贸易从运作形式到经营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于是有人把整个世界的经济环境称为"全球经济村"。总之,在国际经济大合作、大发展的背景下,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谋求单向的自我发展。所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对我国企业及其文化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一新的局势下,我国企业以什么样的姿态、什么样的形象参与国际竞争,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因而需要建设适应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的企业文化,实施跨文化管理,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整理)-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010-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 1、中国GDP分析 初步核算,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上升0.8个百分点。 图3.3 2005-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2、中国CPI指数分析 2009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4%。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6.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1.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2.4%;房屋租赁价格下降0.6%。

图3.4 2005-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表3.5 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3、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2009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2%;私营企业增长18.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9.7%,重工业增长11.5%。

经济分析与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资源手册 (更新) 世界银行环境局1998年4月第23号 经济分析与环境评价 经济的成功发展有赖于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尽可能减少开发项目的不利环境影响。环境评价(EA)能够将重要的环境信息综合到项目确认、准备与实施的过程中去,因此已经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一项重要工具。利用经济分析,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项目的总体经济效益是否会超过其成本,并有助于对项目的实施方式进行设计,以产生良好的资本收益率。对一个项目而言,不利的环境影响将是其成本的一部分,而有利的环境影响则是其效益的一部分。因此,在项目的经济分析中,对环境影响的关注应当尽可能地同其他方面相结合。这份《环境评价资源手册更新》讨论了环境评价与经济分析的关系,并针对如何在经济分析中体现环境成本与效益提供了指导。这一《更新》用于取代《环境评价资源手册》中第四章所提供的指南。 世界银行的要求 世界银行有关环境评价的运行政策(OP 4.01)指出,“应当尽可能地对环境成本与效益进行量化,并在可行的情况下赋予经济价值。”这一点应同时针对备选的项目设计与备选的缓解方案加以实施。此外,有关投资运作的经济评估的运行政策(OP 10.04)指出,在项目评价与辅助性的成本效益分析中,应当对环境评价的结果与建议加以重视。 环境评价、经济分析与项目循环 环境评价是一个信息收集与分析的过程,有助于避免对环境不利的开发项目。其重点在于环境外部性——开发项目无意中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例如,为一个水产项目所进行的土地清理有可能对湿地进行改造,导致鸟类栖息地减少及水质退化。环境评价寻求对这些环境影响进行定性的确认与评估,并在可行的情况下加以量化(例如,以ppm表示的空气污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

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这四项最后

第5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吉安至安福(山庄)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第5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第5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5.1 工程效益评价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本项目经济评价如下: 国民经济评价表明:本项目推荐方案当折现率为12%时,内部收益率为16.89%,效益费用比1.45,投资回收期为14年,评价期末可获得净现值5753.6万元,效益费用比大于1。经济敏感性分析表明,当折现率为12%时,在费用增加10%,效益下降10%的不利条件下,本项目的效益费用比大于1,经济内部收益率为大于12%,仍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财务分析表明:当折现率为8%时,本项目在使用期内能回收投资 因此从上述评价结果看,新建本项目是可行的。 5.2 环保投资估算 根据改建公路沿线环境状况及本评价报告中所提出的设计、施工及营运阶段应采取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估算该项目环境保护投资见表 5.2-1。所列环保项目总经费为246.33万元,占工程总投资1.81% 表5.2-1 拟建项目环境保护投资 5-3

吉安至安福(山庄)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第5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5.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5.3.1 大气环境损益分析 (1)施工期 公路工程土方施工产生的粉尘,取、弃土区,取、弃土运输道路及搅拌站对附近的环境保护目标有污染,经采取措施后减轻对沿线居民的影响。施工结束后,污染消失,环境质量恢复到原有水平。 (2)营运期 对自然环境质量而言,改建公路将提高车辆在公路上行驶速度,减少尾气排放量,从而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有关的环境空气污染;改建公路将改善路面的状况,大大降低车辆行使时产生的扬尘。 5.3.2 水环境损益分析 (1)施工期 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公路沿线施工挖方弃土,裸露的挖方区和填方区遇雨产生水土流失对附近水域产生悬浮物影响,通过严格管理桥梁施工机械,严禁油料泄漏和倾倒废油料。对水体的污染影响可得到有效的控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该类污染将不复存在。 (2)营运期 降雨期间,拟建公路雨水径流入附近水域后对水域产生COD、油等污染,多发生在一次降雨初期。本项目未设服务区,因此营运期对周围环境无不利影响。 5.3.3 噪声环境损益分析 (1)施工期 公路沿线施工区域部分机械噪声对施工边界相邻的保护目标的影响超过施工场界噪声昼间标准限值75dB(A),经过采取措施后可减少这部分污染。尽管施工噪声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施工期相对营运期而言其噪声影响是短暂的,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也就随之结束。 (2)营运期 因营运近期的车流量小,噪声预测值不超标,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不大,营运中期和远期竹江医院和兴桥医院的夜间噪声预测值超标;噪声现状监测时受各种因素 5-3

关于旅游业的发展中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

关于旅游业发展的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 计算机08-1班080824128 吕雅雯 摘要: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和物质需求不断进步而相应发展的产业。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旨在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关键词:旅游业环境质量环境保护经济力量生态旅游 正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造成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经济是社会的命脉,它依托并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农业、工商服务业,它们的发展必须要符合一定的区位,符合当地的地理条件、经济的发展程度,才能起到对当地经济的推进作用,旅游业也同样如此。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众多学者专家们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怎样才能使旅游业更健康的、有利的可持续发展,又不会让其成为过分影响地方经济的命脉的部门,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是具有两面性的。 一、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旅游业目前面临很多环境问题,如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等等。造成这些旅游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3.2宏观外部环境分析

宏观外部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因素分析的意义,是确认和评价政治、法律、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宏观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的影响。其采用的分析方法称为分析, (政治一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与自 然环境);(技术环境)。分析模型如图—所示。 图分析模型 3.2.1政治一法律环境 政治一法律环境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现存的和潜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力量.同 时也包括对企业经营活动加以限制和要求的法律和法规等。这些因素常常制约、影响企 业的经营行为,尤其是影响企业较长期的投资行为。政治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特点是:()直接性。即国家政治环境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 ()难以预测性。对于企业来说,很难预测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趋势。 ()不可逆转性。政治环境因素一旦影响企业.就会使企业发生迅速和明显的变化, 而这一变化企业是驾驭不了的。 政治因素分析包括国家和企业所在地区的政局稳定状况、执政党所要推行的基本政 策以及这些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些基本政策包括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政府订货及 补贴政策等。就产业政策来说.国家确定的重点产业总是处于优先发展地位。因此处于 重点行业的企业增长机会多,发展空间大。非重点发展行业发展速度较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而处于这种行业的企业很难有所发展。另外,政府的税收政策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 和投资决策,资本持有者总是愿意将资金投向那些具有较高需求,且税率较低的产业 部门。 政府因素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比较复杂。有些政府行为对企业的活动有限制性作用, 但有些政府政策对企业有指导和积极影响,政府有时以资源供给者的身份出现,政府往往 把控企业所需的战略性资源,如政府对自然资源(石油、森林、矿山、土地等)和农产品国家储备的政策和立场,将对一些企业的战略选择产生重大影响。政府有时以顾客身份出现, 扮演消费者角色。例如,政府采购对办公设备、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有重大影响,同时也间接地影响其他工业的消费走向。此外,政府贷款和补贴对某些行业的发展也 有积极的影响。 一些政治因素对企业行为有直接影响,但一般来说,政府主要遁过制定法律和法规间

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孙辉

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孙辉 发表时间:2018-12-17T15:22:49.8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孙辉 [导读]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关于环境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也快速增多。 山东济南 250403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关于环境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也快速增多。该类现象下关于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问题,也引起了城市规划人员及研究人员的重视。如何合理有效的分析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并且合理的控制技术经济,成为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文章针对当前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近年来随着环境工程项目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环境工程带来休闲,娱乐的同时,关于环境工程项目建设发展中的技术经济,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何确保环境工程项目的施工应用质量,并且合理的发挥一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则成为当前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笔者针对当前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进行简要的剖析研究,以盼能为相关环境工程项目的施工发展提供参考。 1.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概念分析 环境工程项目在发展中技术经济,为评估环境工程项目质量以及发展前景的主要参数。实际发展中环境工程为一项综合性,社会性的学科和工程项目,其在实际发展中涉及的学科内容广泛,具体如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基础的土木工程,物理学,机械学,统计学等学科内容。因此环境工程项目在发展中范围广,影响大,实际发展中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基于当前我国普遍的环境气候现状分析,近年来关于环境工程项目的发展也快速提升,与此同时关于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的技术经济分析,也引起了研究人员及开发人员的重视。具体分析技术经济即为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的工程效益,以及社会性效益等关联效益的综合称呼,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项目规划,发展,建设的可行性或经济性,一定程度上分析提升了项目发展中的稳定性,并且对于项目开发资金的合理应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内容分析 分析环境工程项目在发展中,关于其技术经济分析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具体分析主要涉及的技术经济分析内容有:总成本与经营成本的分析、资金准备状况分析、产业折旧问题分析、收益问题。笔者针对上述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内容,以及具体在分析落实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2.1总成本与经营成本的分析 环境工程项目在发展中总成本和经营成本的分析,为技术经济分析中重要的内容。通过合理的有效的分析总成本与经营成本之间对比现状,以及总成本与经营成本的之间的比率,衡量工程投资的可行性,以及工程投资的风险性。具体在落实总成本与经营成本的分析中,总成本主要为项目开发、建设、施工涉及的全部应用成本,经营成本主要指项目维护成本,运营成本。最终通过两组数据的分析比对,以及工程项目的效果预估分析,出具相关技术经济的评价文件。 2.2资金准备状况分析 环境工程项目一般情况下涉及范围大,施工周期长,影响广泛,整体分析其项目工程的开发成本较高,因此环境工程项目的资金准备状况分析,也为技术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其中以当前我国环境工程项目的发展现状分析,关于资金准备状况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自筹资金,建设人或单位,政府机构进行资金筹集;其二银行贷款;其三国家财政预算。当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资金准备应用融资方式,也为当前环境工程项目资金准备中的一类方式。通过多元化的资金准备途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资金应用的稳健性,并且最大化的降低了项目发展风险。 2.3产业折旧问题分析 产业折旧问题为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中的重要内容,具体分析产业折旧问题主要指的是项目运行应用中,出现的固定资产损失、折旧、损耗,所产生的折旧资金问题。产业折旧问题在实际发展中,主要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部分。实际落实中为切实有效的保障各方权益,并且合理的降低项目发展风险,关于产业折旧问题应依据前期合同约定,以及阶段性的利益分配约定进行交给。同时在项目运行发展中出现的固定财物增补,应在环境工程运行中进行对应的摊销。 2.4收益问题 环境工程项目具备收益能力,对于环境工程项目的持续发展,以及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的建设效果发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具体分析在实际发展中,关于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的收益问题分析,也为技术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环境工程项目中收益问题的分析,主要指的是环境工程项目中出售商品,产生的营销收入总量。通过分析营销收入的总量,运营成本,维护成本,衡量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中的收益问题,并且提出对应的评价结果。 3.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中的注意事项分析 3.1客观性 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中客观性,为保障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主要注意事项。其中具体分析关于客观性的落实,评价人员应注重以下几点原则:客观的分析相关评价内容,以及相关的经济参数;实事求是的针对项目本身特点,现状进行分析,不臆测或虚假评价;多元化多角度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以此确保环境工程项目在技术经济评价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减少因为主观评价,造成的评价不准确等不良现象。 3.2规范性 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中规范性操作,对于最终的评价质量,以及实际的评价效果影响重大。具体分析在实际发展中关于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的规范性评价操作,应基于相关制度、程序、操作流程实施的规范性;相关计算公式,评估方法,统计方式应用的规范性,以及最终审核评估数据记录,上报操作的规范性方面进行落实。以此规避因违规操作产生的评价失效,评价周期过长,评价不合格等不良现象。 结束语 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为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的主要理作业内容。实际发展中落实良好的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增强了项目开发建设中的资金应用效果,同时对于后期项目的稳定发展,以及项目的收益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从具体实时技术经济分

第07章 某市政污水处理厂设计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第7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本项目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旨在根据项目的特性、总投资及经济价值,分析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估算项目的环保投资,分析环保投入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角度来讨论项目建设的意义。 7.1 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1、处理规模:5万t/d; 2、项目投资:5872万元 3、年总成本817.22万元,其中电费230.39万元,折合每吨水的处理费用为0.447元,其中电费0.281元;为维持正常运行所需的成本费用,需从水费中收取0.49元的排污水费。 7.2 环保投资估算 根据拟建工程周围环境状况及本评价报告中所提出的设计、施工及营运阶段应采取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估算出该项目环境保护投资,见表7-1。所列一次性环保投资188.5万元,占工程总投资3.21%。 表7-1 拟建项目环境保护投资

7.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7.3.1 环境效益 污水处理厂是一项环保工程,所以它的主要效益也就体现在对水污染物的削减上,表7-2是按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类比调查统计计算的水污染物削减量,表7-3是按现状监测结果的平均值统计计算的水污染物削减量。 表7-2 项目建成后主要污染物削减量 注:表中进水污染物浓度按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类比调查资料统计,水量按5万m3/d计。 注:表中进水污染物浓度按现状监测结果的平均值统计,水量按5万m3/d计。 7.3.2 经济效益分析 (1)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某江鹰潭段和某河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周边的生态环境。 (2)项目建成后可提供5万t/d的污水处理能力,将缓解服务范围内现有工业企业污水处理的压力,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3)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受纳水体的环境质量状况,减少服务区范围内的细菌滋生地,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降低居民医药费开支。 7.3.3 社会环境损益分析 (1)改变城市整体形象,优化城市投资环境,增强城市总体竞争力。目前,某市的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问题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资源配置;稀缺性;外部性;产权;公共产品)案例1.①争水的游乐场和纺织厂 假设一条小河的流域内只存在一个游乐场和一个纺织厂,并且纺织厂处于河流的上游,而游乐场处于河流的下游。河流的流量很小,其纳污能力或水环境净化容量几乎为零。纺织厂和游乐场都想利用河流水资源,纺织厂把小河作为纳污体,将未经处理的印染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游乐场则想利用河水来吸引旅客休闲娱乐(如游泳、垂钓和划船等)。如果这两家企业或公司不由同一个主人或主管单位所有,那么该河流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不可能的,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1)纺织厂不承担废水处理费用;(2)纺织厂不承担由于它向河流排放废水引起游乐场收入减少的补偿;(3)纺织厂生产的产品消费者不是游乐场;(4)游乐场生产函数中的投入要素除了一般的资本、劳动和土地外,还有取自于河流的水量和水质;(5)河流水资源既不为纺织厂所有,也不为游乐场所有。在这种情况下,游乐场收入减少完全不能反映于纺织厂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费用或成本核算之中,其结果是纺织厂产量越高,排放废水量越大,河流污染也越严重,游乐场的收入也越少,最后招致娱乐场所的关闭或另寻水源。我们称这种纺织厂给游乐场带来不利影响的现象为外部性,确切地说,这是一种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性。 案例2. 圈地运动与公地的悲剧 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中设臵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牧民将如何取舍?如果每人都从自己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 公地的悲剧是产权不明导致的经济后果。一种资源在产权归属不清晰的情况下,会因使用者大量甚至过度利用而耗竭;由于缺乏产权保护,使用者不愿为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一定的专用性投资或补偿,最终导致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和利用。只有当资源的产权明晰后,为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资源的所有者才会对资源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公地悲剧在英国是和“圈地运动”联系在一起的。15、16世纪的英国,草地、森林、沼泽等都属于公共用地,耕地虽然有主人,但是庄稼收割完以后,也要把栅栏拆除,敞开作为公共牧场。由于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养羊业飞速发展,于是大量羊群进入公共草场。不久,土地开始退化,“公地悲剧”出现了。于是一些贵族通过暴力手段非法获得土地,开始用围栏将公共用地圈起来,据为己有,这就是我们历史书中学到的臭名卓著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使大批的农民和牧民失去了维持生计的土地,历史书中称之为血淋淋的“羊吃人”事件。但是书中没有提到:“圈地运动”的阵痛过后,英国人惊奇的发现,草场变好了,英国人作为整体的收益提高了。由于土地产权的确立,土地由公地变为私人领地的同时,拥有者对土地的管理更高效了,为了长远利益,土地所有者会尽力保持草场的质量。同时,土地兼并后以户为单位的生产单元演化为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劳动效率大为提高。英国正是从“圈地运动”开始,逐渐发展为日不落帝国。“圈地运 ①王金南,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政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摘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环境状态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极深的矛盾,常常造成环境的恶化、污染的加重等诸多问题。尽管目前人们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先污染,后治理”是一种错误做法,但是“只污染,不治理”更是说不通的,环境工程作为一种专门的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对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意义重大。当然,环境工程还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环境工程的作用举足轻重。要想有效地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发展经济,就必须首先明确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笔者从环境工程的含义、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重要影响三个方面对该话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帮助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工程;经济发展;影响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着越来越恶劣的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出现了全球性的气候问题,这些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共同愿望,这也使得环境工程这一生态工程应运而生,也因为该项工程的适时性,使得它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人们的高度关注。

一、环境工程的含义 截止今天,人们对环境工程这门技术都没有十分统一的定论、解读或认识。多数人认为,环境工程就是指研究、从事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它与生态学、环境卫生学以及环境物理学等多门学科息息相关,最初被称为卫生工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以及噪声控制等。而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研究工程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以改善环境质量的学科。另外,它还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以及利用系统工程方法,从区域的整体上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我国当前的环境工程还处于初创阶段,其核心研究内容着重于环境污染源的治理。 二、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们知道,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而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也十分重大。那么,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呢?如果存在,那两者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1.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 从全面、辩证的角度上看,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环境,造成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另一方面,环境的破坏会制约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社会经济环 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1 济起飞前的准备阶段;经济起飞阶段;济起飞前的准备阶段;③经济起飞阶段; ④迈向经济成熟阶段;大量消费阶段。迈向经济成熟阶段;⑤大量消费阶段。通常认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300 美元上升到1000 美元是处于经济起飞的准备阶段;超过1000 美元则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起飞阶段。经济起飞阶段是指已克服了种种经济发展障碍,创造了使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力量的阶段。在起飞阶段,市场交换成为企业的根在

起飞阶段,在起飞阶段本性活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企业投资机会大增,信息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信息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信息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所有这些都将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所以,一个国家所在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也会不同,企业因而采取的策略也会不同。 2.地区与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 2.地区与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 2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通常存在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这种不平衡所造成的环境差异,对企业的投资方向、目标市场以及营销战略的制定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并存,且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底的总体区域趋势;行业和部门的

发展也存在差异。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其强化的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也会不同,并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企业应从中把握市场机会,迅速行动。 3.消费者收入水平 3.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市场容量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市场容量和消费者支出模式,从而决定购买力水平。消费者支出模式,从而决定购买力水平。 在分析消费者收入时,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 3 面来具体剖析。从宏观层面看,主要分析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两大指标,它们大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从微观从微观层面看,主要弄清个人收入、层面看,主要弄清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以及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三个概念。入以及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三个概念。其中个人可支配收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魏杰教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 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 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

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 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 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

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宏观经济学 ?? 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主讲人:黄文平 在历史上、货币一直都这样的困惑着人们;要么很多却不可靠,要么可靠但又稀缺,二者必居其一。 ——加尔布雷思《不确定的年代》 加尔布雷思,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新制度学派的领军人物 * 11>.物物交换及货币的起源 一、以物易物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 交换 * 二、商品货币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 三、现代货币

纸币 银行货币 电子货币 我国货币量度量层次 M0 :流通中的现金。指经济中企业和居民手持现金。单独设置现金层次是我国货币量度量体系的特色,它反应出我国金融业仍处于发展中,信用制度不够发达,现金在M1中所占比例较高,具有特殊重要性。 M1 : M0 + 企业活期存款 +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 农村存款 +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1与M7><2之差称为准货币。 M<2 : M1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 + 外币存款 + 信托类存款。 M3 : M<2 + 金融债券 + 商业票据 +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第四季度开始公布M0、M1、M<2数据,M3指标是考虑到未来金融创新而增设的,目前尚未公布数据。 * <2.货币对经济的影响: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 货币中性与货币非中性之争: 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经济有无实质性影响,能否影响实际产出、收入和就业量的问题。 ——无影响:货币中性,货币政策无效。 ——有影响:货币非中性,货币政策有效。

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应对措施分析

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应对措施分析 我国的经济一直在发展,但是这个过程中各类环境问题开始出现,需要建设环境工程(“TES”,即英文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的缩写),以对现在的各类环境问题予以改变,但是想要良好建设“TES”,必须先将现在的各类难点进行一个“彻底”的改变,以使得“TES”可以得到理想结果,国家和相应工作人员必须要仔细思考。文章将先对“TES”进行基本叙述,从建设“TES”整体的难点对怎样应对进行合理思考,为做好“TES”的建设环节工作予以有价值的参考。 标签:环境工程;建设;难点;措施 前言 在经济一直提升的过程之中,各类环境问题开始出现,这对于人们现在和以后的生产、生活等等各环节,都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所以需要“TES”来对其给予改变,但是在建设环节工作之中,还有一些难点,国家和相应工作人员必须仔细思考,找到解决的方法,以使得“TES”可以有理想结果,为人们给予“绿色”的环境,也使得我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后就成为“美丽中国”。 1 “TES”基本叙述 “TES”主要就是对环境各类别问题和各类别问题的缘由予以研究,以对其予以改变,将现在的问题进行一个解决,使得环境可以有较好的质量,而经常使用的方法就是生物类别、物理类别等相应技术[1]。比如生产环节之中的“废物”等,包括“液质物”“固质物”和“气质物”,将这三个类别之中的“有害质”消除,或者是变成其他的“质”,所以“TES”的类别非常多。 2 建设“TES”需要解决的难点探析 明确了“TES”的内容以后,可以发现“TES”的类别非常多,所以“TES”的建设环节是非常复杂的,所有的环节一同来进行,并没有得到理想结果,而且有一些难点也开始出现,这些难点主要是: 2.1 有害的“液质物”不能被正确地处治 有害的“液质物”主要就是生活、生产各环节之中出现的废水,比如降低各类设备温度的水、人们的排泄、刷洗所用的液剂以及下雨之后水经过有污染位置之后的水等等。原来人们只是将这类别的液体放到江、河等之中,使得江、河等中的水不再有良好质量,而且对人们的健康也给予了负面的作用[2]。比如2016年9月某村的小学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溃疡或者是皮肤痒的情况,后来发现是因为学生都喝了被污染的水,所以必须进行“TES”建设。但是因为”液质物”的类别较多,“来源”自然也较多,每一个进行解决的话,工作的量过大,而且对于这类别污染的“TES”,对设备、技术等也有非常高的要求,但是现在对应的部门,所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 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