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第九课一步之遥(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含义,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犯错、违法、犯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守法,健康成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遵纪守法观念,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犯罪的基本特征。

教法

选择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相关资料、课件素材

是否采用多

媒体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

时数

第 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 19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导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出自《韩非子.喻老》中的一句话,后来广为流传,并演变成为今天的一条哲理成语。

二、展示教学目标:

三、新授:

活动二:合作探究违法与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多媒体展示案例,思考探究问题:1、公安机关为什么给予李某等三人以警告的处罚?2、为什么对家长处以罚款?教师导入新课,说一

说:发生在我们身边

的“千里之堤,溃于

蚁穴”的事例。

教师引导:人的堕落

往往是从不良行为开

始的,因此要从克服

各种小缺点、小错误、

坏习惯、坏作风开始,

防患于未然。

分析点拨

议一议:“千

里之堤,溃于

蚁穴”的内

涵。

谈一谈:面对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有

何启示。

自查:排查自

己存在的“瑕

疵”或身边存

在的不良行

为。

自纠:认识和

分析自己存

在的“瑕疵”,

并制定改正

计划和措施。

八年级上册政治资料

八年级上册政治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我与社会 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 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二)在社会中成长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养成亲社会行为 (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 (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二)合理利用网络 1.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 (三)合理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期末测试1

郴州苏仙中学2010年下期九年级期终考试试卷 思想品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 ?西方曾经把中国称为“东方雄狮”,纷纷派遣使者和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但近代中国却 被列强称为“东亚病夫”,成为其蹂躏的对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长期独领风骚 ②落后就会挨打,要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中 国为推动世界文明、社会进步做出过突出贡献 ④圭寸建皇帝穷兵黩武导致战争灾难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我国民族精神的句子有(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 .玉树藏族自治州公安局政治处藏族民警拉巴东周在地震中失去外婆和儿子。他强忍悲 痛,五天五夜没有回家,和战友们救援、抢险、维持秩序,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舍小家为 大家,展示了一位好民警、好干部的品德和风采。这说明了他( ) ①不顾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国家利益的真挚情感 ②为国分忧、勇于奉献的精神 ③舍 小家、为大家的精神④发扬了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 在我国现阶段,我们所建设的小康的奋斗目标是指( ) A. 不愁温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总体小康 B. 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在 21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 C. 只要所有老百姓富裕就好的全面富裕小康 D. 经济翻两番,收入超八千 5. “ 2009中国慈善排行榜”在京揭晓。陈光标获最高奖项“最具号召力的中国慈善家” 称号。此次入榜慈善家121位,共计捐赠18.84亿元;入榜慈善企业899家,共计捐赠117.95 亿元。这表明() A. 每个人必须合法生财 B. 扶贫济困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C. 越来越多的人回报社会,“富而思源” D. 企业家们不断锐意进取,“富而思进” 6. “物价上涨慢一点;收入增长快一点:就业机会多一点;资源消费少一点;孩子学费 降一点;医疗费用低一点” ”这一民谣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经济发展与人口众多的矛盾 B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矛盾 D .城市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7. 中国南车集团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断挑战世界速度的 发展之路。该公司依靠技术创新不仅使中国高速铁路机动车组拥有了 “中国心”和“中国脑”, 而且使企业走出困境,在世界金融危机中赢得了更多的产品订单。 可见,该公司在逆境中依 然保持高增长的法宝是() A. 广大员工齐心协力,艰苦创业 B. 坚持创新,拥有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产品 C .坚持诚实守信,完善售后服务 D .重视职业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 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要把“蛋糕”分好就要( )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 同富裕 ③坚持平均主义,防止两极分化 ④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平,促进社会 名姓级班 级年 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创新驱动发展》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创新驱动发展》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创新驱动发展》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 惯常看法。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 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 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轴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2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

精神。改革创新推 动中国走向富强。 (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 改革发展成果。 3.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 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 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九年级政治 全一册教材分析 教科版

九年级全一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认识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 2.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 3.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核心地位,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4.让学生了解爱国志士反抗侵略、报效祖国的事迹。 5.引导学生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的道理。 6.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教材分析 进入九年级后,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社会、文化更加关注,思想品德课程应将教学的视角引向更加广阔的社会领域。中国历史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中具有特殊地位,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特别是了解人类文明发展,学习人类文化所必需的基础。因此将本单元设置为《历史启示录》。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首先引导学生回溯中国历史的长河,领略祖国光辉灿烂的文明,初步感受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百年屈辱的诉说、不断抗争的记录,让学生了解历史,从中进一步体会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二课“历史的昭示”是上一课的自然延伸,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 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然就转接到对青少年学子的期望。本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并能将远大理想转化为自觉行动。 本单元建议教学8课时。 单元主题前后联系 在感受个人与民族和国家命运之间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方面,本单元是七年级《情感世界》的主题延续,也是对八年级《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深化;在责任感教育方面,本单元更是与各册诸多单元互相补充、互为印证,如七年级《在分数的背后》《共同的责任》中,涉及了责任感的问题,八年级将责任问题提升,逐渐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关系,认识到只有将这些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个人的理想才能有实现的可能。从七年级第一单元《扬帆起航》一直到九年级最后一个单元《新的旅程》,都贯穿了理想教育,本单元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要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会更有价值。 第二单元财富论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初步形成对小康社会的感性认识。 2.通过了解“小康”内涵的历史演变、小康的标准、不同阶段的小康特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认识“实现全面的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3.认识勤劳、智慧与开拓、科技等在创造财富中所起的作用,懂得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的潜力,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4.懂得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勤俭节约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大意义。

初三教科版政治上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识点

初三教科版政治上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 识点 知识点 1.教学内容分析: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是一单元内容的总结和提升。要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忧患可以兴国”,引导学生了解国情,使他们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树立忧患意识。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青少年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激励青少年面对现实,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懂得为中华民族的兴亡做好准备。是知识性最弱、情感性最强的一课。 2.学情分析:对于爱国者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应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启发学生与这些爱国人物产生思想共鸣。培养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我国的青少年以及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

的意义。 3.重、难点的确立: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对爱国者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对于爱国者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应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启发学生与这些爱国人物产生思想共鸣。 课后练习 1.孟子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有( ) A.只有出生于国难危亡之际,才能有所作为 B.人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才 C.只有多吃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D.振兴中华,必须要树立忧患意识 2.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我的心里始终有三件大事放不下:让孩子上得起学,让农民看得起病,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温总理的三个放不下从一个侧面表明( ) A、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B、我国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C、我国应加快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 D、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发展非常缓慢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守望精神家园》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守望精神家园》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守望精神家园》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 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 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 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 木之本。 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 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骤minzhu 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 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8.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八年级上册政治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上政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家庭的含义:P5 2、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3、家庭关系的确立: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4、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P6 5、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们的天职 (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3)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P16 6、几个重要认识: (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做?P17 (2)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为什么?P17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进入青春期,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权威; (2)父母还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怪,于是矛盾产生了。 2、如何正确认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P21 3、代沟、逆反心理 (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P21 (2)怎样正确认识我们的逆反心理?P21 4、我们怎样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和矛盾? (1)要走进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与父母沟通商量。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通过沟通,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家长的意见。 (3)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5、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原谅,不必争个高下输赢不可。 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 1、人际交往的意义: 与学生积极交往,友谊之树才能常青,自我开放,我们的性格会更加开朗,人生更加精彩。 2、一个受欢迎的人应有的品德:真诚、善良、负责任、热情、友好、幽默等

九年级政治 问题知识归纳 教科版

问题知识归纳 一、法律问题 1、法律最主要的特征:强制力 2、我国法律的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5、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⑴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⑵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⑶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之间的关系: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障 6、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1)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公平和正义的象征是:法律) (2)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8、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严重违法)行为。 (1)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较小,没有违反刑法的违法行为。(2)犯罪行为即严重违法行为,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3)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严重违法行为)关系: A、不同点:二者所违反的法律不同,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同,应受到的惩罚不同。 B、相同点:二者都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程度不同的危害,都会受到 法律的惩处。 C、联系: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可能溶化成犯罪。 9、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 10、我们身边的诱惑:黄、赌、毒、邪教 11、如何拒绝不良诱惑 (1)能辨别不良诱惑,理智地拒绝。 (2)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 (3)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4)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 12、防微杜渐,不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避免违法犯罪,是我们行为的底线。 13、依法治国要求我们:①与法同行,树立法治观念;②掌握法律武器,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③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 二、权利问题 一、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依法有序的参与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是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 二、受教育权 三、经济权利 四、未成年人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⑴未成年人的含义:年龄未满18周岁的人是未成年人 ⑵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⑶未成年人保护的种类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中学生怎样同违法犯罪分子智斗? 第一.设法稳住歹徒 第二.记住歹徒的相貌(与一般人不一样独特特征),了解歹徒的去向 第三.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五、中学生要正确行使监督权 ⑴我国建立的监督制度有:人大代表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党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 ⑵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 ①面谈、打电话②写信、发电子邮件 ③向人民代表反映④通过新闻媒体转达 ⑶行使监督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违法行为: 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拦截公务车辆 六、消费者需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树立消费者权益意识,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拨打12315电话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③向工商部门投诉。④向新闻媒体披露。 ⑤根据与经营者签订的仲裁协议请仲裁机构仲裁⑥向法院起诉 三、国情问题 1、我国的基本国情 ⑴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 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①生产力水平总体还比较低,而且发展还不平衡,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3)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4)资源国情:总量大,种类齐,人均占有量少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党的基本路线 ⑴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⑵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4)基本路线是党和人民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30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国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归根到底在于: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决主要矛盾的办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5、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政治基石 6、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改革开放。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改革开放 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 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 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 摇 8、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 前提 9、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展 四、人口问题 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现状的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老龄化 速度加快 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途径是━━实行计划生育

八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

八年级上册生字表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纷纷溃(kuì)退锐不可当(dāng)泄(xiè)气督(dū)战歼(jiān)灭击溃(kuì) 要塞(sāi) 绥靖(suí jìng) 阌(wén)乡阻遏(è) 潢(huáng)川管辖(xiá) 消耗(hào) 襄(xiāng)阳负隅(yú)顽抗 第二课 月明风清(qīng) 阴森(sēn) 白洋淀(diàn) 竹篙(gāo) 疟(yào)子悠(yōu)闲寒噤(jìn) 提(dí)防吆(yāo)喝阴惨(cǎn) 梭(suō)子仄(zè)歪飒爽(sàshuǎng) 转弯抹(mǒ)角打 牙跌(diē)嘴闷(mèn)热泅(qiú)水张皇(huáng)失措疟疾(nüè jí) 遮(zhē)掩 第三课 偷袭(xí) 拂(fú)晓埋葬(zàng) 瓦砾(lì) 地窖(jiào) 匍匐(pú fú) 僵(jiāng)硬舀(yǎo)水 腋(yè)窝精疲(pí)力竭(jié) 名副(fù)其实珍藏(cáng) 屏障(zhàng) 默契(mò qì) 耸(sǒng)立闪耀(yào) 柔(róu)和闪烁(shuò) 模(mú)样鞠躬(jū gōng) 颤巍巍(chàn wēi wēi) 惊扰(rǎo) 肃穆(mù) 永垂(chuí)不朽 第四课 予(yǔ)以给(jǐ)予赞誉(yù) 恍(huǎng)苦缀(zhuì)满琉璃(liú lí) 珐琅(fà láng) 朱鹭(lù) 眼花缭(liáo)乱惊骇(hài) 晨曦(xī) 瞥(piē)见赃(zāng)物不可名(míng)状荡(dàng)然 无存富丽堂皇(huáng) 丰功(gōng)伟业箱箧(qiè) 野蛮(mán) 第五课 残酷(kù) 发泄(xiè) 杀戮(lù) 纳粹(cuì) 悼(dào)念纯朴(pǔ) 哗哗(huā huā) 朝(cháo) 圣蜿蜒(wān yán) 屹(yì)立肃穆(mù) 恍惚(huǎng hū) 木然(rán) 融(róng)合悲哀(āi) 荒谬(miù) 盟誓(méng shì) 憧憬(chōng jǐng) 执(zhí)着响彻(chè)云霄(x iāo) 倾泻(qīng xiè) 缭(liáo)绕不绝同胞(bāo) 应邀(yāo) 感染(rǎn) 沉寂(jì) 反驳(bó) 血腥(xīng) 赤裸裸(luǒluǒ) 果酱(jiàng)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憎恶(zēng wù) 隐鼠(yǐn shǔ) 忘却(què) 倘(tǎng)使絮(xù)说搁(gē)置规矩(guī ju) 惶(huáng)急辟(pì)头烦琐(fán suǒ) 磨(mó)难投掷(zhì) 骇(hài)然劫掳(lǔ) 针灸(jiǔ) 疮疤(chuāng bā) 深不可测(cè) 淡薄(bó) 诘(jié)问惧惮(dàn) 哀悼(āi dào) 渴慕(kě mù) 和蔼(ǎi) 咒骂(zhòu mà) 疏懒(lǎn) 霹雳(pī lì) 震悚(sǒng)怨(yuàn)恨粗拙(zhuō) 干戚(qī) 孤孀(shuāng) 第七课 交卸(xiè) 祸(huò)不单行奔(bēn)丧狼藉(jí) 簌(sù)簌典(diǎn)质亏(kuī)空惨(cǎn) 淡赋(fù)闲勾(gōu)留妥(tuǒ)贴踌躇(chóu chú) 警(jǐng)醒蹒跚(pán shān) 一股脑(nǎo)儿颓(tuí)唐触(chù)目伤怀情郁(yù)于中琐屑(suǒxia) 晶莹(yíng) 第八课 麻筋(jīn)草鞋凹凼(dàng) 门槛(kǎn) 涎(xián)水唿嗒(hū dā) 低眉(méi)顺眼角票(piào) 微(wēi)不足道卵(luǎn)石揩(kāi)汗铜盏(zhǎn) 破(pò)土筹(chóu)划砌(qì)墙黏 (nián)性尴尬(gān gà) 撬(qiào)棍叮嘱(zhǔ) 大庭(tíng)广众嘎叽(gā jī) 倔(juè)强庄稼茬(ch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 知识要点归纳汇总 第一课 1.我国的国家性质(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范围及地位(P4)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注意,不属于人民的但属于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分裂国家的人③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地位: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平等的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3.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权利有保障,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4.人民和公民区别?(P6) ①含义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 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中国公民:★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②范围不同(联系):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 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5.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①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②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6.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获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九年级政治基础知识练习题 教科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基础知识练习题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1、中华民族是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一部__________________,也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 2、西方国家曾经把强盛的中国称为“______________”。世界各国曾纷纷派遣全都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破坏我国的_______________,侵犯我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们的祖国积弱积贫,备受欺凌。 6、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是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①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证明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充分证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当代中国,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10、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树立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 12、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中国共产党员是________________的先锋队,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先锋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领导核心。 14、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探索救国之路失败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爱国主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17、面对历史使命,当代青年应怎样做?

初三九年级政治(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附答案)部编版适用

初,三九,年级,政治,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全面认识创新的重要性;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家后热水就已经烧好,回家前空调或暖气已经打开,饭已经自动煮好,可以随时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会自动关窗户,还能随时监控家里的情况,读取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可以说,“智慧家庭”正替我们实现着这些愿望。 想一想:“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创新 (一)创新来源于生活

1.材料呈现: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灯,通过红外感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灭杀……让人印象深刻。 2.想一想: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 3.教师总结: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二)创新无处不在 1.活动:阅读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3.教师讲述:(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三)互联网改变世界 1.阅读教材第16页“探究与分享”,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2.教师总结: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3.辩论赛:分成小组围绕“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有无关系”进行辩论。 4.教师归纳: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目标导学二:创新引擎 (一)呼唤创新 1.阅读教材第17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如何理解“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将成为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老王》导学案 作者:宋林涛时间:2012-08-15 14:10:09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老王》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2、自主阅读,形成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 3、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能以平等的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去看待社会上的弱者。 【教学方法】自读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作者 作者及背景介绍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写作背景:文章写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2、字词部分 A.注音: 塌败()取缔()伛()翳()骷髅()绷()滞笨()愧怍() B.解词: 塌败: 滞笨: 取缔: 愧怍: 3、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请学生齐声朗读1---4自然段,并思考: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这些信息让我们可以看出老王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并试着填写表中的内容。 个人基本情况表 姓名: 职业: 家庭成员: 外貌特征: 家庭住址: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初读课文,走进老王 (三)深入探究,品味老王 1.快速跳读课文第5段到第16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互相补充,找到作者主要选取了老王的哪些事情来表现他的善良? 2老王之所以会这样善待“我”,是因为“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思考一个问题:“我”的善良体现在哪些事上? (四)、体味情感,怀念老王 1、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她的感受的? (五)走进生活,关注老王 其实像老王这样的需要我们关注和爱护的人,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一起回想一下,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呢?如果有,请你讲述一下他(她)的故事,如果没有,请你就对如何善待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寻找老王 仔细观察身边的受苦人、弱者,以最简洁又最感人的语言描写出他们的生存状况。

九年级政治 一句话必背知识素材 教科版

教科版九年级思品一句话必背知识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1.中华民族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2.中国经历百年沧桑的原因: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国家的落后,外国侵略者的入侵。 3.中华民族铸就的民族之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4.旧民主主义革命(探索救国之路)失败归根到底: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 5.历史的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6.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我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8.青少年要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就必须:树立忧患意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二单元财富论坛 1.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即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较高标准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3.21世纪中叶我国的奋斗目标是: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4.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财富基于勤劳。——或:辛勤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6.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7.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有: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资本、管理等。 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是由我国社会 (它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10.获得财富,必须走合法的生财之道。致富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国家的法),还要符合道德规范(心中的法)。 11.在社会生活中,“义”是我们心中的“法”,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则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 12.我国的富民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13.正确的财富观是——致富前我们要懂得要通过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资本、管理等途径获得财富;致富中,必须走合法的生财之道,即致富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课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并尝试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激情 教学重点: 1、深入解读文章内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激情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大量的文言语汇 2、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直至当堂成诵 教学构思: 充分突出主体性教学,通过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讨论、辨析,发表自己的见解,来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求知欲;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点评与小结,使学生完成由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的过渡。通过朗读品味,培养学生赏析文章的方法以及良好的审美趣味,力求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及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由李白诗《早发白帝城》导入。简单了解三峡知识。 作者介绍: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的地理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懂得重点字词意思,读通读顺文章。 1、学生自由通读,选一名同学试读,其他帮助正音。黑板上补充: 阙(quē) 叠嶂(zhàng) 襄(xiāng)陵 2、选出一名同学,说一说文章意思,其他帮助纠正。黑板上补充: 自非:如果阻绝:断或:有时虽:即使良:实在肃:寂静绝: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