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8121008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 开课学期:第4学期 学 分:3学分

主讲教师:王加俊、孙兵、胡丹峰

指定教材: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教学目的:

《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讨论确定信号经过线性时不变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连续时间信号分析,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频域、复频域的分析方法,通过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的频率特性及对系统稳定性的判定;连续时间信号转换到离散时间信号的采样理论及转换不失真的条件。

第一章 绪论

课时:1周,共4课时 第一节 引言 一、信号的概念 二、系统的概念 思考题:

1、什么是信号?举例说明。

2、什么是系统?举例说明。 第二节 信号的概念 一、信号的分类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二、典型信号

指数信号、复指数信号、三角信号、抽样信号。 思考题:

1、复合信号的周期是如何判定的?若复合信号是周期信号,其周期如何计算?

2、如何判定一个信号是能量信号还是功率信号,或者两者都不是? 第三节 信号的简单处理 一、信号的运算

信号的相加、相乘、时移、尺度变换等。 二、信号的分解

一个信号可以分解成奇分量与偶分量之和。 思考题:

1、 若信号由)(t f 转换至)(0t at f ±,说明转换的分步次序。

2、 若信号由)(0t at f ±转换至)(t f ,说明转换的分步次序。

3、说明信号的奇偶分解的方法。 第四节 系统的概念 一、系统的分类

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和时变系统、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因果系统和非因果系统。 二、系统的性质

1. 线性:满足齐次性与叠加性

2. 时不变:系统的性质不随时间而改变 思考题:

1、举例说明时不变系统和时变系统。

2、若一个系统是线性的,系统的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具有什么特性? 第五节 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分析 一、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重要特性

微分特性、积分特性、频率保持特性。 思考题:

1、 若要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说明分析的步骤。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一节 引言

一、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

二、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输出数学模型------输入输出方程(微分方程) 思考题:

1、 对一个RC 电路模型,给出输入输出方程(微分方程)。

2、 对一个RLC 电路模型,给出输入输出方程(微分方程)。 第二节 系统方程的算子表示方法 一、算子的基本规则 二、转移算子

011

10

111)()()(a P a p a p b P b p b p b p X p Y p H n n n m m m m ++++++++==---- 思考题:

1、 对一个RC 电路模型,给出输入输出方程(微分方程),并求其转移算子。

2、 对一个RLC 电路模型,给出输入输出方程(微分方程),并求其转移算子。 第三节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一、零输入响应的概念

二、零输入响应的计算方法

1、当)(p D 分解为单次根:0)()())((21=---t r p p p n λλλ

t n t t zi n e c e c e c t r λλλ+++= 2121)(

)0(≥t

其中n c c c ,,,21 由)0(-

r 及其各阶导数决定;n λλλ,,,21 为系统的自然频率。 2、当)(p D 分解为n 次重根:0)()(1=-t r p n λ

t n n zi e t c t c t c c t r 1)()(112210λ--++++=

)0(≥t

其中110,,,-n c c c 由)0(-r 及其各阶导数决定。

思考题:

1、当)(p D 分解为单次根或n 次重根时,说明系统的零输入响应的求解方法。

2、零输入响应的特性是什么? 第四节 奇异函数 一、单位阶跃函数 二、单位冲激函数 三、门函数 四、符号函数 五、斜变函数 思考题:

1、单位阶跃函数与单位冲激函数的关系是什么?

2、如何用单位阶跃函数表示门函数与符号函数? 第五节 信号的脉冲分解

一、周期性脉冲信号表示为奇异函数之和 二、任意函数表示为单位阶跃函数的积分 三、任意函数表示为单位冲激函数的积分

思考题:

1、任意函数表示为单位阶跃函数的积分及表示为单位冲激函数的积分,其区别是什么?

2、再列举一个例子,将一个周期性信号表示为奇异函数之和。 第六节 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一、单位冲激响应的概念 1、若)(p D 分解为单次根:

当分别为n >m 、n =m 、n

1、说明单位阶跃响应与单位冲激响应的关系。 第七节 叠加积分 一、卷积积分

1、卷积积分的引出

2、卷积积分在系统分析中的意义 思考题:

1、说明卷积积分的上、下限与信号因果性的关系。 第八节 卷积及其性质 一、卷积的定义 二、卷积的性质:

1、卷积的代数运算: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

2、卷积的微分与积分

3、函数与单位阶跃的卷积

4、函数与单位冲激的卷积

5、延时 思考题:

1、联系卷积的微分与积分性质,说明函数与单位阶跃的卷积及与单位冲激的卷积的区别。

2、证明卷积的延时特性。

第九节 线性系统响应的时域求解

一、系统的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二、系统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方法 思考题:

1、总结求解系统的全响应的方法。

第三章 信号分析 第一节 引言

一、正交空间的概念 二、正交函数集的概念 思考题:

1、正确理解正交的概念。

第二节 正交函数集与信号的分解 一、矢量的分量与矢量的分解 1、一维矢量的分量与分解 2、二维矢量的分量与分解 3、n 维矢量的分量与分解 二、信号的分量与信号的分解 三、复变函数的分解 思考题:

1、如何用一完备正交实数函数集表示一个信号,其分量如何表示?

2、如何用一完备正交复数函数集表示一个信号,其分量如何表示?

第三节 信号表示为傅里叶级数 一、周期信号表示为傅里叶级数 1、三角傅里叶级数

直流分量、基波分量、n 次谐波分量的概念 2、指数傅里叶级数

二、三角傅里叶级数与指数傅里叶级数的关系

三、三角傅里叶级数中,信号的奇偶与各分量的关系 思考题:

1、三角傅里叶级数中,说明奇信号与各分量的关系,偶信号与各分量的关系。

2、三角傅里叶级数中,说明奇谐信号、偶谐信号与各分量的关系。

3、 将一个周期信号分别展开为三角傅里叶级数与指数傅里叶级数。 第四节 周期信号的频谱 一、频谱图

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离散性、谐波性、收敛性。 二、矩形信号的频谱图 三、频带宽度的概念 思考题:

1、比较教材中的频带宽度的概念与通常工程中常用的3dB 带宽的区别。

2、计算并绘制一个矩形信号的频谱图,改变其脉冲宽度和周期,比较其频谱图发生的变化。再做该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做对比。 第五节 傅里叶变换与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一、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变换的引出与定义 正变换:?

--=

dt e t f j F t j ωω)()( 反变换:?

-=

ωωπ

ωd e j F t f t j )(21)(

二、周期函数的频谱与非周期函数的频谱比较 三、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级数的对比 思考题:

1、说明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级数的区别与联系。 第六节 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一、常用信号频谱函数举例 1、单边指数函数

2、双边指数函数 4、 单位冲激信号 4、符号函数 5、单位阶跃信号 6、指数函数

7、矩形(宽度为τ) 函数

二、掌握傅里叶变换表(几种常用函数及其频谱) 思考题:

1、试推导单位阶跃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第七节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一、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二、比较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级数 思考题:

1、比较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级数,并做相应的频谱图。 第八节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一、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信号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间的关系 1、线性特性 2、延时特性

3、移频特性

4、尺度变换特性

5、奇偶特性

6、对称特性

7、域微分特性

8、时域积分特性

9、频域微分与积分: 10、卷积定理 思考题:

1、利用傅里叶变换的性质,推导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2、证明卷积定理。

第九节 帕塞瓦尔定理与能量频谱 一、周期信号的功率

Parseval 定理:周期信号的功率等于直流功率与各次谐波功率之和。 信号的能量??

?

-==

=

2

2

)()(1

)(ωωωωπ

d j G d j F dt t f W

能量密度频谱函数(能量频谱):2

)(1

)(ωπ

ωj F j G =

思考题:

1、推导Parseval 定理。

第四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第一节 引言

一、连续时间系统的分析方法 1、时域分析 2、频域分析 3、复频域分析

第二节 信号通过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一、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二、系统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步骤(频域分析) 三、举例 思考题:

1、比较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与频域分析方法,说明异同点。 第三节 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一、理想低通滤波器的特性

)()()(ωωωΦ-=j e j H j H

其中:幅度特性 K j H =)(ω 相位特性 0)(t j ωω=Φ 二、理想低通滤波器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的结论 1、理想低通滤波器冲激响应的求解 2、理想低通滤波器阶跃响应的求解 思考题:

1、理想低通滤波器是否可以实现,为什么? 第四节 佩利——维纳准则

一、系统的物理可实现性-----佩利—维纳准则 二、几种常见的滤波器特性分析 思考题:

1、如何判断系统的物理可实现性?举例说明。

2、对比理想低通滤波器和巴特沃思低通滤波器的特性,说明其差异。 第五节 调制与解调

一、调制的方式

1、调幅

2、调频

3、调相

二、调幅的频域分析

1、调制

2、解调

三、正弦波幅度调制信号与脉冲幅度调制信号的频谱分析

思考题:

1、调制的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调幅过程中,信号的频谱发生什么变化?分析这一过程。

第六节频分复用与时分复用

一、频分复用的概念

二、时分复用的概念

第七节希尔伯特变换

一、希尔伯特变换的定义

二、希尔伯特变换的应用

第八节信号通过线性系统不产生失真的条件

一、线性失真

1、幅度失真

2、相位失真

二、信号通过线性系统不产生失真,该系统具备的理想条件:

1、系统的幅频特性在整个频率范围内为一常数,即系统具有无限宽响应均

匀的通频带。

2、系统的相频特性应是经过原点的直线。

思考题:

1、信号通过线性系统不产生失真,该系统具备的理想条件是什么?

第五章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第一节引言

一、傅里叶变换的局限性

二、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

第二节拉普拉斯变换

一、拉普拉斯变换的引出

二、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1、单边拉普拉斯变换

2、双边拉普拉斯变换

三、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区别与联系

思考题:

1、比较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说明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区

一、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区的定义

二、几个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区

思考题:

1、拉普拉斯变换收敛区的含义是什么?

第四节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一、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单边)

1、指数函数

2、正弦函数

3、指数衰减正弦函数

4、冲激函数

5、阶跃函数

6、斜变函数

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变换表 思考题:

1、推导正弦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第五节 拉普拉斯反变换 一、拉普拉斯反变换的方法 1、长除法

2、部分分式法

3、围线积分法

二、部分分式展开法

11

10

111)()()(a s a s a s b s b s b s b s D s N s F n n n

m m m m ++++++++==---- 1、若)(s D 分解为单次根: 2、)(s D 中的1λ为多重根

三、围线积分法:

当)(s F 为有理函数时,且n >m 时:∑==n

i i s t f 1

Re )(

若k s 为一阶极点,其留数为:k

s s st

k k e s F s s s =-=])()[(Re

若k s 为p 阶极点,其留数为:k

s s st p k p p k e s F s s ds

d p s =----=])()([)!1(1R

e 11

四、零点与极点图的表示方法 思考题:

1、比较拉普拉斯反变换的几种方法,说明各自特点。 第六节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一、(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1、线性特性 2、时间平移特性 3、移频特性 4、尺度变换特性 5、时域微分特性 6、时域积分特性 7、初值定理 8、终值定理 9、卷积定理 二、举例 思考题:

1、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应用的条件是什么?

2、证明(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卷积定理。 第七节 线性系统的拉普拉斯变换分析方法 一、微分方程的拉普拉斯变换

二、系统响应----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复频域分析 1、零输入响应的计算方法 2、零状态响应的计算方法 思考题:

1、对比连续时间系统的几种分析方法,说明各自的特点。 第八节 线性系统的模拟

一、模拟框图使用的基本运算器:加法器,乘法器,积分器。

二、系统函数表示为模拟框图

三、组合系统分解成子系统连接方式有:并联型与级联型。 思考题:

1、将一个已知的系统函数表示为模拟框图,形式分别为:直接型、并联型与级联型。 第九节 信号流图

一、信号流图常见术语

二、电路图转换到信号流图 三、梅森公式 思考题:

1、如何将电路图转换到信号流图?

2、正确理解梅森公式。

第六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第一节 引言

一、系统函数的定义 二、系统函数的计算 思考题:

1、系统函数表示系统的什么特性? 第二节 系统函数的表示法 一、系统函数的表示 1、频率特性

2、零极图

3、 根轨迹 思考题:

1、系统函数的几种表示各有什么特点?

第三节 系统函数零点和极点的分布与系统时域特性的关系 一、系统时域特性

二、系统函数零点和极点的分布与系统时域特性的关系 思考题:

1、从系统函数零点和极点的分布与系统时域特性的关系,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第四节 系统函数零点和极点的分布与系统频率特性的关系 一、滤波网络幅频特性形式:

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全通滤波器 二、由)(s H 的零点、极点分布估计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曲线

1、幅度特性:∏∏===n

k k

m

i i A B H j H 110

)(ω

2、相位特性:∑∑==-=Φm

i n

k k i 1

1

)(αβω

思考题:

1、绘出RC 电路网络的零、极点图,并估计该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曲线。

2、绘出RL 电路网络的零、极点图,并估计该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曲线。 第六节 系统的稳定性 一、系统稳定及其条件

1、时域判定系统稳定条件:0)(lim =∞

→t h t

2、复频域判定系统稳定条件:)(s H 在右半平面内不能有极点。

)(s H 在ωj 轴上的极点必须是单阶的。 3、罗斯—霍尔维兹判据

思考题:

1、对比几种系统稳定的判定条件,说明各自的应用。

第七节反馈系统的稳定性

一、反馈系统的概念

二、反馈系统的系统函数

三、奈奎斯特判据

思考题:

1、对比奈奎斯特判据与罗斯判据,说明各自特点。

第七章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一节引言

一、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的概念

第二节取样信号与取样定理

一、取样的方式

1、理想取样

2、实际取样

二、取样的过程分析

三、取样定理

四、不失真取样的条件

思考题:

1、在模拟到数字转换的系统中,为什么在A/D转换前加一个前置低通滤波器,其作用是什么?

2、证明取样定理。

3、分析实际取样过程,对比其结论与理想取样的结论,说明其异同点。

参考书目

1.管致中,夏恭恪,孟桥,信号与线性系统(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俞一彪,孙兵,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吴大正,杨林耀,张永瑞,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刘永健,信号与线性系统,人民邮电出版社,1985

6.A.V.Oppenheim,et.al, Signals & Systems(Second edition),Prentice-Hall,Inc.1997 7.W.M.Siebert. Circuit, Signals, and Systems. The MIT Press, McGraw-Hill Book Company,Inc.,1986

8.C.L.Liu and Jane W.S.liu, Linear Systems in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McGraw-Hill Inc.,1975

9.https://www.doczj.com/doc/2e7591181.html,go and L.M.Benningfield. Circuit and Systems Theory. John Wiley and Sons,Inc.1979

10.Dean K.Frederick and A.Bruce Carlson. Linear Systems in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John Wiley and Sons,Inc.,1971

11. R.A.Gabel and A.Bruce Carlson. Signals and Linear Systems. John Wiley and

Sons,Inc.,3nd edition,1987

12. A.Papoulis. The Fourier Integral and It’s Applications. McGraw-Hill Book

Company,Inc.,1986

13. 吴镇扬,数字信号处理的原理与实现(修订版),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14. 程佩青,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5. 丁玉美,高西全,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6. B.P.拉斯著,路卢正译,通信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1976

17. J.Cartinhou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n Overview of Basic Principles ,Prebtice Hall,.2000

18.皇甫堪,陈建文,楼生强,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9. A. V. Oppenheim,R. W. Schafe .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Prentice Hall,1975.

中译本,董士嘉等译. 数字信号处理 . 科学出版社, 1981

20. 俞卞章,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1. B. Mulgrew , P. Grant P, J. Thompson .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Concept and Application . Macmillan Press, 1999

执笔人:孙兵审稿人:王加俊

_2006 年_8_月_8_日_ 2006 _年_8_月_18 日

苏州大学教学进度表_________学年度第_____学期院别_电子信息学院教研室__电子信息__ 年级、班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信号与线性系统_

总学时_ 64 _ 教材_管致中编_任课教师

_ _ ____

**本表格下载网址--苏州大学--教务之家--网络服务---表格下载--教学质量管理科--苏州大学教学进度表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教学大纲(1)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模块: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修读方式:必修开课学期:2 课程学分:课程总学时:64 理论学时:58 实践学时:6 一、课程的性质、内容与目标 性质:土木工程专业学科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课程. 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1.制图标准概述。 2.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3.几何作图。 教学要求: 1.熟悉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有关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的规定及其画法;掌握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2.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 3.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 4.了解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其它常用平面曲线的画法。。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教学内容: 1.投影法概述。 2.点的投影。 3.直线的投影。 4.平面的投影。 5.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6.投影变换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投影的概念和平行投影的基本特性。 2.熟练掌握投影面体系。 3.熟练掌握各种位置的直线投影特性。 4.掌握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5.了解两直线相交、交叉位置的三面投影特点。 6.掌握两平行直线的投影特性及其三面投影的特点。 7. 了解平面的表示法。

8.掌握根据物体上直线的两个投影求作其第三个投影的方法。 9.熟练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10.熟练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 11.了解投影变换的相关内容。 第三章基本体和曲面体的投影 教学内容: 1.平面体的投影。 2.曲面体的投影。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特征、几何元素投影分析、三面投影的对应关系和三视图。 2.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两个视图,想出它们的空间几何形状和位置,并能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和圆柱、圆锥、圆球表面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4.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已知投影画出已知表面上点、线的未知投影。 第四章立体的截切与相贯的投影 教学内容: 1.平面体的截切。 2.曲面体的截切。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圆柱体切口、开槽的画法和作图步骤。 2.掌握常见两平面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方法。 3.掌握平面体与曲面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投影方法。 5.掌握圆柱、圆锥、圆球等两回转体轴线垂直相交的相贯线的性质和作图方法。 第五章轴测投影图 教学内容: 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原理 二. 学时与学分 学时共64学时(52+12+8) 其中,52为理论课学时,12为实验学时,8为课外实验学时 学分 4 三. 先修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 《IBM—PC宏汇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四.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技术,包括现代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策略与方法、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机制、现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 2.了解操作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3.具备系统软件开发技能,为以后从事各种研究、开发工作(如:设计、分析或改进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提供必要的软件基础和基本技能。 4.为进一步学习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等课程打下基础。 五. 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

六.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主要内容: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及实现技术,重点论述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系统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户界面。讨论现代操作系统采用的并行处理技术和虚拟技术。本书以Linux系统为实例,剖析了其特点和具体的实现技术。 理论课学时:52学时 (48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考试2学时) ?绪论4学时 ?操作系统的结构和硬件支持4学时 ?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4学时 ?进程及进程管理8学时 ?资源分配与调度4学时 ?存储管理6学时 ?设备管理4学时 ?文件系统6学时 ?Linux系统8学时 七、教材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版),庞丽萍阳富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2月 八、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完整word版)《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教研室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课内学时:54学时 学分:3 课程性质:学科平台课程 开课学期:3 课程代码:181205 考核方式:闭卷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开课单位:通信工程专业教研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 一、课程概述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程,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在于学习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信号的属性、描述、频谱、带宽等概念以及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系统的属性、分类、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等概念以及系统的时域分析、傅里叶分析和复频域分析的方法;包括频域分析在采样定理、调制解调、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等方面的应用等。使学生掌握从事信号及信息处理与系统分析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要求对信号的属性、描述、分类、变换、取样、调制等内容有深刻的理解,重点掌握冲击信号、阶跃信号的定义、性质及和其它信号的运算规则;重点掌握信号的频谱、带宽等概念。 2、掌握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重点掌握卷积运算、正交分解、傅里叶级数展开方法、傅里叶变换及逆变换的运算、拉普拉斯变换及逆变换的运算等。 3、对系统的属性、分类、描述等概念有深刻的理解,重点掌握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性质,系统的电路、微分方程、框图、流图等描述方法;重点掌握系统的冲击响应、系统函数、幅频特性以及相频特性等概念。 4、对系统的各种分析方法有深刻的理解,重点掌握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重点掌握频域分析方法在采样定理、调制解调、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电路分析、滤波器设计、系统稳定性判定等实际方面的应用。 5、了解信号与系统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进展,尤其是时频分析、窗口傅里叶变换以及小波变换的基本概念,适应这一领域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要点: (1)信号的定义及属性; (2)信号的描述方法; (3)信号的基本分类方法; (4)几种重要的典型信号的特性; (5)信号的基本运算、分解和变换方法; (6)系统的描述、性质、及分类 (7)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概念及性质。 2)考核目标: 熟悉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熟悉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描述及分类方法,掌握冲击信号及线性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教学大纲(1)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课程模块: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修读方式:必修开课学期:2 课程学分:课程总学时:64 理论学时:58 实践学时:6 一、课程的性质、内容与目标 性质:土木工程专业学科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课程. 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1 ?制图标准概述。 2?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3 ?几何作图。 教学要求: 1 ?熟悉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有关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的规定及其画法;掌握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2?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 3?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 4?了解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其它常用平面曲线的画法。。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教学内容: 1. 投影法概述。 2?点的投影。 3. 直线的投影。 4. 平面的投影。 5.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6. 投影变换方法。 教学要求: 1. 了解投影的概念和平行投影的基本特性。 2. 熟练掌握投影面体系。 3. 熟练掌握各种位置的直线投影特性。 4. 掌握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5. 了解两直线相交、交叉位置的三面投影特点。 6. 掌握两平行直线的投影特性及其三面投影的特点。 7. 了解平面的表示法。 8. 掌握根据物体上直线的两个投影求作其第三个投影的方法。 9. 熟练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10. 熟练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 11. 了解投影变换的相关内容。 第三章基本体和曲面体的投影 教学内容: 1.平面体的投影。 2.曲面体的投影。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特征、几何元素投影分析、三面投影的对应关系和三视图。 2.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两个视图, 想出它们的空间几何形状和位置, 并能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和圆柱、圆锥、圆球表面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4. 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已知投影画出已知表面上点、线的未知投影。 第四章立体的截切与相贯的投影 教学内容: 1.平面体的截切。 2.曲面体的截切。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圆柱体切口、开槽的画法和作图步骤。2.掌握常见两平面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方法。 3.掌握平面体与曲面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投影方法。 5.掌握圆柱、圆锥、圆球等两回转体轴线垂直相交的相贯线的性质和作图 方法。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物流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工程课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System Engineering 学时/ 学分:34学时/2 学分开课系(部):工商管理系 先修课程:现代物流学、统计学、运筹学面向对象:物流管理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从物流管理的组织结构,物流设施与设备规划设计,物流中心的设计,搬运、配送和运输设计,仓库规划及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等方面了解物流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同时,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能够快速适应物流工作和开展有关物流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理论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物流系统工程概述( 2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了解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物流学科定位,理解系统及系统工程的内涵,初步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物流业和物流学科; 2. 系统与系统工程; 3. 物流系统工程。 第二章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常用技术( 4 学时)教学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系统的六种一般形态及系统内部各个事件的关系形式,了解系统的三项核心内容和系统工程的技术学科,掌握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及其三维结构,重点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目标、构成要素及其集成

原理,熟悉物流系统管理的几个相互联系的观念和物流系统工程的几种常用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 2. 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及要素; 3. 物流系统管理观念; 4. 物流系统工程的常用技术。 第三章物流系统分析( 4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理解系统分析的概念,了解系统分析的目的、任务及意义,初步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和原则,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和一般步骤,以及物流子系统分析的相关理念,熟悉并掌握几种系统分析常用的技术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系统分析概述; 2. 系统分析的要点及步骤; 3. 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 4. 物流子系统分析; 5. 几种常用的技术方法。 第四章物流系统建模( 4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了解系统模型的定义、特征和分类,充分理解建立和使用物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要求、原则和建模方法,掌握四类建模变量及四类变量之间的关系,熟悉几种常见物流系统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

信号与系统课程大纲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Signal and System 课程号:13202002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3.5 2.学时:56(其中: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 ) 3.课程类别:大类平台必修课 4.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类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6.后续课程: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 7.开课单位:通信工程 二、课程介绍 《信号与系统》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有关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 1.在时间域及频率域下研究时间函数f(t)及离散序列x(n)的各种表示方式; 2.在时间域及频率域下研究系统特性的各种描述方式; 3.在时间域及频率域下研究激励信号通过系统时所获得的响应。 信号与系统课程研究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初步认识如何建立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经适当的数学分析求解,对所得结果给以物理解释、赋予物理意义。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等。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信号与系统概述(共10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号与系统概述 知识要点:信号与系统分析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应用,信号的定义。 第二节信号的描述和分类 知识要点:信号的描述,信号的分类。

第三节典型基本连续信号 知识要点:正弦信号,指数信号,复指数信号,抽样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单位冲激信号。 第四节信号的基本运算 知识要点:信号的微分、积分运算;移位运算,反褶运算,尺度变换运算,以及组合。 第五节冲激信号及其性质 知识要点:冲激信号及其性质,相关计算题。 第六节冲激偶信号及其性质 知识要点:冲激偶信号及其性质,相关计算题。可以作为选讲部分。 第七节信号的分解 知识要点:信号的直流与交流分解,信号的偶、奇分解,信号的实部与虚部分解,信号的脉冲分量分解,信号的正交函数分解。 第八节系统的描述和分类 知识要点:系统的描述,系统的分类,系统的联结。 第九节线性时不变系统 知识要点: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离散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 教学重点:信号的分类、典型基本连续信号、冲激信号及其性质、系统的描述,系统的分类。 教学难点:建立信号的概念、建立系统的概念、信号的周期、能量等运算。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信号与系统概念,信号与系统的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点及分析方法;周期和非周期信号、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基本连续信号的表达方式及其波形;冲激信号及其性质;冲激偶信号及其性质;信号波形相加、相乘、求导、积分的运算;信号波形平移、反转、压缩、扩展的变换;任意连续信号的冲激函数表示;信号的分解;系统的分类,系统的性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2.能力、技能培养:理解信号的概念,了解不同类型信号的时域表现形式,掌握不同类型信号及系统的识别方法;熟练掌握信号周期的求解方法;掌握典型信号及性质,能够做到给出信号表达式会画信号波形图,给出信号波形图能写出信号表达式;能够用阶跃信号表示分段函数;掌握与冲激信号、冲激偶信号相关的乘积、微分、积分等运算。掌握对多个信号进行相加、相乘,对于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要注意相加、相乘之后的规律;掌握对信号波形进行平移、反转、压缩、扩展的变换;了解系统的概念,了解系统的分类,了解系统的性质;掌握系统的稳定性、因果性、线性时不变性等;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积分、微分、频率保持、分解等性质。 (三)实践与练习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留作业,作业可以是书后习题,可以由任课教师自选。 (四)考核要求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概念及分类,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点及分析方法;会判断周期和非周期信号、能量和功率信号,计算信号的功率;会判断是信号否为周期信号,会计算周期信号的周期,

新语音信号处理实验指导2015年秋

《语音信号处理》 实验指导书 哈尔滨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2014.10

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语音学知识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新兴的学科,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语音传递信息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交换信息形式。同时,语言也是人与机器之间进行通信的重要工具,它是一种理想的人机通信方式,因而可为信息处理系统建立良好的人机交互环境,进一步推动计算机和其他智能机器的应用,提高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语音信号处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同时又是综合性的多学科领域和涉及面很广的交叉学科。虽然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人员主要来自信号与信息处理及计算机应用等学科,但是它与语音学、语言学、声学、认知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许多学科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20世纪60年代中期形成的一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算法,如数字滤波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等是语音信号数字处理的理论和技术基础。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语音信号处理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进入70年代之后,提出了用于语音信号的信息压缩和特征提取的线性预测技术(LPC),并已成为语音信号处理最强有力的工具,广泛应用于语音信号的分析、合成及各个应用领域,以及用于输入语音与参考样本之间时间匹配的动态规划方法;80年代初一种新的基于聚类分析的高效数据压缩技术—矢量量化(VQ)应用于语音信号处理中;而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描述语音信号过程的产生是80年代语音信号处理技术的重大发展,目前HMM已构成了现代语音识别研究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ANN)的研究取得了迅速发展,语音信号处理的各项课题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同时,它的许多成果也体现在有关语音信号处理的各项技术之中。 为了深入理解语音信号数字处理的基础理论、算法原理、研究方法和难点,根据数字语音信号处理教学大纲,结合课程建设的需求,我们编写了本实验指导书。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目的要求重点难点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熟练的绘图技巧;3、熟悉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四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工程图是工程设计人员表达设计思想的主要体现,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依据。因此,工程图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应具备绘制与阅读工程图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打下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熟练的绘图技巧。 2、学会目测比例、徒手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 3、熟悉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的内容及其应用。 4、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和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初步能力。 5、了解掌握相关专业工程图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 3、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4、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熟悉课程的教学目标,了解工程制图的发展趋势,为以后各章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 2、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3、工程制图课程的发展趋势; 4、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几何图形的画法,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二、教学内容1、制图的基本知识;2、建筑制图国家标准;3、几何图形的画法;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 总学时:68 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12 一、课程性质及培养目标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本课程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操作系统内部工作过程与结构及相关概念、技术和理论,并作为实例介绍目前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的工作原理。在各章节中会介绍当前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的各部分功能及实现作为实例,以求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能够融会贯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和特点,熟练掌握和运用操作系统在进行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管理和调度时常用的概念、方法、算法、策略等。 二、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在总结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制定本课程的教学原则为:理论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例如演示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例如讲练结合法、实验法等)。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操作系统引论 1、教学内容 任务1 操作系统概述 任务2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任务3 操作系统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对操作系统形成初步的认识,对操作系统中的概念有整体的了解。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掌握操作系统类型和功能、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熟练掌握操作系统定义。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操作系统的分类、基本特征和功能 教学难点: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4、复习参考题 ⑴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⑵OS有哪几大特征?最基本得特征是什么? 第二单元操作系统原理基础 1、教学内容

系统工程 教学大纲(2015.8.28交回)

系统工程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of the system engineering Course Code: 1610018/1610019 Academic Hours: 4 /per week Credits: 4 Credits (10)Instructor: XXX Nature of Study: TAUGHT MODULE Probable Numbers attending: 30 I. Course Aims and Objectives (课程目标) 系统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工程技术,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在较为系统地介绍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念,培养学生进行实际系统建模、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III. Course Content and Learning Outcome Statements(课程内容及要求) 各章教学要求及要点

[Course Requirements课程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系统的概念及系统科学产生与发展,熟悉系统的特征与分类以及系统工程的方法与步骤等。 [Course Contents课程内容] 第一节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一、系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二、系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 四、系统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及应用。 第二节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 一、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二、系统的类型。 三、管理系统问题举例。 第三节系统工程的概念与特点 一、系统工程的概念。 二、系统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 三、系统工程方法的特点。 第四节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 [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教学重难点] 1、何为系统?何谓系统工程? 2、系统的特征是什么?可分为几类? [Course Requirements课程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概念,掌握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切克兰德系统方法论;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 [Course Contents课程内容]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8121008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 开课学期:第4学期 学 分:3学分 主讲教师:王加俊、孙兵、胡丹峰 指定教材: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教学目的: 《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讨论确定信号经过线性时不变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连续时间信号分析,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频域、复频域的分析方法,通过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的频率特性及对系统稳定性的判定;连续时间信号转换到离散时间信号的采样理论及转换不失真的条件。 第一章 绪论 课时:1周,共4课时 第一节 引言 一、信号的概念 二、系统的概念 思考题: 1、什么是信号?举例说明。 2、什么是系统?举例说明。 第二节 信号的概念 一、信号的分类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二、典型信号 指数信号、复指数信号、三角信号、抽样信号。 思考题: 1、复合信号的周期是如何判定的?若复合信号是周期信号,其周期如何计算? 2、如何判定一个信号是能量信号还是功率信号,或者两者都不是? 第三节 信号的简单处理 一、信号的运算 信号的相加、相乘、时移、尺度变换等。 二、信号的分解 一个信号可以分解成奇分量与偶分量之和。 思考题: 1、 若信号由)(t f 转换至)(0t at f ±,说明转换的分步次序。 2、 若信号由)(0t at f ±转换至)(t f ,说明转换的分步次序。 3、说明信号的奇偶分解的方法。 第四节 系统的概念 一、系统的分类 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和时变系统、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因果系统和非因果系统。 二、系统的性质 1. 线性:满足齐次性与叠加性 2. 时不变:系统的性质不随时间而改变 思考题: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学分:3 总学时:54 适用专业:非机械类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工程图学是研究工程与产品信息表达、交流与传递的学问。工程图形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的语言。 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图形作为构思、设计与制造中工程与产品信息的定义、表达和传递的主要媒介;在科学研究中,图形作为直观表达实验数据,反映科学规律,对于人们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问题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表达、交流信息,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图形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简洁性,是人们认识规律、探索未知的重要工具。 本课程理论严谨、实践性强,与工程实践密切联系,对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工程和创新意识有重要作用。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读课程不可缺少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培养使用投影的方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 (3)培养绘制(徒手绘图、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 (5)培养工程意识,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图和计算机绘图四部分,基本要求如下: (一)画法几何部分 学习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投影的基本知识 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投影法的分类。 2、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熟练掌握点、直线、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正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熟练掌握直线上的点和平面内的点、线的作图方法。 (3)了解一般位置直线对投影面倾角的作图方法。 (4)了解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交叉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立体的投影 (1)熟练掌握棱柱和棱锥的多面正投影图作图方法和立体表面定点。 (2)熟练掌握正圆柱、正圆锥、圆球的多面正投影图作图方法和立体表面定点。 (3)掌握基本体被特殊位置平面切割后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4)了解基本立体表面相交时交线的作图方法。 (二)制图基础部分 1、制图基本知识 (1)了解并遵守《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2)掌握徒手绘图、尺规绘图的步骤和方法。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2060220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3 课时:54 开课学期:3 适用专业:物流工程 一、课程简介 《系统工程》是淮南师范学院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系统工程是一 门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运筹学、信息论、控制论、管理科学等科学理论为基础,高度综合 地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现代技术,担负总体协调使命的管理与设计学科。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介绍系统工程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和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以便适应当前的需要。本课程教学目标描述以下: 了解系统工程基础理论的整体情况与发展; 理解系统工程章节内容和知识体系; 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从而适应现代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教学内容 (一)第一章系统工程概述 主要内容: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应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系统工程的概念与特点、统工程的应用领域 教学要求:对系统工程课程的了解以及对系统工程学科的了解。使学生了解系统工程涵盖的基本内容和应用方向;系统工程的发展简史以及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重点、难点:综合集成方法的掌握以及系统的思维方式培养。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PPT演示、案例分析 (二)第二章系统工程方法论 主要内容:系统工程的基本工作过程、系统分析原理、创新思维与方案创造技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发展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阐述系统工程方法论,首先学生需要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工作过程,然后掌握系统分析原理与创新思维与方案创造技术,最后了解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发展。 重点、难点:创新思维与方案创造技术。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PPT演示、案例分析 (三)第三章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主要内容:系统模型与模型化概述、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状态空间模型、系统工程模型技术的新进展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系统模型与模型化,首先学生需要了解系统模型与模型化的基

沈阳理工大学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30631010 课程英文名称:Signals and Systems 课程总学时:56 讲课:56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讨论确定信号的特性、线性非时变系统的特性、信号通过线性系统基本的分析方法及由某些典型系统引出的一些重要基本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信号分析及线性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分析线性系统的基本方法,应能建立简单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求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为进一步研究信号分析与处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理论、网络理论等学科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 本课程理论严谨,系统性强,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学风。 2. 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注意阐述各种分析方法间的横向联系,以培养分析,归纳与总结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 1. 本课程重点讲授内容: 1)连续时间系统时域分析、傅立叶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傅立叶分析; 2)用拉氏变换分析系统、卷积定理、系统函数与冲激响应,周期信号与抽样信号的拉氏变换; 3)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时域特性、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频响特性、一阶系统S平面分析、二阶谐振系统的S平面分析; 3)理想低通滤波器及其冲激响应、阶跃响应、带宽与上升时间; 4)离散时间系统时域分析、Z变换定义、典型序列Z变换、逆Z变换、Z变换基本性质、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 2. 深度和广度的说明 1)本课程限于确定性信号(非随机信号)经线性时不变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 2)本课程学习要为《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为学好本课程,学生应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电路分析基础,书中涉及的数学内容主要包括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级数、复变函数、线性代数等。 本课程与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联系密切,但也有区别。先修课中以电路分析角度研究问题,而本课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分析。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典型例题,加深对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理解,做一定数量习题是掌握和巩固基本概念的有力手段。利用授课及习题课给学生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10级) 编号:40023600 英文名称: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责任教学单位: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教研室 总学时:56 学分:3.5 考核形式:考试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修读方式:必修 教学目的:数字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数字滤波器的基本设计方法,具有初步的算法分析和运用MATLAB编程的能力,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绪论 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应用领域,发展概况和发展局势。 2.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了解连续信号、时域离散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定义和相互关系;掌握序列的表示、典型序列、序列的基本运算;掌握时域离散系统及其性质,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掌握采样定理、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频谱关系。 3.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掌握序列的傅里叶变换(FT)及其性质;掌握序列的Z变换(ZT) 、Z变换的主要性质;掌握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了解梳状滤波器,最小相位系统。 4.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掌握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定义,掌握DFT、ZT、FT、DFS之间的关系;掌握DFT的性质;掌握频域采样;掌握DFT的应用、用DFT计算线性卷积、用DFT分析信号频谱。 5.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熟悉DFT的计算问题及改进途经;掌握DIT-FFT算法及其编程思想;掌握IDFT的高效算法。 6.数字滤波网络 了解滤波器结构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掌握IIR-DF网络结构(直接型,级联型,并联型);掌握FIR-DF网络结构(直接型,线性相位型,级联型,频率采样型,快速卷积型)。 7.无限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熟悉滤波的概念、滤波器的分类及模拟和数字滤波器的技术指标;熟悉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掌握用冲激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掌握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8.有限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熟悉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特点;掌握FIR数字滤波器的窗函数设计法;掌握FIR数字滤波器的频率抽样设计法;了解FIR数字滤波器的切比雪夫最佳一致逼近设计法。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字电路;后续课程有:DSP原理及应用,语音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操作系统》总学时与学分:72学时 4学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涉及考研等进一步进修的重要课程,是计算机 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 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的管理方法,从而为学生以后的 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 节 内 容学 时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5第二章 进程管理12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2第四章 存储管理12第五章 设备管理10第六章 文件管理8第七章 操作系统接口4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3第九章 系统安全性3第十章 UNIX 操作系统3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发展过 程,知道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系统的首次扩充,是 现代计算机系统必须配置的软件。 基本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发展过程、基本特征及主要功能;了解操作 系统的结构设计 本章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本章难点:操作系统基本特征的理解,操作系统主要功能的体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电气课件中调试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