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1《1.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教学设计

必修1《1.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教学设计

必修1《1.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教学设计
必修1《1.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一节《蒸馏和萃取》教学设计

高一(1)、(2)、(3)、(7)班杨庆波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

本课时选自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在课程内容标准中主题2化学实验基础中是这样规定的:让学生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并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任教的班级,学生的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好奇心强,同时以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知识储备上,他们已经熟悉了过滤和蒸发这两种固体液体的分离方法,但对于两种都是液体的混合物如何分离还不太明确,有这方面的学习渴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也需要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蒸馏及萃取的原理

(二)教学难点萃取的操作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萃取原理,掌握萃取的实验操作。

2、了解蒸馏原理,练习蒸馏操作。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3、会用合理的方法检验离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对实验探究有进一步的认识

2、通过对初中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以及分离提纯物质一般方法的复习巩固,培养学生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和评价辨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2、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实验仪器和实验设计的巧妙,感受化学之美

四、教学用品、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教学用品

、碘水。药品:制取蒸馏水装置1套、50mL分液漏斗、10mL量筒、烧杯、铁夹台、铁圈、CCl

4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

(三)主要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实验探究、练习

五、教学流程示意图

如果把书上P7图1-4的装置里的蒸馏烧瓶的活塞改成一个插入温度计的活塞,你认为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扩展】展示海水淡化的新闻和图片。

【提问】为什么这样来构造。凹槽和小孔对准意味着什么?如果把活塞竖起来,漏斗中的液体又会如何?

【课堂小结】蒸馏和萃取都可

以对两种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加

以分离,但适用的对象不同,七、教学反思

教材把蒸馏和萃取这两种液体的分离方法安排在了一课时,因此我设计了做鱼汤的方案先蒸馏再萃取,从生活的角度引入化学知识,学生接受起来较容易。萃取一直是学生的弱点,对萃取和分液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认识模糊,不懂得选择萃取剂。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得到深刻的认识,感到收获很多。我没有按照教材的顺序直接给出萃取的概念后介绍萃取操作,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先学习分液再体验萃取进而得出概念的形成过程。我安排了5个小实验,由浅入深,最后学习从碘水中提取碘,使难点得以分解,而且学生能将新旧知识很好的联系起来。在学习每个知识点时,先让学生做探究性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再由实验上升到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就更加便于学生学习,学生也因此更加容易理解每个知识点。从课后的反馈中,我知道了大部分的学生能弄懂萃取的概念;能清晰知道萃取和分液的联系和区别;能准确地选择萃取剂。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讲蒸馏时,加入沸石防止暴沸这一点强调得不够,造成学生只记得怎么写“暴沸”但不知“暴沸”是什么。收集馏分时,刚开始流出的部分液体要弃去,这一点强调的也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重点突出,强化了之后再进行其他补充,把握好深浅和拓展宽度。

1、你的作业很漂亮,希望你写得更美!

2、你近期表现棒极了!

3、聪明的你成绩会很快提高的!

4、在老师心中你是最优秀的学生!

5、你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老师很喜欢你!

6、最近有很大进步,继续努力!

7、加油!书写再工整些,会更好!

8、注意书法/语法,老师相信你会更出色!

9、老师相信这也同样不是你想看到的成绩,相信自己,你可以做的到的,加油!

10、今天怎么了?心情不好吗?把作业弄的像个小鬼脸,乱乱的。

11、你的成绩,你的作业让我感受到做老师的成就感,幸福感!

12、记住:聪明是你最大的优点,懒惰是你最强的敌人。

13、这篇文章写的很好,但如果能运用自己思考的语言会更棒!

14、只要你付出,就会有收获!

15、你是个好学的学生,作业做得很棒!

16、你的作业进步很大,继续加油!你会更出色!

17、再努力一些你会变得更好,你会是我的骄傲!

18、最近你的进步很大,我很为你骄傲!

19、我对你充满了信心,加油!

20、聪明肯学,人见人爱!加油!加油!

21、你可是咱班的常胜小公主/小王子哦,一定要再接再厉!

22、人生中最可悲的事就是有实力而不努力,值得我欣慰的是你不是这种孩子。

23、老师知道你的字可以写得更漂亮一些的,对吗?

24、小句号可不要忘了哦,否则它会哭的!

25、希望你的书写像你的人一样帅气(漂亮)!

26、人生最美好的事就是欣赏你的作业!

27、再加上家长签字,作业就更完美了!

28、不要把你的“洒脱”和“大气”体现在作业的书写上好吗?

29、作业本是我们学习的伴侣,请爱惜它!

30、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那么你一定可以!

31、不要浪费你的时间,那是你的财产。

32、踊跃发言,展示真正的自己!

33、书写工整,是否应该展示给家长,再签上字呢!

34、表现不错,有进步,继续加油哟!

35、你的字还会飞呢?真让人不敢相信.....

36、工夫不负有心人,有进步,继续努力!

37、家长签字不能忘,成绩提高有保障!

38、相信自己,一定没问题!

39、加油,成功会属于你的!

40、希望你的成绩能更上一层楼!

41、认真是你走向成功的敲门砖!

42、加把劲,老师很看好你!

43、作业完成较认真,如果课堂表现再积极点就更完美了!

44、好的学习态度决定好的成绩,你尽力了吗?

45、继续努力,你很有潜力!

46、有困难来找老师,老师是你的好朋友。

47、课上的小动作要影响你成为未来领导者的形象的!

48、相信你的口语会如唱歌般的动听!

49、作业完成认真及时,继续努力!

50、学好英语首先从写好作业开始!

51、要努力哦,争取做到更好!

52、付出总会有回报!

5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4、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你试试?

55、我相信,你能行,别放弃啊!

56、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会心的微笑!

57、作业认真,老师欢心!

58、良好的习惯来自于点滴的积累!

59、努力的果实只有自己栽种,继续努力!

60、勤能补拙,从你的作业中我感觉到了你的努力与上进,加油!

61、聪明的你一定可以把作业完成得更好!

62、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你就是那个更好的!

63、你在老师心中永远都是最好的!

64、老师相信你有能力做得更好!

65、认真是学习的第一步,希望你把第一步迈出来!

66、你的进步,我的心愿!

67、让我以你为荣!

68、喜欢看你自信的微笑,请大胆发言,别怕!

69、不要气馁,老师会一直支持你的!

70、你的学习态度值得让全班同学向你学习!

71、近来调皮的你真的进步很多,加油!

72、基本功扎实的你若再主动些,会更好!

73、深受老师喜欢的你最近进步可真快!要继续噢!

74、我相信你,一定会努力的!你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对吗?

75、你是我心中的天使,我希望你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76、你的作业由灰姑娘变成了漂亮的公主!

77、你的不懈努力换来了老师和家长的笑脸,你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骄傲!

78、作业要“保质保量”,希望下次你的作业既保质,又保量!

79、课下的你“生龙活虎”般活跃,希望你课上的你活跃得如龙如虎,活泼的你挺可爱!

80、在老师心目中,你是全班最优秀的学生,一定要坚持哟!

81、只要你能再认真些,你就会成为最棒的!加油!

82、今天的欣喜,就是来自于你的进步!

83、再细心些,会更好啊!

84、明天会更好,相信自己没错的!

85、你的作文很优美,希望下次能看到更好的文章!

86、方法太好了!

87、谢谢你让我知道还有这么好的书法!

88、可要细心呀!

89、老师相信你肯定有高招!

90、你准行!

91、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马虎大意)!

92、请你和细心交朋友!

93、如果再细心一些,你准行!

94、这是老师原来心中的你吗?

95、好样的,老师没看错你!

96、看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

97、老师赞赏你的好学精神!

98、咱们用一个星期时间把字写大一点(工整一些),你能做到吗?

99、老师真想表扬你,但是……

100、你认为这是真正的你吗?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数学汇总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知识点】 1. 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Union ) 记作:A ∪B 读作:“A 并B ” 即: A ∪B={x|x ∈A ,或x ∈B} 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 与B 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 2. 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intersection )。 记作:A ∩B 读作:“A 交B ” 即: A ∩B={x|∈A ,且x ∈B} 交集的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 与B 的并集与交集 A B A(B) A B B A A ∪B B A ?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3. 补集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通常记作U 。 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 ),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 记作:C U A 即:C U A={x|x ∈U 且x ∈A} 补集的Venn 图表示 A U C U A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4.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 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 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A ∩ B ?A ,A ∩B ?B ,A ∩A=A ,A ∩?=?,A ∩B=B ∩A A ?A ∪B ,B ?A ∪B ,A ∪A=A ,A ∪?=A,A ∪B=B ∪A ( C U A )∪A=U ,(C U A )∩A=? 若A ∩B=A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A ∪B=B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x ∈(A ∩B ),则x ∈A 且x ∈B 若x ∈(A ∪B ),则x ∈A ,或x ∈B ¤例题精讲: 【例1】设集合,{|15},{|39},,()U U R A x x B x x A B A B ==-≤≤=<< 求e. 解: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 、B ,如右图所示: {|35}A B x x =<≤ , (){|1,9U C A B x x x =<-≥ 或, 【例2】设{|||6}A x Z x =∈≤,{}{}1,2,3,3,4,5,6B C ==,求: (1)()A B C ; (2)()A A B C e. 解:{}6,5,4,3,2,1,0,1,2,3,4,5,6A =------ . (1)又{}3B C = ,∴()A B C = {}3; (2)又{}1,2,3,4,5,6B C = , A B B A -1 3 5 9 x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第一章集合 课题:§0 高中入学第一课(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了解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目标和基本能力要求,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了解高考意向,掌握高中数学学习基本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强调布置有关数学学习要求和安排。 教学过程: 一、欢迎词: 1、祝贺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高一 级学校深造。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新的行动, 圆满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习任务,并祝愿同 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实现宏伟目标。 2、同学们军训辛苦了,收获应是:吃苦耐 劳、严肃认真、严格要求 3、我将和同学们共同学习高中数学,暂定 一年,… 4、本节课和同学们谈谈几个问题:为什么 要学数学?如何学数学?高中数学知识结

构?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本期数学教 学、活动安排?作业要求? 二、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是各科之研究工具,渗透到各个领域;活脑,训练思维;计算机等高科技应用的需要;生活实践应用的需要。 2.如何学数学: 请几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完善归纳为四点:抓好自学和预习;带着问题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及时复习。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形成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由于高考要求,学习时与初中有所不同,精通书本知识外,还要适当加大难度,即能够思考完成一些课后练习册,教材上每章复习参考题一定要题题会做。适当阅读一些课外资料,如订阅一份数学报刊,购买一本同步辅导资料. 3.高中数学知识结构: 书本:高一上期(必修①、②),高一下期(必

修③、④),高二上期(必修⑤、选修系列), 高二下期(选修系列),高三年级:复习资 料。 知识:密切联系,必修(五个模块)+选修系列(4个系列,分别有2、3、6、10个模块)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 4.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①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②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③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④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⑤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⑥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⑦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⑧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⑨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⑩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5.本期数学教学、活动安排: 本期学习内容:高一必修①、②,共72课时,

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3教案

Unit 3 Travel Journal Period1. Step 1.Warming up 1.Ask some questions: 2.Do you often travel? Where have you been? 3.2. Following the steps of the warm-up on page 17. Step2. Pre-reading 1. Show some traveling pictures of the teacher’s. 2. Ask Ss : which river is the longest one in the world and which is the largest one; which river is the longest one in China. 3. Ask Ss: how people who live along a river use it. Step3. While-reading 1. Scanning: Ss read quickly and answer: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2. Skimming: Ss read again and finish comprehending 1 on page 19. Ss read and get the main ideas of each paragraph. Ss list the countries that the Mekong River flows through. Step4. After-reading Ss in pairs and discuss: Wang Wei’s and Wang Kun’s simil ar and different attitudes about the trip. Similar attitudes about the trip Different attitudes about the trip Both Wang Wei and Wang Kun think…1. Taking this trip is a dream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题:§1.1 集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 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 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 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 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 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 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 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 P-P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 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 也简称集。 ——————————————第 1 页(共 70页)——————————————

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Friendship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Friendship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Warming Up 第一步: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不同方式引出本单元的话题; 方案一: 可以直接利用课本热身部分提供的问题来引出话题。这一方案开门见山,不仅能很快切入本单元的主题,而且问题指向明确,学生比较容易展开话题。 方案二: 可以利用其它更为生动、灵活的方式如:在黑板上写下几种“朋友”这个词在不同语言里的表达,让学生猜这些词的意思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最好能知道这些不同表达的书写和读音,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试写和试读);也可以播放一首以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无印良品:《朋友》;老狼:《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或一段描述友谊的电影片段(韩国电影《朋友》导演:郭京泽主演:张东健),然后让学生就所播放素材的主题展开讨论,进入本单元话题;教师还可以引用一些国、内外谈论朋友的名人名言(见背景资料)来展开话题。 方案三: 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一张好朋友的照片,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朋友的照片并描述其主要特点。也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新学期在新的班级里交到的朋友(此方案适合程度较好的班级)。 开展活动时可以全班一起进行,也可以分小组进行,但要提醒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教师可以事先做一个brain-storm,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描述人物的常用词汇和句型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接下来的活动,如: Personality:kind generous humorous Appearance:handsome pretty good-looking tall Hobby:sports reading traveling In my opinion / I think / As to me, he (she) is a ... person. He(She) always wears .... He(She) looks like.... We always do ... together. 第二步:学生完成课本热身部分的问卷调查。在一些学生程度较好的班级,教师还可利用网络或其它资源对原有的问卷进行一定的补充,丰富问卷内容(见背景资料),让学生计算得分并根据教师公布的各分数段所对应的性格类型得出自己的调查结果;(在调查过程中,教师可以对问卷内容中的部分新单词和词组作简单的解释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问卷。建议教师有针对性地保留对部分生词和词组的解释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步:小组活动,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朋友之间建立友谊的基础,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或建议; 第四步:学生发表讨论结果; 方案一: 直接提问学生,公布讨论结果。 方案二(此方案适用于程度较好的班级): 教师设计一个小型的采访活动让学生分角色进行role-play(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基础来要求讨论和发言时使用的语言,应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表达并且提供相关的句型和词汇作为提示,如: What kind of person are you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Do you thin can be a good friend to others? And how?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 案(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2560 -+=的所有实数根; x x (8)不等式30 x->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 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 用小写字母,,, a b c d…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 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 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 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017】(必修一)unit3第7课时教学设计

Step 1 Greetings Step 2 Speaking T:Today,I’ll first show around some famous dams in the world. Show the picture of Aswan Dam,the Hoover Dam and some famous Dams. Aswan Dam the Hoover Dam in Colorado,USA T:What do you think of these Dams? S1:They are wonders on the earth.It is said that the Aswan Dam is one of the three man-made projects that can be seen fr om space. S2:They not only look wonderful but also help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a lot. S3:... S4:...

T:But I hear that a very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movement arose to fight for change in current dam building practices.Now I wonder why they did so.Are there any bad things caused by dams?I would like you to hold a discussion and talk about the good things and bad things dams bring about. good things 1.control floods 2.make electricity 3.raise the capacity of shipping (The raised water level makes it possible for heavy-loaded ships to pass.) 4.bring new scenery bad things 1.force the people from their land and homes 2.forever change some of the most historically celebrated scenery in the area(the Three Gorges Dam) 3.(the Aswan Dam)Some old temples are in danger because of the raised water level. People had to remove the temple stone by stone.It took 1700 workers and 22 other people four years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and cost one billion US dollars. 4.(refugees)be economically,culturally,and psychologically devastated. Some people of Sichuan Province had to move to other places of China,for example,Chongming Island.It will be a great challenge for these people to merge in a new society. 5.(people in the Mekong Delta)suffer from diseases dams and large irrigation projects in the tropics bring. 6.(In Nile Delta)plain and the delta are losing fertility as the mineral sediments usually carried and deposited by the Nile are building up behind the many dams. 7.The construction of dams in Southeast Asia has brought some of the countries into heavy debts.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教学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1.1.1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⒈定义: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 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5.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 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 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1.2.1函数的概念 §1.2.2映射 §1.2.2函数的表示法 §1.3.1函数的单调性 §1.3.1函数的最大(小)值 §1.3.2函数的奇偶性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2) §2.1.1指数(3)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二课时)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三课时)§2.3幂函数 §第2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1)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2)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3)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 课标要求: 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 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 .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 2. 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6.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 7.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 8. 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的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熟练使用区间表示法 . 9. 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 10.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 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含义,通过具体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12. 学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13. 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了解对数学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生活中的函数实例. 二. 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 1. 教材不涉及集合论理论,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从而体会集合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材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材突出了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强调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函数概念有充分的感性基础,再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抽象出函数概念,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有利于培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 friendship阅读课教案

Lesson Plan 学科英语赖菲菲201512010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Students:40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rade 1. Lesson duration:45mins Teaching objectives: Knowledge objective: By the end of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passage, for example, hide, outdoors, go through, on purpose, a series of and so on. Ability objective: By the end of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1. learn some reading strategies about narration, such as paying attention to time, places and characters, finding out specific information, retelling and the like. 2. learn about the formats of a diary or a letter. Emotion objective: To get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friends and friendship. Teaching contents:Unit 1 Reading: Anne’s best friend Teaching aids: PPT, blackboard, chalk Type of the lesson:reading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Pre-reading(8mins) 1.Warming-up(1min) Enjoy a piece of music and find out its theme. 2.Divide students into 3 groups and ask them to discuss two questions. Afterwards, choose representatives to show their answers.(3mins) ⑴Do you think friends are important to us? Why do you think so? ⑵Does a friend always have to be a person? What else can be our friend? 3.Go through the text quickly to find out:(1min) ⑴how many parts it contains? ⑵what the different parts are about?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集合教案

一集合(§1.1.1 集合)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课题:§1.1.1 集合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3、熟记有关数集.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概念、性质 教学难点:集合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尝试指导 教具准备:投影片(3张) 教学过程: (I)引入新课 同学们好!首先,我祝贺大家能升入苍梧第一高级中学进行高中学习。下面我想初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情况。请来自××中学的同学站起来。依次询问他们的名字,并板书。同样询问来自另一学校学生情况。××同学你为什么不站起来?来自××中学的三位虽然性别不同,年龄有差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性质——来自××中学。所以,在数学上可以把他们看作为有3个元素的集合(板书课题:集合,并将其姓名用{ }括起来),同样,××中学的二位同学也可看作有2个元素的集合。显然,刚才抽到的××同学如果作为一个元素就不属于上面这两个集合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系统地研究集合的一些概念。讲四个问题:(1)集合和元素;(2)集合的分类;(3)集合的表示方法;(4)为什么要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 (II)复习回顾 师生共同回顾初中代数中涉及“集合”提法. (Ⅲ)讲授新课

通过以上实例,教师指出: 1、定义: 集合: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 师:进一步指出: 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是什么? 生:例(1)的元素为1、3、5、7, 例(2)的元素为到两定点距离等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 例(3)的元素为满足不等式3x-2> x+3的实数x, 例(4)的元素为所有直角三角形, 例(5)为高一·六班全体男同学. 师:请同学们另外举出三个例子,并指出其元素. 生:略.(教师给予评议)。 师:一般用大括号表示集合,{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则上几例可表示为…… 为方便,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 2 生:在师指导下一一回答上述问题. 师:由以上四个问题可知, 集合元素具有三个特征: (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隶属关系 ∈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也可表示为)两种。

高中英语必修1教学设计4:Reading and Thinking

Unit 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Reading and Thinking 教材分析 The topic of this unit is the writing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purpose of this unit is to let readers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writing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s, to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riting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culture, to realize the charm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o explor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When designing text teaching, we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reading strategies, such as prediction, self-questioning and scanning.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help students sort out the topic language about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system, understand the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ime-event" in illustrative style, and explore the function and importance of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system.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itle, theme and supporting paragraphs of this paper is very helpful to improve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The exploration of the function and importance of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system can not only help students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but als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author's writing intention. In addition, the text is also conducive to enhancing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awareness of inheriting Chinese culture.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 Enable students to acquire the basic usage of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concerning thewriting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learn to use them flexibly. 2.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writing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s. 3. Develop students’ sense of coope rative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thinking capability. 4. Develop students’ different learning skills to solve different reading comprehensive problems. 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全套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

人教版必修一Unit3Traveljournal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A. He doesn’t li ke her at all. B. He is a bit proud of her and admires her. C. He has to obey her because she is his sister. D. He thinks that her knowledge of geography is very poor. (2)Altogether there are______________ people who have to take the great bike trip. A. one B. two C. three D. four (3)According to the tex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 Wang Kun thinks that it is too cold and too high to start their trip in Qinghai. B. They found a large atlas with good maps in the library. C. At first, the Mekong River is small, and the water is clear and warm. D. The Mekong River finally flows into the South China Sea. (4)Which is the proper order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The Mekong River enters the South China Sea. b. The Mekong River begins at a glacier on a Tibetan mountain. c. At first, the Mekong River is small, and the water is clear and col d. d. The Mekong River enters Southeast Asia. e. The Mekong River travels across western Y unnan Province. f. The Mekong River leaves China. A. b, c, e, f, a, d B. b, c, e, f, d, a C. c, b, e, f, d, a D. c, b, f, e, a, d (5)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Wang Kun is a______________ person. A. brave B. kind C. timid D. careful 3. Language problems(猜测词义、分析长难句) While checking the answers with the whole class, deal with any language problems to see whether the students can guess the meanings of new vocabulary such as persuade, determined, altitude, etc. 1. It was my sister who first had the idea to cycle along the Mekong River from where it begins to where it ends. (It is/was. . . who/that. . . ) 2. Although she didn’t know the best way of getting to places, she insisted that we find the source of the river and begin our journey there. (insist that sb. do. . . ) 3. She gave me a determined look—the kind that said she wouldn’t change her mind. (the Attributive Clause) 4. It becomes rapids as it passes through deep valleys, traveling across western Yunnan Province. (the present participle used as adverbial) 4.Retell the text. 5.小组讨论、模拟采访:The students discuss in pairs: Wang Wei’s and Wang Kun’s similar and different attitudes about the trip (Comprehending Exercise 3 on Page 19).Then suppose you are a reporter and give an interview to your partner. Similar attitudes about the trip Different attitudes about the trip Both Wang Wei and Wang Kun think. . . 1. 2. Wang Wei believes. . . 1.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