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镁与氯化镁

氧化镁与氯化镁

氧化镁与氯化镁
氧化镁与氯化镁

氧化镁与氯化镁

菱镁材料胶凝力学性能的主要相结构与相组分为:5Mg(0H)2·MgCl2·8H20,即5·1·8结构。材料的反应摩尔数比是技术的核心。生产菱镁(氯氧镁水泥、无机玻璃钢)制品,应以MgO和MgCl2的摩尔比为依据,并根据不同材料的MgO、MgCl2的不同含量,进行换算,以调整配方。MgO∶MgCl2的摩尔比应掌握在6-8:1之间,常用摩尔比在6.5-7.5:1之间。

一、基础数据

1、摩尔质量氧化镁:40.3 氯化镁:95.2

2、配方摩尔比M=氧化镁的摩尔数/氯化镁的摩尔数

二、计算方法

设原料氧化镁的质量为G1公斤,其摩尔数为:

氧化镁摩尔数M1=G1*1000*活性含量百分比/40.3,则氯化镁的摩尔数为:

氯化镁摩尔数M2=M1/M,

氯化镁的固体质量(公斤)G2=M2*95.2/1000

氯化镁溶液(卤水)用量=G2/氯化镁溶液浓度C2(公斤)

三、氯化镁溶液(卤水)的配制

氯化镁溶液(卤水)的浓度,可用范围为25-35%(室温时,氯化镁的溶解度约为55克,这时浓度约35%,高于这一浓度,需用热水,否则不容易配制),常用MgCl2溶液浓度22-30%。采用更高的浓度,可降低拌合物的水灰比,改善制品各方面的性能。水灰低时,应注意养护,防止缺水。

原料的氯化镁含量不是100%,应进行相应换算。

溶液浓度(%)=活性氯化镁的总重量/(氯化镁的重量+水的重量)*100

如配制30%的氯化镁卤水100公斤:配法

氯化镁的重量=30公斤/活性氯化镁的含量

用水量=100-氯化镁的重量(公斤)

四、填充料

菱镁制品在生产中加入填充料,填充料可降低生产成本,并改变制品的性能。用量可按实际生产要求添加。填充料包括:锯屑、稻壳、农作物秸杆;各种石粉、珍珠岩、粉煤灰等。但不应加入含钙的填料。

五、计算示例

设氧化镁的活性含量为65%,氯化镁溶液浓度为30%,氧化镁与氯化镁的摩尔比为7,则10公斤原料氧化镁应配氯化镁溶液的量为

[(10*1000*65%/40.3)/7]*95.2/1000/30%=7.31(公斤) 30%氯化镁溶液

众所周知菱镁制品成品之后关注的问题无非是以下几个:

1:返卤/返碱

2:翘曲/变形

3:强度/柔韧度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第三点,强度柔韧度的问题。虽然返卤返碱问题是菱镁制品的一大难题,

但是如果菱镁制品没有了柔韧度,就算强度再高,也会很容易断裂,损坏。

对菱镁制品的保养使用造成很大麻烦和损失。

后果最严重的是菱镁井盖,如果一味只要强度,通过改性剂处理,强度可以达到所需要求,

但是柔韧性就没有了,强度高,没有柔韧性,那就会发脆,也容易爆裂.井盖发脆爆裂,后果不堪设想。

自古以来菱镁制品用的填充料都是颗粒状(也就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都是圆形状) 在菱镁制品中通过加入针状填充料,主要就是起到拉伸和支撑氯氧镁水泥的晶状体结构的目的,

针对氯氧镁水泥的特性,有比较的选择针状填充料是增加氯氧镁水泥柔韧度最直接,最科学的方法.

这样不需要添加改性剂,降低成本,也不会出现问题,避免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本人正致力于菱镁制品针状填充料的研发工作,已经通过实验确定了大部分菱镁制品的针状填充料.

比如在轻体墙板,大棚支架中加入刀丝(碎玻纤丝)等等.

其他的氯氧镁水泥制品也有相应的针状填充料可供选择.

一、《抗卤剂配方》:

1.氟硅酸钠(粉剂)1000克;

2.多聚磷酸钠(粉剂)1000克;

3.硫酸亚铁(粉剂)1000克; ---抗水

4,磷酸三丁脂(粉剂)1000克;

5.高级补强白碳黑(粉剂)1000克;

6磷酸(粉剂)1000克; ---缓凝

7精制磷酸钠(粉剂)1000克;

8.六偏磷酸钠(粉剂)1000克;

9.三忆,乙醇胺(溶剂)9000克;

10.聚乙烯醇(粉剂)55.65KG ---胶水

其他那么多酸的作用呢?是用来掩人耳目?还是......

二、配制方法:

1.先将1-9用10KG热水溶化,再以100公斤蒸馏水溶解。(1-9的用量呢?)

2.将聚乙烯醇每1000克加水15KG,隔水进行水浴法水溶化。

(我知道的是聚乙烯醇是直接用热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不知是我做的有错误还是笔者表达的不明白呢?)

3.使用时每50KG配好的卤粉加改性剂2KG,另鼗执好的(1KG聚乙烯醇15KG 水)加入以上原料中。

(改性剂是加在卤粉里面的?)

4.卤粉的配比为26-27度为最佳。 26-27(全年都这个浓度?不是根据温度调节?)

5.水溶后的卤粉和著作镁粉的配比为卤粉0.8-0.9著作镁粉1。

(比如活性是60%的镁粉放1,那么30%活性的镁粉呢?也是1?)

注:多加三乙醇胺可以增加早强。

菱镁制品在制作过程中有些朋友会遇到以下这种问题

即:在菱镁制品成型到出场之前这段时间,会出现局部、甚至全部的产品爆裂情况轻微的是在菱镁制品表面出现肉眼勉强可以看到的细小的龟裂,稍微重点的是裂纹

严重的就裂开了,断掉了...更有甚者在料浆的搅拌过程中就开始凝固,开裂.

以上问题的存在,要归功于氧化镁不合格,或者是菱镁制品的技术不过关造成的. 下边我们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从氧化镁讲起

当室内温度高于22度,氧化镁的烧碱高于10%的话,就会出现早凝,

严重了就会有在料浆的搅拌过程中就开始凝固,开裂的情况的发生.

如果氧化镁的均化度不好,

也会导致菱镁制品在制作的过程中或者养护的过程中

会出现局部的爆裂或者龟裂现象.

但是问题也不能是氧化镁的原因,

下边说一下配比失调的情况下出现的情况.

当氯氧镁水泥在配制的过程中过多的超出518范畴

或者是摩尔比达不到或者超过了理论值(一般是6:1到8:1)

也会出现上述情况.

所以,我们要强调的还是早先我们提过的氯氧镁水泥的三要素;

合格的原料,合理的配方,适当的操作.

我们生产厂家(我说的是有规模的厂家,有售后服务的厂家)

能保证的只是合格的原料,至于后边两项就要靠技术和生产一起配合了..

还是那句话,还希望菱镁行业的专家和资深人士对本人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

共同提高国内菱镁制品行业的标准,开创菱镁行业的新纪元!

随着温度的升高,可怕的夏天来了,夏天,是菱镁制品最容易出问题的季节.

有人会问,冬天,菱镁制品也会出问题,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

冬天的问题主要是缓凝,不凝固,可以适当的改改配方,调整一下室内温度.

还可以在原料方面调整....问题总会度过...只是看怎么处理.

但是夏天就不一样了,它和冬天相反,不是缓凝,而是凝固快,爆裂.等到产品都凝固了,变形了,爆裂了,在怎么处理也是俩字:扔掉

另:(本人正在研究一种方式,使废旧、变形、爆裂、返卤等出现问题的产品回收再利用..等实验成功了会正式推向市场)

所以要求广大菱镁制品厂家,一个是及时的选用符合自己的改性剂,在一个就是把原料(氧化镁含量,氯化镁浓度)控制好.尽最大的程度来避免高温给菱镁制品带来的负面影响

下边就针对氧化镁讲讲,高温的时候要怎么选择氧化镁,如果有问题了怎么处理. 1:选择烧碱低的产品.以前的文章里面说过,菱镁制品的反应速度和烧碱含量有直接关系,烧碱高反应速度快,否则相反.所以,在选择氧化镁的烧碱的时候必须要选择低烧碱的产品.

2:选择活性适当的氧化镁,夏天的时候活性不能太高,否则也会导致爆裂,凝固快等问题.大家切记,在菱镁制品行业,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适合自己用).

3:选择有实力的厂家(售后服务能跟上的)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沟通,力争使自己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菱镁制品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返卤/变形情况的分析 ; 首先我们先讲返卤;

想要控制返卤,就要知道返卤情况的生成原因;

生成氯氧镁水泥主要是靠氧化镁中的活性氧化镁和氯化镁中的氯离子产生反应,

从而生成氯氧镁水泥,

原料的问题:

如果氧化镁中的活性氧化镁不足60%,氯化镁浓度高于28°(按照菱镁制品的摩尔比配比到7:1的时候)不能充分的把氯化镁中的氯离子反应完全,就会形成多于的游离氯,在潮湿的气候下,多于的游离氯就会返到菱镁制品的表面,形成水珠状,如果返的少,在返到菱镁制品表面的同时就会蒸发,形成"白霜"也就是人们所谓的返碱,如果返的多,在返到菱镁制品表面的时候不能完全蒸发,就会形成"水滴"既是所谓的返卤,

解决方法:

1:提高氧化镁的活性,(氧化镁的活性会根据产品产成的时间而逐渐减少,)

2:降低氯化镁的浓度:(当然,氯化镁浓度不能低于22°,但是介于某些地方温度和湿度的比例失调,氯化镁在22°的时候也会出现返卤情况,那么就要从其他方面考虑.本人正在研究在氯化镁中添加其他的镁离子,和氧化镁结合,来部分代替氯化镁,生成氯氧镁水泥.)

2:温度和湿度:当室内温度高于30°C,湿度大于85%的时候,就会破坏氯氧镁水泥的反应环境,导致正常的摩尔比配比不会生成相对应的晶格状结构.即518项,这时候就要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在氯化镁中添加其他的镁离子,和氧化镁结合,来部分代替氯化镁,生成氯氧镁水泥

大家好,上次讲了菱镁制品针状填充料的应用,

这次我们讲讲菱镁制品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1缓凝情况的分析 ;

缓凝现象,其实就是业内人士所说的凝固慢,不凝固,反应慢,等等系列现象的书面说法.

菱镁制品造成缓凝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几点构成:

1:温度低;当室内操作温度低于15°C的时候,如果生产菱镁制品还是按照以往的配比方法,那是不科学的,由于MgO和MgCl2反应的温度不够,导致延长反应时间,结果就出现了缓凝现象,解决方法就是提升室内的温度,加速MgO和MgCl2的反应速度,来避免缓凝现象的发生.

2:湿度大:当室内湿度高于80%的时候(这种湿度北方基本上没有,主要是出现在江南沿海一带),MgO和MgCl2反应的过程中吸收了过多的H2O(水分),导致有一部分MgO转化成MgO·H2,所以,会延缓MgO和MgCl2的生成.解决方法是降低湿度,尽量使每一批MgO最小限度的转换称MgO·H2O,来避免因为湿度大,引起的缓凝现象.

3:活性氧化镁不足:氯氧镁水泥的生成主要是靠氧化镁中的活性氧化镁和氯化镁中的氯离子结合产生反应,如果氧化镁中的过烧品过多,导致活性氧化镁下降,在和氯化镁中的氯离子反应的过程中没有充足的活性氧化镁来和氯离子反应,就要延长氯氧镁水泥的生成时间,导致缓凝现象的发生,同期的表现还有:返卤,返碱,解决的方法就是选择信誉比较好,产品质量过硬,售后服务完善的厂家合作,从而避免因为氧化镁活性不足导致的缓凝/返卤/返碱的现象的发生.

4:氯化镁的波镁度不够:因为氯化镁中的玻镁度不够,导致没有充足的氯离子和活性氧化镁产生反应,也会延迟氯氧镁水泥的生成时间,同期的表现还有:强度不高,不容易脱模.

常见的氯氧镁水泥缓凝归纳起来就是以上几点,本人同时也发现了其他的造成缓凝现象的原因,由于缺少实际应用的结论,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欢迎各界同仁来电来函共同探讨.

截至目前,各种文献资料上都查不到关于菱镁体系中氧化镁、氯化镁、及水的摩尔比的具体计算方法。大家(包括学者专家们)只是说摩尔配比很重要,像氧化镁与氯化镁的摩尔比必须大于5,应该在6~9比较合适,水与氯化镁的摩尔比在14~18较好,采用动态配比等。但是在公开文献上并没有具体的计算过程,这给很多想了解学习的朋友带来一定的困难。

笔者曾尝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但发现数学参数太多,朋友们可能更不好掌握。应广大朋友的要求,我在这儿简单的演示一下一个常规配比的计算过程,希望能抛砖引玉,对大家有所启发。

以活性含量65%的轻烧粉1000g,配物理密度1.22~1.23g/cm3的卤水1200g为例。其中卤水为90公斤卤片加100公斤水配制。

首先摩尔比是分子个数的比,即参加反应的氧化镁与氯化镁分子个数的比。

氧化镁的物质量: 1000gX65%/40=16.25mol

氯化镁的物质量:

六水氯化镁的质量为: 1200gX90/190=568.42g

六水氯化镁中氯化镁的质量为:568.42gX95/203=266g

氯化镁的物质量为:266g/95g/mol=2.80mol

水的物质量:

水的质量为卤水的总质量1200g-氯化镁的质量266g=934g

水的物质量为:934g/18g/mol=51.89mol

综上计算:

氧化镁与氯化镁的摩尔比为:16.25/2.80=5.8:1

水与氯化镁的摩尔比为: 51.89/2.80=18.5:1

在计算过程中大家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氧化镁的物质量。因为很多朋友容易混淆有效含量与活性含量的概念,以为应该乘85%,这样就错了。

现在通过电镜分析,大家知道菱镁制品多为518晶相,这就给摩尔配比提供了依据。即氧化镁与氯化镁的物质量至少为5:1。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氧化镁应该适当过量,这样保证氯化镁被充分反应,避免因氯化镁大量剩余而导致返卤。

首先感谢杨工能够大公无私的奉献出自己的经验所得

杨工写的非常细致,但是各位使用者还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比如天气,湿度,填充料比例,搅拌时间,氧化镁真实活性,氯化镁的杂质含量,改性

剂的合理性来调整

原材料要求及说明:

1 氧化镁要求:有效含量80%以上,活性含量至少55%以上。;

2 氯化镁要求:采用卤片,有效含量大于46%,杂质离子尽量少,

3 锯末(秸秆)要求:尽量干燥,含水率小于5%,松木质最好;

4 GX-1#改性剂,控制凝结时间,提高强度与耐水性能,济南开元建材生产;

5 GX-4#改性剂,抗吸潮返卤,增加韧性,济南开元建材生产;

6 GX-5#改性剂,表面处理,消除气泡,提高密实度;济南开元建材生产;

7 活性硅粉,提高制品强度及耐水性能,要求细度325目以上;济南开元建材生产;

秸秆门配方(按一张门计算):

氧化镁粉 12公斤

卤水 11~13公斤(根据气温不同,波美度控制在23~28之间)锯末 2~3公斤

GX-1#改性剂 60毫升(80克)

GX-3#改性剂 100毫升(120克)

GX-5#改性剂 60毫升(60克)

活性硅粉 1公斤

生产工艺:

1 配制卤水:90公斤卤片加入到100公斤水中,配成25波美度的卤水,提前陈化一天备用;

2 将卤水加入到搅拌机中,加入GX-1#改性剂搅拌;

3 加入氧化镁粉,活性硅粉,继续搅拌2~3分钟,成均匀料浆后加入GX-4#改性剂,搅拌1分钟后加入GX-5#改性剂,继续搅拌;

4 加入锯末,继续搅拌至料浆均匀为止,整个搅拌过程控制在10分钟以上。

相关说明:

原材料的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氧化镁的活性含量,卤片杂质含量等都是重要的质量指标。

GX-Ⅲ系列菱镁改性剂添加量及添加顺序严格按照要求操作。

卤水的浓度根据气温高低进行调节,夏天略低,冬季略高。卤水的用量根据氧化镁的活性量调整。

可以使用一级粉煤灰取代活性硅粉,或是325目以上的氧化铁粉,按照氧化镁粉重量的2%添加,添加顺序不变。

备注:

生产者可根据上述配方及操作工艺配料,然后制作几个10cm × 10cm×2cm的样块,养护完毕后,置入温度20℃以上、相对湿度90~95%的环境中观察48小时以上,观察表面是否有潮湿结露现象。如果存在,说明制品返卤;不存在,则试验成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