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摘要: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揭示犯罪原因,进行犯罪

预测、预防和控制,其狭义和广义之争并不妨碍这一目的的实现。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受学科发展状况、研究目的和学科话语霸权的影响。文章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对研究对象的狭义说和广义说进行考证,认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仍应足于狭义说,并兼顾广义说。

关键词:犯罪;犯罪心理;学科建设;话语霸权;历史

一、问题、思路和观点犯罪心理学在我国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 ,但是其发展水平还不尽人意。

这个现象与不同学者在关于该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上的

分歧密切相关。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历有狭义说和广义说之分。狭义说认为 ,在学科发展日益精细化的今天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应该有它特定的研究领域 ,不应将所有与犯罪

有关的心理学问题都囊括进去 ,如果这样 ,犯罪心理学将是

一个内容庞杂而又无法构成统一体的学科 ,其基础理论的发

展将会因此受到阻碍 ,故犯罪心理学只能以犯罪主体的心理

为研究对象。与犯罪有关的其他主体的心理活动不应做为研究对象 ,只能在法制心理学的框架内加以研究。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①持广义观点的学者认为 ,如果犯罪心理学研究采用狭义观

点 ,就无法以更宽的视野来了解犯罪人与刑事司法部门互动

的情况 ,从而无法为刑事立法和司法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因

此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还应包括与犯罪主体有关的办案人心理、被害人心理、证人心理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

②我们知道 ,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是它必须具有独立的研究

内容、成熟的研究方法和规范的学科体制。而厘清学科的研究内容首先是要确定研究对象。因此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究竟为何的问题 ,我们必须要给予足够的关注。理清理论发生和发展的原因 ,对于我们理解、评价和择选理论具有重要作用。总结犯罪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澄清犯罪心理学与其母学

科的继承关系 ,便于我们认清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狭义说

和广义说 ,被我国学者接受和发展的社会和学术条件 ,也为

我们选择狭义说还是选择广义说提供了历史理由。在我国 ,

持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狭义说的不同学者之间 ,一直存在着

有无犯罪人的心理结构的争论。这个争论对于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又构成了一个重要影响。我们在分析和选择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时也应当对此问题加以重视。笔者的观点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立足于狭义说并兼顾广义说。

无论是①持上述观点的人包括美国犯罪学者Bartol、日本学者山根清道和森武夫、台湾学者蔡墩铭、我国学者李玫瑾和刘邦惠等 ,其中 ,山根清道和蔡墩铭先生认为 ,犯罪心

理学以犯罪行为为其研究对象。蔡墩铭先生认为 ,犯罪心理学至少应该包括下述内容: (1)记述。主要是对犯罪现象的观察。

(2)解说。主要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对观察到的社会现象进行解释。(3)分类。其中 ,最重要的是对犯罪人和犯罪行为的分类。

(4)预测。在犯罪心理学中最常见的预测应该是犯罪累犯的预测。(5)控制。指改变犯罪行为发生的条件 ,从而实现有效控制。山根清道认为 ,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原理研究犯罪行为 ,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包括: (1)基础理论。(2)犯罪的临床。(3)现代社会与犯罪的心理。其他学者认为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犯罪心理又包括犯

罪行为。上述各个观点的共同之处是研究主体的一致性 ,即都是指犯罪人。

②持上述观点的人有美国学者 Toch (1986)和 Holin (1989) ,日本学者宫城音弥和藤木英雄 ,我国学者罗大华和

孙汝亭 ,台湾学者马传镇和杨士隆等。狭义说 ,还是广义说 ,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其分歧主要源于在学科发展取向上的

不同。我们应从犯罪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学科建设状况以及规范学科话语霸权的角度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进行准确

定位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犯罪心理学的应用范围。

二、犯罪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与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犯罪心理学是在“以问题为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犯罪心理学已在我国开始传播。但是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 30 年 ,犯罪心理学一直处于失

语状态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犯罪心理学研究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当时 ,在经历了文化大

革命后 ,青少年的犯罪问题非常突出 ,青少年的犯罪占刑事

犯罪的比重从文革前的 30 %上升到 60 %。在这一背景下 ,

社会实际情况的需要提出了包括发展犯罪心理学在内的整个

犯罪科学的要求。1982 年 ,我国出版第一部《犯罪心理学》教程。同时 ,我国学者还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书籍和论文。之后 ,以犯罪心理学为主的法制心理学开始兴起。经过有关专家和工作者 20 多年的努力 ,我国的犯罪心理学体系得以初步形成 ,例如提供了犯罪心理产生的客观基础、主体因素 ,对犯罪心理进行类型的划分以及犯罪心理的预测和预防等。在应用领

域 ,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犯罪心理学在具体实践中

的重要作用 ,并在刑事立法、司法、执法活动中应用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例如 ,进行犯罪心理调查 ,研究和应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开展罪犯心理矫治工作 ,对监狱和劳教工作民

警及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等。由此可以看出 ,

今天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已经超出了狭义说的研究对象

的范围。

(二)犯罪心理学与其母学科的继承关系管犯罪心理学得到了

普遍重视 ,但是它自身的发展却远远赶不上社会的需求 ,其

关键问题就是基础理论的薄弱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究其原因 ,我们可以追溯到犯罪心理学的母体学科———犯罪学和心理学。在西方发达国家 ,犯罪学作为一门跨科际的学科 ,已经发展得很成熟。西方犯罪学实际是寻着两条主线前行 ,即古典犯罪学和实证犯罪学。古典犯罪学发展到今天已演变为理性犯罪学 ,而实证犯罪学学派演化为现代犯罪

学派。但是 ,由于缺乏一个一般性的理论 ,西方犯罪学出现了学派林立的局面 ,例如差异交往论、社会控制论、标签论、心理分析论 ,病态激化论、紧张理论、理性选择论、存在主义论、马克思主义左派理想论等等。[2 ]各个理论结构都保持了纯度和逻辑的一致性 ,除了存在主义理论外 ,他们共

同的特点就是思辨的色彩浓厚 ,但是缺乏经验和实证的支持。在各个理论中 ,建立一个独立的一般性的理论几乎不存在可

能性 ,作为解释一般犯罪现象的犯罪学理论已经走到了尽头 ,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个体层面。因此 ,为了寻求解决犯罪问题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元性倾向 ,有的学者开始把犯罪问题看成是一个日常管理问题 ,寻求局部的有限范围内

的解决方式。在我国 ,学者对犯罪学的研究始终追随着刑法学的研究界限和价值取向。例如 ,在关于犯罪的定义上 ,我国学术界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局限刑法说 ,认为犯罪是危害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 ,依法律规定应处以罚的行为。 [3 ]该行为具有三个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犯罪的概念之所以与刑法的规定保持一致 ,是由犯罪心理学在刑事法学学科体系中的

地位决定的。另外一种是不局限刑法说 ,认为犯罪行为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行为人的主观罪过违犯了刑事法律规定而应受到处理的行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为了揭示和阐明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 ,为了防止一般违法人、虞犯及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演变或再演变为犯罪人 ,犯罪心理学也应该把越轨行为作为研究对

象。其实 ,这两种看法实际上在内涵上有着相似之处 ,都在本质上遵循了刑法的规范 ,区别仅在于外延上的不同。犯罪学的研究框架是遵循刑法的界定 ,对犯罪作价值评判 ,将其视为

一种非正常现象 ,然后再研究犯罪原因 ,以便为刑事司法和

刑事政策服务。因此 ,犯罪原因是犯罪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但是 ,迄今为止 ,对犯罪原因的研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人们无法找到能够解释犯罪现象的一般性原因。因为犯罪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 ,其因果关系非常复杂 ,很难用研究自然现

象的方法来对它作准确解释。时至今日 ,我国犯罪学仍然缺乏有说服力的一般理论 ,当然 ,也就不能形成有内在逻辑力量

的理论体系。 [4 ]针对这一问题 ,我国的犯罪学家开始重新审视犯罪学研究的根基 ,将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犯

罪现象———视为一种作为社会现象的整体上的正常现

象 ,主张站在社会存在的角度上 ,像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

范式那样来研究犯罪现象 ,集中力量认识犯罪本质 ,发现和

挖掘犯罪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 ,从而发挥犯罪学应有的作用。这样 ,就改变了原来将犯罪原因作为犯罪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的学科取向。 [5 ] 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借用德国学者叶塞克的一句话是: “如果没有犯罪学的配合 ,刑学是盲目的;但是如果没有刑法学的配合 ,犯罪学也漫无止境”①但是 ,笔者认为 ,仅仅从刑法价值的角度来理解犯罪现象 ,失之偏

颇 ,因为刑法学是在思辨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语言大厦 ,本身就具有形而上特点。而犯罪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 ,属于事实领域。如果我们仅把法确定的框架作为我们研究的界限 ,

我们将面临的是洞穴假象 ,其结果可想而知。前文分析了令人堪忧的我国犯罪学的研究状况 ,那么我国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又如何呢 ? 实际上 ,近年来 ,我国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工作也几乎停滞不前 ,除了具体研究方法的升级外 ,在理论研究上

几乎没有多少突破 ,尤其是在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上收获甚微。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 ,缺乏问题意识 ,我国学术界对

研究问题的选择主要是立足于国际性热门话题 ,忽视了本土

心理学研究的实践需要;其二 ,即使有了问题意识 ,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科学主义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它实际上是将人的心理存在作为自然现象加以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自然科学实证的方法 ,依赖数据和实验 ,

强调研究结果的确定性、客观性和精确性。这种研究方法固然有它科学性的一面 ,但它将人的心理作为物来研究 ,只注

意到了人的自然属性 ,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 ,因而对犯罪

心理学的贡献很小。犯罪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部分 ,它是以犯罪动机为中心来推究犯罪者的性格、环境与犯罪行为的过程 ,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阐明犯罪本身 ,揭发罪

证 ,并且协助侦察、审判与矫治 ,以达到遏阻犯罪的目的。

①犯罪心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 ,具有隐蔽性、模糊性、变异性、不可逆性、或然性的特征。与感知觉、情绪、注意、智力、个性、病理心理等属于基础心理学范畴的研究不同 ,犯罪心理学作为人的较高一级的社会心理范畴 ,无论

是在形成原因、形成机制还是在形成规律上都很难采用定量的研究。现阶段 ,我国应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众多 ,但是 ,进一步升华到一般理论的研究甚少 ,多数学者倾向于用

犯罪心理学的一般性知识去解释犯罪现象 ,即便是采用了定

量研究的方法 ,最后的结论常常是对常识的验证 ,对实践几

乎没有指导意义。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犯罪心理学基础理论的薄弱。从上述关于犯罪心理学的母学科犯罪学和心理学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犯罪学还是心理学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危机 ,犯罪心理学已经很难从它的母体学科中

汲取更多的营养 ,它必须重新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

果 ,如哲学、社会学、生物学、病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来创建自己独立的基础理论体系。

当前我国犯罪心理学在理论的严密性、系统性和成熟性

方面还没达到发达学科的标准 ,因此 ,犯罪心理学未来的学科发展取向应仍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 ,在此基础上 ,才能在应用研究上有所作为。

(三)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立足点———狭义说犯罪心理学在今天面临的尴尬境地主要源于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薄弱。

但是 ,随着犯罪心理学应用范畴的日趋扩大 ,刑事司法机构、人员对犯罪心理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针对这一情况 ,许多学者主张 ,为了给刑事立法和司法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犯罪心理学应该以更宽的视野来了解犯罪人与刑事司法部门互动的情况。因此 ,应该将审判心理、侦察心理、证人心理以及被害人心理都纳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可以看出 ,实践的发展需要我们采用广义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不仅要研究犯罪人的心理 ,而且要研究有犯罪倾向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 ,研究被害者和证人的心理 ,研究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 ,包括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②可以说 ,广义犯罪心理学为我们描绘了学科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有着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但是 ,从犯罪心理学的自身学科发展情况来看 ,目前 ,我们应立足于狭义说 ,同时兼顾广义说。因为 ,一门学科在没有夯实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就把角度转向多种研究主体的应用研究上 ,其结果可能会无功而返。我们知道 ,犯罪学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根基 ,将犯罪现象作为它的主要研究对象 ,重视犯罪现象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 ,这对我们确立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一定启发作用。笔者认为 ,犯罪心理学应将犯罪人的犯罪心理作为究主体 ,但这并不排斥刑事司法相关机构、人员对犯罪人影响的研究 ,只不过是不将它们作为研究的主体而已。犯罪心理学常常采用课题的方式进行应用研究 ,比如青少年犯罪问题、罪犯心理矫治、罪犯心理测评、审判心理、罪犯人格等。在对这些重大课题进

行研究的过程中 ,如果缺乏对研究主体———罪犯的深

刻认识 ,缺乏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基本理论的支撑 ,就很

难将研究成果上升到一般理论 ,从而也不能有更高层次的指

导意义。一门学科的发展依赖于两个方面的建设:外在建设和

内在建设。前者指争取外在的资源。后者指确立学科规则和学

术标准。 [1 ] 其学术标准的建立 ,主要依赖于学术共同体对

这一标准的认同 ,这种认同主要是通过学科制度的精英在学

科制度中和学科理智发展过程中 ,通过符号霸权过程 ,来建

立一种主流的历史话语。 [6 ] 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学术用语

必须有它特定的为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概念内涵。犯罪心理学

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犯罪心理。这个概念涉及到两个基本概念: “犯罪”和“心理”。“犯罪”在《简明大不列颠全书》中的定义是:犯罪(crime)是成年人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7 ]我国学术界对犯罪的看法主要还是局限在刑法学的框架内 ,

将犯罪看作是危害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 ,依法律

规定应处以刑罚的行为。所谓“心理” ,有的教科书将其定

义为: “心理过程(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 与个性心理

的总称” ,[8 ]也有的将其定义为: “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

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的反应。” [9 ]对心理的考察可

以分成两个模式:1.外部的行为表现 ,包括动作(刺激反应、

技能表现等) 、言语(传达思维、欲望等内部活动信息) 、表

情(传达情绪、注意点等信息) ;2.内在心理历程 ,包括意识

到的(注意、记忆、学习、问题解决等) 、无意的(无意知觉、无意注意、学习等等)以及下意识的(包括阈下知觉的活

动等) 。简而言之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内在的反应。“犯

罪心理”是“犯罪”和“心理”的合成词。根据犯罪心

理的逻辑顺序 ,犯罪心理学应该是研究心理现象与犯罪之间

关系的一门学科。犯罪是一种行为 ,其行为的主体是犯罪人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 ,其主体也应该是犯罪人。因此 ,这一概念中应包含“犯罪行为”、“犯罪人”、

“犯罪心理”三层内容。所以说 ,从规范语言的角度来讲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应采用狭义说 ,其对象主体就应是

犯罪人 ,而不是与犯罪有关的所有人的心理。

从有关犯罪心理的论著中 ,我们也发现 ,虽然有些学者持广义说的观点 ,但是他们对犯罪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也作了

进一步的区分。如台湾学者杨士隆教授在他著的《犯罪心理学》一书中 ,就将犯罪心理学分为两部分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部分以及犯罪心理学与刑事司法部分。再如 ,我国学者罗大华教授站在刑事一体化的角度来探讨学科的发展 ,把刑事科

学分为四大类: (1)规范学 ,包括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

(2)犯罪(原因)学 ,包括犯罪人论和犯罪现象论; (3)刑

事司法学 ,包括刑事侦察学、检察学和审判学 ,刑事司法心理学 ,法医学、司法精神病学; (4)犯罪预防学 ,包括刑事政策学、刑罚学、监狱学、保安处分理论、刑事被害人学等。

[10 ]在这一学科概念体系中 ,犯罪心理学处于三级概念与犯罪人类学、犯罪生物学、犯罪精神病理学一起 ,统称为犯罪人论 ,属于犯罪学的研究范畴 ,与刑事司法学相区别。在这

里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采用的就是狭义说。又如 ,我国学者吴宗宪的译著《犯罪行为心理学》一书就是围绕犯罪的现象、原因(包括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和个人原因) 、心理学因素在惩罚犯罪人中的定位、对犯罪人的心理治疗与干预等问题展开论述的。该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犯罪人的心理。综合上述观点 ,笔者认为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立足于狭

义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实施了犯罪行为的犯罪人的心理 ,关注犯罪行为的心理学内容和心理学原则与方法在

干预犯罪人中的应用 ,但是由于犯罪行为产生的复杂性 ,我

们仅从犯罪人的角度来分析他的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形成

和发生、发展规律是不现实的 ,这就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不同的层次和方位去揭示分析具体的犯罪问题 ,从中进行整

合 ,进而上升为一般理论。 [11 ]犯罪心理学不能仅仅以西方心理学为研究取向 ,因为当代西方(尤其指美国)心理学的研

究取向是以个体为中心 ,降低或忽视了被试作为社会成员的

社会结构的本质 ,忽视了个体与社会的统一。 [12 ]

这种研究取向不符合我国的本土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笔者认

为 ,我们应该从犯罪人与其他相关人员、机构之间互动作用的过程 ,来分析犯罪心理。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立足于狭义说 ,而不是侧重研究法律实施和刑事司法制度。当然 ,当我们从上述角度对犯罪人的犯罪心理进行研究时也可同时为考查审判机关、侦察机关、以及被害人与犯罪人进行互动的过程提供借鉴之处。

三、狭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争———犯罪人的心理结构

当我们将犯罪人的犯罪心理作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时 ,由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犯罪心理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对此 ,西方学术界有两个观点:肯定说和倾向说。持肯定说的学者认为 ,犯罪即障碍 ,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同正常人的心理存在着本质区别 ,有着异于常人的稳定的心理结构 ,例如 ,天生犯罪人和自然犯的心理。倾向说则认为 ,犯罪人的心理与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在犯罪行为的发生过程中 ,机会、理性动机、技能、熟悉程度以及愤怒等对犯罪人决定实施犯罪行为有影响作用。例如 ,英国的梅兹(Mays. John ,B. )认为 ,无论从心理学角度 ,还是从社会学角度 ,都要把犯罪人看成是“常态的” ,因为他们是同质的。 [13 ]日本学者平尾靖认为 , “在任何优秀的人物中都有犯罪的倾向。” [14 ]两者之争至今莫衷一是 ,尚无定论。我国犯罪心理学学术界历时将近 20 年的犯罪心理结构与非结构之争的焦点也在于此。持结构论的学者罗大华教授认为 , “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或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

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 ,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

心理原因和根据。犯罪心理结构不仅存在于累犯、惯犯的头脑之中 ,也存在于初犯、偶犯的头脑之中。前者表现为典型的、稳固的犯罪心理结研构 ,后者表现为非典型的、不稳固的犯罪心理结构”。持非结构论的学者李士棣等教授认为 ,犯罪心理结构的成分与一般人的心理成分缺乏本质的区别 ,

用特征论、不良个性倾向或动力定型来解释犯罪人的行为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笔者认为 ,这场犯罪心理结构之争从系统的层面上探讨了犯罪人的心理原因 ,为我们深刻地理解犯罪心理的本质奠

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 ,过分强调犯罪心理结构的整体

性 ,会让我们忽视个别因素在犯罪心理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如 ,情绪和情感、关键性生活事件等。然而 ,如果我们过分关注于犯罪心理的部分特征 ,用分析的方法研究犯罪心理 ,

则又犯了还原论的错误。笔者认为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不应局限于探讨和构建犯罪心理的结构 ,而应该再回到历史的起点 ,将犯罪心理作为一种常态的社会存在 ,以犯罪人的犯罪心理

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作为研究起点 ,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和方位 ,在犯罪人、被害人、国家、公众等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只有这样 ,犯罪心理学才能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

四、狭义犯罪心理学的应用范围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是提供制定刑事政策的理论依据 ,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预防

重新犯罪。

持广义观点的学者认为 ,在刑事一体化的形势下 ,犯

罪心理学应该以更宽的视野来了解犯罪人与刑事司法部门互

动的情况 ,从而为刑事立法和司法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但是 ,笔者认为 ,犯罪心理学的狭义说并不会影响它在犯罪防控上

的应用前景。具体范围如下:

(一)深入探索犯罪行为的心理成因 ,为制定刑事政策提供参

考狭义犯罪心理学在犯罪行为的成因研究方面有它独特的贡献。

例如 ,在研究中发现 ,反社会人格、低自我控制性人格、认知扭曲、自卑感、挫折感、生物学因素、学习、强化、家庭因素以及情境因素等都与犯罪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 ,揭

示犯罪行为的关键因素 ,可以为我们制订刑事政策提供具体

的指导。

例如在张君、杨新海案中 ,他们共同的相似之处是在未成年时 ,都有因偶然的过失被劳教的经历 ,由此构成了他

们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 ,并产生了对社会的仇视情绪。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制定刑事政策时 ,要考虑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问

题 ,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矫正措施。再比如 ,对于有着顽固犯罪心理的惯犯和累犯 ,在制定刑事政策时 ,就要予以严正

量刑 ,不轻易假释 ,并在其释放后也要进行严密监督。

(二)协助犯罪侦查工作任何一名罪犯在作案之后 ,都会留下

犯罪的心理痕迹。

犯罪心理学可以运用心理描绘技术( Psychological Profiling)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痕迹剖析与画像。在甄别犯罪嫌疑人时 ,可以运用心理测谎技术进行检验。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询问时 ,还可以利用心理学的技术和原理 ,帮助他们

恢复记忆 ,重建犯罪现场。

(三)建立人格测评机制 ,为法官定罪量刑提供参考法官在刑

罚裁量时 ,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犯罪主体的人身危险性、犯罪时的主观恶性程度和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而衡量罪犯人身危险性的主要依据是判决前对犯罪人的

人格调查结论。犯罪心理学家对犯罪嫌疑人心理、精神、人格方面的测评 ,可以为法官提供判断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依据。

(四)促进罪犯矫正工作在罪犯矫正工作中 ,犯罪心理学可以

做四个方面的工作:对罪犯个体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参与制定矫治治疗方案 ,建立中国式的犯罪心理测试量表以及研究

罪犯对监狱生活的适应规律。

五、结语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揭示犯罪原因 ,进行犯罪的预测、预防和控制 ,其研究对象的狭义和广义之争并不妨碍这一目的的实现。笔者之所以选择狭义说 ,一方面是考虑到规范学术用语的需要 ,另一方面则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 ,希望犯罪心理学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根基 ,不应局限在犯罪心理结构与非结构的争论上。它应该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和方位 ,在犯罪人、被害人、国家、公众等相互作用中进行犯罪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只有这样 ,犯罪心理学才能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随着犯罪心理学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司法实践部门 ,其研究对象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时 ,采用以犯罪心理学为主的法律心理学术语将会更符合其概念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孟宪范. 学科制度面面观[J ] . 学科管理与评

论 ,2002 ,(2) :38.

[2 ] [英]韦恩·莫里森.在后现代主义中建构犯罪学理论[J ] .刘仁文译.金陵法律评论 ,2005 ,秋季卷:95.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 [ Z] .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

版社 ,1984. 118.

[4 ]王牧.学科建设与犯罪学的完善[J ] .政法学

刊 ,1997 ,(4) :6.

[5 ]王牧.根基性的错误:对犯罪学理论前提的质疑[J ] .

中国法学 ,2002 , (5) .

[6 ]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J ]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 (6) :126.

[7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 3 卷) [ Z] .北京:中国大百科

全书出版社 ,1985. 12.

[8 ]叶弈乾. 普通心理学[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 ,1990. 1.

[9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3.

[10 ]罗大华.法制心理学的新起点[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

社 ,2004. 4.

[11 ]郑友军.犯罪心理学研究危机解读[J ] .政法学

刊 ,2005 ,(1) :37.

[12 ]王小章 ,周晓红.面向社会: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转折[J ] .杭州大学学报 ,1994 , (1) :98.

[13 ]吴宗宪.法律心理学大词典[ Z]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

社 ,1994. 202.

[14 ] [日]平尾靖.违法犯罪的心理[M] .北京:群众出版

社 ,1984. 15

犯罪心理学教案(罗大华)

犯罪心理学教案(罗大华) 第一章导论 (3)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3) 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 第二章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4) 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4) 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 (5) 第三章犯罪心理的静态分析 (6) 第一节生物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二节心理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三节社会环境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四节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6) 第四章犯罪心理的动态分析 (6) 第一节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二节犯罪行为的发生 (7) 第三节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7) 第五章犯罪动机 (7) 第一节需要与动机 (7) 第二节犯罪动机及其形成 (8) 第三节犯罪动机的转化 (8) 第四节犯罪动机的特殊形式 (8) 第六章人格与犯罪 (8) 第一节人格概述 (8) 第二节犯罪人格 (9) 第七章不同主体犯罪心理分析 (9) 第一节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9) 第二节女性犯罪心理分析 (10) 第三节特殊人群犯罪心理分析 (10) 第四节不同经历犯罪人心理分析 (10) 第八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上) (11) 第一节财产犯罪心理 (11) 第二节暴力犯罪心理 (11) 第三节性犯罪心理 (11) 第九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下) (12) 第一节邪教犯罪心理 (12) 第二节毒品犯罪心理 (12) 第三节计算机犯罪心理 (12) 第十章过失犯罪心理 (13) 第一节过失犯罪心理概述 (13) 第二节引起过失犯罪的客观诱因 (13) 第三节过失犯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13) 第十一章群体犯罪心理 (14) 第一节概述 (14)

犯罪心理学 读后感

读《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有感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犯罪人其犯罪的心理原因或心理背景能够被人理解。但是,也有一少部分人,其犯罪的心理状态与正常犯罪人有所不同,属于某种变态心理的犯罪。《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一书就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变态心理以及其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 所谓变态心理,是指离开正常人健康的人际反应模式表现出来的异常心理与行为,包括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既有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异常改变,又包括能够反映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和整个特征的个性或人格的异常,即包括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体心理特征以及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一书着重从变态心理的角度探讨研究各类变态心理者的犯罪行为,关于变态心理,目前许多学者描述为:变态心理犯罪,可以理解为由于精神状态不正常而导致的犯罪行为或者行为人由于变态心理的驱使而导致的犯罪 行为。 《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着重研究了人格障碍、性行为变态、智力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这五类变态心理患者的犯罪类型、犯罪的变态心理原因以及犯罪行为特点,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介绍心境障碍与犯罪一章中抑郁症患者“扩大杀人”的杀人行为。“扩大自杀”是指患者在极端抑郁而萌发自杀念头的同时,可能出于“怜惜”动机而将自己的子女或配偶先杀死,呈现“利他性杀人”或“慈悲性杀人”。其中就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2002年3月10日下午,陈良将14岁的儿子铭铭从外婆家引诱至一栋高楼的顶层平台上,从塑料马甲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榔头、菜刀和围兜,趁儿子低头喝水时,先是用榔头猛砸儿子的头顶,后又用菜刀砍向儿子。儿子面对父亲的凶杀行为,一边躲闪一边问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并求爸爸不要杀死他。经过两人的激烈拼斗后,儿子终于倒在血泊中。 真的不敢相信亲生父亲怎么会如此残忍的杀死自己的儿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啊!后经司法鉴定:陈良意识清楚,接触行为被动,合作欠佳,动作言词缓慢,注意力不集中,面部表情愁苦,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有自责消极观念,无自制力,符合抑郁症的诊断。这不禁让我想起广东母亲溺死自己脑瘫儿子的新闻。那个母亲虽然没有抑郁症,但也是算是“慈悲性”杀人。母爱是世界上伟大的爱,但就是因为母爱让一个母亲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 韩群凤与丈夫黄卓林1996年结婚,1998年生下一对孪生儿子黄浩佳、黄汝佳,两个孩子经医院确诊均为脑性瘫痪,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韩群凤得知后没有放弃对两个儿子的治疗。她在东莞市石碣镇租下出租屋,请专人专职照顾两个儿子的日常生活,方便当地按摩师每天进行物理治疗。直至2010年11月,韩群凤因找不到护工便将儿子接回自己家中自行照顾,还辞去工作专职照料儿子。因见两个儿子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韩群凤为了不再拖累自己的丈夫及家人便产生杀害儿子然后再自杀的念头。2010年11月20日下午,韩群凤写下遗书,等待丈夫外出便实施计划。当天22时许,韩群凤趁黄卓林外出

浅析犯罪心理学问题论文

浅析犯罪心理学问题论文 摘要:如何在发挥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价值的同时,增强其在揭露、惩治、预防犯罪和改造罪犯的应用价值,增强犯罪心理学教学的实用性、实战性和操作性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 课题,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犯罪心理学案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探讨了应用案例教学所带来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案例教学实践展望 犯罪心理学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犯罪人 的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犯罪人的行为、动机、犯罪人格的形 成以及不同类型犯罪人和不同阶段犯罪人的心理特征,揭示犯罪心理的实质,为揭露、惩治犯罪和改造罪犯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更好地预防犯罪。犯罪心理学又是一门或然学科,即是说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结论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也不是对不同情境下的同一个人永远的 应验。增强犯罪心理学教学的实用性、实战性和操作性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特别是纯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成为一种必然。 案例教学case method of instruction是指通过具体情境、事件的描述、解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事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当前在国内,由于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型的学习氛围而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由于 案例教学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局限性,国内的案例教学目前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主要运用于法学、医学、商业领域的教学。下面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就犯罪心理学案例教学的开展谈一点管窥之见。 一、犯罪心理学案例教学的开展 一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就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如何选择案例,选择什么案例,对案例教学具有决定 意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教学大纲为根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和运用各种 能为学生理解的案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体会到设计和选用案例应认真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要体现针对性。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紧密结合犯罪心理 学教材,在案例选择过程中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案例的关系,不能脱离教材另搞一套。其次,要体现典型性。要选用能够反应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能够比较有代表性地说明教学内容,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例如,在讲解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时,着重让学生对马加爵杀人事件与当地以在校学生为主的青少年犯罪团伙的抢劫案的成因、心理与行为特征进行分析;而在讲解女性犯罪心理分析时,则使用了女性犯罪警示录里两则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再其

犯罪心理学论文

浅论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原因及预防 (李政彤,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沈阳, ) 摘要: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 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暴力型犯罪是指以强暴手 段侵害他人人身和公民财产等权利的行为。目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问题正日益突出。文章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 暴力犯罪是普通刑事犯罪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在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同时, 他们自身也是最大的受害者。对于这些处于花季年龄的少年,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使其远离犯罪。 关键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 社会因素,法制宣传......... 前言: 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诸多便捷之外更使得犯罪的手段及类型愈加多样化,各国犯罪人年龄也逐年降低。未成年人犯罪 ,特别是暴力犯罪的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巨大“毒瘤”。尽管我国公安机关近几年实施各种预防手段,打击未成年人犯罪,但效果甚微。 正文: 会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又为医疗事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当今社会医疗保健体系完整,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了极大的保障, 于是,人的生理发育自然早于从前。第二性征的提前出现与触手可及的大量信息之间产生矛盾。 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发育健全,爱冲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极易受到他人的教唆和蛊惑,或是模仿,学习接触到的不良知识,进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特别是暴力犯罪。 从犯罪主体来说,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 ,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从犯罪手段来说 ,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现凶残化和智能化。所谓凶残化是指未成年人在作案时 ,不计后果、惨无人道,在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没有丝毫同情怜悯之心 ,有的残害被害人肢体,有的为消灭证据而灭口。所谓智能化:一是指未成年人在犯罪中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 例如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在代步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二是实施高科技犯罪。未成年人越来越多地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犯罪 ,例如网络犯罪等。 从犯罪类型来说,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 ,不断向着严重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公安部相关统计数字,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比例大致如下 :抢劫占46.3%;抢夺占23%;盗窃占6.6%;强奸占4.8%。 在 随 社

犯罪心理学7个问题案例

请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回答以下问题(要分别说明得出每条结论的依据): 1、案件该怎样定性(预谋作案还是突发性作案、作案目标是否明确等)? 这是场有组织有预谋的刑事案件,事前选定明确目标。 依据:①被害人夫妇是在厂内宿舍被三名犯罪嫌疑人蹬门入室,蒙面、持刀,穿一身深色的衣服抢劫伤害的。一般而言厂内宿舍是比较安全的,作案时犯罪人蒙面、持刀、穿深色衣服,这说明犯罪嫌疑人事前已经有所准备,对犯罪对象以及地点已经有了充分了解。 ②犯罪嫌疑人作案将蒋妻的摩托车开走逃离现场,后因摩托车故障,将其丢弃在路边,但却能安全转移。这说明犯罪嫌疑人事前已经安排好逃离路线,并且对作案地点周边环境熟悉。 ③案犯进入现场控制住受害人后,直接向受害人索要钱财,由此可见案犯作案目标明确——抢劫钱财。 综上,该案件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入室抢劫案件。 2、犯罪动机、目的是什么? 犯罪嫌疑人的动机是为非法获取钱财。 依据:①作案人进入现场控制住受害人后,直接向受害人索要钱财。 ②受害人的伤情位置在左肩腋后四刀,其中一刀深达心脏,而非在其

头部、胸部、颈部等人体致命部位。 ③受害人蒋顺荣在打开保险柜取钱后,作案人没有对其加害。 据此,作案人带工具主要目的是用以制服受害人,加大受害人的恐惧心理,使其不敢反抗为目的。而造成受害人的死亡不是其目的,充其量只是一种放任行为。 3、作案人的居住地或落脚地可能在哪里? 作案人中至少有一人是住在本地或者在本地有落脚点。 依据:作案人作案后开走受害人的摩托车,而在逃离现场200米的不远处,因摩托车故障,将其丢弃在路边;而事后民警排查时未发现案发镇及周边镇在凌晨1时以后有送客的车辆。该镇位置偏僻,流动车辆、夜间送客的车辆极少,要逃到较远的地点必须有自备车辆。因此,作案者的居住地或落脚点离现场较近,因而将摩托车丢弃不用也能迅速到达安全地点。故至少有一作案人员在本地由居住地或者落脚点。 4、作案人与被害人的关系怎样? 作案人中至少一人熟悉蒋家的情况,并且跟被害人有密切往来,熟悉厂区以及被害人情况。 依据:①作案人在现场蒙面,作案时尽可能少说话(只有其中一人说了三句话)或变着嗓子说话。其中一个作案人进入室内后立即退守到门外,一直到作案结束都未再进入现场。这些迹象反映出嫌疑人害怕被受害者认出的心理,故应是平时熟悉的人。

犯罪心理学案例

犯罪心理学案例 一、案情介绍 陈威,男,40岁,著名心理学教授。1960年出生于一个幸福的家庭,1967年母亲因婚外恋自杀,1980年大学毕业,1990年,攻读完博士学位,成为一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2000年,因犯杀人罪被捕入狱,从1990年至2000年,共作案六起,死者都是女性且具有共同的特点:既受过高等教育又靠卖身为生。作案后还为死者穿好衣服,死者死后都是双腿并拢,双手抱在胸前。 家庭情况:父亲,在他7岁时与其母亲离异。母亲,白远,伟大的科学家,在他7岁的时候因婚外恋带着羞辱上吊自杀,而且是赤裸着身体,7岁的他亲眼目睹母亲的死。妹妹,白纯,在他的教育下进入大学,在大学里和自己的老师恋爱,毕业前(1990年)因怀孕大出血而死。 二、案例分析 1、犯罪心理结构 陈威是1989年开始作案,也就是他妹妹死的那一年。根据调查了解,他是在妹妹下葬的那一天杀了第一个受害者,在那一天他的愤怒到了极点要做点什么发泄一下,在他杀了第一个受害者后,他获得了巨大的心理释放,平衡的快感超乎他的意料,白纯的死压在胸口的一股气一下排泄而空,他获得了一种快乐的方式,从此就开始杀人。而妹妹白纯的死不是原始的诱因,根据阿德勒的观点,一个人的心理结构在大约4、5岁时已经基本成型而且稳定,陈威第一次作案的时候已经30岁了,所以说妹妹白纯的死不是原始诱因。也是根据阿德勒的观点,一个人童年的经历会影响其一生,早期的记忆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在陈威的童年里有着不好的记忆,这给他留下了阴影。在他7岁的时候,他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上吊自杀,而且是赤裸着身体,一个7岁的孩子怎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在他的心目中,母亲白远和妹妹白纯是近乎完美的,但是她们都因为堕落而死,他认为上了学怀孕就是堕落。母亲白远的死是原始诱因,而妹妹白纯的死是诱发事件,他认为要是早一点消灭堕落,母亲和妹妹就不会那样了,于是他就开始了消灭堕落的杀戮。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六名受害者都是既受过高等教育又靠卖身为生,这就是他所谓的堕落。而对于为死者穿好衣服,死者死后都是双腿并拢,双手抱在胸前,是因为母亲白远死的时候是赤裸着身体,他为死者穿好衣服实际上是想为母亲遮羞,至于双腿并拢,双手抱在胸前,我认为是他想让死者保护好自己,不要堕落。综上所述,陈威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受他童年经历的影响,而妹妹白纯的死触碰到了他童年时想忘又忘不掉的经历。 2、犯罪心理状态 (1)犯罪前 陈威是在他妹妹白纯下葬的那一天杀了第一名受害者,因为他无法忍受妹妹的堕落,经过调查,在他妹妹住院到死亡期间,让他妹妹怀孕的男人从未出现过。这就使他的愤怒到了极点,产生了犯罪动机,开始寻找他的目标人物,做好充分的准备。 (2)犯罪中 陈威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着较高的智商和能力。而且他所作的案是十年后才被破,从这些可以看出他在作案过程中应该是沉着冷静的,不会表现出惊慌失措,也许每个人第一次作案会表现出紧张和恐惧,而陈威第一次作案时是愤怒到了极点,他根本没想其他的。所以我认为在犯罪过程中他应该是沉着冷静的,他没有

有关犯罪心理学论文

学习犯罪心理学之感想 政法学院09(2)班 皮亚静 09060224 我是学习法学专业的学生。本人非常喜欢心理学这门课程,但是由于我们的专业课并没有开设这门课程,所以选择这一门对我专业算是有所帮助的课程。 都说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想法。但是人的心理也很奇怪。可能会有一千种的行为方式来达到同一种行为的结果。所以,对于为达到同一种行为结果的心理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很好的掌握了犯罪人的心理,对于破案也是很有帮助的。 在我所学习的所有课程中,最喜欢的是刑法学。所以,也愿意去研究这些犯罪人的心理。我觉得钻研心理学得人都非常的了不起。他们能通过一些非常细微的事情或者线索发现很不平常的事情。喜欢看港片的一些办案的电视剧,比如最近特别火的《法证先锋》。其实不论是上课还是看电视剧都是可以学习到一些东西的。比如有一次上新犯罪学时,老师提到斯德哥尔摩症时,问我们有没有听说过。就只有包括我在内的几个人听说过,老师问我们是从什么书上看到的,我说《谈判专家》里有看到过。哈哈,虽然老师有点无语,但是我觉得只要是得到些知识,从什么样的途径中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习了一个学期的犯罪心理学。还是觉得不过瘾。感觉课程太少了。只是学了些特别表面的东西。和我想象中的有点不一样。我以为会是那种可以教会我们怎样去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怎么看透一个犯罪人,怎么突破一个犯罪人的心理防线,怎么从一些犯罪现场看出犯罪人的心理。好吧,我承认我有点贪心了。而且这些东西也不是一两节课说得清楚的。所以还是有点点的小失望。我有认识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他曾经在和我交谈的过程中说出很多我没说出的事情,就像是和我多年的好友,知道我的所有过往一样了解。我很吃惊,他说他是学习心理的,他能从我说出的一些事情以及说出这些话时的一些言行举止看出来我曾经可能发生过的一些事情。我很佩服,很羡慕那样,但同时也觉得很恐怖啊。好像完全的被看透了一样。就像一个透明人。更加加重了我对心理学的研究。有幸上课犯罪心理学的课,很满足。 我想有些东西,课堂上所传授的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是真的感兴趣的话,还是要靠自己课外的去观察去学习。我想,这个学期的课程虽然结束了,但这并不代表学习犯罪心理学的结束。相反,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开始。 由于现在社会的发展,导致犯罪率的不断攀升,而且越来越趋于青少年化。所以研究犯嘴人的心理是真的越来越有必要了。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体系仍然是学历教育,不是素质教育。而且现在的大学生法律的意识和素养也是普遍的淡漠。所以学习这门课程还是非常必要的,自我保护的同时也可以保护身边的人不是么。 在这里还是要摘抄一些东西。犯罪心理转化为犯罪的预防的途径和方法有以下几点:一、加强对犯罪高发人群的管理,引导和教育,主要是对亲少年和有过违法犯罪经历的人加强工作,防止其形成和再次形成犯罪心理;二、加强对易受害人群的教育引导,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三、改善社会风气,消除犯罪

犯罪心理学相关论文

犯罪心理学相关论文 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学 摘要:青少年犯罪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它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整个 社会秩序的稳定,事关祖国的未来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是长期以来社会各界普遍关 注和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最本源的解决方法和研究途径——青少年的犯罪心 理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校园环境 狭义的青少年犯罪,是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一般指14—25岁这一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这个定义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 任的年龄14岁为起点,我国刑法对不满18岁的青少年犯罪做了相应较轻的刑事处罚的规定。 一、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 一家庭教育不当 青少年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当是造成其犯罪的一个重要成因。家庭环境不利用于青 少年的情况:父母忙于工作忽略孩子,很少与孩子沟通,或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闹,甚 至离婚等,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障碍;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溺爱孩子,容易使孩子 养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恶习,一旦个人欲望达不到满足就容易偏激;奉行棍棒政策,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形成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放任孩子,易使孩子 失去家庭温暖和监护,造成性格孤僻冷漠,经不起诱惑,沾染不良习气,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校园环境 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老师、同学、朋友,都对青少年的成长、成熟起到重要作用,老师在从教过程中体罚学生、不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很多老师不 喜欢、排斥、甚至责骂成绩不好、调皮的学生,久而久之,会给一些学生心目中蒙上一层 影阴,随着不断积聚这种不被重视,被忽视和被排挤的情绪后,引发犯罪的导火索。 三模仿他人 青少年阶段好奇心理非常强烈,喜欢模仿,但心智不够成熟,对法律了解不多,对自 己行为的合法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在模仿时并不能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由于好奇心 的驱使激起想尝试的愿望。一旦受到不良影视作品、网络、暴力行为或犯罪分子的唆使与 诱惑,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青春期叛逆

犯罪心理学论文

青少年犯罪心理论文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严重。青少年阶段,历来都是一个犯罪率高发的年龄段。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引发犯罪行为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客观因素以外,与青少年时期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青少年时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与犯罪行为的关系,揭示青少年犯罪的自身规律和特点,预防与矫正青少年犯罪是我写这篇论文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心理团伙犯罪 案例:2004年9月,开平4名16岁少年存在着“未满18岁作案,就不会被判刑”的心态,铤而走险,回原就读中学用暴力殴打、搜身、恐吓等手段,对男宿舍15名男生实施抢劫,抢得人民币111元,全部用于吃喝玩乐,最终触犯法律被判刑。开平市人民法院分别判处4名少年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1000元。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我国有关法律中有“青少年”这一称呼,但对其概念并未作出明确的表述和界定。按心理学关于年龄的划分,青少年包括少年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又称青年初期)、青年中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和青年晚期(十八九岁至二十五岁左右)。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即从少年期到青年中期,又称青春期,也是通常所指的少年,即未成年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以受外界环境诱因的影响,内心摇摆不定、动荡不安、矛盾重重,所以这一时期,特别是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又被称为“第二断乳期”、危险期、困惑期。有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犯罪报道中出现“十五六岁现象”和“十七岁现象”。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还有就是十七岁左右的犯罪特别多。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心理过程诸因素乃至心理与客观现实之间,都存在着许多矛盾。本案例中,开平四个青少年正因为存在着认识与行为之间的矛盾,法律意识薄弱,才导致他们以身试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可见,小风4人采取暴力殴打、搜身、恐吓等手段向15名学生“要钱”的行为已构成了抢劫罪,犯罪时他们全部都已满14周岁,应负刑事责任,只是在量刑的时候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此外,作为学校,对仍处于义务教育年龄的少年,由于怕其“难教”、“不听话”而影响整体成绩,随便将其开除或者劝其退学,他们的做法是直接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的。 从犯罪的形式来看,这宗案例的是属于团伙犯罪,产生团伙犯罪的原因有:一、社会原因。社会上存在着一些黑社会团体,团伙势力对青少年的拉拢,长期处于浑浊的环境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内学生的身上或多或少沾染上不良的风气,这是无可避免的。二、文化原因。我国传统封建色彩的帮派文化根深蒂固,“讲义气”、“讲哥们”、崇尚暴力、追求高消费的享乐观等犯罪亚文化为滋生不良团伙提供了文化氛围,也成了他们犯罪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三、心理原因。团伙犯罪以青少年为主,他们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普遍具有合群交往的需要和归属的意识。当他们志趣相投,聚在一起的时候,就很容易结成团伙,产生不良需求。在实施犯罪活动中,产生责任扩散和共同分担的心理,使他们情绪相互感染,行为相互支持,从而强化了他们的犯罪心理。 二、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的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A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药家鑫撞人杀人案 09应用心理学(一)班 学号:100209059 姓名:程秋霞

案例梗概 1、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 2、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同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 3、2011年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罪犯资料 1、姓名:药家鑫。 2、出生日期:1989年11月7日。 3、去世日期:2011年6月7日。 4、籍贯:陕西西安。 5、学历:西安音乐学院2008级学生。 6、家境:家境是普通工薪阶层,母亲是西安北方华山机械有限公司职工,已经退休;其父亲药庆卫曾经是总后西安军事代表局驻该厂军代表,前些年离职自谋职业。 7、其他:在校表现很好,生活中也能与人为善。案件审理过程中学校为其出具了13份奖励证明,其校友、同学、朋友、邻居向法院递交了4份请愿书,其本人也交上了悔过书。 案件分析 1、案发前: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被告人药家鑫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从西安长安送完女朋友返回西安。 2、案件过程:药家鑫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外西北角学府大道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 3、案发后:药家鑫驾车逃离现场,当车行至郭杜十字时再次将两情侣撞伤,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同年4

浅议犯罪心理学的论文

浅议犯罪心理学的论文 《犯罪心理学的犯罪概念与刑法学犯罪概念之比较》 摘要: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 在“刑事一体化”的视野中,也应当对犯罪心理学与刑法学对于犯罪概念进行一定意义上 的整合。比较分析了刑法学与犯罪心理学中犯罪概念的界定,希望可以对犯罪心理学研究 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犯罪心理犯罪刑事一体化 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在“刑 事一体化”的视野中,也应当对犯罪心理学与刑法学和犯罪学等相关学科之间对于犯罪概 念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整合。但是,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与刑法学和犯罪学意义上 的犯罪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单纯为了“刑事一体化”而将刑法学中的犯罪概 念照搬到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不但会使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失去其自身学科视角与研 究方法的独特性,而且将会对“犯罪行为”这一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做出不必要也 不应当的限制,从而导致犯罪心理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和研究视角的片面性。因此,对于 犯罪心理学研究中的犯罪概念,应当有本学科自身的定义界定。当然,笔者并不是对“刑 事一体化”持反对意见,事实上,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对犯罪概念进行具有本学科特色的 界定与“刑事一体化”的要求并不矛盾,“刑事一体化”的要求也并不是将各学科的相关 概念进行无差别的统一,而是应当在“刑事一体化”进程中,将各学科的相关概念进行整合,发现其一致性和个别性,明确相关概念在界定和使用上的相对逻辑关系,不但要从各 学科自身的角度对犯罪这一重要概念进行界定,而且应当从整个刑事法学研究的视角对该 概念进行全方位各种角度的探讨,这样才可以真正避免学科之间对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的 混乱。 首先,在刑法学研究领域,对犯罪概念的界定虽然仍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理解,而且从 各国立法实践上看,不同国家对于犯罪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如德国、日本学者 通常认为,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违法的、有责的行为。”但是,“作为规范学科,刑法 学中的‘犯罪’概念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它具 有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这是我国刑法学界 对犯罪概念的形式定义,虽然近年来关于犯罪本质特征的争论此起彼伏,但学界对此概念 的定义本身却争议不大。”此种观点对于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界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 刑法学的研究目的与学科任务上看,刑法学更加注重对于行为人的有罪与无罪的认定,或 者触犯的是此罪或是彼罪这类问题。因此,在刑法学中,是否构成犯罪必须由刑法且只能 由刑法严格明确。罪刑法定这一普遍公认的基本原则已经在刑法学界得到不容质疑的肯定,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刑法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与公众利益的 最后一道防线,其惩罚性与严厉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罪名刑罚的确定上必然要求严

犯罪心理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连环杀手的案例,他一共杀害了101位女性。他杀害的手法非常的残忍,他绑架,软禁她们,然后让她们挨饿数天。他杀害她们并且割除他们的生殖器官。 警方从1992年发现第一个发现的受害者,她是一位离家出走的女孩,17岁,尸体被遗弃在一个小巷的垃圾桶里,在腹部和生殖器处有53处刀伤。因为她是离家出走的人,属于一位高风险生活方式的边缘人,即使失踪了也不会被发现。所以他选择了她来进行杀害。而且从其对于受害者这样的过度伤害,一般来说是个人恩怨的谋杀。但是随后发现的尸体中发现,因为是第一次作案,他在寻找自己的作案手法。两个星期后发现第二个受害者,她是一位女大学生,19岁,是与朋友一起外出喝酒的时候被诱拐,尸体在一处浅浅的坟墓处发现。这次为了增加游戏的刺激,所以选择了女学生这样的低危人群。只是第一具尸体是随便遗弃,而第二具尸体花时间将其埋葬,说明了凶手有可能是认为他们之间有感情,或者是对此有愧疚。 后来杀手隐匿了,直到1997年,又发现了两具尸体。一具是一个月前遗弃的,另一具是一星期前埋葬的。第一具是妓女,和之前的一样,是高危人群,25岁。第二具是两个孩子的妈妈,27岁。根据受害者的年龄的变化,认为凶手极大可能是同龄段的人。她们尸体的处理方式和之前的一样。 凶手随后又不见了,直到2005年再出现。受害者是一名妓女,

33岁,子宫,卵巢、输卵管皆被切除。于此同时,声带也被切除。受害者的声带被切除,象征着凶手自己的沉默,从小被灌输自己是无价值的和不被需要的。所以受害者成了他的愤怒的替代品,和对现实的报复。后来没有发现相应的低危人群的受害者。 四年后他又才出现,发现了一名四十岁的妓女尸体,同样是生殖器官被切除的同时声带也被切除。他这种对生殖器的关注暗示了他对自己深层的厌恶,憎恨自己的出生或者憎恨自己的母亲。 这个连环杀手是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成长,没有自主机会。长年遭受残酷的身体虐待以及十分恶劣的精神虐待。他要么被忽略,要么被羞辱。现在从他的出生来来。她的母亲16岁的时候在他第一次杀人的地点的街上被人强奸,随后在生他的时候大量出血,紧急切除子宫的时候死亡。他有他的外祖父母养大。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两次纵火被两所学校开除过。纵火是谋杀因素的第一个,另外两个是尿床和虐待动物。小时候他经常进出急诊室,因为胳膊骨折,烧伤,肋骨骨折。十五岁的时候第一次杀人,在劳教所待了三年,随后又监狱关了七年。他在监狱里的时候告诉心理医生,小时候,他外祖母不给他饭吃,让他在狗窝里睡觉,外祖母经常将他打的不醒人事。坐到他身上,让他不能呼吸。从他的情况来看,他并不是对母亲的愤怒,而是对外祖母的愤怒。从他选择开始的杀人的地点也可以看出,他怨恨那个地方。如果不是在那里他的母亲遭到强奸有了他,他也不会受那么多的折磨。将不合理的情绪与念头施行,来报复社会。在长期的残酷的考验下锻炼出了这么个变态杀人犯。

犯罪心理学重点

第一套题 1.天生犯罪人论的提出者:龙勃罗梭 2.性犯罪的一般特点: (一)性犯罪人的重复犯罪率较高 (二)性犯罪人的文化程度较低、智力较低 (三)性犯罪人多为青少年 (四)女性性犯罪突出 (五)作案人员广泛,作案手段多样 (六)性犯罪人的心理类型: ①正常型; ②性变态者; ③心理变态者; ④性变态兼心理变态 3.犯罪心理结构的变化发展是什么: (一)潜在形态:当个体不良心理因素不断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以非法手段获取利益的犯罪意向 (二)恶变形态:犯罪动机的产生、调整和外化行为 (三)衰落形态:实施犯罪行为后的松弛、乏力状态 4.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①认识方面。诈骗者的认识活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思维敏捷,反应快,善于想象和联想。

②个性方面。诈骗者给人的外部印象是活泼、善于交际、待人和气、肯帮助人等。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模仿能力较强。 ③情绪、意志和习惯方面。诈骗犯罪人的情绪色彩不明显,也没有强烈的情绪表现,作案过程中意志努力也不明显。 5.封建迷信犯罪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①错误的认知:崇尚鬼神,迷信色彩浓厚 ②狂热的情绪、情感:虔诚,畏惧,痴迷 ③坚定的犯罪意志 ④荒谬的动机 ⑤异常的人格特征:否认原来的自我 6.情绪型犯罪是指什么: 情绪型犯罪,又称情感型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呈现出强烈的情绪性因素,由不良的情绪性动机引起的犯罪行为。 7.犯罪心理学研究人的多维视角包括哪些: ①人的物质属性 ②人的生物属性 ③人的思想属性 ④人的社会属性 8.人格障碍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①就作案动机而言,人格变态者多受偶然性动机、情感冲动驱使,作案前较少预谋或没有预谋,作案情节离奇怪诞,难以用常理解释 ②从作案目的看,人格变态者作案目的不明显

犯罪心理学论文(1)

从犯罪心理的角度浅谈大学生犯罪的预防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类 年级:11级 姓名:马健 学号:119024484

【摘要】犯罪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的违法犯罪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完成的,大学生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形成因素的分析,提出一些预防大学生形成违法犯罪心理的对策,以期达到控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分析;预防 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心理态度支配下实施的,所以,实施行为的客观情况总是表现着人的一定的心理态度。犯罪活动也是一样,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无不受行为人主观意识的支配,否则就不称其为犯罪。这就说明,任何人的违法犯罪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完成的,大学生违法犯罪也不例外。一、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主体因素和主体外因素两大类: (一)主体因素 1、个体的心理因素 指个体原有的心理结构中存在的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不良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因素和性格结构中的不良因素。犯罪行为人通过这些不良心理因素,积极地吸收主体外的不良因素,从而内化为犯罪心理。 2、个体的不良行为因素 指违法犯罪人原有的不良行为特点。不良行为是在不良的心理支配下发生的。根据反馈原理,不良行为如果得逞,会反作用于不良心理结构,使不良心理结构得到加强和发展,恶性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形成犯罪心理结构。 (二)主体外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1)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水平还比较低,有些地方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较差。违法犯罪

大学生片面地看重社会上的诸如收入差距、分配不公、贪污腐败、不正之风等消极因素,致使他们产生金钱能改变一切、权力能支配一切等错误思想。 (2)随着对外开放,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没落、低级趣味的东西也随之而入,利已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严重地侵蚀和毒害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灵,成为诱发他们违法犯罪的重要社会因素。(3)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以及有些政府机关对社 会丑恶现象打击不力,也对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2、家庭环境因素。 (1)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养成他们任性、自私和对物质的强烈占有欲。也有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采取粗暴简单的方式,使其在心理上潜藏着粗野、好斗、对立的不良情绪,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2)家庭关系不和、父母离异、或是家庭成员有恶习,都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学校环境因素。 (1)有些高校只重视对大学生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使部分大学生形成了不正常的道德观、人生观、理想观。 (2)有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流于形式,造成部分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较低。(3)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有时虽然挂了一个心理咨询与教育的招 牌,但流于形式、根本不能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化解心理疾患。 (4)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多年不变、品味较低,根本引不起大学生的兴趣,不能把大学生从一些不健康的活动中吸引过来,不能消除他们的生理、心理疲劳。 (5)有些高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还存在漏洞,对学生管理不严,赏罚不明,不能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6)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待加强,没有形成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致使一些不良现象在学校里还有生存之地。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的预防 犯罪心理预防,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诱发犯罪的心理因素和条件,防止个体形成犯罪心理结构以及发生犯罪行为。 (一)主体外因素的预防 1、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风气 (1)政府应当在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保证各项政策的稳定性,坚定不移地进行反腐倡廉工作,使人们生活在安定的政治环境和充满生机活力的经济环境中,防止大学生形成信仰型犯罪心理、物欲型犯罪心理。 (2)净化文化环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禁止传播并取缔各种诲淫诲盗和宣传暴力的读物及视听材料,防止大学生萌生性犯罪和盗窃、抢劫的犯罪心理。 (3)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人员队伍建设,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2、加强学校教育和管理 (1)开展道德教育,增强道德意识。培养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必须在社会活动和集体生活中进行,大学生在接受外界影响的同时也给予外界以影响,在这过程中,逐渐地使个体的言论、情感、行为等方面同化于社会上正确的舆论。因此,从道德方面预防犯罪,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和积极因素,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情况,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使他们分清丑与美和善与恶。要使他们生活在道德舆论与榜样行为的力量较强的集体中,以增强积极的影响,削弱消极的因素。 (2)开展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不能忽视法制教育,要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养成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可以通过开设法律课、讲座、橱窗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在法制教育中,要从诱发因素抓起,从不良心理需要抓起,教育大学生自觉纠正和防止个人需求中的不合理倾向,变不正常的心理需求为合理、高尚的需要。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 ——案例分析心理痕迹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所产生的生理固化物,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在犯罪现场形成的能直接或间接反映犯罪心理活动的一切现象。这种痕迹一方面反映了犯罪分子作案行为轨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完成的,而人的心理又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形成的。所以,一定的行为能反映出人特定的心理状态、个性乃至整个人的面貌。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因此总要造成一定的物质痕迹,而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物质痕迹,是其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及其它心理活动的外化表现。所以,犯罪心理一定隐含在犯罪现场痕迹中并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痕迹。它是犯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是事物发展联系内在逻辑的充分体现,也是现实的一种客观存在。美国新行为主义党派托乐曼认为,三个变量系统即犯罪环境——犯罪心理——犯罪行为之间既有因果联系,又彼此交互作用,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是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刺激下,个体内在不良心理品德发生变化,导致了犯罪行为的发生。通过案件及犯罪现场物质痕迹进行分析,不但可以推断出犯罪行为人的个性、行为动机、当时的情绪,而且可以推断出犯罪行为人的社会经历、生活环境、

遭遇、知识背景、经验、技术、习惯等。 犯罪心理痕迹的特点: 1.个性特征。个性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一个人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必然会在其需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各方面产生与他人的差异,形成自己所特有的与众不同的特征。而这种内在性的特征恰恰可能通过个体自身的行为表现出来,并会以一定的形式遗留下来,为我们所发现。同理,在他实施犯罪行为时,其个性特征也就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在整个犯罪过程中。 2.无意识特征。所谓无意识即“在完成行动时是不自觉的,在行为 的时间和地点方面完全失去定向能力”。这种无意识心理往往使罪犯不自觉的留下痕迹。例如,从对某盗窃案现场初步调查中得知,罪犯是带手套作案的,但后来在放钱的保险柜内侧发现了几枚手印,经分析判断是罪犯见到大量现金时,心情无比激动无意脱下手套而留下的。此手印经过鉴定成为破案的证据。在侦查工作中,了解、掌握心理痕迹的无意识特征以及它与物质痕迹的统一,往往对破案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定势心理特征。定势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反映现实, 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定势心理现象也同样存在于犯罪心理痕迹中。罪犯在第一次作案成功后,其行为方式在大脑中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再作案时,成功的体验反馈到大

《犯罪心理学》笔记 考试重点

犯罪行为导论 犯罪心理学的概念: (1)狭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产生、形成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广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心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发展规律、表现特点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犯罪心理学5种主要研究对象: 犯罪人;一般违法人;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 揭露与惩罚犯罪的有关人员,这主要是指司法部门人员; 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和监狱的工作人员。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犯罪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学科性质、对象和任务、研究方法、发展历史等 (二)个体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理论 (三)各种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 (四)犯罪心理学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学的性质: 交叉性学科;边缘性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综合学科;应用性学科 犯罪心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者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和描述犯罪人的各种行为表现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优点:真是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缺点:研究者较被动;结论难以量化处理,准确分析;研究者的水平对材料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2、调查法 调查法: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有关犯罪人的资料,研究犯罪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调查法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 3、测验法 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来测量犯罪人心理特点的方法。 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 中国罪犯心理测试个性分测验 4、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选择典型的各类案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方法 (选择)犯罪心理学的历史: 角度:时间轴线/地区轴线 早期的犯罪心理学思想-近现代的犯罪心理学发展 西方国家的犯罪心理-我国的犯罪心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