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管理学网上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网上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网上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网上作业答案

选择题

1. 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著作,对官僚制度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建立的德国学者是( A )。A. 马克斯·韦伯

B. 古德诺

C. 法约尔

D. 赫伯特·西蒙

2.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A. 缺位

B. 越位

C. 错位

D. 不到位

3. ( D )是政策规划阶段的最后一步,是通过特定程序和行为使政策取得合法的地位。A.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B.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

C. 公共政策的论证

D. 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4. 下列哪项不是公共管理的特征?(B )A. 公共管理主要向人们提供非营利性产品或服务

B. 公共管理所需要的物质资源是自主的,不需要公开化

C. 公共管理人员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

D. 公共管理绩效评估偏重于社会效益

5.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对政府角色理解的学者是( A )。A. 亚当·斯密

B. 凯恩斯

C. 胡德

D. 史帝文·科恩

6. 下列哪个不是政策规划的直接主体( D )。A. 执政党

B. 立法机关

C. 行政机关

D. 大众传媒

7. 涉及的决策者或决策部门较多;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的数量以及各个方案的后果是未知的;决策者的价值目标或者是不清楚的,或者是相互冲突的,无法按统一的标准排出优先顺序;决策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难以估计,这样的政策问题属于( C )。A. 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

B. 结构中等的政策问题

C. 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D. 方案可传递的政策问题8. 公共政策在实施中,有的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正效应,有的可能给社会带来负效应,有的可能给社会同时带来正效应和负效应,还有的政策可能尚需要时间才能显现其效应。这体现了公共政策的( A )。A. 功能多极性

B. 动态稳定性

C. 权威约束性

D. 目标指向性

9.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 B )。A. 小政府

B. 全能的政府

C. 间接的政府

D. 恰当的政府

10. 政府属于( A )。A. 第一部门

B. 第二部门

C. 营利性组织

D. 第三部门

11. 1887年,美国学者( D )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一文,这成为公共行政学诞生的象征性标志。A. 古德诺

B. 斯坦因

C. 泰勒

D. 威尔逊

12. 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即( A )决定了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决定了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排斥私人意志。A. 公共性

B. 动态稳定性

C. 权威约束性

D. 目标指向性

13. 下列哪个是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称谓( D )。A. 第一部门

B. 第二部门

C. 营利性组织

D. 第三部门

14. 政策方案的提出者和支持者依据自己的立论对方案进行可行性等方面的阐释,从而使方案决策者可以更好地进行评估择优,这就是( C )。

A.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B.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

C. 公共政策的论证

D. 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15. 在众多的政策执行理论中,( D )强调政策的执行是一个管理过程。A. 行为理论

B. 管理理论

C. 系统理论

D. 交易理论

16. 下面哪一项不是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A )A. 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B. 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和经验

C. 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

D. 公共服务以顾客为导向

17.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对政府角色理解的学者是( A )。A. 亚当·斯密

B. 凯恩斯

C. 胡德

D. 史帝文·科恩

18. 下列哪项不是属于非政府公共组织?(D )

A. 学校

B. 研究机构

C. 社区服务机构

D. 企业

19. 政策规划的选择要依据影响政策规划的具体环境,统筹分析各种因素,灵活客观地选择规划方案,这体现了政策规划的( A )原则。

A. 公正

B. 受益

C. 优化

D. 权变

20. ( D )不属于公共政策执行常用的行政手段。

A. 行政命令

B. 指示

C. 规章制度

D. 价格

21. 根据公共事务性质的不同,“教育”是属于( B )。

A. 管制性公共事务

B. 基础性公共事务

C. 服务性公共事务

D. 保障性公共事务

22. 在众多的政策执行理论中,( D )认为政策的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A. 行为理论

B. 组织理论

C. 系统理论

D. 交易理论

8. 我国的社会团体具有“半官半民”的特点,说的是其组织的( B )。A. 广泛性

B. 双重性

C. 针对性

D. 中介性

23. 在众多的政策执行理论中,( C )认为政策的执行是政策行动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A. 行为理论

B. 组织理论

C. 系统理论

D. 交易理论

24. 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方案评估、执行评估和( D )。

A. 正式评估

B. 非正式评估

C. 外部评估

D. 终结评估

25. 下列哪个不是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特征( A )。A. 非政府性

B. 私利性

C. 志愿性

D. 专门性

二、单项选择题任务2

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 A )A. 质询权

B. 行政监督权

C. 行政监察

D. 行政复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发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属于公共组织哪种类型的变革?( B )A. 以外延为主的变革

B. 以内涵为主的变革

C. 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D. 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

3. 公共财政可以维持社会总需求和供给的大体平衡。在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公共财政应该( D )。A. 增加支出

B. 减少税收

C. 减少支出

D. 扩大社会总需求

4. 公共组织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与发挥,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保护,这充分体现了以下哪个原则?( D )A. 职能目标原则

B. 完整统一原则

C. 精干高效原则

D. 人本原则

5.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D )A. 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体现了科学分类原则。

B. 公开考核和选拔,具有合理的竞争择优机制。

C. 不仅有严格的准入机制,而且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

D. 政治中立,实行职务常任,保持了管理队伍的稳定性

6.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时间是( C )。A. 2007年4月

B. 2008年1月

C. 2008年5月

D. 2009年1月

7. 公共财政可以维持社会总需求和供给的大体平衡。在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公共财政应该( C )。A. 抑制社会总需求

B. 减少支出

C. 增加税收

D. 增加支出

8. 每个人都要经历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在其中一段时期,人的心理和生理会比较成熟,体力充沛,年龄适当,工作经验丰富,素质极佳。在这一时期,如果组织不及时地开发和使用,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才能就会逐渐衰退,甚至消失。这反映了人力资源的什么特性?( D )A. 能动性

B. 社会性

C. 再生性

D. 时效性

9. 以下哪项不属于决算审计的内容( D )?A. 财政决算编制的审计

B. 财政决算收入和支出的审计

C. 预算编制的审计

D. 财政决算年终结余资金的审计

10. 公共组织内的直线指挥机构人员具有独立的指挥权,但在决策、监督和有关的职能工作方面要受到职能机构一定程度的限制;公共组织内的职能机构人员没有独立的指挥权,但在其职能范围内有一定的决策权和监督权,他和直线上的机构及人员没有直接的领导关系,是通过共同的上级发生间接的领导关系。这种公共组织属于以下哪种结构类型?( C )A. 直线式结构

B. 职能式结构

C. 直线-职能式结构

D. 矩阵式结构

11. 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组织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数量将大大减少,因此公共组织将会向( B )的趋势发展。A. 组织功能分化和重合

B. 组织结构扁平化

C. 管理取向的人性化

D. 管理机制的市场化

12. 政府的行政行为和行政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必须遵从宪法和法律的要求,这突出体现了政府作为公共组织的什么特性?A. 政治性

B. 社会性

C. 法制性

D. 权威性

13. 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确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国家是( A )。A. 瑞典

B. 英国

C. 荷兰

D. 法国

14. 根据公共组织变革的形式进行分类,公共组织变革可以分为( D )。A. 以外延为主的变革和以内涵为主的变革

B. 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和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C. 组织的内部变革和外部变革

D. 激进式的变革和渐进式的变革

15. ( D )年4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A. 1979

B. 2006

C. 1993

D. 2005

16. 在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中,哪种类型组织结构的优点是领导隶属关系清晰,权力与责任明确,缺点是权力高度集中?( A )A. 直线式结构

B. 职能式结构

C. 直线-职能式结构

D. 矩阵式结构

17. 对5年以上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进行的规划属于下列哪种规划?( A )A. 长期规划

B. 战术策略规划

C. 中期规划

D. 短期规划

18. 公共管理伦理关系针对公共管理人员这一相对稳定的职业群体,公共管理伦理很重要的表征便是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道德。这体现了公共管理伦理的( B )。A. 组织依存性

B. 职业性

C. 伦理理性

D. 作用的持续性和广泛性

19. 公共组织的各部门或机构在水平方向上按不同职能进行分工,分别指挥和监督下级部门或人员的工作,这种公共组织属于以下哪种结构类型?( B )A. 直线式结构

B. 职能式结构

C. 直线-职能式结构

D. 矩阵式结构

20. 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工资?( B )A. 奖金

B. 福利

C. 津贴

D. 补贴

21. 下列哪个属于符合完全竞争条件,市场机制能有效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领域?( B )A. 公共物品

B. 私人物品

C. 自然垄断

D. 外部性

22. 以下哪个是对公共管理责任的不恰当表述。( C )A. 权力掌握要表达公共意志,而不能被私人意志所凌驾

B. 权力运用要维护公共利益

C. 权力运用要成为私人利益的代表

D. 权力的运作过程应当是公共行为过程,而不是权力的“暗箱操作”

23. 以下哪个不是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特性的正确描述?( A )A.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只有一个即效率。

B. 针对政府组织的工作性质与公职人员的政治要求,在人力资源的获取方面,应强化德才兼备的观念。

C. 公共部门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应该是灵活的,应随着机构任务的不同而变化。

D. 对公共部门人员的激励应更多采用非物质性的激励措施。

24. 预算会计报表按内容分可有多种报表,以下哪种不是按内容分类的报表( D )。A. 资产负债表

B. 损益表

C. 现金流量表

D. 月报表

25. 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对象与内容来看,可分为哪些类型的规划?( B )A. 宏观人力资源规划和微观人力资源规划

B. 人力资源培训规划、调配规划和补充规划

C. 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

D. 战略规划、战术策略规划和作业规划

26. 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是( B )。A. 绩效计划

B. 绩效监控

C. 绩效评估

D. 绩效结果应用

27. 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确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国家是( A )。A. 瑞典

B. 英国

C. 荷兰

D. 法国

28. 以下哪项不属于公共管理责任的特点?( C )A. 客体需求回应性

B. 政策制定的弹性

C. 可量化性

D. 行为结果负责性

29. 对近2至5年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进行的规划属于下列哪种规划?( C )A. 长期规划

B. 战略规划

C. 中期规划

D. 短期规划

30. 下列哪个是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最根本特征?( A )A.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B. 严格考核、功绩晋升

C. 政治中立、职务常任

D. 人事分类、依法管理

31. 对当代各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影响最大的是1966年制定的《信息自由法》,其产生于( D )。

A. 瑞典

B. 英国

C. 荷兰

D. 美国

32. 下列哪个不是适宜采取宽管理幅度的公共组织的特点?( A )A. 工作任务复杂、工作差异大

B. 工作种类接近

C. 组织成员知识程度高、责任感强

D. 领导者水平高、能力强

33. 以下哪个论据支撑不了这个结论:公共物品和服务要由公共财政为全社会提供,不能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 D )A. 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

B. 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

C. 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

D. 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消费的竞争性

34. 国家预算按其具体收支指标测算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B )。A. 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B. 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

C. 总预算和单位预算

D. 绩效预算和设计规划预算

35. 以下哪一个公共管理伦理的载体是公共管理者的自觉意识,是公共管理伦理长期影响的一种内化( A )?A. 公共管理良心

B. 公共管理纪律

C. 公共管理技能

D. 公共管理义务

36. 下面哪一项不是政府预算审计包括的内容( D )?A. 检查本级财政部门的财政收入

B. 分配财政资金

C. 平衡财政收支

D. 年终结余资金的审计

37. 国家预算中全部公共收支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议,而且要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这体现了国家预算的( D )原则。A. 完整性

B. 统一性

C. 年度性

D. 公开性

38. 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以积累、延续和增强。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也会上升,人力资源投资的收益率在上升,劳动者自己可以支配的收入也在上升。这反映了人力资源的什么特性?( D )A. 社会性

B. 再生性

C. 时效性

D. 高增值性

39.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公共管理责任的立法控制机制?( D )A. 质询权

B. 弹劾权

C. 不信任表决权

D. 诉讼责任

40. 我国从( C )年开始全面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A. 1985

B. 1988

C. 1993

D. 2005

41. 西方居于主流地位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什么?( B )A. 政治任命制度

B. 公务员制度

C. 集体谈判制度

D. 弱势群体保护行动制度

填空题

1. 公共政策的(法律化)包括制定、修改、废止、补充、认可、审查等活动,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及部分司法机关来完成。

2. 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3. (新公共服务)是在传统科层制、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出现的第三种公共管理改革模式,这种治理体系中将公民置于中心位置。

4. 政策问题的结构反映的是政策问题的复杂程度,可分为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结构中等的政策问题和(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5. (公共政策)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政治实体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6. (政府失效或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况。

7. 20世纪40至60年代,可以说是对早期公共行政学的批评与该学科的转变时期,这种批评与转变的结果则是新公共行政学与(政策科学)的出现。

8. 根据公共政策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9. 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政府职能的重点确立为:经济协调、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说明了我国政府从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的转变。

10. 根据公共事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管制性公共事务、基础性公共事务、(服务性公共事务)和保障性公共事务。11. 公共政策的功能突出体现在导向性作用、制约性作用和(调节性作用)。

12.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3. 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14. 所谓(政策方程),就是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高度关注的已经得到初步建构的公共问题正式成为纳入讨论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15. (科教文卫政策)是针对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其良性发展的各种原则、规范和指导意见。

16. 公共政策的执行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种: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

17. 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18. 教育不公平问题是典型的(结构性)公共问题,是由社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

19. 根据公共政策对社会有关群体的影响来分,公共政策可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20. 公共政策的规划是指在有关原则的指导下,遵循一定的程序,在对于政策问题充分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进行设计、分析、整理、选择的过程。

21. 政策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人员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政策方案的内容、(执行情况)、执行结果的估计与评价。22.(寻租) 是一切利用行政权力大发横财的行为和活动,是利用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以获得拥有租金的特权。

23. 制定政策的关键因素是(政策问题),其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发现到建构、直至最终确立的过程。

24. 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体主要有(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25. 狭义的公共政策制定可以理解为政策的形成过程,即从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及其合理化的过程。

26. 公共组织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提供(公共服务或物品)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27.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上任为标志。被看作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公共行政改革,是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的开始。

28. 鉴于公共政策的动态稳定性,在政策制定时,需要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政策、(修正政策)等不同环节。

29.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利)的组织和个人。

30. 从政策评估的主体来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31. 我们可以将当代所有的社会组织划分为两大类,即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又可分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将非政府组织中的非营利性组织称为(非政府公共组织)。

32. 一项政策的执行会涉及到四个层面的因素:政策本身层面、政治层面、(行政层面)和沟通层面。

33.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34. 在众多的政策执行理论中,(行为理论)认为政策的执行是政策组织作用的结果,强调组织机构、组织原则、组织措施等因素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

35. 公共部门绩效的内涵包括公共部门的业绩、活动成本、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预期等。政府绩效主要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结交)、政治绩效。

36.(公共管理责任)是指公共管理主体根据法律、政策、道德等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公共管理客体所承担的义务。

37 国家预算的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国家预算的执行)、国家决算。

38 衡量公共部门领导决策的质量,主要有方向标准和(优化标准)两方面的指标。

39 (知情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对政府工作、政府有关活动进行了解和获得相关资料的权利。

40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价值,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源)理论论证的基础之上的。

4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工作部门、国有企事业组织等,根据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目标,科学预测、分析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得以满足的管理活动。

42 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形成于19世纪中

叶的(英)国。

43 公民个人作为评估主体,体现了政府绩效评估中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即(用户满意)原则。44. 在形式多样的公共组织中,(政府)是最典型的公共组织。

45.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始于政务公开,而政务公开的工作则是从“(村务公开)”起步的。

46 行政组织在纵向结构上的层级数目就是(管理层次)。

47. 公共组织的(变革)是指公共组织根据其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动,主动地对自己原有的状态加以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48. (国家预算)是一国政府根据其施政方针和社会公共需要编制的,经立法机关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49. (植物分析)指收集所有与某一特定工作有关的重要信息,并对其所具有的性质、任务、职责以及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等进行科学的系统描绘,最后作出规范性记录的过程。

50.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在确保国家秘密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

51. 一般来说,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大致可分为三类:政府自身、(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52. 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包括两个主要的维度:公共管理的(制度论理)和公共管理者的道德定位。

53. 我国在总结长期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有效做法,将“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作为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内容。

54. 在某一特定规模的公共组织内,公共组织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反比)关系。

55. 最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管理者)、信息使用者。

56. 从制度层面讲,公共部门人员的激励主要通过奖惩、(职务的升降与任免)、薪酬的调整、培训安排等形式体现。

57. 公共组织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原则对公共组织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设计的过程。58. 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所售出的物品的供给量,从而使物品的出售价格高于该物品的边际生产成本时,形成了( )。

59. 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公共组织的业绩、成就和实际作为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的过程是(结交评估)。

60.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对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进行规划、录用、使用、培训、保障等管理活动的总和,通过科学管理,谋求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提高人的能力。

61.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转移到网络上运作和完成,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的制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它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62. 从纵向结构来说,目前我国整个行政组织体系分为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和(市)四级。

63. 公共管理责任机制主要包括:行政控制机制、(立法控制机制)、司法控制机制。

64 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对象与内容来看,可分为(从资源培训规划)、人力资源调配规划和人力资源补充规划。(5-2)

65.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

66. 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发展、(激励)、维持和研究五项基本职能。

67. 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68.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指公共部门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者将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以改善员工在现有的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业绩,并最终实现整个公共组织绩效提升的一种计划性和连续性的活动。

69. 公共管理伦理是一种特殊领域的伦理,是公共管理过程中被人们共同认可的伦理准则。公共组织对于(公共利益)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立场是公共管理伦理最为重要的内容。

70.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者为实现管理决策功能,将相关的各种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选择、分析、加工、存储、整理和传播的系统过程,其用于管理决策,作用是提高管理效能。

71. (规模报酬递增公共部门绩效)行业是指某些行业如供水、电、气、电话服务等,其具有经营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小、经济效益越好的特点,

因而独家经营的经济效益远胜于多家竞争。

72 (公共组织)是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7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人员的招募、甄选与录用,(考核与激励),薪酬与福利,培训与开发六个方面。

74. 预算会计大致可分为两级: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

75. (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的,反映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是国家年度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

76 公共管理的公正包括公共管理的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主要方面。

77. (公共管理偷制度化)是将公共管理领域中达成社会共识的伦理取向以硬性的法律、规章等形式规范化、系统化,形成相关表述。

78. 1993年8月,《(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标志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最终确立。

79. (政府审计)是政府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有效益的专业性活动。

80. (公共部门绩效) 指公共部门在社会管理中的业绩、效益及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是公共部门在行使其职能,实施其意志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管理能力。

81. 1984年的《世界人权宣言》确定(知情权)为基本人权之一。

82. 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后者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83. (预算会计)是国家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和检查账目等一系列会计特有的活动,对国家财政预算收支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活动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及时、系统、连续的核算、反映和监督,以促进国家财政预算收支任务实现的会计活动。

84. 在公共组织的各构成要素中,(职位)是最基本的要素,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连接点,没有它,就谈不上职权和职责。

85. 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涉及(管理幅度)问题,它是指一个层级的行政机构或某一行政领导直接控制的下级机构或人员的数目。

86. 公共财政管理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等管理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国家预算)、预算会计、政府审计等内容。1. 公共政策的(法律化)包括制定、修改、废止、补充、认可、审查等活动,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及部分司法机关来完成。

2. 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3. (新公共服务)是在传统科层制、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出现的第三种公共管理改革模式,这种治理体系中将公民置于中心位置。

4. 政策问题的结构反映的是政策问题的复杂程度,可分为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结构中等的政策问题和(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5. (公共政策)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政治实体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6. (政府失效或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况。

7. 20世纪40至60年代,可以说是对早期公共行政学的批评与该学科的转变时期,这种批评与转变的结果则是新公共行政学与(政策科学)的出现。

8. 根据公共政策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9. 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政府职能的重点确立为:经济协调、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说明了我国政府从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的转变。

10. 根据公共事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管制性公共事务、基础性公共事务、(服务性公共事务)和保障性公共事务。

11. 公共政策的功能突出体现在导向性作用、制约性作用和(调节性作用)。

12.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

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3. 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14. 所谓(政策方程),就是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高度关注的已经得到初步建构的公共问题正式成为纳入讨论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15. (科教文卫政策)是针对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其良性发展的各种原则、规范和指导意见。

16. 公共政策的执行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种: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

17. 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18. 教育不公平问题是典型的(结构性)公共问题,是由社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

19. 根据公共政策对社会有关群体的影响来分,公共政策可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20. 公共政策的规划是指在有关原则的指导下,遵循一定的程序,在对于政策问题充分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进行设计、分析、整理、选择的过程。

21. 政策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人员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政策方案的内容、(执行情况)、执行结果的估计与评价。

22.(寻租) 是一切利用行政权力大发横财的行为和活动,是利用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以获得拥有租金的特权。

23. 制定政策的关键因素是(政策问题),其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发现到建构、直至最终确立的过程。

24. 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体主要有(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25. 狭义的公共政策制定可以理解为政策的形成过程,即从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及其合理化的过程。

26. 公共组织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提供(公共服务或物品)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27.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上任为标志。被看作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公共行政改革,是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的开始。

28. 鉴于公共政策的动态稳定性,在政策制定时,需要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政策、(修正政策)等不同环节。

29.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利)的组织和个人。

30. 从政策评估的主体来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31. 我们可以将当代所有的社会组织划分为两大类,即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又可分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将非政府组织中的非营利性组织称为(非政府公共组织)。

32. 一项政策的执行会涉及到四个层面的因素:政策本身层面、政治层面、(行政层面)和沟通层面。

33.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4. 在众多的政策执行理论中,(行为理论)认为政策的执行是政策组织作用的结果,强调组织机构、组织原则、组织措施等因素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

35. 公共部门绩效的内涵包括公共部门的业绩、活动成本、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预期等。政府绩效主要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结交)、政治绩效。

36.(公共管理责任)是指公共管理主体根据法律、政策、道德等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公共管理客体所承担的义务。

37 国家预算的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国家预算的执行)、国家决算。

38 衡量公共部门领导决策的质量,主要有方向标准和(优化标准)两方面的指标。39 (知情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对政府工作、政府有关活动进行了解和获得相关资料的权利。

40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价值,是

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源)理论论证的基础之上的。

4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工作部门、国有企事业组织等,根据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目标,科学预测、分析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得以满足的管理活动。

42 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

43 公民个人作为评估主体,体现了政府绩效评估中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即(用户满意)原则。

44. 在形式多样的公共组织中,(政府)是最典型的公共组织。

45.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始于政务公开,而政务公开的工作则是从“(村务公开)”起步的。

46 行政组织在纵向结构上的层级数目就是(管理层次)。

47. 公共组织的(变革)是指公共组织根据其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动,主动地对自己原有的状态加以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48. (国家预算)是一国政府根据其施政方针和社会公共需要编制的,经立法机关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49. (植物分析)指收集所有与某一特定工作有关的重要信息,并对其所具有的性质、任务、职责以及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等进行科学的系统描绘,最后作出规范性记录的过程。

50.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在确保国家秘密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

51. 一般来说,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大致可分为三类:政府自身、(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52. 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包括两个主要的维度:公共管理的(制度论理)和公共管理者的道德定位。

53. 我国在总结长期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有效做法,将“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作为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内容。

54. 在某一特定规模的公共组织内,公共组织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反比)关系。

55. 最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管理者)、信息使用者。

56. 从制度层面讲,公共部门人员的激励主要通过奖惩、(职务的升降与任免)、薪酬的调整、培训安排等形式体现。

57. 公共组织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原则对公共组织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设计的过程。

58. 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所售出的物品的供给量,从而使物品的出售价格高于该物品的边际生产成本时,形成了( )。

59. 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公共组织的业绩、成就和实际作为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的过程是(结交评估)。

60.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对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进行规划、录用、使用、培训、保障等管理活动的总和,通过科学管理,谋求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提高人的能力。61.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转移到网络上运作和完成,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的制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它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

62. 从纵向结构来说,目前我国整个行政组织体系分为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和(市)四级。

63. 公共管理责任机制主要包括:行政控制机制、(立法控制机制)、司法控制机制。

64 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对象与内容来看,可分为(从资源培训规划)、人力资源调配规划和人力资源补充规划。(5-2)65.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

66. 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发展、(激励)、维持和研究五项基本职能。

67. 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68.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指公共部门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者将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以改善员工在现有的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业绩,并最终实现整个公共组织绩效提升的一种计划性和连续性的活动。

69. 公共管理伦理是一种特殊领域的伦理,是公共管理过程中被人们共同认可的伦理准则。公共组织对于(公共利益)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立场是公共管理伦理最为重要的内容。

70.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者为实现管理决策功能,将相关的各种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选择、分析、加工、存储、整理和传播的系统过程,其用于管理决策,作用是提高管理效能。

71. (规模报酬递增公共部门绩效)行业是指某些行业如供水、电、气、电话服务等,其具有经营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小、经济效益越好的特点,因而独家经营的经济效益远胜于多家竞争。

72 (公共组织)是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7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人员的招募、甄选与录用,(考核与激励),薪酬与福利,培训与开发六个方面。

74. 预算会计大致可分为两级: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

75. (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的,反映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是国家年度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

76 公共管理的公正包括公共管理的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主要方面。

77. (公共管理偷制度化)是将公共管理领域中达成社会共识的伦理取向以硬性的法律、规章等形式规范化、系统化,形成相关表述。

78. 1993年8月,《(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标志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最终确立。

79. (政府审计)是政府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有效益的专业性活动。

80. (公共部门绩效) 指公共部门在社会管理中的业绩、效益及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是公共部门在行使其职能,实施其意志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管理能力。

81. 1984年的《世界人权宣言》确定(知情权)为基本人权之一。

82. 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后者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83. (预算会计)是国家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和检查账目等一系列会计特有的活动,对国家财政预算收支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活动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及时、系统、连续的核算、反映和监督,以促进国家财政预算收支任务实现的会计活动。

84. 在公共组织的各构成要素中,(职位)是最基本的要素,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连接点,没有它,就谈不上职权和职责。

85. 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涉及(管理幅度)问题,它是指一个层级的行政机构或某一行政领导直接控制的下级机构或人员的数目。

86. 公共财政管理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等管理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国家预算)、预算会计、政府审计等内容。

1.简述转型时期我国公共管理者角色的转换答:转型时期我国公共管理者角色有以下转换: 1、由以权力为中心转向以道德为中心; 2、由以控制为目标转向以服务为宗旨; 3、由一元治理模式转向多元治理模式。总之,公共管理者的角色是由其社会地位、社会责任地、社会义务决定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改变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改变了政府地位和职能,人们所期望的公共管理者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切都带来了公共管理者角

色的改变。

2.政策规划要经历什么样的程序?

答:1、确立政策目标 2、拟订政策方案 3、评估政策方案 4、择优政策方案

公共管理学简答题(一)参考答案

1. 当代公共管理者应具备哪些职业能力?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诊断能力、管理决策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 简述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及特点。主要活动领域是: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等特点。

3. 公共政策论证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政策信息、政策主张、立论理由、立论根据、驳论、可信度和可行性

4. 政策规划要经历什么样的程序?确立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评估政策方案、择优政策方案

5. 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政府组织与其它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6. 简述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及特点。主要活动领域是: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等特点。

7.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哪些?政策本身、政治因素、行政因素、沟通因素等。

8.简述转型时期我国公共管理者角色的转换。由以权力为中心转向以道德为核心;由以控制为目的转向以服务为宗旨;由一元治理模式转向多元治理模式。

9.什么是新公共服务?新公共服务,是指“关于治理体系中公共行政官员角色的一系列思想,而且这种治理体系将公民置于中心位置”。新公共服务要改变“政府独自掌舵”的局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面,认为政府是公民的政府,因而政府在为“国家”这条船掌舵的时候,必须听从公民的意见。在新公共服务中,公共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政府的作用是协调公民和其他群体之间的利益以创造共享的价值,新公共服务更加注重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更适应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模式。10.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和理由。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市场是存在缺陷的,存在着单纯依靠市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垄断的出现导致商品服务质量的降低,市场竞争产生的收入不公平,公共产品的提供、定价和收费问题等,这些需要政府的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市场经济中存在某些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发挥配置资源作用的领域,如公共物品、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失灵等;另一种情况是完全竞争市场运行本身的缺陷,如社会分配不公平、宏观经济不稳定等。

11.公共政策执行要经历哪些环节?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政府实验、全面实施 12.简述新公共管理运动及其致力于解决的主要内容。新公共管理运动以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上任为标志。被看作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公共行政改革,是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的开始。这场运动主要致力于解决如下问题: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的职能;尽可能实现社会自治,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改革政府内部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1. 简述公共组织的变革包括了哪几个阶段?

可以讲组织变革的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变革需求的认知,2、组织现状的诊断,3、变革目标和方案的确立,4、变革方案的实施。

论述题

2.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内容标准是什么

第一,经济。测定投入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经济标准不关注服务的质量或效果。第二,效率。测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效率关心如何在可供利用的资源条件下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第三,效益。效益通常指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效益关心的问题是管理活动的产出是否满足了社会公众的需要,以及这种产出对既定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多大贡献。第四,公平。公平指标关心接受服务的团体或个人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需要特别照顾

的弱势群体是否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服务。公平标准强调的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平等性、公正性。第五,责任。责任指公共部门及其人员是否对公民的需求、偏好与期望采取行动,以及行动目标的实现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公民的要求。

1. 公共政策有哪些特征,对我们制定政策有哪些启示?

(1)公共性;第一,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目的是解决公共问题。第二,政府作为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最主要的力量,是国家和社会的代理机构,掌握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责任,公共政策作为其运行的公共权力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应当是追求公共利益,而不是为少数人谋私。(2)利益选择性;公共政策的利益选择性是由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有国家机关、执政党派和其他政治团体,他们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首先要维护其自身利益,其中,执政党和国家机关制定的公共政策要有利于维护其政治权力的需要。公共政策的利益选择性也是其阶级性的反映。这一特征在不同制度的社会会有不同的针对性,有时甚至会表现出一定的迂回性。(3)目标指向性;制定政策是为了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设计明确的目标,进而使实现目标的行为具体化。目标是指向一定方向的,没有目标指向或目标指向模糊的政策是盲目的,必将导致政策的失败和无效。(4)权威约束性;公共政策的权威性首先源于它的合法性。政策的合法性是指通过特定的程序使政策得到接受或认可。政策合法化使政策具有普遍约束力,从而对社会、团体、个人的行为具有规范性、指导性,即无论政策指导的对象是否愿意接受政策,都要为政策的实施付出努力和代价。政策权威约束性的取得还来自于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政策能够反映政策对象的愿望,符合他们的利益。同时,在制定和执行等环节中遵循科学合理的程序,也能使政策形成权威效应,形成一种软约束。政策的权威约束性最直接体现于操作中,政策往往通过惩罚性的措施进行控制,从而具有威慑力。(5)功能多极性;公共政策功能的多极性是针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而言的。公共政策的目的是实现一定的目标,因而公共政策是指向未来的先导性、预期性的行动准则,同时也正是政策的先导性和预期性使其多极性的特点有所隐藏。(6)动态稳定性;公共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再到政策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策要依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调整,这种调整是政策问题的不断显现所要求的,是政策制定者对政策问题的不断认识和领悟所决定的,也是政策实施过程的螺旋递升规律所必需的。但是政策又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才能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和政策目标的达成。保持政策稳定性最根本的途径是政策立法,即将政策上升为较为稳定的法律。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2)阶级性(3)权威性(4)普遍性(5)目标取向(6)稳定性与变动性(7)预见性公共政策特征对我们制定政策的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和确立:公共政策的制定指向问题的解决,这也正是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体现,因而政策问题是制定政策的关键因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政策问题,政策问题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发现到建构,直至最终确立的过程。(二)公共政策的规划:是指在有关原则的指导下,遵循一定的程序,在对于政策问题充分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政策方案进行设计、分析、整理、选择的过程。对于以上公共政策规划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把握:(1)政策规划的目的是解决相应的政策问题;(2)政策规划的基本内容是方案设计和方案择优;(3)政策规划既是一种研究活动,又是一种政治行为。(三)公共政策的论证和合法化:是公共政策规划的重要环节。公共政策的论证,即政策方案的提出者和支持者依据自己的立论方案进行可行性等方面阐释,从而使方案决策者可以更好地进行评估择优。公共政策的合法化则往往是政策规划阶段的最后一步,通俗地理解便是通过特定程序和行为使政策取得合法的地位。(四)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是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公共管理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趋势,日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强调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注意建立相关程序、机制和氛围,鼓励和保障公众的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主要指政策制定主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基于科学的理论,充分利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政策程序。虽然民主和科学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一致的,但是正确、合理、有效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往往是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统一。

2.试论述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基本职能。

市场经济是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和规则性的经济。与之相适应建立起来的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透明政府和法治政府。(一) 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要求建立有限政府。市场经济是市场主体之间自主、自由地交换其产品的经济。因而市场主体必须有足够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如果政府的权利过宽过大,就会限制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削弱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积极性,从而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有限政府即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它要求把政府的权力限定在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安全稳定、实施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失灵等几个少数领域之内。(二) 市场经济的平等交换原则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市场经济是平等主体之间交换其产品的经济,它不允许任何一方拥有特权。只有市场主体之间是平等的,市场经济才能正常运转。如果哪一方拥有特权,市场交易就不是平等的,就会破坏价格信号、降低经济效率。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作为一个特殊主体,与其他市场主体在地位上应是完全平等的,同样不能拥有特权。政府的特殊性在于它是规则的制定者、监督者和维护者。为其它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有序运行和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政府的地位相当于服务业。所以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调控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有效手段和机制。(三)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开放性要求建立透明政府市场经济是竞争性和开放性的经济,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如果没有竞争和开放,经济就会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开放性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掌握着大量的信息和市场资源,而且其活动也同其它市场主体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除了有关国家安全和商业秘密的信息之外,其他信息都应该向公众公开,以利于资源共享和充分竞争。(四) 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要求建立法治政府“规则”既包括“法则、规章”。也包括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这些规则一方面需要贯彻到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为也不例外;另一方面,所有的规则、在各个领域都需要通过法治化加以实施。因为法律更具有权威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法治政府即依法行政的政府。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崇尚法治。把法律作为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的最主要手段,其他各种手段也都必须纳入法制的范围,并要求整个社会生活的法治化与之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确立一整套完备的市场规则,形成和维护高度规范化的市场秩序,保障市场机制的良性运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行为必然要转变到法治轨道上来,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为规范首先是法律法规。

3.试述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

答:政府的职能即政府的职责和功能。转型期我国政府由于职能的错位、越位和缺位,削弱了政府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的能力,甚至导致某些管理职能扭曲。新时期政府应是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政府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器”。职能是动态的,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政府职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转换和发展。政府应根据转型期的社会特征,科学地界定政府的职能,并予以开发和创新,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现实的挑战。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应从以下方面定位:

(1)改变管理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的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1. 试述扁平公共组织结构的含义及优缺点。

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00个字符。如果超过2000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

扁平型组织结构。扁平型组织结构是指通过减少中间管理层次,裁减冗员建立起来的一种紧凑的公共组织结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办公自动化进入高速信息网络时代,使得管理更加自动化与间接化,减少管理的中间层次,促使组织结构走向扁平化。扁平化组织结构的重要特点是:①减少了公共组织的管理层级,真正实现了机构和人员的精简;

②扩大了管理幅度,提高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下属部门管理者有效地进行权责结合,提高公共组织的绩效;③组织内信息通畅,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减少了信息传输的失真,降低了管理成本。所以扁平化组织结构克服了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的弊端,优化了组织自身的功能,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决策权的分散。企业必须重新分配决策权,即重新划分权力边界。企业管理者要回答一个问题:应保留哪方面的决策权,哪方面的权力应该下放,下放到哪个层级。倘若这个

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可能造成某些层组的管理人员乃至最高管理者权限过于集中,甚至会导致混乱。二是中下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权力向下转移后,中下层级的管理者不仅会遇到更多的决策问题,而且需要其指导和监督的员工可能也会增加。此时,倘若这些中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没有相应提高,就有可能出现强力控的倾向或者失控,这两种情况最终都会将企业引向无序。

三是员工的素质。在实行扁平化组织结构之后,企业会更多地依靠员工的自觉与能动性,一些企业会赋予普通员工特定的决定权。这一方面可以减轻中、下层管理者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希望通过组织的扁平化解决信息传递缓慢乃至失真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度。但令人失望的是,信息传递通道顺畅与否与组织结构的扁平程度并无直接关系。扁平化并不必定意味着信息传递效率的提高。也就是说,最高管理者并不因为企业实行了扁平化组织结构而就能够更加透彻地了解他所攀控的企业。

1. 试述公共管理伦理化的必然性。公共管理伦理化的必然性:(1)公共管理是公共领域的管理,无法放弃对价值问题的关注,公共领域的特点决定了走伦理化之路是公共管理发展的唯一正确的方向。(2)公共管理追求科学化、技术化固然重要,但如果片面地追求科学化、技术化,忽视公共管理的伦理化,则会导致公共管理的畸形发展。(3)政府无法在政治与经济职能之间寻求平衡,必须走公共管理伦理化的道路。政治、经济、伦理应当是三位一体的管理职能,而伦理职能是最终的发展方向。

请大家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字数不少于400字。

自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将全部免收学杂费,同时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将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即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8年秋全国城市也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

请你依据公共政策规划的原则,谈谈对这一政策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00个字符。如果超过2000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

(一)公共政策的规划是指在有关原则指导下,对

政策方案进行的设计、分析、整理、选择等活动过

程。在政策规划的过程中,政策主体需要遵循特定

的原则和程序,使正确的政策合法化。公共政策有

以下原则①公正原则:指在政策规划是要兼顾相对

主体利益,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利益地成全另一部

分人②受益原则:指政策规划要切合公民实际,有

具体的政策目标,使公民能从中得到益处③系统性

原则:指政策规划要从社会不同范围、不同领域、不同社会层次存在着的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综合地、辨证地规划政策④权变原则:指政策规划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认识影响政策规

划的环境因素,灵活客观地选择规划方案⑤优化原

则:指对同一政策问题要有多个政策规划方案以备

选择(二)从以上理论看,该案例可从①公正原则。

也就是要兼顾政策相对主体的利益,不能以偏私去

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成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只

有坚持公正的原则,政策规划才能被普遍认同。对

贫困家庭的学生将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就体现

这一原则。

请大家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

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

要明确、字数不少于400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面向社会公开征求

意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于2010年2月28

日正式启动第二轮征求民意工作,征求意见

时间截至3月28日。教育部网站同日公布

《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全文。社会各界人

士可通过电子邮件、教育部门户网站发帖和

去函形式提出意见建议。

2月28日当天,按照中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要求,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

《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召开新闻发布会,教

育部部长袁贵仁先生向媒体和公众介绍了

征求意见稿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重点介

绍了6项发展任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

教育,特别是强调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6

项改革任务: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

教育开放。6项保障任务:加强党和政府对

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

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推进依法治教、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请利用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知识,分析该案例中,国家部委向公众公开征求对《国家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意见的意义所在。

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00个字符。如果超过2000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

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为:

1、政府信息公开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政府信息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应有之义。(2)政府

信息公开有利于公民参与政府管理和科学决策。

2、政府信息公开将增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1)政

府信息公开能有效消除“民怨”。(2)政府信息公开

会使公民切身利益得到维护。

3、政府信息公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1)

政府信息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权力滥用。(2)

政府信息公开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应

用。(3)政府信息公开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4)

政府信息公开可使媒体发挥更大作用。(5)政府信息

公开是新形势下展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命力的

重要标志。

我觉得该案例的意义为:

一、比较全面的《纲要》

单从规划纲要的目录来看,《纲要》涉及的教育类型比较全面,囊括了学前教育、义务

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还涉及教育

体制改革、教育的对外开放、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教育经费的投入、依法治

教等诸多问题。我们新的《纲要》,不仅考虑

了孩子们年龄心理阶段的特征,考虑了个体的

存在,并且考虑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学生

群落”的特点,所以民族教育、特殊教育、职

业教育、继续教育才愈加被重视。

二、教育经费问题

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这为教育的发展增加了物质保障,但是同学们认为,在2020年,4%的教育经费投入还是较少,希望政府可以根

据具体的财政收入进行调整,希望政府可以创

收,将一些计划外收入纳入公共财政,从而加

大政府财政收入,进而增加教育经费支出。另

外,这对我们教育的要求就是在教育经费使用

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节约,克制当前部分地

区存在的教育浪费现象。

三、工作方针的期望

《纲要》的工作方针指出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同学们一致对优先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公平

非常关注。我们不反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

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是人才知识的具备,希望

《纲要》在实施过程中,真正体现对教育的优

先发展。

育人为本,这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多是以学生为中心,在以学生

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中,教师遇到了很多的问

题,举例说明,在初等教育阶段,小学生由于

自律能力和其他能力没有发展到可以自己做

主的地步,教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便会出现矛

盾,知道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己学

习发现,但是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效果并不是

很好,孩子们往往因为年龄小而浪费很多时

间,学不了多少东西,这与教育的效率相违背。

希望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可以为此研究针对不

同特点学生的人本教育方式。

对于以人为本,同学们还指出重点是学生不错,但是也不要忘记了辛辛苦苦工作的教师

们,提倡以学校中的每一个人为本。

促进公平,教育的公平很早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不只是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学生和

家长。教育的公平包括很多的问题,起点的公

平、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同学们相

信专家和政府对这个是很了解的,希望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特点或是同一地区不同发展水平地域的教育公平发展。

四、高等教育

由于大家现在都处于高等教育阶段,所以对高等教育比较关注。

针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同学们建议大学的考试制度进行相应的改变,适当减少死记硬背方面的闭卷考试,增加可以反映同学们不同思想的开卷考试的数量,这样既可以减少考试的作弊,更能够培养同学们积极思考的习惯,也利于真正体现大学思想的先进和多元,另外,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会相应地增加跟同学的互动,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应该会有有益的影响。

针对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由于刚刚学习了谷贤林老师的《高等教育管理》,大家普遍对那节课上威斯康辛大学的社会服务倍感崇敬。

那样的大学才是国家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象征。希望今后我们的大学也可以成为智慧传播的圣地,定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所需人群提供智慧支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科学知识的产业化,加强科学研究,为社会财政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还要体现在解决社会问题上,比如对下岗职工进行恰当培训,也可以是大学担当的体现。

对于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关注,目前我国中西部大学较少,同学们也希望国家可以加大边远地区高校的建设,同时在文理和专业设置少,最好可以侧重于当地的特点,特色办学,为当地的发展培养适用人才。

由于时间较紧,我们队《纲要》的学习集中于以上几个方面,暂时得出上述心得,真心希望教育可以真正受到重视得到改善,也希望我们新一代能为此作出应有的贡献。

3.请大家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字数不少于400字。

义务教育真正免费了

自2007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将全部免收学杂费,同时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将实行

“两免一补”的政策。即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

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8年秋全国城

市也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这样一来,多年来我国义务教育由消费者承担部分成本的现

象终于解决了,义务教育终于实现了国家买单。

请分析案例中体现的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

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00个字符。如果超过2000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

我国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是资源配置,即公共财政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义务教育即国民基础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或服

务,它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消费

的非排他性。因此,义务教育应主要由政府来

提供。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和

国家对育的重视,国家分步骤对城乡义务教育

阶段的中小生免收学杂费,国家对义务教育的

买单充分体现了公共财政为全社会提供公共

物品或服务的职能。

我国公共财政还有一重要职能就是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的绝对

差异和不公平是存在的,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可

以完成收入的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对于贫

困家庭的学生,国家实行免费提供教科书、补

助寄宿生活费,正是公共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

能的侧面反映。

公共管理学作业homework答案

《公共管理学》homework(1)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指公公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追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行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3. 公共管理协调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4. 公共管理监督是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二、单项选择 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25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 A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 最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成本管理网上第一次作业答案

<成本管理>网上第一次作业答案 1. 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 C. 生产费用 2. 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 B. 成本开支范围 3. 企业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采用比较复杂、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而对于一些次要的产 品、费用采用简化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的原则称为()。 D. 重要性原则 4. 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 完工率约为()。 D. 71% 5.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B. 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6. 当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其月末在产品成本的 计算方法可采用()。 A.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7. 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按照 ()。 B. 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8. 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 品种法 9.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是单件生产,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 B. 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10. 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C. 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 1. 产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上耗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它的组成内容包括()。 A. 产品中所耗用的物化劳动的价值 B.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 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2.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以及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正确分摊费用,应分清有关成本的 几个界线包括()。 A. 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线 B. 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 C. 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线 D. 分清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界线 3. 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有( ) B. 直接材料 C. 燃料及动力 D. 废品损失 E. 直接工资 4. 要素费用的分配原则是()。 B.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E. 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5. 企业在选择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A. 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B. 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C. 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D. 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6.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时,应具备的条件是()。 A.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C. 各月末在产品变化较大 D. 产品成本中原材料和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大

公共管理学作业册答案

电大《公共管理学概论》(教育管理本科)形成性考核册参考参考答案(2010) 案例分析答案在最后一页 一、填空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权力 3、罗伯特达尔赫伯特西蒙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 6、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内涵?P2 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那几个阶段?P34 (1)限制政府干预 (2)主张政府干预 (3)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P45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公共政策失效 (2)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P49 (1)非政府性 (2)公益性 (3)正规性 (4)专门性 (5)志愿性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1 一、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模式得基本特征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2)政府组织与其她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 (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 (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 (5)管理所追求得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 (6)公共组织得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 (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 (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得主要职能。 第一,建立并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 第二,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 第三,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 第四,进行收入与财产得再分配。 第五,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3、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与作用就是什么? 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就是(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作用: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得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得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得作用。 二、论述题 1、论述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及其给我们得启示。 答: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主体机制等方面有在本质上得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得效率达到最佳得情景。这一理论对人得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就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得一切行为都可以瞧成就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得目得肯定就是

增进公共利益得判断得到质疑。政府失效主要就是现在公共政策得失效;公共物品供给得低效率;内部性与政府扩张性; “寻租”及腐败。 政府失效理论给我们得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单纯依靠市场与过多依靠市场政府干预都就是行不通得,必须两者互相制约、协调才能促进市场得健康发展。 2)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管理得范围、权限,同时积极培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自身而不就是靠政府去发挥作用。 3) 在进行经济改革得同时也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济体制改革得顺利进行。 4) 加强各项法律、法规得建设,使政府得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得监督系统或机制之中。 2、结合实际谈谈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得职能应如何转变。 答:所谓政府职能转换并不就是简单得加强或削减政府得干预范围或力度,而就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得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方式要有重要得改变。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得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管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得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综合以上政府工作内容、重心得转移,我们可以用简单得四句话概括政府职能转化得特点,即:政府工作由全面转向适度;由微观转向宏观;由直接转向间接;由人治转向法治。例如:多年来,在计划经济得影响下,无论就是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就是平民百姓都以文件为依据,即所谓得红头文件。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条件下,就显现出不稳定、随意性等一系列得问题与局限性。我们过去曾经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严重对立起来,否定了市场经济对促进生产力所起得重要作用,阻碍了社会经济得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尤其在竞争充分得领域更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得调节作用,积极利用这支“瞧不见得手”,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保证市场经济得健康发展。 公共管理学作业2 一、简答题: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成本管理》作业4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作业4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 从狭义的角度说,成本分析主要是指()。 A. 成本事前分析 B. 成本事后分析 C. 成本事中分析 D. 成本全过程分析 正确答案:B 2. 影响产品成本的固有因素是()。 A. 企业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 B. 成本管理制度的改革 C. 市场需求和价格水平 D. 生产设备利用效果 正确答案:A 3. 影响产品成本的微观因素是()。 A. 市场需求和价格水平 B. 生产设备利用效果 C. 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水平 D. 企业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 正确答案:B 4. 为确定某一经济指标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以掌握该项经济活动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的方法是()。 A. 因素分析方法 B. 相关比率分析法 C. 趋势比率分析法 D. 构成比率分析法 正确答案:D 5.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是指()。 A. Σ(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B. Σ(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C. Σ(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D. Σ(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正确答案:C 6. 某产品单位材料计划耗用量10千克,实际耗用量9.5千克,每千克计划价格50元,实际价格55元,则该产品单位成本的量差影响额是()。 A. 25元 B. -25元 C. 27.5元 D. -27.5元 正确答案:B 7. 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因素有()。 A. 产品产量 B. 产品单位成本 C. 产品的规格和种类 D. 产品数量 正确答案:B 8. 通过成本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的数据的对比,来揭示成本变动及其原因的一种方法是()。 A. 对比分析法 B. 趋势分析法 C. 比率分析法 D. 因素分析法 正确答案:A 9. 把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因素,研究诸因素变动对综合性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是()。 A. 对比分析法 B. 趋势分析法 C. 比率分析法 D. 因素分析法

公共管理学作业

《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 《公共管理学》作业一 简答题 1、简述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 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就是:组织人员、物质因素、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责分配、规章制度、 2、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原则。 答:(1)职能目标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3)精干效能原则;(4)法制原则;(5)职、权、责一致原则;(6)人本原则、 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1)人力资源的获取(规划、录用与选拔);(2)人力资源的发展(整合培训、职业发展、管理发展、组织发展);(3)人力资源的激励(联结报酬与绩效、工作再设计、提升工作的满足感、绩效评估);(4)人力资源的维持(人际关系与沟通问题、员工福利问题、工作环境问题、职业安全问题);(5)人力资源的研究(政策、规则、技术、方法)、 《公共管理学》作业二 简答题 1、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答:(一)资源配置的职能:1、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 2、矫正外部效应;3、对不完全竞争的干预;(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1、经济公平:强调投入与收入的对称(等价交换、按劳分配);2、社会公平: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调节贫富差距);(三)稳定经济职能: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 2、简述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 答: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精神就是:第一,确定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第二,把组织瞧作整体,不仅开发“力的资源”,而且开始走向开发组织、整体的“心的资源”,注重整体效益、群体目标、团队精神;第三,在管理原则上既强调个人又强调集体;第四,在管理方法上既强调理性又强调情感;第五,在领导方式上既强调权威又强调民主;第六,在管理实践中既强调能力也重视资历。 《公共管理学》作业三 论述题 1、谈谈您对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认识。 组织改革的动力 (一)组织改革的外部动力 首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组织改革最深层的动力。改革的本质动力就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市场化的驱动,改革的目的与任务就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与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作为市场宏观调控的主体,为了更好地履行宏观调配职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必然要先对自身的职能与机构进行改革。其次,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行政改革的直接动力。中国的战略改革系统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同时展开。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还处于观念与理论研讨阶段,并没有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可以说就是暂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其改革必将带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这对我国的政治改革的深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公共管理学网上作业3

判断题:(共9题每题3分) 1.制定公共政策是在分配一切资源(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的资源),几乎每一项政策会涉及到利益的分配和交换,所以公共政策需要伦理指导,需要考虑价值目标。 正确 错误 2.如果公共组织决策失误或行为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虽不受法律追究,却要承担工作责任,必要时可以辞职下台。 正确 错误 3.公共管理人格一般具体表现为以身作则、率先示范、表里如一、光明磊落。 正确 错误 4.在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中,有四种公正形式,即交换公正、分配公正、程序与规则公正、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前两种是形式性公正,后两种是实质性公正。 正确 错误

5.权力越大、职位越高的公务人员,道德标准就应该越低,放宽要求。 正确 错误 6.公共管理伦理是规范公共组织行为的准则体系,是公共组织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其基本法则是为人民服务。 正确 错误 7.道德责任是一种外在的约束机制,是强制性的。 正确 错误 8.公共组织伦理要求必须坚持程序公正,以避免不公正和腐败,其次是强调民主责任,再次是行政组织信任。 正确 错误 9.司法审查的程序一般是司法机关经政府申请,依法审查公共组织公共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及合理性,从而追究其违法责任。

正确 错误 判断题:(共6题每题3分) 1.制定计划的过程包括:确定目标、分析环境、拟定公共计划方案、确定方案以及公共计划的修正和反馈五个环节。 正确 错误 2.规划—计划—预算系统方法适用于目标和计划明确、具体,按项目或课题分工的军事、水利、住宅、科技等领域的公共管理。 正确 错误 3.改变航道原理是指公共计划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作出的许诺,许诺越多,计划期限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 正确 错误 4.公共决策支持系统只能够支持解决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 公共管理学 作业1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客体是公共事务,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2、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 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5、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 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6、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和 志愿性。 7、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构成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8、目前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有: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等方面。其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的公益性特点。 9、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 人员。其职业具有鲜明的特点,主

要表现在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两个方面。 10、当代公共管理者必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诊断能专业资料. . 力、管理决策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四个方面。 二简答题 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何区别?、1⑴目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公益性的,企业管理的目的是盈利; ⑵限制因素不同,公共管理整个过程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管理的根本原动力是追求高额利润,经济气候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法律在其活动中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 ⑶物质基础不同,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税收和发行债券,其经费预算属于公共财政支出,必须公开化,接受纳税人的监督,企业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投资的回报即利润,其管理所需的物质资源是自主的,不需要公开化; ⑷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公共管理人员是由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相对独立地考核、评估,主要考虑其政治才干和倾向,公共管理人员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其处理特定事务的能力被聘用; ⑸绩效评估的指标不同,评估公共管理成效的主要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的好坏、各种冲突的减少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效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及消耗程度,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绩效的主要指标是销售额、净收益率、生产

《成本管理学》作业参考标准答案

《成本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成本管理学》作业2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 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 A. 倒扣测算法 B. 比率测算法 C. 选择测算法 D. 直接测算法 正确答案:C 2. 如果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分解产品目标成本时,应按()。 A. 功能评价系数分解 B. 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分解 C. 按产品制造过程分解 D. 按产品成本项目构成分解 正确答案:C 3. 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A. 完全成本法 B. 变动成本法 C. 吸收成本法 D. 制造成本法 正确答案:B 4. 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A. 制造费用 B. 直接材料 C. 直接人工 D. 变动成本 正确答案:D 5. 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模型和成本模型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D) A. 销售单价 B. 单位变动成本 C. 固定成本 D. 产销量 正确答案:D 6. 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A. 单位售价 B. 总成本 C. 销售收入 D. 变动成本 正确答案:A 7. 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3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产品单价为5元,则保本销量为()件。 A. 30000 B. 20000 C. 12000 D. 7500 正确答案:A 8. 已知企业某产品单价为2000元,目标销量为35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00元,目标利润为600000元,则单位变动成本为()元/件。 A. 1000 B. 1500 C. 1800 D. 2000 正确答案:C 9. 确定功能评价系数常常采用的方法是()。 A. 对比法 B. 评分法 C. 定性分析法 D. 定量分析法 正确答案:B 10. 价值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A. 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

公共管理学作业

1.第1题 新公共管理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 A.政治学 B.行政学 C.经济学 D.行政法学 您的答案:C 2.第2题 1、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您的答案:D 3.第3题 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新西兰 您的答案:A 4.第4题 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成为沟通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桥梁的是()。 A.彼德原理 B.科斯定理 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D.墨菲法则 您的答案:B 5.第5题 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新西兰 您的答案:A 6.第6题 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 A.政府万能理论 B.政府失败理论 C.市场万能理论 D.市场失败理论 您的答案:B 7.第7题 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规划阶段的特征为 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 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 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 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 您的答案:A 此题得分:0.0

8.第8题 目标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创立者是美国管理学家()。 A.彼得?杜拉克C.泰勒 B.帕金森D.法约尔 您的答案:C 此题得分:0.0 9.第9题 政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对象是 A.公共产品 B.私人产品 C.半公共产品 D.半私人产品 您的答案:A 10.第10题 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成为沟通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桥梁的是 A.彼德原理 B.科斯定理 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D.墨菲法则 您的答案:B 11.第11题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您的答案:A 12.第12题 1、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您的答案:D 13.第13题 对非政府公共组织也可称作()。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第三部门 D.公共组织 您的答案:C 14.第14题 关于绩效管理对于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价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绩效管理与市场模式相统一 B.绩效评价与管理是分权化改革的迫切要求

东财《公共管理学》在线作业及答案

东财《公共管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 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模式,这种政府间关系模式称为()。 A. 市场模式 B. 平等模式 C. 等级控制模式 D. 分权模式 满分:4分 2.英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79年()上台以后,英国保守党政府 推行了西欧最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开始了以注重商业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 A. 梅杰 B. 布莱尔 C. 里根 D. 撒切尔夫人 满分:4分 3.在英国,现代国家预算最初萌芽干()世纪,表现为由骑士和贵族组成的“大 议会”对国王财政权的剥夺。 A. 11 B. 12 C. 13 D. 14 满分:4分 4.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为摆脱教会、地主、城镇行会对经济活动的控制,确立 新型的市场秩序,打破地方封锁,扩大国内市场,对外扩张,促进外贸,人们一般强调()的干预作用,这在重商主义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主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A. 市场 B. 国家 C. 军队 D. 发达国家 满分:4分 5.政策监控不包括()环节。 A. 评估 B. 监督 C. 控制 D. 调整 满分:4分 6.税收是当今各国最主要的公共收入形式,公共收入中()以上来自税收收入。 A. 60%

B. 70% C. 80% D. 90% 满分:4分 7.最近一次政府机构改革,也是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变革在()年。 A. 1988 B. 1993 C. 1998 D. 1999 满分:4分 8.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特别是()首先对政府失败问题进行较系统的 研究。 A. 古典学派 B. 新古典学派 C. 保守主义学派 D. 公共选择学派 满分:4分 9.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组织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等管理活动及其 规律的研究。 A. 个人 B. 企业 C. 政府组织 D. 营利组织 满分:4分 10.英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公共部门生产力进行测定,到80年代在中央各 部门进行持续数年的大规模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较成熟完善的绩效评估机制。 A. 雷纳评审 B. 经验式调查 C. 财务管理新方案 D. 政府绩效与结果法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下列属于纯公共物品的有()。 A. 国防 B. 公共安全 C. 外交 D. 环境保护 满分:4分 2.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有()。 A. 经济和政治因素 B. 石油危机之后的经济衰退 C. 经济全球化

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管理的内涵: 所谓公共管理, 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 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的阶段: ( 1) 限制政府干预( 2) 主张政府干预( 3) 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 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 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 公共政策失效 ( 2)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 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 ”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 1) 非政府性( 2) 公益性( 3) 正规性( 4) 专门性( 5) 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 1) 公共性( 2) 利益选择性( 3) 目标指向性( 4) 权威约束性 ( 5) 功能多极性( 6) 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 1) 执政党( 2) 立法机关( 3) 行政机关( 4) 利益集团( 5) 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 1) 公正原则( 2) 受益原则

成本管理网上作业答案

01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 为() A. 成本 B. 产品成本 C. 生产费用 D. 经营费用 2. 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 A. 生产费用 B. 成本开支范围 C. 成本 D. 制造成本 3. 企业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采用比较复杂、详 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 而对于一些次要的产品、费用采用简化 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的原则称为()。 A.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B. 成本分期原则 C. 合法性原则 D. 重要性原则 4. 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 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 )。 A. 68% B. 69% C. 70% D. 71% 5.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 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A. 在产品的数量 B. 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C. 完工产品的数量 D. 废品的数量 6. 当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 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其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可采用 ()。 A.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B.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C. 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比例法 D.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7. 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 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按照()。 A. 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 B. 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C. 产品的类别计算成本 D. 产品的步骤计算成本 8. 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 品种法 B. 分批法 C. 分步法 D. 分类法 9.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是单件生产,月末计算 产品成本时()。 A. 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B. 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 配 C. 区别不同情况确定是否分配生产费用 D. 应采用同小批生产一样的核算方法 10. 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 品种法 B. 平行结转分步法 C. 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 D. 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产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上耗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它的 组成内容包括()。 A. 产品中所耗用的物化劳动的价值 B.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 企业生产中发生的全部支出 D. 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E. 劳动者创造价值的总和 2.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以及产成品 和在产品之间正确分摊费用,应分清有关成本的几个界线包括 ()。 A. 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线 B. 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 C. 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线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策评估的( B )反映的是政策的效率和效能标准。 A.稳定标准 B.事实标准 C.价值标准 D.成本标准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B )。 A.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政策手段?( D )。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思想政治手段 D.文化手段 我国的社会团体具有“半官半民”的特点,说的是其组织的( B )。 A.广泛性 B.双重性 C.针对性 D.中介性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有( CD )。 A.公益性 B.正规性 C.专门性 D.志愿性 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ABCD )方面的能力。 A.管理认知能力 B.管理诊断能力 C.管理决策能力 D.人际沟通能力 )( A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对政府角色理解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胡德C. D.史蒂文·科恩 )界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3 A.财政赤字商品服务质量下降 B. 市场失灵 C. D.政府干预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 C )的学科 A.公共决策 B.公共组织维护 C.公共管理活动规律

D.公共环境 ( C )是由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本质特点决定,也是其阶级性的反映。 A.目标指向性 B.权威约束性 C.功能多极性 D.利益选择性 公共政策具有( ABCD )等特征。 A.公共性 B.利益的选择性 C.权威的约束性 D.功能的多极性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 A.缺位 B.越位 C.错位 D.不到位 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 ACD )。 A.政府官员 B.企业领导 C.政府公职人员 D.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B )。 A.小政府 B.全能的政府 C.间接的政府 D.恰当的政府 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有(ABCD )。 A.公共政策失效 B.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寻租及腐败D. 现代公共管理是以( B )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开放主体体系。 A.企业 B.政府 C.文化团体 D.研究机构

《公共管理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治理: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公共物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准公共物品和纯公共物品、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 3.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人士所制定的计划、规划或所采取的行动;公共政策不只是一种孤立的决定,而且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所构成的过程;公共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或方向,并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有价值之物所作的权威性分配,即涉及人们的利益关系。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为充分、科学、合理和有效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发挥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量利用、开发规划及效益优先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5.管理幅度: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它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 6.组织:指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7.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8.第三部门:指介于政府部门和营利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 二、填空题 1.(雪城会议)(政策)(商业) 2.(有差异或不同) 3.(公共组织) 4.(结果或产出)(外部取向) 5.(公共组织)(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组织)。 6.(共同目标)(协作愿望)(沟通)。 7.(政府失败或政府失灵)(市场失灵) 8.(等级控制)(网络) 9.(公正)(他律)(自律) 三、简答题 1.简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模式:综观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的实践,可以将政府的行为模式概括为以下五种角色: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2.试述网络治理的特征:(1)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2)反思理性的“复杂人”;(3)合作互惠的行动策

成本管理网考作业3

成本管理网上形考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2分。不选、错选或多选,本小题不得分。) 1. 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 A.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B.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C.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D.一级和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 答案: C 2. 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一般是先编制()。 A. 基本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B. 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C. 制造费用总预算 D. 期间费用预算 答案: B 3. 成本报表属于()。 A. 对外报表 B. 对内报表 C. 既是对内报表,又是对外报表 D. 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决定 答案: B 4. 可比产品降低额与可比产品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 A. 成反比 B. 成正比 C. 同方向变动 D. 无直接关系 答案: C 5. 填制商品产品成本表必须做到()。 A. 可比、不可比产品须分别填列 B. 可比、不可比产品可合并填列 C. 既可分别,也可合并填列

D. 填制时无需划分可比、不可比产品 答案: A 6. 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 A.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B. 上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 C. 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D. 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 答案: A 7.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是指()。 A. Σ(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B. Σ(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C. Σ(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D. Σ(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答案: C 8. 成本考核的目标是()。 A. 符合国家法令 B. 符合国家计划 C. 作出综合评价 D. 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 D 9. 特定的责任中心所发生的耗费称为()。 A. 沉没成本 B. 固定成本 C. 相关成本 D. 责任成本 答案: D 10. 把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因素,研究诸因素变动对综合性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是()。 A. 对比分析法

公共管理学作业

公共管理学作业 选择题 1 . (3分) 下面哪一项不是西方新公共治理的差不多理念?(C) A.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划浆” B.引进私营部门的治理手段和体会 C.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 D.公共服务以顾客为导向 2 . (3分) 公共治理与企业治理有(ABCD)等方面的差别。 A.限制因素不同 B.物质基础不同 C.治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 D.绩效评估不同 3 . (3分) 在进行政策规划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认识阻碍政策规划的环境因素,灵活客观地选择规划方案,是(C)原则的表达。 A.优化原则 B.变化原则 C.权变原则 D.系统原则 4 . (3分) 依照公共政策对社会有关群体的阻碍来分,公共政策可分为(AB)等 A.分配性政策 B.调剂性政策 C.元政策 D.差不多政策 5 . (3分)

以下属于公共政策制定的间接主体的是(B)。 A.政党 B.智囊专家 C.立法机关 D.行政机关 6 . (3分) 公共治理者要紧是指(ACD)。 A.政府官员 B.企业领导 C.政府公职人员 D.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治理人员 7 . (3分) 界定政府职能的要紧依据是(C) A.财政赤字 B.商品服务质量下降 C.市场失灵 D.政府干预 8 . (3分) 公共治理者的职业能力要紧包括(ABC)方面的能力。 A.治理认知能力 B.治理诊断能力 C.治理决策能力 D.人际沟通能力 9 . (3分) 目前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要紧活动领域有(ABD)等方面。 A.环境爱护 B.扶贫救困 C.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 D.社会公益 10 . (3分)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差不多特点有(ABCD)。 A.公益性 B.正规性 C.专门性 D.理想性 第2 大题 简答题 1 . (10分) 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表达在哪些方面?答: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表达在以下几方面: 1、强化公共服务,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 2、强化社会治理,保证社会公平、公平。 3、实现宏观调控,稳固经济进展。 4、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2 . (10分) 公共政策规划的差不多程序包括哪几个步骤?答:公共政策规划的差不多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立政策目标。 2、拟订政策方案。 3、评估政策方案。

公共管理学网上作业2答案

作业二答案(没有的题目在作业一中已经有答案) 2 . 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 C. 马克斯?韦伯 6 . 预算会计由财政总预算会计和(B. 单位预算会计)两级组成。 7 .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亦称(A. 行政组织的部门化)。 8 .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亦称(B. 行政组织的层级化)。 12 . 政府失效,政府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B. 经济人) 13 . 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是(公共组织) 14 . 1887年在美国《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的学者是(D. 威尔逊) 18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公共服务管理原则》建议书的时间是(B. 1998年)。 19 . 公共管理伦理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国际社会组织的普遍重视的时间是C. 20世纪末期)。 20 . 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形成于19世纪的(A英国)。 二、多选题 21 . 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abcd ) A 公共管理理想 B 公共管理态度 C 公共管理义务 D 公共管理技能 22 . 公共组织未来发展的趋势(abcd ) A 功能的分化与重合 B 结构的扁平化 C 机构和人员的灵活化 D 工作方法的弹性化 23 . 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主要表现在(abcd ) A 改变管理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 B 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 C 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 D 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 24 . 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abcd )。 A 完整性原则 B 统一性原则 C 可靠性原则 D 分开性原则 25 . 政策规划的程序(abcd ) A 确立政策目标 B 拟定政策方案 C 评估政策方案 D 择优政策方案 26 . 绩效评估指标主要包括( abcd) A 费用指标 B 时效指标 C 数量指标 D 质量指标 27 . 公务员要树立反映市场经济的系列观念有(abcd ) A 竞争观念 B 民主观念 C 法制观念 D 利义观念 28 . 公共组织结构主要类型(abcd A 直线式结构 B 职能式结构 C 直线-职能式结构 D 矩阵式结构 29 . 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运行机制包括(abcd )。 A 分类机制 B 竞争机制 C 保障机制 D 激励机制 三、判断题 31 . 健全公务员法规体系是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根本保证。是 32 . 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是 33 . 解放思想是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保证。是 34 . 绩效预算又称业绩预算. 是 35 .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是指在公共部门工作的人员,具体是指在国家和政府部门、公共事业部门及非营利组织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服务的人员,特别是国家公务员。是 36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对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进行规划、录用、使用、培训、保障等管理活动的总和。是 37 .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内部按上下隶属层级关系有序进行的等级划分。否 38 . 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窄的行政组织结构呈高金字塔型,是“扁平结构”。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