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SDS of silica gel 硅胶干燥剂

MSDS of silica gel 硅胶干燥剂

MSDS of silica gel 硅胶干燥剂
MSDS of silica gel 硅胶干燥剂

Silica Gel

1. Product Identification

Synonyms: Kieselgel; Daiso Gel; Silica, Amorphous

CAS No.: 63231-67-4

Molecular Weight: Not available.

Chemical Formula: Not Available.

Product Codes: 11223, 11224, 11233, 3404, 3405, 3406, 7624

2. 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Ingredient CAS No Percent Hazardous --------------------------------------- ------------ ------------ ---------

Silica Gel 63231-67-4 99 - 100% Yes

3. Hazards Identification

Emergency Overview

--------------------------

CAUTION! MAY CAUSE IRRITATION TO SKIN, EYES, AND RESPIRATORY TRACT.

SAF-T-DATA(tm) Ratings (Provided here for your convenience)

-----------------------------------------------------------------------------------------------------------

Health Rating: 2 - Moderate

Flammability Rating: 1 - Slight

Reactivity Rating: 1 - Slight

Contact Rating: 2 - Moderate

Lab Protective Equip: GOGGLES; LAB COAT; VENT HOOD; PROPER GLOVES

Storage Color Code: Green (General Storage)

-----------------------------------------------------------------------------------------------------------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

This product contains synthetic amorphous silica,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crystalline silica such as quartz, cristobalite or tridymite or with diatomaceous earth or other naturally occurring forms of amorphous silica that frequently contain crystalline forms.

Inhalation:

May cause dryness and irritation to mucous membranes, nose, and throat. Symptoms may include coughing, sore throat, and wheezing.

Ingestion:

No adverse effects expected.

Skin Contact:

May cause irritation with dryness and abrasion.

Eye Contact:

May cause irritation, redness and pain.

Chronic Exposure:

Repeated exposure may cause symptoms similar to those listed for acute effects. Synthetic amorphous silica does not produce silicosis.

Aggravation of Pre-existing Conditions:

No information found.

4. First Aid Measures

Inhalation:

Remove to fresh air. Get medical attention for any breathing difficulty.

Ingestion:

Give several glasses of water to drink to dilute. If large amounts were swallowed, get medical advice.

Skin Contact:

Immediately flush skin with plenty of soap and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Remove contaminated clothing and shoes. Wash clothing before reuse. Thoroughly clean shoes before reuse. Get medical attention if irritation develops.

Eye Contact:

Immediately flush eyes with plenty of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lifting upper and lower eyelids occasionally.

Get medical attention if irritation persists.

5. Fire Fighting Measures

Fire:

Not considered to be a fire hazard.

Explosion:

Not considered to be an explosion hazard.

Fire Extinguishing Media:

Use any means suitable for extinguishing surrounding fire.

Special Information:

Us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breathing equipment appropriate for the surrounding fire.

6.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Ventilate area of leak or spill. Wear appropriate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s specified in Section 8. Spills: Sweep up and containerize for reclamation or disposal. Vacuuming or wet sweeping may be used to avoid dust

dispersal.

7. Handling and Storage

Keep in a tightly closed container, stored in a cool, dry, ventilated area. Protect against physical damage. When

pouring into a container of flammable liquid, ground both containers electrically to prevent a static electric spark.

Containers of this material may be hazardous when empty since they retain product residues (dust, solids);

observe all warnings and precautions listed for the product.

8. Exposure Controls/Personal Protection

Airborne Exposure Limits:

Silica (synthetic, amorphous):

- OSHA Permissible Exposure Limit (PEL) -

80/(%SiO2) mg/m3 (TWA) for amorphous silica, including natural diatomaceous earth.

Ventilation System:

A system of local and/or general exhaust is recommended to keep employee exposures below the Airborne

Exposure Limits. 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 is generally preferred because it can control the emissions of the

contaminant at its source, preventing dispersion of it into the general work area. Please refer to the ACGIH document, Industrial Ventilation, A Manual of Recommended Practices, most recent edition, for details.

Personal Respirators (NIOSH Approved):

If the exposure limit is exceeded and engineering controls are not feasible, a half facepiece particulate respirator

(NIOSH type N95 or better filters) may be worn for up to ten times the exposure limit or the maximum use

concentration specified by the appropriate regulatory agency or respirator supplier, whichever is lowest.. A full-face piece particulate respirator (NIOSH type N100 filters) may be worn up to 50 times the exposure limit, or

the maximum use concentration specified by the appropriate regulatory agency, or respirator supplier, whichever is lowest. If oil particles (e.g. lubricants, cutting fluids, glycerine, etc.) are present, use a NIOSH type R or P filter.

For emergencies or instances where the exposure levels are not known, use a full-facepiece positive-pressure,

air-supplied respirator. WARNING: Air-purifying respirators do not protect workers in oxygen-deficient atmospheres.

Skin Protection:

Wear protective gloves and clean body-covering clothing.

Eye Protection:

Use chemical safety goggles. Maintain eye wash fountain and quick-drench facilities in work area.

9.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ppearance:

White granular powder.

Odor:

Odorless.

Solubility:

Negligible (< 0.1%)

Specific Gravity:

2.10

pH:

3 - 8 (in 5% slurry)

% Volatiles by volume @ 21C (70F):

Boiling Point:

2230C (4046F)

Melting Point:

1610C (2930F)

Vapor Density (Air=1):

Not applicable.

Vapor Pressure (mm Hg):

Not applicable.

Evaporation Rate (BuAc=1):

No information found.

10.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Stability:

Stable under ordinary conditions of use and storage.

Hazardous Decomposition Products:

Oxides of carbon and silicon may be formed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Hazardous Polymerization:

Will not occur.

Incompatibilities:

Reacts with hydrogen fluoride, fluorine, oxygen difluoride, chlorine trifluoride, strong acids, strong bases, and

oxidizers.

Conditions to Avoid:

Moisture, extreme heat, and incompatibles.

11. 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

No LD50/LC50 information found relating to normal route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Cancer Lists\------------------------------------------------------ ---NTP Carcinogen---

Ingredient Known Anticipated IARC Category ------------------------------------ ----- ----------- ------------- Silica Gel (63231-67-4) No No None

12. Ecological Information

Environmental Fate:

When released into the soil, this material is not expected to biodegrade. When released into water, this material is

not expected to biodegrade.

Environmental Toxicity:

This material is not expected to be toxic to aquatic life.

13. Disposal Considerations

Whatever cannot be saved for recovery or recycling should be managed in an appropriate and approved waste

disposal facility. Processing, use or contamination of this product may change the waste management options.

State and local disposal regulations may differ from federal disposal regulations. Dispose of container and unused

contents in accordance with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requirements.

14. Transport Information

Not regulated.

15. Regulatory Information

--------\Chemical Inventory Status - Part 1\---------------------------------

Ingredient TSCA EC Japan Australia

----------------------------------------------- ---- --- ----- ---------

Silica Gel (63231-67-4) Yes No No Yes

--------\Chemical Inventory Status - Part 2\---------------------------------

--Canada--

Ingredient Korea DSL NDSL Phil.

----------------------------------------------- ----- --- ---- -----

Silica Gel (63231-67-4) Yes Yes No Yes

--------\Federal, State &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 Part 1\---------------- -SARA 302- ------SARA 313------ Ingredient RQ TPQ List Chemical Catg. ----------------------------------------- --- ----- ---- -------------- Silica Gel (63231-67-4) No No No No

--------\Federal, State &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 Part 2\---------------- -RCRA- -TSCA-

Ingredient CERCLA 261.33 8(d)

----------------------------------------- ------ ------ ------

Silica Gel (63231-67-4) No No No

Chemical Weapons Convention: No TSCA 12(b): No CDTA: No

SARA 311/312: Acute: Yes Chronic: Yes Fire: No Pressure: No

Reactivity: No (Pure / Solid)

Australian Hazchem Code: None allocated.

Poison Schedule: None allocated.

WHMIS:

This MSDS has been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e hazard criteria of the Controlled Products Regulations (CPR) and

the MSDS contains all of the information required by the CPR.

16. Other Information

NFPA Ratings: Health: 1 Flammability: 0 Reactivity: 0

Label Hazard Warning:

CAUTION! MAY CAUSE IRRITATION TO SKIN, EYES, AND RESPIRATORY TRACT.

Label Precautions:

Avoid contact with eyes, skin and clothing.

Avoid breathing dust.

Keep container closed.

Use with adequate ventilation.

Wash thoroughly after handling.

Label First Aid:

If inhaled, remove to fresh air. Get medical attention for any breathing difficulty. In case of contact, immediately flush eyes or skin with plenty of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Get medical attention if irritation develops or persists.

Product Use:

Laboratory Reagent.

Revision Information:

MSDS Section(s) changed since last revision of document include: 8.

Disclaimer:

******************************************************************************************* *****

Mallinckrodt Baker, Inc. provides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in good faith but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its comprehensiveness or accuracy. This document is intended only as a guide to the appropriate precautionary handling of the material by a properly trained person using this product. Individuals receiving the information must exercise their independent judgment in determining its appropriate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MALLINCKRODT BAKER, INC. MAKES NO REPRESENTATIONS OR WARRANTIES, EITHER EXPRESS OR IMPLIED, INCLUDING WITHOUT LIMITATION ANY WARRANTIES OF MERCHANTABILITY,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WITH RESPECT TO THE INFORMATION SET FORTH HEREIN OR THE PRODUCT TO WHICH THE INFORMATION REFERS. ACCORDINGLY, MALLINCKRODT BAKER, INC. WILL NOT BE RESPONSIBLE FOR DAMAGES RESULTING FROM USE OF OR RELIANCE UPON THIS INFORMATION.

******************************************************************************************* *****

Prepared by: Environmental Health & Safety

干燥剂的合理使用

干燥剂的合理使用 有机化合物在进行波普分析或定性、定量化学分析之前以及固体有机物在测定熔点前,都必须使它完全干燥,否则将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液体有机物在蒸馏前也常要先进行干燥以除去水分,这样可以使液体沸点以前的馏分大大减少;有时也是为了破坏某些液体有机物与水生成的共沸化合物。另外很多有机化学反应需要在“绝对”无水条件下进行,不但所有的原料及溶剂要干燥,而且尚要防止空气中潮气浸入反应容器。因此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试剂和产品的干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原理 干燥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物理法有吸附、分馏、利用共沸蒸馏将水分带走等方法。近年来还常用离子交换树脂和分子筛等来进行脱水干燥。化学法是以干燥剂来进行去水,其去水作用又可分为两类:(1)能与水可逆地结合生成水合物,如氯化钙、硫酸镁等;(2)与水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而生成一个新的化合物,如金属钠、五氧化二磷。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第一类干燥剂。下面以无水硫酸镁为例讨论这类干燥剂的作用。 用无水硫酸镁来干燥含水的有机液体时,无论加入多少量的无水硫酸镁,在25℃时所能达到的最低水蒸气压力为1毫米汞柱,也就是说全部除去水分是不可能的。如加入的量过多,将会使有机液体的吸附损失更多;如加入的量不足,不能达到一水合物,则其蒸汽压力就要比1毫米汞柱高。这说明了在萃取时为什么一定要将水层尽可能分离干净,在蒸馏时为什么会有沸点前的馏分。通常这类干燥剂成为水合物需要一定的平衡时间,这就是液体有机物进行干燥时为什么要放置较久的道理。因为它吸收水分是可逆的,温度升高时蒸汽压也升高,因此液体有机物在进行蒸馏以前,必须将这类干燥剂滤除。 二,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1.干燥剂的选择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通常是将干燥剂直接与之接触,因而使用的干燥剂必须不与该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催化作用,不溶解于该液体中。例如酸性物质不能用碱性干燥剂,碱性物质也不能用酸性干燥剂。有的干燥剂能与某些被干燥的物质生成络合物。如氯化钙易与醇类。胺类形成络合物,因而不能用来干燥这些液体。强碱性干燥剂如氧化钙、氢氧化钠能催化某些醛类或酮类发生缩合、自动氧化等反应,也能使脂类或酰胺类发生水解反应。氢氧化钾(钠)还能显著地溶解于低级醇中。在使用干燥剂时,还要考虑干燥剂的吸水容量和干燥性能。吸水容量是指单位重量干燥剂所吸得水量;干燥效能是指达到平衡是液体干燥的程度,对于形成水合物的无机盐干燥剂采用吸水后结晶水的蒸汽压来表示。例如,硫酸钠形成10个结晶水的水合物,其吸水容量达1.25.氯化钙再多能形成6个结晶水的水合物,其吸水容量为0.97。两者在25℃时水蒸气压分别为1.92及0.30毫米汞柱。因此,硫酸钠的吸水量较大,但干燥效能弱;而氯化钙的吸水量较小,但干燥效能强。所以在干燥含水量较多而又不易干燥的(含有亲水性基团)化合物时,常先用吸水量较大的干燥剂除去大部分水分,然后再用干燥效能强的干燥剂干燥。通常第二类干燥剂的干燥效能较第一类为高,但吸水容量较小,所以都是用第一类干燥剂干燥后,再用第二类干燥剂除去残留的微量水分,而且只是在需要彻底干燥的情况下才使用第二类干燥剂。此外选择干燥剂还要考虑干燥速度和价格。常用过自己的性能见表1: 表1各类有机物常用的干燥剂 化合物类型 干燥剂 烃 CaC12 、Na 、P2O5 卤代烃 CaC12、MgSO4 、、P2O5、Na2SO4 醇 K2CO3、MgSO4、CaO、Na2SO4 醚

硅胶干燥剂的用途

胶干燥剂是透湿性小袋包装的不同品种的硅胶,主要原料硅胶是一种高微孔结构的含水二氧化硅,无毒、无味、无嗅,化学性质稳定,具强烈的吸湿性能,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通常是用硅酸钠和硫酸反应,并经老化、酸泡等一系列后处理过程而制得。硅胶属非晶态物质,其形状透明不规则球体,其化学分子式为mSiO2·nH2O。因而广泛用于仪器、仪表、设备器械、皮革、箱包、鞋类、纺织品、食品、药品等的贮存和运输中控制环境的相对湿度,降低和减缓物品受潮,霉变和锈蚀。 硅胶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对人的皮肤能产生干燥作用,因此,操作时应穿戴好工作服。若硅胶进入眼中,需用大量的水冲洗,并尽快找医生治疗。 硅胶本身是一种中性物质,除与强碱、强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外,不会与其他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同时,硅胶也是唯一通过美国FDA认证,可与药品、食品直接接触使用的干燥剂。 如果硅胶干燥剂发生误食后,应及时就医。通常它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也不会被人体吸收,但并不是每种硅胶干燥剂都是安全的,需要通过医生诊断制定治疗方式。 质量指标符合HG/T2765-2005 单位吸附能力:吸附量RH=20%时≥10% RH=40%时≥20%RH=90%时≥30% 注:按GB10455-89标准:在RH=90%时合格品≥28% 一等品≥29% 优等品≥30%常用规格:0.5g、1g、2g、3g、5g、10g、20g、30g等 包装材料:复合纸、无纺纸、复合无纺纸、杜邦纸、OPP膜 硅胶干燥剂具有较强的吸湿能力,因此应贮存在干燥地方。包装与地面之间要有搁架。包装物有钢桶、纸桶、纸箱、塑料瓶、聚乙烯塑料复合袋、柔性集装袋等。具体包装规格见分类产品说明。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淋、受潮和爆晒。 用途 药品、机械、光学电子、精密仪器、仪表、种子、加工食品、茶叶、各种化纤纺织、皮鞋、皮革、运动鞋以及文物档案、照相机、工艺美术品等一切需要防潮防霉的物品,应用十分广泛。具体说明如下 1、硅胶干燥剂可用于瓶装药品、食品的防潮。保证内容物品的干燥,防止各种杂霉菌的生长。

常识积累:干燥剂的除水原理

常识积累:干燥剂的除水原理 干燥剂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东西,食品为了减少包装中的水分含量防止腐化也会使用干燥剂,衣服等各个方面也需要使用干燥剂。 =干燥剂有两种除水方式,一种是化学吸附,一种是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则是让空气中的水和干燥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合物。物理吸附比如硅胶就是通过物理方式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含量。 化学吸附 1、生石灰干燥剂: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其吸水能力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因此吸水具有不可逆性。不管外界环境湿度高低,它能保持大于自重35%的吸湿能力,更适合于低温度保存,具有极好的干燥吸湿效果,而且价格较低。可广泛用于食品、服装、茶叶、皮革、制鞋、电器等行业。目前最常见“雪饼”中使用该类型干燥剂。 但是生石灰干燥剂由于具有强碱腐蚀性,经常发生伤害小孩或老人眼睛的事情,目前已逐渐被淘汰。 2、氯化钙干燥剂:主要原料是氯化钙,是采用优质碳酸钙和盐酸为原料,经反应合成、过滤、蒸发浓缩、干燥等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白色多孔块状、粒状或蜂窝状固体。味微苦,无臭。水溶液为无色。 主要用作无机化工生产其它各种钙盐的原料;也用作气体的干燥剂,生产醇、酯、醚和丙烯酸树脂时的脱水剂。在食品工业中用作钙质强化剂、固化剂、螯合剂、干燥剂等。 物理吸附

1、硅胶干燥剂:是透湿性小袋包装的不同品种的硅胶,主要原料硅胶是一种高微孔结构的含水二氧化硅,无毒、无味、无嗅,化学性质稳定,具强烈的吸湿性能,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通常是用硅酸钠和硫酸反应,并经老化、酸泡等一系列后处理过程而制得。 硅胶属非晶态物质,其形状透明不规则球体,其化学分子式为mSiO2?nH2O。因而广泛用于仪器、仪表、设备器械、皮革、箱包、鞋类、纺织品、食品、药品等的贮存和运输中控制环境的相对湿度,防止物品受潮,霉变和锈蚀。 2、蒙脱石干燥剂:外观形状为灰色小球,最适宜在50℃以下的环境中吸湿。当温度高于50℃,蒙脱石的”放水”程度便大于”吸水”程度。但蒙脱石的优势在于价格便宜。 蒙脱石干燥剂也称膨润土干燥剂、陶土干燥剂。蒙脱石干燥剂颜色有:紫色、灰色、紫红。蒙脱石干燥剂的特点: ①环保性:以纯天然蒙脱石干燥剂为原料,干燥活化制成,不含任何添加剂和易溶物,是一种无腐蚀、无毒、无公害的绿色环保产品;使用后可作为一般废弃物处理,不会污染环境,可自然降解。 ②适应性:在各种温度的环境下,吸湿性能都能保持稳定; ③防潮性:吸湿性能良好,饱和吸湿率为自身重的50%以上,是传统干燥剂的1.5倍。 产品具有吸湿活性,静态减湿和异味去除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不能采用油封、气相封存的产品中,诸如光学仪器、电子产品、医药保健、食品包装及军工产品的干燥空气封存。 3、纤维干燥剂:是由纯天然植物纤维经特殊工艺精致而成。其中尤其是覆膜纤维干燥剂片,方便实用,不占用空间。它的吸湿能力达到100%的自身重量,是普通干燥剂所无法比拟的。另外,该产品安全卫生,价格适中,是很多生物、保健食品和药品的理想选择。(家里的药瓶盖子里面有一片小纸片,就是纤维干燥剂做成的) 纤维干燥剂特点:

常用干燥剂个作用及原理

常用干燥剂个作用及原理 干燥剂是指能除去潮湿物质(固态、液态或气态)中水分子的物质。干燥剂根据其干燥原理可分为化学干燥剂和物理干燥剂两类。 一. 化学干燥剂 化学干燥剂是一些能吸收水分并常伴有化学反应的物质。常见的有:、浓、 等。 化学干燥剂的蒸气压比水蒸气的蒸气压要小,结果空气中或潮湿物质中的水蒸气不断凝聚进入干燥剂,并生成结晶水合物或相应的酸或碱。上述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碱石灰是另一例化学干燥剂,易吸收水份和,生成, ,既可以用作干燥剂又可以用作的吸收剂。 化学干燥剂的使用原则是,用于干燥气体的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反应。一般来说,酸性气体如等可以用酸性或中性干燥剂干燥,但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碱性气体如等可以用碱性或中性干燥剂干燥,但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干燥;中性气体如等用酸性、碱性或中性干燥剂干燥都可以;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如等不能用浓硫酸等氧化性干燥剂干燥。同时,因能与发生氨合反应生成氨合物而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常见干燥剂与应用如下表所示。 二. 物理干燥剂 能吸收水分但不伴有化学反应的干燥剂称为物理干燥剂。这类干燥剂常见的是硅胶。 硅胶又叫氧化硅胶和硅酸凝胶,化学式可用来表示。它是一种无色透明

或乳白色颗粒,一般约含水3%~7%,吸湿量可达40%。市售商品中常含有,称为变色硅胶。利用它在吸水和脱水中发生的颜色变化来指示硅胶吸湿程度。其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硅胶作为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依靠吸附作用来除去潮湿物质中的水分子,即通过固体表面的质点与各种气体、液体等中的水分子发生相互吸引力而将其吸附在固体物质表面上。这类物质大多有很多的孔隙,有着巨大的表面积。 硅胶可用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而制得,反应的实际过程很复杂,反应方程式一般可 写为: 硅酸在水里的溶解度不大,但生成后并不立即沉淀,而是硅酸分子之间发生缩合形成硅酸凝胶。将硅酸凝胶充分洗涤除去可溶性盐类后,干燥脱水即成为多孔性固体物质,称为硅胶。 具有吸附作用能作为干燥剂的物理干燥剂,除了硅胶外,还有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等。

干燥剂用量的计算

干燥剂用量的计算 干燥剂用量的计算 -参照DIN55474标准 干燥剂用量是干燥剂应用中最关键的一点。如果干燥剂用少了,起不到有效防潮的作用, 产品会受到湿气的侵害;如果干燥剂用多了,则会产生浪费,不经济. □产品包装内目标湿度的设定 在开始计算干燥剂用量前,我们必须要设定一个目标湿度,即包装内允许的最高湿度。一般来说,普通产品在50%以下的湿度环境下就能安全保存,也有很多产品要求更低的湿度, 比如20%的环境。目标湿度设定越低,就需要用更多的干燥剂去保持包装内的干燥。 □阻隔包装的水汽透过率 水汽透过率是(克/平方米?以旨在一个稳定温度湿度条件下的静态环境中,经过24小时(天)的测试时间后渗透过测试材料的水蒸汽的克重。 阻隔包装物的水汽透过率对干燥剂用量的影响非常大,同样一个体积的包装要求保存相同 的时间,如果使用阻隔性很好的材料如铝箔,则干燥剂就可少用一点,如果使用阻隔性很差的材料如薄的PE袋,则需要放入很多的干燥剂才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尽量采用阻隔性好(即水汽透过率低)的阻隔材料来包装产品。另外,阻隔包装的封口一定要严实,且绝对不可以有气孔,任何一个的微小的漏气孔都会使得干燥剂的效用大打折扣。 在不同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同一种阻隔材料的水汽透过率也是不同的。温度、湿度越高,水汽透过率也越高。但是我们在计算时候,只能取一个平均值来使用。DIN55474是建议我们使用 23C ,85%RH条件下的水汽透过率的值。如果结合实际情况取值会使计算更精确。 □包装中湿气的三个来源 在一个特定的包装中,湿气有三个来源,干燥剂的使命就是吸收这三部分水汽,将包装内的湿度控制在目标湿度之下。 (1)产品包装时候,包装内空气含有的初始湿气。比如产品包装的体积是1个立方, 包装时初始温度和湿度是23C ,85附目对湿度的时候,该空气中就含有17.47克水。 ⑵ 产品包装内的包装辅料所含的水分,在储藏运输过程中会逐步挥发出来。比如木料通常有15- 30%的含水率。 (3)在储藏运输过程中,通过阻隔包装物渗透到产品包装中的水汽。比如水汽透过

干燥的原理和方法

干燥 干燥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到的重要操作之一,其目的在于除去化合物中存在的少量水分或其他溶剂。液体中的水分会与液体形成共沸物,在蒸馏时就有过多的“前馏分”,造成物料的严重损失;固体中的水分会造成熔点降低,而得不到正确的测定结果。试剂中的水分会严重干扰反应,如在制备格氏试剂或酰氯的反应中若不能保证反应体系的充分干燥就得不到预期产物;而反应产物如不能充分干燥,则在分析测试中就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甚至可能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所有这些情况中都需要用到干燥。干燥的方法因被干燥物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要求干燥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如果处置不当就不能得到预期 的效果。 1.液体的干燥 实验室中干燥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 (1)物理干燥法 ①分馏法:可溶于水但不形成共沸物的有机液体可用分馏法干燥,如实验4那样。 ②共沸蒸(分)馏法:许多有机液体可与水形成二元最低共沸物(见书末附录3),可用共沸蒸馏法除去其中的水分,其原理见第74~77页。当共沸物的沸点与其有机组分的沸点相差不大时,可采用分馏法除去含水的共沸物,以获得干燥的有机液体。但若液体的含水量大于共沸物中的含水量,则直接的蒸(分)馏只能得到共沸物而不能得到干燥的有机液体。在这种情况下常需加入另一种液体来改变共沸物的组成,以使水较多较快地蒸出,而被干燥液体尽可能少被蒸出。例如,工业上制备无水乙醇时,是在95%乙醇中加入适量苯作共沸蒸馏。首先蒸出的是沸点为℃的三元共沸物,含苯、水、乙醇的比例为74∶∶。在水完全蒸出后,接着蒸出的是沸点为℃的二元共沸物,其中苯与乙醇之比为∶。当苯也被蒸完后,温度上升到℃, 蒸出的是无水乙醇。 ③ 用分子筛干燥:分子筛是一类人工制作的多孔性固体,因取材及处理方法不同而有若干类别和型号,应用最广的是沸石分子筛,它是一种铝硅酸盐的结晶,由其自身的结构,形成大量与外界相通的均一的微孔。化合物的分子若小于其孔径,可进入这些孔道;若大于其孔径则只能留在外面,从而起到对不同种分子进行“筛分”的作用。选用合适型号的分子筛,直接浸入待干燥液体中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即可有选择地除去有机液体中的少量水分或其他溶剂。分子筛干燥的作用原理是物理吸附,其主要优点是选择性高,干燥效果好,可在pH 5~12的介质中使用。表3-3列出了几种最常用的分子筛供选用时参考。

硅胶干燥剂是颗粒状吗

硅胶干燥剂是颗粒状吗 生活中会经常看到很多颗粒状的干燥剂,蓝色、白色、橙色是最为常见的,而且还比较软软的,那么硅胶干燥剂是颗粒状吗?一起通过进行了解下。 硅胶干燥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由天然矿物经过提纯加工而成粒状或珠状。 硅胶干燥剂按原料性质分类: 1、细孔硅胶干燥剂 该产品外观呈白色、半透明状玻璃体。主要用于干燥、防潮,可用作催化剂载体以及有机化合物的脱水精制。因其有堆积密度高和低湿度下吸湿效果明显的特点。可用作空气净化剂,去除空气中的水分以控制空气湿度。在海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也可作为两层平行密封玻璃板之间的除湿,可保持玻璃的透明度。

2、粗孔硅胶干燥剂 该产品外观呈白色,有块状、球形、微球形三类。相对湿度较高环境下吸湿效果更显著。常用做脱水剂和干燥剂、催化剂载体,同时能除去变压器绝缘油中的有机酸和水。另外因其孔径较大,还是硅胶深加工的原料。 3、蓝色硅胶干燥剂 该产品是一种具有高度细孔结构。蓝色,半透明,经吸湿其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红色,可与一般细孔球形硅胶混合使用做指示剂,以指示干燥剂吸水饱合程度,主要用于干燥吸湿。 4、无钴变色硅胶干燥剂 无钴变色硅胶干燥剂外观为桔黄色或半透明玻璃状颗粒,具有

很强的吸湿能力并在吸湿过程中其外观颜色会随着吸湿量的增加而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无钴变色硅胶干燥剂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与细孔硅胶配合使用(所占比例为5%或更高)。当未受潮时呈橘黄色,吸潮后逐渐变成浅绿色,继续吸潮变成墨绿色时,则需要更换新的硅胶或再生使用。无钴变色硅胶干燥剂为不含氯化钴环保型,是蓝色硅胶的替代品。 硅胶干燥剂是颗粒状,想要在生活中了解更多的易爆物品知识,那么就是最好的选择,在这里不仅可述等知识,对其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有哪些也可以详细的了解。

氯化钙干燥剂的使用方法和用量计算

氯化钙干燥剂(dry pole) 目录 Dry Pole 1000, Dry Sac 1000的使用方法 (2) Dry Pole 1000, Dry Sac 1000的参考用量 (3) Dry Sac 2 ~100系列产品的使用方法 (5) Dry Sac 2 ~100系列产品的参考用量 (6) 一定温度和相对湿度下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10) 温度,降雨量和降雨天数记录 (12)

(以用于集装箱为例) 1. 集装箱的检查: 检查集装箱是否有损坏,比如集装箱的壁上,顶部,底部是否有孔或裂缝。 集装箱门必须紧闭,用于密封的橡胶必须良好。 集装箱在装箱前必须干燥、清洁。 2. 检查集装箱中木地板的潮湿程度。 如果可能的话,不要使用木板潮湿值超过20%的集装箱,那会增加受潮的风险。如果 无法改变,则需要根据干燥剂使用手册的说明增加干燥棒的数量,以确保货物安全。 请不要使用木地板湿度已经超过25%的集装箱。 3. 用胶带封住所有集装箱透气孔(靠门顶端的方形小孔),避免运输过程中湿气源源进入。 4. 将干燥棒从密封的塑胶袋内取出,打开干燥棒两侧的6个吸收孔(半圆形),然后将干燥棒挂在集装箱内壁上的保险钩 上,并用胶带将干燥棒的下端贴到内壁上,确保稳固。 由于集装箱靠门部位湿气较重,请在门两侧各挂一条。 5. 装好货物后,及时关闭集装箱门,避免干燥剂使用浪费。 6. 避免在清晨、黄昏、下雨天气装货,这些时段空气湿度较重,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货物受潮风险。 如果集装箱壁和货物之间已经没有空隙可以放置干燥棒,我们可以将干燥棒/干燥包/干燥袋/ 横放在货物上,但是吊挂干燥棒将会使得干燥剂在集装箱内吸湿的范围达到最大。

干燥剂简介

干燥剂 1. 已使用过的干燥剂有没有再利用方法? 如果干燥剂还有效果的话,可以用于家庭的食品的保存或鞋类等的干燥. 石灰干燥剂(RAYM)未吸湿前为粒子状,而吸湿后为粉末状,只要看一下袋子内的干燥剂是否有粒子状物,如有说明其仍有效。硅胶和粘土没有形状的变化所以无法确认其残存能力。混合了蓝胶的变色硅胶随着其吸湿,颜色渐渐变成粉红,硅胶就无效了。但是最近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已不提倡使用混合了氯化钴的变色硅胶。 2.干燥剂的抛弃方法。 在家庭内作为不燃烧垃圾处理。 因石灰干燥剂(RAYM)的原料生石灰与水接触有立即发热的可能性,严禁抛弃于水分多的地方。 3.如果误食了石灰干燥剂如何处理? 原料生石灰(CaO)的原料与水反应发热。如发现有烧伤的征兆时,请找医生观察。如果误食了吸湿后成粉末状的消石灰时一般只要漱口就行了。 消石灰无毒(氢氧化钙),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物质。但是其水溶液有强碱性,会刺激粘膜,所以误食后请喝大量水或牛奶后找医生观察。 4.如果误食硅胶、粘土的话,如何处理? 硅胶、粘土化学性质稳定即使误吞入口内也不会被消化吸收。如果误食请漱口后喝大量水、牛奶、茶等。如果不慎重进入眼睛,请不要揉擦,立即用自来水冲洗。 5.如果干燥剂与食品一起煮了而且误食,如何处理? 干燥剂都是无毒的加热料理后内容物会从小袋中渗出,但对人体没有影响。所以不需要特别处理。如果非常担心请找医生受诊。 6.食品中干燥剂膨胀得很大,为什么? 发生膨胀的干燥剂是石灰干燥剂。 石灰干燥剂的原料为生石灰(氧化钙)。生石灰吸湿后变成消石灰(氢氧化钙)。其形状从粒子变成粉末状。体积增加2-2.5倍。所以本公司在设计干燥剂小袋时已考虑了其膨胀因素,加大了袋子尺寸,以防止其破袋。 * 反应式为CaO + H2O →Ca(OH)2 7.干燥剂与脱氧剂如何区分使用? 干燥剂是通过吸收包装容器内的水蒸气保持低湿度来防止食品受潮。 脱氧剂是通过吸收氧气防止食品的氧化、变色、发霉的。 根据食品的性质以及保存目的来区分使用两者。 8.干燥剂的种类及特征。 干燥剂有物理性干燥剂和化学性干燥剂两种。 前者(RAYM)通过化学反应与水化合吸水。 后者(UNIT PAK粘土、硅胶)其物性不变,通过毛细孔吸收水蒸气。

硅胶干燥剂

硅酸干凝胶: 透明或乳白色粒状固体。具有开放的多孔结构,吸附性强,能吸附多种物质。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作为航空、尖端技术、军事技术部门的特种材料使用,而且也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其已扩到: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革造纸、化工轻工、金属和油漆、医药医疗等。 简介: 硅酸干凝胶是经脱水干燥后的硅凝胶,一般人们称为硅胶,有丰富的孔性结构和大的比表面。 硅胶的化学组成为mSiO2·nH2O,其基本结构单元是硅氧四面体。硅氧四面体以不同方式联结,若联结规则则可得SiO2晶体,无规则堆积则成类似于玻璃态的SiO2胶粒,构成硅凝胶的骨架。堆积时的孔隙在为水凝胶时被水填充,干凝胶时为空孔隙。下图是硅氧四面体联结成晶体SiO2和玻璃态SiO2的结构示意图。硅凝胶的结构类似于玻璃态SiO2的结构。 硅胶的化学稳定性好,耐酸,不耐碱,耐热性好,高纯硅胶在低于700℃时热处理比表面和孔结构无明显变化。硅胶也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可以按颗粒形状分为粉状、粒状、球状硅胶,按密度可分为高、中、低密度硅胶。 硅酸干凝成份: 硅酸干凝成份Si(OC2H5)4(TEOS)和 H2N(CH2)3Si(OC2H5)3(APS)为主要原料,在不同的条件下(催化

剂、热处理、高分子添加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SiO2干凝胶,并通过发光光谱对所得的干凝胶进行了表征。在长波365nm紫外光激发下,干凝胶样品都显示出较强的蓝光发射,但其发光波长和发光强度随着组成和处理条件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APS与有机酸(醋酸)和无机酸(盐酸、硝酸、硫酸)所得SiO2干凝胶的结果为 IHAc(λmax=432nm)>IHNO3(λmax=441nm)≈IH2SO4 (λmax=426nm)》IHCl(λmax=442nm),并且在APS与HCl作用所得的干凝胶样品中,明显存在两种发光中心(其发射峰值波长分别位于442nm和487nm,相应的激发波长分别位于365nm和273nm)。一定量的TEOS与APS相混合并与HAc作用不仅有利于干凝胶样品的迅速形成,而且有利于提高其发光强度:当R(APS/TEOS+TEOS 摩尔比)=0.5-0.7时,样品发光较强,在0.5摩尔APS+0.5摩尔TEOS与3摩尔HAc的反应过程中加入高分子添加剂聚乙二醇(PEG5000、PE10000),所得样品的发光强度先随着PEG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变强,然后随着PEG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变弱,PEG5000和PEG10000的最佳掺杂量分别为0.8g和0.6g。在温度20-200℃的范围内,干凝胶样品的发光强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同时真空中处理样品的发光强度大于空气中处理样品的发光强度。这表明干凝胶样品的发光和氧缺陷及碳杂质有关。

干燥剂使用大全

溶剂干燥方法 一些溶剂因为种种原因总是含有杂质,这些杂质如果对溶剂的使用目的没有什么影响的话,可直接使用。可是在进行化学实验和进行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时,必须将杂质除去。虽然除去全部杂质是有困难的,但至少应该将杂质减少到对使用目的没有防碍的限度。除去杂质的操作称为溶剂的精制,故溶剂的精制几乎都要进行脱水,其次再除去其他的杂质。 1溶剂的脱水干燥: 溶剂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在溶剂制造,处理或者由于副反应时作为副产物带入的,其次在保存的过程中吸潮也会混入水分。水的存在不仅对许多化学反应,就是对重结晶,萃取,洗涤等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操作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溶剂的脱水和干燥在化学实验中是很重要的,又是经常进行的操作步骤。尽管在除去溶剂中的其他杂质时有时往往加入水分,但在最好还是要进行脱水,干燥。精制后充分干燥的溶剂在保存过程中往往还必须加入适当的干燥剂,以防止溶剂吸潮。溶剂脱水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1)干燥剂脱水 这是液体溶剂在常温下脱水干燥最常用使用的方法。干燥剂有固体,液体和气体,分为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以及金属和金属氢化物。干燥剂的性质各有不同,在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干燥剂的特性和干燥剂的性质,才能有效达到干燥的目的。 在选择干燥剂时首先要确保进行干燥的物质与干燥剂不发生任何反应;干燥剂兼做催化剂时,应不使溶剂发生发生分解,聚合,并且干燥剂与溶剂之间不形成加合物。此外,还要考虑倒干燥速度,干燥效果和干燥剂的吸水量。在具体使用时,酸性物质的干燥最好选用酸性物质干燥剂,碱性物质的干燥用碱性干燥剂,中性物质的干燥用中性干燥剂。溶剂中有大量水存在的,应避免选用与水接触着火(如金属钠等)或者发热猛烈的干燥剂,可以先选用氯化钙一类缓和的干燥剂进行干燥脱水,使水分减少后再使用金属钠干燥。加入干燥剂后应搅拌,放置一夜。温度可以根据干燥剂的性质,对干燥速度的影响加以考虑。干燥剂的用量应稍有过剩。在水分多的情况下,干燥剂因吸水吸收水分发生部分或全部溶解生成液状或泥状分为两层,此时应进行分离并加入新的干燥剂。溶剂与干燥剂的分离一般采用倾析法,将残留物进行过滤,但过滤时间太长或周围的湿度过大会再次吸湿而使水分混入,因此,有时可采用与大气隔绝的特殊的过滤装置。有的干燥剂操作危险时,可在安全箱内进行。安全箱在置有干燥剂,使箱内充分干燥(我知道是无水五氧化二磷),或吹入干燥空气或氮气。使用分子筛或活性氧化铝等干燥剂时应添在玻璃管内,溶剂自上向下流动进行脱水,不与外界接触效果较好。大多数溶剂都可以用这种脱水方法,而且干燥剂还可以回收使用。 常用的干燥剂有: ①金属,金属氢化物 Al,Ca,Mg:常用于醇类溶剂的干燥 Na,K:适用于烃,醚,环己胺,液氨等溶剂的干燥。注意用于卤代烃时有爆炸危险,绝对不能使用。也不能用于干燥甲醇,酯,酸,酮,醛与某些胺等。醇中含有微量的水分可加入少量金属钠直接蒸馏。 CaH:一克氢化钙定量与0.85克水反应,因此比碱金属,五氧化二磷干燥效果好。适用于烃,卤代烃,醇,胺,醚等,特别是四氢呋喃等环醚,二甲亚碸,六甲基磷酰胺等溶剂的干燥。有机反应常用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也是用此法进行干燥的。 LiAlH4:常用醚类等溶剂的干燥。 ②中性干燥剂 CaSO4,NaSO4,MgSO4:适用于烃,卤代烃,醚,酯,硝基甲烷,酰胺,腈等溶剂的干燥。CuSO4: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含有5个分子的结晶水时变成蓝色,常用检测溶剂中微量水分。

常用干燥剂的性能和用途

常用干燥剂的性能和用途 1、浓H2SO4: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来除去不与H2SO4反应的气体中的水分。例如常作为H 2、O2、CO、SO2、N2、HCl、CH4、CO2、Cl2等气体的干燥剂。 2、无水氯化钙:因其价廉、干燥能力强而被广泛应用。干燥速度快,能再生,脱水温度473K。一般用以填充干燥器和干燥塔,干燥药品和多种气体。不能用来干燥氨、酒精、胺、酰、酮、醛、酯等。 3、无水硫酸镁:有很强的干燥能力,吸水后生成MgSO4.7H2O。吸水作用迅速,效率高,价廉,为一良好干燥剂。常用来干燥有机试剂。 4、固体氢氧化钠和碱石灰:吸水快、效率高、价格便宜,是极佳的干燥剂,但不能用以干燥酸性物质。党用来干燥氢气、氧气、氨和甲烷等气体。 5、变色硅胶:常用来保持仪器、天平的干燥。吸水后变红。失效的硅胶可以经烘干再生后继续使用。可干燥胺、NH3、O2、N2等。 6、活性氧化铝(Al2O3):吸水量大、干燥速度快,能再生(400 -500K烘烤)。 7、无水硫酸钠:干燥温度必须控制在30℃以内,干燥性比无水硫酸镁差。 8、硫酸钙:可以干燥H2。O2。CO2。CO 、N2。Cl2、HCl 、H2S、NH3、CH4等。 由上述可知、对一些气体的干燥剂可作如下选择。 气体名称常用干燥剂气体名称常用干燥剂 CO 浓H2SO4、CaCl2、P2O5H2S CaCl2 CO2CaCl2、浓H2SO4、P2O5N2浓H2SO4、CaCl2、P2O5 Cl2CaCl2、浓H2SO4NH3CaO、KOH或碱石灰 H2CaCl2、P2O5NO Ca(NO3)2 HBr CaBr2、ZnBr2O3CaCl2 HCl CaCl2、浓H2SO4SO2浓H2SO4、CaCl2、P2O5 HI CaI2 液体适用干燥剂 Drying Agents for Liquids

常用干燥剂及其使用

实验室常用干燥剂及其使用 除去固体、液体或气体内少量水分的方法称干燥。有机实验中几乎所做的每一步反应都会遇到试剂、溶剂和产品的干燥问题,所以干燥是实验室中最普通但最重要的一项操作。如果试剂和产品不进行干燥或干燥不完全,将直接影响有机反应、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波谱鉴定和物理常数测定的结果。 干燥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两种。物理方法有吸附(包括离子交换树脂法和分子筛吸附法)、共沸蒸馏、分馏、冷冻、加热和真空干燥等,化学方法按去水作用的方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与水能可逆地结合生成水合物,如氯化钙、硫酸钠等;一类与水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如金属钠、五氧化二磷等。下面按有机物的物理状态介绍各种干燥的方法和实验操作。 1.固体的干燥 (1)晾干:将待干燥的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或培养皿中,尽量平铺成一薄层、再用滤纸或培养皿覆盖上,以免灰尘沾污,然后在室温下放置直到干燥为止,这对于低沸点溶剂的除去是既经济又方便的方法。 (2)红外灯干燥:固体中如含有不易挥发的溶剂时,为了加速干燥,常用红外灯干燥。干燥的温度应低于晶体的熔点,干燥时旁边可放一支温度计,以便控制温度。要随时翻动固体,防止结块。但对于常压下易升华或热稳定性差的结晶不能用红外灯干燥。红外灯可用可调变压器来调节温度,使用时温度不要调得过高,严防水滴溅在灯泡上而发生炸裂。 (3)烘箱烘干:实验室内常用带有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其使用温度一般为50~300℃,通常使用温度应控制在100~200℃的范围内。烘箱用来干燥无腐蚀、无挥发性、加热不分解的物品。切忌将挥发、易燃、易爆物放在烘箱内烘烤,以免发生危险。 (4)干燥器干燥:普通干燥器一般适用于保存易潮解或升华的样品。但干燥效率不高,所费时间较长。干燥剂通常放在多孔瓷板下面,待干燥的样品用表面皿或培养皿装盛,置于瓷板上面,所用干燥剂由被除去溶剂的性质而定。 1. 变色硅胶是使用较普遍的干燥剂,其制备方法是:将无色硅胶平铺在盘中,在

有机化学实验干燥剂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文档

有机化学实验干燥剂的选择与运用 化学干燥法是将适当的干燥剂直接加入到待干燥的液体中去,使与液体中的水分发生作用而达到干燥的目的,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探究有机化学实验干燥剂应用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有机化学实验中常遇到需要对液态有机物进行干燥处理的问题,其目的在于除去化合物中存在的少量水分或其他溶剂,如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常有一些合成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实验,如乙醚的制备、乙酸乙酯的制备、溴乙烷的制备以及环己烯的制备等,在这些合成实验中,产物常常要经过洗涤、干燥,并最终通过蒸馏才能达到一定的纯度。干燥剂的使用能够体现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化学实验能力,所以干燥是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重要操作之一。 1、干燥的意义和作用 在合成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实验中,为了得到较纯的产物,往往需要进行蒸馏操作,但液体中的水分有可能与液体形成共沸物,在蒸馏时就有过多的“前馏分”,造成产物的严重损失,最终导致产率严重降低。在许多合成反应中,需要严格的无水条件,但试剂中的水分会严重干扰反应,如在制备格氏试剂或酰氯的反应中若不能保证反应体系的充分干燥就得不到预期产物。有些化学反应是通过分析产生的水来判断反应进程的,而反应产物如不能充分干燥,则在分析

反应进程时就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甚至可能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液态有机化合物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萃取、洗涤等操作带入的,反应溶剂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在溶剂制造、处理或者由于副反应时作为副产物带入的,另外,反应溶剂在保存的过程中吸潮也会混入水分。水的存在不仅对许多化学反应,也对重结晶、萃取、洗涤等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操作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反应溶剂的脱水和干燥在化学实验中也是很重要的,是经常进行的操作步骤。尽管在除去溶剂中的其他杂质时往往加入水分,但最好还是进行脱水后再使用。上面所述所有情况中都需要用到干燥。干燥的方法因被干燥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要求干燥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如果处置不当就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干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燥剂选择不好,则除杂效果不好;干燥剂用量少,除杂效率就会降低;干燥剂用量偏多,则可能吸附部分液态化合物,使产物的最终产率降低。 2、干燥剂的选择 在实验室中,一般干燥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但最常用的是化学方法[1].物理方法常用的有分馏法、共沸蒸馏法、分子筛干燥法、冷冻法等。化学干燥法是将适当的干燥剂直接加入到待干燥的液体中去,使与液体中的水分发生作用而达到干燥的目的。在化学

硅胶干燥剂_片状干燥剂_蒙脱石_活性炭_矿物干燥剂_湿度卡等干燥剂实用知识

干燥剂是一种从大气中吸收潮气的除水剂,它的干燥原理就是通过物理方式将水分子吸附在自身的结构中或通过化学方式吸收水分子并改变其化学结构,变成另外一种物质。 干燥剂的物理与化学本质 干燥剂的化学本质有两大方面,一是极易与水反应,例如1. 硅胶干燥剂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通常是用硅酸钠和硫酸反应,并经老化、酸泡等一系列后处理过程而制得。硅胶属非晶态物质,其化学分子式为mSiO2.nH2o。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硅胶的化学组份和物理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许多其它同类材料难以取代的特点。硅胶干燥剂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 2.生石灰(CaO),碱石灰(CaO与NaOH混合物),与水蒸汽在一般条件下就能自发反应当然是效果很好的干燥剂拉;其二是有比较大的固体表面积,楼上所说的C(活性C)算是,不过活性C多用作吸附剂或脱色剂,干燥剂还是碱石灰最好。 干燥剂产品分类 目前干燥剂行业中主要有以下五种典型产品: 干燥剂主要包括:硅胶干燥剂高效干燥剂、、矿物干燥剂、、活性炭、、蒙脱石、矿物 干燥剂、凹凸棒石粘土干燥剂、柱状干燥剂、医药食品用小包装干燥剂集装箱干燥剂、可 变形纤维片状干燥剂。 1.、硅胶干燥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由天然矿物经过提纯加工而成粒状或珠状。作为干燥剂,它的微孔结构(平均为2A。) 对水分子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硅胶最适合的吸湿环境为室温(20-32)、高湿 (60-90%),它能使环境的相对湿度降低至40%左右,因此硅胶干燥剂应用范 围非常广泛。同时,硅胶的化学组分和物理结构,决定了它具有其它同类材料难以取代的特点: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 质量指标符合HG/T2765-2005 单位吸附能力:吸附量RH=20%时≥10% RH=40%时≥20%RH=90%时≥30% 注:按GB10455-89标准:在RH=90%时合格品≥28% 一等品≥29% 优等品≥30% 1、细孔硅胶干燥剂: 该产品外观呈白色、半透明状玻璃体。主要用于干燥、防潮,可用作 催化剂载体以及有机化合物的脱水精制。因其有堆积密度高和低湿度下吸

干燥剂使用大全

干燥剂使用大全 溶剂干燥方法 一些溶剂因为种种原因总是含有杂质,这些杂质如果对溶剂的使用目的没有什么影响的话,可直接使用。可是在进行化学实验和进行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时,必须将杂质除去。虽然除去全部杂质是有困难的,但至少应该将杂质减少到对使用目的没有防碍的限度。除去杂质的操作称为溶剂的精制,故溶剂的精制几乎都要进行脱水,其次再除去其他的杂质。 1溶剂的脱水干燥: 溶剂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在溶剂制造,处理或者由于副反应时作为副产物带入的,其次在保存的过程中吸潮也会混入水分。水的存在不仅对许多化学反应,就是对重结晶,萃取,洗涤等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操作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溶剂的脱水和干燥在化学实验中是很重要的,又是经常进行的操作步骤。尽管在除去溶剂中的其他杂质时有时往往加入水分,但在最好还是要进行脱水,干燥。精制后充分干燥的溶剂在保存过程中往往还必须加入适当的干燥剂,以防止溶剂吸潮。溶剂脱水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1)干燥剂脱水 这是液体溶剂在常温下脱水干燥最常用使用的方法。干燥剂有固体,液体和气体,分为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以及金属和金属氢化物。干燥剂的性质各有不同,在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干燥剂的特性和干燥剂的性质,才能有效达到干燥的目的。 在选择干燥剂时首先要确保进行干燥的物质与干燥剂不发生任何反应;干燥剂兼做催化剂时,应不使溶剂发生发生分解,聚合,并且干燥剂与溶剂之间不形成加合物。此外,还要考虑倒干燥速度,干燥效果和干燥剂的吸水量。在具体使用时,酸性物质的干燥最好选用酸性物质干燥剂,碱性物质的干燥用碱性干燥剂,中性物质的干燥用中性干燥剂。溶剂中有大量水存在的,应避免选用与水接触着火(如金属钠等)或者发热猛烈的干燥剂,可以先选用氯化钙一类缓和的干燥剂进行干燥脱水,使水分减少后再使用金属钠干燥。加入干燥剂后应搅拌,放置一夜。温度可以根据干燥剂的性质,对干燥速度的影响加以考虑。干燥剂的用量应稍有过剩。在水分多的情况下,干燥剂因吸水吸收水分发生部分或全部溶解生成液状或泥状分为两层,此时应进行分离并加入新的干燥剂。溶剂与干燥剂的分离一般采用倾析法,将残留物进行过滤,但过滤时间太长或周围的湿度过大会再次吸湿而使水分混入,因此,有时可采用与大气隔绝的特殊的过滤装置。有的干燥剂操作危险时,可在安全箱内进行。安全箱在置有干燥剂,使箱内充分干燥(我知道是无水五氧化二磷),或吹入干燥空气或氮气。使用分子筛或活性氧化铝等干燥剂时应添在玻璃管内,溶剂自上向下流动进行脱水,不与外界接触效果较好。大多数溶剂都可以用这种脱水方法,而且干燥剂还可以回收使用。常用的干燥剂有: ①金属,金属氢化物 Al,Ca,Mg:常用于醇类溶剂的干燥 Na,K:适用于烃,醚,环己胺,液氨等溶剂的干燥。注意用于卤代烃时有爆炸危险,绝对不能使用。也不能用于干燥甲醇,酯,酸,酮,醛与某些胺等。醇中含有微量的水分可加入少量金属钠直接蒸馏。CaH:一克氢化钙定量与0.85克水反应,因此比碱金属,五氧化二磷干燥效果好。适用于烃,卤代烃,醇,胺,醚等,特别是四氢呋喃等环醚,二甲亚碸,六甲基磷酰胺等溶剂的干燥。有机反应常用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也是用此法进行干燥的。 LiAlH4:常用醚类等溶剂的干燥。 ②中性干燥剂 CaSO4,NaSO4,MgSO4:适用于烃,卤代烃,醚,酯,硝基甲烷,酰胺,腈等溶剂的干燥。 CuSO4: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含有5个分子的结晶水时变成蓝色,常用检测溶剂中微量水分。CuSO4适用于醇,醚,酯,低级脂肪酸的脱水,甲醇与CuSO4能形成加成物,故不宜使用。 CaC2:适用于醇干燥。注意使用纯度差的碳化钙时,会发生硫化氢和磷化氢等恶臭气体 CaCl2:适用于干燥烃,卤代烃,醚硝基化合物,环己胺,腈,二硫化碳等。CaCl2能于伯醇,甘油,酚,某些类型的胺,酯等形成加成物,故不适用。

硅胶干燥剂

构。硅胶的化学组份和物理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许多其他同类材料 词语解释 化学式xSiO2·yH2O。透明或乳白色粒状固体。具有开放的多孔结构,吸附性强,能吸附多种物质。在水玻璃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或盐酸)并静置,便成为含水硅酸凝胶而固态化。以水洗清除溶解在其中的电解质Na+和SO4 2-( Cl-)离子,干燥后就可得硅胶。如吸收水分,部分硅胶吸湿量约达40%,甚至300%。用于气体干燥,气体吸收,液体脱水,色层分析等,也用做催化剂。如加入氯化钴,干燥时呈蓝色,吸水后呈红色。可再生反复使用。 安全性能 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硅胶是一种非晶态二氧化硅,应控制车间粉尘含量不大于10毫克/立方米,需加强排风,操作时戴口罩。 硅胶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对人的皮肤能产生干燥作用,因此,操作时应穿戴好工作服。若硅胶进入眼中,需用大量的水冲洗,并

尽快找医生治疗。 蓝色硅胶由于含有少量的氯化钴,有潜在毒性,应避免和食品接触和吸入口中,如发生中毒事件应立即找医生治疗。 硅胶在使用过程中因吸附了介质中的水蒸汽或其他有机物质,吸附能力下降,可通过再生后重复使用。 安全术语:S22 Do not breathe dust. 切勿吸入粉尘。 硅胶的分类: 一般来说,硅胶按其性质及组分可分为有机硅胶和无机硅胶两大类。 无机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通常是用硅酸钠和硫酸反应,并经老化、酸泡等一系列后处理过程而制得。硅胶属非晶态物质,其化学分子式为mSiO2 .nH2O。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各种型号的硅胶因其制造方法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微孔结构。硅胶的化学组份和物理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许多其它同类材料难以取代的特点: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家庭用做干燥剂,湿度调节剂,除臭剂等;工业用作油烃脱色剂,催化剂载体,变压吸附剂等;精细化工用分离提纯剂,啤酒稳定剂,涂料增稠剂,牙膏摩擦剂,消光剂等。 有机硅胶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习惯上也常把那些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

硅胶干燥剂 再生方法

微波炉可以再生 在生活中常用到干燥剂保护物品,防止受潮发霉变质。爱好摄影的朋友,对摄影器材的保护更加小心翼翼,大多会使用防潮箱和干燥剂配合,保护自己心爱的设备,但干燥剂吸水饱和后,就会失效。如果可以有效再生,循环使用,当然是一件很好事,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干燥剂盒,使用起来虽然方便,但价格昂贵,而且干燥剂的重量也很少(约100g ),防潮箱内湿度很快就到非安全区域了,现告诉大家一个硅胶再生的好方法。 一般家庭中都有微波炉,用微波炉再生硅胶,简单,方便,省事,大家看看。 市面上出售的干燥剂都有外包装,有的是纸质的,有的是无纺布的。如果直接放置于微波炉中烘烤,第一,外包装纸会变形,第二,外包装纸可能燃烧,很不安全,我将干燥剂中的颗粒取出来,大家注意,硅胶干燥剂分两种,一种是白色的硅胶颗粒,一种是蓝色的硅胶颗粒,也称变色硅胶,这种硅胶颗粒在干燥的时候显色为蓝色,在吸水后变为粉红色,变色硅胶在化工材料店都可以买到。

第一步:将干燥剂从外包装中取出来,放到陶瓷碗中。 第二步:将取出的干燥剂颗粒放入微波炉中,使用微波加热。

加热步骤,大火加热15分钟,保持在微波炉中10分钟,再大火加热15分钟,取出放置在餐桌上自然冷却。如果观察到蓝色硅胶干燥剂没有完全变我蓝色,可以再加热一次。 第三步:完全冷却后,用丝袜装起来,哈哈,干燥剂包就做成了。试试看吧。 失效的蓝色硅胶干燥剂颗 粒再生后的蓝色硅胶干 燥剂颗粒

丝袜大小随意

操作关键点: 1. 小心不要让干燥剂颗粒撒漏,这样很难收拾,干燥剂颗粒是圆形的,撒漏后四处乱跑,哈哈,要把它们全找回来,可是件不容易的事。 2. 根据微波炉的功率大小,注意加热的温度不要过高,过高的温度会将干燥剂颗粒烤爆裂。 3. 烘烤15分钟以后,一定要自然冷却10分钟以上在烘烤一次,这样再生的干燥剂颗粒吸潮性能恢复是最好的。 4. 装硅胶干燥剂颗粒的丝袜不要太薄,1是容易破,2是可能会有灰尘漏出,对保护的器材会有污染,如果很薄的丝袜,建议用 两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