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713磁县基本情况

0713磁县基本情况

0713磁县基本情况
0713磁县基本情况

磁县经济及煤炭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汇报

磁县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

欢迎到磁县就“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作专题调研,磁县作为一座典型的因煤而兴的县域经济体,经历过辉煌的发展时期,也为国家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煤炭资源型产业的资源日趋枯竭,我县经济增长也出现了有规则递减,收益递减规律也越来越明显。下面我就全县经济及煤炭资源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磁县古称磁州,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接处,太行山东麓,辖18个乡镇,367个行政村,地域面积994.6平方公里,总人口63.1万人。地势西高东低,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是全国重点产煤县、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县、中国童装加工名城、国家优质商品粮基地县。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综合实力平稳提升。全县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75.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30.4亿元,年均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6.7亿元增加到12.1亿元,年均增长1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42.6亿元增加到49亿元,年均增长13.1%,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全国第271位、全省第15位。今年上半年,全县GDP预计实现108亿元,增长7%,全部财政收入完成

12.2亿元,增长9%,一般预算实现9.5亿元,增长19.6%,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增加值26亿元,增长6%。

二、磁县煤炭产业发展情况

磁县作为北方煤炭能源重地,煤炭开采的历史可追溯到十八世纪。规模开采在建国以后,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达顶峰,有统计数据以来,共生产原煤约1.22亿吨,最高峰年产原煤350万吨,累计创造价值310亿,为国家上缴税金达110亿元。洗煤厂、焦化厂更是遍地开花。煤炭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支持了我县及省市经济发展,为国家能源建设提供了保障。

磁县煤炭资源的开采在建国后主要是有地方国有煤矿及乡镇集、个体煤矿几种形式。由于煤炭资源枯竭,煤矿数量由高峰期的300余家锐减到现在的9家。其中,观台矿区共有煤矿80余家,目前保留矿井4家(六合公司、戎利煤矿、前岭煤矿、峰合煤矿);黄沙矿区共有煤矿60余家,目前保留矿井1家(申家庄煤矿);岳城矿区共有煤矿50余家,目前保留矿井4家(旭源煤矿、天成煤矿、昱武煤矿、天磁煤矿)。其余都党矿区、白土矿区、林坦矿区等共有煤矿110余家一全部关闭。煤炭产业从业人员从高峰时的近5万人减少到不足5500人。由于煤炭形势下行,现有9家煤矿仅有六合公司和申家庄煤矿2家维持生产,其他7家处于停产整顿和破产的边缘。而按照市委、市政府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工作安排,现有六合公司和申家庄煤矿也面临“去产能”关停的问题,申家庄煤矿2017年关停,六合公司2018年关停。

三、煤炭产业衰退对磁县经济发展的影响

煤炭产业是磁县地区长期以来重要的支柱产业,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煤炭资源开采。近年来,煤炭资源逐步枯竭,申家庄矿井剩余可采储量189.3万吨(包括保护煤柱),六合公司矿井剩余可采储量359万吨(包括保护煤柱)。磁县地区煤炭生产大幅萎缩,产量大幅下降。2010年,全地区原煤产量170万吨,2014年全地区原煤产量锐减到100万吨,2015年实现恢复性增长,原煤产量155万吨。采掘业产值比鼎盛时期下降30%左右。

煤炭产业发展兴衰也直接反应到我县经济发展上。“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增长呈现前高后低,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磁县主要经济指标及煤炭产业数据

单位:万元、%年度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指标

GDP 1753318 2022545 2250791 2202849 2282678 2304120 GDP增速13.5 12.8 11.3 8.6 7.6 7.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6335 510000 536076 587982 578400 489087 原煤产量(吨)1699869 1653056 1358687 1433340 1007962 1553968 全部财政收入205866 270000 287598 250158 185473 18704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866 113524 160833 150499 118406 121368 全部采掘业税收115496 131241 113681 63242 42400 29857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磁县经济、财政严重依赖资源型产业,最高峰煤炭利税贡献达到18亿元。磁县GDP增长、财政收入等方面在2013、2014年期间出现增长拐点,主要原因就是煤炭开采量的下降和原煤价格的下滑,而2014年我县财政收入出现断崖式下滑的主因更是当年原煤产量为“十二五”时期最低点的100万吨,比2010年的巅峰期下滑了41.2%,比2013年下滑了30%。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煤炭资源逐步枯竭,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磁县煤炭经过多年的开采,煤炭储量逐步减少。由于资源枯竭,区域内原有的煤矿数量由上世纪90年代的300余家锐减到目前的9家。资源枯竭、企业关闭、环境污染、经济衰退,使资源型工矿区所特有的单一产业结构与加快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恶化与改善人居环境之间的矛盾等集中凸现,给磁县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煤矿关停任务艰巨,涉及的煤矿职工约6500人面临停产歇业的危机,社会稳定压力巨大。

产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接续替代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磁县经济、财政严重依赖资源型产业,目前磁县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行业技术更新缓慢,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单一,矿产粗加工比重大,产品附加值低,原料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低下,主要是围绕煤炭的开发利用形成的煤炭采选、焦化、初级煤化工等产业,第一产业、高端制造、服务业极为脆弱,循环煤化工等产业支撑项目正处于实施阶段,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GDP和财税贡献力还十分有限。虽然我县从政策和服务上对项目建设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但资金短缺、产品需求不足等矛盾仍很突出。

采煤区沉陷情况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煤炭采掘业在促进磁县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大面积地面塌陷,磁县总的采煤沉陷区影响面积为380平方公里,沉陷土地15万亩(约100平方公里),最大沉降深度为15米,平均沉降深度2.5米,耕地沉陷已达到3万余亩,涉及农耕人口5万余人。4300余户、21500间民房因采煤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累计经济损失高达10亿多元。县乡道路由地面沉陷造成断裂、扭曲,破坏总长约140公里。磁县观台中学、白土中学、林坛中学、黄沙中学及7个乡镇60余所小学教学楼由于地面沉陷形成危楼,煤矿区基础设施陈旧破败、城镇功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通过搬迁改造工程的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改善沉陷区基本发展条件和解决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环境污染历史欠账较多,治理难度大。采煤矿区周边农作物和水生物种受到污染,种植业、养殖业效益滑坡,给农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煤矿大量排出的废水、粉煤灰以及露天堆放的煤矸石等废气污染村庄、农田、河道及地下水,对沉陷区环境条件产生极大破坏。

主体税收大幅下滑,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煤炭资源的枯竭,直接造成我县财税收入锐减,可用财力无法满足保工资、保运转及施行养老保险改革、公车改革等刚性支出需求,收支矛盾异常突出。2016年,全年县级财力测算为15.2亿元,而人员工资、养老保险改革、民生必保、非税返还等刚性支出需求共计36.2亿元,收支缺口较大。

同时,我县又面临压减产能的压力,2016年上级下达我县压减煤炭产能任务为165万吨,直接影响税收1.9亿元。这其中涉及到关闭我县申家庄煤矿、六合公司两大支柱企业,如果关闭两个企业,不仅会造成收入锐减,还会带来职工安置、支出增加等一系列社会稳定问题。

五、磁县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做法

推进我县产业转型升级,是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孜孜以求的一项工作。“十二五”时期,我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构筑多元产业格局为重点,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在推进产业转型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突出项目建设带动。“十二五”时期,累计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75个,完成投资7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6个。强化接续产业,大力延伸煤炭产业链条。积极推进以煤业为基础,循环经济为龙头的产业链条建设,适当延长能源产业链条,黑猫炭黑、鑫宝炭黑油、裕泰煤气制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等一批战略性支撑项目建成达效,煤化工产业链条初具规模。发展替代产业,力促项目结构多元化。因为我县工业结构单一、基础薄弱,在替代产业的选择上对第二产业多元化、集约化发展的同时,把大力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卓达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宏乾矿山支护设备、中材风电叶片产业基地、溢泉湖综合开发、磁州窑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华成语文化博览园、台湾智能电视、派克兰帝等一批战略性支撑项目开工建设,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引领。同时,还签约和谋划储备了中化精细化工产业园、莱克汽贸城、海尔虚实网服务园、华源医药物

流园等一批超亿元产业项目,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结构更趋优化。以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多产业发展平台。五大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入园企业达89家,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磁县经济开发区、漳河经济开发区被列入省级重点园区,溢泉湖旅游度假区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磁州商贸城被复评为“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

突出生态建设攻坚。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铁腕治理大气污染,全面实施县城及周边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六合、申家庄煤矿电厂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实施了一批重点水域、山体、矿区生态建设工程,加大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力度,围绕矿山废弃物再生资源化,重点开展了对生产排放的煤矸石、矿山尾矿、“渣、灰、气、液”的综合利用,目前各大中型煤炭资源型企业每年排放的煤矸石、化工渣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2015年PM2.5平均浓度比2014年下降12.06%,为营造“APEC蓝”和“阅兵蓝”作出了应有贡献。持续开展“绿美磁县”攻坚行动,累计完成植树造林30.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8%。

突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着力推进产业转型,磁县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以招商增加就业,以创业推动就业,以培训促进就业,以政府援助扶持“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十二五”以来,共开发就业岗位10万多个,新增创业成功2万多人,带动就业7万多人,县本级零就业家庭已基本消除。积极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初步构建了“五保合一”与城乡低保有机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待遇及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

率均为100%;建立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积极为城市特困群体解决住房难问题。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先后实施了100多个社会发展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

六、几点建议

“十三五”时期,磁县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但随着城市人口增加、社会精细化管理要求,持续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不配套、后续产业跟不上、公共服务能力弱、生态修复任务重等突出问题,制约着磁县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磁县成功实现转型仍需要中央、省、市的大力扶持。

1、统筹相关政策,加快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资源型县(市)在全国稳增长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些县(市)收入下滑不仅影响其本身,而且对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很大。“腾龙换鸟,凤凰涅槃”是资源型县(市)突破发展困境的唯一出路。当前,正值国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建议中央省深入研究资源型地区发展特点,统筹整合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京津企业到资源转型县落户安家,特别是类似于我县这种工业基础比较雄厚、产业园区已具规模、基础设施配套齐备等多重优势的资源性县,希望国家省市发改系统做好引导桥梁,在我县现有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建立京津产业合作示范区。

2、建立资源枯竭区域产业振兴政策和上级资金奖补办法。资源枯竭和产业衰退地区在产业升级和转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使产业及招商政策的限制,国家取缔一些地区招商优惠后,最为内陆的资源

枯竭县,在招商引资方面比较性优势不突出,后续接续产业项目难落地。同时,本地资源企业在实施转型升级项目时,资金成为制约项目建设的重要瓶颈。希望中央省在制定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相关政策时,考虑资源枯竭区域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放宽相关政策限制,加大中央资金和债券基金投放力度,力促资源企业快速转型。

3、加大资源枯竭煤矿及“去产能”关停煤矿后续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针对未来几年由于资源枯竭或者年“去产能”需关停的煤矿,中央、省应研究制定后续政策和财政扶持意见,政策主要考虑停产煤矿的职工安置、安全隐患消除、经济补偿等。支持煤矿就地转产,对转产煤矿在项目建设资金方面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建设项目债券基金等多种资金方式予以支持,帮助企业渡过转产难关。

2016年7月14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