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财经类高考的模拟题1

2011年财经类高考的模拟题1

2011年财经类高考的模拟题1
2011年财经类高考的模拟题1

2011年财经类对口升学高考的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15×3=45)

1、下列结算方式中,只能用于同城结算的是()。

A商业汇票 B 支票 C 托收承付 D 委托收款

2、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 )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

A.明细分类科目

B.会计对象

C.会计科目

D.总分类科目

3、应付账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1 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5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3 000元,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

A.借方1 000元

B.借方3 000元

C.贷方1 000元

D.贷方3 000元

4、某会计人员在审核记账凭证时,发现误将8 000元写成800元,尚未入账,一般应采用( )改正。

A.重新编制记账凭证

B.红字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冲账法

5、对账的内容一般不包括( )。

A.账证核对

B.账账核对

C.账实核对

D.账表核对

6、以下( )不属于利得:

A.企业接受政府补助取得的资产

B.处理固定资产的净收益

C.销售原材料获取的的收益

D.流动资产价值变动

7、下列各项,会导致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高于对应日期银行对账单余额的是()。

A.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

B.企业已付款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

C.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

D.企业误将存款5920元记录为5290元,但银行未错

8、某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经过若干加工工序才能形成产成品,且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与其它加工成本所占比重相差不大。该企业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时,宜采用()。

A.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

B.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的方法

C.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计算的方法

D. 约当产量比例法

9、下列凭证不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有( )。

A.付款收据

B.银行转来的各种结算凭证

C.工资发放明细表

D.出差人员车票

10、下列事项中能够引起资产总额增加的是( )。

A.接受投资者投资

B.以银行存款偿还债务

C.从银行提取现金

D.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11、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发现的是( )。

A.重记经济业务

B.漏记经济业务

C.借贷金额不等

D.借贷方向相反

12、( )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A.会计要素

B.会计科目

C.会计账户

D.会计对象

13、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 )。

A.现值

B.重置成本

C.历史成本

D.公允价值

14、下列有关会计记录文字表述正确的是( )。

A.会计记录都必须使用中文

B. 使用何种文字可以由企业自行选择

C. 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取代中文

D.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可以使用一种外国文字取代中文

15、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是(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实质重于形式

B.可比性

C.可靠性

D.相关性

二、多项选择(5×3=15)

16、会计账户中各项金额的关系可用( )表示。

A.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C.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D.本期期初余额=上期期末余额

17、下列账户中,期末结转后应无余额的账户有( )。

A.主营业务收入

B.主营业务成本

C.实收资本

D.制造费用

18、关于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表述正确的有( )。

A.两者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

B.两者登记依据相同

C.两者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

D.两者作用不同

19、下列方法中,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

A.填制和审核凭证

B.登记会计账簿

C.编制会计报表

D.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下列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 )。

A.会计核算制度

B.会计监督制度

C.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D.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三、判断题(15×3=45,正确的画A,错误的画B)

21、运用借贷记账法时,每一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必须等于贷方发生额。( )

22、单位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须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原件( )

23、费用和成本类账户的结构是,贷方登记费用或成本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费用或成本的减少额,期末结账后无余额。( )

24、复合会计分录是由几个简单会计分录合并而成的。( )

25、公司股东之间因战略投资发生分歧,其中甲股东决定退出公司,经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公司以银行存款400 000元支付甲股东有关款项,同时办理工商行政登记,减少公司注册资本400 000元。该业务引起银行存款减少,实收资本减少。( )

26、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表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

27、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必定是法律主体。( )

28、企业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科目,对于本企业重要的业务,可以按照重要性原则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细分,设置更为具体的会计科目,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或者不经常发生的业务,可以对某些会计科目进行适当的归并。( )

29、简单记账法是一种较为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 )

30、各种日记账、总分类账以及资本、债权、债务明细账都可采用三栏式账簿。( )

31、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32、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33、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但不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

34、账簿登记完毕后,要在记账凭证上签名或者盖章,并在记账凭证的“过账”栏内注或画“√”,表示已经记账完毕,避免重记、漏记。( )

35、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应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之和核对相符。( )

四、计算题(5×15=75)

36、某厂有400名职工,工资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试计算该厂职工平均工资、职工工资的标准差

37、根据下列资料计算:(1)产量指数及产量变化对总产值的影响;(2)价格指数及价格变化对总产值的影响。

38、某外贸公司出口一种茶叶,规定每包规格不低于150克,现在用不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1%进行检验,其结果如下:

否达到规格要求.(2)以同样的概率估计这批茶叶合格率范围.

39、某企业2002年6月份职工人数如下表所示。

要求:计算6月份平均职工人数。

40、某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的产品价格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1)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变动程度;(2)由于三种产品产量变动而使总产值增加或减少额

五、会计实务Ⅰ(20×3=60)

41、某生产车间发生机物料消耗2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5 000元(按应付工资14%提取福利费),支付办公费、水电费等合计 6 000元。

42、借入短期借款偿还应付账款10 000元。

43、填制支票一张,交纳上月所得税款27500元。

44、厂供销业务员王力出差,预支差旅费1000元,以现金支付。

45、从银行提取现金40000元。

46、售给宏达商场#01产品200件,每件135元,增值税销项税4590元,价税全部收到,存入银行存款户。

47、向银行借入的为期三个月的借款已到期,通知银行以存款偿还借款80000元。

48、以现金支付职工工资40000元。

49、购入A材料一批,价款6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10200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50、王力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730元;退回现金270元。

51、收到投资者投入机器一台,价值100000元。

52、收到宏达商场商业汇票一张,用以抵付货款58000元。

53、预提本月应负担的借款利息1500元。

54、按规定计提折旧费。其中:生产车间提取7000元,厂行政提取12000元。

55、购入A材料已验收入库,结转其实际成本60000元。

56、结转本月已销产品成本80000元。

57、企业本月共发出甲材料51200元,其中生产A产品耗料30000元,生产B产品耗料18000元。车间一般耗料2000元,行政管理部门耗料1200元。

58、企业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60500元,其中生产A产品工人工资27000元,生产B产品工人工资18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1500元。

59、企业根据58题资料,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

60、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M单位的购料款35100元和退还天蓝公司的预购款23400元。

六、会计实务Ⅱ(3×20=60)

61、①2007年3月4日,企业在进行现金清查时,发现库存现金较账面余额多出500元。经查,其中300元为应付给乙企业的货款,其余200元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转入“营业外收入”。

②2007年4月15日,企业在进行现金清查时,发现库存现金较账面余额少了500元。其中200元系出纳人员李某工作失误造成,应由其赔偿,其余300元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转入管理费用。③2007年4月末,某企业在资产清查中材料盘亏100 000元,经批准作为管理费用处理。增值税税率为17%,④2007年12月末,某企业在年终的财产盘点过程中,发现少了一台钻床,账面原始价值500 000元,已提折旧200 000元,该设备已提取了减值准备3 000元。请为该企业处理上述待处理财产损溢业务的会计分录

62、①某企业2007年1月1日,从农行借入长期借款1 000 000元,用于扩建厂房,年末完工交付使用。借款期为三年,年利率9%,每年年末归还借款利息,到期一次还清本金,请为该企业处理该长期借款相关会计分录。

②某企业1月1日向建设银行借入偿还期为3个月,月息为6‰的借款100000元。该企业采用预提法进行利息费用的核算。请为该企业处理该短期借款的形成、分月计息及到期归还本

息的会计分录。

③某机械制造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于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10年2月5日购入钢材100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每吨单价4000元,价款400000元,进项税额68000元,双方商定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方式支付货款,付款期限为3个月。以银行存款支付运费40000元,增值税抵扣率为7%,抵扣额2800元,该批钢材已运到,并验收入库。钢材的计划成本每吨4100元。要求,计算该批钢材材料成本差异,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63、①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6月3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供货合同,向其出售一批产品,货款金额共计100 000元,应交增值税17 000元。根据购货合同的规定,乙公司在购货合同签订后一周内,应当向甲公司预付货款60 000元,剩余货款在交货后付清。2009年6月9日,甲公司受到乙公司交来的预付货款60 000元并存入银行,2009年6月19日甲公司将货物发到乙公司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乙公司验收后付清了剩余货款。请分别为甲公司、乙公司做有关的会计分录处理。

②甲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核算坏账损失,坏账准备金计提比例为5‰。2000年1月1日,应收账款账户的余额为1000000元;2000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户的余额为800000元。2000年度发生如下相关业务:5月8日,收回1999年度核销的坏账4000元,存入银行。11月9日,因一客户破产,有应收账款2500元不能收回,经批准确认为坏账。请做坏账准备方面的相关计算并编制会计分录。

七、附加题

64、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应的增值税税率为17%,材料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该公司2000年4月30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借方余额为4万元,该借方余额均可用下月的销项税额抵扣。5月份发生如下涉及增值税的经济业务:(1)购买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60万元,增值税额为10.2万元,公司已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该原材料已验收入库。

(2)用原材料对外投资,双方协议按成本作价。该批原材料的成本和计税价格均为41万元,应交纳的增值税额为6.97万元。

(3)销售产品一批,销售价格为2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实际成本为16万元,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购货方,货款尚未收到。该销售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4)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30万元,应由该批原材料负担的增值税额为5.1万元。

(5)月末盘亏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

(6)用银行存款交纳本月增值税2.5万元。

要求: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应交税金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

65、甲企业会计人员在结账前进行对账时,查找出以下错账:(

(1)用银行存款预付建造固定资产的工程价款86000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86000

贷:银行存款86000

在过账时,'在建工程'账户记录为68000元。

(2)用现金支付职工生活困难补助300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300

贷:现金300

(3)计提车间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3500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35000

贷:累计折旧35000

(4)用现金支付工人工资45000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工资4500

贷:现金4500

要求:指出对上述错账原因、应采用何种更正方法,并编制相关错账的更正会计分录。

2019年各地高考模拟卷诗歌赏析试题汇编

2019 年各地高考模拟卷古达诗歌赏析试题汇编 (湘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1~2 题。 甲午除夜① 元好问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已恨太官余麯饼②,争教汉水入胶船 ③?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④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注】① 金天兴三年(1234 年)一月十日,金哀宗在蒙古与南宋的夹击之下,自缢身死。除夕之夜,元好问被蒙古军羁押在山东聊城,独坐斗室之中,感慨万千,写下了此诗。② 麯饼:《晋书·愍帝纪》:“京师饥甚,太仓有麯数十饼,麴允屑为粥以供帝。”③ 胶船:传说周昭王南攻楚国,准备渡过汉水,当地人以胶粘船以进,至中流,胶溶船解,周昭王遂滑水而死。④ 大定明昌:是金鼎盛时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句中的“人事”“推迁”表现了金朝灭亡的事实,“忽”字表现了其灭亡速度之快。 B. 第二句,“坐守”表现了诗人被羁押的处境,又运用比喻表现了诗人的强烈愿望。 C. 颔联用典,用“已恨”“争教”联结,以晋愍帝和周昭王类比哀宗;痛切之感,溢于言表。 D. 颈联回顾了全盛时期的金朝;“三千牍”言哀宗功绩已记载于史册,“五十年”言时间之久长。 2.后人评价元好问的诗歌“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请结合本诗简要概括。(6 分) (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押题卷)阅读下面这首汉诗,完成3~4 题。 秋风辞 ①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①: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 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进而“顾祝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 3.下面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 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 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

【典型题】数学高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典型题】数学高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25π B .50π C .125π D .都不对 2.()22 x x e e f x x x --=+-的部分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3.设集合M={1,2,4,6,8},N={1,2,3,5,6,7},则M ?N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2 B .3 C .5 D .7 4.设01p <<,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如图,则当p 在()0,1内增大时,( ) ξ 0 1 2 P 12 p - 12 2 p A .()D ξ减小 B .()D ξ增大 C .() D ξ先减小后增大 D .()D ξ先增大后减小 5.设集合{1,2,3,4,5,6}U =,{1,2,4}A =,{2,3,4}B =,则()C U A B ?等于( ) A .{5,6} B .{3,5,6} C .{1,3,5,6} D .{1,2,3,4} 6.已知a 与b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3a b -等于( ) A 7B 10 C 13 D .4 7.函数()ln f x x x =的大致图像为 ( )

A . B . C . D . 8.已知复数 ,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9.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 -= (a >0,b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5 2 y x =,且与椭圆 22 1123x y +=有公共焦点,则C 的方程为( ) A .221810 x y -= B .22145 x y -= C .22 154 x y -= D .22 143 x y -= 10.已知非零向量AB 与AC 满足 0AB AC BC AB AC ?? ?+?= ? ?? 且1 2AB AC AB AC ?=,则ABC 的形状是( )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以上均有可能 11.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2AB =,设P ,Q 满足AP AB λ=, ()()1AQ AC λλ=-∈R ,若3 2 BQ CP ?=-,则λ=( ) A . 12 B 12 ± C 110 ± D . 32 2 ± 12.设集合(){} 2log 10M x x =-<,集合{} 2N x x =≥-,则M N ?=( )

2013年3月浙江省技术高考模拟试题

2013年3月浙江省技术高考模拟试题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第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作图时,事选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題(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技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技术在军事、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B.人类在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 C.随着技术发展,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增加,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减少D.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标志 2.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头上的电子显示屏 可以显示尺寸。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电子显示屏的设计主 要是为了 A.实现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B.考虑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C.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D.实现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3.如图所示是室外可伸缩晒衣架的设计方案示意图,设计中主要考虑晒衣架的安装和足够的承重能力。下列设计分析 中不恰当的是 A.底座上设有多个安装孔,以便挂架与墙体牢固连接B.支架可伸缩,方便衣服的晾晒和收取 C.晒杆上的圆孔设计,可以提高晒杆的结构强度 D.上下支架之间采用铰连接,以实现可伸缩 4.如图所示是一款高度可升降、钢化玻璃面的茶几。下到关于该茶几的评价中不恰当的是 A.支架高度可调节,适合不同人群的需求 B.台面采用钢化玻璃,时尚大方 C.底座接触面积小,结构稳定性较差 D.造型独持,结构简洁 5.下列关于锉削加工的操作要领中不正确的是 A.锉削加工使用的工具是锉刀 B.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

《红楼梦》名著阅读高考模拟题汇编(部分有答案)

《红楼梦》名著阅读高考模拟题汇编 《红楼梦》是高中必读名著,是近年来的高考热点。了解高考怎么考,对阅读可以起到风向标作用。许多高考题,设计十分巧妙,简直可以当做导读来用。 近年来一些优秀的阅读题汇编如下,按照难易程度排序,你能答对几道题呢? 1.2008年江苏卷 《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姻”“木石前盟”的含义。 【参考答案】“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2.2011年江苏卷 《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 【参考答案】袭人;蒋玉菡、贾宝玉。 3.2012年江苏卷 “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的什么地方? 【参考答案】黛玉辞世;宝玉、宝钗成亲;潇湘馆。 4.2013年江苏高考 《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

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 【参考答案】惜春、迎春;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5.2014年江苏高考 《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 【参考答案】“葬花魂”的依据:小说中有黛玉葬花的重要情节;表达女性精神在一个时代的毁灭。“葬诗魂”的依据:小说中多有黛玉吟诗的情节;表达对诗意消亡的哀悼。 6.2015年江苏高考 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指谁? 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刘姥姥。朴实善良,善解人意;老于世故,精明狡黠;幽默风趣,性格诙谐;顺从讨好,偶有反抗。 7.2017年北京高考 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8.2018年北京高考 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 9.2020年东城一模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

课标全国卷数学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题号 一 二 三 选做题 总分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z = 2i 1+i ,z 的共轭复数为z ,则z ·z =( ) A .1-i B .2 C .1+i D .0 2.(理)条件甲:??? 2<x +y <40<xy <3;条件乙:??? 0<x <1 2<y <3,则甲是乙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文)设α,β分别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l ?α,则“l ⊥β”是“α⊥β”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k 的值是( )

A.4 B.5 C.6 D.7 4.(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函数f(x)=1 x在其定义域上是减函数 B.两个三角形全等是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必要条件 C.命题“?x∈R,x2+x+1>0”的否定是“?x∈R,x2+x+1<0”D.给定命题p、q,若p∧q是真命题,则綈p是假命题 (文)若cos θ 2= 3 5,sin θ 2=- 4 5,则角θ的终边所在的直线为() A.7x+24y=0 B.7x-24y=0 C.24x+7y=0 D.24x-7y=0 5.如图是依据某城市年龄在20岁到45岁的居民上网情况调查而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现已知年龄在[30,35)、[35,40)、[40,45]的上网人数呈现递减的等差数列分布,则年龄在[35,40)的网民出现的频率为() A.0.04 B.0.06 C.0.2 D.0.3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1

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起法律工具主义,还要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依法治国。此后,法律就被公认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所谓治世之具,也可以叫治国之具,法律的工具主义从这儿就开始了。到唐朝,魏征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在马上的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的鞭子就是法律,这样就把法律工具主义更加形象化。既然古代的法律是君主手中的鞭子,这个法律必然受到君主的影响。遇有开明的君主就能够发挥法律治世功能的作用,遇到昏君那就没有办法发挥法律的治世功能。历史事实也确实如此。唐太宗时期就是个讲究法制的时代。当时,针对官吏假冒伪造履历,唐太宗说了一句话,以后再遇到假冒履历的官员必死不赦。不久,又发现了假冒履历的事情,大理寺少卿戴胄据法断流,没有断死刑,唐太宗就非常不高兴,说我说过以后再有一定要处死。这时戴胄讲了一句话,他说什么是法,法是“国家布大信于天下”,不能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使法丧失了大信,这样说服了唐太宗。唐太宗说了一句话,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所以皇帝也遵法了,这就发挥了法律的工具主义的作用,这是遇到了明主。 遇到了昏君的时候,就是法制的败坏。隋文帝本来是很重视法律的,但是到晚年任意为法。比如说六月天要判处犯人死刑,大家就劝解他从汉以来都秋冬行刑,六月天不能判死刑。他说六月天为什么不能判死刑呢?六月天还有雷霆震怒,雷还会击人呢,我是皇帝我也可以杀人。所以法律工具主义是人治下的法制,遇到明主确实起到了治世的功能,但是遇到昏君的时候便不能发挥积极作用。法律工具主义不仅影响了整个古代社会,也包括近代社会。想起用法就把法拿出来,不想用法就把法收起来。所以今天我们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法律权威主义的观念,就必须肃清法律工具主义的残余影响。 法与改革的关系就是古人所说的改制与更法。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其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联在一起的。到汉以后,专制制度牢固建立起来,谈改革多半都是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先秦的也好,以后的也好,体制改革总是和法制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成功的改制,成功的改革都是和法制相向而行。举一个大家知道的例子,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就经济体制改革来说,是建立一家一户的封建的生产方式。政治体制改革是废除世卿制度,建立军功爵制。这次改革借助于法律,颁布了许多新法。开阡陌,封疆令,废除了过去的土地国有制。颁布二十等军功爵令,奖励首功,废除世卿世禄。这些法律明确地提出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对改革起了引导作用。其次商鞅也利用法律扫除或者是减除阻碍改革的旧势力。把反对改革的旧贵族,甚至太子的师傅处以肉刑,借以推动改革。最后是运用法律来巩固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得到了秦国百姓的拥护,所谓秦民大悦。尽管商鞅被处以死刑,但其法未败。所以改制与更法密切相关,成功的例子都是改制与更法相向而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的认识起源很早,法律作为治国之具,从它用来治理国家那天起,就形成了法律工具主义。 B.魏征用比喻来阐释法律工具主义,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着鞭子,就是法律。 C.在古代要发挥法律治国之具的作用,皇帝至关重要。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会使法律失去它应有的信用。 D.戴胄能够依法断案,没有判假冒履历的官员死刑,他认为“法乃天下之法”,非皇帝一人之法,不能随意变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追溯法律工具主义源头,指明我国在很早时候就有人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主张。 B.文章第一段引用官员履历造假事件,论证古代社会君主对法律工具主义所起的作用。 C.文章第二段,以隋文帝为反面事例,论证君主不依法行事随意变更法律造成的恶果。 D.文章第三段,在论法与改革的关系时,运用商鞅变法,阐明改革与变法应相向而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3届高考理综仿真模拟考试题

高考仿真模拟考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一 命题人:罗声震 钟 杰 刘旭东 组卷:唐家文 审核:纪爱萍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两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题 每题6分 共126分) 注意事项: 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 净,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钙是组成生物体的一种重要化学元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盐含量过多,肌肉就会出现抽搐 B .植物对钙离子的需要量极少,但钙仍属植物的必需元素 C .秋天,落叶在脱落前后,钙的含量无明显降低 D .基因工程中,常用CaCl2处理植物细胞,以便导入重组DNA 2.2009年5月18日,墨西哥流行病学与疾病控制中心负责人表示,检测到发生突变的甲 型H1N1流感病毒。类似情况在美国和加拿大也被发现,这让学者非常担心,因为新病毒有 可能具有更强的侵入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病毒侵入机体内经T 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病毒所特有的抗原特性 B .效应T 细胞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病毒入侵的细胞 C .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 .人体感染病毒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可能彻底消除 3.读下图分析有关曲线,其中全部正确的组合是 ①甲图表示杂合子Aa 连续自交若干代,后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w_w_w.k_s5%u.c_om ②乙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与自由 结合发生于cd 时期 ③丙图用一定 浓度的植物生 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应选用c 点对应的浓度, A 、 B 曲线分别表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④丁图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由图可推知 A .不摄入酪氨酸会使皮肤细胞无法合成黑色素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理综二高考模拟试题汇编西藏人民出版社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理综二高考模拟试题汇编西 藏人民出版社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 BWYTT-19998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编写组编.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ISBN7-223-01581-0 Ⅰ.高? Ⅱ.高? Ⅲ.化学(2)课—高中—习题—升学参考资料IV.G634 中国版本图书馆C IP数据核字(2003)第039452 号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化学(2)) ———天利38 套高考模拟试题 作者《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编写组 责任编辑李海平 封面设计天利 出版西藏人民出版社 社址拉萨市林廓北路20 号邮政编码850000 北京发行部:100027 北京4717 信箱 电话:010 -、 印刷北京市金顺印刷厂 经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本8 开(787× 1092 毫米) 字数千 印张 版次2003 年7月第1 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7-223-01581-0/ G·675 定价14 .80 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测11A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1C-12N-14O-16F-19Na-23 Si-28P-31S-32Cu-64 第Ⅰ卷 本卷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的 1.在下列现象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汞等有毒物质的浓缩 D.氮化物污染 2.英国科学家维尔莫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一只小羊,取名为“多莉”,以下 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 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 子宫内发 育成“试管婴儿” 3.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D.生长激 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4.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的变化是 ()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 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5.图11-1是某二倍体(2N)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1 A.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上图所示细胞的①②③④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次级性母细胞的染色体数始终为N条 C.上图所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D.上图所示的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①②③ 6.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蚕丝、棉花和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纯净的碳酸钡可作为医用“钡餐” C.酒厂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D.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是不能用来消毒饮用水7.有 M、R两种主族元素,已知M 2-离子与R+离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M与子数之和一定等于19 B.M、R可能分别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 C.M、R可能分别处于第三周期和第二周期 D.M与R 的质子数之差可能等于7 8.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在40℃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 两种 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 A.硫酸铜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中C u2+的数目 9.下列实验能够实现的是 () 蒸干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A.氯化铝溶液无水氯化铝 B.金属钠氧化钠 加入过量铁粉电解 C.硫酸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D.氯化镁溶液金属镁 10.如图11-2,液面上浮着一个空心铁球,数天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铁球表面出现红色锈斑 ②铁球表面出现黑色锈斑 ③量筒内水位下降④量筒内水位上 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能在无色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Fe3+、Cl-、SCN-B.H+、Fe2+、ClO-、NO - 图11-2 A.Na 3 C.K+、Al3+、AlO-、S2- D.Mg2+、N H+、SO2-、Br 244 - 12.生物降解塑料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消除废弃塑 CH3CH2O 料对环境的污染。PHB塑料就属于这种塑料,其结构简式为? O CH C n 下面有关P H 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 HB是分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B.P HB的降解过程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C.合成P HB的单体是C H3C H2CH(O H)COOH D.通过加聚反应 可以制得P HB 催化剂 13.对可逆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2m o 量氧气反应可生成2molSO3 B.当S O2消耗速率等于O2生成速率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当S O2 转化率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增大压强或者升高温 度,平衡都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019-2020数学高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9-2020数学高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设a b ,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 A .若a b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 b ∥ B .若a αβ∥,b ∥,αβ∥,则a b ∥ C .若a b a b αβ??P ,,,则αβ∥ D .若a b αβ⊥⊥,,αβ⊥,则a b ⊥r r 2.2 5 32()x x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 A .80 B .-80 C .40 D .-40 3.如果 4 2 π π α<< ,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sin cos tan ααα<< B .tan sin cos ααα<< C .cos sin tan ααα<< D .cos tan sin ααα<< 4.在“一带一路”知识测验后,甲、乙、丙三人对成绩进行预测. 甲:我的成绩比乙高. 乙:丙的成绩比我和甲的都高. 丙:我的成绩比乙高. 成绩公布后,三人成绩互不相同且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那么三人按成绩由高到低的次序为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乙、甲 D .甲、丙、乙 5.函数()()2 ln 1f x x x =+-的一个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0,1 B .()1,2 C .()2,3 D .()3,4 6.一动圆的圆心在抛物线2 8y x =上,且动圆恒与直线20x +=相切,则此动圆必过定点( ) A .(4,0) B .(2,0) C .(0,2) D .(0,0) 7.已知sin cos 0θθ<,且cos cos θθ=,则角θ是(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 C .第三象限角 D .第四象限角 8.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①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重合; ②两条直线一定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③若M α∈,M β∈,l αβ=I ,则M l ∈; ④空间中,相交于同一点的三直线在同一平面内.

高考模拟试题1

高考模拟试题1 高三 2011-05-06 09:49 高考模拟试题1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感喟/匮乏吝啬/褪色遒劲/集腋成裘 B.漂白/漂洗着眼/着落屏除/屏气凝神 C.祈祷/颀长梦魇/笑靥歆羡/万马齐喑 D.隔阂/弹劾脖颈/陷阱洗濯/擢发难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剽悍录像机欢渡春节贻误战机 B.笔杆两码事顾名思义风云变换 C.震撼吊胃口艰苦奋斗迫不及待 D.宣泄金刚钻无可置疑应接不遐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联系上下文,说说翠翠这时候为什么会“忽然哭起来”,她不何而哭。 B.这部作品以其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C.如《与吴质书》中“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的但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是”),比现在的语意轻。 D.还没等二虎子说完,连长就摆了摆手:“啊,原来是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上班途中,我碰到步行的老李,问他为啥没开车,他说最近他总是安步当车。

B.虽然刚出土的这件帛画已残破不堪,但是专家们通过它的一鳞半爪还是认定此作出自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之手。 C.王教授非常瞧不起那些述而不作的学者,认为他们没有创见便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D.因为打碎了父亲珍爱的花瓶,我躲在公园里不敢回家,我害怕被父亲生吞活剥了。 5.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 是() 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②①③④⑤⑦⑥ B.①③⑤④②⑦⑥ C.②③①④⑤⑥⑦ D.②⑤④①③⑦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奇妙的“自然数局” 人们在自然界里,迄今发现的最为神奇的数,就算是黄金数0.618了,不过,神奇的大自然不仅给出了黄金数,还给出了神奇的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是意大利13世纪的数学家,他发现有这样一组数列非常奇妙:1,1,2,3,5,8,13,21……这个数列表面无奇,但内里神奇,因为大自然里许多事物都能展现出这种数列,百合的花瓣是3瓣,飞燕草是5瓣,翠雀花是8瓣,金盏草是13瓣,紫宛是21瓣……

2013年高考模拟题

2013年高考模拟题 2013-1-6 命题人:李老师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Ⅱ卷的答题栏中,本 题共10小题) 1. 如图所示,在铁芯P 上绕着两个线圈a 和b ,则 A.线圈a 输入正弦交变电流,线圈b 可输出恒定电流 B.线圈a 输入恒定电流,穿过线圈b 的磁通量一定为零 C.线圈b 输出的交变电流不对线圈a 的磁场造成影响 D.线圈a 的磁场变化时,线圈b 中一定有电场 2. a 、b 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从介质进入空气时,其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用 a 、b 两光束 A.先后照射双缝千涉实验装置,在缝后屏上都能出现干涉条纹,由此确定光是横波 B.先后照射某金属,a 光照射时恰能逸出光电子,b 光照射时也能逸出光电子 C.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若b 光不能进入空气,则a 光也不能进入空气 D .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a 光的反射角比b 光的反射 角大 3. 在xOy 平面内有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2m/s,振幅为A 。M 、N 是平 衡位置相距2m 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0时,M 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 轴正方向运动, N 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s 。则 A.该波的周期为53 s B.在t=13 s 时,n 的速度一定为2m/s C.从t=0到t=1s ,M 向右移动了2m D.从t=13 s 到t=23 s ,M 的动能逐渐增大 4. 半径为a 右端开小口的导体圆环和长为2a 的导体杆,单位长度电阻均为R 0.圆环水平固 定放置,整个内部区域分布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盛场,磁感应强度为B 0.杆在圆环上以速度v 0 平行于直径CD 向右做匀速直线坛动.杆始终有两点与圆环良好接触,从圆环中心O 开始, 杆的位置由θ确定,如图所示。则 A.θ=0时,杆产生的电动势为2Bav B.θ=π3 时,杆产生的电动势为Bav 3 C.θ=0时,杆受的安培力大小为0 2)2(2R av B +π

数学高考模拟试卷

2015年江苏高考数学模拟试卷(四) 第Ⅰ卷 (必做题 分值16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设集合{0,1,2}A =,{2}B x x =<,则A B I = ▲ . 2.已知复数z 满足(1)1z 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 . 3.交通管理部门为了解机动车驾驶员(简称驾驶员)对某新法规的知晓情况,对甲、乙、丙、丁四个社区做 分层抽样调查.假设四个社区驾驶员的总人数为N ,其中甲社区有驾驶员96人.若在甲、乙、丙、丁四个社区抽取驾驶员的人数分别为12,21,25,43,则这四个社区驾驶员的总人数N 为 ▲ . 4.袋子里有两个不同的红球和两个不同的白球,从中任意取两个球,则这两个球颜色不相同的概率 为 ▲ . 5.如右图所示的流程图的运行结果是 ▲ . 6.给定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垂直于其中一个平面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 ▲ . 7.已知1sin cos 2αα= +,且(0,)2πα∈,则 cos2sin()4 α πα-的值为 ▲ . 8.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1AD =, 60BAD ?∠=, E 为CD 的中点.若1AC BE =u u u r u u u r g , 则AB 的长 为 ▲ . 9.已知a ,b ∈R ,若a 2+b 2-ab =2,则ab 的取值范围是 ▲ . 10.已知{}{},n n a b 均为等比数列,其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若对任意的* n ∈N ,总有314 n n n S T +=, 则 3 3 a b = ▲ . 11.已知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12,F F ,梯形的顶点,A B 在双曲线上且 12F A AB F B ==,12//F F AB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 12.已知a ∈R ,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2 2170x x a -+≤的解集中有且仅有3个整数,则实数a 的取 值范围为 ▲ .

高考模拟试卷1

高考模拟试卷1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已知全集U ={0,1,2,3,4},设集合A ={0,1,2},B ={1,2,3},则A ∩(?U B )等于( ) A .{3} B .? C .{1,2} D .{0} 答案 D 解析 ∵U ={0,1,2,3,4},B ={1,2,3},∴?U B ={0,4},且A ={0,1,2} ,∴A ∩(?U B )={0}. 2.设复数z 满足i·z =2+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 D 解析 z =2+i i =1-2i ,复平面内该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1,-2),它在第四象限. 3.已知双曲线x 2a 2-y 22=1(0

∴e =c a =2. 4.《易经》是我国古代预测未来的著作,其中同时抛掷三枚古钱币观察正反面进行预测未知,则抛掷一次时出现两枚正面一枚反面的概率为( ) A.18 B.14 C.38 D.12 答案 C 解析 抛掷三枚古钱币出现的基本事件共有: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正反反,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共8种,其中出现两正一反的共有3种,故概率为38 . 5.(2019·浙江三校联考)已知log 2(a -2)+log 2(b -1)≥1,则2a +b 取到最小值时,ab 等于( ) A .3 B .4 C .6 D .9 答案 D 解析 由log 2(a -2)+log 2(b -1)≥1,可得a -2>0, b -1>0且(a -2)(b -1)≥2. 所以2a +b =2(a -2)+(b -1)+5≥22(a -2)(b -1)+5≥22×2+5=9, 当且仅当2(a -2)=b -1且(a -2)(b -1)=2时等号成立,解得a =b =3. 所以2a +b 取到最小值时,ab =3×3=9. 6.已知函数f (x )=e x (|ln x |-m )-x 有两个零点,则m 的取值范围为( ) A .(-e ,+∞) B.????-1 e ,+∞ C .(-1,+∞) D .(0,+∞) 答案 B 解析 令f (x )=0,可化为x e x +m =|ln x |, 令g (x )=x e x +m ,g ′(x )=1-x e x ,令g ′(x )=0,得x =1, 当x ∈(0,1)时,g ′(x )>0, 当x ∈(1,+∞)时,g ′(x )<0, 所以g (x )max =g (1)=1 e +m . g (x )先增后减,即从m 增大到1 e +m ,然后递减到m ,而函数y =|ln x |,x ∈(0,1)时由正无穷递 减到0,然后又逐渐增大,所以1e +m >0,即m >-1 e . 7.为了调查某厂2 000名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随机抽查了20位工人某天生产该产品的数量,产品数量的分组区间为[10,15),[15,20),[20,25),[25,30),[30,35],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工厂规定从生产低于20件产品的工人中随机地选取2位工人进行培训,则这2

新课标2013届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新课标2013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模拟 2014-12-06 09:12 : 新课标2013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作为人神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对话、沟通行为,皇会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探求妈祖文化与海洋文化,与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与城市的历史、文化、民俗、信仰,乃至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提供了翔实的佐证。皇会荣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具有很高的遗产价值。 ②皇会所诠释的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超凡的文化创造力的体现。天津不仅是个移民城市,人口构成五方杂处,“比闾而居者率多流寓之人”,而且还是一个既沿海,又有运河的港口城市,“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妈祖文化信仰在元代随着漕运的兴起而传播到这里,并在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茁壮成长,成为这一多元文化城市中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相对天津人来说,妈祖是一位外来的神明,但传入津门后很快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成为当年广大民众的普遍信仰。妈祖文化在天津扎根,内在的感情因素大致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因为千百年以前,天津曾是退海之地,历史的遗存从情感上使天津人对海洋情有独钟;二是移民城市所特有的环境,需要他们在共同的生活中构建一种共同的信仰;三是妈祖身上所体现出的崇高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正好符合广大民众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模式。因此传入天津的妈祖文化,形成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民间信仰文化圈,并创立了天津独有的皇会民俗。 ③皇会是基于民众需要而形成的。是那些从事海上作业和贸易的人们,长期面对汹涌无情的大海,本能地急需寻求一种安全、佑护和寄托,同时,将他们对生命的珍视,对家庭团聚、对幸福的愿景等等全部情感都依附于对皇会活动的参与。而中国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结构,也形成了广大民众安土重迁、追求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这些便塑造了他们热爱生活,企冀安定,向往祥和圆满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维系着人们对家园的感情,经过长期感化的结果,即是皇会的传承、传播

新高考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新高考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2a i b i i +=+ ,,a b ∈R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a b =( ) A .-1 B .1 C .2 D .3 2.已知函数()()sin f x A x =+ω?()0,0A ω>>的图象与直线()0y a a A =<<的三个相邻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2,4,8,则()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6,63k k ππ+,k Z ∈ B .[]63,6k k ππ-,k Z ∈ C .[]6,63k k +,k Z ∈ D .[]63,6k k -,k Z ∈ 3.函数()()2 ln 1f x x x =+- 的一个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0,1 B .()1,2 C .()2,3 D .()3,4 4.甲、乙、丙3位志愿者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5天中参加某项志愿者活动,要求每人参加一天且每天至多安排一人,并要求甲安排在另外两位前面,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 A .20种 B .30种 C .40种 D .60种 5.函数3 2 ()31f x x x =-+的单调减区间为 A .(2,)+∞ B .(,2)-∞ C .(,0)-∞ D .(0,2) 6.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2B A =,1a =,3b = ,则 c =( ) A .23 B .2 C .2 D .1 7.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 ①()32f x x = -与()2f x x x =-;()3f x 2x y x 2x 与=-=-②()f x x =与 ()2g x x =; ③()0 f x x =与()01 g x x = ;④()221f x x x =--与()2 21g t t t =--.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8.函数()ln f x x x =的大致图像为 ( ) A . B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宝鸡石油中学李凌燕2020、9 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50 分钟 2.本试题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个部分,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答题前,考生请务必正确填涂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等信息。 第Ⅰ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 题。(12分,每小题 3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一个观念: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认为人类的文化造成这样的文化变迁——环境危机、生态冲突等问题,这跟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有着密切关联;这种西方所主导的观念,不仅在西方社会发展,而且慢慢传染到全世界。这种观点至少有三个特点:强调竞争与征服;漠视和谐,不仅漠视与自然的和谐,还漠视与其他社会、其他文化的和谐;无限制地利用物质,认为资源永远我限,这是最大的错误。工业革命只是这些观念比较特别的发展,而这些观念是来自最早期的西方文化理念——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说:“中国与西方两大文明从肇基已基本为不同的原 则所支配。”所谓不同的原则,就是不同的基本文化理念,即连续性的宇宙观和断裂 性的宇宙观。他还说:“中国文明社会是产生,不是生产技术革命的结果,也不是商 业贸易的起飞,而是逐渐通过政治程序所造成的财富极度集中的结果。”他认 为,中国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的过程中,就表现了一种特别的文化理念,叫做“延续”或“连续”;以苏末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老祖,从新石器时入金属石器时代开始,其基本的文化理念则是一种“断裂”的理念。 最明显的“连续”表现在生产工具上,从夏朝转入商朝开始利用青铜器的时候。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请把符合要求一项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已知集合M={x∣-3x -28 ≤0},N = {x|-x-6>0},则M∩N 为() A.{x| 4≤x<-2或3<x≤7} B. {x|-4<x≤-2或3≤x<7 } C.{x|x≤-2或x>3 } D. {x|x<-2或x≥3} 2.在映射f的作用下对应为,求-1+2i的原象() A.2-i B.-2+i C.i D.2 3.若,则() A.a>b>c B.b>a>c C.c>a>b D.b>c>a 4.要得到函数y=sin2x的图像,可以把函数的图像() A.向左平移个单位 B. 向右平移个单位 C.向左平移个单位 D. 向右平移个单位 5. 如图,是一程序框图,则输出结果中()

A. B. C. D. 6.平面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存在一条直线 B.存在一个平面 C.存在一个平面 D.存在一条直线 7.已知以F1(-2,0),F2(2,0)为焦点的椭圆与直线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则椭圆的长轴长为() A. B. C. D. 8.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外心 B. 重心 C.内心 D. 垂心 9.设{a n }是等差数列,从{a 1 ,a 2 ,a 3 ,…,a 20 }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使这3个数仍成等差数列,则这样不 同的等差数列最多有() A.90个 B.120个C.180个 D.200个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2=1”是“x=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x=-1”是“x2-5x-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命题“使得”的否定是:“均有” D.命题“若α=β,则sinα=sinβ”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