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论文《自信“不倒翁”题目》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自信“不倒翁”题目》文献综述

《心理健康教育课<自信“不倒翁”>教学设计》文献综述班级:应用心理111 学号:11060000000 姓名:刘指导老师:老师一、课题研究背景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它也是通过一种团体教育的方式进行的,体现出心理学的特点。虽然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还没有完全实行,但是,根据社会的需要以及政策的普及与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将会慢慢的落实于中小学。

体验式教学的目的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非常的吻合。体验式教学虽然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并且应用的,但是体验思想是早就有的。体验思想不仅在国内可以追朔到很久以前,甚至在国外也有很长的历史。而现在的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受到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青睐。

自信心的研究由来已久。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八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发展危机,相应阶段发展危机是否很好的解决,将影响到小孩子将来的发展。而小学阶段儿童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勤奋和自卑,主要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树立勤奋感和排除自卑感。排除自卑感就是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小学生正式接受良好教育和新鲜事物的时候,自信心对小学生的性格形成、成绩优劣、未来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最初是由Kolb1984年在体验式学习中提出的。大部分文献中对体验式教学的定义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和老师共同经历活动,完成任务,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张平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式教学初探》中定义比较全面。即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它是指以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为基础来考虑教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其中,体验指个体亲历某种情境或事件,从而获得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1]。

2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通过心理教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所涉及的内容必须是属于心理健康的范畴之内的,是不能超越心里不健康的。

3自信心

张越和葛明贵《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升策略》中讲的自信心不仅比较通俗,和本课题的运用较为一致,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是一种强人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追求一定的日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认为可达到的成就[2]。

三、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

1体验式教学的相关研究

国内的学者主要从体验式教学的概念、作用、包含内容、方法分类、实施应用以及研究趋势等方面都做了相关的研究,为本课题提供了很多资料。

(1)体验式教学的概念研究

张平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式教学初探》中的定义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主要强调“亲身体验”的教学方法,即为体验式教学的核心。

(2)体验式教学的功能研究

张平也强调了体验式教学的作用。体验式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种工具,起的是一种媒介作用,目的是教会学生认识自己的、评估自己、完善自己已达到积极健康的成长。并且使学生学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从中学会调节的方法。

(3)体验式教学所包含的内容研究

体验式教学应该包括体验、实践、环境、经历几个方面,这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所达成的一致观点。

(4)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分类

不同的研究者对体验式教学的分类是不同的,田丽的分类里面有情景体验法、换位体验法以及多媒体教学体验法。而赵晓晖则认为应该包括模拟现场法、体验交流法、户外拓展法、以及社会实践法,还有徐芳的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学生讲课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游戏法。还有文献强调了互动式教学法的重要性,这也是目前比较常用的,这也比较适合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不管是在什么课上,互动都是必不可少的,何况是在心理健康课上,师生的眼神互动,给学生以鼓励,给老师以反馈。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语言、动作上的互动都会给体验式教学增值不少的。

(5)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应用

韩萍的《我看“体验式教学”》,便是在一节“人际关系辅导活动课”中引发到了体验式教学的思维,在通过体验式教学之后,得到了很好的反馈,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通过自己

的体验,满足学生某种潜在的需求,尤其是在人际交往的那堂课中小女孩的感悟,更加肯定了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的作用。就像韩萍说的,心理辅导课要强点“活动”,重视“体验”,体现“全员”[3]。

(6)体验式教学的发展趋势

张金华和叶磊的《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中提到体验式教学的研究趋势,一个是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另一个则是体验式教学的定量的研究。前者不仅体现的是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的评价,更是对教师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后者则是透露了目前国内的关于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的缺陷,大部分都是定性研究,缺少翔实的数据来说明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效果。

2 心理健康教育课

尽管用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辅导活动课、活动课等相关词语来搜索国外的相关文献研究,可是找到的相关文献还是少之又少。心理健康课最早是在美国,之后便在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发展起来,国外现在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设施与服务已经渐渐出现。尤其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也逐渐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工作资格认证慢慢的职业化、高学历化。并且也越来越注重实践能力。而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认证与实施也慢慢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过程、面临问题、评价标准、实施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过程

要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必须要在主题选择、目标设定、活动设计、问题导入以及最后的反思回馈等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

(2)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几个问题有选题太宽泛,不够具体。目标太多,不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注重引进团体活动却忽略了引导反思部分。在阅读以往的文献后得出结论:选题一定要切合实际,切合学生的发展,不能太单一,太宽泛,要具体、有针对性、控制好时间、注重引导反思部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大部分也就是两周一节,课程安排的少,容易淡化内容,陈明清的《心理誓言在心理辅导活动中的运用》[4],则是通过每天宣读誓言的方式,这不仅仅会起到一个强化的作用,在心理学上也会有一个暗示作用,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关文献也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困难,大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课是有用的,但是对于考试、升学是没有显著量变作用的。所以给心理健康课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3)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评价标准

陈明清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的评价应该主要从目标达成、过程来进行评价。目标主要可以通过积极体验的增量来进行评价,而过程的话可以通过录像或者参与者评价来进行评价。参与者主要可以通过对活动过程、活动策略、教师进行评价。而参与者可以是同事也可以是学生,不过同事的可信度比较高,前提是一定是要以一种客观的态度、中立的角度进行评价。并且评价者最好有宽阔的观察室也以及厚实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而评价的内容依照认知、情感、行为分别从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评价。当然也可以从对学生的吸引力、目标的达成程度等方面来评价。也可以是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自我评价。现在很多教师很喜欢将心理健康课和团体辅导相结合,运用团体辅导的方式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说,重点放在游戏上,没有很好的引导反思。还有更重要的就是,采用的游戏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新意,而且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就随意的使用游戏,使得统一游戏同一主题在不同的年龄段都在做,甚至有的同学会做好几次相同的游戏,让大家对心理健康课失去兴趣。

3 自信心相关研究

自信心的国外研究

国外很早之前有关自信的论述,很多都包含在其他概念之中,比如自尊,尤其是Rosenberg1965年编制的自尊量表,经常用做测量一个人自信心的工具。国外也有研究表明,女性的自信比男性的较弱。尤其是80年代之前的研究结果大部分表明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自信低。但是80年代之后,许多的研究对自信的情景加以限定,发现自信随个体情景的变化而不同。比如,当任务有男性倾向时,则男性比女性更具有自信。但当男性和女性对问题的答案均很肯定的时候,男性和女性在自信水平上是没有差异的,但是在答案错误时,确实存在差异。Corbin, Larders, Fultz和Senior1983年验证了产生自信性别差异的一个原因:男性善于吹嘘、自夸,过高估计自己的表现。他们认为是女性谦虚、低估其表现导致了比男性低的自信分数。但Lirgg认为,各种研究中的可能偏向,如忽视女性任务、运用不同的信息测量、采用本身存在问题的性别类型练习等,也是导致自信性别差异的原因[5]。自信的文化差异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对一般知识的研究,而中国相比于美国和日本具有更好的信心辨别力,但是在中国过度自信更为突出。Lundeberg等的研究中发现:国家之间在一般自信心、正确时信心以及错误时的信心存在显著差异。而他们在信心辨别的跨文化研究中也表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被试在准确性以及自信状况方面也是不不一样的。自信再年龄方面的差异基本上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自信呈递减趋势。

自信心的国内研究

国内有关信心的研究有很多,主要围绕自信心的自信的来源及影响因素、不同自信水平的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自信心的干预效果、自信心的提升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的。

(1)自信心的来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刘敏岚提到,自信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在实践中慢慢形成的,对成功的经验以及对失败的正确归因,都可以增强自信心。可见,我们是可以通过外界的干预来逐渐增强自信心的。刘敏岚的《论自信心的发展及影响因素》中总结影响自信心的因素有父母影响、他人影响、成败归因、性格情绪特征以及文化背景几个方面。而且自信心的发展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的,总体而言自信心的发展有随年龄增长而减弱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的影响和社会交往的逐渐发展,表现为自我评价的谨慎、自我体验的深刻、自我接纳的犹豫等各方面[6]。

(2)有关不同自信水平的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

还有更多研究的是不同自信水平的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特别是张甜和谢钰涵的《不同自信水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比较》中得出结论:高自信水平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水平高于低自信水平大学生,前者的发展呈小幅下降趋势,后者呈起伏发展趋势且变化较大[7]。

(3)自信心的干预效果研究

董迎霞和安介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提高西部农村中学生自信心》中,通过两年的时间对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方式进行干预,发现,学生在人际交往、体育、学业等方面的自信心有明显的提高。

(4)自信心的的提升策略方面的研究

张越和葛明贵《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升策略》中分别从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三个方面来说明自信缺乏的原因以及干预措施。分别有鼓励、赞美创设成功以及创设逆境等方式来获取自信心,并且让自信心成为一个稳定的品质。

4相关课例分析

课例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9]一书中有关于“自信不倒翁”的课程设计

活动过程

(1) 玩玩想想,引发兴趣——“不倒翁”的启示

让同学们从各个角度打倒“不倒翁”,并观察不倒翁的反应(面带微笑,永远不倒);然后让学生讨论,回顾成长过程中自己遇到的挫折,比如朋友的误解、考试的失利,当时是

什么使自己像“不倒翁”一样坚持不倒呢?

——自信!

对,我们靠的是“自信”,所以我们把它叫做自信“不倒翁”。

(2) 自我认识,测定指数——“不倒翁”考考你的自信指数

下列问题,回答“是”,则箭头中对应框涂满,计算涂满的方框数可计算你的自信指数。

你与别人谈话时,能否正视对方的眼睛?

你是否经常开怀大笑?你走路时脚步是否快捷有利?

你是否经常在大众面前发言?

你是否经常用肯定的语气讲话?

学生完成自我自信测定后,让同学们都了解自己的自信心指数。

“不倒翁”悄悄话

如果你的指数比价低,没关系,让我们一起做,

记住,行动可以改变心态

行动是改变心态的最重要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积极行动来改变自己。

(3) 学习方法,快乐实践是“不倒翁”的法宝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自信“不倒翁”。

自信“不倒翁”的法宝之一:注重仪表

整洁、大方的仪表可增强自己的自信(可以找两组照片,分别是整洁的和邋遢的儿童的照片让学生们对比观察,说说哪种形象给人以自信感)。

小组讨论并且找出可以增强自己自信心的仪表特征。(可以动手做做,体验一下)

自信“不倒翁”法宝之二:自我鼓励

完成以下练习:

当你遇到以下情景时,自己是怎么做的,如果要用自我鼓励的话,那又应该怎么说,将它写下来。然后集体交流;集体交流,并让大家总结哪些话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4) 巩固方法,模拟练习,学做自信“不倒翁”

学习了自信的方法之后,更需要天天练习,加以巩固,因为自信的培养并不是一天就可以练成的,所以每日一练就是培养自信的必修课了。

自信每一天模拟训练

起床后,对着镜子,微笑的对镜子里的自己说:“你今天看起来好极了。”

上学的路上,加快自己的脚步,并且对身边的人报以微笑。

……

a 小组活动,按要求进行自我训练,并且互相评价

b 小组训练后交流,讲讲自己进行自我鼓励之后的感受。

教师的建议:我们今天学习了建立和巩固自信心的方法,还有一个好方法就是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一盘“细心激烈带”,用你最喜欢的音乐做背景,在录入鼓励自己的话,经常说,经常听,你就会变得自信了。

评析

(1)整个课程的可借鉴之处

本课例的标题和开始都非常的不错,用学生喜欢的“不倒翁”来导入,引出自信的主题,并且活动一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热身作用。

后面讨论的内容都很贴切学生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之后那个测量自信指数的环节也一定会吸引学生的好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判断自己的自信心到底如何。

语言方面,用的是“法宝”二字,很符合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语言,拉近了师生关系,

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果。特别是后面的自信模拟练习,将学习的自信的方法加以巩固,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2)整个课程的问题

整个设计静态的活动比较多,缺少一些动态的活动,如果一开始难以调动起学生的气氛的话,那后面的效果也不会太明显,这是一个不足之处,还有一个就是如果课堂内可以融入例如“自信呐喊”这样的活动的话,可能学生会有更深的体会的。

课例二

赵石屏的《如何上好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以活动课<快乐地成长>为例》这堂课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画简笔画,然后让学生叙述解释画面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评析

(1)整个课程的可借鉴之处

在课程开始,学生刚开始画简笔画的时候,赵石屏老师先播放了宁静、沉思的音乐,并恰好的运用了引导语使得学生很快的进入到状态,这个方法是非常的好的,很值得借鉴。从总的来说,整个课题的设计从目标设计、该课程设计依据、课题的实施条件以及原则等方面设计,整个程序还是比较完整的,非常有借鉴价值。

(2)整个课程的问题

可是之后让学生上台解说画面环节可能会引发的问题是: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能进行解说的人说的人数也是有限上,所以,在引入到主题的时间上可能会有点慢,甚至会脱离本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没有考虑到不定因素的影响。

课例三

韩萍的《我看“体验式教学”——一节“人际关系辅导活动课”引发的思考》,作者由一封邮件意识到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于是设计了这堂《认识新伙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心情写真、人物素描、花瓣雨”三个环节来进行整堂心理健康教育课。

评析

韩萍在做活动的时候,并没有事先说明活动意图,而是让学生们先做活动,然后再自己感悟,结果取得了非常好的收获,这是非常好的,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远远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更具有深远的效果。尤其是在最后一个“花瓣雨”的游戏中,不仅使学生们更加熟悉了,而且或得了意外的收获,一个小女孩说:“老师,今天终于有人抱我了。”[8]真的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许会给对方带来一次改善人际关系的契机。整个心

理健康课中三个活动,动静结合,并且引导的恰到好处,是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课例四

陈明清的《心理誓言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运用》虽然不是设计了一整个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过程,但是作者总结了三年来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每次都是用激励性的誓言贯穿整个活动的。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里面的誓言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尤其是在目前心理健康课的可是比较少的情况的,课程内容强化困难,誓言,尤其是作为晨读内容,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1 理论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课《自信“不倒翁”》教学设计丰富了体验式教学理论的研究,同时也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小学生自信心建立的理论的研究。

2 实践意义

关于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自信“不倒翁”的教学设计》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以及实施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进一步促进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建立自信以及巩固自信的方法。

注释

[1]张平.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式教学初探[Z].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咨询专业委员会,2010,(05):232-235

[2]张越, 葛明贵. 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升策略[J]. 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2): 28-29

[3]韩萍. 我看“体验式教学”——一节“人际关系辅导活动课”引发的思考[J]. 人民教育, 2003, (18): 37-38

[4]陈明清. 心理誓言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运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4, (02): 17-18

[5]车丽萍. 国外关于自信的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进展, 2002, (04): 418-424

[6]刘敏岚. 论自信心的发展及影响因素[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 (01): 64-67

[7]张甜, 谢钰涵. 不同自信水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比较[J]. 西南大学心理学报,2006, (06): 615-618

[8]韩萍. 我看“体验式教学”——一节“人际关系辅导活动课”引发的思考[J]. 人民教育, 2003, (18): 37-38

[9]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52-155)

参考文献

[1]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田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4]樊富珉.何瑾.团体心理辅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张汉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9,(04)

[6]李志厚.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7,(05)

[7]杨钦芬. 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属性及有效实施[J]. 前沿, 2006,(01)

[8]刘敏岚. 论自信心的发展及影响因素[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01)

[9]车丽萍. 国外关于自信的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进展, 2002,(04)

[10]赵石屏.如何上好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以活动课《快乐地成长》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 ,2001,(10)

[11]陈明清. 心理誓言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运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4,(02)

[12]韩萍.我看“体验式教学”——一节“人际关系辅导活动课”引发的思考[J].人民教育, 2003,(18)

[13]张越, 葛明贵. 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升策略[J]. 卫生职业教育, 2007,(22)

[14]张甜, 谢钰涵. 不同自信水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比较[J]. 西南大学心理学报, 2006, (06)

[15]张金华, 叶磊. 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06)

[16]董迎霞, 安介如.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提高西部农村中学生自信心[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23)

[17]周博沙. 国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世界家苑, 2011, (03)

[18]陆静静. 国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 科教导刊, 2014, (10): 226-228

[19]Saber Azimi.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J].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3(82)

[20]张平.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式教学初探[Z].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咨询专业委员会,2010,(0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