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政热点剖析:精准扶贫专题

时政热点剖析:精准扶贫专题

热点三:精准扶贫

【热点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于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未来5年要消除最后的7017万贫困人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知识梳理】

1、《经济生活》角度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收入差距影响全社会的消费水平。贫困影响到全社会消费,影响生产和经济发展。

(3)要坚持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我国分配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增加居民收入。

(4)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5)国家财政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措施向贫困地区倾斜,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有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7)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8)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扶贫开发事业,可以为人民享有真实民主提供物质保障。

(2)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各级政府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

(3)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职能。政府要转变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政府要不断创新扶贫的方式方法,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4)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要纠正不作为、乱作为。

(5)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要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6)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一方面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系统内核系统外监督;另一方面政府要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公民和社会的监督。

(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她的宗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8)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在精准扶贫中要发挥党始终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9)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10)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1)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12)要加强党自身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2)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扶贫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国家要重视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

(3)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4)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发挥勤劳勇敢精神、自强不息精神。

(5)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因此,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有利于脱贫致富。(6)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扶贫中主要保护和挖掘当地的传统的文化资源,传承我们的文化基因,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7)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准扶贫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旧题再现】(2016年滨州一模))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某山村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为脱贫指明了根本方向。

针对山村交通不便,产业缺乏,基础薄弱的实际,某县扶贫工作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把握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首先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扶贫先扶志。注重创新载体、激发内生动力,让精神的力量发挥先导作用。开设“道德讲堂”,让文明意识渗透到村民的心底;开展苗年、赶秋等民族文化活动团结凝聚村寨人心等,帮助群众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

精准发展致富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开发千亩精品猕猴桃,以股份合作扶贫的新模式,进行公司化运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精准扶贫模式。2015年,该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3580元,增长115%,先后荣获“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全省文明村”等殊荣,成了全国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的“摇篮”。

(1)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说明,该县是如何通过创新“精准扶贫”的?(10分)

(3)在我国尚有6000万贫困人口的今天,请你从唯物史观角度为“精准扶贫”提出两条建议。(4分)

【角度创新】

1、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是因为

A.促进社会公平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B.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国家财政的应尽之责

C.解决好贫困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

D.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

2、2015年,四川省扶贫办积极开展工作,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全省金融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向贫困户发放贷款3.5亿元,促进贫困户户均增收1238元。此外,该省还通过开展招商引资促进脱贫,推进金融资本放大脱贫效应。这启示我们“向贫困宣战”( )

A.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 B.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增加就业量

C.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扩大民生支出 D.贫困地区要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3、我国扶贫经历了从最初单纯性“输血”式扶贫到开发性“造血”式扶贫的过程,即从政府向贫困人口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到把国家政策扶贫、投资扶持等与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结合起来的过程。这启示我们()

A、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B、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C、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D、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4、近日,国务院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切实保障特殊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这充分证明:

A.共享发展成果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B.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D.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

5、2015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

材料一:习近平在出席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材料二: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1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央扶贫会议中提出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并分析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4分)

【参考答案】

【旧题再现】(1)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2分)精神脱贫让精神力量发挥先导作用,使物质上脱贫有了无尽动力。(2分)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力量。(2分)精神脱贫能使优秀文化增强村民致富信心,提高村民素质,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2分)③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2分)精神脱贫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脱贫致富提供人才支撑。(2分)

(2)①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扶贫实践基础上“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为该村脱贫指明了根本方向。(2分)②该县精准发展致富产业,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通过科技创新,开发精品,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分)③该县在精准扶贫理论创新推动下,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股份合作扶贫新模式,激发发展潜力。(3分)④该县精准扶贫的实践创新,推动村民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思维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思维方式和文化实现创新。(3分)

(3)①扶贫先扶志,发挥先进社会意识的积极推动作用,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2分)②在精准的大方向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2分)

【角度创新】

1、C

2、A

3、B

4、C

5、(1)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总结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与做法,发扬我党优良传统,采取超常规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感,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若答书本知识“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且材料阐述正确可各给4分,但只是陈述书本语言只能给2分。

若答“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之路。”且材料阐述正确可各给4分,只是陈述书本语言只能给2分。

若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观点可给1分,其材料分析必须同时分析到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给2分。

若答“性质或宗旨或执政理念”都可给1分,其材料分析必须同时分析到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才给2分。

(2)意义(6分):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每个观点2分)

【补充说明】若答“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精准扶贫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精准扶贫体现了深刻的民生内涵”、“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等内容可各给1分。

措施(8分):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物质保障的作用,在扶贫工作中要做到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正是发挥财政作用的体现;坚持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大财政扶贫投入;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实现就地脱贫。【补充说明】每点4分,三个观点中只要写出两点就可以得本小题满分,只陈述书本语言没有结合材料只能给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