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考研数学:大纲三次变化

2018考研数学:大纲三次变化

2018考研数学:大纲三次变化
2018考研数学:大纲三次变化

2018考研数学:大纲三次变化

第一次,200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考试大纲是在原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修订的原则是保持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和试卷结构的基本稳定。现将修订情况说明如下:

?删去有关近似计算的考试内容

由于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开设了“计算方法”课程,近似计算的内容基本上在此课程中讲授,高等数学已基本不再讲授近似计算的内容。同时考虑到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近似计算的问题完全可由计算机解决,对考生近似计算的能力已不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考核的重点。基于以上考虑,新的数学考试大纲中删除了有关近似计算的所有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1)数学一中删去一元函数微分学中关于“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以及“方程近似解的二分法和切线法”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元函数积分学中“定积分的近似计算法”及相应的考试要求;多元函数微分学中关于“全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无穷级数中的“幂级数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及相应的考试要求;常微分方程考试内容中的“微分方程的幂级数解法”及相应的考试要求;概率论中“会用有关定理近似计算有关随机事件概率”的要求。

(2)数学二中删去一元函数微分学中关于“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以及“方程近似解的二分法和切线法”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以及一元函数积分学中“定积分的近似计算法”及相应的考试要求。

?数学二考试大纲中增加了部分线性代数考试内容

数学二考试大纲中增加了部分线性代数考试内容,提高了线性代数在试卷中的占分比例,同时将“线性代数初步”更名为“线性代数”。

自1997年考试大纲修订以来,“线性代数初步”作为考试内容已被高校和考生普遍接受,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对线性代数内容的深广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数学二线性代数初步的考试内容过少,增加部分考试内容并提高线性代数在数学二试卷中的占分比例是非常必要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在矩阵的考试内容部分增加了“反对称矩阵”、“方阵的幂”、“初等矩阵”。在考试要求部分增加了“了解反对称矩阵的性质”、“初等矩阵的性质”。

(2)把原“线性方程组”分为“向量”和“线性方程组”两部分。在向量部分的考试内容中增加了“等价向量组”,考试要求部分相应增加了“了解向量组等价的概念以及向量组的秩和矩阵秩的关系”

(3)增加了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部分。

考试内容

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及求法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和相似对角矩阵。

考试要求

理解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会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及矩阵可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

(4)调整了试卷结构。高等数学由原来的85%改为80%,降低5个百分点,线性代数部分相应提高5个百分点,由原来的15%提高到20%。

?适当增减凯程

对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和数学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中相同数学概念和术语以及表述作了进一步的规范,适当增减一些凯程,对部分考试要求作了调整,使之更加明确。

(1)数学一线性代数部分考试内容基本不变,仅对个别内容的表述方式和个别内容的考试要求作了适当调整。如将“标准正交基”改为“规范正交基”;将“标准规范化”改为“正交规范化”。降低了对“基变换和坐标变换公式”的要求,提高了对“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及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的要求。

(2)数学三微积分部分仅是做文字上的修改,内容上基本未动。考试要求中明确了会判断函数间断点的类型。线性代数部分近对个别文字作了改动,内容未变。概率论部分明确提出了几何概率的计算,将“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改为“随机变量及其联合概率分布”,增加了“多个独立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的内容。增加了假设检验可能产生的两类错误的计算。

其实看看凯程考研怎么样,最简单的一个办法,看看他们有没有成功的学生,最直观的办法是到凯程网站,上面有大量学员经验谈视频,这些都是凯程扎扎实实的辅导案例,其他机构网站几乎没有考上学生的视频,这就是凯程和其他机构的优势,凯程是扎实辅导、严格管理、规范教学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

辨别凯程和其他机构谁靠谱的办法。

第一招:看经验谈视频,凯程网站有经验谈视频,其他机构没有。

第二招:看有没有讲义。凯程有课程讲义,其他机构几乎没有,或者没有现成的讲义,说明他们没有辅导历史。

第三招:问问该专业今年辅导多少人。如果就招1-2个学生,那就无法请最好的老师,凯程大多数专业都是小班授课,招生人数多,自然请的老师质量高,授课量大,学习更加扎实。并且凯程和这些学校的老师联系更加紧密。

第四招:看集训营场地正规不正规。有些机构找个写字楼,临时租个宾馆,学习没有气

氛,必须是正规教学楼、宿舍楼、操场、食堂,凯程就是正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操场等,配备空调、暖气、热水器、独立卫浴等。在凯程网站有大量集训营环境的照片,每个学员对我们的集训营学习气氛满意度超高。其他机构很多遮遮掩掩不提供,那就是集训营环境不行。

第五招:实地考察看看。

凯程在金融硕士、会计硕士、法硕、中传、教育学、教育硕士、财科所等名校名专业考研取得的成绩。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在2016年考研中,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考取13人(前五名都是凯程学员),清华经管6人,北大经院金融硕士8人,人大和贸大各15人,中财金融硕士10人,复旦上交上财等名校18人,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会计硕士、中传、中戏、经济学等专业更是成绩突出,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2)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2i 12i + = - A. 43 i 55 --B. 43 i 55 -+C. 34 i 55 --D. 34 i 55 -+ 2.已知集合() {} 223 A x y x y x y =+∈∈ Z Z ,≤,,,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 A.9 B.8 C.5 D.4 3.函数()2 e e x x f x x - - =的图像大致为 4.已知向量a,b满足||1 = a,1 ?=- a b,则(2) ?-= a a b A.4 B.3 C.2 D.0 5.双曲线 22 22 1(0,0) x y a b a b -=>>3 A.2 y x =B.3 y x =C. 2 y=D. 3 y= 6.在ABC △中, 5 cos 2 C 1 BC=,5 AC=,则AB= A.2B30C29 D.25 7.为计算 11111 1 23499100 S=-+-++- …,设计了右侧的程序框图,则在空白 框中应填入 A.1 i i=+ B.2 i i=+ C.3 i i=+ D.4 i i=+ 8.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30723 =+.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 开始 0,0 N T == S N T =- S 输出 1 i= 100 i< 1 N N i =+ 1 1 T T i =+ + 结束 是否

2018考研数学一

? ? n =0 ? + 2 ? 2 2 ( π 2 2 ) ?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数学一试题 整理人:中博考研向禹老师xy123@https://www.doczj.com/doc/3018753366.html, 题号 1-8 9-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总分 分数 一、 选择题(每小题 4 分, 共 32 分) 1. 下列函数不可导的是 ( ) A. f (x ) = |x | s in |x | B. f (x ) = |x | s in √ |x | C. f (x ) = cos |x | D. f (x ) = cos √|x | 【解析】A, B, C 可导, D 根据导数的定义可得 f ′ (0) = ? 1 , f ′ (0) = 1 . 2. 过点 (1, 0, 0) 与 (0, 1, 0) 且与 z = x 2 + y 2 相切的平面方程为 ( ) A. z = 0 与 x + y ? z = 1 B. z = 0 与 2x + 2y ? z = 0 C. y = x 与 x + y ? z = 1 D. y = x 与 2x + 2y ? z = 2 【解析】过点 (1, 0, 0) 与 (0, 1, 0) 且与已知曲面相切的平面只有两个, 显然 z = 0 与曲面 z = x 2 + y 2 相切, 故排除 C, D. 曲面 z = x 2 + y 2 的法向量为 (2x , 2y , ? 1), 对于A 选项, x + y ? z = 1 的法向量为 (1, 1, ? 1), 可得 x = 1 , y = 1 . 代入 2 2 z = x 2 + y 2 和 x + y ? z = 1 中 z 不相等, 排除 A, 故选B. ∞ 3. ∑ ( 1) n =0 n 2n + 3 ( ) (2n + 1)! A. sin 1 + cos 1 B. 2 sin 1 + cos 1 C. 2 sin 1 + 2 cos 1 D. 3 sin 1 + 2 cos 1 【解析】利用sin x 与cos x 的麦克劳林级数可得 ∞ n 2n + 3 ∞ n (2n + 1) + 2 ∑ ( 1) n =0 (2n + 1)! = ∑ (?1) (2n + 1)! ∞ n 1 ∞ n 2 = ∑ ( 1) n =0 (2n )! + ∑ (?1) (2n + 1)! = 2 sin 1 + cos 1 因此选B. ∫ π 2 ∫ π ∫ π ( √ ) 4. 设 M = 2 (1 + x ) d x , N = π 1 + x 2 2 1 + x d x , K = π 2 1 + cos x π 2 d x , 则 ( ) A. M > N > K B. M > K > N C. K > M > N D. N > M > K 【解析】利用对称性可以计算 M = 见 K > π = M > N . 1 1 0 π (1 + x )2 π 1 + x 2 d x = 2 1 + 2x π 1 + x d x = π, 另外比较被积函数与 1 的大小关系易 5. 下列矩阵中, 与矩阵 0 1 1 相似的为 0 0 1 ( ) 第 1 页 共 8 页 2 x e ? 2 ? n =0 ∫ ∫ ? ? 2 评卷人 得分

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三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理科全国三卷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 ) A. B. C. D. 3、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建的突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 ) A. B. C. D. 4、若,则( ) A. B. C. D. 5、的展开方式中的系数为( ) A.10 B.20 C.40 D.80 6、直线分别与轴,轴交于两点,点在圆上,则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7、函数的图像大致为( )

A. B. C. D. 8、某群体中的每位成员使用移动支付的概率为,各成员的支付方式相互独立,设为该群体的为成员中使用移动支付的人数,,则( ) A.0.7 B.0.6 C.0.4 D.0.3 9、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则=( ) A. B. C. D. 10、设是同一个半径为的球的球面上四点,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则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11、设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是坐标原点,过作的一条逐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若,则的离心率为( ) A. B.2 C. D. 12、设则( ) A. B. C. D. 13、已知向量,若,则 14、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则 15、函数在的零点个数为 16、已知点和抛物线,过的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交于两点。若 ,则 三.解答题

17、等比数列中, 1.求的通项公式; 2.记为的前项和,若,求 18、某工厂为提高生产效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出了完成某项生产任务的两种新的生产方式,为比较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选取名工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人,第一组工人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第二组工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根据工人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时间(单位:)绘制了如下茎叶图: 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并说明理由; 2.求名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并将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超过和不超过的工人数填入下面的列联表: 超过不超过 第一种生产方 式 第二种生产方 式 3.根据中的列联表,能否有的把握认为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有差异? 附: 19、如图,边长为的正方形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所在的平面垂直,是上异于的点

2018考研数学三二重积分真题解析

2018考研二重积分真题解析(数学三) (2018数学三,16)求下列二重积分: x 2dxdy D 其中D 由y= 3(1?x 2)和y= 3x ,以及y 轴共同围成。 解法一:直角坐标: x 2dxdy D = dx 20 x 2 dy 3(1?x 2) 3x = 3 x 2 1?x 2 2 0dx ? 3 x 3dx 20 令x =sint ,即dx =costdt ,而x ∈[0, 2 2 ], 故sint ∈[0, 2 2 ],t ∈[0,π 4 ]. 即原式= 3 sin 2tcos 2t π0dt - 3[14 x 4 ] 22 0 = 3 sin 22t 4π4 0dt - 316 = 34 1?cos 4t 2π 0dt - 316 = 34[t 2 ? sin 4t 8]π0- 316= 3π32- 316

解法二:极坐标: x 2dxdy D = dx 20 x 2 dy 3(1?x 2) 3x 令y = 3z ,原式= 3 dx 2 0 x 2dz 1?x 2x = 3 dθππ4 ρ2cos 2θρdρ10 = 34 cos 2θdθπ2π = 38 (1+ cos 2θ)dθππ= 3π32- 3 16 解法三:广义极坐标(换元法): x 2dxdy D = dx 2 0 x 2 dy 3(1?x 2) 3x 令x =ρcosθ,y = 3ρsinθ, 代入 y = 3(1?x 2)y = 3x ,有

ρ2=1(ρ≥0)sinθ=cosθ(0≤θ≤π 2) , 也即在ρOθ坐标系中,ρ、θ满足如下关系: 0≤ρ≤1 π 4≤θ≤π2 构造雅可比行列式 J =e x ,y e ρ,θ = ex eρex eθ ey eρ ey eθ = cosθ?ρsinθ 3sinθ 3ρcosθ = 3ρ 故原式= ρ2cos 2θ J dρdθ0≤ρ≤1π4≤θ≤π2 = dθππ ρ2cos 2 θ 3ρ dρ10 = 34 cos 2θdθππ4 = 38 (1+ cos 2θ)dθπ2π= 3π32- 3 16

2018考研政治大纲

2018考研政治大纲

2018年考研政治大纲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 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与实践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与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点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自由与必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018年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word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Ⅰ卷 理科数学 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 1、设,则 A 、0 B 、 C 、1 D 、 2、已知集合则 A 、 B 、 C 、 D 、 3、某地区经过一年得新农村建设,农村得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得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得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则下面结论不正确得就是 A 、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 、新农村建设后,其她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C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D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得总与超过了经济收入得一半 4、记为等差数列得前项与、若则 A 、-12 B 、-10 C 、10 D 、12 5、设函数若为奇函数,则曲线在点处得切线方程为 A 、 B 、 C 、 D 、 6、在中,AD 为BC 边上得中线,E 为AD 得中点,则 A 、 B 、 C 、 D 、 7、某圆柱得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右图、 圆柱表面上得点M 在正视图上得对应点为A,圆柱表 面上得点N 在左视图上得对应点为B,则在此圆柱侧 面上,从M 到N 得路径中,最短路径得长度为 A 、 B 、 C 、3 D 、2 8、设抛物线C:得焦点为F,过点且斜率为得直线与C 交于M,N 两点,则 A 、5 B 、6 C 、7 D 、8 9.已知函数若存在2个零点,则得取值范围就是 A 、 B 、 C 、 D 、 10、下图来自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所研究得几何图形,此图由三个半圆构成,三个半圆得直径分别为直角三角形ABC 得斜边BC,直角边AB,AC 、 得三边所围成得区域记为Ⅰ,黑色部分记为Ⅱ,其余部分记为Ⅲ、在整个图形中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Ⅰ,Ⅱ,Ⅲ得概率分别记为则 60% 30% 6% 4% 种植收入 第三产业收入 其她收入 养殖收入 建设前经济收入构成比例 37% 30% 28% 5% 种植收入 养殖收入 其她收入 第三产业收入 建设后经济收入构成比例 A B

2000--2018年考研数学三真题及解析

200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数学三试题 一、 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设,0, 0, 0,1cos )(=≠?????=x x x x x f 若若λ 其导函数在x=0处连续,则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已知曲线b x a x y +-=233与x 轴相切,则2b 可以通过a 表示为=2b ________. (3)设a>0,,x a x g x f 其他若, 10,0,)()(≤≤? ? ?==而D 表示全平面,则 ??-=D dxdy x y g x f I )()(=_______. (4)设n 维向量0,),0,,0,(<=a a a T α;E 为n 阶单位矩阵,矩阵 T E A αα-=, T a E B αα1 +=, 其中A 的逆矩阵为B ,则a=______. (5)设随机变量X 和Y 的相关系数为0.9, 若4.0-=X Z ,则Y 与Z 的相关系数为________. (6)设总体X 服从参数为2的指数分布,n X X X ,,,21 为来自总体X 的简单随机样 本,则当∞→n 时,∑==n i i n X n Y 1 21依概率收敛于______.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设f(x)为不恒等于零的奇函数,且)0(f '存在,则函数x x f x g ) ()(= [ ] (A) 在x=0处左极限不存在. (B) 有跳跃间断点x=0.

(C) 在x=0处右极限不存在. (D) 有可去间断点x=0. (2)设可微函数f(x,y)在点),(00y x 取得极小值,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0y x f 在0y y =处的导数等于零. (B )),(0y x f 在0y y =处的导数大于零. (C) ),(0y x f 在0y y =处的导数小于零. (D) ),(0y x f 在0y y =处的导数不存在. (3)设2 n n n a a p += ,2 n n n a a q -= , ,2,1=n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若 ∑∞ =1n n a 条件收敛,则 ∑∞ =1n n p 与 ∑∞ =1 n n q 都收敛. (B) 若 ∑∞ =1n n a 绝对收敛,则 ∑∞ =1n n p 与 ∑∞ =1n n q 都收敛. (C) 若 ∑∞ =1 n n a 条件收敛,则 ∑∞ =1 n n p 与 ∑∞ =1 n n q 敛散性都不定. (D) 若 ∑∞ =1 n n a 绝对收敛,则 ∑∞ =1 n n p 与 ∑∞ =1 n n q 敛散性都不定. (4)设三阶矩阵???? ??????=a b b b a b b b a A ,若A 的伴随矩阵的秩为1,则必有 [ ] (A) a=b 或a+2b=0. (B) a=b 或a+2b ≠0. (C) a ≠b 且a+2b=0. (D) a ≠b 且a+2b ≠0. (5)设s ααα,,,21 均为n 维向量,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若对于任意一组不全为零的数s k k k ,,,21 ,都有02211≠+++s s k k k ααα , 则s ααα,,,21 线性无关. (B) 若s ααα,,,21 线性相关,则对于任意一组不全为零的数s k k k ,,,21 ,都有 .02211=+++s s k k k ααα (C) s ααα,,,21 线性无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此向量组的秩为s.

2018考研政治马原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2018考研政治马原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一、唯物论部分 (一)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原理内容】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方法论】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额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 (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 (一)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方法论】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但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然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方法论】要立足现实,既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事物发展的条件。 (三)事物发展的过程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四)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

2018年高考数学全国卷III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卷3) 数 学(理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1.已知集合{} 10A x x =-≥,{}2,1,0=B ,则=?B A ( ) .A {}0 .B { }1 .C {}1,2 .D {}0,1,2 2.()()=-+i i 21 ( ) .A i --3 .B i +-3 .C i -3 .D i +3 3.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 ) 4. 若1 sin 3α= ,则cos2α= ( ) .A 89 .B 79 .C 79- .D 89- 5. 252()x x +的展开式中4x 的系数为 ( ) .A 10 .B 20 .C 40 .D 80 6.直线20x y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在圆()2 222x y -+=上,则ABP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 .A []2,6 .B []4,8 .C 2,32?? .D 22,32?? 7.函数422y x x =-++的图像大致为 ( )

8.某群体中的每位成员使用移动支付的概率都为P ,各成员的支付方式相互独立,设X 为该群体的10位成员中使用移动支付的人数,4.2=DX ,()()64=<=X P X P ,则=P ( ) .A 0.7 .B 0.6 .C 0.4 .D 0.3 9.ABC ?的内角C B A 、、的对边分别c b a 、、,若ABC ?的面积为222 4 a b c +-,则=C ( ) . A 2π . B 3π . C 4π . D 6 π 10.设D C B A 、、、是同一个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四点,△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93,则三棱锥ABC D -积的最大值为 ( ) .A 123 .B 183 .C 243 .D 543 11.设21F F 、是双曲线C : 22 221x y a b -=(0,0>>b a )的左、右焦点,O 是坐标原点,过2F 作C 的一 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P ,若16PF OP =,则C 的离心率为 ( ) .A 5 .B 2 .C 3 .D 2 12.设3.0log 2.0=a ,3.0log 2=b ,则 ( ) .A 0a b ab +<< .B 0ab a b <+< .C 0a b ab +<< .D 0ab a b <<+

2018考研数学三真题及答案及解析

2018年考研数学三真题及答案解析 选择题(4分) 1?下列函数中在忑=o处不可导的是() A、/(z) = |z|sin \x\ B、/(X)= |d|sill y/\x\ C、/(?) = cos \x\ D、/(z) = cos \Zjxj 【答棊】D 2.设函数/(工)在[0:l[上二阶可导?且“ f[x)dx = 0 ,则() A、当r⑹VO时,腥)co B、当f (工)u 0时,V ° C、当作)>0B寸,f(f) vo D、当『@)>0时,九?<0 【答衰】D 2 JI A. 3 .设M =号血,N =点寺血,K = f舟1 + 血,则() A、M> N> K B、M>K> N C、K > M> N D、K a N > M 【答棄】C 4?设某产品的成本函数C(Q)可导.具中Q为产量,若产量为Qo时平均成本最小,则() 人BQ。)= 0 B、C\(?o) = C(Q Q) C、岀(Qo) = QoC?) D、Q D C'(Q D)=C(Q O) [答秦]D w.

1 0" 1 1怕似的为() 0 1 6设人B为蘇阶走阵,记「(X)为走阵X的秩,(X、7)表示分按矩阵,则() A、r(A,AB) = r(A) B、r(A,BA) = r(A) r(A, 3) = max {『(A), r(B)} D x r(A, B) = r(A T, B Z) 【答棄]A 2 7 ?设随机遼X的概率空度/(可渎足沖4江)=/(I-X).且人3 毗= 0.6,则P{X< 0}=() A x 0.2 艮0.3 C x 0.4 D、0.5 【答秦】A 8.设Xi,X?2,…,禺⑺> 2)为来言总体N仏,)9 > 0)的简单随机样本°令n I ■2 J—~ 2 戈土丈(兀一丈)用=侣刀(益一川,则() 1-1 ' 1-1 ?t-1 A、缙H)?如) B、 C、弓严t(n) D、上卑四?七5 — 1) 【答棄】B w..V

(完整word)2018年全国高考1卷理科数学Word版

姓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Ⅰ卷)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则() A.0 B.C.D. 2.已知集合,则() A.B. C.D. 3.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C.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D.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4.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A.B.C.D.12

5.设函数.若为奇函数,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A.B.C.D. 6.在中,为边上的中线,为的中点,则() A.B. C.D. 7.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圆柱表面上的点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圆柱表面上的点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到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B.C.D.2 8.设抛物线的焦点为,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交于,两点, 则() A.5 B.6 C.7 D.8 9.已知函数,,若存在2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 10.下图来自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所研究的几何图形,此图由三个半圆构成,三个半圆的直径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边,,的三边所围成 的区域记为Ⅰ,黑色部分记为Ⅱ,其余部分记为Ⅲ,在整个图形中随机取一 点,此点取自Ⅰ,Ⅱ,Ⅲ的概率分别记为,,,则() A.B.C.D. 11.已知双曲线,为坐标原点,为的右焦点,过的直线与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若为直角三角形,则() A.B.3 C.D.4 12.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都相等,则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A.B.C.D.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2018年真题] A.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 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D.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 【答案】C 【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合力促进的结果,不仅有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的斗争等客观方面的因素,而且还有马克思、恩格斯的超凡智慧和革命实践等主观方面的因素。C项,不仅提及了历史条件的客观因素,并承认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贡献,表述完整且正确。

2.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 A.马克思本人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C.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如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都属于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答案】B 【解析】B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A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C项,马克思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并不是提供普遍适用的真理。D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

2018年高考全国三卷理科数学试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II卷)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则 A.B.C.D. 2. A.B.C.D. 3.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 4.若,则 A.B.C.D. 5.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A.10 B.20 C.40 D.80 6.直线分别与轴,轴交于、两点,点在圆上,则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A.B.C.D.

7.函数的图像大致为 8.某群体中的每位成员使用移动支付的概率都为,各成员的支付方式相互独立,设为该群体的10位成员中使用移动支付的人数,,,则 A.B.C.D. 9.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则 A.B.C.D. 10.设是同一个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四点,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则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A.B.C.D. 11.设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是坐标原点.过作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若,则的离心率为A.B.2 C.D. 12.设,,则 A.B.C.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向量,,.若,则________. 14.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则________. 15.函数在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 16.已知点和抛物线,过的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交于,两点.若 ,则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60分. 17.(12分) 等比数列中,.

考研数学三大纲.doc

2018年考研数学(三)考试大纲 2018年数学三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

2018年考研数学模拟试题(数学三)

2018年考研数学模拟试题(数学三)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设)(x y 是微分方程x e y x y x y =+'-+''2)1(的满足0)0(=y ,1)0(='y 的解,则 2 0)(lim x x x y x -→ ( ) (A )等于0. (B )等于1. (C )等于2. (D )不存在. (2)设在全平面上有0),(??y y x f ,则保证不等式1122(,)(,)f x y f x y <成立的条件是( ) (A )21x x >,21y y <. (B )21x x <,21y y <. (C )21x x >,21y y >. (D )21x x <,21y y >. (3)设)(x f 在),(+∞-∞存在二阶导数,且)()(x f x f --=,当0,则当0>x 时有( ) (A )0)(,0)(>''<'x f x f . (B )0)(,0)(<''>'x f x f . (C )0)(,0)(>''>'x f x f . (D )0)(,0)(<''<'x f x f . (4) 设函数)(x f 连续,且(0)0f '<,则存在0δ>,使得( ) (A )在(0,)δ内单调增加(B )在(,0)δ-内单调减少 (C )对任意的(0,)x δ∈,有()(0)f x f > (D )对任意的(,0)x δ∈-,有()(0)f x f > (5)二次型222123123121323(,,)44448f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的规范型是( ). (A )222123f z z z =++. (B )222123f z z z =+-. (C )2212f z z =-. (D )21f z =. (6)设1211121k A k k ?? ?=+ ? ??? ,B 是三阶非零矩阵,且AB O =,则( ).

2018年全国高考II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高考I I 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3018753366.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复数除法法则化简复数,即得结果. 详解:选D.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除法法则,考查学生基本运算能力. 2. 已知集合,则中元素的个数为 A. 9 B. 8 C. 5 D. 4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枚举法,确定圆及其内部整点个数. 详解:, 当时,; 当时,; 当时,; 所以共有9个,选A.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与元素关系,点与圆位置关系,考查学生对概念理解与识别.

3. 函数的图像大致为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分析:通过研究函数奇偶性以及单调性,确定函数图像. 详解:为奇函数,舍去A, 舍去D; , 所以舍去C;因此选B. 点睛:有关函数图象识别问题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1)由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图象左右的位置,由函数的值域,判断图象的上下位置;②由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图象的变化趋势;③由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图象的对称性;④由函数的周期性,判断图象的循环往复. 4. 已知向量,满足,,则 A. 4 B. 3 C. 2 D. 0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向量模的性质以及向量乘法得结果. 详解:因为 所以选B. 点睛:向量加减乘: 5.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其渐近线方程为

2020考研政治大纲新增考点(实践的基本结构)

2020考研政治大纲新增考点(实践的基本结构) 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8考研政治大纲新增考点(实践的基本结构),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考研政治大纲新增考点(实践的基本结构) 2017年9月15日,2018考研政治大纲解析正式发布。考研政治大纲解析是考研政治真题命题的来源与依据,即使今年的大纲解析 比2017年发布较晚,但对于参加2018考研的同学而言,仍应重视2018大纲的变化内容,尤其是新增加的内容。 在2018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马原部分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 规律科学的实践观中新增加了实践的基本结构。虽然2018考研政治 大纲解析中将2017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改为“科学的实践观”,其实除了新增加“实践的基本结构”内容外, 其他内容无实质性变化。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马原的新增考点——实 践的基本结构,希望可以对同学们今后的复习起到一定作用。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作用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 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是实践活 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 方法。 2018大纲解析中首先对实践主体、实践客体以及实践中介的定 义进行介绍,同学们除了知道它们的区别之外,还应知道它们之间 的联系。 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

2018年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本试卷5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 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x |x <1},B ={x |31x <},则 A .{|0}A B x x =U D .A B =?I 2.如图,正方形ABCD 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 . 14 B . π8 C .12 D . π4 3.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1p :若复数z 满足1 z ∈R ,则z ∈R ; 2p :若复数z 满足2z ∈R ,则z ∈R ; 3p :若复数12,z z 满足12z z ∈R ,则12z z =;

2018年考研数学二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668—2155 Born to win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二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若2 1 2 lim() 1x x x e ax bx →++=,则( ) ()A 1 ,12 a b ==- ()B 1,12a b =-=- ()C 1,12a b == ()D 1 ,12 a b =-= 【答案】B (2)下列函数中,在0x =处不可导是( ) ( )( )()()sin ()()()cos ()A f x x x B f x x C f x x D f x == == 【答案】D (3)设函数10()10x f x x -时, 1()02f < (D )当()0f x '>时, 1 (02 f < 【答案】D (5)设22 22(1)1x M dx x π π-+=+?,22 2 21x x N dx e ππ-+=? ,22 (1K dx π π- =?,则,,M N K 的大小关系为 (A )M N K >> (B )M K N >> (C )K M N >> (D )K N M >> 【答案】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