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思维——新零售周期的产业结构逻辑

新思维——新零售周期的产业结构逻辑

新思维——新零售周期的产业结构逻辑
新思维——新零售周期的产业结构逻辑

新思维——新零售周期的产业结构逻辑

零售新周期的到来,迫使传统零售企业走上变革的道路。而变革的出发点是人的思维,没有思维方式的转变,就不会有行为方式的改变。面对消费者日益增加的新消费,零售企业必须以“不破不立”的坚决心态,改变旧有零售粗暴扩张时期所拥有的“经验”。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近年来辅助一些零售企业做升级转型过程中的感悟,系统的阐述新周期所应具备的四个“新思维”。帮助有变革意愿的零售从业者回到思维原点,坚持以消费者价值为导向,自上而下进行思维方式的持续自我迭代。

思维一、消费者价值思维

“以顾客为上帝”、“以消费者为核心”已经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共识,很多零售企业从这一认识出发,以服务为抓手对自身进行了改进升级,大幅提升了消费者满意度,打造出了不同以往的商业气象。但我们这里谈到的“消费者价值思维”还不仅限于此,而是在上述基础上更深入,即:不仅能让消费者自身实现价值满足,还要帮助消费者把主流人际关系变得更好。

这其中,消费者自身实现价值满足是通过商品和服务来实现的,也可以叫做“内在”价值,是传统零售企业所相对擅长的。消费者在基本内在价值满足之后,会追求把自己的“外在”的主流人际关系变得更紧密融洽,这其中包括了亲子关系、情侣关系、闺蜜关系等。对零售企业来说,能够帮助消费者强化主流人际关系的最佳手段就是在卖场内增加社交业态、打造社交体验,这也正是购物中心业态崛起背后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无论“内在”还是“外在”价值,对于零售企业来说,都与早期

的价值思维起点有了本质的不同。早期,零售企业的价值思维起点是包括优质品牌、供应商等所谓的“有价值的上游资源”,有了这些,不愁客户不上门,不愁商品不好卖,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以供给侧价值为核心”。但在今天,就转变为“以需求侧价值为导向”了,即以消费者的内、外价值诉求为起点,去整合上游产业链的排序、迭代效率。基于这一点会产生很多变化,比如很多零售卖场的布局设计是基于供应商和品牌的价值出发,挖空心思尽可能更多的把品牌呈现在卖场里边,却不太考虑消费者的感受和价值,导致消费者走在卖场的时候感觉特别的拥挤(尤其是一些传统百货的一层区域)。主动线都被核心品牌占据,视线也被极大的遮挡。事实上,消费者喜欢的是动线更通透的、行走更方便的卖场,于是今天很多老卖场在改造的过程中,都会把共享空间、宽动线、大中庭作为必备的考量。

不仅如此,零售企业还需要从被动响应消费者诉求,转变到主动为消费者构建生活方式,进而向全业态延伸。作为距离消费者最近的行业,零售企业在整合需求侧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如果获得了消费者的情感信任,就有机会成为他的生活方式顾问,提供生活的系统解决方案,让“以消费者价值为中心”能够延展到全业态。这也是零售业在新周期下需要深度探讨并尝试的课题。

思维二、时间思维

时间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前进,消费者、卖场及品牌也在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的成长,零售企业自身也是同样。如何站在时间维度上,正确的去解读消费者与品牌的成长,把握经营规律;正确的去认识企业自身的成长,做好长期与短期的平衡,便是时间思维所探讨的核心话题。

1、消费者的成长:传统零售人在分析消费者的时候,通常喜欢用“X0后”来作为消费人群的划分。从静态的视角看,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会有年龄所赋予的“自然消费特征”,确实能基于此划分出显著的代际界线。但站在时间思维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消费者是在动态成长的,在迈入新的年龄段时不仅会受“自然消费特征”的影响,也会受到其成长过程中积淀下的“习得消费特征”影响。这无疑使得企业的经营日趋复杂化。对此,零售企业有两方面的对策,一方面是通过缜密的大数据分析,针对于具有消费成长性的核心消费群体,做持续的消费特征跟踪,分析其品类偏好及生活方式的偏好,发现“习得消费特征”的演变轨迹,不断迭代升级出能够满足他们价值的商品及服务,保持对他们的黏性。另一方面是紧盯自己所定位的“自然消费特征”,同样做不断迭代升级,形成鲜明的特色,持续导新,不断迎接新生代消费者迈入卖场的大门。

2、卖场的成长:卖场对于人流的汇集能力,都会走过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拥有绝对地段优势且无同层面竞争对手的除外),随着品牌的调整、会员的沉淀,卖场的整体成熟度变高,不同空间的价值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卖场成熟度不高的时候,为了尽快打开市场,定位的人群往往不会太窄。但聪明的经营者便会从长远角度看问题,将空间做区隔,为日后收窄定位人群做准备。待卖场足够成熟时,会立即打通区隔,让卖场成为精准定位目标客群的一个整体。例如上海的K11,目标定位的是品质轻奢人群。但早期为了能够尽快让卖场有足够的品牌传播及人气,B1、B2层的品类规划组合主要面对的是地铁带来的大众客群,与楼上各层形成了显著不同。因此从动线上,K11将地下两层与1层之间做了清晰区隔,让两股客流并行不悖。待K11逐步成为艺术地标、

能够靠轻奢人群盘活整个卖场之后,又开始进行调改,在B1层与1层之间加装电梯,打通整栋卖场。并将B1、B2的品类组合与楼上做了一致性调整,呈现出今天成熟的卖场形态。

3、品牌的成长:现如今,优秀品牌在面对竞争的时候,不仅仅要做“内功”的提升,还会通过不断的升级自己的竞争维度来保持或赢得竞争优势。比如打造多个品牌/副牌来和竞争对手进行抗衡的品牌族模式,以及在同一品牌下打造旗舰店、高端店、标准店等分级门店模式。这些模式不仅仅是多了一面大旗,背后是围绕消费者所进行的综合布局。多个品牌/副牌运作中,除了覆盖各个价格区间打击竞争对手外,还会系统考量如何通过中低端品牌/副牌品项吸引核心品牌的潜在消费者,并伴随消费者的成长逐渐将其过渡为旗下核心品牌的会员。让品牌的成长能够伴随消费者的成长,是品牌成长所追求的目标。旗舰店、高端店、标准店等分级模式的运营也是同理,各个门店不仅是装修不同,里面人员、业态组合、商品皆不相同,标准店的会员在高端店能够享受更全面完善的服务,并体验基于品牌的生活方式延展,使得消费者在升级成长过程中依然不会轻易放弃品牌。

4、长期与短期的平衡: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指出过,营销与创新是所有企业最基本的职能。从短期来说,企业应该更重视营销,而从长期来说,企业更应关注创新,包括组织方面的创新。在新周期的背景下,要求零售管理人员不能再用简单的“财务思维”看问题,原有的“销售目标每年按比例递增”一类的财务指标管理方法,只符合稳态经济的状态。新周期下的零售竞争,更多是长期效率的竞争,消费者需要的是长期的稳定的去维护,这要求企业的团队也要长期稳定的去释放价值。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团队建设需要沉淀,需要先行,

需要站在时间维度拿出做长期的心态。即使短期无法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仍要放在战略的高度,进行长线投资,而非视为“人力成本”。

思维三、空间思维

卖场有空间概念,而思考问题本身也是有空间维度概念的。如果看问题只关注单点,这叫做“点思维”,只适用于处理简单问题。如果只关注同一维度上的因果关系,这叫“线性思维”,适用于处理简单重复性问题。如果关注处于不同维度但类似逻辑的问题,可叫做“平面思维”,适用于处理有共性规律的问题。如果关注多维度、多角度、多层面的复杂影响因素,在不同思维框架下寻求最佳结果的问题,就是“空间思维”,适用于处理复杂环境下的不确定性问题。因此说到空间思维,不仅仅是探讨卖场空间,而是如何基于空间思维处理零售企业的复杂化场景问题。

对于零售卖场来说,思考卖场空间问题首先要站在楼体的外部交通这个维度来审视,很多商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的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出卖场从便利转向了不便利。也有卖场随着地铁的开通,又重新走向了便利。体量越大的卖场,对周边的大环境要求会越高,越要关注外部交通。随后我们的思维要跳跃到内部空间的维度,从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两个角度去看。这里面有部分规律:一般来说,上下的垂直分布,重点排列是满足目的性购买的核心品类。哪些是目的性品类哪?比如说化妆品、餐饮、早教,目的性品类一般能够起到很好的客流牵引效果。而水平分布,重点排列的是随机性品类,比如配饰、杂品等,来实现滞客的效果。但我们在讲这个规律的时候,并不要简单陷入“线性思维”中,要注意随着消费者的成长,很多原本被认为是目的性品类的商品,也开始成为随机性品类(比如眼镜)。在卖场布局定位中就要有

新的考量。并且有的卖场由于外部交通及其它原因,会产生卖场内汇聚多种消费习惯截然不同的客群的情况发生。这就需要以空间思维的模式灵活应对,在不影响消费者整体感受的前提下,善加利用垂直与水平布局,控制好人流走向。西湖银泰城B1层便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在没有硬性物理分隔的情况下规划处了基于年轻精英客和家庭客的同层双动线,很好的实现了这一效果。

空间思维对我们的启示是,面对卖场中出现的点状问题不要简单用点思维去应对。管理要站在整个公司组织层面,用空间思维去思考单点的运营效率升级,才能最终在各个点收获整体性的效果收益。

四、组织效率优先思维

企业在创业早期,都不可避免的会有“因人设岗”、“人治大于组织”的现象。而我们所说的组织效率优先思维,就是指企业慢慢的从人治变成组织制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组织公平的情况下来优化组织效率,立足于组织来思考人的个体能力的升级。学会尊重组织和组织效率的价值,不要在中基层过度放大能人的价值,要努力让企业逐步拥有效率驾驭资本和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组织效率优先还体现在组织通过优化横向的协同的流程,压缩层级,进行组织效率的升级。在压缩层级和优化横向的协同的流程节点的时候,要关注节点岗位个人能力的整体提高,以便更好的服务消费者价值。所有企业的升级的核心,归结到最后都是组织效率的升级。组织效率可以沉淀标准、可以复制、可以再迭代。未来的所有核心竞争力都将沉淀在组织、效率层面。

新思维的构建零售企业在新周期下的零售变革的起点,也是保障

企业进行长期变革的核心逻辑。也是新文化、新运营、新组织的思想元认知,值得我们用心审视。

(丁昀和君集团合伙人、和君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特聘专家)

工厂管理-时代光华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 精品

学习课程: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 单选题 1:克劳斯比的《随心所欲的艺术》一书出版是在()回答:正确 1. A 质量管理的启蒙期 2. B 质量管理的智慧期 3. C 质量管理的不确定期 4. D 质量管理的确定期 2:零缺陷运行系统(Cerosys)实施的步骤中,增加员工中CTR的数量属于()部分回答:正确 1. A 文化 2. B 效能 3. C 关系 4. D 策略 3: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是()回答:正确 1. A 菲利浦-克劳斯比 2. B 彼得-德鲁克 3. C 明兹伯格 4. D 拉齐尔 4:在零缺陷管理层次中,QIPM指的是()回答:正确 1. A 经理主管质量工作指南 2. B 基于PONC的管理模式 3. C 质量改进过程管理

4. D 麻烦消除系统 5:质量管理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不确定期、()、启蒙期、智慧期和确定期。回答:正确 1. A 发展期 2. B B觉醒期 3. C 混沌期 4. D 模糊期 6:克劳斯比的《质量免费》一书出版是在()回答:正确 1. A 质量管理的启蒙期 2. B 质量管理的智慧期 3. C 质量管理的不确定期 4. D 以上都不对 7:在克劳斯比提出的21世纪质量管理的完整概念中,()则相当于组织的灵魂回答:错误 1. A 财务 2. B 品质 3. C 关系 4. D 质量 8:以下关于零缺陷管理说法错误的是()回答:错误 1. A 零缺陷管理是一种质量控制的方法 2. B 零缺陷管理是一种全公司的管理运行系统 3. C 零缺陷管理不是重在事后的补救,而是重在事前对问题的预防

营销新思维_水平营销

205 《商场现代化》2006年11月(上旬刊)总第484期 5.适用性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进行网络营销。我们可以把实际的产品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产品。无形的产品,如包括银行服务、保险、股票交易等。这类业务如果转移到互联网上会带来很大的节约。而对于有形产品,顾客往往需要接触才能做出是否购买的决定,这包括握住、触摸、品尝、闻味、处理等,并不仅仅是看和读。对于这类产品,移植到互联网上将有很大的困难。 三、大力开展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作为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实现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同时网络营销又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国政府今后应制订宽松的上网环境,鼓励和指导企业上网,帮助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推动电子商务在我国得以健康稳步的发展,能够跟上发达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的脚步。网络营销不能抛弃基本的营销思想,也离不开4P。 1.产品策略 网络的逐渐发展,使消费者与厂商的直接对话成了可能,这使 网络营销中产品呈现出众多新特色,企业应从网络环境出发,满足网上顾客需求。通过分析网上的消费者的总体特征来确定网上销售的产品;利用网络上与顾客直接交流的机会为顾客提供定制化产品服务,同时企业应及时了解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评价,以便改进和加快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2.价格策略价格是网络营销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之一,因为价格无论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最为敏感的话题。网上销售使得消费者可以同时得到某种产品的多个甚至全部厂家的价格以做出购买决策,这就决定了网上销售的价格弹性比较大。因此,企业在制定网上销售价格时,应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价格构成,以期做出最合理的价格。3.促销策略 网络促销目前应用得比较广泛。网络促销的出发点是利用网络 特征来实现与顾客沟通。这种沟通方式不是传统营销的“推”的方 式,而是“拉”的方式,即“软营销”。这一特色是发掘潜在顾客的 最佳途径。网络广告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促销方式。企业应充分利用 网络的媒体功能、三维动画等特性, 诱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利 用网络聊天的功能开展消费者联谊活动和推广活动,这是一种促进 情感因素的消费方式。使网络使用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促销活动。 4.销售渠道策略 网络将企业与消费者连在一起,给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销售渠 道。企业应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这种渠道,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结合相关产业的公司,共同在网络上设点销售系列产品。例如: 计算 机生产商同软件商、网络服务商等联合进行促销和销售,可达到双 赢;企业在网上设立虚拟店铺,通过三维媒体设计,形成网上优良的 购物环境;消费者在决定购买后,可直接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线上购 物,也可通过汇款,由企业通过邮局邮寄或送货上门进行货物交割。总之,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应用这几种策略的组合。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策略远不止这些,可以在实践中发现和使用更好的、更有利于自己的网络营销策略, 使自己的营销工作做得更好,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方美琪 胡翼亮:《网络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张小蒂:《网络经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今日的营销要比过任何时候都复杂,已经到了急需新思路的转折点。而水平营销是当前市场营销理论的最新突破。所谓水平营销 是一个工作过程,当它被运用于现有产品或服务时,能够产生涵盖 目前未涵盖的需求、用途、情境或目标市场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因此,它是一个为创造新的类别或市场提供了很大可能性的过程。水平营销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将看似无关的概念同现有商品相结合,以探索这种结合能否创造出新的产品类别,帮助企业在产品愈加同质化和超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水平营销是纵向营销的必要补充市场营销得创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一种是在某一特定市场内部做调整,另一种是通过对产品做适当改动来产生新用途、新情境、新目标市场以开创新类别,从而重组市场。前一种称为纵向营销。在市场界定过程中,它通过采取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调整 现有产品和服务, 以使市场多样化。它通过系列和逻辑思维过程,也就是纵向思维过程,从宏观过度到微观。后一种称为水平营销。水平营销是将已知信息进行重组,通过富有探索性、可能性和诱导性的创新思维,从微观过度到宏观。水平营销并不取代纵向营销,它是一种补充。为了产生新颖的产品构思,它可能会利用那些被淘汰了的需求、目标、用途、情境和属性。其目的就是将市场视为一个非固定的模型,并带着获取新市场的目的来对市场进行重组。市场营销过程能创造新的类别,重新界定业务,并进而拓展公司的战略目标。水平营销与纵向营销并无优劣之分,它们一个纵向,一个横向, 共同搭建出企业营销战略的立体框架,没有纵向营销的后续支持, 水平营销也就无法落实,无法实现。因此,水平营销只有与纵向营 销同时运用,才能产生强大的营销能力。 二、创造性思维 具有创造性的横向思维遵循三个简单的步骤:选择一个焦点; 进行横向置换以产生刺激;建立一种联结。 焦点可以是我们想关注的东西,它可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 题,一个要达到的目标,或一个简单的物体,例如“花”。横向置 换是对逻辑思维顺序的一种中断,例如对“花会凋谢”的横向置换的结果是“花永不凋谢”。对焦点进行横向置换通常会产生一个联结中断,即一个空白。这个空白就是创造力的来源,就是我们的刺激。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自我组织的系统,它要求建立不中断的联 结。例如两个互不相关的想法在我们大脑中出现,我们的思维就会做出必要的跳跃,直到建立一个合理的联结为止。例如,如果我们要置换“花”这个概念,直到它与“永不凋谢”这个想法一致,由 营销新思维——水平营销 张滨滨 李国栋 刘瑞文 江苏大学 江苏省2006软科学研究指导性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BR2006506 [摘 要] 水平营销是当前市场营销理论的最新突破,它是将 已知信息进行重组,通过富有探索性、可能性和诱导性的创新思维,帮助企业在产品愈加同质化和超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新思维 水平营销 评价体系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 这篇文章是宝鸡文理学院的一个学生在我们这边买的一篇文章,完成后他把钱又从淘宝要走了,特此曝光下。文章大家可以自己使用。姓名什么的我就不提了只是把文章的使用权收回,钱既然您要回去了,文章我们要自行上传到百度文库。 题 目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 学生学号 编号

年月日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产业结构调整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越来越体现出来,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己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动,结构调整又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当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时,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产业结构由无序到有序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研究和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具有紧迫性,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调整对策

Abstract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always been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s and its influence on economic growth is increasingly reflec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come the endogenous variable of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growth will inevitably bring about the change of economic structure,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further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Wh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must be adjusted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is industrial structure from disorderly to orderly spiral rising process. Therefore,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t is not only urgent, but also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and guide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Key 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摘要:苏州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苏州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苏州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苏州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 正文: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苏州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苏州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苏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于苏州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苏州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2010年两会期间,苏州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苏州经济的迫切任务。 我通过对苏州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苏州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苏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苏州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

年份 地区生产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1952 4.38 2.01 1.09 1.2912645.89% 24.89%29.45%1957 5.58 2.46 1.72 1.4114744.09%30.82%25.27%19627.15 2.97 2.4 1.7818041.54%33.57%24.90%196510.78 4.95 3.74 2.125445.92%34.69%19.48%197015.03 6.26 6.16 2.6232541.65%40.98%17.43%197523.328.1810.98 4.1547135.08%47.08%17.80%197625.158.5812.14 4.4350834.12%48.27%17.61%197727.427.8914.74 4.7955028.77%53.76%17.47%197831.958.9717.79 5.1863428.08%55.68%16.21%197935.279.5719.18 6.5269127.13%54.38%18.49%198040.6810.0323.85 6.878724.66%58.63%16.72%198143.769.7726.237.7683922.33%59.94%17.73%198247.6112.0427.627.9690225.29%58.01%16.72%198352.5311.9430.789.8198922.73%58.60%18.68%198468.0517.0339.2211.8 1 28025.03%57.63%17.34%198591.9118.0756.6717.17 1 71419.66%61.66%18.68%1986104.0621.7961.6420.63 1 93520.94%59.24%19.83%1987127.0224.1877.0825.76 2 33819.04%60.68%20.28%1988165.1329.52101.1734.44 3 00917.88%61.27%20.86%1989176.2929.73105.6640.91 3 18216.86%59.94%23.21%1990202.1435123.2443.9 3 61717.31%60.97%21.72%1991235.135.76147.2252.11 4 17815.21%62.62%22.17%1992359.6940.56230.7788.35 6 36011.28%64.16%24.56%1993525.9650.16336.06139.74 9 2589.54%63.89%26.57%1994720.968.46442.89209.55 12 6399.50%61.44%29.07%1995903.1180.37543.41279.33 15 7848.90%60.17%30.93%1996 1 002.1488.18567.96346 17 4748.80%56.67%34.53%1997 1 132.5988.16636.42408.01 19 7137.78%56.19%36.02%1998 1 250.0188.01701.95460.05 21 7337.04%56.16%36.80%1999 1 358.4388.14764.07506.22 23 592 6.49%56.25%37.27%2000 1 540.6890.96870.1579.62 26 692 5.90%56.47%37.62%2001 1 760.2891.41999.89668.98 30 384 5.19%56.80%38.00%2002 2 080.3791.72 1 211.52777.13 35 733 4.41%58.24%37.36%2003 2 801.5675.75 1 771.86953.95 47 693 2.70%63.25%34.05%2004 3 450.0077 2 268.001 105.00 57 992 2.23%65.74%32.03%2005 4 138.2191.71 2 681.541 364.9768 618 2.20%66.60%31.20%2006 4 900.63104.15 3 152.031 644.4580 116 1.95%65.39%32.66%2007 5 850.11115.18 3 632.032 102.9194 318 1.73%63.71%34.56%20087 078.09133.6 4 257.902 686.59112 872 1.62%62.01%36.36%20097 740.20142.82 4 547.123 050.26122 565 1.80% 58.80% 39.40% 注:2005年开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已作调整,下同。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潍坊市产业结构研究

潍坊市产业结构研究 产业结构是指劳动力、资金、生产资料在不同产业部门的配置比例和相互关系, 包括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农业、工业等国民经济各行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这一决策,是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所做出的重大调整。对全国而言,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核心内容,也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潍坊市而言,也是创新优势,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根据我市产业结构历史演变及现状,结合当前产业发展的态势,从多方面进行探讨,对我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对产业结构研究的基本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根据世界各国的统计数据建立了投入产出多国模型,模拟了结构转变同收入水平的关系。多国模型的标准模式表明,结构转变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些规律性联系,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地区生产总值中工业所占份额上升,农业所占份额下降,而就业结构中,农业所占份额下降,工业所占份额变动缓慢,大部分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为第三产业吸收(见表1)。

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特征是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这表现为三次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所处地位的变化。综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三次产业结构有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种趋势主要反映在劳动力结构、产业 结构及产业内各行业结构等方面。当然,由于受到地域、时期等因素的影响,作为一个地区来说,上述理论不一定完全适用,但大体的发展趋势应当是一致的。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产业结构演变状况 (一)我市产业结构的发展轨迹 建国以来,我市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变更是贯穿始终的关键所在。 纵观从1978年到2006年二十多年间我市的产业结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1978-1984年。这一阶段,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实行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效率,有力的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1978-198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0.38亿元增加到26. 83亿元,年均增长10.8%;随着计划经济的逐步转型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吃穿用等生活消费品的需求也快速增长,从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一阶段,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7%,比GDP高8.7个百分点。因此, 第一、三产业比 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是第一阶段产业结构变动的特点(见表2)。 2、第二阶段为1985-2002年。从1985年开始,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因此这一阶段我市产业结构变动的特点是:第二、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1985-2002年,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和%,而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仅增长%;第二、三产业比重则分别由33.3%、19.5% 上升到47.9%和34.5%,第一产业比重由47.3%下降到17.6%(见表3)。

最新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

[摘要]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要内容。当今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已是国家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借助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通过实例分析,探寻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 城市经济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变革中求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将《孙子兵法》与正处于产业转型与变革时期的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探寻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即“读古人的书,做当今的事”是十分必要的。 一、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就是说:筹划周密、条件具备就能取胜;筹划不周、条件不周、条件缺乏就不能取胜。使命和远景的确定,目标体系的建立,战略方案的制订会为城市的产业转型与资源的重新配置规划明确的方向。因此为城市的产业转型制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发展战略的基础:“修道保法” “修道保法”,是指要明确使命与目标,并建立一套确保使命与目标实现的机制。 在产业结构转型上以韩国经济的发展为例,其中经转型后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韩国为规划和发展文化产业,于2001年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该院每年可得到政府 5000万美元的资助。在法制建设方面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法》、《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等项法规。近些年又陆续对《影像振兴基本法》、《着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法律法规保障。 可见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其根本就是要促进技术与知识的发展与创新。因此引导产业结构转型也该有相应的政策、法律、措施来保障。 三、发展战略的核心:“知己”

浅谈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和趋势

浅谈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和趋势 摘要:产业结构转型是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用工成本不断提高、金融危机的冲击、环境污染的严重,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经济转型势在必然。产业调整是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它的好坏关系着下一轮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产业结构转型关系着千千万万个企业的生死和老百姓的就业形势。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和趋势在文中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服务业、市场、创新

正文: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起点 ■我国产业结构应由原来的低收入国家水平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提升。 ■进一步的发展就是以城市为主导,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了新的起点,这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在我国的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之后,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由经济总量转向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也就是说,在这个新起点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由速度转向结构。去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结束持续30多年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期,转向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期。增长速度减缓固然有外部市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我们的主动调整。特别是,这个“调速”为调整产业结构、争取长期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机会。 过去人们特别重视企业竞争力,这是个需要通过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来解决的问题。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产业竞争力比企业竞争力更重要。就如波特所说的,竞争力以产业为度量单位。对企业来说,产业的机会与威胁决定了竞争环境的优劣。当然,就竞争环境来说,它既伴随着风险,又隐含着回报。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注点和落脚点有何不同?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是让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位置。但对国家来说,国家的竞争力在于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是发展同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对主导产业进行持续更新,最终要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企业管理新思维

企业管理新思维——教练式管理 进入二十一世纪,企业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使得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管理者也需要不断提升其管理技能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企业的管理能力并不体现在策略上,而体现在人的行为上。员工的能力就像水下的冰山,关键在于管理者能不能通过指导把水下冰山托出水面。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员工能力的高低,而在于教练指导水平的高低。提高人的行为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管理者自上而下的言传身教和指导,没有大量善于指导下属的“教练”,企业的管理水平不可能真正提高。但是,目前企业中基层经理普遍缺乏教练能力,这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明显瓶颈。 教练式管理的内涵 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流行一个新的概念——教练。教练(coaching)源于体育,顶尖的网球手、高尔夫球手和其他竞技项目的运动员都有教练。教练帮助他人提高技能,制定重大赛事的行动战略。后来教练作为一种管理技术从体育领域应用到企业管理领域,企业教练应运而生。“教练技术”在西方已经有20多年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架构。实践证明:它是一个可以支持企业管理和发展的跨领域的技术和工具。 传统管理者较多地充当顾问的角色,较多地从事技术性工作,为员工解决具体问题,重点在事而不在人。教练式管理是一门新的管理技术,运用一套技术,更多地激励员工,让员工发挥创意,找出解决之道,重点在人而不在事。教练让员工看到自身的盲点和潜力,也让员工认清自己在组织架构中的位置以及应当发挥的作用。教练认为,人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本。当人的能力和素质得以提升的时候,企业的资本就会加倍增值。教练文化以人为本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充分激发人的潜能提高生产力,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同时,教练还启发员工的其他能力,诸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对于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团队自我管理有独特作用。简而言之,教练就是以技术反映员工的心态,激发员工的潜能,帮助员工及时调整到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的人。 教练式管理就是将体育教练对运动员的督导、培训方式系统性地运用到企业管理领域来。教练的过程不仅是实现一个目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挖掘运动员、团队最大潜能的过程,它既着重于目标的实现,也着重于运动员、团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成长。教练与员工之间在深层次的信念、价值观和愿景方面相互联结形成了一种协作伙伴关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GE前CEO杰克·韦尔奇在执掌公司大权多年后,他领悟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数字和目标不能帮你实现追求,只有员工能够。”有人问他,作为首席执行官,如果让他重头做起,他会有什么不同?他回答会大步改进,从传统的控制管理模式转变为在员工身上培育一种自我拓展精神。 教练式管理的首要作用就是帮助员工挖掘潜能,突破自我。教练的过程集中于克服那些妨碍员工达成优秀和快乐的内在障碍,把他们从对失败的恐惧、变化的抗拒、时间压力、烦闷中解放出来。教练式管理的艺术就在于能察觉到员工最大的潜能,而不是把员工局限于最低的可能性中。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网站客户生命周期研究分析

电子商务网站客户生命周期研究分析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对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有很大影响,“以客户为中心”,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是企业电子商务获利的必要条件。不同阶段客户关系对企业利润的贡献也就不同,客户与电子商务网站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彼此之间的合作,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产品搬上网站进行在线销售,电子商务的发展突飞猛进,不但为企业和商家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也为客户提供了便利的购物环境。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是企业电子商务获利的必要条件。企业必须了解企业同客户的关系程度,根据不同的客户价值进行投资。电子商务的客户群是所有通过点击企业网站进行交易的客户,如何从这些客户群中识别出具有不同价值贡献的用户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企业在客户关系沟通维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客户细分基础上的差别服务,使得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在维护客户方面受到极大的挑战。客户与电子商务网站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彼此之间的合作,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客户价值分析 客户价值可以理解成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客户对于企业的价值,二是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价值。这里讨论的客户价值是前者,即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根据客户消费行为和消费特征等变量所测度出的客户能够为企业带来的利润,指客户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也即“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客户生命周期越长,客户价值越高。不同阶段客户的行为特征和为企业创造的利润不同;不同阶段驱动客户关系发展的因素不同,同一因素在不同阶段其内涵也不同,所以要从企业角度研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与不同客户的沟通策略。 现有研究普遍将客户关系的发展划分为考察期、形成期、稳定期、退化期四个阶段。考察期是客户关系的孕育期。形成期是客户关系的快速发展期,稳定期是客户关系的成熟期,退化期是客户关系水平发生逆转的时期。考察期、形成期、稳定期客户关系水平依此增高。稳定期是供应商期望达到的理想阶段,但客户关系的发展具有不可跳跃性。客户关系必须越过考察期、形成期才

房地产销售管理新思维

房地产销售管理新思维 销售不是房地产唯一需要的营销活动 销售只是营销的缩影,在楼盘销售之前房地产公司还需要决定目标市场、定位策略、规划设计产品以及促销宣传,而运用这四大步骤来促进了解并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销售。 现在还有很多房地产公司以为销售就等于营销,而销售人员管理就是营销的代名词。事实上房地产公司必须面面俱到:产品品质、广告、价格、促销、公关、楼盘包装、其他活动,销售需要其余所有环节的配合运用。 在一个房地产营销循环中,我们需要利用市场调研来了解客户,用恰当的楼盘规划设计来瞄准客户,以营销来吸引 客户,最后以销售来留住客户。 销售人员就像士兵一样,其战斗力随背后的策略及公司所提供的工具而异。营销策略人员策划进攻,寻求适当的目标市场、决定定位,尽可能给销售人员最理想的楼盘,并设计广告及促销活动以支持楼盘销售。在销售之前,营销 活动主要是试图软化目标市场。 营销的目的是要了解人们的所需要的,并在获得利润的前提下,供给他们所需要的。销售执行营销,销售只是营销的环节之一。房地产销售(就像做广告)要做的是说服客户相信公司所卖的楼盘正符合他们的需要。 销售人员能够做的只是用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沟通与客户相关的某些事情,以便增加楼盘的价值,沟通过程中需要经由一些强而有力的事实或一些情感和印象,来说服人们将公司的楼盘列入他们购买时选择的范围内。 销售其实是一种教育及训练

我们还必须弄清楚“销售”对客户的意义,对于房地产这种大宗商品销售来说,基本的销售前提是,每个人几乎都需要回应另一个人。没有一个销售员可以接触到所有的听众,你的听众总是需要再说服另一个人。所以要做好销售,就必须教育及训练客户,最好是把客户都训练成我们的“销售员”,甚至是让客户的听众也变成我们的“销售员”。 房地产公司教育训练他们的销售负责人,销售负责人教育训练他们的销售人员,销售人员再去教育训练客户,客户又去教育训练他们的听众。房地产销售管理的实质就是完整地推动这一过程顺利运行。 我们相信销售其实是一种教育及训练。如果你从这个角度来解释销售,并想象教育及训练所要用到的工具、过程及 方法,你对于如何营销也就会有比较正确的概念。 想想在我们读书时代,老师们是怎么教育训练我们的:老师的基本策略是,用统一的教材反复向我们宣讲,不教会不罢休,老师给我们充分的机会提问,复习,练习。再想想老师在教每一堂新课时是从哪儿教起的?――概念,一 定是从概念教起的。 这样你也就知道怎样组织营销活动了,好的营销要在销售人员跟客户面对面之前就准备好所有教育训练要用的规范教材、工具、程序和方法,而不只是依赖销售员的个人发挥、临场发挥。我们的营销组织则在销售之前就要对客户需求作出反应:决定该提供什么(包括销售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而销售的过程就是给客户讲述有关公司、楼盘和服务并加以说服,让客户明白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销售人员必须接受销售训练――训练他们展示楼盘的能力――才能说服人们相信公司及楼盘的优点,消除他们的疑虑,完成销售。 当然销售不只是介绍房子,等别人回答好或者不好。潜在客户的种类各不相同,能有效吸引他们的事物也不同,当销售人员与客户面对面时,他所达成的效果是印刷品、展板或电话等等所无法完成的。事实上,在售楼处与客户一对一的状况下,销售的意义在于完成对客户的教育训练。最好的销售员在与客户几个回合的接触下来,已经让客户具备了教育训练的能力和愿望,把客户训练成我们的销售员了,这就成就了非常成功的口碑营销了。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 试题(80题)

学习课程:零缺陷 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 学习课程: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 单选题
1:克劳斯比的《随心所欲的艺术》一书出版是在( 1:克劳斯比的《随心所欲的艺术》一书出版是在( ) 克劳斯比的 1. A 质量管理的启蒙期 质量管理的智慧期 质量管理的不确定期 质量管理的确定期 回答: 回答:正确 回答: 回答:正确
2. B
3. C
4. D
2:零缺陷特别强调过程控制和( 2:零缺陷特别强调过程控制和( ) 零缺陷特别强调过程控制和 1. A 事前控制 后馈控制 质量管理 预防系统控制
2. B
3. C
4. D
3:实施变革包括 4 个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 3:实施变革包括 个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1. A 做出承诺 形成信念 做调查 明确问题
回答:正确 回答:
2. B
3. C
4. D
模式的建立可以分为( 大阶段、( 4:PONC 模式的建立可以分为( )大阶段、( )个步骤 1. A 3, 8
回答: 回答:正确
2. B
3, 10
3. C
4, 5
4. D
2 , 10 回答: 回答:正确
5:零缺陷思想的推行最初是在( ),后来传至 后来传至( 5:零缺陷思想的推行最初是在( ),后来传至( ) 零缺陷思想的推行最初是在 1. A 美国 法国 日本 美国
2. B

3. C
美国 日本 德国 美国 回答: 回答:正确
4. D
6:质量管理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不确定期、( )、启蒙期 智慧期和确定期。 启蒙期、 6:质量管理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不确定期、( )、启蒙期、智慧期和确定期。 质量管理分为五个阶段 1. A 发展期 B 觉醒期 混沌期 模糊期 回答: 回答:错误
2. B
3. C
4. D
7:以下关于零缺陷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7:以下关于零缺陷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 以下关于零缺陷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1. A
零缺陷管理是一种质量控制的方法 零缺陷管理是一种全公司的管理运行系统 零缺陷管理不是重在事后的补救,而是重在事前对问题的预防 零缺陷管理是一种结果导向的绩效突破法 回答: 回答:正确
2. B
3. C
4. D
8:在零缺陷管理层次中, 指的是( 8:在零缺陷管理层次中,QES 指的是( ) 在零缺陷管理层次中 1. A 经理主管质量工作指南 基于 PONC 的管理模式 质量改进过程管理 麻烦消除系统
2. B
3. C
4. D
9:基于价值的质量经营模式一般包括( 9:基于价值的质量经营模式一般包括( )个步骤 基于价值的质量经营模式一般包括 1. A 两 三 四 五
回答: 回答:正确
2. B
3. C
4. D
10:总成本包含有无失误成本,简称( 10:总成本包含有无失误成本,简称( ) 总成本包含有无失误成本 1. A EFC
回答: 回答:正确
2. B
POC

苏州市产业结构研究

市产业结构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城市经济排名中,名列第六,仅次于、、、等城市,华东地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中国地级市第一位表现出较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经济总量持续上升的同时,的产业结构表现出与其经济发展不相符合的特征,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亟待实施。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经济增长受到产业结构的强有力的制约。因此须针对实际情形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给经济增长带来推动。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未来的分析,寻找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对如何优化当前产业结构提出了若干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提出建议。 二、市产业结构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转移。产业结构理论,所谓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态。产业结构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的动态经济联系,在发展过程中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不断替代的规律及相应经济效益,形成狭义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结构研究分析一定时期产业间联系与其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关系理论与狭义产业结构理论构成广义产业结构理论。 具体说来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则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证明了这一规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从表格中,我们看出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基本上符合世界围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表1 市1991年-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值表 年份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地区生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单位/亿元产总值/元 1991235.1035.76147.2252.114178

讨论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讨论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用什么标准或指标来衡量城市的发展水平呢?人们通常按人口数量、用地规模和经济总量,即GDP 来评价。其实,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重要或最核心的指标是城市产业结构。所谓城市产业结构是指,城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整体表现。由于可以从不同程度对城市产业进行分类,城市产业结构也就具有多重内涵和呈现复杂的关系。 城市发展过程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过程 1.产业结构反映城市发展阶段 区别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基础最主要的是产业构成或产业结构。农村以第一产业,即农业为主,而城市则以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为主。综观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城市产生的初期或前期,第一产业不断减少,第二产业急剧增加,并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接着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代替第二产业,并成为城市主导产业。国际国内的经验告诉我们,当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其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城市总体发展进

入一个新的时期。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文化产业的兴起,加速了这一过程。 2.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和前景 三次产业比重的不同和结构的差异,往往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和发展前景。许多资源型城市或工业基地城市,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甚至占绝对优势,经常被确定为工业城市或工矿城市;而第三产业,如旅游业、会展业、文化产业、流通产业、金融业发达的城市,却被确定为旅游城市、文化中心城市、商贸中心城市、金融中心城市等。在工业化比较成熟或后工业化社会,后者往往具有更多的发展优势,充满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3.产业结构直接影响城市功能和作用 三次产业比重的不同,对周边城市区域及对全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说,第三产业的辐射力更为深远和影响力更大。如,旅游城市能吸引国内外大量人口来城市旅游、开会、经商以及其他经济文化活动。 4.产业结构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城市总体布局、整体建设,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景观设计,市政设施安排,都要适应产业结构的需要。

时代光华 零缺陷 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

学习课程: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单选题 1:克劳斯比的《随心所欲的艺术》一书出版是在() ?? 回答:正确 1.A? 质量管理的启蒙期 2.B? 质量管理的智慧期 3.C? 质量管理的不确定期 4.D? 质量管理的确定期 2:零缺陷运行系统(Cerosys)实施的步骤中,增加员工中CTR的数量属于()部分 ?? 回答:正确 1.A? 文化 2.B? 效能 3.C? 关系 4.D? 策略 3: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是() ?? 回答:正确 1.A? 菲利浦-克劳斯比 2.B? 彼得-德鲁克 3.C? 明兹伯格 4.D? 拉齐尔 4:在零缺陷管理层次中,QIPM指的是() ?? 回答:正确 1.A? 经理主管质量工作指南 2.B? 基于PONC的管理模式 3.C? 质量改进过程管理 4.D? 麻烦消除系统 5:质量管理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不确定期、()、启蒙期、智慧期和确定期。 ?? 回答:正确 1.A? 发展期

2.B? B觉醒期 3.C? 混沌期 4.D? 模糊期 6:克劳斯比的《质量免费》一书出版是在() ?? 回答:正确 1.A? 质量管理的启蒙期 2.B? 质量管理的智慧期 3.C? 质量管理的不确定期 4.D? 以上都不对 7:在克劳斯比提出的21世纪质量管理的完整概念中,()则相当于组织的灵魂 ?? 回答:错误 1.A? 财务 2.B? 品质 3.C? 关系 4.D? 质量 8:以下关于零缺陷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 回答:错误 1.A? 零缺陷管理是一种质量控制的方法 2.B? 零缺陷管理是一种全公司的管理运行系统 3.C? 零缺陷管理不是重在事后的补救,而是重在事前对问题的预防 4.D? 零缺陷管理是一种结果导向的绩效突破法 9:在零缺陷管理层次中,QES指的是() ?? 回答:正确 1.A? 经理主管质量工作指南 2.B? 基于PONC的管理模式 3.C? 质量改进过程管理 4.D? 麻烦消除系统 10:在克劳斯比提出的21世纪质量管理的完整概念中,质量相当于组织的骨髓,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组织的营养 ?? 回答: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