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总结(北大考研)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总结(北大考研)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总结(北大考研)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总结(北大考研)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P1)《实证哲学教程》: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孔德出版的六卷本名著,该书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地论述了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确立了实证主义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实证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可以接受。

在孔德看来,“实证”一词有如下含义:现实的而非幻想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的而非可疑的、确切的而非含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P2)孔德认为,科学任务是发现和描述事物现象之间重复出现的规律,而超出这些可描述现象之外的认识,就失去了科学性。他认为,对于社会的科学研究中应该采用实证方法。

孔德认为,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神学阶段是企图探求事物运动的终极原因的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的特征是人们把那些支配现象的超自然主体替换成一些抽象的实体,并依据对这些抽象实体的认识来解释各类具体现象。科学阶段是把推理和观察结合起来,从而发现现象的实际运动规律的实证阶段。

(P7)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长兴学舍的学科分类有义礼、考据、经世、文章四种,在经世之学中列有“群学”,与“政治原理学”并列。

“群学”这个名词是借用了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人能群”的思想,“群学”即是组织、教育群众,拯救国家之学,是“经世济民,治理国家”之学,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社会学的肇始。

(P8)1897年严复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的部分篇章在《国闻报》上发表,1903年将全书译出并由上海文明译书局出版,名为《群学肆言》。后来的学者们认为,1897年严复翻译《社会学研究》是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开始,严复是引入西方社会学的第一人。

《群学肆言》序中说:“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查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肆言何?发专科之旨趑,究功用之所施,而示之以所以治之方也。”

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P10)孔德的社会学对象:社会学要研究人的理性及其心理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是如何发展的,实质上就是要考察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包括社会基本制度、政治制度、经济交往形式和意识形态等;他把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作为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基本分类。

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不是指个人间的关系,而是指两种不同属性的人们之间形成的社会交往的形式,他特别关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在此基础之上产生的其他社会关系,关注阶级之间的关系。齐美尔也注重社会关系,他认为社会学家应该从日常生活的交往关系中提取一般的交往形式,并加以适当归类,然后再对这些抽象形式作进一步考察。

社会结构时多数社会学家研究的对象,社会结构是他们分析问题的目标或工具。如孔德所说的社会整体的构成(社会构成)指的是社会结构问题,马克思从经济基础出发分析社会的结构是对社会结构的宏观分析,如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AGIL模型)。

社会关系是从微观层面上说明人们之间的交往模式,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元素,是通过社会行动和社会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是人们在某一社会生活(社会活动)领域中进行多次交往,进而形成某种较为固定的交往模式;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群体之间稳定的相互作用的模式,是指社会现象的静态方面,偏重于宏观社会分析,它是在微观层面上形式的社会关系的积累的结果。

(P11)社会行动和社会过程:社会行动是指人们有意识的、注入了某种社会意义的、并与他人发生关联的行动。韦伯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动的社会学家,他认为社会学的任务就是理解人们的社会行动,他认为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是社会学所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目的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情感行动和传统行动。帕森斯则用社会行动来解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社会行动不仅要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还要受规范价值牵制,反映出其社会性特征。

(P12)社会制度:孔德认为,对人类社会文明史的考察要通过对社会制度的分析来实现。斯宾塞认为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它的主要器官系统包括家庭制度、礼仪制度、政治制度和教会制度。美国最早的社会学家萨姆纳认为研究民俗社会的入手点就是分析各种制度。在现代社会研究中,当从功能主义视角去分析社会的分化与整合时,社会制度也是基本的入手点。

(P13)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1)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前者是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和职业结构等;后者指社会的个体结构,表现为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社会学对于微观社会的考察侧重于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差异与特性。

(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个人关系是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常常是不稳定的。群体关系是在社会群体或组织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固定化的较为持久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3)血缘、地缘、业缘: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这种关系也在人类社会之初就已存在。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

(P27)社会的涵义:第一、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第二、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第三、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连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是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活动的规范。

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P28)社会的类型

宏观社会的类型:比如贝尔的“后工业社会”、卡斯特的“网络社会”。我国社会学界对社会的宏观分类有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等。

具体社会的类型:以血缘关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如家庭、家族;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如邻里、村落、城镇、社区;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如各种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教育卫生组织、宗教组织等;还有因兴趣而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等。

社会的特征: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不同,它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有组织地结合起来的系统,只有人类社会才有文化;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因此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更为丰富多彩;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

(1)它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2)从事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特征。

(3)在任何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社会群体。

(4)具体社会有明确的区域界限,存在于一定空间范围之内。

(5)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是社会的又一特征。

(6)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它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

★社会的功能:整合功能——包括文化整合、规范整合、观念整合和功能整合;交流功能——社会创造了人类交往的工具,提供了人类交往的场所和规范,使得人类互动能够合理、得体地进行;导向功能—

—社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向;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人类创造的文化通过社会得以积累和发展。

第二节:社会的构成要素

(P31)人的社会性是指个体接受群体和社会的文化而表现为群体和社会成员的特征,是他遵照社会规范参与群体和社会生活的特性。人的社会性表现: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人有能动性、人类有共同生活的模式。

社会的三要素论:

(1)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提供了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场所,也提供了生活于生产的资源。

(2)人口:人或人口是社会主体的能动要素。人本身的一切要素与现象,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年龄、分布、流动、出生、死亡等均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3)文化:塑造着社会中的个人、群体以至整个社会制度。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P32)社会行动者,也称行动者,它是指从事社会行动的人,即享有以文化和价值为基础,有目的、有意识活动的人。人作为社会行动者反映了他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反映了他的客体性,是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不同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学者对社会行动者的理论假设都不同,如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视角看来社会行动者是“社会人”,而韦伯则预设为“组织人”,理性行动理论的Coleman则认为是“理性人”。

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可以主动地采取自己认为合适的行为的特征,即人是从事社会实践的主体,表现为人是有意志的;人是对一定的行为进行选择的主体;人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客体性是指每一个人都是他人行为的对象,他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对方的行为并作出反映应。

★(P3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该理论从人本主义的角度阐述了需要对人的行为的激励作用。他认为,一般来说人们都有下述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或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是由人的生物机体而产生的需要,包括衣、食、住及性的需要等。安全的需要是指个人追求身体安全、免遭威胁的需要、包括防备生理损伤、疾病,希望有安全的生活环境等。归属或爱的需要是指人们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感情,渴望被接受,成为群体的一员而有归属。自尊的需要即人们希望自己能得到他人的较高的评价,得到别人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促使自己的潜力得以发挥、自己的抱负得以实现的希望。

在马斯洛看来,人的这些需要是按照一定层次排列的,即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较低层次的需要,接着是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人们首先追求基本的、低层次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就会去追求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

第三节:文化

(P36)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文化积累:是指旧文化的传承和新文化的增加的发展过程,正是由于文化积累,才有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

★文化震惊:作为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冲突之一的“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种文化当中的人,在初次接触到与其自身文化迥异的另一种文化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文化的要素:

(1)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挂念最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

(2)语言和符号。人类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沟通,只有沟通和互动才能创造文化。

(3)规范体系。规范是人类为了满足需要而设立或自然形成的,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各种规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

(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两者紧密相联,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物质产品。是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由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在它们上面凝聚着人的观念需求和能力。

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

1、产品文化:住房、衣服、交通工具等。

2、工具文化:厂房、农具、机械等。

(2)精神文化

1、智能文化:自然科学知识、管理技术知识。

2、规范文化:风俗习惯、礼仪规则、社会制度等。

3、理念文化:宗教、信仰等。

(3)中心文化:是指文化的中心地带,一般是在某种文化的起源地附近或其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在这里具有比较稳定的、最能代表该文化特色的各种文化特征,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弱。

(4)边际文化:是指文化的边缘地带,离中心文化较远、受中心文化的影响较弱,而往往容易受与之比较接近的其他文化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一种混合的文化形态。

(5)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谁优谁劣的文化,例如技术文化。

(6)非评比性文化:也可叫做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势、高下之分的文化,这类文化通常与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的风俗习惯相联系。

(P37)文化的特性

(1)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和学到的。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文化不是其先天就有的特征和能力,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2)文化是群体共享的。当某种行为和价值被群体接受、共享时,它们才成为文化并被保存和流传下来。实际上也是群体选择的结果,该群体(不管是族群还是其他社会群体)在选择中认同了某种行为的价值、接受了某种行为方式,并成为群体中普遍性的价值和行为模式,这就是文化。

(3)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符号是人类在共同的活动中,为了交流与合作的目的而形成的。当这种符号所承载的意义被普遍认可后,符号也就有了独立存在的价值,也就成为某种意义的象征。

(4)文化的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5)文化的变迁性: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以及重大的技术发明、发现和创造,使得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

(6)文化是共有的。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

(7)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

(P38)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1)文化的结构

1、文化元素:也叫文化特质,是指文化中的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可以表现为物质形式,也可以是非物质形式,即它是独立地能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但若其要发挥作用则必需相关的文化元素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进行整合,形成文化丛才得以实现。文化元素距离——人类创造的一切器物与符号。

2、文化丛: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被称为文化丛,这种文化丛在时空中可以作为一个单位存在并发生作用。文化丛的形成必需经由相关的文化元素通过一定的内在逻辑与规则整合在一起,任何不相关的文化元素或相关文化元素却不合逻辑地堆放在一起都无法形成文化丛,也就不能发挥作用。文化丛举例——由笔、书包、纸等组成的学生文具。

3、文化模式:是相关的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可以表现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还可以促进一个社会文化的总体认识。社会学有两个层面上理解该概念:一是作为不同民族文化的本质性区别;二是指功能角度,认为任何文化体系中在较大时空中发挥功能的由文化丛结合而形

成的总体就是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是有层次的,区分其不同层次的文化模式对于研究文化模式影响人们行为的范围程度很有帮助。

(2)文化的功能

1、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能够使群体成员之间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文化的整合功能不但发生在价值认同的层面,也发生于规范认同的层面。所谓规范认同是指相关的行动者对应该如何做的共同的看法。

2、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任何文化都包含着对于人们的行为的价值判断,即什么样的行为是应该的或合理的,什么样的行为时不应该、不合适的。实际上,文化、尤其是规范文化包含着对合乎根本价值的行为模式的认可和对不符合根本价值的行为的排拒。

3、秩序维持功能: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只要这种文化仍然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

4、传续功能: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文化就有了传续功能。

(P41)文化的多样性

从宏观层面看,文化可以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或文化模式。如地域上的东西方文化,经济类型上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工商文化等。

在中尺度层次上,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群体、不同性别群体、不同年龄群体、不同地域群体等都有自己的文化,这表现为不同群体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这是文化的亚类型。

文化上的差异实际上是指文化的特殊性,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们处理自己生存与发展方式的多样化,反映了在不同条件下人们处理相关问题的经验与智慧。

文化不但有特殊性,也有普同性。是指不同文化类型对同一类现象相同或相近的认识、评价,这既表现在物质文化方面,也表现为精神文化方面。

(P42)文化的相对差异性

(1)主文化与亚文化

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称主流文化;相对地,亚文化是指在这一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亚文化具有本民族整体文化的基本特征、如语言文字、行为模式等,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亚文化一经形成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单位,对所属的全体成员都有约束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研究亚文化对于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显而易见,主文化与亚文化是就一定地域中的社会群体而言的,在这一范围内,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采取的行为方式即为主文化,而只有少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及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则为亚文化。

主文化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的作用;而亚文化则对现存社会秩序有着背离和否定的作用。

(2)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我族中心主义,也称民族中心主义,是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是比较极端的认同本族群文化而否定其他文化的现象,常常导致文化冲突。

文化相对主义,也称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要判断或解释他人的行为就应该依照他群(对方所属的族群、社会)的文化逻辑或文化模式,并以此为标准。反对强势民族对于弱势民族的歧视,强调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这对保护弱小民族的利益,抵消我族中心主义的消极东西有一定意义。不过文化相对主义也不能极端,不能用其保护落后愚昧的东西。

(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摆脱神学的务实的生活态度,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在基本的文化价值上主张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以家庭

为基础的小农经济的大背景下,通过多种思想流派的比较交流而形成的。

(4)文化变迁

指文化领域内发生的变化。

从最本质的角度来讲,文化的变迁来自人们的发现和发明。文化变迁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不同文化的接触而发生的文化传播。前者是通过新的物质或精神产品的出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或价值观念,后者是通过文化冲突或文化融合来使不同文化群体的文化元素相互借取使自己本来文化发生变化。文化传播是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或社会借取文化要素,并把它们融合进自己文化之中的过程。

文化冲突是两种文化接触时在价值挂念、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的互相反对的情况。表现为某种文化的拥有者排斥、抵触另一种文化,当一个族群刻意要抵制另一种文化时,他们或者采取封闭的策略,或者对异文化进行否定性的批判。

文化融合以拥有两种文化的群体的相互交往(被迫的或资源的)为基础,通过长期的相互交往,原来的两种文化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而趋于一致。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人的社会化的涵义与内容

★(P47)社会化就是生物体不能自发地产生社会生活的经验的情况下,个人就必须学习社会中已经存在的经验,社会也必须向个人传授已有的知识。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或者说,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这一教化过程即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就是个体吸收社会经验,由两者的分立走向二者的融合。这种融合是以个体减少自己的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增加自己对社会知识的获得、增加自己的社会性来实现的。具体来说,这种社会化就是个体要学习他将参与其中的各种具体社会(社会群体)的知识、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技能,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社会人,参与社会生活。

整合,也称社会整合,它是社会学家斯宾塞从功能主义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而且在功能学派那里得到了发展,成为社会学理路的一个重要范畴。在斯宾塞那里,整合指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的一体化问题。与整合相对应的概念是分化、分立。在斯宾塞看来,社会是一个有机体,随着社会的规模的扩大,它内部的分工、分化也就越发展,这必然要求各部门、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结合成一个有机体的过程和状态。社会化就是减少或消除个人与群体和社会分立状况的机制,社会化就是通过对个体的教化,达到他们之间的协调与整合。

★(P48)社会学关于社会化的研究有三种角度,即个性发展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

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化,则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具有个性的人,这是社会学中的社会心理学的立场。

从文化的角度看,社会化是社会和群体向个体传输文化,个体学习和认同文化的过程。这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属于社会学的文化学派。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社会化就是使个体变得具有社会性,而其结果是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同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

(P49)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社会化的必要性

从个人角度看社会化的必要性:在人的未成年期,作为生物体的个人并不是自足的体系,即他不可能自给自足,无论是人在幼年时期还是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必须通过参与群体生活并通过群体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在人的未成年期,人需要从家庭和其他社会群体中获得基本的物质资源以维持其生命,也需要通过参与社会群体获得感情上的支持;在成年阶段,人也必须通过参与群体、以群体的方式去获取生活的必需品;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就必须继承人们在以往创造的文化,并不断学习人们创造的新经验、新知识,这也是人的社会化。

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化的必要性:一个社会要延续就必然要求其新加入的成员了解已有的文化遗产,认同社会的主导价值,遵循社会的行为规范,这就是对新加入成员的社会化;一个社会要发展,必然要求其成员有较高素质,要提高他们的素质,就必须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这也是成员社会化的过程。

(2)社会化的可能性

1、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这种依赖性使群体和社会对新的社会成员实施社会成为可能,即老的群体成员可以利用新成员的依赖性向其传授满足其需要的技能、知识和规范。

2、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配之以适当的社会条件,可以使人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和规范,这样随着个体的成长及其学习能力的开发,他就可以不断学习社会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社会性。

3、人有语言的能力:由于人有语言的能力,可以通过接受文化教育和参与社会生活等方式学习语言,所以人们也就能够借助这些语言更有效地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

(P51)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作为一个人,其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技能。

(2)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人不但是一个消费者,也应是一个生产者。这样,人就必须学会谋生的技能,即通过劳动创造财富。

(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社会行为规范也称社会规范,它是一定群体和社会中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为了保障群体生活的有序进行,人们通过长期摸索形成了与特定的群体活动相适应的、带有价值判断取向的、说明其成员应该如何既不该如何的不成文或成文的规定与共识,这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带有某种先在性,它要求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化去学习,其本身也是社会化的一项重要目标。理性行动理论者科尔曼则认为社会规范是针对“焦点行动”设计的,通过社会共识形成的,非正式的行动权利的规定是一种公共物品。

(4)明确生活目标。对于群体和社会来说,对其成员进行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向其灌输主导的价值观,并向他指点生活目标。

(5)培养。社会角色是指一定群体和社会中有特定权利和义务、并按照特定行为规范活动的人。人们参与一种社会生活,进入一种具体的社会和社会关系,就占有了一个社会地位或社会位置,也就要扮演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角色。

★社会规范: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并明确施行的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可分为成文的和不成文的两类,前者如风俗习惯、部分道德规范及部分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后者如法令、条例、规章和大部分法律、重要的教规等。

★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网中所处的位置。通常是根据财富、声望、受教育或权力的高低和多寡作出的社会排列。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阶级社会中,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人的阶级地位是一个人的基本社会地位。

第二节:社会化的机构与过程

(P53)社会化的机制

机制是事物运行的内在机理和规律,即它的各个部分是如何相互连接、并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活动的。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的研究则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对于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或机制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种:教化论、学习论和互动论。

(1)教化论:将人的社会化过程视为社会化的实施者向社会化对象实施教化的过程。按照此观点,社会化的任务就是将不知不识的生物人教化成为具有群体和社会文化的社会人。

(2)学习论:将人的社会化过程视为社会化对象主动学习的过程。按照此观点,社会化过程主要是社会化对象的主动学习的过程,如果没有这种主动性,社会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互动论:将人的社会化视为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相互作用过程。互动论认为,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由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共同参与的过程。人的社会化是在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

会化对象的相互作用、相互改变的过程中进行的。

(P54)社会化的机构(或社会化的方法)

(1)家庭。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对儿童—青年社会化的内容是全面的,包括教导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树立生活目标。

(2)同龄群体。有时也称同辈群体,它是由年龄相近的人自发结成的群体,一般指幼儿—少年群体,由于这种群体的主要活动是做游戏,所以又称游戏群体。在游戏中,他们互相传递着各自的知识,尝试运用社会角色的扮演而过虚拟的生活。同龄群体中的游戏及其规则并不是参与者独自设计出来的,而是对他们在观察周围的社会时那些引起他们较大兴趣的事物的表演。同龄群体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对成员的社会化影响是通过在游戏中扮演角色实现的,在游戏过程中伙伴们互相学习知识和补充实践规范。

(3)学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进行道德教育的场所,也是国家和社会用来传播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的结构,它对儿童—青年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4)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是以业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它是现代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组织人们进行职业劳动的场所,也承担着对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责任。

(5)大众传播媒介。是以社会公众为对象,对其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

(6)社区。社区是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它通过现实的社会生活,在许多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许多方面,增进个人对于社会的了解,促进个性的成长。

(P56)基本社会化

(1)埃里克森(美国心理学家)的人类成长阶段说

他把人生分为八个阶段,即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学前阶段、学龄阶段、少青年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成年期或中年期、成熟期或老年期。他认为,在这八个阶段会遇到不同的人生任务,因此也就需要心理成长以对特定的社会要求做出反应。

(2)儿童-青年社会化

1、婴儿-学龄初期的社会化

人刚到世间,家庭应该教他基本的生活技能,并启发他的心智的发展,使他能分别自我与非我。在幼儿期,学习知识和行为规范,培养其道德意识。学龄初期,学习知识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2、少年期社会化

不但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开始相对独立地实践社会行为规范,要对各种新奇的外部事物进行判断和选择。

3、青年社会化

青年期是基本社会化的最后阶段。青年时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期,青年在情绪和思想上尚不稳定,容易发生越轨行为。

(3)少年-青年社会化遇到的问题

1、心理上的断乳

心理上的断乳也称社会性断乳,它是相对母体对婴儿的生理上的断乳,即停止母乳喂养所造成的对婴儿成长的威胁而言的。心理上的断乳是指少年、青年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的危机状况。

2、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

社会价值观念是指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社会成员对社会现象的价值判断,即对某一现象的好坏、优劣、正确或错误的判断。这些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为青少年扩大视野创造了条件,但是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也给青少年对价值的选择,即从中选择合理的东西带来困难,因为青少年缺乏经验,知识尚不丰富。

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青少年知识不足,经验短缺,而且富于想象,所以他们往往缺乏对理想的可及性的判断,因而

有时显得过于理想。

4、社会的迅速变迁

迅速的社会变迁使得青少年实际上处于文化、价值和规范的流变之中,而难以形成比较固定的可以效仿的东西,有时,这些不断涌现又很快变化的东西还可能会削弱社会的主流文化,而这对青少年社会化是一个威胁。

5、代沟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用代沟的概念来形容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之间的差异。在价值观念方面,两代人会有很不相同甚至相反的看法;他们在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方面也有许多不同。当青少年没有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楷模可以效仿之时,文化继承意义上的社会化就不能进行,代之而来的可能是青少年在同辈之间的模仿进和时髦的流行。

代沟的原因在于飞速发展的技术使得社会对一代人的社会化要求转变较快,而上一代人们拥有的价值观念又不容易改变,此时两代人在不同文化氛围的作用下即产生了难以调和的差异。

代沟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其中最消极的一面即是各种与主流价值观念冲突的青少年特有的亚文化泛滥。

(P61)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1)继续社会化

是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当人的基本社会化结束之后,人们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就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是继续社会化的任务。

继续社会化的原因在于,随着社会成员自身及环境的变化,他以往在基本社会化中所学到的知识已不够用,从而需要学习新的知识。这里又有两种情况:

第一、在人的发展阶段中需要扮演新的角色,从而需要学习与这些角色相适应的技能、知识和规范。

第二、在扮演同一社会角色时需要不断学习。适应这种变化,实际上是角色内学习。

社会学更加关注与人角色转变相关的继续社会化,揭示了社会化是一个长期、不断的过程。

(2)再社会化

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再社会化就是在某些重要方面对人的重新社会化。

再社会化有下面两种原因和情况:

第一、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某些人不再遵从原来社会化所倡导的基本价值和行为规范,认同和采取了反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比如犯罪分子即是社会化的失败者,要对他们进行改造,这是在当事人不情愿的情况下进行的,总的来说他们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又称为被动再社会化。

第二、原来的社会化的成果基本上已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异质文化的人们必须重新学习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适应生活。

★过度社会化:指一个人对社会规范过度服从的现家。过度社会化发生于个人,则会造成内陷式性格,使个体失去主动精神与创造力,发生于群体则会造成雷同性格,使群体缺乏活力。过度社会化常与集权体制,自上而下单一的社会化方式相联系。

★市民社会:也称民间社会、公民社会。指人们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基础、以自治为原则的经济、政治活动领域。市民社会中的“社会”与一般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有所不同而是指与以强制力量为基础的国家(或政府)相对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或以自由契约为原则形成的人类生活形式。

★时间压缩:指曾在一个社会长时间内发生的变化,而在另一个社会却集中于较短时间反映出来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后发展开放的社会中较为常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发生了明显的时间压缩现象,即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各种观念,行为模式突然跳跃似的呈现在国人面前。“时间压缩”造成的各种问题中,青少年社会化的问题尤为值得重视。

第三节: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P63)个性也称人格。是美国社会学家阿尔皮特提出的,人的社会化就是使个体通过社会化形成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而走出由本能支配的状态。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是个性。

人的个性不是先天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而成的。个性以个体的生理素质为基础,但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化过程对个体的个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因素对人的个性的影响是重要的和明显的。

个性作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一般表现为其倾向性,即在一定的具体的条件下对个体的某种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的,选择性的推动。

(P64)社会化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1)个性与社会个性

社会心理学家把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称为社会个性或称社会人格。社会个性实际上是一个群体中成员个性的共同的方面。社会个性建立在个性的个性基础之上,是群体中大多数人共有的个性特点。弗洛姆认为社会个性是一个集团大多数成员性格结构的核心,是这个集团共同基本经验和生活方式发展的结果。社会个性非常容易被模式化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而成为人们的共识,进而上升为一种全民性的角色期待,(民族性)国民性即此例。

(2)雷同性格与人的能动性

雷同性格是同一群体的不同成员的个性、性格高度相似的现象。从社会个性的角度看,雷同性格是社会个性所反映的群体成员个性中的共同部分大大超过不同部分而处于支配地位的现象。

雷同性格是对群体成员过度社会化的结果。是因为过分地控制了他们,压抑他们的不同想法,追求高度一致性,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雷同性格。

在大多数情况下,过度社会化是同集权体制、自上而下的单一的社会化方式相联系的。过度社会化在个体身上会造成内陷式性格,即成员缺乏自信和主动精神,缺乏创造性和独立见解;在群体方面过度社会化会造成成员们的雷同性格,他们看待问题的价值观、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高度一致,缺乏不同见解和对既定规范的任何挑战,使群体缺乏活力。

(P66)个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1)个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当我们把群体视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时,这种社会个性就是民族性和国民性。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大多数成员共有的个性特征,国民性则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所共有的个性特征。在多民族国家,民族性和国民性虽有差异但也常常被视为相近或相同,它是指一个国家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通过互动形成的共有的个性特征。

(2)中国国民性的特点

中国国民性概指的主要是华夏民族的性格特征。中国国民性基本上是建立在农耕文化之上的。农耕文化与以家庭、家族村落为特点的居住模式相结合形成了相对封闭和保守的、以人伦为取向的文化特征,并内化为民族成员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看,中国人重传统和权威、重农和重功名、重仁义忠孝,在这一总的价值系统的支配下,中国国民性有如下特点:看重权威、保守、依赖性、顺从、礼让、谨慎、勤俭、忍耐、安分。

★当前我国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化问题:

(1)早期社会化的困境:早期社会化的两个特点——一是社会化主体不成熟,二是社会化执行者的多样性。以至于在转型期,早期社会化的主体无所适从,只好凭感觉和好奇心行事,造成角色冲突,无法实现自我认同。

(2)社会失范与再社会化问题: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分化与整合不能完全同步,价值规范的更新转换难以完全协调,势必造成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失范。特别对于青少年来说,社会失范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各种越轨甚至犯罪行为,从而产生再社会化问题,也就是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

(3)社会变迁与成人的继续社会化:社会变迁过程不仅对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种种不利影响,而且提出了成年人的继续社会化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成年人也面临着自身的现代化问题。

(4)代差问题。在社会学意义上,代差反映的是在两代人生活的这个时代里,整个社会结构、社

会生活的变化速度和程度,同时也反映了两代人在社会化阶段、社会化内容和社会化速度等方面的差异。第四章:社会互动

第一节:社会互动的类型及意义

(P69)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P70)社会互动的类型

(1)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互动

1、人际互动:是作为行动者的个人之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有如下特点:

A:互动发生于个人之间,互动双方是具体的个人,而不是某种集体的代表。

B: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互动是直接的、面对面进行的,虽然有时这种互动也使用某种媒介,也就是说在互动中双方是“共同在场”的。

C:互动双方都明白各自的角色,他们的行动的目标和手段是明确的。

D:双方的行动和反应都是及时的,双方能直接感受到互动的结果。

E:在这种互动中感情具有一定的作用,这与面对面的互动形式有关。

2、群体互动: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属于社会互动的一个类型,群体互动是在群体代表,由众多群体成员组成的集体两个层面进行,群体代表间的互动是尽量削弱人际互动色彩比较正式化的互动。群体代表互动界面,各自群体内部关系是影响群体互动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互动之前,群体内部会对打算加入的互动进行设计,对行动的目的、方法有某种预先的设想和安排,在互动中也多采取较正式的方式,如使用正式宣称、书信、文件等形式,当然这又与群体的正式化程度及互动领域有关。

(2)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

1、合作: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互相配合的互动方式。当只靠单方的力量不能达到目的时,人们就寻求由多方参与、共同达到目的而后共同获利的行为方式,这就是合作。

2、竞争: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互动方式。竞争是以不同利益群体(个人)存在和目标物的稀缺为前提的。竞争可以发生于各种层次,有个人之间的竞争和群体之间的竞争,如政治竞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体育竞争等。竞争的积极作用在于促进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及诸种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其消极作用在于可能扩大社会上个人之间、团体之间的社会差距。

3、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以致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冲突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冲突的原因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但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不平等造成的,其中主要是财产、权力和声望分配的不平等。

冲突与竞争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将对方视为敌对者,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敌对者身上,而不是集中于目标物上。

4、强制:是指互动中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其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或制约。

5、顺从:顺从是指互动中的一方自愿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

6、顺应:比顺从更广泛些,除顺从的含义外,它还指互动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是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两种不同的调适:一是人际关系的调适——它是人们为了避免、减少或消除冲突,和谐、融洽地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部分地改变其思想、态度和习惯,以适应对方的过程;二是人与环境关系的调适,其调适很少涉及人类遗传特质的改变,主要是人类社会特质的改变,这是一种文化调适,与动物的适应环境相区别,故称人类的调适为顺应。顺应的方式有妥协、和解和容忍。

7、同化:原为生理学概念,社会学借用此概念,指不同文化单位融合成一个同质文化单位的渐进或缓慢的过程。同化的过程是指不同的文化群体间的同化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局部到全部融合的过程。被同化的群体起初并未意识到同化群体文化的优越,只是后来迫于外力而不自觉地模仿。同化速度

开始比较缓慢,被同化群体一旦意识到所接受的文化优于原来的主体文化,就主动放弃自己的文化模式与传统,积极学习同化者的文化,整个同化进程即可加快。同化的途径有文化传播、异族或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通婚、移民、入侵等。

★(3)集体行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

社会学家将这种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称为集体行为或集群行为。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提出的。

集体行为有如下特征:

1、群体性:是众多人共同的、一致的行为。

2、非组织性:虽然集体行为是由许多人参与,但是却不是有组织的,其行动也不是有计划的。

3、突发性:这种群体性的行为常常是在现场突然发生的。

4、行为者相互依赖

社会互动的维度:

(1)向度:反映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

(2)深度:反映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

(3)广度:反映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

(4)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互动的多寡。

(5)强度:反映互动中情感投入的强弱。

(P73)社会活动的意义

(1)社会互动能促进对自我的认识

人的社会化是在社会互动中完成的,从个性形成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互动对于促进人们对自我的认识有重要的作用。

★库利的“镜中自我”(Looking glass self)和米德的“自我”概念。

镜中自我: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来认识,反观自己。此概念包含三个因素:一个人要能想象得出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一个人要能想象得出别人对此形象的评价与判断;一个人对此评价与判断作出相应反应,具备此三要素,一个人就能将自己做为对象,客观地认识自己。

自我:库利认为自我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看法,即他意识到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还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互动才能客观认识自己,并提出“镜中自我”概念。米德认为“自我”源于社会互动,并通过对儿童社会化角度分析自我意识形成,即儿童通过角色扮演将概念化他人的期待内化,并成为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的基础。

(2)社会互动能满足行动者的需要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在社会中生活,个体的非自足性决定了他必须与他人共同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3)社会互动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没有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社会互动,就不可能形成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同时,社会互动又促进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着社会的发展,而这种变化和发展是多方面的。人们不断用自己的行动,并通过社会互动建构着社会,建构着处于变动中的社会。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理论

(P75)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在马克思那里,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这些交往时人的从事共同活动的过程。

在马克思看来,交往对于满足人们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一、交往是个体生存的需要。人们只能在社会中满足自己的需要,正是由于这一点,人们之间发生了交往。

第二、社会交往时人自我显现的方式。人通过社会交往才能表现自己。

第三、社会交往建构着社会。人们相互之间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同时由于这种交往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所以人们之间的交往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

(P76)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之间的互动。

该理论旨在通过研究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互动行为来考察人类群体生活,其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方式、机制、规律。

该理论强调对社会生活的细致分析,其关于行动者赋予对象意义的观点对后来的标签论,建构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符号互动论那里,情境是指人们在行动之前所面对的情况或场景,包括作为行动主体的人、角色关系、人的行为、时间、地点和具体场合等。

托马斯认为,人们在自觉的行动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阶段,即要对他多面对的情景做出解释,赋予这一既定情境以意义,他称此为情境定义(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理论:

(1)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

基本观点:人们的行动是对外部事物(他人的有意义的符号行动)的反应。一个人如何理解这些事物所具有的意义,他就会采取相应行动,因此,人的行为是受他对外部事物的理解指引的。

(2)戈夫曼的拟剧论

基本观点:他将人们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左右他人,以在他人那里建立良好印象的过程称为“印象管理”。印象管理不仅包括用自己的行为去直接影响对方,也包括建造自己表演的舞台布景,这实际上是对互动情境的设计。

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次进行表演,如果能够按照剧本(即预想的方式)表演就按剧本表演,当剧本不明确或不完整(即情况更加复杂或发生变化)时就要随机应变,临时创作。

戈夫曼提出,人们为了表演,可能会区分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让观众看到并从中获得特定意义的表演场合,在前台,人们呈现的是能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形象。后台是相对于前台而言的,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掩饰在前台不能表演的东西的场合,人们会把他人和社会不能活难以接受的形象隐匿在后台。

戈夫曼认为,人们不能将前台行为用于后台,也不能将后台行为用于前台,而是应该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该场合应有的行为,而其标准时社会的规范,即社会对角色行为的规定。

(P79)常人方法学

也称民本土方法论或俗民方法学。认为,在日常实践过程中,行动、说明(即行动可被观察、被报道)和场景构成了复杂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使实践行动具有反身性。这就是说,行动与环境是不断地处于相互建构之中的。于是,对人们行动的理解应该是对其实践系统的理解。

(P80)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式人们交往报酬和惩罚的互动过程。它是指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回报,并且一般也确实得到了回报的人们的自愿行动。社会交往于对收益进行纯粹算计的经济交换不同,社会交往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并且未对义务作具体规定。

社会交换论的基本内容:

(1)霍曼斯的交换理论

具有行为主义的特点。人们愿意采取得到奖赏的行为;一种刺激越与以往获得奖赏的行为的刺激相似,人们就越愿意做出反应;别人行动的结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行动。当然,如果某人近期经常得到某种特定报酬,则该报酬的追加对他来说越没有价值,他采取追求该报酬的积极性就

降低;一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预期的报酬,可能会激起他的攻击行为,等等。

(2)布劳的交换理论

被称为结构交换论,他认为交换的主体可以由个人扩展到群体和社会组织,于是交换也可以创造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

他认为,支配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社会过程,其根据在于原始的心理过程。人际交换开始于社会吸引,社会吸引是指内在地喜欢另一个人并对他有肯定性的情感,广义地,它指不管出于任何原因而去接近另一个人。如果一个人期望与别人的交往会带来报酬,他就会受到能提供报酬者的吸引,就会产生交往的倾向。

参照群体理论: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个体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参照群体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映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

(P81)人际互动

我们把发生于个体之间的、带有明显的个人因素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人际互动。人际互动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并成为其发展动力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的感情性,这种感情性又是靠人际互动来表现的。人际互动特点有发生于个人之间的直接的面对面目标与手段明确的互动,该互动双方不仅“共同在场”而且行动与反应都是及时的,对方能直接感受到互动结果,在互动过程中,感情因素占很大作用。影响人际互动的几个因素,如人际吸引、身体语言、空间距离等。

有关人际互动的一些研究成果:

(1)人际吸引:社会交往来自于人际吸引,具有较强人际吸引力的个人之间更倾向于进行交往。

(2)身体语言:也称体态语,是包括表情、姿势在内的所有用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和动作表示行动者意义的总称。

(3)空间距离:人们在互动中用特殊的距离来反映他们之间的关系。霍尔指出在正常情况下有四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众距离。

★第三节:社会角色

(P83)把角色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来使用,首先源于米德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米德在研究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指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经过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概化他人的过程,其中核心是模仿和扮演角色。符号互动论在后来的发展中广泛使用了角色、角色扮演等概念,而戈夫曼的拟剧论在发展角色理论方面更加突出。

角色也称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它是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人们行为的期待,也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角色具有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的特点。

(1)社会角色是人的社会地位的表征。所谓社会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或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它由相互关系来确定。

(2)角色是一套有关权利、义务的规范。只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才是社会性的,人们之间相互合作,形成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并且会以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

(3)角色是人们对处于特定位置上的人的行为的期望。

角色集:社会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这强调的是个人内在的角色关系;另一种情况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这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P84)社会角色的特点

(1)普遍性:普遍存在于各种社会之中,它与社会结、社会关系相伴随。是同类社会成员共享的行为模式。

(2)具体性:社会角色是具体的,它表现为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中人的地位的具体的确认,每一种角色都表现为众多具体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3)复杂性: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社会角色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特点。

(4)表现性:社会角色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成体系的社会规范,它是靠角色承担者的表演、扮演来表现的。

(P84)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1、先赋角色:那种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或者说,当一个人的角色不是由于自身的努力,而是由出生这一先天因素所决定时。

2、自致角色:是经过个人的努力而获得的角色。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某种社会地位,与此相应,他也就获得了某种社会角色。

社会学认为,自致地位和自致角色的获得与个人的努力有关,也与社会的制度有关。

(2)规定角色与开放角色

1、规定角色:是指对角色的行为、行为规范和标准有明确而严格地规定的角色。它具体指出了角色承担者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甚至指出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即对承担这种角色的人的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

2、开放角色:在现实社会中,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社会对许多角色并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而只是指出了扮演这种角色所应遵循的基本思想,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一定范围内活动。

(3)理想角色与现实角色

1、理想角色:对于处于任何社会位置、承担某一角色的成员来说,社会都为其设计了一套应该遵守的、理想的、被期待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其行为,这套行为规范称为理想角色。

2、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行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4)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1、自觉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2、不自觉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5)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1、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最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就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

2、表现性角色:是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P86)社会角色的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一个人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并按着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这一概念最早由米德提出的,指儿童社会化中的一个现象。角色扮演是一种社会行动,也是一种社会互动。角色扮演的过程是包含了当事人对角色规范的理解、对情境的定义或解释和做出反应的复杂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过程:了解角色期望——角色认同——采取某种具体行动去实践角色规范。

角色距离:这是指个人与他所承担的角色之间存在着差距的善。所谓表现出“角色距离”者,包括那些行为、品质达不到角色规范的人,如军纪不严的士兵、名实不符的教授,也包括那些素质远在角色规范之上的人,如大材小用者或与儿童玩耍的成年人,当一个人不承担某种角色时,其行为便不构成角色距离。角色距离表明:自我与理想的角色模式是分离的,它妨碍一个人进入角色。

角色再现:社会角色的表现需要一系列手段,与舞台上的表演需要装饰一样,社会表演也需要布景和道具,所不同的是社会舞台上需要的是真景实物。一方面,它们起着象征作用,既作为角色表演的标志,也是角色活动的场所;另一方面它们也具有实用性。与社会表演者联系更密切的是仪表和言谈举止。前者是角色的外部再现,后者是角色内在品质的反映。

角色扮演的过程:

(1)了解角色期望

一个人扮演角色的前提是了解社会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要求。即社会对该角色的期望。

角色期望:指内在于角色中的,社会对于扮演该角色的人的应有的某种行为的期待,角色期望是一个人进行角色扮演时所应首先了解的前提。对一个有明确自我意识的人,了解角色期望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表现得相当明确,角色期望是历史性的,不同世代对同一角色会有不同的角色期望。

(2)角色认同(或角色确定)

一个人了解了角色期望之后就有一个对角色规范的接受程度问题,即他是否愿意按照角色规范去做。一个人接受角色规范的要求、愿意履行角色规范的状况称为角色认同。角色认同包括对角色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承认与接受,也包括对具体规范的承认与接受。

角色认同是一个社会化过程,是社会通过一定的机构将角色规范强加于角色承担者和他去理解、选择的过程。角色认同的深化就会产生角色意识。

角色认同不当的情况有:不能胜任角色、未能承担合适的角色、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

角色认同还有个“有效性”问题,即某种角色确定是否得到了公认,角色认同“有效性”的获得应该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

角色意识:一个人对其承担的角色有了认同就是有了某种责任感,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所负的责任,意识到社会及他人对自己的行为期待,并想努力去实践角色的状态。

(3)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

是指角色承担者在具体的情境中去表现角色行为。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大致如下:

一个人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要求确定行动取向(这里包括了他对角色的认同),他要根据互动对象的特征和具体的情况进一步选择行动策略(其中包括现实的或已习惯化了的内部解释过程),采取某种具体行动,他人依同样的机制做出反应,根据对方的反应,行动者反思自己的前一个行动。如此持续下去。

(P87)角色扮演中的问题(又称角色失调)

(1)角色混淆:是指人们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角色规范认识不清,从而使扮演该角色的行为与其他角色的要求发生混淆的现象。

角色混淆发生的原因:

1、角色认识不清:任何角色都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如果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可能会发生难以掌握角色规范中比较复杂的要求的现象。如婴幼儿可能会采用对待家人的行动来对待客人,不会说委婉语。

2、场景分辨不清:角色扮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某种情境中的角色行为不能用于另一种情境之中。如人们将工作时间的上下级关系移至业余时间。

角色混淆主要是角色社会化方面发生了问题,一个人未能基本完成某一角色的社会化,对角色的了解和认识不足,又缺乏扮演角色的实际经验和技巧,就可能发生角色混淆的现象。

(2)角色紧张:有的人参加了大量不同的社会活动,承担着许多社会角色,以致出现没有基本的时间和精力去扮演某些角色而疲于应付的现象。

角色紧张主要是个人的时间、精力、能力不适应他所承担的过多角色的要求,这种现象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若如此,会带来心理压力,以致引发心理疾病。

(3)角色冲突: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这是角色内冲突。另一种是角色外冲突——角色不同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4)角色失败:亦称角色崩溃,这是一种最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是一个人未能和无法成功地扮演某种角色的现象,这是角色承担者严重不称职或他已不能继续承担这种角色,放弃原来角色的一种情况。

角色失败的情况有两种:

1、角色承担者未能按照社会的期望进行表演,从而角色行为失败。

2、角色关系解体,原来的角色承担者无法再继续扮演原来的角色。

需要指出的是角色失败与成功扮演并无严格界限,只是一个程度问题,角色失败一般指比较严重的情况。

(5)角色中断:指处在某一角色地位的人,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不能将该角色扮演到底而出现的中途间断的现象,是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明显矛盾的现象。它的发生通常是由于人们的承担前一种角色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

(P90)结构论与建构论的社会互动观

(1)结构论

把社会看成是社会关系的网结和体系,认为社会的最根本的构成要素是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既定的规范,它们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原则,社会角色是社会关系的承载者。这样,人们的行为就是按照既定的行为规范进行的,社会互动就是社会角色的互动,即人们按照角色规范有序地互动。

(2)建构论

人是能动的主体,社会行为规范是人们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人们处于不断的对社会规范的建构之中。因此,社会互动不是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的,而是在参照行为规范的背景下人们不断的创造过程。

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1)首先,人们在承担了某种角色时,立即遇到了他人或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望,这种期望是每个角色承担者都必须了解的。一般而言,社会上对于某种角色的期望不会有太大差别。

(2)其次,人们对角色的扮演虽然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只有角色承担者自己对角色有所认识、理解,也就是角色领悟之后,才能谈得上开始表演。通常,由于各个人的素质不一样,角色领悟的程度多有不同。

(3)最后,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在实际行动上表现出来的角色实践,它通常是与角色领悟相一致的,但有时受其他因素影响,也会不一致。在角色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做出“角色建设”,即创造性地表现角色。

社会人格:是同一种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社会人格就是依附于群体生活,在群体生活过程中形成并在多数群体成员身上得到体现的人格特点。社会人格一方面建筑在个人的人格基础上的,同时又是多数人共同具有的人格特点。它作为一种共性的特质隐藏在个人的人格深蕴处,成为对个人人格起作用的深层力量。正是由于这种在对数成员中起作用的深层力量,才把分散的个人人格聚集为一体,形成一种特有的、具有共同特质的社会人格。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

第一节:社会群体及其类型

★(P92)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关于社会群体: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群体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家庭、乡村、城市、政党、国家乃至人类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结合。

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群体仅仅是指人际关系亲密的初级群体或小群体,如家庭、邻里、朋友群体等。

第三种观点:既不同意将社会群体这一概念的定义得过于宽泛,也不赞成将它的定义定得过于狭小,即不能将社会群体完全等同于小群体。中国社会学界对熟人持这种观点。认为社会群体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

偶遇群体:人们是偶然聚在一起的,他们之间没有由互动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类群体式偶遇群体。

统计群体:是社会对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甚至相同身份的众多社会成员的称谓,比如大学生群体、农民工群体、老年人群体等。

(P93)社会群体的特征

(1)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直接、明确和持久的社会关系。

(2)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是指群体成员对该群体的认同感,即他认为自己属于该群体并对之负有责任,他与这个群体利益相关。

(3)有一定的群体边界。群体边界是不同群体之间互相区分的界限,群体边界由具体的人员反映出来,即某人属于或不属于该群体。但是,实质上,群体边界是由群体认同感和相互依存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确定的。

(4)群体成员有某种共同的期待与行动能力。群体成员的共同期待是指这些人聚集起来,结合成一个群体抱有某种共同的期望,希望达到某种共同的目的。群体具有行动的能力是说成员们能够作为一个群体去行动,当群体利益需要成员为之做出努力时,他们可以去行动。

(5)有一定的社会分工。

(6)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P94)社会群体的类型

(1)按群体的规模分类

从规模的角度,常常把社会群体分为小群体和大群体,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形成一致的划分标准,即多大规模的群体是小群体,何者为大群体。

(2)按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分类

我们把成员之间关系亲密的群体称为初级社会群体(或首属社会群体),或基本群体,指有面对面交往形成的,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最早提出此概念,他认为初级群体对个人的社会性和个人理想形成是基本的,其典型是家庭、儿童游戏群体与邻居。初级社会群体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

相对地,把成员之间关系不那么亲密的群体称为次级社会群体。

(3)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程度分类

有的社会群体主要是靠感情、道德、习惯、信任来维持的,这些规范一般是非成文的;另一些群体内部的规范则主要由成文的规定来表述并发挥作用。我们把前一类群体称为非正式群体,把后者称为正式群体。

(4)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分类

社会学将人们结成群体的缘由或纽带主要分为三种:

1、血缘群体:是人们基于血统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是由婚姻、生育来确定的。

2、地缘群体:是由于相邻而居所形成的群体,相邻而居使不同的成员或成员单位发生生活上的联系,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形成地缘群体。需要主要的是地缘群体有从血缘群体发展而来,如农村地区的同姓自然村,有的是纯粹基于地理因素,这两种群体在内部结构和运行上也有差别。

3、业缘群体:是由于职业和劳动方面的原因而形成的社会群体。社会分工的发展,劳动与家庭生活分离,社会上出现专门组织人们劳动的群体,业缘群体或工作组织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社会群体形式之一。

★(5)其他分类

1、内群体和外群体

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为了描述群体成员对自己人与他人的感情而使用了这两个概念。所谓内群体是指一个人所属于的、对其有认同感和忠诚的群体,内群体也称“我们群体”,改概念指一个人所属的、对其有认同感和忠诚的群体,再次群体内,群体成员间有认同感、亲密感和团结意识;萨姆纳认为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内群体有较高的评价,而对由其他人组成的“外群体”常抱有敌意;一般而言,内群体成员间更有内聚力。外群体是那些不属于“我们”的群体,这是由非“我们”的社会成员结合而成的群体。

2、参照群体

也称参考群体,它是人们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与之进行比较的人类群体,是人们在决定其行为和态度时所参照的群体。又分为:

A:规范意义上的参照群体:是为个体(自己)提供行为标准的群体,即人们以参照群体的行为标准和模式作为自己行动的标准。

B:比较意义上的参照群体:主要是相互比较,然后进行高低优劣之评价,这种参照群体主要具有社会分层方面的意义。

参照群体主要有社会分层上的意义。

(P96)人类结合成社会群体的原因

(1)一般原因

共同对付外在压力、寻求安全感和互相支持是人类结合成群体的重要原因。合作的需要是指人们在满足各自需要时可以互补,当个体靠自己的力量不能达到目标时,他会寻求与他人的合作,而这种合作的经常化就会成为群体。人们结合成群体可以做单个人难以完成的事,这就是社会群体形成的最重要的社会原因。

(2)群体凝聚力

也称群体内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群体凝聚力也体现在成员之间的团结以及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群体凝聚力是群体得以维持的原因,它的形成是由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转变成个体对群体的依赖的过程;群体凝聚力受内部沟通和群体外部压力等因素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发展一般表现为三个方面:

1、首先是人际吸引。即群体成员由于共同的兴趣、愿望或共同的目标而相互了解、共同活动,形成相互之间的认同。

2、群体规范的形成于遵从。人们之间持续的互动会形成行为规范,这是互动的参与者都接受并共同认可的、指导相互行为的规则。

3、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作为自己的目标。把群体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3)群体过程

是指群体的形成和运作过程。在群体内部动力的研究方面,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给出了基本的理论解释,他认为群体是一个行动的场,个体的行为受到他的个性及环境的影响。

从人际过程的角度看群体过程,它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行为——人们在面对他人时将如何行动;情感——人们的动机、相互间的感情及对事情的看法;规范——人们认为应该怎样去活动以表达感情;目标——群体作为独立的单位希望做什么;价值——群体作为独立的单位希望是怎样。

(4)群体中的权力

在群体过程中也存在着矛盾和不一致,也存在着强制性的权力。当群体并不是人们完全自愿地形成的时候,这种权力显得更加突出。

群体规范:是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观念。但是,群体规范的效用是有一定范围的。

第二节: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与功能

★(P99)初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可以说,初级社会群体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亦称首属群体、直接群体或基本群体。是库利最早提出的。

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1)规模较小

在群体中,规模的扩大会导致群体成员之间关系数量的急剧增长,而在存在大量成员关系的情况下,难以形成普遍的亲密的人际关系。如家庭、儿童游戏群体、朋友圈子的规模。

(2)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

初级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主要的互动方式是面对面的、直接的互动。这种面对面的互动又如下特点:

1、这种互动是直接的,没有其他人做中介,互动双方直接联系。

2、在面对面的互动中行为举止、音容笑貌不但传递着信息,也传递着感情,因此这常常是带有感情的交往。在这种交往中有时感情的增强是附加物,有时是交往的目的本身。

3、这种交往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个别的,这是成员间主要的互动方式。

4、这种互动是全面的,即这种交往不是局限于双方的某一种兴趣,而是不可避免、不可分割地涉及他们的社会生活的更多方面,即这种交往是综合性的。

(3)人际关系亲密

这是初级社会群体的最重要的特征。由于成员不是以功利性的目的加入其中的,成员之间基本上有共同利益,再加上持续的、面对面的互动,因此成员之间存在着比较亲密的关系。

(4)非正式控制

初级社会群体也有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和越是的规范,但是这些规范不像正式组织那样由正式的明文规则组成,而是由道德、习惯、群体意识等构成。

★(P100)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与维持

(1)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类型是家庭、儿童游戏群体和关系亲密的邻居

1、家庭——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它是建立在婚姻和生育之上的社会群体。

2、儿童游戏群体——是由在一起玩耍的儿童自然形成的初级社会群体。这种群体的规模一般不大、儿童的年龄相当,大多性别相同。

3、邻居——邻居是由于居住地域上的靠近,在日常生活交往中而成的初级社会群体。

4、朋友圈子——这类群体主要是基于成员的共同兴趣而形成的,他们凝聚起来并不是为了功利性目标,而是为了性情上的愉悦,在某种程度上形成松散的、无约束的群体就是目的。

(2)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与维持

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于维持需要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1、经常性的交往——经常性的、持续的交往是形成和维持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前提。

2、非利己的动机——初级社会群体既不是因互相利用而形成的、进行内部交往的群体,也不是为了获得外部利益而结成的联盟,它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的。

3、开放和宽容——参与者一定的开放和宽容态度是大家互相接纳、协调相处的前提。

(P102)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及其变化

(1)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1、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场所

由于初级社会群体是一个人最初参与、并在其中长期生活的群体,因此,它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对他们人格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

2、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家庭、儿童游玩群体等初级社会群体都是小社会,但一个人最终还要进入更大的社会,即作为社会成员参与更广泛的社会生活。

3、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

任何社会群体都是为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而存在的,初级社会群体则能够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

4、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初级社会群体的稳定和有效地发挥功能可以满足其成员的要求,从而减少对整个社会秩序的压力。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初级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也会使得其成员自觉维护群体利益。还有在许多情况下,国家是靠家庭、邻里组织来管理基层社会的。

5、初级社会群体的负功能

A:初级社会群体的过分发展可能会抑制个人的发展。群体与成员的亲密感情、群体对其成员需要的过分满足都可能造成个人对初级社会群体的过分依赖,从而抑制了他在社会中的发展。

B:另外,当初级社会群体的某些价值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一致时,成员对群体的忠诚可能会损害社会利益,如狭窄的“家庭本位主义”、“小集团主义”就是如此。

(2)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

1、初级社会群体的某些功能外移。随着社会分工的加剧,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专门机构来承担原来由初级社会群体(特别是家庭)实现的功能,比如教育、娱乐功能等。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三版) 章节题库(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第六章社会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组织 答:社会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有特定的含义和构成要素。由于这些要素的排列与组合规则不同,使社会组织的类型也千差万别,形成了现代社会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①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②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2.科层制 答: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它是指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科层制特征包括:①内部分工明确,且每一成员的工作内容、权力及责任都有明确规定;②分科设层、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③量才录用,组织成员都具备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④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管理权与所有权分开;⑤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范体系,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关系只是工作关系,公私分明。 3.泰罗制

答:弗里德里克·泰罗在20世纪初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他这套体系被人称为“泰罗制”。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二、简答题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1)组织的概念 ①组织的两种理解: a.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初级群体; b.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②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包括:a.组织的目标结构;b.组织的心理结构;c.组织的技术结构;d.组织的整体活动。 (2)组织的特点 ①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在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正式关系,交往需要按照固定的规则和方向进行,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片面性的特点。 b.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西方社会学理论自考试卷含答案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00280)。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孔德认为形而上学阶段所对应的是B A.虚构阶段 B.抽象阶段 C.非实证阶段 D.实证阶段 2.墨顿认为:接受某些目标与手段,但又拒绝某些目标与手段的行为是D A.创新 B.仪式主义 C.隐退主义 D.反叛 3.将戏剧引入社会学分析的是B A.伯克 B.戈夫曼 C.布卢默 D.米德 4.单位招人时会招一些能力好的人,以掩盖走后门进来的入,这种现象反映的是D A.误解表演 B.补救表演 C.神秘化表演 D.理想化表演 5.强调社会科学要研究生活世界的主观意义的是B A.戈夫曼 B.舒茨 C.加芬克尔 D.达伦多夫 6.下列属于米尔斯观点的是A A.疯人现实主义 B.行动理论 C.价值合理 D.角色扮演 7.我们所买的东西确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这反映的是A A.商品化社会 B.现代主义阶段 C.消费社会 D.风险社会 8.下列不属于后现代理论代表人物的是C A.哈贝马斯 B.布希亚 C.利奥塔 D.詹姆逊 9.“打字员与她雇主的女儿打扮得一样漂亮”,这种现象说明的是劳动阶级的C A.职业分层 B.异化 C.同化 D.革命性 10.与米切尔斯的“寡头政治铁律”一样的是米尔斯的B A.巨型理论 B.权力精英论 C.社会学的想象力 D.疯人现实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l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11.孔德的整体性方法论的内容有ABCD A.社会是一个整体 B.社会是一个有机体 C.社会学要从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人手展开自己的研究 D.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整体 E.社会秩序论 12.帕森斯提出的“功能体系”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ABCD A.适应 B.目标获取 C.整合 D.模式维护 E.有机体 13.布劳认为,对权力的反抗有ABCDE

《社会学教程》每章要点及思考题

《社会学教程》每章小结及思考题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2) 小结: 1. 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于1838年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提出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被认为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2. 社会学学科形成的过程中,早期的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埃米尔·迪尔凯姆(涂尔干)(1858~1917)、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卡尔·马克思(1818—1883)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3.1897年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1903年以《群学肄言》出版。严复被认为是引入西方社会学的第一人。在社会学的引进和学科化过程中,吴文藻、孙本文等做了大量工作。 4.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关注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行动与社会过程、社会制度。从综合的角度出发,可以这样界定社会学: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5. 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应用社会学。 6.社会学的功能包括:1.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社会规划;3.提供组织管理的知识;4.为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提供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关键术语 实证方法 社会关系 社会结构 社会行动 社会过程 思考题: 1.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社会学的功能有哪些?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小结: 1. 社会指由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是人们生活的体系。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是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连结而成。 2. 作为社会的构成要素的人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作为社会行动者反映了他的主体性与客体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阐述了需要对人的行为的激励作用。 3. 社会关系从更加抽象和概括的意义上说明处于相同或类似的社会相对位置上的人们之间的共有行为模式,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等。可分为三大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4文化是社会的重要组成要素。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5. 文化的功能包括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 6.文化纷繁多样,各具特色。在同一族群内,也会存在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区分。对待本族和他族文化存在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两种态度。 7.文化的变迁不可避免,它的出现主要是发现、发明和传播。两种文化接触时常常会发生文化的冲突。 关键术语 社会 社会关系 文化 主文化 亚文化 我族中心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三版) 章节题库(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调查研究 答:社会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科学地阐明社会的状况及其变动规律的认识活动。 2.研究假设 答:研究假设是建立在对调查对象初步了解之上的,关于调查对象的特征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推测性判断。 3.操作化 答: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狭义的操作化是指命题和概念的操作化,即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之变为经验层的、能够直接测量的概念的过程。广义地,操作化也可以包括研究课题的具体化。 4.信度 答:信度是指可靠性,即当人们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指标去重复测量同一对象时,所获结果的一致程度。信度高度实际上反映的是测量方法和工具的问题。如果一个指标的含义不清晰那么测量的信度也不会高。

5.个案调查 答:个案调查是选择某一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收集与它有关的所有资料,对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细致分析的研究方式,一般采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 6.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答:参与观察是调查者亲身加入到调查对象所处的社会群体之中“成为”其一员,直接参与该群体的活动,同时又保持着客观态度进行观察,以获得资料的方法。分为研究人员公开身份和不公开身份两种。非参与观察是调查员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7.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答:结构式观察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观察计划而进行的观察。非结构式观察则事先对观察范围和程序不作严格规定,而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的观察方法。 二、简答题 1.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二者之间有何异同?什么情况下应选用分层抽样?什么情况下则应选用整群抽样? 答:(1)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具体操作方法 ①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元素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②整群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调查的样本。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 西方社会学发展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恰当理解这150余年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 划分成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这三大发展阶段上的演化逻辑及各 阶段之间的传承流变都具有内在联系。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 一种分化(分歧、分 西方社会学发展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恰当理解这150余年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 划分成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这三大发展阶段上的演化逻辑及各 阶段之间的传承流变都具有内在联系。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 一种分化(分歧、分裂)与整合(统合、综合)两种态势交互更替的演变模式。 西方的社会学理论是植根于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 之中的。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十大发展趋势:(1)经典依然处于核心地位;(2)宏观与微观的理论整合;(3)社会理论与历史的融合;(4)全球化成为重要理论议题;(5)社会理论中心的转移;(6)后现代思潮的冲击;(7)社会建构主义的勃兴;(8)女性主义的挑战;(9)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10)将身体带入社会学理论。文章的最后部分讨论了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对 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的意义。 自社会学创立以来,西方社会学家就试图以不同的理论视角

去观察社会。孔德、斯宾塞这两位早期的社会学创立者持论迥异,“三圣”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理论立场相差甚远。在帕森斯之后,社会学更是流派纷呈,成为一门多范式的学科。国内学者对 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介绍多数以社会学家个人的思想体系或者各 个理论流派为主,缺乏对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的整体认识。 笔者曾试图厘清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并总结出六个主要的 发展方向,但近年来若干新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尤其是社会建 构主义、女性主义、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全球化与身体纬度的 引人。 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来看,有三点值得注意并可能 对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具有启示意义:第一,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直没有全然背弃其理论传统与思想渊源,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 有所继承、有所扬弃。第二,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突破性进展是在 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完成的。以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为核心的 经典社会学理论是兴起于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资本主义的兴起 导致社会秩序的改变,有必要提出新的理论架构进行解释。以多 元化发展、理论趋于整合为特点的当代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土壤是 西方社会进人后工业社会,对现代性的反思、社会的多元化与复 杂化推动了社会学的理论创新。第三,社会学理论的切入点不断 扩展,身体、时间与空间等以前没有被关注的纬度都逐步进人社 会学的理论视野,从而增加社会学视角的立体感。 实际上,中国的社会学家亦正在见证中国社会变迁最为急剧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要点.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基本要求 缪自锋 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力求系统介绍19世纪30年代以来国外社会学的理论和流派,使学生比较准确地了解国外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基本观点。 本教学基本要求是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等高等院校社会学系的国外社会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写成的。由于国外社会学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并仍在发展,教学时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进行内容上的调整。建议授课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各位思想家的经典之作,关注国外社会学的新观点、新学说、新流派。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一)社会学研究的实证原则与实证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比较法 4.历史法 (二)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1.社会秩序的构成要素:情感、道德、家庭、语言、宗教、社会分工、政治管理。 2.社会动力:社会进步及其动力;人类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思考题 1.孔德实证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孔德划分人类知识发展三阶段的根据是什么?其理论意义和局限性如何? 3.孔德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有机论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方法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有机论 1.社会是有机体 2.社会内部的功能系统支持系统;分配系统;调节系统。 (三)社会进化论 1.一般进化论进化的涵义;进化的动力。 2.社会进化过程 社会进化动因;社会进化环节;社会进化结果;社会进化方式;社会进化类 型。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2.斯宾塞怎样论述社会进化的环节? 三、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 (一)社会学研究的方法 1.社会事实的定义 2.社会事实的特性(外在性、强制性、集体性) 3.社会事实的种类(物质性社会事实、精神性社会事实)(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1.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 2.区分常态现象与病态现象的原则 3.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 4.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 (三)社会团结与分工 1.社会团结的类型 机械团结;有机团结;集体意识。 2.社会解组 反常分工。 3.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的功能;社会分工的原因。 (四)自杀论 1.自杀的定义 2.影响自杀率的社会原因 3.自杀的社会类型 (五)宗教与知识社会学 1.宗教的涵义与本质 2.宗教的起源 3.宗教的功能 4.知识社会学 思考题 1.迪尔凯姆怎样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迪尔凯姆关于研究社会事实的方法原则是什么? 3.概述迪尔凯姆社会团结理论的基本观点。 4.试述《自杀论》的研究方法。 5.迪尔凯姆怎样论述社会团结面临的威胁? 6.概述迪尔凯姆的宗教社会学思想。 四、马克思的社会实践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现与实践观 1.社会观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制度)【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九章社会制度 一、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类型 1.社会制度的含义 (1)社会制度的含义 ①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包含的意义有:社会制度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社会制度实际上是稳定的规范体系,而不是随时变化的个别规则,它的作用是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 ②社会制度的层次 a.宏观的即社会经济形态层次,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条件下实行的根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b.中观的即社会生活领域层次,是在人类的某一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作用的制度。 c.微观的即具体的社会活动层次,是具体地指导人们活动的规则,是组织中的一些具体的规定。 ③层次间的联系:较高层次的社会制度是由较低层次的社会制度构成并表现出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高层次的社会制度还原为具体的规定。 (2)社会制度的起源 ①自然起源论。自然起源论认为作为行为规范的制度或被重复使用的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它并非由人们先设计出来再去实践,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选择、积累的结果。自然起源论强调参与活动的行动者在制度形成过程中共同的作用,人类学对制度起源的考察主要持这种观点。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人为设计论。人为设计论认为社会制度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共同活动、实现目标而有意设计出来的。这种观点所使用的概念是制度安排,带有明显的经济学色彩。 2.社会制度的特征 (1)普遍性。社会制度作为系统化的行为规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或者说,制度是人们有秩序地共同生活的基础。 (2)特殊性。社会制度的特殊性是指它的多样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内容,即使在同一生活领域不同背景下的人们也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制度。 (3)相对稳定性。社会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会在相应的生活领域较长时间地发挥作用,这就是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还来自于规范的体系化。规范的体系化是指相关规范之间的密切联系,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发挥作用。 3.社会制度的类型 (1)本原的社会制度与派生的社会制度 ①本原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制度中,那些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可以称为本原的社会制度。 a.本原的社会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较早出现,使人类生活成为社会生活。 第二,在人类的共同生活中发挥着基本作用,发生于人类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可能会衍生出新的社会制度。 b.本原的社会制度的两个基本制度是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在人

精选-《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单选题: 1.自1838年(D)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孔德 2.1838年孔德提出(D)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社会形式 B.工具理性 C.有机团结 D.社会学 3.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 B.秩序与进步 C.效率与公平 D.个人与社会 4.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B)。 A.社会主义 B.自然主义 C.主观主义 D.唯物主义 5.从客观的(B)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自然主义。 A.社会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唯物主义 6.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军事社会 7.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现象 B.社会规律 C.社会组织 D.社会事实 8.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A.物理学 B.几何学 C.心理学 D.动力学 9.齐美尔曾提出要建立正确研究社会的社会(C)。 A.物理学 B.生物学 C.几何学 D.动力学 10.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 B.社会形式 C.社会规律 D.社会行动 二、填空 1、帕累托将人类行为分为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2、孔德人道宗教基本教义是爱是原则,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的。 3、涂尔干社会团结的类型是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4、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两大支柱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 5、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两种类型。 6、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7、个人与社会关系上存在两种对立观点社会唯识论和社会唯名论。 8、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 9、米德将人类心智分为和两种类型。 10、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流派马克思主义学派、韦伯学派、孔德学派。 11、戈夫曼分析框架的两种类型喜剧分析和印象管理。 12、齐美尔纯粹社会学基本认为是纯粹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社会形式是由活生生的纯粹总和构建起来的,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这种纯粹形式进行归纳,并在心理学上与非社会学的内容和目的区分开来。 三、不定项选择 1、孔德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2、帕累托对政治精英的分类是什么? 狐狸,狮子 3、古典社会学理论有哪三大传统?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 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2.社会动力学:纵观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所叙述的是这一基 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 3.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 以约束的,或者说是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 上的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 4.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平均 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 5.社会互动形式: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正是在这种交往方式中,交 往构成为社会现实。 6.主观文化(个体文化):行为者产生、吸收和控制各 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使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 体现。 7.客观文化: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 化因素。 8.社会行动:韦伯认为是指具有主观意义的且涉及他人 的行动,即是一种包含社会关系的行动。 9. 社会化:指在一种社会关 系中,社会行动的侨界建立在以理性为动机的利益的平衡或者同样动机上的利益的 结合之上。 二.功能主义P164 功能主义理论把社会跟 有机体作类比,认为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各部分都在系统中 承担一定的作用或功能 (一)理论来源 1.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 想 (4)涂尔干对功能主义理论发展影响最为突出,他强 调了功能分析方法,把它同因果联系作了区别。他认为,解释社会事实时,必须区分 社会事实产生的原因和社会事实所发挥的功能。 2.社会人类学与功能分析传 统 (1)拉德克利夫-布朗把社会过程、社会结构和功能 三个概念看作解释人类社会系统中社会行为的基本范畴,提出应该用“存在的必要条件”取代“需要”概念。 (2)马林诺夫斯基他对现 代功能主义的影响包括:一是系统层次思想,二是不同层次的系统,具有不同的多 样性的系统需要的思想。马林诺夫斯基特别强调文化的制度因素。 (二)模式变项P173 1.模式变项是用来说明行动者的行为取向特征,又称一 定情景下人们的角色选择的类型,用对立的“二分法”表示:感情中立性—情感性, 自我取向—集体取向,普遍主义—特殊主义,成就性—先赋性,专一性—分散性。 2.模式变项首先说明不同的社会关系或角色特征,还可以说明各种社会制度、群体 与组织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可以用来说明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 3.模式变项的不同组合级反映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反映不同的社会结构。 (三)AGIL 功能分析模型 1. AGIL 强调系统的“必要条件”。 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P176 :行为有机体系统——适应功能(Adaptation) 人格系统——目标获取功能(Goal Attainment)社会系统——整合功能 (Integration )文化系统——模式维持功能(Latency) (四)社会学中层理论观P182 1.中层理论特点:①它主要 用于指导经验研究;②中层理论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但比单纯的经验概括更 高一层,如群体理论、社会流动理论、角色冲突理论都 属中层理论;③中层理论可 以融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系统中,通过有限的中层理论可以发展出普遍性的理论 体系;④中层理论区分了微观社会学问题和宏观社会学问题;⑤中层理论是经典理 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⑥中层理论可以指明未知的方面,或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3.根据默顿的中层理论观点,社会学理论第一步就是先要建立具体化的理论,接 下来才可以建立综合性的概念体系。 (五)功能分析范式P184 1.范式:指一套严格的分析的研究程序。范式的作用主要是明确清楚的假设、概念 以及命题,提供简练、准确的规范化语言。 2.默顿指出以往功能主义的三个错误假定:第一是社会的“功能一体性”假定,第二是“普遍功能主义”假定,第三是“不可或缺性”假定。 3.默顿功能范式:指出功能分析的步骤:①首先要明确所研究的社会或文化事项,②然后分析这些事项存在于其中的结构关系,③最后说明事项所履行的功能。由此默顿总结强调了两点:一是要求明确区分显在功能和潜在功能,二是功能与结构密切相关。“结构影响功能,功能影响结构”。 4.十一个澄清的问题1.功能归属事项2.主观意向概念3.客观结果概念4.功能指向单位的概念 5.功能需要的概念 6.功能实现的机制概念 7.功能选择的概念 8.结构脉络的概念 9.动态与变迁的概念10.功能分析的效度问题11.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蕴涵问题。 (六)结构分析范式P186 1.他在结构分析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社会结构或制度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 默顿结构分析范式,即结构分析的14条规定:1.社会结构 三.社会冲突论 (一)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P201 1.社会冲突的根源。其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这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就是阶级结构,这种阶级结构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的。现代社会围绕“权力”和“权威”而形成了两个阶级:一方是占有很多权力和权威的阶级,一方是被迫服从权力和权威的阶级。(权力:不顾反对而把某人意志强加于他人的能力。权威:期待他人屈从的合法化权力。) 2.社会冲突的形成。 “准群体”是没有阶级意识的集合体,而不是组织起来的团体。显群体是组织起来的,具有明确利益要求和奋斗目标的群体,如党派,工会等。 3.“准群体”转化为“显群体”的条件:(1)具备基本的技术保证,包括领导者、物质设置、纲领和意识形态;(2)政治上必须有一定的政治自由,法律上必须允许结社联盟;(3准群体内部之间有沟通的可能程序与正式程序)。 3.达伦多夫认为一旦社会冲突形成了,只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解冲突。 4,社会冲突的程度: (1)影响社会冲突强度因素:①社团的重叠程度②权威关系与其他报酬分配的相关度;③社会流动性程度。 (2)影响社会冲突烈度因素:①社会经济剥夺情况;② 冲突的调节:即冲突的控制方式。 5.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结果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特别是权威结构的变迁。 三种变迁类型:革命变迁:所有统治人员的更换;改革变迁:部分统治人员的更换;最低层次的变迁:把被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到统治阶级的政策中 6.度量社会变迁的尺度: 根本性:社会变迁的程度,关联阶级斗争的强度 突发性:社会变迁的速度,关联阶级斗争的烈度 (三)社会冲突的类型分析P210 1.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现实性冲突: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作为手段的冲突,冲突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非现实性冲突:至少冲突中一方为“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而发起的冲突,冲突本身就是目的,没有任何结果可言。 注:两种冲突的区别不是纯粹的,两种性质的冲突往往是交叉着、混合着。 2.紧密关系中的冲突:在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是并不等于没有矛盾,如果不注意地对感情的释放,让敌对情绪积累起来,一旦冲突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当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片面的关系时,冲突并不一定带有攻击性和敌对性。 3.内群冲突与外群冲突:内群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外群冲突:发生在群体之间的冲突 4.意识形态下的冲突:实际上是指作为集体的代表参与的、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那些冲突,科塞认为,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冲突要比以个人目标为动机的冲突“更激进、更冷酷无情”。 (四)社会冲突的功能P213 1.群体内冲突的功能:冲突不涉及(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是积极(消极)功能。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概述

2 社会学教程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和条件(三个)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五个) 社会学的功能★(四个)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什么是社会★(我国典籍中的社会、西方的社会概念、现代社会概念) 社会本质 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社会的构成要素★(人、社会关系、社会行动) 文化的含义(广义与狭义) 产品文化 物质文化 工具文化 文化的分类★智能文化 精神文化规范文化 理念文化 文化的特性 文化的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从、文化模式) 文化的功能★(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 文化的多样性与相对差异性 文化变迁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含义★ 关于社会化研究的三种角度(个性发展角度、文化发展角度、社会结构角度)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个人角度与社会角度)和可能性(三个方面) 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五个) 社会化机制含义

对于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或机制的理解可分为三种:教化论、学习论和互动论。 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 第四章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含义★ 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人际互动、群体互动) 社会互动的类型★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合作、竞争、冲突) 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集体行为) 社会互动的意义(三个) 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社会交换论★、人际互动)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的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 按获得角色的方式划分: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社会角色的类型按角色规范性程度划分:规定角色与开发角色 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角色扮演的含义★ 角色扮演的过程(了解角色期望—角色认同—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 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定义 社会群体的特征(四个) 按群体规模:大群体、小群体 按成员间的亲密程度分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社会群体的分类★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初级社会群体、次级社会群体 其他分类:内群体和外群体参照群体

迪尔凯姆自杀论读后感

-“涂尔干提出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阐述了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的结构、功能和因果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规则,充实了由A.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类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涂尔干丰富、精深的社会学思想,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引言 凡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的或间接、积极的或消极的行动,达到了预期死亡结果的情形都算作自杀。迪尔凯姆在书中驳斥了当时流行的关于自杀的自然主义和生物学主义的特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造成欧洲各国各地区以及各个时期不同自杀率耳朵原因是社会潮流。他又根据社会潮流的不同,划分了四中自杀类型: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失范性自杀以及宿命性自杀。 (1)、利已型的自杀。 理论假设一:群体整合程度不足是导致利已型自杀率上升的原因。家庭生活领域和政治生活领域的实证材料也支持上述假设。整合性强的社会群体通过共同的规范和强有力的权威控制着成员的思想行为,使成员完全归属于群体。在个人遇到挫折时,可以得到群体的保护和支持。因此群体的整合是遏制成员自杀倾向的社会因素。相反,个人主义的兴起增强了个人的独立性,削弱了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和控制,降低了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松弛了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很容易陷入沮丧、绝望而难以自拨,进而采取自杀以求解脱。 、利他型的自杀。 社会整合过于强烈之时。高度的社会整合使得个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个人的权利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他们被期待完全服从群体的需要和利益。利他型自杀的两种表现形式:义务性自杀,群体强加给个人的义务。第二种表现是负疚性自杀。执行者对群体和任务的认同十分强烈,完全献身于群体,服从群体,为了群体利益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说利已型自杀的原因是社会整合程度不足,那么利他型自杀的原因是社会过度整合。 失范性自杀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概述

2社会学教程 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一章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和条件(三个)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五个)社会学的功能★(四个)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什么是社会★(我国典籍中的社会、西方的社会概念、现代社会概念)社会本质 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社会的构成要素★(人、社会关系、社会行动) 文化的含义(广义与狭义) 厂产品文化 物质文化V f ■I工具文化 文化的分类★{(智能文化 I精神文化4规范文化 L理念文化 文化的特性 文化的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从、文化模式) 文化的功能★(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 文化的多样性与相对差异性 文化变迁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含义★ 关于社会化研究的三种角度(个性发展角度、文化发展角度、社会结构角度) 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个人角度与社会角度)和可能性(三个方面)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五个) 社会化机制含义

对于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或机制的理解可分为三种: 论、学习论和互动论。 教化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 ★ 第四章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含义★ 厂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人际互动、群体互动) 社会互动的类型★ Y 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合作、竞争、冲突) 〔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集体行为) 社会互动的意义(三个) 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社会交换论★、人际互动)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的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 广按获得角色的方式划分: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社会角色的类型Y按角色规范性程度划分:规定角色与开发角色 〔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角色扮演的含义^ 角色扮演的过程(了解角色期望一角色认同一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定义 社会群体的特征(四个) 按群体规模:大群体、小群体 按成员间的亲密程度分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社会群体的分类★ I 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初级社会群体、次级社会群体 其他分类:内群体和外群体参照群体 初级社会群体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四个)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四个)与维持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广社会分工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转移 衰落的表现斗初级群体内部成员关系松懈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笔记(社会制度)【圣才出品】

第九章社会制度 一、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类型 1.社会制度的含义 (1)社会制度的含义 ①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包含的意义有:社会制度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社会制度实际上是稳定的规范体系,而不是随时变化的个别规则,它的作用是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 ②社会制度的层次 a.宏观的即社会经济形态层次,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条件下实行的根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b.中观的即社会生活领域层次,是在人类的某一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作用的制度。 c.微观的即具体的社会活动层次,是具体地指导人们活动的规则,是组织中的一些具体的规定。 ③层次间的联系:较高层次的社会制度是由较低层次的社会制度构成并表现出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高层次的社会制度还原为具体的规定。 (2)社会制度的起源 ①自然起源论。自然起源论认为作为行为规范的制度或被重复使用的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它并非由人们先设计出来再去实践,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选择、积累的结果。自然起源论强调参与活动的行动者在制度形成过程中共同的作用,人类学对制度起源的考察主要持这种观点。

②人为设计论。人为设计论认为社会制度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共同活动、实现目标而有意设计出来的。这种观点所使用的概念是制度安排,带有明显的经济学色彩。 2.社会制度的特征 (1)普遍性。社会制度作为系统化的行为规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或者说,制度是人们有秩序地共同生活的基础。 (2)特殊性。社会制度的特殊性是指它的多样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内容,即使在同一生活领域不同背景下的人们也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制度。 (3)相对稳定性。社会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会在相应的生活领域较长时间地发挥作用,这就是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还来自于规范的体系化。规范的体系化是指相关规范之间的密切联系,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发挥作用。 3.社会制度的类型 (1)本原的社会制度与派生的社会制度 ①本原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制度中,那些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可以称为本原的社会制度。 a.本原的社会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较早出现,使人类生活成为社会生活。 第二,在人类的共同生活中发挥着基本作用,发生于人类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可能会衍生出新的社会制度。 b.本原的社会制度的两个基本制度是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在人类社会的存续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基本的、重要的和持久的: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2.社会动力学:纵观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所叙述的是这一基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 3.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说是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 4.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 5.社会互动形式: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正是在这种交往方式中,交往构成为社会现实。 6.主观文化(个体文化):行为者产生、吸收和控制各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使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体现。 7.客观文化: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化因素。 8.社会行动:韦伯认为是指具有主观意义的且涉及他人的行动,即是一种包含社会关系的行动。 9. 社会化:指在一种社会关系中,社会行动的侨界建立在以理性为动机的利益的平衡或者同样动机上的利益的结合之上。 二.功能主义P164 功能主义理论把社会跟有机体作类比,认为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各部分都在系统中承担一定的作用或功能 (一)理论来源 1.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想 (4)涂尔干对功能主义理论发展影响最为突出,他强调了功能分析方法,把它同因果联系作了区别。他认为,解释社会事实时,必须区分社会事实产生的原因和社会事实所发挥的功能。 2.社会人类学与功能分析传统 (1)拉德克利夫-布朗把社会过程、社会结构和功能三个概念看作解释人类社会系统中社会行为的基本范畴,提出应该用“存在的必要条件”取代“需要”概念。 (2)马林诺夫斯基他对现代功能主义的影响包括:一是系统层次思想,二是不同层次的系统,具有不同的多样性的系统需要的思想。马林诺夫斯基特别强调文化的制度因素。 (二)模式变项P173 1.模式变项是用来说明行动者的行为取向特征,又称一定情景下人们的角色选择的类型,用对立的“二分法”表示:感情中立性—情感性,自我取向—集体取向,普遍主义—特殊主义,成就性—先赋性,专一性—分散性。 2.模式变项首先说明不同的社会关系或角色特征,还可以说明各种社会制度、群体与组织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可以用来说明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 3.模式变项的不同组合级反映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反 映不同的社会结构。 (三)AGIL 功能分析模型 1. AGIL 强调系统的“必要条件”。 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P176 :行为有机体系统——适应功能(Adaptation) 人格系统——目标获取功能(Goal Attainment)社会系统——整合功能(Integration )文化系统——模式维持功能(Latency) (四)社会学中层理论观P182 1.中层理论特点:①它主要用于指导经验研究;②中层理论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但比单纯的经验概括更高一层,如群体理论、社会流动理论、角色冲突理论都属中层理论;③中层理论可以融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系统中,通过有限的中层理论可以发展出普遍性的理论体系;④中层理论区分了微观社会学问题和宏观社会学问题;⑤中层理论是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⑥中层理论可以指明未知的方面,或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3.根据默顿的中层理论观点,社会学理论第一步就是先要建立具体化的理论,接下来才可以建立综合性的概念体系。 (五)功能分析范式P184 1.范式:指一套严格的分析的研究程序。范式的作用主要是明确清楚的假设、概念以及命题,提供简练、准确的规范化语言。 2.默顿指出以往功能主义的三个错误假定:第一是社 会的“功能一体性”假定,第二是“普遍功能主义”假定,第三是“不可或缺性”假定。 3.默顿功能范式:指出功能分析的步骤:①首先要明确所研究的社会或文化事项,②然后分析这些事项存在于其中的结构关系,③最后说明事项所履行的功能。由此默顿总结强调了两点:一是要求明确区分显在功能和潜在功能,二是功能与结构密切相关。“结构影响功能,功能影响结构”。 4.十一个澄清的问题1.功能归属事项2.主观意向概念3.客观结果概念4.功能指向单位的概念5.功能需要的概念6.功能实现的机制概念7.功能选择的概念8.结构脉络的概念9.动态与变迁的概念10.功能分析的效度问题11.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蕴涵问题。 (六)结构分析范式P186 1.他在结构分析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社会结构或制度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 默顿结构分析范式,即结构分析的14条规定:1.社会结构 三.社会冲突论 (一)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P201 1.社会冲突的根源。其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这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就是阶级结构,这种阶级结构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的。现代社会围绕“权力”和“权威”而形成了两个阶级:一方是占有很多权力和权威的阶级,一方是被迫服从权力和权威的阶级。(权力:不顾反对而把某人意志强加于他人的能力。权威:期待他人屈从的合法化权力。) 2.社会冲突的形成。 “准群体”是没有阶级意识的 集合体,而不是组织起来的团体。显群体是组织起来的,具有明确利益要求和奋斗目标的群体,如党派,工会等。 3.“准群体”转化为“显群体”的条件:(1)具备基本的技术保证,包括领导者、物质设置、纲领和意识形态;(2)政治上必须有一定的政治自由,法律上必须允许结社联盟;(3准群体内部之间有沟通的可能程序与正式程序)。 3.达伦多夫认为一旦社会冲突形成了,只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解冲突。 4,社会冲突的程度: (1)影响社会冲突强度因素:①社团的重叠程度②权威关系与其他报酬分配的相关度;③社会流动性程度。 (2)影响社会冲突烈度因素:①社会经济剥夺情况;② 冲突的调节:即冲突的控制方式。 5.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结果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特别是权威结构的变迁。 三种变迁类型:革命变迁:所有统治人员的更换;改革变迁:部分统治人员的更换;最低层次的变迁:把被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到统治阶级的政策中 6.度量社会变迁的尺度: 根本性:社会变迁的程度,关联阶级斗争的强度 突发性:社会变迁的速度,关联阶级斗争的烈度 (三)社会冲突的类型分析P210 1.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现实性冲突: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作为手段的冲突,冲突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非现实性冲突:至少冲突中一方为“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而发起的冲突,冲突本身就是目的,没有任何结果可言。 注:两种冲突的区别不是纯粹的,两种性质的冲突往往是交叉着、混合着。 2.紧密关系中的冲突:在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是并不等于没有矛盾,如果不注意地对感情的释放,让敌对情绪积累起来,一旦冲突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当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片面的关系时,冲突并不一定带有攻击性和敌对性。 3.内群冲突与外群冲突:内群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外群冲突:发生在群体之间的冲突 4.意识形态下的冲突:实际上是指作为集体的代表参与的、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那些冲突,科塞认为,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冲突要比以个人目标为动机的冲突“更激进、更冷酷无情”。 (四)社会冲突的功能P213 1.群体内冲突的功能:冲突不涉及(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是积极(消极)功能。 2.外群体冲突的功能:对群体内部状态的影响:外群体冲突有利于群体内部的整合。但缺乏内部团结的群体面临外部冲突可能会瓦解。 对社会融合及扩展的影响:外群体冲突可以把其他方面毫无联系或对立的个人 或群体相互联系起来,并把他们带入一个公共的活动领域。 3.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 4.社会冲突与社会变迁:说明现实性冲突是社会变迁的促进因素,现实性冲突所造成的社会变迁对社会系统是有益的,科塞甚至认为暴力冲突对社会变迁也有积极功能。 四.社会交换理论P216 (一)霍曼斯德行为主义交换论基本命题P224 1.成功命题:如果一个人曾经成功地获得一种报酬或避免一种惩罚,他就倾向于重复这种行动。 2.刺激命题:如果现在产生刺激的行动情景与曾经取得成功的行动情景相似,就会重复以往行动。他强调一个人在若干行动中,总是选择曾给他带来报酬的行动。 3.价值命题:强调以个人在若干能带来报酬或逃避惩罚的行动结果中,总是选择价值最大的行动。 4.剥夺—满足命题:如果一个人在近期内获得某类报酬的次数越多,获得此类报酬的时间间隔越短,该报酬对他来说,价值就会下降,从中获得的满足感也不会高。即剥夺越小,价值越小,满足感越小;剥夺越大,价值越大,满足感越大。 5.攻击—赞同命题:是关于人类行动中的情感因素。积极的情感会导致赞同性行动,消极情感会导致攻击性行动。 6.理性命题:既是对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的概括,又是对他们的限定。人是一个会合理盘算的功利主义者,在行动前除了要考虑行动结果的价值,还要考虑有没有可能得到。如果报酬的价值很高,但可能性很小,那么行动者采取这一行动的可能性不会大。即行动=价值(可能性)。 7.成功命题是其理论的最基本的公理,他指出人们的行动总是追求报酬、逃避惩罚;刺激命题指出行动受到经验和情境的制约;价值命题指出人在进行行动选择时是由价值判断参与的;剥夺—满足命题限定了价值的时效性;攻击—赞同命题揭示了人类行动的感情色彩,行动受自我公正感的支配;理性命题在指出行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行动的可能性问题。 (三)布劳的理论特征P236 1.理论特征(与霍曼斯的区别):反对霍曼斯的心理还原立场; 通过分析支配着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社会过程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结构,力图揭示社会结构中的内在矛盾、对抗和重组过程,从而把社会变迁的分析引入社会交换理论。 2.布劳虽然看到了社会生活中利益冲突和不公平的存在,但它不可能发现产生他们的真正原因和消除他们的有效途径。 3.布劳把权力和压迫看作是社会的现象,他超越了传统的静态功能理论的局限性;布劳的分析不仅仅是微观的,也不仅仅是宏观的,他既关心微观的社会,也关心宏观的社会。他力图证明怎样才能把某些基本的原则基应用于微观,也应用于宏观。 五.符号互动论P24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