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中考数学复习专题6: 四边形及图形变换

2010中考数学复习专题6: 四边形及图形变换

2010中考数学复习专题6: 四边形及图形变换
2010中考数学复习专题6: 四边形及图形变换

四边形及图形变换

一、知识框图: 1、

2、

等腰梯形

两腰相等

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梯形

一组对边不平行

一组对边平行

四边形

3、

在轴对称、平移、旋转这些图形变换中,线段的长度不变,角的大小不变;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

中心对称

旋转对称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距离不变;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旋转

平移

轴对称

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二、例题分析 1、四边形

例1(1)凸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度,外角和等于______度,

(2)若一凸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 则它的边数是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运用

例2 如图,∠1=∠2,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 AB ∥CD

B. AD ∥BC

C. ∠B=∠D

D. ∠3=∠4 若ABCD 是平行四边形,则上述四个结论中那些是 正确?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3.矩形的运用

43

21D

C

B A

例3 如图1,EF 过矩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O ,且分别交AB 、CD 于E 、则阴影部分的面

积是矩形ABCD 的面积的……………………………………………( )

A 、51

B 、41

C 、31

D 、10

3

4.菱形的运用

例4 1. 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的比是2 : 3 ,面积是12 cm 2

, 则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_____、____.

2、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两条对角线之比为3:4,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 5.等腰梯形的有关计算

例5 已知: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AD=3,AB=4, BC=7.求∠B 的度数.. 6.轴对称的应用

例6 如图,牧童在A 处放牛,其家在B 处,若牧童从A 处出发牵牛到河岸CD 边饮水后再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

7.中心对称的运用

例7 如图,作△ABC 关于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DEF

8.平移作图

例8 .在5×5方格纸中将图(1)中的图形N 平移后的位置如

图(2)中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 ). (A)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 (B)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

(C)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 (D)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

9.旋转的运用

C

B

A E D A

_D _C _B

_A

例9 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 和∠AED 都是直角,点C 在AD 上,如果△ABC 经旋转后能与△ADE 重合,那么哪一点是旋转中心?旋转了多少度?

解:_____是旋转中心,_______方向旋转了______.

基础达标

1. 一个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的多边形是_________边形.

2. 有以下四个命题:

(1)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4)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4 B.3 C.2 D.1

3.下面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 A .一组对角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一组对边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垂直

4.在一个平面上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则以这三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 如图,□ABCD 中,∠C=108°,BE 平分∠ABC,则∠ABE 等于( ) A.18° B.36° C.72° D.108°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等腰梯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B 、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C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四条对称轴

D 、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下列各式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012180∠+∠=

B .023180∠+∠=

C .034180∠+∠=

D .024180∠+∠=

8、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110B ,延长AD 至F ,延长CD 至E ,连接EF ,则=∠+∠F E ( )

E

D

C

B

A

E

D

C

B A

(A)?

30

110(B)?

(C)?

70

50(D)?

9、如图7,直线l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若AB=CD,有下面的结论:①AB∥CD;②AC⊥BD;③AO=OC;④AB⊥B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

10.如图,观察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1.下列基本图形中,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变换后,不能

..得到右图的是( ) A.B.

C.D.

12.右图可以看作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若干次而生成的则

每次旋转的度数可以是()

A.900 B.600

C.450 D.300

13.图2是我国古代数学赵爽所著的《勾股圆方图注》中

所画的图形,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下面

关于此图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① ② ③ ④

B .它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C .它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D .它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14、下图可以看作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若干次而生成的则每次旋转的度数可以是( )

A .900

B .600

C .450

D .300

14题

15题

15、如上图,O 是正六边形ABCDE 的中心,下列图形中可由△OBC 平移得到的是( ) A .△OCD B .△OAB C .△OAF D .OEF

16.如图,D 、E 、F 是△ABC 三边的中点,且DE ∥AB,DF ∥AC,EF ∥BC, 平移△AEF 可以得到的三角形是( )

A.△BDF

B.△DEF

C.△CDE

D.△BDF 和△CDE

O

D

C

B A

图16 图17

17.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为如图17的位置, 若∠AOD=110°,则∠BOC=____°

18、如图将四个全等的矩形分别等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矩形,其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的是( )

A .只有①和②相等

B .只有③和④相等

C .只有①和④相等

D .①和②,③和④分别相等 19.如图,已知△ABC,画出△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F

E

D

C

B A

C

B

A

20、矩形纸片ABCD 中,AD=4cm ,AB=10cm ,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DE= cm.

21、若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则顺次连结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梯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22. 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ABC=90°,∠C =60°,边AB=6cm. (1) 求边AC 和BC 的值;

(2) 求以直角边AB 所在的直线l 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的侧面积.

(结果用含π的代数式表示) 解:

23、(2005常州市)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在AB 、AC 、BC 上,BC DE //,AB EF //,且F 是BC 的中点.

求证:CF DE =

F E

D

C

B

A

A

E B C

D F C 1

24.三月三,放风筝,小明制了一个风筝,如右图,且DE=DF,EH=FH,小明不用度量就知道∠DEH = ∠DFH。请你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证明之。(提示:可连结DH,证明ΔDHE≌ΔDHF或连结EF,通过证明等腰三角形得证。)

25.如图,E、F是□ABCD的对角线AC上两点,AE=CF.

求证:(1)△ABE≌△CDF.(2)BE∥DF.

F

E

D C

B

A

(B层)

25、如图,在□ABCD中,O是对角线AC的中点,过点O作AC的垂线与边AC、BD 分别交于E、F,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26.(2004.上海)如图1,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 °后得到正方形EFCG,EF 交AD 于点H,那么DH 的长为________.

H

G

F E

D

C

B

A

27.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如果将线段BD 绕着点B 旋转后,点D 落在CB 的延长线上的D ′点处,

那么tan BAD ′等于__________

A

B

C

D

E

F

O

1

2

29、(2005广东省)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E 、F 分别是BM 、CM 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MENF 是菱形;

(2)若四边形MENF 是正方形,请探索等腰梯形ABCD 的高和底边BC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四边形及平移旋转对称答案

二、考题例析

例1 (n - 2)·1800 =3600

.解得 n=4. 例2 答案:B. 例3( B ) 例4_____4cm,6cm ________. 例5答案:∠B=60°. 例6.中心对称的运用

例7

例8 .(C)

例9 点A 是旋转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了45.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 6

2. D.3.( B ) 4.( C )5 ( B )6、(B 7、(D8、(D )9、(①AB ∥CD ;②AC ⊥BD ;③AO=OC ; 10.( B ).11.C. 12.( C )13.B .14(C )15、 D . 16.

M '

M

A 'D C

B

A

(D ) 17.(_70°18、 ( D) 19.

20、DE= 5。8 cm.21、 C.菱形 22.解:(1)AC

=,BC

= (2)所求几何体的侧面积S =ππ2434)322(2

1

=???(2cm ) 23、∵BC DE //,AB EF // ∴四边形DBFE 是平行四边形 ∴ DE=BF, ∵ F 是BC 的中点. ∴BF=CF ∴CF DE =

24.:可连结DH ,证明 ΔDHE ≌ΔDHF 或连结EF ,通过证明等腰三角形得证。

25.(1)证明:∵在△ABC 与△EFD 中,AB=EF,由EF ∥AB 得∠BAC=∠FED.由AD= CE 得AC=ED. ∴△ABC ≌△EFD.

(2)四边形BDFC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ABC ≌△EFD, ∴BC=FD,∠BCA=∠EDF. ∴BC ∥FD

∴四边形BDFC 是平行四边形.

26剖析:解题时,注意区分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不同使用. ∵□ ABCD 中,AE ∥CF ,∴12∠=∠. 又AOE COF ∠=∠,AO CO =.

∴△AOE ≌△COF ,∴EO FO =. ∴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 . 又EF AC ⊥,∴□ AFCE 是菱形.

_______

29、

A

B

C

D

E

F

O

1

2

谢谢大家

中考数学图形及其变换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图形及其变换 复习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四篇图形及其变换 专题十五视图与投影 一、考点扫描 1、会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 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2、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3、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 4、观察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图片(如照片、简单的模型图、平面图、地图等),了解并欣赏一些有趣的图形(如雪花曲线、莫比乌斯带)。 5、通过背景丰富的实例,知道物体的阴影是怎样形成的,并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实物的阴影(如在阳光或灯火下,观察手的阴影或人的身影)。 6、了解视点、视角及盲区的涵义,并能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 7、通过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二、考点训练 1、在同一时刻,身高1.6m的小强的影长是1.2m,旗杆的影长是15m,则旗杆高为 2、一天上午小红先参加了校运动会女子100m比赛,过一段时间又参加了女子400m比赛,如图是摄影师在同一位置拍摄的两张照片,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小明从正面观察图1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下图中的() 4、将如图所示放置的一个直角△ABC( ∠C=90°),绕 斜边AB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图中 四个图形中的_________(只填序号). 5、如图4,将图中的阴影部分剪下来,围成一个几何 体的侧面,使AB、DC重合,则所围成的几何体图 形是图中的() 6、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 的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则搭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 A.5 B.6 C.7 D.8 7、如图6,阳光通过窗口照到仓库内,在地上留下 2.7m宽的亮区,如图6,已知亮区一边到窗下的 墙角的距离为CD=8.7m,窗口高AB=1.8m,那 么窗口底边高地面的高BC=_________ 2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的变换试题及答案

2013年图形的变换 一.填空题(共1小题) 1.(1)由①图到②图是向_________平移_________格. (2)由①图到③图是向_________平移_________格. (3)把②图向左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把③图向上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二.解答题(共13小题) 2.(2008?南靖县)(1)0A为对称轴,画出图形另一半,成为图形1. (2)将画好的整个图形向右平移4格,再画出来. (3)将图形1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并画出来. 3.(2007?惠山区)①画出下面三个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②将梯形围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③将平行四边形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2009?兴国县模拟)(1)以0A为对称轴,画出图形另一半,成为图形A. (2)将画好的图形A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形B. (3)将图形A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5.图形A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B,图形B向下平移2格得到图形C,请在图中画出图形B和图形C. 6.图中,图形A是如何变换得到图形B? 7.请画出先向右平移8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得到的图形.

8.按要求画一画. (1)在方格子中画出图①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2)画出将图②向右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3)画出图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9.按要求画图. (1)将图形A向上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7格,得到图形B.(2)以横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和图形A对称的图形. (3)以竖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和图形C对称的图形. 10.先画出图形: (1)向下平移3小格后的图形 (2)再画出图形①绕顶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③.

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专题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测量 量的计量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 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 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积单位:平方 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 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 》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 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体积单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十、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 十二、时间单位:(60)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年=4个季1个季度=3个月1个月=3旬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 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 一、… 二、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 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四、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过直线上(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有三条高。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 七、)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 图形变换(含解析)

专题训练 (图形变换) (120分钟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 1.((2019·无锡中考)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解析】选C.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 C.是中心对称图形,故符合题意;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 2.(2019·济南历城模拟)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则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解析】选C.从上面看外边是一个矩形,里面是一个圆.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ABC经过平移得到△A′B′C′,若A(1,m),B(4,2),点A的对应点A′(3,m+2),则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 ) A.(6,5) B.(6,4) C.(5,m) D.(6,m) 【解析】选B.∵把△ABC经过平移得到△A′B′C′, 点A(1,m)的对应点为A′(3,m+2), ∴平移规律是: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点B的坐标为(4,2), ∴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6,4).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与△DEF关于直线m:x=1对称,点M,N分别是这两个三角形中的对应点,如果点M的横坐标是a,那么点N的横坐标是 A.-a B.-a+1 C.a+2 D.-a+2 【解析】选D.设N点的横坐标为b, 由△ABC与△DEF关于直线m:x=1对称,点M,N分别是这两个三角形中的对应点,得 =1,解得b=2-a. 5.(2019·绍兴中考)一块竹条编织物,先将其按如图所示绕直线MN翻转180°,再将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所得的竹条编织物是( ) 【解析】选B.绕MN翻折180°后,可得图(1),再逆时针旋转90°,可得图(2). 6.如图,已知l1∥l2∥l3,DE=4,DF=6,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C∶EF=1∶1 B.BC∶AB=1∶2 C.AD∶CF=2∶3 D.BE∶CF=2∶3 【解析】选B.∵l1∥l2∥l3, ∴===,∴=, ∴BC∶AB=1∶2. 7.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4及x,那么x的值( ) A.只有1个 B.可以有2个 C.可以有3个 D.有无数个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总结

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测量 量的计量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 厘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 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积单位:平方 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 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 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体积单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十、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十二、时间单位:(60)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年=4个季1个季度=3个月1个月=3旬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 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 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017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图形变换问题

图形变换问题 【专题点拨】 数学里的变换,指一个图形(或表达式)到另一个图形(或表达式)的演变。图象变换是函数的一种作图方法。已知一个函数的图象,通过某种或多种连续方式变换,得到另一个与之相关的函数的图象,这样的作图方法叫做图象变换。 【解题策略】 从具体图形入手→解析变换形式→把握变换性质→运用性质解题→得到结论 【典例解析】 类型一:平移问题研究 例题1:(2016·山东省菏泽市·3分)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 A.2 B.3 C.4 D.5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B点平移前后的纵坐标分别为1、2,可得B点向上平移了1个单位,由A点平移前后的横坐标分别是为2、3,可得A点向右平移了1个单位, 由此得线段AB的平移的过程是: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 所以点A、B均按此规律平移, 由此可得a=0+1=1,b=0+1=1, 故a+b=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线段的平移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变式训练1: (2016·山东省济宁市·3分)如图,将△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如果△ABE的周长是16cm,那么四边形ABFD的周长是() A.16cm B.18cm C.20cm D.21cm 类型二:轴对称问题研究 例题2:(2016·山东潍坊·3分)已知∠AOB=60°,点P是∠AOB的平分线OC上的动 点,点M在边OA上,且OM=4,则点P到点M与到边OA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2.【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解析】过M作MN′⊥OB于N′,交OC于P,即MN′的长度等于点P到点M与到边OA 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过M作MN′⊥OB于N′,交OC于P, 则MN′的长度等于PM+PN的最小值, 即MN′的长度等于点P到点M与到边OA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ON′M=90°,OM=4, ∴MN′=OM?sin60°=2, ∴点P到点M与到边OA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2.

图形与变换专题

图形与变换专题 图形与变换习题 1. 选择题 小明仔细观察骰子,发现任意相对两面的点数和都相等. 这枚骰子向上的一面的点数是5, 它的对面的点数是( ) A. 1 B. 2 C. 3 D. 6 2.如图是一个包装盒的三视图,则这个包装盒的体积是( ) A . 1000π㎝3 B . 1500π㎝3 C . 2000π㎝3 D . 4000π㎝3 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A . B . C . D . 4、(2010年泉州南安市)在抗震救灾某仓库里放着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货箱,某摄影记者 将这堆货箱的三视图照了出来(如图),则这堆正方体货箱共有( ). A. 2箱 B. 3箱 C. 4箱 D. 5箱 5.小军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如图1)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 成一个几何体,将这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得到的大致图形是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第4题图) 1 图第3题图

第6题 A. B . C . D . 6.(2010宁波市)骰子是一种特别的数字立方体(见右图),它符合规则:相对两面的点数 之和总是7.下面四幅图中可以折成符合规则骰子的是( ) 填空题 1.小强站在镜前,从镜子中看到镜子对面墙上挂着的电子表,其读数如图2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刻是__ 2. 9点30分时,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是___ 3.在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等腰梯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___. 4.下列图形均可以由“基本图案”通过变换得到。(填序号) (1)通过平移变换但不能通过旋转变换得到的图案是 (2)可以通过旋转变换但不能通过平移变换得到的图案是 (3)既可以由平移变换, 也可以由旋转变换得到的图案是 ① ② ③ ④ ⑤ 5. 如图,如果正方形CDEF 旋转后能与正方形ABCD 重合,那么图形所在的平面上可 以做旋转中心的点共有

中考数学专题函数图像

专题二:函数图像 1、(2013年潍坊市)用固定的速度向如图所示形状的杯子里注水,则能表示杯子里水面的高度和注水时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2、(2013成都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函数的图像经过原点的是() =-x+3 B. =2x D. 3、(2013?天津)如图,是一对变量满足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有下列3个不同的问题情境: ①小明骑车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了5分,在原地休息了4分,然后以5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回出发地,设时间为x分,离出发地的距离为y千米; ②有一个容积为6升的开口空桶,小亮以1.2升/分的速度匀速向这个空桶注水,注5分后停止,等4分后,再以2升/分的速度匀速倒空桶中的水,设时间为x分,桶内的水量为y升; ③矩形ABCD中,AB=4,BC=3,动点P从点A出发,依次沿对角线AC、边CD、边DA运动至点A 停止,设点P的运动路程为x,当点P与点A不重合时,y=S;当点P与点A重合时,△ABP y=0.其中,符合图中所示函数关系的问题情境的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4、(2013年临沂)如图,正方形ABCD中,AB=8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从B,C 两点同时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C,CD运动,到点C,D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OE 的面积为s(),则s()与t(s)的函数关系可用图像表示为() S(S(1616

88t(s84Ot(s O84B)((A) S(S(161688 t(s t(s O4884O)C(. 5、(2013四川南充,9,3分)如图1,点E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P,点Q同时从点B 出发,点P沿BE→ED→DC 运动到点C停止,点Q沿BC运动到点C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设P,Q出发t秒时,△BPQ的面积为ycm,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形如图2(曲线OM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则下列结论::①AD=BE=5cm;②当0<t≤5时;;③直线NH的解析式为y=-t+27;④若△ABE与△QBP相似,则t=秒。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 D. 1 A. 4 B. 3 C. 2 C 6、(2013年黄石)如右图,已知某容器是由上下两个相同的圆锥和中间一个与圆锥同底等高的圆柱组合而成,若往此容器中注水,设注入水的体积为,高度为,则关于的函数图像大致是() 7、(2013?自贡)如图,已知A、B是反比例函数上的两点,BC∥x轴,交y轴于C,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沿O→A→B→C匀速运动,终点为C,过运动路线上任意一点P作PM⊥x轴于M,PN⊥y轴于N,设四边形OMPN的面积为S,P点运动的时间为t,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专题六图形变换

专题六图形变换 1.下列图形分别是桂林、湖南、甘肃、佛山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2.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3.如图,将一朵小花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三象限内的甲位置,先将它绕原点O旋转180°到乙位置,再将它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丙位置,则小花的顶点A在丙位置中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 ) A.(3,1) B.(1,3) C.(3,-1) D.(1,1) 4.如图,点A、B、C、D、O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COD是由△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则旋转的角度为( ) A.30°B.45°C.90°D.135° 5.如图,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0°得△A'CB',若AC⊥A'B',则∠BAC的度数为( ) A.50°B.60°C.70°D.80° 6.如图,△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80°得到△AEF.若∠B=100°,∠F=50°,则∠a的度数是_______. 7.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1,2)、(4,0),将△AOB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CDE,若DB=1,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 8.如图,将Rt△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至△A'B'C的位置,已知AB=10,BC =6,M是A'B'的中点,则AM=_______. 9.如图,一张矩形纸片沿BC折叠,顶点A落在点A'处,再过点A'折叠使折痕DE∥BC,若AB=4,AC=3,则△ADE的面积是_______.

10.如图,将长8 cm、宽4 cm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与C重合,则折痕EF的长为_______cm. 11.如图,将直角三角形纸片ABC沿边BC所在直线向右平移,使点B移至斜边BC的中点E处,连接AD、AE、CD. (1)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 (2)若直角三角形纸片ABC的斜边BC的长为100 cm,且AC=60 cm求ED的长和四边形AECD的面积. 12.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用它可以拼出多种图形.请你用七巧板中标号为① ②③的三块板(如图①)经过平移、旋转拼成图形. (1)拼成矩形,在图②中画出示意图; (2)拼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在图③中画出示意图, 注意:相邻两块板之间无空隙,无重叠;示意图的顶点画在小方格顶点上. 13.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下顺序折叠:对折、展平,得折痕EF(如图①);沿GC 折叠,使点B落在EF上的点B'处(如图②);展平,得折痕GC(如图③),沿GH折叠,使点C落在DH上的点C'处(如图④);沿GC'折叠(如图⑤);展平,得折痕GC'、GH(如图⑥).

数学中考图形的变换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热点11 图形的变换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图形的平移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方向相同; B.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C.图形上可能存在不动点; D.图形上任意对应点的连线长相等 2.如图所示图形中,是由一个矩形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所形成的图形的是()A.(1)(4) B.(2)(3) C.(1)(2) D.(2)(4) 3.在旋转过程中,确定一个三角形旋转的位置所需的条件是() ①三角形原来的位置;②旋转中心;③三角形的形状;④旋转角.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如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下列图形中可由△OBC平移得到的是(? )A.△COD B.△OAB C.△OAF D.△OEF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在△ABC的边AB、AC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D、E,使DE∥BC,?则△ADE?是△ABC 放大后的图形; B.两个位似图形的面积比等于位似比; C.位似多边形中对应对角线之比等于位似比; D.位似图形的周长之比等于位似比的平方 6.下面选项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梯形 C.五角星 D.菱形 7.下列图形中对称轴的条数多于两条的是() A.等腰三角形 B.矩形 C.菱形 D.等边三角形 8.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案中既包含图形的旋转,?又有图形的轴对称设计的是() 9.钟表上2时15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A.30° B.45° C.22.5° D.15° 10.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如果将线段BD绕点B旋转后,点D?落在CB的延长线上的D′处,那么tan∠BAD′等于() A.1 B2 C. 2 2 D.2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十:图形与变换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图形与变换 1.请仔细观察下列轴对称图形的构成,然后在横线上画出恰当的图形. 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8,M 在DC 上,且DM =2,N 是对角线上的一动点,则DN+MN 的最小值为_ __________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3.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B = 90°,AD = 3,BC = 5,AB = 1,把线段CD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 °到DE 位置,连结AE ,则AE 的长为 . 4.如图,把△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35°,得到△A ′B ′C ,A ′B ′交AC 于点D ,若∠A ′DC=900,则∠A 度数为( ) A.45° B.55° C.65° D.75° 5.上右图是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三角形,其中把菱形ABCD 以A 为中心旋转多少度后可得图中另一阴影的菱形( ) A.顺时针旋转60° B. 顺时针旋转120° C.逆时针旋转60° D. 逆时针旋转120° 6.已知:如图,(42)E -, ,(11)F --,,以O 为位似中心, 按比例尺1:2,把EFO △缩小,则点E 的对应点E '的坐标 为( ) A B C D E x y E F O _ N _ M _ D _ C _ B _ A

A .(21)-,或(21)-, B .(84)-,或(84)-, C .(21)-, D .(84)-, 7.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B 的坐标为(1,0) ①画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A 1B 1C 1, ②画出将△ABC 绕原点O 按逆时针旋转90°所得的△A 2B 2C 2, ③△A 1B 1C 1与△A 2B 2C 2成轴对称图形吗?若成轴对称图形,画出所有的对称轴; ④△A 1B 1C 1与△A 2B 2C 2成中心对称图形吗?若成中心对称图形,写出所有的对称中心的坐标. 8.在平面内,先将一个多边形以点O 为位似中心放大或缩小,使所得多边形与原多边形对应线段的比为k ,并且原多边形上的任一点P ,它的对应点P '在线段OP 或其延长线上;接着将所得多边形以点O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θ,这种经过和旋转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相似变换,记为()O k θ,,其中点O 叫做旋转相似中心,k 叫做相似比,θ叫做旋转角. (1)填空: ①如图1,将ABC △以点A 为旋转相似中心,放大为原来的2倍,再逆时针旋转60o ,得到ADE △,这个旋转相似变换记为A ( , ); ②如图2,ABC △是边长为1cm 的等边三角形, 将它作旋转相似变换)A o ,得到ADE △,则线段BD 的长为 cm ; (2)如图3,分别以锐角三角形ABC 的三边AB ,BC ,CA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DEB , D

中考数学专题:函数图像

O 4 8 8 16 t(s) S ( (A ) O 4 8 8 16 t(s) S ((B ) O 4 8 8 16 t(s) S ( (C ) O 4 8 8 16 t(s) S ((D ) 专题二:函数图像 1、(2013年潍坊市)用固定的速度向如图所示形状的杯子里注水,则能表示杯子里水面的高度和注水时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2、(2013成都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函数的图像经过原点的是( ) A.y=-x+3 B.5y x = C.y=2x D.2 y 27x x =-+- 3、(2013?天津)如图,是一对变量满足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有下列3个不同的问题情境: ①小明骑车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了5分,在原地休息了4分,然后以5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回出发地,设时间为x 分,离出发地的距离为y 千米; ②有一个容积为6升的开口空桶,小亮以1.2升/分的速度匀速向这个空桶注水,注5分后停止,等4分后,再以2升/分的速度匀速倒空桶中的水,设时间为x 分,桶内的水量为y 升; ③矩形ABCD 中,AB=4,BC=3,动点P 从点A 出发,依次沿对角线AC 、 边CD 、边DA 运动至点A 停止,设点P 的运动路程为x ,当点P 与点A 不重合时,y=S △ABP ;当点P 与点A 重合时,y=0. 其中,符合图中所示函数关系的问题情境的个数为( ) A . 0 B . 1 C . 2 D . 3 4、(2013年临沂)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8cm,对角线AC,BD 相交于 点O,点E,F 分别从B,C 两点同时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BC,CD 运动, 到点C,D 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OE 的面积为s(2 cm ),则 s(2cm )与t(s)的函数关系可用图像表示为( ) 5、(2013四川南充,9,3分) 如图1,点E 为矩形ABCD 边AD 上一点,点P ,点Q 同时从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专题专练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专题专练 专题一:确定图形变换后的坐标 把图形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利用点的坐标,可进行图形的变换或确定图形的位置与形状,解答这类问题,是数与形结合的体现,有利于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以坐标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图形变换为例加以说明.例1 如图1,在△AOB中,AO=AB.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2,2),点O的坐标是(0,0),将△AOB平移得到△A′O′B′,使得点A′在y轴上,点O′、B′在x轴上.则点B′的坐标是. 析解:因为△AOB是等腰三角形,容易得到B点坐标为(4,0),将△AOB 平移得到 △A′O′B′,使得点A′在y轴上,是将图形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根据平移特点,平移后对应线段相等,因此点B也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以点B′的坐标为(2,0). 例2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三个点O(0,0),A(-1,1),B(-1,0),将△ABO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则点A,B的对应点坐标为A1(,),B1(,). 析解:建立如图2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OA=2,所以OA1=OA=2,所以点A1的坐标是(2,0).因为∠AOB=45°,所以△AOB是等腰直角三角 形,所以△A1OB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A1边上的高为 2 2 ,所以B1 22 22 ?? ? ? ?? ,. 练习一:1.如图3,若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B′C′,则A点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A)(-3,-2)(B)(2,2)(C)(3,0)(D)(2,1)

2.如图4,在直角坐标系中,右边的图案是由左边的图案经过平移以后得到的.左图案中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是(-4,2)、(-2,2),右图案中左眼的坐标是(3,4),则右图案中右眼的坐标是.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0的坐标为(1,0),将点P0绕着原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P1,延长OP1到点P2,使OP2=2OP1,再将点P2绕着原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P3,则点P3的坐标是.4.如图5,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间连线为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的△ABC就是格点三角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B的坐标为(-1,-1). (1)把△ABC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A1B1C1,画出△A1B1C1的图形,并写出点B1的坐标; (2)把△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A2B2C,画出△A2B2C 的图形,并写出点B2的坐标. 专题二:图形的变换分析 分析图形的变换一般选择合适的“基本图形”,然后由平移、旋转的定义考查这一基本图形变换到另一个基本图形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以及运动的距

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图形)

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图形) 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图形),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 一、认识圆形 1、圆的定义:圆是由封闭的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 d 8、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二、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 表示。 2、圆周率实验: 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 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pai) 表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2010中考数学复习专题6: 四边形及图形变换

四边形及图形变换 一、知识框图: 1、 2、 等腰梯形 两腰相等 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梯形 一组对边不平行 一组对边平行 四边形 3、 在轴对称、平移、旋转这些图形变换中,线段的长度不变,角的大小不变;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 中心对称 旋转对称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距离不变;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旋转 平移 轴对称 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二、例题分析 1、四边形 例1(1)凸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度,外角和等于______度, (2)若一凸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 则它的边数是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运用 例2 如图,∠1=∠2,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 AB ∥CD B. AD ∥BC C. ∠B=∠D D. ∠3=∠4 若ABCD 是平行四边形,则上述四个结论中那些是 正确?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3.矩形的运用 43 21D C B A

例3 如图1,EF 过矩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O ,且分别交AB 、CD 于E 、则阴影部分的面 积是矩形ABCD 的面积的……………………………………………( ) A 、51 B 、41 C 、31 D 、10 3 4.菱形的运用 例4 1. 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的比是2 : 3 ,面积是12 cm 2 , 则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_____、____. 2、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两条对角线之比为3:4,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 5.等腰梯形的有关计算 例5 已知: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AD=3,AB=4, BC=7.求∠B 的度数.. 6.轴对称的应用 例6 如图,牧童在A 处放牛,其家在B 处,若牧童从A 处出发牵牛到河岸CD 边饮水后再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 7.中心对称的运用 例7 如图,作△ABC 关于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DEF 8.平移作图 例8 .在5×5方格纸中将图(1)中的图形N 平移后的位置如 图(2)中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 ). (A)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 (B)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 (C)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 (D)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 9.旋转的运用 C B A E D A _D _C _B _A

初三中考数学 图形

1.(广东佛山)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若干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则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2.(吉林长春)图中的两个圆柱体底面半径相同而高度不同,关于这两个圆柱体的视图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视图相同 B.俯视图相同 C.左视图相同 D.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都相同 3.(贵州安顺)下列立体图形中,俯视图是正方形的是( )

4.下列图形中,表示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影子的图形可能是 ( ) 5.(广西桂林)下列四个物体的俯视图与右边给出视图一致的是 ( ) 6.如图,晚上小亮在路灯下经过,在小亮由A处径直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 ) A.逐渐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7.(湖北襄阳)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三视

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A.4 B.5 C.6 D.9 8.(河北)图中的三视图所对应的几何体是( ) 9.(湖南永州)一张桌子上摆放有若干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碟子,现从三个方向看,其三种视图如图所示,则这张桌子上碟子的总数为( ) A.11 B.12 C.13 D.14 10.(青岛)如图,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张明用17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

体搭成了一个几何体,然后他请王亮用其他同样的小正方体在旁边再搭一个几何体,使王亮所搭几何体恰好可以和张明所搭的几何体拼成一个无缝隙的大长方体(不改变张明所搭几何体的形状),那么王亮至少还需要_______个小正方体,王亮所搭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C 6.B 7.A 8.B 9.B 10.19 48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相似图形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相似图形 【基础知识回顾】 一、成比例线段: 1、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长度的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为m、n则这两条线 段的比就是它们的比,即:AB CD= 2、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b、c、d如果a b=那么四条线段叫做同比例线段,简称 3、比例的基本性质:a b= c d<=> 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将平行线截两条直线 【提醒:表示两条线段的比时,必须使示用相同的,在用了相同的前提下,两条线段的比值与用的单位无关即比值没有单位。】 二、相似三角形: 1、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各角对应各边对应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性质:⑴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⑵相似三角形对应点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对应的比都等于 ⑶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面积的比等于 1、判定:⑴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线相交,三角形与原三 角形相似 ⑵两边对应且夹角的两三角形相似 ⑶两角的两三角形相似 ⑷三组对应边的比的两三角形相似 【名师提醒:1、全等是相似比为的特殊相似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特质和判定,要证四条线段的比相等,一般要先证判定方法中最常用的是三组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三角形相似多用在点三角形中】 三、相似多边形: 1、定义:各角对应各边对应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2、性质:⑴相似多边形对应角对应边 ⑵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面积的比等于 【名师提醒:相似多边形没有专门的判定方法,判定两多边形相似多用在矩形中,一般用定义进行判定】 一、位似: 1、定义: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直线都经过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这时相似比又称为 2、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都等于 【名师提醒:1、位似图形一定是图形,但反之不成立,利用位似变换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

中考数学试题考点解析《图形的变换》

2012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 图形的变换 一、选择题 1. (北京4分)下列图形中,即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梯形 D、矩形 【答案】D。 【考点】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从而有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2.(天津3分)下列汽车标志中,可以看作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答案】A。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直接得出结果。 3.(天津3分)下图是一支架(一种小零件),支架的两个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同一长度.则它的三视图是 【答案】A。 【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主视图中:细心

观察原立体图形的位置,从正面看,是一个矩形,矩形左上角缺一个角;从左面看,是一个正方形;从上面看,也是一个正方形。故选A 。 4.(河北省2分)将图1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的红心“ ”标志所在的正方形是正 方体中的 A 、面CDHE B 、面BCEF C 、面ABFG D 、面ADHG 【答案】A 。 【考点】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 【分析】由图1中的红心“ ”标志,可知它与等边三角形相邻,折叠成正方体是正方体中 的面CDHE 。故选A 。 5.(山西省2分)将一个矩形纸片依次按图(1)、图(2)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图(4)的纸再展开铺平,所得到的图案是 【答案】A 。 【考点】剪纸问题。 【分析】严格按照图中的顺序先向上再向右对折,从左下方角剪去一个直角三角形,展开得到结论。故选A 。 6.(山西省2分)如图是一个工件的三视图,图中标有尺寸,则这个工件的体积是 A .13π2cm B .17π2cm C .66π2cm D .68π2 cm

中考数学专题:图形的变换

浙江11市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4:图形的变换 一、选择题 1.(2012浙江湖州3分)下列四个水平放置的几何体中,三视图如图所示的是【】 A.B.C.D. 【答案】D。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由于从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可以看出这个几何体的正面、左面、底面是长方形,所以这个几何体是长方体。故选D。 2. (2012浙江嘉兴、舟山4分)下列图案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答案】A。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因此,B、C、D都不是轴对称图形,只有A是轴对称图形。故选A。 3. (2012浙江丽水、金华3分)在方格纸中,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中心对称图形.该小正方形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 图重合。因此,通过观察发现,当涂黑②时,所形成的图形关于点A中心对称。故选B。 4. (2012浙江丽水、金华3分)如图是一台球桌面示意图,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相等,黑球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经白球撞击后沿箭头方向运动,经桌边反弹最后进入球洞的序号是【】 A.①B.②C.⑤D.⑥ 【答案】A。 【考点】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分析】如图,根据入射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等于反射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可求最后

落入①球洞。故A。 5. (2012浙江丽水、金华3分)小明用棋子摆放图形来研究数的规律.图1中棋子围城三角形,其棵数3,6,9,12,…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图2中的4,8,12,16,…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A.2010 B.2012 C.2014 D.2016 【答案】D。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观察发现,三角数都是3的倍数,正方形数都是4的倍数,所以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一定是12的倍数,然后对各选项计算进行判断即可得解: ∵2010÷12=167…6,2012÷12=167…8,2014÷12=167…10,2016÷12=168,∴2016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故选D。 6. (2012浙江宁波3分)下列交通标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答案】B。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逐一分析判断: 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