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生练习题1-13章.

病生练习题1-13章.

病生练习题1-13章.
病生练习题1-13章.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名词解释

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水肿凹陷性水肿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反常性酸性尿反常性碱性尿脱水热脱水征

二、填空题

1.细胞外液的阳离子以_______为主,正常血浆钠的浓度______mmol/L.

2.按其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同脱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类型。

3.,机体失水的途径除皮肤和肺外还有_______和_________。

4.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_______减少为主。

5.低钾血症的原因之一是钾丢失过多,钾丢失过多主要由_______和______丢失。

6.急性严重高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_________,心肌兴奋性___________。

7.补钾最好______,不能_______或病情严重时,才考虑__________。一般只有当每小时尿量在_________以上时,才允许静脉内补钾。

8.严重高钾血症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极强,可发生致命性_________或__________。

9..急性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______,心肌组织的兴奋性___________。

10.低钾血症可引起________中毒。高钾血症会导致______中毒。

三、单选题

1、构成成人体液总量的ECF和ICF各约占体重的

A、30%、50%

B、25%、45%

C、20%、40%

D、15%、35%

E、10%、30%

2、血浆中最主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是

A、Na+与Cl -

B、K+与HCO3-

C、Ca2+与H2PO42-

D、Mg2+与SO42-

E、Fe2+与Pr-

3、容易较早引起休克的是下列哪一种水、钠代谢紊乱?

A、水肿

B、水中毒

C、低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

E、高渗性脱水

4.高渗性脱水体液丢失最多的部分是

A、ECF

B、组织液

C、血浆

D、ICF

E、淋巴液

5.造成机体失水过多的因素不包括

A、剧烈呕吐

B、过度通气

C、渴感丧失

D、尿崩症

E、大汗

6、细胞外液容量不足最常见的肾外失水因素是

A、严重腹泻

B、渗透性利尿

C、大面积烧伤

D、大量腹水形成

E、肺通气过度

7、按水肿发生的器官组织分类,应排除

A、皮下水肿

B、炎性水肿

C、脑水肿

D、视乳头水肿

E、肺水肿

8、肾病综合征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在于

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

B、淋巴回流障碍

C、原发性钠水潴留形

成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9、机体排钾最主要的器官是

A、皮肤

B、胃肠道

C、肺

D、肾

E、胰腺

10、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兴奋性最严重的影响是

A、肌张力降低

B、睫反射减弱

C、呼吸肌麻痹

D、肠鸣音减少

E、肠蠕动消失

11、对重度低钾血症患者静脉滴注补钾的原则应排除

A、低浓度

B、慢滴速

C、见尿量

D、配合心电监护

E、检测血钾浓度

12、高钾血症时随着血清钾浓度的增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变化为

A、先增高后降低

B、先降低后增高

C、增高

D、降低

E、保持不变

13、高钾血症对心脏的最主要危害是引发

A、窦性心动过速

B、心脏停搏

C、期前收缩

D、房室传导阻滞

E、心房纤颤

14、脱水热产生的原因是

A.散热减少

B.产热增加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D.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E.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

15、患者口渴,尿少,尿中钠高,血清钠>145mml/L,其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类型是

A、等渗性脱水

B、水中毒

C、高渗性脱水

D、水肿

E、低渗性脱水

16、高热患者出汗多,呼吸增快易出现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低钠血症

17.低渗性脱水的婴儿发生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前囟下陷主要是由于

A.血容量减少

B.细胞内液减少

C.淋巴减少

D.组织间液减少

E.细胞外液减少

18.给严重低渗性脱水患者输入大量水分而未补钠盐可引起

A.高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水中毒

D.低钾血症

E.水肿

19.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

A.长期使用排钾利尿剂

B.腹膜透析

C.禁食

D.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E.代谢性酸中毒

20.细胞内的钾转移到细胞外引起高钾血症见于

A.碱中毒

B.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

C.静脉输入大量胰岛素

D.血管溶血

E.静脉输入大量氨基酸

21.大面积肌肉挤压伤患者易出现

A.低钾血症

B.低镁血症

C.低钠血症

D.高钠血症

E.高钾血症

22.正常血清钾浓度的范围是

A.3-5mmol/L

B.3.5-5.5mmol/L

C.5-7mmol/L

D.7-9mmol/L

E.小于3.5mmol/L

四、问答题

1、低渗性脱水为何较早出现循环衰竭症状?

2、列表比较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三种脱水体液丢失特点、主要失水部位、临床表现及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等)。

3、试述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的病因及对机体有何影响?

4、水肿对机体的影响都有哪些?

5、简述低钾血症的常见病因、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治原则。

第三章酸碱平衡紊乱

一、名词解释

酸碱平衡紊乱动脉血CO2分压标准碳酸氢盐实际碳酸氢盐缓冲碱

碱剩余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

中毒

二、填空题

1.正常人动脉血pH的变动范围是_______。

2.机体酸碱平衡的维持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来完成的

3.排泄固定酸的器官是______,排出挥发酸的器官是_______。

4.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浆[HCO3-]原发性_______,[H2CO3]代偿性________。

5.酸中毒常伴有_______血钾;碱中毒常伴有______血钾。

6.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措施是_______;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措施是__________。

7.代谢性碱中毒时,AB_____,BB_______,BE_______,PaCO2_______。

8.肺泡通气过度可引起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原发性________。

9.急性呼吸性碱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________;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________。

三、单选题

1、对血浆pH具有决定作用的缓冲系统是

A、磷酸盐缓冲系统

B、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C、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D、蛋白质缓冲系统

E、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2、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指标是

A、血浆pH

B、BB

C、BE

D、SB与AB

E、PaCO2

3、机体对代谢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机制不包括

A、增强呼吸运动,加大CO2排出使PaCO2降低

B、增强肾小管排酸保碱功能使血浆[HCO3-]恢复性增多

C、血浆缓冲系统缓冲增多的H+使缓冲碱消耗性减少

D、细胞内缓冲系统缓冲以离子交换方式进入细胞的H+

E、抑制呼吸中枢,减少CO2排出使PaCO2相应升高

4、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应排除

A、颅脑损伤

B、喉头水肿

C、异物堵塞

D、急性肾衰

E、溺水

5、急性呼吸性碱中毒的血气参数变化是

A、PaCO2降低,BB增高

B、PaCO2降低,AB=SB

C、PaCO2降低,BE负值减少

D、PaCO2降低,AB

E、PaCO2降低,AB>SB

6、机体对慢性呼吸性碱中毒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促使血浆HCO3-大量进入红细胞

B、增强细胞内、外H+-Na+交换

C、抑制肾小管泌H+泌NH4+及重吸收HCO3-的功能

D、致使呼吸中枢抑制CO2排出减少

E、通过蛋白质缓冲系统缓冲进入细胞的H+

7、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是

A.吸人CO2过少

B.输入NaHCO3过多

C.肺泡通气量减少

D.输入库存血

E.呼吸中枢兴奋,肺通气量增大

8.血浆[HCO3-]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9.血浆[H2CO3]继发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0.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A.糖尿病

B.休克

C.呼吸心跳骤停

D.呕吐

E.腹泻

1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机制是

A.增加肺泡通气量

B.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

C.肾小管泌H+、泌NH3增加

D.血浆碳酸氢盐缓冲系统进行缓冲

E.肾重吸收HCO3-减少

12.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的最根本措施是

A.吸氧

B.改善肺泡通气

C.给予NaHCO3

D.抗感染

E.给予乳酸钠

13.代谢性碱中毒常可引起低血钾,其原因是

A.K+摄入减少

B.细胞外液量增多使血钾稀释

C.细胞外H+与细胞内K+交换增加

D.消化道排K+增加

E.肾排K+增加

14.反常性酸性尿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缺钾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乳酸酸中毒

四、问答题

1、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2、血液pH正常,是否表示机体无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

3、简述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常见原因及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4、某癔病发作2小时的患者,化验结果示动脉血pH7.60,PaCO2 25mmHg,AB 20mmol/L,SB 24mmol/L,BE+0.5mmol/L。其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其诊断依据是什么?

第四章缺氧

一、名词解释

缺氧低张性缺氧循环性缺氧血液型缺氧组织性缺氧紫绀氧中毒

二、填空题

1.常用的血氧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缺氧的四种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急性缺氧初期,心率______,心肌收缩力________,心输出量_______,此为机体适应性反应。

4.缺氧时皮肤粘膜颜色往往发生改变,严重贫血呈__色,CO中毒呈__色,淤血呈__色,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呈__色,氰化物中毒呈__色。

三、单选题

1、血氧变化特点为CO2max正常,PaO

2、CaO2和SaO2均降低,A-VdO2减少应是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贫血性缺氧

2、血液性缺氧最常见的原因是

A、一氧化碳中毒

B、贫血

C、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D、大量输入库存血

E、硫化物中毒

3、除A-VdO2增大外,其它血氧指标PaO2、SO2、CaO2、CaO2max均正常的一种缺氧应为

A、循环性缺氧

B、组织性缺氧

C、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D、低张性缺氧

E、血浓性缺氧

4、除A-VdO2减小外,PaO2、SO2、CaO2、CO2max等血氧指标均正常的一种缺氧,应为

A、低张性缺氧

B、贫血性缺氧

C、血液性缺氧

D、循环性缺氧

E、组织性缺氧

5、对缺氧最为敏感的器官是

A、心

B、肺

C、肾

D、脑

E、肝

6、急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

A.毛细血管增生

B.RBC增多

C.肌红蛋白增多

D.肺通气增多

E.心率加快

7、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皮肤粘膜的颜色常呈

A、咖啡色

B、玫瑰红色

C、苍白色

D、樱桃红色

E、青紫色

四、问答题

1、简述血液性缺氧的常见原因。

2、低张性缺氧时呼吸系统会出现什么变化?

3、试述四种类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其皮肤黏膜颜色的变化如何?

4、影响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做心脏手术时,用低温麻醉?

第五章发热

一、名词解释

发热发热激活物内源性致热源过热热型

二、填空题

1.发热激活物包括___ ____和_ ______。

2.发热三期经过分别为_ ______、__ _____、____ __。

3.发热时,呼吸中枢兴奋性_______,呼吸________,可起到散热作用,但使PaCO2______,发生呼吸性_______中毒。

4.发热的处理原则是积极进行__ _____,对于原因不明、体温不过高同时无严重疾病者可_____ __。

5.体温升高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病理性体温升高分为___和___。

三、选择题

1、高热持续期的热代谢特点为

A、以产热为主,体温逐步上升

B、以散热为主,体温逐步下降

C、产热与散热维持高水平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D、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体温呈较高水平波动

E、产热与散热失衡,体温呈大幅度波动

2、发热时脂肪代谢的特点是

A、脂肪分解明显增强D、脂肪动员明显减弱

B、脂肪合成明显增强E、脂肪贮备明显增多

C、脂解激素明显减少

3、体温下降期应特别注意防治

A、大汗

B、脱水

C、休克E、寒战

D、多尿

4、发热造成循环系统功能改变的突出表现是

A、血压升高

B、心率加快

C、心输出量增多

D、心负荷加重

E、心肌收缩力增强

5、下列那种情况下体温升高属于发热的是

A、中暑

B、肺炎

C、甲亢

D、妊娠

E、抽搐

6.内生致热源作用的部位是

A.中性粒细胞B.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C.骨骼肌D.皮肤血管E.肝7.下述哪项不属于发热激活物

A.细菌B.病毒C.cAMP D.致炎物E.抗原-抗体复合物

8.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A.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B.下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C.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D.下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E.不变,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9.体温上升期热代谢特点是

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B.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C.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D.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恒定

10.热型是根据下述哪项决定的

A.体温的高低

B.体温的上升速度

C.体温的持续时间

D.体温的曲线形态

E.体温的波动幅度

11.发热时糖代谢变化为

A.糖原分解增多,糖异生增强,血糖升高,乳酸增多

B.糖原分解增多,糖异生减少,血糖升高,乳酸减少

C.糖原分解减少,糖异生减少,血糖降低,乳酸增多

D.糖原分解减少,糖异生增加,血糖降低,乳酸减少

E.糖原分解增多,糖异生减少,血糖升高,乳酸增多

12.发热时蛋白代谢变化为

A.蛋白分解加强,出现血浆蛋白增多,尿氮排泄减少,

B.蛋白分解加强,出现血浆蛋白减少,尿氮排泄减少

C.蛋白分解加强,出现血浆蛋白增多,尿氮排泄增加

D.蛋白分解减少,出现血浆蛋白减少,尿氮排泄减少

E.蛋白分解减少,出现血浆蛋白增强,尿氮排泄增加

三、问答题

1、发热时机体有哪些功能和代谢变化?

2、发热与过热有什么异同?

3、简述发热的时相及各时相的热代谢特点及临床表现?

4、简述发热的处理原则?

第七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名词解释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液高凝状态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二、填空题

1.根据DIC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病理生理特征,DIC可分

为、、三期。

2.典型的DIC临床表现包括、、和。3.DIC的发生机制包括、、和。

三、单选题

1.DIC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

A.严重出血B.广泛微血栓形成C.止.凝血功能紊乱D.凝血因子大量消耗E.继发性纤溶亢进

2、DIC时血液凝固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A. 溶血性贫血B.纤溶活性增高C.凝血物质大量消耗

D.血液高凝状态E.回心血量减少

四、问答题

1.DIC在临床上分哪三期?各有何特点?

2.典型的DIC临床表现有哪些?

3. 简述DIC引起出血的发生机制。

第八章休克

一、名词解释

休克休克肺休克肾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二、填空题

1.微循环是指和之间的血液循环,由条通路组成,微循环的灌流情况主要是受调节。

2.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是、、。

3.根据休克发生过程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变化规律,一般可将休克发展过程分为

期、期、期。

4.休克早期微循环的血管持续,口径明显变小,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均增加,尤以阻力增加更明显,因此出现微循环。5.休克晚期微血管平滑肌麻痹,对任何血管活性药物均无反应,所以又称微循环

期。由于该期微循环中形成微血栓,故又称期。

三.单选题

1.机体快速失血超过总血量多少可引起低血容性休克

A.5% B.10% C.15% D.20% E.30%

2.有关低动力型休克的描述下述哪项错误

A.心输出量降低B.常见于低血容量性休克C.外周阻力升高D.皮肤温度升高E.又称低排高阻型休克

3.高排低阻型休克可见于

A.失血性休克B.失液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E.烧伤性休克

4.休克早期微循环开放的血管主要是

A.微动脉B.微静脉C.后微动脉D.动-静脉吻合支 E.真毛细血管5.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

A.强烈抑制B.先兴奋后抑制C.改变不明显

D.强烈兴奋E.先兴奋后衰竭

6.休克代偿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少灌少流.灌多于流B.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C.少灌少流.灌少于流D.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E.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7.休克早期血细胞比容降低的机制是

A.血液重新分配B.输血过多C.输液过多

D.肝脾储血库收缩E.组织液反流入血

8.休克早期可出现血管扩张的部位是

A.胃肠B.心脏C.肾脏D.皮肤E.骨骼肌

9.休克患者早期不会出现

A.多尿B.面色苍白C.出汗D.四肢冰冷E.脉搏细速10.休克期微循环后阻力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血小板聚集B.血液粘度增加C.红细胞聚集

D.血流变慢E.白细胞贴壁

11.休克微循环淤血期血压进行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微循环障碍回心血量严重不足B.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进行性下降C.交感神经先兴奋后转为抑制D.外周小动脉紧张度进行性降低E.心功能不足心输出量明显减少

12.休克的微循环淤血期组织灌流的特点是

A.多灌多流,灌少于流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C.多灌多流,灌多于流D.灌而少流,灌多于流

E.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13.休克晚期并发DIC时组织灌流的特点是

A.不灌不流B.多灌多流C.少灌少流E.多灌少流E.少灌多流

14.给休克患者补液的原则是

A.严格控制补液量B.需多少补多少C.补液宁多勿少D.血压正常不必补液E.失多少补多少

四、问答题

1.动脉血压降低是否可作为判断休克发生的指标?为什么?

2.休克早期机体有哪些代偿作用?

3.简述休克分期及每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第十章呼吸衰竭

一.名词解释

呼吸衰竭Ⅰ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弥散障碍死腔样通气

二、填空题

1.Ⅰ型呼吸衰竭PaO2低于mmHg;Ⅱ型呼吸衰竭PaO2低于mmHg,PaCO2高于mmHg。

2.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是由于功能障碍和功能障碍。3.中央气道胸外段阻塞,吸气时气道阻塞,呼气时气道阻塞,故患者表现为性呼吸困难。

4.中央气道胸内段阻塞,吸气时气道阻塞,呼气时气道阻塞,故患者表现为性呼吸困难。

5.外周气道是指直径小于mm的细支气管,外周气道阻塞,吸气时气道阻塞,呼气时气道阻塞,故患者表现为性呼吸困难。

6.正常人肺泡通气/血流比值为,功能性分流时二者比值,死腔样通气时二者比值。

7.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氧疗时可吸入浓度的氧,而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氧疗时应吸入浓度的氧。

三.单选题

1.呼吸衰竭通常是由下列哪项功能严重障碍引起?

A.外呼吸功能B.内呼吸功能C.血液携氧功能

D.生物氧化功能E.氧的弥散功能

2.任何呼吸衰竭均可出现

A.PaO2↓ B.PaCO2↑ C.PaO2↓,PaCO2↑

D.PaO2↓,PaCO2↓ E.PaO2↑,PaCO2↓

3.Ⅱ型呼吸衰竭的特点是

A.PaO2↓ B.PaCO2↑ C.PaO2↓,PaCO2↑

D.PaO2↑,PaCO2↑ E.PaO2↓,PaCO2↓

4.严重低钾血症的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机制主要是

A.限制性通气不足B.阻塞性通气不足C.弥散障碍

D.死腔样通气E.静脉血掺杂

5.呼吸中枢受损的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机制主要是

A.限制性通气不足B.阻塞性通气不足C.肺的顺应性降低

D.功能性分流E.气体弥散障碍

6.某喉头水肿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是由于

A.肺泡扩张受限制B.中央气道阻塞C.外周气道阻塞

D.气体弥散障碍E.肺通气/血流比值失调

7.下列哪项不是阻塞性通气不足的原因

A.呼吸道异物B.慢性支气管炎C.支气管哮喘D.喉头水肿E.肺水肿8.限制性通气不足的原因不包括

A.呼吸中枢受损B.呼吸肌运动障碍C.低钾血症

D.胸廓顺应性降低E.呼吸道狭窄

9.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可以引起

A.肺泡顺应性降低B.肺泡稳定性增加C.肺泡表面张力降低

D.肺胞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E.气体交换障碍

10.影响气道阻力最主要的因素是

A.气道长度B.气道内径C.气道形态D.气流速度E.气流类别11.功能性分流是由于

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B.部分肺泡血流不足C.肺顺应性降低

D.限制性通气不足E.肺泡膜厚度增加

12.死腔样通气是由于

A.部分肺泡血流减少而通气正常B.部分肺泡通气减少而血流正常

C.通气/血流比值降低D.动-静脉短路E.支气管扩张13.肺小动脉栓塞主要导致

A.弥散障碍B.静脉血掺杂C.死腔样通气

D.通气障碍E.通气/血流比值降低

14.当PaCO2超过多少时可抑制呼吸中枢?

A.30mmHg B.40mmHg C.50mmHg D.60mmHg E.80mmHg 15.中央气道胸外段阻塞,主要表现为

A.吸气性呼吸困难B.呼气性呼吸困难C.吸气、呼气均困难D.呼吸节律紊乱E.潮式呼吸

16.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见于

A.中央气道胸外段阻塞B.外周气道阻塞C.呼吸中枢受损D.胸廓和肺顺应性降低E.死腔样通气

17.呼吸衰竭导致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机制是

A.肺动脉高压B.心肌缺血缺氧C.心肌细胞凋亡过度

D.严重心律失常E.呼吸性酸中毒

18.目前认为肺性脑病的主要发生机制是

A.CO2潴留B.代谢性酸中毒C.严重缺氧

D.电解质紊乱E.脑血管病变

19.Ⅱ型呼吸衰竭病人输氧的原则是

A.快速输入高浓度氧B.间断给低浓度氧C.高流量高浓度间断给氧D.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E.输入高压氧

四、问答题

1.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如何吸氧?为什么?

2.简述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3.简述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第十一章心功能不全

一.单选题

1.衡量心力衰竭的指标是

A.心泵功能改变

B.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C.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D.回心血量不足

E.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2.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的原因常见于:

A.主动脉瓣狭窄

B.心肌炎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高血压

3.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是:

A.压力负荷过重

B.容量负荷过重

C.心输出量不足和回流障碍

D.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E.心肌梗死

4.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维生素B1缺乏症

B.冠心病

C.肺源性心脏病

D.风湿性心脏病

E.高血压病

5.容量负荷过重损害心功能常见于

A.肺动脉高压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肺栓塞

D.肺动脉狭窄

E.心肌病

6.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

A.心衰时心输出量比心衰前有所增加,可稍高于正常水平

B.心衰时心输出量比心衰前有所降低,但可高于正常水平

C.心衰时心输出量比心衰前有所增加, 但低于正常水平

D.心衰时心输出量比心衰前有所降低, 但低于正常水平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下列哪种因素可导致左心室后负荷过度?

A. 肺循环阻力增加

B. 体循环阻力增加

C. 回心血量增加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二尖瓣关闭不全

8.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 严重贫血

B. 冠心病

C. 高血压心脏病

D.心肌病

E.心脏瓣膜病

9.不列哪种疾病伴有右心室前负荷明显加重?

A.肺源性心脏病

B.肺动脉瓣狭窄

C.高血压病

D.室间隔缺损

E.心肌病

10.心肌细胞内Ca2+达到何种数值才达到心肌收缩的阈值

A.10-8 mol/L

B.10-7 mol/L

C.10-6 mol/L

D.10-5 mol/L

E.10-4 mol/L

11.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是

A.尽快输液提升血压

B.恢复心肌正常舒缩功能并调整前后负荷

C.首先输氧

D.使用血管扩张剂,防止心肌梗塞

E.消除病因,纠正酸中毒

12.心衰时尿量减少主要是由于

A.ADH分泌增加

B.心输出量减少和交感神经兴奋

C.肾小管细胞受损

D.肾动脉反射性扩张

E.静脉压力升高

13.引起心肌细胞坏死的最常见原因是

A.动脉血压突然升高

B.急性心肌梗死

C.容量负荷过重

D.严重贫血

E.甲状腺机能亢进

14.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性降低的机制,下列哪项不正确?

A.兴奋-收缩偶联障碍B心肌能量代谢紊乱 C.心肌细胞凋亡D.心肌细胞坏死 E.心肌交感神经分布密度增加

15.心力衰竭时血液灌流量减少最显著的器官是

A.皮肤

B.肝脏

C.骨骼肌

D.脑

E.肾脏

16.心脏前负荷过重的常见原因是

A.肺动脉高压

B.肺栓塞

C.慢性贫血

D.主动脉狭窄

E. 心肌炎

17.心脏压力负荷过重的常见原因是

A.肺动脉高压

B.室间隔缺损

C.甲亢

D.动-静脉瘘

E.心肌病

18.心输出量严重不足,患者肢端皮肤呈现斑状青紫,其原因下列哪项错误A..血流速度下降 B.组织摄氧减少 C..血小板数量减少

D..循环时间延长

E.静脉血氧含量下降

19.心力衰竭最具特征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

A..肺循环充血

B..心输出量不足

C..体循环淤血

D..静脉回流障碍

E..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20.下列哪项不是右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

A..水肿

B..静脉压升高

C..肝肿大

D..颈静脉怒张

E..臂肺循环时间缩短

21.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是

A..酸中毒

B..高钾血症

C..分娩

D..肺部感染

E..以上都是

22.严重贫血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A..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B..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C..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D..心肌收缩蛋白破坏

E..心肌能量储存障碍

2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A..平卧时回心血量减少

B..平卧时水肿液不易入血

C..迷走神经紧张性降低

D..入睡后神经反射的敏感性降低

E..夜间周围血管紧张性增高

24.引起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因素中,下列哪项错误

A钠钙交换体与Ca2+亲和力下降 B.Ca2+复位加速 C.心肌能量缺乏D..心室舒张势能减少 E..心室僵硬度增大

25.左心功能不全时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

A.肺动脉高压

B.肺瘀血、肺水肿

C.深睡眠时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

D.平卧时静脉回流加速

E.平卧时胸腔容积减少

26.心室舒张势能减少是由于

A.心室收缩加强

B.室壁张力减弱

C.冠膜内血栓形成

D.室内压过低

E.以上都是

27.引起心室顺应性下降的常见原因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心肌肥大室壁变厚

B.心肌炎

C.水肿

D.心肌收缩性减弱

E.间质纤维化

28.破坏心脏舒缩活动协调性最常见的原因是

A.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B.水肿

C.收缩性减弱

D.甲状腺功能减退

E.心肌细胞凋亡

29.心力衰竭发病的关键环节是

A.心律失常

B.心输出量减少

C.收缩功能下降

D.起病急、病情重

E.代偿失调

30.急性左心衰引起肺水肿发生的机制哪项不正确

A.肺毛细血管压急剧上升

B.左心衰时输液不足

C.肺抗水肿代偿能力不足

D.缺氧

E.肺泡表面张力加大

31.酸中毒诱发心衰的机制主要是

A.H+与Ca2+竞争肌钙蛋白

B.毛细血管括约肌痉挛

C.高血钾促进心肌Ca2+内流

D.H+使血流阻力增加

E.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不能产生

32.急性左心衰最严重的表现是

A.端坐呼吸

B.心性哮喘

C.肺水肿

D.肺顺应性下降

E.冠脉灌注不足33..左心衰竭引起肺循环充血主要表现是

A.下肢水肿

B.呼吸困难

C.心律失常

D.肝肿大压痛

E.颈静脉怒张34.下列因素中哪项不增加心脏耗氧量

A..心率加快

B..收缩性加强

C..回心血量增加

D..周围血管阻力下降

E..左室射血阻抗增加

二、填空题

1.心衰常见诱因为-------------、------------、--------------及其他。

2.根据发病部位可把心衰分为----------,------------,--------------;

根据心输出量高低分为-------------- 和---------------。

3.引起心肌收缩性减弱的基本机制是--------、-----、------和---------。

4.引起心肌细胞坏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5.酸中毒时H+可降低-------对---------敏感性,使Ca2+内流受阻,并且H+与------

的亲和力比Ca2+大,使兴奋-收缩藕联受阻。

6.正常心肌舒张的首要因素是肌浆网Ca2+迅速从---------降至---------,心衰

时舒张期胞浆Ca2+处于较高水平不能迅速回降,称为--------------。

7.心室的舒张势能主要来自---------。

8.影响心脏舒缩活动不协调最常见的原因是--------。

9.心衰发病的关键环节是-------------。

10.左心衰竭发生肺水肿的机制是---------和-------------。

12.右心衰竭产生心性水肿最主要的发病因素是-----------和----------。

三、名词解释

心力衰竭心室顺应性.心室前负荷心室后负荷

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四、问答题

1.简述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发生机制。

2.简述左心衰竭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形式。

3.何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简述其发生机制。

第十二章肝性脑病

一、选择题

1.肝性脑病时芳香族氨基酸入脑增多的机制是

A血氨浓度增加B血浆短链脂肪酸增加C血脑屏障破坏D血浆支链氨基酸减少E血浆硫醇含量增多

2.下列哪项不是肝性脑病的临床特征

A 可以是急性或慢性

B 患者都有昏迷

C 可以是复发性

D 可表现为性格和行为异常

E 有的患者发病可有明显的诱因

3.肝性脑病患者服用肠道抗生素的目的是

A 防治胃肠道感染

B 预防肝胆系统感染

C 防止腹水感染

D 抑制肠道对氨的吸收

E 抑制肠道细菌而减少毒性物质的产生和吸收4.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

A干扰脑的能量代谢B使脑细胞产生抑制性突出后电位

C干扰脑细胞膜的功能D与正常递质竞争受体,但其效应远较正常递质弱E促进血浆氨基酸失衡

5.胃肠道内防碍氨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A胆汁分泌减少 B 蛋白质摄入减少C肠道细菌受抑制

D血液中尿素浓度下降 E 肠内PH小于5

6.肝功能障碍患者常伴的电解质代谢紊乱主要是

A 由放腹水引起

B 由肾功能衰竭引起

C 由胃肠功能衰竭引起

D 由醛固酮.ADH引起

E 应用利尿药引起

7.肝性脑病时,血氨升高的原因是

A 肠道细菌繁殖分解蛋白质和尿素增加

B 肠内氨经侧支循环直接进入体内

C 体内氨生成增加,清除减少

D 肾脏产生的氨吸收入血增多

E 肝合成尿素减少

8.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A 引起失血性休克

B 脑组织缺血缺氧

C 经肠道细菌作用而产生氨

D 血液中苯乙胺和酪胺增加

E 破坏血脑屏障,假性神经递质入脑

9.肝硬化患者血氨增高的诱因可以是

A 胃肠运动增强

B 胃肠道出血

C 脂肪酸摄入减少

D 糖类摄入减少

E 肠道内细菌活动减弱

10.血氨增高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A 影响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

B 使乙酰胆碱产生过多

C 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D 使脑干网状结构不能正常活动

E 使NE活动性减弱

二、填空题

1.目前解释肝性脑病发生机制的主要学说有___、___、___、___。

着色芽生菌病,着色芽生菌病的症状,着色芽生菌病治疗【专业知识】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着色芽生菌病,着色芽生菌病的症状,着色芽生菌病治疗【专业知识】 疾病简介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又称为着色霉菌病,是由一组暗真菌引起的以组织中出现棕色分隔厚壁孢子为特征的慢性、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偶见播散。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由一组暗真菌引起的以组织中出现棕色分隔厚壁孢子为特征的慢性、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裴氏着色霉、疣状瓶霉和卡氏枝孢瓶霉,后者在我国较多见。其他病原菌还包括紧密着色霉、水喙枝孢霉、棘状外瓶霉、阿克希支孢瓶霉、黑硬霉、污秽葡萄霉、申克孢子丝菌卢里变种和皮炎万氏霉。真菌分类多为有丝孢菌,属于子囊菌门。多腐生于潮湿腐烂的树木、植物和泥土中。多因外伤后孢子植入皮肤而致病。 二、发病机制 病原菌多腐生于潮湿腐烂的树木、植物和泥土中。多因外伤后孢子植入皮肤而致病。黏膜不受累。损害初发为丘疹,发展缓慢,表面过度角化,形成疣状,为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增殖性皮炎改变。一般分为结节型,肿瘤型,疣状型,斑片型,肥厚瘢痕5型。 症状体征 一、症状患者以农业劳动者为主,各年龄均可发病。常有皮肤外伤史。主要侵犯暴露部位,常见于下肢下1/3部和足部,其次为臀部、颈部、前臂等处。手、颜面、躯干同时亦有出现。黏膜不受累。损害初发为丘疹,发展缓慢,表面过度角化,形成疣状,此为本病早期特点。一般分为5型: 1、结节型为早期损害,呈暗红色或淡褐色的柔软小结节,表面光滑或呈疣状,或被有鳞屑。继续发展即成为肿瘤型。 2、肿瘤型呈乳头瘤样或小分叶状,部分或全部表面被有污灰色鳞屑、痂皮及角质颗粒,有时扩大成菜花样。

《病理生理学(本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本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基本病理过程是指( ) A.每一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规律 B.机体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 C.各系统的不同疾病所共有的致病因素 D.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E.各系统的每一种疾病所特有的病理生理变化 2.休克肺的主要病理变化不包括( ) A.肺不张 B.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C.肺充血、出血 D.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E.肺泡水肿 3.死亡是指( ) A.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B.细胞死亡 C.意识永久性消失 D.脑电波消失 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4.高烧患者出汗多、呼吸增快易出现( ) A.高渗性脱水 B.水中毒 C.低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 E.低钠血症 5.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 A.高钠血症 B.高钾血症 C.水中毒 D.氮质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 6.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早期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 A.少尿 B.夜尿 C.贫血 D.高血压 E.骨营养不良 7。心脏向心性肥大常见于( ) A.严重贫血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维生素Bi缺乏 D.高血压病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8.左心衰竭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A.下肢水肿 B.呼吸困难 C.肝肿大 D.颈静脉怒张 E.胃肠功能障碍 9.下列何种情况可引起低钾血症( ) A.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 B.大量输注库存血 C.严重组织损伤 D.消化液大量丢失 E.醛固酮合成减少 10.钙超载引起的再灌注损伤不包括( ) A.激活磷脂酶使膜结构损伤 B.激活蛋白酶导致膜结构蛋白分解 C.影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 D.促进氧自由基生成 E.心肌收缩功能减弱 11.严重创伤引起DIC的主要机制是( ) A.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受损 B.组织因子大量入血 C.凝血因子Ⅻ被激活 D.凝血因子X被激活 E.直接激活凝血酶 12.代谢综合征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 ) A.腹型肥胖 B.糖尿病 C.高血压 D.胰岛素抵抗 E.高脂血症 13.代谢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 A.脑内谷氨酸增多 B.脑内乙酰胆碱增多 C.脑内多巴胺增多 D.脑内7一氨基丁酸增多 E.脑内谷氨酰胺减少 14.休克是( ) A.剧烈的震荡或打击引起的病理过程。 B.以血压急剧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病生名解整理18级

以下名词解释是我按照老师上课要求的内容来整理的。不知道考试是不是全在这里出,所以仅供参考。注:考卷上给的是英文。 第一章绪论 1、Pathophysiology: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改变的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建立有效的疾病诊疗和预防策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Fundamental pathological process:基本病理过程。可在多种器官或系统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和代谢变化,如水、电解质、酸解平衡紊乱,糖、脂代谢紊乱,缺氧,发热,应激,炎症,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细胞增殖和凋亡障碍等。 第二章疾病概论 1、Health: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infirmity),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state of complete well-being)。健康包含健壮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2、Sub-health: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3、Disease:疾病。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Spectrum of disease:疾病谱。根据特定地区特定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或危害程度对疾病进行的排序。 5、Causes:病因。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6、Genetic susceptibility:遗传易感性。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个体患病风险(即在相同环境下不同个体患病的风险)。 7、Condition:条件。能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或社会因素。 8、Precipitating factor:诱因。能加强病因的作用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9、Risk factor:危险因素。促进特定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10、Pathogenesis:发病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11、Molecular disease:分子病。由遗传物质或基因(包括DNA和RNA)的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12、Complete recovery:完全康复。疾病所致的损伤完全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完全恢复正常。 13、Incomplete recovery:不完全康复。疾病所致的损伤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机体通过代偿机制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此时,疾病基本病理改变并未完全恢复,有些可留有后遗症(sequelae)。 14、Death:死亡。生命活动过程的必然结局,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15、Brain death:脑死亡。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Body fluid:体液。体内的水和溶解在其中的物质(电解质、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以及蛋白质),广泛分布于细胞组织内外。 2、Hypotonic dehydration:低渗性脱水。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5mmol/L,血浆渗透压<29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也可称为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3、Hypertonic dehydration: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

《卫生法学》试卷及答案

2013级临床本科《卫生法学》试题级答案 姓名:学号:分数: 一、名词解释(15分) 1.卫生法 2.授权组织执法 3.药品 4.卫生行政诉讼 5.知情同意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卫生行政处罚中的申戒罚有:通报批评、;财产罚有:、;行为罚有:、暂时扣留与吊销许可证或取消资格;人身罚有:、。 2.卫生行政诉讼程序是指由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处理卫生行政案件的活动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3.放射事故分为三类:;;。 4.从事生产经营食品的人员,上岗前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专业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上岗;已上岗者应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5.甲类传染病包括有:、。 三、选择题(25分) A型题(单选题,每题2分) 1.下列选项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卫生基本法是( )。 A.《国际卫生条例》 B.《传染病防治法》 C.《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D.《高等教育法》 2.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于1998年颁布了《石家庄市保护中小学校教育环境管理办法》,该《办法》属于( )。 A.卫生行政规章 B. 卫生行政法规 C.地方性卫生规章D.地方性卫生法规 3.以下有关卫生行政复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卫生行政申诉、卫生行政复议和卫生行政诉讼是卫生行政纠纷解决的三条重要途径 B.卫生行政复议属于卫生行政机关内部的纠错审查程序 C. 通常行政相对人可以从申诉、复议和诉讼中任意选择一种方式救济自己的合法权益 D.上级机关发现下级机关所作的复议结果有误时,可以进行再次复议 4.( )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 A.国务院 B.国务院办公厅 C.卫生部 D.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病理生理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C ) A. 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 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 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 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 E. 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A )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 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 B)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 临床观察 B. 动物实验 C. 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 .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 E. 形态学观察 简答题:1.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 什么是循证医学?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也必须遵循该原则,因此病理生理学应该运用各种研究手段,获取、分析和综合从社会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获得的研究结果,为探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发病机制与实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3. 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因为人与动物不仅在组织细胞的形态上和新陈代谢上有所不同,而且由于人类神经系统的高度发达,具有与语言和思维相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因此人与动物虽有共同点,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人类的疾病不可能都在动物身上复制,就是能够复制,在动物中所见的反应也比人类反应简单,因此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不经分析机械地完全用于临床,只有把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相互比较、分析和综合后,才能被临床医学借鉴和参考,并为探讨临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依据。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选择题 1.疾病的概念是指 ( c) A. 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 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C. 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 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 E. 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 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E)

病生名解及问答

一、名词解释 1.疾病(disease)病因作用下,机体自稳调节紊乱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 2.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3.药物靶标(drug target) 4.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 5.病因(etiology agents) 6.先天因素(congenital factors) 7.疾病发生的条件(predisposing factors) 8.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 9.危险因素(dangerous factor) 10.发病学(pathogenesis) 11.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 12.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 13.死亡(death) 14.脑死亡(brain death)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判断脑死亡的指标包括: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路神经反射(如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消失;无自主呼吸;脑电波及诱发电位消失;脑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15.昏迷 16.脱水(dehydration)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在临床上称为脱水

17.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即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容量<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 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 18.“三凹”体征 19.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即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 20.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水与钠按其在正常血浆中的浓度比例丢失而引起体液容量减少,血清钠及血浆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时,可引起正常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21.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即低血钠性体液容量过多:当给处在ADH分泌过多或肾排水功能低下的患者输入过多的水分时,则可引起水在体内潴留,并伴有包括低血钠在内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即出现水中毒 水肿(edema):正常血钠性组织间液容量过多: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 22.低钠血症(hyponatremia) 23.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 24.低钾血症(hypokalemi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 25.高钾血症(hyperkalemia)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

(2020年更新)《病理生理学(本科必修)》期末试题和答案

《病理生理学(本科必修)》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基本病理过程是指( ) A.每一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规律 B.机体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 C.各系统的不同疾病所共有的致病因素 D.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E.各系统的每一种疾病所特有的病理生理变化 2.休克肺的主要病理变化不包括( ) A.肺不张 B.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C.肺充血、出血 D.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E.肺泡水肿 3.死亡是指( ) A.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B.细胞死亡 C.意识永久性消失 D.脑电波消失 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4.高烧患者出汗多、呼吸增快易出现( ) A.高渗性脱水 B.水中毒 C.低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 E.低钠血症 5.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 A.高钠血症 B.高钾血症 C.水中毒 D.氮质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 6.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早期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

A.少尿 B.夜尿 C.贫血 D.高血压 E.骨营养不良 7。心脏向心性肥大常见于( ) A.严重贫血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维生素Bi缺乏 D.高血压病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8.左心衰竭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A.下肢水肿 B.呼吸困难 C.肝肿大 D.颈静脉怒张 E.胃肠功能障碍 9.下列何种情况可引起低钾血症( ) A.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 B.大量输注库存血 C.严重组织损伤 D.消化液大量丢失 E.醛固酮合成减少 10.钙超载引起的再灌注损伤不包括( ) A.激活磷脂酶使膜结构损伤 B.激活蛋白酶导致膜结构蛋白分解 C.影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 D.促进氧自由基生成 E.心肌收缩功能减弱 11.严重创伤引起DIC的主要机制是( ) A.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受损 B.组织因子大量入血 C.凝血因子Ⅻ被激活 D.凝血因子X被激活 E.直接激活凝血酶 12.代谢综合征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 ) A.腹型肥胖 B.糖尿病 C.高血压 D.胰岛素抵抗

教你区分作物真菌类、细菌类、病毒类、生理性病害

一、各类病害的主要特征 (一)真菌性病害: 1、会产生不同形状的病斑。 2、病斑上会产生不同颜色的霉状物或粉状物,无臭味。 (二)细菌性病害: 1、叶片上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而且病斑处很薄易破裂或串孔。 2、根茎叶易腐烂、有臭味。 3、果实上有疮痂,在果实表面有小突起。 4、根部尖端维管束易变褐色。 (三)病毒性病害: 病症主要表现在嫩叶上,种类虽少,但危害大,易得难治。 1、花叶病毒,叶片皱缩,黄绿相间,金黄易凹,深绿易凸,无病叶平展,叶眉扇形。 2、厥叶型,叶片细长,叶脉上冲,呈线状。 3、卷叶型,叶片扭曲,向水弯曲。 4、条斑型,在西红柿要成熟果实上,出现青白色,渐变铁锈色,不易着色,果实皮里肉外有褐色条纹。辣椒果尖端向上变黄色,在变黄部位出现短的褐色条纹。 (四)生理性病害: 属非生物病害,不具传染性。一般上午低于20℃,开花结果作物不能正常开花授粉,易出空洞果、畸形果,及落花落果。下午3时至半夜温度低于16℃,养

份不易转化积累在叶生上和花芽上,造成叶片黑厚而小浓绿、易化瓜落果,形成花打顶、瓜打顶、自封顶。下半夜温度低于10℃,易低温受阻,叶易老化、干枯。 茄果蔬菜缺素症:作物龙头弯曲,自封顶很容易是缺硼。开花不结实也是缺硼。龙头下新出来的新叶干尖,干边是缺钙。龙头下新叶是黄叶为缺硫。龙头下新叶是白叶缺铁。 下部叶片叶全变黄这是缺镁。下部叶脉绿,叶下垂、叶肉有黄斑这是缺锰。下部叶肉变黄,叶脉是绿色这是缺锌。下部叶全绿,黄边是缺钾。 二、如何区别作物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 (一)生理性病害“三性一无” 植物生理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这类病害没有病原物的侵染,不能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非传染性病害。 突发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发病时间多数较为一致,往往有突然发生的现象。病斑的形状、大小、色泽较为固定。 普遍性通常是成片、成块普遍发生,常与温度、湿度、光照、土质、水、肥、废气、废液等特殊条件有关,因此无发病中心,相邻植株的病情差异不大,甚至附近某些不同的作物或杂草也会表现出类似的症状。 散发性多数是整个植株呈现病状,且在不同植株上的分布比较有规律,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环境条件,植株一般可以恢复健康。无病征生理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征。 (二)传染性病害“三性一有” 传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可以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因而又称侵染性病害。

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2、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 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 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 3、对高渗性脱水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高热患者易于发生 B、口渴明显 C、脱水早期往往血压降低 D、尿少、尿比重高 4、某患者做消化道手术后,禁食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A、低血钠 B、低血钙 C、低血磷 D、低血钾 5、各种利尿剂引起低钾血症的共同机理是 A、抑制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 B、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 C、通过血容量的减少而导致醛固酮增多 D、远曲小管Na+-K+交换增强 6、下列哪项不是组织间液体积聚的发生机制? A、毛细血管内压增加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7、高钙血症患者出现低镁血症的机制是 A、影响食欲使镁摄入减少 B、镁向细胞内转移 C、镁吸收障碍 D、镁随尿排出增多 8、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呕吐急诊入院,血气检测表明,PaCO ,HCO 3ˉL,Na+142mmol/L,Clˉl,可判定该患者有 A、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C、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9、血浆【HCO 3ˉ】代偿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10、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时,病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 A、脑内H+含量升高 B、脑内儿茶酚胺含量升高 C、脑内r-氨基丁酸含量减少 D、脑血流量减少 11、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的特殊变化是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动脉血氧容量降低 12、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性增强 C、肺通气量增加 D、脑血流量增加 13、下述哪种不属于内生致热原 A、干扰素 B、淋巴因子 C、肿瘤坏死因子 D、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4、发热激活物的作用部位是 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B、产印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15、下列哪项是DIC的直接原因 A、血液高凝状态 B、肝功能障碍 C、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D、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抑制

内科学名解大题

内科学 1.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以及 药物所致。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有明确潜伏期的 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也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 48小时候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4.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大于2mm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以烦人 异常扩张。 5.Kartage ner综合症:是指因软骨发育不全或弹性纤维不足,导致局部管壁薄弱或弹性 较差导致的支气管扩张者,常伴有鼻窦炎以及内脏转为(右位心)。 6.原发综合征:肺结核X线胸片表现为哑铃型阴影,既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的 肺门淋巴结,形成典型的原发综合症。 7.继发性肺结核:是指在原发性结合感染时期留下的潜在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活动而发生的 结核病。 8.全程督导化学治疗:是指在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次用药都必须在医务人员的直 接监督下进行,因故未用药时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按医嘱规律用药,其实质是医务人员承担规律用要的责任。 9.支气管哮喘: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气管-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 的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液慢性炎症性疾病。 10.肺栓塞:是以各种的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 PTE,脂肪栓塞综合症,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等。 11.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是一少见病,临床定义为“不能解释或未知原因的肺动脉高压”在病 理上主要表现为“致丛性肺动脉病”即由动脉中层肥厚,向心性内膜增生及丛状损坏和坏死性动脉炎构成的疾病。 12.Ortners综合症: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时增大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引起的声音嘶哑。 13.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使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 压,继而右心室或功能的改变的疾病。 14.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也称作弥漫 性实质性肺疾病。 15.特发性肺纤维化(IPE):指特发性间质性非严中病程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一种类 型,是最常见的一种,病变局限于肺部,引起弥漫性肺纤维化,导致肺功能损害和呼吸 困难。 16.肺泡蛋白质沉积症(PAP :是指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充满不可溶性富磷脂蛋白质物质的疾病,临 床上隐袭性渐进性气促和双肺弥漫性阴影为其特征。 17.肺出血-肾炎综合症:以肺部弥漫性出血,肺泡内纤维素附着和肾小球肾炎为特征,病 因不明,多数认为和自身的免疫有关,通过自身免疫机制损伤肾小球和肺泡毛细血管基 底膜,弓I发肺出血和肾炎。 18.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因病因未明的少见病,以弥散性肺泡出血和继发性缺铁贫 血为特征,并无其他器官受累,多见于儿童,也可见于青中年。 19.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是吸入外界有机粉尘所引起的过敏性肺泡炎,为免疫介导的肺部 疾病。 20.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的肺门淋巴结,也可 以侵犯几乎全身的每个器官。

病理生理学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本

《病理生理学》试卷(A)文都考研 一、选择题(1-25题为A型,26-30题为X型,每小题1分,共30分。请 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A型) 1. 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b ) A. 流行病学调查 B. 动物实验研究 C. 临床观察病人 D. 推理判断 E. 临床实验研究 A2. 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d ) A. 疾病的原因 B. 疾病的条件 C. 疾病的诱因 D. 疾病的内因 E. 疾病的外因 3. 按目前有关死亡概念,下列哪种情况意味着人的实质性死亡,继续治疗 已无意义?(e ) A. 四肢冰冷,血压测不到,脉搏测不到 B. 大脑功能停止,电波消失 C. 心跳、呼吸停止

D. 脑电波消失 E. 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 4. 大量丢失小肠液首先出现的水电解质紊乱,多见的是(c)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低钠血症 E. 高钾血症 A5. 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时首先通过什么调节水钠平衡?( b ) A. ADH B. 血管内外钠交换 C. 醛固酮 D. 心钠素 E. 细胞内外钠交换 6. 最易出现休克倾向的水电解质紊乱是(e) A. 高血糖致低钠血症 B. 低钾血症 C. 等渗性脱水 D. 高渗性脱水 E. 低渗性脱水 7. 低钾血症最常见原因是(d) A. 摄入钾不足 B. 细胞外钾转移进入细胞内 C. 经肾丢失钾 D. 经胃肠道丢失钾 E. 经皮肤丢失钾 8.下列哪个不会引起脑细胞水肿?d() A. ADH分泌异常增多症 B. 呼吸衰竭 C. 脑缺氧 D. 正常人一次饮水3000ml E. 肝性脑病 9. 用钙盐治疗高钾血症的作用机制是( a ) A. 提高心肌阈电位和动作电位2期钙内流 B. 使血钾向细胞内转移 C. 使血钠向细胞内转移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试题与解析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答案: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在医学教育中,它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它的任务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2.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答案: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如: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发热、休克等。 二.单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 A.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学科。B.探明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C.研究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的学科。D.描述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的学科。答案:(B). 2.病理生理学的最根本任务是 A.观察疾病时机体的代偿与失代偿过程。B.研究各种疾病是如何发生发展的。C.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D.描述疾病的表现。答案:(C). 三.多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 A.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B.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学科。 C.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 D.医学基础理论学科。答案:(A、B、C、D)2.基本病理过程是 A.可以出现在不同疾病中的相同反应。B.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C.可以在某一疾病中出现多种。D.指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答案:(A、C) 1 病理生理学试题与解析 四.判断题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明确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答案:(×) 2.基本病理过程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答案:(×) 五.问答题 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并成功用于临床实践?答案要点: 病理生理学与生物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物物理学等各医学基础学科密切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病理生理学的发展。为了研究患病机体复杂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必须运用有关基础学科的理论、方法。作为一名

病生名解大题题库

名词解释 stress应激1111 auto blood transfusion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缺血再灌注1111111111 MODS(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多器官衰竭证111111111 trade off hepatic encephalopathy肝性脑病11111111111 肝功能不全11 Fever发热11111111 Hyperthermia高热 内生致热原 Hypoxia缺氧111111111 Isotonic hypoxemia 低张性缺氧1111 血液性缺氧1111 DIC(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111111 Auto fluid perfusion自身输液11 Basic pathological process病理过程11111 Edema水肿111 hypernatremia高钠血症 CARS no flow phenomenon 高渗性脱水111 低渗性脱水 2、反常性碱性尿1111 3.反常性酸性尿111 4、疾病 8、急性肾衰11 Dead space-like ventilation死腔样通气111 anion gap阴离子间隙1111111 发病学111 myocardial stunning心肌顿抑11111111 5.限制性通气不足 血氧容量 功能性障碍 脑死亡 超极化阻滞11 去极化阻滞 健康1 呼吸性酸中毒, 钙超载 钙反常 球-管失衡; 心源性休克;

功能性分流1111 心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111 等压点11 无复流现象11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11 4.离心性心肌肥大 False Neurotransmitter假性神经递11 5.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11 问答 休克 1.What are the changes of microcircul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shock?Please explain the mechanisms of the compensation.休克早期微循环的特点及机制,代偿意义是什么?11111111 4。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和临床表现? 休克一期微循环血流特点及机制 简述休克1期微循环特点和机制代偿反应(14) 3、休克一期微循环变化及代偿意义。11 1.休克代偿期微循环的特点和代偿机制 2.休克缺血性缺氧期为什么也被称为休克代偿期?(10‘) 4.休克失血性缺血期的微循环特点及代偿意义 1、失血性休克的早期代偿机制8' 2.失血性休克Ⅰ期微循环的变化及其机制。(10分) 3、休克II期微循环的变化与机制?10分11 2.失血性休克2期的微循环变化与发生的机制 1、为什么低灌注比低血压更能反映休克的本质? 2,、为什么非心源性休克晚期也会导致心力衰竭? 2.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会发生哪些类型缺氧? (10分) 3.休克代偿的意义 1 shock 1 stage 机制 1、休克缺血缺氧期腹腔脏器微循环出现什么病生过程及代偿意义? 缺血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及代偿意义 2.What kind of hypoxia could happen in patients with serious bleeding and why? 1.试以外伤引起大出血为例说明发病学中因果转化和恶性循环的规律。(10分) 、简述MODS的发病机制 心衰 3.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dysfunction in the heart failure? 3 心肌收缩的coupling 机制 2、酸中毒对心肌偶联收缩(下降原因)的影响机制(简述酸中毒导致心肌兴奋-收缩藕联障碍的机制)11111111111 简述酸中毒对心肌兴奋偶联的影响(10) 1.从兴奋-收缩耦联的角度分析ATP严重不足导致心肌舒缩性下降的机制。(10’)

本科病生试卷及答案

重庆医科大学试卷 重庆医科大学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病理生理期末考试试卷 (供预防、影像、生物医学工程、护理、药学、中药、医检生物技术方向专业使用)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签名 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 A. 风湿性心脏病 B. 休克 C. 缺氧 D. 发热 E. 代谢性酸中毒 2.高热,大量出汗的患者易发生【 】 A. 低渗性脱水 B. 等渗性脱水 C. 高渗性脱水 D. 水中毒 E. 高钾血症 3.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 A. 疾病的原因 B. 疾病的条件 C. 疾病的诱因 D. 疾病的内因 E. 疾病的外因 4.肾小球滤过分数是【 】 A.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之比值 B.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之比值 C.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重吸收率之比值 D. 肾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之比值 E. 肾小球滤过钠量与肾小管重吸收钠量之比值 5.等张性缺氧发生时患者血气可发生的变化是【 】 A.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 血氧容量降低 C. 血氧饱和度降低 D. 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E. 动脉血氧含量正常 6. 下列指标中哪一项是反映血中H 2CO 3 浓度的最佳指标【】 A. pH B. PaCO 2 C. BB D. SB E AB 7. 严重肾功能衰竭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发病环节是【】 A. 肾小管泌NH 3 增加 B. 肾小管泌H+增加 C. 固定酸阴离子排出减少 D. 碳酸酐酶活性增加 E 重吸收HCO 3 -增加 8. 妊娠末期的产科意外容易诱发DIC,主要是由于【】 A.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 B.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C. 微循环血流淤滞 D. 纤溶系统活性增高 E. 血中促凝物质含量增加 9. 下列哪种是导致DIC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 A.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 B.凝血物质被大量消耗 C.凝血因子Ⅻ被激活 D.抗凝血酶物质增加 E.血管通透性增高 10.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引起微循环血管收缩最主要的体液因素改变的是【】 A. 血管紧张素Ⅱ↑ B. 加压素↑ C. 儿茶酚胺↑ D. MDF↑ E. TXA 2 ↑ 11.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 A. 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B.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C. 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D.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E. 少灌少流,灌多于流 12. 不列哪种疾病伴有右心室前负荷明显加重【】 A. 肺源性心脏病 B. 肺动脉瓣狭窄 C. 高血压病 D. 室间隔缺损 E. 心肌病 13. 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是【】 A. 酸中毒 B. 高钾血症

实验四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与芽孢染色

实验四细菌的革兰氏染色与芽孢染色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并初步掌握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 2.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其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材料 1.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coli) 2.试剂:草酸铵结晶紫、路哥氏碘液、95%乙醇、番红液 3.其他: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无菌水、香柏油、二甲苯等。 三、实验原理 革染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hristain Gram创立的。通过革兰氏染色可把细菌区分为两大类。 革染氏染色的基本步骤:先用结晶紫初染、次经碘液媒染、再用95%乙醇脱色、最后用蕃红复染。经过此法染色后,细胞保留初染剂蓝紫色的细菌为革染氏阳性菌;如果细胞染上复染的红色的细菌为革染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是标准的革染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标准的革染氏阳性菌。 革染氏染色的机理,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有关。经结晶紫初染以后,所用的细菌都被染成蓝紫色。碘作为媒染剂,它能与结晶紫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增强了染料与细菌的结合力。当用乙醇脱色时,两类细菌的脱色效果是不同的,革染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壁厚、类脂含量低,用乙醇脱色处理时细胞壁脱水、使肽聚糖层的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透性降低,从而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革染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在内层且较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脱色处理时,类脂被乙醇溶解、细胞壁透性增加,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被洗脱出来。用蕃红复染时染上红色。 四、操作步骤 1.细菌的活化:将细菌接种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约24h。 2.制片:取菌种培养物常规涂片、干燥、固定。 3.初染:于制片上滴加结晶紫染液,染色1min后,用水洗去剩余染料。 4.媒染:用碘液冲去残水,并用碘液覆盖约1min,水洗。 5.脱色:用滤纸吸去玻片上的残水,将玻片倾斜,在白色背景下,直接用95%乙醇从载 玻片上端冲洗脱色,直到流下的酒精无明显的紫色时,立即水洗。酒精的浓度、用量及涂片厚度都会影响脱色速度。脱色是革兰氏染色中最关键的一步。 6.复染:滴加番红液,染色2min,水洗。 7.用滤纸吸干,油镜镜检。 五、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革染氏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制片过程中要注意:要选用活跃生长的幼培养物作革染氏染色,涂片不宜过厚,火焰固定不已过热,脱色时间的控制。另外,可选用标准的革染氏阳性菌和革染氏阴性菌和未知菌一起混合涂片和染色。 六、实验内容 1.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 2.对上述两种菌进行混合涂片,再进行革兰氏染色。 七、实验报告

兽医病理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2)

兽医病理生理学练习题 一、填空: 1、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主要是通过的突变或发生的。 2、缺氧可分为性缺氧性缺氧性缺氧性缺氧。 3、低渗性脱水体液变动的特点是失落多于。 4、代谢性酸中毒是以细胞外液增加或丢失为主要特点的原发性生理过程。 5、肺水肿分为型和型两种。 6、血液性缺氧的常见原因有贫血、和。 7、外源性致热源热原透过血脑屏障,而内源性致热源透过血脑屏障。 8、炎症过程中激肽的作用有增高微血管通透性、对平滑肌的效应、和等方面。 9、内源性凝血系统中所需的磷脂来自,而外源性凝血系统中所需的磷脂是由所提供。 10、感染性休克根据血液动力学特点可分为型休克和型休克。 11、慢性心力衰竭时,机体通过外周小动脉收缩、和的代偿活动。使动脉血压维持于正常水平。 12、换气障碍型呼吸衰竭的特点是低氧血症并高碳酸血症。 13、引起肝性脑病的假性神经递质主要是指和两种生物胺。 14、核黄疸又称脑病,次病仅见于患者。 15、急性肾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于,其次是。 16、高渗性脱水时脱水的主要部位是,对病人的主要威胁是。 17、等渗性脱时,未经及时处理,可转变为性脱水,如只给病人补水而未补盐,则可转变为性脱水。 18、高钾血症本身可引起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为在引起的同时,出现尿。 19、内生致热原的效应部位是,它的作用使上移。 20、右心衰主要引起水肿,其典型表现是水肿。 三、简答: 1、简述缺氧类型及原因。 2、简述发热的机理。 3、简述发热的临床分期及其热代谢的特点。 4、简

述DIC时出血的发生机制。5、简述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6、组织器官萎缩时的病理变化?7、第一期愈合条件8、肿瘤的生长与扩散方式9、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10.简述单纯型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病因。11.简述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12.简述心力衰竭时心脏外的代偿方式 四、论述题 1、纤维素性肺炎的特点? 2、试述心肌收缩轿车下降导致心衰的发生机制。 五、选择题 1、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2、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 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 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 3、对高渗性脱水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高热患者易于发生 B、口渴明显 C、脱水早期往往血压降低 D、尿少、尿比重高 4、某患者做消化道手术后,禁食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A、低血钠 B、低血钙 C、低血磷 D、低血钾 5、各种利尿剂引起低钾血症的共同机理是()。 A、抑制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 B、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 C、通过血容量的减少而导致醛固酮增多 D、远曲小管Na+-K+交换增强 6、下列哪项不是组织间液体积聚的发生机制? () A、毛细血管内压增加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7、高钙血症患者出现低镁血症的机制是()。 A、影响食欲使镁摄入减少 B、镁向细胞内转移 C、镁吸收障碍 D、镁随尿排出增多 8、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呕吐急诊入院,血气检测表明: PH7.39,PaCO 25.9Kpa(43.8mmHg),HCO ˉ26.2mmol/L,Na+142mmol/L,Clˉ96.5mmol/l,可 3 判定该患者有()。 A、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C、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9、血浆【HCO 3ˉ】代偿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10、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时,病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 A、脑内H+含量升高 B、脑内儿茶酚胺含量升高 C、脑内r-氨基丁酸含量减少 D、脑血流量减少 11、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的特殊变化是()。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动脉血氧容量降低 12、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性增强 C、肺通气量增加 D、脑血流量增加 13、下述哪种不属于内生致热原()。

卫生微生物名解及大题

名词解释 1. 卫生微生物学:卫生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人类健康的影 响以及应对方略的科学 2.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内部或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通 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及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 3. 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 体 4. 指示微生物:是指在常规卫生监测中,用以指示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微生物 5. P4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用于检测实验室感染机会多,感染后 病情严重,无特效治疗,可致死的微生物或可能引起严重的流行、需要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防疫的微生物 6. 菌落总数: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 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7. 大肠菌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8.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9. 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10. 医院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物体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11. 疫源地消毒:是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12. 随时消毒:指在传染源存在的情况下为及时杀灭或清除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随 时进行的消毒。 13. 终末消毒:指传染源因住院隔离、病愈或死亡后,对原所在场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彻底的 消毒。 14. 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15. 生物危害:由生物因子(如在病原学和遗传学实验的废弃物中生长的微生物)对环境及生 物体的健康所造成的危害。 16. 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用来伤害人、畜和毁坏农作物、植被等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17. 生物恐怖:生物恐怖是恐怖分子利用传染病病原体或其产生的毒素的致病作用实施的反社会、反人类的活动,它不但可以达到使目标人群死亡或失能的目的,还可以在心理上造成人群和社会的恐慌,从而实现其不可告人的丑恶的目的。 18. 生化武器:以细菌、病毒、毒素等使人、动物、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质材料制成的武器 19. 生物战:生物战是指使用生物武器伤害人畜、毁坏农作物的一种作战,旧称细菌战。在作战中,通过各种方式施放生物战剂,造成对方军队和后方地区传染病流行,大面积农作物坏死,从而达到削弱对方战斗力,破坏其战争潜力的目的 20. 浮游生物:水生态系统的表面区域漂浮和漂流的微生物生命的集合物 21. 需氧处理法:利用好氧细菌或兼性厌氧细菌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22. 厌氧处理法:是利用厌氧微生物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23. 大肠菌群值:是指在1L水中所含大肠菌群的数目 24. 气溶胶: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粒子或液态小滴物质的统称。 25. 微生物气溶胶:悬浮在大气中的具有感染性的微生物气溶胶 26. 自然沉降法:根据空气中携带有微生物气溶胶粒子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以垂直的自然 方式沉降到琼脂培养液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