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1认识常见材料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的认知冲突及日常生活经验中,初步认识常见材料的名称。

2.通过与同学合作交流“为材料宝宝找家”,认识常见材料并描述它们的优点。

3.通过对一些典型物品的观察归类活动,能够辨认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等常见的材料。

4.通过对身边物品的的观察活动,意识到一种物体可以用不同的材料组合做成,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常见物品的观察,识别常见材料。

【教学难点】

辨认周围常见物品的组成材料。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塑料果盘、陶瓷盘、橡胶玩具、铝板琴、球鞋、磁铁

学生材料:材料杯(里面装有各种常见材料)、贴有名称的材料盒

由常见单一材料做成的物品(木材:梳子、积木;陶瓷:勺子、杯子;

布料:红领巾、手绢;金属:易拉罐、回形针;玻璃:玻璃球、罐头瓶;

纸:纸杯、纸盒;塑料:吸管、尺子等;橡胶:橡皮、手套)【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孩子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认识吗?(出示:塑料果盘、陶瓷碗、橡胶玩具、铝板琴)

2.提出问题:这些物品分别是由什么做成的?你们用什么方法观察到的?(学生通过看、听、摸、掂等方法进行判断)

这架琴是铁做成的吗?(教师演示用磁铁吸)

看来,它并不是铁做成的,但是它和铁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金属。

像金属、陶瓷、塑料、橡胶都叫材料,我们周围的物品都是由材料做成的。今天,我们一

起来认识常见材料。(出示课题:认识常见材料)

[设计意图:“以实物的形式出现塑料果盘、陶瓷碗、橡胶玩具、铝板琴”,这些物品很漂亮,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而且四种物品从外观看好像都是塑料做的,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引入常见材料的名称:陶瓷、金属、塑料,橡胶。如橡胶,学生的头脑中没有这一材料。再如金属,学生易与铁等同,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初步改变学生的这一错误前概念。另外,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为后面“为材料宝宝找家”的活动提供方法上的指导。]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常见材料的名称。

1.谈话:我们家里或学校也有许多物品,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请以“

的是用做成的”来说说吧。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家里或学校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引出其它常见材料:木材、布料、玻璃、石材、纸)

[设计意图:科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学生对制作家里物品所用材料的交流,引入常见的其余四种材料,与前面内容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认识常见材料的名称。]

(二)辨认常见材料,在辨认中了解常见材料的基本特点。

1.谈话:我们周围有这么多的材料,老师这里就有11种材料,你们能辨别它们是谁吗?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辨别它们?(进一步强化观察的方法:看,闻,听、摸等)

2.提出要求:在组长桌格里的塑料烧杯里有各种材料,在组员的桌格里有贴有材料名称的纸盒。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用自己的方法辨认它们,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并把这些材料宝宝送回家,放在相应的盒子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3.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想说一说哪种材料宝宝的特点?哪个小组还有补充?(关于常见材料的特点,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能描述即可,不需准确,也不需全面。)

[设计意图:通过为材料宝宝找家这一活动,一是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训练,运用感官观察这些材料,了解常见材料在视觉、手感、气味方面的基本特点;二是通过形象具体的动手,形象的认识常见材料的一些基本特点,为后面辨认常见物品的制作材料做铺垫。]4.谈话:我们家里的许多物品是由这些常见材料做成的,老师这里有一些我们常见的物品,你们能辨别出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5.谈话:先来看一看它们分别是什么?然后用你们的方法辨认它们,帮它们找到家,放在相应的盒子里,并说说你们又发现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活动要求:1、先在小组内认一认它们,然后用你们的方法观察他们,确定是用

做成的;

2、如果小组成员都同意,把它们分别送回家,放在各自的家里。

6.小组活动:辨认教师准备物品的的制作材料,教师给予指导。

先完成的小组完成板贴。

7.全班交流:哪些物品在辨认时难度很大?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做出判断的?(这里对于橡皮的辨认,学生会纠结,通过这里引导学生了解橡胶的特点,为后面更多的橡胶材料部分奠定认知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常见物品所用材料的辨认这一活动,巩固常见材料在视觉、手感、气味等方面的基本特点,为后面辨认更多的常见材料做铺垫。]

(三)辨认同一物品不同部分的构成材料。

1.谈话:我们可以辨认出一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那么我们身边的物品又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呢?孩子们,我们身边现在都有笔袋,请你们仔细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观察小组内同学的笔袋及其物品,辨认所用材料,不认识的以“不知名材料”进行记录,统计材料的数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笔袋及文具,并统计。

3.学生交流:我们小组的笔袋和文具是用种材料做成的,其中不知名的材料有几种。

4.谈话:看来材料还有很多。请看,这是什么?你们有类似的鞋吗?这双鞋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用这种材料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手边同一物品使用材料的分辨这一活动,使学生初步意识到材料的种类有很多,同一种物品通常是由不同的材料做成的;通过对孩子们常穿的一双球鞋的观察,使学生意识到,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点,材料的特征决定着它的用途。]

三、拓展延伸

1.谈话:设计师利用不同材料的特点设计出了这双球鞋,那么这双球鞋又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呢?现在如果你来做一个小小设计师,你会给自己设计一双怎样的鞋,会使用什么材料?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材料?

(我想使用的材料,做一双的鞋。)

2.谈话:你们一个个不愧是小小设计师,设计的各有特色!今天呢真正的设计师也为我们带来了他们的作品,我们来欣赏一下吧!(视频:各种各样的鞋)认真观看,视频中的鞋使用了什么材料,这种材料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鞋,通过学生对鞋的设计这一活动,再次使学生意识到不同的鞋需要利用不同特点的材料来制作,同一种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材料

做成,为后续材料的学习埋下伏笔;通过视频,扩充学生的感官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想要研究新材料的兴趣。]

3.小结:设计师应用不同材料的特点制作了不同的鞋,不仅是鞋,还有许多物品都是这样做成的,正如课堂上大家发现的一样,材料还有很多,它们又各有什么优势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继续来研究!

【板书设计】

1.认识常见材料

【课后反思】

1.2各种各样的杯子

【教材分析】

各种各样的杯子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的第二课。 本课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了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认识各种杯子的材料是什么做成的,借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一课所学内容,来辨认杯子的材料是什么。第二个活动:用看一看、捏一捏、加入热水摸一摸等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之间性质的差别。活动三:引导学生认识到杯子使用中的不便之处,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活动四:贴近学生生活,选用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保温杯,升华学生对于材料选择和应用之间联系的认识,渗透学生用改进产品满足人们需求的意识。

本课从辨认各种制作杯子的材料开始,引导学生比较和发现不同材料具有的优点和缺

石材 陶瓷 金属 布料 木材

塑料玻璃 纸 橡胶 轻、 有弹性 不易碎 软 光滑、 易碎 有弹性 粗糙 不透气 亮、 硬 光滑 有木纹 光滑、 透明 易碎 轻、 易折 硬

点,再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借助其他材料的优点设计出更优化的产品。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常见材料,具备了辨认各种杯子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能力,在前一课的学习中也简单认识了制作产品时选择不同材料的原因,了解了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优点。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很多使用杯子的经验,也具备了简单的比较分析能力。在学习过各种常见材料后,学生能够分辨出杯子的材料是什么,但是对于多种材料的优缺点,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看法。借助具体的杯子,来认识不同材料的特点,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提升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辨别各种不同的杯子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对比出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之间的特点。

3.能运用生活经验和课堂中的观察,说一说不同材料的杯子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能根据找到的问题,想出解决方法。

5.了解集合不同材料的优点,可以优化产品设计。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材料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结合不同材料的特点,以优补缺。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塑料杯、玻璃杯、纸杯、陶瓷杯、金属杯、木杯、杯套、棉保护套、花茶。

学生材料:塑料杯、玻璃杯、纸杯、陶瓷杯、金属杯、木杯、热水、花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纸杯,谈话:看看今天老师来上课带了什么?

2.学生:杯子。

3.追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杯子?

4.学生:纸杯子。

5.谈话:这里有纸做的杯子,那你还见过什么其他材质做的杯子吗?

6.学生:玻璃做的杯子、塑料做的杯子......

7.出示材料:今天老师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杯子,你能认出它们是什么做的吗?

8.小组活动,认识各种各样的杯子。

9.创设情境:有了这么多杯子,今天我们就在课堂上开一个杯子商店。请大家来做一做杯子推销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之前的生活经验、再认各种材料的杯子。并创设杯子商店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新课展开

活动一:比较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的不同

创设情境:要想成为金牌推销员,就需要给客人推荐合适的杯子。我们商店里有玻璃杯、木杯、陶瓷杯、金属杯、纸杯、塑料杯,金牌推销员不仅要能做出推荐,还要说出理由。(一)情境一:出示小孩子图片。提问:客人想为这样一个刚学会自己喝水的小孩子买杯子,你会怎么推荐?为什么选它?其他杯子为什么不推荐呢?

1.分发材料,请将你们小组想选用的杯子在活动记录表上勾选出来,可以不止选一样,记得要有理由哦。

2.小组展示,说一说理由是什么。(板书学生理由)

3.其他小组同意他们的观点吗?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

4.小结:同学们推荐了金属杯、木头杯、塑料杯,因为它们不容易摔碎;有同学推荐了玻璃杯,因为可以看见小孩子喝掉了多少水;也有同学不同意,因为玻璃杯容易碎;不推荐陶瓷杯是因为它重而且容易摔碎,不推荐纸杯是因为纸杯虽然不容易摔碎但是容易被撕破。

(二)情境二:客人想在冬天买个杯子暖暖手,你给她推荐哪种杯子呢?

1.谈话:为了选出合适的杯子,我们倒入热水试一试,出示活动注意点:小心热水烫伤。2.请将你们小组想选用的杯子放到水槽外。

3.小组展示,说一说为什么。(简单板书学生理由)

4.小结:同学们推荐了塑料杯、玻璃杯和陶瓷杯,因为它们摸起来正好暖和,金属杯摸起来太烫了、木杯摸起来不暖和、纸杯比较软,装水时间长了容易变湿。

(三)情景三:阿姨准备了美丽的花茶,你举得她选用哪种杯子更合适呢?

1.谈话:小组领取一朵花茶,用刚刚的热水试一试,注意:花茶不能。

2.小组展示你们泡的花茶,是用的什么杯子。为什么?

3.小结:大多数同学选择了玻璃杯,因为玻璃杯是透明的,很好看;也有几个小组选用

了木杯,因为他们觉得木杯也很好看,喝花茶很合适。

[设计意图:直接引导学生认识性质,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通过三个场景来比较各种材料做出的杯子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观察并思考杯子在使用中的情况,在活动中自主认识到不同材料的性质。学生通过动手试一试,提高了兴趣。也在分组活动,分享发现中锻炼了表达能力。]

活动二:发现使用中的问题,改进杯子

1.谈话:我们刚刚为不同客人的要求进行了推荐,同学们做的非常好。在这些推荐之后,你们是不是对杯子的优缺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小结:我们发现,玻璃杯和陶瓷杯容易碎是个大问题、纸杯太软了容易变形、金属杯倒了热水又很烫手。

3.提问:为了让杯子商店生意更好,你想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

4.学生小组讨论、展示创意。

5.小结:为了让杯子不容易变形,可以在外面套一层比较硬的材料;为了防止玻璃杯和陶瓷杯打碎,可以在外面裹一层厚的海绵或者布;为了金属杯里倒了烫水不容易烫伤,可以在金属杯外面裹一层布。

活动三:渗透集合不同材料的优点制作产品

1.谈话:看了这么多我们杯子商店里准备的杯子,下面来看看同学们的水杯吧。

2.提问:这个水杯和我们今天准备的这几个杯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3.出示保温杯。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4.小结:杯子的杯体和开关的横杆都是用金属做的;杯盖、杯嘴是用塑料做的;胶垫和密封圈是用硅胶做的。

5.提问:为什么不同的部位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呢?同学们可不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杯身要用金属做?杯嘴要用塑料做?杯垫要用硅胶做?

6.小结:用金属是因为它比较轻便、耐摔;用塑料是因为它比较轻而且不容易变烫;用硅胶是因为它安全无毒而且弹性好。

[设计意图:从自己的水杯入手,认识由哪些材料组成,比较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物品的材料。保温杯由多种不同的材料组成,渗透选择不同材料的优点做出产品,性质决定用途的概念。]

三、课堂小结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优点,可以把不同优点的材料集中起来,做成人们需要的

产品。

[设计意图:回顾总结,加强学生的认识。]

【板书设计】

2.各种各样的杯子

玻璃杯金属杯陶瓷杯木杯塑料杯纸杯

小孩子用

捂手

泡花茶

玻璃杯、陶瓷杯容易碎怎么办?套棉杯套

金属杯倒了热水太烫了装一个塑料壳

纸杯太软了装一个杯套

【课后反思】

在准备本课时,第一稿的教案从看、捏、摸、掂等不同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去认识不同材料杯子之间性质的差异。但是从试上情况看,学生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杯子不同的外观上,而不能很好地注意到杯子材料之间性质的差异。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几个观察活动进行之后,很容易混淆。

因此,采用了创设了杯子商店的情境,用三种不同客人的需要:给小孩用、捂手用、泡花茶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下,选出合适的杯子,并说明理由。借助三种不同的具体情境,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可以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直接感知材料的性质搭建了扶手,降低了抽象感知的难度。

从上课效果来看,学生基本都可以从几个方面感知出不同杯子之间的优缺点,并能想到借助其他材料改进使用体验的方法。学生对于杯子材料性质的认识,在活动中,表现得比预期效果更好,很多我也没能想到的特点,也有学生会提及。在三个情境之后,要及时总结几种杯子的性质,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方便过渡到下一个活动:认识一些材料在使用中的缺点。在思考改进方法上,学生也大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一个活动,学生能够辨认出保温杯的不同材料,对于为什么选用不同的材料,学生对于硅胶材料的认识还比较少,不大能回答出它的优点。

从录课视频看,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基本功不够扎实,还需要不断努力,在语速上太

快、有口头禅、在材料准备,以及活动布置上,不够完善。在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上,也不够到位。今后将更加注意自己的课堂表达、课堂管理。

1.3神奇的新材料

【教材分析】

《神奇的新材料》一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第3课,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标准,对应新《课标》16.2、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一二年级段是“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和舒适”。本课在前两课指导学生认识常见材料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特殊材料中的新材料。本课内容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组织体验。它由两个本质相同的活动组成:活动一,调用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荷叶上滚水滴,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会卷走荷叶上的粉笔灰;活动二,和前面的活动相类似,亲手做一做——在纸杯底用蜡烛火焰熏出黑灰,并在蜡烛黑灰上滚水滴,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会卷走黑灰上的粉笔灰。这两个活动都是引发学生对这一神奇现象的好奇,为后面阅读纳米材料的资料奠定感性基础。第二部分,介绍纳米材料和其他一些新材料。教材以阅读资料的形式展开内容。资料的前半部分与学生在第一部分活动中的体验相呼应,说明了荷叶表面的极细小绒毛和纸杯底的黑灰都属于纳米材料;资料的后半部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展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二年级学生对新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首先通过观察荷叶表面的特点让学生发现荷叶表面不容易沾水滴或尘埃颗粒,接着在学生自己动手做新型材料的过程中,感受新材料的神奇,最后让学生了解新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而萌生金点子,自己设计新材料让生活更美好。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观察探究了不同材料的一般特点,在认知、观察比较、动手探究等方面都为本课认识神奇新材料打下了基础。生活中很多物体都会被雨水打湿,而荷叶却不会,由这一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通过观察荷叶不沾水不沾灰的现象,再到自己动手制作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了解更多的新材料。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但思维不够稳定和深刻,对事物的认识容易流于表面,为了防止学生的探究变成单纯的玩,教师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认识观察的意义,指导观察的方法,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做简单的记录,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愉悦中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目标】

1.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2.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3.知道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

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相关视频资料,火柴或打火机。

学生分组材料:纸杯(装少量水)、蜡烛、滴管、粉笔、荷叶(放在纸杯里)、记录

单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引入:认识荷叶的特点

1.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只聪明的小鸡》,为什么说他聪明呢?听完故事你就明白了。

2.聪明的小鸡发现了什么秘密呢?(引导学生观察荷叶上水滴的形状)视频播放:滴管的使用。学习塑料滴管的使用,动手做荷叶滚水珠的实验。播放荷叶滚水珠视频,学生说说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3.那他的好主意又是什么呢?小朋友们说得对不对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4.小结:你觉得小鸡为什么会聪明?(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看来会观察爱动脑筋就会有意外的发现,还能变聪明,我们小朋友们刚才不仅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还会动手做实验,我们比小鸡的变现梗棒,那就送自己一个大拇指吧。我们的小朋友如此棒,老师决定给你们一个有挑战的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这种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形式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认识荷叶不沾水的特点,接着又通过荷叶上滚水珠的实验让学生发现荷叶不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二、民主导学:制造新材料,在蜡烛灰上滚水滴

1.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真是好神奇,你觉得这种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哪里需要呢?(衣服,窗帘、防尘布)小朋友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也制造出像荷叶这样的材料吗?

2.这是一个纸杯,老师在这个纸杯的底部滴一滴水滚一滚(在实物展示频上演示),和荷叶上滚水滴有什么区别?那么我们能不能也造出像荷叶这样的纸杯底呢?让我们来试试吧。

3.播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说说你觉得在做这个实验时要提醒同学注意什么吗?

4.请小组长拿出材料,小组分工实验。在实验记录单上画出实验现象。

5.交流:说说你在观察水滴在黑灰上滚动时有什么发现。

6.小结水滴在荷叶和黑灰上滚动有什么共同点(水滴在荷叶上和蜡烛黑灰上滚动时,都呈

球状,会卷走粉笔灰。)。

7.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竟然跟科学家想的一样,科学家也是这样不断实验最终创造了可以在生活中使用的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还给这种材料取了一个超酷的名字:纳米材料。

8.了解自净作用的纳米材料做的衣服.

9.视频介绍纳米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动手操作制造出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体验像科学家那样做探究,丰富学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对纳米材料这种新材料有更深的认识]

三、延伸导结:各种各样的新材料

1.介绍各种新材料复合木头、钢化玻璃、隐形飞机,了解它们的优良性能和特殊用途。2.观看视频:各种黑科技新材料。

3.金点子:你希望发明一种什么样的新材料来方便我们的生活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了解各种新材料之后,自己创意想发明的新材料,拓展学生的思维,埋下一颗种子,带着无限的希望走出课堂。]

【板书设计】

3.神奇的新材料

不沾水

荷叶、蜡烛灰纳米材料

不沾灰

【课后反思】

本课学生动手的活动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学习使用滴管使用的实践活动,第二个是荷叶上滚水珠的验证实验,第三个是黑灰上滚水珠的观察实验,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丰富的活动无疑能深刻地将学生带入课堂,并在实践中获得科学认知,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虽然这些实验活动都比较简单,但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二年级学生而言就应多一些帮扶,通过小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模仿来克服自己实验的困难,而将精力更多的关注到科学观察、科学思维、科学表达上来,从而对纳米材料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对学生的表达机会还应充分给予,除了个别表达,还应增加在小组内表达的机会,让人人都能充分参与,当然还要注意观察的引导,这些欠缺的方面都需要注意。

2.1磁铁的吸力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器材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能够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2.知道磁铁能吸引铁、镍等金属,磁铁可以隔着物体吸铁,磁性可以传递,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用科学服务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3.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的秘密,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养成主动探究,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有机结合的,增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和发现磁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交流,质疑。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水槽、各种材料及黏土做成的鱼(建议:内加的材料学生最好能认识,好区分,好找规律)、钓竿、磁铁、烧杯、回形针、实验记录单、实验袋(磁铁、凤尾夹、钥匙铁丝、垫圈、螺帽、铁钉、一角硬币、一元硬币等)

学生材料:各种各样的磁铁。

【教学过程设计】

2.2磁铁的两极

【教学目标】

1.知道磁铁的磁极吸力最大、磁极能指示南北、同极相斥和异极相吸。2.根据磁铁指南北的现象,能标示出磁铁上的S极、N极。

3.利用所学进行分析,知道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

4.了解利用科学技术能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教学重点】

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让悬吊的条形磁铁自由旋转并逐渐静止。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各类磁铁1套、铁钉、纸盒、木支架、棉线、磁铁小车2个学生材料:条形、蹄形磁铁各1个、铁钉、纸盒、磁力小车2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