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十二 水硬度的测定

实验十二 水硬度的测定

实验十二 水硬度的测定
实验十二 水硬度的测定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实验十二水硬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硬度的常用表示方法;

2、学会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水中钙镁含量,钙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铬黑T,钙指示剂的使用条件和终点变化。

二、实验原理

1、总硬度、钙硬度、镁硬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水的硬度主要是指水中含可溶性的钙盐和镁盐。总硬度通常以每L水中含的碳酸钙的mg数,即mg/L.

钙硬度即每1L水中含的钙离子的mg数,mg/L.

镁硬度即每1L水中含的镁离子的mg数,mg/L

2 总硬度的测定条件与原理

测定条件:以NH

3-NH

4

Cl 缓冲溶液控制溶液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

用EDTA滴定水样。

原理:滴定前水样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与加入的铬黑T指示剂络合,溶液呈现酒红色,随着EDTA的滴入,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逐渐被EDTA夺出,释放出指示剂,使溶液颜色逐渐变蓝,至纯蓝色为终点,由滴定所用的EDTA 的体积即可换算出水样的总硬度。

3 钙硬度的测定条件与原理;

测定条件:用NaOH溶液调节待测水样的pH为13,并加入钙指示剂,然后用EDTA滴定。

原理:调节溶液呈强碱性以掩蔽镁离子,使镁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然后加入指示剂用EDTA滴定其中的钙离子,至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由滴定所用的EDTA的体积即可算出水样中钙离子的含量,从而求出钙硬度。

4、相关的计算公式

总硬度=(CV

1)

EDTA

M

CaCO3

/0.1 钙硬度=(CV

2

)

EDTA

M

Ca

/0.1 镁硬度=

C(V

1-V

2

)M

Mg

/0.1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总硬度的测定

钙硬度的测定

镁硬度=C(V

1-V

2

)M

Mg

/0.1

五、思考题

1、水硬度的测定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测定?

〈1〉水硬度的测定包括总硬度与钙硬度的测定,镁硬度则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到;

〈2〉可在一份溶液中进行,也可平行取两份溶液进行;

①.在一份溶液中进行;先在pH=12 时滴定Ca2+,再将溶液调至pH=10

(先调至pH=3,再调至pH=10,以防止Mg(OH)

2或MgCO

3

等形式存在而溶解

不完全),滴定Mg2+。

②.平行取两份溶液进行:一份试液在pH=10时测定Ca,Mg总量,另一份在pH=12时测定Ca,由两者所用EDTA体积之差求出Mg的含量。本实验采用第二种方法。

2、我国如何表示水的总硬度,怎样换算成德国硬度?

我国通常以1×10-3g·L-1CaCO

3

表示水的总硬度,德国以10×10-3g·L-1CaO

表示水的硬度,因此,如以我国1×10-3g·L-1CaCO

3

表示的总硬度换算成德国度时,需乘以系数0.056。德国度o DH(10×10-3g·L-1CaO) = 总硬度(g·L-1

CaCO

3)×56.08/(100.09×10)= 总硬度(g·L-1 CaCO

3

)×0.056

3、怎样移取100mL水样?

⑴由于移取的水样体积大,因此移取时盛水样的烧杯为400mL ;

⑵吸取水样用水泵、真空泵,而不是洗耳球;

⑶将真空泵上的橡皮管微接(不是全部套住)100mL吸管的管口,使水以适中的速度进入吸管。若全部套住,进水速度快,会带入大量小气泡(水呈浑浊样),使移取的体积不准。

⑷注意右手食指的操作,因100mL吸管的上口管径大,溶液下流快,故调节液面至刻度线时,应微松食指使液面缓缓下降,以控制液面的最低点恰与刻度线相切,同时紧按食指,使液面不再下降,使移取水样的体积准确。

⑸每个实验室公用三支100mL无分度吸管,以及相配套的400mL烧杯及表面皿。

5、为什么测定钙、镁总量时,要控制pH=10?叙述它的测定条件。

⑴因稳定常数 CaY2-> MgY2-,滴定Ca2+的最低pH=8,滴定Mg2+的最低pH=10,指示剂铬黑T使用的最适宜pH范围为9~10.5,因此测定时pH=10。

⑵测定总量的条件为,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铬黑T为指示剂。

6、测定总硬度时,溶液中发生了哪些反应,它们如何竞争

在pH=10的缓冲溶液中,加入铬黑T指示剂后,指示剂先与Mg2+配位(为什么?)为MgIn-,当滴加EDTA后,EDTA先与游离的Ca2+、Mg2+配位,最后夺取MgIn-中的Mg2+:

Y2-= MgY2- + HIn2- + H+

MgIn- + H

2

溶液的颜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

7、如果待测液中只含有Ca2+,能否用铬黑T为指示剂进行测定?

若按本实验条件用直接滴定法测定总硬度,则不能。经计算可知,在pH=10的氨性溶液中,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0.02mol·L-1EDTA滴定

0.02mol·L-1Ca2+溶液,终点误差为-1.5%;若滴定的是0.02mol·L-1 Mg2+溶液,终点误差为0.11%。此结果表明,采用铬黑T为指示剂时,尽管CaY 比MgY稳定,但测定钙的终点误差较大,这是由于铬黑T与Ca2+显色不灵敏所致。

若按照置换滴定法进行实验,则可以。只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MgY,在pH=10的条件下,用铬黑T为指示剂就能进行测定

8 测定钙硬度时,为什么加2mL 6mol·L-1NaOH溶液使溶液的pH=12~13?叙述它的测定条件。

<1>在pH=12~13的条件,Mg2+形成Mg(OH)

沉淀,不干扰钙的测定。

2

<2>钙硬度的测定条件:pH=12~13,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

9为什么钙指示剂能在pH=12~13的条件下指示终点?

在溶液中,钙指示剂存在下列平衡:

p K a2=7.4 p K a3=13.5

In-HIn2-In3-

H

2

酒红色蓝色酒红色

由于MIn为酒红色,要使终点的变色敏锐,从平衡式看

7.4 < pH < 13.5就能满足。为了排除Mg2+的干扰,因此在pH=12~13的条件下,滴定钙,终点呈蓝色。

10、怎样减少测定钙硬度时的返红现象?

测定钙硬度时,采用沉淀掩蔽法排除Mg2+对测定的干扰,由于沉淀会吸附被测离子Ca2+和钙指示剂,从而影响测定的准确度和终点的观察(变色不敏锐),因此测定时注意:

⑴在水样中加入NaOH溶液后放置或稍加热(298K),待看到Mg(OH)

沉淀

2

沉淀形成,而且颗粒稍大,以减少后再加指示剂。放置或稍加热使Mg(OH)

2

吸附;

⑵近终点时慢滴多搅,即滴一滴多搅动,待颜色稳定后再滴加。

11、、怎样表示实验结果?

⑴总硬度:计算三份水样的总硬度(g·L-1CaCO

),求平均值(包括S,

3

T等处理),将总硬度转化为德国度,说明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⑵钙硬度:取三次测定钙硬度时所得的EDTA标准液体积V2的平均值;计算钙硬度(g·L-1Ca2+);

⑶镁硬度:取三次测定总硬度时所得的EDTA标准液体积V1的平均值;由体积V1的平均值和体积V2的平均值计算镁硬度(g·L-1Mg2+)。

13、如水样中含有Al3+、Fe3+、Cu2+,能否用铬黑T为指示剂进行测定,如可以,实验应该如何做?

由于Al3+、Fe3+、Cu2+等对指示剂有封闭作用,如用铬黑T为指示剂测定此水样,应加掩蔽剂将它们掩蔽:Al3+、Fe3+用三乙醇胺,Cu2+用乙二胺或硫化钠掩蔽。

例:取适量体积的水样,加入3mL三乙醇胺(200g·L-1水溶液),

S溶液,2~3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 5mL氨性缓冲溶液,1mL 20g·L-1Na

2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

怎样选择标定EDTA标准液的工作基准试剂?

选择工作基准试剂的原则是与测定对象尽量一致,因此在水硬度的测定中,标定EDTA溶液的工作基准试剂也可选用CaCO3。

<1> CaCO3基准试剂的干燥

将CaCO3放烘箱中于393K下干燥2h,稍冷后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

<2> CaCO3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0.17~0.20gCaCO3,先用少量水湿润,盖上表面皿,缓慢加1:1 HCl 10mL,加热溶解。溶解后将溶液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 0.01mol·L-1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a. 用吸管吸取25.00mLCa2+试液,加入10mLpH=10的氨缓冲溶液,2~3滴K-B

指示剂(0.2g酸性铬蓝K和0.4g萘酚B,配制为1000mL水溶液),用EDTA溶液滴定

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蓝绿色,即为终点。

b. 用含Mg-EDTA的缓冲溶液(见下面的讨论2),以铬黑T为指示剂标定。

若水样中Mg2+的含量较低时,应如何测定水硬度?

⑴当水样中Mg2+的含量较低时(一般要求相对于Ca2+来说须有5% Mg2+存在),因用铬黑T指示剂往往得不到敏锐的终点,可在EDTA标准溶液中加入适量Mg2+(标定前加入Mg2+,对终点没有影响)或者在缓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EDTA盐,利用置换滴定法的原理来提高终点变色的灵敏性,后者配法如下:

氨性缓冲溶液pH=10;

称取20gNH4Cl,加100mL浓氨水,加Mg2+ EDTA盐全部溶液,用水稀释至1L;

Mg-EDTA盐溶液的配制,称取0.25gMgCl2·6H2O于100mL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用干燥的吸管移取50.00mL溶液,加5mLpH=10的氨缓冲溶液,4~5滴铬黑T指示剂,用0.1mol·L-1 EDTA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变为蓝色,即为终点。取此同量的EDTA溶液加入容量瓶剩余的镁溶液中,即成Mg2+-EDTA盐,将此溶液全部倾入上述缓冲溶液中。

⑵采用K-B混合指示剂,终点颜色由紫红色变为蓝绿色。

吸取水样的体积不准。

原因

<1>操作不准确或不熟练;

<2>思考题4答案中3、4未做好。

解决办法

多练习吸管的操作。

终点过。

原因

<1>急躁;

<2>不了解配位反应的特点:反应速度比酸碱反应慢。

解决办法

近终点,滴一滴多摇动。

加错指示剂。

原因

解决办法

先看标签再取指示剂,若不仔细看标签,就会将颜色相近的两种指示剂(铬黑T、钙指示剂)取错。

在配位滴定中,采用不同的滴定方式,不仅可以扩大配位滴定的应用范围,而且可以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

<1>直接滴定法

直接滴定法是配位滴定中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是将试样处理成溶液后,调节至所需要的酸度,加入必要的其他试剂和指示剂,直接用EDTA滴定。采用直接滴定法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被测离子的浓度c M及其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K'MY应满足lg(c M K'MY)≥6的要求,至少应在5以上。

?配位速度应该很快。

?应有变色敏锐的指示剂,且没有封闭现象。

?在选用的滴定条件下,被测离子不发生水解和沉淀反应。

金属离子的水解沉淀反应是容易防止的。例如,在pH=l0时滴定Pb2+,可先在酸性试液中加入酒石酸盐,将Pb2+配位,再调节溶液的pH为l0左右,然后进行滴定。这样就防止了Pb2+的水解。在这里,酒石酸盐是辅助配位剂。

<2>返滴定法

返滴定法是在试液中先加入已知量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用另一种金属盐类的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根据两种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即可求得被测物质的含量。

返滴定剂所生成的配合物应有足够的稳定性,但不宜超过被测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太多,否则在滴定过程中,返滴定剂会置换出被测离子,引起误差,而且终点不敏锐。

返滴定法主要用于下列情况:

?采用直接滴定法时,缺乏符合要求的指示剂,或者被测离子对指示剂有封闭作用。

?被测离子与EDTA的配位速度很慢。

?被测离子发生水解等副反应,影响测定。

例如Al3+的滴定,由于存在下列问题,故不宜采用直接滴定法。

?Al3+对二甲酚橙等指示剂有封闭作用。

?Al3+与EDTA配位缓慢,需要加过量EDTA并加热煮沸,配位反应才比较完全。

?在酸度不高时,Al3+水解生成一系列多核氢氧基配合物,如[Al2(H2O)6(OH)3]3+,[Al3(H2O)6(OH)6]3+等,即便将酸度提高至EDTA滴定Al3+的最高酸度(pH=4.1),仍不能避免多核配合物的形成。铝的多核配合物与EDTA反应缓慢,配位比

不恒定,故对滴定不利。

为了避免发生上述问题,可采用返滴定法。为此,可先加入一定量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在pH=3.5时,煮沸溶液。由于此时酸度较大(pH<4.1),故不致于形成多核氢氧基配合物;又因EDTA过量较多,故能使Al3+与EDTA配位完全。配位完全后,调节溶液pH至5~6(此时AlY稳定,也不会重新水解析出多核配合物),加入二甲酚橙,即可顺利地用Zn2+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

<3>置换滴定法

利用置换反应,置换出等物质的量的另一金属离子,或置换出EDTA,然后滴定,这就是置换滴定法。置换滴定法的方式灵活多样。

a.置换出金属离子

被测离子M与EDTA反应不完全或所形成的配合物不稳定,可让M置换出另一配合物(如NL)中等物质的量的N,用EDTA滴定N,即可求得M的含量。

M + NL =ML + N

例如,Ag+与EDTA的配合物不稳定,不能用EDTA直接滴定,但将Ag+加入到

Ni(CN)42-溶液中,则:

2Ag+ +Ni(CN)42-=2Ag(CN)2- + Ni2+

在pH=10的氨性溶液中,以紫脲酸铵作指示剂,用EDTA滴定置换出来的Ni2+,即可求得Ag+的含量。

b.置换出EDTA

将被测离子M与干扰离子全部用EDTA配位,加入选择性高的配位剂L以夺取M,并释放出EDTA :

MY + L =ML + Y

反应后,放出与M等物质的量的EDTA,用金属盐类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EDTA,即可测得M的含量。

例如,测定锡合金中的Sn时,可于试液中加入过量的EDTA,将可能存在的Pb2+,Zn2+,Cd2+,Bi3+等与Sn(IV)一起配位。用Zn2+标准溶液滴定,配位过量的EDTA。加入NH4F,选择性地将SnY中的EDTA释放出来,再用Zn2+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EDTA,即可求得Sn(IV)的含量。

置换滴定法是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之一。

此外,利用置换滴定法的原理,可以改善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敏锐性。例如,铬黑T与Mg2+显色很灵敏,但与Ca2+显色的灵敏度较差,为此,在pH=l0的溶液中用EDTA滴定Ca2+时,常于溶液中先加入少量MgY,此时发生下列置换反应:

MgY + Ca2+=CaY + Mg2+

置换出来的Mg2+与铬黑T显很深的红色。滴定时,EDTA先与Ca2+配位,当达到滴定终点时,EDTA夺取Mg-铬黑T配合物中的Mg2+,形成MgY,游离出指示剂,显蓝色,颜色变化很明显。在这里,滴定前加入的MgY和最后生成的MgY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故加入的MgY不影响滴定结果。

用CuY-PAN作指示剂时,也是利用置换滴定法的原理。

<4>间接滴定法

有些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不与EDTA配位或生成的配位物不稳定,这时可以采用间接滴定法。例如钠的测定,将Na+沉淀为醋酸铀酰锌钠

NaAc·Zn(Ac)2·3UO2(Ac)2·9H2O,分出沉淀,洗净并将它溶解,然后用EDTA滴定Zn2+,从而求得试样中Na+的含量。

间接滴定法手续较繁,引人误差的机会也较多,故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水的硬度以及表示方法

水的硬度主要是指水中含可溶性的钙盐和镁盐。含这两种盐量多的为硬水,含量少的为软水。可测定钙盐和镁盐的合量,或分别测定钙、镁的含量,前者称总硬度的测定,后者是钙、镁硬度的测定。

硬度的表示单位

①德国硬度1德国硬度(1o DH)相当于氧化钙含量为10mg·L-1,或是氧化钙浓度为

0.178mmol·L-1所引起的硬度。

②英国硬度1英国硬度(1o clark)相当于碳酸钙含量为14.3mg·L-1,或是碳酸钙浓度为0.143mmol·L-1所引起的硬度。

③法国硬度1法国硬度(1o degreef)相当于碳酸钙含量为10mg·L-1,或是碳酸钙浓度为0.1mmol·L-1所引起的硬度。

④美国硬度1美国硬度(1ppm)相当于碳酸钙含量为1mg·L-1,或是碳酸钙浓度为

0.01mmol·L-1所引起的硬度。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中规定:我国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不得超过0.450g·L-1。

硬度,由于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定义,因此,ISO国际标准早已不再使用“硬度”这一旧的术语,而采用“钙镁总量”代替之,并用B的浓度表示结果。考虑到水中阴离子的组成,钙镁总量又分为两类。

(1)碳酸盐钙镁含量一般指Ca2+、Mg2+的酸式碳酸盐,这类钙镁在将水加热煮沸时,易形成沉淀而被除去。过去把这种钙镁含量称为暂时硬度或碱性硬度(temporary or alkaline hardness),现记作c(Ca2++Mg2+)t,也可记为c(Ca+Mg)t,t表示暂时的。

(2)非碳酸盐钙镁含量指不能用煮沸方法除去的钙镁含量,主要由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所致。过去把这种钙镁含量称为永久硬度或非碱性硬度(permanent or no-alkaline hardness),现记作c(Ca2++Mg2+)s ,也可记为c(Ca+Mg)s,s表示永久的。

(1)、(2)两种类型钙镁含量的总和即为钙镁总量,过去称为总硬度。

测定水中的钙镁总量,一般用EDTA滴定法:将水样用NH3-NH4Cl缓冲溶液调至pH=10.0±0.1,加入指示剂铬黑T,此时溶液显紫红或紫色,然后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显纯蓝色,即为终点。

这种测定方法测得的是Ca2+、Mg2+总量,既分不清是Ca2+还是Mg2+,也分不出Ca2+、Mg2+各是多少,而只是Ca2++Mg2+的总量。按照ISO及我国国家标准的规定,测定结果按下式汁算

c(Ca2++Mg2+)=c(EDTA)·V(EDTA)/V s

式中

c(EDTA)——E DTA的浓度;

V(EDTA)——滴定时消耗的EDTA的体积;

V s——水样体积。

按照此式求得的结果,若表示为c(Ca2++Mg2+),称为“钙镁离子浓度”;也可记为c(Ca+Mg),称为“钙镁总量”。常用单位为mol·L-1或mmol·L-1。使用时注意:作为基本单元的(Ca2++Mg2+)或(Ca+Mg),只是代表钙镁的总量,并不表示钙镁离子数或原子数之比为

1:1 。

* 注:国标是以质量浓度或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硬度。

钙指示剂的化学名称是2-羟基-1-(2-羟基-4-磺酸基-1-萘偶氮基)-3-萘甲酸,结构式为:

在溶液中,钙指示剂存在下列平衡:

纯的钙指示剂是紫黑色粉未,它的水溶液或乙醇溶液都不稳定,故一般取固体试剂用NaCl粉末稀释后使用。

钙指示剂与Ca2+显红色,灵敏度高。在pH=12~13滴定Ca2+时,终点呈蓝色。钙指示剂受封闭的情况与铬黑T相似,但可用KCN和三乙醇胺联合掩蔽,消除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一般含有钙、镁盐类的水称为硬水(hard water)。水的硬度通常分为总硬度和钙、镁硬度。总硬度(total hardness)指钙盐和镁盐的合量,钙、镁硬度则是分别指两者的含量。水的硬度是水质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

各国表示硬度的单位不同。我国通常以1mg·L-1CaCO3表示水的硬度。测定水的硬度时,通常在两个等份试样中进行。一份测定Ca2+、Mg2+合量,另一份测定Ca2+,由

两者所用EDTA体积之差即可求出Mg2+的量。测定Ca2+、Mg2+合量时,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至酒红色变为纯蓝色。测定Ca2+时,调节pH=12,使Mg2+形成

Mg(OH)2沉淀,用钙指示剂作指示剂,用EDTA滴定至红色变成纯蓝色。

掩蔽法是一种应用广泛、行之有效的提高选择性的方法。为了消除N离子的干扰,可加一种与N反应的试剂,使N离子的浓度降低,从而降低乃至消除N的干扰,这便是掩蔽法(masking method),加入的消除干扰的试剂便称为掩蔽剂(masking agent)。根据掩蔽反应的不同,可分为几种掩蔽法。

1.配位掩蔽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掩蔽方法。例如Al3+与F-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因此在测定Mg2+、Al3+混合物中的Mg2+时,可用F-掩蔽Al3+,然后再用EDTA滴定Mg2+。

配位掩蔽剂的种类很多,使用时的具体步骤常因试样而异,下表介绍了一些EDTA 滴定中常用的配位掩蔽剂。

Ni2+,Fe3+

酒石酸 1.2 Sb3+,Sn(IV),Fe3+抗坏血酸存在下,用XO滴定Bi3+

2 Fe2+,Sn2+,Mo(IV)Cu-PAN,滴定In3+,Fe3+,Bi3+,Cu2+,

Sn(IV)

5.5 Fe3+,Al3+,Sb3+,Ca2+338K 以上Al3+不掩蔽,Sn(IV)加热

后冷却

5~6 UO22+,Sb3+

7 Mo(IV),Nb(V),

W(IV),UO22+

6~7.5 Mg2+,Ca2+,Fe2+,Al3+用EBT可以滴定Mn2+

10 Al3+,Sn(IV)用Cu-PAN可以滴定Cu2+,Zn2+,

Cd2+,Mn2+,Pb2+,Ca2+,Mg2+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在滴定完第一种金属离子M后,加入一种试剂,破坏第二种金属离子N与掩蔽剂的配合物,使N重新释放出后继续滴定,称为解蔽法(demasking method)。

例如,铜合金中存在Cu2+、Pb2+和Zn2+3种离子时,可先在氨性酒石酸溶液中,用KCN掩蔽Cu2+和Zn2+,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Pb2+。然后加入甲醛作解蔽剂,破坏Zn(CN)42-,使Zn2+重新释放出来,即可用EDTA继续滴定。其解蔽反应为:

4HCHO + Zn(CN)42- + 4H2O Zn2+ + 4 CNCH2OH + 4OH-

Cu(CN)32-不被甲醛解蔽,但甲醛也不宜过多,且应分次加入,温度也不宜过高,否则

Cu(CN)32-也可被部分解蔽。

能被甲醛解蔽的还有Cd(CN)42-。

2.氧化还原掩蔽法

有时利用改变干扰离子的价态可达到掩蔽的目的,称为氧化还原掩蔽法。例如EDTA 测定锆铁中的锆时,Fe3+会干扰锆的测定,因为lg K(ZrOY2-)=29.9,lg K(FeY-)=25.1,Δlg K 远小于6。藉加入抗坏血酸或盐酸羟胺将Fe3+还原成Fe2+,lg K(FeY2-)=14.3,即可消除Fe3+的干扰。在Bi3+、Th4+、In3+、Hg2+离子的滴定中,Fe3+的干扰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消除。

某些离子的高价态与EDTA的配合物不如低价态稳定,也可将它们氧化成高价来消除其干扰,如将Cr3+氧化成Cr2O72-,将VO2+氧化成VO3-等。

3.沉淀掩薮法

加入能与干扰离子生成沉淀的沉淀剂,并在沉淀存在下直接滴定,称为沉淀掩蔽法。例如钙、镁共存时即可在pH>l2时测定Ca2+,镁形成Mg(OH)2沉淀,不干扰Ca2+的测定。又如铜合金中Pb2+干扰Zn2+的测定,加入BaCl2和K2SO4使形成BaPb(SO4)2

混晶,可起到掩蔽Pb2+的效果。

由于许多沉淀反应不够完全,特别是过饱和现象降低了掩蔽效果;沉淀也会吸附被测离子和指示剂而影响测定的准确度;一些沉淀颜色深、体积大,往往妨碍终点的观察,因此沉淀掩蔽法不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其应用受到一些限制。

思考题:水硬度的测定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测定?

1〉水硬度的测定包括总硬度与钙硬度的测定,镁硬度则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到;

〈2〉可在一份溶液中进行,也可平行取两份溶液进行;

①.在一份溶液中进行;先在pH=12 时滴定Ca2+,再将溶液调至pH=10 (先调至pH=3,再调至pH=10,以防止Mg(OH)2或MgCO3等形式存在而溶解不完全),滴定Mg2+。

②.平行取两份溶液进行:一份试液在pH=10时测定Ca,Mg总量,另一份在pH=12时测定Ca,由两者所用EDTA体积之差求出Mg的含量。

本实验采用第二种方法。

思考题:我国如何表示水的总硬度,怎样换算成德国度?

我国通常以1×10-3g·L-1 CaCO3表示水的总硬度,德国以10×10-3g·L-1 CaO表示水的硬度,因此,如以我国1×10-3g·L-1 CaCO3表示的总硬度换算成德国度时,需乘以系数0.056。

德国度o DH(10×10-3g·L-1 CaO) = 总硬度(g·L-1 CaCO3)×56.08/

(100.09×10) = 总硬度(g·L-1 CaCO3)×0.056

水的硬度按德国度可分为五种主要类型:

生活用水要求硬度不超过25o DH 。

目前硬度的概念已不再使用,见预习内容:水的硬度。

思考题:用Zn2+标准溶液标定EDTA标准溶液有二种方法,水硬度的测定实验中所用EDTA应用哪种方法标定?

通常选用的标定条件,应尽可能与被测物的测定条件一致,以减少误差。在水硬度的测定中,测定条件是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因此标定也取此条件,用方法一。

思考题:怎样移取100mL水样?

⑴由于移取的水样体积大,因此移取时盛水样的烧杯为400mL ;

⑵吸取水样用水泵、真空泵,而不是洗耳球;

⑶将真空泵上的橡皮管微接(不是全部套住)100mL吸管的管口,使水以适中的速度进入吸管。若全部套住,进水速度快,会带入大量小气泡(水呈浑浊样),使移取的体积不准。

⑷注意右手食指的操作,因100mL吸管的上口管径大,溶液下流快,故调节液面至刻度线时,应微松食指使液面缓缓下降,以控制液面的最低点恰与刻度线相切,同时紧按食指,使液面不再下降,使移取水样的体积准确。

⑸每个实验室公用三支100mL无分度吸管,以及相配套的400mL烧杯及表面皿。思考题:为什么测定钙、镁总量时,要控制pH=10?叙述它的测定条件。

⑴因稳定常数CaY2-> MgY2-,滴定Ca2+的最低pH=8,滴定Mg2+的最低pH=10,指示剂铬黑T使用的最适宜pH范围为9~10.5,因此测定时pH=10。

⑵测定总量的条件为,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铬黑T为指示剂。

思考题:测定总硬度时,溶液中发生了哪些反应,它们如何竞争?

在pH=10的缓冲溶液中,加入铬黑T指示剂后,指示剂先与Mg2+配位(为什么?)为MgIn-,当滴加EDTA后,EDTA先与游离的Ca2+、Mg2+配位,最后夺取MgIn-中的Mg2+:

MgIn- + H2Y2-= MgY2- + HIn2- + H+

溶液的颜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

思考题:如果待测液中只含有Ca2+,能否用铬黑T为指示剂进行测定?

若按本实验条件用直接滴定法测定总硬度,则不能。经计算可知,在pH=10的氨性溶液中,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0.02mol·L-1EDTA滴定0.02mol·L-1Ca2+溶液,终点误差为-1.5%;若滴定的是0.02mol·L-1Mg2+溶液,终点误差为0.11%。此结果表明,采用铬黑T为指示剂时,尽管CaY比MgY稳定,但测定钙的终点误差较大,这是由于铬黑T与Ca2+显色不灵敏所致。

若按照置换滴定法进行实验,则可以。只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MgY,在pH=10的条件下,用铬黑T为指示剂就能进行测定<详见深入讨论2>。

思考题:测定钙硬度时,为什么加2mL 6mol·L-1NaOH溶液使溶液的pH=12~13?叙述它的测定条件。

<1>在pH=12~13的条件,Mg2+形成Mg(OH)2沉淀,不干扰钙的测定。

<2>钙硬度的测定条件:pH=12~13,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

思考题:为什么钙指示剂能在pH=12~13的条件下指示终点?

在溶液中,钙指示剂存在下列平衡:

p K a2=7.4p K a3=13.5

H 2In-HIn2-In3-

酒红色蓝色酒红色

由于MIn为酒红色,要使终点的变色敏锐,从平衡式看7.4 < pH < 13.5就能满足。为了排除Mg2+的干扰,因此在pH=12~13的条件下,滴定钙,终点呈蓝色。

思考题:怎样减少测定钙硬度时的返红现象?

测定钙硬度时,采用沉淀掩蔽法排除Mg2+对测定的干扰,由于沉淀会吸附被测离子Ca2+和钙指示剂,从而影响测定的准确度和终点的观察(变色不敏锐),因此测定时注意:

⑴在水样中加入NaOH溶液后放置或稍加热(298K),待看到Mg(OH)2沉淀后再加指示剂。放置或稍加热使Mg(OH)2沉淀形成,而且颗粒稍大,以减少吸附;

⑵近终点时慢滴多搅,即滴一滴多搅动,待颜色稳定后再滴加。

思考题:怎样做空白实验,为什么要做空白实验,实验中为什么不做?

⑴用纯水代替水样,用测定总硬度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称空白测定;

⑵排除试剂或纯水中是否有被测的离子;

⑶因试剂或纯水中的被测离子几乎没有,所以不做。

思考题:怎样表示实验结果?

⑴总硬度:计算三份水样的总硬度(g·L-1 CaCO3),求平均值(包括S,T等处理),将总硬度转化为德国度,说明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⑵钙硬度:取三次测定钙硬度时所得的EDTA标准液体积V2的平均值;计算钙硬度(g·L-1 Ca2+);

⑶镁硬度:取三次测定总硬度时所得的EDTA标准液体积V1的平均值;由体积V1的平均值和体积V2的平均值计算镁硬度(g·L-1 Mg2+)。

思考题:如水样中含有Al3+、Fe3+、Cu2+,能否用铬黑T为指示剂进行测定,如可以,实验应该如何做?

由于Al3+、Fe3+、Cu2+等对指示剂有封闭作用,如用铬黑T为指示剂测定此水样,应加掩蔽剂将它们掩蔽:Al3+、Fe3+用三乙醇胺,Cu2+用乙二胺或硫化钠掩蔽。

例:取适量体积的水样,加入3mL三乙醇胺(200g·L-1水溶液),5mL氨性缓冲溶液,1mL 20g·L-1Na2S溶液,2~3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