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民的文化

回民的文化

回民的文化
回民的文化

一、回族由来简述

今天,回族遍布中华大地,人数众多,我国无一省无回族。对于回族的渊源,主要是13世纪蒙古人 3次西征后,大批东迁的“回回”人,以及远在唐宋时期侨居中国东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回族的族源比较复杂,就构成的成份来看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人。就迁入我国的时间来看主要有两个时期:早期的是从唐初至宋末的五六百年间,从海上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商,最后留居在广州、泉州、杨州等地的阿拉伯人。后期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十三世纪中叶被蒙古人先后征服的葱岭以西、黑海以东中亚和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除阿拉伯

人、波斯人外,还有其他一些民族。这些民族,由于各种原因随蒙古军从陆上

经过新疆来到中国。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被蒙古人征调过来的“西域亲军”中的

“回回军”。

元朝建立前后,蒙古人屡次西征,成吉思汉征调大批阿拉伯人、中亚人组成“西域亲军”入侵我国,参加灭宋战争的“多达数十万人”。蒙元百余年间来华的回回人从人数上讲已经远远超过了“土生蕃客”,他们在元代称为“色目人”,在政治地位上优于汉人.据《元史》载,“西域亲军”中的许多工匠、军士,按战争需要,分配全国各地从事屯、垦、牧、养等活动,主要在甘肃、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地,他们是穆民又是伊斯兰教宣传者。这些人娶中国妇女,繁衍后代。《明史.西域传》中谓:“元时回回遍天下,及时居甘肃省尤多。同时,大批回回在蒙元朝廷做官,被派驻到全国各地。周密《癸辛杂积续集》说:今回回皆以中原为家,江南尤多。”从北方到南方,从内地到边疆,从农村到成镇,到处都有穆斯林,全国各地据估计有200万人。元时穆斯林助蒙灭宋,功劳显赫,在科学、宦、荫叙等方面得以发展,许多穆斯林享受官禄。到了元末明初,回回民族在多种民族,成分融合的情況下形成了。

明代回回人仍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土。有的回回“寄住”于甘肃一带后,进而“附籍”于京师、南京、德州、杭州等地。明朝还从甘州(今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迁徙数以百千计的维吾尔人到江南各卫,这些人大部分也成了回族。明永乐年间,东南亚古苏禄国(今菲律宾)东王巴都葛、叭哈刺来华,病卒于德州,其次于安德鲁、三子温哈刺留德州守墓,遂成为德州北营安、温二族回民的先祖。因此,有明一代回族的聚合过程仍然在继续。清代回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回族居住区域的进一步扩大和人口增加上。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全国无一省份无回族居住,西北回族人口增加尤其明显。乾隆时西安城内回族不下数千家,而陕西回族居住较其他省为多,宁夏至平凉千里尽系回庄,甘肃临夏、天水、西宁及河西走廊,远至新疆昌吉、焉耆等地,都是回回居住地;东

北黑龙江、吉林,西南远至西藏都有回族定居。云南回族以昆明地区为中心,东部扩展至昭通、合泽一带,西部扩展至大理、保山、合州等地,成为全国仅次于西北的回族重要聚居区。

由于上述历史的原因,时至今日回族分布遍及全中国,人口也在不断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进行的四次人口普查,也证明了这一点。据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58年为4042268人,1964年为4488015人,1982年为7213493人,而1990年则为8696075人。

二、回族群众在饮食、服饰、丧葬等方面有这样一些风俗习惯。

1、饮食。以米、面为主,吃牛、羊、鸡、鱼肉等。逢年过节炸“油香”、

“馓子”等食品。回民很爱喝茶,招待客人时,还要在茶里加上冰糖、红枣等。清真风味小吃享有盛誉。回族(及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禁食猪、血液、自死动物等不洁之物和酒,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即非经阿訇屠宰的动物、禽类)。其中禁食猪为最严格。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在吃馒头、烙饼时,忌囫囵吃,一定要掰作两瓣或更多的小块吃;禁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颜色象血一样红等。

2、服饰。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都戴白色小帽,穿白衬衫、黑坎肩;妇

女戴黑、白或绿色的盖头,老年妇女爱穿黑色大襟衫袄,农村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服装。

3、丧葬。普遍实行土葬、速葬、简葬(或称薄葬)。回族称死亡为“归

真”。一般在三日内即行埋葬。要请阿訇主持殡葬,将死者净身后用白布包身土葬,用移尸匣运入墓地。

回族人民很讲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擦净,一般家庭都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他们尤其重视水源卫生。

三、回族的传统节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与伊斯兰教分不开的。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政府规定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为信仰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共同的民族节日,并规定节日放假1至3天。回族一年过的节日也主要是这三大节日。

节期是按伊斯兰太阴历计算出来的,节日在一年的哪一天,按日历计算,年年都有变化。

1、开斋节,阿拉伯语是尔代·费土尔,尔代的汉意是“节”的意思。尔代·费土尔就是开斋节。在新疆地方,称肉孜节或芦仔节是波斯语的音译,即斋戒封斋的意思。在伊斯兰历九月(来麦丹)封斋一个月,白天不吃不喝,夜晚才可饮水进食。一月过后,伊斯兰十月初见新月而开斋不再封斋。

按规定,傍晚日落而食,东方鱼肚白停止餐饮,是谓封斋(守斋、把斋)。庆祝开斋节则含有纪念艰苦、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意味。回回封斋控制饮食,律己怜贫,磨砺意志、耐力耐心。回族历经坎坷,备受艰辛,依然能自立于当今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顽强的毅力和坚韧的耐力。在开斋节那天,穆斯林要穿着节日盛装,点燃芭兰香,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庆祝节日。这天广大回族群众举行庆祝会,宁夏、甘肃,陕西、新疆穆斯林过节的气氛极为热烈。北京的回民中学和回民小学更是一片节日景象。回族青少年载歌载舞,欢乐开怀,庆祝自己的节日。各地的回族家庭都要香锅,用香油(芝麻油)炸油香,炸馓子,炸萨目撒,熬杏仁羊肉粥,炸油香还要馈赠至亲好友、乡亲邻居,共话节日。

2、宰牲节,是阿拉伯语尔代·阿祖哈尔的意译。又称古尔邦节。伊斯兰历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即自封斋日算起100天为古尔邦节。古尔邦、阿祖哈尔含有“牺牲”、“献身”之意。回族隆重过这个节日,有提倡牺牲自我,献身人类之精神的意思。宰牲节这一天穆斯林沐浴馨香,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回族群众根据自己条件宰鸡、宰羊、宰牛,然后分成“份肉”(一份一份的肉)接待宾客或分送亲友。

宰牲节的源起是什么呢?相传北部阿拉伯人始祖易卜拉欣一日梦见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以考验其忠诚。当易卜拉欣正举刀一瞬间,安拉派特使送来一只绵羊,命其以羊代了。从此,在阿拉伯民族中形成一种每年宰牲献祭的习俗。回族沿袭此习俗,每年都要隆重欢庆古尔邦节,以示纪念。

3、圣纪节,是伊斯兰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这一天又正好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这一天又称做“圣忌”。中国的穆斯林习惯将圣忌和圣纪合并纪念,称为办圣会。在清真:寺诵经纪念,然后与会者会餐,炸油香,吃打卤面全羊菜等

四、回族文化的历史贡献

回族文化内容极为丰富,在中国历史上作出了诸多贡献,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

(一)在自然科学史上的贡献

1.天文历算。明代“回回科推验西域九执历

法”,推出了当时最为精确的“回回历”,所以,

清代《历代职官表》指出:《九执历》是中国“回回

星学”之始。在元代的《元史·百官志》中,就有

回回司天监37人,他们将大批“回回书籍”从西域

带到中国。札马剌丁等人不仅带来一批阿拉伯天文仪器,还亲手制造了许多新颖的天文仪器。元代穆斯林修订了较完善的历法。一是札马剌丁的《万年历》,一是可马剌丁的《回回历》。他们的影响延到明清。

2.回回炮。元初,两名穆斯林制炮专家——西域要发里人阿老瓦丁和旭烈人亦思马因,为中国的兵器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元世祖格外赏识这两位造炮专家,他们及子孙后代都得到了元政府很高的奖赏和荣誉。

3.医药学。回族在中国医药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阿拉伯药材、药方、医药知识和书籍的引进、编写及不断发展的医疗实践活动。

4.建筑学。主要表现在唐代以穆斯林宗教建筑及元代穆斯林亦黑迭儿丁对大都(北京)的最早建筑设计。清真寺、教经堂、道堂、穆斯林公墓的建造都显示了回族的建筑造诣。他们在建筑设计、构图原则、工种工程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突破,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宝库,对中国传统建筑曾起到一定的影响,促进了中国木结构建筑及砧石建筑的发展。

5.造船、航海术。以郑和这一举世闻名的云南回族航海家为代表的造船术,及他率队七次下西洋的航海成功之举及“郑和航海图”的绘制,开辟了中国远洋及航运之先河。据《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统计,郑和下西洋走的航道,仅重要的出航点就有20余处,主要航线达42条之多。

(二)回族在中国社会科学史及文化艺术史上的成就

1.文学。回族文学成果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作家所创作的书面文学,如回族萨都剌的诗词《雁书集》,李贽的《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另一类是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如《人祖阿旦和好娲的传说》、《回回的来历》、《杜文秀的故事》、《赛典赤的故事》等等;第三类是翻译文学,如马安礼用诗经体裁译的《天方诗经》,王静斋大阿訇译的《真境成园》等。

2.史学。历史上许多回族史学家参与中国官方史的编修工作。如明代马自强(陕西同州回族),曾参加编修《明世宗实录》;清代的张端(山东掖县回族),曾先后充任《明史》纂修官和《清太宗实录》副总裁。明代回族学者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搓胜览》,清代回族马德新的《朝觐途记》,当代学者庞士谦的《埃及九年》等,对研究中西海外交通史和国外民族史,都为珍贵的历史文献。

3.书画艺术。元代的赡思是位博学能文的政治家、学者和书法家。他所书写的《哈珊神道碑》,是难得的书法佳作。元代诗词名家萨都剌,善书画,所绘《严陵钓台图》、《梅雀》等,是研究当时绘画艺术的珍品,被故宫博物院收藏。赛典赤·赡思丁的曾孙赛景初,自幼学书法,极为工妙,是位很有名气的书法家。高克恭绘画造诣极深,与书画大家赵盂fǔ@①齐名,有“南赵北高”之誉。清代回族书画家辈出,云南通海画家宛梅,在同治、光绪年间以画梅闻名遐迩。当代回族画家更是多不胜数。

4.工艺美术。明代回族工艺美术贡献最为突出,主要是铜器和瓷器。明代铜器以宣德炉为著名,铜器上常用阿拉伯文装饰。明代青瓷器中,以“回回花纹”饰者为多。如“回回花果”等,将松、竹、梅、龙、凤等中国传统吉祥物与回回纹饰有机协调绘制,颇受世人喜爱。

此外,回族在戏曲、音乐、烹饪、武术等方面也颇有建树,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三、结语

回族的传统文明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文化整合体系,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产生出了一种既有别于正宗伊斯兰文化又有别于纯粹的中国儒家文化的新的多元性亚文化体系。在现代化的全面渗透和高

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回族在各个层面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影响,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回族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如宗教与经济发展、宗教与文化教育、宗教与生活方式等诸多新问题需要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协调、统一,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回族人民的各项事业将会得到新的发展,回族文化也将焕发出更加青春的活力。

回族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汉族民俗风情 一、教学设计理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能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灌输,,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原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增长出新知识。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在适当的时机引出引导性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是本教学设计的主线。在内容的组织上,则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认识规律。加强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与技能目标 1.能够说出回族民族组成和形成的过程。 2.能够说出回族三大节日的时间以及活动内容。 3.能够知道回族服饰、建筑、饮食的特点以及问候语。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1.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总结回族节日的活动与特点 2.能都在导游词创作中概括回族民族服饰、建筑等特点进行写作与讲述。(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于回族文化习俗的学习了解,能够正视少数名族在中华民族的地位与价值,提高作为一个导游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 2.能够正确的认识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从那个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三、学情分析 在前期《旅游文化》两个项目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华的历史文化以及汉族的民族特色,对于中华民族已经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于少数民族的学习奠定基础。 但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形象思维的特征,对于文字,讲授兴趣不大,喜欢大量具体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作为载体的上课形式。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尽量避免“满堂灌”的形式,在内容上注意难度,配合案例,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热烈的良好氛围中传授知识。使同学们自主投入到回族文化的学习

中去。 四、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旅游文化》项目三:纯朴自然的民俗风情。是任务三:回族、维吾尔族民俗风情。该任务对于回族民俗的学习是整个民俗风情项目中的一部分。中华民族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精彩丰呈,对于中国旅游文化的学习必须要了解中华民族的特点与组成,因此本项目在教材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本任务又是该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具代表性和特色的民族,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回族节庆习俗活动以及服饰、饮食、问候的独到之处。 (二)教学难点 回族的民族形成、节庆活动、以及服饰、建筑、饮食的特色。 六、教学方法 (一)教法 情景模拟法、问答法、演示法、讲授法。 (二)学法 合作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七、设计思路 八、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一温故导新举一反三1.询问同学们上节 课我们学习汉族 的文化都包括哪 些内容? 2.询问同学们回族 在他们心中的印 象,从衣着、外 貌等方面。 1.认真回顾上节课 学习到的汉族文 化习俗并且回 答。 2.回忆自己印象中 的回族文化并且 积极回答。 通过回顾旧知识 增加记忆,并且导 入新课。 环节二以貌取人1.请同学们看一段 视频,请问同学 1.认真观看视频。 2.寻找PPT中的回 1.通过简短视频 能吸引学生注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回族的形成与发展》 教案 授课人:梁志勇(28号) 陈玲(40号) 张春慧(16号) 陈龙弟(27号) 丁莹(3 号) 授课时间:2010年4月7日

教学目标:1、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的历程; 2、从民族学角度把握回族形成的诸因素并了解宁夏回族历史及回族著名 历史人物; 3、从历史的演变中理解回族宗教信仰及其风俗习惯的渊源。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所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有很多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宗教信仰及发展历史。那么本节课就让我们的团队带领大家跨越千年历史,去探寻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历程以及它的忠实信徒——回族,特别是宁夏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并了解一下几位著名的回族历史人物。 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它的最初产生是中世纪阿拉伯半岛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产物,是阿拉伯民族建立统一国家,实现安定与和平的客观社会要求在宗教思想上的强烈反映。从610年穆罕默德创教开始,到他逝世之时的23年间,伊斯兰教终于发展成为整个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宗教。并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而走上了向外传播的道路。在这一时期,伊斯兰文化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不断吸收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进而产生了信仰这一特殊文化的群体——回族。 关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初期,时间是唐朝到宋朝。 中国与阿拉伯民族最早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汉代。《史记》称阿拉伯为“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暑湿,耕田,田稻。”97年,后汉西域都护班超派遣甘英出使西域,行抵安息西境欲渡海往埃及受阻。由于他的报道,国人对条枝有了更多的了解。《后汉书》记载:“条枝国在山上,……临西海,海水曲环其南及东北,三面路绝,唯西北隅通陆道。”西汉时,我国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已相当频繁。中国的丝绸之路、铁器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远销至罗马帝国及西亚各地;阿拉伯的乳香、珠宝、鸵鸟则输入中国。到了618年,唐王朝的建立。两个大帝国的边境相交于中亚细亚,这为两国的往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此话表达了阿拉伯穆斯林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感和他们善于学习别国先进文化的心态。 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目前尚无定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唐永徽二年。《旧唐书·大食传》记载:“永徽二年始遣使来贡。自云有国已三十四年,历三主。”永徽二年正值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当政。他派使者经丝绸之路抵达长安,觐见唐高宗李治,并向他介绍大食国的建国经过、基本国情、文化习俗和伊斯兰教的基本

浅谈回族的形成

以回族形成为例谈对民族形成一般规律的理解 说起民族,不得不说说其形成。因为,民族不是本来就存在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而形成的。人类最早的社会集团是原始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才结成稳定的集体——氏族。当时最现实、最方便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几个亲属氏族又结合成部落。但随着二次社会大分工破坏了氏族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在更大规模上以地缘关系结合成规模更大的共同体——民族。从氏族发展到民族就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以下我将从回族的形成进程中理解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从相关文献和资料上查得,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回族称为,只有回民称呼。回民泛指一切信仰伊斯兰教的民众,无论昰中国人、外国人,无论你是汉族人、维吾尔族人、满族人、蒙古族人统称为回民。这与伊斯兰教的古时称谓有关。在中国,伊斯兰教称谓回教,信仰回教的人就称为回民。过去是别人这样称呼,慢慢的,穆斯林也就称呼自己昰回民。例如,蒋介石就曾说过“回民昰信仰伊斯兰教的汉民”。观点偏颇,但昰含有一定的道理,新中国成立后,在五十年代,当时的政务院明令行文,认为回教的称谓与世界各国的称谓不同,要改。所以,伊斯兰教在此才成为官方的称谓。还是五十年代,国家在统计民族時,将信仰回教的民众统统划成回族。回族才正式称为所谓56个民族的一员。

回回人随着全国统一的实现而出现大分散、小聚居局面。例如河西地区,包括今宁夏、张掖、酒泉一带,回回人就很密集。因为这里在元代既是重要的镇戍、屯田区域、又是从西域进入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故落籍的回回人便越来越多。忽必烈时虽曾下令签发过这一带的“回回军”,但终元一代并未见减少。元代著名政治家赛典·赡思丁长子纳速刺丁晚年任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其子孙就有分别落籍宁夏和陕西的。云南昆明、大理一带,也是回回人分布较集中的重要区域。他们大都是蒙哥至忽必烈统治时移入的。及赛典赤·赡思丁供职云南后,又不断增多,后遂蔚为大族。此外,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也有较集中的分布。 散居在各地的回回人,因信仰伊斯兰教关系,他们往往自成村落,聚居于礼拜寺附近,形成大量的回回村、回回营、回回屯。在城市中,则逐步出现回回人居住的街区。从而使人口分布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各地回回人正是依靠着这样的格局维持着彼此间的联系。他们实际上仍然有“共同地域”。由于回回人长期生活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又都共同信仰伊斯兰教,随着岁月的推移,往来更加密切,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也不断得到加强,并逐步产生共同的利害关系,形成共同的心理素质。所谓“天下回回是一家”,“回回见面三分亲”,回回“行责居送,千里不持粮”的说法,就是这种心理状态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反映。回回

回族文化和伊斯兰

回族与伊斯兰之我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目前有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满族等56个民族,我国的三大少数民族,为壮族、满族和回族,而我就是则是三大少数民族中回族中的一员。 回族在我国的历史很悠久,我国历史上的回族,以唐代和宋代为“侨民”或“先民”时期,十三世纪初又有大量西亚、中亚人随元军东迁,来到中国后,一般从事经商、工匠、官吏、学者、军匠、炮手、士兵等职,这些外来者通过和中国境内土著民族通婚,从而于元末明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实际上,以宋代回族已发展为几个大的聚居区和一般民族形成的条件来衡量,则东南、西北和华北一些地区的回族便已形成。 提及回族想必很多人都会有所耳闻,我国大多数汉族同胞了解少数民族基本上是从了解回族开始的,因为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另外我国现在国务院副总理是回族,所以大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提起回族,很多人第一概念想起的就是伊斯兰教和回族不吃猪肉这两个思想。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我们认造物主即真主为最高主宰,一切生活、行为无不受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所制约。所以伊斯兰教在饮食规定以佳美为原则。所谓“佳美”除一般通常理解的色、形、味或营养滋补外,更主要的是指该食物的“洁净与性格”穆斯林是讲“卫生与卫性”的,正可谓“食以养性”。举凡食草类动物其性善,其食洁,如牛、羊、驼等。而尖齿、獠牙的食肉类动物或食腐尸、腐食之动物其性贪、恶,其食污,如猪、狗乌鸦

等,再者在我们的圣经《古兰经》的第六章一四五节中提到“血、猪肉、自死的、以及未以真主之名宰牲的,不可食。”“你们可以吃真主所赐给你们的佳美的食品,当感谢真主,如果你们只敬拜真主,那么他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流血、猪肉,以及诵真主以外的名义宰的……你们不要信口胡诌说∶这是合法的,那是非法的,以假借真主之名而造谎,造谎者决不能成功。”所以上述是伊斯兰教教民回族为什么不吃猪肉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有的人所说的其他的一些歪曲的理解或者想法。 说起伊斯兰教,现在由于西方国家的舆论的传言把伊斯兰教说成是恐怖主义,其实伊斯兰教是个全面和平的宗教,从伊斯兰教的教义,从崇尚绿色就可以看出,穆斯林是希望和平的。究其为什么会误解我在这里做一分析,做一自己的见解:在以伊斯兰教的观点分析恐怖事件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恐怖主义一词的来源,恐怖主义是拉丁文TERROR,它的意思是恐惧与粗暴及个人或团体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而使用的暴力行为。除此之外,一些政府在境内甚至境外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以恐怖为由将反对者杀害,因此,一般将这种行为称为政府恐怖主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复国主义政权对巴勒斯坦人民的罪行。 从对恐怖主义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明白,这种粗暴行径与伊斯兰教所倡导的和平精神格格不入,伊斯兰教是以仁慈、宽容、和平、慈爱为根本的宗教,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不能把这个宗教与恐怖主义相提并论。在古兰经中要求先知要仁慈的对待全人类,真主在古兰经黄牛章

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

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 导读: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小编整理的内容吧! 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1 我们美丽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他们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而回族是其中璀璨的一颗。 回族,有人口约982万人,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主要居住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地。回族也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民们非常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不吃猪肉,把猪比作神。 因为回族分布较广,饮食习俗也不完全一样。居住在宁夏的回民喜爱面食,如:面条、面片,而居住在甘肃、青海的回民以小麦、玉米、青稞为主食。从总体上看,回族的日常食品有如下鲜明的特点:一是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二是甜食占有一定的地位。三是在菜肴中牛羊肉比重很大。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回族的服装也很有特色,回族的男性爱戴小白帽,回族的姑娘们爱戴红色的头巾,上身穿着花色或浅色衬衫,下身穿着五彩裤子,脚穿绣花布鞋。 我喜欢这个民族,他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是汉族人民的兄弟姐妹,只要我们团结友爱,伟大的祖国会更加美好。 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2 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特别是回族习俗文化,绚丽多姿,引起世人关注。回族以汉语为共同语,但在宗教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他们又夹杂着

大量只有内部交流的词汇或短语。凡是回族居住地,在乡村,总是一片片一块块地集中在一定堡子、寨子或山村;在城镇,又总是集中在一定的地段和街道。在宁夏、回族大都住平房、窑洞、砖瓦房等等。房屋一般向南。回族住房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便于清扫。回族不崇拜偶像,家屋内墙上特别是礼拜堂内不贴人像。 在回族的聚居区都建有清真寺。清真寺一般主要举行宗教活动,也是进行宗教教育、传播宗教知识的学校。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一般都是阿拉伯式的,也有中国古典式或两种风格混合的,由礼拜殿、水房和经堂三大部分组成。 服饰 回族服装大体与汉族相近,但在头饰上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无沿小帽,表示清洁不染;妇女头戴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一般把头发、耳朵、脖子都掩盖起来。盖头有少女、媳妇和老年妇人之分,少女戴绿色的,媳妇戴黑色的,老年妇人戴白色的。老年妇人的盖头较长,少女、媳妇的较短,只披到肩上。 盖头上有的还绣有花边和图案。妇女服装为右衽大襟短上衣,着长裤。年轻人喜欢在前襟、胸前绣花,在衣服上镶色、滚边。男的头戴回回帽,有白的和黑的两种。上着对襟短上衣,穿白长裤、白袜子,喜欢在白衬衣外套坎肩。回族男子很注意胡须的修饰。男子一般在二十几岁开始留胡须,因教派不同,形式不同,有的只留下巴相,也叫山羊胡,有的留全脸胡。 妇女护头面的头巾,源于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的影响。遮住两耳、脖子和头发,只将面孔露出。青年妇女一般戴绿色的,盖头较短,只披到肩上;老年妇女一般戴白色的,盖头较长,直披到腰际。 婚礼

谈回族文化的历史贡献

谈回族文化的历史贡献 【摘要】回族文化内容极为丰富,在中国历史上作出了诸多贡献,回族文化与所有的文化一样,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包括了信仰体系、社会意识、语言文字、科学文化成就等非常广泛的内容。 【关键词】回族;文化;贡献 回族,从其形成发展至今虽然仅有700多年的历史,但却是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起到了非常重要角色的民族。回族的先民最早可上溯到唐宋时期泛海东来经商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元代时,蒙古帝国率军西征中亚地区,大批当地回人随元军进入中国,落籍在华夏大地。回族文化与所有的文化一样,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包括了信仰体系、社会意识、语言文字、科学文化成就等非常广泛的内容。 一、在自然科学史上的贡献 1.医药学:回族在中国医药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阿拉伯药材、药方、医药知识和书籍的引进、编写及不断发展的医疗实践活动。 2.天文历算:明代“回回科推验西域九执历法”,推出了当时最为精确的“回回历”,所以,清代《历代职官表》指出:《九执历》是中国“回回星学”之始。在元代的《元史·百官志》中,就有回回司天监37人,他们将大批“回回书籍”从西域带到中国。札马剌丁等人不仅带来一批阿拉伯天文仪器,还亲手制造了许多新颖的天文仪器。元代穆斯林修订了较完善的历法。一是札马剌丁的《万年历》,一是可马剌丁的《回回历》。他们的影响延到明清。 3.建筑学:主要表现在唐代以穆斯林宗教建筑及元代穆斯林亦黑迭儿丁对大都(北京)的最早建筑设计。清真寺、教经堂、道堂、穆斯林公墓的建造都显示了回族的建筑造诣。他们在建筑设计、构图原则、工种工程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突破,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宝库,对中国传统建筑曾起到一定的影响,促进了中国木结构建筑及砧石建筑的发展。 4.造船、航海术:以郑和这一举世闻名的云南回族航海家为代表的造船术,及他率队七次下西洋的航海成功之举及“郑和航海图”的绘制,开辟了中国远洋及航运之先河。据《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统计,郑和下西洋走的航道,仅重要的出航点就有20余处,主要航线达42条之多。 5.回回炮:元初,两名穆斯林制炮专家——西域要发里人阿老瓦丁和旭烈人亦思马因,为中国的兵器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元世祖格外赏识这两位造炮专家,

回族文化 回族著名作家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 回族文化 回族著名作家简介 导语:李珣(约855930)是唐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穆斯林词人。字德润。祖籍波斯,也称“李波斯”。生于四川梓州。擅长诗词,精通医学。其词作最早 李珣(约855—930)是唐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穆斯林词人。字德润。祖籍波斯,也称“李波斯”。生于四川梓州。擅长诗词,精通医学。其词作最早见于后蜀赵崇祚辑的《花间集》里,共收其词37首。清人彭定求等编的《全唐诗》又收录54首。其词以抒人生哀愁、爱情之怨和描写山乡水色为特点。词牌多用《南乡子》 。著有《琼瑶集》今已遗失。 李舜弦,唐代中国第一位穆斯林女诗人。为李珣之妹。五代十国时前蜀第二主王衍在位时(919—925)选入宫中,立为昭仪。善诗,现存《随驾游青城》、《蜀宫应制》、《钓鱼不得》三首,收入《全唐诗》。其诗情景交融,富于想象。如七绝《钓鱼不得》即蕴含哲理:尽日池边钓锦鳞,芰荷香里暗消魂。依稀纵有寻香铒,知是金钓不肯吞。 萨都刺(1271—1355),元代回族著名诗人。字天锡,号直斋。原籍西域(今新疆)。13世纪祖父迁居内地,后定居于雁门(今山西代县)。元泰定四年(1327)取进士。官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南御史台掾、燕南宪司经历等职。一生著述颇多。有《雁门集》、《萨天锡诗集》、《萨天锡逸诗》、《石林集》、《西湖十景词》等诗集留传。其中《雁门集》收其诗808首,不乏佳作。尤以《早发黄河纪事》、《上京杂咏五首》、《过居庸关》、《鬻女谣》、《织女图》、《金陵怀古》等脍炙人口。其文辞雄健,流丽清婉。多写自然景物和边塞风光,同情民间疾苦。 迺贤(1309—1368)元代著名回族诗人。也称“乃贤”,汉姓马,字易易。

回民的文化

一、回族由来简述 今天,回族遍布中华大地,人数众多,我国无一省无回族。对于回族的渊源,主要是13世纪蒙古人 3次西征后,大批东迁的“回回”人,以及远在唐宋时期侨居中国东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回族的族源比较复杂,就构成的成份来看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人。就迁入我国的时间来看主要有两个时期:早期的是从唐初至宋末的五六百年间,从海上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商,最后留居在广州、泉州、杨州等地的阿拉伯人。后期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十三世纪中叶被蒙古人先后征服的葱岭以西、黑海以东中亚和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除阿拉伯 人、波斯人外,还有其他一些民族。这些民族,由于各种原因随蒙古军从陆上 经过新疆来到中国。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被蒙古人征调过来的“西域亲军”中的

“回回军”。 元朝建立前后,蒙古人屡次西征,成吉思汉征调大批阿拉伯人、中亚人组成“西域亲军”入侵我国,参加灭宋战争的“多达数十万人”。蒙元百余年间来华的回回人从人数上讲已经远远超过了“土生蕃客”,他们在元代称为“色目人”,在政治地位上优于汉人.据《元史》载,“西域亲军”中的许多工匠、军士,按战争需要,分配全国各地从事屯、垦、牧、养等活动,主要在甘肃、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地,他们是穆民又是伊斯兰教宣传者。这些人娶中国妇女,繁衍后代。《明史.西域传》中谓:“元时回回遍天下,及时居甘肃省尤多。同时,大批回回在蒙元朝廷做官,被派驻到全国各地。周密《癸辛杂积续集》说:今回回皆以中原为家,江南尤多。”从北方到南方,从内地到边疆,从农村到成镇,到处都有穆斯林,全国各地据估计有200万人。元时穆斯林助蒙灭宋,功劳显赫,在科学、宦、荫叙等方面得以发展,许多穆斯林享受官禄。到了元末明初,回回民族在多种民族,成分融合的情況下形成了。 明代回回人仍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土。有的回回“寄住”于甘肃一带后,进而“附籍”于京师、南京、德州、杭州等地。明朝还从甘州(今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迁徙数以百千计的维吾尔人到江南各卫,这些人大部分也成了回族。明永乐年间,东南亚古苏禄国(今菲律宾)东王巴都葛、叭哈刺来华,病卒于德州,其次于安德鲁、三子温哈刺留德州守墓,遂成为德州北营安、温二族回民的先祖。因此,有明一代回族的聚合过程仍然在继续。清代回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回族居住区域的进一步扩大和人口增加上。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全国无一省份无回族居住,西北回族人口增加尤其明显。乾隆时西安城内回族不下数千家,而陕西回族居住较其他省为多,宁夏至平凉千里尽系回庄,甘肃临夏、天水、西宁及河西走廊,远至新疆昌吉、焉耆等地,都是回回居住地;东

浅析回族的服饰文化

浅论回族的服饰文化 【摘要】:服饰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文化,普遍受到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民族都有着 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特征,显示出不同的审美观、价值观。 回族服饰作为回族文化的载体和象征,体现出了回族人民的 民族心理以及历史特征、宗教思想的内涵。本文通过对回族 服饰的色彩、形式、禁忌等的描述,分析伊斯兰教对回族服 饰的影响,揭示了回族独特的服饰文化观。 【关键词】:伊斯兰教,回族,服饰文化 回族发端于唐宋之际,发展形成于元明时期,回族服饰文化是与回族 这一多元共同体相伴而生的,是由来自域外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波斯等地区穆斯林服饰文化不断和中国服饰文化逐渐融合而形成的,沉积了回族先民数百年来的智慧结晶,体现着回族的民族心理,承 载了大量的回族精神文化层面上的信息。因此可以看出回族服饰不 仅是世界穆斯林服饰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一部分, 在2006年,回族服饰已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 护与发展回族服饰应受到我们的重视,了解回族穆斯林的传统服饰 以及一些禁忌对于我们每一个穆斯林来说是必要的。 回族作为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密不可分。 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且是一种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伊斯兰文化的渊源《古兰经》和《圣训》其表现形式不仅反映在伊 斯兰的信仰中,而且体现在穆斯林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之中。就 回族来说,民族共同体和伊斯兰文化意识形态一开始就息息相关, 伊斯兰文化不仅塑造了回族的基本心理素质,规范了回族穆斯林的 文化行为及生活习惯,同时对回族服饰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回族服 饰是回族文化中特有的组成部分,经过了长期的历史沉淀,它的形成、发展及变化受到宗教、地区、时代以及其他民族习俗等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和指导,从伊斯兰的文化价值、审美观出发,阐释了回族穆斯林在服饰上的颜色、形式以及图案等 的规定以及选择,形成了具有美观、端庄、俭朴等特色的且表现出 民族心理及审美观念的回族服饰文化,其中蕴含着回族人对美的创 造和对美的追求,投射出富有回族传统特色的服饰特征。回族人民在

回族经字画有何民族特点 回族文化

回族经字画有何民族特点回族文化 无论在在回族清真寺的殿堂门楣上,或是回族人家屋内、清真饭店的墙上,只要你稍 加留意,就会看到张贴或悬挂在壁间的阿拉伯文书法作品,回族人称之为“经文”或“经 字画”。 这些中国体阿文书法作品,在书写技巧上集阿拉伯书法与伊斯兰装饰于一体,并吸收 了汉字书法的布局、格式、间架、笔法、墨迹、印章等特点,显现出了它独特的艺术效果。 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要抓紧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条件, 争取高产优质。播种过迟,生长期缩短,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坚实。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 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加 强预测预报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即将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准备工作。 墓前有两块高度相同的石碑,大约有6米左右。西面就是“述圣碑”,这是为唐高宗 李治所立的碑文,主要是歌颂唐高宗的功绩。这是由武则天做撰文,唐中宗书写的。 书写与组编极为丰富多彩,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被创作者精心设计和构思,字 的组合、排列及整体选型以及笔画的粗细、长短、曲直、运笔的轻重缓急,配合得非常得体,自然浑成,使笔墨浓淡不一,飞白相同,表现出与汉字书法艺术相类似的风格。在装 饰形式方面,又以汉字书法常用的中堂、横幅、匾额、对联、四扇屏等表现。 鼓舞,大致可分为保山、梁河、盈江、耿马的《长鼓舞》(夏格楞东);陇川的《抬鼓舞》;保山的《水鼓舞》(夏格楞娥);镇康的《佛鼓舞》(夏格楞帕);潞西的《短鼓舞》。 现行的布依文是放弃布壮文字联盟方针之后,于1981年至1985年间拟定的。以布依 族较为集中、语音较有代表性的望谟县复兴镇话(属布依语第一土语区)为基础。 阿文书法艺术品,书写的内容大都是《古兰经》和圣训中的警句、格言,或是伊斯兰 教有关行善止恶、抚危济困之类的话语。有一句话为一幅的,也有几句话为一幅的。 对联的内容也往往是对称的,或是完整的两句名言。排列的顺序或从右至左,或自上 而下。有的用竖写方式草书阿拉伯文,有的用阿拉伯文组成汉字或各种花卉图案。充分体 现出中阿合壁的艺术特点。 贵南地区传统藏绣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全县六个乡镇中沙沟乡、茫曲镇、茫拉乡和 过马营镇四个乡镇是贵南藏绣主要分布地区。全县目前有藏绣艺人约400余人。有丰富的

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_丁宏

西北民族研究 2005年第2期(总第45期)N.W.Ethno 2National Studies 2005.No.2(Total No.45) 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  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文章编号]1001-5558(2005)02-0069-09 ●丁 宏 [摘要] 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以回族为主要载体。历史上伊斯兰教所以能够在中国内地扎根发展,与回族文化认同密切相关。从回族文化认同角度探讨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不仅可以对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汇融合有,而且可以从现实出发,摸索伊斯兰教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模式,并进而探求回族社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 文化认同;回族;伊斯兰教;汉文化 [中图分类号] C95 [文献标识码] A 近代以来,"民族"作为西方民族国家话语中的一种分类系统,被引介到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中,成为国家分类体系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组织的民族识别,确立了中国境内56个民族成分。对于各民族的界定问题,学界一直存有歧义,其中对于回族的族性、认同等方面争论较多。如果用在民族识别中颇具指导意义的斯大林有关民族的四个特征来衡量,回族就不能称为一个独立民族。它居住分散,经济生活与所在地民族的经济生活结成一体,且自形成始即使用汉语文。至于斯大林定义中"表现于共同文化心理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虽然许多学者将其纳入主观意义上的心理认同,但由于将这种认同设立在伊斯兰教信仰的基础上,从而忽略了回族文化的地域性与多样性。 ① 参见丁宏.民族认同意识与回族的形成和发展[J ].宁夏社会科学,1995,(6).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1996,(2).

从回族风俗习惯探讨回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e1473794.html, 从回族风俗习惯探讨回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作者:冶萍 来源:《丝绸之路》2012年第12期 [摘要]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入手,阐述回族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探讨在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下结合而成的回族传统文化,从而分析回族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独具一格的特征。 [关键词]回族;风俗习惯;回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2-0062-02 回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人口居于全国第三位。由于历史的原因,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等省区。回族文化与所有其他民族的文化一样,成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带有民族的传统和特色。 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认为:“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同时它可以分成基本的两方面,即器物和风俗,由此可再分成较细的部分和单位。”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提出了文化模式概念,她非常强调民族文化的个性发展,即独特性。她认为:“人类学把人当作社会的产物来研究。人类学所关注的是一个社群与属于不同传统之其他社群的差别处,也就是一个社群的体质特征、工艺技术、风俗习惯与价值标准。” 回族文化以伊斯兰文化为背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环境,相互影响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特的文化体系。而这些文化都反映在回族的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习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必然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上。就回族来说,它形成于元明时期,生产力较发达,因而回族在生产领域呈现出明显特点:一是他们所从事的主要职业是农业,但对其他行业也都有涉及;二是有相当数量的回族投身于商业活动,并成为回族生产方式或经济生活中最富有活力和特色的一部分。这一切都取决于回族民族性格和生活消费的独特要求,通过经商这种专门生产方式,首先,提供了共同经济生活的条件,推动了回族在全国不同居住区域内的发展;其次,促成了回族对汉语的使用以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从而维系和巩固了回族文化,更促进了本民族的成熟和发展。 二、饮食习俗

清真简介

你知道什么叫“清真”吗? 伊斯兰教在我国古称“清真教”,回族穆斯林,也被称为“清真回回”,伊斯兰教主命五功的“念”,叫念“清真言”,礼拜场所叫“清真寺”,穆斯林制做的食品叫“清真食品”等等。“清真”二字已广为沿用,且为社会所公认。现对“清真”二字的含义,作如下浅探。 信仰的清真 真主赋予人类观察思维的能力,并凭藉理智通过对宇宙万物的分析研究,认识真主的实有与大能。而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有其规律,人们可以去发现并加以利用,但不能创造也无力消灭,只有真主能,除真主外,“一切非主”,这就是“清”。“真”,指真主独一真实。就形体说,真主无所不在;就大能说,真主无所不能。人们用眼睛所看到,用仪器所观测到的一切,都是非原有而是受造的,凡属受造的,都是受支配的。创造者是独一的,任何物不能与之举伴。对此承认与否,是区分信士与非信士最基本的条件。 一个穆斯林如果认真学习和领会了先贤遗留“清真”二字的重大意义,而又力行之,其美好的懿行,就像万紫千红的朵朵鲜花,美化着大好河山,并时时放出宜人的芳香,薰陶着周围人们的身心,使今世逐渐成为互敬互爱、互无亏害的安乐社会,共享真主普慈之宏恩。 行为的清真 建立在信仰清真的基础之上,受信仰清真的指导,这就要遵奉《古兰经》和“圣训”的教导。《古兰经》是真主的启示,而“圣训”是接受真主启示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记录。《古兰经》和“圣训”为

穆斯林昭示了对真主、对事物和对人行为上的规范,遵循之即能走上正道而不致迷路。 伊斯兰教是“两世并重”的宗教,且视今世为后世的栽种之所,今世是后世之因,而后世是今世之果。它对人生和社会不持消极态度,而是积极向上、乐观有为、富有理想的。“行善”、“止恶”,是经典所要求。如谨守拜功,孝敬父母,济助贫困,善待孤儿,命人行好,止人干歹,疏财仗义,为正义而出征等等。反对丑、恶、坏、假,反对赌博,要待人以诚,助人为乐,处事公道,排忧解难,节制私欲,以礼待人,不损人,不歹猜、不强取、不豪夺,讲公德等等,以达到行为上的“清”。这与古人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上可说是一样的。对真主的令行、禁止,要出于心诚,不是沽名钓誉,这就是行为的“真”。 达到行为上的清真,遇事就有准则,生活会有理想和方向。智慧和力量就能用在正道上,今世无亏损,后世无忧惧,以期“两世吉庆”。 饮食的清真 伊斯兰对于饮食,有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从食物来源、食物性质、到饮食卫生,从物质营养到精神需要,都是十分讲究的。其中对肉食类尤为重视。如自死的动物、血液、猪肉、不是奉真主之名而宰的、勒死的、跌死的、触死的、兽类吃剩的,均在禁食之列。死在水中的鱼虾以及变质的食物等均不可食用。 牛、羊、驼、鸡、鸭、鹅等畜类和禽类,按教法有关规定与礼仪

西安回民街导游词介绍5篇

西安回民街导游词介绍5篇 西安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是西安小吃街区。回民街所在北院门,为清 代官署区,因陕西巡抚衙门在鼓楼之北,故名北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安回民街导游词 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 回民街在西安鼓楼的边上,街的北头是一座厚重的城墙。它斑驳的拱门、大块大块的 城砖,总是使人联想到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侠气。曾有人说过,只要到过回民街,你对西安的小吃就不会有遗憾。 回民街不长,也就500米左右,两旁开满了正宗的回民饭店。大多数店家门口,总是能见到几个戴着回民白帽的小伙子在扇火烤肉羊串,阵阵的烤肉香味足以令你垂涎欲滴, 然后决定进去大爽一把,以饱口福。 大名鼎鼎的回民街,街道两旁,近300种的回民风味小吃琳琅满目,香飘四野。更是令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牛羊肉泡馍、白云章饺子、贾三灌汤包、黄桂柿子饼、粉蒸肉、羊肉饼、烤羊肉、酱卤制品等等,全街内或餐饮,或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 特色。 在夜色之下,逛回民街区、品坊上美味,别有一番情趣。西安乃至陕西大多数著名的 小吃都能在此觅到踪迹。由于品种繁多,想要一一品尝,需要一定的时间。想要不留遗憾 的话,在西安游玩时,不妨将此处作为固定的餐饮地,每天选择不同的美食来享用,可谓 一举两得。 油香是一种又圆又厚的油炸面饼。捞油香或者飘油香是非常严肃的事,之前要沐浴净 身(即大、小净)。吃时正面向上,念“太思敏”,撕开吃。 馓子又名环饼、细环饼。面粉中加红糖、花椒水、牛羊奶、油,揉成面团,拉成细条,盘绕成椭圆形馓子坯,炸制而成。 回坊粉蒸肉跟平时说的“南方粉蒸肉”完全是两种概念,更接近的“手抓饭”,基本是米 粉包肉,油比较大。假如吃得惯,那虽说腻是腻点,但是很美味,现在回坊的做法已经融 入了很不错的陕西特色,那就是加入大量的蒜蓉,吃的时候要同时吃生蒜,喝砖茶,能非 常好的去油腻。 麻辣羊蹄:只要走在回坊那条街上,就不难见到一个大铁盘子,里面堆放的是流着汁 水散发着香气的一根根麻辣羊蹄,作为回坊特色,牛羊类制品是这里的独门绝活。所谓“麻辣羊蹄”,其实既不麻也不辣,而是香滑嫩软,上面还撒了芝麻,蹄筋酥软,入口缠绵 不绝,再合着芝麻、椒盐的香气,回味无穷。

回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回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回族文化起源于干旱地区,通过文化迁移逐渐影响全国各地。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回族文化深受地理环境影响,当然回族文化也深刻地影响着地理环境。研究回族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论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还是个人素质的提升都会带来促进作用。 标签:回族文化、地理环境、关系 回族是中东阿拉伯、波斯族系并融入的大量汉族为主体,兼容吸收了蒙、维等民族的穆斯林民族[1]。隋唐时期亚洲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商人通过海上“香料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来华,从事商贸往来,十三世纪初,因成吉思汗西征,又有大批中亚、西亚一带的各族人迁徙到中国内地或边疆,他们和原来就定居在我国内地的回回以及当地原住民族女性通婚,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在外来民族中以波斯、中亚诸族和阿拉伯男性为主体,构成了回族的主要来源,在本土民族中以汉族女性为主体。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2]。共同地域、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两个基本特征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前者是民族文化,后者是地理环境,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两方面:地理环境影响甚至决定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反过来也影响地里环境,回族文化也不列外。 回族文化是回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具体表现在饮食、服饰、丧葬、建筑、农业、名族意识等方面。自然地里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回族文化都有影响。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阶段,自然地理环境对回族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回族的先民主要是来自中亚、西亚和中国的西北地区,这些地区最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干旱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回族文化的所有方面都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干旱,中亚、西亚及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加之气温日较差较大,在绿洲地区适宜种植蔬菜瓜果及少量的旱作作物。这种农业结构对回族的饮食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如回族不吃猪肉,主要吃牛羊肉和禽类以及鱼肉等,因为干旱的环境下粮食作物的产量很低,没有较多的淀粉类的饲料来养猪,但有广阔的草场饲养牛羊等大牲畜,而且畜牧业的很粗放,主要是逐水草而居,所以捕鱼和狩猎是获取食物的辅助性措施,因此肉食中还包括禽类和鱼肉。肉食以牛羊肉为主,导致对浓茶、苦李等食物的需求。干燥晴朗的天气,太阳辐射较强,风沙较大,回族同胞为适应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在服饰的设计上多采用白色以减少太阳辐射,而且戴小帽和头巾减轻风沙的危害。在农业社会,干旱环境下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导致回族的丧葬形式很简单。回族的普通建筑(民房)也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游牧地区回族像蒙古族一样采用了可移动的蒙古包式的建筑,在绿洲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建筑相应变成屋顶可积

回族建筑的色调全解

回族建筑的色调(组图) 色调是建筑外观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回族建筑多以绿色为主色调,配以白色、黄色,变多无穷。 绿色象征大自然,象征生命,给予人们安宁、祥和的感觉,因此回族常用石绿、豆绿、蓝绿等比较稳重的调和色。 绿色的穹隆(固原上店坊清真大寺) 蓝色也是回族穆斯林常用的颜色,常与绿色、白色与黄色相搭配。不过一般不用过于深的色,而是以浅蓝色为主。

浅蓝的地毯庄重清雅(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白色也是回族穆斯林常用的颜色,多用在建筑的内外粉刷,形成了以白为主的风格。同时与黑色搭配,形成庄严肃穆的感觉。 与绿色与相映衬的白色(吴忠清真南大寺) 黄色是西北地区土生建筑的自然色,代表着回族穆斯林赖以生存的土地,有一种纯朴敦厚的感觉,带来欢乐与光明的联想。黄色用在建筑的各个部位,与其他色彩搭配结合,能打破单调感

并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金黄色的给建筑以富丽堂皇的感觉。 回族清真寺建筑艺术(组图) 中国网 https://www.doczj.com/doc/3e1473794.html, 时间: 2008-09-22 发表评论>> 回族自形成之日起,即多杂居于全国各地各民族之中,入乡随俗,其民居多与当地民族,特别是汉族大同小异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回族的清真寺的建筑表现了以伊斯兰文化为体,以汉文化为用的特色。 中国穆斯林清真寺为"哲玛阿提"——聚会的场所。回族清真寺外形吸收了汉族的宫殿式建筑,又吸收了阿拉伯拱顶式建筑,内部装饰多为阿拉伯式的,一般采取几何形图案或艺术文字。清真寺必须坐东朝西,标准的清真寺是"三堂合一"式的,即礼拜堂,经堂、澡堂集中设于寺内。

西吉北大寺 回族清真寺一般可分为宫院型(即四周围墙、走廊)或圆顶型(屋顶为圆拱型)两大类,都以其庄严、神圣、肃穆、幽静为总的审美特征。均由礼拜大殿、讲经堂、宣礼楼、学房和沐浴室几大部分组成,礼拜大殿为其主体建筑。早期的回族清真寺多圆顶式,即阿拉伯式。明代以后的回族清真寺多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古代宫殿式的建筑,布局多为四合院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