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财产保险行业数据

2013年财产保险行业数据

2013年财产保险行业数据
2013年财产保险行业数据

2013年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

知》(财会[2009]15号)后,各保险公司按照相关口径要求报送的数据。

2、原保险保费收入为本年累计数,数据来源于各产险公司报送保监会月报数据。

3、原保险保费收入为各产险公司内部管理报表数据,未经审计,各产险公司不对该数据的用途及由此带来的

4、由于计算的四舍五入问题,各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可能存在细微的误差。

2013年保险业经营情况表

2020-2-8

(金融保险)中国保险产业分析报告

99中国保险产业分析报告 日期:1999-10-31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风险经济,保险是保障市场经济稳定和有效运行的前提。在市场经济下,保险业对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为经济风险提供补偿,也可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来源。它一方面以收取保险费的形式,将社会分散的资金积累成保险基金,以最小的劳动耗费和合理的赔付支出,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同时为保险公司自身创造更多的基金积累和利润。这主要体现为保险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用积累的保险基金来补偿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因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给付保险金,为社会提供必要的保险保障,从而起到"精巧的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第一章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同其它金融市场一样,中国的保险业和保险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改变了过去那种独家经营、险种单一、收入微小、增长缓慢、缺少法制的状况。 一.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有竞争的保险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尽管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统一经营中国保险市场的体制有其特定的客观原因,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缺乏有竞争的体制,导致中国保险业活力不足、经营效率低和费率水平过高。为了促进中国保险业的竞争的发展,国家主

管部门,除继续支持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发展外,又陆续批准设立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全国性、综合性保险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在试点建立综合性保险公司的同时,从1988年起开始尝试建立专业经营的人寿保险公司,分别于四川省,大连市,沈阳市,长沙市和厦门市批准设立了5家人寿保险公司。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先后组建17家人寿保险公司。人保公司在这17家人寿保险公司中都有一定的股份。此外,另两家非寿险公司,天安保险公司和大众保险公司分别于1994年10月和1995年1月成立。保险法颁布后,将17家专业保险公司全部并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设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和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并于1996年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批准设立了新华人寿,泰安人寿2家寿险和华泰保险,永安保险和华安保险3家非寿险公司。到1997年1月,中国共有中资的非寿险公司6家,寿险公司2家和综合性保险公司3家,保险业的员工约有14万。1996年保费总收入77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寿险为324亿元人民币,非寿险为452亿元人民币。这样,截止到目前,中国已有31家保险公司,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多家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格局。于此同时,鉴于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一些企业和企业集团正在筹建保险机构,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其中有的已向保险监管部门提出设立保险公司的申请报告。在我国各大城市开设代表处达数年之久的外国保险公司亦急于进入我国市场。这些都将增加保险市场的主体,促进保险市场的发育。再者,保险中介人制度的实施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代理人在我国保险界是启用得较早的一种中介人组织,也是今后将要大力发展的一种中介模式。1996年12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内各城市组织了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有近20万人参加,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保

xx财产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xx财产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本文通过对xx产险市场发展所处的自然和经济环境及现状做出的数据分析,提出了xx产险市场发展中显露出的一些主要问题。从需求、供给、监管和法律法规的角度,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粗略预测了xx产险市场的发展潜力,并对xx产险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一、xx财产保险市场现状 (一)供给主体情况。目前,xx产险市场主体共有5家,分别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这5家公司的经营情况见表1。 (二)保费收入及增长速度。从保费收入总量看,业务总量持续增长,产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疆2005年产险承保额达2283亿元,实现保费收入1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6%;财产险赔款7.8亿元,比上年增长5.46%,相对于保费收入的增长要小得多。近年来,全区财产险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

均保持在10%以上,除2000年外,其余几年都大大超过了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但与区内寿险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仍有差距。 (三)市场份额。由表1可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占xx产险市场的半壁江山,它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共同占有xx产险市场90%的份额。但激烈的竞争也让我们看到永安财产保险公司、平安财产保险公司正以更快的速度扩大其业务量,从而分得前两大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一杯羹。 (四)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保险业发展程度和水平。如表2示,xx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均逐年增加。2005年财产险的保险深度为1.03%,保险密度为86.45元。由于统计数据有限,我们以2000年的情况对xx的产险深度和密度与其他国家、地区作一比较,可知虽然xx的保险深度和密度已接近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与经济较发达地区仍有较大的差距,从世界范围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则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明显落后于发展中国家(见表2、表3)与此同时,

大数据时代下保险业机遇与挑战培训讲学

大数据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渗透到各行各业,保险业也不例外。我们搜集保险大数据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了解大数据给保险业带去的机遇。 大数据给保险业带来巨大商业价值 信息技术的进步在现代金融创新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大数据对金融业的影响将是全面和深刻的,金融业的经营理念、风险定价、产品设计、营销策略、客户服务、风险管控、组织构架乃至于金融监管,都必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但是,虽然这些年保险业在大数据战略和网络经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相对于银行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在电子化、数据化、移动化、平台化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不仅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内部数据没有完成整合,甚至数据还处于信息孤岛状态,保险公司对内部数据价值认识也不完整,大部分内部数据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大数据价值变现也缺少应用场景。 而现在我们已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所有商业思维正在转向数据思维,保险业也应该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客户需求、开发产品、运营企业以及进行风险定价。 众所周知,在没有大数据之前,商业数据往往来源于一些被动的调查表格及滞后的统计数据。大数据时代出现之后,海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成为可能。大数据通过全局的数据了解事物背后的真相,相对于以过去的样本代替全体的统计方法,其统计出来的结果更为精确,有利于保险公司精算师计算产品的收益率和产品定价。与此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归纳和演绎出事物的发展规律, 可以帮助人们进行科学决策,帮助保险业进行精准营销。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按照客户需要设计保险产品,依据客户需要推荐保险产品,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合理的金融服务。 另外,在新的竞争格局下,传统金融企业必须充分运用大数据的理念和技术改造自身业务和管理流程,监管机构也必须深刻理 解新的竞争格局对风险防范、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影响,并善于运用大数据来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保监会副主席王祖继就表示,大数据时代保险业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机遇:一是拓宽行业发展空间。满足客户需求是金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使保险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大数据技术可能突破现有可保风险与不可保风险的界限,使原来不能承保的风险变为可保风险,扩大保险业务经营范围。大数据技术在营销领域的应用将能更有效地发现客户和客户的潜在需求,进行精准营销,特别是财产保险中标准化产品的营销。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运用也有利于改善保险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改善行业形象。二是提高行业风险管理能力。大数据技术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将支持保险业更精准地定价,提高承保风险识别能力和理赔反欺诈能力,提升保险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以精算为例,大数据有利于扩大用于估算风险概率的数据样本,从而提升精算的准确度,有利于收集更加多维全面的数据,从而形成更加科学的精算模型,也有利于把整体数据样本进一步细分为子样本,为精准定价提供精算基础。三是提升行业差异化竞争能力。大数据通过对客户消费行为模式的分析,提高客户转化率,开发出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市场需求,实现差异化竞争。四是提升保险业资金运用水平。大数据基于精确量化的承保损失分布,可以提高保险机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可以在资本市场实施更精准的风险投资组合策略,提高保险业在资本市场的投 资回报水平。 为了更好地驾驭大数据对保险行业的改良及改革,保险公司需要从数据获取、应用和组织三大方面构建包括开拓数据来源、建立许可与信任、构建商业应用场景、数据分析与建模、数据存储与整合、组织建设、专注的数据人才、治理和文化在内的八项专业能力。 在被调研公司中,63%的保险公司已将大数据应用于欺诈检测方面,47%的保险公司已在风险评估与定价方面展开实践,对于 大数据在交叉销售、防止客户流失方面的实践分别都达到了32%,但在索赔预防和缓解方面,多数公司还处于观望、摸索阶段。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研究表明,最重要的“改良效应”发生在风险评估与定价、交叉销售、防止客户流失、理赔欺诈检测及理赔预

2013年财产保险行业数据

资本结构中资2013年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 单位:万元

注:1、本表数据是保险业执行《关于印发<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09]15号)后,各保险公司按照相关口径要求报送的数据。 2、原保险保费收入为本年累计数,数据来源于各产险公司报送保监会月报数据。 3、原保险保费收入为各产险公司内部管理报表数据,未经审计,各产险公司不对该数据的用途及由此带来的 4、由于计算的四舍五入问题,各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可能存在细微的误差。 2013年保险业经营情况表

单位:万元 注:1本表数据是保险业执行《关于印发<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09]15号)后,各保险公司按照相关口径要求报送的数据。 2、原保险保费收入为按《企业会计准则(2006)》设置的统计指标,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3、原保险赔付支出为按《企业会计准则(2006)》设置的统计指标,指保险企业支付的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 4、原保险保费收入、原保险赔付支出和业务及管理费为本年累计数,银行存款、投资和资产总额为月末数据。 5、人身保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依据《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09]15号),经过保险混合合同分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后(投连险除外), 未确定为保险合同的部分,为本年度投保人交费增加金额。

6、人身保险公司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为依据《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09]15号),投连险经过保险混合合同分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后,未确定为保险合同的部分,为本年度投保人交费增加金额。 7、银行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存出保证金和存出资本保证金。 8、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缴费指养老保险公司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有关规定,作为企业年金受托管理人在与委托人签署受托合同后,收到的已缴存到托管账户的企业年金金额。 9、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指养老保险公司累计受托管理的企业年金财产净值,以托管人的估值金额为准,不含缴费已到帐但未配置到个人账户的资产。 2 013年全国各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

中国人寿的产业分析

证券投资的产业分析 1.产业的基本特征分析: ⑴从证券市场角度进行的产业分类: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就是国内几家资产过万亿的保险集团之一,就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所以属于保险类上市公司。 ⑵从产业的基本特性分析: 产业决定了企业参与竞争的领域,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成长,所以产业的分析就是证券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的基本特性分析一般包括产业的特性、产业的环境、发展规模、与利润水平等方面。 ①产业的特性: (1)中国人寿业务范围全面涵盖寿险、财产险、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资产 管理、另类投资、海外业务、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并通过资本运作参股了多家银行、证券公司等其她金融与非金融机构。 (2)中国人寿有巨大的资本,技术需求,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 (3)保险业作为一个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的行业,在由成长期向稳定期。 (4)中国国内的几家保险公司凭借其庞大的资金优势与销售渠道占据了国内保险市场巨大部分,所以保险行业属于寡头垄断型产业。 (5)未来的保险产业进一步结合网络信息技术,逐步发展网上保险服务以及其她相关服务。 ②产业的环境: (1)经济环境:经济发展与保险产业发展就是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发展就 是保险产业发展的基础。经济环境就是所有环境中对保险企业营销影响 最大的环境因素,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就是保险业发展的有力支撑。自 80年代以来,我过一直就是世界GDP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时,我国居民收 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居民的收入快速增长证明其消费剩 余不断增大,对保险的现实购买力不断增强。但就是,近年来全球出现经 济动荡,中国的经济环境也面临较大压力,居民收入也收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些也成为了寿险发展的制约因素。 (2)政治法律环境: 我国的很多政策都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比如:我过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家庭增多。但就是,保险业在中国处于发展阶段,税收政策对保险业的支持力度不足。 (3)随着保险市场的开放,保险产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③产业发展的规模 人寿保险市场规模决定于三个因素:人口、购买力及购买意愿,人口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我国有接近14亿人口,就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不考虑其她因素的前提下,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市场。我国的年龄结构变化也十分有利于人寿保险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据预计,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将继续加重,到2031年达到高峰。这也成为了人寿保险发展的有利因素。但就是,

大数据在保险业中的应用_以众安财产保险公司为例

Liaoning Economy 大数据在保险业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大数据技术在保险业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业界人士的关注。本文从大数定律、硬件条件、软件条件等三方面,对保险业应用大数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以我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财产保险公司为例,分析了大数据在保险公司业务费率制定、客户服务和业务开拓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保险业众安财险应用 ◎刘士恒许 静 ——以众安财产保险公司为例 大数据原为IT 行业的术语。所谓大数据,指的就是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分析与处理的信息资产,是一种巨量资料。简而言之,大数据是一种拥有无限量大的海量数据的超大型数据库,是那些超出了正常的处理范围和大小、需要用户采用非传统处理方法处理的数据集。大数据技术在保险业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业界人士的关注,必将成为保险业未来发展的新亮点。 一、保险业应用大数据的可行性分析(一)保险业应用数据的传统 对于传统型数据的应用,保险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发现,在随机现象的大量重复中往往会出现几乎必然的规律,这种规律即大数法则或大数定律。概率论中的大数法则就是保险人计算保险费率的基础,只有在承保大量风险单位的情况下,大数法则才能显示其作用。根据大数定律的另一个特点,风险单位的数量越多,风险的预期损失就越接近实际损失。保险人正是凭借这种方法比较精确地预测风险,合理厘定保险费率。长期的数据分析传统不仅为保险业积累了许多数理分析人才,同时也养成了保险业数据分析的传统和习惯。这些都为保险业应用大数据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保险业应用大数据的硬件条件 数据具有大量、高速、多样、价值的特点,这说明大数据中的数据具有即时性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数据量庞大而复杂,对处理分析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保险业虽然有很丰富的对传统数据的数理分析经验,可是对超大型数据的分析必须依赖专业的存储技术和计算技术。保险公司需要先租赁互联网企业专业的数据存储设备,运用互联网企业的云计算分析能力对数据进行计算,寻求想要的信息。 (三)保险业应用大数据的软件条件 近年来,许多有过传统数据分析基础的人,开始关注大数据的分析,一种新的职业也随之诞生,即“数据科学家”。与传统科学家不同,数据科学家还需要有互联网思维、懂软件程序和统计学。大数据技术仅仅为我们提供参考数据,它是一种信息资源,是一种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工具,但是它不解释信息,对数据的分析解读仍然需要专业人才来进行。由于保险公司的经营方式、经营基础、经营环境和经营对象等方面与其他企业存在明显差异,保险公司应该成立自己的数据分析部门,培养了解自己行业的专业数据分析人才。 二、大数据在保险业中的应用——以众安财险为例(一)众安财产保险公司背景 众安财产保险公司(下文简称“众安”),是我国首家 注:本文系沈阳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数据在保险业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成果 84 DOI:10.14041/https://www.doczj.com/doc/314925124.html,ki.1003-4617.2015.07.034

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

【编者按】本文作者傅志华先生(公众号:傅志华)曾为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数据中心总监以及腾讯公司数据协会会长。在腾讯前,曾就职于艾瑞市场咨询、易观国际、中国互联网协会,并任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副总裁。 数据显示,中国大数据IT应用投资规模以五大行业最高,其中以互联网行业占比最高,占大数据IT应用投资规模的28.9%,其次是电信领域(19.9%),第三为金融领域(17.5%),政府和医疗分别为第四和第五。 根据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报告显示:在大数据应用综合价值潜力方面,信息技术、金融保险、政府及批发贸易四大行业潜力最高高。具体到行业内每家公司的数据量来看,信息、金融保险、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公用事业四类的数据量最大。 不同行业应用大数据技术潜在价值评估

数据来源:麦肯锡《大数据的下一个前沿:创新、竞争和生产力》报告 可以看出,无论是投资规模和应用潜力,信息行业(互联网和电信)和金融行业都是大数据应用的重点行业。由于上一篇《BAT互联网企业大数据应用》(关注微信公众号:傅志华,即可通过历史文章查阅)已经重点介绍了互联网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情况,本文将讲点介绍行金融行业大数据应用情况,下一篇文章将重点介绍电信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情况。 金融行业大数据应用投资分布

从投资结构上来看,银行将会成为金融类企业中的重要部分,证券和保险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介绍银行、保险和证券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情况。 Part1 银行大数据应用 国内不少银行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大数据来驱动业务运营,如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使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实时营销,光大银行建立了社交网络信息数据库,招商银行则利用大数据发展小微贷款。总的来看银行大数据应用可以分为四大方面:

保险行业分析研究

公司所处行业分析研究 一、保险行业: 根据保监会相关统计数据,2017年全年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为36,581.01 亿元,同比增长18.16%,约占4.4%GDP总额,人均保费收入达2,500元/人次,预计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率为16%-20%,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全国保险保费收入预计达到4.5万亿元左右,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5万亿元左右。 2018-2020年处于国家“十三五”规划期,国家经济呈现新常态。保险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机遇方面来说, (1)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宏观环境的持续向好催生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 (2)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移动互联、区块链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保险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促使车险市场格局转变,为中小车险公司弯道加速带来契机; (3)国家政策对农业险、科技险等专业保险的支持促使财产险险种结构优化; (4)监管政策鼓励及人口老龄化促使健康险及养老险快速发展,人身险市场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两年,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长率将在20%左右,保持高速增长,有利于日后众诚寿险公司的业务开展; (5)未来汽车行业清洁能源车兴起,国家加大对新兴产业(新材料、人工智能)的扶持力度,新的用车方式(共享车、网约车等)普及,促使车险产品不断创新,为中小保险公司带来新机遇。 挑战方面而言, (1)互联网技术对保险业渗透加深,行业将面临互联网企业进入保险业的压力;

(2)监管政策趋严,保险公司需及时调整并规范经营行为,在合规环境下创新发展; (3)“商车费改”政策促使行业集中度提升,为中小产险公司带来挑战; (4)汽车购置税退补、外资车企的市场挤压、核心技术不足等因素成为国内汽车行业发展的挑战,预计汽车销量增速放缓,约为3%左右,为车险保费增长带来压力; (5)消费群体转变,消费行为趋向个性化、重视消费体验,移动终端使用率高,原有消费模式、产品、渠道需相应作出调整。 二、财险行业: 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将为保险行业特别是财产险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2017年全年财产险保费收入为9,834.66亿元,2018年财产险行业原保费收入增长率预计在10%左右。车险方面,受汽车市场增幅下降以及车险政策变动影响,车险保费收入增长压力加大,预计车险保费增速与财险保持一致。 财产险的细分险种将进一步呈现高速增长,与国计民生和宏观经济相关的如企财险、货运险、农险和责任保险等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农业集约化和产业化以及持续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农险提供了发展空间。 车险方面,受汽车市场增幅下降以及车险政策变动影响,车险保费收入增长压力加大,预计车险保费增速在10%左右;此外,保监会下发的174号文加强了车险费用管理,预计2018年车险费用率上升趋势减缓,综合成本率将得到改善。 三、汽车行业: 汽车行业方面,2017年全年汽车产、销总量为2,901.5万和2,887.9万辆,增速约为3.03%;考虑到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或引发交通拥堵等多方面社会问题,预计2018年汽车销量增速会进一步放缓,增速水平约为3%;而众诚保险控股股东广汽集团将在2018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努力实现汽车产销同比2017年增长10%以上的业绩目标。

保险科技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当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而瑞士再保险集团则于近期发布观点认为中国将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一大保险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之一,中国的保险科技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过,相比于银行信贷业的大数据风控、移动支付和流程再造以及证券业的智能投顾等新兴概念,中国的保险业则相对传统,推进应用科技的节奏相对保守。 业内普遍认为,保险行业的IT水平落后于银行业十到二十年。其原因有多方面:首先,银行为实时交易,对帐户、数据、准确率要求非常高;保险更多为非实时交易且环节多,从前端的产品设计、营销、承保、核保、理赔、客户服务、风控到后端的财务管理,业务的复杂性、模块独立性与银行业不同。其次,因为业态不同,银行和保险的竞争对象更多为同业,过去的竞争集中在渠道竞争、产品竞争以及代理人规模的竞争,而没有转向科技竞争;随着科技对于保险影响的不断加深,保险公司也在不断地加大科技投入。 从保险业的体量、基础地位、对其它行业的影响以及场景的丰富性来说,科技应用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银保监会的成立,对保险行业的格局又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几年保险科技必将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行业,将有大量的投资机会和优质投资标的出现。 在钛资本新一代企业级科技投资人投研社第15期中,保险科技专家胡武法先生分享了保险科技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机遇。胡武法拥有25年IT领域工作经验,涉及保险、银行等金融行业,并有12年大型保险集团IT信息化建设管理经验。他曾就职于美国国际集团AIG中国子公司美亚财产保险,担任IT 副总裁一职。他此前在中国平安科技公司担任保险新渠道IT开发部副总经理,负责平安保险集团的保险电销及网销业务信息化建设;并曾担任平安银行IT 开发部副总经理职务,也参与了原平安银行与深发展的两行整合工作。胡武法目前任某金融IT类上市公司保险科技首席顾问,负责公司保险科技板块的战略规划及创新业务推进工作。 国内保险市场概况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小组基本结论: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保险市场发展前景看好,保险市场业务收入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放缓,一方面是因为经营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缘于宏观调控的影响。虽然中资保险公司凭借地理优势,在国内保险市场上占有领导地位,但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外资比重将不断增加,会逐步蚕食中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就经营方面来看,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不理想,在投资渠道放宽的背景下,有较多的改善机会。目前产险处于亏损的边缘,经营费用支出需要压缩,主要寿险公司的经营状态尚可。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偏紧,但整体偿付能力尚处于正常状态。保险市场的整体格局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近年来,我国保险密度(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我国保险密度为元,北京、上海、天津分别以2490元、1763元和791元的保险密度位列全国前3位。当前我国保险密度总体上呈东、中、西递减之势,与当地的经济实力成正向关系。2004年我国保险深度为%。全国约三分之二的省份的保险深度在2%3%之间,超过3%的有北京、上海、山西、新疆、辽宁5个地区。就代表保险业整体水平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而言,我国与世界发达水平差距很大。2003年发达国家保险密度平均为2764美元,约为

我国的倍,保险深度平均水平为%,大约是我国的倍。正是由于差距很大,也表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令人看好。表1:近几年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年度保险密度(元)保险深度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二、产险和寿险的市场份额对比 2005年1至7月间,我国保费行业实现业务收入亿元,其中寿险业务收入亿元,产险业务收入亿元,分别占总保费收入的%和%,寿险业务占有显然的主导地位,但产险业务收入的增长率高于人身险。表2:2005年7月底我国保险行业收入构成险种收入(亿元)市场份额同比增长寿险 % % 产险 % % 合计 % %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实际上,寿险在我国保险业发展历程中起步较晚,1982年才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开办,当年的保费收入159万元,不过该业务的发展速度很快,在整个保险市场份额的比例也不断增加,目前已稳定在75%左右的市场份额。同时,寿险业务的种类也不断趋于多样化,已经由80年代的几十种增加到目前的数百种。2000年以前,我国寿险市场上以传统储蓄型产品(非分红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以及补充医疗险)为主。为应对降息对寿险业务的影响,2000年后,我国寿险市场中的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产品以及万能寿险等投资险种相继上市,并取得了快速增长。相对而言,

大数据在现代保险中的运用

大数据在现代保险中的运用 学号:I01114231 姓名:苏文茜专业:金融学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这个词越来越深入人心,信息数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递增。而它们的获取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淘宝页面下看到“您可能会喜欢的宝贝”之类的种种推荐,你会发现那些都是自己看过的相似商品。而在金融领域,各大金融机构也掌握了海量的客户资源,可以将这些资源进行挖掘和分析从而将其转化成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而将这种技术运用于保险营销之中,其带来的效应将是巨大的。 目前,我国保险业普遍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营销方式,其存在众多的缺陷,比如,只注重产品的推销与盈利而忽视了“以人为本”,过多地关注产品的经济效益而盲目推销从而忽视了顾客的真是需求,导致客户资源的流失与不稳定。另外,由于个人资源来源有限,不但导致代理人盲目销售,效率极低而且很难开拓新的客户资源。这些给保险公司的运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所以这就要求保险公司转变商业模式,依托大数据,在品牌宣传、渠道拓展、战略决策等方面提高运营效率。 众所周知,保险是一种无形的商品服务,是一种契约和承诺,保险中的咨询、投保、核保、支付、理赔等后续环节都离不开信息,而最核心的保险精算也必须基于数据和信息的处理。因此,大数据在保险行业中的运用俨然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与必然选择。 一、大数据会给保险业带来的变化 首先,大数据可以拓展保险公司的拓展渠道。这些年来,业界一直在倡导精准营销。把保险产品和服务推送到有需求的人身上。利用大数据,保险公司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搜寻客户,而且准确性也大大提高了。 其次,大数据可以帮助提高盈利空间。大数据为及时掌握有效的需求客户信息,筛选优质客户,降低赔付率,提升盈利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不同客户的信息,对客户风险进行分级,对风险级别高的客户收取较高保费,对风险级别低的客户收取较低的保费。通过客户行为分析留住优质客户,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优质客户群体的持续增长,提升保险公司的盈利空间。 最后,提供及时的理赔服务。在大数据时代,保险公司可以实时获得客户的出险信息,并及时主动地向保险客户提供理赔等服务,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服务水

保险行业分析

保险行业分析 姓名:邓层层 学号:601128068 班级:11级公司理财

一、保险行业目前现状 2013年全行业首季实现保费收入5150.6亿元,相比于2012年同期的4834.8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财险同比增长16.3%;寿险同比增长0.7%;健康险同比增长28.8%;人身意外伤害险同比增长16% 保费增速放缓 四大上市险企2013年首季合计实现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共计2298.31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2293.43亿元仅仅微幅增加0.2%。四家公司增幅出现三降一升的情况,中国人寿(16.73,-0.06,-0.36%)同比增长-1.6%;中国平安[微博](39.92,-0.32,-0.80%)寿险同比增长15%;中国太保(18.95,-0.10,-0.52%)寿险同比增长-4.5%;新华保险(24.99,-0.37,-1.46%)同比下滑10%。 主要原因是新单和银保的低迷。今年第一季度,国寿、太保、平安三家公司个险新单保费均有与前两月保费增幅相比,3月份寿险保费收入呈现出回暖态势。前两个月寿险保费收入低迷的单月下滑的情况出现,其中国寿实现全季度个险新单保费负增长。银保方面,主要险企的保费收入亦持续减弱,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首季寿险银保新单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30%、-25%、-48%、-54%。 退保金额增多 四大上市险企一季度退保金均有大幅上升,合计退保金为343亿元。 国寿第一季度退保金达到200.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02.6%,为四大险企最高。中国人寿解释称,主要是受各类银行理财产品冲击,部分银保产品退保增加。 中国太保报告显示,由于部分银保渠道产品退保增加,该公司退保金达51.72亿元,同比大增19.7亿元,增幅达61.5%,中国平安一季度退保金为17.42亿元,同比增长38.3%,新华保险一季度退保金同比增加54.8%。 赔付支出增加 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保险业原保费赔付支出比去年同期净增加316亿元,增长27%(见图3)。其中,财产险保费赔付支出从572亿元增加到729亿元,同比增长27.4%;寿险保费赔付支出为643.7亿元,同比增长27.7%;健康险保费赔付支出从73亿元增加到89亿元,同比增长22.3%。 中国人寿一季度赔付支出438.6亿元,同比增长40.7%,公司称是部分产品集中满期给付所致。太保一季度赔付支出同比增长19.4%,增加21.43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赔付支出增加的原因在于2008年销售的五年期产品集中到

大数据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14925124.html, 大数据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郑彦 来源:《时代经贸》2017年第06期 [摘要]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的发展,保险行业迎来重要的战略发展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大量的数据,保险公司每时每刻都要积累着大量的数据信息,数据量的级别呈现指数形式增长。而保险的核心基础是大数法则,数据分析与计算决定了保险企业产品的定价能力,所以对大数据分析和掌控能力对保险行业意义更为重大,如何利用大数据,促进业务发展已成为各大保险企业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大数据;精准营销;运营优化;风险管理 一、引言 保险是一种无形的商品或服务,是一种契约和承诺。保险中的咨询、营销、投保、核保、支付、理赔、客户关系管理等都离不开信息。目前,保险行业在大数据战略和运营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截至目前,我国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有网上业务。中国人寿在2015年就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国人寿大数据应用的指导意见》,确立了中国人寿大数据应用的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南,力图全面实施大数据战略,构建全新的数据驱动经营管理新模式。平安与百度联手研究车险用户基于互联网的行为漠式。泰康人寿利用微博数据、社交网站等途径优化品牌管理,加强客户关系等。 二、大数据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不少保险公司开始尝试通过大数据来驱动业务运营,包括精准营销、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等。主要有以下场景。 (一)精准营销 客户营销包括:实时营销、社交网络营销和事件式营销三种。实时营销是根据客户的实时状态来进行营销,比如:客户当时的所在地、客户最近一次消费等信息来有针对地进行营销。社交网络营销目前主要是微博营销,这主要是捕捉用户的言论和行为,并有针对地开展相关营销活动。事件式营销:将改变生活的事件视为营销机会,比如:换工作、改变婚姻状况、置业等。在大数据时代,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精准营销成为营销的新模式。在保险行业市场营销工作中,无论是产品、渠道还是价格,每一项工作都与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息息相关。保险公司需要通过获取数据并加以分析来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进行产品市场定位。保险公司通过积累和深入挖掘客户的消费者的基础信息和消费、服务信息,有助于分析顾客的消费行为和价值趣向,便于更好地为挖掘和开拓市场。因此,大数据中蕴含着出奇制胜的力量,如果企业管理者善于在市场营销中加以运用,将成为保险行业市场竞争立于有利地位。

大数据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探究_王玮

大数据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王玮 被誉为“大数据预言家”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其著作《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认为:“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 正如维克托所言,从商业科技到政府、医疗、教育、经济、人文以及社会的其他各个领域,大数据无处不在,且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作为拥有丰富数据资源的金融保险业,也已开始聚焦数据,希望通过大数据技术谋求保险业变革。 大数据应用是大势所趋,拥有丰富数据资源的保险企业应转变思路,顺势而为,从产品、营销、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应用好大数据,打造新型保险企业。 一、大数据的战略意义 1.大数据的含义 大数据,或称巨量数据,研究机构Gartner对其的定义是:“‘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就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大数据有4个“V”——Volume(大量)、Variety (多样)、Velocity(高速)、Value(价值)。Volume 指的是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Variety,即数据类型繁多,包括文本、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Velocity,即处理速度快,1秒定

律,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Value,是说只要合理利用数据并对其进行正确、准确的分析,将会带来很高的价值回报。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故而,大数据技术具备走向众多企业的潜力,并已成为各行各业争相研究的焦点。 2.大数据时代的三大变革 维克托认为,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一旦思维转变过来,数据就能被巧妙的用来激发新产品和新型服务。 大数据技术在信息提取和分析方面有三个突出的转变:一是更多,不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二是更杂,不再追求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三是更好,不再探寻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 基于上述三点,我们认为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首先,大数据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让我们从因果关系的串联思维变成了相关关系的并联思维;其次,大数据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物质产品的生产退居其次,信息产品的加工将成为主要的生产活动;最后,大数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都将构建在大数据之上。 大数据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它和云计算共同构成了数字信息时代的生态经济系统。 二、大数据引领保险业变革 大数据技术在保险业的应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保险业拥有海量数据;其次,保险是一个基于概率估算的生意,而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是评估概率的最有利的武器。 1.思维变革 企业的核心目标是价值最大化,只有真正为客户着想,服务好客户才能实现此目标。目前,很多保险企业还未能做到这点。原因之一是客户信息不足,客户分析不够。而有效的大数据应用能帮助企业细分客户对象,甄别客户群体,对客户进行还原,从而帮助企业对客户提供针对性服务。这将直接提升客户满意度,使企业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思维变革,即大数据使企业真正有能力以自我为中心改变为以客户为中心。 2.商业变革 现阶段,传统企业也开始逐步由以信息系统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为主的企业信息化向信息化企业转型。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商业模式将基于信息技术基础进行革命性变化。例如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是一家完全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和理赔的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不设立分支机构,没有线下团队,员工大多来自IT和互联网行业。核心团队以互联网思维方式,依托互联网海量的数据资源设计了电商平台责任险、退运费险、航空延误险、手机碎屏险、高温险等新兴保险产品,快速在保险业崭露头角。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度发展,传统保险企业的商业模式已受到了巨大挑战,企业的价值定位需要明晰,目标市场需要细分,销售形式需要变革,服务方式需要创新,盈利结构需要重估。而这些革新均离不开大数据支持。通过大数据,保险企业能以全新的视角来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并据此重构商业模式。可以说大数据改变了企业的商业逻辑。 3.管理变革 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企业的传统管理方式。传统管理方式有着组织化、职能化特点,通常都有一系列制度、流程来约束,决策的形成和落实依赖于组织的层层传递,质量保障和风险管控方式显得低效、笨拙。而大数据可重构企业管理方式,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挖

保险行业分析

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1.市场集中度分析 寿险业、财险业,都归于保险业,却如此不同。有此差别的一个最直接的解释是,新型寿险公司准确地用“产品收益高”来获得客户认可,而财险行业则不容易解决客户的“痛点”,因而小公司难以逆袭。 2015年度保费数据显示,寿险行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下降,保费前十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由2014年的81.7%下降6个百分点,而2014年较2013年降低4个百分点。与之明显不同,财产险行业的三巨头依然保持了六成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人保、平安和太保合计拥有市场份额为64%,相较之下,2014年为64.7%,2013年为64.8%。 寿险行业和财险行业之所以呈现出如此不同的市场竞争态势,一个最直接的解释是,“逆袭”的新寿险公司准确地把握住了“产品收益高”的抓手,赢得了客户并抢占了市场,相对而言,财险行业则不容易找到和解决客户的“痛点”,同时财险业又趋向于服务行业,获取市场份额只能靠价格战,但这类产品对价格并不十分敏感,反而是大公司的网络和经营、服务能力往往都占优势,因此集中度不易降低。 (1)寿险市场集中度分析 2015年,寿险业务取得高速增长。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74家人身险公司共计实现1.59万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5.0%;实现总保费2.42万亿元,同比增长43.1%。 市场规模增长的同时,竞争也越发激烈。《证券日报》记者统计的结果显示,2015年原保险保费前十寿险公司合计市场份额为75.85%,较2014年的81.7%下降5.85个百分点。而在更早的2013年,寿险前十的市场份额还高达85.73%。

另外,2015年前十寿险公司成员和座次亦较2014年有一定变化。 2015年以原保险保费(市场份额)排行的前十家寿险公司为,第一中国人寿(22.96%)、第二平安人寿(13.14%)、第三新华保险(7.05%)、第四太保寿险(6.85%)、第五人保寿险(5.64%)、第六太平人寿(5.04%)、第七富德生命人寿(4.98%)、第八泰康人寿(4.79%)、第九安邦人寿(3.44%)和第十阳光人寿(1.96%)。 2014年前十市场份额依次为,中国人寿(26.1%)、平安人寿(13.7%)、新华保险(8.7%)、太保寿险(7.8%)、人保寿险(6.2%)、泰康人寿(5.4%)、太平人寿(5.1%)、安邦人寿(4.2%)、富德生命人寿(2.9%)和中邮保险(1.7%)。 两年数据显示,“原保险保费收入前十”中,前五家公司位次保持稳定,在六至十位的公司中,2014年“老前十”中有两家公司的位次在2015年获得进一步提升,其中,富德生命人寿提升两个位次,太平人寿提升一个位次。同时,阳光人寿在2015年成为新的“原保险保费前十”成员。 大型寿险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逐渐流失到中小型险企和新险企中,2015年新展业的人身险公司共4家,分别为渤海人寿、国联人寿、太保安联健康、上海人寿,尽管为新成立,但这4家公司合计年度原保险保费亦达到48亿元,市场份额0.31%,而若以总保费指标计算,这4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达0.79%。 (2)财险市场集中度分析 不同于寿险公司市场集中度快速下降的情况,财险市场集中度则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三年来,几乎无变化。2015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3家巨头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为64%,仅较2014年下降0.7个百分点。而2013年,这3家公司的市场份额为64.8%。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预测及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是指将通过契约形式集中起来的资金,用以补偿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业务的行业。保险市场是买卖保险即双方签订保险合同的场所。它可以是集中的有形市场,也可以是分散的无形市场。按照保险标的的不同,保险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一、行业基本情况 保险业的组织形式依其经营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国家经营保险组织 又称公营保险,指国家、地方政府或者其他公共团体所经营的保险机构。 (二)公司经营保险组织 属民营保险组织之一。根据责任形式,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无限公司等形态。 (三)保险合作组织 属民营保险中非公司形式的一种,是一种由社会上需要保险保障的人或单位共同组织起来采取合作方式办理保险业务的组织。有相互保险合作社、相互保险公司、保险合作社等形式。 (四)个人经营保险形式 个人承保保险业务是通过劳合社这一组织开展的。现行《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应当采取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二、历史发展情况简介

1949年8月,由陈云同志主持,在上海召开了有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北5个地区的财政、金融、贸易部门领导干部参加的财经会议。创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建议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来的。1949年9月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同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宣告了新中国统一的国家保险机构的诞生,中国保险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1951年下半年,上海和天津的28家私营保险公司(中外合资与未复业的寿险公司不在内)分别组成太平和新丰保险公司。 1956年8月,太平、新丰两家保险公司通过合并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958年12月,由于认为人民公社化后,保险工作的作用已经消失,财政部决定停办国内保险业务。除上海、哈尔滨、广州、天津的保险业务办理到1966年外,其余国内业务全部停办。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历史时期。在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1979年4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行长会议纪要》,作出了“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策。同年11月,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使我国停办20多年的国内保险业务开始复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991年4月,交通银行保险业务部按分业管理的要求而分离出来,组建了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也将总部设在上海。中国太平洋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