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作图示刚架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试作图示刚架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试作图示刚架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试作图示刚架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试作图示刚架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梁地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常用弯矩图

5-7.试列出下列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首先求出支座反力。考虑梁的整体平衡 由 0,0=+?=∑e RA B M l F M 得 l M F e RA - = 由 0,0=-?=∑e RB A M l F M 得 l M F e RB = 则距左端为x 的任一横截面上的剪力和 剪力图 弯矩表达式为: ()l M F x F e RA S -== ()x l M x F x M e RA ?- =?= 剪力方程为常数,表明剪图应是一条平行梁轴线的直线;弯矩方程是x 的一次函数,表明弯矩图是一条斜直线。( 如图) 解:首先求出支座反力。考虑梁的平衡 由 04 5 2,0=??-?=∑l l q l F M RB c 得 ql F RB 8 5= 由 021 ,02=+?=∑ql l F M RC B 得 ql F RC 2 1 -= 则相应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为: AB 段:(2 01l x ≤≤) ()()21 11 12 1qx x M qx x F S -=-= BC 段:(2 322l x l ≤ ≤) 剪力图 弯矩图

()()? ?? ??-?+??? ??-??-==-= 285428 21852222l x ql l x l q x M ql ql ql x F S AB 段剪力方程为x 1的一次函数,弯矩方程为x 1的二次函数,因此AB 段的剪力图 为斜直线,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BC 段剪力方程为常数,弯矩方程为x 2的一次函数,所以BC 段剪力图为平行梁轴线的水平线段,弯矩图为斜直线。(如图) 5-9 用简便方法画下列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由梁的平衡求出支座反力: KN F KN F RB RA 12,8== AB 段作用有均布荷载,所以 AB 段的剪力图为下倾直线,弯矩图为下凹二次抛物线;BC 段没有荷载作用,所以BC 段的剪力图为平行梁轴线的水平线段,弯矩图为直线。 在B 支座处,剪力图有突变,突变值大小等于集中力(支座反力F RB )的大小;弯矩图有转折,转折方向与集中力方向一致。(如图) (5) 解:由梁的平衡求出支座反力: KN F KN F RB RA 5.6,5.3== AB 与BC 段没有外载作用,所以AB 、BC 段的剪力图为平行梁轴线的水平线段,弯矩图为直线;CD 段作用均布荷载,所以CD 段的剪力图为下倾直线,弯矩图为下凹二次抛物线。

怎样快速绘制剪力图和弯矩

怎样快速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毛和业 (黔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贵州,都匀 558022) 摘要《工程力学》是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目前高职高专、中职学生文化素质不高,而在本门课课时安排不多情况下,如何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计算方法至关重要。在工程构件中,最常见的变形形式是弯曲变形和弯扭组合变形。它们的强度计算必须以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来找到危截面为前提,而这一绘制过程复杂,计算量大。因此,根据各种载荷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规律对这一过程进行简化,找到一种学生易于掌握,且准确率高的方法,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与工程实际中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剪力图弯矩图绘制快速 How to draw the shearing force diagram and bending moment diagram rapidly MAO He-ye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Department,Qiannan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Duyun 558022,China ) Abstract: Engineering Mechanics is an important basic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 variety of engineering courses. because the culture lever of the students in High-V ocational school、High-Technological academy and Middle-V ocational school is not rich and the hour of the course is limited, How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and basic compute method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se students. Base on the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he course, A simple、easy、rapid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drawing the shearing force diagram and bending moment diagram is summarized for the purpose of increasing the study efficiency of the students. Key words: shearing force diagram; bending moment diagram;draw;rapid 1、引言 《工程力学》是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特别对于机电类专业,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如《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汽车理论》等乃至于对今后的工作至关重要。目前中职、高职高专《工程力学》课程的学时数一般安排在80学时左右,其内容包含了静力学、材料力学和运动力学三个部分。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对构件正确进行运动分析,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中必备的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从而解决强度和刚度计算中的强度校核、计算截面尺寸、确定许可载荷三类问题。在以上三类问题的计算中,都是以危险截面为前提,而剪力图和弯矩图正是用平行于梁的坐标表示梁截面位置,用垂直于梁的坐标表示剪力或弯矩的大小,它能形象准确找到危险截面。因此,能否正确绘制出剪力图和弯矩图,关系到整个计算的成败。而这部分内容则是在《工程力学》教材中所有篇幅较多,计算量较大的内容之一。目前高职高专或中职学生普遍文化素质较差,加上本课程课时较少,的确给教学以及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带来了很大难度。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工程力学》教学的实践,总结出在两图的绘制中快速且学生容易掌握的方法,供从事该门课的教师参考。 2、传统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步骤 (1)根据梁的受力情况,计算约束反力 可根据已知条件,包括受力情况及约束类型,用静力平衡方程进行计算,对学生来说能较容易解决。 (2)对梁进行分段,列出各段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分段时须先找到分界点,把每两个界点之间的部分作为一段。一般把梁上以下点作为分界点:集中力作用处(包括主动力与约束反力)、集中力偶作用处及均布载荷的起止点。这点对于学生掌握来说也不难。接下来需列出每一段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这个过程是较繁琐的,每段列两个方程,且须确定各分段函数的定义域。 (3)确定各界点的剪力值和弯矩值 根据各段的剪力与弯矩方程,计算各界点的值,这个过程也较复杂。特别对于梁中段的界点,往往要分别计算其左侧及右侧的剪力值和弯矩值。 作者简介:毛和业,出生年月:1959年10月,贵州瓮安人,黔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机电技术应用

《材料力学》中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快易绘图法

《材料力学》中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快易绘图法[摘要]在《材料力学》中,绘制平面弯曲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是“直梁的弯 曲”一章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规律绘图法用到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导数等相关知识,对于数学基础不很扎实的中专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本文中作者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来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其方法更为简便快捷。 [关键词]剪力图弯矩图面积 在《材料力学》中,直梁的弯曲变形是杆件受力变形的基本形式之一,在对梁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时,通常要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即把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用函数图象表示出来)以便清楚地看出梁的各个截面上剪力和弯矩的大小、正负以及最大值所在截面的位置。目前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最常用的规律绘图法中用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导数等相关知识,这对于数学基础不很扎实的中专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通过教学,作者在原有绘图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代替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导数来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的规律,谨供广大同仁参考。具体方法为:从上至下依次画出直梁的受力分析图——剪力图(直角坐标系)——弯矩图(直角坐标系),其图象遵循“平行线——斜直线——抛物线”的顺序,其剪力和弯矩的变化值等于对应的上一个几何图形的面积,其它事宜与原方法同。 例:一外伸梁受力如图a)所示,已知P=6kN,q=2kN/m,a=1m,绘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求支座反力NA和MA 选整个梁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方程求得NA= 10kN,MA= 18kN.m。 (2)绘制剪力图 A点作用有向上的集中载荷NA和逆时针转向的集中力偶MA,因集中力偶对剪力图没有影响,故剪力图只在集中力NA的作用下从零值向上突变10 kN; A、B点之间的剪力图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B点作用有向下的集中力P,剪力图向下突变P=6kN,变为4 kN; B、C之间的剪力图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CD 段作用有向下的均布载荷q=2kN/m,所以剪力图为从4 kN开始向下倾斜的直线,因此D点剪力值为4 kN -4 kN=0,如图b)所示。 (3)绘制弯矩图 A点作用有逆时针转向的集中力偶MA= 18kN.m,故从A点零开始,向下突变18 kN.m,AB段剪力图为位于x轴上方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因此其弯矩

弯矩图绘制方法

弯矩图绘制方法 1、基本方法: 采用“截面法”,运用静力平衡方程式(ΣX=0、ΣY=0、ΣM=0等)求解控制截面的内力(弯矩、剪力)。控制截面的内力求解后再勾绘弯矩图。 1)确定内力符号的规律为:“左上剪力正、左顺弯矩正”;“右下剪力正、右逆弯矩正”。 2)确定内力数值的规律为:剪力Q等于截面任意一侧所有外力沿梁轴垂直方向所作投影的代数和;弯矩M等于截面任意一侧所有外力对该截面形心的力矩的代数和。 2、勾绘弯矩图时线型处理: 除构件受“均布荷载”作用、其弯矩图是曲线外,其余均为直线。 3、弯矩图所画位置: 1)正弯矩画在杆件的下方,负弯矩画在杆件的上方。 2)使杆件下部受拉的弯矩为正,上部受拉的弯矩为负。 3)弯矩图画在杆件纤维受拉的一侧。 4、剪力图所画位置: 1)正剪力画在杆件的上方; 2)负剪力画在杆件的下方; 3)使杆件截面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剪力为正剪力; 4)使杆件截面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剪力为负剪力; 5)一般情况下,剪力与杆件所受外力的方向相反。 5、弯矩图叠加时注意事项: 1)叠加时以基线为标准,不是以其中某直线或斜线为基准; 2)叠加时要注意正负弯矩的抵消,应先计算每个控制截面的弯矩值,然后勾绘。 6、刚结点会在节点处产生负弯矩,铰结点不会在节点处产生负弯矩。在绘制弯矩图时,只要杆件端部是铰结点,则该节点处的弯矩必为零! 注意:弯矩M、剪力Q、分布荷载q之间的关系在绘制内力图上的应用: 1、设梁上作用有任意的分布荷载q,规定q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2、若梁上某段没有分布荷载: 1)该段的剪力图是一条平行于梁轴的直线,剪力Q为一常数; 2)该段弯矩图为一条直线,分以下3种情况: (1)当剪力Q=常数>0时,弯矩图为一下斜直线(\); (2)当剪力Q=常数<0时,弯矩图为一上斜直线(/); (3)当剪力Q=常数=0时,弯矩图为一水平直线(—); 3、若梁上某段作用有分布荷载: 1)该段的剪力图是一条斜线,分布荷载q为一常数; 2)分布荷载q为一常数,分以下3种情况: (1)当分布荷载q=常数>0时,Q图为一上斜直线(/),弯矩M图为上凸曲线(∩); (2)当分布荷载q=常数<0时,Q图为一下斜直线(\),弯矩M图为下凸曲线(∪); 4、在剪力Q=0处,弯矩M有极值。即在剪力Q=0的截面上,弯矩M有极值(极大或极小)。

剪力图弯矩图快速画法口诀

剪力图弯矩图快速画法口诀 剪力图快速画法口诀 外伸端,自由端,没有P力作零点。 无力梁段水平线,集中力偶同样看, 均布荷载对斜线,小q正负定增减, 集中力处有突变,左顺右逆画竖线, 增多少?降多少?集中横力作参考。 弯矩图快速画法口诀 弯矩图,较复杂,对照剪图来画它,自由端,铰支端,没有力偶作零点。剪图水平弯图斜,剪力正负定增减,天上下雨池水满,向上射出弓上箭。剪图轴线交叉点,弯矩图上极值点。均载边界无横力,光滑吻接无痕迹。集中力处有转折,顺着外力折个尖。集中力偶有突变,反着力偶符号弯,升多少?降多少?集中力偶作参考。 弯矩图形已画完,注意极大极小点, 数值符号截面点,三大要素标齐全。

7.2.1 截面法求内力 问题:梁在发生平面弯曲变形时,横截面上会产生何种内力素?在横截面上会有几种内力素同时存在?如何求出这些内力素? 例:欲求图示简支梁任意截面1-1上的内力。 1.截开: 在1-1截面处将梁截分为左、右两部分,取左半部分为研究对象。 2.代替: 在左半段的1-1截面处添画内力、,(由平衡解释)代替右半部分对其作用。 3.平衡:整个梁是平衡的,截开后的每一部分也应平衡。 由 得 如取右半段为研究对象,同样可以求得截面1-1上的内力和,但左、右半段求得的及数值相等,方向(或转向)相反。 7.2.2 剪力和弯矩 是横截面上法向分布内力分量的合力偶矩,因在纵向对称面内且与截面垂直,故称为截面1-1的弯矩。 由于取左半段与取右半段所得剪力和弯矩的方向(或转向)相反,为使无论取左半段或取右半段所得剪力和弯矩的正负符号相同,必须对剪力和弯矩的正负符号做适当规定。

剪力的正负: 使微段梁产生左侧截面向上、右侧截面向下的剪力为正,反之为负。 弯矩的正负: 使微段梁产生上凹下凸弯曲变形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 归纳剪力和弯矩的计算公式: (截面上的弯矩等于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取力矩的代数和。)公式中外力和外力矩的正负规定: 剪力公式中外力的正负规定:截面左段梁上向上作用的横向外力或右段梁上向下作用的横向外力在该截面上产生的剪力为正,反之为负。以上可归纳为一个简单的口诀“左上、右下为正”。 弯矩公式中外力矩的正负规定:截面左段梁上的横向外力(或外力偶)对截面形心的力矩为顺时针转向或右段梁上的横向外力(或外力偶)对截面形心的力矩为逆时针转向时,在该截面上产生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以上也可归纳为一个简单的口诀“左顺、右逆为正”。 例7.1 简支梁如图所示。试求图中各指定截面的剪力和弯矩。 解(1)求支反力设、方向向上。 由 可求得 (2)求指定截面的剪力和弯矩

快速绘制剪力图_弯矩图_骆行

快速绘制剪力图、弯矩图 骆 行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610031)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快速绘制剪力图、弯矩图的方法,能够较快地、准确地绘制出承受弯曲的构件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关键词:剪力图 弯矩图 绘制 快速 Abstract:to sum marize a method w ith w hich shearing force diagram and bending mo -ment diagram could be protracted rapidly in teaching practice so that both above of the com -ponent bearing curve could be ploted comparatively apace and accurately. Key word:shearing force diagram,bending moment diagram,protract,rapidly 中图分类号:TH 12612 在工程实际中,有不少的构件在工作时要承受弯曲。如火车轮轴、滑轮轴要承受弯曲,车床主轴、减速器中安装齿轮的轴等要同时承受扭转和弯曲。在设计这些构件的过程中,必须计算其弯矩(或同时计算扭矩),根据构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等对构件进行设计计算。在这些计算中需要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据此判断何处的剪力和弯矩最大,结合截面的尺寸判断危险截面的位置,对危险截面进行计算。当有几个可能的危险截面时,应该同时进行计算并进行比较。快速、准确地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对设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1 传统剪力图、弯矩图的画法 1.求出构件上所受全部外力: 2.把构件进行分段,每两个外力(力偶)之间 为一段,若有n 个外力(力偶),就必须分成(n-1)段; 3.分段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在每段中任选一个截面取分离体,画受力图,列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这一步的计算要重复n-1次,即列出 n-1个剪力方程和n-1个弯矩方程; 4.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在x )Q 和x )M 坐标系中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例如图1所示转轴,按传统的画法画AC 段剪力图、弯矩图的步骤如下: 图1 转轴受力图(1)求出轴上全部外力; (2)该轴上有四个力,所以应该把轴分为三段; (3)用截面法,在两外力作用面之间的AC 段内任取一距A 端为x 的截面,画出截面以左的一段轴的受力图,根据该段轴的平衡条件列出该截 面上的剪力和弯矩的表达式(即剪力方程和弯矩

重点_结构力学复习题

《结构力学I》期末复习题 1. 试画出图示静定梁的弯矩图和剪力图。 P a a a a a 2.试 画 出 图 示刚架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各杆长均为l 。 3. 试 求 图 示 桁 架各指定杆的轴力。已知F= 30kN 。 3×4=12m 3F 2 3 1 3m 3m 4 D A C 4kN/m B 10kN D C b a c F F 2×2=4m 2×3=6m 4 8m 3 4kN/m

三、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1.用图乘法计算图示荷载作用下外伸梁C点的竖向位移Δcy。 2.试画出图示结构的弯距图。并求C点的水平位移和D点转角。已知三杆长均为l,EI为常数。 D C 2F 3F b a c 4m 4×3=12m

3.试绘制图示静定结构的弯矩图,并求A 点的垂直位移和B 点转角。已知三杆长均为3m 。各杆EI 均为10000kNm 2。 4.试绘制图示静定结构的弯矩图,并求A 点的垂直位移。各杆EI 均为5000kNm 2。 四.力 法 1.试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绘制弯矩图。已知二杆长均为l ,EI 为常数。 q 5kN

2.试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绘制弯矩图。已知两杆长均为l,EI为常数。 3.试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绘制弯矩图。已知三杆长均为l,EI为常数。 4.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M图。已知二杆长均为l,E I= 常数。

五、位移法 1.建立图示结构的方程,求出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已知三杆长均为l,EI为常数。 2.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绘制弯矩图。已知两杆长均为l,EI为常数。 q 3.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绘制弯矩图。已知三杆长均为6米,EI为常数。

剪力图弯矩图例题

第6章典型习题解析 1.简支梁受力如图a 所示。试写出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求支座反力 由平衡方程 ∑=0B m 和∑=0A m 分别求得 ql R A 83=,ql R B 8 1= 利用平衡方程∑=0y 对所求反力进行校核。 (2)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以梁的左端为坐标原点,建立x 坐标,如图a 所示。 因在C 处分布载荷的集度发生变化,故分二段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AC 段: qx ql x Q -=83)(1 )20(l x ≤< 212183)(qx qlx x M -= )20(l x ≤≤ CB 段: ql x Q 81)(2-= )2(l x l <≤ )(81)(2x l ql x M -= )2 (l x l ≤≤ 3.求控制截面内力,绘Q 、M 图 Q 图:AC 段内,剪力方程)(1x Q 是x 的一次函数,剪力图为斜直线,故求出两个端截 面的剪力值,ql Q A 8 3=右,ql Q C 81 -=左,分别以a 、c 标在x Q -坐标中,连接a 、c 的直 线即为该段的剪力图。CB 段内,剪力方程为常数,求出其中任一截面的内力值,例如 ql Q B 8 1 -=左,连一水平线即为该段剪力图。梁AB 的剪力图如图b 所示。 M 图:AC 段内,弯矩方程)(1x M 是x 的二次函数,表明弯矩图为二次曲线,求出两个端截 面的弯矩,0=A M ,2 16 1ql M C =,分别以a 、c 标在x M -坐标中。由剪力图知在d 点 处0=Q ,该处弯矩取得极值。令剪力方程0)(1=x Q ,解得l x 83=,求得21128 9 )83(ql l M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