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工作方案

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工作方案

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工作方案
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工作方案

2013年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案件防控工作方案

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和案件的发生,不断提高案件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完善制度,加大制度执行力,堵塞管理漏洞,促进省、市、县各级班子和条线管理部门忠实履职尽责,全面提升案件防控整体质量和水平,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银监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建立起“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案件防控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案防工作制度,充分发挥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在案防工作中的作用,实现“以查促防”,切实落实案防工作责任,做到从严治社,标本兼治,强化制度建设和内控执行力,全面构建起内部治理、风险控制、责任追究为一体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有效遏制案件的发生,实现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安全、稳健、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13年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工作目标是严格控制新案发生率,提高案件成功堵截率,加大疑似案件

化解率,降低案件资金损失率,确保案件数量、案件金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目前我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风险隐患

从2012年信贷风险深度排查情况看,2013年案件形势不容乐观,经营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从制度建设上看,新开办业务品种的制度和流程缺少风险评估、论证环节;部室与部室之间的制度缺少兼容性;部分老的制度的时时性、时效性已经跟不上经营管理的要求。从管理上看,管理漏洞较多,执行力不到位,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权利和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道德风险频发。从操作上看,条线之间、岗位之间缺少制衡,领导者、管理者指令代替制度,合规意识较差,操作风险隐患较大。风险隐患的具体表现形式:(一)发展规划条线:一是储户委托内部职工代理开办存折或鹤卡,储户鹤卡及存折保留在信用社内部人员手中,为内部人员擅自支取客户资金提供了便利;二是储户开办存折或鹤卡,密码单一或若干卡一个密码,特别是部分农民补贴的资金存折(卡)仍继续使用初始密码,密码很容易被盗用;三是柜员办理存款业务进行抹账交易,由于道德缺失,盗取信用社资金;四是非本人挂失、信用社内部人员代理挂失或无效证件挂失,盗取、冒领客户资金;五是伪造变造存单或鹤卡;六是公款私存,特别是虚增贷款、派生存款并存入信用社

员工个人账户或挪作他用,额度较大,占用时间较长;七是擅自挪用企业存款账户资金,转入其他金融机构存款账户或内部资金存款账户。

(二)信贷管理条线:一是“一证通”贷款,内勤人员盗取客户信息,直接打印借据,盗取信用社资金;二是发放顶冒名贷款,内部人员侵占、挪用信贷资金;三是信用社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参与民间借贷行为,获取非法收入;四是制证公司制作他项权利证书,内外勾结办理虚假抵押贷款或无效抵押贷款;五是外勤人员冒领他人贷款;六是截留客户委托还款资金;七是私刻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公章,发放虚假保证贷款;八是违规违纪贷款转为村集体贷款或置换、核销贷款;九是没有真实交易背景办理票据贴现业务;十是与担保公司合作保证金不足,贷款放大,比例过高,反担保虚假;十一是信贷资金流向非法融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中介机构。

(三)会计结算条线:一是营业机构内勤人员逆程序操作,岗位之间失去制衡,形成操作风险;二是结算资金恶意透支,形成挤占、挪用清算资金;三是柜员卡的授权管理仍然存在他人代理授权行为,并且授权过程没有对业务交易进行核实;四是对账环节仍然存在盲点,重视银企对账,忽视内部资金账务核对,内部资金核算随意性较强,篡改会计科目,有意弄虚作假;五是私自代客户开立鹤卡,擅自支取鹤卡资金。六是存

在内外勤混岗操作现象,存在内勤内部操作混岗现象;七是库存现金管理混乱,存在白条顶库、挪用库存现金、空库倒贷现象,存在空库增加存款、空库增加股金现象;八是“印、押”管理无序、违规使用。

(四)资金营运条线:一是各联社制定的相关票据规章制度没有进行风险评估论证,没有备案,票据转贴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二是票据规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三是向个人或中介机构收票,违规违纪办理票据业务,存在道德风险;四是票据业务检查不及时,票据业务不在票据科目核算,致使资金体外循环,导致票据业务管理混乱。

(五)财务管理条线:一是私自动用“五险一金”账户资金;二是虚列存款手续费支出;三是不良贷款清收随意提高手续费提取比例或正常贷款提取手续费;四是账外分配手续费或专项奖励;五是擅自出借固定资产或低价处理固定资产;六是恶意串科目扩大支出;七是虚假发票列支。

(六)电子银行管理条线:一是开立无效卡或人为无效刷卡,加大业务成本支出;二是鹤卡资金划转过程中的可疑性交易没有做到实时监控,亟待建立使用鹤卡监测系统;三是农民自助服务终端存在安全隐患;四是与贷款关联鹤卡的开立、使用存在制度缺失问题,信用社内部人员掌管大量客户鹤卡,随意支取客户资金。

(七)科技信息条线:一是在科技项目建设上,各部门提出的业务需求不够全面,项目竣工后不停地补充完善,与初始时的项目目标偏差过大,适用性、时效性和稳定性较差;二是各个系统科技建设的稳定性有待完善和提高,没有实现风险管理全流程的信息化、数据管理的集中化、风险控制的自动化。如远程授权系统、实时风险预警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三是系统升级改造没有跟上业务发展的步伐;四是省市县三级骨干网络的带宽不够,难以适应业务的快速发展;五是同城灾备没有建立起来,核心系统数据安全存在隐患;六是科技项目竣工后不能及时验收、决算、审计评估,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八)风险管理条线:一是管理流程和业务操作流程过于陈旧,没有及时更新换代,综合业务网络系统、财管系统及信贷管理系统对风险隐患不能做到有效提示;二是开办新的业务存在风险隐患和法律瑕疵,甚至适用性较差,相关管理办法及业务操作流程出台前没有进行风险评估论证;三是省、市、县对经营风险没有做到时时监测,没有按季形成风险分析报告,导致经营风险不能及时化解;四是人情处理抵债资产,存在违规违纪问题;五是违规违纪贷款在没有处理责任人前提下进行核销,有意规避职务犯罪。

(九)政策法规条线:一是市、县两级班子考核,经营指标存在严重弄虚作假现象,易发生道德风险;二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的重大合同审查、审核存在制度缺失;三是大额信贷

合同、资金运营合同缺少律师法律鉴证程序;四是信贷资产存在较多的诉讼执行失效问题。

(十)人力资源管理条线:一是人事“四项制度”执行不到位,基层信用社主任、信贷员长期不交流或虚假交流;二是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管理人员和要害岗位工作人员带病上岗现象比较严重;三是管理人员存在不履职尽职现象,甚至存在严重违规违纪现象。

(十一)安全保卫条线:一是枪支弹药管理不到位,易引发刑事案件风险;二是运钞车辆管理不到位,易引发抢劫案件和交通事故;三是营业区域管理不到位,易发生不法分子抢劫客户资金、威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等案件;四是自助服务设备管理不到位,易发生抢劫盗窃等案件;五是监控系统管理不到位,易发生违规违法人员人为规避系统监控。

(十二)纪检监察条线:一是重要岗位人员不良行为排查流于形式,要害岗位存在不良行为;二是案件信息不够畅通,案件报送、处置工作不及时、不规范。

四、工作措施

根据2013年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防控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条线、各岗位案件防控职责,各负其责,忠实履职尽责,抓好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规范管理者行为,堵塞管理漏洞,注重条线检查,加大审计检查力度和频率,严肃处理违规责任人,落

实问题整改机制,增强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合规经营、合规操作,全面做好案件防控工作。

(一)全面系统做好“制度建设年”工作,完善、修订、再造各项规章制度

2013 年作为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制度建设年”,各条线部门在梳理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的前提下,全面系统的再造管理办法和业务流程,杜绝管理“断层”和风险控制“盲区”。对现有不适应业务发展的规章制度,要及时进行修订完善或废除,保持管理的时效性和风险的可控性;全省新的规章制度及业务流程出台前,首先由省联社条线管理部门进行补充、完善,再由风险管理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和可行性论证,根据评估和论证情况进行修订,确保全省规章制度建设的时时性、实效性和兼容性。一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贷款新规进行修改、完善、定型,确保贷款新规的适用性;二是加强风险监管员的管理,建立风险监管员岗位责任制、考评机制,切实发挥风险监管员的监督管理职能;三是建立省级联社对开展票据业务机构的核准机制,要统一制定全省的票据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充分体现前、中、后台分设和制衡,对大额票据业务要实行省级咨询,禁止违规开办票据业务;四是要进一步明确坐班主任岗位职责;五是要制定理事长行为准则;六是要完善修订内部控制评价办法,提高适用性和有效性;七是要制定科学的科技信息项目立项管理办法,明

确业务需求部门和科技信息部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职责,提高项目风险的可控性和项目的实效性;八是要修订、完善、再造保证贷款管理办法及操作流程,确保贷款保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九是要修订、完善、再造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及操作流程,确保贷款抵押的合法性和足值性;十是要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重要岗位人员鹤卡监测管理办法,防止内部人员截留挪用客户资金;十一是要制定与贷款关联的鹤卡开立、使用管理办法,扭转鹤卡管理混乱的局面;十二是要建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重大合同和大额贷款合同法律咨询制度,切实依法维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十三是要制定案件报送处置办法和流程,加大案件报送处置管理力度;十四是制定印鉴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印鉴管理。

(二)实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忠实履职尽责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业务条线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省联社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和操作,依法规范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的履职行为,强化条线部门的管理力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1.规范理事长的履职行为,全面科学评价各级班子政绩、业绩,促进各级高管人员忠实履职尽职。同时要做实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将有问题的领导干部及时从岗位上撤换下来。

2.尽快制定基层信用社主任履职考评办法。对业绩平平或业绩负增长的不作为或无能力作为的基层信用社主任要按年进行调整;要保质保量做实经营单位的序时审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对胡作为、乱作为、有问题的信用社主任要做到随时调整,防止带病上岗现象的发生。

3.建立巡视制度。随时对各级高管人员履职情况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高管人员的权利在法治监督下运行,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给权力涂上防腐剂、带上紧箍咒。

4.建立暗访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对吃拿卡要和腐败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建立案件责任包保长效机制,包保人对被包保人的行为及时掌握和控制;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对举报有功人员进行相关奖励,形成群防群控的社会监督氛围。

5.强化业务条线重点领域的管理和防控力度。一是要加强会计督导员的管理。充分发挥会计督导作用,强化会计结算制度的执行力,确保柜员严格按照业务操作流程操作,杜绝违规操作和逆程序操作;二是要建立票据回购业务核算模块。对票据买入、卖出、回购交易业务要在综合业务网络建立模块,自动核算,杜绝资金体外循环,防止规避信贷规模问题发生;三是要规范印鉴管理,加大印鉴使用的检查力度;四是要建立网上电子银行监测管理系统,对网上银行业务实

行时时监控;五是要建立合作担保公司准入机制,规范担保公司的管理;六是要制定短期和长期流程银行建设规划,加快流程银行建设,通过管理流程和业务操作流程再造,把制度寓于流程之中,按照制度办事,实行前中后台分设,系统自动进行风险提示,堵塞管理漏洞;七是要建立人事“四项制度”执行情况报送和检查制度,明确职责、强化管理,要加大条线部门对“四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八是建立系统内依法诉讼案件的风险控制机制;九是制定远程监控系统的使用、管理办法,防止人为违规操作,充分发挥远程监控系统的监控作用;十是尽快在信贷管理系统建立审计检查和条线检查信贷问题模块,实行包包跟踪整改。

6.要加大业务条线检查频率和检查力度,充分发挥条线部门的管理职能,及时解决条线经营热点和难点问题,堵塞管理漏洞,化解风险。一是开展风险监管员履职情况检查;二是开展存款真实性和公款私存情况检查;三是开展票据业务及相关规章制度建设情况检查;四是开展印、押、证使用情况的检查;五是开展储蓄挂失业务检查;六是开展恶意置换内部人员违法违规贷款情况检查;七是开展清算资金头寸情况检查;八是开展手续费提取、支出情况检查;九是开展“五险一金”账户检查;十是开展虚假发票检查;十一是开展对逆程序操作、混岗操作的检查;十二是开展不良贷款清收专项奖励资金列支情况的检查;十三是开展工资性支出情况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