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深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深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深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深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土坍塌倒塌事故主要体现在基坑边坡堆料小于安全距离或堆料荷载过大、基坑或隧道开挖放坡不合适、排水不当、基坑或隧道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不及时等。事故发生后会造成人员伤亡或机械设备损坏。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救治。保证组织到位、应急救援队伍到位、应急救援物资到位。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由总预案中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在总预案的基础上设置隧道坍塌事故应急组织机构,下设应急物资设备组、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和突击队,各职责和总预案中的职责相同。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控制

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法与程序,及时监测基坑及隧道维护支撑结构有无水平位移及变形情况,若有变化及时反映到上级部门。

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于明显标志,实现规化、标准化管理。

4.2 预警行动

(1)快速反应原则:事故处置要坚持一个“快”字,做到反应快、报道快、处置快。事故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向项目部办公室或项目部领导直接报告。

(2)先期处置原则: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先期处置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的控制事态发展,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统一指挥原则: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由应急指挥部全面负责部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并配合、服从上级有关部门对重、特大事故的统一指挥,保证处置工作的统一、高效。

(4)协调作战原则:项目部各部门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救救援工作。

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当及时通知项目应急指挥部,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及时向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逐级上报。报告容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联系、报告人、伤亡人数等简要情况。

5 信息报告程序

1、发生紧急事故时,项目部值班领导及现场施工人员立即向副组长汇报,并立即组织人员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并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展开相关救援行动。

2、副组长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确定行动案,并向组长汇报。

3、依据事故的大小情况,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小组人员按照即定的分工立即开展各项工作。

4、若发生重大的事故,由总指挥立即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和集团公司进行汇报,并请求外援支持,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报告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联系、报告人;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项目所属公司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图5.1 信息传递流程图

汇报程序:按地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上汇报。

6 应急处置

6.1 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的可控性、重程度和影响围,应急响应共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共三个等级。

Ⅲ级:事故情况较小,项目部的资源能够处理的紧急情况。

Ⅱ级:事故比较重,项目部的资源难以处理,需集团公司介入的紧急情况。

Ⅰ级:事故非常重,项目部的资源无法处理,需集团公司和外部资源支持的紧急情况。

6.2 响应程序

6.2.1 报警系统和通知程序

表6.1 紧急事故联络表

联络畅通,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

表6.2 增城市医院清单

●说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基本情况和已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救援

人员事先做好急救准备。

●讲清楚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

●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以便救护车找不到地时随时联系。

●获取进一步信息,确认联系人的姓名和。

●通完话后派人员在现场外等候接应,同时清楚现场道路上的障碍,

以便救护车辆能及时进行救护。

●应急行动级别。

6.2.2 救援行动程序

应急救援行动是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为及时营救人员、疏散撤离现场、减缓事故后果和控制灾情而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援助行动。

一旦事故发生,应及时调动并合理利用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投入行动:在事故现场,针对事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急对策和行动案,从而能及时有效地使伤害和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和最小围。

特别关注的事情:

应急救援行动的优先选择原则:

A、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

B、防止事故扩散优先;

C、保护环境优先

如果事故仍在进一步扩大,相关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但对救援人员的进入也存在很大的生命威胁,则绝不允盲目采取救援行动,避免伤亡事故进一步扩

大。要采取万无一失的措施或案实施救援行动。

1、事故发生区

项目负责人、事故现场负责人、安全部门应采取以下行动:

1)掌握情况。不论现场种局面,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故发生时间与地点;种类、强度、已知的危害向;事故现场伤亡情况,现场人员是否还在进行抢救活动;有无火灾与爆炸伴随;现场的向、风速;事故危及项目外的可能性。

2)报告与通报。在掌握事故情况,并判明或已发现事故危及项目外时,应立即向有关单位或部门报告:报告负责本项目的业主(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报告本系统直接领导部门(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分公司);根据事故的重程度及情况的紧急程度,按预案的应急级别发出警报。

3)组织抢救与抢险。制止危害扩散的最有效措施实施是迅速消除事故源,制止事故扩展。同时,因本单位最熟悉事故设施和设备性能,懂得抢险法,必须组织尽早抢救与抢险。要迅速集中力量和未受伤的岗位职工,投入先期抢险,包括:抢救受伤人员和在危险区域的人员,组织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并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停止设备运转、灭火、隔离危险区等;清点撤出现场人员数量,组织本单位人员撤离危险区;组织力量为后期应急救援的队伍创造条件。

2、应急指挥中心

1)值班人员的行动:记录事故发生区报告的基本情况;按预案规定,通知指挥部所有人员到达集中地点,并规定时限;根据情况的危害程度,或按预案规定通知各应急救援组织做好应急出动准备。

2)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的行动:根据事故发生区报告的情况,指示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危害估算;会同专家咨询组判断情况,研究应急行动案,并向总指挥提出建议。其主要容是:事故危害后果及可能发展趋势的判断,应急的等级及规模,需要调动的力量及部署,公众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按总指挥的指令调动并指挥各应急救援组投入行动。

6.2.3 人员和财产保护

项目经理是授权发布疏散项目员工、边居民指令的负责人。

项目副经理是人生、财产保护的责任人。

当事故危及施工现场人员、财产、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时,由总指挥宣布实施保护程序。

人员疏散:由项目经理组织应急保卫组首先对受安全威胁的人员进行疏散到安全地带。

人员查点:由安质部长指定安全人员队疏散人员进行查点。并将查点情况向项目副经理汇报,项目副经理向总指挥汇报。

财产疏散:确保未受安全威胁的人员后,再对受安全威胁的财产实施转移,转移至安全地带。

危险区进出管制:根据现场危险情况,设立警示或警告标示,只能由抢险人员进入危险区。

6.2.4 事故现场保护

第一步各工区负责人在向安全负责人报告的同时组织人员队现场区域围护,保护事故现场不被破坏。

第二步安全员到达事故现场后,用警示牌和警示带进行进一步围护,确保事故现场不被破坏。

第三步安全员对事故现场实施围护后拍照、摄像取证。

6.3 处置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如塌一旦出现,当工班班长必须立即向工长(或值班人员)汇报,工长(或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向经理部报告,并如实向驻地监理工程师汇报,项目经理(或生产副经理)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会同现场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闲杂人员立即撤离施工现场,抢险物资迅速到位,组织人员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塌进一步扩大。同时由总工程师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原因分析,确定塌等级,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案。

6.3.1 伤亡人员抢救

1)确定有无人员被掩埋,如有,应及时挖掘被掩埋伤员并及时脱离危险区。

2)对伤员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

3)清除伤员口、鼻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

窒息。

4)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

5)尽快与2增城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重程

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6)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

至安全地。

6.3.2 工程抢救及边保护

1)当基坑或隧道开挖失稳时,对未开挖地段进行双液注浆固结土体,减小

发生险情的土体量。对部分坍塌的土体加固如打工字钢,以减小险情的进一步发展。

2)当隧道掌子面发生险情时,用木、工字钢支撑塌掌子面,及时挂网喷射

10cm厚C20混凝土封闭塌土体并对距离掌子面5cm围初期支护采用工字钢支撑进行加固,喷射混凝土封闭后在塌段注浆加固如小导管注浆,分次进行回填注浆。确保塌段支护密实。同时加强监测,每天观测频率2次以上并及时上报监测情况。

3)当基坑纵坡发生险情时,用沙袋填满坡面以下支撑之间的空隙、支撑与

开挖面土体之间的空隙,以保证纵坡失稳时,钢支撑不被坍塌的土体把钢支撑碰掉和剪坏。从而其到保护地下连续墙安全的作用。

4)当发生险情时用高压旋喷桩对附近的道路进行保护或用SMW桩间隔插

H型钢进行保护,以确保正常交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