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这是一位久经磨难唯一不死的伟大英雄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这是一位久经磨难唯一不死的伟大英雄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这是一位久经磨难唯一不死的伟大英雄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这是一位久经磨难唯一不死的伟大英雄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这是一位久经磨难唯一不死的伟大英雄!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这是一位久经磨难唯一不死的伟大英雄!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我们一般说中华文化五千年,其实它真的跨入成熟文明的门槛,是离现在4200年。现在是公元21世纪,那个是公元前21世纪,等于一张纸对折一下,我们公元后21世纪,那是公元前21世纪,中国文化跨入了成熟文明的门槛。

那么文化成熟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这种文化必须有文字。

第二,这种文化必须有城市式的居住方式,城市可以小一点,但必须有居住的方式。

第三,必须有青铜器。所谓有青铜器就是必须有金属冶炼,青铜的冶炼熔点很低,人类最早能冶炼青铜器就是能冶炼金属的初步了。

四大文明我们排第几?

4200年前,我们跨入了成熟文明门槛,那在世界上是第几名呢?就像运动员比赛一样总得有个名次,究竟是第几名?肯定不是第一名。我们中国人喜欢称大王,不是第一名就很难过,但事实上的确不是第一名。第一名是谁?第一名是现在日子过得很不好的地方伊拉克。那个地方古代叫巴比伦文明。如果说得更大一点叫两河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文明在西方叫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那是人类最早发现文明的地方。文明最早成熟的地方。某种意义上就是它的文明高度成熟的时候,中华文明仅仅初露曙光,相差比较远,他们比我们早得多了。

那第二名是谁呢?也不是我们。第二名是尼罗河边上的埃及,这是第二名。第三名照理应该是印度,第四名才是中国,一共四大文明。但是由于这六十七十年来印度的考古发现很少,而中国的考古成果是较多的。于是就有一些人在国际上把中华文明说成了第三名。然而,真正有可能把中国的名次往前推的,推到第三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遗址是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文化,这个比较早,但这还需要国际上的认定。四大文明,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

您可能会问,一个对后来世界影响极大的希腊文明怎么没算上呢?是这样的,希腊文明,利比亚事件以后中国撤侨,撤到希腊一个岛,叫克里特岛。在这个岛上发现的文明确实很早、很优秀、很灿烂辉煌。但是经过全世界的学者们研究,这种文明是原来讲的第一名巴比伦文明和第二名埃及文明二者在地中海上的遇合,尽管后来有所创造,但不是原创,所以不能算四大文明之一。

还有一个文明,就是现在伊朗,当时叫波斯,波斯文明也很早,但经过研究以后

是第一名巴比伦文明和第三名印度文明在陆地上的遇合。因为它们都缺乏原创性,所以具有原创性的文明是四个古文明。这四个古文明我们不管中国是第三名还是第四名,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不中断地发展到今天,没有灭亡的只有一个文明,就是中华文明。

有一点很奇怪,文明的原址,现在为什么总是恐怖主义频发,永远是灾难不断、炮火连连,这完全是一个逆反的状态。留存到今天比较完整的文明确实只有中华文明。伊拉克是很少能够看到巴比伦文明的遗留的,虽然文明古老,但是它没有任何存档,永远是战场,几千年来永远是战场。所以他们自己也搞不清古代的东西是什么了。甚至于他们的文化教育情况更是非常的差。

在埃及那是另外一种情形,他们如今连什么是象形文字都不懂。更严重的是,在埃及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法老的后裔,在亚历山大我们现在所能遇到的几乎都是白种人,这是欧洲侵略的混血结果。在他们的首都开罗遇到零星的阿拉伯人,那也是战争以后混血去的结果。法老的后代在哪里?金字塔时代的后裔在哪里?血缘找不到了。我们在尼罗河南部的西岸找到了一个法老村,但是由于几千年的近亲结婚,他们在体力和智力上都特别羸弱,而且他们现在也是信仰伊斯兰教,法老的后代荡然无存。

那么印度呢?印度表面上看起来都在,都有遗留,但遗憾的是他们无数次的中断、无数次的灭亡,连这个过程都没有人记述下来。他们的历史已不清晰,但是有一点知道,《大唐西域记》里面歌颂的佛教是在十三世纪的时候,现在该佛教在印度已经消亡了。现在他们的佛教是倒传进去的。

所以,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地方还有一些孩子,能够很正常地朗诵着2500年前的老人家的话,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等,那是难以想象的。但是这个在中华热土上真正发生了,所以这是一个从4200年前进入文明以后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

炎黄是对头

既然我们成了到现在为止唯一还在延续的文明,如果说我们跳远跳得特别好,就是因为起步的助跑动作应该是有很多到位的准备,热身赛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4200年前中国进行了700年到800年的热身赛。在这个热身赛的过程当中,在这个起跑的过程当中,有六位伟大的王者,引领我们完成了这700到800年的准备。

第一位是炎帝,第二位是黄帝,第三位我们可能有点陌生叫蚩尤,一个很难听的名字,但是他依然很重要。后面三位是尧、舜、禹。这六位伟大的王者,为我们4200年的跨越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严格讲起来是传说中的人物,可能我们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资料,但大体上是这样的:炎帝是个农业科学家,神农氏,首先他教会了我们中国人耕种,这很重要。在炎帝之前,我们是采野果子吃、打野兽的,这完全是被动的。第二,炎帝发现了火,使我们能够吃熟食,我们能够在夜间工作,而且我们可以用火来防止野兽。第三,炎帝亲尝草药,发明了中草药,

避免了中华民族最早就有可能完全灭亡的一个原因,就是传染病,防止了。

那这么伟大的人为什么后来被黄帝打败了呢?

黄帝也许是这样想的,黄帝觉得你虽然做得很好,但是我们现在的对敌情形太严重了,敌人是野蛮的力量,他要打就打过来了,所以我们要武装自己,我们要冶炼金属,我们要锻造武器,我们要骑上战马,我们要巡视在我们的周边,我们要发动战争来消灭那些野蛮的力量。炎帝觉得我安安静静地在过日子,老农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黄帝和炎帝就打起来了,打的结果黄帝胜了炎帝败了,打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河北省。这两位老人家浑身鲜血,面对面站着的时候,不知道几千年以后世界上最多的人群把自己说成是炎黄子孙。如果知道的话,他们有可能就不打了。但是他们没有听到我们的呼喊,他们还是打起来了,我们拉不住我们祖先的衣袖啊!炎帝打败了,黄帝胜利了,黄帝把炎帝的文明接过来了,所以我们叫炎黄子孙。

但黄帝也有一个人打不过,那就是蚩尤。蚩尤管着现在山东、河南的东部和安徽北部那一带,地方也很大。黄帝打不过他,因为他也有金属冶炼,他也在制造武器。黄帝就像我们常人一样,对于打不过的人,对自己的部落讲他是妖怪。因为文字是黄帝时期发明的,所以他把汉字里面最难听的两个字给了他,叫蚩尤。后来由于自然的原因,蚩尤反被打败了,黄帝又一次胜利了。那么蚩尤的后代就只能不断地逃跑,有的就归属于黄帝了,有的继续往南迁徙,黄帝的部队接着再追。追到什么地方呢?贵州附近,现在的苗族据考就是蚩尤的后代。在此特别强调,苗族的祖先不是妖怪,您看苗族姑娘的漂亮,看苗族小伙子的英俊,证明他们的祖先绝对不是妖怪,他们的美貌和善良勤劳是对祖先的一个最有力、最好的平反。

尧、舜、禹是黄帝的继承人,一代代继承下来,完成了这个准备,然后进入了中华民族更加重要的4200年,到了我们跨入文明的门槛。

全人类最聪明的人一起诞生了

古代的历史我们要跳跃性地来看,再过好多好多年,到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中国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一起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全人类最聪明的人一起诞生了。

我们很难相信,我们都以为我们聪明,以为我们越来越聪明,其实不是,我们最多是他们的学生。最聪明的人,那个时候都诞生了。

这话怎么讲呢?我们来列个时间表,孔子比释迦牟尼小14岁,孔子死后10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诞生,古希腊最聪明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比孟子大12岁,比庄子大15岁,阿基米德和韩非子只差了7岁。这个座次大家还可以不断地排下去,给大家造成什么印象?聪明人那个时候全出来了,差10岁、14岁不就是同一个时期吗?

大家前后跨入了文明的门槛,然后量变到质变。智能大爆发,人类一起成熟了,聪明的人都一起产生了。那个时代被德国的法兰克部学派称为轴星时代,就是人类智慧的轴星就在那个时候。关键时刻,中华文明没有缺席,古希腊虽然不是原创,但是它那个时候表现得特别优秀。

所以说,古希腊的哲学家在希腊海边思考的时候,印度的哲学家在恒河岸边打坐,中国的哲学家在黄河岸边散步。

而且他们使命当中也有一个分工:希腊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物的关系,印度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神的关系,中国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人的关系。

中国哲学家不管诸子百家哪一家,他们不太去考虑物,他们也不太考虑鬼神,民间信仰到处有鬼神,哲学家不思考,你看诸子百家,他这两头都不太思考。他就思考人和人的关系。

印度哲学家思考人和神的关系,这个神不是迷信,按照我们现在的科学讲超验世界,就是超出我们经验世界之外的另外一个高层抽象天地,这就是中国哲学所缺乏的。不要以为他们迷信,恰恰是中国哲学所缺乏的。所以玄奘他们要从印度取经回来。西方哲学思考人和物的关系,主要不是考虑完全物质利益,他主要考虑人和客观世界的事情。所以现在,他们自然科学特别发达。

虽然这批人在海边思考,另外一批人在河边漫步,思考再高深的思想,如果没有行政资源的加持,没有国家力量的保护,他们的思想也将会随风飘散。孔子算得厉害了,他的讲话如果没人听,就算学生听后记了下来,但学生的笔记也会很快被烧掉。那又怎么能够留传下来呢?世界上聪明人多得很,为什么留下了他们几个?必须有行政力量的加持。必须由国家的力量来抵抗野蛮,来捍卫文明。

帝国时代

公元前5世纪前后,人类智能大爆发以后马上进入到了帝国时代。

巴比伦王国,波斯王国,印度的孔雀王朝,一个个帝国起来灭亡、起来灭亡,最后地球上有两大帝国,长时间地并肩共存,西半球的罗马帝国,东半球的秦汉帝国。秦朝太短,汉朝时间比较长,秦汉帝国,压住了地球的分量。这两大帝国遇到了共同的敌人,叫做北方蛮族,野蛮力量,遇到北方的野蛮力量。

中国的野蛮力量叫匈奴,对付匈奴,秦汉帝国有两个方法,秦始皇是造长城,汉武帝是打仗。汉武帝在位50几年一直在打仗,培养了魏青、霍去病这些大将军和他们打仗。打的结果呢,匈奴打败了,跑掉了,汉代也打得非常疲惫。我们在这打匈奴的时候,罗马帝国也遇到了北方蛮族。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了,被北方蛮族打垮了。那么北方蛮族是谁呢?就是被汉武帝打跑的匈奴,跑到西边去了。他和当地的蛮族联合在一起,经过几代的努力,把罗马帝国瓦解了。地球上两大帝国,一个帝国灭亡了,欧洲从此进入中世纪,慢慢长夜一千年哪!

此刻,我枯坐在静静的清华园里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话,就是担心当今和未来的年轻人在历史书上往往看不到这样一些很关键的东西。我们有些历史书总在讲着哪个皇帝和他的弟弟搞什么阴谋,和那个妃子谈恋爱,永远讲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重大的事情都没有讲,这个重大的事情就是这些东西,帝国灭亡了。

那么中国秦汉文明遇到什么问题?

也遇到了大麻烦,也遇到北方蛮族的进攻,匈奴虽然打跑了,但是北方还有很多蛮族。当时的中国被一个少数民族占领,这个民族叫鲜卑族。鲜卑族来了以后立刻就要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中国的汉族他们会种地,我们不会种地,我们无法统治他们。所以一般认为应该是废除农田,恢复牧场,恢复到游牧文明,那我们就可以统治了(他们熟悉的是游牧文明)。那么有两个策略,一个就是鹰派的策略,把汉族人全部杀光,鸽派的策略是不要杀光,让他们成为奴隶在那劳动。

但是值得炎黄子孙永远万幸的是在鲜卑族里面居然出现了两个极其优秀的人物。一个是女性,她其实血缘是汉族,在那做了太后,叫冯太后,我们不得不叫她文明太后。另外就是她的孙子,是鲜卑族里面有一个拓跋氏,他一个字的名字叫拓跋宏,这个人在汉族的历史书上叫做北魏王朝的孝文帝。

这个人我恳请大家记住他,他非常重要,他年纪很轻,他死的时候才33岁,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王者,但是他做的事情非常重要,在他奶奶的带领下(奶奶死后,他一个人掌权的时间不长)。在八、九年的时间里面规定了几个东西,一个就是我们在军事上是胜利者,但是在文化上我们是汉文化的学生。因此,第一,废除鲜卑语,所有的官员都学汉族。第二,不准再穿鲜卑服装,必须穿汉服。第三,迁都,从他们原来的首都,现在山西大同迁到河南洛阳,迁到农耕文明的中心地,然后实行《均田法》等农耕文明的法律。

最后一条,鲜卑族的贵族努力地和汉族通婚,造成血缘相通。大家不要小看,这几条规定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成果,这个成果是人们无法想象的。首先中华文明不但没有被消灭(差一点被消灭,罗马文明其实当时已经被消灭了),而且更强大了。为什么更强大了?我们的诸子百家好是好,有一个毛病就是太斯文了。

光有他们能不能搞成一番伟大的文明事业?

不可能。缺少生命力,缺少强悍的力量。这一点,鲜卑族给予了,他们可以丢掉自己的鲜卑语言,可以丢掉自己的鲜卑服装,他们丢不掉的是马背上的雄风,他们丢不掉的是我前面讲到了,天苍苍野茫茫的气概。这一点一旦加给我们的儒家学说,加给我们的诸子百家,中华立刻强大无比。大家理解吗?所以我们有的人不了解,以为光是诸子百家的学说就能建立伟大的社稷,不够,一定要有北方少数民族的阳刚之气,野性的加入,中华文明才会平衡。

第二,这个北魏孝文帝觉得自己没有文化,那就拜汉族文化为老师,而且也可以拜其他文化为老师。所以他又拜了印度文化做老师,因为当时正好佛教传入了。佛教里面有亚历山大东征的时候留下的希腊文明的遗留;他又拜希腊文化做老师,

印度文化和波斯文化很近,他又拜波斯文化做老师;拜巴比伦文化做老师。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都被请进来当了中华文明的老师。

您如果不相信,可以到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去看一看,你进去就感到很奇怪,怎么感到是罗马的廊柱呢?那是希腊文明的余留。那些佛像是印度文明,不然为什么都是高鼻梁深眼窝的呢?这是希腊雕刻家的余留。希腊雕刻家经过几次转折以后,通过迦陀螺文化等等的余留,还有波斯文化,还有巴比伦文化,都在那里,仅仅是云岗石窟就成了世界文明的大聚会。

请允许我为您做个比喻,这些文明本来都很骄傲,互相之间没什么关系,就像我们大学里面那些教授都很骄傲,互相之间见面的时候,礼貌点头互相不理,但没想到来了一个年轻的办公室主任,把每个教授都当成他的老师,殷勤地找他们喝茶、吃饭,拉到一起开会,结果这些教授关系良好了,融合在一起了。这个年轻的办公室主任就是我们北魏的孝文帝,文明融合了。多么了不起!

第一,中华文明突然走向了健全平衡,走向了雄气勃勃的强大。

第二,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优秀因子融合了,这样的话,诸子百家两个毛病克服了。诸子百家一个毛病就是太斯文,没有执行力。

他们太封闭,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别的文化。我们现在老在讲国学,讲文化,我们要看到它的毛病,毛病就是这两个,一个没有执行力的斯文,第二个就是不了解其他文明的封闭。

但是公元5世纪在北魏孝文帝的时候,这两个毛病已经克服了。这两个毛病克服以后,第三个优点又出来了,就是他不是主张通婚吗?主张通婚以后,造就了新一代身体强壮、受良好教育的具有雄才大略的统治者。所以,一个伟大的朝代马上就要来了,这个朝代就叫唐代。

一个伟大的朝代

一个伟大的朝代就要来了,这个朝代就叫唐代。

中华由此就迈向大唐了,一个了不起的时代就开始了。而且大家注意,大唐之前的隋炀帝和大唐的唐太宗,他们的血缘二分之一是鲜卑族血缘。到了武则天的先生唐高宗,他四分之三是鲜卑族。所以一个小小的民族由于它的英明的决策,把它的血缘输入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创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所以,我们对北魏孝文帝这个33岁去世的皇帝要表示一种尊重。因为,他不但避免了中华民族的一次非常有可能的灭亡,而且还一次性补强了中华文化所有的重大缺陷。

公元5世纪以后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那个时候罗马帝国已经沦落了,已经进入黑暗的中世纪了。但中国由于孝文帝等人的努力,又经过一百多年进入了伟大的唐朝,公元7世纪的唐朝,到现在为止还是让人激动万分。我们不管是哪个地方来的人,只要是中华民族的子民,对大唐都可能持有一种非常大的骄傲之情,非

常了不起。

当时,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罗马城的人口不到五万,当时欧洲一个一万人口的城市已经是像模像样的城市了。而当时大唐的首都长安城内的人口不算城外就是一百万,70几个外交使团,三万多个外国留学生,城里面吃的是阿拉伯面食,用的是罗马医术,通用拜占廷的金币和波斯王朝的银币。世界各国的宗教在那都有道场。物价非常便宜,刑事案件极其的少,这我们从唐代的历史书里都可以看到。人们的幸福指数极高,证据之一是几乎人人都在写诗,上至太后下到船夫轿夫都写一手好诗,而且写的水平很高。《全唐诗》里面任何一首诗都超过乾隆皇帝写的那些自鸣得意的诗,唐朝是让人羡慕的。

我有一次到埃及南部的一个地方去,那个地方叫底比斯,一个英文的讲解员在讲解,他说我们这个底比斯很可能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城市。刚一说完她自己赶紧用英文加了一句补充,当然除了唐代的长安。她必须讲当然除了唐代的长安,不讲就没有常识了。因为唐代太伟大了,太辉煌了。

有人说人类历史上真正的文化中心有三个,一个就是公元7世纪的长安,19世纪的巴黎和今天的纽约。

什么叫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就是全世界的文化创造者都集中在那,而且把文化成果在那发布,这叫文化中心。19世纪的巴黎、现在的纽约和公元7世纪的长安比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缺少诗意。

长安那可是充满了诗意,晚上是宵禁,宵禁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管理秩序,108个坊的门关了,人只能在坊里面活动。所以下午就很重要了,有很多很多酒吧,这些酒吧都是中亚,按照现在讲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那些国家的漂亮女孩,叫胡姬来开的。傍晚时分,李白、王维这些人骑着白马就到胡姬酒店喝酒,这都有大量的记述,他们自己也有大量的诗歌来描写这个情景。如果你更开放,你受不了宵禁,那么你可以往东走到洛阳,洛阳也很繁华,不需要宵禁。如果你更浪漫一点,那你继续往东走,到扬州,那是什么限制也没有的了。所以,他们的梦想就是到扬州去。当时除了这些城市之外,成都也已经很繁华。

这是唐代,公元7世纪到8世纪的唐代,中华文明发挥得非常优秀非常精彩,而且由于丝绸之路、和日本的交往,所以它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不可动摇的中心了,这一点全世界都公认。

宋代和元代是不是好朝代?

宋代你看不好的理由很多,我们打仗老打不过人家,两个皇帝都被人家抢走了,这个很丢人吧?好不容易有个会打仗的人叫岳飞又被杀掉了,你看宋江活不下去了、武松活不下去了、林冲也活不下去了,都只能上梁山了。好像没人能够打仗了,所以只能依靠一个家庭负责所谓的国防,这个叫衙门,衙门里的男人不知道

到哪去了,衙门是女将在守着国防。那么他们的司令员是谁呢?叫百岁挂帅的老太太佘老太君,一百岁挂帅,你想这个国家多么的荒唐?皇帝被抢走了、英雄上梁山了,国防由一个家庭的女士们管着,总指挥是个老太太。这个好多都是小说和戏剧的产物,大家不要完全相信。

看看蛮好玩的,因为小说戏剧有的时候不完全讲历史,我们不能用历史的真实来要求艺术。所以吴晗说过,我们这些搞历史的人最喜欢看杨门女将这样的事了,因为它没有发生过,所以看着特别轻松。

这些年,人类的历史观已经从朝廷兴旺式转向全民生态式。

我们过去相信的全是朝廷兴旺式,这个哥哥怎么把弟弟杀了,这个阴谋,这个宰相,完全是朝廷兴旺式。其实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全民生态式。

宋朝如果从朝廷兴旺来讲不太好,但是按全民生态式来讲就非常好,主要的证据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汴梁的一个商业景象的展现。按照我们现代经济学家的概念,宋代的GDP是唐代的两倍,它的各行各业都很发达,你看看清明上河图就知道了,从全民生态式来说,宋代很不错。在冷兵器时代,农耕文明确实打不过游牧文明。几十万匹马队浩浩荡荡南下,你在农田里面抓壮丁抓来的那些士兵是很难抵抗的,有再多的岳飞也很难抵抗。

最后把宋朝灭了的是谁的部队?

成吉思汗的部队。成吉思汗的部队世界上谁抵得过他?没有人抵得过他!他把半个亚洲占领了,把半个欧洲占领了,在要渡过地中海占领非洲的时候,我们现在可以读到非洲皇帝的日记,说成吉思汗要来了,我们赶快准备投降的仪式吧!其实,那个时候已经不是成吉思汗本人而是他的后代了。

蒙古部队来了,元代就不太好了吧?

有的汉族教科书里面老是说元代不好,说元代汉人的地位很低,时间也很短,才90几年。其实不,这是汉族历史学家太狭隘的思维。我们今天用当代的世界思维来考虑,元代很优秀。

我们举几个证据来证明它的优秀。

第一大家知道后来欧洲终于醒来了,醒来以后有一本书使他们激动不已,他们的航海家拼了老命都要根据这本书去开抢新的地盘。新的地理大发现的这样一个时代,把它开拓出来了。哥伦布的驾驶台上放着一本书,麦哲伦的驾驶台上也放着一本书,达伽马的驾驶台上还放着那本书,这本书叫《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这个旅行家是欧洲威尼斯人,威尼斯在欧洲是最美的了,但是马可波罗告诉欧洲人说我的家乡不算美,世界上最美丽、最高贵的地方在中国,他去了杭州去了北京去了好多地方,说最美的地方在中国,又富裕、又文明、又有礼貌,

结果那些航海家疯了一样往中国走。哥伦布到死都不知道,他发现的是南美洲,他以为是印度,离中国已经不远了。那让整个欧洲激动万分的《马可波罗游记》,它写的是哪个朝代?当然是元代。所以元代不是像我们现在有些历史老师讲的那么糟糕,元代是非常精彩的。你看看马可波罗的描写就知道了,非常精彩,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觉得元代不错的地方是蒙古军队的强大,是它把中华帝国的版图安定下来了。我们现在外交部发言人说新疆从元代开始,中央政府就实行有效统治;西藏从元代开始,中央政府就实行有效统治。因为在唐代文成公主嫁过去那还不是有效统治。不仅是新疆、西藏,广西、贵州、云南也是从元代开始实行有效统治的。就是那个蒙古马队,正是它把大中华的国境大体安定下来的,这是元代的第二个功劳。

元代的第三个功劳,艺术特别繁荣。富春山居图是什么朝代的画?元代。青花瓷出最优秀的产品是什么时候?元代。大家记住这是不到百年的一个短暂的朝代,什么都产生了。

那时候似乎中国文化什么都有了,遗憾的是就缺了一个项目——戏剧。

什么意思?孔子没看过戏,孟子没有看过戏,艺术成就那么高的屈原也没有看过戏,这倒罢了,连李白、杜甫都没看过戏,中国好奇怪!2500年前,希腊悲剧很繁荣,印度梵剧很繁荣,中国一直没有戏,中国为什么没有戏剧?

但是到了元代,这些问题全解决了。元代停止了多少年的科举制度,结果使原来要考试的人,他没有饭吃就到流浪的那些杂技班、戏班子里面去,说我给你们写点东西吧?这些人里面有关汉卿,有写《西厢记》的王实甫、有写《赵氏孤儿》的纪君祥,有马致远这么一大群人,结果元代产生的戏剧使中国的戏剧快速地赶上了古希腊悲剧、古印度梵剧,使中国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而元代的统治者汉文程度不高,看戏很高兴,所以结果戏剧大繁荣。后来,昆剧、京剧其实在文学上都赶不上元杂剧,赶不上关汉卿,赶不上西厢记,赶不上赵氏孤儿,都赶不上。所以元代很了不起,短短的90年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文化专制主义与禁海

遗憾的是明代清代反而不好,明代清代有几个问题,一个是辉煌的时间太长了,我们产生了自满保守不开放。第二,朱元璋是草根出来的,他实行了文化专制主义。文化专制主义就是文字狱,你有一个字说得不对,全家杀头,有的时候还株连九族,这个字写得好不好对不对,完全看人怎么解释了。朱元璋过生日,人家说生日的生,他说你是不是讽刺我,我做过和尚,是唐僧的僧的谐音,把他杀了,拍马屁都被杀了。在这种思维下就造成了文化思维、文化创作力的严重落后,再加上我们的封闭。

明代国力开始很强,结果从明代一直到清代,开始走向衰弱。这里面还有一个原

因就是,欧洲突然迅猛发展。文艺复兴的时候,欧洲就是这样,他们经过一千年的沉睡,夜实在太长,所以他们对黎明的感觉特别深刻。

而中国唐代宋代历史上太辉煌,所以我们对黎明没有感觉,反而走向平庸了。

这是明代和清代的问题。这里面让我们现在有一点痛心疾首的就是我们明代清代的皇帝,他的脑子只管着北方的长城边疆。

实际上,世界上三种文明形态,一种叫农耕文明,一种叫游牧文明,成吉思汗他们叫游牧文明,另一种叫海洋文明。中国主要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我们和他们打交道,造长城、打仗都是游牧文明,后来关系好了不怕了,到清朝已经不修长城了,关系好了。但是对海洋文明,我们一直都是井底之蛙。明代的时候出过郑和下西洋,但是回来都疯了,我们连郑和先生死在哪里都不知道,他的墓在哪里我们一无所知。就是海禁的封闭时代,结果这个教训我们今天还在承受。

海被武装了,但是我们不知道。海被瓜分了,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现在东海南海有多少问题都和明代清代有关。我们在历史书上经常会看到一个章节,明代的时候打倭寇,我们出现了像戚继光这样的英雄。倭寇确实需要打,因为有很多的海盗,但是已经被严重的扩大化了,有好多当时做海外贸易的人我们把他当作了倭寇。因为海外贸易在当时情况下需要武装保护,武装保护自己,明代的皇帝觉得你们怎么能有自己的武装?就把他们当做寇打了。

所以如今经过历史研究我们发现,当时的倭寇,我们以为是日本人,当时以为个子矮的人都是日本人,其实所有倭寇的最高领袖是中国的安徽人叫汪直,他死的时候留下了遗言,给朝廷讲意思是开放海禁,鼓励贸易。如果开放海禁的话,寇也成了商人。如果不开放的话,商人也成了寇。这是汪直的遗言。汪直还说,如果你们承认我的话,东海各岛屿都能归入中华版图,都是我管的。但是,我们还是把他杀了。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历史误会,就是我们的封闭、我们的保守、我们的失误,我们的文化专制主义使明代清代两个漫长的朝代跟原来完全没法比了,和中国历史上原来没法比了。我们在文化上经明清两代,能够和以前的文化相比,就是和孔子孟子屈原苏东坡,和李白杜甫相比的人有几个呢?很少,也许只有两个人,明清两代几百年只有两个人能够和早期的那些杰出人物相提并论,一个是明代的哲学家王阳明,一个是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他们能够和前面的这些人比一比,其他的都比不上了,文化专制主义。

当然我说句更悲哀的话就是近代和现代,我们连王阳明这样的哲学家也没有出过,连曹雪芹这样的小说家也没有出过,文化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创造力不断地降低。而欧洲醒来以后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结果就造成了19世纪的中华文化的悲剧。

什么悲剧呢?就是每一个仗都是海上来的,不是长城来的。第二,每个仗我们都失败了,输得一败涂地。开始我们败在远方的英美手里,英国和法国手里。但是最后又败在我们原来一个小徒弟日本的手里,甲午海战。

至此,中华文化自信崩溃。现在,中国签订的一个条约过去了一百多年,这个条约规定中国要向列强支付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这个条约是最耻辱的,因为中国当时的人数正好是四亿五千万,就是我们的曾祖父都承受过这样的耻辱,他很可能是很普通的老百姓,没见过白银,但是也必须在血汗中赔出一两给外来的侵略者。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当时英国德国法国的一些学者写的书,说这么大的一个赔款,如果落在任何一个富裕民族的头上,叫谁赔,谁也将贫困得万劫不复,万劫不复就是多少年都翻不过身来、永远都翻不过身来了啊!这是当时那个条约签订以后的时候,有良心的欧洲哲学家们所说的话,今天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我们今天可以给我们的曾祖父的在天之灵讲了,我们没有万劫不复,我们的外汇储备还是全球第一。

曾经的辉煌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咱中华民族实在是饱经风霜啊……毕竟中华文明走过来了,为什么突然这一百年又过来了呢?这是4200年前的一种雄浑支撑着,在灾难的时候,这个民族一定有一种临危意识;在灾难的时候,这个民族他有一种历史的光荣被调动起来,其中有一些是孔子他们的优秀的设计使他调动起来了,所以他又回过神来了,成为到现在为止还是生机勃勃的一种文明。

从4200年前,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我们进入了一个智能大爆发,孔子他们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一起思考问题。然后进入了帝国时期,我们成为地球上两大帝国之一。

到了公元5世纪那个帝国灭亡了,我们中国的帝国反而浴火重生建立了伟大的唐代,又建立了宋代,很了不起,元代也不错,但是没想到人家醒来了,人家一醒把我们比下去了,到19世纪我们被逼得非常狼狈,逼得最狼狈的时候,中华文明过去的一种优势又被唤醒,所以到现在为止还不错。

这里面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比如为什么聪明人一起诞生了?为什么他们有这样的分工?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

还有两个我们完全不理解的事,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华民族马上要灭亡的时候,节骨眼上防卫北京的一个官员叫王懿荣,就是他发现了甲骨文,恰恰是他发现的甲骨文。他在八国联军进入的那一天自杀了,书桌上还放着甲骨文的残片,而甲骨文告诉我们中国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商代,四千多年前。然后就是在那两天,八国联军进入北方的那两天,敦煌发现了藏经洞,告诉大家中国有个唐代。

请您允许我对这两件事情做个比喻,就是有一个武士被人家打败了,浑身都是鲜血,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听到自己童年的歌声,他又拄着棍子站起来了。这童年的歌声就是那个时候的甲骨文,就是那个时候唐代曾经辉煌的证据的发现,他又站起来了。

这是一位久经磨难唯一不死,永远也不会被打垮的伟大英雄!他的名字,叫做中华民族。

中国人起名自古即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

中国人起名自古即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 中国人起名自古即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 个人认为,孩子起名不应过于大气,好的名字绝不是华丽字眼的堆砌,应在平淡中见内涵。比如古人的名字如:杜如晦张四维申时行赵飞燕柳如是。上述例子中的古人名字皆看起来平淡无几,只有具备一定文化品位的人才能听出其中的韵味。 以下几个名字即取自诗经等古籍,内涵丰富,很有文化底蕴,仅供参考。 女孩: 甘舜英甘梦音(改孟为梦) 舜英:木槿花的别称,代表美丽、纯洁。出自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甘淇舟 淇舟:很有诗情画意。(出自诗经?国风?卫风--《竹竿》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甘方则 方则:四方的楷模。出自诗经?大雅?卷阿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甘清扬 清扬:代表美女的秀丽,眉角飞扬目又清。 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甘令闻 令闻:美好德誉传四方的意思。

出自《诗经?大雅?文王》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 甘亦临 亦临:寓父母在时刻提醒孩子要修身养性,上苍一直都在看着芸芸众生。此句诗的意思是在家庭中做到真和睦,在宗庙里做到真恭敬。暗处亦有神在监临,坚持修身不倦可保安宁。 出自《诗经?大雅?思齐》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甘凤羽 凤羽:凤凰在高空中展动羽翼 出自《诗经?大雅?卷阿》“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 甘灵雨 灵雨:意思是及时的春雨细细的在飘零。 出自《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甘以绥 以绥:作出榜样安四方 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甘嘉则 嘉则:常记柔和善良是做人的准则。出自《诗经?大雅?荡之什?烝 民》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甘若水、甘若渝 若水/若渝:有道者的品质越来越纯真,体现出人类最善良的本性。

2019英语四级段落翻译练习:中国人的姓名

2019英语四级段落翻译练习:中国人的姓名 中国人的姓名通常姓(family name)在前,名(givenname)在后。中国有10多亿个名字,所以人们即便在随意场合也可能会连名带姓地介绍自己,这是很寻常的。历,人名的受欢迎稈度会随着时事而变化。例如,*(Cultural Rcvolution)期间,“红”颇受欢迎,因其代表“革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致富”成为一个名字,因其意为“变得富有”。 In China the family name is usually in front of thegiven name. It isn't unusual for a man to introducehimself by his family name with given name even incasual situationsbecause there are more than abillion given names. The Chinese given name has ahistory of changing with popularity depending on what events were going on. For instance,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ong (the color red) was very popular as it presentsrevolution. Dur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e 1980s, Zhifu became one given name asit means “getting rich”.

姓名解码 中国人起名字忌讳

姓名解码中国人起名字忌讳 姓名是中华名文化的命脉传承和重要的社会人文标识。 姓名,由姓和名组成,也称名字。人的姓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由于有了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人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各个民族对人的命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的名字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 姓名是中华名文化的命脉传承之一,它是人们以血脉传承为根基的社会人文标识。姓名是人们在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符号与标识,它是人在社会人文交流必须的信息表达、交流、传播的一种工具; 它还是人们在描叙自己的能量与另一个能量之间的延续气场的一种载体。姓名就是名主的长辈为名主传承的思想,也是别人对自己的逻辑思想的记忆。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中国古代由于宗法制的影响,在名字的使用上有避讳的制度。讲究“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尊者讳”。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父长上的名字一律要回避。取名时也不

能取他们的名字中有的或同音的字。如今,虽然已经不讲究这些了,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在取名时尽量不用父辈或祖辈名字中出现的字或同音的字。由于避讳的影响,大多数中国人认为直呼长辈的名字是不礼貌的。 从古至今,中国人在起名时有许多忌讳。譬如:1、忌讳祖先和先贤的名字;2、忌讳生冷字;3、忌讳姓名字体的单调重复;4、忌讳多音字;5、忌读“绕口”字;6、忌读不雅的谐音; 7、忌讳过于时髦的字;8、忌讳过于夸赞的字;9、大姓忌讳简单名字。这里撷取了中国人起名最忌讳的50个字,以提醒广大网友。 1.“华” 谐音为滑,有可能会为人处事比较圆滑一点,从其意上把此字拆开来看为,人、匕、十,容易出刀伤,最后十字可以理解成为医院,还有可能是手术等,命主有偏头疼或脑部疾病等。 如果是战争年代那么叫这个字则不为凶了,或者从军的人有这个字在从军期间也没事。 通常名字中有华字的人,男人其长相都会不错,中年过后易发胖,脸型以长圆为主,女人以稍圆为主,也易发胖。 2.“笑” 笑字上面是双竹头,在婚姻上易出现二次之意,下面

名字 中国人姓名

名字中国人姓名.txt都是一个山的狐狸,你跟我讲什么聊斋,站在离你最近的地方,眺望你对别人的微笑,即使心是百般的疼痛只为把你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刺眼的白色,让我明白什么是纯粹的伤害。总共有1200多: 艾 :AI 爱新觉罗 :ai xin jue luo 安 :AN 敖 :AO 戴 :DAI 党 :DANG 道 :DAO 刀 :DAO 邓 :DENG 狄 :DI 第五 :DI WU 刁 :DIAO 丁 :DING 董 :DONG 东 :DONG 东方 :DONG FANG 东郭 :DONG GUO 东门 :DONG MEN 窦 :DOU 都 :DU 堵 :DU 杜 :DU 独孤 :DU GU 段 :DUAN 段干 :DUAN GAN 端木 :DUAN MU 多 :DUO -----------返回 盖 :GAI 干 :GAN 甘 :GAN 刚 :GANG 郜 :GAO 高 :GAO 戈 :GE

耿 :GENG 巩 :GONG 公 :GONG 龚 :GONG 弓 :GONG 宫 :GONG 贡 :GONG 公良 :GONG LIANG 公孙 :GONG SUN 公西 :GONG XI 公羊 :GONG YANG 公冶 :GONG YE 苟 :GOU 古 :GU 顾 :GU 谷 :GU 谷梁 :GU LIANG 管 :GUAN 官 :GUAN 冠 :GUAN 关 :GUAN 光 :GUANG 妫 :GUI 桂 :GUI 归 :GUI 国 :GUO 郭 :GUO 过 :GUO -----------返回 那 :NA 那拉 :NA LA 纳喇 :NA LA 南 :NAN 南宫:NAN GONG 讷殷富察 :NE YIN FU CHA 能 :NENG 倪 :NI 聂 :NIE 乜 :NIE 宁 :NING 钮 :NIU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中国人的名和姓

幼儿教育:________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中国人的名和姓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中国人的名和姓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人的名与姓的特点、传统。 2、理解名字蕴含的美好寓意。 3、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期望。 【活动准备】 名卡、班级屋、标记、吹塑板、磁铁、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介绍自己的名字 ——小朋友,你们好!大家可能不认识我,我先来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车老师,我的名字叫车红艳,你们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吗? ——谢谢你们友好的把名字告诉了我,现在我们都认识了。友好的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名字,能让我们一点点认识,成为好朋友。看来,名字是我们交朋友必须要了解的,友好地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能让我们很快成为朋友。 2、找自己的名字,学习使用排、列。 (这里既有数学知识的渗入,又能让孩子意识到排、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好多名字放在你们面前,你能不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名字?(出示班级屋,上面有全体小朋友的名字,还有汉字:第一排,第二排……数字1、2等) ——你们的名字是不是都在上面?除了你们的名字,还有几个什么字?(认识汉字第几排)谁来告诉我你的名字在哪里?(引导幼儿学习 第 2 页共 6 页

找名字的方法:第几排第几个是我的名字) 小结:是不是这些字帮助你找到名字的?这样找名字又快又好。你们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吗?学会了找名字的这个本领,我们就能进电影院找位子了,下次去看电影,记得帮爸爸妈妈找位子好吗? 3、找出名字中的姓,发现秘密 ——小朋友不光学会了和友好的把名字告诉车老师,而且能很聪明的用好办法认识和找到自己的名字,真棒。现在,我要考考你们,咱们中国人的名字可有学问了,有姓有名,你知道自己姓什么吗? ——现在啊,我要请小朋友快快地上来找到自己的名字,把他拿回去。可是,如果大家一齐上来,挤在一起,这样好不好?大班的小朋友要学会排队,还要互相照顾,好了,快快上来找到自己的名字,把它拿回去吧(提醒孩子排队,相互照应,也是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刚才小朋友们不推也不挤,有的小朋友还主动让别人先拿,大家做得真棒,我要奖励大家每人一张宝贝卡,伸出小手来(把贴画依次贴到幼儿的手背上)这是老师表扬大家的,高兴吗?现在老师要请你做一件动脑筋的事情:把这张宝贝卡贴到你的姓下面,一定要想好了哪是你的姓,贴好了,赶快把名字送到前面来。 ——看看小朋友做的标记,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自己的姓在名字的那个位置?姓在名字的哪里?名在姓的哪里?原来我们的名字是有姓和名两部分组成的,姓在名的前面,名在姓的后面,中国人的姓名真的很有意思。 4、姓的传统 ——那我想问一问小朋友,你们有的姓刘,有的姓张,你为什么姓刘姓张? 第 3 页共 6 页

中国人姓名调查研究报告

现代汉语调查研究报告 题目:中国人姓名调查研究报告我通过网上搜索及其他途径,在较仓促的情况下收集了部分姓名(见附属的表格),包括64个先秦时期的人名、52个秦汉时期的人名、60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名、70个隋唐时期的人名、150个明清时期的人名、建国以来的65个人名,还抽样整理了200名飞院2011级新生的名字。现就这些人名做一下简单分析: 首先是古代人的名字: 第一先秦时期。先秦的人们风尚质朴,取名多按照人的身体特征、出生时状况、周围相关物体等,不求文雅,不避俗字俗事,没多少讲究。比如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出生时,头颅有些异样:头顶低洼而周围隆起,似山丘之状,故其父母为他取名为丘。还有晋成公,堂堂一国君主,名字却叫“黑臀”,皆因其出生时屁股上有好大一块乌青胎记而得名。再如郑庄公,名字“寤生”,意思是倒着生出来的,即脚先出来、头后出来的那种难产。还有鲁恒公的儿子,生日与父王同日,取名为“同”。 另外先秦时期,姓和氏都是分开的,姓分血统,氏明贵贱。那时候的名字是比较奇怪的。譬如鲁班究竟姓甚么?鲁班似乎还算比较正常的名字,人家其实叫公输般的,这个鲁,是地名。再者商鞅封在商地,卫国人,又氏名公孙,叫他商君、卫鞅、公孙鞅的都有,事实上公孙这都不算他的姓,只能说,他家的祖上跟某个公爵诸侯有血缘关系。至于狐毛、狐偃这对兄弟,这名字起得…狐的话,我主张还是个

氏名,毕竟古代最原始的姓其实很少的,传统的姓比如姚、妫、姬、凤甚么的,都是上古姓氏。还有比如柳下惠,此人姓展名禽,但现在估计都以为他姓柳的了,他是封地柳下,谥曰惠。 第二秦汉时期。这一时期,人们的文学意识日渐觉醒,取名开始讲究字眼,追求寓意,寄托人生的理想和抱负。如西汉名将赵充国,其父取名时,取义“充国之光”,希望他长大后能为扩大国家疆土做贡献。这一类名字的流行,强烈反映了汉初建功立业、治国安邦的志趣。 另外,由于道教盛行,西汉社会还普遍追求健康长寿乃至长生不老,史书记载中开始出现“延年、延寿、寿昌、去病”等字样。大家都熟悉的霍去病,就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父亲是个衙役,母亲是大户人家的婢女,都是普通人,生下孩子,只祈“健康无病”,因此得名。 此外,因为汉代独尊儒术,所以儒家崇尚的“仁、义、忠、孝、礼、德、节”等字眼,也开始在名字中流行。尤其到了东汉,对人格、道德的追求更多,名字更讲究文雅含蓄。在《三国志》的人物中,“文、仁、德”等字频频出现在字号中,如刘备字玄德,张飞字翼德,曹操字孟德。这些枭雄的字号中不约而同地出现“德”字,并非偶然,因为按照儒家学说,德,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是基础。 第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时期,儒学势微,老庄玄学大行其道,“道、玄、元、真”等字眼,流行于人们的名或字之中。例如,东晋时著名的南、北二玄,北有谢玄,南有张玄,两个人都是文武兼备的

中国人姓名里最忌讳的36个字

中国人姓名里最忌讳的36个字 1.“华” 谐音为滑,有可能会为人处事比较圆滑一点,从其意上把此字拆开来看为,人、匕、十,容易出刀伤,最后十字可以理解成为医院,还有可能是手术等,命主有偏头疼或脑部疾病等。如果是战争年代那么叫这个字则不为凶了,或者从军的人有这个字在从军期间也没事。通常名字中有华字的人,男人其长相都会不错,中年过后易发胖,脸型以长圆为主,女人以稍圆为主,也易发胖。 2.“笑” 笑字上面是双竹头,在婚姻上易出现二次之意,下面是个夭字,如果是女人此字为妖字,传说名字中带此字的女人这世为人多数前世为精灵所修人形,其笑字特别是小孩子最好是不要用这个字。通常名字中有笑字的女人,长相多数会比较妩媚,吸引力强,脸为下尖形。 3.“艳” 此字为鲜艳的艳字,亦常会在女孩的名字里出现,比如像什么春艳了,秋艳了,之类的,此字与燕同音。但本质却与艳不同,此艳字左半部分为丰字,丰字主要主财,如果此字要是和生肖月份配置的好的话叫此字的则会有财,主要是表现在年轻时,属羊的女孩名字里出现此字会主心眼少,因为其羊少了上面的两点,命运也会很一般,此字的右半部分为色字,也就是说名字里出现这个字的女孩如果生日是6月到9月的则会主心性活,感情异性缘多,长相也会不错,且身材多数丰满,如果时局不好的,会

有主动去勾引男人和有婚外情的发生。如果是生在冬季则主感情会冷一些了。总体评价此字用在名字里为很一般的字,不是太理想。通常名字中有“艳”字的女孩子身高会在164左右,身材多数较丰满,脸型为长型,瓜子型居多。眼带媚。 4.“超” 此字可以直接解为,走刀口,主凶,也就是说叫此字的人很有可能要在刀口下走一遭。这个字还主命主本人外向,交际广,有时好打架,脾气暴,急。 5.“一” 一字为一横之字,易出横事,(不过从政从军者要好一些),其一字又是死字头,生字尾,这一点也是不看好,一字在性情上易出现个性强,不听劝,万里有个一,万一之事,侥幸度较差一些。此字不推荐为姓名常用字。身材胖者居多,横着长自然胖了,不适合开车。脸型方正者多。 6.“奕” “奕”字,上半部分为亠意为出头早和有职位,再往下为“办”字形,意为办事有能力,有人帮。要注意的是要有头脑才行。最下面的就是大字了,意为把上面的亦的能量又加大了一部分。其奕字属于姓名中的辅助字,起一个加大加强的作用,总体看此字属上吉字。男人多数会主权,长相严厉一些,心大之人。脸型为标准稍长方型。 7.“斌” 其斌字为文字与武字组成,通常理解为文武双全。此字中的文字旁意为此人出头早,有头脑,有一定的权力,此字中的武字意为命主脾气硬朗,说话厉害。但是此字存在着一个自我矛盾的问题,也就是说文字和武字是不能兼容的。就像是秀才遇上了当兵的一样,有

中国人最爱起什么名字

中国人最爱起什么名字? 台湾把这些“一呼百应”的俗名统称为“菜市场名”,意指你到菜市场去叫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回头。但菜市场名的热度通常不会持续很久,比如张伟们中约39.8%是80后,而00后就不到3.4%了。 新的流行风潮正在酝酿之中。 给男孩起三字名时第二个字放“子”是近年非常流行的套路。据统计,2010年以来出生的起了三字名的男童中竟然有5.93%第二个字是“子”。而第三字的

选择也照样相当集中——“轩”字竟然占去了6.04%。结果追求雅致,给儿子取名“子轩”的父母大概会发现他们费尽心机起的名字已经登上菜市场名排行榜。 但是,给儿子起了“子轩”这种大俗名也实在不能全怪父母。并非他们太不聪明而不幸选中了俗名,而是流行风潮变化之快,简直让人无所适从。 名字的变化有多快呢? 2010年以后出生的男童十个最常见的名字为“子轩”、“浩宇”、“浩然”、“博文”、“宇轩”、“子涵”、“雨泽”、“皓轩”、“浩轩”、“梓轩”。而在21世纪00年代,十大俗名则为“涛”、“浩”、“鑫”、“杰”、“俊杰”、“磊”、“宇”、“鹏”、“帅”、“超”。竟然无一进入10后十大俗名,表现最好的“俊杰”也不过能排行十一而已。 2010后最常见的20大 名字 也就是说,父母给小孩起“子轩”的时候大概并未意识到这个看似清新脱俗的名字实际上已经在烂大街的道路上极速奔驰了,他们只会察觉到身边有很多叫“涛”、“浩”、“鑫”的小男孩。而当他们发现“子轩”们批量出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名字作为身份识别的重要符号,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理想的名字要既具备很强的识别度又不至于怪异,为了起名家长们往往费尽千辛万苦。但是就如很多人追求时尚却往往掉进“淘宝爆款”大军一样,姓名的变化有时实在无法捉摸。那么,如何才能起个卓尔不凡的名字呢? 【单名还是双名】

中国人的名字

中国人的名字 一个人的名字属于自己,但大多是由父母或祖辈起的。所以,从名字一般能看出父母或祖辈的出身和文化程度等。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 比如建国之初出生的,名字叫“建国”、“国庆”、“卫国”、“爱国”一类的就比较多。等到朝鲜战争爆发,又出了一群名叫“抗美”、“援朝”的孩子。后来“三反”、“五反”,估计这两个词实在太不好入名,基本没有起这个名字的。之后大跃进,又出了一批名叫“跃进”、“红旗”、“大庆”的。最突出的是文革时期,不但这期间出生的孩子很多叫“文革”、“红卫”、“红兵”、“卫东”、“向东”、“跟东”、“跟彪”等,就连一些成年人,为了表示对领袖的忠诚,也纷纷改成这类名字。我刚才加工作时,公司老总名叫“王东”,后来听老师傅讲,这位老总原名其实叫“王玉玺”,也是文革时改的名字。这么霸气的名字如果不改,当时很危险。 等到打倒“四人帮”,开始“抓纲治国”了,又出了一批名字叫“治国”的孩子。直到改革开放,政治气氛逐渐不再浓了,起名字才开始有了较大变化。有一段时间,不知为何单字的名字非常流行,比如“王伟”、“李波”、“刘涛”、“高峰”等,一时间重名的人大量出现,站在人群中喊一嗓子“高峰”,通常会有好几个人回头答应。这种情况在八零后这代人中尤为严重。等到九零后这群熊孩子,他们的父母大都有了些文化,也意识到单子名字的弊端,所以给孩子起名字开始注意下工夫。一些父母受港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影响,好多孩子的名字都变得“洋气”了,诸如“浩然”、“家博”、“雨洁”、“雨辰”、“子涵”等,还有起四个字的,比如“王李丹妮”。但是即便如此,还是容易出现“扎堆”的情况,单是飞飞班级里的女生,名字带“雨”字的就有五个,带“涵”字更多,而且男女友都有。可见我们这代人虽然文化水平高了些,文学素养却没什么大长进。 也有一些父母,不知是不懂文学装懂,还是喜欢标新立异,还是为了防止孩子重名,专挑字典里的生僻字给孩子起名,导致孩子上户口,入园入学,乘飞机打登机牌等都会遇到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其实,要想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未必非要选这些生僻字不可。我上大学时,有位中年女教师名字叫“张不同”,咋一听没什么感觉,可越仔细推敲,觉得这名字越是非同一般。可见当初给她起名字的定是一位高人。 前段时间整理家父的回忆录,里面提到一些他童年的伙伴、工作以后的同事等,忽然发现他们那代人的名字要好听得多。比如“少勤”、“克勤”、“焕武”、“墨林”、“雅琴”、“润普”、“茂轩”、“凌霞”、“云鹏”、“觉民”、“俊生”、“汉卿”等。有些名字我小时候是听过的,当时没什么感觉,现在一看,其实都很大气或雅致呢。这也难怪,因为他们都来自民国。

详谈中国人的名字变化和时代变迁

详谈中国人的名字变化和时代变迁每一代人喜欢的名字都有不同,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如何从一个名字里读懂一个时代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导语:“您贵姓?”是中国很常见的礼貌问候语。“我们五百年前可能是一家人啊”是中国同姓的陌生人相互之间拉进关系的时候的有效说辞。姓氏在中国的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我们现在讲名字,但是在过去,名和字可不是一回事。在古时,男子岁成人行冠礼,女子许嫁之时,孩子会得到一个"表字",这个"表字"才是他在社会上进行交际所用的正式称呼。现在,回想起我国古代的一些名人,我们都能很流利地说出他们的名和字。 中国人喜爱将国家大事记录在姓名中,这不只宣告着孩子出世年代的光辉,更承载着父母对于孩子“借国运而兴昌”的期许。建国、解放、援朝、跃进……这些词语不是动词,而是一个个普通的中国人名。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建国”“建华”“国强”等名字成为流行,在那个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代,人们不只对于国家心怀期望,对于“人民翻身做主人”也颇有希冀:名字含有“民”字的人群中,约的人出生于那个时期。而在其时,一家数个兄弟姐妹悉数取上相关时势型词语则更显气势。 到了抗美援朝时期,国人又纷纷把相关字眼加入姓名当中。“援朝”“抗美”成了不少人的取名选择,据不完全统计,有上万的叫李援朝、王援朝、张援朝的,就连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司令朱德也为其

长孙取名为“援朝”。而以“张”姓为例,当前中国的个“张援朝”里,就有近多个出生于年代以前,约占“张援朝”名字为总人数的。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取名方式更加多样,更多的人回归到人性层面,哺以文化意蕴。不过,即使在姓名“记功铭史”功能被弱化的现在,仍有不少人跟着国事走向为孩子取名。例如,绝大部分名叫“和谐”的人出生于年月“和谐社会”概念提出后。而北京奥运会举办当年,取名为“奥运”的宝宝就井喷至近千人。或许,在这些名字不仅是时代印记的强力嵌入,更是中国的老百姓“国、家相连”政治文化的民俗演绎。 国人名字的变化,见证了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现在的人在起名时,更加讲究意境的构思,既不偏重于时代,也不偏重于某个地区和某种职业,开始更多地倾注个人的感情和关怀,文化底蕴更加丰富了。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人们在文化、价值、观念上呈现出多元化,起名文化也更加丰富多彩。 近日,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出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为全国前大姓氏,其中王姓达到近一亿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左右“王”姓终于登上了“第一把交椅”,王、李、张三姓的众多“子民”,还有多少人会在意是否是“全国大姓前三甲”呢?或者,又有多少人在意自己姓氏的排名呢?姓氏排名关注度的降低,体现了社会观念的变化——家族观念或者说家族意识正在淡化。

中国人的姓名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例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后来《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也是如此,因为范晔的父亲叫“范泰”,所以在(后汉书》里,叫“郭泰”的,竟人不知鬼不觉的变为“郭太”了;叫“郑秦”的,也变为“郑太”了。 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不名母名也。 又如苏轼祖父名“序”,即讳“序”字,所以苏洵不写“序”字。碰到写“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苏轼也跟着不用“序”字,他以“叙”字来代替。 古人常用的避讳方法 古人常需避讳,他们在小心谨慎之中总结了种种避讳方法: 改字形。有的改用同(近)义字词来代替需要避讳的字。例如汉武帝名彻,知名辩士蒯彻便改名为通。唐高宗名治,天下人便用理字替代治字。有时也可以通过增减笔画来避讳。例如邱姓先人本姓丘,但是孔夫子名丘,为避讳便加了一个耳朵。从宋代开始都要避丘字,写时往往要省去一笔,有的写作□或空格不写。 改字音。例如,秦始皇名政,所以正月的正要读作平生。有的以某字代读,读到应避讳的字时改读某。 比如:

名与字,中国人的字和名

“名”与“字” 王财贵 所谓「对尊长,勿呼名」,古人有「名」有「字」,「名」是小名,即小时由父母所命,长辈自小看他长大,就呼这个「名」,自己自称也用「名」。到了长大后(男子二十岁)加冠时,就由礼请来的族中大老,给他另一个「名」,叫做「字」。所谓「字」者,本意是「孳也」,生出下一代的意思。即这个「名」,是从前个「名」生出来的另一个「名」,故谓之「字」。如再有其它名称,则为「号」了。所以「字」与「名」往往相关。此相关,有相似相训者,有相反相成者。相似者如: 孔丘,字仲尼。丘者山也,尼者,鲁之尼山也;仲者,排行第二也。 颜回,字子渊;回者,水之旋也,渊者,水之深也。 卜商,字子夏。言夏商两代(加上周,为三代)相承也。 仲由,字子路。由者来也,路者,所以来也。 其它如欧阳修,字永叔。修者长也,永亦长也。苏轼,字子瞻。轼者。在车前所以供人凭之,而可前瞻之木也。相反者如: 端木赐,字子贡。赐者,上赐下也,贡者,下献上也。 又如韩愈,字退之。愈者,超前;退者,向后;此用孔子「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之意也。 至于号,亦可当「字」用。最有名的是,苏轼自号为「东坡」了,「苏东坡」名气之大,让我们几乎不知道「苏轼」和「苏子瞻」是谁了。 自从有了「字」之后,一个人即从孩童的家庭的幼稚的生活型态,转进为成人的社会的要负责任的生活型态。所以古人的「冠礼」,是人生成长过程中,非常合情合理且非常重要的设计。行了冠礼,又有了「字」,自己会常警惕自己:已经长大了,要成为社会人了!大

家也都要把他当大人看了,所以在社会中行走,人都称其「字」,而不称「名」。连旧日的朋友都要改口了,除了自己还自称已名以对人外,唯有父母师长等可以直呼其名。一般人只有在看不起人,要教训人时,才不屑的或气呼呼的称人之名。所以,长大后,名就很少听到了,因此,「名」又叫做「讳」。「讳」者,不可说出口也。但死了时,其墓碑则须再用其「名」,以表示回归祖先的意思。 论语中,如弟子相称,都用「字」,而孔子叫门弟子,则呼「名」。故明明前面是说「子夏」问曰巧笑倩兮,后面却说「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记录时,都说「颜渊,颜渊」,到孔子说话时,却改成「回也,回也。」而诸弟子说到孔子时,大部份都称「夫子」,如「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亦有时可称「仲尼」,如子贡有时说:「夫子之墙数仞」,有时说「仲尼不可毁也」。可见弟子可称其师之「字」,唯亦不可当面呼之耳。因此,弟子规才交待:「对尊长,勿呼名。」因为弟子规成于此礼未废之前。 现代人,没有冠礼了,也没有字号了。故皆称名到底,也不为怪了。有时直呼其名,反倒有亲切之感呢。在河南,有人也曾告诉我说:他们几个读经朋友常常谈在到我的时候,都「王财贵王财贵」的叫。他虽然对我表示「忏悔」,但却说:「这样叫,好像比较没有距离,像一家人一样,大家心里觉得很痛快。」,既然如此,我除了说:「那你们就这样叫吧!」之外,还能说什么呢?在台中学校里,「阿贵老师」是学生们流行的称呼。当然有时是称赞阿贵的,有时是拿来骂我的,因为据说我派的作业是全校最多的,他们互相劝说:除非不怕死的,千万不要去修「那个阿贵老师」的课。 其实,我也曾为自己取了个「字」,叫「季谦」。「季」者,排行笫四,「谦」者,卑以自牧,取孔子云「富而好礼」之意,以配「财贵」也,而易经「谦卦」六爻皆吉,天下好处都到我这儿来了!全球读经交流网开动时,黄奕替我注册,因「财贵」两字被系统抗拒,所以改用「季谦」。不知那一个没大没小的「小辈」,首先称我为「季谦老大」,后来就在网间流行了,有时省事,简称「老大」。平白把一个本来自以为是「谦谦君子」的「大老」,叫成一个好像「江湖道上」混混有年的「头子」! 古之通达人说:「呼我为牛,应之为牛,呼我为马,应之为马」,他们硬要把我当牛当马,唉!套句你们东北人的口语:「有啥法呢」!

中国人起名字

中国人起名字 所谓“姓名”就是姓氏与名字,它是具有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宗族的群体标志,是人类社会维持血统关系与区分族别的重要依据。姓名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起源与民族文化,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名就是参照各种文化法则并结合家族的姓氏给新生儿一个合适的名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的含义丰富,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是中华民族有着最独特、最深厚的起名文化。 中国人对名字非常看重,名字往往寄寓着长辈对晚辈的某种殷切期望与祝愿。因此,一个好的名字不仅要符合易理,更要饱含文化底蕴。可见起名字在中国人内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名多是“姓+名”构成。“姓”具有相对稳定性,子随父姓,代代相传,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更改;名多为长辈所取,名字确立之前,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本文所说的“名字”专指姓后的“名”。 “名”字的来源 最早的时候,人们是有姓无名的,见面的时候就是互相点点头打招呼,这个在白天没有问题,可是到了晚上怎么办呢?互相看不见,打招呼就需要互相称呼一下,于是出现了“名”。“名”字是:名=夕+口,下边一个“口”,意思是晚上开口打招呼。 中国人起名字的方法 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代表一个人的符号,还包含着父母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 早在周朝时期,中国人已经在取名方法上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性的

东西。名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充分反映了中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现在常见的取名方式有20多种。 取名的故事:中国古代有三个大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人们称他们为“三苏”。他们是父子兄弟,父亲苏洵在为两个儿子起名时,特地写过一篇《名二子说》。 苏洵说“轼”,是车前的横木,是用来靠着往远处望的,它的重要性,比不上车轮、车身等,但缺少它,就不是一辆完整好看的车子。以“轼”为名,就是希望儿子长大后不要成为只能是外表看上去好看的东西,要当个有用的人。“辙”是车轮子在地上压过的痕迹,时间长了就成了车道。说到车的好处,自然不会联系到辙,然而发生了车祸时,同样不会牵连到辙。以“辙”为名,就是希望儿子将来既能为国家建功立业,又不会惹祸。长辈对后代期望、关爱,全包含在这两个看似普通的字中。“轼”“辙”这两个字偏旁相同字义相关,可见古人在取名格式和斟酌字义上是多么的谨慎与重视。 纷繁的取名方式,使中国姓名文化绚丽多彩。但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规则,是大多数人取名时所遵循的,这反映着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是一种文化和习俗的传承。中国人取名字常常从这些方面来考虑: 1.符合时尚 2.有所忌讳 3.区别性别 4.注重形式

中国人姓名的含意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姓名各有不同的意义,一些是父母对我们的祝福,一些是文化和时代的影响。 As we all know, the meaning of each person's name is different, some are parents to our blessing, some i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and era. 许多的姓氏是因为文化的影响。例如,带有“女”字旁的姓,暗示着与母系氏族社会的关联。 Many family names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For example,any character that has the particle that means”woman”suggests its traces back to the matriarchal society, 许多姓氏也来自于古代官职,动物,数字。 Many family name also comes from the ancient office, animals, figures. 然而,名则有趣多了。 However, Name is more interesting. 名字与时代紧密相关。 The Name is closely related to age. 古时候,以“富,发,禄”取名的多,因为他们有发财升官之意。 In the old days, characters meaning”wealth”,”fortune”,and”happiness” were very common in names. 一些以“杰,俊,才”为名的,都是父母对子女的美好希望,希望他们呢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Some cha racters with the meanings of “gifted”,”handsome”,and”clever”were

2018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翻译练习题:中国人的姓名

2018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翻译练习题:中国人的姓 名 2018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翻译练习题库 英语六级翻译练习题:中国人的姓名 中国人的姓名通常姓(family name)在前,名(givenname)在后。 中国有10多亿个名字,所以人们即便在随意场合也可能会连名带姓地 介绍自己,这是很寻常的。历,人名的受欢迎稈度会随着时事而变化。例如,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cvolution)期间,“红”颇受欢迎, 因其代表“革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致富”成为一个名字,因其意为“变得富有”。 汉译英: In China the family name is usually in front of thegiven name. It isnt unusual for a man to introducehimself by his family name with given name even incasual situationsbecause there are more than abillion given names. The Chinese given name has ahistory of changing with popularity depending on what events were going on. For instance,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ong (the color red) was very popular as it presentsrevolution. Dur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e 1980s, Zhifu became one given name asit means “getting rich”. 2018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翻译练习题库

中国人的小名

中国人的小名 中国人给孩子起小名,历来很讲究。有的人家,为了孩子好养活,特意起个难听的名字,比如狗剩。意思是这孩子是狗吃剩下的,神灵们就不要了。希望孩子健康长寿的,就起个宝柱。以前的医疗水平低,孩子的成活率自然也低。提心吊胆的父母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在名字上下功夫。一些富贵人家,害怕孩子命薄,承受不住那么大的富贵,便给孩子起个平常一点的名字,意图把富贵压一压。或者起一个不起眼的名字,免得神灵们发现。万一被神灵们发现了,该把孩子的命索去了。也有人因为孩子体弱多病,求别人给个名字。《红楼梦》里的巧姐,就是王熙凤求刘姥姥给起的,她说: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得住她。期盼儿子的人家,便把女儿叫跟兄,来小,招弟。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儿们,被父母忽略着,连个好听的名字都没得到。女儿们自己也像做了错事似的,几乎承包了全部家务。看孩子,做饭,洗衣服,做针线活...... 这么说吧,以前的闺女,结了婚就能操持家务,不用现学。没有儿子的父母,在期盼中艰难地活着,这一生就在期盼中荒废掉了。也难怪他们那么期盼儿子。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儿子,养老送终需要儿子,传宗接代更需要儿子。在南方,家里如果没有男丁,是进不了祠堂的。以前女人的地位没有现在高,结了婚就很少回家了。俗话说,嫁出去的

闺女,泼出去的水,家里的事,什么也指望不上她们。穷苦的农民,企盼下一代过上丰足的日子,便给孩子起个满仓。可是靠天养活的庄稼们,并不因为有人叫满仓就丰收。生产力的低下,苛捐杂税的重压,时不时的战乱,各种运动,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日子才逐渐好起来。现在我们常说,农民工如何如何苦。的确是苦,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改革开放以前,还不允许农民出来挣钱呢。他们的命运,都系在那个小小的户口本上。持有农业户口的人,进不了企业,所以他们没有条件进城生活。即便进了城,也没有饭吃,因为他们没有红本粮,也就是城市供应粮。即使能在市场里偷偷买到粮食,也难以生存下去,因为他们没有生活来源,那时候不允许个人经商。即使这些都不怕,硬往城里闯,政府也不允许他们随便进城生活。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把这些盲流,强制遣送回去。也就是说,他们生在农村,就永远是农村人,而且世代如此。除非他考学出来,或者有特殊门路,把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简称农转非。这么一比,就知道了。允许他们出来了,就是一种进步。北京,上海,广州,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他们都可以扛上行李就走。这在以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那时候,要是没有生产队的介绍信,连旅店都住不进去。可以想象,这些农民朋友,第一次领到工资的时候,第一次给家里寄钱的时候,双手一定在颤抖,那颗心,一定在嘣嘣乱跳。当然,允许他们走出

中国人名字研究

一、中国人姓名研究综述 (一)当前研究现状 尹黎云《华中国人的姓名与命名艺术》、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董保军《起名的艺术》、纳日碧力戈《姓名论》、王泉根《华夏姓名面面观》、马挺生《命名艺术》等,从人名的起源到各个时代的发展,都作了详细的描述,如从寻根的角度对台湾与大陆的骨肉关系进行了考察,论述了台湾同胞是大陆的血亲挚友,又如人名与信仰的关系,道教、佛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信仰以及政治信仰,当前研究的都与宗教信仰交叉,政治信仰却很少提及,其实这也直接包括在不同民族的君主统治下,就是民族融合的另一个方式。 本人认为,虽然那么多著作中似乎都已依次把中国姓名研究的淋漓尽致,现阶段的研究也逐渐从当时社会现象转入到产生的原因上,但更多的应转入文化心理的基础上,而现在的“姓名学”也提到了是文化产物,为落实姓名这一文化的根本,从文化心理这一领域出发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相关概念界定 文化心理学,顾名思义是研究文化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侯玉波先生在《社会心理学》中指出:“文化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最新研究领域之一,它是研究心理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文化和心理之间的相互整合的机制。”[1]李炳全在《文化心理学》一书中道:“文化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文化心理学所展开的正是人文领域已开发的课题——宗教感、诗意、乡愁、情爱与生病等活动。”[2]名字所承载的文化,体现的与心理、地域、文化、环境等方面息息相关。 名字的文化。现在我们提及的名字,包括姓、名两个方面,基本不提氏、字、号,在古时候,这些都在名字的范畴中。姓氏名字号,许慎的《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不同于姓,是一种族号,而氏是姓的分支,在《左传·隐公八年》提到:“因生以赐姓,胙赐之土而命之氏。”“名”也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说文解字》:“名,自命

关于中国人姓名”的来龙去脉你知道多少

关于“中国人姓名”的来龙去脉你知道多少 侯先生/文 中国人的姓名,是以汉字表示,汉族人是用汉字进行取名,其他民族的姓名则音译为汉字表示,也有些为自己另取汉名。名字与中文姓氏一起构成了中国人的姓名。标准 中国人的姓名用汉语拼音拼写将很快出台国家标准,今后无论是国际会议、还是护照填表,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人名,必须姓在前,名在后。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透露,2011年年底或2012年年初,人名汉语拼音拼写的国家标准就将出台,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人名,必须姓在前,名在后。姓和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都应大写。此外,为了方便外国人分辨中国人的姓氏和名字,在一些面向国际的论文等出版文献以及护照填表等情况下,姓氏的汉语拼音可以全部大写。汉语拼音国家标准还将规范“孙悟空”等虚构人物的姓名以及类似“红线女”等艺名的汉语拼音规则。 取名时间 根据古书的记载,在古代中国人的取名是有制度的。一般是在小孩生下来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但也有满月时取名,周岁时取名,以及在出生以前,亲人先把名字取好的。 名字长度 中国人的名字,汉族人除姓氏以外一般习惯用两个字或一个字。三国以前以一个字的名字为主,从晋朝一直到现代,则多以两个字的名字为主。其他民族采用音译的话则用多个至十个不等,也有另取汉式姓名的。中国公安部对全国姓名进行统计,发现中国人最长的姓名达到了15个字。中国人姓名字数在十字以上

者有近千人,百分之九十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姓名字数在10字以上的有近千人,其中10字姓名者达594人,11字姓名者达272人,12字姓名者有94人,13字姓名者和14字姓名者分别为33人和5人。 名字意义 中国古来对人的取名非常重视。在孔子“正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把为后代取名看得非常神圣,甚至神秘。从周朝起,命名已经纳入礼法,形成了制度。因此有些时候因为名字的原因,对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名字因为皇帝或高官喜欢,而得到了与其他人不一样的优厚待遇;而一些人的名字因为被认为不吉利,而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传统文化流派中,儒家对中国人的影响最深广。因此中国人的名字与儒典大有联系。取自《论语》的名字,如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取自《论语·里仁》“讷于言而敏于行”。李宗仁,字德邻,取自《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抗日名将孙立人,现代史学家孙达人,取自《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古建筑学家陈从周,取自《论语·八佾》“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数学家陈省身,取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取自《诗经》的名字,如秦邦宪,即博古,取自《诗经·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张闻天,取自《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革命家冯白驹,理论家邢贲思,取自《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贲然来思”。胡乔木和夫人谷羽,取自《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中组部副部长陈野苹,科学家屠呦呦,取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钱其琛,取自《诗经·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取自《易经》的名字,如骆宾王,取自《易经·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茶圣陆羽,字鸿渐,取自《易经·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国军将领陈诚,字辞修,取自《易经·乾卦》:“修辞立其诚,可以居业也。”军事家蒋百里,字方震,取自《易经·震卦》:“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取何名字,实为人们的一种文化选择,故可考见各种文化的影响力。以上诸例,可证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儒外诸家,外来文化,也对中国人取名风习有影响,如庄梦蝶、林秋水取自《庄子》,马约翰、周方舟取自《圣经》等。但都远弱于儒典影响力。这足可说明一般民众最看重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占据了中国人意识的主要地盘。批林批孔时,有激进分子欲与儒家划清界线,竟妄改父母给自己取的儒化嘉名,但很快便懊悔不已。儒家文化具有强势影响力并非偶然。“独尊儒术”固然重要,儒家文化的自身魅力更重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具有何等的感召力、凝聚力。儒家文化也有很多糟粕,“三纲”反平等自由,“礼教杀人”反人性,都是糟粕。国人从儒典中取名,大多还是取自其精华部分,或思想,或文辞。这样的文化选择是明智的。 名字与辈分 侯先生认为:中国人在取名时,经常会在名字中用一些方法来区别同一个家族的不同辈分。比如在名字中用一个字表示辈分,而用另一个字表示取名所标示的含义。也有的在名字中用相同的偏旁来表示同一辈分。 名字与忌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