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合土基本介绍

三合土基本介绍

三合土基本介绍
三合土基本介绍

三合土基本介绍

三合土,顾名思义,是三种材料经过配制、夯实而得的一种建筑材料,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三合土。但其中熟石灰不可或缺,三合土存在于没有水泥或水泥奇缺的年代,所以,说三合土中有水泥是不对的。

我国的地质存在大量的“亚粘土”俗称“黄土”“红土”。在有泥土地的地方,三合土地材料为:泥土、熟石灰、沙。泥土的含沙量多,则沙的量减少。熟石灰一般占30%。

建筑工程中的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砂(可掺入少量黏土)与碎砖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三合土中的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mm;砂应用中砂,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物质;碎砖不应采用风化、酥松和有机杂质的砖料,粒径不应大于60mm。

历史

明代,有石灰、陶粉和碎石组成的“三合土”。在清代,除石灰、黏土和细砂组成的“三合土”外,还有石灰、炉渣和砂子组成的“三合土”。清代《宫式石桥做法》一书中对“三合土”的配备作了说明:“灰土即石灰与黄土之混合,或谓三合土”;“灰土按四六掺合,石灰四成,黄土六成”。以现代人眼光看,“三合土”也就是以石灰与黄土或其他火山灰质材料作为胶凝材料,以细砂、碎石后炉渣作为填料的混凝土。“三合土”与罗马的三组分砂浆,即“罗马砂浆”有许多类似之处。

配料

泥土、熟石灰和沙,实际配比视情况而定,泥土中的含沙量多的话,则配沙的量就可以少一点,熟石灰一般都是30%左右,采用石灰、碎砖或碎石和砂拌合而成三合土。石灰为消石灰,碎砖或碎石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应小于50kg/cm2,其粒径不应大于60mm,且不得大于所建房子墙厚度的2/3,并不

三合土

得含有有机杂质,这样的适用于建房子。附上几个比例:碎石三合土(天然砂):1:2:4或1:3:6或1:4:8;卵石三合土(天然砂)垫层:比例同上;碎砖

(特细砂)三合土垫层:比例同上;三合土依据配料的分布而定期能否用300~400年。

顾名思义,“三合土”即是以土为主的三种原料的混合物。利用这种混合物,可以夯打成最坚实的土墙。

争鸣

这些年来,在关于土楼的建造传闻中往往有这样的“三合土”之说:土楼能承载如此巨大的重量、且经风雨数百年而不倒,除了它独特的建筑结构外,其运用“三合土”来夯打墙体是建造土楼的技术之关键。而这个“三合土”的材料就是糯米、红糖和黄土混合而成的。

别说土楼先民们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买红糖和糯米,即便红糖不要钱任你挑,也不可能从百里外的产地翻山越岭挑回那么多的红糖来当土用。可不是么,建造一座土楼所要用到的土量是相当惊人的,用土楼人的话讲,建造土楼前要备好三大堆料:即一堆石料,一堆土料,一堆木料。为了备取土料和石料,有时候甚至要改变一大片的地貌。试想,如此之大的用量,有可能用上红糖和糯米么?!更何况所谓的“三合土”用料,其三者的比例差不多是相等的。为此,在远古的过去、没有公路的条件下是不可能用糯米、红糖和黄土混合制成三合土的;

三合土

在而后的、有公路的计划经济年代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其一。

再说,红糖和糯米与黄土混合后,红糖是要氧化的,糯米也很难干硬。那么夯实的土墙要等多长时间才会硬化(干硬)呢?没有一定干硬度,土墙是不能向上重叠夯打的,否则就会垮塌。而且即便硬化了,土墙也势必变形,土楼人讲“反墙”。要知道,新打的土墙是很“小气”(不稳定)的:土的干湿度不一、土质中沙的含量太多或太少,都有可能导致墙体变形。还有,当新夯打的土墙到了有一定的高度时,其本身在风干硬化过程中就很容易受外力影响而变形。夯墙的师傅们每天晚上收工时,都要严格检查是否有什么东西依靠在土墙的两侧,哪怕是一根小竹竿都不允许斜靠在墙上,目的是确保未风干的墙体不受任何外力的影响,使其在静态中保持垂直,防止“反墙”。

其实,以红糖、糯米和黄土炼打的“三合土”并不是一种建筑材料。制作它的时候只是把这三种原料放在一块较平的大石头面上,用锤子或刀背反复敲打,并适当加一些水,使之融为一体成粘糊状既是。它不属于一种“建材”,而是一种“补料”。其用途可大了:可以用来补陶类的大小缸、钵、

三合土

坛,(如水缸、谷物缸或盛东西钵坛);还可以补被老鼠咬坏的米砻或磨损的米砻槽沟等等。在土楼的先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水泥的年代,这种“三合土”便是土楼先民们用着家用器皿补缺补漏、补痕补裂的好东西了。

上古时候的山区普通乡民,一口大缸、大坛、大钵,可算是家庭中较值钱的用具了。一是这种东西又大又笨重、且易破裂,从市场买回家来很不容易(那时候是没有送货上门的);二是陶类的器皿可防潮、防鼠,农家人十分喜欢。因此,万一有点破裂、损残了,能补的就得尽量用“三合土”补一补,以做到物尽其用。(有的人家还请篾匠师用竹篾把缸或坛钵箍匝起来,民间称“匝缸”,使之更为结实耐用。)可见,这种“三合土”在当时农家人的生活中有着多大的作用。

事实

其实真正用在建筑、建造上“三合土”的材料,应该是黄土、石灰和河沙三者的混合物。它的制作方法是将这三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用竹片或木槌不断地炼打、翻动,然后堆放停置一段时间使其融合、老化。特别是石灰和黄土都有一个从生到熟的演化过程。停置时间的长短应掌握在混合物未硬化之前,几天十几天不一,然后再次炼打、翻动。这样的炼打次数越多、越久则效果越好。而它的干湿度应掌握在用手捏可以成团状,用手揉又会散开为适。

这就是建筑上所用的“三合土”。用这种“三合土”夯打土楼的墙基那是相当坚实

三合土巨棺

的。它既可以承载巨大的压力,又可以防止洪水、山水的冲刷和浸泡,而且有着坚不可摧的防御功能。

但由于这种“三合土”的成本高,制作也麻烦,时间又长。因此,在土楼的建造中,人们只能将它用在墙基约一米半以下的高度上。读者若有兴趣考证,可以到南靖县梅林镇上科岭村的“翻身楼”看一看。那座方形的土楼除了楼的基墙(一米多高)是用“三合土”夯打的之外,楼内连接前后厅的天井、和井栏也是用“三合土”夯成的。还有,距科岭约十五公里的龙岩适中镇的土楼群中,这种“三合土”的运用,就更为普遍了。

除此,土楼的先民们还把这种“三合土”广泛地运用到其他的一些建筑工程中去,比如楼廊、凉亭、庵庙等公共场所。大凡在远古时代所修建的坟地、公墓也随处可以看到“三合土”的身影。

编辑本段上思巨棺

发现

2008年10月中旬,一支工程队在广西十万大山上思县思阳镇广元村施工时,意外挖掘出两口由石灰石、粗砂、糯米等材料混合制成的“三合土”棺椁。随后,有关方面在组织力量将“三合土”古巨棺实施运输安置过程中,其中一口棺椁发生渗漏,渗出大量棕褐色不明液体。

“三合土”巨棺的发掘鉴定(7张)

开棺

本月十九日,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以及广西区内的十余名考古和医学专家,赶至上思对“三合土”巨棺进行前期发掘准备。二十日,专家们在对其中一口“三合土”巨棺开棺后发现,原来外层的“三合土”里还有一椁一棺,两者均为木质,外椁偏黄,内棺呈黑色,三者的材料呈“土—木—木”结构,这样的棺椁在广西乃至中国都非常罕见。

发现

专家们打开了这口棺椁,结果发现一具身穿金黄色纺织物的女性尸骸,其头发保存完整,用一发簪盘在脑后;棺椁内还有古代钱币及折扇等物品。

棺内骨骸和纺织品保存完好,服饰上的金黄色花纹仍然鲜艳。让人称奇的是,在内棺的底板,竟然出现了七个排列成天文“北斗七星”的小孔。

文物与考古专家们根据棺椁的结构和棺椁内的装饰物推断,古墓主人应该不是平民。同时,有关医学专家经对棺椁内的尸骨进行X光检验,认为该名女性在年轻时应该非常漂亮。

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1 基本规定 应遵守和相关规定。 技术准备 1)炉渣垫层下的基土 (层)或结构工程应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验收合格; 2)铺设前应通过实验或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配合比。 材料要求 1)炉渣垫层采用炉渣或水泥与炉渣或水泥、石灰与炉渣的拌和料铺设, 其厚度不应小于80mm ;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炉渣内不得含有有机物和未燃尽的煤块,粒径不应大于 大于垫层厚度的1/2),粒径在5mm 以下的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 40% 。 3)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 等级应在级以上。 4)熟化石灰应在使用前 3~4d 洒水粉化, 使用前应充分过筛, 粒径不得大 于5mm 。也可采用加工磨细的生石灰粉,加水溶化后方可使用。 主要机具设备 1)根据施工条件,应合理选用适当的机具设备和辅助用具,以能达到设 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兼顾进度、经济要求。 2)常用机具设备有:搅拌机、手推车、压滚(石制或铁制,直径 200, 长600)、筛子、木耙、铁锹、小线、钢尺、胶皮管、计量器、木拍板、大杠等。 作业条件 2 施工准备 40mm (且不

(1)应已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合格,并进行隐检会签。 (2)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铺设的咼度和厚度,可米用立桩、 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 楼板孔洞均已进行了可靠封堵; 对所有作业人员已进行了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作业时的环境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状况应满足施工质量可达到标准 的要求。 3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检验炉渣、水泥、石灰质量7技术交底f 炉渣过筛水闷f 准备机具设备T 刮平、滚压f 养护匚 > 检查验收 操作工艺 (1)炉渣的过筛与水闷: 1) 铺设垫层前应将基底上的杂物、浮土、落地灰等清理干净,洒水湿润。 2) 炉渣在使用前必须过两遍筛,第一遍过 40mm 大孔径筛,第二遍过5mm 小孔径筛,主要筛去细粉末,使粒径在5mm 以下曲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 这样使炉渣具有粗细粒径搭配的合理配比, 对促进垫层的成型和早期强度很有利。 3) 炉渣或水泥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不得用新渣,必须使用陈渣就是在使 f 基底清理 (5)

炉渣垫层

第六章炉渣垫层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中的炉渣垫层工程。 2材料要求: 2.1炉渣: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粒径不应大于40mm,粒径在5mm和5mm以下的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 2.2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其粒径不得大于5mm,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份。 2.3水泥:水泥应为强度等级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4炉渣垫层的拌合料体积比应按设计要求配料。如设计无要求,水泥与炉渣拌合料的体积比宜为1:6(水泥:炉渣),水泥、石灰与炉渣拌合料的体积比宜为1:1:8(水泥:石灰:炉渣)。 3主要机具(工具): 3.1主要机具:振动器等。 3.2主要工具: 人力夯、滚筒、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mm-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钢尺、木拍等。 4作业条件: 4.1回填前,应作好相应的检查验收,并办好隐检手续。 4.2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500mm。 4.3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杂物清除干净。 4.4施工前,应抄平作好水平标志。 5施工工艺: 5.1工艺流程: 检验水泥、炉渣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炉渣浇水闷透→炉渣垫层拌合料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设→拍平压实→养护验收。 5.2操作工艺: 5.2.1首先检查炉渣、水泥和石灰的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炉渣垫层和水泥炉渣垫层拌合料在使用前应浇水闷透;水泥石灰炉渣垫层所用的炉渣应先用石灰浆或用熟化石灰拌合浇水闷透。闷透时间均不得小于5d,否则,因炉渣闷透时间不够而引起体积膨胀造成质量事故。 5.2.2垫层拌合:炉渣垫层的拌合料必须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加水量应严格控制,使铺设时表面不致出现泌水现象。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1 基本规定 应遵守9.1.1和9.1.2相关规定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1)三合土垫层下的基土(层)应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验收合格; (2)铺筑前应取样,通过配合比实验或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灰、砂、碎砖的配合比和虚铺厚度、压实遍数等参数应通过压实实验确定。 2.2 材料要求 (1)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砂(可掺入少量粘土)与碎砖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2)石灰应充分熟化过筛,粒径不得大于5mm,不得含有生石灰块。 (3)砂应选用中砂,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物;碎砖不得采用风化、酥松和含有有机杂质的砖料。 2.3 主要机具设备 (1)根据土质和施工条件,应合理选用适当的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机具设备和辅助用具,以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兼顾进度、经济要求。 (2)常用机具设备有:蛙式打夯机、柴油式打夯机,手推车、筛子、木耙、铁锹、小线、钢尺、胶皮管等;工程量较大时,装运土方机械有: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2.4 作业条件 (1)填土前应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合格,并进行隐检会签。 (2)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填土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立桩、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 (3)如使用汽车或大型自行机械,应确定好其行走路线、装卸料场地、转运场地等,并编制好施工方案。 (4)对所有作业人员已进行了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作业时的环境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状况应满足施工质量可达到标准的要求。 (6)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底时,施工前应用采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是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操作工艺 (1)铺筑前应将基底地坪上的杂物、浮土清理干净。 (2)检验石灰的质量,确保粒径和熟化程度符合要求;检验碎砖的质量,其粒径不得大于60mm。 (3)拌和:灰、砂、砖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应按照实验确定的参数

炉渣垫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炉渣垫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楼地面的炉渣垫层施工操作。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炉渣: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粒径不应大于40mm (且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1/2),粒径在5mm及以下的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 2.1.2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325号以上。 2.1.3 熟化石灰:生石灰使用前3~4d洒水粉化,并加以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熟化石灰亦可采用加工磨细生石灰粉,使用前加水溶化后方可使用。 2.1.4 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压滚石制或铁制,(直径200mm,长600mm)、平铁锹、计量器、筛子、喷壶、浆壶、木拍板、3m和1m长木制大杠、笤帚、铁錾子、钢丝刷等。 2.2 作业条件: 2.2.1 结构工程已经验收,并办完验收手续,门框已安装完,墙面上+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好。 2.2.2 预埋在垫层内的电气及其它设备管线已安装完(用细石混凝土或1∶3水泥砂浆将电管嵌固严实,有一定强度后,才能铺炉渣),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2.2.3 穿过楼板的管线已安装验收完,楼板孔洞已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2.2.4 首层地面以下的排水管道、暖气沟、暖气管道已安装完,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回填土、灰土做完,并经检查验收。 3 操作工艺 等用铁錾子剔凿,钢丝刷子刷掉,再用扫帚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3.1.2 炉渣过筛与水闷:炉渣在使用前必须过两遍筛,第一遍过大孔径筛,筛孔径为40mm,第二遍筛用小孔径筛,筛孔为5mm,主要筛去细粉末,使粒径5mm及以下的颗粒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这样做使炉渣具有粗细粒径兼有的合理配比,确保了石灰与炉渣的相互作用,对促进垫层的成型和早期强度提高很有利。 炉渣或水泥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不得用新渣,必须使用“陈渣”,所谓“陈渣”就是在使用前应深水闷透的炉渣,浇水网透时间不少于5d。 水泥白灰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应先用石灰浆或用熟化石灰浇水拌合闷透,闷透时间也不得小于5d。 3.1.3 找标高、弹线、做找平墩:根据墙上+50cm水平标高线及设计规定的垫层厚度(如设计未规定时,其厚度不应小于80mm)往下量测出垫层的上平标高,并弹在四

楼地面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楼地面的炉渣垫层施工操作。 2.0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炉渣: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粒径不应大于40mm(且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1/2),粒径在5mm及以下的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 2.1.2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325号以上。 2.1.3熟化石灰:生石灰使用前3~4d洒水粉化,并加以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熟化石灰亦可采用加工磨细生石灰粉,使用前加水溶化后方可使用。 2.1.4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压滚石制或铁制,(直径200mm,长600mm)、平铁锹、计量器、筛子、喷壶、浆壶、木拍板、3m和1m长木制大杠、笤帚、铁錾子、钢丝刷等。 2.2作业条件: 2.2.1结构工程已经验收,并办完验收手续,门框已安装完,墙面上+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好。 2.2.2预埋在垫层内的电气及其它设备管线已安装完(用细石混凝土或1∶3水泥砂浆将电管嵌固严实,有一定强度后,才能铺炉渣),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2.2.3穿过楼板的管线已安装验收完,楼板孔洞已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2.2.4首层地面以下的排水管道、暖气沟、暖气管道已安装完,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回填土、灰土做完,并经检查验收。 3.0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炉渣过筛与水闷→找标高、弹线、做找平墩→基层洒水湿润、拌合

炉渣→铺炉渣垫层→刮平、滚压→养护 3.1.1基层处理:铺设炉渣垫层前,对粘结在基层上的水泥浆皮、混凝土渣子等用铁錾子剔凿,钢丝刷子刷掉,再用扫帚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3.1.2炉渣过筛与水闷:炉渣在使用前必须过两遍筛,第一遍过大孔径筛,筛孔径为40mm,第二遍筛用小孔径筛,筛孔为5mm,主要筛去细粉末,使粒径5mm 及以下的颗粒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这样做使炉渣具有粗细粒径兼有的合理配比,确保了石灰与炉渣的相互作用,对促进垫层的成型和早期强度提高很有利。 炉渣或水泥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不得用新渣,必须使用“陈渣”,所谓“陈渣”就是在使用前应深水闷透的炉渣,浇水网透时间不少于5d。 水泥白灰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应先用石灰浆或用熟化石灰浇水拌合闷透,闷透时间也不得小于5d。 3.1.3找标高、弹线、做找平墩:根据墙上+50cm水平标高线及设计规定的垫层厚度(如设计未规定时,其厚度不应小于80mm)往下量测出垫层的上平标高,并弹在四周墙上。然后拉水平线抹找平墩(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抹成60mm×60mm见方,与垫层同高,当垫层铺完找平之后可拆除,补炉渣拌合料),其间距2m左右,有泛水要求的房间,按坡度要求拉线找出最高和最低的标高,抹出坡度墩,用来控制垫层的表面标高。 3.1.4基层洒水湿润:炉渣垫层拌合料铺设之前再次用扫帚清扫基层,用清水洒一遍(用喷壶洒均匀)。 3.1.5炉渣拌合:水泥炉渣垫层或水泥白灰炉渣垫层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先将闷透的炉渣按体积比(应预先准备好量具)与水泥干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合,要严格控制加水量,以铺设时垫层表面不得出现泌水现象为原则来确定加水量。水泥白灰炉渣的拌合方法同上,先按配合比干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合均匀。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3

崖城历史文化名镇崖州古城墙修缮(一期)工程(未含尊经阁部分) 三 合 土 垫 层 施 工 工 艺 标 准 编写单位:广州市白云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

编写日期: 2013年10月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面三合土垫层的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砂(可掺入少量粘土)与碎砖的拌和料铺设。 2.1.2 石灰应充分熟化过筛,粒径不得大于5mm,不得含有生石灰块。 2.1.3 砂应选用中砂,并不得含有草根、贝壳等有机杂质;碎砖不得采用风化、酥松和含有有机杂质的砖料。 2.2 主要工机具 2.2.1 根据土质和施工条件,应合理选用适当的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机具设备和辅助用具。 2.2.2 主要工机具见表2.2.2。 表2.2.2 2.3 作业条件 2.3.1 技术条件 2.3.1 三合上垫层下的基土(层)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验收合格。 2.3.2 铺筑前应取样,通过配合比实验或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灰、砂、碎砖的配合比。虚铺厚度、压实遍数等参数应通过压实实验确定。当工程量较小且设计无要求时,三合土常用体积配合比为石灰:砂(含粘土):碎砖=1:2:4。 2.3.2 施工条件 2.3.2.1 填土前应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合格,并进行相关专业会签。

2.3.2.2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填土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立桩、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 2.3.2.3 若使用汽车或大型自行机械,应确定好其行走路线、装卸料场地、转运场地等,并编制好施工方案。 2.3.2.4 对所有作业人员已进行了技术交底。 2.3.2.5 作业时的环境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状况应满足施工质量可达到标准的要求。 2.3.2.6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底时,施工前应采用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500mm左右。 2.4 作业人员 2.4.1 司机、机运工、电工必须持照持证上岗。 2.4.2 打夯机、搅拌机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 2.4.3 其他作业人员经安全、质量、技能培训,满足作业要求。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操作工艺 3.2.1 铺筑前应将基层上的杂物、浮土清理干净。 3.2.2 检验石灰的质量,确保粒径和熟化程度符合要求;检验碎砖的质量,其粒径不得大于60mm。3.2.3 拌和:灰、砂、砖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应按照实验确定的参数或设计要求控制配合比。当工程量较小且设计无要求时,可按常用体积配合比1:2:4(石灰:砂:碎砖)进行配料,加水后拌合至均匀一致,拌和好的熟料颜色应一致。 3.2.4 填料应分层摊铺。每层铺填厚度应根据材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通过压实实验确定。作业时,应严格按照实验所确定的参数进行。每层摊铺后,应确保平整。 3.2.5 回填三合土每层的夯压遍数,根据压实实验确定。作业时,应严格按照实验所确定的参数进行。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3.2.6 三合土分段施工时,应留成斜坡接槎,并夯压密实;上下两层接槎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 3.2.7 铺至设计标高后,最后一遍夯打时,须加浇浓浆一层,待表面略凉干后,再在上面铺层砂子或炉渣,进行最后整平夯实,至表面泛浆为止。 4 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4.1.1 石灰、砂和碎砖应符合2.1的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

地面与楼面工程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doc 5页)

地面与楼面工程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doc 5页)

地面与楼面工程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楼地面的炉渣垫层施工操作。 2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炉渣: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粒径不应大于40mm(且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1/2),粒径在5mm及以下的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 2.1.2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325号以上。 2.1.3 熟化石灰:生石灰使用前3~4d洒水粉化,并加以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熟化石灰亦可采用加工磨细生石灰粉,使用前加水溶化后方可使用。 2.1.4 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压滚石制或铁制,(直径200mm,长600mm)、平铁锹、计量器、筛子、喷壶、浆壶、木拍板、3m和1m长木制大杠、笤帚、铁錾子、钢丝刷等。 2.2 作业条件: 2.2.1 结构工程已经验收,并办完验收手续,门框已安装完,墙面上+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好。 2.2.2 预埋在垫层内的电气及其它设备管线已安装完(用细石混凝土或1﹕3水泥砂浆将电管嵌固严实,有一定强度后,才能铺炉渣),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2.2.3 穿过楼板的管线已安装验收完,楼板孔洞已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2.2.4 首层地面以下的排水管理、暖气沟、暖气管道已安装完,并办完隐蔽验收手

续。回填土、灰土做完,并经检查验收。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炉渣过筛与水闷→找标高、弹线、做找平墩→ 基层洒水湿润、拌合炉渣→铺炉渣垫层→刮平、滚压→养护 3.1.1 基层处理:铺设炉渣垫层前,对粘结在基层上的水泥浆皮、混凝土渣子等用铁錾子剔凿,钢丝刷子刷掉,再用扫帚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3.1.2 炉渣过筛与水闷:炉渣在使用前必须过两遍筛,第一遍过大孔径筛,筛孔径为40mm,第二遍筛用小孔径筛,筛孔为5mm,主要筛去细粉末,使粒经5mm及以下的颗粒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这样做使炉渣具有粗细粒径兼有的合理配比,确保了石灰与炉渣的相互作用,对促进垫层的成型和早期强度提高很有利。 炉渣或水泥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不得用新渣,必须使用“陈渣”,所谓“陈渣”就是在使用前应浇水闷透的炉渣,浇水闷透时间不少于5d。 水泥白灰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应先用石灰浆或用熟化石灰浇水拌合闷透,闷透时间也不得小于5d。 3.1.3 找标高、弹线、做找平墩:根据墙上+50cm水平标高线及设计规定的垫层厚度(如设计未规定时,其厚度不应小于80mm)往下量测出垫层的上平标高,并弹在四周墙上。然后拉水平线抹找平墩(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抹成60mm×60mm见方,与垫层同高,当垫层铺完找平之后可拆除,补炉渣拌合料),其间距2m左右,有泛水要求的房间,按坡度要求拉线找出最高和最低的标高,抹出坡度墩,用来控制垫层的表面标高。 3.1.4 基层洒水湿润:炉渣垫层拌合料铺设之前再次用扫帚清扫基层,用清水洒一遍(用喷壶洒均匀)。

三合土

中文名称: 三合土英文名称:trinity mixture fill 定义:用石灰、黏土和细砂相混夯实而成的土料,用于夯墙、地坪、地基土和渠道防渗等。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二级学科);建筑材料(水利)(三级学科)三合土,一种建筑材料。它由石灰、黏土和细砂所组成,其实际配比视泥土的含沙量而定。定义三合土,顾名思义,是三种材料经过配制、夯实而得的一种建筑材料,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三合土。但其中熟石灰不可或缺,三合土存在于没有水泥或水泥奇缺的年代,所以,说三合土中有水泥是不对的。我国的地质存在大量的“亚粘土”俗称“黄土”“红土”。在有泥土地地方,三合土地材料为:泥土、熟石灰、沙。泥土地含沙量多,则沙的量减少。熟石灰一般占30%。配料泥土、熟石灰和沙,实际配比视情况而定,泥土中的含沙量多的话,则配沙的量就可以少一点,熟石灰一般都是30%左右,采用石灰、碎砖或碎石和砂拌合而成三合土。石灰为消石灰,碎砖或碎石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应小于50kg/cm2,其粒径不应大于60mm,且不得大于所建房子墙厚度的2/3,并不三合土得含有有机杂质,这样的适用于建房子。附上几个比例:碎石三合土(天然砂):1:2:4或1:3:6或1:4:8;卵石三合土(天然砂)垫层:比例同上;碎砖(特细砂)三合土垫层:比例同上;三合土依据配料的分布而定期能否用300~400年。顾名思义,“三合土”即是以土为主的三种原料的混合物。利用这种混合物,可以夯打成最坚实的土墙。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58同城上看到的,谢谢!

三合土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三合土 英文名称:trinity mixture fill 定义:用石灰、黏土和细砂相混夯实而成的土料,用于夯墙、地坪、地基土和渠道防渗等。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二级学科);建筑材料(水利)(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三合土 三合土,一种建筑材料。它由石灰、黏土和细砂所组成,其实际配比视泥土的含沙量而定。目录 含义 历史 配料 争鸣 事实 1上思“三合土”巨棺发现 1开棺 1发现 展开 编辑本段含义

炉渣垫层施工方案

炉渣垫层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机具 1.1炉渣: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粒径不应大于40mm(且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1/2),粒径在5mm及以下的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 1.2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为3 2.5。 1.3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压滚石制或铁制,(直径200mm,长600mm)、平铁锹、计量器、筛子、喷壶、浆壶、木拍板、3m和1m长木制大杠、笤帚、铁錾子、钢丝刷等。 2.作业条件 2.1结构工程已经验收,并办完验收手续,墙面上+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好。 2.2预埋在垫层内的电气及其它设备管线已安装完(用细石混凝土或1﹕3水泥砂浆将电管嵌固严实,有一定强度后,才能铺炉渣),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2.3穿过楼板的管线已安装验收完,楼板孔洞已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二、工艺流程 1. 基层处理→炉渣过筛与水闷→找标高、弹线、做找平墩→ 基层洒水湿润、拌合炉渣→铺炉渣垫层→刮平、滚压→养护→水泥砂浆找平 1.1 基层处理:铺设炉渣垫层前,对粘结在基层上的水泥浆皮、混凝土渣子等用铁錾子剔凿,钢丝刷子刷掉,再用扫帚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1.2 炉渣过筛与水闷:炉渣在使用前必须过两遍筛,第二遍筛用小孔径筛,筛孔为5mm,主要筛去细粉末,使粒经5mm及以下的颗粒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这样做使炉渣具有粗细粒径兼有的合理配比,确保了石灰与炉渣的相互作用,对促进垫层的成型和早期

强度提高很有利。 炉渣或水泥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不得用新渣,必须使用“陈渣”,所谓“陈渣”就是在使用前应浇水闷透的炉渣,浇水闷透时间不少于5d。 1.3 找标高、弹线、做灰饼:根据墙上+50cm水平标高线,线下53cm为垫层顶标高,并弹在四周墙上。然后拉水平线抹找灰饼,用水泥砂浆抹成与垫层同高的灰饼,灰饼其间距为2m。 1.4 基层洒水湿润:炉渣垫层拌合料铺设之前再次用扫帚清扫基层,用清水洒一遍(用喷壶洒均匀)。 1.5 炉渣拌合:水泥炉渣垫层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先将闷透的炉渣按体积比(应预先准备好量具)与水泥干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合,要严格控制加水量,以铺设时垫层表面不得出现泌水现象为原则来确定加水量。 1.6 铺设炉渣拌合料:铺炉渣前在基层刷一道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将拌合均匀的拌合料,从房间内退着往外铺设,虚铺厚度宜控制在1.3﹕1。 1.7 刮平、滚压:以灰饼为标志,控制好虚铺厚度,用铁锹粗略找平,然后用木刮杠刮平,再用压滚往返滚压(厚度超过120mm时,应用平板振捣器),并随时用2m靠尺检查平整度,高出部位铲掉,凹处填平。直到滚压平整出浆为止。对于墙根、边角、管根周围不易滚压处,应用木拍板拍打密实。 水泥炉渣垫层应随拌随铺,随压实,全部操作过程应控制在2h内完成。施工过程中一般不留施工缝,如房间大必须留施工缝时,应用木方或木板挡好留槎处,保证直槎密实,接槎时应刷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后,再继续铺炉渣拌合料。 1.8 养护:垫层施工完后应进行洒水养护,严禁上人刮踩、弄脏,待其凝固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 三、质量标准 1 保证项目: 1.1 炉渣垫层使用的水泥、炉渣、石灰等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1.2 施工配合比,铺压密实度应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1.3 炉渣垫层与基层间,不得有空鼓和表面积散现象。 1.4. 1炉渣垫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在10mm以内; 检验方法: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1基本规定 2 2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技术准备 (1)三合土垫层下的基土(层)应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验收合格; (2)铺筑前应取样,通过配合比实验或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灰、砂、碎砖的配合比和虚铺厚度、压实遍数等参数应通过压实实验确定。 》 材料要求 (1)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砂(可掺入少量粘土)与碎砖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2)石灰应充分熟化过筛,粒径不得大于5mm,不得含有生石灰块。 (3)砂应选用中砂,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物;碎砖不得采用风化、酥松和含有有机杂质的砖料。 主要机具设备 (1)根据土质和施工条件,应合理选用适当的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机具设备和辅助用具,以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兼顾进度、经济要求。 (2)常用机具设备有:蛙式打夯机、柴油式打夯机,手推车、筛子、木耙、铁锹、小线、钢尺、胶皮管等;工程量较大时,装运土方机械有: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作业条件 ! (1)填土前应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合格,并进行隐检会签。

(2)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填土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立桩、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 (3)如使用汽车或大型自行机械,应确定好其行走路线、装卸料场地、转运场地等,并编制好施工方案。 (4)对所有作业人员已进行了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作业时的环境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状况应满足施工质量可达到标准的要求。 (6)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底时,施工前应用采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是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左右。 3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操作工艺 (1)铺筑前应将基底地坪上的杂物、浮土清理干净。 (2)检验石灰的质量,确保粒径和熟化程度符合要求;检验碎砖的质量,其粒径不得大于60mm。 (3)拌和:灰、砂、砖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应按照实验确定的参数或设计要求控制配合比。拌和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和好的土料颜色应一致。 (4)三合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如砂水分过大或过于,应提前采取晾晒或洒水等措施。 (5)填土应分层摊铺。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通过压实实验确定。作业时,应严格按照实验所确定的参数进行。每层摊铺后,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一)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三合土垫层下的基土(层)应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验收合格; (2)铺筑前应取样,通过配合比实验或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灰、砂、碎砖的配合比和虚铺厚度、压实遍数等参数应通过压实实验确定。 (2)材料要求 (1)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砂(可掺入少量粘土)与碎砖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2)石灰应充分熟化过筛,粒径不得大于5mm,不得含有生石灰块。 (3)砂应选用中砂,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物;碎砖不得采用风化、酥松和含有有机杂质的砖料。 (3)主要机具设备 (1)根据土质和施工条件,应合理选用适当的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机具设备和辅助用具,以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兼顾进度、经济要求。 (2)常用机具设备有:蛙式打夯机、柴油式打夯机,手推车、筛子、木耙、铁锹、小线、钢尺、胶皮管等;工程量较大时,装运土方机械有: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4)作业条件

(1)填土前应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合格,并进行隐检会签。 (2)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填土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立桩、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 (3)如使用汽车或大型自行机械,应确定好其行走路线、装卸料场地、转运场地等,并编制好施工方案。 (4)对所有作业人员已进行了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作业时的环境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状况应满足施工质量可达到标准的要求。 (6)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底时,施工前应用采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是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 2、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检验石灰、砂、砖质量→实验确定施工参数→技术交底→准备机具设备→基底清理→过筛→灰砂砖拌和→分层铺筑、耙平→分层夯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2)操作工艺 (1)铺筑前应将基底地坪上的杂物、浮土清理干净。 (2)检验石灰的质量,确保粒径和熟化程度符合要求;检验碎砖的质量,其粒径不得大于60mm。 (3)拌和:灰、砂、砖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应按照实验确定的参数或设计要

炉渣垫层施工工艺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楼地面的炉渣垫层施工操作。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炉渣: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粒径不应大于 得 大于垫层厚度的 1/2),粒径在5mm 及以下的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 整理汇总 2.1.2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 325号 以上。 2.1.3 熟化石灰:生石灰使用前3?4d 洒水粉化,并加以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 5mm 。 熟化石灰亦可采用加工磨细生石灰粉,使用前加水溶化后方可使用。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 2.1.4 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压滚石制或铁制, (直径200mm ,长600mm )、 平铁锹、计量器、筛子、喷壶、浆壶、木拍板、 3m 和1m 长木制大杠、笤帚、铁錾子、钢 丝刷等。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 2.2 作业条件: 2.2.1 结构工程已经验收,并办完验收手续,门框已安装完,墙面上 +50cm 水平标高 线已弹好。 2.2.2 预埋在垫层内的电气及其它设备管线已安装完 (用细石混凝土或1 : 3水泥砂浆 将电管嵌固严实,有一定强度后,才能铺炉渣) ,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 2.2.3 穿过楼板的管线已安装验收完,楼板孔洞已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2.2.4 首层地面以下的排水管道、暖气沟、暖气管道已安装完,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回填土、灰土做完,并经检查验收。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 3操作工艺 3.1 3.1.1 基层处理:铺设炉渣垫层前,对粘结在基层上的水泥浆皮、混凝土渣子等用铁 錾子剔凿,钢丝刷子刷掉,再用扫帚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 3.1.2 炉渣过筛与水闷:炉渣在使用前必须过两遍筛,第一遍过大孔径筛,筛孔径为 40mm ,第二遍筛用小孔径筛,筛孔为 5mm ,主要筛去细粉末,使粒径 5mm 及以下的颗粒 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 40%,这样做使炉渣具有粗细粒径兼有的合理配比,确保了石灰与 炉渣的相互作用,对促进垫层的成型和早期强度提高很有利。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 炉渣或水泥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不得用新渣,必须使用“陈渣” ,所谓“陈渣”就是 在使用前应深水闷透的炉渣,浇水网透时间不少于 5d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 水泥白灰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应先用石灰浆或用熟化石灰浇水拌合闷透, 闷透时间也 不得小于5d 。 3.1.3 找标高、弹线、做找平墩:根据墙上 +50cm 水平标高线及设计规定的垫层厚度 (如设计未规定时,其厚度不应小于 80mm )往下量测出垫层的上平标高, 并弹在四周墙上。 然后拉水平线抹找平墩(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抹成 60mm x 60mm 见方,与垫层同高, 当垫层铺完找平之后可拆除,补炉渣拌合料) ,其间距2m 左右,有泛水要求的房间,按坡 度要求拉线找出最高和最低的标高,抹出坡度墩,用来控制垫层的表面标高。 精品文档收集整 理汇总 3.1.4 基层洒水湿润:炉渣垫层拌合料铺设之前再次用扫帚清扫基层,用清水洒一遍 炉渣垫层施工 40mm (且不 40%。精品文档收集

炉渣跑道施工方案及煤渣跑道施工方案

炉渣跑道施工方案及煤渣跑道施工方案 (一)炉渣跑道施工方案: 1.炉渣田径场地基础垫层的构造: 基础垫层的主要作用,一是使场地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二是增加场地的弹性,三是坚实场地基础,使场地表面不塌陷,以保证场地坡度均匀,平坦,经久耐用。 2.炉渣田径场面层的构造: 炉渣田径场面层的铺筑材料,是以炉渣为主,适当混入少量石灰和粘土粉的混合材料。有些场地加入少量锯末,作为解决松软度,增强弹性的填充剂。 为了使跑道色泽美观,增加运动员的兴奋感,有的地区选用红色炉渣。若缺乏这种材料,可就地取材,用红砖或红石粉沫代替炉渣使用。也有的地区选择红色火山灰。其混合材料的配合比,应根据选用材料的性能另行处理。 面层与基础层之间应铺设一层1?2厘米厚的隔离层,稻壳、锯 末、稻草均可,以增强场地弹性,防止面层泥砂渗入垫层,并便于在翻修场地时不损坏基础垫层。 3.炉渣跑道面层的施工: (1)场地建设程序 首先测量绘制地形图,在图上作出总体布局,再进行单项场地设计。初步设计完成后对其体育工艺部分需报体育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再进

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经审定后,即可进行场地放线,施工。 (2)检查标高和位点:施工前应对跑道突沿和基础垫层进行全面复测,检查直弯道交界处A、B、C、D 四个标桩位点和弯道半径R 是否准确,道沿的标距、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垫层是否平坦,地基表面坡度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对不符合的部位必须坚决返工。 (3)面层材料的搅拌:细炉渣,石灰,锯末面三合材料的搅拌要求按配合比,干拌三次 至均匀后,再加入泥浆湿拌三次。施工应选择晴天,分段突击性进行施工。(4)面层铺筑要求: 以内外侧道沿为标高基准,分成每段不大于5X5米的方格网,将料依次倒入方格网内,用平耙扒平,再用拉线或特制水平木尺掌握铺匀赶平。要求厚度为13?15厘米,压实厚度为10?12厘米。铺料15分钟后30分钟以内,碾压4?5遍即可。但衔接口不碾压,以便与铺筑第二段相互衔接(接口不碾压部分1 米左右)。 (5)已铺好的段落,要进行封闭,严禁践踏,并经常洒水养护。养护期至少一周,方可使用。 (6)跑道全部铺筑完毕,可撤一层细炉渣作为保护层。以便起到抗风和填充跑鞋钉眼的作用。 铺筑跑道使用的平耙和滚子,平时养护场地时使用,需加工特制。 平耙宽15厘米,厚2. 5厘米,长100?120厘米,一面带刃,一边安装钉齿,耙柄稍长为1. 8C?2. 00米。 碾压场地使用的滚子,铁板外壳(内装砂或石子),滚身长l?1.2

5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五、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一、总则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楼地面的炉渣垫层施工。 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二、术语 基层: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垫层: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基土: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三、基本规定 1、在垫层工程施工时,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参照本施工技术标准。 2、垫层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对水泥等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使用前,应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准验收。 3、垫层工程所采用拌合料的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4、垫层的铺设,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仔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5、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基层铺设中基土和相应垫层的规定行。 6、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垫层。 (2)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7、垫层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垫层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个施工段(或变形缝)作为检验批。 (2)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 间;不足3 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10 延长米为1 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 间计算。 8、垫层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必须达到本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认定为合格;一般项目80%以上的检查点(处)符合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他检查点(处)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并不得大于允许偏差值的50%为合格。凡达不到质量标准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处理。 9、垫层工程完工前、后,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四、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进行技术复核,基层标高、管道埋设符合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 (2)施工前应有施工方案,有详细的技术底,并交至施工操作人员。 (3)各种进场原材料规格、品种、材质等符合设计要求,进场后进行相应验收,并有相应施工配比通知单。

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大全

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大全 地面与楼面工程 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炉渣过筛与水闷→ 找标高、弹线、做找平墩→ 基层洒水湿润、拌合炉渣→ 铺炉渣垫层→ 刮平、滚压→ 养护 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 混凝土搅拌→ 铺设混凝土→ 振捣 → 找平→ 养护 陶粒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 陶粒过筛、水闷→ 搅拌→ 铺设陶粒 混凝土→ 养护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流程: 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 基层处理→ 洒水湿润→ 抹灰饼→ 抹标筋→ 刷素水泥浆→ 浇筑细石混凝土→ 抹面层压光→ 养护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找标高、弹线→ 洒水湿润→ 抹灰饼和标筋→ 搅拌砂浆→ 刷水泥浆结合层→铺水泥砂浆面层→ 木抹子搓平→ 铁抹子压第一遍→第二遍压光→ 第三遍压光→ 养护 现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找标高→ 弹水平线→ 铺抹找平层砂浆→ 养护→ 弹分格线→ 镶分格条→ 拌制水磨石拌合料→ 涂刷水泥浆结合层→ 铺水磨石拌合料→ 滚压、抹平→ 试磨→ 粗磨→ 细磨→ 磨光→ 草酸清洗→ 打蜡上光

预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定线→ 水磨石板浸水→ 砂浆拌制→ 基层洒水及刷水泥浆→ 铺水泥砂浆结合层及预制水磨石板→ 养护灌缝→ 贴镶踢脚板→ 酸洗打蜡 陶瓷锦砖地面施工工艺流程: 清理基层、弹线→ 刷水泥素浆→ 水泥砂浆找平层→ 水泥浆结合层→ 铺贴陶瓷锦砖→ 修理→ 刷水、揭纸→ 拨缝→ 灌缝→ 养护 塑料板地面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弹线→试铺→刷底子胶→铺贴塑料地面→铺贴塑料踢脚板→擦光上蜡

桩基础的施工工艺

(二)井桩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机具: 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 钢筋: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I、II级钢材,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 机具:辘辘,Ф18棕绳、皮桶、安全帽、通风送气设备(压缩机、鼓风机、风带)、安全电压变压器(36V电压)、砼搅拌机、振动棒、塔吊。 (2)作业条件: 井桩开挖前做好“三通一平”,地上、地下管道、电线及障碍物拆除完毕。 定位放线、测量工作完成并经有关部门复核验收后进行开挖。 井桩成孔的安全至关重要,开挖前对所有井桩成孔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交底,并对所有的机具进行安全可靠的试验,确保成孔过程中的安全。 2、操作工艺及过程控制要点: (1)井桩人工成孔工艺流程: 定标高及桩位→砌筑井圈→引测轴线→架设辘辘和吊具→开挖桩孔(试桩)→开挖桩孔→检测成孔质量→验收→工序交接。 ①放线定桩位及高程:首先根据该工程设计总平面布置图,放出建筑物框线,复核无误后,请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线。其次再根据井桩平面布置图,放出轴线和桩位线,并进行复核,填写轴线、标高复核记录。 ②砌砖井圈:根据复核后的轴线和桩位线,以桩位为圆心,井桩的半径,砌砖井圈,使顶面标高为井桩顶标高。表面抹20厚1:2水泥砂浆。并弹上轴线,标出桩中 心位置。以控制桩中心和桩顶标高。

③架设垂直运输架和吊具,垂直运输采用辘轳提升,用粗麻绳和皮桶作吊具。辘轳和支架安装要稳定、牢固、可靠。 ④逐段开挖桩孔土方:开挖桩孔要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扩及周边,有效控制开挖桩孔的截面尺寸。每节的高度根据土质好坏和操作条件而定,一般以1.0米为宜。 井桩成孔中,每挖一节即1米深后,在砖井圈上的轴线上放置木十字架,挂上线锤,用卷尺检查井桩中心位置,直径和井桩壁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再开挖下一节。如此逐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扩大头顶部。 井桩扩大头的开挖。挖井桩的扩大头,要先将扩大头底部桩身的圆柱体挖好,再按扩大头部位的尺寸、开头自上而下削土扩充至符合图纸设计的要求。 ⑤检查验收:井桩座落在卵石持力层上,桩底进入卵石层2.5M以上。 成孔以后必须对桩身直径、扩孔尺寸、孔底标高、桩位中线、井壁垂直度、虚土厚度进行全面检查测定,做好施工记录,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本工程对井桩成孔具体质量要求和允许偏差如下: 桩身直径偏差+40,-20;桩底直径偏差+80,-40; 桩孔中心偏差50;桩孔垂直度偏差小于1%H。 (2)成孔顺序: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报告,在桩位上先挖试桩,了解地质和地下水、有害气体情况,根据具体情况修改井桩施工方案或采取必要降水措施后,再全面开挖井桩。 因部分井桩间距小,为了安全,采取间隔成梅花形的顺序进行。坚持挖一个,浇筑一个,防止井孔塌方。 3、井桩钢筋笼的制作安装:

三合土基本介绍

三合土基本介绍 三合土,顾名思义,是三种材料经过配制、夯实而得的一种建筑材料,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三合土。但其中熟石灰不可或缺,三合土存在于没有水泥或水泥奇缺的年代,所以,说三合土中有水泥是不对的。 我国的地质存在大量的“亚粘土”俗称“黄土”“红土”。在有泥土地的地方,三合土地材料为:泥土、熟石灰、沙。泥土的含沙量多,则沙的量减少。熟石灰一般占30%。 建筑工程中的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砂(可掺入少量黏土)与碎砖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三合土中的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mm;砂应用中砂,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物质;碎砖不应采用风化、酥松和有机杂质的砖料,粒径不应大于60mm。 历史 明代,有石灰、陶粉和碎石组成的“三合土”。在清代,除石灰、黏土和细砂组成的“三合土”外,还有石灰、炉渣和砂子组成的“三合土”。清代《宫式石桥做法》一书中对“三合土”的配备作了说明:“灰土即石灰与黄土之混合,或谓三合土”;“灰土按四六掺合,石灰四成,黄土六成”。以现代人眼光看,“三合土”也就是以石灰与黄土或其他火山灰质材料作为胶凝材料,以细砂、碎石后炉渣作为填料的混凝土。“三合土”与罗马的三组分砂浆,即“罗马砂浆”有许多类似之处。 配料 泥土、熟石灰和沙,实际配比视情况而定,泥土中的含沙量多的话,则配沙的量就可以少一点,熟石灰一般都是30%左右,采用石灰、碎砖或碎石和砂拌合而成三合土。石灰为消石灰,碎砖或碎石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应小于50kg/cm2,其粒径不应大于60mm,且不得大于所建房子墙厚度的2/3,并不 三合土 得含有有机杂质,这样的适用于建房子。附上几个比例:碎石三合土(天然砂):1:2:4或1:3:6或1:4:8;卵石三合土(天然砂)垫层:比例同上;碎砖(特细砂)三合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