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永州市2015年下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永州市2015年下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永州市2015年下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永州市2015年下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永州市2015年下期期末测试卷及详细答案

高一语文

命题人:陈琦(永州一中)李凯勇(宁远一中)审题人:杨振华(永州市教科院)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隐居是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归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扁舟”意象中既蕴含着他们人生的理想与期冀,也蕴含着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范蠡是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典范,但更多人却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们仕途失意而隐居的一个意象。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现实压抑下,欲放浪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常见的“扁舟”意象中,无论是矢志漂泊,还是追求自由,抑或是失意隐居,无不是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照,虽蕴含仕途坎坷失意的无奈与消极,但为后世树立了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光辉典范。(有删改)(选自孙秀玲、徐加新《涛涛江海一扁舟》

1、扁舟,即小船。下列诗句中的“舟”或“扁舟”,没有文中所论及的扁舟意蕴的一句是

A、扁舟从此去,鸥鸟自为群。(张九龄《初发江陵有感》)

B、请君看取拜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李泌《长歌行》)

C、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2、下列关于“扁舟”意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早的“扁舟”意象,有隐遁之味,也充溢着悲凉或超脱的韵味。这一意蕴后演化为古

代知识分子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B、“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寄托着中国古代文人羁旅乡愁,承载着

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

C、在古代文人心眼里,“扁舟”不仅是一只小船,它寄托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生活、

渴望摆脱精神苦闷的愿望。

D、“扁舟”是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照,让后世感受到他们失意的痛苦无奈,也让后

人感受到他们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情怀。

3、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古典诗文中“扁舟”的意象历来历来就涂满了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所以它

为失意文人所特有。

B、杜甫诗中的“扁舟”最强烈地表现了漂泊思乡的意绪,极有代表性地表现了古代潦倒困

厄的知识分子生活的苦难和不幸。

C、苏轼“纵一苇之所如”与张孝祥“著我扁舟一叶”都表达了一种皈依自然的心境,但苏

轼显得温和,而张孝祥显得更强烈。

D、范蠡“乘扁舟浮于江湖”中的“扁舟”和庄子“泛若不系之舟”中的“舟”,既是他们

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的寄托,也是他们功成身退的归宿。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一)文言文阅读(1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一)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二)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0,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

B、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管:钥匙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边界

D、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辞:拒绝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段文字都出自《左传》,《左传》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

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B、“东道主”原意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因郑国在秦国之东,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

故称“东道主”。后以“东道主”指称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请客的人。

C、“中寿”是和“上寿”、“下寿”相对而言的,约指活到六、七十岁,蹇叔已七、八十岁,

过了中寿的年龄。

D、“召孟明、西乞、白乙”,孟明,复姓百里,名视,字孟明。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

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尊敬。

6、下列对两段文字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和蹇叔都是为了国家而抛弃个人恩怨和利益的爱国者;而秦穆公无论退兵还是

潜师袭郑,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本国利益,正所谓“他日利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公必翻然从之矣”。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一个“犹”字写出了烛之武对郑伯

以前不重用自己的不满,微言大义,体现了“春秋笔法”。

C、蹇叔进谏委婉,却深谋远虑,哭师直白却满腔愤怒;秦穆公利欲熏心,刚愎自用,目

光短浅,与两年前的虚怀若谷,见贤思齐判若两人。

D、两段文字故事情节起伏,人物语言富有个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记叙散

文的魅力。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禾熟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此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清初画家曾借此题画。诗人做过地方官吏,熟悉农村情况。他多遭贬谪,厌倦官场。②窦:水道,水沟。③粗了:刚了结。

(1)一、二两句,勾勒出了农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2分)

(2)三、四两句取象老牛,诗家评说“用意很深”。对诗人的“用意”,你怎样理解的?(5分)

(三)名句默写(10分)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没空1分,共10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田园居》(其一)中用动物来表现田园生活的优雅恬静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描绘兰亭周围之景,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水。

(5)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告诫人们要向有德行的人看齐,同时反省自身缺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0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母亲的书【台湾】琦君

①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②我就会问:“哪本书呀?”

③“那本橡皮纸的。”

④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⑤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没有做成鞋子,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得,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者嘴,母亲告诉过我,那只张着嘴的是公的,合者嘴的是母的。喜鹊也跟人一样,男女性格有别。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着最最厚的这一页。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起花来。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是母亲永久的样本,她心里什么图案和颜色,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

⑥母亲为什么叫这本书为橡皮纸书呢?是因为书页的纸张又厚又硬,像树皮的颜色,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非常的坚韧,再怎么翻也不会撕破,又可以防潮湿。母亲就给它一个新式的名称——橡皮纸。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纸,是太外婆亲手裁订起来给外婆,外婆再传给母亲的。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哩,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真正的“书”了。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

⑦还有一本母亲喜爱的书,也是我记忆中非常深刻的,那就是怵目惊心“十殿阎王”。粗糙的黄标纸上,印着简单的图画。是阴间十座阎王殿里,面目狰狞的阎王、牛头马面,以及形形色色的鬼魂。依着他们在世为人的善恶,接受不同的奖赏与惩罚。惩罚的方式最

恐怖,有上尖刀山,落油锅、被猛兽追扑等等。然后从一个圆圆的轮回中转出来,有升为大官或大富翁的,有变为乞丐的,也有降为猪狗、鸡鸭、蚊蝇的。母亲对这些图画好像百看不厌,有时指着它对我说:“阴间与阳间的隔离,就只在一口气。活着还有这口气,就要做好人,行好事。”母亲常爱说的一句话是:“不要扯谎,小心拔舌耕犁啊。”“拔舌耕犁”也是这本书里的一幅图画,画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鬼,舌头被拉出来,刺一个窟窿,套着犁头由牛拉着耕田,是对说谎者最重的惩罚。所以她常拿来警告人。

⑧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日,母亲背得滚瓜烂熟。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日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日为止。我也跟着背:“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慨。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诗里面形容中秋节月亮的句子那么多。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和大哥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

⑨《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母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

⑩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以母亲的书为线索,将母亲的书背后的故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展现母亲

细腻的情感世界,让人在平淡中感受到“浅愁”的韵味与深沉。

B、文章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视角展现出母亲的愁绪与自甘淡泊的无奈,既纯朴又亲

切自然,率真中隐含着对母亲悲苦一生的体认与同情,读来令人怆然泪下。

C、文中的母亲以《十殿阎罗》为“蓝本”,向孩子灌输传统伦理,以“黄历”为做事

原则,以头头是道地数说《本草纲目》来体现自己很有学问。

D、第⑤划线的句子“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都放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

通过“我”的心理活动写母亲的心理,表现外婆的爱触发了母亲绣花的灵感。

E、文章结尾一句“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说她博古通今是因为她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能把黄历背得滚瓜烂熟,说起《本草纲目》来头头是道。这样说表达了我对母亲的赞美,抒发了我为母亲骄傲的情感。

(2)黄历为什么是母亲生活上离不了的书?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文章多处用细节描写,“解读“母亲的心情,战士母亲内心的寂苦,请结合文本,举例加以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的书》中的“母亲”与《大堰河,我的母亲》中的“大堰河”有许多相同点,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游说.(shuì)淬.火(cuì) 伶俜. pīng 妖童媛.女(yuán)

B、踯躅

.. (zhízhú) 愀.然(qiǎo) 猗.郁(yī) 渐车帷裳.(sháng)

C、横槊. (shù) 莅.临(lì) 搽.粉 (chá) 载.人航天(zài)

D、弄.堂 (long) 籼.米 (xiān) 颓圮. (pǐ) 冯.虚御风(ping)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有时能给人以启迪,有时会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有时会给人面对生活坎坷的勇气。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大开眼界,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雨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C、老皇帝病危,皇太子之间勾心斗角,朝廷上下一片混乱,帝业不绝如缕。

D、教育是社会阶层见实现流动的主要渠道之一,特别是对于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教育无疑是可以实现改变自身命运的终南捷径。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做。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B、刘邦在《鸿门宴》中的表演告诉我们:示弱,有时候不仅仅是软弱的表现,而且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C、“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D、随着手机、电脑等个人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使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服务平台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扩大交际范围。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早晨起来,泡一晚浓茶,向院子一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①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②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楼下来的日光

③你也能看得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④或在破壁腰中

⑤从槐树叶底下⑥听得到青天下驯鸽是飞声

A、⑥③⑤④①②

B、⑥①②⑤④③

C、③⑥⑤②④①

D、③⑥②⑤①④

15、运用对联知识,将下面打乱了的对联,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只填序号)(4分)

①苏子秋夕游赤壁②禅悟③佩弦夏夜走荷塘④叶韵花香⑤山水风月⑥品赏

上联: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16、给下列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4分)

4月3日,财政部、公安部、工商管理总局等8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坚决制止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的行为。

根据通知,未经财政部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开展互联网销售彩票业务。凡是擅自利用

互联网销售彩票的,应当立即停止互联网销售彩票业务。

通知发布前一个月,淘宝彩票、网易彩票、新浪爱彩、百度乐彩、360彩票等40余家主流售彩网站,已陆续暂停网络彩票销售。如今,连财政部批准的互联网彩票试点单位500彩票网也未能幸免,在8部委公告发出后,宣布暂停全部彩票销售业务。这意味着,互联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2年末抗癌女漫画家熊顿,她走了。那时候很多人在天南地北为这个傻姑娘落泪,不是矫情不是做作,是真心疼。根据她的故事和作品改编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13号咋各大电影院上映了,该影片讲述了29岁的乐天派漫画家熊顿因患癌症身处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但同样对着命运微笑的故事。她没什么遗言,因为她从未想过会离开,她意识不清醒时,也一直在喊:“滚蛋吧,肿瘤君。”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滚蛋吧,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永州市2015年下期期末测试卷及详细答案

1答案C 【解析:A蕴含隐遁之意,B蕴含功成身退之意,D蕴含游子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

2、答案A 【解析: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并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意味。】

3、答案B 【解析:A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C苏轼表达强烈,张孝祥显得温和。D庄子“泛若不系之舟”中的“舟”,”也是他们功成身退的归宿”错】.

4、答案C 【解析:封,意动用法,把……作为边界;也有人解释为使动用法,也说得通。】

5、答案A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6、答案C 【蹇叔进谏也是比较直白的,秦穆公袭郑也并非目光短浅而是利欲熏心,两年前也不是虚怀若谷见贤思齐,而只是由于出于利益的考虑。】

7、(10分)(1)越过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采分点:鄙远焉陪句意)

(2)(5分)背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采分点:陵所辟是焉。判断句式)

8、(1)丰收(2分)

(2)诗人借刚释重负、卧坡吃草的老牛抒发内心的郁闷:自己仕途坎坷,官场劳顿,何异于老牛的耕耘之债?然而老牛的役债有了结的时日,而自己何尝不想卸却重负,舒闲疲惫的心呢。(3分)同时,诗人借这种看似悠闲淡然的场景,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或官场的不满。(2分)

9、(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4)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1)C D 【解析:C“来体现自己很有学问”错,以“黄历”为做事原则希望平安的愿望以及盼望丈夫归家的心情;;D“表现外婆的爱触发了母亲绣花的灵感“错,应该是表现母亲对外婆的思念。】

(2)(6分,每点3分)①因为母亲万事细心,内心希望平安,而黄历能帮助她选好日子;

②母亲思念在北平的丈夫,看黄历其实在细数丈夫归来的日子。

(3)(6分,举例正确,3分;简要分析,3分。)示例:父亲的来信,是母亲“心中的至宝”,她从不当着女儿的面“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微弱了”她才悄悄地抽出来读,和自己所爱的人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3分)。活脱脱勾勒出年轻母亲对爱情的向往,渴望爱的滋润却又事与愿违,被父亲所“弃”的凄苦。(3分)

(4)(8分,答出1点3分,2点6分,3点8分。形同点表达准确1分,结合文本举例2分,言之成理即可。)

①勤劳。(1分)他们操持家务,干农活,以自身的勤劳支撑整个家庭。(2分)

②博爱。(1分)琦君的母亲经常教育孩子要善良,要有慈悲之心;大堰河把艾青这个地主家的儿子当做自己儿子一样,关爱有加。(2分)

③隐忍负重。(1分)琦君的母亲会为丈夫常年不归而隐忍等待;大堰河面对丈夫的打骂默默忍受。(2分)

④乐观。(1分)琦君的母亲不因丈夫常年不归而怨天尤人,总是乐观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大堰河虽然终日劳累,却总是含着笑,满怀对生活的希望。(2分)

11、D【解析:A妖童媛.女(yuán)应为yuàn B渐车帷裳.(sháng)应为cháng C横槊. (sh ù)应读shuò】

12、B【B指点:批评;江山:指国家。指批评国家大事。A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本句形容文章简短有力。C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本题形容局势危机。D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近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本句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13、C【A 搭配不当,“现在都可以不做”与“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搭配不当;B、关联词使用不当,“不仅仅是……而且是”是递进关系,而本复句是并列关系,改为“不是……而是;D、介词掩盖了主语,划掉“随着”或者“使”。】

14、C 【解析:即使……,对应“也”选③;“听得到”对应“看得到”所以③⑥相连;“从槐树底下”与“细数…漏下来的日光”对应,⑤②相连;“或在破壁腰中”与“从槐树底下”对应,所以⑤②④相连。】

15(4分) 上联①②⑤下联③⑥④

16、(4分)互联网彩票业务全面停止(互联网彩票全面停售)

17、(6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执行评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