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内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内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内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内容

八年级上第一章复习提纲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1、海洋水(96.53%):咸水,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

陆地咸水(0.94%)

水圈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淡水(2.53%)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大气水

例1: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

A、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2、大部分的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固态,空气:气态。

水循环路径:海洋—陆地、海洋—海洋、陆地—陆地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固液气三态变化,形成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例题2: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例题3: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和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3、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植物体以释放出来。

4、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某一区域,一段时间内降水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5、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赤道附近及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贫乏。

例题4: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6、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空间分布不均匀: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解决策略:跨流域调水如中国的南水北调)

时间(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北方更为明显(解决测略:修建水库)

7、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水是生命的摇篮。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8、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9、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体水含量:70%-80%,水母含量最高:98%,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2.5升

例题5: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地球

B、太阳

C、雨

D、海洋

第二节、水的组成

10.水的电解实验:

现象:两个电极上出现气泡,试管内液面下降,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氧气:接正极,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氢气:接负极,检验方法: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体积比:氧气:氢气为1:2。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中加少许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烧碱):增加水的导电性

如何从图中判断哪根试管产生的是氢气?水少的(气体多的)试管为氢气

11、水分子的构成: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②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

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例6:从该图像中获取的信息:

(1)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2)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三、水的浮力、

12.浮力:所有液体和气体都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竖直

向上的力就是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

13、气体也会产生浮力:气球、热气球,孔明灯

14.计算浮力方法(1):称重法:先测物体重力G,再测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的弹簧秤拉力 F浮=G - F拉(适用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15.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ρ液gV排

16.浮力只跟ρ液和V排液,即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的重力有关,而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形状、质量、密度、重力等无关。

例题7:(1)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1=_________牛。再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2=_________ 牛,浮力等于。

弹簧测力计的两次测量读数发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浮力

例题8: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中,小刚同学使用了弹簧测力计、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表示了探

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根据上述实验探究数据,在下面图中画出相应的关系图象.

(2)分析图B、C、D、E,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分析图D、F,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4)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浮力是___________N.

(5)该实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例题 9:在抗洪抢险中,某村民自制了一个总体积 0.7立方米的竹筏,放入河水中时有 1/5体积浸入水中。(1)此时竹筏受到的浮力有多大?(2)要使水对竹筏产生 4500牛的浮力,竹筏应有多大的体积浸入水中?

解:(1)竹筏放在河水中时,排开河水的体积为:V排水=0.7m3/5 =0.14m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此时竹筏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0×103kg/m3×9.8N/kg×0.14m3=1372N

(2)已知 F′浮=4500牛,将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式 F′浮=ρ水gV′排水进行变形,可得:V′排=F′浮/ρ水g =≈0.46m3

答:(1)竹筏放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1372牛;(2)竹筏应有约 0.46米3的体积浸入水中,才能使水对竹筏产生 4500牛的浮力。

17、物体沉浮的条件:

例:请推理:(1)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浮时,ρ液 >ρ物

(2)浸在在液体中的物体,当ρ液 =ρ物时,物体会悬浮在液体中。

证明:(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浮∴F浮> G物

∴ρ液gV排> m物g ∴ρ液gV排> ρ物gV物

∵物体浸在液体中∴V排=V物∴ρ液> ρ物

(2)∵F浮=ρ液gV排G物=m物g=ρ物gV物

ρ液 =ρ物,且物体浸在液体中,V排=V物

∴F浮= G物∴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练习:请推理:(1)当物体漂浮在液体上时,ρ液 >ρ物

(2)浸在在液体中的物体,当ρ液 <ρ物时,物体会下沉到液体底部。

浮沉条件的引用

19.轮船:排开比自身体积大的水而获得更大的浮力,始终漂浮重力等于浮力,故轮船开到不同江河湖海中,浮力始终不变。例:船从海洋开到江河中,根据F浮

=ρ液gV排可知,ρ液变小,F浮不变,所以V排变大,船下沉些。

轮船排开水量就是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20.密度计是一种用来快速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同一个密度计在不同液

体中,都是漂浮:重力等于浮力。所以浮力相等,浮的越高,液体密度

越大

右图中,AB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 > ρB

21.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控制沉浮

22.鱼:通过改变鱼鳔的大小来改变鱼体的大小(即改变排开水的体积),从而控制沉浮

例题9:一个体积为45分米3、质量为46.35千克的密封铁箱,不慎掉入海里。它将下沉

到海底,还是悬浮在海水中,或是上浮到海面?如果这只铁箱掉在河里,又将如何?(已知

海水的密度为1.03×103千克/ 米3)

解:铁箱受到的重力G=mg=46.35千克×9.8牛/ 千克=454.23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铁箱完全浸没在海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海水gV排=1.03×103千克/米3×9.8牛/千克×45×10-3米3=454.23牛

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因为F浮=G,所以铁箱将悬浮在海水中。

如果铁箱是掉在河水中,因为河水的密度比海水小,可见铁箱完全浸没在河水中时受到的浮力要小于454.23牛,即小于铁箱受到的重力,所以铁箱将会下沉到河底。

答:铁箱将会悬浮在海水中。若是掉在河水中,铁箱将会沉入河底。

四、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23、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糖、高锰酸钾、碘)

溶剂:能溶解替他物质的物质,一般是液体(水、酒精、汽油)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4、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1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例2: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

29、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粉末:①用药匙或纸槽取药(每次使用后都必须擦拭看尽)②试管倾斜,把药匙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在底部;或试管水平放置,把纸槽送入底部,然后竖立起来

(2)取块状固体: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慢慢滑到底部

30、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盛在细口瓶中,取用时,瓶塞倒放桌上,一手拿试剂瓶(标签向手心,以免被药液腐蚀),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试管口,让液体缓缓流入试管内,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盖,把瓶子放回原处,注意标签向外放。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首先选取合适量程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内,当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调到所需液体的量(眼睛平视液面下沿)

五、物质的溶解

31.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2.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

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使液体温度降低

氯化钠、蔗糖等:溶解时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33.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①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②跟搅拌有关:搅拌加快溶解;③跟溶质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34.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判断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质 ,若溶解的量不再增加 则该溶液为饱和溶液。若 溶解的量能再增大 则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但 相同温度___, 同种溶质 ,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

例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 .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 .将5g 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35.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 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

在20℃时,NaCl 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例4:(1)t 3℃时A 的溶解度为 80克

(2)P (3)N 点表示t3时,A 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 增加溶质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 1℃时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取晶体。

(6)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Wc>WB>WA

(8)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36.气体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①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例5:“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100g水溶解36g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200C时,100g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食盐

C.200C时,把136g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食盐

D.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

例6:t1℃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下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 .7%

C. 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

D. 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30g

37.溶液配置过程:①计算(溶质、溶剂的量);②称量和量取(托盘天平称量溶质,量筒量取溶剂);③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④装瓶存放

38.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7:将一瓶8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平均分为2等份,每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若将其中的一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一半,应加水 g,若将另一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加入NaCl g。

六、物质的分离

44、结晶: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溶质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食盐(NaCl)

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的物质。如KNO3

45、物质分离的方法:结晶法(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

46、蒸发溶剂和冷却热饱和溶液综合使用:加热使溶液蒸发浓缩(减少溶剂),再冷却结晶

47、明矾、活性炭:(沉淀)凝聚剂

活性炭:(过滤)吸附作用,滤去不溶性物质并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异味

48、过滤:

(1)主要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等

(2)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漏斗;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滤纸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

烧杯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49.粗盐提纯(蒸发结晶、冷却结晶)

步骤:溶解:把粗盐放入盛有一定量的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滤去盐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蒸发:①把滤液放入蒸发皿中加热(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②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③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注:(1)玻璃棒的用途:①溶解:搅拌,加速溶解;②蒸发: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③过滤:引流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测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20小题,共80分) 1.小明在厨房中看到了许多调味品,以下调味品放入水中,会出现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现象的是() A.味精 B.食盐 C.白醋 D.芝麻油 2.超强台风“灿鸿”在浙江省舟山市登入,给当地带来强风暴雨。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蒸腾 3.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4.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5.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该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 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会有固体析出,恒温蒸发后有固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6.装有水的杯中飘浮有一塑料块,如图甲所示。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水>ρ塑料>ρ酒精) ( ) 7.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可乐是许多人感受清凉的一种方式。下列关于可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乐是一种溶液,当中的一种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 B.可乐喝到肚子里面后,人过会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可乐里面除了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其他溶质,这说明,可乐是不饱和溶液 D.冰过的可乐比不冰过的可乐口感更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8.某一物体沉在某溶液(溶液当中的溶剂是水)当中,当缓缓的从溶液当中加水后,物块开始上浮,下面 关于这一现象的推理合理的是() A.该溶液可能是酒精溶液 B.该物块的密度可能小于水的密度 C.该物块的浮力保持不变 D.若是继续往该溶液中加水,该物块一定漂浮在液面上 9.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 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 置如图所示。则()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 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10.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当地生产生活 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饮用水的污染和短缺。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11.t ℃时,向一只盛有0.15 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 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科学随堂练习(一) 第1章第1节水在哪里 一、我会填空: 1.地球上的水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和生物体内。占地球总水量 96.53%、2.53%的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地球上水的存在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_形式存在; 空气中的水主要以_________态存在。自然界的水,随着_____________的改变,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3.水是___________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当生物体内__________到一定程度时,生命就会停止。人体重量的__________以上是水分,儿童体内的水分含量___________。 4.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在图1—1所示的水圈的各种水体 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 是: A、, B、, C、,E、; ⑵在上述各种水体中,为水圈的主体,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⑶在图中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数量最多的是,数量最少的是。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升水;主要供水途径为和。6.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⑴图1—2中各字母在 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 节是: A、, B、, C、, D、, E、, F、。 ⑵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水循环是地球上各

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的系统。通过水循环,使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7.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二、我会选择: 8.地球水资源总量的96.53%是在( ) A、冰层 B、大气 C、海洋 D、地下水 9.下列水体中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地下淡水 B、冰川水 C、河湖水 D、大气水 10.可供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冰川水和地下水 B、河流水和湖泊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11.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A、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C、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 12.下列生物体含水量最高的是( ) A、人体 B、水母 C、黄瓜 D、水稻 13.下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C、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D、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14.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 ) A、地球 B、太阳 C、雨 D、海洋 15.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 B、陆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 C、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量一样大 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相互联系 16.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大洋循环 17.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A、大气水 B、河水 C、海洋水 D、冰川水 八年级上科学随堂练习(二) 第1章第2节水的组成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1—3节)单元测试卷 浙教版

《科学》八年级(上)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一)— (共4页) (第一章1-3节)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是( ) A.河水 B.江水 C.海水 D.湖水 2.生物体内含水量最高的是( ) A.人体 B.水母 C.黄瓜 D.水稻 3.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B.通常,水的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 C.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0克/厘米3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4. 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B.内陆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C.内陆水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量一样大 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不断转化 5.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冰川水和地下水 6.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 A.水的空间分布 B.水的化学性质 C.水的物理性质 D.水汽含量的多少 7.能反映水的化学性质的变化是( ) A.水蒸发 B.水电解 C.水沸腾 D.水结冰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点燃酒精灯,酒精越来越少 B.钢铁生锈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粉笔越来越短 9.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山消融 B.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纸张撕碎 D.灯泡里的钨丝熔断 10.下列叙述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纯天然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纯净水”中不含任何物质 C.地球上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所有的动植物 D.如果有良好的身体,喝点生水也没关系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C.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12.关于电解水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 A.证明水中有氢氧两种气体 B. 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 证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物质 13.下列关于水的性质描述正确的( ) A.水的沸点为100℃ B.水通电后,发生了汽化现象 C.0℃时水的密度最大 D.液态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14.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15. 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由此可以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

八上科学第一章周周清试题与答案

科学周周清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大洋循环 2、关于水的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水分子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3、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 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4、三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球放在水槽中,如图所示,其中受到重力最小的是 ( ) A.甲球 B.乙球 C.丙 D.三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5、体积相同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同种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比较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应为( ) A、在甲液中浮力最大 B.在乙液中浮力最大 C.在丙液中浮力最大 D.一样大 6、很多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 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由此可知,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入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 以及北大西洋和印度洋海水密度ρ1、ρ2的关系,正确的是(假设船重不变) ( ) A、浮力增大,ρ1=ρ2 B、浮力减小,ρl=ρ2 C、浮力不变,ρ1<ρ2 D、浮力不变,ρl>ρ2 7、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 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 的是() 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8、某温度下,b克溶质溶解在b克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A.100克 B.b克 C.2b克 D.50克 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C.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6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D.在一定的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10、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蒸发部分溶剂 D.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 11、要使100克10%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 A.再加入10克食盐 B.蒸发掉50克水 C.蒸发掉45克水 D.再加入100克10%食盐水 12、固体物质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①溶剂性质②温度高低③溶质性质④溶质和溶剂的质量⑤溶液的总质量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④⑤ D、②③④⑤ 1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20℃时把18克氯化钠放入36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是() A.26.5% B.33.3% C.36% D.50% 14、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剂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A>B>C,则同质量的以上三种饱和溶液 中溶剂的量为() A.A>B>C B.A>C>B C.A<B<C D.B>C>A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是:水母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地球的各种水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以太阳辐射为能量,通过各个环节,如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等,周而复始地连续运动、相互转化,这个过程就是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⑤回到蒸发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ρ = m / v(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 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3= 1×10-6m3 1吨=1000千克=1×106克

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复习提纲整理版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目录: 1 水在哪里 2 水的组成 3 水的密度 4 水的压强 5 水的浮力 6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7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9 水的利用和保护 第一节 水在哪里 1.水以各种不同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 2.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3.一个人体内有2/3是水分,儿童体内有4/5是水分 4.水与生命: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 5.水的循环: ②海上内循环 大循环——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海陆间大循环示意图 1降雨 2蒸发 3蒸腾 4水汽输送 5降水 6蒸发 7径流(地表、地下) 结论:水的运动经历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等循环变化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 第二节.水的组成 海洋水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淡水 冰川水 地下淡水 其他水体

1.水的电解 实验结论: 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不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第三节.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一杯水和 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密度的公式: ρ(读作r óu )表示密度, m 表示质量(单位:kg 或g ),v 表示体积(单位:m 3或cm 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 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 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kg ,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 3 或 g/cm 3(注:g ·cm -3是g/cm 3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2)两者的关系: 1g/cm 3=1000kg /m 3 (3) 水的密度: 1×103kg /m 3或1g/cm 3 (4)单位转化::1ml= 1cm 3 =1×10 -6 m 3 1t=1000kg=1×106g 1ml = 1×10-3l 1l =10-3 m 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3) 同种物质中,质量和体积成反比 体积质量 密度=V m =ρ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内容

八年级上第一章复习提纲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1、海洋水(96.53%):咸水,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 陆地咸水(0.94%) 水圈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淡水(2.53%)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大气水 例1: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 A、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2、大部分的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固态,空气:气态。 水循环路径:海洋—陆地、海洋—海洋、陆地—陆地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固液气三态变化,形成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例题2: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例题3: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和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3、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植物体以释放出来。 4、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某一区域,一段时间内降水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5、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赤道附近及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贫乏。 例题4: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6、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空间分布不均匀: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解决策略:跨流域调水如中国的南水北调) 时间(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北方更为明显(解决测略:修建水库) 7、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水是生命的摇篮。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8、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9、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体水含量:70%-80%,水母含量最高:98%,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2.5升 例题5: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地球 B、太阳 C、雨 D、海洋 第二节、水的组成 10.水的电解实验: 现象:两个电极上出现气泡,试管内液面下降,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氧气:接正极,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氢气:接负极,检验方法: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体积比:氧气:氢气为1:2。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中加少许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烧碱):增加水的导电性 如何从图中判断哪根试管产生的是氢气?水少的(气体多的)试管为氢气 11、水分子的构成: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②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 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1.4~1.7知识点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溶液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糖、高锰酸钾、碘)。 2.溶剂:能溶解替他物质的物质,一般是液体(水、酒精、汽油)。 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二.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悬浮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即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2.乳浊液(乳状液):油脂形成很小的液滴悬浮在水里,即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例题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例题2】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 【例题3】让乳浊液静置许久,液体小颗粒一定会() A.下沉B.上浮C.均匀分散D.上浮或下沉 【例题4】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A.白酒 B.食盐水C.医用酒精D.蒸馏水 三.实验操作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粉末:①用药匙或纸槽取药(每次使用后都必须擦拭看尽); ②试管倾斜,把药匙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

在底部;或试管水平放置,把纸槽送入底部,然后竖立起来。 (2)取块状固体: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慢慢滑到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盛在细口瓶中,取用时,瓶塞倒放桌上,一手拿试剂瓶(标签向手心,以免被药液腐蚀),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试管口,让液体缓缓流入试管内,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盖,把瓶子放回原处,注意标签向外放。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首先选取合适量程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内,当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调到所需液体的量(眼睛平视液面下沿) 【例题5】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例题6】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5 物质的溶解 一.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①温度②溶剂的量③溶剂的种类 3.有的物质溶解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溶质溶解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有点物质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如: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 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使液体温度降低; 氯化钠、蔗糖等:溶解时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4.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①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②跟搅拌有关:搅拌加快溶解; ③跟溶质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溶解越快。二.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八年级科学上册_第一章(4—5节)单元测试卷_浙教版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分,共50分) 1. 关于压力,正确的说法是( ) 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压力就是重力 D.压力的方向一定是垂直于物体表面 2. 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 ( ) 3. 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 B. 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C. 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 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4. 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 p i ,在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P 2,那么p i 与P 2的关系是( ) A. p i = P 2 B.p 1= 2p 2 C.p 2 = 2p i D.无法比较 5. 关于压强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压强跟压力成正比 B.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 C. 压强跟受力面积成正比 D. 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6. 木块重5牛,在图示四种情况下,保持静止,支承面 MN 受到压力最大的是( ) 7. 把某一实心金属球放入某种 液体,它一直沉到底,这是因为 ( ) A.金属球不受浮力 B.金属球所受的重力大于所受的浮力 C.金属球所受的重力大 D.金属球所受浮力大于所受的重力 8. 一块长方体砖块,长、宽、高的尺寸比是 4 : 2 : 1,重为 G 这块砖平放、竖放和侧 放时,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 ) A.1倍 B.2 倍 C.4 倍 D.8 倍 9. 将一个铜块挂在弹簧秤上, 当铜块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表示铜块受到的 ( ) A.浮力大小 B.重力大小 C.重力和浮力之差 D.重力和浮力之和 10. 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轮船受到的浮力大小将 (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大 11. 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 朋 ABC J F=20N [) ^777777777^" 乙 狗头 啄木鸟 鸭足 牛烯 A B C D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一章(6-9)

2012学年《科学》八年级上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第一章 4、 “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人碘酸钾。右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 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氯化钠易溶于水 B .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 20 C 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 . 20C 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5、 将60 C 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 20C ,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溶液的质量 B .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 .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 .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 6、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20C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B . 40 C 时,分别在100 g 水中加入5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40C 时,分别在100 g 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 20C,甲、乙溶液 均为饱和 溶液 7、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食盐溶液中, 逐渐加入食盐,下列图象能表示加入的食盐质 量和溶 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规律的是 6-9节 班级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 .所有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2、 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 ( ) A .溶质和溶剂量的多少 B .溶液的温度 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共40分) ( ) B .溶质一定是固体 D .在溶液中,溶剂都是液体 C .溶质的种类 D .溶剂的种类 3、下列食盐溶液,溶液质量分数不等于 5%的是 ( ) A . 5g 食盐溶解在95g 水中得到的溶液 B . 100g 水中溶解了 5g 食盐得到的溶液 C .每100g 食盐溶液中含有 5g 食盐 D .将食盐和水按1: 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 D . 20C 时,分别在 100 g 水中加入 40 g 甲、乙,加热到 40C 时,甲溶液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嘻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综合能力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综合能力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13年4、5月,江苏卫视台正如火如荼地举行中国首档明星跳水竞技秀节目《星跳水立方》。王丽坤勇敢一跳,当她从刚入水至下潜到最深处的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p和浮力F浮随下潜深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2.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投入同种液体后,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则这种液体一定是() A.水 B.水银 C.酒精 D.盐水 3.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C为正方形,D为圆球体,B为梯形, A为长方体,如图所示,且C的表面很光滑与容器底密闭接 触,在这四种情况下() A、A所受的浮力最大 B、B所受的浮力一定比A小 C、A所受的浮力最小 D、B、D浮力是一样大的 4.小明在“造船比赛”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 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 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 面上,如图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小船的重力 C.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5.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小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 =3:2,将它们都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受到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4:5,则乙球的密度为() A、2ρ水/3 B、3ρ水/4 C、5ρ水/ 6 D、4ρ水/5 6.如图所示,一水槽内装有部分水,水面上浮有一木质小容器,其露出 液面的高度为h,水的深度为H,现从水槽内取少部分水倒入容器 内,则导致() A.h增大 B.h不变 C.H不变 D.H减小 7.体积为60L的救生圈,所受重力为50N,体重为450N的林林同学在水中使用这个救生圈,当他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试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试卷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2.日前,我省嘉兴市正式成为全国首批16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海绵城市是指降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海绵城市要求的是( ) A.植树种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B.疏浚河道、沟渠,建设并保护湿地 C.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城市的绿道、广场 D.大量建设水泥道路,改善城市交通 3.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 B.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 C.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 D.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受浮力不变4.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B.食盐C.菜油D.面粉5.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 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6.如图,将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 在液体中,如果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甲、F 乙 ,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ρ 甲、ρ 乙 。则() A.F甲=F乙? ρ甲>ρ乙B.F甲=F乙?ρ甲<ρ乙 C.F甲<F乙ρ甲<ρ乙D.F甲<F乙ρ甲>ρ乙 7.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和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9.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10.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八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复习提纲 第一节 水在哪里 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 河 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 3.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5.水的循环: 大循环--- ●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a 蒸发 b 水汽输送 c 降水 d 地表径流 e 下渗 (地下径流) ●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 第二节 水的组成 1. 水的电解 实验结论: 水 通直流电 +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第三节.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 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1、密度的公式: m ρ= —-- (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v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 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3, (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kg/m3=1×10 -3g/cm3 (3) 水的密度: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 (4)单位转化:: 1毫升 = 1cm3= 1×10-6 m3 1吨=1000千克=1×106克 1毫升= 1×10-3升 1升=10 -3 m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 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第四节水的压强 1、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物体表面的力。 2、 3、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4、 5、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F 6、压强的计算公式:P= ――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S 7、压强的单位:帕 (1帕=1牛/米2,常用的压强单位有百帕,千帕,兆帕)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 8、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A、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 B、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 (2)减小压强的方法:A、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 B、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少压力 9、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5.水的循环: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l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 l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 1. 水的电解

电极 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论 正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负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 无色 沸点 100℃ 气味 无味 凝固点 0℃ 状态 常温常压下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 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第三节.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l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 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l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1、密度的公式: m ρ= —-- (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v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 米3) l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 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3, (2)两者的关系: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kg/m3=1×10 -3g/cm3 (3) 水的密度: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 (4)单位转化:: 1毫升= 1cm3 = 1×10 -6 m3 1吨=1000千克=1×10 6克 1毫升= 1×10 -3升 1升=10 -3 m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 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1.1-1.3知识点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 1.1 地球上的水 一.水的分布 海洋水(96.53%):咸水,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 陆地咸水(0.94%) 1.水圈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 淡水(2.53%)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大气水 例1: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A、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2.大部分的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固态,空气:气态。 二.水的循环 1.水循环路径:海洋—陆地、海洋—海洋、陆地—陆地 2.形成水循环的内因-----固液气三态变化,形成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例题2: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例题3: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和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3.水循环类型:陆地上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4.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直接蒸发,植物体以蒸腾的形式释放出来。 5.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某一区域,一段时间内降水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6.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赤道附近及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贫乏。 例题4: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三.水资源的分布 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1.空间分布不均匀: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解决策略:跨流域调水如中国的南水北调) 2.时间(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北方更为明显(解决测略:修建水库) 四.水与生命 1.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水是生命的摇篮。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2.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体水含量:70%-80%,水母含量最高:98%,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2.5升 例题5: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地球 B、太阳 C、雨 D、海洋 1.2 水的组成 一.水的电解 1.水的电解实验: 现象:两个电极上出现气泡,试管内液面下降,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氧气:接正极,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氢气:接负极,检验方法: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体积比:氧气:氢气为1:2。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水中加少许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烧碱):增加水的导电性 ★如何从图中判断哪根试管产生的是氢气?水少的(气体多的)试管为氢气

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1至3节章节测试

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1至3节章节测试(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 、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C 、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 、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 2、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水体最多 B 、陆上内循环的水体最多 C 、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体最多 D 、海上内循环的水体最多 3、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哪项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的环境而引起的?( ) A 、仙人掌的叶刺 B 、骆驼的驼峰 C 、热带植物树茎上长出“气根” D 、昆虫表面的外骨骼 4、为提醒广大公民注意节约用水,国家制定了“节水徽记”,下列哪个图案是( ) 5、下列各项实验或事例可以说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存在水的是( ) A 、大气中有细菌在生存,而细菌进行新陈代谢,需要水; B 、刚从冰箱里拿出干而冷的瓶子外壁会有水珠出现; C 、秋天的早晨的树叶上会有露珠出现 D 、上述事例或实验都可以说明空气中存在水 6、下列物质中,不含水的是( ) A 、人体 B 、冰 C 、铁水 D 、苹果 7、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降温到0℃,水结成冰 B 、加热到100℃,水变成水蒸气 C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 、给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 8、证明电解水的两极产生什么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出现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B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 C 、将正极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氧气 D 、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触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证明是氢气 9、关于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正极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B 、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 C 、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两极产生的气体都比空气轻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其密度是相同的 B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C 、若能知道两物体的密度大小,就可以比较两物体的质量大小 D 、若能测出某种材料制成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质量,也可以求出它的体积 11、根据密度公式ρ= V 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同时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