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调试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调试

be

L C V r R R βA // -=晶体管共射极放大器的调试

引言:

晶体管共射极放大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放大电路之一,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电路中,主要起信号放大的作用。此电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要想使其能够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必须经过严格的调试后才能达到。本文就此项内容进行系统的阐述。

一、电路原理

图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图为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原理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B 点加入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电压放大倍数: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i

0V U U A 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 =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分别测量I C 、U B 、U C 和U E 。

2)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管子集电极电流I C (或U CE )的调整与测试。

(a) (b)

图2-2 静态工作点对u O 波形失真的影响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如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u O 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如图10-2(a)所示;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

生截止失真,即u O 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

显),如图10-2(b)所示。改变电路参数U CC 、R C 、R B (R B1、R B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 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置电阻R B2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R B2,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

2、放大器动态指标测试

放大器动态指标包括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动态范围)和通频带等。

1) 电压放大倍数A V 的测量

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输入电压u i ,在输出电压u O 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 i 和u o 的有效值U i 和U O ,则

2)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 OPP 的测量(最大动态范围)

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 W(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u O,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如图3)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

2。或用示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 O(有效值),则动态范围等于0U2

波器直接读出U OPP来。

图 3 静态工作点正常,输入信号太大引起的失真

四、调试内容

按图4实验仪器设备的相互连接图接线。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的屏蔽信号线黑笔都连公共端,信号源输出信号线红笔接B点(与耦合电容C1相连),交流毫伏表的红笔接B点时测量U i,接输出端(与耦合电容C2相连),则测量U o。从示波器CH1、CH2引出信号线的两个红笔(探针)分别接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可观察u i和u o波形。

图1-4 实验仪器设备的相互连接

1、三极管工作状态的确定

电路安装好后,检查无误,接通电源,当R W=0欧姆时、R W=中间值时、

R W=最大值时,测量晶体管各电极电压,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2、调试静态工作点

方法一、

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 W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接通+12V电源、调节R W,使I C=2.0mA(即U E=2.0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出U B、U E、U C及测量R w值。

方法二、

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加入1KHZ的正弦波信号,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 W(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u O,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如图3)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此时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就是合适的静态值。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1)、负载对电路放大倍数的影响

在保持最大不失真输出波形的基础上,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u S,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旋钮使放大器输入电压U i 30mV,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 O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三种情况下的U O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O和u i的相位关系。

(2)、发射极电流负反馈对电路放大倍数的影响

在保持上述的条件下,RL=2.4KΩ,断开发射极旁路电路C E,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压U O及放大倍数。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置R C=2.4KΩ,R L=2.4 KΩ,调节R W使I C=2.0mA,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u0足够大但不失真。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

分别增大和减小R W,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u0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各静态值。

4、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置R C=2.4KΩ,R L=2.4KΩ,I C=2.0mA。输入f=1KHz的正弦信号,在输出电压u o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 S,U i和U L记入表2-6。保持U S不变,断开R L,测量输出电压U o。

5、测量幅频特性曲线

取R C=2.4KΩ,R L=2.4KΩ、U i= 60mV ,在保持输出信号最大不失真的条件下,保持输入信号u i的幅度不变,改变信号源频率f,逐点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U O,记入表2-7,并根据所测量的数据绘出幅频特性曲线。并算出此电路的通频带宽度及范围,找出上限截止频率和下限截止频率(下降至稳定值的0.707倍处)。并在特性曲线中描出通频带。

6、电路改造成两级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目的:了解在电路中引用负反馈的作用及实现方法。

作用:具有稳定电压放大倍数,减少非线性失真,拓宽通频带、改善输入输出电阻等。

将两个单级低频电压放大器,组成两级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改造方法:将前级放大器改成固定偏置放大电路,输出经电容连接到后级的可调电位器一端,经电位器处理后在送到第二级输入端。

反馈支路:在第二级输出端电容前经8.2K电阻串联20uf电解电容器,接到第一级放大器三极管发射极上,同时在发射极上在串联一个100欧姆的反馈电阻器,在接发射极电阻和电容。

图5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其中 A V =U O /U i — 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

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1+A V F V — 反馈深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负反馈

对放大器性能改善的程度。

反馈系数

调试内容:

(1)、测量两极放大器的最佳静态工作点。调试方法,输入1KHz 正弦波信号,调节u i ,R W1,R W2,保证输出最大不失真电压的前提下,既为最佳静态工作点。

将实验电路按图5改接,把R f 断开后分别并在R F1和R L 上,其它连线不动。

(2) 、测量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 V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① 以f =1KHZ ,U S 约5mV 正弦信号输入放大器, 用示波器监视输出V

V V Vf F A 1A A +=F1f F1V R R R F +

=

波形,在u O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 S、U i、U L。

②保持U S不变,断开负载电阻R L(注意,R f不要断开),测量空载

时的输出电压U O。

(3)测试负反馈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将实验电路恢复为5的负反馈放大电路。适当加大U S(约10mV),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负反馈放大器的U S、U i、U L,A Vf、R if和R Of,及空载时的Uo ,

(4)测量通频带

接上RL,保持1)中的US不变,然后增加和减小输入信号的频率,找出上、下限频率fh和fl。

(5)、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1)、实验电路改接成基本放大器形式,在输入端加入f=1KHz 的正弦信号,输出端接示波器,逐渐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使输出波形开始出现失真,记下此时的波形和输出电压的幅度。

2)、再将实验电路改接成负反馈放大器形式,增大输入信号幅度,使输出电压幅度的大小与1)相同,比较有负反馈时,输出波形的变化。

8、将电路改造成单级的射极跟随器。

目的:了解射极跟随器的作用及电路构成。

作用:常在电路中作为缓冲器,实现阻抗匹配。搞高输入阻抗、降低输出阻抗、带负载能力强、输入与输出同相、放大能力小于等于1。改造方法:将分压偏置放大电路的集电极电阻短接。输出端接在发射极即可。

(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接通电源,输入1KHZ的正弦信号,调试方法同上所述,获得最大不失真输出波形,之后u s=0,测静态工作点数据,记录在下表2-12中(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 u

接入负载,在输入端加f=1KHz的正弦波信号,在输出最大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量U i、U L之值,算出电压放大倍数。

通信地址:贵州省都匀市剑江北路61号,

贵州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电工电子实习中心

姓名:张瑞锋

邮编:558000

邮箱:zhangruifeng1573@https://www.doczj.com/doc/3d3368155.html,

电话:15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