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学阴阳五行

中医学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㈠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㈡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的基本特征,是确定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根据。
阴阳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进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㈢阴阳的属性特点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并不是专指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以及同一事物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随着对象和条件的改变,它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亦相应地发生改变。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是指在一定的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的划分。
3.阴阳的相对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明显的相对性。这种阴阳属性不是绝对不变的,随着特定条件的变更,对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概念认识必然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在比较的条件变更后,两者在认知的概念上可以互相转化,即阴阳可以相互转化。
4.阴阳的可分性
任何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即是说无论属阴还是属阳的事物或现象,随着划分的范围或条件的变更,各自可以再分阴阳,永无止境,以至无穷。
综上所述,阴阳所具有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的特点,对解释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㈣阴阳的相互关系
1. 阴阳的对立制约
指自然界一切相关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互斗争和互相抑制的阴阳两个方面,称为阴阳“相反”。
阴阳属性双方都是对立排斥的;阴阳的任一方不足或太过,都会引起对方的亢盛;在属性对立的基础上,阴阳对立双方具有互相牵制和约束的关系。
2.阴阳的互根互用
指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称为阴阳“相成”。
3.阴阳的消长平衡
指相关事物或现象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存在于减弱或增强的运动变化之中。其运动的结果有三:一是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表现为阳强阴弱或阴强阳弱;而是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表现为阴阳皆弱或阴阳皆强;三是阴阳处于暂时的动态平衡。
就治疗而言,尽管治法众多,但总的原则只有一个,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目的是恢复阴阳消长运动过程中的动态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变化的运动形式。它主要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改变。

这种变化既可以表现为渐变形式,又可以体现为突变形式。

二、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㈠用阴阳归属人体组织结构
就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就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就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就筋骨皮肤而言:皮肤在外故为阳,筋骨在内故为阴。
就内脏而言,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就五脏本身而言,心、肺居于胸腔故为阳,肝、脾、肾居于腹腔故为阴。

㈡用阴阳概括生理功能
属阴的物质居于体内,是属阳的功能镇守着;而属阳的功能表现与外,是属阴的物质护卫者。
物质属阴,功能属阳,二者体现相反相成、对立互根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行血、生血、摄血;血为气之母——载气、养气。

㈢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
阴阳失衡时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常见的阴阳失衡有:
1. 阴阳偏胜
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于亢奋的病理状态。
2. 阴阳偏衰
指阴或阳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3.阴阳互损
其意有二:一是阴阳偏胜伤及对方。当阳热偏胜时,易伤津耗液,表现为“阳胜则阴病”;当阴寒偏胜时,易损伤阳气,表现为“阴胜则阳病”;二是指人体内正气(阴阳二气)的任何一方出现了虚损不足,招致对方受损伤的病理现象。无论是“阴损及阳”,还是“阳损及阴”,最终都表现为“阴阳俱损”、“阴阳两虚”。
4.阴阳转化
即原先性质属于阳的病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阴证;原先性质属于阴的病证,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阳证。“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即指这类病理情况。

㈣用阴阳来指导疾病诊断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根本机制在于阴阳失调。
在辨证中,八纲辨证是最基本的辨证方法。其中虽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具体内容,但终以阴阳为总纲,其他六者则隶属于阴和阳。因此在临床上,只有分清阴阳,抓住疾病的本质,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

㈤用阴阳来指导疾病治疗
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根本原则。
1. 确定治疗原则
⑴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
⑵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应补其不足。
⑶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 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治宜补阳

以制阴,此即“阴病治阳”。
2. 归纳药物性能
⑴归纳药性:主要将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又称“四气”。
⑵分析五味:五味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此外,还有淡、涩等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㈠基本概念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㈡五行的特征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都可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土”。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皆可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水。”

㈢事物的五行归类与推演
1. 直接归类(取象比类法)
2. 间接推演(推演络绎法)

㈣五行的生克乘侮
1. 五行相生
所谓“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的事物对于另一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等作用。
五行相生的规律和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 五行相克
所谓“相克”,指五行中某一行的事物对于另一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和削弱等作用。
五行相克的规律和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总的规律和次序概括为:顺着木、火、土、金、水次序的为相生,间隔一位的是相克。
3. 五行制化
制,是制约、克制的意思;化,是生化、变化的意思。
所谓“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
生中有制:以木为例,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能克火,从而维持三者间的协调平衡。
制中有生:以木为例,金克木,木克土,而土反过来又能生金,从而维持三者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4.相乘、相侮
相乘:“乘”,即乘虚侵袭。“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其次序与相克同。
引起相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①五行中某一行本身不足(不及);②五行中某一行过度亢盛(太过)。
可见五行之间的相乘,是指出现了超过正常限度的相生相克,又不能自行调节而破坏了五行
之间的协调平衡。
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又称
“反克”、“反侮”。其次序与相克相反。
引起相侮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①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强(太过),使克它的一行相对为弱,弱者不能克强者,反而被强者所克制;②五行之中的某一行本身(克方)过度虚弱(不及),被克方相对过强,弱者不仅不能克制强者,反而本身被强者所克制。
应当指出:⑴相克在人体为生理现象;相乘在人体则为病理现象。⑵相乘与相
克的联系在于二者均为异常相克,而且对某一行来说可以同时出现;区别在于
是按相克次序的过度(太过)克制,而相侮则是相克次序的反向克制。

二、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㈠用五行说明人与自然爱的统一
五行学说将宇宙间的各种事物,用五行的抽象特性来归类,构成五行系统。

㈡解释生理现象
1.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
五行学说将脏腑分别归属于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阐释五脏的相互关系
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是:肝生心,肝藏血可以济心;心生脾,心阳可以助脾运;脾生肺,肺的健运可以益肺;肺生肾,肾气清肃下行有助于肾的纳气;肾生肝,肾所藏之精能滋养肝血等。
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是:肾制约心,肾阴承制着心阳,使其不致过于亢盛;心制约肺,心阳可以制肺,使肺不致过寒;肺制约肝,肺的肃降抑制着肝的升发,防其太过;肝制约脾,肝之疏泄可以疏达脾气,另其不至于壅塞;脾制约肾,脾之健运可以调控肾的主水功能,使水湿不致于泛滥等。

㈢解释病理传变
所谓“传变”,是指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某些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
即病变顺着或逆着五行相生次序的传变。主要为“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类型。
⑴母病及子(顺传)
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例如:肾属水,肝属木,按水生木的规律,故肾脏为母脏,肝为
脏;肾病及肝,就是母病及子。
⑵子病犯母(逆传)
又称“子盗母气”,即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例如:肝属木,心属火,心病及肝,就是子
病犯母。
2. 相克关系的传变
即病变顺着或逆着五行相克次序的传变,包括“相乘”与“相侮”。
⑴相乘
指相克太过或被克不及而为病。
⑵相侮
意即反克为病,指逆着原先相克顺序的病理传变,其原因不外乎一行太盛,一行太虚。

㈣指导诊断疾病
可以通过望、闻、问、切等收集来的综合材料,根据五行学说理论来推断疾病所在。

㈤指导临床治疗
1. 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
治疗时,根据五行传变的理论,除需对已病之脏进行处理外,还必须未雨绸缪,先治将被传的一脏,防止疾病进一步传变。
2. 确定治则与治法
⑴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
包括“虚则补其母”和“

实则泻其子”。前者主要用于母子两脏虚弱之证;后者主要用于母子两脏俱实之证。
⑵根据相生规律制定具体治法
“虚则补其母”治则的具体治法有:
滋水涵木法: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培土生金法:通过培补脾气以助益肺气的方法。
益火补土法:通过温阳(肾阳)以补助脾胃。
“实则泻其子” 治则的具体治法有:
肝旺泄心法:用清心火以治疗肝火旺的方法。
⑶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
“抑强”:抑制功能过亢之脏。
“扶弱”:扶助虚弱之脏。
⑷根据相克规律制定具体治法
抑木扶土法: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一直聊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
培土制水法:通过温运脾阳,以治疗肾有病变而水湿停聚的方法。
佐金平木法:通过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或抑制肝木以利肺气清肃,多用于肝火偏盛、肺气清肃失常之证。
泻南补北法:通过泄心火以滋肾水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亢之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