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灾边坡工程样本

地灾边坡工程样本

地灾边坡工程样本
地灾边坡工程样本

1、边坡稳定影响因素:

( 1) 岩土性质的影响; ( 2) 岩层的构造与结构的影响; ( 3) 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 4) 地貌因数; ( 5) 风化作用的影响; ( 6) 气候作用的影响; ( 7) 地层作用; ( 8) 人类活动

2、滑动形式:

( 1) 牵引式滑坡( 2) 推移式滑坡( 3) 整体式滑坡

3、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 1) 边坡自身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2) 边坡的形状和尺寸( 3) 边坡的工作条件( 4) 边坡的加固措施

4、滑坡发生的原因:

(1)地震( 2) 雨雪天气( 3) 与附近煤矿地下开采有关

5、边坡工程的地质勘探:

内容: 地形地貌特征、地层结构特征、地质构造、地下水、地层、边坡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边坡的稳定性现状及边坡邻近的建筑物情况。

6、边坡工程地质勘探手段: 钻探、探井、探槽和物探。

7、对于边坡岩土体的试验一般仅考虑下列项目的试验:

(1)粘性土: 天然容重、天然含水量、土粒容重、可塑性、压缩性及抗剪强度。 ( 2) 沙土: 颗粒分析、天然容重、天然含水量、土粒容重及自然休止角。 ( 3) 碎石土: 颗粒分析, 对含粘性土较多的碎石土, 宜测定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可塑性, 必要时大致积容重试验。 ( 4) 岩石: 测定天然状态和饱和状态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8、边坡滑动面的地址勘探主要目的:

查明滑动面的位置、形态、力学特征、滑体结构、各地层面物理力学性质、滑动的成因、稳定程度, 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8、边坡处治的常见措施

( 1) 放缓边坡; ( 2) 支挡; ( 3) 加固: 注浆加固、锚杆加固、土钉加固、预应力锚索加固; ( 4) 防护: 植物防护、工程防护( 砌体封闭防护、喷射素混凝土防护、挂网锚喷防护) ( 5) 排水: 截水沟、坡内排水沟。

9、边坡工程中的极限状态设计原则边坡设计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边坡的稳定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 力求以最经济的途径使服务于工程建筑物的边坡满足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10、边坡坡度的确定: 根据岩石性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边坡的高度等因素, 对照当地自然极限边坡或人工边坡的坡度确定; 对于土质均匀的边坡, 可采用力学检验法或稳定性验算法进行确定。

11、边坡的防护: 针对容易风化剥落或破碎程度较为严重的被面, 应当考虑坡面的防护措施, 以防止各种自然作用对边坡的破坏作用, 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设计中应注意边坡的防护与边坡环境美化相结合。植草、喷射混凝土进行防护, 也可用现浇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或素泥凝土) 板进行加固。根据格构的特点和作用, 特别适用于坡度较陡、坡体岩土均匀且较坚硬的公路边坡或公路滑坡。但对于不同稳定性的边坡应采用不同的格构形式和锚固形式的组合进行加固或坡面防护。

14、边坡格构加固设计的内容包括: ( 1) 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荷载计算; ( 2) 选择格构型式及加固方案; ( 2) 拟定格构的尺寸确定锚杆( 索) 的锚固荷载; ( 4) 锚杆( 索) 的设计计算; ( 5) 格构内力计算及结构设计; ( 6) 加固后边坡的稳定性验算。

15、排除地表水的目的在于: 拦截、引离滑坡范围外的地表水, 使其不致进入滑坡区; 将降落或出露在滑坡范围内的雨水及泉水尽速排除, 使其不致渗入滑坡体。

16、滑坡地下排水的主要目的是: 排除滑面( 带) 积水。排除地下水可使滑坡体土体干燥, 从而提高其强度指标, 降低土壤的重度, 并可消除地下水的水压力, 以提高滑坡体的稳定性。

17、滑坡体地表排水沟设置及其结构型式应在滑坡体内修筑树杈状、网状排水系统, 以迅速引走坡面流水。要尽可能详细地测量滑坡区内的地形, 并绘成地形图来设计排水沟。排水沟网分为集水沟和排水沟两类。两类纵横交错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

18、岩石边坡地应力监测地应力监测包括绝对应力测量和地应力变化监测。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深孔应力解除法。绝对应力测量, 当前国内外使用的方法, 均是在钻孔、地下开挖或楼头面上刻槽而引起者岩体中应力的扰动, 然后用各种探头量测由于应力扰动而产生的各种物理量变化的方法来实现。地应力变化监测, 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实施连续量测, 因此量测传感器长期埋设在量测点上。当前应力变化监测传感器主要有 Yoke 应力计、国产电容式应力计及压磁式应力计等。

二、填空题

1、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

2、边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 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

3、作为全球性三大地质灾害( 地震、洪水、崩塌滑坡泥石流) 之一, 边坡失稳塌滑严重危及到国家财产和人们的生命安全。

4、边坡工程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 在地图上如实反映出边坡的地形、地貌、地物特征以及结构面的产状性质等。

5、工程地质勘察中常见的野外测试工作大致可分为

4 大类: 岩土力学性质的试验、岩体中应力测量、水文地质试验、改进岩石性能的试验

6、岩土力学性质野外测定包括: 疏松土和坚硬岩石的强度和变形性能的野外测定。

7、岩体应力测量包括: 测定岩体的原有应力状态( 原岩应力) : 测定工程活动过程中应力的变化, 一般对于大型边坡才进行。

8、水文地址试验包括: 测定地下水的流动途径、渗水、钻孔注水、压水、抽水试验测定土石的渗透性等。

9、边坡工程的可靠性: 是指边坡及其支护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 在规定的条件下, 保持自身整体稳定的能力, 它是边坡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总称。

10、边坡工程的可靠度: 边坡及其支护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 在规定的条件下, 保持自身整体稳定的概率。

11、边坡设计中的主要荷载有: 边坡岩土体自重; 边坡上的各种建筑物所产生附加荷载; 地下水产生的净水压力、渗透压力等荷载; 地震荷载。

12、挡土护坡的主要目的: 提供抗滑及稳定功能。

13、挡土墙: 为拦阻天然或填筑土石、沙砾及类似的粒状物质所构筑的构造物。 14、挡土墙的目的: 一、维持两高低不同的地面的稳定二、防止填土或开挖坡面崩塌三、稳定边坡, 减少挖填土石方。

15、适于挖方边坡挡土护坡: 锚拉式挡土墙、土钉工法、

12、挡土墙的作用: 挡土墙是各类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支挡结构形式, 它具有结构简单、占地少、施工方便和造价低廉等诸多优点。当前, 不但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城市建设, 同时应用于水坝建设、河床整治、港口工程、水土保持、土地规划、山体滑坡防治等领域。

13、抗滑桩设计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 1) 抗滑桩提供的阻滑力要使整个滑坡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即滑坡体的稳定安全系数满足相应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或可靠指标, 同时保证坡体不从柱顶滑出, 不从桩间挤出; ( 2) 抗滑桩桩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即桩的断面要有足够的刚度, 桩的应力和变形满足规定要求; ( 3) 桩周的地基抗力和滑体的变形在容许范围内; ( 4) 抗滑桩的埋深及锚固深度、桩间距、桩结构尺度和桩断面尺寸都比较适当施工可行、方便, 造价经济。

13、格构加固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条件边坡格构加固技术具有布置灵活、格构形式多样、截面调整方便、与坡面密贴、可随坡就势等显著优点。框格内视情况可挂网( 钢筋网、铁丝网或土工网) 、抗滑桩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