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验收规范》(DB331034-2007)

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验收规范》(DB331034-2007)

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验收规范》(DB331034-2007)
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验收规范》(DB331034-2007)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验收规范Code for Design,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报批稿)

DB33/ xxxx-2006

主编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浙江省能源研究会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杭州美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2006年8月

前言

根据浙江省建设厅《2004年度浙江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标准设计图编制修订计划》(建科发[2004]115号)文中的《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验收规范》的编制要求,规范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结合浙江省的地方气候、地理及经济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引用标准及术语、基本规定、规划及土建设计,系统选择、系统设计、系统安装及验收。

本规范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浙江省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至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杭州市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邮编310027,电子邮箱:Wangjh@ https://www.doczj.com/doc/3316295592.html,)。本规范主偏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浙江省能源研究会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杭州美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略)

目录1 总则

2引用标准及术语

3 基本规定

4 规划及土建设计

4.1 规划

4.2 建筑设计

4.3 结构设计

5 系统选择

5.1 系统分类

5.2 系统选择

6 系统设计

6.1 一般规定

6.2 集热器

6.3 储热水箱

6.4 辅助能源

6.5 热交换器

6.6 集热循环泵

6.7 管路设计

6.8 运行控制设计

6.9 电气及防雷设计

7系统安装及验收

7.1 系统安装

7.2 系统验收

附录A 浙江省各区域主要地市与太阳能热水系统相关的气象数据表

附录B 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区图

1总则

1.0.1 为规范我省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推动太阳能热水系统这一绿色能源体系的广泛应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我省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分户式和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既有居住建筑及其它民用建筑上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参照执行。

1.0.3 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省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引用标准及术语

2.1 引用标准

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刊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936-1991 太阳能热利用术语

GB50368-2005 住宅设计规范

GB50345-200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7-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GB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T18713-2002 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64-2005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2.2 术语

1 居住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

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包括住宅、宿舍、旅馆等建筑。

2 太阳能solar radiant energy

以太阳辐射形式发射、传播或接收的能量。单位为焦耳(J)。

3 太阳辐照度solar irradiance

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采光面积上所照射到的太阳辐射能通量,单位为W/m2,kW/m2;

4 太阳辐照量solar irradiation

一定时间内在单位采光面积上所照射到的太阳辐射能通量,单位为MJ/m22年、MJ/ m22月、kJ/m22日、kJ/m22小时等。

5 太阳能热水系统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将太阳辐射转换为热能以加热水并输送至各用户所必须的完整系统,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器、循环泵、连接管、支架及其它零部件、控制系统和必要时配合使用的辅助热源。

6 集热器总面积gross collector area

集热器采光平面上包括外壳边框在内接收太阳辐射的最大投影面积,单位为m2。

7 太阳高度角solar altitude

日面中心的高度角,即从观测点地平线沿太阳所在地平经圈量至日面中心的角距离。

8 集热器倾角tilt angle of collector

太阳能集热器采光面与水平面之间所夹的锐角。单位为度(°)。

9 太阳能集热器solar collector

吸收太阳辐射并向流经自身的传热工质传递热量的装置。

10 太阳能热水器solar water heater

以水为传热介质的太阳能集热器。

11 储热水箱storage tank

太阳能热水系统中,储存热水的容器及其附件所组成的部件。

12 强制循环系统forced circulation system

利用水泵等外部动力设备迫使传热工质通过集热器与储热器(或换热器)进行循环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13 自然循环系统natural circulation system

利用传热工质内部温度梯度产生的密度差所形成的自然对流进行循环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14 直接加热系统direct heating system

在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经太阳能加热的水直接供用户使用的系统。

15 间接加热系统indirect heating system

在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经太阳辐射加热的工质再通过换热器间接加热水供用户使用的系统。集热器中的传热工质可为水或其它流体。

16 直流式系统series-connected system

传热工质一次流过集热器加热后,进入储水箱或用水点的非循环太阳能热水系统。其储水箱的作用仅为储存集热器所排出的热水。

17 真空管集热器evacuated tube water heater

由管壁与吸热体之间抽成一定真空度的透明管(常为玻璃管)制成的非聚光型以水为传热介质的集热器。其吸热体具有光谱选择性吸收表面。

18 平板型集热器flat plate collector

吸热体基本为平板形状的非聚光型集热器。

19 分离式太阳能热水系统remote storage system

集热器与储热器相互分开一定距离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若分离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器和储热水箱是连续进出水的承压式装置又可称为分离承压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20 整体式太阳能热水器integral collector storage solar water heater

集热器和储热水箱合为一体的太阳能热水器。

21 分户式太阳能热水系统individual solar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集热器、储热水箱及循环管路设备均为各户独立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22 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central solar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采用集热器、储热水箱及循环管路设备共享向多个用户提供热水的系统。

23 太阳能保证率solar fraction

由太阳能提供的热量占系统总供热量的百分率。

24 控制器controller

对太阳能热水系统及其部件进行调节控制,使之正常运行所配置的部件及其组合。

3 基本规定

3.0.1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居住建筑的生活热水制取应优先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3.0.2别墅及排屋类住宅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制取生活热水。3.0.3 低层及多层类住宅宜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制取生活热水。3.0.4 高层住宅,宜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尽量选取合理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制取生活热水。也可以采用栏板式、阳台式集热器制取生活热水,但应保证集热器能充分地采集阳光。

3.0.5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纳入居住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交付使用。

3.0.6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充分考虑用户使用、施工安装和维护的要求,符合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

3.0.7 太阳能热水器宜与使用辅助能源的水加热设备联合使用,共同构成带互补热源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3.0.8 太阳能热水系统是热源系统和热水供应系统的有机综合。其中的热水供应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的有关规定。

4 规划及建筑设计

4.1 规划设计

4.1.1 居住建筑规划应考虑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4.1.2 建筑物的主要朝向宜朝南布置。

4.1.3 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景观与绿化种植应避免对投射到太阳能集热器上的阳光造成遮挡。

4.2 建筑设计

4.2.1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应贯穿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全过程。

4.2.2 建筑设计应合理确定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中的位置。布置在建筑屋面、墙面、阳台或其它位置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应与建筑整体有机结合,共同构成建筑元素,满足建筑造型、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防护功能等要求。

4.2.3 布置在建筑外部位置上的太阳能集热器及其它系统部件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应对周围环境产生视觉污染和降低相邻建筑的日照标准。

4.2.4 设置在任何部位的集热器及其它系统部件应与建筑有可靠的连接,保证集热器安全、稳固。集热器等部件也不应影响该建筑部位的承载能力和防护、排水、防雷等功能。

4.2.5 集热器的安装部位应避免建筑自身及周围设施的遮挡,并满足集热器日照累计时数在冬至日不少于4小时的要求。

4.2.6 建筑设计应满足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和维修的安全要求,并设置日常维护检修的公共通道,避免公共管道和非本户管道维修入户。

4.2.7 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建筑部位,应设置防止太阳能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措施。

4.2.8 太阳能集热器不应跨越建筑的变形缝设置。

4.2.9 建筑设计应考虑储热水箱、水泵机组、辅助加热装置及控制系统等用房面积。设置水泵机组和储热水箱的位置应具有相应的防水、排水措施。

4.2.10 合理布置户内管线走向,管线布置应集中、整齐。垂直集中管线应设置管道井,管道井应预留检修门或检修口。

4.2.11 设置太阳能集热器的平屋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应与屋面预埋件固定牢固,并应在地脚螺栓周围作防水密封处理;

2. 在屋面防水层上安装集热器时,防水层应上包到支座上表面,并在基座下部加铺附加防水层;

3. 集热器不得直接安装在屋面保温层上;

4. 集热器周围的检修通道以及从屋面出入口到集热器之间的人行通道应铺设刚性保护层;

5. 集热循环管线穿过屋面时,应预埋相应的防水套管,不得在已做好的防水保温屋面上打洞凿孔。

4.2.12 设置太阳能集热器的坡屋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屋面坡度宜根据太阳能集热器接收阳光的最佳倾角即当地纬

度±0~10°来确定坡屋面的坡度。当采用春分或秋分所在月的日平均辐照量作为计算依据时,宜使集热器安装倾角略大于当地纬度,以提高冬季的集热效果;

2. 坡屋面上的集热器宜采用顺坡架空安装或顺坡镶嵌安装;

3. 集热器在坡屋面上安装时,应合理布置集热循环管线,并应与屋面造型相协调,穿过屋面的循环管线应预埋防水套管,防水套管宜顺坡穿过斜屋面,并应在屋面防水施工前埋设完毕。

4.3 结构设计

4.3.1 结构荷载计算应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内的全部荷重。

4.3.2 结构设计应为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埋设预埋件或其他连接件。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设计值。

4.3.3 轻质填充墙不应作为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承结构。

4.3.4 太阳能热水系统结构设计应计算下列作用效应:

1. 非抗震设计时,应计算重力荷载和风荷载效应;

2. 抗震设计时,应计算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效应。

5 系统选择

5.1 系统分类

5.1.1 太阳能热水系统按其集合程度分为:

1. 分户集热、分户储热的分户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2. 集中集热、分户储热的半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3. 集中集热、集中储热的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5.1.2 太阳能热水系统按集热方式分为:

1. 利用温差异重的热虹吸进行循环集热的自然循环系统;

2. 利用水泵及控制系统强制循环集热的强制循环系统;

3. 传热工质通过定温控制依靠管网水压力一次经过集热器集热后进入储热水箱或用水点的非循环直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5.1.3 太阳能热水系统按集热器及储热水箱的分合状态分为:

1. 分离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分离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将集热器与储热水箱分离设置,一般用于承压式强制循环系统,但也有用于自然循环系统。在用于自然循环系统中,必须进行自然循环压差计算,保证循环效果。

2. 整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整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将集热器与储热水箱整体式设置,一般用于自然循环系统中。

5.1.4 太阳能热水系统按被加热水的加热方式分为:

1. 太阳能集热器直接加热被加热水的直接加热系统;

2. 太阳能集热器首先加热传热工质,再由传热工质通过换热器

加热被加热水的间接加热系统。

5.2 系统选择

5.2.1 在不同的居住建筑中,应根据不同的供水要求和条件选用合理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5.2.2 别墅及排屋住宅中,宜采用分离承压式强制循环的分户式系统。

5.2.3 低层及多层住宅中,宜优先选用分离承压式强制循环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造型允许的前提下,可采用自然循环的整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5.2.4 当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的用水点设有冷热水混合器或混合龙头时,冷热水供应系统在配水点处应有相近的水压。

5.2.5 低层及多层住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中应视具体条件选择分户式、半集中式或集中式系统。

5.2.6 分户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各户管道独立,管线数量较多,管线的布置应考虑检修的可行性,并且要求任何一组(根)管线检修或更换时不影响其它管线的正常使用。

5.2.7 集中集热、分户储热的半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便于热水的计量和热水的循环加热,宜采用间接式加热系统,但应有可靠的技术措施保证户内的热量(水)不外流至管网。

5.2.8 集中集热、集中储热的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应适当控制系统规模,避免管线过长,热损失量过大。

5.2.9 高层建筑,在屋面资源不能满足集热器布置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分段供应热水的方法部分满足上部建筑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要求,或采用栏板式、阳台式集热器制取生活热水,但应保证集热器全年能充分地采集阳光,保证冬至日热水器采光面上的累积日照时数不少于4小时。

6系统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居住建筑太阳能集热器,应根据各种集热器的技术经济性能确定采用平板型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或其它先进适用的集热器。

6.1.2 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供热水的居住建筑,应根据建筑类型及室内给水系统的条件,经综合技术分析选择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类型。

6.1.3 安装在建筑物屋面、墙面、阳台和其它部位的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及连接管线,应预设预埋固定件和套管。

6.1.4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垂直管线不应明敷在建筑外墙上,严禁敷设在建筑物的风道内。

6.2 集热器

6.2.1 集热器的最佳安装方位应朝向正南或正南偏西,若受条件限制时,其偏差允许范围宜在正南±15°以内。

6.2.2 集热器的安装倾角,应根据热水的使用季节和地理纬度确定:

1. 偏重考虑春、夏、秋三季使用效果时θ=φ(6.

2.2-1)

2. 偏重考虑夏季使用效果时θ=φ-(0~10)°(6.2.2-2)

3. 偏重考虑冬季使用效果时θ=φ+(0~10)°(6.2.2-3)式中θ——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倾角(°)

φ——集热器安装地的地理纬度(°)。

6.2.3 集热器排间距以及集热器与前侧遮光物的距离:

集热器的布置应避开建筑物的遮挡,建筑物的阴影长度即集热器

距遮光物的水平最小净距(或集热器排间距),可按下式计算: D=H 2cot Xs (6.2.3-1) 式中D ——集热器距离遮光物或前后排间的水平最小净距(m ); H ——遮光物最高点与集热器采光面最低点之间的垂直高差(m );

X s ——建筑物所在地冬至日上午10时的太阳高度角(全年性使用)(°)。

6.2.4 集中式的太阳能集热器可通过并联、串联或串并联相结合的方式连接成集热器组。集热器组的串联和并联的管路布置应通过计算确定。

6.2.5 集中式的太阳能集热器阵列,应采用强制循环方式或定温放水的非循环方式。 6.2.6 集热器总面积:

直接加热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需要安装的总面积可根据用户每日的用水量和热水温度要求以及当地太阳辐照量计算,按下式确定:

)

1()(L cd T i end w w J p

f t t C Q Ac ηη-?-=

(6.2.6-1)

式中 A c ——直接加热系统集热器总面积,m 2;

Q w ——日均热水用水量,L (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下限取值); C w ——水的定压比热容,4.187kJ/kg 2℃; t end ——储水箱内水的终止温度,℃;

t i ——水的初始温度,℃(与J T 取值相同月份的冷水平均温度); f ——太阳能保证率,无量纲(0.4~0.8);

根据系统使用期内的太阳辐照量、系统的经济性及用户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

ρ——水的密度, 1.0kg / L ;

J T ——当地春分、秋分所在月(春、秋季使用)或冬至所在月(冬季使用)集热器采光面上月均日辐照量, kJ/m 2·d ; η

cd ——集热器全日集热效率,无量纲;

根据国家标准取值0.46 ~ 0.55。

ηL ——管路及储水箱热损失率,无量纲; 根据经验取值0.2 ~ 0.25。

间接加热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采光总面积的计算也可根据国际上通用f-chart 软件或类似的软件进行计算。

间接系统集热器总面积:

hx c

in F A A

(6.2.6-2)

式中 A in ——间接加热系统的太阳能集热器总面积,m 2; A c ——直接加热系统太阳能集热器总面积,m 2;

F hx ——换热器的换热因子,无量纲(按制造厂家的数据确定)。

6.3 储热水箱

6.3.1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储热水箱容积应根据热水用水小时变化曲线及太阳能集热器的供热能力,综合考虑辅助加热装置加热时段和能力等多种因素经计算后确定。

6.3.2 分户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储热水箱容积可按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分体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1 设计背景意义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逐渐为人所认识, 如何很好的节约和利用能源,特别是可持续能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环 保课题。当今,世界都在宣传低碳环保的思想。人们开始大力发展太阳能 产业。太阳能具有: (1)储量的“无限性”。 (2)太阳能对于地球上的绝 大多数地区具有存在的普遍性,可就地取用。 (3)开发利用时几乎不产生 任何污染。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一个节约能源,绿色环保经济。所以研究智能化家 庭住宅里的能源如何被更有效地节约和利用,也有着十分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本设计旨在利用能源知识设计出家庭实用型的热水系统,实现以下目的与功 用。 环保效益——相对于使用化石燃料制造热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 节省能源——太阳能是属于每个人的能源,只要有场地与设备,任何人 都可免费使用它。 安全——不像使用瓦斯有爆炸或中毒的危险,或使用燃料油锅炉有爆炸 的顾虑,或使用电力会有漏电的可能。 不占空间——不需专人操作自动运转。另外,太阳能热水器装在屋顶上, 不会占用任何室内空间。 具经济效益——正常的太阳能热水器是不易损坏,基本热源为免费的 太阳能,所以使用它十分符合经济成本效益。
2.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
2.1 太阳能热水器发展史
(1)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
20 世纪 70-80 年代,居民多用闷晒式热水器。由于存在效率低,散热快, 储水量少,冬季无法使用等缺点。 (2)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 20 世纪 80—90 年代,逐步发展了真空管型太阳能热水器,并逐渐成 为市场主导产品。 (3)热管真空管式。 2000 年后,太阳能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发展的新一代热管真 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导热快,热效力高,特殊实用于阳光不足或天天日 照时光短的地域。2000 年,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逐渐开始面世,太阳能与 建筑一体化也成为了行业的热点;通过技术上的开发研究,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设计 所属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杨思俊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王游班级、学号: 15205109 专业: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制 年月日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设计 任务与要求: 时间: 2017 年 11 月20 日至 2018 年 1 月 20 日共 8 周所属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王游学号:15205109 专业: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 指导单位或教研室: 指导教师:杨思俊职称:讲师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制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

本表作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现在城市居民绝大部分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农村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在技术上比较成熟,造价比较低廉,同时由于给人民提供绝对安全的热水而受到人们的欢迎,且具有节能、环保、安全、便利、长久等优点,所以它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因此,研究和开发先进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越来越重要。 该设计以单片机SST89E516RD为核心,结合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LCD1602液晶屏与蜂鸣器,设计一种数字化、智能化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主控芯片模块、DS18B20温度检测模块、LCD1602温度和水位显示模块、自动加水模块和水温超标警报模块组成。给出了各个模块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系统硬件原理图、程序流程图和部分源程序,并结合理论设计进行仿真模拟测试。我们都知道,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太阳能热水器都没有加水只能中断装置,并且只能在晴天使用,而阴天则无法加热。此系统将水温水位检测模块、水温水位显示模块与报警模块结合,LCD1602屏幕上会显示水位和温度,并且在水位低于设置值时可人控开启加水开关开始加水,LCD1602上显示水位变化情况,当水位到达标准水位时自动中断;当通电对水加热时,LCD1602屏幕上动态显示温度;当温度到达设定的标准温度时,触发警报系统,提示人关闭加热装置。此系统解除了太阳能热水器加水时无人守候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只能在晴天使用的问题,解决了人们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该系统与传统的机械式控制系统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等特点。 关键词:单片机SST89E516RD;温度传感器DS18B20; LCD1602液晶;警报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1.项目设计原则 太阳能集热器设计项目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原则,科学设计太阳热水系统,使其达到合理、可靠、先进。 (1)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太阳能、给排水、采暖和土建等专业的相关标准、规范。 (2)综合考虑产品、系统的技术先进性、运行可靠性、经济性、使用便利性和使用寿命等各方面因素,选择实用、经济的方案。 (3)系统设计应安全可靠,内置加热系统必须带有保证使用安全的装置,并根据不同地区采取防冻、防结露、防过热、防雷、防雹、抗风、抗震等技术措施。(4)安装在建筑上或直接构成建筑围护结构的太阳能集热器,应有防止热水渗漏的安全保障措施;应设置防止太阳能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设施;集热器不应跨越建筑变形缝设置。 (5)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给水应对超过有关标准的原水做水质软化处理。 (6)安装在建筑上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得影响该部位的建筑功能,并应与建筑协调一致,保持建筑统一和谐的外观;应避免集热器的反射光对附近建筑物引起的光污染。 (7)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线应有组织布置,做到安全、隐蔽、易于检修;为减少热损及循环阻力,循环管路尤其热水循环管路应尽量短而少弯;为了达到流量平衡和减少管路热损,绕行的管路应是冷水管或低温水管;管路的通径面积应与并联的集热器或集热器组管路通径面积的总和相适应。 (8)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结构设计应为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埋设预埋件或其他连接件;轻质填充墙不应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支承结构。储水箱和集热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其在满载情况下分别满足建筑物上其所处部位的承载要求,必要时应请建筑结构专业人员复核建筑载荷。 2.项目设计要求 鉴于该项目为连云港地区太阳能工程项目,并采用电辅助能源热水系统用于日常生活使用的特点,我认为,该项目设计要求有以下几点: (1)根据图纸的要求,在不影响楼房外观的情况下,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布置方式、色彩等应尽可能做到与建筑相协调。 (2)系统采用楼面太阳能集中集热方式,春、夏、秋、冬晴天以太阳能制热为主,以电辅助加热为辅。要求24小时热水供应,打开龙头既有热水。 (3)系统应备有超压保护、低温保护、过热保护等功能。 (4)系统应保证全天供应热水,并考虑在高峰用水情况下,确保热水供应问题,循环供水方式打开淋浴头进出热水。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仪使用说明书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仪使用 说明书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仪使用说明书 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说明,一般情况下也就是说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仪的使用方法,在这里我们拿最常用的西子控制仪说明书,为大家讲解一下使用方法,希望对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一些疑难问题,方便大家使用。 TMC至尊全天候测控仪使用说明书 【主要技术指标】 1.使用电源:220VAC 功耗:<5W 2.测温精度:±2℃ 3.测温范围:0-99℃ 4.控温精度:±2℃ 5.水位分档:五档环形显示 6.可控水泵或电热带功率:≤500W 7.可控电加热功率:≤1500W 可选:3000W 8.漏电动作电流:≤10mA/ 9.电磁阀参数:直流DC12V,可选用有压阀或无压阀 有压阀工作压力:~

无压阀工作压力:,适用于水箱供水或低压供水 10.广域亮彩显示屏低功耗:< 【主要功能】 1.北京时间:实时显示北京时间 2.水位预置:可预置加水水位50、80、100% 3.水温预置:可预置加热温度范围:30℃-80℃,定时加热若不需要启动电加热,可预置为00℃ 4.水温指示:显示太阳能热水器内部实际水温 5.水位指示:显示太阳能热水器内部所存水量 6.缺水提示:当水位从高变低,出现缺水状态时,蜂鸣报警,同时20%水位闪烁 7.缺水上水:当水位从高变低,出现缺水状态时,延时30分钟自动上水至预置水位 8.手动控制:可手动启动上水、加热,在操作时首先显示预置的水位或水温,用户可利用▲、▼键调整预置参数,确认后,启动上水、加热,也可手动关闭。启动加热时水位若低于50%,则先启动上水再加热。正在加热时水位低于50%自动关闭加热,保护电加热管。启动手动上水时,若实际水位大于等于预置水位时,测控仪自动上调预置水位,以保证用户上水需求,启动手动加热时,若实际水温大于等于预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验收规范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 技术规范(试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要求及工程验收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范适用于提供生活用及类似用途热水的储水箱容积大于0.6m3的具有液体传热工质的强迫循环太阳热水系统。这些系统根据当地条件单独设计和安装。 2引用标准 GBJ 205——1983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700——1988 碳素结构钢 GB/T 714——2000 桥梁用结构钢 GB/T 470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eqv IEC335——1:1991) GB/T 4272——199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GB/T 8175——1987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 GB 8877——1988 家用电器安装、使用、检修安全要求 GB/T 12936——1991 太阳能热利用术语 GB 14536.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 15513——1995 太阳热水器吸热体、连接管及其配件所用弹性材料的评价方法 GB/T 17581——1998真空管太阳集热器 GB 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71——1992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7——199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58——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W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 4088——1999 日用管状电热元件 3 定义 3.1顶水法 利用水的压力将冷水从储水箱或集热器底部注入系统并将储水箱中的热水从储水箱的上部顶出的取热水方法。 3.2 膨胀罐和泄压阀 系统中,介质预热膨胀,膨胀罐是安装于系统循环管路上为这种体积变化提供空间的容器,泄压阀是保证设备和管道内介质压力在设定压力之下,保护设备和管道,防止发生意外。 4 系统类别与特征 4.1强迫循环系统 强迫循环系统是利用机械设备等外部动力迫使传热工质通过集热器进行循环的太阳热水系统。强迫循环系统通常采用温差控制、定时器控制等方式。4.2 辅助加热

太阳能热水系统控制及原理

太阳能热水系统控制及原理 一、智能型太阳能、热泵互补热水系统原理说明: 注:进水在集热器入口,集热循环水泵出口,集热水箱底部出水供 用户使用。 太阳能供水系统原理说明 新能源太阳能中央热水器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 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使冷水在集热器被加热; 保温水箱:储存热水,可保温3天,胆为不锈钢,外包8厘米保温层,最外层是铝合金外壳; 热泵辅助加热系统:用于阴雨天辅助加热; 供热水管道:将经过增压泵加压后的热水引向各用水点,主管道有保温层,未端有回水管。 晴天,当太阳能把集热器的冷水加热至55℃时(该温度可调),冷水管上的电磁阀门自动打开,冷水被自来水压力压入集热器,集热器的热水被挤出,然后进入到保温水箱中储存待用,当冷水到达集热器出口处的温度探头时,探头温度底于55℃,电磁阀门就立刻关闭,冷水停留在集热器继续被太阳能加热,2-5

分钟后,水温又达到55℃时,电磁阀门再次打开,集热器的热水又被挤到保温水箱中,按此规律,一次又一次的产生热水进入水箱,水箱热水逐渐增加,一直增加到水箱水满为止。水箱水满后,就停止进水,如果还有太阳,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循环泵会自动启动,把水箱55℃的热水抽出来,经过太阳能集热器循环加热,使水温进一步升高至60-70℃,当水温达到70℃时,就停止循环加热,限制水温不要超过70℃,以免烫伤人,又可防止结水垢(产生水垢的温度条件是水温超过80℃)。 热泵加热系统只有在太阳能光照不足时才启动,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减少电能的消耗,我们将设定3个时间段检测保温水箱的水位。在上午10:30~11:30,如果保温水箱热水水位还不到40%的位置,则自动启动热泵加热系统,往保温水箱补充50℃的热水,如果水位达到设定值,则热泵系统停止工作。同样,在中午12:30~1:30,系统自动检测保温水箱70%的水位,在下午3:30~6:30,系统自动检测保温水箱100%的水位。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系统在3个设定的时间段(可按需要设定多个时间段)会自动探测保温水箱的水位,如果水位不够,才启动热泵加热(表明此时太照不足或是阴雨天),反之就一直用太阳能加热(晴天),而不会启动热泵,这样我们便能最大限度地优先使用太阳能。 备用电加热系统一般情况下不会启动,在寒潮或用水量突然增大时,系统自动检测保温水箱的水温,只有当保温水箱的水温低于50℃时,才启动电加热,将水加热到50℃,从而保证热水的温度处于一个较稳定的围。 晚上用热水时,热水水位逐渐下降,冷水不会进入水箱,水温是恒温的,按照设计热水是够用的,晚上就不再启动热泵加热了,当水位降至最低水位时,热泵系统自动启动,往保温水箱补充少量热水,保证一直有热水用,要用多少就加热多少,水位会一直维持在最低水位状态,这种控制方法最省电费 三、传统太阳能热水系统介绍: 传统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现在还有不少厂太阳能家在使用,但佳能通已不使用),对比单纯的电(燃油炉)加热,虽然也可以节省一部分电(油),但是使用不够方便,在某些情况下还会浪费电(油),因此是不完美的,其详细工作原理请看以下分析: 传统太阳能、电(燃油炉)辅助加热系统工作原理说明: 传统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是由太阳能集热器、保温水箱、电(燃油炉)辅助加热系统、供热水管道四部分组成,而且用浮球阀控制水位,水位是一直保持满箱的状态,早上是满箱的冷水。 晴天,太阳能把集热器的冷水加热,热水密度小,会浮起来,水箱的冷水密度大,会沉下去,形成自然循环,整箱的冷水被慢慢的循环加热,水温逐渐升高,水温从20℃、25℃、30℃、35℃、40℃慢慢上升,一般情况下,在早上、上午,

太阳能热水工程合同(标准版)

Both parties jointly acknowledge and abide by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and reach an agreed resul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能热水工程合同

编号:FS-DY-20722 太阳能热水工程合同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铁岭紫晶太阳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两方就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经友好协商,对系统设计达成了共识,现就有关事宜签字协定如下: 一. 系统技术参数 1. 太阳能系统采用工程用集热模块型,即每组模块由mm,长mm全玻璃集热真空管支,共组,合集热面积为m 2. 2. 系统在春秋季节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日产热水约8吨(温度在45度75度之间) 3. 配套只吨保温水箱。(品牌为、型号、内胆材质为sus304不锈钢,外壳材质为,保温层为聚氨酯整体发泡)。 4. 配套组电加热,9kw/380v/组。 5. 系统循环方式为循环,光照不足及其它季节系统产

水温度不足时,控制系统启动辅助加热。 6. 控制系统型号为。 7. 室内冷热水管、电线管路由方施工,方派人技术指导。 二. 工程验收方式 1. 系统验收由甲乙双方共同进行。 2. 系统所采用的全部材料均为优质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3. 系统验收标准见书中系统技术参数及验收规范,中系统技术参数及验收规范的具体指标低于国家相关行业指标或标准的,应以国家标准为依据进行验收。 三. 工程造价及付款方式 1. 工程总造价为人民币:大写()。 2. 工程付款方式为合同签订后甲方首付工程50%()作为预付款,货到工地,工程安装结束、系统调试正常后,甲方应付工程款%(),其余货款%()完工三个月内付清。 四. 甲方责任及义务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计算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计算 .1基本参数 (1) 用水人数 404号楼共有住户21户,每户以2.8人计,用水人数共计约59人。 (2) 用水定额(热水定额) 404号楼有集中热水供应和淋浴设备,每人每日用热水定额以60℃热水计算,取100L/人·d。 (3) 用水时间 24小时全日供应热水 2设计计算 (1) 设计小时耗热量的计算 式中:Qh—设计小时耗热量(W) m—用水人数 qr—热水用水定额(L/人·d) Qh—水的比热,c=4187(J/kg·℃) tr—热水温度,tr=60(℃) tL—冷水温度,tL=10(℃) r—热水密度(kg/L),r=0.983kg/L kh—小时变化系数,kh=5.12 Qh=71951(W) (2) 设计小时热水量 式中:qrh—设计小时热水量(L/h) h—设计小时耗热量(W) tr—设计热水温度(℃),tr=55(℃) tL—设计冷水温度(℃),tL=10(℃)

r—热水密度(kg/L),r=0.986(kg/L) qrh=1394.32(L/h) (3) 全日供应热水系统的热水循环流量 式中:qx—全日供应热水的循环流量(L/h) Qs—配水管道的热损失(W),取设计耗热量的5% △t—配水管道的热水温度差(℃),取5℃ qx= 615.6(L/h) (4) 热水供水管的设计秒流量q(L/s) 计算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式中:Uo—生活给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qr—最高热水用水定额 m—每户用水人数 kh—热水小时变化系数 Ng—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 T—用水时数(h) 0.2—一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L/s) Uo=0.012% 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得系统热水供水管的设计秒流量为q=2.51(L/s)。 3 设备选取 (1) 蓄水箱 对于太阳能热水系统,由于受自然条件(太阳辐射一天之内随时间变化)的限制,太阳能集热系统,不可能全天24小时满足设计小时用水量(qrh)的要求。为满足使用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蓄热水箱水量、太阳能集热板的功率和用户用水量之间的关系,设计水箱容量为4.5个最大小时用水量(qrh),则必能满足用水量的要求。 水箱的有效容积vk=4.5 qrh≈6.5m3。 (2) 太阳能系统水泵选择:

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设计

目录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 (2) 第一节、项目实施工作计划 (2) 第二节、施工组织计划 (5) 一、工程重点、难点 (5) 二、施工组织策划 (6) 三、施工资源需求计划 (7) 四、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 (15) 五、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6) 六、工程施工方案 (20) 七、工程质量管理策划 (25) 八、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策划 (27) 九、和谐施工与绿色施工管理策划 (28) 十、组织协调管理策划 (32) 十一、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与实施 (34) 十二、竣工验收流程 (36)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节、项目实施工作计划 一、工期计划 工程总目标:按期完工 项目工期计划严格按照甲乙双方约定执行: 二、设计和设计联络实施工作计划 1、设计联络会的目标: 通过设计联络会协商解决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方便合同的顺利执行。2、设计联络会的组织: 1)设计联络的组织工作由甲方负责。 2)我方接到进场施工通知后,将设计联络进度计划、图纸文件提交计划等报招标人予以确定。 3)我方会在设计联络会召开前两周,将需要确认的图纸和资料提交给甲方。 4)我方选派参加设计联络的技术人员是在设计方面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并且为本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所有参加联络会议的技术人员精通技术、身体健康。 5)联络会期间,我方保证做好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并配备必要的办公用品。 6)联络会之后,我方将按照会议纪要的要求完成其所规定的工作。 3、设计联络的容: 1)设计联络会议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A. 我方完整的介绍产品的技术、设计思想。 B. 双方互提基础资料,确认设备功能、技术参数和设备数量。 C. 甲方审核我方技术规格书,确定我方设计方案; D. 确定与其它系统的接口; E. 确定组装、调试(含联调)、验收的相关标准; F. 确定产品的出厂验收、检验部件清单、试验项目、技术规格及试验方法; G. 确定产品完成现场组装后的工程质量验收方法; H. 确定维护保养方式。 2)我方的设计工作严格执行投标人质量体系和质量计划的相关规定,并符合甲方、监理单位提出的要求。 3)我方根据用户需求书的要求以及设计联络的容及时间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对投标产品的设计。在设计联络会议期间由招标人审查后签署设计认可证明,此后我方才能进行设备制造工作。设计联络会议 4、参加人员: 业主方可派遣相关人员如:项目主管部门、设计管理部门、合同管理部门有关人员等。我方可派遣质量部、开发部、设计部、工程安装公司等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参加。 其他 如有必要可召开临时联络会议。与设计联络有关的一切费用由我方负责,报价已含在总报价中。 三、产品的装卸、储存、包装、发运 我方对产品的装卸、储存、包装、发运建立有一定的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 1、包装方案 1)包装方式:包装方式:木底座+拉伸膜+塑料袋包装,保证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完好无损,并有减振、抗冲击的措施。所有货物均按运输装卸的不同要求及货物本身的特性,有关包装、储运标志、包装标志符合GB/T6388和GB/T191的有关规定。产品包装前,我方负责进行检查清理,不留遗物,并保证零部件齐全。 2)包装所用的材料及包装结构具有较强的可复原性,以保证货物在现场开箱

太阳能热水系统控制柜说明书

说明书

太阳能集热工程控制柜是为集中供热水的太阳能工程及别墅型太阳能热水器专门开发研究的智能型控制柜。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了不锈钢头(304—2B)的水位传感器,且长时间不会产生水垢。影响检测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问题,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不受水箱温度及水质的影响、水位检测可从十几厘米到几米,性价比极高,是目前水箱水位检测最理想的装置之一;温度传感器采用优质高价进口材料,可根据用户要求,检测度可达200℃(一般的只能到120℃),完全满足了工程型集热器的工作要求;主要电子元器件全部采用美国原装进口器件,双电源供电,光电隔离设计,工作稳定可靠,不受强电工作干扰;系统采用三相电(交流380V)和单相电(交流220V)兼容的方式,大功率设计,以适应用户不同的工作环境及更高的配件可选性和系统工作效率,电加热棒采用交流380V或交流220V 自选,最大可控功率可由用户制定,增压泵及循环泵最大可控功率均为1500W,并可根据用户要求增加其可控功率;多指示灯指示;当系统出现问题时可开启手动;当前工作状态直观明了;充分考虑安全性,装配高质量漏电保护系统。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的用户要求,公司根据各种系统要求,开发了大型软件系统,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用户需求和现场安装调试,所有功能可现场随机取舍,所有参数可根据现场硬件情况及用户要求随时设置,并且可根据用户的要求,以最低成本升级系统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不断发展要求。 二、技术参数: 1、主机消耗功率:<5W (不含电加热、水泵、电磁阀); 2、工作电压:AC220V/380V ±10% 50Hz; 3、电磁阀参数:AC220; 4、测温精度:±2℃; 5、测温范围:0~99℃; 6、水位分档:五档; 7、控制电加热功率:(根据客户要求来订) 8、热交换泵功率一般:≤ 1500W (≤1500W 根据客户要求来订) 9、管道循环泵功率一般:≤1500W(≤1500W 根据客户要求来订) 10、漏电动作电流≤30mA/0.1S(大电流配件正泰电器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控制器的设计 (汇编语言)

摘要 太阳能热水器以其诸多的优点受到人们的欢迎。本文结合实际太阳能热水器的具体应用,在介绍太阳能、传感器、单片机的特点基础上,详细描述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案。这里根据太阳能热水器对控制器的要求与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S12887的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系统硬件设计及软件实现方法。 全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描述太阳能的利用和前景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描述太阳能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三部分包括第三、四章硬件设计及电路原理和软件设计,分别介绍了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一般的太阳能热水器及循环系统、单片机发展和原理,这也是此款太阳能热水器的理论基础和必要前提。 关键词:太阳能热水器;传感器; 模糊控制; 实时时钟;单片机

1绪论 1.1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概况及市场竞争分析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年产量约为世界各国之和,已有一百多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但是与之配套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却一直处在研究与开发阶段。这种控制器只具有温度和液位显示功能,而且为分段显示,温度显示误差为10%,水位显示误差为25%。这种显示器(还称不上控制器)不具有温度控制功能,当由于天气原因而光强不足时,就会给热水器用户带来不便;即使热水器具有辅助加热功能,由于加热时间不能控制而产生过烧,从而浪费大量的电能。本文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以80C51单片机为检测控制核心,采用DS12887 实时时钟,不仅实现了时间、温度和水位三种参数实时显示和FUZZY控制功能,而且具有时间设定、温度设定与控制功能。温度控制采用模糊控制,控制器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利用辅助加热装置使蓄水箱内的水温在设定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温度,从而达到24小时供应热水的目的。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利用中最常见的一种装置,经济效益明显,正在迅速的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器能够将太阳辐射能转换热能,供生产和生活使用。他主要由平板集热器、蓄水器和连接管道等部件组成,可分循环式、直流式和闷晒式。 此款热水器包括主、从两大系统:主系统的特点是在晴好的天气利用太阳光能为热水器加热;从系统相当于电热水器,它在无光照的情况下利用电辅助加热。它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丰富的免费的资源的优势,同时考虑到在阴天及夜间无法利用太阳能的缺点,充分发挥太阳能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各自优势,这是世面上大部分热水器所不能比拟的。 1.2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及意义 众所周知,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污染的巨大能源。随着世界上煤、油、气的储量日益减少,能源危机已日益增长,环境污染的危机已威胁着生态平衡,太阳能开发利用的课题已提到人类的面前。有人预测:二十一世纪太阳能将由辅助能源上升为主要能源。但由于太阳能的分散性、季节性和地区性又给太阳能利用带来重重困难,有些技术难点尚未突破,产品造价偏高(如光电池)。因而尚未被人们大规模的使用。 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中,太阳能热水器是技术上比较成熟、造价比较低廉的产品,同时给人民提供不耗能源、保护环境、绝对安全的热水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太阳能热水器是以太阳能光热转换,利用温室效应和虹吸原理使水加热的装置,此装置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 1.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这种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管线、补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发布者:潘坚力陈赛发布时间:2006-11-22 10:54:00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潘坚力Panjianli 陈赛Chensai 摘要:阐述建筑耗能的现状及建筑节能的必要性;讲解节能型居住建筑应从整体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建筑细部构造设计、建筑设备设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实际工程为例阐述节能型居住建筑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型居住建筑设计工程实例 Abstract: elaborate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ump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necessity for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explan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e should be designed from the whole plan,the construction monomer design,the construction detail structure design,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design and so onthe various synthesis consideration.Take the actual project as example elaborating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construction design method . Key words: Energy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ject example 早在20世纪70年代,建筑节能概念就被正式提出。建筑节能的中心是减少建筑耗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建筑节能需以不影响人们感觉舒适度为前提,即室温冬季不低于18摄氏度,夏季不高于26摄氏度。时隔30年,2004年,围绕着石油与能源问题的“大事件”再次集中发生,而我国的能源问题更是显露无遗。 能源环境恶化的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规模迅速扩大,同期比较,我国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是发达国家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有资料显示,本世纪20年内,我国的建筑业仍将迅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将达近700亿平方米。 建筑节能要求十分迫切 1、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原理图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原 理图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原理图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方便、节能、无污染,应用广泛。本文介绍的太阳能热水器辅助控制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对储水箱水位、水温等进行检测和显示;水位过低时进行自动上水、水满自停,防止溢水;在无光照阴雨天或寒冷季节进行辅助电加热,且温度可由用户预置;在寒冷的冬季能对上水管道的水进行排空,防止管道冻裂;具有防漏电、防干烧等多种安全保护和声光报警功能。 一、系统结构 太阳能热水器辅助控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在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温储水箱内增加一个与电热水器类似的电热元件并固定在绝缘底座上,引出交流电源线入户,由辅助控制系统的继电器控制通断电。水位、水温探测器从保温储水箱顶部安装在水箱中,通过电缆线接入用户室内控制器。进行管道排空时,由控制系统关闭排空控制阀,打开热水开关和淋浴开关,将管道中的水放掉;用水时则打开排空控制阀。系统自动上水时,通过单项电磁阀上水。水流电开关用于检测淋浴开关是否打开、是否有水的流动,当淋浴开关打开用水时,系统自动停止上水、切断辅助电加热器的电源。 二控制系统组成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的组成如图2所示。整个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对水温、水位等参数进行智能检测和显示,读取水流开关、排空阀门的状态,经

键盘操作和单片机内部运算比较,控制相应得执行机构进行通、断电;进行防漏电、防干烧等保护,并进行相应得声光报警。 对水箱水温信号的检测采用DALLAS公司生产的一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具有3引脚TO-92小体积封装形式,CPU只需一根端口线就能与DS18B20通信控制读取温度值。水流开关信号的检测采用开关式传感器,其内部是一个霍尔开关,排空阀是一个带行程开关的球型阀,由5W交流伺服电机带动,每旋转90度输出一个开关信号,排空阀的开闭状态对应于该开关信号。上水电磁阀采用12V 直流单项电磁阀;辅助电加热体的通断电采用继电器控制;排空阀由36V(5W)交流伺服电机带动,由排空阀的开闭状态信号确定并通过继电器控制交流伺服电机电源通断电。 三、控制软件设计主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主程序首先完成串行口、定时器、中断源的初始化,设置初始运行参数、开中断,然后循环读取键盘状态、检测系统是否漏电。一旦检测到系统漏电,进行声音和显示报警,将所有执行机构断电;若系统不漏电则根据存储的键盘状态和检测的水温、水位等状态信号进行相应得处理并等待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系统正常控制时,首先显示水温和水位,若检测到水流开关打开用水时,自动断开上水阀和电加热体电源,即实现水电联动,用水停电。当检测到水位过低时打开电磁阀上水;到达最高水位后,自动关闭电磁阀。在水位超过第二档时,将检测的实际水温与设置水温进行比较,若实际水温低于设置水温,则加热体通电进行辅助电加热;若实际水温高于设置水温时,切断加热体电源;若检测到水位低于第二档,不管设置温度高低,总是停止加热,以防止加热体干烧。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范例

螂1 、术语和定义 莈太阳sun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可视其为K的全辐射体。它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 太阳能solar energy 从太阳发射、传播或接收的辐射能。 高度角altitude 从地平圈沿某天体所在地平经圈量至该天体的角距离。以地平圈为零,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单位为度(°)。 太阳高度角solar altitude 膆日面中心的高度角,即从观测点地平线沿太阳所在地平线圈量至日面中心的角距离。方位角azimuth 从天球子午圈沿地平圈量至某天体所在地平线圈的角距离。以南点为零点,向西为正,向东 为负。单位为度(°)。 太阳方位角(2)solar azimuth 日面中心的方位角,即从观测点天球子午圈沿地平圈量至太阳所在地平经圈的角距离。 莃赤纬declination 赤道坐标系中,天赤道与某天体沿所在时圈量度的角距离。以天赤道为零,向北为正,向南为负。单位为度(°)。 太阳赤纬(S)solar decli natio n 日面中心的赤纬,即从天赤道沿太阳所在时圈量至日面中心的角距离。春(秋)分时为°,一年之内在土90°'之间变化。 时角hour angle 从天球子午圈沿天赤道量至某天体所在时圈的角距离。以天球子午圈为零,向西为正向东为负。单位既可为时(h),也可为度(°)。 (3)solar hour an gle 袂太阳时角 日面中心的时角,即从观测点天球子午圈沿天赤道量至太阳所在时圈的角距离。真太阳日apparent solar day 日面中心连续两次上中天所经历的时间。 真太阳时apparent solar time 由日面中心的时角量度的计时系统。平太阳连续两次下中天所经历的时间。 辐射radiation 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形式的发射或传播。辐〔射〕能(Q)radiant energy 以辐射形式发射、传播或接收的能量。单位为焦〔耳〕(J)。 蝿光谱辐照度(E入)spectral irradia nee 在无穷小波长范围内的辐照度除以该波长范围。单位为瓦〔特〕每立方米(W/m)。 辐照量(H)irradiation 辐照度对时间的积分。单位为焦〔耳〕每平方米( J/m)。 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 太阳能以电磁波或粒子形式的发射或传播。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短波辐射范围内。地外日射extraterrestrial solar radiation 地球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 太阳常数(Esc)solar constant 地球位于日地平均距离处,在大气层外垂直于太阳辐射束平面上形成的太阳辐照度。

太阳能热水系统改造方案说明

水立方洗浴中心 太阳能集中集热中央供水系统工程 改造方案 太阳能供热水系统工程改造设计方案一、设计资料提供与使用要求:

1.根据现场勘查与用户要求,在二楼平台安装串联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一套,更新改造6楼面家用太阳能的管道系统及室内储能系统一套。 2.用水产热水形式:新增太阳能系统任意设定/自动控制运行。 二、设计依据: 1.国家最新出台的太阳能系统工程执行标准: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 GB 50364 《民用建筑太阳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24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096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207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

及验收规范》 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 T 17049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 GB / T 17581 《真空管太阳集热器》 GB / T 18708 《家用太阳热水系统热性能试验方法》 GB / T 18713 《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 GB / T 19141 《家用太阳热水系统技术条件》 2.本公司具有多年设计、制造、施工和改造经验并有国家级颁发的太阳能工程资质证,根据四平水立方洗浴中心的实际需要,对新增太阳能集热循环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对原有太阳能系统、热水给水、回水系统,节能降耗作专项设计。 三、设计方案: 1.根据图纸所示,配制Φ47/L1800真空集热管:1350支/27组集热器,春、夏、秋系统晴天每天平均约产55℃热水10T。 2.太阳能集热器采用集中集热形式,GX-50型万能角度集热器组 360度捕捉光的能量,光照2-2.5个小时,集热器温度达到55℃以上。集热系统采用多路串联独立循环系统,一次加热为定温循环,二次加热为温差循环。 3.集热器、管道固定方式:楼面采用钢结构整体组合,连体支架与屋面预置基础相结合,所有钢结构件镀锌连体,并与楼面防雷带多点焊接。管道系统:走水内管为PPR管道,中间像塑保温,外管PVC管道。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验收规范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验收规范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 技术规范(试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要求及工程验收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范适用于提供生活用及类似用途热水的储水箱容积大于0.6m3的具有液体传热工质的强迫循环太阳热水系统。这些系统根据当地条件单独设计和安装。 2引用标准 GBJ 205——1983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700——1988 碳素结构钢 GB/T 714——桥梁用结构钢 GB/T 470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eqv IEC335——1:1991) GB/T 4272——199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GB/T 8175——1987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 GB 8877——1988 家用电器安装、使用、检修安全要求 GB/T 12936——1991 太阳能热利用术语 GB 14536.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T 15513——1995 太阳热水器吸热体、连接管及其配件所用弹性材料的评价方法

GB/T 17581——1998真空管太阳集热器 GB 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71——1992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7——199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58——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W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 4088——1999 日用管状电热元件 3 定义 3.1顶水法 利用水的压力将冷水从储水箱或集热器底部注入系统并将储水箱中的热水从储水箱的上部顶出的取热水方法。 3.2 膨胀罐和泄压阀 系统中,介质预热膨胀,膨胀罐是安装于系统循环管路上为这种体积变化提供空间的容器,泄压阀是保证设备和管道内介质压力在设定压力之下,保护设备和管道,防止发生意外。 4 系统类别与特征 4.1强迫循环系统 强迫循环系统是利用机械设备等外部动力迫使传热工质经过集热器进行循环的太阳热水系统。强迫循环系统一般采用温差控制、定时器控制等方式。 4.2 辅助加热

太阳能热水系统项目设计方案书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1、项目需求 (1) 2、地理状况 (1) 二、设计依据 (2) 三、设计指标 (3) 四、系统原理 (4)

一、项目概况 1、项目需求 1)本工程位于:XX市市。 2)工程名称:XX公司太阳能热水项目。 3)建筑概况:设计将太阳能系统安装于辅助用房楼顶(屋顶)。 4)太阳能系统设计:太阳能集热器安装于楼顶,水箱和控制系统安装于室内。 5)用水方式:24小时用水。 6)辅助能源:甲方自行选择。 2、地理状况 连云港位于中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处于北纬33°59′~35°07′、东经 118°24′~119°48′之间。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日照市接壤,西与山东临沂市和江苏徐州市毗邻,南连江苏宿迁市、淮安市和盐城市。东西最大横距约12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32千米。土地总面积7499.9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759.4平方千米,市区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千米。

二、设计依据 本项目的实施主要遵循以下国家和地方的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应用设计标准,并满足或高于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太阳能集中热水器系统选用与安装》(06SS128) ●《真空管型太阳集热器》(GB/T17581-2007) ●《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试验方法》(GB/T4271-2007)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规范》(GB/T18713-2002) ●《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评定规范》(GB/T20095-2006) ●《太阳能热利用术语》(GB/T12936-2007)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给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GB50009-201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4076.1-200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