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建系设点问题

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建系设点问题

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建系设点问题
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建系设点问题

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建系设点问题

一、基础知识:

(一)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原则:如何选取坐标轴

1、z 轴的选取往往是比较容易的,依据的是线面垂直,即z 轴要与坐标平面xOy 垂直,在几何体中也是很直观的,垂直底面高高向上的即是,而坐标原点即为z 轴与底面的交点

2、,x y 轴的选取:此为坐标是否易于写出的关键,有这么几个原则值得参考: (1)尽可能的让底面上更多的点位于,x y 轴上

(2)找角:,x y 轴要相互垂直,所以要利用好底面中的垂直条件 (3)找对称关系:寻找底面上的点能否存在轴对称特点

解答题中,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之前,要先证明所用坐标轴为两两垂直(即一个线面垂直+底面两条线垂直),这个过程不能省略。

3、与垂直相关的定理与结论: (1)线面垂直:

①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 ② 两条平行线,如果其中一条与平面垂直,那么另外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垂直 ③ 两个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上垂直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④ 直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 (2)线线垂直(相交垂直):

① 正方形,矩形,直角梯形②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垂直(三线合一) ③ 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④ 勾股定理逆定理:若2

2

2

AB AC BC +=,则AB AC ⊥ (二)坐标的书写:建系之后要能够快速准确的写出点的坐标,按照特点可以分为3类 1、能够直接写出坐标的点

(1) 坐标轴上的点,规律:在哪个轴上,那个位置就有坐标,其余均为0

(2)底面上的点:坐标均为(),,0x y ,即竖坐标0z =,由于底面在作立体图时往往失真,所以要快速正确写出坐标,强烈建议在旁边作出底面的平面图进行参考 2、空间中在底面投影为特殊位置的点:

如果()'

11,,A x y z 在底面的投影为()22,,0A x y ,那么1212,x x y y ==(即点与投影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由这条规律出发,在写空间中的点时,可看下在底面的投影点,坐标是否好写。如果可以则直接确定了横纵坐

标,而竖坐标为该点到底面的距离。以上两个类型已经可以囊括大多数几何体中的点,但总还有一些特殊点,那么就要用到第三个方法: 3、需要计算的点

① 中点坐标公式:()()111222,,,,,A x y z B x y z ,则AB 中点121212,,2

22x x y y z z M +++??

???,图中的,,,H I E F 等

中点坐标均可计算

② 利用向量关系进行计算(先设再求):向量坐标化后,向量的关系也可转化为坐标的关系,进而可以求出一些位置不好的点的坐标,方法通常是先设出所求点的坐标,再选取向量,利用向量关系解出变量的值. 1.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CD ∥,1,60AD DC CB ABC ===∠=,AB=2,CF ⊥ 平面ABCD ,且1CF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确定各点坐标。(两种方法)

思路:本题直接有一个线面垂直,所以只需在平面ABCD 找过C 的相互垂直的直线即可。由题意,BCD ∠不是直角。所以可以以其中一条边为轴,在底面上作垂线即可构造出两两垂直的条件,进而可以建立坐标系 方案一:(选择BC 为轴),连结AC 可知120ADC ∠= ∴在ADC 中2

22

2cos 3AC

AD DC AD DC ADC =+-=

AC ∴=

由1,60AC BC ABC ==∠=可解得2,90AB ACB =∠=

AC BC ∴⊥ CF ⊥平面ABCD ,CF AC CF BC ∴⊥⊥

以,,AC CF BC 为坐标轴如图建系:

(

)

)

()10,1,0,,,0,0,0,12B A

D F ?

-??

?

方案二(以CD 为轴) 过C 作CD 的垂线CM

CF ⊥平面ABCD

,CF CD CF CM ∴⊥⊥

∴以,,CD CF CM 为坐标轴如图建系:

(同方案一)计算可得:2CM AB =

=

()()31,0,,0,0,1,0,0,0,122A B D F ??∴--?????

?

D

A

D

2.已知四边形

ABCD

满足

1,2

A D B

C B

A A D D C

B C a ====∥,E 是BC 中点,将BAE 翻折

成1B AE ,使得平面1B AE ⊥平面AECD ,F 为1B D 中点

思路:在处理翻折问题时,首先要确定在翻折的过程中哪些量与位置关系不变,这些都是作为已知条件使用的。本

题在翻折时,BAE 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ECD 为60的菱形是不变的,寻找线面垂直时,根据平面'

B AE ⊥平

面AECD ,结合'B AE 是等边三角形,可取AE 中点M ,则可证'

B M ⊥平面AECD ,再在四边形AECD 找一组过M 的垂线即可建系 解:取AE 中点M ,连结'

B M

'B AE 是等边三角形 'B M AE ∴⊥

平面'

B AE ⊥平面AECD

'B M ∴⊥平面AECD ,连结DM '',B M ME B M

∴⊥⊥ 四边形AECD 为60的菱形 ADE ∴为等边三角形

DM AE ∴

',,B M MD ME ∴两两垂直

如图建系,设AB 为单位长度

'11,0,0,,0,0,,1,,22222A E D C B ?

????????- ? ? ? ???????????

F 为'B D 中点 0,44F ?∴ ??

B

3.如图,在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侧棱1A A ABCD ⊥底面,AB AC ⊥,

1AB =

, 12,AC AA AD CD ===且点M 和N 分别为11C D B D 和的中点。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点坐标

思路:由1A A ABCD ⊥底面,AB AC ⊥可得1,,AA AB AC 两两垂直,进而以它们为轴建立坐标系,本题中

1111,,,A B C D 均可通过投影到底面得到横纵坐标,图中D 点坐标相对麻烦,可作出底面的平面图再根据平面几何知

识进行计算。 解:

侧棱1A A ABCD ⊥底面

∴ 11,A A AB A A AC ⊥⊥

AB AC ⊥ 1,,AB AC AA ∴两两垂直

以1,,AB AC AA 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底面上的点:()()0,1,0,2,0,0B C

由AD CD =ADC 为等腰三角形,若P 为

AC 中点,则DP AC ⊥

2DP ==

()1,2,0D ∴-

()()()()1111

0,0,2,0,1,2,2,0,2,1,2,

A B C D - 因为M 和N 分别为11C D B D 和的中点

()11,,1,1,2,12M N ??

∴- ???

综上所述:()()()()()()()11110,1,0,2,0,0,1,2,0,0,0,2,0,1,2,2,0,2,1,2,2B C D A B C D -- ()11,,1,1,2,12M N ??

- ???

D

4.已知斜三棱柱1111,90,2,ABC A B C BCA AC BC A -∠===在底面

ABC 上的射影恰为AC 的中点D ,又知11BA AC ⊥,E 为1BB 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并确定各点坐标

思路:本题建系方案比较简单,1A D ⊥平面ABC ,进而1A D 作z 轴,再过D 引AC 垂线即可。难点有二:一是三棱柱的高未知,进而无法写出上底面点的竖坐标;二是1B 的投影不易在图中作出(需要扩展平面ABC ),第一个问题可先将高设为h ,再利用条件11BA AC ⊥

解:过D 作AC 的垂线DM ,1A D ⊥平面ABC

11,A D DC A D DM ∴⊥⊥,而DM DC ⊥

∴以1,,A D DC DM 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0,1,0,0,1,0,2,1,0A C B -,设高为h

则()10,0,A h ,设()1,,C x y z 则()()110,2,0,,,AC AC x y z h ==-

由11

AC AC =可得:00

220x x y y z h z h ==????=?=????-==??

()10,2,C h ∴

()()112,1,,0,3,BA h AC h =--=

21111030BA AC BA AC h ∴⊥??=?-+=,解得h =((11,A C ∴

设(1

,B x y ()11

,,0A B x y ∴=

而()2,2,0AB =且11A B AB = 2

2x y =?∴?=?

(1B ∴

综上所述:()()()(((1110,1,0,0,1,0,2,1,0,,,A C B A C B -

1

5.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H 是正方形11AA B B

的中心,11AA C H =⊥平面11AA B B

,1C H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确定各点坐标

思路:1C H ⊥平面11AA B B ,从而1C H 可作z 轴,只需在平面11AA B B 找到过H 的两条垂线即可建系(两种方案),对于坐标只有C 坐标相对麻烦,但由11C C A A =可以利用向量进行计算。 解:方案一:(利用正方形相邻边垂直关系建系) 如图建系:则

)

)()1

1

,,A A B

(

)(1,B C

设(),,C x y z

,则(1

,,C C x y z =- (

1

0,A A =-由11

C C A A =

可得:00

0x x y y z z ==????

=-?=-????-==??(0,C ∴- 综上所述:

))()()

1

1

,,,,A A B B

((1

,0,C C -

方案二:(利用正方形对角线相互垂直建系) 如图建系:由1AA =计算可得112A

H B H == ()()()112,0,0,0,2,0,0,2,0A A B -

()(12,0,0,B C -

设(),,C x y z ,则(1,,C C x y z =- ()12,2,0A A =--

由11

C C A A =可得:22

220x x y y z z ??=-=-??=-?=-????-==?? (2,C ∴-- 综上所述:

()()()()112,0,0,0,2,0,0,2,0,2,0,0,A A B B --((1,2,C C --

立体几何高考真题大题

立体几何高考真题大题 1.(2016 高考新课标 1 卷)如图 , 在以 A,B,C,D,E,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 面 ABEF为正方形 ,AF=2FD,AFD 90 ,且二面角D-AF-E与二面角C-BE-F都是 60 . D C F (Ⅰ)证明:平面ABEF平面EFDC; (Ⅱ)求二面角E-BC-A 的余弦值. 【答案】(Ⅰ)见解析;(Ⅱ) 2 19 19 【解析】 试题分析:(Ⅰ)先证明 F平面FDC ,结合F平面 F ,可得平面F 平面 FDC .(Ⅱ)建立空间坐标系, 分别求出平面C的法向量 m 及平面 C 的法 向量 n ,再利用 cos n, m n m 求二面角.n m 试题解析:(Ⅰ)由已知可得F DF, F F, 所以F平面 FDC . 又F平面F,故平面 F 平面FDC . (Ⅱ)过 D 作DG F ,垂足为 G ,由(Ⅰ)知 DG平面 F . 以 G 为坐标原点,GF 的方向为 x 轴正方向, GF 为单位长度,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G xyz . 由(Ⅰ)知DF为二面角D F的平面角,故DF60,则DF 2, DG3,可得1,4,0 ,3,4,0,3,0,0, D0,0, 3 . 由已知 ,// F,所以//平面FDC . 又平面CD平面FDC DC,故//CD , CD// F . 由//F,可得平面FDC ,所以 C F为二面角 C F 的平面角, C F60 .从而可得C2,0,3.

设 n x, y, z 是平面C的法向量,则 n C 0, 即x 3z 0, n0 4 y0 所以可取 n3,0, 3 . 设 m 是平面 m C0 CD 的法向量,则, m0 同理可取 m0, 3, 4 .则 cos n, m n m 2 19. n m19 故二面角C 219的余弦值为. 19 考点:垂直问题的证明及空间向量的应用 【名师点睛】立体几何解答题第一问通常考查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 空间中线面位置关 系的证明主要包括线线、线面、面面三者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其中推理论证的关键是结 合空间想象能力进行推理, 要防止步骤不完整或考虑不全致推理片面, 该类题目难度不 大 , 以中档题为主.第二问一般考查角度问题, 多用空间向量解决. 2 .( 2016 高考新课标 2 理数)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交于点 O , AB 5,AC 6,点 E, F 分别在 AD,CD 上, AE CF 5 ,EF交BD于点H.将4 DEF 沿 EF 折到 D EF 位置,OD10. (Ⅰ)证明: D H平面 ABCD ; (Ⅱ)求二面角 B D A C 的正弦值. 【答案】(Ⅰ)详见解析;(Ⅱ)295 .25

(完整版)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题型归纳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 如图,在四棱锥V-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面VAD是正三角形,平面VAD⊥底面ABCD (1)证明AB⊥平面VAD; (2)求面VAD与面VDB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2,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PA⊥底面ABCD,AB=, BC=1,PA=2,E为PD的中点. (1)求直线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 (2)在侧面PAB内找一点N,使NE⊥平面PAC,并求出N点到AB和AP的距离.(易错点,建系后,关于N点的坐标的设法,也是自己的弱项)

3. 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D=AA 1=1,AB=2,点E 在棱AB 上移动. (1)证明:D 1E ⊥A 1D ; (2)当E 为AB 的中点时,求点A 到面ECD 1的距离; (3)AE 等于何值时,二面角 D 1―EC ―D 的大小为(易错点:在找平面DEC 的法向量的时候,本来法向量就己经存在了,就不必要再去找,但是我认为去找应该没有错吧,但法向量找出来了 ,和那个己经存在的法向量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计算结果很得杂,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 4.如图,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AB ∥CD ,AB =2DC =2,E 为BD 1的中点,F 为AB 的中点,∠DAB =60°. (1)求证:EF ∥平面ADD 1A 1; (2)若2 21BB ,求A 1F 与平面DEF 所成角的正弦值.

N:5题到11题都是运用基底思想解题 5.空间四边形ABCD中,AB=BC=CD,AB⊥BC,BC⊥CD,AB与CD成60度角,求AD与BC所成角的大小。 6.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1AB=45°, ∠A1AC=60°,求二面角B-AA1-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7.如图,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A,B两点,直线AC,B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 且都垂直于AB,已知AB=4,AC=6,BD=8,求CD的长 8.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中,OB=0C, ∠AOB=∠AOC=Θ,求证OA⊥BC。 9.如图,空间四边形OABC各边以及AC,BO的长都是1,点D,E分别是边OA,BC的中点,连接DE。 (1)计算DE的长; (2)求点O到平面ABC的距离。 10.如图,线段AB在平面⊥α,线段AC⊥α,线段BD⊥AB,且AB=7,AC=BD=24,CD=25,求线段BD与平面α所成的角。

立体几何大题练习题答案

立体几何大题专练 1、如图,已知PA ⊥矩形ABCD 所在平面,M 、N 分别为AB 、PC 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PAD (2)若∠PDA=45°,求证:MN ⊥平面PCD 2(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E F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 (1)求证://EF 平面PAB ; (2)若平面PAC ⊥平面ABC ,且PA PC =,90ABC ∠=?, 求证:平面PEF ⊥平面PBC . P A C E B F

(1)证明:连结EF , E 、F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 //EF AB ∴. ……………………2分 又?EF 平面PAB ,?AB 平面PAB , ∴ EF ∥平面P AB . ……………………5分 (2)PA PC = ,E 为AC 的中点, PE AC ∴⊥ ……………………6分 又 平面PAC ⊥平面ABC PE ∴⊥面ABC ……………………8分 PE BC ∴⊥……………………9分 又因为F 为BC 的中点, //EF AB ∴ 090,BC EF ABC ⊥∠=∴ ……………………10分 EF PE E = BC ∴⊥面PEF ……………………11分 又BC ? 面PBC ∴面PBC ⊥面PEF ……………………12分 3.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C ,点D 是AB 的中点。 (1)求证:BC 1//平面CA 1D ; (2)求证:平面CA 1D⊥平面AA 1B 1B 。 4.已知矩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P ,PA ⊥平面ABCD ,E 、F 分别是 AB 、PC 的中点. (1) 求证:EF ∥平面PAD ; (2) 求证:EF ⊥CD ; (3) 若∠PDA =45°,求E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的大小.

关于立体几何解答题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的探索

关于立体几何解答题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的探索 ──从2011年高考数学谈起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一中学袁嗣林 摘要:纵观近年高考数学试题,可以看出,立体几何解答题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型。分值一般12分,难度属容易或中档题。学生得分率较高,但失分率也高。本文就2011年高考数学真题为例,对立体几何解答题作一些归类。关于立体几何解答题可以归类为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即一类题有多种解法,多种题型可以用一种解法完成。 关键词: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立体几何 一、一题多解 例1 (安徽理17)如图,为多面体,平面与平面垂直,点在线段上,△OAB,,△,△,△都是正三角形。 (Ⅰ)证明直线∥; (II)求棱锥F—OBED的体积。 分析:本题考查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直线平行的证明,多面体体积的计算等基本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通常解法是传统法和向量法。 (I)解法一(传统法):证明:设G是线段DA与EB延长线的交点. 由于△OAB与△ODE都是正三角形,所以

∥,OG=OD=2, 同理,设是线段DA与线段FC延长线的交点,有 又由于G和都在线段DA的延长线上,所以G与重合. 在△GED和△GFD中,由∥和OC∥,可知B和C分别是GE和GF 的中点,所以BC是△GEF的中位线,故BC∥EF. 解法二(向量法):过点F作,交AD于点Q,连QE,由平面ABED⊥平 面ADFC,知FQ⊥平面ABED,以Q为坐标原点,为轴正向,为y轴正向,为z轴正向,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条件知 则有 所以即得BC∥EF. (II)略 评注:向量法和传统法有时可以转换着使用,主要工具是利用三线垂定理及逆定理和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找出两辆相互垂直的三条直线,进而建立直角坐标系。 例2 (湖北理18)如图,已知正三棱柱的各棱长都是4,是的中点,动点在侧棱上,且不与点重合.

空间立体几何建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向量法解决几何问题的综合应用》 教材分析: 向量法的好处在于克服传统立体几何以纯几何解决问题带来的高度的技巧性和随机性.向量法可操作性强.运算过程程序化,公式化,有效地突破了立体几何教学和学习中的难点,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充分体现出向量法的优越性.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已给的条件下准确建系,之后正确求角。 学情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向量法求空间中各种角的基本方法,但在没有已知的三垂直下建系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重点:准确建系 教学难点: 建系前的证明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几节课我们以向量作为工具研究了空间中各种角的求法。其基本步骤可分为哪几步? (生: 分为三步: 一建系,写坐标 二.进行向量运算. 三将向量运算的结果翻译成几何意义)如果我们认为向量法的前提是“向量运算”,那前提就是“建系”而建系的条件是三垂直。之前,我们给的题目都有明显的三垂直,目的是让大家掌握求角的方法,所以容易建系。现在我们可以再上一个台阶。请看练习: 例一: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平面PAD ⊥平面 ABCD ,AB=AD ,∠BAD=60°,F 是AD 的中点. 提问1 :如果给出线段长,之后让求角。那需要我们作什么工作? 建系 提问2:有现成的三垂直吗? 引导:如果我们完成这两个证明之后,能否建系呢? 求证:(1)BF ⊥平面PAD ;(2)若PA=PD,求证: 平面PF ⊥平面ABCD 补充(3)若PA=AB=2,在(2)的条件下建系,写出P 、A 、B 、D 四点的坐标 变式: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平面PAD ⊥平面 ABCD ,若PA=PD ,FC BF ⊥, F 是AD 的中点,试建立恰当的坐标系。(不用写坐标) 设计意图: 1.若题目给出面面垂,必然由此得到线面垂,强化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明确书写的规范程

立体几何题型归类总结

立体几何题型归类总结(总8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立体几何专题复习 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① ???????? →???????→?? ??? 底面是正多形 棱垂直于底面斜棱柱棱柱正棱柱直棱柱其他棱柱 底面为正方形 2. 棱锥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正棱锥——如果有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3.球 球的性质: ①球心与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 ★② r =d 、 球的半径为R 、截面的半径为r ) ★球与多面体的组合体:球与正四面体,球与长方体,球与正方体等的内接与外切.

注:球的有关问题转化为圆的问题解决. 球面积、体积公式:2 3 44,3 S R V R ππ== 球球(其中R 为球的半径)

俯视图 二、【典型例题】 考点一:三视图 1.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 第1题 2.若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 第2题 第3题 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3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4.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图4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 第4题 第5题 2 2 侧(左)视图 2 2 2 正(主)视 3 俯视图 1 1 2 a

立体几何大题题库

立体几何解答题题库 1. 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 A ,PB ,PC 两两垂直,P A =AB =AC =3,平面//α平面P AB ,且α与棱PC ,AC ,BC 分别交于P 1,A 1,B 1三点. (1)过A 作直线l ,使得l BC ⊥,11l P A ⊥,请写出作法并加以证明; (2)若α将三棱锥P -ABC 分成体积之比为8:19的两部分(其中,四面体P 1A 1B 1C 的体积更小),D 为线段B 1C 的中点,求四棱锥A 1-PP 1DB 1的体积. 2. 如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的直观图、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其中正视图为直角梯形,俯视图为正方形,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尺寸如图所示). (1)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2)证明:BD ∥平面PEC ; (3)线段BC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AE ⊥PM ?若存在,请说明其位置,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1所示,平面多边形CDEF 中,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F ∥AB ,AB =2EF =2,沿着AB 将图形折成图2,其中AED ∠90,,AE ED H =?=为AD 的中点. (Ⅰ)求证:EH ⊥BD ;

(Ⅱ)求四棱锥D -ABFE 的体积. 4.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AD 底面ABCD ,12 1 == =AD BC AB ,090=∠=∠ABC BAD . (1)证明::AB PD ⊥; (2)点M 在棱PC 上,且CP CM λ=,若三棱锥ACM D -的体积为3 1 ,求实数λ的值. 5. 已知ABCD 是矩形,PD ⊥平面ABCD ,PD =DC =a ,AD =,M 、N 分别是AD 、PB 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MNC ⊥平面PBC ; (Ⅱ)求点A 到平面MNC 的距离。 6. 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C ,E 是BC 的中点. (1)求证:平面AB 1E ⊥平面B 1BCC 1; (2)求证:A 1C ∥平面AB 1E .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立体几何题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立体几何高考题 立体几何重点、热点: 求线段的长度、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夹角、求两异面直线的夹角、求二面角、证明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等. 常用公式: 1 、求线段的长度: 222z y x AB ++==()()()2 12212212z z y y x x -+-+-= 2、求P 点到平面α的距离: PN = ,(N 为垂足,M 为斜足,为平面α的法向量) 3、求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sin |n PM ?= θ,(l PM ?,α∈M ,为α的法向量) 4、求两异面直线AB 与CD 的夹角:cos = θ 5、求二面角的平面角θ:|||||cos |21n n ?= θ,( 1n ,2n 为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 6、求二面角的平面角θ:S S 射影 = θ cos ,(射影面积法) 7、求法向量:①找;②求:设, 为平面α内的任意两个向量,)1,,(y x =为α的法向量, 则由方程组?????=?=?0 n b n a ,可求得法向量.

高中新教材9(B)引入了空间向量坐标运算这一内容,使得空间立体几何的平行﹑垂直﹑角﹑距离等问题避免了传统方法中进行大量繁琐的定性分析,只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进行定量分析,使问题得到了大大的简化。而用向量坐标运算的关键是建立一个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一﹑直接建系。 当图形中有互相垂直且相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时,可以利用这三条直线直接建系。 例1. (2002年全国高考题)如图,正方形ABCD ﹑ABEF 的边长都是1,而且平面ABCD ﹑ABEF 互相垂直。点M 在AC 上移动,点N 在BF 上移动,若CM=BN=a (20<

文科立体几何解答题类型总结及其答案

F E C A D B A 1 C 1B 1 B C A D F E A B C M N A 1 B 1 C 1 B C B A 1 C 1 A D C 1 D 1 B 1 A C D A B E 《立体几何》解答题 1.(2008年江苏卷)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CB =CD , AD ⊥BD ,点E , F 分别是AB , BD 的中点. 求证:(Ⅰ)直线EF ∥平面ACD ; (Ⅱ)平面EFC ⊥平面BCD. 2.(2009年江苏卷)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E 、F 分别是A 1B 、A 1C 的中点,点D 在B 1C 1上,A 1D ⊥B 1C 求证:(Ⅰ)EF ∥平面ABC ; (Ⅱ)平面A 1FD ⊥平面BB 1C 1C.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3. 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 =90°,M 、N 分别为A 1B 、B 1C 1的中点. (Ⅰ)求证:BC ∥平面MNB 1; (Ⅱ)求证:平面A 1CB ⊥平面ACC 1A 1. 4.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BC =CC 1,AC ⊥BC, 点D 是AB 的中点. (Ⅰ)求证:CD ⊥平面A 1ABB 1; (Ⅱ)求证:AC 1∥平面CDB 1; (Ⅲ)线段AB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A 1M ⊥平面CDB 1 5. 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所有棱长都为2,D 为CC 1中点,E为BC 的中点. (Ⅰ)求证:BD ⊥平面AB 1E ; (Ⅱ)求直线AB 1与平面BB 1C 1C 所成角的正弦值; (Ⅲ)求三棱锥C -ABD 的体积. 6.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F 为AA 1的中点. 求证:(Ⅰ)A 1C ∥平面FBD ; (Ⅱ)平面FBD ⊥平面DC 1B.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C 1 D 1 B 1 C D A 1

立体几何经典题型汇总

1.平面 平面的基本性质:掌握三个公理及推论,会说明共点、共线、共面问题。 (1).证明点共线的问题,一般转化为证明这些点是某两个平面的公共点(依据:由点在线上,线在面内 ,推出点在面内), 这样可根据公理2证明这些点都在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直线上。 (2).证明共点问题,一般是先证明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再证明这点在第三条直线上,而这一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这第三条直线是这两个平面的交线。 (3).证共面问题一般先根据一部分条件确定一个平面,然后再证明其余的也在这个平面内,或者用同一法证明两平面重合 2. 空间直线. (1). 空间直线位置关系三种:相交、平行、异面. 相交直线:共面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共面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一平面内,无公共点 [注]:①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射影一定是相交的两条直线.(×)(也可能两条直线平行,也可能是点和直线等) ②直线在平面外,指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相交 ③若直线a 、b 异面,a 平行于平面α,b 与α的关系是相交、平行、在平面α内. ④两条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图形是一条直线或两条平行线或两点. ⑤在平面内射影是直线的图形一定是直线.(×)(射影不一定只有直线,也可以是其他图形) ⑥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长相等,则斜线长相等.(×)(并非是从平面外一点.. 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 ⑦b a ,是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线段,若b a =,则b a ,的位置关系为相交或平行或异面. ⑧异面直线判定定理: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不在 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2). 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如右图). (直线与直线所成角]90,0[??∈θ) (向量与向量所成角])180,0[ ∈θ 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锐角(或直角)相等. (3). 两异面直线的距离:公垂线段的长度. 空间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况:相交(共面)垂直和异面垂直. [注]:21,l l 是异面直线,则过21,l l 外一点P ,过点P 且与21,l l 都平行平面有一个或没有,但与21,l l 距离相等的点在同一平面内. (1L 或2L 在这个做出的平面内不能叫1L 与2L 平行的平面)

空间立体几何建系练习题

空间立体几何建系设点专题 引入空间向量坐标运算,使解立体几何问题避免了传统方法进行繁琐的空间分析,只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进行向量运算,而如何建立恰当的坐标系,成为用向量解题的关键步骤之一?所谓“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一般应使尽量多的点在数轴上或便于计算1、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中,AB_AD,CD _ AD,PA_底面ABCD, PA=AD=CD=2AB=2,M 为PC 的中点。 (1) 求证:BM //平面PAD; (2) 在侧面PAD内找一点N,使MN _平面PBD; (3) 求直线PC与平面PBD所成角的正弦。 19.(本題满分直分) 正方形曲与矩形A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2AD=2t 点E%AB的中点. (1 )求证:轲"平面A^DEt (H)求二面角DSE①的大卜 (III)求多面体AyDyDBE的休积*

3. 已知多面体 ABCDE 中,AB 丄平面 ACD , DE 丄平面ACD, AC = AD = CD = DE =2a , AB = a , F 为 CD 的中点. 4. 如图,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PB 丄平面ABCD , MA//PB , PB=AB=2MA , (I) 证明:AC//平面PMD ; (U)求直线BD 与平面PCD 所成的角的大小; (川)求平面PMD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I)求证:AF 丄平面CDE ; (U)求异面直线AC , BE 所成角余弦值; (

5. 已知斜三棱柱ABC - AB。, . BCA =90“ , AC 二BC =2, A在底面ABC上 的射影恰为AC的中点D,又知BA _ AC i (I) 求证:AC i _平面ABC ; (II) 求CC i到平面AAB的距离; (III )求二面角A-AB-C的大小。 6. (湖南卷理科第18题)已知两个正四棱锥P—ABCD与Q—ABCD 的高都为2, AB= 4. (1)证明:PQ丄平面ABCD; (2)求异面直线AQ与PB所成的角;

历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试题(卷)

2015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试卷 1. 【2015高考新课标2,理19】 如图,长方体ABCD -A1B1C1D1中,AB=16, BC=10, AA = 8,点E , F 分别在AB , C1D1上,A1E =4 .过点E , F的平面:-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1题图) (I )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 (n )求直线AF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 【2015江苏高考,1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中,已知AC丄BC ,

BC =CC 1,设 AB 1 的中点为 D , BQ BC^ E .求证:(1) DE // 平面 AA 1C 1C ; (2) BC 1 _ AB 1 . (2题图) (3题图) C C 第的题图

3. 【2015高考安徽,理19】如图所示,在多面体 AEDQCBA ,四边形AABB , ADD 1A 1 ,ABCD 均为正方形,E 为Bp 的中点,过 A,D,E 的平面交CD ,于F. (I)证明:EF //BQ ; (□)求二面角E - A ,D - B i 余弦值. 4. 【2015江苏高考,22】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已知PA _平面ABCD ,且 四边形 ABCD 为直角梯 形,.ABC =/BAD = —,PA 二 AD =2,AB 二 BC =1 2 (1)求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2)点Q 是线段BP 上的动点,当直线 CQ 与DP 所成角最小时,求线段 BQ 的长 (4题图) 5 .【2015高考福建,理17】如图,在几何体 ABCDE 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A 平面BEC , BE A EC , AB=BE=EC=2 , G , F 分别是线段 BE , DC 的中点. (I 求证:GF //平面ADE ; (^)求平面AEF 与平面BEC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6. 【2015高考浙江,理17】如图,在三棱柱 AB^A 1B 1C 1-中,.BAC =90;, AB = AC=2 , AA = 4 , A 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BC 的中点,D 为B 1C 1的中点. (5题图) D

立体几何中的建系设点

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建系设点问题 在如今的立体几何解答题中,有些题目可以使用空间向量解决问题, 不如说是点的坐标运算,所以第一个阶段:建系设点就显得更为重要, 系的原则有哪些?如何正确快速写出点的坐标?这是本文要介绍的内容。 一、基础知识: (一)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原则:如何选取坐标轴 乙 1、z轴的选取往往是比较容易的,依据的是线面垂直,即z 轴要与坐标平面xOy垂直,在几何体中也是很直观的,垂直 底面高高向上的即是,而坐标原点即为z轴与底面的交点 2、x, y轴的选取:此为坐标是否易于写出的关键,有这么 几个原则值得参考: (1)尽可能的让底面上更多的点位于x,y轴上 (2)找x, y轴要相互垂直,所以要利用好底面中的垂直条件 (3 )找对称关系:寻找底面上的点能否存在轴对称特点 3、常用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满足x, y,z轴成右手系,所以在标x, y 轴时要注意。 4、同一个几何体可以有不同的建系方法,其坐标也会对应不同。但是通 过坐标所得到的结论(位置关系,角)是一致的。 5、解答题中,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之前,要先证明所用 坐标轴为两两垂直(即一个线面垂直底面两条线垂直),这个 过程不能省略。 6、与垂直相关的定理与结论: (1)线面垂直: ①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 ②两条平行线,如果其中一条与平面垂直,那么另外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垂直 ③两个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上垂直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④直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 (2 )线线垂直(相交垂直): ①正方形,矩形,直角梯形 与其说是向量运算, 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

②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垂直(三线合一) ③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 ④勾股定理逆定理:若AB2 AC2 BC2,则AB AC (二)坐标的书写:建系之后要能够快速准确的写出点的坐标,按照特点可以分为3类 1能够直接写出坐标的点 (1)坐标轴上的点,例如在正方体(长度为1)中的A,C,D'点,坐标特点如下: x 轴:x,0,0 y 轴:0,y,0 z 轴:0,0,z 规律:在哪个轴上,那个位置就有坐标,其余均为0 (2)底面上的点:坐标均为x, y,0,即竖坐标z 0,由于底面在作立体图时往往失真, 所以要快速正确写出坐标,强烈建议在旁边作出底面的平面图进行参考:以上图为例: 则可快速写出H,l点的坐标,位置关系清晰明了 O C 1 1 H 1, — ,0 ,1 —,1,0 2 2 "I 2、空间中在底面投影为特殊位置的点: 如果A x1, y1, z 在底面的投影为 A x2, y2,0 ,那么| A H B 为X2, % y2 (即点与投影点的横纵坐标相同)H 由这条规律出发,在写空间中的点时,可看下在底面的投影点,坐标是否好写。如果可 以则直接确定了横纵坐标,而竖坐标为该点到底面的距离。例如:正方体中的B'点,其投影为B,而B 1,1,0所以B 1,1,z,而其到底面的距离为1,故坐标为B 1,1,1 以上两个类型已经可以囊括大多数几何体中的点,但总还有一些特殊点,那么就要用到第三 个方法: 3、需要计算的点 ①中点坐标公式:A x u y1, z-i , B x2, y2,z2,则AB中点M 西生単址,目z2 2 2 2 图中的H , I, E, F等中点坐标均可计算

立体几何常见重要题型归纳-高考立体几何题型归纳

立体几何常见重要题型归纳 阳江一中 利进健 题型一 点到面的距离 常见技巧:等体积法 例1: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AB ∥CD ,AB =4,BC =CD =2,AA 1=2,E ,E 1分别是棱AD ,AA 1的中点. (1)设F 是棱AB 的中点,证明:直线EE 1∥平面FCC 1; (2)证明:平面D 1AC ⊥平面BB 1C 1C ; (3)求点D 到平面D 1AC 的距离. 解析:(1)11//,,,//,22 CD AB CD AB AF AB CD AF CD AF ==∴= ∴ 四边形AFCD 为平行四边形 ∴//CF AD 又AD ?面11ADD A ,CF ?面11ADD A ∴//CF 面11ADD A 2分 在直四棱柱中,11//CC DD , 又AD ?面11ADD A ,CF ?面11ADD A ∴1//CC 面11ADD A 3分 又11,,CC CF C CC CF ?=?面1CC F ∴面1CC F //面11ADD A 又1EE ?面11ADD A ,1//EE ∴面1CC F 5分 (2)122 BC CD AB === ∴ 平行四边形AFCD 是菱形 DF AC ∴⊥ ,易知//BC DF AC BC ∴⊥ 7分 在直四棱柱中,1CC ⊥面ABCD ,AC ?面ABCD 1AC CC ∴⊥ 又1BC CC C ?= AC ∴⊥面11BCC B 9分 又AC ?面1D AC ∴面1D AC ⊥面11BCC B 10分 (3)易知11D D AC D ADC V V --= 11分 ∴ 设D 到面1D AC 的距离为d ,则

高考立体几何大题20题汇总

(2012省)(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E ,F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且DE ⊥AB ,CF ⊥AB ,AB=12,AD=5,BC=42,DE=4.现将△ADE ,△CFB 分别沿DE ,CF 折起,使A ,B 两点重合与点G ,得到多面体CDEFG. (1) 求证:平面DEG ⊥平面CFG ; (2)求多面体CDEFG 的体积。 2012,(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几何体E ABCD -是四棱锥,△ABD 为正三角形, ,CB CD EC BD =⊥. (Ⅰ)求证:BE DE =; (Ⅱ)若∠120BCD =?,M 为线段AE 的中点,求证:DM ∥平面BEC . 201220.(本题满分15分)如图,在侧棱锥垂直底面 的四棱锥1111ABCD A B C D -中,,AD BC //AD 11,2,2,4,2,AB AB AD BC AA E DD ⊥====是的中点,F 是平面11B C E 与直线1AA 的交点。 (Ⅰ)证明:(i) 11;EF A D //ii ()111;BA B C EF ⊥平面 (Ⅱ)求1BC 与平面11B C EF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2010)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点M 是棱'AA 的中点,点O 是对角线'BD 的中点, (Ⅰ)求证:OM 为异面直线'AA 与'BD 的公垂线; (Ⅱ)求二面角''M BC B --的大小; (第20题图) F E C 1 B 1 D 1A 1 A D B C

2010文(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面11BCC B 是菱形,11B C A B ⊥ (Ⅰ)证明:平面11A B C ⊥平面11A BC ; (Ⅱ)设D 是11A C 上的点,且1//AB 平面1B CD ,求11:A D DC 的值。 2012(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直三棱柱/ / / ABC A B C -,90BAC ∠=, 2,AB AC ==AA ′=1,点M ,N 分别为/A B 和//B C 的 中点。 (Ⅰ)证明:MN ∥平面/ / A ACC ; (Ⅱ)求三棱锥/ A MNC -的体积。 (椎体体积公式V= 1 3 Sh,其中S 为地面面积,h 为高) 2012,(16)(本小题共14分) 如图1,在Rt ABC ?中,90C ∠=?,D ,E 分别为 AC ,AB 的中点,点F 为线段CD 上的一点,将ADE ? 沿DE 折起到1A DE ?的位置,使1A F CD ⊥,如图2. D F D E B C A 1 F E C B A

立体几何题型总结

立体几何类型题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 又 //AD BC ,AD DC ⊥, 且33PD BC AD ===. (Ⅰ)画出四棱准P ABCD -的正视图; (Ⅱ)求证:平面PAD ⊥平面PCD ; 并求 PE EB (Ⅲ)求证:棱PB 上存在一点E ,使得//AE 平面PCD ,的值. (Ⅰ)解:四棱准P ABCD -的正视图如图所示. ………………3分 (Ⅱ)证明:因为 PD ⊥平面ABCD ,AD ?平面ABCD , 所以 PD AD ⊥. ………………5分 因为 AD DC ⊥,PD CD D =I ,PD ?平面PCD ,CD ?平面PCD , 所以AD ⊥平面PCD . ………………7分 因为 AD ?平面PAD , 所以 平面PAD ⊥平面PCD . ………………8分 (Ⅲ)分别延长,CD BA 交于点O ,连接PO ,在棱PB 上取一点E ,使得1 2 PE EB =.下证//AE 平面 PCD . ………………10分 因为 //AD BC ,3BC AD =, 所以 13OA AD OB BC ==,即12OA AB =. 所以 OA PE AB EB = . 所以 //AE OP . ………………12分 因为OP ?平面PCD ,AE ?平面PCD , 所以 //AE 平面PCD . ………………14分 2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AD BC //,AB AD ⊥, AD BC AB 2 1 ==,PA ⊥底面ABCD ,过BC 的平面交PD 于M ,交PA 于 N (M 与D 不重合) . (Ⅰ)求证:BC MN //; (Ⅱ)求证:CD PC ⊥ ; (Ⅲ)如果BM AC ⊥,求此时PM PD 的值. 证明:(Ⅰ)因为梯形ABCD ,且AD BC //, 又因为?BC 平面PAD ,?AD 平面PAD , 所以//BC 平面PAD . 因为平面I BCNM 平面PAD =MN , 所以BC MN //. ……………………4分 (Ⅱ)取AD 的中点Q ,连结CQ . 因为AD BC //,AD BC 2 1 = , 所以AQ BC //,且AQ BC =. 因为AB BC =,且AB AD ⊥, 所以ABCQ 是正方形. 所以BQ AC ⊥. 又因为BCDQ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且//CD BQ 所以⊥CD AC . 又因为PA ⊥底面ABCD , 所以PA ⊥CD . 因为A AC PA =I , 所以⊥CD 平面PAC , 因为PC ?平面PAC , 所以⊥CD PC . (Ⅲ)过M 作//MK PA 交AD 于K ,连结BK . 因为PA ⊥底面ABCD , O E D C B A P C N M P D B A K A B D P M C Q A B D P M C

立体几何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C.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D.平面α和平面β有不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 个交点 2 .若α//β,a//α,则a与β的关系是() A.a//βB.aβ ?C.a//β或aβ ?D.A a= β I 3 .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能把空间分成n部分,则n所有可能值为() A.4、6、8 B.4、6、7、8 C.4、6、7 D.4、5、7、8 4 .一个体积为123的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三棱柱的左视图的面积为 ()A.3 6B.8 C.3 8D.12 5 .若直线l∥平面α,直线aα ?,则l与a的位置关系是()A.l∥a B.l与a异面C.l与a相交D.l与a没有公共点 6 .已知三个球的体积之比为1:8:27,则它们的表面积之比为() A.1:2:3 B.1:4:9 C.2:3:4 D.1:8:27 7 .有一个几何体的正视、侧视、俯视图分别如下,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π 12B.π 24C.π 36D.π 48 8 .若a,b是异面直线,直线c∥a,则c与b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异面C.平行D.异面或相交 6 5 6 5

9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23 3,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 A .π38 B .2π C .4π D .π3 4 10.已知一个全面积为44的长方体,且它的长、宽、高的比为3: 2:1,则此长方体的外接球 的表面积为 A .π7 B .π14 C .π21 D .π28 11.1l ,2l ,3l 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12l l ⊥,23l l ⊥13//l l ? B .12l l ⊥,23//l l ?13l l ⊥ C .233////l l l ? 1l ,2l ,3l 共面 D .1l ,2l ,3l 共点?1l ,2l ,3l 共面 12.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棱AB ,1CC 的中点,在平面11ADD A 内且与平面1D EF 平行的直线 ( ) A .有无数条 B .有2条 C .有1 条 D .不存在 二、填空题 13.已知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侧视图都是由半圆和矩形组成, 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计算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 14.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P 是上底面1111A B C D 内 A B C D A 1 B 1 C 1 D 1 E F

立体几何题型总结

立体几何题型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立体几何——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他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1、公理的理解与应用 例1 已知,αβ为不同的平面,A 、B 、M 、N 为不同的点,a 为直线, 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 A. ,,,,A a A B a B a βββ∈∈∈∈?? B. ,,,,M M N N MN αβαβαβ∈∈∈∈?= C. ,,A A A αβα β∈∈?= D. ,,A B M A B M αβ∈∈、、、、且A 、B 、M 不共线αβ?、重合 例2 下列条件中,能得到平面α∥平面β的是( ) A. 存在一条直线a a ααβ,∥,∥ B. 存在一条直线a a a αβ?,,∥ C. 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 b a b a b αββα??,,,,∥,∥ D. 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 b a a b αβα?,,,∥,∥ 例3 对于直线,m n 和平面α,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如果,,,m n m n αα??是异面直线,那么//n α B. 如果,,,m n m n αα??是异面直线,那么n 和α相交 C. 如果,//,,m n m n αα?共面,那么//m n D. 如果//,//,,m n m n αα共面,那么//m n 例4 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E 是SB 的 中点,则AE S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 .13 B .3 C D .23

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建系)

向量解决立体几何 1.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等腰梯形,AB∥CD,AC⊥BD,垂足为H,PH是四棱锥的高,E为AD中点(1)证明:PE⊥BC(2)若∠APB=∠ADB=60°,求直线PA与平面PEH所成角的正弦值. 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AB,AB∥DC,AD=DC=AP=2,AB=1,点E为棱PC的中点.(Ⅰ)证明:BE⊥DC;(Ⅱ)求直线BE与平面PBD所成角的正弦值; (Ⅲ)若F为棱PC上一点,满足BF⊥AC,求二面角F﹣AB﹣P的余弦值. 3.如图,四棱锥P﹣ABCD,底面是以O为中心的菱形,PO⊥底面ABCD,AB=2,∠ BAD=,M 为BC上的一点,且BM=,MP⊥AP.(Ⅰ)求PO的长;(Ⅱ)求二面角A﹣PM﹣C的正弦值. 4.如图,在直三棱柱A1B1C1﹣ABC中,AB⊥AC,AB=AC=2,AA1=4,点D是BC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A1B与C1D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平面ADC1与ABA1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5.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顶点A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恰为点B,且 AB=AC=A1B=2.(1)求棱AA1与BC所成的角的大小; (2)在棱B1C1上确定一点P ,使,并求出二面角P﹣AB﹣A1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6.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D=DC=CB=a,∠ABC=60°,平面ACFE⊥平面ABCD,四边形ACFE是矩形,AE=a,点M在线段EF上. (Ⅰ)求证:BC⊥平面ACFE;.(Ⅱ)求二面角B﹣EF﹣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7.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侧面PAD⊥底面ABCD.△P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PA⊥AD.E,F分别为底边AB和侧棱PC的中点.(Ⅰ)求证:EF∥平面PAD;(Ⅱ)求证:EF⊥平面PCD;(Ⅲ)求二面角E﹣PD﹣C的余弦值. 8.如图1,在Rt△ABC中,∠ACB=30°,∠ABC=90°,D为AC中点,AE⊥BD于E,延长AE交BC 于F,将△ABD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如图2所示. (Ⅰ)求证:AE⊥平面BCD;(Ⅱ)求二面角A﹣DC﹣B的余弦值. (Ⅲ)在线段AF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EM∥平面ADC?若存在,请指明点M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9.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已知正方形ABCD和直角梯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EC⊥AC,EF∥AC,AB=,EF=EC=1, (1)求证:平面BEF⊥平面DEF; (2)求二面角A﹣BF﹣E的大小. 10.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P是平面ABCD外一点,P在平面ABCD的射影O恰在AD上,PA=AB=BC=2AO=2,BO=. (1)证明:PA⊥BO;(2)求二面角A﹣BP﹣D的余弦值. 11.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AB=BC=CA=AA1,D为AB的中点.(1)求证:BC1∥平面DCA1;(2)求二面角D﹣CA1﹣C1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12.如图,在四棱锥E﹣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AE⊥平面CDE,已知AE=DE=2,F为线段DE的中点.(Ⅰ)求证:BE∥平面ACF;(Ⅱ)求二面角C﹣BF﹣E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