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作者)

(单位)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型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企业的管理创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大型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方向和需要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创新业务整合流程再造

1、引言

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市场适应能力的战略选择,是引领和改造传统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企业不断应用这些新技术,深入开发和运用信息资源于管理实践过程。一般认为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市场做出迅速的反应,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由于每个企业处于的发展阶段和业务规模的不同,所以面临的管理症结也会有所不同,在信息化方面的期望和需求自然也会不尽相同。一般地,企业信息化会经过三个典型的发展阶段:基础管理阶段、ERP(企业资源计划)阶段和电子商务协作阶段。在基础管理阶段,企业可解决一些局部但非常关键的管理问题,通过建立基本资源体系的信息化,建立和改善企业的管理基础。在ERP阶段,企业通过集成的业务处理系统,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在电子商务协作阶段,企业将参与整个供应链的竞争,最大限度利用外部资源、利用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最大的增值。

随着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内电力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急剧扩大,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表现出从企业到区域、到行业、乃至到整个电力产业链全面推进信息化的发展势头。2008年以来,国内电力行业全面亏损,经济的冬天给电力企业业务拓展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在这个时期,探讨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对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当前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相比,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程度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总体上落后大约有10年左右的,虽然少数企业已经达到或接近了国际水平。

归纳起来说,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差距主要包括思想意识的差距、投入力度的差距和实施效果的差距。另外企业的IT人才短缺及不稳定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主要问题和差距分述如下:

(1)缺乏整体规划

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很随意,比较实际的企业也只是做到了以业务为核心。这固然与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关,但这并不能成为不做整体规划的理由。信息化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庞大到覆盖企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没有完善的总体规划必然带来冲突。过去十几年的经验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环顾今日的各个大型国有企业,每家都有信息孤岛和信息壁垒存在,这正是缺乏总体规划的恶果。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我国信息规划专家高复先教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信息资源规划理论(IRP)对我国大型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单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人自扫门前雪,成果互不共享,重复建设严重,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也造成山头林立,各自为政,功能重叠,资源冲突,为后续的业务整合和系统集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2)支持核心业务不足

许多企业的信息化一开始都是由信息技术驱动,没有和企业自身的主营业务挂钩。信息化浮在表面,建个网,开发个网页,建个邮件系统,等等,最多搞个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技术没能广泛地、深入地渗透到具体业务中去,没能对企业的核心业务真正起到支持作用,也就无法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不是目的,只是企业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手段,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3)内外合作欠缺经验

很多国有大型企业因为自己拥有较为强大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所以常常包揽企业信息化的一切,闭门造车,不愿意对外合作。这样既不利于外部先进思想和技术的引入,也不利于自身队伍的健康成长。实际上,企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适当地采取拿来主义,要善于利用外部力量。

另一种现象是,在与国外公司合作时只注重引进硬件和软件系统,而忽略了包含在其中

的知识和思想。由于中西方文化、体制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区别,很多在国外运行良好的系统来到中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最后导致项目失败。作为大型的国有企业,不仅要敢于引进先进的东西,也要敢于坚持自己的优点,要以“洋为中用”的原则对待国外的技术和思想。这给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难度和挑战,此时应认真研究引进的系统和自身客观情况差别,仔细制定可实施的、符合国情企情的方案,将融合、嫁接、变革的工作做好。

(4)人才流失严重

国有大型企业往往拥有大批人才,其中也包括信息化建设人才。然而,由于企业体制问题和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地位问题,致使国有大型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人才感到心里不平衡,最后许多人选择了离开,这样导致了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大量外流。信息化建设队伍的稳定已经成为国有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3、管理创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3.1 信息化建设是管理思想的建设

著名管理学家西蒙对管理的本质有一句很精辟的概括:管理就是决策。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决策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的领导层必须做出正确、有效、及时的决策。决策的基础是信息而且决策是有时效性的,事后决策是没有意义的。如何更快地获得信息,必然要借助得力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系统。

利用信息系统,企业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提取可供利用的信息,将各种信息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快捷、迅速地为企业各部门使用。它是改善管理、加快决策速度、制定有效决策的有力工具。对于一个组织来讲,总的目标是通过更快、更多地获取有用信息为企业服务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信息系统就是一个通过有效利用可以实现该目标的工具。在信息化过程中,必须把握住二者的关系: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要使这个工具为企业管理进行有效的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这个工具。正确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在建设过程中就会本末倒置。企业信息化工程特有的长期、系统的特性,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战略挑战,尤其对那些管理模式陈旧的传统制造业来说,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其选择、实施与应用都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而是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变革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等有密切的关系,是一个涉及到整个企业和其下设的多个部门、关系到权利与资源重新分配的复杂工程。所以企业信息化实质是一种管理思想的建设,它首先是一个管理上的问题,其次才是一滚技术上的问题。“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它恰当地说明了信息技术与管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先进的技术要有先进的管理来保证。

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前企业首先要清楚自身的管理结症,哪些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化来解决,然后要考虑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将产生的影响,最后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采用灵活贴身的建设方案。所以信息化方案应该既要满足企业对管理信息化方方面面的需求,又能将企业管理诸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还应适应未来企业的发展需求。它应是一个集全面性、集成性、弹性于一体的建设方案。只有这样的信息系统才能真正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效益。总之,信息化是手段、方法、工具,而不是目的,理性的信息化工程不会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而应该是为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而信息化。

3.2 管理创新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基础

信息化建设从落实到具体实施将会涉及到一系列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然而它不是仅仅是会使用硬件、软件而已。实际中,很多企业就是这样对待企业信息化的,这些企业错误的理解了信息化建设的本质。企业信息化最大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创新。它带来的是一场关于企业自身深刻的管理革命,而相关软件只是实现这些管理思想的工具,很多企业对这一点认识都很模糊。这种错误认识的后果一是企业对于目前的管理现状不进行实质的创新,只在皮毛上做些文章甚至原封不动,使信息化建设迁就现有的工作管理模式,结果使先进的信息系统成了手工工作的副本,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增加了日常的工作量,最终企业会觉得多此一举。二是企业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求大求全,盲目地上所谓具有众多新功能、新概念的软件,结果与现实工作脱节,很多都成了摆设。所以错误的认识就会为信息化的建设埋下致命隐患。信息化建设在某些企业的失败,其根源往往在于企业旧有管理模式与信息系统内涵的管理思想的不一致,有的甚至是严重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上马再先进的企业管理应用系统,也不能从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企业全方位的管理变革活动,它的成功推进是建立在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之上的。

21世纪中国经济越来越迅速地融入国际市场大循环之中。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企业要面临不同阶段的发展障碍和鸿沟,为此必须及时进行管理变革,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增强实力,才能在成长和竞争中保持优势。管理创新应以促进企业管理全面创新为着眼点,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为工具,整合和改造企业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供应链,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自动化、管理方式网络化、决策支持智能化和商务营运电子化。没有管理创新,信息化优势难以发挥。把管理创新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强大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管理创新,是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

核心竞争力,实现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3.3 企业信息化必须与管理创新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过程是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它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与组织模式的变革,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新型管理模式,管理更趋扁平化,改变了传统的垂直型信息传递方式,增强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可知性、可调性、有序性,这种管理组织层次的变化将更有利于把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和生产活动结合起来,使企业管理者能够迅捷地对市场做出反应,制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使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使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营销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促进生产力进步,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企业若想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优势,就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保持或扩大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传统竞争模式是大鱼吃小鱼,现代竞争模式是快鱼吃慢鱼。创新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无论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还是体制创新,哪一个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化支持企业持续不断的创新。在创新能力为主导的市场竞争中,创新能力强,技术进步快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等的应用,使信息化演变为支持企业持续不断的创新并保持暂时竞争优势的原动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因此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给企业带来最本质变革是管理体制、管理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创新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与企业原有的产权结构、经营机制、组织形式、业务流程、运作方式、利益格局等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互为基础和条件。电力企业的信息化伴随的是其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的创新。企业信息化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管理的基础上,一刻也不能脱离企业基础管理这一操作平台。同时,信息化是其基础管理的发展与延伸,并斌予了基础管理新的内涵对基础管理起到了一种明显的放大和加速效应。在实践中,只有将基础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企业管理水平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4、大型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4.1大型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党的十六大对信息化的重要部署为大型电力企业下达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明确的工作方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新型的工业化之路,是对我国大型电力企业提出的巨大挑战。今后,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包括:

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模式?

?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创建绿色能源?

?如何依靠信息技术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如何依靠信息技术走国际化之路?

?如何依靠信息技术实现生产力的飞跃?

?如何走出信息化的“生产力悖论”?

伴随着挑战,我们也面临着重要机遇:

?国家政策对信息化的倾向性

?冷静之后的信息化建设浪潮

?政府和社会对国有企业信息化的期望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只要我们能勇于正视挑战,抓住难得机遇,大型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是大有可为的。4.2 大型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1)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业务整合

我国部分大型电力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已经进入整合集成阶段。在这个阶段,业务集成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我们要加快数据集成、专业集成、部门集成和企业集成的步伐,采取并行策略,积极推动业务整合,追赶世界水平。

2)全面实施数字化企业

以坚强智能电网为目标,努力实现大型电力企业的数字化,使信息化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重点要在企业内部建立集中的数据资产管理中心,加强六项数据管理能力:组织传递信息的能力、信息一体化能力、信息标准化能力、提供准确数据的能力、信息支持和改造业务流程的能力、应用系统与数据管理连接的能力。

3)利用ERP、CIMS等先进思想再造企业流程

应用ERP等技术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工作流的集成,连接企业的采购、生产、库存、销售、财务等各个环节,并将人力资源等全部企业资源整合起来。同时,在CIMS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信息集成化程度,提高管控一体化程度,实现信息集成与企业过程集成。

4)依靠信息技术切实支持核心业务发展

仅仅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有效开展信息化项目,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和推动核心业务的进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培养信息化建设高级人才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员分化,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从低到高形成由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系统管理员、程序员、分析设计人员、系统规划与项目管理人员、决策支持专家等各层次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构成的信息化建设队伍,同时努力吸收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到信息化建设队伍中来。

6)优化信息化组织机构

大型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逐渐向业务领域移动,信息中心(或相应部门)原来主要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量逐渐减少。目前的主要任务,管理与服务,要向两极分化,形成“哑铃”形结构。首先要继续搞好服务,为业务应用提供可靠、高效的信息环境,其次,要加强管理,尤其是资金统一管理、总体规划以及精细项目管理。中间这一段,即应用系统和数据建设的具体工作,要主要依靠各个专业部门和单位来完成。国有企业应从搭建数据中心和抓好数据源着手,逐步提高服务质量,为建立专业的数据服务机构做好准备。

5、结束语

我国大型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业,需要研究、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尤其在信息化建设的新阶段,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本文在研究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期望能对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及管理创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智星、范清芬,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探析,2009年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

[2] 甘利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3] 蒙薇,企业信息化建设探析,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2).

[4] 吴文钊,企业信息化行动纲领—信息化方法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

[5] 陈立,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探析,江苏科技信息,2008(10).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创新途径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创新途径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概述 企业信息化管理(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简称EIM):是指对企业信息实施过程进行的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主要包含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管理过程、企业运作管理以及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设备等信息化实施过程的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属于企 业战略管理范畴,其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通过专设信息机构、信息主管,配备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运营要求的自动化、智能化、高技术硬件、软件、设备、设施,建立包括网络、数据库和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在内的工作平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发展模式。 二、当前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缺乏总体规划 在企业信息化的管理过程当中,往往存在着最容易忽略的一点问题就应用缺乏总体规划。在管理过程当中,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规划设计就很容易造成企业内部相关信息化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的盲目随潮流。在企业的整体发展中就会形成一个人云亦云,盲目跟风的不良氛围,这种情况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企业在整个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应用缺乏总体规划是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当中最为突出的一个

应用型问题。 (二)企业内部采用分权管理 经过笔者多年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总结,发现在目前信息化的 企业中总是存在着企业内部采用分权管理的现象。企业内部采用分权管理会使企业的权利分散,起不到集中的效果,这样企业内部在自身掌权的相关利益的有导致下很容易就形成小利益集团。当企业中形成了各种小利益集团之后,问题便会出现,企业中各个部门为了维护自己掌握权力下的小利益,从而对于自身部门所 掌握的各类和企业相关的信息进行控制,这样就阻碍了企业相关信息的快速有效传递,从而就会直接导致企业信息滞后和失真,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信息化均衡问题 信息化企业在发展和管理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另一大问题是信息化均衡问题。企业中信息化发展的严重不平衡问题常有出现——例如,对于某些本身具有高效益的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来说,随着目前社会上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大和扩展,以及名下具有着多个子公司的分公司的影响,企业在业务的销售以及财务管理的方面的企业信息化发展一般都比较好。但是,从某种意义上 来讲,大部分的企业也就仅仅局限于在业务的销售以及财务管理的方面的信息化发展了。这样,低于一般性效益的企业部门发展来说,相关企业部门的领导对于企业信息化的重视和发展不到位,并且在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管理过程中缺乏信息化的意识,从而促使信息化在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供电服务管理创新实践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供电服务 管理创新实践 XX市供电公司营销部

目录 一、前言 -----------------------------------------4 二、实施背景 -------------------------------------4 (一)建立城乡均等化服务的需要 (二)提升农电管理水平的需要 (三)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三、主要做法和实施效果 -------------------------- 5 (一)拓展业务办理,创新服务模式----------------- 5 1、缩短距离,实现全市业务异地办理 2、面向大众,创造居民业务办理新体验 3、简政放权,高效服务单位企业用电需求 4、开放容量,统一城乡申请容量技术标准 5、政企互动,服务政府重点工程项目 (二)统一服务规范,促进转型升级 -----------------8 1、着眼全局,做好规范化营业服务 2、紧跟进度,做好常态化培训工作 3、协调推进,做好亲情化主题活动 (三)推广智能用电,提供便捷服务 ---------------- 10 1、深化用采系统应用,支撑“用电互联网”建设 2、推广微信和APP,倡导移动电力生活方式

3、开展实名制认证,构建用电诚信互动体系 4、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助力能源互联网发展 四、回顾总结------------------------------------12

一、前言 2013年以来,XX市供电公司积极响应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在各专业全面分析梳理供电城乡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全市供配电和服务实际情况,提出了三年建成供电服务城乡一体化的工作目标。公司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和上级公司有关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各项部署和要求,研究和确定公司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和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供电城乡一体化建设。通过三年的探索实践,XX市供电公司已在营业业务、优质服务、智能用电等方面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改进工作方法,全市城乡供电服务差异取得了明显改善,供电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实施背景 (一)建立城乡均等化服务的需要 据统计,供电城乡服务差异主要是农村电能质量不高、供电可靠性不够,报修反映速度不快,农电人员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差距。所谓城乡均等化服务,必须在服务理念、服务机制和服务质量上实现新的转变和提高。因此要全面实施城乡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农电特色服务工作,打造供电城乡一体化服务,不断提高客户端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加强农村供电服务规范化窗口建设,加快推进营销信息化,实现事故率低、可靠性高、流程规范、服务高效、社会满意,最大限度地让农村老百姓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供电服务。

10大管理创新以及案例分析

10大管理创新以及案例分析 营销方式越来越简捷,组织结构越来越富有柔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越来越注重发挥各种资源整合的力量。而引领这一系列变化的,正是管理创新! 从设计创造价值、供应链整合,到对产品、设计、研发、IT等进行外包而获利,以及并购管理方式等进行的创新,简言之,管理创新就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条件,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改进和改造。通过管理创新,培育和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CEO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选出的10项,只是中国企业近年来实施管理创新实践的代表。 或许昨天,中国企业曾因某些方面缺乏创新而交过学费;而今天,中国企业也因方方面面的管理创新而飞速发展,闪耀世界! No.1设计创造价值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通过更好的设计,可以使产品获得更高的价值。这一点,早已被国外的诸多大型企业所认识和应用。譬如韩国三星,他们认为,杰出的外观是增强产品亲和力的有效途径,对这方面的孜孜以求,使其确立了现代工业设计杰出代表的地位。 典型案例:家居企业博洛尼认为,橱柜行业也跟时装、汽车等时尚产品一样,有自己独特的风向标,意大利的设计无疑是前沿潮流的代表。他们从意大利高薪聘请了首席设计师,让博洛尼展示出纯正的意大利风格。披上了意大利时尚设计的外衣,博洛尼的品牌效应凸显,迅速坐上国内整体厨房业第一的位置。 点评:很长一段时间,设计在中国遭受冷遇——从制造商到消费者,大家对设计的认识还很狭隘,特别是有些制造型企业,一味地强调低成本,并不把设计看成一门管理或一项必要的投资。这使不少中国企业交了高昂的学费。 博洛尼以及其他具有“设计创造价值”理念企业的成功,至少给人们这样的启示:要使设计体现价值,首先要认识到设计的价值!只有将关注设计融入企业的DNA,以产品卓越的性能为基础,满足人们对视觉审美的品味,才能使产品整体表现得以飞跃,使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力得以提高。 No.2外包获利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根据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将某个或某些部门或业务转包给更加擅长和专业的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的行为,强调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关键业务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涉及产品外包、设计外包、研发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物流外包,以及IT外包等多种形式。 典型案例:汽车制造行业零部件多,自己去做采购物流,要费很多时间,上海通用就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中远集团。中远按照通用要求的时间,把原材料直接送到通用的生产线上。这不但使上海通用的生产线基本做到了零库存,包装成本也大幅下降。 上海通用将物流外包的模式,在国内的制造型企业,尤其是做零库存的生产企业是非常实用的。在实施业务外包时,企业应认真分析,挖掘竞争对手难以获得和复制的资源和优势,将其演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扬长避短的业务外包,才能够使企业真正获益。 No.3供应链整合 影响力指数:★★★★☆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共5页文档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企业信息化已被大多数企业家普遍认同,几乎所有的现代化企业都已经或正在把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之一。作为推动和实现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企业信息化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实践,但对很多企业来说仍然是全新的课题,无论在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阶段、还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多疑虑和困惑。企业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规划属于企业自己的信息化建设蓝图?如何把握信息化建设时机?如何合理安排和调度企业的资源?如何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效?保护已有的信息化投入?如何保证信息化真正的成功?我们通过多年的实施经验和实践,已形成了独特的信息化规划体系,并为多家企业制定了信息化战略规划,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真正做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以整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管控模式和业务流程等为基础,结合本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适合企业战略发展相匹配的信息化战略、信息化策略、信息化建设蓝图和目标、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按投入产出、风险控制等进行全面分析与规划。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企业信息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和帮助企业信息技术的协调发展、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达到有效地、充分地利用企业的信息资源。 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讲,由于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发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也好,还是企业信息化规划也好,一般在三至五年期间需要再进行重新的规划。并且要及时地根据周围新的环境,企业新的发展和技术上新的趋势等等因素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

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科技就在不断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至今,人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信息技术,一直身处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管理问题,为了能够适应这个时代,必须让企业管理能够创新,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进行创新才可以让企业管理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在市场中取得有利位置,从而使企业发展得更好。 一、信息化时代 计算机大约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左右,这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开始,根据托夫勒的看法,第三次浪潮就是信息革命,在这信息革命中,信息技术作为主体,为了可以创造以及开发知识。由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逐步走向衰弱,信息化时代正在开始,人们渐渐步入其中,进入第三次浪潮文明,社会不再是工业社会,而是发展成为了信息社会。在第二次浪潮中,国旗、军队以及货币才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以及其主权的标志,但是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全球化趋势打破了这样的模式和状态,信息一体化让国家间的接线变得越来越模糊。 全世界都在进行着信息技术的革命,它正在用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方法确定社会变革的大致方向,而这样的做法一定会让全世界能够实现信息社会。由于信息技术一直在被人们广泛地运用着,在取得信息时不仅能够体现出民主,还可以表现出平等,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社会的政治关系上,还是在经济的竞争中,都有可能出现全新的形式

和内容,谁能在其中获得成功就要看他们的信息来源是否具有优势。信息化时代这样的特点同样可以为社会的建设以及经济的发展建立起崭新的格局。信息化时代最主要的生产形式和资源就是知识,通过知识来创造出财富,这就表现了信息化时代是智能的。工业时代以机械化生产为主要形式,但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取而代之,人们不再靠着机器作业来创造财富。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它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一直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 二、信息化时代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到来固然为我们的企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信息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对企业而言,真实、准确、可靠的信息无疑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比如著名的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就是在一次乘车中,无意中从华中邮电学院的一位教授口中得知通讯事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而一举成为世界知名龙头企业,这充分说明真实、准确、可靠的信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相反,虚假的信息也可以毁灭一个企业,当前,各种虚假信息正无孔不入地潜伏在我们的企业内外,稍不留神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信誉危机,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企业必须提升自身对信息的甄别能力,这是企业管理创新道路上不容忽视的一点。 三、企业管理创新 在信息时代,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必须创新管理方式,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够及时掌握准确的信息,从而让企业获得不错的

供电单位管理创新提升

供电单位管理创新提升 摘要:为解决供电单位管理中存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夯实管理基础,创新管理举措,建立管理提升长效机制,加快实现供电单位管理水平,推进供电单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建立管理提升工作机制,立足供电单位管理现状,实现供电单位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本文针对和结合当前供电单位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对加强和改进供电单位管理的举措进行探讨。 关键词:供电单位;管理创新;提升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 管理创新提升是公司重点工作之一,对照管理创新提升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一步提升供电单位管理工作,全面细化公司管理提升工作任务。在去年完成供电单位管理提升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供电单位管理提升和全面完成供电单位管理提升工作,全面部署落实提升工作,明确供电单位管理提升的目标和任务。同时,组织专业管理部门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夯实管理基础,建立持续改进和提升常态机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落实各项管理要求,按期完成深化供电单位管理提升工程,解决供电单位管理突出问题,消除薄弱环节,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公司在深化供电单位管理提升活动中,认真组织车间开展短板指标梳理、薄弱环节查找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工作,要建立管理薄弱环节和问题台帐,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建立问题库整改管理平台,加快推进问题综合治理工作。同时,开展业务指导,加强供电单位班组建设,查找供电单位管理短板,大力提升供电单位人员素质和综合业务管控水平。公司根据供电单位的业务范围以及基础设施和人员情况,建立供电单位一体化监控系统,有效提升供电单位综合管控和专业管理水平。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手段,服务生产经营活动、促进科学发展为核心理念,根据专项治理工作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专项管理措施,全面加强和规范各项管理工作,做好指标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确保供电单位管理提升工程取得实效。 二、电力单位管理创新的原则 所谓管理创新,就是不断地根据市场和社会化,重组人才、资本和科技要素,即创造满足市场需要,同时又达到自身的效益

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

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与框架 企业集团是通过资本为联结纽带,联结多个法人主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体。在组织结构上,往往具有多级法人,多层组织结构,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在业务经营上,往往跨多个行业,实现业务多元化;在管理上,强调资本运作、战略管理、风险控制和集团资源的整合。 企业集团的这些特点,增加了企业管理和运营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因此,只有通过信息化才能实现企业未来战略目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企业间或产业链上相关业务有机整合,进行快速有效沟通,为集团高层领导决策提供必要依据。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许多集团企业发现下属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一个比一个先进,有的甚至还获得技术创新、软件设计大奖等,而作为数据集中的集团却不尽如意。往往是基层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越多,“信息孤岛”现象就越严重。由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相对独立,造成企业间数据沟通、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数据沟通、企业与客户、上下游物流供应链的数据沟通只能靠网上简单的提交表单和EDI的电子报文实现。常常是领导需要数据作为决策依据时,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无法保证,数据通过电子、传真等各种方式上报后,再经过手工汇总、分析填报,整个过程至少要花上1到2周。另外就是数据不一致现象严重,经常是各部门的报表出来后,相同指标不同部门数值却不相同,使得经营分析者无所适从。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单纯的以“实用快上”、以“需求满足”指导应用,缺乏对信息的总体规划。因此,我们说合理、科学的信息规划是集团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前提。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信息化的核心是通过网络与信息技术,改善现有业务流程,使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1.有效的领导是信息化实施的保障 经验告诉我们,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一把手原则”。信息化的实现过程根本上是组织重组、流程再造的管理过程,如果没有一把手的坚定信心和强有力的执行决策,是难以有实质性推动的。 2.合理、科学规划是信息化成功的前提 企业集团的信息规划在遵循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更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制定应对方案以满足信息化需求。确定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的战略部署,信息规划还应包括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3.需求驱动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满足需求为目标是信息化的价值所在。深入地对企业需求进行挖掘,以业务需求为根本,以规划为指导,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以管理中的瓶颈为突破,以满足业务需求为目的,并且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终极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4.注重效益是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以效益为核心,而有效益的信息化建设才能进入良性发展,才能得到领导的长期重视和支持,信息专业人员队伍也才有生存的可能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研究蔡颖凯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研究蔡颖凯 摘要:在当前的大数据环境下,电力系统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 挑战。对电力系统来说,大数据不仅是科技生产力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 下电力系统发展、管理及技术改革的重要依据,电力系统的大数据包括生产、运 营和管理三方面。电力营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部分,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 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力营 销管理目前存在诸多弊端,在大数据时代,对电力营销创新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迫 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对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营销管理;创新 1大数据与电力营销管理 1.1大数据与电力营销管理理论 作为高科技时代的产物,素有“新时期引擎”、“新社会的数码石油”之称的大 数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创新,其更重 要的目的在于需要对那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处理,以此为整个的电力营销 管理提供卓有针对性的参考帮助。也就是说如果将大数据作为一种产业来看待, 那么大数据下的电力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原因,便是要提升对数据的综合处理能力,以此来将单一的数字进行增值。而电力领域的数据则是需要具备如下三方面 的特征,即:种类多元化、数据信息量庞大、数字处理能力速度化。经过多年实 践表明,在这些特征的帮助下如果能够将这种电力大数据充分的应用到电力企业 实际的市场营销管理中去,那么便可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电力水平的管理水平与业 务发展速度。 1.2基于大数据背景实施电力营销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电力企业率先开展信息化工作。但是由于缺乏总体的 规划设计方案,加上各地区电力企业的技术发展分散化和不均衡的情况,因而造 成了其各系统内部数据庞杂重复的情况,甚至导致同行业内部数据难以同步更新,资源无法共享和整合的局面发生。这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数据化建设 的步伐,妨碍了电力企业的市场化转型。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迫切需要建立 一个将生产和营销结合起来的电力大数据系统,以期望通过电力营销管理模式的 创新来实现企业发展需求。建立电力数据库的核心在于实现营销管理数据和电力 数据的共享和整合功能。 2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的弊端 在大数据背景下,国内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存在诸多弊端,具体表现在下述几 方面:第一,电力营销管理理念亟待改进。电力行业长久以来属于国家的垄断行业,而随着各种新型能源的不断出现,电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然而其营销设计 仍以业务导向为核心,很少考虑市场的竞争状况和客户的需求,没有建立一种以 客户为核心的营销管理机制;第二,电力营销业务功能亟待完善。电力系统的营 销政策、技术研究、运维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机构不完善,不健全,部分功能缺失;第三,电力营销运营效率亟待提升。电能计量检定、人员及相关设备重复配置;规划、生产的部门对电力营销管理支持力度较弱;故障抢修、业扩报装等服 务流程不协同。综上所述,电力营销管理亟待进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客户对 供电服务的要求。 3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研究 3.1电力微信营销平台的创新手段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 林娜娜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林娜娜 发表时间:2018-10-26T19:28:30.00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作者:林娜娜 [导读]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不断更新改变,人类迎来了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企业渐入信息化建设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始创新企业管理。文章对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浅谈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面临的问 (厦门大学,上海 200000) 摘要: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不断更新改变,人类迎来了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企业渐入信息化建设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始创新企业管理。文章对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浅谈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路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 1 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1.1企业信息化的涵义 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管理机制中各个模式环节的现代技术的应用,它加速了企业信息之间的传递、加工和处理的速度与效率,令这些有效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可靠的利用。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发展依据,促进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让企业的管理机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运营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创建良好的企业管理氛围。 1.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表现 减少企业员工的工作强度,实现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在原始的记录、输入、输出计算机系统之外,其余的流程工作如信息的计算、数据的分类、资料的存储等相关工作,都交由计算机系统本身来处理完成。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系统来维护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既能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精准、明确,又能快速、有效、及时的提供管理信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模式密切了企业各个部门间的工作连接,加快了企业间业务办理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快速运转,为企业创造良好效益、提高效率经营奠定有效的文化基础。 2 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概述 2.1企业管理创新内涵 “创新经济学之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 年首次提出了企业“创新”的概念。并将企业创新情况划分为五类:一是由企业设计生产一款新品种,这个新品种是大众不知不熟悉的产品款型或这种产品具有较新的功能或新特性; 二是采用一种新的未经生产制造管理部门认可或检验部门检测验证确定的新的加工工艺或生产方法; 三是开拓发展新的营销市场,将传统产品在新的营销市场中新的消费群体中进行销售; 四是获取产品生产原材料或半成品材料供货新渠道,并加以控制或管理。五是实现企业内部改革,重组或进行整合,使企业以新身份、新面貌面向市场。企业管理创新是集中企业优质资源,创造更高效的企业目标管理或企业责任控制,新资源组合能有效进行全过程、每个环节的详细控制。一般情况分为五类: 一是创新经营思路、制订新方案且实施效果较好;二是新建主体机构或重组主体机构高效运行,成为企业的核心组织或动力; 三是制定或完善激励机制,改进或重新制定管理方法,加强协调力度,提升生产绩效; 四是创新管理模式; 五是完善或创新管理制度。 2.2信息化建设必要性探讨 21 世纪是科技时代,信息经济发展时期。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必然的趋势,随着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家在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巨大投入,推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当今社会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每个环节管理、物流运输、资金往来、销售经营、内部管理、分析评估市场环境变化等数字化的过程。通过互联网和信息系统进行加工处理,整理出企业所需的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企业领导决策层,抓住市场有利时机、优化企业配置、集中优势资源组合生产要素,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生产经济效益。而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可将企业内部所有活动通过信息化技术串联形成生产经营领导决策管理网络管理体系,使生产成本降低效率达到最高,生产质量达到最好管理水平提高,从而赢得市场上的销售话语权,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也是企业参与国际竟争的要求。 2.3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关系 企业管理创新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方法或路径,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运行管理,使企业信息化得以顺利实施。信息化建设模式改变了传统企业管理流程与管理方式,不再追随现有的管理模式,自创一套独有的新型管理模式,使企业管理更规范、更科学。而要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向前推进,企业必须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实行新的管理运营模式,制定有效的考评机制。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不进行信息化建设,将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新模式融为一体,企业很难进步、很难发展、更难创新管理,就会迷失方向无法前进,可能会孤立存在或被社会抛弃。 3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3. 1 投入存在不足 虽然多数企业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全面创新企业管理。但仍有一些企业高层领导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对企业管理创新认识不足,对信息化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系统性强理解不透彻。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不积极、不重视。有的企业满足于现状,认为企业目前经济效益还行,不愿增加投入再搞创新。有的企业刚开始也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对企业使用信息技术充满期望,希望能获得短期投资效益,但事与愿违不仅得不到理想的经济收益达到投资预期,还要继续投入资金,使一些企业高层领导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失去积极性和信心,放缓了信息化建设前进的脚步。 3.2能力有所欠缺 企业改革、企业发展除了需要正确的决策和雄厚的资金,还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可在一些企业中有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不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案例Ⅰxx: “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据 1994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 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1995年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此后一路高歌猛进,分别在 2006、2007、 2008、2010年4度跃居世界500强榜首。 一、xx的信息化理念和战略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早年服役于美国陆军情报部队,所以他特别重视信息的沟通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公司开始进入规模化市场扩张及发展阶段后,沃尔玛公司率先在行业内使用各种先进技术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化管理模式。沃尔玛的信息化管理是贯穿于整个价值链,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和全球用户资源,实现零库存、零营运资本与用户的零距离的目标。信息化管理不应仅是一个系统,而被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不是将其投入到大量低价值的维护与运作事宜中。 正如xx所坚持的: “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 将信息化提到战略高度正是沃尔玛迈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

一。一方面,沃尔玛通过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全球统一采购及供货商自己管理上架商品,使得产品进价比竞争对手降低10%之多;另一方面,沃尔玛还通过卫星监控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对商品进行及时的进货管理和库存分配。当凯玛特(美国第三大折扣零售连锁公司)也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并效仿前者开始起步时,沃尔玛早已在全球4000个零售店配备了包括卫星监测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配送中心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内的信息化系统。 二、xx公司信息化过程的一些关键事件 购买第一台计算机用于支持日常业务 (1969); 存货管理系统 (1969); 电子收款机(Point of Sells,POS)系统 (1973);商店与总部之间相联结的卫星网络 (1979),初期投入1600万及60万/年通信费占当年利润总额超过55%节省电话费1000万/年; 统一产品标识码 (1980); 1983年,与休斯公司合作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与供应商建立电子数据交换 (1985); 通过Retail Link系统与供应商共享预测方法等(1991,1993),总投入成本是当年利润的3倍; 启动电子商务网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doc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1 调查报告提纲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杨巍巍) 在我国,“企业文化”提出已有多年,企业文化建设愈来愈受到企业家们的重视,优秀的企业文化造就了长久不衰、优秀的企业。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长远发展,其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意义更加重大。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转型走向现代企业的需要 企业文化紧扣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模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这就决定了每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文化蕴含的内容随之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且每个阶段的企业文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企业所处时代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打造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之适应企业所处时代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紧扣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战略,引领企业在转轨变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培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郁行业特色的需要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基于企业倡导、员工认同并为社会公众所理解的有特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形成的企业

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具有无限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强力支撑。因此,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行业特色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既要确立充分体现本行业的特点和规律的发展策略,又要瞄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既要构建符合企业生产经营规律,科学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又要充分发掘和调动员工的潜能,坚持以人为本;随着市场的变化、政策的调整、管理者的变动,既要适时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和微调,又要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员工素质、建设“四有”员工队伍的需要 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倡导以人为本,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技术和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通过不间断的思想教育,科学、严格的管理,充分运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饱含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主人翁精神,培养一支精通业务、严于管理、善于经营的管理团队和业务精、作风正、积极向上、思想过硬的员工队伍。有了这样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就必然能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保证企业长盛不衰。 4.企业文化是强化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 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形成和建立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思想”,并且通过制度和机制得到集中体现。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运行机制,直接作用于员工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企业文化

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

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资本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互联网的冲击,使得中国企业的业务模式、市场拓展、管理营运、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等,都在期待着突破,通过创新和变革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面对挑战,我们都期望信息技术能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之一。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继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信息化能为企业做什么 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现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的实现,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是检验工作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建立企业和部门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化既是社会需求,也是企业适应市场,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转变。为适应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就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创新方面的建设。 完整意义上说,企业管理应该是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整合、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的活动。在传统企业管理中,一直把管理理解为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等各种职能的发挥,保障企业按预定方向、预定规则运行,忽视了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这会导致企业管理长期以来半死不活、效率低下的情况。 如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必须摒弃以前滞后的管理模式,大胆探索,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以赢得竞争。而信息化建设,将对企业管理创新起到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1、管理创新,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管理创新要求企业创新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以及知识等环境而变化。而且,它还要求整个组织及其成员能不断学习知识、分享知识和利用知识,把创新作为在企业中的主要活动。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新是赢得竞争的根本保证,创新管理是企业未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它能够帮助企业由单项创新向综合创新发展、由个人创新向群体创新发展,从而推动全面创新。 2、信息化管理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信息化管理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运作透明化,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不透明,难以监控等

供电服务的创新性思考与展望 高雪丽

供电服务的创新性思考与展望高雪丽 发表时间:2018-07-05T17:00:43.6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作者:高雪丽[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日常生活用电需求持续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电力企业的迅速发展。 (国网朝阳供电公司辽宁省朝阳市 122000)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日常生活用电需求持续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电力企业的迅速发展。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电力企业供电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电力企业要想全面满足电力用户的实际需求,就务必要加强供电服务工作的创新。本文主要就加强电力企业供电服务创新的主要价值进行分 析,并提出了加强电力企业供电服务创新的有效策略,望对我国未来电力企业供电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供电服务;创新思考;未来展望优质服务是一切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树立良好的服务品牌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客户对供电质量、可靠性等供电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具体,在这种新形势下,供电企业如何用创新的思维更新电力客户服务观念,用创新的意识达到优质服务要求,从而促进供电服务再上新台阶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熟虑的问题。 1 加强电力企业供电服务创新的主要价值 1.1 创新点缀供电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日常生活用电需求持续增加,极大地带动了我国电力企业的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带电力行业市场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对电力企业供电服务整体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按照“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客户至上”的观念,把创新的理念融入服务之中,并以此作为企业完善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 1.2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就电力企业供电服务创新工作而言,只有全面坚持供电服务的创新发展,才能够确保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从而促进电力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当今我们处在高速行驶的科技列车上,一如既往的“遵纪守法”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我们需要的是新思维,从新的角度去看世界,去发现潜在的价值。作为从事服务性行业来说,优质的服务需要的不仅仅是诚信、“俯首甘为儒子牛”的真诚,更需要的是用创新的思维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1.3 创新引领供电服务 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是电力企业拓展市场的通行证,是打造电力品牌的根本途径。例如,可以利用营销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供电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了高效率、高品质的规范服务,率先在城镇居民中试点推行电费充值卡业务,以有效缓解了边远农牧区群众交费难的问题;在居民小区开展集抄系统建设,方便了客户交费;将银行储蓄网点纳入客户交纳电费渠道,使电费交纳网点覆盖范围大幅增长。创新的服务手段,满足了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受到了用户的肯定和好评,是创新在供电服务上的灵活运用,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更是收益。 2加强电力企业供电服务创新的有效策略 2.1 加强供电营业员工队伍建设 特别是对营销一线队伍的业务、服务、技能的培训,通过深入开展以“职业理想、职工道德、职业纪律、职工技能”为内容的“四职”教育,不断促进广大电力营业职工的技能水平、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2 主动服务社会,畅通“绿色通道” 95598、业扩报装及综合停电管理工作要努力做到“三个一”,即“一条龙服务、专变以上报装工作一个电话,专人上门服务、居民用电报装工作一天完成”,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做到“专变以上报装工作一个电话,专人上门服务”,为客户提供亲朋化服务和快速服务。业扩报装开通“绿色通道”,为地方重点工程全程提供“绿色通道”服务,主动服务大电力用电项目,减少报装时间,让客户提前用上电。积极开展售电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服务政府决策、应对客户用电变化,推进电气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电网可靠性水平和供电服务水平。 2.3 强化窗口服务,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完善营业厅功能设置,设置服务评价器,升级视频监控系统功能,发放新型客户意见调查卡,通过增加以上几种客户意见收集方式,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加强服务监督,扎实开展“用户满意在供电”创建活动,突出供电服务诚信、细节和效率,推行优质服务承诺制,认真履行服务承诺。规范营业窗口服务,提倡营业窗口“一站式”服务和首问负责制,推广“国家电网”世博标识。建立以“95598”投诉举报中心为核心的全市投诉举报服务体系,确保投诉举报工作规范、高效、优质。 2.4 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建立适合不同客户群体和不同地域的多渠道的缴费体系,实现随时、随地、随意缴纳电费。积极开展客户业扩报装供电方案即时答复系统和故障报修服务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建设;通过推行集中检修、状态检修、与客户联合检修、带电作业等方式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客户可靠用电需求。加快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努力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目标,创新营销服务管理模式,实现营销业务、供电服务全过程监控。将用电安全服务纳入优质服务体系,指导和帮助客户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实现高危和重要客户供用电安全责任隐患治理“服务、通知、报告、督导”到位率100%,构建企业重视、政府支持、客户落实的和谐环境,建立重大活动保电工作机制,做好保电工作。 2.5 真诚服务客户,维护社会和谐 通过建设“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和“客户服务支持系统”,构建电力营销和优质服务技术平台,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供电优质服务水平和服务品味,真正实现“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关注客户需求,分析客户投诉、报修、咨询业务情况,高效解决客户的用电问题。大力宣传用电常识和公司供电服务工作,引导客户安全、科学使用电能。加大电网建设与改造力度,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加强电压无功管理,全面提高电能质量。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服务“百问百查”活动,强化供电服务内部监督检查。 2.6 完善营业服务项目,提升客户满意度

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争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企业的各种资源达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决策,而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信息掌握的过程。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在当前全社会都在推行“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的环境下,中国大部分行业都已经过了以前的粗犷式发展的阶段,转入向管理要效益的时期,由此企业管理正发生着一系列长远而又深刻的变革,如何借助这一轮新的浪潮,构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对每个组织而言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一、关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概念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一)概念定义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1. 企业信息化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为两个方向,第一是电子商务网站,是企业开向互联网的一扇窗户;其次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企业内部信息的组织管理者。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和管理的融合问题,其涉及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组织、业务管理、设计生产流程,以及外部的政府、机构、供应商、客户等多个环节和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化工程,其设计实施和应用维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此,必须对企业信息化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管控。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3. 信息化管理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企业信息化管理包含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变革过程管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运作管理,以及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化实施过程的管理三个方面的内涵。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企业信息化管理内容非常丰富,既包含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性问题,又包含了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组织与控制问题。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4. 信息化管理的价值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企业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企业做出应对市场战略的科学化决策,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方向舵;能够提高企业业务办事程序的合理性,提高企业业务效率;能够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企业的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率双丰收。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二) 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历史与趋势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在我国,按照信息化发展规律、信息化的集成度及价值收益可以将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历程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财务电算化、数字化企业、信息化企业和智慧企业。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智慧企业”即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一个高感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