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高考物理最佳试题评析

2012年高考物理最佳试题评析

2012年高考物理最佳试题评析
2012年高考物理最佳试题评析

2012年高考物理最佳试题评析

一、试题的设计,全面体现“题”在“卷”中的定位

●新课标理综试卷第24题

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θ0。

点评:不同试题在试卷中的地位犹如一场戏中的各个角色,每道题应该有它自己的功能和作用。评价一道试题,不仅应该从“题”的视角来剖析试题自身的特点,还需要站在“卷”的立场上,审视试题属性是否和试卷所赋予的使命相吻合,本题就是一道能全面体现它在“卷”中角色定位的好试题。

首先,本题体现了它作为主观题的特点,本题关于两小题的设计、以及每个小题的情境和设问,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形成一个多档次、有梯度的得分结构,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同时,本题排序为第24题,属于“次难题”。本题的设计跟该题的角色十分吻合,本题所考查的是关于共点力平衡的基础知识,起点不高,其受力和运动模型为斜推物体做匀速运动的常见情况,难度不大,但试题创设了一个“滑动头拖把”的情境,既灵活、又合理,不仅有效控制了试题的难度,而且体现了有价值的难度因素。

如果说,一份试卷中的最难题,其情境和内容的设计可能由于综合和抽象的命题需要很难兼顾到联系生活实际的话,那么,试卷中的次难题就必需挑起“从生活走向物理”的重担,本题没有辜负试卷赋予的这一重任,把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例跟物理试题的抽象模型完美地结合起来。凡是用过拖把的学生,对拖杆与地面夹角太大时不管用多大的力都不可能推动拖把的事实是有体验的,他们很容易根据自己的体验获得重要的解题信息,这对引导高中物理教学把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作为重要课程目标,起了积极作用。

唯一遗憾的是,本题所体现的“摩擦角”概念是有些高等学校物理课程的内容,对学过这一知识的考生来说,很容易完成此题,有失高考的公平性。

二、反对死记,倡导分析,引导学生养成正确思维习惯

●新课标理综试卷第21题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B.C.D.

点评:在解决一个新情境问题时,是死套某些结论还是进行具体分析,这是重要的思维习惯,它关系到学生基本素养的形成。然而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急功近利地要学生记住一些结论在解题时套用,不少教辅资料也对死记套路的做法推波助澜,对教学造成了很大危害。例如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星体质量,如果已知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以根据物体

的重力就是它所受的万有引力的原理,列出方程,得到结论,就可以通过g、R求解M。当前

某些流行的做法并不是让学生理解和应用上述基本原理,而是让学生记住这一解题结论,某些教辅资料为了渲染这一解题结论的重要性,称该结论为“黄金代换”公式,并用这一“黄金”公式直接套出某些死板题目的答案。这些“经验”在教辅中抄来抄去,泛滥成灾。本题让不求甚解、死套“黄金代换”公式的学生尝到了苦果,这些学生刻板地看到“黄金代换”公式中g是和R2成反比的,选择了选项D,导致了解答的错误。本题让大家看到:死套一些结论,不注重具体分析,并不能赢得高考分数,这对高中教师正确制订自己的教学策略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它同时给我们一个启示:把教辅中泛滥成灾的某些错误做法体现在高考试题中,让死记硬背的教学付出代价,这是否也是一种正确引导教学的命题思路?

三、从结构和层次的视角,有效考查学生应用图象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北京理综试卷第23题

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电梯的简化模型如1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像如图2所示。电梯总质量m=2.0×103kg。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I0m/s2。

(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和最小拉力F2;

(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的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2所示a-t图像,求电梯在第1s内的速度改变量△v1和第2s末的速率v2;

(3)求电梯以最大速率上升时,拉力做功的功率p;再求在0~11s时间内,拉力和重力对电梯所做的总功w。

点评:运用函数图象表达和分析物理问题,是高考《考试大纲》明确提出需要考查的能力,怎样有效地考查学生运用图象的能力?本题作了精心设计。

首先,本题选择了摩天大楼的高速直达电梯作为试题运动模型的现实背景,不仅贴切、便于想像,而且也合理反映了生活中真实的物理过程;另外,命题者选择了学生陌生的a-t图象(而不是学过的v-t图象)作为本题的知识载体,避免了学生凭机械记忆答题所造成的能力测量误差。

运用物理图象的能力,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解图象中点的含义,二是理解曲线斜率和曲线下包络面积的含义,三是实现图象与情境的转化。本题中三个小题的设问,正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的。第(1)小题考查了a-t坐标系中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中点的含义,通过理解a=1m/s2和a=-1m/s2的含义求解电梯受到的最大拉力和最小拉力;第(2)小题考查了a-t图线下方包络面积的含义,看学生是否能根据这块面积等于a、t的乘积而联想到它就等于速度的变化量Δv;第(3)小题侧重考查了物理图象和现实情境的转化,看学生是否能根据图线的形状想像出电梯整个过程的运动情况,判断出第11s末达到了最大速度,并求出该速度的大小。本题不仅从能力结构的视角全面覆盖了应用物理图象的各个方面,而且层次十分清晰:三个小题的能力要求步步提升,每小题两个设问的水平也层次分明。全题以全面的能力结构和多层次的能力水平,实现了关于应用图象能力的有效考查。

四、给常规、传统的实验器材赋予新颖、合理的实验方案,实现高考的双重功能

●江苏物理试卷第11题

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 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

(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象。

h(cm)20.030.040.050.060.0

s(cm)19.528.539.048.056.5

(3)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0kg、M=0.50kg。根据s-h图象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μ的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点评:新课程物理高考考试大纲明确指出,高考试题应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促进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考的实验题如何实现该双重功能?本题的设计,展示了一条可操作的具体途径,这就是“常规的实验器材+新颖、合理的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本题测量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是新颖的,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也是题海中没有练过的,学生需要根据对题中实验方案的理解,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和方法,凭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完成本题的解答,因而对学生物理学习的真实水平具有很好的鉴别力。同时,本题测量动摩擦因数的方案又是如此之合情合理:原理科学,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确,不是一个虚构的、而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测量动摩擦因数的方案。它能把所学的理论模型跟具体的实践装置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可贵的是本实验所用的器材都是传统的、常规的。水平桌面、定滑轮、细线、木块等器材都是学生熟悉的,悬吊重物的细线通过定滑轮拖动物体水平运动的实验过程,也是学生体验过的,第(1)小题中实验物体撞击滑轮的现象,也许就是学生实验时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学生以往的实验经历,为本题的审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学生在相同装置的实验操作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为本题的解答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它将引发“做实验不如讲实验”的教师进行反思和作出懊悔,促进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健康发展。

本题略显不足的是第(3)小题的解答有些繁杂,要获得第(3)小题的填空答案,需综合应用物理和数学知识,要花费不少时间,相对于不多的赋分来说,并非“劳有所值”。倘若能把已知条件略作调整,例如设M=m(或M=2m),就能使运算大为简化,而且对各要点的考查依然有效。

五、试题渗透科技成就和社会热点,引导物理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浙江理综试卷第17题

功率为10w的发光二极管(LED灯)的亮度与功率为60W的白炽灯相当。根据国家节能战略,2016年前普通白炽灯应被淘汰。假设每户家庭有2只60W的白炽灯,均用10W的LED灯替代。估算出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

A.8×108KW·h B.8×1010KW·h

C.8×1011KW·h D.8×1013KW·h

点评:这是一道以全球热点问题“节能”为背景的估算题,反映了当今LED灯的科技成就,渗透了我国2016年前普通白炽灯将被淘汰的信息和今后照明光源的发展趋势,试题密切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倡导节能减排,体现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等课程目标,对高中物理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本题的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解答的过程需要对某些社会、生活中的数据进行合理估计,进一步引导物理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试题选项的设计合理,按照全国4亿户家庭、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一年节省电能约为6×1010KW·h,接近于选项B,倘若家庭户数和每天照明时间的估计数增加或减少50%,其结果仍然是最接近选项C,允许学生的估计具有一定的合理范围,保证了考查结果的有效性。

也许有人认为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少,而且对知识的要求也不高,把它列为最佳题有失水准。然而,从全面的视角来看:第一,试卷设计的着眼点不应该局限在知识目标上,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项课程目标,凡是纸笔测验能考查的,都属于考查范围,对此,本题已有很好的表现;第二,一份试卷中,各个试题需要有不同的分工,有的试题重视对知识的考查,这种试题容易设计,另外有的试题重视对其它课程目标的考查,设计这种试题需要有全面课程目标的视野,本题就属于这种情况;第三,试题不仅需要具有有选拔的功能,还要有利于引导高中教学贯彻新的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全面的学科素养,本题义不容辞地担当了这一重任。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doc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对三年试卷的总体评价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年来,命题遵循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立足于平稳过渡,着眼于正确导向,确保试题宽严适度”的指导思想。 2.试卷既遵循考试大纲,又体现地方特色 三年的试题严格按照《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 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科学规范,未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考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某些试题体现四川特色。 3.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在合理范围控制试题难度,确保区分效果,三年的全卷的平均得分率为0.57,达到了较佳的区分度,Ⅰ卷和Ⅱ卷总体来看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引导教学和复习回归教材。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强调知识应用,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如2006年试卷的4、6、11、14、22、26、28、29、30题; 2007年试卷的3、4、12、14、17、25、26、29、30题等;

2008年试卷的1、3、12、16、20、22、28、30题等。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理、化、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5.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意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06年试卷的第22题、第26题、 2007年试卷的25题等,对课程改革起着良好导向作用. 6.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张试卷有鲜明的理科特色,而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对物理试题的基本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53分,占44.2%;电学49分,占40. 8%;热学6分,占5%;光学6分,占5%;原子物理学6分,占5%,和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1:7:2 。 2008年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17个单元中的14个(未涉及到电场、电磁场和电磁波、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涉及到30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考

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8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物理组王宁 一、知识点的考查 (1)选择题 14题考查动能定理,功能关系15题动量定理及估算16题天体的运动及估算17题光电效应的理解18题楞次定律及右手定则19题V-T 图像分析追及相遇问题20题磁场矢量的运算及对称的思想右手螺旋定则21题静电场中的电势差,电势能,电场力做功及场强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物理知识,物理思想物理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2)实验题 22题实验电表的改装,23题读数,原理分析,数据处理 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计算题24题知识点动量定理,功能关系,牛顿定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5题知识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 (4)选修3-3(1)分子势能,分子动能和内能(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二、对物理试题的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适中,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

(3)考生答题情况以及反映出的问题 基础不扎实,对概念和规律理解不深入, 没有良好物理学习和思维习惯;审题能力,计算能力较差 三、高考物理试卷中常见的失分原因 1.常见物理规律不清楚或相混淆 例如:弹簧拉着小球,让小球下落,学生盲目的认为只要有重力做功,小球就机械能守恒。不会分析系统内力做功和系统的外力做功。2.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不能运用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即理想化,要求我们在运用物理规律分析问题时应抓住重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从而使问题简化。如:电子在磁场中运动受重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但由于重力远小于洛伦兹力,应该忽略不计。但有的同学却考虑重力,使问题复杂,因此造成失分。 3.没有画出必要的分析图 在解答物理题时,画出必要的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图、等效电路图、光路图等不仅是规范化解答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使题设条件直观形象,有利于问题的解答。如:有的考生在解答电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时,没有正确画出电子的运动轨迹,因而找不到关于轨道半径的几何关系。有的考生画不出正确的受力图,在随后的平衡方程就出错了。4.审题不清,盲目解题 解题的首要环节在于对题目所包含的信息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在此基础上由物理情景抽象出物理模型,从而确定解答方向,形成解题思路和建立解题步骤,阅读题目后,对整个题目的概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关键的字句要仔细阅读掘隐含条件。在物理情景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做题。平时练习时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终达到准确的复现物理过程与物理图景的目的。 例如利用V-T 图像分析追及问题,要还原实际追及过程,画出相对位置草图帮助分析物理情景。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评析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评析 近几年的考题越来越重视对概念、规律的深刻理解,及灵活运用。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考查得很多,那种单纯靠背记的,技巧性过强的,反复操练过的陈题和偏题怪题、文字游戏式的题目,越来越被排除在考题之外了。近三年物理高考试卷考核的知识内容分布无太大变化,只是考查的难度有所不同。2002年高考物理上海卷考查双基的试题难度略高,综合分析偏多,因此整张试卷偏难。2003年高 考物理上海卷是最近若干年来比较容易的试卷,满分比往年多,平均分比往年高十几分。从试卷内容来看,以“经验事实”题型为主,即注重物理经验,如实验现象、物理规律。只涉及较明显的逻辑关系,而像以往的很复杂的逻辑推理较少,心算比重大,只需处理一些与“经验事实”有关的问题。实验能力的考查如第3、9、14、15、16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实验事实,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原理、现象和 结论的分析。而第17、18题则更贴近实际生活,注重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试同时也向学生介绍现代先进实验技术,例如如何利用接有计算机的压强传感器采集数据。辨析理解能力的考查如第20题,继2001年上海卷第20题之后,又一次出现了辨析题。考查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分析。这种题型,在某种程度上要比自己直接去解容易出错,它要求学生对概念必须清晰,而其中建立物理模型是关键。因此学生平时在解题中,每一步骤都要做到心中有底,知其所以然,老师也应加强对错误解法的剖析。物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热点,03年的上海卷继续保持了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特 点。如第13、21、23题,考查学生应用物理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第23 题为例,它是整卷中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最高的一题,它需要建立起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模型,特别是第2、3问,如何处理研究对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些试题有些是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和模型化,通过解决这些抽象和模型化的试题,考查学生能否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决简化了的实际问题;有些只提供实际的物理情景,需要学生从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并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 2004年高考物理上海卷进一步挑战了考生的综合素质,是继2001年之后,继 续坚持以能力立意为改革方向的一份试卷。它充分体现了高考物理考察学生观察能

高考物理全国卷三试卷分析

2019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徐勇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总体难度趋于平稳,与2018年基本持平,试卷结构,试题类型稳中有变,具体分析如下: 14题:本题作为物理部分第一题,考点为楞次定律与能量的关系,较为简单,学生不太容易把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联系起来,但答案的设置使学生较容易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15题:本题考查天体圆周运动的半径与线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关系,模型为同一个中心天体,只需要学生记得最基本的公式即可选出正确答案,相比往年对圆周运动的考查难度有所降低。 16题考查力的平衡,但与往年不同的地方在于往年都考查力的动态平衡,今年考查的知识简单的静态平衡,难度不大。 17题:本题考查有阻力作用下的竖直上抛运动的动能和高度的关系,相关信息已E K-h图的形式给出,解答此题需要学生能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并把式子化为E K-h关系式,从而找出斜率的含义,需要学生掌握动能定理并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 18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涉及周期公式和半径公式,需要学生运用相关知识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找出对应几何关系。总体难度适中。 19题: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的双棒问题,情景设置较为简单,学生要选出答案不太难,但要真正找出v-t关系难度不小。

20题:本题考查有拉力作用下的版块模型,相关信息用f-t图,v-t图给出,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从图像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 21题:本题考查空间中的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问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空间中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电势变化,并具有较好的空间空间想象能力,难度较大,与往年该考点难度差不多。 22题:力学试验题以自由落体运动为考查背景,难度不大,但第二问的设置为开放性的答案,要求学生确实理解实验,并能准确表达,单独就比简单的选择增大了。 23题:本题考查多用电表相关知识,用到中值电阻。多用电表近几年多次出现在全国卷的高考试验题中,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在复习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4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和功能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25题:25题是对动力学与能量,动量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分析能力,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较高,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结合了动量的考查,作为物理部分的压轴题,难度合理。选修3-3第一小题:本题考查油膜法测分子直径。该考点在高考改革后首次出现,且考查的方式由原来的5选3变成开放性的填空题,难度增加,让人比较意外。 选修3-3第二小题:本题考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题目比较常规,难度不大。

2019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1、选择题的特点 选择题共八道,属常规题,共八道题,从形式上,14—17五道单选,18—21三道多选,单选和多选明确分开考查;明显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四道单选四道多选,多选题比以往多了一道,难度相对增大一些;从内容分布上,四道力学四道电学,今年与2014不同的是,力学和电磁学选择题混合出现,力学和电磁学均匀分布,单选和多选各两道,并且顺序都是前面两电、最后两力。 力学主要涉及的知识主要有:力的平衡、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机车启动、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匀变速运动的规律、v-t图像、圆周运动。电学主要涉及的知识主要有:电容器、电场力、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右手定则、安培定则、电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变压器和二极管。 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体现了物理必修部分和选修3-1、3-2的主干知识,我认为选择题整体的难度中等偏上,16题情景很新颖,利用卫星轨道调整考查了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同时用到了余弦定理进行计算,对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17题是对用运动的v-t图像分析机车启动的考查;14题是利用电容器创设情境,考查了电场力的大小及其方向、力的平衡以及牛顿运动定律;15题考查了导体棒转动切割磁感线,电动势、电势高低以及感应电流大小、方向的判定;18题考查了指南针,安培定则的应用,此比较简单,但是好多学生却出现了很大失误,按照思维定势把该题误当作单选题了;19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洛仑磁力提供向心力,该题难度适中;20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该题有部分学生找不到相关关系列不出关系式;21题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难度较大。所以,总体来看,2015年高考物理选择题有常规题,个别题很新颖,灵活度较大,难度中等偏上,体现了学科知识综合性。

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2010年高考物理试卷(海南卷)分析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罗基鸣 海口实验中学漆长庆 2010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海南卷)依据《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海南省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以及海南省中学物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试卷为单科独立试卷。 一、试卷结构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 试卷各题的基本情况统计表

2.题型及分值结构 2010年海南高考物理试卷的题型与分值与2009年相同,没有变化。

各种题型题量、分值图表 102030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实验题 计算题模块选做题 题量、所占分值 试卷的题型及分值结构符合《考试说明》的规定。 3.内容分值结构 注:其中的数据为粗略统计. 从内容分值结构中可以看出:试卷在必修一模块中内容分量占的较重。特别是涉及牛顿定律的内容分值占到25之多。在必考的四个模块中所占比例较大。 二、试题基本特点 从上面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出以下一些特点: 1.关注对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 试卷中涉及的必考内容有:“匀变速直线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圆周运动”、“静电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洛仑兹力”、“电势、电势能”、“楞次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选考内容中的“动量守恒定律”、“气体实验定律”等等。这些知识点均为“说明”中基本内容,同时也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属于基础性要求,几乎年年必考。如:试题3是一道选择题,通过一系列的选项设计,将对“速度的矢量性”、“力与平衡”、“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等概念尽收其中;题15考查了“共点力的平”、“匀速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洛仑兹力”等多个知识点。 2.重视能力的全面考查 考试大纲中强调考核的五个方面的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等在试卷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其中关于理解能力的考查贯穿始终,它是各种能力得以发挥的基础。如:试题1中“直流发电机”到“直流电动机”的“偶然”转变,需要对两者基本原

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合理设计试卷结构,突出学科主干内容,创新试题情境设计,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试题与体育运动、生产劳动、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以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基础性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更加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引导学生夯实学习发展的基础,促进课堂回归教材。如:全国I卷第15题考查库仑定律和带电小球在静电场中的受力分析,全国II卷第20题考查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全国III卷第14题考查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这些试题都是定性判断的选择题,引导学生加强对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各套试卷中的计算题也注重基础、强调主干,淡化解题技巧,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如全国III卷第25题考查2个物体多次碰撞和多阶段运动,要求学生加强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运用基本物理规律解决问题。 2、发挥物理学科特点,加强对体育和劳动精神的引导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较好地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发挥物理学科特点,设计与体育运动和生产劳动相联系的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和劳动,引导学生增强体育健康意识、树立劳动观念。 试题通过结合运动情境,考查学生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运动中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如:全国II卷第19题以冬奥会跳台滑雪项目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运动的相关物理概念与图像中数学元素对应关系的理解;全国I卷第18题以篮球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竖直上抛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试题加强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现象,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劳动中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如:全国I卷第33(2)题以材料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热等静压设备为背景,要求学生分析相应的气体变化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并应用气体定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原理;全国III卷第16题以日常生活中卡车运输物体的常见现象为素材,考查学生运用共点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情境化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除有意识地加强与体育运动和生产劳动的结合之外,增加紧密联系科学技术进步和日常生活实践的试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如:全国I卷第16题以我国正在研制的“长征九号”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为背景,考查学生应用动量定理计算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重型运载火箭研发方面的进展;全国II卷第14题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为素材,要求学生分析探测器在“奔月”过程中所受万有引力的变化图像,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全国II卷第25题以汽车刹车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为背景,要求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物理模型,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4、突出图像的呈现方式,考查信息加工能力

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卷三试卷分析

2019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徐勇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总体难度趋于平稳,与2018年基本持平,试卷结构,试题类型稳中有变,具体分析如下: 14题:本题作为物理部分第一题,考点为楞次定律与能量的关系,较为简单,学生不太容易把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联系起来,但答案的设置使学生较容易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15题:本题考查天体圆周运动的半径与线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关系,模型为同一个中心天体,只需要学生记得最基本的公式即可选出正确答案,相比往年对圆周运动的考查难度有所降低。 16题考查力的平衡,但与往年不同的地方在于往年都考查力的动态平衡,今年考查的知识简单的静态平衡,难度不大。 17题:本题考查有阻力作用下的竖直上抛运动的动能和高度的关系,相关信息已E K-h图的形式给出,解答此题需要学生能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并把式子化为E K-h关系式,从而找出斜率的含义,需要学生掌握动能定理并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 18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涉及周期公式和半径公式,需要学生运用相关知识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找出对应几何关系。总体难度适中。 19题: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的双棒问题,情景设置较为简单,学生要选出答案不太难,但要真正找出v-t关系难度不小。 20题:本题考查有拉力作用下的版块模型,相关信息用f-t图,v-t

图给出,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从图像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21题:本题考查空间中的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问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空间中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电势变化,并具有较好的空间空间想象能力,难度较大,与往年该考点难度差不多。22题:力学试验题以自由落体运动为考查背景,难度不大,但第二问的设置为开放性的答案,要求学生确实理解实验,并能准确表达,单独就比简单的选择增大了。 23题:本题考查多用电表相关知识,用到中值电阻。多用电表近几年多次出现在全国卷的高考试验题中,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在复习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4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和功能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25题:25题是对动力学与能量,动量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分析能力,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较高,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结合了动量的考查,作为物理部分的压轴题,难度合理。 选修3-3第一小题:本题考查油膜法测分子直径。该考点在高考改革后首次出现,且考查的方式由原来的5选3变成开放性的填空题,难度增加,让人比较意外。 选修3-3第二小题:本题考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题目比较常规,难度不大。 总之,19年高考部分考点考查难度加大,也有部分考点考查难

2019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解析2019全国Ⅰ卷物理解析 2019全国Ⅱ卷物理解析 2019全国Ⅲ卷物理解析

2019年全国卷Ⅰ高考物理试题解析 1.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 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 =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 12.09 eV B. 10.20 eV C. 1.89 eV D. 1.5l eV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基态(n=1)氢原子被激发后,至少被激发到n=3能级后,跃迁才可能产生能量在1.63eV~3.10eV 的可见光。故 1.51(13.60)eV 12.09eV E ?=---=。故本题选A 2.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 和Q 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 P和Q都带正电荷 B. P和Q都带负电荷 C. 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 D. 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答案】D 【解析】AB、受力分析可知,P和Q两小球,不能带同种电荷,AB错误; CD、若P球带负电,Q球带正电,如下图所示,恰能满足题意,则C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 3.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 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 1.6×102 kg B. 1.6×103 kg C. 1.6×105 kg D. 1.6×106 kg 【答案】B 【解析】设该发动机在t s 时间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为m ,根据动量定理,Ft mv =,可 知,在1s 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6 30 4.810 1.6103000 m F m kg kg t v ?====?,故本题选B 。 4.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2F B. 1.5F C. 0.5F D. 0 【答案】B 【解析】设每一根导体棒的电阻为R ,长度为L ,则电路中,上下两路电阻之比为12:2:2:1R R R R ==,根据并联电路两端各电压相等的特点可知,上下两路电流之比12:1:2I I =。如下图所示,由于上路通电的导体受安培力的有效长度为L ,根据安培力计

近三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

近三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 全南中学李红伟 一、近三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一)、各块知识所占比例: 分析: 1、各套试卷中力、电两部分内容的试题分值合计为102分,占物理总分的85%。 2、各套试卷中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分别有一道选择题出现,各6分,占物理总分的5%。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二)、选择题内容分析: 分析: 1、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选择题考查重点,联系实际问题是选择题考查热点,对物理时事、物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的考查是选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择题考查亮点。 2、选择题各部分内容的考核重点是: 力学: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结合),万有引力定律(与圆周运动结合),振动和波; 电学: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电场及磁场中的运动; 热学:气体状态变化,热和功(热力学第一定律),分子运动论; 光学:光的折射,全反射,光速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光电效应等; 原子物理:氢原子的能级,能量跃迁、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等。 3、各套试卷在热、光、原、振动与波、万有引力定律内容中各设置了一道选择题,振动与波的考查经常与图象联系。(万有引力定律内容有两套试卷在选择题中没出现是因为在计算题中考查) 4、各套试卷多选题为3-4题;多选题在振动和波、热学、原子物理内容中出现频率较多,但选项都为2个,六套试卷中末出现3个或4个选项正确的试题。 (三)、实验题内容分析: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注: 09年以前实验题是一个大题两个小题, 09年改为两大题,因此07年、8年题号有所变动。 分析: 1、实验题第一题注重考察实验基本素质,第二题注重考察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实验题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体现了“源于教材、异于教材”的命题特点。 3、实验题的重点在电学,电学实验题重点在“恒定电流”。 4、09年全国理综I第23题是一道探究性、开放性力学实验试题,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同时也说明对实验的迁移能力、设计能力的考察不一定只能在电学实验中完成。 (四)、计算题内容分析: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2020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020年全国一卷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落下帷幕,对于学生、家长和老师而言,透过试卷研究来把握物理命题规律及趋势,则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新旧高考交替的省份,通过题目分析来洞察命题新趋势,对考生备考十分有意义。 2020年全国一卷高考理综物理试题,难度分布基本合理,显著特点体现在:试卷结构、试题题型、以及每道小题分数的设置,连续几年保持稳定,难度系数应该在0.6左右。 试卷整体考察物理基本规律、基本研究方法,更侧重对过程的理解。能力要求(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图像等,物理建模能力)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继续与新课程内容相衔接,重视实验,重视探究。不刻意回避已考过的知识点和题型,根据考察目的,全新设计新情景,彰显素质教育的鲜明导向。 ①重视试题的基础性。重视考察基础,采用学生的熟悉素材、背景和语言,使学生运用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比如第16题考查圆周运动向心力相关知识,第19题考查核反应方程中的电荷数及质量数守恒。这些题目都是侧重对基础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的理解,促进考生物理思维的形成。选考3-4部分,则考察了多普勒效应这一知识,对学生知识全面性提出了要求。 ②重点考察主干知识,高频考点保持稳定。第24题考查飞机起飞的过程分析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第25题考查静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涉及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及动量知识的考察,需要考生快速准确形成思路,进而结合数学几何能力进行求解,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③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建模能力。可以发现物理命题中,第24题,运-20”重型运输机等时事热点的引入,能够让学生耳目一新,并且感受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魅力,同时这也衔接了新高考背景下物理学习的目标。第14题涉及安全气囊,第16题涉及荡秋千,第17题考查智能电源,这些实际生活的例子,都需要考生从中构建物理模型,进而进行具体分析,对考生的建模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这也反映了物理是和生活实际、科技发展紧密联系的特点。 ④稳中求创新,衔接新高考。知识点固定,但考察方式可以灵活。如第18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很多考生看到求解时间会关注圆心角或者弦长的求解,但是本题如果通过弦切角的判断,则能快速得到答案,这是对考生是否能够深刻理解物理现象背后规律的综合考察,也是新高考未来的考察方向。 ⑤估算能力要注意。第15题要进行物理量的定量比较,解题时对考生的估算能力要求较高,而估算在近年来的高考题目中出现频率有所增加,这也提醒广大考生备考过程中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 整体而言,2020年全国一卷高考理综物理考点及考察方式较常规,整体难度较易。作为衔接新旧高考的命题,保障了整体的平稳过渡。同时也提醒广大高中教师及2021届高考考生,在学习备考中要更加注重基础,注重物理思维的培养以及生活科技中物理规律的挖掘,侧重物理思维的整体提升。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物理评析 注重核心能力,情境创新与综合,引领高考改革 一、总体评价 2020年是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的重要转折。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综试卷物理试题(以下简称试卷)以物理学科本质为基础,以高校选拔人才要求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依托“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突出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考查、知识基础”。

全国卷高考物理分析

全国卷新课标高考物理分析 作者:苏金良 单位:西安领军教育培训中心 摘要: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结构总体比较稳定,难度变化不大。注重基础知识,以力和运动知识为基础进行考察,不管是力、运动试题,还是电磁试题,多牵扯力、运动学基本知识,所以力、运动学知识是高中物理最基础和重要的部分。其次,我们可以看出来电磁部分所涉及的分值相当之大,而电磁部分多以力、运动、复合场的方式出现,综合性比较大,所以多考生的物理知识总体掌握情况要求比较高,所以要在高考物理中致胜,必须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基本的问题处理方法。 关键词:高考分析;理解能力;物理模型;物理思想;物理方法。 1.高考物理简析 全国卷高考物理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总分110分。必考部分试题要求全部作答,分值为95分。选考部分要求三选一作答,分值为15分。 1.1.必考部分 必考部分分为两大内容,力与运动部分和电磁部分。力与运动部分以牛顿运动定律、能量观点为主线的命题思想,注重考查运动的描述、受力分析、功和功率、能量守恒。电磁部分考查电场、磁场性质,电场力和能量性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以及电磁感应,力与运动结合电磁场,重力场的综合内容。 1.2.选考部分 选考部分分为三个部分,热力学部分(选修3-3)、机械波动和光学部分(选修3-4)、动量冲量和原子物理部分(选修3-5)。 1.3.试题分析 201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试题难度比2012年、2011年大一些,具有更大的区分度,注重考查考生建立模型,应用几何数学的方法处理物理问题。压轴题25题第二问有很大的难度,和往年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不同,考查学生电磁感应、电容、力学规律的综合应用,而用到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微元法,又牵扯到的是电容的充电电流,属于难度很大的选拔性试题。

近几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题号题型分值考查知识点模块部分难度14 选择 6 核反应方程原子核简单 15 选择 6 光子,光谱和光谱分 析,折射率 光学简单 16 选择 6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 应用、环绕速度、牛 顿第二定律 万有引力 定律 力学中等 17 选择 6 电势、电场强度、库 仑定律、洛仑兹力 电磁场中等 18 选择 6 温度,内能、热力学 第一定律 分子动理 论 简单 19 选择 6 简谐振动的周期、受 迫振动和共振 机械振动 和机械波 简单 20 选择题 6 功、功能关系、冲量、 动量定理 动量、机械 能 电学简单 21 选择 6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 律、欧姆定律 电磁感应电学难题 22 实验17 (1)用双缝干涉测 光的波长;(2)电阻 的测量 光学、电学 光学、 电学 中等 23 计算16 质点的直线运动,速 度和位移 直线运动力学简单 24 计算19 匀变速直线运动,牛 顿运动定律 匀速直线 运动 力学中等 25 计算20 运动学、电容、电势 差与电场强度的关 系 综合电学难题 纵观全卷,力学部分占41分,电学部分占55分,其他部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占24分。 简单题占到46分,中等题48分,难题(压轴题)20分。 涉及到力学部分的知识点包括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匀变速直线运动等。 涉及到电学部分的知识点包括电场线和电势、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磁场中

题号题型分值考查知识点模块部分难度14 选择 6 天体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力学简单 15 选择 6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机械振动和机 械波 简单 16 选择 6 大气压强热学中等 17 选择 6 折射定律、全反射光学中等 18 选择 6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力学简单 19 选择 6 玻尔原子模型原子和原子核简单 20 选择 6 电场线与电势电场电学简单 21 选择 6 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电学简单 22 实验17 示波器的使用(5 分)、验证动量守恒 定律(12分) 电场、动量 电学、 力学 简单 23 计算15 匀加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力学简单 24 计算18 动量守恒定律、机械 能 动量、机械能力学中等 25 计算22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 的运动 磁场电学难题 纵观全卷,力学部分占57分,电学部分占39分,其他部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占24分。 简单题占到68分,中等题30分,难题(压轴题)22分。 涉及到力学部分的知识点包括天体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块有牛顿运动定律、直线运动、动量和机械能; 涉及到电学部分的知识点包括电场线和电势、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模块有电场、电磁感应、磁场等。 200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全国卷Ⅰ) 题号题型分值考查知识点模块部分难度 14 选择 6 平抛运动的规律曲线运动力学简单 15 选择 6 弹力、牛顿第二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力学简单 16 选择 6 机械波机械振动和机 械波 简单 17 选择 6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力学简单 18 选择 6 核反应原子和原子核简单 19 选择 6 气体压强热学中等 20 选择 6 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电学简单 21 选择 6 折射定律光学中等 22 实验18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6分),电压表的改 机械能、恒定 电流 电学、 力学 简单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合理设计试卷结构,突出学科主干内容,创新试题情境设计,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试题与体育运动、生 产劳动、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以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基础性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 与责任的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更加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引导学生夯实学习 发展的基础,促进课堂回归教材。如:全国I卷第15题考查库仑定律和带电小球在静电场中 的受力分析,全国II卷第20题考查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全国III卷第14 题考查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这些试题都是定性判断的选择题,引导学生加强对基本物理 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各套试卷中的计算题也注重基础、强调主干,淡化解题技巧,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物 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如全国III卷第25题考查2个物体多次 碰撞和多阶段运动,要求学生加强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运用基本物理 规律解决问题。 2、发挥物理学科特点,加强对体育和劳动精神的引导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较好地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发挥物理学科特点,设计 与体育运动和生产劳动相联系的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和劳动,引导学生增强体育健 康意识、树立劳动观念。 试题通过结合运动情境,考查学生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运动中的相关问题,引 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如:全国II卷第19题以冬奥会跳台滑雪 项目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运动的相关物理概念与图像中数学元素对应关系的理解;全国I卷 第18题以篮球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竖直上抛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试题加强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现象,以及运用物理知识 解决生产劳动中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如:全国I卷第33(2)题以材料加 工中广泛应用的热等静压设备为背景,要求学生分析相应的气体变化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并 应用气体定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原理;全国III卷第16题以日常生 活中卡车运输物体的常见现象为素材,考查学生运用共点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3、加强情境化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除有意识地加强与体育运动和生产劳动的结合之外,增加紧密联系 科学技术进步和日常生活实践的试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最新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2019年高考建议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高三物理组赵良奎 一、近三年全国Ι卷考题考点分析 注:2017年和2018年将《选修3-5》作为必考模块,没有35题。 二、2018全国Ι卷物理命题特点 1.命题难度有所下降 今年整体的难度都比往年有所下降,选择题计算题变小,考察也以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应用为主,实验题并没有出现表达式运算,考察以读取图表信息为主;计算题运算也少,且不会涉及太繁琐的数学分析。

2.考察知识点的灵活度上升 今年的选择题虽然难度不高,但对于知识点应用的灵活度有所提升,比如第18、20、21题,考察情况都是平时熟悉的,但是条件有些差别,导致整个问题的分析与平时不尽相同,如果考生没有冷静分析,很容易就陷入思维定势;除此,今年的题目都倾向于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通过对比得出结论,而不再像以住的单物体多过程分析。 3.继续加强与数学分析的结合。 今年的考题继续加强了数学分析,从第一道选择题就开始渗透了数学的函数关系式分析,一直到后面的相似三角形,几何关系等,数学分析的普及面比以前都要广,这也是近几个全国卷的一大特点。 三、2019全国Ι卷物理备考建议 1.一轮复习: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技巧,初步建立模块间的知识体系; 2.二轮复习:纵深理解和感受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养成基本题型的分析思路,并延伸到相类似的模型;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3.三轮复习:查漏补缺,拓宽解题思路,熟练解题方法,强化数学与物理的结合,掌握应试技巧。 2018/11/9 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二单元认识钟表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 一、1.钟面上的又细又长的针的针叫()针,又短又粗的针叫() 针。 2.时针走一圈是()个小时,分针走一圈是()小时,时针走一格是()小时。 3、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 也就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二、过1小时是几时?

近五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物理试题分析

近五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物理试题分析 近五年来,做好了高考真题分析工作,有效提高了高考复习效率。以下方法可用于分析试题:(1)对历年试题进行抽样分析,找出共性;(2)分析近期试题-寻找趋势;(3)对同一个考点的试题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变化;(4)不同模型中试题的分析——发现差异从不同角度对近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以下简称理科综合试卷)第一卷中的物理问题进行分析,为2009年高考提供一些预测依据 1。通过对近五年高考试题知识点分布的分析,预测2009年湖北省近五年高考物理试题为 199。综合试卷均为国家一级试卷,内容广泛,但物理的核心内容主要是考试。力学和电学的比例分别是48.3%和36.7%,热力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的比例都是5%,即每一个都是选择题以下是按主题类型进行的详细分析 1。多项选择题 199近五年来,高考综合物理试题(全国统考一级)中的多项选择题数量为8个,总分48分,占物理试题总分的40%选择题的内容相对稳定。力学试题数量为3道(2008年力学试题4道,包括振动和波动试题1道),电学试题2道(2008年电学试题1道),光学、热学和原子物理学试题各1道。多选题的分布见表1在 的五年中,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Lenz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过去的四年中得到检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三年中以图像的形式得到检验。有三次(04,05,08)分别检查牛顿运动定律。热、光、原始和

波动几乎每年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可以预见,在2009年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Lenz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将会结合,万有引力和空间飞行、原子物理学中的核反应方程以及原子能级和跃迁问题仍将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电场中电荷的动力学和功能关系、动量和能量、一些流行的科学知识和物理学史等问题也可能反映出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考查。 2。试题 从近五年高考试题中,改变了考试原则、步骤、数据处理和错误分析,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考试原则和方法,解决新颖灵活的考试问题,加强对考生创新能力的测试。试题在仪器使用、设备改造、电路设计、实验方法等方面建立了新的物理情境。实验问题的具体知识点分布见表2据预测,2009年高考的试题将保持一大一小相同。《高考物理考试大纲》新课程标准的必修(含必修)内容中有11个实验,其中一个为3-5个,共有12个实验(具体内容见表3)。考虑到重复检查的可能性很小,研究匀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索动能定理、测量金属电阻率、绘制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练习使用多功能电表等都是很有可能的。实验应该重点复习。 3。计算问题 只有三个问题。通过从易到难的三个试题,区分了 科目的主要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其中,24题和25题是中等难度以上的试题,区别程度较大。然而,25题作为物理学的最后一道

2020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山东省2020年物理新高考(山东卷)试题评析 2020年是山东省新高考改革落地的第一年,所谓“新”,既是 一种选课模式的创新,也是一种选拔体制的创新。自实行以来,便 引起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新高考的密切关注。新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山东卷难不难,对于山东考生是否公平,一时间成为大家热议 的话题。伴随着7月7日第一场语文考试的开始,山东省新高考终 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纵览2020年等级考物理试题,试题情境化特征鲜明,有的情境 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实践密切相关,这类问题重在考查 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有的情境来源于真实的研究过程或实际的探索过程,考生在解决这类 情境中的问题时,必须启动已有知识,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开展智力 活动。 本试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包括八个小题;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包括四个小题;第三部分非选择题,包括两 个实验题和四个计算题。三部分试题的共同点是通过恰当选取背景 素材,构建内容丰富的物理情景。考察学生真正会脱掉题目华丽的 外衣,提取到关键信息的能力。下面就具体问题详细分析一下。 第1题,物理情境是与考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乘坐电梯的过程”, 是一道典型的体现生活实践情境的试题。试题还原知识应用的实际过程,要求考生具有关于运动与相互作用的基本认识,能够运用物理概 念和规律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来解释相关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2题,是有机地将原子核衰变和电流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物理 情境,要求考生综合利用衰变的特点、电流、元电荷的概念等知识综 合求解,考查了考生在新情境中对综合性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并 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第11题,是以“弹簧振子与物块连接”这一学习探索问题为物 理情境,需要考生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进行 抽象概括,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提出创造性的见解。试题通过新 情境、新设问和新的呈现方式,促使考生主动思考,发现新问题、找 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 第15题,物理情景取材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医拔罐”,通过对 火罐和抽气罐内气体状态变化的对比研究,考查考生对气体实验定律 的理解与应用。试题通过引入源于生活的问题和现象,鼓励考生理论 联系实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物理原理,思考课堂所 学内容的应用价值。 第16题,物理情景是冬季奥运会U型池比赛,实际考查考生运 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处理曲线运动的能力。处理抛体运动一般 需要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解,而解答本题时,若将抛体运动沿平 行和垂直边界两个方向进行分解,则更能体现物理过程的意义,物理 思维更清晰明确,使考生体会到物理学中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研究方 法的奥妙。这种设计提高了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可以引导考生打 破常规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考查了考生创造性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