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整理笔记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整理笔记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整理笔记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整理笔记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整理笔记《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整理笔记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接案步骤:接案前的准备、面谈、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做接案会谈记录。

接案: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救助者、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发展而来。

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型服务对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现有服务对象:主动救助和转介及外、展来的~并已使用或正接受社会工作者服务的对象。

潜在服务对象:尚未使用或接受社工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

接案的准备工作:服务对象资料准备、在资料准备有对象了解的基础上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

面谈提纲内容: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目的和内容及双方的角色责任、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和工作过程、征求对会谈安排的意见和期望、询问是否有急需处理的事情。面谈目的:了解服务对象最关心的事项是什么~以便达到助人目标。面谈环境:原则是创造方便昨有利会谈进行的环境~场所空间尽量使

1

其自由、舒适、简单、温馨、避免过多装饰,两人位置在90-130度角~距离1-1.5米间,严格遵守时间约定~关掉手机~通知相关人员勿扰。

面谈的主要任务: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澄清二者角色期望和义务、激励并促进其进入角色、促进和诱导其改变、达成初步协议、决定工作进程。

澄清:第一~其对自己的、对社工的期望~社工对其对自己的角色期望,第二~对比找出二者想法差异和距离,第三~协商一致。决定的可能:终结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面谈技巧:主动介绍自己、沟通、倾听。

沟通:又称人际沟通~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互相交换观念、信息、态度、感受和情感等内容的动态过程。治疗性沟通: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达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目的。

治疗性沟通功能:提供支持、减轻焦虑、协助树立正确想法、促成问题解决行动。

倾听运用:一~通过向其传达对其专注,二~设身处地地感受,三~与其互动~对其叙述给予适当回应。

资料收集内容: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其所处的社会环境。

收集方法: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咨询、观察、利用已有资料、问卷调查。

2

接案会谈记录内容:面谈目的、过程、对面谈的总体评估、建议。接案注意事项: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保证其要求的服务符合工作范围。预估: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

预估任务: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本身及环境的积极因素、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客观因素:背景资料、所处的环境、问题发生与持续时间、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

预估的基本步骤:探究情况问题与需要、分析资料做出预估摘要。探究。。。。。:描述其问题与需要、描述问题如何发生、描述其处境及生活中的社会系统情况、探究其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描述其发展阶段、描述并鉴定其资源状况。

分析资料做摘要步骤:对其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决定介入的策略、撰写预估摘要。

预估摘要内容:对其自身系统的预估、对其家庭系统的预估、对其所处社会系统的预估。

计划:服务计划是为下一步的介入行动服务的~也是介入行动的蓝图。是发展有效行动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的过程~也是决策行动的过程。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

服务计划的构成:目的及目标、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介入的方法和介

3

入行动。

介入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政策倡导等。制定计划原则: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要尊重其意愿、详细和具体、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制定计划方法:设定目的和目标、构建行动计划。

目标设定程序:一~确定其需要和问题,二~向其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三~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四、重在促进其成长,五~目标要可测量、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性,六~与其讨论目标的可靠性和可能的利弊,七~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构建行动计划步骤:一~选择介入系统,二~选择介入行

动。介入行动: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物质支持、心理辅导等。

第四节介入

介入:社工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与技巧协助服务对象系统达到计划服务目标的过程。

介入分类:直接介入、间接介入、综合介入。

介入焦点:一~增加个人的生活适应能力,二~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

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一~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二~个别化,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四~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五~瞄准服务目标,六~考虑经济效益。

第五节评估

4

评估: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评估的目的:一~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二~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三~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四~进行社会工作研究。评估的类型:过程评估、结果评估。

评估的方法: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基线测量评估、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

收集评估资料的三种手段:一~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二~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三~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基线测量: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一~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

行动效果进行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往前后的变化~以此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

基线测量应用范围:个人、家庭、小组或社区。

基线测量操作程序:建立基线、进行介入期测量、分析和比较。建立基线的方法:一是确定介入目标,二是选择测量工具,三是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

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差别影响评分。评估注意事项:一~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二~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三~评估的方法要与社

5

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四~要切合实际需要。第六节结案

结案:当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结案时的工作:一~总结工作,二~巩固已有改变,三~解除专业工作关系,四~撰写结案记录。

巩固已有改变:回顾工作过程、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

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两极情感反应~即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结案类型:一~目标实现的结案,二~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三~存在不能实现其他对该儿童权利有责任者的遗弃。

儿童身体虐待指标:淤伤、烫伤、撕、裂伤、骨折、头颅伤、内伤等。第三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的界定

我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满18周岁的男女为

未成年人,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的年龄规定在25岁以下,共青团规定团员年龄为14-28周岁,少先队队员的年龄为7-14岁。

青少年时期的最主要特点:多变、创新、反叛。

6

青少年文化四类型:正直青年、问题青年、文化叛逆青年、政治偏激青年。

青少年发展性特征:一~兼具质与量的改变,二~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特质,三~

同时兼具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特征,四~具有共通性与变异性的性质,五~兼有分化与统整的功能,六~兼有正常发展与易受伤害的可能。

青少年个体发展性需要,1.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

别角色需求,2.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3.追求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4.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5为未来的生涯作准备,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

认知技能和概念,7.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8.为未来的婚姻和家庭作准备,9.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青少年工作:把青少年作为工作和服务对象~通过运用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规

律性~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来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

青少年社工分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针对青少年个体需求~中

层层面针对青少年家庭需求~宏观层面指社区社会工作和相关组织~针对法规或政策进行。

青少年社工的服务原则:一~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二~接纳与关爱青少年,三~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四~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7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发展性的、预防性的、治疗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发展性青少年社工内容:一~提供青少年闲暇场所,二~举办各种活动,三提供国内外时速信息服务~使其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四~提供其发展中各方面的知识性辅导服务,五~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辅导等。

预防性青少年社工内容:一~改善青少年家庭生活环境,二~改善青少年学校生活环境,三~改善青少年社区生活环境,四~探索学校、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五~倡导有效的青少年服务和发展政策等。

治疗性青少年服务的内容:一~提供补助帮助困难家庭的青少年正常成长,二~提供被忽略或虐待的青少年的保护服务,三~提供青少年安置服务,四~提供治疗性服务,五~提供矫正服务。青少年社工方法分直接和间接两个部分。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包括针对个人、群体、社区开展工作所必须运用的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间接方法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工作研究等。

小组工作的核心要素:目的性、过程性、计划性、互动性。罗斯总结的小组工作功效:一~提供同伴增强机会,二~更能刺激大多数当事人的真实世界,三~对规范小组组员的行为直到很好的制约作用,四~小组内获得的经验将有助于组织重新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和行为习惯。

8

青少年小组工作:娱乐小组、游戏技巧小组、教育小组、任务小组、问题解决和决策小组、焦点小组、自助小组、社会化小组、治疗小组。社区工作特点:一~以社区为对象,二~以结构导向的角度分析问题~调整各种关系,三~介入的层面比较广泛,四~强调居民的参与,五~社会资源的广泛运用。

社会工作行政:把一个服务机构的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行为。包括行政人员——领导者——与所有其他职员——下属或团队成员。基本过程是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

社会研究:在获取知识和发现事实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乾及其他领域的理论和实务工作者使用社会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与社会工作有关的资料~以协助达到社会工作目标。

社会工作研究五层面:一~青少年群体特征和社会环境状况研究,二~青少年需求调查和服务设计研究,三~服务过程研究,四~社会服务与政策改善研究,五~社会工作理论研究。

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的运用:一~青少年需要的多元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二~社会资源的综合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三~社会工作专业的通才要求决定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青少年服务计划设计:指社会工作者达到一定的服务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设计。两个层面:计划的过程和计划的结果。计划根据方案形成的不同依据~划分为社会问题取向和个人需求取向两类型。社会问题取向,指计划设计是通过问题分析、诊断、方案设计的过程

9

来完成的~。

个人需求取向:指服务方案的设计是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社会工作者是发起者和推动者。

影响计划设计的主要因素:机构的宗旨、服务对象的需要、资源条件、计划设计的理论基础、服务对象的参与。

计划设计的过程:评估需要、确定目的及目标、制订活动方案、评估、撰写计划书。

清楚的目标需要具备的条件:一~应该是与问题和目的有关联的,二~是可达到的,三~是可量度的,四~有时限的,五~目标间是有关联的。

活动方案的制订包括:理念、目的和目标、对象、性质、时间、地点、程序、资源、应变计划、评估。

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运用老年学的相关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我国老年工作的根本目标~六老: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老年的界定:我国政府多以60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

年龄的影响:1.生理年龄对老年生活适应的影响:决定老人的生活安

10

排和生活方式,2.心理年龄对老年生活适应的影响:决定了老人的人格特点、情绪特点和应对问题的方式,3.社会年龄对老年生活适应的影响:决定了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感,4.生理、心理、社会年龄对开展社会工作的意义。老年期的划分:60-69岁为低龄老年人,70-79岁为中龄老年人,80岁以上的为高龄老年人。

老年人的特点:生理的老化、心理的老化、社会的老化。智力分为结晶智力、液态智力。

角色理论:有关较年老的人的角色变化和角色丧失的影响的理论。老年人的需要: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居家安全、身后事宜安排、一条龙照顾服务。

老年社会工作的注意事项:价值观问题、自我意识与督导。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处理认知与情绪问题、处理精神问题。

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个人帮助、出行和行动服务、紧急呼叫系统等技术支持、专门服务项目的提供。

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是老年人最觉的四个认知和情绪问题。老年

人的精神生活五点:1.珍惜当下非常重要,2.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此建构生命的意义,3.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撼,4.接受生活中的好与不好~寻求和解宽恕~弥补过往生活的缺撼,5.拓展个人爱好和同情的圈子。

老年社会支持网络:正式支持、非正式支持、家庭思维、社会融合。

11

正式支持体系:主要由政府的老年工作组织机构和涉老组织机构构成~涉及贫

困救助、生活照料、危机干预、老年人权益保障等。非正式支持体系三类:一~家庭成员对父母的养老支持,二~亲属对老年人的支持,三~非亲属对老年人的支持。

英国婉格尔的五种社会支持网络类型:家庭依赖型、社区整合型、自我涵括

型、社区依赖型、自我局限型。

非正式支持包括: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家庭思维:

把老年人看成是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家庭体系工作内容:一~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二~识别成功应对技能~并据需要拓展新技能,三~有冲突的需求排出先后次序,四~制定老人行动方案。

老年特殊问题: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丧亲问题、临终关怀、自杀。虐待老人:恶意对待老人~在身体、情感或心理及经济方面对老人采取非人道的做法。

社工介入虐待的主要措施:1.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保护老人免受经济方面的

剥夺,2.为不同境况中的此类老人提供救助性服务,3.构建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4.作政策方面的倡导和舆论方面的呼呈~改变和调整其家庭社区环境。

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总结的人面对死亡的心中历程:否认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

社会工在老人濒临死亡时做的工作:提供情感支持、代表老人及其家人争取合理权益、提供相关资讯、做丧亲辅导。

12

临终关怀服务:控制疼痛和症状、协助老人及其家人解决医疗费用方面的问题、提供丧亲后续服务。

临终关怀的四个指导原则:一~病人及其家人是主要的照顾对象,二~由多学科人员组成团队负责提供临终照顾,三~控制疼痛和病症是第一位的,四~提供丧亲后续服务用来支持丧亲的家人。自杀评估风险因素:直接线索、间接线索、行为线索。老年人个案工作的独特之处:一~在接案阶段~很重要的一点是跟老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二~在预估阶段要特别注意老人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三~在制订计划阶段要充分吸收老人参与,四~在介入阶段要定期追踪进展情况,五~在评估阶段要重视老人的主观评价。

老年人社工的主要方法: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社区照顾、养老机构照顾。

个案工作的注意事项:一~营造适宜于老人沟通的环境,二~多方求证老人的问题,三~特别需要尊重的需求,四~尊重老人的自决权,五~耐心。

小组工作的注意事项:一~尊重自决权,二~平衡对小组和个人所负的责任,三~尊重保密权,四~干预小组动力~保护小组成员免受伤害。

社区工作的重点目标人群:独居老人、高龄老人、伤残老人、困难老人。

社区区工作的三类服务:居家服务、社区中心服务、社区入住设施服

13

务。

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采用优势视角,充权,统筹规划,资源链接与整合。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特点:1、不同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入住养老机构老人的生活、娱乐都在同一个地方~交往的都是同一群人~所有日常活动都有日程安排,2、机构中老人在生活中怕身份和对日常生活的控制。老人的日常活动不得不由他人陪伴~受到的对待也与他人类似~几乎没有灵活性和个性,3、老人受到非个人化的对待~因他们们在入院时被剥夺了个人财物。个人不能带太多的私人物品入院。个人的隐私也因为物理空间的安排而受到限制~如几个人一间房~中间又没有隔断,4、老人与外界间有设置的障碍~使他们丧失了通常在外界扮演的角色。由于人手不够~行动不便的老人常常困在照顾机构中~与机构外的人很少有社会交往,5、老人依赖工作人员来得到身体照顾与情绪支持。但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评议可能与工作人员不同~而工作人员却要处理他们的全部生活。他们可能未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结果~有些人可能会受压抑~或是自我退缩,6、失去自身的角色和与他人的交往~加上大的生活变化~使老人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7、老人可能会由于缺少隐私和在机构中社会关系有限~而在他人面前掩饰自己对一些想法和行动的感受,8、为了适应养老机构和机构中的社会关系~老人可能会退出一些活动~或远离一些场合,9、为了适应养老机构中的社会关系~老人可能会有意向工作人员挑衅~或不与

14

他们合作,10、老人可能接纳养老机构建立的稳定的、令人满意的环境~他们即使有时有心要返回社区~也没有信心适应外面社区生活的挑战。

照顾质量:园艺模式~满足老人未得到满足的需要~以人为本~重点是老人的社会和情感要求,仓储模式~延长人的寿命重点是提供一个居住环境、饮食、健康和医疗服务。

提高老人照顾质量的措施:一~承认和尊重老人的隐私,二~增强其自主生活的感受,三~鼓励老人参与社区活动多与他人保持接触,四~建立起积极关系~使老人始终前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

妇女社会工作

女性“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妇女“四期”:月经期、怀孕期、产褥期、哺乳期。

妇女的需要:生殖健康的需要、权益和发展得到保障的需要、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的需要。

妇女社会工作:针对妇女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回应妇女的需要~解决妇女面临的问题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国最大的妇女组织:全国各级妇联。

社会性别视角是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中国内地社会性别视角的提出~源于北京召开的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一~关注妇女的多样性,二~关注妇女的

15

声音和经验,三~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四~“个人的即政治的”,五~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直接目标、间接目标、最终目标。直接目标:一~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二~重塑自信~提升对自我的认识,三~解决妇女的困难和需要。

间接目标:一~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个人的即政治的”,二~提升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三~建立妇女支持小组。最终目标:一~重新建构权利关系,二~建立妇女网络间的连接,三~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妇女社会工作原则:一~承认妇女及工作的视角的多样性,二~尊重其作为独立的个体,三理解接纳其现实处境及生存选择,四~认识其本身的资源,五~发展的主体,六~增加资源和选择的多样性,七~将个体与群体联结起来~促进其互助,八~关系平等。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围绕三方面:解决妇女面临的实际困难,维护妇女权益和关注妇女的发展,倡导和促进性别平等和公正的机制建设。

妇女的婚姻家庭问题: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及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单亲母亲家庭:因为丧偶或者离异及其他一些原因而导致的只有母亲和孩子一起组成的家庭。

问题:亲子关系和孩子教育~单亲母亲的贫困公、就业困难、再婚困难~社会对单亲母亲的歧视和偏见~及缺乏针对性的社会保障。

16

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一~尊重和接纳现实中家庭婚姻的多样性,二~重新调整家庭权利~避免冲突,三~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协调与平衡,四~父母职责同样重要,五~社多为家庭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减轻家庭负担。

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对妇女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身心方面或性方面的伤害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范围包括:拐卖妇女、婚姻暴力、性暴力、性骚扰和性服务及基于男孩偏好的强迫堕胎等。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配偶或者亲密关系一方通过暴力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控制四种方式~造成一方生理或者心理上的伤害。

受虐妇女综合症:长期遭受婚姻暴力的妇女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婚姻暴力呈现周期性循环发生的特征~分愤怒情绪积蓄期、爆发期、道歉、宁静、爱、喘息期等。

拐卖妇女:以出卖为目的~涉及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等行为。

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一~接纳而不是责怪,二~尊重其人格独立~提升自信心,三~关注其安全,四~与其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

生殖健康:与生殖有关的一切事宜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状态。

妇女生殖健康方面的存在问题:一~妇女的生殖健康受到危害,二~缺乏相关知识~意识不到此为自己的权利,三~流动妇女生殖健康保

17

障边缘化~极度缺乏。

妇女参政包括权利参与和民主参与。权利参与指妇女进入国家及社会事务的各个管理阶层~开展决策和公共管理,民主参与指妇女作为主体行使民主选举、建议等权利。

推进社会性别平等工作:一~宣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二~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三~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指导中国妇女运动的重要思想来源~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权利以及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概括。

包括:一~妇女受压迫是人类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现象,二~妇女解放的程度是徇人类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三~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四~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五~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是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提出的。指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社会性别: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由社会形成的有关男性和女性的群体特征、角度、活动及责任等。

社会性别主流化:1997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的结论~把性别问题纳入主流是一个过程~对任何领域的任何一个计划行动上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18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性别分析的方法,二~妇女赋权的方法,三~性别视角的社会工作方法,四~宣传教育、倡导和资源的链接。

摩塞把妇女的需要分为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和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指在社会生活中妇女就其社会承认的角色而确定的需要。

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指由妇女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而产生的需要。赋权:使一个人感觉有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尊重自己、充满自信~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的过程。

赋权干预目标:意识提升、增强能力发展技能、参与并扩展在家庭、社会和社会方面的支配和决策的力量、行动。

妇女赋权的主要方式:透明化、鼓励和肯定、权力分析、意识觉醒、倡导政策改变。

性别视角的社会工作方法:一~建立平等的协作关系,二~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提升意识,三~挖掘自身潜能~联络周围资源~解决面对的问题,四~协助类似处境的妇女建立支持小组。信任关系建立的具体技巧:1.具有性别敏感性的倾听、反映感受和表达同感,2.接纳而不是责怪,3.鼓励表达个人化的故事和经验,4.肯定其承担责任的价值,5.尊重其语言表达逻辑,6.社工是促进者与其建立的是双向的协同关系。

妇女工作的宣传教育方法:1.利用各种政策出台和修改的机会进行,2.利用各种节假日作为推动和宣传的契机,3.利用各种突出性事件进

19

行,4.利用各种培训机会将性别意识纳入各种培训活动中。倡导:为了确保社

会公正~站在服务对象或者受助团体的立场上~直接从事代表、捍卫、支持受助个人或者团体利益的活动过程。资源连接包括:个人身边资源连接、个人所在的社区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连接等。

残疾人社会工作

1990年12月颁布、2008年3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定义: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主要包括肢体残疾者、听力残疾者、言语残疾者、视力残疾者、智力残疾者、精神残疾者6种。

根据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报告~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为万人

~全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总户数的17.80?~与日俱增。

残疾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各种上环境障碍~重新加归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其目的与宗旨是帮助残疾人提高社会地位~改善生活质量~获得社会保障。

20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一~崇尚专业的社会伦理精神;二,提供助人为乐的奉

献精神;三,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四~有效利调解的方式,五~充分利用保护性政策。

开展工作的前提: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二~康复服务庆有多部门的参与,三~康复依赖于许多专业人员的努力。四~需要残疾人及家属的积极参与,五~不需要广泛使用抢救及支持生命的技术,六~难以确定治疗的终点,七~其关心的是外观形象、残存功能和在社会及职业方面的角色。

城镇残疾人主要困难:经济困难、住房困难、婚姻难、就医难、社会交往难、

心理障碍。

农村残疾人的主要问题:交通不便、体力劳动困难、农村缺医少药求医较城市

更困难、社会服务难。

农村90?以上的残疾人都是靠自己、家庭成员或亲属的帮助~只能维持低水准

的生活状态。

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一~社会福利政策,二~家庭扶助:最低保障制度,三~权利保护与法律援助,四~就业政策,五~康复与医疗救助,六~伤残抚恤,七~社会保险,八~特殊教育,九~文化生活照顾,十~改善社会环境。

1996年4月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全面启动。

改善社会环境:一~建设无障碍环境,二~社会理解与互动,三~助

21

残日。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1992年10月14

日联合国第47届大会决议~12月3日为国际助残日。 3月3日为世界爱耳日~2010年主题“重建听的希望”,6月6日为世界爱眼日~2010年主题“关爱青少年眼健康”。

残疾人社会工作内容:其一是努力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其二是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残疾人保障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全面保护残疾人的法律~特点:一

~是一部立足我国国情~又具有时代精神的法律,二~继承了我国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又与我国主义精神文明一致,三~通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四~是一部具有较大时间和空间容量的法律。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是曾经的全国性残疾人组织~1988年3月11日~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和联合国残疾

人上中国组织委员会秘书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内设中国盲人协会、中国聋人协会、中国肢残人协会、中国智残精神病人亲友会等。

省、市、县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地方组织~街道、乡镇及残疾人较集中的企事业单位建立残疾人基层群众组织。残疾人的法律政策咨询几个突出方面:意外伤害赔偿问题、劳动就业问题、求学问题。

法律援助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国公民~分

22

为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

一般条件包括: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帮助,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特殊条件:一是盲、聋、哑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二是可能被判处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师辩护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三是刑事案件中外国籍被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师辩护的~可能获得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原则:运用法律武器~发挥公证职能~服务残疾人。无障碍环境: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包括物质无环境无障碍、信息和交流无障碍。

物质环境无障碍: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使用和通行。

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要求公共传播媒介应使听力语言和视力残疾人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

残疾人家庭环境改选主要为肢体残疾者进行出入门、过道、卫生间的改造~一要学习有关~了解市场情况,二~要尊重残疾人案主的自决~实事求是地解决总是,三~要与有关部门充分协商~取得支持,四~强调因地制宜和因陋就简的原则~根据案主的需求具体处理。美国哲学家马斯洛强调“创造性是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有

的继承特质。”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方法,社区康复模式、社会康复方法、职业康复方法、教育康复方法。

23

社区康复:在城乡社区水平基础上~积极调动和协调社区内有关部门和人员~

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的~在医疗、教育、职业和社会等方面为残疾人及其他康复对象提供有效、可靠、经济的全面康得服务~从而促进他们在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中的“四自”~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20世纪60年代的“赤脚医生”和70年代的开展的精神病人和智障青少年“工疗站”康复方法~引起国际重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的有利条件:一~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二~有配置较为合理的资源,三~在社区中可得到方便、及时的康复服务,四~可因地制宜地提供各种个性化的康复服务。社区康复原则:社会化的工作原则、低成本广覆盖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因陋就简的原则、因势利导的原则、康复对象及其家庭积极参与的原则。

社区康复的内容:开展残疾的预防、开展康复评定、开展全面康复服务。

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二级预防是防止伤害后出现的残疾~提供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三级预防是采用相应措施~预防残疾后产生各种障碍。

社会康复方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社会康复: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

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并使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

社会康复方案:一~协助康复医师医治,二~考虑残疾人康复后应有

24

管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全) 一、管理 ■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管理的特性: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首先是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2.管理具有目标性。 3.管理具有组织性。 4.管理具有创新性。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 组织(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 领导 控制 ■管理的类型: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划分,现代管理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管理者的层次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础管理者。同时整个组织还包括一层作业人员。 ■按管理人员的领域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信息监视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故障处理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环境之组织环境的分类:外部环境(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内部环境(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和各项管理手段完善与协调的程度) ■外部环境: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环境) 特殊环境(产品的用户、竞争对手、供应商、政府机构、社会团体) ■两种程度四种环境状况,美国的邓肯的静态(稳定)—动态(不稳定),简单—复杂得来。 ■SWOT(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 二、决策 ■决策的本质:1.决策应有明确合理的目标; 2.决策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但只能采取其中一个; 3.必须知道采用每种方案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 4.最后选取得方案,只能是“令人满意”或“足够好的”,而不可能是最优的。 5.决策的实质是为了谋求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作出的努力。 ■决策的特征:前瞻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科学性;风险性。 ■决策的作用:决策时决定组织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决策时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保证。 ■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2.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的信息可靠程度,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4.按照参与决策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比较优选原则;反馈原则;效益原则。 ■决策的制定过程:1.确定决策问题;2.确定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分析备选方案;5.选择最优方案。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1.构件:独立的运动单元/零件:独立的制造单元 机构: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的、用构件间能有确定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机构=机架 (1个)+原动件(》1个)+从动件(若干)) 机器: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机构的系统 注:从力的角度看机构和机器并无差别,故将机构和机器统 称为机械 1.机构运动简图的要点:1)构件数目与实际数目相同2)运动 副的种类和数目与实际数目相同3)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以 及构件尺寸与实际机构成比例(该项机构示意图不需要) 2.运动副(两构件组成运动副):1)高副(两构件点或线接触) 2)低副(两构件面接触组成),例如转动副、移动副 3.自由度(F )=原动件数目,自由度计算公式: F =3n (n为活动构件数目)-2P(P L为低副数目)-P H( P H为高副数目) 求解自由度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复合铰链2)局部自由

度3)虚约束 4.杆长条件:最短杆+最长杆w其它两杆之和(满足杆长条件则机构中存在整 转副) I)满足杆长条件,若最短杆为机架,则为双曲柄机构 II )满足杆长条件,若最短杆为机架的邻边,则为曲柄摇杆机构 川)满足杆长条件,若最短杆为机架的对边,则为双摇杆机

IV )不满足杆长条件,则为双摇杆机构 5. 急回特性:摇杆转过角度均为摆角(摇杆左右极限位置的夹 角)的大小,而曲柄转过角度不同,例如:牛头刨床、往复 式输送机 急回特性可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或称行程速比系数) K 表 示 二为极位夹角(连杆与曲柄两次共线时,两线之间的夹角) 6. 压力角:作用力F 方向与作用点绝对速度V c 方向的夹角a 7. 从动件压力角a =90°(传动角丫 =0° )时产生死点,可用飞 轮或者构件 本身惯性消除 8. 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其特点:I )按凸轮形状分:盘形、移动、圆 柱凸轮(端面) II )按推杆形状分:1)尖顶一一构造简单, 易磨损,用于仪表机构(只用于受力不大的低速机构) 2)滚 子一一磨损小,应用广 3)平底一一受力好,润滑好,用于高 速转动,效率高,但是无法进入凹面 川)按推杆运动分: 直动(对心、偏置)、摆动IV )按保持接触方式分:力封闭 (重力、弹簧等)、几何形状封闭(凹槽、等宽、等径、主回 凸轮) 9.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从动件运动方向与凸轮给从动件的力的 方向之间所夹的 锐角a (凸轮给从动件的力的方向沿接触点 的法线方向) 压力角的大小与凸轮基圆尺寸有关,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 t l t 2 180 180 - — K -1 -…180 -一' '■ /t2 ■^Ttl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详细笔记整理

基础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研究:①动物的心理现象;②儿童的心理现象;③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总结的心理活动规律是:①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②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的意义。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认知;(二)需要和动机;(三)情绪、情感和意志;(四)能力、气质和性格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①心理过程和人格;②知、情、意和个性。 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 人的心理是:①脑的机能;②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①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事实的证明;②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 ③临床事实的证明;④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能动性和主观性。心理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①事物的形象;②概念;③体验;④活动。 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他的心理。 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①心理支配人的行为;②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但心理和行为不能划等号,不能说“心理就是行为”,“行为就是心理”。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①心理学是自然科学;②心理学是社会科学;③心理学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艾宾浩斯:“心理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罗马盖伦提出气质这个概念; 19世纪中叶,心理学成为实证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德国韦伯,1840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定律。 德国费希纳于1860年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新领域;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冯特用内省法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联想等心理现象,提出了统觉学说和情感三维说,还主张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笔记(超强)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 习笔记(超强)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英国斯宾赛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简答:数学教育中应该进行德育吗? (1)教书育人 (2)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或称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广播; 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教育的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 (1)没有阶级性 (2)传递生产经验 (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 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特点有 (1)鲜明的阶级性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班级与班主任笔记整理

第一章班级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本的行政组织。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因此,它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二、班级组织的发展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伊拉莫斯,借用古代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在《关于学生的制度论》中的“班级”一词,描述了伦敦保罗大教堂的学校情形:学生呈阶梯状围坐在圆形教室了学习。 最早从理论上设计班级组织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设想。学生按照年龄划分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配置合适的教科书和专门的教学方法。 19世纪初,英国出现“导生制”,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性地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配备导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9世纪末,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中采用。 (一)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二)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缺点 1.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2.重视预设内容的教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创造性不够。 3.强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解决方法:将群体教学和分层教学、个别指导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等。“小班化”教改实验正在一些地方实施。 三、班级管理 (一)概念: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作用)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风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三)班级管理目标——形成一个“班级共同体”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n P t P α γ C D A B ω P 12δδt h s = 12ωδt h v = 2=a 21222δδt h s =12 1 24δδωt h v =22 124t h a δω=2122)(2δδδ-- =t t h h s )(4121 2δδδω-=t t h v 22124t h a δ ω-=绪论:机械: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器: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的用构件能够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统称为机构。构件:机构中的(最小)运动单元一个或若干个零件刚性联接而成。是运动的单元,它可以是单一的整体,也可以是由几个零件组成的刚性结构。零件:制造的单元。分为:1、通用零件,2、专用零件。 一:自由度:构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约束:对构件独立运动所施加的限制称为约束。运动副:使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可动联接。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根据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形式,可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F = 3n- 2PL-PH 机构的原动件(主动件)数目必须等于机构的自由度。复合铰链:三个或三个以上个构 件在同一条轴线上形成的转动副。由m 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包含的转动副数目应 为(m-1)个。虚约束:重复而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称为虚约束。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虚约束应除去不计。局部自由度: 与输出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可删除。 二:连杆机构: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转动副和移动副)联接而成的平面机构,用以实现运动的传递、变换和传送动力。优点:(1)面接触低副,压强小,便于润滑,磨损轻,寿命长,传力大。(2)低副易于加工,可获得较高精度,成本低。(3)杆可较长,可用作实现远距离的操纵控制。(4)可利用连杆实现较复杂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缺点:(1)低副中存在间隙,精度低。(2)不容易实现精确复杂的运动规律。铰链四杆机构:具有转换运动功能而构件数目最少的平面连杆机构。整转副:存在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构成:整转副是由最短杆及其邻边构成。类型判定:(1)如果:lmin+lmax ≤其它两杆长度之和,曲柄为最短杆;曲柄摇杆机构:以最短杆的相邻构件为机架。双曲柄机构:以最短杆为机架。双摇杆机构:以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2)如果: lmin+lmax >其它两杆长度之和;不满足曲柄存在的条件,则不论选哪个构件为机架,都为双摇杆机构。急回运动:有不少的平面机构,当主动曲柄做等速转动时,做往复运 动的从动件摇杆,在前进行程运行速度较慢,而回程运动速度要快,机构的这种性质就是所谓的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 压力角:作用于C 点的力P 与C 点绝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α。传动角:压力角的余角γ,死点:无论我们 在原 动件上施加 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机构运 动,这种位置我们称为死点γ=0。解决办法:(1)在机构中安装大质量的飞轮,利用其惯性闯过转折点;(2)利用多组机构来消除运动不确定现象。即连杆BC 与摇杆CD 所夹锐角。 三:凸轮: 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从动件: 被凸轮直接推动的构件。机架: 固定不动的构件(导路)。凸轮类型:(1)盘形回转凸轮(2)移动凸轮 (3)圆柱回转凸轮 从动件类型:(1)尖顶从动件(2)滚子从动件(3)平底从动件(1)直动从动件 (2)摆动从动件 1基圆:以凸轮最小向径为半径作的圆,用rmin 表示。2推程:从动件远离中心位置的过 程。推程运动角δt ;3远休止:从动件在远离中心位置停留不动。远休止角δs ;4回程:从动件由远离中心位置向中心位置运动的过程。回程运动角δh ;5近休止:从动件靠近中心位置停留不动。近休止角δs ˊ;6行程:从动件在推程或回程中移动的距离,用 h 表示。7从动件位移线图:从动件位移S2与凸轮转角δ1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从动件位移 线图。1.等 速运动规 律: 1、特点:设计简单、匀速进给。始点、末点有刚性冲击。适于低速、轻载、从动杆质量不大,以及要求匀速的情况。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推程等加速段运动方程: 推 程 等减速段运动方程: 柔 性冲击:加速度发 生有限值的突变(适用于中速场合) 3、简谐运动规律: 柔性冲击 四:根切根念: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有时会发现刀具的顶部切入了轮齿的根部,而把齿根切去了一部分,破坏了渐开线齿廓,如图这种现象称为根切。 根切形成的原因:标准齿轮:刀具的齿顶线超过了极限啮合点N 。 不根切的条件可以表示为: 不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标准齿轮:指m 、α、ha*、c* 均取标准值,具有标准的齿顶高和齿根高,且分度圆齿厚s 等于齿槽宽e 的齿轮。 成型法:加工原理:成形法是用渐开线齿形的成形铣刀直接切出齿形。加工:(a) 盘形铣刀加工齿轮。(b)指状铣刀加工齿轮。缺点:加工精度低;加工不连续,生产率低;加工成本高。优点:可以用普通铣床加工。 范成法:加工原理:根据共轭曲线原理,利 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传动时,两轮的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加工:(a)齿轮插刀:是一个齿廓为刀刃的外齿轮。(b)齿条插刀(梳齿刀):是一个齿廓为刀刃的齿条。原理与用齿轮插刀加工相同,仅是范成运动变为齿条与齿轮的啮合运动。(c)滚刀切齿:原理与用齿条插刀加工基本相同,滚刀转动时,刀刃的螺旋运动代替了齿条插刀的展成运动和切削运动。 九:失效: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称为失效。类型:(1)断裂。在机械载荷或应力作用下(有时还兼有各种热、腐蚀等因素作用),使物体分成几个部分的现象,通常定义为固体完全断裂,简称断裂。静力拉断、疲劳断裂。(2)变形。由于作用零件上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使零 1 1PN PB ≤2 sin sin * α α mz m h a ≤ α 2* min sin 2a h z = )]cos(1[212δδπt h s -=)sin(2112δδπδωπt t h v =)cos(2122122δδπ δωπt t h a =

中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整理笔记

中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整理笔记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2、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经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她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3、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措施。 4、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5、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沛西能;3、心里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 2、古代社会的教育; 3、近现代教育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研究任务: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未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2、教育学的发展 萌芽阶段: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教学方法又称“产婆术”。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 柏拉图: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她的代表作《理想国》中。“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秉承柏拉图的理性说。 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学理论著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1、培根:英国;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 2、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1632《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泛智教育”;“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3、卢梭: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4、康德: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5、佩斯泰洛奇: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6、洛克:提出“白板说”。 7、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主要观点: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6版)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齿轮传动【圣才出品】

第11章齿轮传动 11.1复习笔记 【通关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及标准直齿锥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和强度计算。学习时需要掌握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分析及计算、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计算载荷及参数选择,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针对三种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由于计算难度较大,通常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方式考查其中的重难点,比如设计计算中,许用应力的计算和选取,齿轮的受力分析等。复习本章时不应以计算为重点,需理解记忆其中要点。 【重点难点归纳】 一、轮齿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准则 1.轮齿的失效形式(见表11-1-1) 表11-1-1轮齿的失效形式

2.齿轮设计计算准则 (1)对于闭式齿轮传动,必须计算轮齿弯曲疲劳强度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对于高速重载齿轮传动,还必须计算其抗胶合能力。对于一般的传动,选择恰当的润滑方式和润滑油的牌号和粘度。 (2)对于开式传动,只需计算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以免轮齿疲劳折断。 二、齿轮材料及热处理(见表11-1-2) 表11-1-2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三、齿轮传动的精度 1.误差对传动的影响 (1)影响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2)影响传动的平稳性; (3)影响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2.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 齿轮的精度按国家标准规定,可分为13个精度等级:0级最高,12级最低。常用的是6~9级精度。 四、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见表11-1-3) 表11-1-3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

五、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见表11-1-4) 表11-1-4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最新整理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教育及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概述(P3)※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2、狭义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及教学组织的规范) 3、更狭义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德育) 二、教育的要素(P3-P4)※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教育者的基本特征:主体性目的性社会性 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受教性(受教性是人的身心发展和动物的省心发展的本质区别)。 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4、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来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及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作用及联系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使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 三、教育的形态 含义:由教育三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 (一)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非制度化的教育及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没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生产及生活高度一体化(人类学校教育以前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促进人类教育文明的发展。 (二)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来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特点: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

《综合素质》重点笔记(打印)资料

《综合素质》重点笔 记(打印)

《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4)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有:(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2)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 (3)举行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 方法有:(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素养) (2)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3)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根据要求和素质教育观念进行分析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 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观 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人的劳动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学生观的思想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 (1)学生是完整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需要尊重 (4)学生都有潜力 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从身心健康发展,主体性发展,中学生社会文化发展三个方面 身心健康发展:生理心理健康的成长,生理心理健康得到社会的实现 主体性发展: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需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主体性发展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 社会文化发展:主要涉及到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间歇运动机构)

第6章 间歇运动机构 6.1 复习笔记 主动件连续运动(连续转动或连续往复运动)时,从动件做周期性时动、时停运动的机构成为间歇运动机构。 一、棘轮机构 如图6-1所示,机构是由棘轮2、棘爪3、主动摆杆和机架组成的。 运动原理:主动棘爪作往复摆动,从动棘轮作单向间歇转动。 优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动可靠、棘轮轴每次转过角度的大小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节。 缺点:工作时有较大的冲击和噪音,运动精度较差。 因此棘轮机构适用于速度较低和载荷不大的场合。 棘轮机构按结构形式分:齿式棘轮机构和摩擦式棘轮机构;按啮合方式分:外啮合棘轮机构和内啮合机构;按运动形式分:单动式棘轮机构、双动式棘轮结构和双向式棘轮机构。 图6-1 棘轮机构 1.棘爪工作条件 在工作行程中,为了使棘爪能顺利进入棘轮的齿底,应满足: 90α?>?+-∑ 其中,α为棘齿的倾斜角,?为摩擦角,∑为棘爪轴心和棘轮轴心与棘轮齿顶点的连线之间的夹角。 为了使传递相同的转矩时棘爪受力最小,一般取90∑=?,为保证棘轮正常工作,使棘爪啮紧齿根,则有: α?> 2.棘轮、棘爪的几何尺寸计算 选定齿数z 和确定模数m 之后,棘轮和棘爪的主要几何尺寸计算公式如下: 顶圆直径 D m z =; 齿高 0.75h m =; 齿顶厚 a m =; 齿槽夹角 6055θ=??或; 棘爪长度 2=L m π。

二、槽轮机构 如图6-2中所示,该机构是由带圆销的主动拨盘1、带有径向槽的从动槽轮2以及机架组成的。其中,拨盘和槽轮上都有锁止弧:槽轮上的凹圆弧、拨盘上的凸圆弧都是起锁定作用。 工作特点:拨盘连续回转,当两锁止弧接触时,槽轮静止;反之槽轮运动,实现了将连续回转变换为间歇转动。 特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可靠、机械效率高,能平稳地、间歇地进行转位。因槽轮运动过程中角速度有变化,存在柔性冲击,因此不适合高速运动场合。 图6-2 槽轮机构 运动特性系数τ:槽轮每次运动的时间m t 对主动构件回转一周的时间t 之比,有: m 2 = 2-= t z t z τ 其中,z 为槽数,是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 为保证槽轮机构运动,其运动特性系数τ大于零,根据上式可得z ≥3,一般取z=4-8。上式表明,这种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τ总小于0.5,为得到τ大于0.5的槽轮机构,设拨盘上均匀分布的圆销数目为K ,则运动特性系数: (2) 2K z z τ-= 三、不完全齿轮机构 如图6-3所示,在主动齿轮只做出一个或几个齿,根据运动时间和停歇时间的要求在从动轮上做出与主动轮相啮合的轮齿。其余部分为锁止圆弧。当两轮齿进入啮合时,与齿轮传动一样,无齿部分由锁止弧定位使从动轮静止。

语文基础知识笔记整理

诗歌主题: 大类别:1.男人在外面流浪 ①送别诗:朋友间的友情,对家乡的怀念,借此说官运不通 ②山水诗:纵情山水,对大自然的讴歌,借此说对官场的厌倦 ③田园诗:田园中的安逸,劳动的乐趣,归隐思想 2.男人在外面打仗 ①边塞诗:边塞的风光,将士的勇敢,战争的惨烈 ②战争诗:(基本同上),对战争的反思 3.男人没事干(想象) ①怀古诗:借古讽今,吊古伤怀,抒发历史的沧桑感 ②说理诗:说明一个道理(说理诗只存在于宋代及以后) ③抒情诗一(借景):借助一个景色抒发情感 ④抒情诗二(借事):借助一个事件说明一个观点或态度 ⑤抒情诗三(借物):借助一个景物抒发一种情感或者人生观 ⑥抒情诗四(借人):借助一个人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4.女人在家里惆怅 ①思夫: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②闺怨:对爱情婚姻不如意的怨恨和伤感 诗歌风格: 风格分类:1.最粗线条 ①雄浑阔达(辛弃疾、黄庭坚)、豪放旷达(苏轼)、沉郁顿挫(杜甫):雄浑豪放、景色壮阔、感情沉厚…… ②慷慨悲壮(陆游、岳飞):悲壮、沉重…… 2.粗线条 ①平实质朴(陶渊明、白居易、元稹):明白畅晓、多用口语 3.细线条 ①清新雅致(王维、前期李清照):清新自然 ②含蓄隽永(柳永、秦观、温庭筠):委婉含蓄 ③绚丽/浪漫飘逸(李白):华美绚丽、多姿多彩 4.最细线条 ①缠绵哀婉(李商隐、李清照):笔调婉约、凄美 常用特殊含义词汇: 冰雪————品行高洁 月亮————思乡 柳树————谐音"留",留恋,送别,伤怀 蒲—————分手之处 芭蕉————凄苦 梧桐————孤独 梅花————人品高洁(这个概念在唐以后)、春天的含义 菊花————孤傲 松柏————坚贞 羌笛————西北的荒凉,边塞思乡之情 春—————与爱情、青春有关 春水————愁绪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笔记新颖整理2018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教育学与教师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分三类: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二)“教育”的词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三乐也”(最早使用“教育”一词);《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庸》说“修道之谓教”;《荀子·修身》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长善救失原则的出处) (三)“教育”的的定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学习者学习实践的对象主体 2、受教育者:即学习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以学习为主要职责的人,是教育过程中学习实践的主体和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是教育容和教育形式的统一。 三、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 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代表人物:朱熹、 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 法国教育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生物起源论 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产生的社会现象。 3、心理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贤江。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笔记

1.低副:面接触,包含转动副和移动副。2个约束,1个自由度。 2.高副:点或线接触,例如凸轮副,齿轮副等。1个约束,2个自由度。 3.机构=原动件+机架+从动件+运动副;构成运动机构的条件:原动件+机架。 4.平面机构自由度:F=3n-2Pl-Ph 例1—2 f=3*7-2*8-1=2 注意*习题1—4考点。 5.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1).F>0;(2)F等于原动件个数。 6.平面连接机构是由若干构件用(低副)连接而成的,又称低副机构。 7.铰链四杆机构分类: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8.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必要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最短杆为连架杆=曲柄摇杆;最短杆为机架=双曲柄;最短杆为连杆=双摇杆。 9.无论作用力多大,都不能推动曲柄转动,机构的这种位置成为止点,亦称死点。往复运动构件为主动件的机构,通常有止点。 10.习题2—1 11.凸轮机构:一种常用高副机构,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优点:结构简单,紧凑;从动件易于实现较复杂的运动。 缺点:加工比较困难,高副接触,易磨损,多用于传递动力不大的场合。 11.凸轮机构的分类: 按形状分:盘形凸轮,圆柱凸轮;按从动件形状分:顶尖从动件(易磨损,低速 ),滚子从动件(滚动摩擦,耐磨损,承受载荷大),平底从动件(受力平稳,润滑良好,高速)。 12.齿轮机构类型:平行轴传动,相交轴传动,交错轴传动。 13.渐开线:一直线沿一圆作纯滚动时,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轨迹。 14.渐开线特性:发生线沿基圆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圆弧长度;发生线为渐开线的法线;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渐开线齿廓上点k的法线与该点的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是该点的压力角;基圆内无渐开线。 15. 16.一对渐开线齿轮正确的啮合条件:两齿轮分度圆上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 17.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实际啮合线段大于等于齿轮的法向齿距。 18.正常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a=20°,ha*=1,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z=17. 19.斜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模数及压力角分别相等,螺旋角匹配。斜齿轮传动平稳性好,承载能力强。 20.基本参数通常取圆锥齿轮大端的参数为标准参数。 21.一对直齿圆锥齿轮传动正确啮合条件:两齿轮大端的模数相等,压力角相同,两齿轮的锥距相等。 22.习题4—6,4—7 23.轮系分类: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 24.自由度为1的轮系是行星轮系;自由度为2的轮系为差动轮系。 25.习题5—1,5—5,5—6,5—7 26.间歇运动机构:将原动件的连续运动转化为从动件周期性运动和停歇的机构。 27.棘轮机构组成:摇杆,棘爪,棘轮,止动棘爪,扭簧,弹簧。 28.机械平衡分类:回转体平衡(刚性,挠性),机构的平衡。 29.带传动的组成: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传动带轮;摩擦型带传动分类:平带传动,V带传动,多楔带传动,圆形带传动;普通V带分Y,Z,A,B,C,D,E七种;窄V带分SPZ,SPA,SPB,SPC. 30.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传动带张紧在两个带轮上,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摩擦力来传递 1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 整理(总1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 一、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 1.道德是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特殊行为规范。 2.职业道德的特点:行业性,连续性,实用性及规范性,社会性和时代性。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 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5.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2)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钻研业务;(3)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人;(4)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注:职业守则没有对职业目标进行要求 6.职业的本质是承担特定的社会责任;职业的目的是获取报酬。 二、医学基础 1.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 2.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3.人体九大系统: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感觉器官。 4.两次生长发育高峰:婴儿期和青春期。 5.孕期生理性贫血:是指孕期血浆容积和红细胞增加程度不一致,导致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 比容和红细胞计数均下降,形成血液的相对稀释的现象。 6.孕早期和孕末期≤110g/L,孕中期≤105g/L。 7.孕期体重增加孕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20%,孕期体重增加7~8kg为宜;孕前体重正常,不计 划哺乳,孕期增重10kg为宜;孕前体重正常,计划哺乳,孕期增重12kg为宜;青春期怀孕或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孕期增重14~15kg;双胎妊娠女性,孕期体重增加目标18kg。 8.初乳是指分娩后5天内分泌的乳汁,含有多种抗体。哺乳前6个月平均每天泌乳量为750ml。 9.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 10.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3.6+(月龄-6)×0.5 11.2岁后体重kg=年龄×2+8(出生体重约为3.2kg) 12.新生儿身长50cm 13.1岁时75cm 14.2岁后身长cm=年龄×7+75 15.20颗乳牙出齐不应迟于2.5岁。6岁左右开始萌出恒牙。 16.孕妇的生理特点:(1)内分泌改变雌孕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2)消化功能改变胃 排空延迟、早孕反应、营养素吸收量增加。(3)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改变孕期生理性贫血。(4)肾功能改变有效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率过滤增加,妊娠尿糖。(5)孕期体重增加。 17.老年人的生理特点:⑴代谢功能降低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老年人的基础代谢降低 15%~20%。⑵消化系统功能减退⑶体成分改变瘦体组织减少而脂肪组织增加,A肌肉萎缩。B. 身体水分减少。C.骨矿物质减少,骨质疏松。⑷器官功能改变 A.肝肾功能降低B.胰腺分泌功能下降。C.免疫功能下降。D.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升高。 三、营养学基础 1.五大类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 2.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约增加13%。 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四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RNI=EAR+2SD 4.营养素的功能: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调节生理功能。 5.1kcal=4.184kJ 1kJ=0.239kcal 6.1kcal指1kg纯水的温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 7.食物的热价:亦称能量系数,指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1g碳水化合物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_全书笔记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中外教育名言 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 ③教育是发展健全的个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4.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泰洛齐 5.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思想家康德 2:教育的概念 ①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②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 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③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 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识的。 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5.学校教育的产生 1.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2.我国经考证的最早学校在殷朝。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周朝的乡学分为:塾痒序校 3.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 4.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 5.欧洲封建社会教育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术)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6.学校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①社会劳动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 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②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容 ③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7奴隶社会教育的出现的条件表现: ①经济上,由于铁质工具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②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③文化上,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8.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 ①教育的非独立性②教育的原始性③教育的平等性和普及型 9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学校轻视体力劳动轻视生产经验的传授 ②学校教育为奴隶主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是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③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