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练习题与答案.doc

(完整版)《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练习题与答案.doc

(完整版)《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练习题与答案.doc
(完整版)《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练习题与答案.doc

《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练习题与答案

一、填空

1. 数字的舍入规则是:大于

5 时 ;小于 5 时 ;恰好等 于 5 时,采用 的原则。入 ;舍;奇进 偶不进

2. 被测量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下的真实数值叫作

。 真值

3.

是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核心,其作用是产生频 率范围连续可调 、稳定的低频正弦波信号。主振电路

4. 模拟式电压表是以

的形式来指示出被测电压 的数值。 指示器显示

5. 若测量值为 196,而实际值为 200 ,则测量的绝对误差

为 ,实际相对误差为

- 4 , -2% 6. 使用偏转因数

10mV / div

的示波器测量某一正弦信号,探极开 关置于“× 10”位置,从屏幕上测得波形高度为

14div ,可知该 信号的峰值为 ,若用电压表测量该信号,其指示值

为 。 0.7V , 0.5V

7. 若设被测量的给出值为

X ,真值为 X

0 ,则绝对误差 X

;相对误差

。XXX 0

X X 0 100%

X

X 0

X 0

或者

8. 所示为一定的触发“极性” (正或负) 和“电平” (正或负)时示波器上显示的正弦波形,可判断触发 类型为 极性、 电平触发。正

9. 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中电流的读取是通 过将电流加在 电阻上转换 成 ,然后再加到示波管的偏转板上 的。取样 电压

10. 电子计数式频率计的测频准确度受频率计的 误差和 误差的影响。时基频率 1量化 11. 在交流电子电压表中,按检波器响应特性的不同,可将电 压表分为 均 值电压表, 峰 值电压表和 有效 值电压表。

12. 若要在荧光屏上观测正弦波,应将电压加到垂直偏

转板上,并将电压加到水平偏转板上。正弦波( 或被测电压 )扫描

13. 被测量的测量结果量值含义有两方面,即__数值 ______ 和用于比较的____ 单位 ___名称。

14.通用示波器结构上包括__水平通道( Y 轴系统) __、 __X 通

道( X 轴系统)_和 __Z 通道(主机部分)_三个部分。

15.用模拟万用表电阻挡交换表笔测量二极管电阻两次,其中

电阻小的一次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___ 正(阳) __极。

16.数字万用表表笔与模拟万用表表笔的带电极性不同。对数

字万用表红表笔接万用表内部电池的____ 正 ____ 极。

17. 对以下数据进行四舍五入处理,要求小数点后只保留 2 位。

32.4850=__32.48_ ;200.4850000010=___200.49_____ ____ 。

18. 相对误差定义为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19. 电子测量按测量的方法分类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三种。

20.为保证在测量 80V 电压时,误差≤± 1%,应选用等于或优于

_0.5_ 级的 100V 量程的电压表。

21. 示波器为保证输入信号波形不失真,在Y 轴输入衰减器中采用 __RC 分压 _ 电路。

22. 电子示波器的心脏是阴极射线示波管,它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组成。

23. 没有信号输入时,仍有水平扫描线,这时示波器工作在__ 连续扫描 __ 状态,若工作在 _触发扫描 _状态,则无信号输入时就

没有扫描线。

24.峰值电压表的基本组成形式为__检波-放大 __ 式。

25. 电子计数器的测周原理与测频相反,即由被测输入信号控制主门开通,而用晶体振荡器信号脉冲进行计数。26.某测试人员在一项对航空发动机页片稳态转速试验中,测

得其平均值为20000转/分钟(假定测试次数足够多)。其

中某次测量结果为20002转/分钟,则此次测量的绝对误差

△ x = __2转/分钟__,实际相对误差=__0.01%____ 27.指针偏转式电压表和数码显示式电压表测量电压的方法分

别属于______测量和______测量。模拟,数字

28. 在测量中进行量值比较采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________

和 ________ 。

间接比较,直接比较

29. 电子测量的特点有:测量频率范围宽、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易于实现测

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测量仪器智能化。

仪器量程宽,测量准确度高,测量速度快,易于实现遥测

30. 将 15.36 和 362.51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后为_ 15.4,

3.63 102____.

31.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可将它们分为系统误差,随

机误差,疏忽误差。

32.示波管由 _电子枪 ___、偏转系统和荧光荧三部分组成。

33.示波器荧光屏上,光点在锯齿波电压作用下扫动的过程称

为 ____ 。扫描

34、调节示波器“水平位移”旋钮,是调节____ 的直流电位。

X偏转板

35.欲在 x=10cm 长度对频率为 100Hz 的信号显示两个完整周期

的波形,示波器应选择的扫描速度为_____ 。 2ms/cm

36.取样示波器采用 ___非实时 _取样技术扩展带宽,但它只能观

测 __重复 _信号。

37.当示波器两个偏转板上都加_____ 时,显示的图形叫李沙育

图形,这种图形在_____ 和频率测量中常会用到。正弦信号相位

38. 示波器的“聚焦”旋钮具有调节示波器中________ 极与

________ 极之间电压的作用。第一阳( 或 A1)第二阳(或A2,或 G2)

39、双扫描示波系统,采用 A 扫描输出________ 波,对 B 扫描触发,调节________ 来实现延迟扫描的延时调节。锯齿延迟

触发电平

40.用一只 0.5 级 50V 的电压表测量直流电压,产生的绝对误

差≤± 0.25

伏。

41. 用峰值电压表测量某一电压,若读数为1V,则该电压的峰

值为 1.41 伏。

42、采用某电压表(正弦有效值刻度)测量峰值相等(Vp=5V)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发现读数相同,则该表为____ 检波方式,读数____ 。峰值 3.53V

43. 均值电压表的工作频率范围主要受_______ 的限制,而灵敏

度受放大器 _______ 的限制。宽带放大器带宽内部噪声44. 在 150Ω的电阻上测得其电压电平为+20dBv 其对应的功率

电平应为 +26dBm 。

45. 某数字电压表的最大计数容量为19999 ,通常称该表为

________ 数字电压表;若其最小量程为0.2V ,则其分辨力为

________ 。四位半 , 10 μV

46.DVM 测量系统输入端采取的措施,是提高CMR的行之

有效的方法。浮置

47.电子计数器的测频误差包括 ____ 误差和 ____ 误差。±1 量化、

标准频率

48.频率计除测频测周外,扩展功能有测频率比、测时间间隔、

测相位差自检。

49 .在测量周期时的主要误差有:____ 和 ____ 。通用计数器采用较小的 ____ 可以减小±1 误差的影响。量化误差、标准

频率误差、时标

50 .在测量周期时,为减少被测信号受到干扰造成的转换误差,

电子计数器应采用____ 测量法。多周期

51 .采用电子计数器测频时,当被计数频率一定时,增大闸门

时间 _可以减小±1 误差对测频误差的影响;当闸门时间一定

时,被计数频率越低,则由±1误差产生的测频误差越大。

52 .在进行频率比测量时, 应将频率较低的信号加在 B 通道,取出一个周期作为计数的闸门信号,将频率较高的信号加在 A 通道,作为被计数的脉冲。

53 .一个信号源频率实际值和其标准值的相对偏差定义为____ , 而把信号源频率变化的不确定性定义为____ 。频率准确度、

频率稳定度

二、判断 1. 在测量结果的数字列中,前面的“0”都是有效数字。×

2.低频信号发生器的特点是频率调节方便,可调范围宽,波

形失真小,但频率不太稳定。×

3.数字式电压表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校正,校正包括调零和

校准两方面。√

4.探极的作用是对被测信号进行必要的衰减。×

5. 偏转灵敏度的倒数称为偏转因数,单位是V/cm 或是 V/div 。√

6.双踪示波器中电子开关的转换频率远大于被测信号的频率

时,双踪显示工作在“交替”方式(× )

7.常用电工仪表分为± 0.1 、±0.2 、±0.5 、±1.0 、±1.5 、±2.5 、±5.0 七级。 ( √ )

8.扫描发生器是示波器垂直通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9.延迟线是示波器垂直通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10.狭义的测量是指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个数而进行的实验过

程(×)

11.基准用来复现某一基本测量单位的量值,只用于鉴定各种

量具的精度,不直接参加测量(√)

12. 绝对误差就是误差的绝对值(×)

13. 通常使用的频率变换方式中,检波是把直流电压变成交流

电压(×)

14.某待测电流约为 100mA 。现有两个电流表,分别是甲表:

0.5 级、量程为 0~400mA ;乙表 1.5 级,量程为 0~100mA 。则用甲表测量误差较小。(×)

15.从广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科学技术为手段而进

行的测量,即以电子科学技术理论为依据,以电子测量仪器和

设备为工具,对电量和非电量进行的测量。(√)

16.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应使被测量的数值尽可能地在仪表满

量程的 2/3 以上。(√)

17.双踪示波器中电子开关的转换频率远大于被测信号的频率

时,双踪显示工作在“交替”方式。( × )

18.示波器的电阻分压探头一般为100∶1分压,输入阻抗很高,

一般用来测量高频高电压。( × )

19.用示波器测量电压时,只要测出 Y 轴方向距离并读出灵敏度即

可(× )

20. 电子示波器是时域分析的最典型仪器。(√)

21.用示波法测量信号的时间、时间差、相位和频率都是以测

量扫描距离 D 为基础的。(√)22.对双积分式DVM来说,串模干扰的最大危险在低频。(√)

23.数字电压表的固有误差由两项组成,其中仅与被测电压大

小有关的误差叫读数误差,与选用量程有关的误差叫满度误

差。(√ )

24.峰值电压表按有效值刻度,它能测量任意波形电压的有效

值。(× )

25.有效值电压表适应于周期性非正弦波的电压测量,其电压

刻度与被测电压波形无关。(√)

26.双斜式 DVM中,其平均特性可以抑制共模干扰影响。(√ )

27. 双积分式 DVM中变换结果与积分器积分元件 RC有关,但其积分

器线性不好也不会引起测量误差。(×)

28.对于双积分式 DVM,对输入信号积分的时间只有等于工频

( 50Hz)的周期时,才能抑制工频干扰。(×)

29.一个频率源的频率稳定度愈高,则频率准确度也愈高。(×)

30.当被测频率大于中界频率时,宜选用测周的方法;当被测

频率小于中界频率时,宜选用测频的方法。(√)

31. 当计数器进行自校时,从理论上来说不存在±1 个字的量化误

差。(√ )

32. 在测量低信噪比信号的周期时, 计数器通常采用周期倍乘, 这主要是为了克服±1 误差的影响。 ( × )33. 用计数器直接测周的误

差主要有三项:即量化误差、触发误差以及标准频率误差。

(√ )

34. 标准频率的相对不确定度应该比±1误差引起的测频误差

小一个量级。(√)

三、单项选择

1.在实际测量中,选择何种测量方法,主要取决于(D)等因素。

A. 所用仪表价格的高低

B. 使用仪表的要求和对误差的要求

C. 所用仪表价格的高低和使用的便利程度

D. 测量方法使

用的便利程度和对误差的要求

2.系统误差越小,测量结果( A ) A. 越准确 B. 越不准确C. 越不一定准确 D. 与系统误差无关

3.要准确测量电压,要求(B)A.电压表的量程等于或大

于被测电压的最大值 B. 电压表的量程大于被测电压的最大值

C. 电压表的量程等于被测电压的最大值

D. 电压表的量程小于

被测电压的最大值

4.示波器的核心部件是(A) A. 示波管 B. 电源 C. X 偏转板 D. Y 偏转板

5.如果示波管偏转板上不加电压,则荧光屏上会出现( A )A. 中间一亮点 B. 中间一水平线 C. 中间一垂直线 D. 满屏亮

6.为做好电子测量仪器的日常维护,错误的是( D )

A. 禁止使用湿布抹擦仪器

B. 使用吹风筒经常给仪器吹气通

C. 远离酸、碱性物质

D. 经常将仪器搬到太阳底下晒,使其干

7.模拟式电压表的表头是按正弦波(C)定度的。 A. 峰值 B. 平均值 C. 有效值 D. 峰-峰值

8.数字式万用表的( B )A. 红表笔与表内电池的正极相连,

黑表笔与表内电池的负极相连 B. 黑表笔与表内电池的正极相

连,红表笔与表内电池的负极相连 C. 红表笔与表内电池不相

连,黑表笔与表内电池不相连 D. 两表笔与表内电池短路

9.偏转因数越大,说明偏转板的( B )

A. 灵敏度越高

B. 灵敏度越低

C. 准确度越高

D. 准确度越低

10.( B )不是直接测量被测量,而是测量与被测量有函

数关系的其它量,然后利用函数等式计算出被测量。A、直接测量法; B、间接测量法;C、组合测量法; D、以上都不对。

11.用示波器李沙育图形法测频率,在X-Y 显示方式时,如果

X 轴和 Y 轴分别加上正弦波信号,若显示的图形为一个向左倾

斜的椭圆,则 fy/fx ( 即 Y 轴信号频率与X 轴信号频率之比 ) 为: B、1﹕1

12.用示波器测量直流电压。在测量时,示波器的Y 轴偏转因数开关置于0.5V/div ,被测信号经衰减10 倍的探头接入,屏

幕上的光迹向上偏移 5 格,则被测电压为( A A、25V 13.要测量一个10V 左右的电压,手头有两块电压表,其中一

块量程为150V, 1.5 级,另一块为15V, 2.5 级,问选用哪一

块合适?( C )

A、两块都一样

B、 150V,1.5 级 C 、 15V,2.5 级 D 、无法进行选择

14.下列测量中属于电子测量的是( C ) A、用天平测量物体

的质量 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 C 、用数字温度计测量温

度 D、用游标卡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

15.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是( B )

A、用万用欧姆挡测量电阻 B 、用电压表测量已知电阻上消

耗的功率C、用逻辑笔测量信号的逻辑状态 D 、用电子计数器测量信号周期

16. 交流电压表都按照正弦波电压( C ) 进行定度的。 A. 峰值 B. 峰—峰值 C. 有效值 D. 平均值

17.在通用计数器测量低频信号的频率时,采用倒数计数器是

为了 D) A. 测量低频周期 B. 克服转换误差 C. 测量低频失真 D. 减小测频时的量化误差影响

18.调节示波器中 Y 输出差分放大器输入端的直流电位即可调

节示波器的( B) A.偏转灵敏度 B. Y轴位移 C.倍

率D.X 轴位移

19. 设示波器水平和垂直偏转灵敏度相同,在X、Y 输入端加的电压分别为 : VX=Asin( ωt+45 °) ,VY=Asinωt ,则荧光屏上

显示的 X-Y 图形是 ( C ) A. 圆 B. 椭圆 C. 斜线 D. 水平直线

20. 下列不属于测量误差来源的是 B )A 、仪器误差和(环境)影响误差 B 、满度误差和分贝误差 C 、人身误差和测量对象

变化误差 D 、理论误差和方法误差

21.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随机误差的。A(a) 绝对值和符号均发生变化(b) 绝对值发生变化,符号保持恒定(c) 符号发生变化,绝对值保持恒定(d) 绝对值和符号均保持恒

22. 通用示波器可观测( C )。 A: 周期信号的频谱;B:瞬变信号的上升沿 C: 周期信号的频率; D: 周期信号的功率

23. 在示波器垂直通道中设置电子开关的目的是____。A A: 实现双踪显示; B: 实现双时基扫描C: 实现触发扫描;D:实现同步

24.当示波器的扫描速度为20 s/cm 时,荧光屏上正好完整显

示一个的正弦信号,如果显示信号的 4 个完整周期,扫描速度

应为( A )。 A:80 s/cm ; B:5 s/cm ; C:40 s/cm ; D: 小于 10 s/cm

25.给示波器 Y 及 X 轴偏转板分别加

uy=Umsinωt,ux=Umsin( ωt/2),则荧光屏上显示( C )图形。A:半波;B: 正圆;C:横8字;D:竖8字

26.为了在示波器荧光屏上得到清晰而稳定的波形,应保证信号

的扫描电压同步,即扫描电压的周期应等于被测信号周期的

C 倍。 A: 奇数 B: 偶数 C: 整数;D:2/3

27.用示波器显示两个变量a 与 b 的关系时, a、 b 分别接在示

波器的Y、X 通道,显示图形为椭圆,则____ 。DA:a 与 b 同相,且幅度相同;B:a 与 b 相差 90°,且幅度一定相同;C:a 与 b 相差 90°,但其幅度不一定相同,其关系依x、 y 输入增益而定; D:a与b幅度、相位关系不能确定。

28. 在示波器上表示亮点在荧光屏上偏转1cm 时,所加的电压

数值的物理量是(B)

A:偏转灵敏度; B: 偏转因数; C: 扫描速度; D: 频带宽度29. 交流电压的波峰因素Kp 定义为 ____ 。 C

A: 峰值 / 平均值B: 有效值 / 平均值C: 峰值 / 有效值

D:平均值 / 峰值

30. 波形因素为______ 。BA: 平均值与有效值之比B: 有效值与平均值之比C: 峰值与平均值之比D: 峰值与有效值

之比

31. 设测量电压时的相对误差的,则其分贝误差[dB]=

____ 。 BA:B:C:D:

32.DVM 的固有误差表示为,其中第一项

称为 _。B

A: 满度误差B: 读数误差C: 量化误差D: 零漂误差33.交流电压 V(t) 的有效值的表达式为 _____ 。 DA:

B: C: D:

34. 一台 5 位 DVM,其基本量程为10V,则其刻度系数(即每个

字代表的电压值)为_____mv/ 字。 BA:0.01 B:0.1 C:1 D:10

35. 一台 5 位半 DVM,其基本量程为2V,则其刻度系数(即每

个字代表的电压值)为 _____mV/ 字。AA:0.01 B:0.1 C:1 D:10

36.DMM的串模抑制比定义为,其中和分别表示( A)。 A: 干扰电压峰值和由干扰电压引起的最大测量误差B: 干扰电压峰值和干扰电压平均值C: 干扰电压有效值和干扰电

压最大值D: 由干扰电压引起的平均测量误差和最大测量误差

37. 根据 dB 及 dBm的定义,当负载阻抗为____ 时, dB=dBm。 D A:75ΩB:150ΩC:300ΩD:600Ω

38.在双斜式积分 DVM中,积分过程可简述为____ 。 BA: 对被

测信号定斜率正向积分,对基准电压定时反向积分B: 对被测信号定时正向积分,对基准电压定斜率反向积分C: 对被测信号定时正向积分,对基准电压定时反向积分D: 对被测

信号定斜率正向积分,对基准电压定斜率反向积分

39. 一台位DVM,因有误差为,则在2V 量程上的满度误差为(C)。 A: ±1mV B: ±2mV

C:±0.1mV D:±0.2Mv

40. 用于电子计数器中的高精度晶体振荡器,通常采取了____ 措施。( C ) A. 精密稳压 B. 选择电路元件 C. 恒温或温补 D. 消除寄

生振荡

41.测频量化误差曲线和测周量化误差曲线交点处的频率,称

为( D )。 A.交点频率 B .临界频率 C .中心频率 D .中界频率

42. 欲测量一个标称频率的石英振荡器,要求测量准

确度优于,选用的计数器标准频率准确度和闸门时间

应为( C )。

A. ,;

B. ,;

C. ,;

D. ,。

43. 设计数器直接测周的分辨力为1ms,若采用多周期测量法,

欲将测周分辨力提高到1, 应选择的“周期倍乘”为( D )。

A.10 ;

B.102 ;

C.103 ;

D.104 。

44. 用计数器测频的误差主要包括:( B )A. 量化误差、触发

误差 B. 量化误差、标准频率误差 C. 触发误差、标准频率误

差 D. 量化误差、转换误差

45.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减小量化误差:( A )A. 测频时使用较

高的时基频率;B. 测周时使用较高的时基频率 C. 采用多周期测量的方法; D. 采用平均法

46. 用电子计数器测量某一频率为10KHz 的信号,其信噪比为

,利用下列哪种测量方案测量误差最小(已知计数

器标准频率误差)。( C )A. 测频,闸门时间1S;

B. 测周,时标 1ns

C. 周期倍乘N=1000 ,时标1μs ;

D. 周期倍乘N=10,时标0.1 μs

47.若 fx 表示频率实际值, f0 表示频率标称值,则频率准确度定义

为(A )。

( A)(B)(C)(D)

48. 调制域描述的是(B)之间的关系。A.时间-幅度;B时间-频率

C.频率-幅度;D.时间-相位

四、简答题

1.通用示波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通用示波器除电源和附

加设备外,主要包括垂直通道(Y 轴系统)、水平通道(X 轴系统)和示波管三部分。

2. 简述模拟式交流电压表表头的刻度特性。模拟式交流电压表

根据不同的检波特性,将获得的交流电压的均值、峰值或有效

值,均按照正弦电压的有效值刻度( 4 分),因此只在测试正

弦电压时可从表头直接读取有效值,而其它交流波形的有效值

应经过换算取得( 2 分)

3. 双积分型A/D 转换器有何优缺点?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转换准确度高以及对元件参数稳定性要求不高,缺点是测量速率

太低。

4.误差的来源分哪几个方面?主要是哪个?来源于①仪器误

差、②人差、③环境影响误差、④测量方法误差(各 1 分);主要来源是仪器误差( 2 分)。

5. 列举 3 种常见的引起电子仪器发生故障的原因。A.电子元器件失效; B.电路连接故障; C.电路失调故障; D.漏电; E.屏蔽不良。

6.选择低频信号发生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6 分 ) 首先应注意它的频率范围是否满足测试需要,其次应注意输出阻抗和输出

功率与被测电路是否匹配,最后应注意它的非线性失真是否在允

许的范围。 (6 分 )

7. 灰尘和潮湿会导致仪器出现什么故障现象?(4 分 ) 可能导致

绝缘体表面导电,引起漏电、高压放电或经空气电晕放电,使

整机噪声增大或工作不稳定,以至不能正常工作。(4 分)

8.叙述测量的定义。测量是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

的实验过程,广义地讲,测量不仅对被测的物理量进行定量的

测量,而且还包括对更广泛的被测对象进行定性、定位的测量。

9.用示波器观测

正弦波时,荧光

屏上得到如图所

示波形,试分析

示波器哪个部分工作不正常?

答案: (1) 为扫描锯齿波线性度不好;(2)Y放大器引入失真,

出现削顶,产生截止失真;(3) 有扫描回线,增辉电路工作不

正常。

10.简述通用示波器 Y 通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及作用。示波器的

垂直通道主要由探极、衰减器、前置放大器、延迟级、输出放大器等组成。垂直通道的主要作用是:对被测量信号进行适当

的放大后,加于示波管的垂直偏转板上以控制电子束的垂直偏

转。垂直通道的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测量信号的观测结果

的精确度,这些性能主要有:足够宽的频带宽度、较高灵敏度、小

的上升时间、很小的非线性失真等。

11.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如

何?(2 分)

答: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主要组成部及各部分作用: ( 1)基极阶梯波信号发生器:提供必要的基极注入电流。( 2)集电极扫描电压发生器:提供从零开始可变的集电极电源电压。(3)同步脉冲发生器:用来使基极阶梯信号和集电极扫描电压保持

同步,使其正确稳定地显示图形( 4)测试转换开关:当测试

不同接法和不同类型的晶体管特性曲线和参数时,用此开关进

行转换。( 5)放大器和显示电路:用以显示被测晶体管的特

性曲线,其作用原理和电路形式与普通示波器基本相同,所以

也可用普通示波器代替。(6)电源:为各部分电路提供电源

电压。

12. 频率特性的测量有哪些方法?各有何特点?答:(1) 点频法。点频法的优点是测量时不需要特殊仪器,测量准确度比较

高,能反映出被测网络的静态特性,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操作繁

琐、工作量大、容易漏测某些细节,不能反映出被测网络的动态

特性。( 2)扫频法。扫频测量法的测量过程简单,速度快,也

不会产生测漏现象,还能边测量边调试,大大提高了调试工作效

率。扫频法反映的是被测网络的动态特性,测量结果与被

测网络实际工作情况基本吻合,这一点对于某些网络的测量尤为

重要,如滤波器的动态滤波特性的测量等。扫频法的不足之

外是测量的准确度比点频法低。

13 对电压测量有哪些基本要求?答:对电压测量的基本要求:

(1)频率范围宽;( 2)测量电压范围广;( 3)输入阻抗高;(4)测量精度高度;( 5)抗干扰能力強。

五、计算题

1. 被测电压为8V,现有两只电压表,一只量程为10V,准确度

为 1.5 级,另一只量程为 50V,准确度为 1.0 级。试问选用哪只电压

表测量较准确?为什么?

表一:△ x = 1.5 %× 10= 0.15V 表二:△ x = 1.0 %× 50= 0.5V 选用表一测量较准确。

2.DT-830型数字式万用表的量程有:200mV、 2V、 20V、 200V、1000V ,当用200V 量程挡测量

3.6V 的手机电池是否合适?应

采用什么量程挡来测量较合适?

不合适,应采用20V 量程挡来测量较合适。

3. 已知示波器的偏转因数为0.5V/div ,时基因数为 0.1ms/div ; 被测信号为正弦波,经探极“×10”挡接入示波器。测得屏幕

上该信号的波形总高度为8div ,一个周期为 5div ,试求被测

f

1

2kH Z

信号的频率 f 、振幅 Up 、有效值 U 。

0.1ms/ div

5div 振幅

U p

8div

0.5V / div 10 20V

2

U

U P

10 2V

2

有效值

4. 运算: 2.365 + 1

5.78 + 4.51 + 7.3 2.365 + 15.78 + 4.51 + 7.3 ≈ 2.36 + 15.78 + 4.51 + 7.3 ≈ 29.95 ≈ 30.0 5. 要在屏幕上显示出频率为 2000HZ 的正弦电压的 4 个周期波 形,试求连续扫描的频率为多少?根据

T X

nT Y

所以

f x

1 f y

nT y

500H Z

n

6. 测量两个电压,分别得到它的测量值 9V ,101V ,它们的实际 值分别为 10V 、 100V ,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解:绝

U 1

U 1x U 1A (9 10) 1V

对误差: U 2

U 2 x

U

2 A

(101 100) 1V 相对误差:

U 1

100% 1

10%

A1

U 1A 10 100%

U 2 100% 1

1%

A 2

U 2 A 100%

100

7. 用双踪示波器观测两个同频率正弦波

a ,

b ,若扫描速度为 20μ s/cm ,而荧光屏显示两个周期的水平距离是 8cm ,问:( 1) 两个正弦波的频率是多少?

( 2)若正弦波 a 比 b 相位超前 1.5cm ,那么两个正弦波相差为

多少?用弧度表示。答案:频率:

相差 :

8. 已知示波器的灵敏度微调处于“校正”位置, 灵敏度开关置 于 5V/cm ,倍率开关为“× 5”。信号峰峰值 5V ,试求屏幕上 峰与峰之间的距离。如果再加上一个 10: 1 的示波器探头,结 果又是多少?答案:不考虑倍率开关时,

cm ,由

于倍率开关为“× 5”,屏幕上波形偏转增大 5 倍,所以屏幕

上峰与峰之间的距离为

cm 。如果采用探头,对输

入有 10 倍衰减,输入示波器的电压减小10 倍,相应屏幕上峰

与峰之间的距离减小10 倍,即cm

11.双斜积分式 DVM基准电压 Vr=10V ,第一次积分时间

T1=100ms,时钟频率 f0=100kHz ,问:( 1)该 DVM为多少位的电压表?( 2)该 DVM的分辨力为多少?( 3) DVM显示出 T2 时间内的计数值 N2=5600 ,问被测电压 Vx=? 答案:

( 1),故DVM为四位(2)分辨力

( 3)

12. 一台 DVM,准确度为,温度系数为

,在室温为 28℃时用 2V 量程档分别测量2V 和 0.4V 两个电压,试求此时的示值相对误差。答案:

13.基本量程为 10.000V 的四位斜坡电压式 DVM中,若斜坡电压的

斜率为 10V/40ms ,问时钟频率应为多少?当被测直流电压

9.256v 时,门控时间及累计脉冲数各为多少?答案:

14. 用一台 5 位十进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选用0.1s的闸门时间。若被测频率为10KHz,则测频分辨力为多少?量化误差(相

对误差值)为多少?如果该计数器的最大闸门时间为10s ,则在显示不溢出的情况下,测量频率的上限为何值?

解:( 1)测量分辨率=( 1/0.1s )= 10Hz ( 2)在 0.1s 的闸门时间内的计数值为: 10KHz×0.1s =1000 ,则量化误差的相对值为: 1/1000 = 0.1 %( 3)为了显示不溢出,则在10s 的最大闸门时间内计得的值不能超过105 ,由此可得测量频率的上

限值为: 105/10s = 10KHz

15.欲用电子计数器测量一个fx=200Hz 的信号频率,采用测频

(选闸门时间为 1s)和测周(选时标为0.1 μs)两种方法。

( 1)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由±1误差所引起的测量误差;(2)从减少±1 误差的影响来看,试问fx在什么频率范围内宜采用

测频方法,什么范围宜采用测周方法?解:(1)测频时,在

1s 的闸门时间内对被测信号的计数值为:N= fx ×T=200Hz×1s =200 则量化误差为: 1/200 = 0.5 %测周时, N=1/ fx · T= 5

× 104,所以量化误差为:1/5 × 104= 0.002 %

( 2)为了确定是采用测频还是测周的方法,必须先得到采用

这两种方法的量化误差相等的点,即中界频率:式中: fst 为测频是选用的闸门时间的倒数;fct 为测周时选用

的频标信号的频率。代入数值可得:,因此当 fx 小于 3162.3Hz 时,宜选用测周的方法;当fx 大于3162.3Hz 时,宜选用测频的方法。

16. 用游标法测量一个时间间隔τ,假设 f1 领先 f2 且 f1 =10MHz,f2 = 10.001MHz 。经过100 个周期的追赶,两时标重合,求被测时间间隔τ 以及这种方法所能达到的最大分辨率。解:( 1)由于 f1 = 10MHz,则 T1= 1/10MHz = 100ns ;同理T2=

1/10.001MHz = 99.99ns 则被测时间间隔τ= 100×( 100 -99.99 )ns= 1ns 。( 2)最大分辨率为: 100ns - 99.99ns = 0.01ns =100ps 。

17. 用量程是10mA 的电流表测量实际值为8mA的电流,若读数是 8.15mA 。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I 、实际相对误差γA、示值相对误差γy和引用相对误差γm分别为多少?若已知该表

准确度等级S 为 1.5 级,则该表是否合格?(10 分)解:

I=8.15mA -8mA=0.15mA γA=( I/A) ×100%=(0.15mA/8mA)

×100%=1.875%

γy=( I/X) ×100%=(0.15mA/8.15mA) ×100%=1.841%

γm=(I/Xm) ×100%=(0.15mA/10mA) ×100%=1.5%因为

γm=S%=1.5%,所以该表合格。

18.用示波器测量某一方波信号频率。测量时将示波器扫描“微

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并且将扫描“微调”旋钮拉

出(即使扫描扩展10 倍)。当将“扫描”旋钮置于10ms/div 时,屏幕上刚好显示两个周期的波形(占8 格)。问该方波信号的频率是多少?(10 分)解: L=8 格 /2=4

格T=Dx·L/N=10×4/10=4 ms f=1/T=1/4=250Hz

19. 用量程是10 mA 的电流表测量实际值为8 mA 的电流,若读数是 8.15 mA ,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和引用相

对误差。 0.15mA 1.84% 1.5%

20. 已知示波器的时基因数为10ms/cm ,偏转灵敏度为1V/cm ,扫速扩展为10 ,探极的衰减系数为10 ﹕ 1,荧光屏的每格距离是 1cm。求:( 1)如果荧光屏水平方向一周期正弦波形的距离

为 12 格,它的周期是多少?

( 2)如果正弦波的峰峰间的距离为 6 格,其电压为何值?

12ms Vp-p = 60V

21.用一电子计数器测量 ?x=1MHz 的信号频率,当选定的闸门时间

分别为 1s 、0.1s 、10ms 时,计算由±1 个字的量化误差引起的测

频误差分别为多少?

±0.000001±0.00001±0.0001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doc

思考题与习题 1.一台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__________,斜率 C=___________。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3.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电刷没有放在几何中性线的位置上,试问此时电机正、反转时的输出特性是 否一样为什么 4. 根据上题 1 中已知条件,求该转速下的输出电流I a和空载输出电压U a0。 5.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电压与_________成严格的线性关系。 6.测速发电机转速为零时,实际输出电压不为零,此时的输出电压称为____________ 。 7.与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相比,直流测速发电机有何优点 8. 用作阻尼组件的交流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斜率_________,而对线性度等精度指针的要求是 次要的。 9.为了减小由于磁路和转子电的不对称性对性能的影响,杯形转子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通常是 () A.二极电机 B.四极电机 C.六极电机 D.八极电机 10.为什么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转子都用非磁性空心杯结构,而不用鼠笼式结构 11.异步测速发电机在理想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非线性同方向变化; C.成正比; D.非线性反方向变化 答案 1、.一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斜率 C=。 U a Ke n Cn =50 R a 1 R L C=50/3000= K e=C(1R a)= X (1+180/2000)= R L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答:直流测速发电机,当不考虑电枢反应,且认为励磁磁通、 R 和R 都能保持为常数时可认为其特性是线性的。

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 实验一:柏努利方程实验 1. 关闭出口阀,旋转测压管小孔使其处于不同方向(垂直或正对 流向),观测并记录各测压管中的液柱高度H 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各测压管旋转时,液柱高度H 有无变化?这一现象说明了什 么?这一高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在关闭出口阀情况下,各测压管无论如何旋转液柱高度H 无任何变化。这一现象可通过柏努利方程得到解释:当管内流速u =0时动压头02 2 ==u H 动 ,流体没有运动就不存在阻力,即Σh f =0,由于流体保持静止状态也就无外功加入,既W e =0,此时该式反映流体静止状态 见(P31)。这一液位高度的物理意义是总能量(总压头)。 (2) A 、B 、C 、D 、E 测压管内的液位是否同一高度?为什么? 答:A 、B 、C 、D 、E 测压管内的液位在同一高度(排除测量基准和人为误差)。这一现象说明各测压管总能量相等。 2. 当流量计阀门半开时,将测压管小孔转到垂直或正对流向,观 察其的液位高度H / 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各H / 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当测压管小孔转到正对流向时H / 值指该测压点的冲压头H / 冲;当测压管小孔转到垂直流向时H / 值指该测压点的静压头H / 静;两者之间的差值为动压头H / 动=H / 冲-H / 静。 (2) 对同一测压点比较H 与H / 各值之差,并分析其原因。

答:对同一测压点H >H /值,而上游的测压点H / 值均大于下游相邻测压点H / 值,原因显然是各点总能量相等的前提下减去上、下游相邻测压点之间的流体阻力损失Σh f 所致。 (3) 为什么离水槽越远H 与H / 差值越大? (4) 答:离水槽越远流体阻力损失Σh f 就越大,就直管阻力公式可 以看出2 2 u d l H f ? ?=λ与管长l 呈正比。 3. 当流量计阀门全开时,将测压管小孔转到垂直或正对流向,观察其的液位高度 H 2222d c u u = 22 ab u ρcd p ρab p 2 2 u d l H f ??=λ计算流量计阀门半开和 全开A 点以及C 点所处截面流速大小。 答:注:A 点处的管径d=(m) ;C 点处的管径d=(m) A 点半开时的流速: 135.00145 .036004 08.0360042 2=???=???= ππd Vs u A 半 (m/s ) A 点全开时的流速: 269.00145.036004 16.0360042 2=???=???= ππd Vs u A 全 (m/s ) C 点半开时的流速: 1965.0012 .036004 08.0360042 2=???=???=ππd Vs u c 半 (m/s ) C 点全开时的流速: 393.0012.036004 16.0360042 2=???=???= ππd Vs u c 全 (m/s ) 实验二:雷诺实验 1. 根据雷诺实验测定的读数和观察流态现象,列举层流和湍流临界雷诺准数的计算过程,并提供数据完整的原始数据表。 答:根据观察流态,层流临界状态时流量为90( l/h )

C语言练习试题和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是构成C语言程序的基本单位。 A、函数 B、过程 C、子程序 D、子例程 2.C语言程序从 C开始执行。 A) 程序中第一条可执行语句 B) 程序中第一个函数 C) 程序中的main函数 D) 包含文件中的第一个函数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 A、C语言程序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 B、在C语言程序中,要调用的函数必须在main( )函数中定义 C、C语言程序总是从main( )函数开始执行 D、C语言程序中的main( )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 4.下列关于C语言的说法错误的是(B )。 A) C程序的工作过程是编辑、编译、连接、运行 B) C语言不区分大小写。 C) C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选择、循环 D) C程序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 5.下列正确的标识符是(C)。 [i] t 6.下列C语言用户标识符中合法的是( B)。 A)3ax B)x C)case D)-e2 E)union 7.下列四组选项中,正确的C语言标识符是(C)。 A) %x B) a+b C) a123 D) 123 8、下列四组字符串中都可以用作C语言程序中的标识符的是(A)。 A、print _3d db8 aBc B、I\am one_half start$it 3pai C、str_1 Cpp pow while D、Pxq My->book line# 语言中的简单数据类型包括(D)。 A、整型、实型、逻辑型 B、整型、实型、逻辑型、字符型 C、整型、字符型、逻辑型 D、整型、实型、字符型 10.在C语言程序中,表达式5%2的结果是C。 A) B)2 C)1 D)3 11.如果int a=3,b=4;则条件表达式"a

化工原理思考题汇总

实验五,填料塔 1.风机为什么要用旁通阀调节流量? 答:因为如果不用旁通阀,在启动风机后,风机一开动将使系统内气速突然上升可能碰坏空气转子流量计。所以要在风机启动后再通过关小旁通阀的方法调节空气流量。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吸收过程是气膜控制还是液膜控制? 答:实验数据表明,相平衡常数m很小,液相阻力m/kx也很小,导致总阻力1/k y 基本上为气相阻力1/k y 所决定,或说为1/k y 所控制,称为气膜控制。 3. 在填料吸收塔塔底为什么必须有液封装置?液封装置是如何设计的? 答:塔底的液封主要为了避免塔内气体介质的逸出,稳定塔内操作压力,保持液面高度。 填料吸收塔一波采用U形管或液封罐型液封装置。 液封装置是采用液封罐液面高度通过插入管维持设备系统内一定压力,从而防止空气进入系统内或介质外泄。 U形管型液封装置是利用U形管内充满液体,依靠U形管的液封高度阻止设备系统内物料排放时不带出气体,并维持系统内一定压力。 4. 要提高氨水浓度(不改变进气浓度)有什么方法?又会带来什么问题? 答:要提高氨水浓度,可以提高流量L,降低温度T a 吸收液浓度提高,气-液平衡关系不服从亨利定律,只能用公式 进行计算。 5. 溶剂量和气体量的多少对传质系数有什么影响?Y2如何变化(从推动力和阻力两方面分析其原因)? 答:气体量增大,操作线AB的斜率LS/GB随之减小,传质推动力亦随之减小,出口气体组成上升,吸收率减小。

实验六精馏塔 (a)在精馏操作过程中,回流温度发生波动,对操作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馏出物的纯度可能不高,降低塔的分离效率。 (b)在板式塔中,气体、液体在塔内流动中,可能会出现几种操作现象? 答:4种:液泛,液沫夹带,漏液 网上答案:5种 a、沸点气相Δ=0 b、沸点液相Δ=1 c、气-液相 0<Δ<1 d、冷液Δ>1 e、过热蒸汽Δ<0 (c)如何判断精馏塔内的操作是否正常合理?如何判断塔内的操作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答:1)看显示的温度是否正常 2)塔顶温度上升至设定的80摄氏度后,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波动,即处于稳定状态(d) 是否精馏塔越高,产量越大? 答:否 (e)精馏塔加高能否得到无水酒精? 答:`不能, (f)结合本实验说明影响精馏操作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因素包括操作压力、进料组成和热状况、塔顶回流、全塔的物料平衡和稳定、冷凝器和再沸器的传热性能,设备散热情况等 第二种答案:1.进料组份是否稳定2、塔釜加热器热源是否稳定键; 3、塔压控制是否稳定 (g)操作中加大回流比应如何进行?有何利弊? 答:加大回流比的措施,一是减少馏出液量,二是加大塔釜的加热速率和塔顶的冷凝速率. 加大回流比能提高塔顶馏出液组成xD,但能耗也随之增加。 (h)精馏塔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塔顶采出率太大而造成产品不合格时,要恢复正常的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降低采出率,即减小采出量 答:降低采出率,即减少采出率. 降低回流比 (1)什么是全回流?特点? 在精馏操作中,若塔顶上升蒸汽经冷凝后全部回流至塔内,则这种操作方法称为全回流。全回流时的回流比R等于无穷大。此时塔顶产品为零,通常进料和塔底产品也为零,即既不进料也不从塔内取出产品。显然全回流操作对实际生产是无意义的。但是全回流便于控制,因此在精馏塔的开工调试阶段及实验精馏塔中,常采用全回流操作。 (3)在精馏实验中如何判断塔的操作已达到稳定? 当出现回流现象的时候,就表示塔的操作已稳定。就可以测样液的折射率了。 (4)什么叫灵敏板?受哪些因素影响? 一个正常操作的精馏塔当受到某一外界因素的干扰(如回流比、进料组成发生波动等),全塔各板的组成发生变动,全塔的温度分布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有可能用测量温度的方法预示塔内组成尤其是塔顶馏出液的变化。 在一定总压下,塔顶温度是馏出液组成的直接反映。但在高纯度分离时,在塔顶(或塔底)相当高的一个塔段中温度变化极小,典型的温度分布曲线如图所示。这样,当塔顶温度有了可觉察的变化,馏出液组成的波动早已超出允许的范围。以乙苯-苯乙烯在8KPa下减压

习题与思考题 X页.doc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哪些?试绘图说明其特征。 2、实际金屈屮冇哪些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对金屈的性能冇何影响? 3、为什么单晶体具有乞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 4、试计算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 5、什么是位错?位错密度的大小对金属强度有何影响? 6、晶体在结晶时,晶核形成种类有几种?什么是变质处理? 7、置换固溶体屮,被置换的溶剂原子哪里去了? 8、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在晶体结构与性能上区别何在?举例说明Z。 9、解释下列名词:晶格、晶胞、晶体、晶面、晶向、晶粒、点缺陷、面缺陷、线缺陷、相、固溶强化、金属化合物、固溶体 第二章习题与思考题 1、什么叫结晶、过冷现象、过冷度?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 2、金属的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有何影响?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3、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 (1)金属型浇注与砂型浇注; (2)浇注温度高与浇注温度低; (3)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 (4)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 (5)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 4、金属铸锭通常由哪儿个晶区组成?它们的组织和性能有何特点? 第三章习题与思考题 1、现有人〃两元素纟R成如图3.1所示的二元匀晶相图,试分析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形成二元匀晶相图的月与〃两个相元的晶格类型可以不同,但是原子大小一定相等。 (2)K合金结晶过稈中,由于固相成分随固相线变化,故己结晶出来的固溶体中含〃量总是高于原液相屮含〃量。 (3) M溶体合金按匀晶相图进行结晶时,由于不同温度下结晶出来的【古I溶体成分和剩余液相成分都不相同,故在平衡状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不均匀的。

化工原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 3.答案:p= 30.04kPa =0.296atm=3.06mH2O 该压力为表压 常见错误:答成绝压 5.答案:图和推算过程略Δp=(ρHg - ρH2O) g (R1+R2)=228.4kPa 7.已知n=121 d=0.02m u=9 m/s T=313K p = 248.7 × 103 Pa M=29 g/mol 答案:(1) ρ = pM/RT = 2.77 kg/m3 q m =q vρ= n 0.785d2 u ρ =0.942 kg/s (2) q v = n 0.785d2 u = 0.343 m3/s (2) V0/V =(T0p)/(Tp0) = 2.14 q v0 =2.14 q v = 0.734 m3/s 常见错误: (1)n没有计入 (2)p0按照98.7 × 103 pa计算 8. 已知d1=0.05m d2=0.068m q v=3.33×10-3 m3/s (1)q m1= q m2 =q vρ =6.09 kg/s (2) u1= q v1/(0.785d12) =1.70 m/s u2 = q v2/(0.785d22) =0.92 m/s (3) G1 = q m1/(0.785d12) =3105 kg/m2?s G2 = q m2/(0.785d22) =1679 kg/m2?s 常见错误:直径d算错 9. 图略 q v= 0.0167 m3/s d1= 0.2m d2= 0.1m u1= 0.532m/s u2= 2.127m/s (1) 在A、B面之间立柏努利方程,得到p A-p B= 7.02×103 Pa p A-p B=0.5gρH2O +(ρCCl4-ρH2O)gR R=0.343m (2) 在A、B面之间立柏努利方程,得到p A-p B= 2.13×103 Pa p A-p B= (ρCCl4-ρH2O)gR R=0.343m 所以R没有变化 12. 图略 取高位储槽液面为1-1液面,管路出口为2-2截面,以出口为基准水平面 已知q v= 0.00139 m3/s u1= 0 m/s u2 = 1.626 m/s p1= 0(表压) p2= 9.807×103 Pa(表压) 在1-1面和2-2面之间立柏努利方程Δz = 4.37m 注意:答题时出口侧的选择: 为了便于统一,建议选择出口侧为2-2面,u2为管路中流体的流速,不为0,压力为出口容器的压力,不是管路内流体压力

c语言试题及答案

1、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B ) (A) 用户若需要调用标准库函数,调用前必须重新定义 (B) 用户可以重新定义标准库函数,若如此,该函数将失去原有含义 (C) 系统根本不允许用户重新定义标准库函数 (D) 用户若需调用标准库函数,调用前不必使用预编译命令将该函数所在文件包括到用户源文件中,系统自动去调 2、以下正确的函数声明形式是( A ) (A) double fun(int x, int y) (B) double fun(int x; int y) (C) double fun(int x, int y); (D) double fun(int x,y); 3、以下正确的函数形式是( D ) (A) double fun(int x, int y) { z=x+y; return z;} (B) fun(int x,y) { int z; return z;} (C) fun(x,y) { int x,y; double z; z=x+y; return z;} (D) double fun(int x, int y) { double z; z=x+y; return z;} 4、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 ) 在C语言中 (A) 实参和与其对应的形参各占用独立的存储单元 (B) 实参和与其对应的形参共占用一个存储单元 (C) 只有当实参和与其对应的形参同名时才共占用存储单元 (D) 形参是虚拟的,不占用存储单元 5、若调用一个函数,且此函数中没有return语句,则正确的说法是( A ) 该函数 (A) 没有返回值 (B) 返回若干个系统默认值 (C) 能返回一个用户所希望的函数值 (D) 返回一个不确定的值 6、以下不正确的说法是( B ) C语言规定 (A) 实参可以是常量、变量和表达式 (B) 形参可以是常量、变量和表达式 (C) 实参可以为任意类型 (D) 形参应与其对应的实参类型一致 7、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C ) (A) 定义函数时,形参的类型说明可以放在函数体内 (B) return后边的值不能为表达式 (C) 如果函数值的类型与返回值类型不一致,以函数值类型为准 (D) 如果形参与实参的类型不一致,以实参类型为准 8、C语言规定,简单变量做实参时,它和对应形参之间的数据传递方式是( B ) (A) 地址传递 (B) 单向值传递 (C) 由实参传给形参,再由形参传回给实参 (D) 由用户指定传递方式

化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化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 1、压力与剪应力的方向及作用面有何不同 答:压力垂直作用于流体表面,方向指向流体的作用面,剪应力平行作用于流体表面,方向与法向速度梯度成正比。 2、试说明粘度的单位、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答:单位是N·S/m2即Pa·s,也用cp,1cp=1mPa·s,物理意义为: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运动和碰撞,与流体的种类、温度及压力有关 3、采用U型压差计测某阀门前后的压力差,压差计的读数与U型压差计放置的位置有关吗?答:无关,对于均匀管路,无论如何放置,在流量及管路其他条件一定时,流体流动阻力均相同,因此U型压差计的读数相同,但两截面的压力差却不相同。 4、流体流动有几种类型?判断依据是什么? 答:流型有两种,层流和湍流,依据是:Re≤2000时,流动为层流;Re≥4000时,为湍流,2000≤Re≤4000时,可能为层流,也可能为湍流 5、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雷诺数表示流体流动中惯性力与黏性力的对比关系,反映流体流动的湍动状态 6、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层流没有径向脉动,湍流有径向脉动 7、流体在圆管内湍流流动时,在径向上从管壁到管中心可分为哪几个区域? 答:层流内层、过渡层和湍流气体三个区域。 8、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流动,若管径一定而流量增大一倍,则层流时能量损失时原来的多少倍?完全湍流时流体损失又是原来的多少倍? 答:层流时W f∝u,流量增大一倍能量损失是原来的2倍,完全湍流时Wf∝u2 ,流量增大一倍能量损失是原来的4倍。 9、圆形直管中,流量一定,设计时若将管径增加一倍,则层流时能量损失时原来的多少倍?完全湍流时流体损失又是原来的多少倍? 答:

习题和思考题.doc

第一章 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客观地、恰当地估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 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它生物科学的关系。 2.从细胞学发展简史,你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 3.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1.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为什么? 第二章 1.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 2.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又是最简单的生命体,请论证一下它与细胞不可分割的关系。 3.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 4.清你在阅读了本章以后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提出新的补充. 5.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观点是学习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你是否能提出一些更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说明这一问题。 第三章 1.举2?3例说明电子显微镜技术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在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光学显微镜技术有哪些新发展?它们各有哪些突出优点?为什么电子显微镜不能完全代籽光学显微镜? 3.为什么说细胞培养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最基本技术之一? 第四章 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 2.何谓内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 3.从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过程? 1.细胞表面有哪几种常见的特化结构?膜骨架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是什么? 5.细胞连接有哪几种类型,务有何功能? 6胞外基质的组成、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第五章 1.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2.说明Na」K?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3.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原生动物细胞应付低渗膨胀的机制有何不同。 4.比较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异同。 5.比较组成型的外排途径和调节型外排途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6.试述细胞以哪些方式进行通讯?务种方式之间有何不同? 7.细胞有哪几种方式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相互通讯?

王志魁《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2-1 流体输送机械有何作用? 答:提高流体的位能、静压能、流速,克服管路阻力。 2-2 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什么泵壳内要灌满液体?启动后,液体在泵内是怎样提高压力的?泵入口的压力处于什么状体? 答:离心泵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此时,在吸入口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气缚); 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片之间的液体随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着叶片间的通道从叶轮中心进口位置处被甩到叶轮外围,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液体流到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逐渐扩大,大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泵入口处于一定的真空状态(或负压) 2-3 离心泵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哪些?其定义与单位是什么? 1、流量q v : 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到液体体积,m 3/s, m 3/min, m 3/h.。 2、扬程H :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J/N ,m 3、功率与效率: 轴功率P :泵轴所需的功率。或电动机传给泵轴的功率。 有效功率P e :gH q v ρ=e P 效率η:p P e =η 2-4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几条?其曲线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离心泵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1、离心泵的H 、P 、η与q v 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特性曲线。共三条; 2、离心泵的压头H 一般随流量加大而下降 离心泵的轴功率P 在流量为零时为最小,随流量的增大而上升。 η与q v 先增大,后减小。额定流量下泵的效率最高。该最高效率点称为泵的设计点,对应的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 3、关闭出口阀,使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减至最小,以保护电动机。 2-5 什么是液体输送机械的扬程?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是怎样测定的?液体的流量、泵的转速、液体的粘度对扬程有何影响? 答:1、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2、在泵的进、出口管路处分别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在这两处管路截面1、2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f V M H g u u g P P h H ∑+-+-+=221220ρ 3、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均与液体密度无关,效率也不随液体密度而改变,因而当被输送液体密度发生变化时,H-Q 与η-Q 曲线基本不变,但泵的轴功率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当被输送液体的粘度大于常温水的粘度时,泵内液体的能量损失增大,导致泵的流量、扬程减小,效率下降,但轴功率增加,泵的特性曲线均发生变化。 2-6 在测定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时,当离心泵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增大后,泵出口压力及进口处的液体压力将如何变化?

C语言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 C 语言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结构。 A、循环 B、递归 C、转移 D、嵌套 2. 下列标识符中,合法的是_______ 。 A) unsigned B) 5ab C) INT# D)_num2 3. 若float x ;x = 10/4 ;x的值是。 A、2.5 B、2.0 C、3 D、 2 4. 表达式!x 等价于。 A、x==0 B、x==1 C、x != 0 D、x != 1 5. 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和关系运算符的运算优先级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 A、算术运算、赋值运算、关系运算 B、关系运算、赋值运算、算术运算 C、算术运算、关系运算、赋值运算 D、关系运算、算术运算、赋值运算 6. 能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为目标程序的是。 A、链接程序 B、解释程序 C、编译程序 D、编辑程序 7. 下列语句定义pf为指向float类型变量f的指针,是正确的。 A、float f, *pf = f; B、float f, *pf = &f; C、float *pf = &f, f; D、float f, pf = f; 8. 一个C程序的执行是从。 A、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main函数结束 B、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C、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D、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main函数结束 9. 能正确表示“当x的取值在[1,10]或[[200,210]范围内为真,否则为假”的表达式是________。 A、(x>=1)&&(x<=10)&&(x>=200)&&(x<=210) B、(x>=1)||(x<=10)||(x>=200)||(x<=210) C、(x>=1)&&(x<=10)||(x>=200)&&(x<=210) D、(x>=1)||(x<=10)&&(x>=200)||(x<=210) 10. 对两个数组a和b进行如下初始化 char a[]=“ABCDEF”;char b[]={ …A?,?B?,?C?,?D?,?E?,?F?}; 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数组完全相同 B、a和b长度相同 C、a和b中都存放字符串 D、a数组比b数组长度长 11. 是不正确的字符常量。 A、'\n' B、'1' C、"a" D、'\101' 12. 若变量已正确定义,语句“if(a>b) k=0; else k=1;”和等价。 A、k=(a>b)?1:0; B、k=a>b; C、k=a<=b; D、a<=b ? 0 : 1; 13. 设变量定义为“int x, *p=&x;”,则&*p相当于。 A、p B、*p C、x D、*&x 14. 有两个字符数组a、b,则以下正确的输入语句是。 A)gets(a,b); B) scanf(“%s%s”,a,b); C) scanf(“%s%s”,&a,&b); D) gets(“a”),gets(“b”); 15. C语言规定,简单变量做实参时,它和对应形参之间的数据传递方式是。 A、地址传递 B、单向值传递

化工原理实验—超全思考题答案

实验6 填料吸收塔流体力学特性实验 ⑴ 流体通过干填料压降与式填料压降有什么异同? 答:当气体自下而上通过填料时产生的压降主要用来克服流经填料层的形状阻力。当填料层上有液体喷淋时, 填料层内的部分空隙为液体所充满,减少了气流通道截面,在相同的条件下,随液体喷淋量的增加,填料层所持有的液量亦增加,气流通道随液量的增加而减少,通过填料层的压降将随之增加。 ⑵ 填料塔的液泛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填料塔的液泛和填料的形状、大小以及气液两相的流量、性质等因素有关。 ⑶ 填料塔的气液两相的流动特点是什么? 答:填料塔操作时。气体由下而上呈连续相通过填料层孔隙,液体则沿填料表面 流下,形成相际接触界面并进行传质。 ⑷ 填料的作用是什么? 答:填料的作用是给通过的气液两相提供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保证两相充分接触。 ⑸ 从传质推动力和传质阻力两方面分析吸收剂流量和吸收剂温度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答:改变吸收剂用量是对吸收过程进行调节的最常用的方法,当气体流率G 不变时,增加吸收剂流率,吸收速率A N 增加,溶质吸收量增加,则出口气体的组成2y 减小,回收率增大。当液相阻力较小时,增加液体的流量,传质总系数变化较小或基本不变,溶质吸收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传质平均推动力m y ?的增大引起,此时吸收过程的调节主要靠传质推动力的变化。当液相阻力较大时,增加液体的流量,传质系数大幅度增加,而平均推动力可能减小,但总的结果使传质速率增大,溶质吸收量增加。对于液膜控制的吸收过程,降低操作温度,吸收过程的阻力a k m a K y y = 1将随之减小,结果使吸收效果变好,2y 降低,而平均推动力m y ?或许会减小。对于气膜控制的过程,降低操作温度,过程阻力a k m a K y y = 1不变,但平均推动力增大,吸收效果同样将变好 ⑹ 从实验数据分析水吸收氨气是气膜控制还是液膜控制、还是兼而有之? 答:水吸收氨气是气膜控制。 ⑺ 填料吸收塔塔底为什么要有液封装置? 答:液封的目的是保证塔内的操作压强。 ⑻ 在实验过程中,什么情况下认为是积液现象,能观察到何现象? 答:当气相流量增大,使下降液体在塔内累积,液面高度持续上升,称之为积液。 ⑼ 取样分析塔底吸收液浓度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答:取样时,注意瓶口要密封,避免由于氨的挥发带来的误差。 ⑽ 为什么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校正流量计的读数(氨和空气转子流量计)? 答:流量计的刻度是以20℃,1atm 的空气为标准来标定。只要介质不是20℃,

神经病学思考题.doc

思考题: 1.颅神经及颅神经纤维的分类。 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外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听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按照功能不同分为运动神经(Ⅲ,Ⅳ,Ⅵ,Ⅺ ,Ⅻ)、感觉神经(Ⅰ,Ⅱ ,Ⅷ)、混合神经(Ⅴ ,Ⅶ ,Ⅸ ,Ⅹ)。有些脑神经(Ⅲ ,Ⅶ ,Ⅸ ,Ⅹ)中还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 2.12对颅神经损伤症状有哪些? Ⅰ、嗅神经损害的主要表现为嗅觉减退、缺失、嗅幻觉与嗅觉过敏等。Ⅱ、视神经损害视力障碍为最常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初期常有眶后部疼痛与胀感、视物模糊 ,继之症状加重 ,表现视力明显降低或丧失。视野缺损可分为两种:①双颞侧偏盲②同向偏盲。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Ⅵ外展神经: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 ,眼球外斜 ,向上外、上内、下内、同侧方向运动障碍 ,瞳孔散大 ,对光反应及调节反应消失 ,头向健侧歪斜。完全性瘫痪多为周围性 ,而不完全性多为核性。 2、滑车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球不能向下外方向运动 ,伴有复视 ,下楼时复视明显 ,致使下楼动作十分困难。头呈特殊位 ,呈下颏向下头面向健侧的姿势。 3、外展神经麻痹表现为眼内斜视 ,不能外展 ,并有复视。 Ⅴ、三叉神经痛:特别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放射性疼痛 ,性质剧烈 ,呈针刺、刀割、烧灼、撕裂样 ,持续数秒至1~2分钟 ,突发突停 ,每次疼痛情况相同。疼痛发作时伴有同侧眼或双眼流泪及流涎。偶有面部表情出现不能控制的抽搐 ,称为“痛性抽搐”。起初每次疼痛发作时间较短 ,发作间隔时间较长 ,以后疼痛时间渐加长面间隔时间缩短 ,以致终日不止。 2、三叉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咀嚼肌瘫痪 ,受累的肌肉可萎缩。咀嚼肌力弱 ,患者常述咬食无力 ,咀嚼困难 ,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有时伴有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障碍及同侧角膜反射的减弱与消失。 Ⅶ、面神经损害:面神经麻痹: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麻痹 ,额纹消失或表浅 ,不能皱额蹙眉 ,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 ,称贝耳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面颊部被牵向健侧 ,闭眼、露齿、鼓颊、吹口哨等动作失灵 ,或完全不能完成。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泪点随下睑而外翻 ,使泪液不能正常吸收而致外溢。如侵及鼓束神经时 ,会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 2、面肌痉挛 Ⅷ、前庭蜗神经:蜗神经损害:听力障碍和耳鸣,前庭神经损害:眩晕、眼球震颤、平衡障碍。 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损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饮水反呛 ,咽反射消失。舌咽神经受刺激时 ,可出现舌咽神经痛。 Ⅺ副神经:一侧副神经核或神经损害 ,患者向病变对侧转颈不能 ,患侧下垂并耸肩无力。双侧副神经核或神经损害:患者头前屈无力 ,直立困难 ,多呈后仰位 ,仰卧时不能抬头 Ⅻ舌下神经:.单纯周围性舌下神经损伤单侧性舌下神经麻痹时病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病侧舌肌萎缩;两侧舌下神经麻痹则舌肌完全瘫痪舌位于口腔底不能外伸并有言语吞咽困难 3.瞳孔对光反射、调节反射、角膜反射、下颌反射及咽反射的传入、传出神经是什么?临床意义? 瞳孔对光反射:传入神经是视神经,传出神经是动眼神经。意义:该传到路径上的任何一处损害均可引起瞳孔光反射消失和瞳孔散大。调节反射:传入神经是视神经,传出神经是动眼神经。临床意义:调节反射缓慢见于艾迪瞳孔,表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几乎消失,调节反射缓慢出现和缓慢消失。调节反射消失(1)伴随上眼睑下垂:可能存在动眼神经病变;(2)无下眼睑下垂:可见于应用散瞳药物后。角膜反射:传入神经为三叉神经眼支,传出神经为面神经。临床意义: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皆消失→见于患者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下颌反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均有三叉神经,且传出神经还有舌咽神经。。临床意义:下颌反射亢进说明支配舌咽神经的双侧皮质脑干束损伤,多见于假性球麻痹。咽反射: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咽反射消失提示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损害。 4.视觉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受损时,可出现哪些视野障碍?临床意义 1.视神经损害:产生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视神经炎可引起视力障碍及中央部视野缺损;高颅压所致视乳头水肿多引起周边部视野缺损及生理盲点扩大;视神经压迫性病变可引起不规则视野缺损;癔症可引起重度周边视野缺损。2视交叉损害:视交叉正中病变,可出现双眼颞厕偏盲,如垂体瘤等压迫;整个视交叉损害可引起全盲,如垂体瘤卒中。3视束损害:一侧视束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如颞叶肿瘤向内侧压迫时。4视辐射损害:视辐射全部受损,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性偏盲,如基底节区脑血管病。部分视辐射受损出现现象限盲,如视辐射颞叶受损。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如颞叶后部肿瘤。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下象限盲,如顶叶肿瘤。5枕叶视中枢损害:枕叶视皮质中枢刺激性损害可使对侧视野出现闪光型幻视。一侧枕叶视中枢局限性病变可出现对侧象限盲。一侧枕叶视中枢完全损害可引起对侧偏盲,存在黄斑回避现象。 5.瞳孔的神经支配有哪些?周围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 瞳孔的神经支配: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神经纤维和动眼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周围性眼肌麻痹:1.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损害时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转动,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并有复视。常见于颅内动脉瘤、结核性脑膜炎、颅底肿瘤等。2滑车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球向外下方活动受限,下视时出现复视。3外展神经麻痹:患侧眼球内斜视,外展运动受限或不能,可伴有复视。常见于鼻咽癌颅内转移、桥小脑角肿瘤、糖尿病等。 6.三叉神经周围性感觉障碍的范围、核性感觉障碍及三叉神经完全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1.三叉神经周围性感觉障碍的范围: 2.核性感觉障碍:(1)分离型感觉障碍A ,三叉神经脊束核—同侧面部痛、温觉消失。B。主核—同侧面部的触觉障碍。C.—三叉神经中脑核---同侧面部的深感觉障碍。(2)感觉障碍分布特点“葱皮样”。A.上端病变—同侧面中心痛、温觉障碍。B.下端病变—面部之周边出现痛、温觉障碍。。一侧三叉神经运动核损害时,产生同侧咀嚼肌无力,并可伴萎缩;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 3.三叉神经完全型损害

(完整版)C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

C语言 一、选择题(第题2分,共20分) 1.一个C程序的执行是从 A 。 A) 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main函数结束 B) 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C) 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main函数结束 D) 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2.若x、i、j、k都是int型变量,则计算下面表达式后,x的值为 C 。 x=(i=4,j=16,k=32) A) 4 B) 16 C) 32 D) 52 3.设C语言中,一个int型数据在内存中占2个字节,则unsigned int 型数据的取值范围为 C 。 A) 0~255 B) 0~32767 C) 0~65535 D) 0~2147483647 4.设有说明:char w; int x; float y; double z;则表达式w*x+z-y值的数据类型为 D 。 A) float B) char C) int D) double 5. putchar函数可以向终端输出一个 D 。 A) 整型变量表达式 B) 实型变量值 C) 字符串 D) 字符或字符型变量值 6. printf函数中用到格式符%5s,其中数字5表示输出的字符串占用5列。如果字符串长度大于5,则输出按方式 B ;如果字符串长度小于5,则输出按方式 C 。 A) 从左起输出该字符串,右补空格 B) 按原字符长从左向右全部输出 C) 右对齐输出该字符串,左补空格 D) 输出错误信息 7.判断char型变量ch是否为大写字母的正确表达式是 C 。 A) ‘A’<=ch<=‘Z’ B) (ch>=‘A’)&(ch<=‘Z’) C) (ch>=‘A’)&&(ch<=‘Z’) D) (‘A’<= ch)AND(‘Z’>= ch) 8.已知int x=10,y=20,z=30;以下语句执行后x,y,z的值是 B 。 if(x>y) z=x; x=y; y=z; A) x=10, y=20, z=30 B) x=20, y=30, z=30 C) x=20, y=30, z=10 D) x=20, y=30, z=20 9.以下程序段______C__. x=-1; do{ x=x*x; } while(!x); A)是死循环 B)循环执行二次 C)循环执行一次 D)有语法错误 10.以下正确的描述是___B____. A)continue语句的作用是结束整个循环的执行

发动机思考题DOC

燃气涡轮发动机相关概念 1. 为什么说航空燃气轮机既是热机又是推进器? 答:燃气涡轮发动机是将燃油燃烧释放出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它既是热机又是推进器,因为它是由高速流过发动机的燃气对发动机的反作用力来推动飞机运动的一种热机. 2. 简单叙述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答:燃气涡轮发动机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组成。 工作原理: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以空气作为工质。进气道将所需的外界空气以最小的流动损失顺利地引入发动机,压气机通过高速旋转的叶片对空气做功压缩空气,提高空气的压力,高压空气在燃烧室内和燃油混合,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形成高温高压的燃气,高温高压的燃气首先在涡轮内膨胀,将燃气的部分焓转变为机械能,推动涡轮旋转,去带动压气机然后燃气在喷管内继续膨胀,加速燃气,提高燃气速度,使燃气以较高的速度喷出,产生推力。 3. 燃气涡轮发动机分为哪几种?它们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上有什么明显区别 燃气涡轮发动机分为涡喷、涡扇、涡桨、涡轴四种。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由燃气轮机和螺旋桨组成,在他们之间还安排 了一个减速器。工作原理:空气通过排气管进入压气机;压气机以高速旋转的叶片对空气做功压缩空气,提高空气的压力;高压空气在燃烧室内和燃油混合,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形成高温高压的燃气;高温高压的燃气在涡轮内膨胀,推动涡轮旋转输出功去带动压气机和螺旋桨,大量的空气流过旋转地螺旋桨,其速度有一定的增加,使螺旋桨产生相当大的拉力;气体流过发动机,产生反作用力。 如果燃气发生器后的燃气可用能全部用于驱动动力涡轮而不产生推力,则燃气涡轮发动机成为涡轮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轴上的功率可以用来带动直升机的旋翼。 涡轮风扇发动机是由进气道、风扇、低压压气机、高压压气机、燃烧室、高压涡轮、低压涡轮和喷管组成。 4. 什么是EGT ,为什么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监控参数? 答:EGT 是发动机排气温度。 原因:1、EGT 的高低反映了发动机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参数涡轮前总温的高低 2、EGT 的变化反映了发动机性能的变化;3、EGT 的变化反应发动机的故障。 5. 什么是涡喷发动机理想循环最佳增压比? 答:当加热比一定的时候,使理想循环功达到最大值的增压比是涡喷发动机的理想循环最佳增压比。 6. 发动机热效率、推进效率、总效率三者定义以及其关系 发动机的热效率:在循环中加入的热能有多少转变为机械能, 发动机的推进效率:发动机的推进功率与单位时间流过发动机气体动能增量的比值, 总效率:推进功率与单位时间进入燃烧室的燃油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的比值称为总效率 7. 燃油消耗率sfc 定义及表达式 答:产生单位推力在一小时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称为燃油消耗率。F q sfc f m ,3600

化工原理课后题答案部分

化工原理第二版 第1章蒸馏 1.已知含苯0.5(摩尔分率)的苯-甲苯混合液,若外压为99kPa,试求该溶液的饱和温度。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数据见例1-1附表。 t(℃) 80.1 85 90 95 100 105 x 0.962 0.748 0.552 0.386 0.236 0.11 解: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 查例1-1附表可的得到不同温度下纯组分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P B *,P A *,由于总压 P = 99kPa,则由x = (P-P B *)/(P A *-P B *)可得出液相组成,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组绘平 衡t-x图数据。 以t = 80.1℃为例 x =(99-40)/(101.33-40)= 0.962 同理得到其他温度下液相组成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绘出饱和液体线即泡点线 由图可得出当x = 0.5时,相应的温度为92℃ 2.正戊烷(C 5H 12 )和正己烷(C 6 H 14 )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列于本题附表,试求P = 13.3kPa 下该溶液的平衡数据。 温度C 5H 12 223.1 233.0 244.0 251.0 260.6 275.1 291.7 309.3 K C 6H 14 248.2 259.1 276.9 279.0 289.0 304.8 322.8 341.9 饱和蒸汽压(kPa) 1.3 2.6 5.3 8.0 13.3 26.6 53.2 101.3 解:根据附表数据得出相同温度下C 5H 12 (A)和C 6 H 14 (B)的饱和蒸汽压 以t = 248.2℃时为例,当t = 248.2℃时 P B * = 1.3kPa 查得P A *= 6.843kPa 得到其他温度下A?B的饱和蒸汽压如下表 t(℃) 248 251 259.1 260.6 275.1 276.9 279 289 291.7 304.8 309.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