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盖板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盖板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盖板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盖板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土建MHTJ-21标工程

盖板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水电四局有限公司蒙华铁路MHTJ-21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5年11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工艺流程 (1)

3施工要求 (1)

3.1测量放样 (1)

3.2基坑开挖 (1)

3.3基底处理 (2)

3.4基础及边墙施工(模板支架) (2)

3.5基础及边墙施工(混凝土浇筑) (3)

3.6盖板预制 (3)

3.7盖板吊装 (5)

3.8混凝土养护 (5)

3.9沉降缝 (5)

3.10防水层 (6)

3.11保护层 (7)

3.12过渡段填筑 (7)

3.13锥坡施工 (7)

3.14安全注意事项 (8)

盖板涵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蒙华铁路MHTJ-21标段项目经理部盖板涵施工。

2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础及边墙施工→盖板预制及安装→端翼墙及铺砌施工→防水层铺设→缺口回填。

3施工要求

3.1测量放样

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高程,定出基坑开挖范围,采用石灰粉绘出基坑开挖的上口边线。

3.2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前做好地表排水,在基坑顶面四周应向外设置排水坡,并在适当距离设置截水沟,防止雨水汇入坑内,并应防止水渗入,影响坑壁稳定。

2)在挖掘机开挖至接近开挖线时,用人工方法施工,以保持边坡平整顺直、尺寸准确。挖至坑底时保留不少于30cm的厚度,用人工挖至基底标高。采用模板进行混凝土基础施工的基底边线应比基础每边大50cm,保证基础施工的工作面。

3)弃土堆坡脚距坑顶缘的距离不小于基坑深度。基坑顶动载距坑顶缘间距不得小于1.0m。

4)基坑开挖完成后,应进行平面和水准测量。

3.3基底处理

1)基底开挖以后,进行人工清理基坑。若出现地下水,则配备水泵进行抽水,周边挖设排水沟和集水井。

2)原地基或经处理后的基底应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精确测放出涵洞基础平面尺寸。

3)涵洞基底须换填时,提前进行换填材料的级配配制。换填时每20cm一层铺垫整平,采用压路机或小型夯实机械进行夯压密实,经检测达到承载力要求后再进行基础的施工。基底换填宽度、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3.4基础及边墙施工(模板支架)

1)立模前应在基础顶面放线,确定涵身模板线,保证其尺寸正确无误,涵身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2)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光滑,模板间接缝采用双面胶嵌填,保证接缝严密,不漏浆,且均涂刷脱模剂。

3)模板上的重要拉杆宜采用螺纹钢杆并配以垫圈,伸出混凝土外露面的拉杆宜采用端部可拆卸的钢丝杆。拉杆采用的钢筋,不论其直径大小,如需接长时,均应采用焊接接头。

4.框架内采用满堂钢管支架,并按规定设置剪刀撑和扫地杆等,扫地干采用方木(ξ=50mm)对支架底部进行绑扎加固,确保支架稳定。

3.5基础及边墙施工(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的浇筑之前,对支架、模板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混凝土严禁现场加水。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采用分层平行进行,墙身侧板施工时必须设串筒且离混凝土面不能大于2m,每浇筑层厚度不超过30cm。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3)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1.5倍;与侧模板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分层施工振捣时振捣棒伸入下层混凝土5~10cm左右。

4)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3.6盖板预制

1)涵洞盖板预制场地应平整并经碾压密实,并采用混凝土进行硬化。

2)盖板钢筋应在加工棚内集中加工成型后整体吊装入模,吊装时注意吊点位置。

3)钢筋表面应洁净,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

4)箍筋的末端应做成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5)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如下

6)盖板安装采用预埋吊环吊装,吊环必须采用热轧圆钢冷弯制作,严禁采用任何型号的带肋钢筋替代。

7)所有钢筋焊接接头均应错开,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8)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光滑,模板间接缝采用双面胶嵌填,保证接缝严密,不漏浆,且均涂刷脱模剂。

9)模板底口采用预埋件进行平面位置固定,防止浇注砼时移位。

10)混凝土的浇筑之前,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混凝土严禁现场加水。每块盖板施工必须连续进行,中途不得中断。

11)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3.7盖板吊装

1)涵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方可吊装,存放台座上最多不超过3层并高度不大于2m。堆放时应在块件端部用两点搁支且支点上、下对齐,不得将上下面倒置。

2)吊装沿涵洞方向逐块吊装。在沉降缝位置要保证盖板间隔与基础、涵身沉降缝对齐。

3.8混凝土养护

1)待混凝土终凝后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养护。养护过程中以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宜。养护天数不少于14天,且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

2)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但应采取保温养护。涵洞基础要求采用草毡、塑料布进行覆盖保温,在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先覆盖塑料布,再覆盖二层毡帘被。对于边角等薄弱部位或迎风面,应加盖毡帘被并做好搭接。

3.9沉降缝

1)洞身涵节间沉降缝处设橡胶止水带,出入口涵节与八字墙间之间设橡胶止水条。

2)板厚大于等于30cm时,止水带在涵节端部沿框架板厚中心线布置呈开口环形,浇筑于混凝土中;橡胶止水带中间圆环部分位于沉降缝中心线上,施工时注意准确定位。

3)板厚小于30cm时,止水带设于涵洞外侧,使用钢垫板及螺栓进行固定。

4)止水带为整根使用,尽量减少接头,接头应粘接牢固,密不透水,接头宜设置在沉降缝的平直部位,不得设置在涵身边墙与顶底板转角处。止水带与涵节钢筋有干扰时,可刺穿止水带,但不得截断涵节内钢筋。

5)沉降缝外侧涂刷聚氨酯防水材料并粘贴防水卷材,相邻涵节不均匀沉降差≤5mm。沉降缝内侧待涵洞施工完成后再嵌填聚氨酯密封膏。

3.10防水层

1)为保证防水层的铺设质量和节省防水材料,涵顶面基层应平整。涵顶M10水泥砂浆与涵身同时浇筑形成2%的坡度。

2)平整度的要求,用1m长的靠尺,空隙不大于5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不应超过一处。

3)如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可用凿除的方法进行处理,或用砂浆进行平整,用水泥砂浆找平时,基地应清洁、湿润。用水泥砂浆做局部找平时,应在砂浆中添加适量类似107胶的水溶性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与基底的连接

4)涂刷防水涂料时基层应干燥。防水涂料应搅拌均应,搅拌时间约为3~5分钟。防水涂料的涂刷应从涵顶向另一端涂刷,涂刷宽度应于防水卷材宽度对应。涂刷应均匀,涂刷厚度不得小于1.5mm,并不得漏刷,一边涂刷一边铺贴防水卷材。

5)材施工最佳气温在8-35℃,严禁在风雨天施工。防水卷材纵向宜整幅铺设,当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若需要纵向搭接,允许进

行一次纵向搭接,且先行纵向搭接,再进行横向搭接,纵向搭接接头应错开。纵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20mm,横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80mm。

6)较低的一幅防水卷材粘贴完毕后,方可铺贴另一幅,涂刷防水涂料时应与次前涂层衔接好。铺贴时应用刮板将防水卷材推压平整,并使防水卷材的边缘和搭接处无翘起,其他部分无空鼓。

3.11保护层

1)将混合均应的纤维混凝土均匀铺在涵洞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在拉动平板振捣器时应尽量缓慢,以使纤维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达到20秒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

2)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进行抹面,抹刀应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过量加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

3.12过渡段填筑

1)涵洞附近路堤过渡段施工,要在涵身结构混凝土或砌体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填筑必须从涵洞两侧同时、对称、水平分层进行施工,并逐层碾压密实,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

2)涵洞两侧紧靠边、翼墙部分和顶1.0m以内高度范围,宜采用轻型机械施工,并应防止施工机械冲撞、堆压结构物,涵顶填筑厚度超过1.0m后,方可进行重型施工机械,并保护涵洞防水层不被破坏。

3.13锥坡施工

1)锥体应与桥台过渡段同步施工。施工中应采用机械分层填筑

压实。锥体填筑的检查项目和标准应与相邻路堤标准一致。

2)锥体护面施工须挂线,砌面要平顺。砌筑时不允许边砌边补土。锥体护面铺砌应自下而上分段进行。

3.14安全注意事项

1)基坑顶面四周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2)基坑外围必须按要求设置安全防护网和危险警示牌。

3)基坑开挖中,挖掘机和人不能同时在基坑内作业,必须作业时,人机必须保持10m以上的安全距离。

4)基坑开挖时,应观测坡面稳定情况,如发现沿顶面出现裂缝、坑壁松塌或涌水涌沙时,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5)支撑、模板应安装牢固,并应搭设脚手架平台和栏杆进行防护。

6)拆除模板不得重叠作业,高处作业时应将工具装在工具袋内,不得随意乱放。

7)支撑拆除时应自上而下,待上层支撑拆除并回填土后,再拆除上层支撑。

8)在基坑内支模时,应检查基坑有无塌方现象、是否牢固。

9)盖板吊装起吊前,吊物应绑扎平稳、牢固,不得在吊物上堆放物件。起重机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

10)遇有6级大风及以上、大雾、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应停止吊装作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