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关于执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7-2011)》情况的报告

中国科协:

近年来,甘肃省科协坚决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和“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方针,认真执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1)》,努力整合优化社会资源,搭建社会化服务平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现将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深入开展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是积极组织开展软课题研究。省科协先后组织承担了中国科协《马铃薯产业链拓展及科技支撑研究》、《中国西部沙产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中国西部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等课题研究任务,并形成了课题专报上报国家有关部委。其中,《马铃薯产业链拓展及科技支撑研究》课题专报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和农业部的高度重视,为全国和我省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配合浙江大学博士生考察团完成了《玛曲县金矿区生产与草原沙化生态建设调研报告》,为保护黄河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省科协下属协会省民协承接并完成了陕西省政府设立的《黄河中游(渭南合阳段)高浊度水

净化》和《渭河下游(交口提灌站)水质净化》等软课题研究任务;省反邪教协会完成了中国反邪教协会委托的《教育转化后期帮教策略》软课题研究。二是将学术年会产生的成果及时向党委政府上报。2007年以来,省科协分别以“加速推进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发展装备制造业”、“祁连山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陇东革命老区能源化工基地开发与建设”为主题的学术年会,组织国内外专家为甘肃的发展会诊把脉,围绕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献计献策。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全省科协系统就有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广泛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开展有组织的建言献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全省各级科协共征集到专家建议3300条上报各级党委政府,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其中天水市科协上报的《秦州区果业发展与思考》、《加快秦州区现代物流业的思考与对策》建议;庆阳市林学会提出的《提高庆阳苹果品质及核心竞争力的建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牵线搭桥,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服务。省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策划举办了“甘肃省2007年民营企业发展论坛”,促进了民营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民营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为部分民营科技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促成了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校的联合,兰州城市学院与甘肃大圣生物科技集团公司等9家民营科技企业达成了产学研合作意向性协议,搭建了校企联合的平台;组织专家为有关企业完成了发展战略及营销策

略策划,召开了企业新型技术专家咨询会,为会员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帮助会员企业实现了《批量证件照片采集板》、《高频电子阻垢除垢仪》等4项专利技术的资本化和专利产品的市场化。

(三)突出项目带动,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以来,全省各级科协组织按照培育先行、超前储备、积极争取、择优扶持的工作思路,做好做实优势项目培育,做精做细项目审查申报,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工作,先后有46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9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40名农村科普带头人和1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获得了中国科协、财政部的扶持奖励,共奖补资金2970万元。2009年省科协联合省财政厅启动实施了“甘肃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两年投入资金75万元表彰奖励农村基层科普组织15个。兰州市、定西市临洮县也启动实施了本级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2008年以来,省科协联合企业开展了以“四送一训”(送技术、送资料、送成果、送新产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惠农工程”,受益农户达到了17.8万户。

二、搭建平台,提高质量,为促进学术繁荣服务

(一)搭建多形式学术交流平台。一是坚持并完善了学术年会制度。省科协按照“突出大科普、综合交叉、为举办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年会定位,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学术年会,并从今年开始,对年会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将年会分为开题会、实地调

研考察、主题会三个阶段,以便科技工作者能够更加了解举办地的实际情况和所讨论主题的现实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受到了科技工作者和举办地党委政府的双重欢迎。学术年会制度在省级学会和市州科协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广,目前,已有22个省级学会和4个市(州)科协相继建立了学术年会制度。二是引导鼓励创办学术刊物。目前,有27个省级学会以联办或自办形式创办了自然科学类科技期刊或学会通讯34种。三是设立了“甘肃青年科学家论坛”,为青年科学家提供了学术交流和建言献策的平台。

(二)开展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2007年以来,各级科协和学会共组织学术年会、学术论坛、沙龙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次,参加人数30万余人,交流论文2万余篇。省科协承办或与有关部门联办了“甘肃凹凸棒粘土矿产资源高端开发与应用论坛”“中国西部首届国际项目管理高峰论坛”、“第二届干旱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中国机械工程年会”、“全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长、秘书长联席会议暨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高峰论坛”、“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太阳能-风能论坛”“西北(兰州)国际工业装备展览会”、“两岸交通建设观摩及管理考察”等重要的学术会议或科技交流考察活动。

三、履行职责,协调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一)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案,《纲要》实施工作扎实推进。认真履行科协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中的牵头、组织、协调、

服务职责,进一步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细化分工。督促责任单位制定了《甘肃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方案》等9个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全省各地建立健全实施《纲要》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全省共有14个市州、86个县区全部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施《纲要》工作全面开展。

(二)围绕主题,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2007年以来,全省各级科协组织按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主题,以“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等大型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和“科普大篷车陇上行”、“科普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等活动为载体,举办科普展览7224场,科普报告会2332场,科技讲座17480次,发放各类科普宣传资料1000万余份,受众达1900万人(次)。全省各级学会认真开展“四个一训”科普活动,共组织科普讲座、报告会1440次,参与科技人员20000余名,受众30万余名。各级科协连年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五学科奥赛、少儿科幻画、智力七巧板等青少年科技竞赛,其中,兰州市设立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获奖选手进行表彰奖励。连续四年组织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共获得各类奖项153项,总成绩名列西北五省区第一。连续举办了“节粮在我省边”、“节水在我身边”、“节约纸张、保护环境”等青少年调查体验活动。

(三)面向重点人群,开展科技教育与培训。各级科协依

托农函大、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组织开展种、养、加技术,进城务工等各种专业技能培训万余期(次),受训30万人次。各级组织、人事、农业、工会等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责任单位,按照《纲要》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其中,培训农民560万人,城镇劳动人口516万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180万人。

(四)加强科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各级科协组织和专业科普团体,积极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创作、编撰科普读物、教材,研发科普展教具。省高级专家协会、省老科协、省农技协按照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原则,组织科技工作者编写了《新农村建设文库〃农民科学素质教育丛书》30种,目前已出版30种,其中的19种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省反邪教协会组织编写了《甘肃省反邪教丛书》;武威市组织专家编写了《武威市普及百项实用技术指南》、《健康科普365》等科普读物;天水市围绕当地农业主打产业组织专家编写了《苹果栽培》、《梨树栽培》、《桃树栽培》等农民培训教材。省科技馆自主研制青少年脑思维训练教具120种800件,完成成果鉴定和专利申请12项。《甘肃科技报》并开办了《健康周刊》、《科学探秘》、《新农村报道》等科普周刊。《甘肃大众科普网》,成功加入了中国互联网科普网站同盟,目前,该网站已开辟科普之窗、科普教育、科普佳作、科普影院等11个一级栏目,45个二级栏目,并与中国科协信息中心合作在中国科技公众网上开辟了“沙漠与草

原生态”科普栏目。为全省21个少数民族县区开通了“草原科普之窗”电视栏目和“民族科普之声”广播电台栏目。

四、理清思路,创新载体,不断丰富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内涵。

(一)率先提出“文化建家”的理念,并带头践行。根据胡锦涛总书记“12〃15”重要讲话提出的“科协组织要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家,把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作为根本任务”的要求,甘肃省科协把“文化建家”作为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切入点和支撑点,形成了建家就是搭建平台、创建和谐,当家就是担当服务、甘当“伙计”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文化建家”的理念,并从认识机理、方法手段、保障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二)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进一步增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感召力。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定期征求科技工作者对科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商建家大计;坚持慰问科技工作者制度,对院士专家进行节日慰问、生日祝贺、生病探视;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兴趣爱好的考察调研活动;多次组织科技界联谊活动,连续举办两届全省科技界书法绘画摄影展,并出版作品集,吸引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

(三)大力举荐表彰人才,进一步增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吸引力。制定了《甘肃青年科技奖条例》、《甘肃青年科技奖条例实施细则》,评选表彰了第六、七届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和提名奖获

得者39名,并从中推荐第十、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56 名,其中13名获得提名奖;向中国科协推荐第四届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候选人7名,其中4人获奖;向中国科协推荐第四、五、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候选人12名,其中,1名获奖。编辑了第六届甘肃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事迹册,充实了《甘肃青年科技人才库》和《甘肃优秀专家库》。推荐申报5家企业及

5位民营企业家获得了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与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联合设立了“兰威水务集团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等5个奖项。

(四)扩大服务领域,进一步增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凝聚力。创办了《领导参阅》内刊,设立并举办了“甘肃青年科学家论坛”,将软课题研究成果、学术年会和论坛产生的专家建议及时上报,进一步畅通了建言献策渠道。恢复成立了省科协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在相关直属协会组建专利技术服务机构,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型企业提供成果转化服务,进一步拓展了成果转化平台。截至目前,已与我省21个地方科协、36个学会、84个咨询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与15个科研单位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签订技术服务、转让、推广、咨询合同23项。充分发挥法律维权中心和会计服务中心的作用,面向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型企业提供维权服务。在引导省级学会承接社会职能的同时,省科协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开展了司法鉴定、人事代理、科技中介等业务。进一步拓展了科协组织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社会的领域和手段。

(五)提高科协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增强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的软实力。以打造“和谐向上”的学习型团队、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一是鼓励干部职工加强学习。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采取领导干部讲党课、邀请专家作辅导、开展论文撰写评比等方式,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组织公文写作、法律知识、创新方法、计算机应用等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实行在岗学历进修费用报销制度,鼓励干部职工提高学历层次。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经常举办礼节礼仪、膳食营养、书法绘画、心理健康、科技与人文精神等讲座,每周举办1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每年组织书法、绘画、摄影、诗词作品征集和评比,并出版职工作品集;每逢重大节日都要举办游园猜谜、联谊联欢、才艺表演、户外摄影等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定期举办登山、射击、游泳、棋牌、球类等类型的体育竞赛。三是锻炼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组织机关干部赴兄弟省市观摩学习交流;选派干部到中国科协机关锻炼、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类培训;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科协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建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努力营造环境,推动系统共振,进一步夯实科协事业发展的基础

1、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2009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发挥好科协组

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各级党委政府对科协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2010年,省人大正式启动了《甘肃省科普条例》的立法计划,已委托省科技厅牵头起草;并对《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进行了修订,明确了省、市、县三级科普经费按照“4、3、3”的比例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即省级科普经费按照全省人口基数人均0.4元的标准划拨,市县科普经费按照当地人口基数人均0.3元的标准划拨。《意见》的出台和《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的修订,极大地改善了各级科协组织的工作条件。

2、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定了《甘肃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励(暂行)办法》等四个奖励办法,并连续三年对基层科协进行了表彰奖励。天水、平凉等市把科普类奖项纳入政府表彰奖励范围;武威市科协建立了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及科学技术普及奖励制度;省地质学会、省医学会、省环境科学学会、省测绘学会、省公路学会、省机械工程学会等设立了科技奖励项目,全省科协系统争先创优的意识明显增强,整体合力初步形成。

3、组织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2007年以来,省科协推动建立了甘肃虹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科协等5家企业科协,兰州交通大学和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2家高校也建立了科协组织;组建省级学会1个;发展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5家;新成立老科技工作者协会2个,庆阳、平凉、武威、白银、定西、甘南等市州新成立市县反邪教协会25个,天水市所有县区都成立了反邪教协会,

并积极推动反邪教组织向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延伸,其中,秦州区的乡镇、街道、社区全部成立了反邪教协会;省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新吸纳兰州盛源科技公司等6家民营科技企业为会员单位,科协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基础得到巩固。

4、学会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制定了《甘肃省科协省级学会组织通则》和《甘肃省科协所属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级评价办法(试行)》,并连续四年对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进行了等级评定,对被评为D级学会的提出注销建议,有效激发了学会的积极性。引导鼓励省级学会积极创办经济实体,目前,省免疫学会、电机工程学会、高级工程师协会、项目管理学会、地质学会等建成咨询中心、技术中心、监理中心、鉴定中心、培训学校等经济实体和服务机构10个。学会承接社会职能的工作稳步推进。2007年以来,省级学会共开展科技咨询服务500余次,科研成果鉴定678项,行业标准制定12项,科技奖项评定93项,职业资格认定21人。2009年,省级学会年度收入达到444.87万元,有36个学会实现经费盈余,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