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传播文献导读

新闻传播文献导读

新闻传播文献导读
新闻传播文献导读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导读

舒德森是当代美国有影响力的一位媒介社会学学者,他的代表著作《发掘新闻》以新闻行业历史和专业意识形态发端的案例研究为出发点,围绕着新闻客观性的问题展开论述。作者的研究问题是探讨新闻客观性的生产机制。针对美国社会和报业现状,作者提出既然新闻业没有能够确保新闻客观性的总总条件,为什么客观性问题一直以来仍然如此重要?我们所处的是什么样的社会?新闻机构是什么样的机构?为何它非要维护“客观”这个特殊的理想?

这本书以新闻客观性这一重要的现代价值观念为载体,对美国新闻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作者始终把他的研究问题放在对现代新闻机制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互动关系中进行阐述,开创了美国新闻史研究的社会科学流派。因此,有学者认为本书开创了“新闻史研究的社会史范式”,社会史是指“一种总体的综合的历史研究方法,通过活生生的案例和细节,总体性地呈现社会现实的各个层面”1。这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重要现代价值的社会发展历史,也为以后媒介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发掘新闻》描述了1830年代至1960年代的报业史,也是美国新闻业的客观性规范如何从无到有的历史。这本书着重分析了美国报业史中的四个时间段,即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初期和中期、20世纪60年代后,作者从社会角度探究了报业各时间点转向的原因。

19世纪30年代,通常被称作“杰克逊时代”或“杰克逊民主”时代,“美国正是在这一时期演变成为一个平等主义的市场民主国家,金钱拥有了新的势力,人的个体获得了新的地位,追求利己主义也成为一种荣耀”2。这一时期也是美国新闻业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使“新闻”战胜了社论,“事实”战胜了观点,这使得客观性成了新闻工作者不得不遵守的法则。这一时期诞生的便士报特色鲜明:“经济上,售价便宜,利用报童到街头叫卖,以广告作为财源;政治上,宣称无党无派;内容上,聚焦于它自己发明的‘新闻’这个题材”3。之后,作者追问“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变迁?”他认为,新闻业的变迁,与广阔的社1张华:寻找新闻学研究的新路径——《发掘新闻》的启示,中国报业,2013(06)下

2[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36.

3[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会、经济和政治的转变有着密切关系。作者把这些转变与“民主的市场社会”的兴起联系起来。作者强调当时城市中产阶级兴起的推动作用,正是支持“平等”的都市中产阶级掀起了商业和政治的平民化。“只有在这样的土壤中,才能产生相信‘事实’而不是相信‘现实’或者价值的‘客观性’的信念”4。

第二个时间段即1880年后,记者成为一种职业,记者们开始从事同样的工作,同时对如何开展工作拥有共同的信念。这一时期的记者在某种程度上视自己为科学家,比前人更大胆,更准确,更“现实地”发掘工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真相。“为何19世纪末新闻从业者如此看重事实?”作者一如既往的把这一现象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联系在一起,认为若无市场经济,若无政治民主理念和制度的发展,若无城市居民阶级的出现,这种人类社会的科学是不会产生的。与此同时,工业化带来的一些问题使得一些记者努力将自己的道德观念输入新闻故事里。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两种新闻模式,即“信息”模式和“故事”模式。舒德森通过对《世界报》和《纽约时报》两个成功案例的观察,认为报纸的历史和城市的发展历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发现19世纪90年代纽约的“信息新闻业”和“故事新闻业”之间的道德战,与19世纪30年代的道德战一样,都是阶级冲突的一种遮掩。《时报》虽然吹嘘自己刊印“所有新闻”,这里的新闻就是指信息,但这并不是客观性,新闻的信息取向并没有打消人们对个人观点的主观性担忧。“到了20世纪20年代,记者已经不再相信事实可以不证自明,不再坚持信息的功效,民众已经逐渐意识到即便是寻找事实也牵扯到利害关系”5。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主市场社会的价值和其内在逻辑遭到强烈质疑,这时新闻界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领军者意识到了民主和市场带来的极端怀疑主义。这时客观性的理念得以诞生,它的崛起“是对怀疑主义的回击”,它“最终表达的不是对事实的信任,而是声明为一个连事实都不能相信的世界设计了一个方法”6。对于记者来说,公共关系与战时宣传开始令他们怀疑事实,许多新闻工作者都认为真实的信息其实是不能信任的。对此的第一反应是主观报道的新类型开始兴起,日报开始大规模将政治专栏等主观报道体制化。第二反应是为减少

4[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51.

5[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108.

6[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手足无措的焦虑,记者也不再简单地信奉事实,转而信奉一整套规章制度,以应对连事实都成问题的世界,这就是“客观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客观性意味着:如果按照专业集体的即成规范对世界进行陈述,那是可愿意相信的。“客观性”成为记者的理想,他们想要这样做,必须这样做;但同时,“客观性”又成为一种工具,面对大众的怀疑和无所适从,记者需要一套制度为自己的行业操作找到逃避责任的依靠。

20世纪60年代,“客观性”成为侮辱性的词汇,新闻业的客观性理念原来还被设为对抗偏见的良方,而现在则突然变成了最阴险的偏见,因为“‘客观’报道营造出的社会现实拒绝审视威权和特权的基本结构”7。客观性不再是一个理想,而是一个令人迷惑的东西,新闻采集的方式其实强化了官方所建构的社会现实。政府对新闻的管理日益普遍,新闻业也日益警觉,60年代兴起的“对抗文化”都促使了新闻业的转变。作者呼吁“新闻从业者必须像其他真理探求者一样,学会相信自己、相信同事、相信世界,包容世界,但同时又要怀疑自己、怀疑同事、怀疑世界的表现,不迷失于世界”8。应不会屈服于相对主义,也不会屈服于以客观之名行武断之实的传统。这需要个人和机构两方面都包容不确定性,承受风险,一心求真。

结尾,作者表明新闻从业者仍旧如此信奉客观性,是因为客观性不是用来为权威、特权提供掩饰,而是用来遮掩我们在凝视现代社会时眼神中流露出的失落感。作者讲述了“从1830年代到1960年代13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新闻理念始终沿着这样一条脉络发展:‘制造新闻’——追求客观——讲述故事还是提供准确信息——客观性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信仰——追求更为复杂的客观和带有主观化的客观——主张没有绝对的客观”9。这一脉络表明,一部新闻史,实际上也是新闻客观性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变化的过程,是新闻客观性和社会现实不断博弈、斗争的历史。

舒德森的这本著作为我们引入了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研究,不再把媒介、传播当作孤立的研究对象,而是将新闻传播作为社会运动的一个有机环节,将其视为社会历史结构的一部分,这启示将来的新闻学研究以变迁中的社会现实

7[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146.

8[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177.

为背景,重视新闻、新闻业的社会建构作用,而不应局限在信息流通一隅。在研究中国新闻行业的现状时,同样也不容忽视社会背景,如今,传媒产业的商业化和媒介产权的高度集中化,导致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介的“公共”服务完全转换成为由市场竞争者提供的“以成本为基础”的服务,广告严重制约传媒的内容生产与受众的共识,传媒技术的更新再造新的国际传媒分工利益的不平等,新闻学研究应该以此为背景,一方面研究社会现实对新闻行业理论和实践的塑造,另一方面探索新闻行业对现实世界的构建。

参考书目:

[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张华:寻找新闻学研究的新路径——《发掘新闻》的启示[J],中国报业,2013(06)下.

中国传统名著导读论文

永远在路上的鲁迅 -----鲁迅作品“在路上”的浅析 电气37 2130401183 葛昭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文学奖,改革家,批判家,鲁迅总是以一个斗士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这次,笔者希望解析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鲁迅。 鲁迅的很多小说的结尾都是“在路上”。比如《故乡》,“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话里好像有一个光明的尾巴——“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但其实前面还有一个鲁迅的真实判断:其实地上本没有路。所以,作为传统格局的打破者,作为内心存在主义的呼唤者,他决定自己找出一条路,自己写出一条路。所以,路便成为了鲁迅作品中独特而深刻的意向。 《野草》里还有一篇叫《过客》:一个老头,一个小女孩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迎来了一人,一个衣衫褴褛的过客。老头问他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过客说我不知道,只知道要走在路上,走到前面去,前面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老头说,前面是坟墓;女孩说不对,前面有很多鲜花,过客说前面是有鲜花,可前面还是坟墓。过客问那走完坟墓以后是什么呢,老头说来料不定就没路了,你还是回去吧;过客说我不愿意回去,前面有个声音在召唤我,我一定要去。老头说这声音也曾召唤过我,你不理它就行了;过客说不行我还是要走。这样,他就踉踉跄跄的继续往前走。这是鲁迅作品中最为典型是“路”形象与描写。在这个场景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特色鲜明的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老人与小女孩是腐朽与新生力量的代表与对比,衣衫褴褛的过客是他,以及全体中国人彷徨的灵魂的象征,是一种发自心底的迷茫与呼唤。而在老人眼中,前面的路上是坟墓,在小女孩眼中,前面的路上是鲜花,不同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碰撞与交融,形成了过客这样的存在:前面的路上既有坟墓,又有鲜花,不知道前方会出现什么,但是必须要走,以为前方“有声音在召唤我”。这种凄凉而真实的画面,正是鲁迅所希望塑造的人格衡量与价值观念导向的所在。我们说,文字体现价值与世界,世界理解文字与价值的意义。意向的鲜明,带有一股存在主义的气息,与加缪,萨特截然不同却又几乎如出一辙的存在主义,在路这个意向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路”是对未来的渴望与迷茫,是对前方的探索与恐惧,是对一种当时所普遍存在的麻木的现状的不甘与呐喊。 我们把存在主义当作一种审美来看待,同时用这种审美来看待鲁迅,得到一种知识分子自己的心灵的满足感。我们知识分子多孤独,公众不理解我们……。可鲁迅是这种人吗?鲁迅讲国民性,讲沉默着的那些人如何愚昧,敢吃人血馒头;鲁迅讲自己是多么的孤独,鲁迅有一篇被人称之为最像是写他自己的小说《孤独者》,看啊,鲁迅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孤独者,无边的孤独,伴随着鲁迅。鲁迅一直在探索,而探索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或者有路可走却不知道前面是什么这种状态,回到前面——他拒绝成为他人,也拒绝成为他自己。这不是审美趣味所能包容的。接下来的一个状态就是现代中国的一个真实起点——梦醒之后无路可走。 鲁迅有一篇演讲题目是《娜拉走后怎样》,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里的娜拉,为了救她的丈夫而违背了现代规则,最后她出走了,话剧就这样就结束了,娜拉出走后的命运他不关心。鲁迅问了“娜拉出走后会怎样”这个问题,他说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发现梦醒之后无路可走,所以当一个人在做梦时,你最好不要惊动他,让他安睡。起先一看,这好像是宿命感很强的,可是我们最好不要把它理解成宿命感。这是一个真实的现代中国必须解决的困境,你必须解决但发现无路可走。只有具有救国救心念头的人才能发现这个问题,但反过来也可以说,你单单高呼救国救心是不够的,你必须找到一个现代中国的起点——梦醒之后无路可走——这样一个起点。“梦醒”是一个意向,而无路可走是对这个意向最为准确的描述,

参考文献格式范本

参考文献格式范本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很多,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格式都要符合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但实际中很多出版社和期刊对论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发现周围的很多人对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不是很清楚,所以把规范格式贴出来。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1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 ersity Press,1995.26~28(in Chinese) 例: [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2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 [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 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 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28(3):249~252(in Chinese) 3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中英文参考文献格式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一)专著 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论文集 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 示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四)期刊文章 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五)学位论文 示例 [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六)报告 示例 [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七)、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教育名著导读论文

教育名著导读论文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河南工业大学 教育名着导读论文 宋各方 2013/5/19 经典—永不褪色 一、个人信息 学院: 专业: 科目:教育名着导读 姓名: 学号: 二、名着浅识 古典教育名着四篇之《学记》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着作。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着《》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考证,

作者为孟子的学生。《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和尊师的思想。《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古典教育名着四篇之《大学》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做学问必读的第一部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是2000年来士子们做人做学问的标杆。程颐先生还说,大学是做学问第一部,《论语》《孟子》到在其次,学者做学问必须从这本书学起。

学士学位参考文献范例.doc

学士学位参考文献范例 3 集作者.题名[C].//编者.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4 学位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集[C] ④学位[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例如: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范例 [1]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Jardin des Tuileries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选》,郭宏安译[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23、424、416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 [4]童.江南园林志[M].中国建工出版社. [5]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 百花文艺出版社. [6]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 百花文艺出版社. [7] 针之谷钟吉.西方造园变迁史[M]. [8]童.造园史纲[M].中国建工出版社. [9]郦芷若,朱建宁.西方园林[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0]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 中国建工出版社.

外文参考文献下载

外文原文 Introduction to Java autor:Martin Ngobye. source:Computing Static Slice for Java Programs Java is designed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heterogeneous, network-wide distributed environments. Paramount among these challenges is secure delivery of applications that consume the minimum of system resources, can run on any hardware and software platform, and can be extended dynamically. Java originated as part of a research project to develop advanced software for a wide variety of network devices and embedded systems. The goal was to develop a small, reliable, portable, distributed, real-time operating platform. When the project started, C++ was the language of choice. But over time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with C++ grew to the point where the problems could best be addressed by creating an entirely new language platform.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decisions drew from a variety of languages such as Eiffel, SmallTalk, Objective C, and Cedar/Mesa. The result is a language platform that has proven ideal for developing secure, distributed, network based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environments ranging from network-embedded devices to the World-Wide Web and the desktop.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Java are driven by the nature of the computing environments in which software must be deployed. The massive growth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World-Wide Web leads us to a completely new way of looking at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software. To live in the world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distribution, Java must enable the development of secure, high performance, and highly robust applications on multiple platforms in heterogeneous, distributed networks. Operating on multiple platform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invalidates the traditional schemes of binary distribution, release, upgrade, patch, and so on. To survive in this jungle, Java must be architecture neutral, portable, and dynamically adaptable. The Java system that emerged to meet these needs is simple, so it can be easily programmed by most developers; familiar, so that current developers can easily learn

湖南科技大学学科思政专业考研备考指南

湖南科技大学学科思政专业考研指南 学科思政去年招收了多少人? 学科思政初试需要考多少分才能进复试? 学科思政要考哪些科目? 学科思政初试的专业课参考书有哪些? …… 有些学弟学妹说,自己找遍了官网,加了不少群,但是没有解决自己的疑问,好的,要考思政的学弟学妹注意咯,以下全是学姐花时间整理出来的,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哦! 1.考情分析 2019年湖南科技大学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简章拟招生人数全日制为25人,其中推免3人,非全日制为10人,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实际招生拟录取人数为24,其中22名全日制,2名非全日制。 2.历年复试线 总的来说,没有太大波动,过国家线就可以进复试。 3.报录比 关于报录比没有官方数据,各位学弟学妹可以进入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官网,找到2019录取名单,算一下。 4.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参考书目 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 1.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外国教育史》,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版 3.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 4.《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2版 333考试范围:中外教育发展的历程与趋势;中外教育思想、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运用。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及其运用。

842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842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考试范围: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艺术论、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思想政治学科评价论、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实践论。 5.参考资料 聚点考研的资料,脉络清晰的思维导图,理清专业课知识体系,根据考试大纲编写,能 够让人迅速抓住复习重点,背诵的话,有这个就够了 各位小可爱还有什么问题,请在下面留言或者私信我哦!

教育名著导读论文

教育名著导读论文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河南工业大学 教育名着导读论文 宋各方 2013/5/19 经典—永不褪色 一、个人信息 学院: 专业: 科目:教育名着导读 姓名: 学号: 二、名着浅识 古典教育名着四篇之《学记》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着作。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着《》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考证,

作者为孟子的学生。《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和尊师的思想。《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古典教育名着四篇之《大学》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做学问必读的第一部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是2000年来士子们做人做学问的标杆。程颐先生还说,大学是做学问第一部,《论语》《孟子》到在其次,学者做学问必须从这本书学起。

外文参考文献

JIU JIANG UNIVERSITY 中英文文献翻译 题目RFID射频识别技术概述院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武晓杰 班级学号A121238 二O一五年十二月

RFID basic principle What is the RFID RFID is the abbreviation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alled electronics label . What is the RFID technology RFID recognition is a non-contact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rf signal through its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and access to relevant data, identify work without manual intervention, it can work in various environments. RFID technology can identify high-speed moving objects and can identify multiple tags, the operation is fast and convenient. Accenture laboratory's chief scientist sir alex ferguson feels RFID is a breakthrough technology: "first, can identify a very specific objects, rather like the code that can identify class objects; second, the use of rf, can read data through external materials, and bar code must rely on laser to read information; third, can also read on to multiple objects, and bar code can only read one by one. In addition, store of information is also very big." What is the basic component of RFID The most basic RFID system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ag:Tag consists of components and chips, each Tag has only electronic coding, adhere to the object for identifiering target; ·Reader:read (sometimes also can write) label information equipment,it can be designed for portable or fixed; ·Antenna:Transmit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between in the label and reader. The basic principle of RFID technology is wha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RFID technology is not complex:Label into the field, Receive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from reader collision, with all the energy stored in a chip of the product information (passive tag, there is no source label or labels ), Or actively to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 经典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专业类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版; 2.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张蔚萍主编:《思想政治工作学》,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4月版; 4.沈国权主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5.张雷声、梅荣政、钟明华主编:《思想理论教育研究(第1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6.韩玉芳、林泉主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8月版; 7.余亚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 8.孟伟、张岩鸿、王连喜:《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 9.张贵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10.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 11.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2.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1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14.卢梭:《爱弥儿》 1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文史哲类: 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2.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3.刘放桐:《新编西方现代哲学》 4.罗国杰:《西方伦理思想史》 5.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6.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

文学名著导读结课论文

文学名著导读 姓名:刘小瑞 年级:大一 班级:会计4班 学号:013150402 二〇一六年6月14日

一、论文题目 1.《三国演义》中"三绝"形象分析 2. 论《三国演义》中人才在蜀国兴亡中的影响--人才的 断层引发的亡国之悲 3.浅析诸葛亮的用人观。 4. 论《三国演义》的当代传播——以电脑游戏“三国群英传”为例 5.试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刘备、 赵云….)形象的塑造 6.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性格魅力及其现代启示 7.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命运悲剧根源初探 8.论曹操的“奸”与“雄” 9.浅析关羽崇拜的形成 10.《三国演义》塑造人物的技法探析 11浅析唐僧师徒取经的机会成本 12.浅析《西游记》儒释道文化的融合 13.主体意识的弘扬与人格的自我完善——孙悟空形象塑造新论 14.论《西游记》的用人理念及其结果 15.从取经团队成长看管理团队建设 16.简论《西游记》的人物形象塑造技法 17.论《红楼梦》的女性人才观级现代启示 18.浅析《红楼梦》创作手法

19.论贾宝玉的双性化性格特征及其实质 20.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性格比较 21.浅析《林黛玉》性格特征 22.试析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写作手法的差异 23.就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浅谈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4.家亡人散各奔腾------就教育方式谈贾府的衰败 25.论《水浒传》梁山结局的必然性 26.《水浒传》中的正统精神与侠义情结 27.试论《水浒传》市民文化色彩 28.李贽与金圣叹的《水浒传》批评之比较 29.水浒传任务特征分析及主要事迹 30.《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思想内容表达手法上的共性分析 二、具体要求 (一)论文题目:宋体,二号,加粗,居中。 (二)摘要: 顶头,黑体四号;后面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摘要应简要说明结课论文的写作目的、思路、内容及主要观点和结论,一般为150-300字。下面空一行 (三)关键词: 顶头,黑体四号,后面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关键词一般3-5个,以空格键隔开

范例7: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BG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翻译图书文献 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研究生论文应对参考文献类型进行标识。 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范例: [1]梅萍,姜明辉,袁绪川.基于后验概率的住房信贷评估SVM模型[J].哈尔 滨商业大学学报,2008,3(24):35~36 [2]张其善,吴今培,杨东凯.智能车辆定位导航系统及应用[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8:175~180 [3]Taylor, G., G. Blewitt, D. Ste up, S. Corbett, and A. Car. Road Reduction Filtering for GPS-GIS Navigation [J]. Trans. in GIS, 2009, 5(3):193~207 [4]Alf Puttmer, Peter Nauptmann, RalfLucklum. Spice Model for Lossy Piezoceramic Transducers [J]. IEEE Trans. UFFC.2002,44(1):60~65 [5]吴宇森,徐克,宋明.智能运输系统发展需求预测[C].中国第六届交通工程 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135~138

Web应用程序安全外文翻译参考文献

Web应用程序安全外文翻译参考文献(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原文: Basic Security Practices for Web Applications Even if you have limited experience with and knowledge of application security, there are basic measures that you should take to help protect your Web applications. The following sections in this topic provide minimum-security guidelines that apply to all Web applications.General Web Application Security Recommendations;Run Applications with Minimum Privileges ;Know Your Users; Guard Against Malicious User Input;Access Databases Securely;Create Safe Error Messages;Keep Sensitive Information Safely;Use Cookies Securely;Guard Against Denial-of-Service Threats. 1. General Web Application Security Recommendations

思想政治教育阅读书目

思想政治教育阅读书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2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全集》,第1-60卷,补遗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2版。 《列宁专题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文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999年版。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刘少奇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 《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1996-1999年年版。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版2000-2003年版。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8年版。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2011年版。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记》,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金炳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刘大椿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韩立新:《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韩民青:《意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瞿葆奎编著:《教育学的探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管理学》名著导读论文

《管理学》名著导读论文 如何做好班级管理者 “领导能力,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的难题,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即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位领导者和一个人如何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也就是说,一个人如何发展有效的团队绩效。”(弗雷德·E.菲德勒《权变模型:一种领导效能理论》)在大学中,班级就是一个组织,班长、团支书是班级的领导者。但我们通常会发现,大学的班级这个组织有时却不能具有像高中班级那样的凝聚力。在大一,因为新鲜感,班级里的同学都会很积极的举办活动,经常聚在一起,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好奇心的减弱,班级的凝聚力却是越来越小,甚至会出现“有时班级要举办一项活动,能召集到的同学没有几个”的状况。经过近一年的大学生活,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在大一下学期同学的积极性明显不如上学期,班级的凝聚力也在减退。 如何才能解决这种现状,将班级建设成一个高效成功的组织呢?作为班级管理者、领导者的班长、团支书,在班级的的管理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及作用。班长、团支书该如何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呢? 首先,需要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 第一,目标一致是团队建设的基石。在高中时期,每个人都怀着一个共同的

目标:考得好成绩,上理想的大学。但在大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不同的目标,这样往往使班级缺少一个明确的共同的目标来凝聚班级的人,让每个人都能为之奋斗,并坚持不懈的朝着目标前进。 第二,在大学,学生除了班级,还可能参与学生工作,属于不同的部门。这样,不像以前每个人只属于一个组织,一个人可以是多个组织中的成员,一个人的精力被分到各个组织之中,这样归属感就没有以前那么强。 第三,一个优秀的组织,无论是领导者还是组织中普通的一员,都要学会相互沟通和交流。大学的班级,不像小学到高中的班级那么具体。从小学到高中,班级有着固定教室这个载体,同班意味着一起上课,一起学习,一起举办活动,同学之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起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这样容易沟通,并产生感情。而在大学,这个开放的环境,虽有班级,但是班级却没了固定教室这个载体,加上同学有选择课程和授课教师的自主权利,同班同学并不一定一起上课,大家的大部分时间并不是在一起的,这样有些同学之间很少见面,更缺少交流,不利于班级这个组织的凝聚力的增强。 那该班长、团支书该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组织的定义: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的安排,以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 在组织的定义里,包含了所有组织的三个共同特征:首先,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通常是以一个目标或者一组目标来表达的,它反映了组织所希望达到的状态;其次,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员组成的,独自一个人工作是不能构成组织的,组织借助人员来完成工作,这对于实现组织的目标必不可少;最后,所有的组织都发展出一些精确的结构,以便其中的人员能够从事他们的工作。 因此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目标的一致性是团队建设的基石。一个组织只有在其所有成员对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具有一致肯定和充分认同时,才能为之付出努力,最终共同实现目标。因此,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班长团支书应该能够为班级设定一个前进的目标,为组织成员导航。比如可以把争取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优秀班级”之类的荣誉作为班级同学共同奋斗的目标。作为领导者,他们是领头羊,是组织

APA格式参考文献示例

APA格式参考文献示例 期刊文章 1. 一位作者写的文章 Hu, L. X.[胡莲香].(2014).走向大数据知识服务: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 173-177. Olsher, D. (2014). Sema ntically-based priors and nuan ced kno wledge core for Big Data, Social Al, and Ian guage un dersta ndin gNeural Networks, 58 131-147. 2. 两位作者写的文章 Li, J. Z., & Liu, X. M.[李建中,刘显敏].(2013).大数据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可用性.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6): 1147-1162. Men del, J. M., & Korja ni, M. M. (2014). On establishi ng non li near comb in atio ns of variables from small to big data for use in later process ingln formati on Scie nces, 280, 98-110. 3. 三位及以上的作者写的文章 Weichselbraun, A. et al. (2014). Enriching semantic knowledge bases for opinion mi ning in big data applicati ons. Kno wledge-Based Systems, 6978-85. Zhang, P. et al.张鹏等].(2013).云计算环境下适于工作流的数据布局方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3): 636-647. 专著 1. 一位作者写的书籍 Rossi, P. H. (1989).Dow n and out in America: The origi ns of homeless nessChicago: Uni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ng, B. B.[王彬彬].(2002).文坛三户:金庸王朔余秋雨一一当代三大文学论争辨析.郑州:大象出版社. 2. 两位作者写的书籍 Plant, R., & Hoover, K. (2014). Conservative capitalism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critical appraisal. London: Routledge. Yin, D., & Shang, H.[隐地,尚海].(2001).到绿光咖啡屋听巴赫读余秋雨.上海: 上海世

外文参考文献题目

1. o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newcomer job embeddedness and sales outcomes for life insurance salespersons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 o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ume 67, Issue 7, July 2014, Pages 1430-1438 o Chia-Yi Cheng o ?Abstract ? Purchase PDF - $35.95 o Not entitled to full text 2. o o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s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in salespeople: The roles of psychological climate, job attitudes, and turnover intention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 o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Volume 51, November 2015, Pages 158-170 o Nathaniel N. Hartmann, Brian N. Rutherford o ?Abstract ?Research highlights ? Purchase PDF - $35.95

o Not entitled to full text 3. o o When Sales Managers and Salespeople Disagree in the Appreciation for Their Firm: The Phenomenon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Tension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 o Journal of Retailing, Volume 91, Issue 3, September 2015, Pages 486-515 o Florian Kraus, Till Haumann, Michael Ahearne, Jan Wieseke o ?Abstract ?Graphical abstract ?Research highlights ? Purchase PDF - $35.95 ?Supplementary content o Not entitled to full text 4. o o Sales Management Strategies Implemen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Groups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