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利用与社会进步重点

资源利用与社会进步重点

资源利用与社会进步重点
资源利用与社会进步重点

2.资源系统的特征

(1)构成的复杂性(2)内涵的动态性(3) 结构的层次性(4) 功能的多样性

3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赋存于地表和地壳中,采用现代生产技术,能够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矿物资源。

从矿藏成因角度看,矿产大致可分为外生、内生和变质矿产三大类。

1)外生矿。通过外生作用形成的矿产资源,主要与地球外营力有关,即由岩石圈、水

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以及太阳能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矿物资源。

2)内生矿。通过内生作用形成的矿产资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深处的岩浆熔融体及其派

生物——气水溶液,随着地壳运动和造山作用而发生的岩浆活动所富集成的。

3)变质矿。变质矿是由岩浆侵人围岩后引起的接触热变质作用、气成一热液变质作用

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

4矿产变化规律

矿产的地质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成矿时间上,矿产资源往往具有重复叠加和相互更替的周期性。我国地史发展过程中,存在四个沉积成矿周期,每个周期大致出现类似的矿产组合。自早至晚,一般以铁一锰一磷’铝一煤一铜一盐的顺序出现。此外,在某一地区,同一种矿产可能以相同或不同形式在不同地质时代多次出现。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川南滇北铁铜成矿带,自地层下部基底到上部盖层,依次出现大红山式铁铜矿一东川式铜矿一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和铜镍硫化物矿一沉积铁矿、含铜砂岩型铜矿。还有长江中下游的铁铜矿、粤桂钨锡石英脉矿和砂矿、湘桂交替型锑矿与结核状红锑矿等。一些化学沉积矿产,由于成矿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迁移能力、搬运和沉积方式的差异,往往使不同矿产在空间展布上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一般随着离边缘剥蚀区距离的增加,依次以氧化物、硫酸盐、硅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形式出现。一些氧化物中铝土矿、铁矿和锰矿自剥蚀区由近及远先后依次沉积成矿,即使同一种成矿元素,也会因不同的沉积环境相应形成不同类型的矿物,如在不同深度的海相沉积锰矿,自海岸致盆地深处,依次会出现软锰矿、水锰矿、碳酸锰矿带。盐类矿产的先后沉积顺序也很明显,一般是石膏一石盐一硫酸镁盐一钾石盐一光卤石一水氯镁石等。总之,矿产的地质变化规律丰富多样,广大地质工作者正是努力认识和不断总结这些规律,以便于更科学和更有效地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探。

矿产的人为变化包括人类对矿产资源采掘、选矿、冶炼、加工、利用等各项经济活动中所有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采矿一般是不改变矿产资源的化学特征,只是机械地搬离或掘出原始埋藏位置,大多采用露采与垌采、机采与手采等方式进行。选矿是将采出的矿石经过压碎、机选或手选、磨细、过筛、富选等一系列流程,改变矿产组分、含量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常用的选矿方法有磁选、重选(重力选矿)、浮选、电选和手选等。选矿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原矿品位日趋下降,大量的矿石只有经过选矿加工才能利用,另一方面人选矿石中难选矿石多,冶炼对精矿质量要求高,需要综合回收利用的矿产多。冶炼和加工是对原始矿产进行较大改变的过程,从资源产业和矿产品链角度考虑,它们仍属对矿产进行的人为变化,只不过是在资源下游加工和产业经济领域中发生的变化而已,甚至原矿已不同程度地变成为其他矿产品或矿产衍生的资源产品。在矿产冶炼过程中,原矿一般经过熔融(火法)、溶解(湿法)或电解(电法)等方法而提取出有用的组分,从而生产出可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矿产品。

总之,地壳中矿产资源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和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而矿产的变化既有地质因素造成的原生变化,又有人类活动叠加的“次生”变化。只有充分地掌握客观的地质规律和产业经济规律,才能有效地进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5.世界各国森林覆盖率

(世界各国森林覆盖率:日本67%,韩国64%,挪威60%左右, 瑞典54%, 巴西50-60%,加拿大44%,德国30%,美国33%.法国27%,印度23%,中国20%。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业。这4个地区占有全世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俄罗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刚果为最,4国拥有全球40%的森林。全世界平均的森林覆盖率为22.0%,北美洲为34%,南美洲和欧洲均为30%左右,亚洲为15%,太平洋地区为10%,非洲仅6%。森林最多的洲是拉丁美洲,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4%,森林覆盖率达到44%。201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

6.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一方面是水资源总量不足,另一方面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无节制开采利用地下水、地表水。

7.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造成这次严重污染事件的原因就是对矿产资源的乱采乱开被剧毒污染的环境,不只是伤害人类和其他生命,毒害的范围是宽广的,影响时间将是漫长的。以上事例说明了我国资源开发过程中所付出的环境污染的代价,同时也告诫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矿区的环境问题。应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发展经济更要保护环境。

8.资源开发与全球变化

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几十亿年的地球演化史上,全球变化呈明显的渐变性。直到300万年前人类出现时,全球变化的渐变性都没有明显的改变。只是近百年来,随着人类活动日益成为全球系统演变的主要力量,当代全球变化的速度加快,呈明显的突变性。

特别是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高速增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和矿产资源,并向环境排放了大量污染物质,大气中的C02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的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受到潜在的威胁;产生了大气污染、酸雨及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人口增长造成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使土地受到的压力增大,人类不顾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提高对现有耕地、草场等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加速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全球范围内生态系统发生退化;森林大面积减少,物种加速灭绝,耕地、牧场等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发生显著改变等全球性变化。

9.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客观现实

人类在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各国相继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人口激增、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洲、南美洲和亚洲相继出现粮食短缺的现象目前全世界有15亿人已面临着缺水的威胁,其中有10亿人口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

除了耕地、森林和水资源在减少和恶化之外,世界各国还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矿产资源减少的威胁。

10.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Fair) 2.可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3.共同性原则(Common)4.需

求性原则(Demand)

11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所谓资源观,指的是人们对资源问题的带根本性的看法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主要包括八个方面

1.资源的地位观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是三大要素,其中资源要素处在

基础的地位

2.资源的前景观一是悲观派,一是乐观派

3.环境资源观(环境是资源环境是指周围的客观存在,它有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

类。物质环境又分为自然资源物质环境和非自然资源物质环境两大类。环境资源观是联系经济与环境的纽带)

4.资源的系统观(对策:一是要转变观念,利用市场,因地制宜,改造成百上千个小

系统。二是要科学分析,依靠法制,宏观调控,建立一个大系统。三是审时度势,合理定位,抓住机遇,利用全球巨系统)

5.资源的辩证观(辩证认识资源的有限性与资源的无限性问题;辩证认识资源大国与

资源小国问题;辩证认识资源的有用性与有害性问题;辩证认识资源的量与质的问题) 6.资源的价值观(在可持续发展时代必须进行资源更新建设和保护,资源的价值属性

正在日益突出地显现出来。只有正确树立资源的价值观,才能理顺资源产业链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进行资源的价值核算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才能科学地建立资源的租、税、费体系,依法有序地实现资源的各种权益;才能科学地确定资源性资产的运

营监管体制,并逐步建设起一套新的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上的宏观调控机制)

7.资源的伦理观(规范人类在资源上的社会行为,最普遍有效的自律机制是确立适合

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资源道德伦理。坚持以协调平衡的原则和公平共享的原则来确立资源道德标准,规范资源社会行为方式、加强资源治理配置、充分利用、有效保护和更新

建设,处理好各种资源利益分配关系。)

8. 资源的法制观(资源市场配置及其宏观调控不仅要有规则,而且这些规则还

要求有约束力和稳定性,必须加强法制。资源环境法律应当是与工商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重要法律部门并列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当前要抓住资源立法这个重点,系统规划,全面推进资源法制化。资源立法首要的是要规划好资源法律体系。资源法律体系包括四个基本方面。首先,应有综合性的资源法,用以界定各种资源,从自然资源的系统来考虑各种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总的管理原则。其次,是对各类资源本身的管理进行立法,规定资源权益的配置,目前已有不少单项资源法或资源管理法。再既要对各种资源所可能涉及的产业进行相应立法,形成相应的资源产业法律系列。

第四,要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消耗行为方式立法,特别要注意防止资源利用中污染问题。这样,资源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上包括:①综合资源法;②各类资源(本体)法;③各种资源产业法系列;④各种资源开发、利用及其过程中防治污染的法律系列。

无论是进行专项的还是综合的资源立法,都要依照立法法和有关的原则,充分考虑各项基本要素。比如,资源立法既要贯彻法制统一原则,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开放决策、发展决策相结合的原则,立、改、废、编统筹规划共同推进的原则等;又要针对资源立法自身的特殊性,贯彻资源利用、资源配置与资源建设统筹兼顾原则,节约优先原则,市场开放原则,代际公平与区域公平的分配原则等,应当注意一些现实中的下列重要问题:第一,必须用系统的观点全面地考虑不同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砍伐森林,就会造成流域水土与小气候改变,甚至会影响到海洋渔业资源),要明确利用某种资源时对其他

资源的影响限度。

第二,应当实现公共资源社会分配的法律约束机制,把资源分配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当作立法的重点。由于存在多种利益主体,进行资源立法要考虑不同主体的资源权益平衡。

第三,注意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相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资源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要确立不同的资源用途优先。例如,土地管理中的优先保护农用地限制建设用地并采取最严格保护耕地制度。贯彻用途优先要求,采取用途管制办法,以获得法律的保障。

第四,在经济利益与资源效益之间掌握平衡。应建立对资源进行登记、经济核算及补偿的管理方法。资源消耗不仅要算经济效益账,而且要进行相应的资源补偿,建立资源补偿与动态平衡制度。

第五,执法能力的建设,会影响到立法的进度。制订法律不能只讲科学性必要性,还得讲可执行性。凡是不能够被执行的法,不制订出台;而立了的法就必须执行。在资源方面,制定综合性法律,既需要先把各分支性的专门的资源法建立起来作为基础,也需要有综合的资源管理与执法手段为基础。

第六,资源立法要全面监督和约束各种主体,对政府也要有约束力。要在立法程序上确定公众参与讨论的步骤,使公众社会团体、企业和政府都参与立法。要改变只有一部分人是执法者,去监督公众作为守法者的状况。使法律成为社会的法律,政府、企业、公众都受法律约束,公众自觉参与执法、守法。

第七,加强国际合作。国际组织制定的各国共守的协议公约要积极参与,共同行动。资源综合立法过程中相关国家之间共商有关资源的开发管理。一些国际组织甚至提出,公正、超脱的资源立法应在国内战线维护贫穷人群的资源利益;在国际战线维护贫穷(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利益;保护资源环境要注意到全球性。)

1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2.人地关系理论

?3.生态系统理论

?4.资源环境价值论

5.经济学的理论和基本原理

1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它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而是特别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通过正确方式增长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3.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可以不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当包括改善人类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发展是基础,自然生态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才是目的。4.可持续发展承认资源环境的价值.为了全面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产品价格应当完整地反映三部分成本:

①资源开采成本或获取的成本。

②与开采、获取、使用有关的环境成本(环境净化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

③由于当代人使用了某项资源,而不可能为后代人利用的效益损失,即用户成本。

产品销售价格则应是这些成本加上利税及流通费用的总和,由生产者,最终则由消费者负担。

14.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

15.人类需求系统

我们可以把人类需求系统分为三个需求子系统(基本需求子系统、环境需求子系统、发展需求子系统)。

并把基本需求子系统分为两个次子系统(物质需求次子系统和精神需求次子系统)。

所谓的基本需求是指维持正常的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物质和生活资料。

环境需求是指人们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为了使自己的身心更健康、生活更和谐所需求的条件。

发展需求是指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为了使生活更充实和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任何一种需求因子未能得到满足都将意味着一种贫困

16“天人合一”即“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联系和协调发展观点

17.资源环境价值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环境和资源的经济化运作,就是以经济的观点来研究和评价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适当的投入、产出核算体系来测算资源的消耗并指导其保护和再生产。为此,首先要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抛弃资源无限性观点;其次,要确定环境生态资源的价格测算,以提供一个环境资源经济化运作的判断标准,最终要把环境与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新的角度来审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与效益。

18.再生产理论研究了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三种再生产及其相互协调发展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组成。并且,三种再生产不是封闭的和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只有达到人口、社会、经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种再生产才能顺利实现,从而实现社会再生产的不断循环并周而复始地进行。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三种再生产的综合平衡与协调发展。而为了达到这种最高层次上的理想的发展,我们首先要研究的是经济再生产、自然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的各自规律以及其间的物流与能流规律。

18.资源管理论一般说来,资源管理是指政府对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采取的一系列干

预活动。资源管理主要是围绕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治理进行的,重点是协调人类开发活动与各种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资源管理的对象、内容与目标,来界定资源管理的内涵与外延。

19.资源管理对象:(1)资源对象(2)环境对象(3)组织对象

20.资源管理内容:

1.资源权益:(1)自然资源所有权(2)自然资源使用权(3)自然资源专项权益(4)自然资源相邻权益

2. 宏观调控

3.监督职能.

4.监测职能

5.综合协调

21.资源管理目标

(1)经济效率:①生产效率②配置效率

(2)公平分配。公平也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追求的是竞争规则和过程的公平,而不是结果的平等。“机会均等”是这一公平的最大体现。一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平,是国家通过税赋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财富的调节与二次分配,体现的是人道主义原则。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与商品和劳务生产增长相结合的社会生产能力的增长。

(4)资源安全。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是指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程度

(5)环境安全。环境安全是一个与资源安全密切相关的问题。它是指通过国家干预把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减少到一般可以接受的水平。

22.自然资源管理的一般性政策措施

1.产权管理2.贸易管理3.财政政策4.战略资源储备

23.资源管理的主要法律制度

自然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资源产权制度、资源勘查与调查制度、资源登记制度、资源开发审批与许可证制度、资源有偿使用与征收税费制度、资源保护制度等,

24.资源安全的基本定义与基本含义

所谓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

25. 资源安全内涵丰富,有5种基本含义(谷树忠等2002):

1)数量的含义,即量要充裕,既有总量的充裕,也有人均量的充裕,但后者较之前者更具意义。

2)质量的含义,即质量要有保证,于是产生了最低质量的概念,例如最低生活用水质量。

3)结构的含义,即资源供给的多样性,供给渠道的多样性是供给稳定性的基础。保证资源供给的稳定,要发展资源贸易伙伴关系,特别要注意建立资源共同体。

4)均衡的含义,包括地区均衡与人群均衡两方面。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亦即资源的非遍布同质性,增加了资源供给的时间和成本,是导致资源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人群阶层的存在,特别是收人阶层的存在,导致获取资源的经济能力(支付能力)上的差异,也是影响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源安全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供求的地区均衡和人群均衡。

5)经济或价格的含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上以较小经济代价(如较低价格)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或状态。这一点在常态(非战争状态)下非常重要,因为一般而言,任何国家都可以从市场上获取其所需的资源,只是其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不同而已。资源安全所要追求的是以最低的经济代价获取所需资源。

26.资源安全类型的划分

1.按资源空间分类

资源安全可以划分为:全球性安全、区域性安全和地方性安全

2.按资源过程分类

资源安全可以划分为:资源系统自身安全、资源保障系统安全和资源生态环境安全。

3.按资源类别分类

资源安全可以划分为土地、矿产、生物、海洋、环境等资源安全类型。

4.按资源重要性划分

可将资源安全划分为战略性资源安全和非战略性资源安全。

战略或战略性资源,是指关系国计民生、在资源系统中居支配地位,具有常态下市场垄断性和非常态下供给瞬时中断性特点的资源。从国际市场可贸易的角度看,重要矿产资源、石油资源、水资源和食物资源,是最为典型的战略资源。

27.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基本策略

1.贯彻资源安全基础保护战略

1)建立国家资源安全补偿机制。

2)树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意识。

3)开展国家重大资源保护工程。

2.实施合理的资源流通战略

7.坚持科学的资源管理战略

4.建立深度资源开发的利用战略

5.鼓励废弃物资源化的回收战略

6.加强资源创新的技术战略

3.倡导适度消费的资源节约型战略

28.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

评价一国或地区的资源安全状况,必须先考虑对该国或地区资源安全可能的影响因素。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很多,大致上可以分为资源基础安全的影响因素和资源安全的外在影响因素两方面。后者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运输因素和军事因素等。

(1)资源基础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指一国本身的资源储量、质量和分布状况,它是影响资源安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自身的资源越丰富,其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越高,资源供应的安全性就越高。日本对资源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国内资源极度匮乏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利用本国资源受外界不安全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小,相对比较安全;美国计划开采阿拉斯加保护区内的石油,除了考虑大财团的利益外,稳定国内石油产量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2)政治因素。对资源安全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资源进口国与资源出口国之间关系对资源进口国资源安全的影响,如第一次石油危机就是因为阿拉伯国家与西方国家政治关系紧张所导致的结果;二是由于资源生产国国内的政治因素对资源安全供应的影响,如第二次石油危机就是由于伊朗国内政治与宗教因素所造成的。当今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往往都是政治、民族和宗教矛盾相对突出的地区。

(3)运输因素。与运输的安全程度与运输的距离、运输线的安全状况、运输方式以及运

输国对资源运输线的保卫能力的强弱有关。比如运输线上有没有海盗的侵扰,通过的海峡多少和海峡受控制、封锁的可能性大小,海域运输事故的多少等等都会影响到资源的运输安全。一般来说,运输距离越远,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越多,资源的安全性就越低;反之,距离越近,资源的安全性就越高。也就是说,资源的安全性与生产国或地区与消费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关系。

(4)经济因素。对资源安全的影响是一种间接的影响,对资源进口国来说,最主要的影响就是经济能否支持进口资源所需要的外汇,如果没有出口的强有力支持,就很难保证有充足的外汇用于资源产品的进口。资源产品的价格变动是经济因素影响资源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进口国来说,主要是价格上涨对进口能力和进出口平衡的影响,在和平时期,价格的剧烈波动是影响资源安全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5)军事因素。对资源安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运输安全来说,拥有强大、反应快速的海上军事力量,资源运输就会受到很好的保护。对重要海峡的控制能力也是保障资源安全的重要方面。军事因素对资源安全的影响还表现在对主要资源产地的军事干预能力上,美国拥有对海湾地区和世界主要海运要道的军事控制和干预能力,保证了美国及其盟国石油和其他战略性资源的供应安全。

此外,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还包括技术进步方面的因素。技术的进步可以加快未探明资源的勘探、已有资源的开发和替代资源的发现,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战略性资源是指关系国计民生、在资源系统中居支配地位,具有常态下市场垄断性和非常态下供给瞬时中断性特点的资源。重要矿产资源、石油资源、水资源和食物资源是最为典型的战略性资源。水资源安全,食物安全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耕地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特别是国家石油安全,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是国家资源安全的基础和核心,构成了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主要内容。,

29.水资源安全

除水资源数量短缺外,水污染严重导致的水质恶化状况令人担忧,从某种意义上讲,水质恶化所引起得水资源危机甚至要大于水量缺乏所造成的危机,水质性缺水正成为影响中国和世界水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

所用水量占可用水量的比例

用水紧张程度

水资源安全状况

<10%

10%--20%

20%--40%

>40%

用水低度紧张国家(地区)

用水中度紧张国家(地区)

用水中高度紧张国家(地区)

用水高度紧张国家(地区)

不会面临水资源紧张,水资源安全状况良好

水资源存在一定制约因素

面临水资源争夺、水资源安全须引起高度重视

水荒严重、水冲突一触即发

30.耕地与食物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一个确保食物安全的最低储备水平,即谷物的储量占需求量的17%~18%,其中周转储备占12%,后备储备占5%~6%,就中国的国情和目前的发展水平来说,粮食进口依存度低于5%,就能表明实现了粮食自给,进口依存度低于10%,表明粮食供求处于安全状态。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人均占有耕地少于0.8亩为耕地的警戒线,这可以作为耕地资源数量安全的标准);二是耕地质量状况,可以通过单位耕地面积的生产能力来衡量;三是后备资源潜力,可以用后备耕地来源及其数量和质量结构来评价;四是区域均衡性,可以通过区域人地、人粮关系状况来判定。耕地资源安全既有量的含义,也有生产能力的含义,强化农业科技和基础设设施投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是耕地资源相对较贫乏国家抵御国际粮食市场压力,确保国家食物安全的主要手段。以耕地资源安全为核心的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

31.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是指能源供给安全,主要是一次能源资源商业供给安全,以及由此引起的二次能源供给安全。由此可见,能源安全有两个重要的组成层次:一是,能源供应的经进安全性,它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正常需求的能源供应保障的稳定程度;二是,能源使用的生态环境效益安全性,指的是能源使用和消费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危害。

有关储备天数有三个不同概念:一是储备资源相当于多少天的净进口量;二是储备相当于多少天的进口量;三是储备相当于多少天的消费量。现在许多国家都把90天的消费量作为资源(石油)储备的标准。评估能源安全的另一个指标是五油供应中断量占需求量的比例,一般认为如果超过7%,就会严重影响石油安全,需要采取包括动用储备等措施进行干预。

32.矿产资源安全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来源。据估计,矿产资源约占现代社会需要的自然资源总量的70%,为工业提供了95%的能源和90%的原料,因此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粮食。

一些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典、瑞士、挪威、芬兰、英国和韩国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列入其储备名单的主要是“战略矿产”,、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急缺矿产”。

33.中国的资源安全态势与安全战略

中国的资源安全态势

1.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而且很可能会进一步降低。中国主要资源的总量均居世界前列,“主要自然资源的总丰度与世界各国比较,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中国人口众多,按人口平均,中国是一个资源小国。中国各类资源的人均状况是:人均国土面积仅11.5亩,是世界人均量(44.5亩)的1/4;人均耕地1.2亩,为世界平均数( 4.8亩)的1/4;人均草地4.85亩,位世界平均数( 10.0亩)的1/2;人均森林面积1.86亩,为世界平均数( 13.6亩)的1/6;人均水资源量2200 m3,为世界平均数的1/4;人均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装机0.3 kW,所占比重较大,也仅为世界平均数的3/4;人均矿产储量总值约1—5万美元左右,至于各类矿产资源如果按人口平均,绝大部分均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大,地域结构错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

3·自然资源安全阀限较小,多数资源已临近安全警戒线

4·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33.中国主要战略性资源的安全态势

1.中国水资源安全态势

中国未来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的形势相当严峻,特别是华北地区,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已经少于500 m3,已经到了危急程度。

目前,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也将达到相当程度。2050年,全国地下水利用率平均为64%,2.中国耕地与粮食安全态势

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的基本态势是:人均耕地不足,后备资源有限、区域分布失衡,而且耕地资源质量总体水平较低,水土资源配置不佳,中低产田过多、耕地退化严重。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耕地大量减少且破坏和浪费严重,质量损失十分惊人,耕地减少主要发生在经济发达、耕地质量较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和城镇郊区,减少的主要是优质高产田,而新开发增加的往往是劣质低产田。

目前,全国已有666个县突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其中463个县人均耕地已不足0.5亩。中国现有后备资源2亿亩,其中可开垦成耕地的只有1.2亿亩,考虑到生态保护的需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

中国进口量约占中国粮食市场的4%,按照前述粮食安全的标准可以认为粮食贸易状况基本安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加大进口以缓解国内生态环境的压力。

从中国粮食的进口集中度来看,近几年有增大的趋势。中国小麦的进口主要来自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这三个国家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中国粮食进口主要来自这三个国家并不意外,但集中度如此之高(表20-8),还是应该引起注意,需要在以后的进口中加以调整,增加从南美和欧洲的进口份额。

目前中国虽已解决温饱问题,但人口增长远大于粮食增长,仅1991~1995年人口增长6800多万,而同期粮食却没有新的增长;耕地面积自1957年以来一直呈减少趋势,新《土地管理法》的实施也未能抑制该势头,使得耕地资源已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瓶颈;水资源的高度短缺和水利设施不足已成为继耕地资源之后的第二大粮食制约因素。这三大不可逆转趋势严重影响着中国的粮食生产。农业科技应用滞后与发展后劲不足又加大了中国粮食生产增长的不可预见性。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Lester R.Brown先后两次抛出“中国粮食威胁论”,其焦点就是中国的耕地与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国粮食安全除需控制人口增长外,关键在于大力发展粮食生产,重心应放在有效地制止耕地减少、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上,而不可过多依赖业已不太景气的国际市场。在耕地面积难以扩大的情况下,重点应放在挖掘有限耕地的增产潜力,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适当增加农业投入,改进传统农耕技术,实施“藏粮于土”计划,全面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

中国人均耕地排名世界第126位

四大问题冲击耕地保护

违法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是通过修改土地总体利用规划,规避国家法律

二是“以租代征”禁而不止,打政策“擦边球”

三是利用国家政策间的间隙,为违规占地打掩护。

四是占优补劣现象突出,优质耕地不断减少

值得关注的新举措

首先,耕地保护将纳入地方领导责任考核

其次,国家将增加投入,把提升农田质量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此外,主管部门将继续加大土地违法查处力度,确保土地用途管制落到实处。

中国矿产资源安全的基本态势是,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而且很可能会进一步降低;结构性短缺威胁较大且将长期存在,对外依存度势将逐步增大。

中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不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而且经过数百年的探寻和开发,地表及浅层矿产资源多已被发现和利用,矿产资源的新发现向地下深部和海域发展,发现和开发利用的难度、风险性越来越大,前期投入成本亦越来越高。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矿产勘查开发投入不足,新发现的数量和新探明的储量增长缓慢,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矿产品第二大消费国和第三大进口国,1994~2000年,45种主要矿产中,保有储量出现负增长的矿种已增至26~27种。石油、铁、锰、铬、铜、铝、钾盐等需大量进口,很多矿产可供程度日益下降。部分优势矿产如钨、锡、稀土、锑,也因过度开发,资源耗竭速度加快,到2010年也将失去优势。未来20~30年内中国矿产品的年绝对需要量将大幅度增加,预计一些主要矿产品2020年需求量将增加到目前的两倍多,到2010年的时候,中国45种主要矿产品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将难以保证需求

34.中国能源安全态势

中国能源安全的问题主要是表现在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差、供需平衡压力较大和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

业内普遍认为,石油进口还会加速增长。石油进口依存度突破60%,已基本成为定局。

35. 中国的资源安全战略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1.保护资源系统,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建立中国资源安全的可持续利用体系

具体可以通过确定资源基础安全警界线来防止资源系统的过渡损耗,通过建立资源安全的补偿机制和开展资源保育工程来维持和加强自然资源基础,通过资源可持续思想的社会认同,形成社会的资源保育意识。

2.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增强创新能力。建立资源安全的科技体系

3.挖掘资源潜力,在追求资源利用效率中。建立资源安全的节约体系

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

4.迎接机遇,规避风险,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建立资源安全供应的贸易体系5.协调资源系统的运行,建立资源安全的管理体系

7.建立深度资源开发的利用战略

重点是开发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促进能源和资源(包括材料)的革命。

明晰资源管理权属主体,强化资源的统一管理,健全体制的协调功能,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潜力。

6.鼓励废弃物资源化的回收战略

36.循环经济及其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3R原则

循环经济的内涵

将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如同存草原放牧的牧童,只管放牧而不顾草原的破坏;而将通过完善的循环系统来满足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的经济模式称为宇宙飞船经济,如同浩淼星空的宇宙飞船一样,只有通过能源利用系统的不断循环转化来维持飞船里的生命。

在传统线型经济模式中,资源以单向和直线形式流动,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物质能量运动方式。在循环经济模式中,通过资源回收、资源化以及再利用等,将传统线型经济模式中资源流动链条的首尾两端连接起来形成资源闭环流动系统,即在循环经济模式中,资源运动方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 3R原则是循环经济模式的三项准则,这三项准则相互联系形成循环经济模式的基本判断准则,每一项原则对于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所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再循环、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是输出端方式,是要求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37.循环经济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废弃物回收利用阶段

(2)废弃物/污染防治阶段

(3)生态工业阶段

(4)延伸生产者责任阶段

生产者的责任不再限于产品制造环节,而是延伸到消费环节,要求生产者不仅在产品设计阶段要考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并尽可能减轻产品的环境冲击,在产品制造阶段要减轻产品制造的环境负荷,而且要求产品生产者对使用后的产品承担回收责任以提高资源效率。

(5)循环型社会阶段

38.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

1)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经历了工业化的发展,加之技术水平以及社会对于环境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发达国家较早地开展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2)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建设逐步发展

(3)公众资源循环利用意识不断提高

(4)物质循环利用程度不断提高

2)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国外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法规及相关政策制度的推进,具体表现在:

(1)法律、规章的制约起着很大的作用。

(2)经济上的惩罚、激励和引导措施也有很大意义,并且经济上的措施基本上都是与法

规相一致的。

(3)“3R”原则是实现三产发展中资源最少消耗、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统一的体系,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又是有顺序的,在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应当按顺序实践“3R"。

(4)按循环经济理念与政策,引导产业区规划布局,推进生态关联产生或共生企业的集群式发展。

39.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

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循环经济法有六项基本管理制度:1、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实行总量控制;3、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4、确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5、对耗能、耗水总量大的重点企业实行重点监督管理;6、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度和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40.循环经济的三维结构

(一)循环经济的环境维度——从开环的末端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

这种预防为主的方式在循环经济中有一各分层次的目标,以固体废弃物为例就是要做到:

1.通过预防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2.尽可能多次使用各种物品;

3.尽可能做到将废弃物资源化和堆肥;

4.对于无法减少、再使用、再循环或者堆肥的废弃物则予以焚烧或处理;

5.在前面四个目标满足之后剩下的废弃物在设备先进的填埋场予以填埋。

(二)循环经济的经济维度——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到质量型的服务增长

1.从关注产品的数量到关注物品的功能。

2.实现从生产优先到服务优先的转变。

走向服务优先社会,有两个战略。其一是持久使用,即通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来降低资源流动的速度。

其二是集约使用,即使产品的利用达到某种规模效应,从而减少分散使用导致的资源浪费。

(三)循环经济的人本维度——从就业减少型的社会到就业增加型的社会

1.循环经济可以创造大量劳动岗位。

2.循环经济在就业方面的特点。

三、加强推广循环经济的措施

(一)政府立法,加强宏观调控指导

1.科学制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动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2.改革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从国家到企业都建立一套“绿色经济核算制度”,研究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

3.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健全激励机制

4.健全循环经济发展制度

5.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6.加大资金投入。

(二)科技支撑,应用最新科学技术

1.污染治理技术

2.废物利用技术。

3.清洁生产技术。

(三)企业负起责任,改变经营行为

应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普及生态知识、循环经济知识和环保

法规,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现代生态价值观,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在消费引导方面,政府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引导企业和民众进行“绿色采购和消费”。积极开展循环回收利用活动,选择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电池等产品进行试点,推动公众参与绿色消费,建立循环型社会。

2.企业要转向清洁生产方式。

3.企业要创新环境管理体系。

1.企业要转变经营目标与经营思想。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市场对企业的环保行为也提出了要求。那些符合环保趋势的企业能在市场中树立起较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环境管理也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

41.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

发展的措施

一、政府实行环保奖励政策

二、安排支持循环利用的财政预算支出

三、对循环生产设备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四、政府优先购买再生产品

五、实行排污收费政策

六、开征资源环境税收

1.征收生态税。

2.征收填埋和焚烧税。

七、政府推动循环的开发和应用

八、鼓励公众参与物资的循环消费

第三节、国际经验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一、法律法规和政策启示

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依据和保障。为实施全过程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循环型社会发展模式,日本在“基本法、综合法、专门法”三个层面上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环保立法观念已从末端污染治理方式转向生产全

过程控制,但这一立法思想在其他的资源环境法律中体现不充分。另一方面,在资源再生利用和可持续消费等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我国的立法基本处于空白。因此,我国应重新改造现有的资源环境法律体系,构建涉及生产、消费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包括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门法几个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上述体系包括循环经济促进基本法、废物处置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促进法,以及促进各种特定物质循环利用和废物安全处置的专项法律法规,使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有法可依,并与现有资源、环境法律相协调。

要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我国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下四个方面的关键制度和政策:第一,循环经济市场制度。循环经济市场制度是指以价格为杠杆,以激活工业经济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中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规范工业经济个体经济行为的约束和激励制度。

第二,循环经济规范制度,包括清洁生产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绿色贸易制度、绿色采购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标志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将会使资源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领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并对各种资源循环利用行为进行有利的约束与规范。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循环经济规范制度,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生产者不仅要为产品的质量负责,同时也要负责废旧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建立生产者对其产品使用结束后负责其收集、回收和循环利用的机制。

第三,循环经济激励制度,包括绿色财政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等。这些激励性制度安排,将会对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活动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机制。

第四,循环经济核算制度,包括绿色会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这些制度安排,将生态环境资源的存量消耗与折旧以及保护与损失费用纳人到资源循环利用与经济绩效的考核之中,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真实经济绩效,对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实行有效的定量考核与监督。

鉴于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国际上在发展循环经济时也非常重视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建立和完善配套的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十分重要。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需要重点研究制定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节约石油管理政策、水资源节约政策、包装物回收利用政策、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政策等。

二、管理体制和机制启示

五、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三、优先领域选择启示

尽管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本质,但是,由于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决定了我国在循环经济优先领域和具体实践模式方面的差异。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要解决我国在快速的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资源瓶颈、环境压力,因此,我国循环经济面临着我国所独有的压缩型工业化产生的复合性环境问题,具体实践内容就非常丰富,几乎包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

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要紧紧扣住资源开采利用、产品生产和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等环节,遵循经济、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和社会就业等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选择高污染和高资源能源消耗的“双高”产业,如钢铁、煤炭、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提高其资源生产率,降低其污染负荷,使其向生态化转型。

尽管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选择方面有所侧重,但是,发达国家的

优先领域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再循环产业(所谓静脉产业)对我国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样应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

四、技术与信息支撑体系

恰当的体制安排可以保证政府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德国、日本等国家能够顺利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循环型社会,与政府部门建立了和谐、高效、各司其职、互相协作的循环经济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因此,我国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建立一个协调的管理体制。

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应根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来建立。首先,循环经济是经济,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经济综合部门自然应发挥主导作用。即从产业政策、资源能源价格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宏观调控手段的角度,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和微观经济活动向循环经济方向发展。

其次,循环经济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因资源环境问题而起,又以提高资源效率和保护环境为主线贯穿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门是循环经济管理体制中不可缺少的部门,否则,在运行管理和指导方式上,无法保证循环经济的发展会区别于传统经济。环保部门在推进和指导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面大体上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从经济运行的资源环境绩效的角度,监督和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状况。制定循环经济不同领域和层次的指标体系和标准是环保部门发挥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抓住抓好项目、政策及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外部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级政府的职责,需要经济综合部门和资源环境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定位,从不同角度共同发挥主导作用;科技、财政、金融、税务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这就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协调各主要部门的管理职能和行动。

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

发展的措施

一、政府实行环保奖励政策

二、安排支持循环利用的财政预算支出

三、对循环生产设备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四、政府优先购买再生产品

五、实行排污收费政策

六、开征资源环境税收

1.征收生态税。

2.征收填埋和焚烧税。

七、政府推动循环的开发和应用

八、鼓励公众参与物资的循环消费

第三节、国际经验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一、法律法规和政策启示

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依据和保障。为实施全过程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循环型社会发展模式,日本在“基本法、综合法、专门法”三个层面上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环保立法观念已从末端污染治理方式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但这一立法思想在其他的资源环境法律中体现不充分。另一方面,在资源再生利用和可持续消费等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我国的立法基本处于空白。因此,我国应重新改造现有的资源环境法律体系,构建涉及生产、消费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包括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门法几个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上述体系包括循环经济促进基本法、废物处置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促进法,以及促进各种特定物质循环利用和废物安全处置的专项法律法规,使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有法可依,并与现有资源、环境法律相协调。

要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我国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下四个方面的关键制度和政策:第一,循环经济市场制度。循环经济市场制度是指以价格为杠杆,以激活工业经济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中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规范工业经济个体经济行为的约束和激励制度。

第二,循环经济规范制度,包括清洁生产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绿色贸易制度、绿色采购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标志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将会使资源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领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并对各种资源循环利用行为进行有利的约束与规范。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循环经济规范制度,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生产者不仅要为产品的质量负责,同时也要负责废旧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建立生产者对其产品使用结束后负责其收集、回收和循环利用的机制。

第三,循环经济激励制度,包括绿色财政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等。这些激励性制度安排,将会对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活动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机制。

第四,循环经济核算制度,包括绿色会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这些制度安排,将生态环境资源的存量消耗与折旧以及保护与损失费用纳人到资源循环利用与经济绩效的考核之中,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真实经济绩效,对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实行有效的定量考核与监督。

鉴于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国际上在发展循环经济时也非常重视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建立和完善配套的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十分重要。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需要重点研究制定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节约石油管理政策、水资源节约政策、包装物回收利用政策、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政策等。

二、管理体制和机制启示

恰当的体制安排可以保证政府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德国、日本等国家能够顺利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循环型社会,与政府部门建立了和谐、高效、各司其职、互相协作的循环经济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因此,我国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建立一个协调的管理体制。

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应根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来建立。首先,循环经济是经济,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经济综合部门自然应发挥主导作用。即从产业政策、资源能源价格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宏观调控手段的角度,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和微观经济活动向循环经济方向发展。

其次,循环经济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因资源环境问题而起,又以提高资源效率和保护环境为主线贯穿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门是循环经济管理体制中不可缺少的部门,否则,在运行管理和指导方式上,无法保证循环经济的发展会区别于传统经济。环保部门在推进和指导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面大体上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从经济运行的资源环境绩效的角度,监督和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状况。制定循环经济不同领域和层次的指标体系和标准是环保部门发挥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抓住抓好项目、政策及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外部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级政府的职责,需要经济综合部门和资源环境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定位,从不同角度共同发挥主导作用;科技、财政、金融、税务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这就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协调各主要部门的管理职能和行动。

三、优先领域选择启示

尽管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本质,但是,由于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决定了我国在循环经济优先领域和具体实践模式方面的差异。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要解决我国在快速的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资源瓶颈、环境压力,因此,我国循环经济面临着我国所独有的压缩型工业化产生的复合性环境问题,具体实践内容就非常丰富,几乎包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

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要紧紧扣住资源开采利用、产品生产和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等环节,遵循经济、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和社会就业等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选择高污染和高资源能源消耗的“双高”产业,如钢铁、煤炭、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提高其资源生产率,降低其污染负荷,使其向生态化转型。

尽管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选择方面有所侧重,但是,发达国家的优先领域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再循环产业(所谓静脉产业)对我国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样应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

四、技术与信息支撑体系

五、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42.循环经济的原则

济是一种“物尽其用’的经济,循环经济的提出是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循环经济一般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行为准则,简称3R原则。

1.Reduce,即减量化原则,又称减少物质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质量轻型化。此外,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铺张,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

2.Reuse,即再利用原则,要求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以及服务的时间强度,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使用。通过再次利用,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抵制

一次性用品的泛滥。这是针对全球一次性用品的泛滥而提出的。

3.Recycle,即资源化原则,目的是尽可能多地重复利用资源。它要求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目前的资源化方式有两种:第一是原级资源化,这是最理想的资源化方式,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产品相同的新产品;第二,次级资源化,即将废弃物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原级资源化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减少20%~90%的原生物质使用量,而次级资源化能够减少的原生物质的使用量最多只有25%。循环经济的推广就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在环境维、经济维和人本维上的三维全赢。

评价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合理性,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角度,实现经济角度、社会人本角度与环境角度的三维整合。

(一)循环经济的环境维度——从开环的末端性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

(二)循环经济的经济维度——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到质量型的服务增长

(三)循环经济的人本维度——从就业减少型的社会到就业增加型的社会三、加强推广循环经济的措施

(一)政府立法,加强宏观调控指导

1.科学制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动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 2.改革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从国家到企业都建立一套“绿色经济核算制度”,研究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

3.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健全激励机制

4.健全循环经济发展制度。

5.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6.加大资金投入。

(二)科技支撑,应用最新科学技术

1.污染治理技术。

2.废物利用技术。

3.清洁生产技术。

(三)企业负起责任,改变经营行为

1.企业要转变经营目标与经营思想。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市场对企业的环保行为也提出了要求。那些符合环保趋势的企业能在市场中树立起较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环境管理也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

2.企业要转向清洁生产方式。

3.企业要创新环境管理体系。

应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普及生态知识、循环经济知识和环保

法规,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现代生态价值观,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在消费引导方面,政府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引导企业和民众进行“绿色采购和消费”。积极开展循环回收利用活动,选择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电池等产品进行试点,推动公众参与绿色消费,建立循环型社会。

43.低碳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

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

那么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还有其它降耗低碳的好方法吗?来看看我的建议吧。

纸张的双面使用,节约用纸;

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的饭盒;

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

减少粮食的浪费;

随手关灯,随手关好水龙头。

使用手帕,少用纸巾……

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宏观思考

一、推行低碳生产,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二、提倡低碳消费,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三、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四、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引进低碳技术

尝试低碳生活

1、选用节能空调。省电每天做到。

2、空调调高一度,节电百分之七。

3、点亮节能灯,省电看得清。

4、电视机屏幕暗一点,节能又护眼。

5、用完电器拔插头,省电又安全。

6、科学用电脑,节电效果好。暂时不用电脑时,缩短显示器进入睡眠模式的时间设定;当彻底不用电脑时,记得拔掉插头。

7、巧用电冰箱,省电效果强。电冰箱及时除霜、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将冷冻室内需解冻的食品提前取出,放入冷藏室解冻。

8、煮饭提前淘米,并浸泡十分钟,然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节电约10%。

9、选用双键马桶,节水好用。

10、选用节能洗衣机,省水省电有奇迹。

材料—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材料—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 器活”,这个谚语强调了工 具的重要性。其实,这句话 里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 材料的重要性。 “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程。在原始社会人们学会了使用石器,然后人们发明了陶器,它作为第一种人造材料结束了人类的石器时代,使人类从蒙昧时代进入野蛮时代。在这个“野蛮”时代,人类又发明了青铜,青铜制造的农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青铜制造的兵器又把人类带进了冷兵器时代。随着人类进入封建社会,人们开始广泛使用铁器,铁器的使用又把人类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至今,钢铁的产量仍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国防实力的标志之一。 当历史进入20世纪下半叶,新技术革命开始后,新材料已成为各个高技术领域发展的突破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高技术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难题,有不少实际上是材料问题,没有新材料的开发

应用,便谈不上新的技术产品和产业的进步。例如,没有半导体材料,就不可能有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没有高温高强度的结构材料,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宇航工业;没有低能耗的光导纤维,也就没有方便快捷的光纤通信…… 材料还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无机材料到有机材料,人类文明又有一次巨大的飞跃。橡胶、塑料、合成纤维这三大合成材料的发展与使用,使人类对自然材料的依赖性大大降低。新型的超导材料产品还可以加速信息传输和降低能耗,进一步促了社会的发展。而最新的纳米材料,将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材料科学每前进一小步,人类文明就将前进一大步。 目前,世界各国对材料的分类不完全相同,但就大的类别来说,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四大类。从材料的使用性能来看,可以分为结构性材料与功能性材料两大类。从材料的应用对象来看,又可以分为信息材料、能源材料、建筑材料、生物材料、航空材料等多种类别。

第九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第九章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一、人的本质 (一)人的本质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人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 (1)在人与动物的区别层次上来看,人的本质表现为劳动。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就是人的劳动。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两大类,它是人们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而人的本质并不是一种或几种社会关系,它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生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关系范围内,所以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也都受着所处的历史时代制约和影响而打上时代的烙印。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什么抽象的,一般的。 (二)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其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它是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方面 自然属性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 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们对社会结合的依赖性,是人与人相互制约的社会特性。 人的社会性表现在四个方面: 1、人类共生关系中的依存性; 2、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交往; 3、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性; 4、生产活动中的合作性。 二、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的两重性 价值表示客体对于主体的关系和意义。人的各种需要,使得能够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事物成为价值客体,人成为价值主体;另一方面,在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互动,使得人同时成为满足他人需要或社会需要的价值客体。(二)实践是人的价值的基础 实践活动的创造性,创造了人对世界的价值关系。 1、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实践是社会生活和人的本质的基础; 3、成功的实践活动,是遵循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统一的创造性活动。(三)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的自我价值是指人通过创造性活动满足自己的需要。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摘要: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盲目的科技进步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种种弊端。推动社会发展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而科学技术一直贯穿于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在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科技在各个不同的层次、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一、科技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 (一)科技进步改变了生产力要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劳动者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式掌握科技,转化为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而能够使其更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职能。我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工作内容全部基于hr系统,这使得员工信息更加完善、系统化;办公流程的信息化让工作更加规范,责任到人,有据可查,提高效率。 2.科技进步创新了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状况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客观尺度,而这也是科学技术的产物。17、18世纪力学和机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工具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化生产;19世纪电磁学和电气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发电机和电机的发明,奠定了电气化基础;20世纪的电子学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机等的发明,推动了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进程。 3.科技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能源,创造出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东西,突破了传统的劳动对象的束缚。 (二)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社会革命力量的发展。 纵观社会发展史,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使社会经济关系的相应变化,甚至产生新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创造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科技进步提升了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自然科学是人类思想解放和进步的强大精神武器,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科学使人类思维方式科学化,文化观念革命化、精神文化现代化。

垃圾分类与资源利用

《垃圾分类与资源利用》 引言 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同时伴随着人类向大自然不断索取资源。然而,地球上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地球上环境容量十分有限,它本身也是一种紧缺资源,这一观点近年来被许多人所认同。现代社会文明的到来,人类进入了高消费的生活时代。人类在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年复一年,生活垃圾已严重影响了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人们开始思索正确的资源消费观。地球资源,如矿山、石油、煤炭和原始森林都是经过上百年甚至数亿年的演化而形成,它们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人们逐渐认识到,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存环境质量,也为了给子孙后代留有享受地球资源的权力,人们开始从垃圾中寻找再生资源。特别是70年代西方能源危机以来,许多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城市垃圾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发展了垃圾焚烧发电、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等先进技术,形成了垃圾的资源化产业,此种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作为人均自然资源占有十分有限的国家之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重视再生资源的利用,社会进步要求人类生存有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然而,我国生活垃圾资源的再生利用起步较晚,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化尚未形成规模,城市居民中绝大多数人仍保持传统地生活垃圾处理习惯,生活垃圾中的大量资源浪费在继续,……。我们试图通过这本小册子唤醒同学对生活垃圾重新认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进行生活垃圾分类。 第一讲重新认识生活垃圾 1、垃圾是什么? 这里所说的城镇生活垃圾主要是指由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和少量建筑垃圾等废弃物所构成的混合物。 然而,随着文章内容的展开和对生活垃圾的剖析,上述定义似乎并不确切或不周延,让我们共同进行下面的探讨。 2、发了财的小伙子带来什么启示?

材料与社会论文

绪论 材料、能源、与信息是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是构成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同时,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它与人类息息相关乃至被公推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但是人类对材料的认识却是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由浅到深、逐步深入。 经典的时空观念将时间分为过去、现在、未来,历史呈现于过去却蕴含在现在与未来,并且,影响、推进着现在与未来:过去,人类对材料认识的深入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钢铁时代---一个时代的结束与兴起,亦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现在,世界无处不材料,“材料”这个名词已经深深的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文化领域,促进了现代文明的发展;未来,材料将真正的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人类文明共同蓬勃发展。 “材料与社会的文明发展”,顾名思义,材料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唇亡齿寒,若没有材料,社会不可能会发展,人类历史上的许多记载便是明证,再者,若人类文明不存在,那么遑谈材料是否存在了。材料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不论是过去已有的历史,还是蓬勃发展的今朝,更或者是无法预测的未来,都离不开材料。 关键词:物质基础、人类文明、时空观念、材料。 PART 1 与材料的初步对话 材料的定义:材料一般是指人类用以制造生活生产的所需的、有用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和其他产品的物质。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称之为材料。如燃料与化学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只有那些可为人类社会接受而又能经济的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才能叫做材料。但是根据许多可靠资料来源,这个定义其实不是那么的严格,如炸药、固体火箭推进剂,有人便称之为“含能材料”。另外,就这个定义而言,其中“制造”一词一定涉及了人类的劳动行为,即人类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借助某种劳动来改造物质。材料定义中“有用”一词就限定了相应劳动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把特定物质改造成具备某种实际使用功效的物件,而“有用”也指的是对人类有用。借助人类劳动的行为并实现对人类有用的目的是材料的基本属性;由此可见,材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概念,其主旨是在于为人类服务。 “材料”与“材料学科”:“材料”一词早已存在,其具体的日期不可考究,但“材料科学”的提出即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于1957年在一些大学成立了十余个材料科学研究中心,至此,“材料科学’这个名词便被广泛应用了。随后,1986年,英国的Pergmon 出版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百科》全书,其内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定义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就是研究有关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工艺流程与材料性能的用途的关系的产生及其运用。材料及材料科学,一个是原体,而另外一个是衍生题,其涉猎范围之广、涉及知识和人文面之大已经无法具体阐明,此处笔者仅作简要述介。 材料的分类:材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依据材料的来源可以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人类对精神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对空气温度、湿度的限制,还对其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的关注。因而从舒适空调迈向健康空调将是空调工程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本次课题设计中,该建筑物内空气的温、湿度及清洁程度,有着一定的标准,比如在展览厅中,为妥善保存物品不受霉潮侵害,得以长期保存,必须加以相应的控制;在接待室、办公室、包间等,应及时排除污浊空气,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和卫生要求,提高人类的身体健康,以有利于人们工作、休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所以,空气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目前,太阳能空调能显著减低建筑能耗,实现太阳能利用装置与建筑一体化,还具有季节匹配性好及环保的优点。实现太阳能空调制冷具有多种技术方式,将太阳能辐射转化为较高温度的热能再转化为冷量是其中最有前途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利用方式。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多个科研院所追踪发展太阳能制冷技术,吸收式太阳能空调领域研究比较成功的有广州能源所、北京太阳能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及香港大学等科研单位;企业方面,北京天普、山东皇明、长沙远大和珠海兴业等企业都建立了太阳能空调示范系统,开始产业化尝试。其中长沙远大为槽式聚光系统;目前珠海兴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珠海总部和湖南分公司分别新建了70kW和500kW的智能太阳能空调系统,该系统由真空热管式集热器,热水吸收式制冷机组,蓄能系统,空调终端和控制电路组成,系统调试成功后,已经连续可靠的运行18个月,为目前国内运行最为成功的太阳能空调工程之一,除此之外兴业公司还努力开发光热幕墙等设备及相变蓄能材料,以期更好地与建筑一体化结合及提高太阳能空调的效率。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我国节能建筑尚处于起步阶段,建筑耗能持续增长并占社会总耗能的30%左右,采暖、热水及电空调耗能又占建筑耗能的50%以上[1]。传统电空调多以氟氯碳化物为冷媒,而氟碳类物质被公认为是破坏臭氧层和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而且电能主要是通过燃烧化石能源达成发电过程,排放的酸性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损害。太阳能空调的优点是:直接且容易使用;利用可再生能源且在附加储能系统时具有连续性;维持相同的舒适性品质;安全;运行成本低,无技术专属性;绿色环保;电网削峰功能;良好的季节适应性,供热供冷一体化。因此,太阳能空调被认为是降低建筑能耗和减少温室效应的最佳方案。综上所述,国外太阳能空调研究已经是低碳建筑技术的重要开发方向其研究内容如下: 1.根据设计地点和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参数的选择 2. 各层冷负荷、热负荷、湿负荷的计算 冷负荷包括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负荷、太阳辐射负荷、工艺设备及照明设备散热负荷、人体散热负荷。逐时相加最大值为夏季所需的冷负荷 热负荷可采用《空气调节工程》第二版公式(3.24)。逐时相加最大值为冬季所需的热负荷 湿负荷包括人体散湿和工艺设备散湿。人体散湿根据单位人体散湿量,室内人数,群集系数决定;工艺设备散湿根据其功率决定 3.空气处理方案的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冷热负荷的要求及新风量的要求,合理的选择设计方案。

第二章 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

第二章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 一、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涉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问题,了解资源的内涵、外延、分布、分类,了解社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影响,了解我国资源的现状,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必要性,以及我们的对策。本章的重点应掌握资源的含义、分布,我国资源的概况,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所存在的资源问题。本章的难点是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本章主要内容提要 人类社会如何持续发展是当前人们十分关心的大事,本章将就“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这一主题,提出十个问题进行探讨。 1、什么是资源? 以往,人们常说: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考虑到人口众多的因素,面对现状,我们就会得出:我国是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在发展经济同时,面临保护资源的一个重要任务。所谓资源,一般地说,是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即指“资财的来源”。换句话说,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有用之物就是资源,无用之物就不是资源。比如,我国的水能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居世界第二位,煤炭资源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却居世界第120位。广义地说,资源应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还包括无形的资财,如信息、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本身的体力和智力。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作为资源需有下列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社会效应性,即应对人类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维持、改善起保证和促进作用。二是稀缺性,即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要,它是有限的。 2、为什么说资源的外延是不断扩展的? 从资源是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要素这一内涵出发,资源的外延就是不断拓展的。就自然资源说,它是以人类利用为标准的,因此,它的本质是以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作为价值与评价判断标准。这就是说,随着人们知识的增加、技术的改善、人类需求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资源就可随着时间的变动而有所变化,很多原来不认识的物品就可能成为新的资源。从总体上说,地球的自然本质上是固定的,但资源却是动态的,并没有固定的极限。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导致自然资源外延的拓展;而新资源的利用又为下一次技术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它又可能是一种新的资源。从社会资源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资源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的外延也是在不断拓展的。比如,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一系列新兴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就会导致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它们的发展要依赖自然资源的供给,需要劳力资源支撑,更多地还要依赖智力、信息、技术、管理和组织等社会资源和人才的能力。而这些社会资源的外延同样是不断扩展的。从可持续发展的道理上说,它的根本思想就是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同时要提高管理水平。其立足点仍然是对自然资源范围的不断拓展和对社会资源潜力的不断发挥。 3、资源是怎样分类的?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进步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人在实践中不断使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丰富发展,进而在此过程中使自己得到了进步,人与社会相互和谐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正确把握两者的规律,对于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的发展;社会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不断实现小康社会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快速进步,不断在两者和谐良好的循环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奋斗目标。 1.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认识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本质规定,主要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人摆脱和超越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束缚,从而在关系、能力、素质与个性等诸多方面所获得的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的过程和境界。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列宁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会做一切工作的人”。 在社会发展的问题上,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衡量社会发展或进步的视角放在单纯的社会财富和经济增长上,认为财富增长了,国家就富强了,人民的生活就提高了,就是所谓“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另一种观点就是“满足基本需求”论,认为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就是社会的全面进步。马克思主义认为,衡量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尺度,不仅包括人们的基本需求,还应包括满足与人的物质文化需求有关的社会文化政治等条件,如民族的独立、社会民主化程度、人政治自由和安全等内容。 2.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既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也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每一个时代的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脱离社会的全面发展去谈人的全面的发展,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谈。但是人与社会不是直接的同一关系,在人的活动中产生的社会组织一旦形成就获得相对稳定的独立性。因此两者的发展不能直接等同。 2.1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作为人的社会关系的体系,作为包含一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结构的有机整体,构成了人类及其个体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社会的发展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法治和文化的进步最终都要集中到人这个社会的核心要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姓名:王青芬班级:11级会计学号:114A1140 科技的发展能加快社会的进步,社会进步同时引起科技改革。两者相辅相成。 从古到今,人类历史进过了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每一次科技发展也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不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它们都是科技发展的体现。我们应当深入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认真反思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预测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必要在社会发展中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科技的发展不仅沿着自己的历史轨道在前进,而且也造成了人类历史发生重大的变化。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杠杆,并且他还认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而蒸汽磨产生的却是资本主义,这就很明确地表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变迁。 一、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当今社会的先进文明是以科学为中心的文明,西方国家的物质生活,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以及人的消费生活和社会对它的服务,都是依靠科学和根据科学原理而形成的技术取得飞速进步的。东亚国家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和解放后,之所以能创造经济奇迹,成为崛起的国家,科学技术是一个重要原因。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体现在:

第一,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并且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向前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丰足的物质前提。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生产劳动是人类的体力和智力同时消耗的过程,人的体力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可是人的智力发展却是迅速的。其次,科学技术能够促使劳动工具更新的速度加快,从根本上去改变生产的面貌。 第二,科学技术发展引发新的社会革命。科学技术能够不断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引起社会生活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且迟早能够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变革。人们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就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生产力的发展总是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由此说来,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追根溯源还是由于生产工具发生变革的结果。 第三,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科技革命可以说是思想解放的先导,它能够促进人的头脑革命化。由于科学技术能够帮助人们养成重视实践,追求实事求是以及真理等好的风尚,所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习惯就会不断产生,伦理道德观念也必然会发生升华。另外,科学发展还能不断改变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式,决定教育改革的方向。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索中所体现的理性思维方式等,通过增强人们的素质,加快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社会发展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 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可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的,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是相互影响的。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的范围内,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规模与效率的主要因素与前提条件。所以,研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又要研究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社会条件。

矿产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绪论矿产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类的文明进化史,就是矿产资源开发史 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是与矿产的利用分不开的。人类历史,就是矿产资源开发史。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开始使用粗陋的石器防御和捕猎野兽。这种石器是用石块互相敲击而打制出来的,叫做旧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大约距今1万年前,先人们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开始磨制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石器工具。人类迈入到“新石器时代”。 在公元前8千年到5千年,世界很多地区的人们开始烧制和使用陶器,被称为“陶器时代”。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距今大约6到7千年前,西亚、南亚及北非居民掌握了炼铜技术。距今4500~4000年的龙山时代,是中国青铜器的鼎盛期。人们把这一时代称为“青铜器时代”。 距今约3400年,赫梯王国(今土耳其境内)最早开始冶铁和制造、使用铁器。中国冶铁业出现在距今约3000年,时间虽晚于西亚和欧洲等地,但发展迅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世界冶金技术的前列。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奴隶制社会的瓦解,被称为“铁器时代”。铁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

17世纪以来,随着钢铁冶炼技术的进步,煤炭的开发利用,促进了蒸汽机的发明使用,导致了工业革命,掀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钢铁成了国力强弱的标志,又被称为“钢铁时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近百年来,人类大量开发和快速消耗能源,为争夺石油资源而引发大规模的全球或局部战争。人们把这个时代称为“石油时代”。 当今世界,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工业,则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人们又把现今利用高新技术开发非金属的时代,称为“硅时代”。 二、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保障 当今世界92%以上的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取自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兴邦安民的重要条件,是国计民生的根本依托,是国家安全的战略保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制约因素。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具有永恒的重要价值。 矿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矿业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物质财富的创造积累过程,都是以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的索取为始端,不断地对其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加工过程,进而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矿产资源种类和数量决定着它的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综观人 类发展和材料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重要材料的发现和利用 都会把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给社会生产力和人 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材料的发展与人类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一万年 前,人类使用石头作为日常生活工具,人类进入了旧石器时代,人类战争也 进入了冷兵器时代。7000年前人类在烧制陶器的同时创造了炼铜技术,青铜 制品广泛地得到应用,同时又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 代。同时火药的发明又使人类战争进入了杀伤力更强的热兵器时代。5000年 前人类开始使用铁,随着炼铁技术的发展,人类又发明了炼钢技术。十九世 纪中期转炉、平炉炼钢的发展使得世界钢产量迅猛增加,大大促进了机械、 铁路交通的发展。随着二十世纪中期合金钢的大量使用,人类又进入钢铁时 代,钢铁在人类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核材料的发现,又将人类引入 了可以毁灭自己的核军备竞赛,同时核材料的和平利用,又给人类带来了光 明。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高分子、陶瓷材料崛起以及复合材料的发展,又 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材料和技术革命,楼房可以越盖越高、飞机越飞越快,同 时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当前材料、能源、信息是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它会将人类物质文明推 向新的阶段。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新材料时代。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更紧密地依赖于新材料的发展;同时也对材料提出 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在现代高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特别是航空、航天和 海洋开发领域的发展,使材料的使用环境更加恶劣,因而对材料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例如,航天飞机等空间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要受到大气阻力、地球引力、太阳辐射力、空间热环境、太阳风、宇宙射线、宇宙尘埃、流星、磁矩等的作用。飞行器发动机还要受到其热环境、内流形成的气动力、结构振动、机件高速转动、液体晃动、振荡燃烧和POGO振动等非正常破坏力的作用。同时由于飞行范围(M数、飞行高度)的扩大、发动机的推力、比推力及推/ 重比大大提高,导致了发动机压力比、涵道比、进口温度、燃烧室温度、TIT、转子转速等也日益提高。由此构成的力、热、化学和物理等效应的作用,最终都要集中到构成飞行器和发动机结构的材料上去,因此对材料的质轻、高强、高韧、耐热、抗

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

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 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升级是经济转型的关键,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与发达国家数百年传统工业化过程相比,我国厘定了信息化、工业化与现代化三步并作一步走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因此,研究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条件下的经济转型,应突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特征,其核心是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本研究从基本概念和现状入手,运用系统工程及其相关经济管理理论;借鉴国内外经济转型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的各种问题,经过国内外资源利用效率分析和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理论的创新与方法。 研究表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低产出的现状,要依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以及产业、科技、资源与创新机制协同带动转变。本论文主要研究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及其协调促进系统的相互关系。研究主要成果与创新:1.通过国外资源有效利用和产业发展战略及政策分析,首次总结了国外如何结合资源禀赋形成优势产业,运用技术进步与创新以及市场运行机制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升级的经验,率先提出了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资源有效利用和产业发展。 2.深入分析了我国产业发展的阶段化、区域化等内容,创新性的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经济应该与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区域空间布局,多范围、多层次相关循环的创新理论与思路。 3.剖析了我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低与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的问 题及原因;论证了我国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原则和路径;探讨了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及科学发展中的基本问题。4.重点论述了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在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中的意义,并对我国经济转型中的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的结构、问题、历史原因和改革方向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5.阐明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的作用与意义,论述了我国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的战略及政策选择。6.本文主要采用了历史分析、比较研究;预测分析、交叉研究、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并从跨学科的角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证研究、以及国内与国外对比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较好结合。

材料与社会

1.一般将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分为哪三个时代历程? 石器时代,青铜器与铁器时代 2.按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可分为哪三个历史时期? 即形成期(夏商)、鼎盛时期(西周)和转变期(春秋战国,秦汉)。 3.金属材料是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 料的统称。包括哪些金属材料? 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4.有色金属可分为哪五大类?有色金属可分为哪五大类? 有色金属可分为哪五大类重有色金属、轻有色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 5.铜合金按其主要组成和性能可分为哪两类? 黄铜和青铜 6.我国将镁合金分为哪4 类? 我国将镁合金分为哪我国将镁合金分为铸造用挤型用锻造用焊接用 7.中国在公元前513 年,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哪一 件铸铁件? 晋国铸型鼎 8.钢按用途分类分为哪4 类? 钢按用途分类分为哪冷作钢、热作钢、塑胶钢、工具钢按塑料受热加工后的性能可分为哪 9.按塑料受热加工后的性能可分为哪2 类?

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10.陶瓷中的日用瓷、建筑用瓷等和采用高精选原料,能精确控制化学组成按照便陶瓷中的日用瓷建筑用瓷等和采用高精选原料能精确控制化学组成按照便于控制制造技术加工的、于控制制造技术加工的、进行结构设计并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各属于哪 2 类陶瓷? 工业陶瓷和艺术陶瓷 11.人类从蒙昧到文明的转折点是哪一类材料的冶炼和工具制作与使用? 青铜从夏代到清朝约四千年间,金属的使用分为两大发展阶段12.从夏代到清朝约四千年间金属的使用分为两大发展阶段前阶段约两千年是从夏代到清朝约四千年间金属的使用分为两大发展阶段,前阶段约两千年是以哪一种器具制造为主?创造了哪两个朝代的灿烂的文化?后阶段两千年是哪类材料的天下?在生铁冶铸的基础上,形成了有特色的中国古代钢铁文化。对中类材料的天下?在生铁冶铸的基础上形成了有特色的中国古代钢铁文化。形成了有特色的中国古代钢铁文化国的古代文明和社会进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国的古代文明和社会进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青铜器商、周铸铁和钢黑色金属主要指什么金属? 13.黑色金属主要指什么金属?有色金属被称为什么金属?常用的有色金属有哪一些? 铁、锰、铬重金属、轻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铝、镁、钾、钠、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人类的现代文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着社会生态环境。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条件、状况和环境,有利于社会生态的发展;另一方面,某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又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和巨大灾难,危害社会生态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对社会生态的这种二重性影响,并加以调控、限制和消除。这样,我们才可能在21世纪的现代文明时代,建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1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社会生态既包括自然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也包括人类活动形成的生态环境。而人类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突出体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上。因此,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毫无疑问是需要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他认为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科学并入生产过程,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结合时代的发展,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他认为,实现人类的希望靠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靠科学,维护世界和平靠科学。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也是不行的。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而且,它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人类只有依靠科技能力、科学精神和理性才能确保全球、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对科学技术的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中,科学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 2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态环境的质量变化的关系 当今世界,尤为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大提高,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只有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才能使单位生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才能不断地开拓新的能源和材料,才能实现既减少投入,又能增加产出的理想发展模式,进而使发展越来越减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并相应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人类通过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开发自然资源,使资源范围从深度和广度两维拓展,低科技水平下的非资源变成高科技时代的资源,诸如核能技术的进步,使原子潜能变为有效的能源。高科技的投入也使环境系统发生变化,太空技术的发展,使外空环境改变;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使环境的有效保护更加先进、合理。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防治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样也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绿色的森林不断消失,臭氧层出现巨大空洞,全球气候异常,都是人类活动不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带来的恶果,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技术应用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最终还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解决。例如,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科学技术都是关键因素。人类对气候变化、资源消耗增长率、人口动态和环境退化等领域的了解,正在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制定长期发展战略,需要考虑这些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变化情况,更好地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陆地、海洋、大气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水、养分和生物地球化学循坏和能量流动,以便更精确地了解地球的负荷能力及其如何对人类活动施加的压力进行反应。依靠科学可以健全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管理政策。只有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人类才能解决人口激增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才能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就是依靠先进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已经消除和控制了其主要的工业污染,同时加强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使当地居民生活在蓝天碧水的环境之中。 总之,科学技术发展是改变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根本因素,而人类社会生态环 境得到改善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结果。 2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任何科学技术的使用都会导致生态平衡的失调。一方面,科学技术应用过程所取得的任何成果都是因为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物质循环过程,造成某个点上的失调而取得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成果与破坏是其

人类正在从过去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谋求社会发展的模式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于实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 人类正在从过去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谋求社会发展的模式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转换。因此,在经济建设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过程中,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性和生态环境成为国际上衡量工程优劣的三个重要指标,各发达国家和迅速发展中的国家及地区都十分重视研究工程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正在转变成保护环境、节省资源、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其间,发端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应用于国防和军事工程的项目管理研究为此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掀起的全球范围内着名的“绿色运动”,使绿色产业应运而生,随之对工程项目进行“绿色管理”的观点开始了人们的思维,“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正成为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方向。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1、“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在研究工程项目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时,笔者将20世纪70年代闻名于世的“绿色运动”和这场运动之后产生的“绿色产业”相联系,从分析“绿色运动”和“绿色产业”的关系中发现,通常所说的“绿色”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节约,二是回用,三是循环。 这里的节约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节省原料,第二层是节省能源。关于回用,美国系统论专家E.拉兹洛指出:“当我们从初级组织层次的微观系统走向较高层次的宏观系统,我们就是从被强有力地、牢固

地结合在一起的系统走向具有较弱和较灵活的结合能量的系统。”这就是说,在一个层次结构中,随着层次由低到高的推进,系统的结合度呈现递减趋势。当自然界中高层系统解体时,低层系统仍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这些“零部件”又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高层系统。“绿色”的回用规定要求产品遵循自然系统结合度递减原理,满足资源重复利用所需要的“可拆性”前提。 说到循环,生态系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开放的闭路循环系统,构成“生产-消费-复原”的闭合链条,实现着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而人类近代社会形成的生产模式却是“原料-产品-废料”的断裂链条。人类生产投放的物能只有一部分转化为产品,其它部分则作为“三废”投向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人类应该师法自然生态系统,按照循环原理,补上“废料-原料”这段链条,从而节省原料和能源,减少污染,将生产和生活系统整合到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中。 结合前面所述“绿色”的内涵以及我国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笔者提出“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在英国建造学会对工程项目管理定义的基础上,将“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定义如下:为一个建设项目进行从概念到完成的全方位的计划、控制与协调,以满足委托人的要求,使项目在所要求的质量标准、生态环境指标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和批准的费用预算内完成的即是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从微观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获得项目的成功,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角度看,就是改善人类生活条件,在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

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姓名:刘旭学号:1215030305 关键词:材料生活应用前景 摘要:材料是人类生存和生活必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开发能源和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保障。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没有材料科学的发展,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本文将阐述材料的发展,以及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 从古至今,材料与我们的生活都密不可分,无论是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是生产制造,材料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也更全面的了解了材料对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意义。 回顾历史,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材料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正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增长过程中,材料的使用才得以发展。在人类发展史的早期阶段,直接获取的自然财富被用于满足最简单的需要。随着分工程度的深化,对在自然界寻觅到的原始材料进行加工的兴趣提高了。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对人类有用的物质即材料,按其组成和化学键性质可将材料分成四大类: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其合金);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在一轮又一轮的技术革命中,材料作为主导力量一次又一次推到着科技文明的发展。生产材料的更新换代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所谓材料,是指经过某种加工,具有一定结构、成分和性能,并具有一定用途的物质。在实践中,人们按用途把材料分成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其强度、韧性、力学及热力学等性质,广泛用于机械制造、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各个工业部

论微生物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进步

论微生物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进步 徐萌 中文摘要:微生物自发现以来一直与人类关系密切,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微生物打着交道。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微生物在维系着自然界的生物链及新陈代谢和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环境污染和生物工程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贡献,但是一些因微生物而导致的传染病还是让人们一筹莫展。只有最大限度的了解微生物与环境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益处,才能趋利避害,使微生物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 关键词:微生物发展双刃剑医药卫生环境污染发展前景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microbial social progress XuMeng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lass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Abstract: microbes have been found since human relationships and close, in the human life of the produc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we ever-present and microbes dealt with. It is like a double-edged sword, and can not only to benefit human can also bring mankind devastating disaster. Microbes in the food chain and support of the natural world metabolism and agriculture, industry, medicine and healt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etc are of great contribution, but some for microbial in infectious disease or let people bewildered. Only the maximum understand microorganism and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balance to the human benefits, to avoid disadvantages, make microbes can play a greater utility. Keywords: microbial medicine health double-edged swor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ollu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s 1、微生物简介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体积微小(小于1nm)、结构简单、种类繁多的微小生物的统称,泛指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分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非细胞结构型微生物【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