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 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 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 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 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 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 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 D )

如补充细节、

B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 C )

A ?群体凝聚力

B ?群体规范

C ?课堂气氛

D ?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 A )

A ?效度

B ?区分度C?信度D ?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 、"同事怎样看我"、" 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18、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成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

19、班图拉认为,强化有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强化三种。

20、维纳发现人们常将成败活动的归因主要归之于:能力、努力、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六个方面。

21、人们对越熟悉的事物,越难灵活地想到可能的新用途,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之为功能固着。

22、在变式教学中,变换的应该是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23、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由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组成。

24、心智技能的形成通常经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阶段。

25、已有研究指出,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为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26、根据问题的清晰性分类,研究性学习中涉及的问题多属于结构不良问题。

27.研究显示,中学的初中二年级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28、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辅导的重点是预防。

29、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当学生完成较难的学习任务时,教师应使其动机强度控制在中等偏低水平。

30、态度通常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构成。

31、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32、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一般可分为品德性问题行为和心理性问题行为。

33、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其教学能力的核心

34、学校的期终考试通常是对全学期教学情况的测评。这种测评类型属于总结性评价

35、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应扮演学生父母、长者、朋友和___管理员

的角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①教学应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组织形式(2 分)

②教学应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方式(2 分)

③教学手段应与学生认知差异相适应(1 分)

37、教学中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38、简述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奖励法;

3、行为塑造法;

4、示范法;

5、惩罚法;

6、自我控制法

39、简述动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40、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者的心向②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③学生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观念

41、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中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阳光大学生网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42、联系实际谈谈,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第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1)保护好奇心。(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1)发散思维训练。(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

43、王小红是高一 2 班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其实,她是以较高的分数考进校的,只是进入高中后,还没有适应好高中的学习,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将怎样帮助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①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形成适当的预期?以体验到更多的成功?分)? (3

②设置合理的目标:目标应是具体、可行的并及时反馈、评价目标的实现状况(3分)

③进行归因训练:减轻或消除其习得无助感;教授其掌握些有效方法;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4分)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 .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 . 20世纪80年代

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 .测验法

B.观察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