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革命(一)答案

农业革命(一)答案

农业革命(一)答案

农业革命(一)

1农业起源于竞争宴享理论是哪国科学家提出来的 (C) ?

?

?

? A美国 B瑞典 C加拿大 D中国

2在湖南玉蟾岩出土的5粒碳化稻谷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稻谷 (对) ?

?

3博赛洛普提出的农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

?

?

? A富集采集文化理论 B祭祀理论 C竞争宴享 D人口压力

4农业产生的根本动力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已经有了统一的结论 (错) ? ?

5在下列哪个时期,农业发展发生了倒退 (D)

?

?

?

? A河姆渡文化时期 B商周时期 C良渚文化时期 D马桥文化时期

[史前农业革命的主要农具是木石复合器] 木石

【内容摘要】农业的起源是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史前“农业革命”与“新石器”两个不同的事件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史料记载,华夏农业起源时期的主要农具是耒和耜。“农业革命”时期,农具的种类分为农耕用具、收割用具和加工用具三类。农耕类有耒、耜、锄、铲等;收割类有刀、至、镰、柌等;加工类有杵、臼、柫等,有些是木制,有些是石制,而大多演化为木石复合工具。在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了一批留存在远古土层中的木制农具的痕迹,而且,近年来出土了远古农具耒耜等考古实物。民族学调查也为研究远古农具耒耜等提供了许多旁证资料。考古发掘出的磨制石器刀、斧和斤(斫、斨),大多装有木柄,是古代狩猎、格斗、切割的武器,又是伐木、砍柴、斨材的工具;到“农业革命”时期,加工木石复合农具是磨制石器最基本的功能类型。此外,先民还发明了木石复合的汲水灌溉农具——桔槔等。因此,过去所谓“石器时代”(Stone Age)应该修正为“木石器时代”(Wood- Stone Age)。 【关键词】农业革命;木石复合农具;耒耜;臿;杵臼;桔槔;斧;斤;犁。 【作者简介】陈明远,人文学者,现居北京。 金岷彬,旅美学者,主要从事文化史比较研究,现居美国普林斯顿。 在人类历史上,农业的起源是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原始农业的出现,起初仅作为采集、渔猎活动的补充而已,在先民生活中,并不占有非常突出的经济地位。后来木石复合农具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柴尔德和布雷伍德把史前农业的发明称为“农业革命”,首先指出农业在史前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1],然而这个“农业革命”不是一下子产生的突发事件,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积累。后人在考古与历史研究中才把“农业革命”与“新石器”两个不同的事件加以联系。由此产生一个重要问题最初的农具究竟跟石器有多大关联?远古农业常用的专门的“农具”究竟是怎样的? 农业革命常用的农具是木石复合器。史前农具的基本形式,通常主体部分是木制、以木柄装上轻便的石质或骨质刃口(后代定型时主要是铁片头),不可能整体都由石质构成。 按照王国维先生提倡的二重证据法,可将古文献记载(纸上之材料)与考古发掘的文物(地下之新材料)两相印证。先看古文献关于农业起源所使用农具的记载。 一、古文献记载最初农具是木制 耒和耜(吕) 据史料记载,华夏农业起源时期,主要的农具,是耒(lěi)和耜(sì,原文“吕”),并非别的;只有耒耜的发明,才开创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 耒,象形字,是远古的一种翻土农具,形状像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尖头,用以松土。 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形,像一具直立的叉子,上端是直杆,下端分为两叉,旁边还有一只“手”。甲骨文里还有一个“耤(ji)”字,左边是一把“耒”,右边一个人形,上部有“手”,下部表现“足”的符号,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

世界经济史(高德步)第八—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农业革命 近代农业革命最重要的表现是农业体制改革,是工业革命另一个重要的前提。近代农业革命在荷兰发生后,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农业技术和农业制度的创新,并且人口在18世纪末期迅速增加,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加需求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候,生活水平下降,就会通过某种暴力方式(战争、疾病、抢劫、饥荒和瘟疫)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道路。之后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人口增加和减少的循环 人口革命18 世纪下,随着欧洲各国近代农业革命的发生,欧洲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迅速提高,,凸显了突破人口周期变化曲线的特征。并且以【死亡率持续显著地下降和生育率缓慢地上升】为特征的人口变革的突破期 大租佃制租入土地、雇工经营农业的经营方式。是英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16世纪末,英国出现了富有的租佃农场主阶级,土地所有者自己经营土地或者出租给租地农场主。到18世界下半期英国农村中土地所有者很少自己经营,个体农民也在减少,大片土地被长期租给大农场主经营,大租佃制经营方式在英国农村处于统治地位。 容克式经济保存君主制度,贵族特权、农民无权以及中世纪残余条件下,由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容克式经济。 雇佣制大农场《宅地法》后形成的小农经济并不稳定,在大生产排挤小生产、兼并、破产后,土地集中的趋势日益加剧。小农迅速失去土地沦为佃农和农业工人,被人雇佣劳作,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场逐渐形成并占据主要地位,标志着美国式道路胜利 1、农业革命和人口变化的关系 1.在近代农业革命之前,世界人口一直没有超越马尔萨斯陷阱,即没有同时具有巨大的人口数目 和人口高速增长这两项特征。 2.近代农业革命以后,农业生产力持续稳定地提高,农业剩余率不断提高,保证了新增人口的供 给,提高了整体人口的生活标准,促成了人口革命。18世纪,欧洲大陆人口开始持续增长,人口增长率迅速提高,打破了马尔萨斯陷阱

农业科普知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

农业科普知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 区别 现代农业一般认为,今天意义的现代农业始于二战后(将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二战前这段时期的世界农业发展称为近代农业,此前的统称为传统农业或者古代农业),是在近代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所具备的特征。 (1)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所谓全过程的机械化,应包括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机械化不等于现代化,但它在现代化的构成中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或者说是充分的必要条件。没有机械化的支持,也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2)生产技术科学化: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进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农业现状发生巨大的变化,科技将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

英国对近代农业革命和农业资本主义的研究

?研究综述? 英国对近代农业革命和农业资本主义的研究 文礼朋 近代英国农业史一直是英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不断地有新的论文和著作问世,观点也是不断推陈出新,经常出现所谓修正派,然后又对修正派进行新的修正。在国内,近代英国农业史也一直是学术界研讨的重大问题,人们一直希望从英国近代农业史中得到一些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启示。本文拟分成几个专题,按时间的顺序对外国学者的各个时期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简要的学术史的回顾,以方便国内学术界对近代英国农业史的研究。 关于16、17世纪英国农民土地产权与农业结构的争论 在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史学界展开了一场国际性的学术大辩论,被称之为“布伦纳辩论”。美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布伦纳认为,由于在中古晚期农奴解放的过程中,英国农民(维兰)在获得人身自由的时候,没有能够把他们的习惯租地转化为自由持有地,结果是在16、17世纪的英国农村大变革中,地主通过各种手段剥夺了习惯佃农的租佃土地,把它交给大规模经营的租地农场主,使得英国形成了以资本主义雇佣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营结构,导致了英国农业的大发展,使得英国同荷兰一道摆脱了同一时期降临在其他欧洲国家的马尔萨斯危机。与此相对,法国农民在农奴解放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土地的控制权,由于法国专制君主对农民的保护,16、17世纪的法国贵族无法实施英国贵族那样的排挤农民的圈地,从而使得法国成为一个以小农经营为主体的国家。法国农民的这种幸运,带来的却是法国农业的落后。因为在布伦纳看来,小农的经营模式难以促进农业发展,最终又导致农民的贫困①。 布伦纳关于16、17世纪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看法主要是受到了托尼的影响。在托尼的名著《16世纪的农业问题》一书中,托尼收集了许多庄园调查材料,从中发现了许多中古以来习惯佃户大规模减少的情况,根据这种状况,托尼认为当时的英国出现了大规模排挤小农的现象,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了很大发展②。 ①②阿什顿、菲尔平主编: 《布伦纳辩论》(T.H.Aston and C.H. E.Philpin ,eds ,T he B renner Debate ),剑桥1985年版,第47-63页。 托尼:《16世纪的农业问题》(R.H.Tawney ,T he A g rarian Problem in t he S i x teent h Cent ury ),纽约1967年版,第1、57- 72页。

中国农业革命的根源与挑战

中国农业革命的根源与挑战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快速城市化进程,农业劳动力占比从改革初期约70%下降到目前35%上下;同时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在中国几千年农业史上堪称一场革命。农业革命有效保障了中国十多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并构成中国大规模城市化与结构持续转变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文简略地考察了中国农业革命的表现、根源与贡献,并对完成农业革命所面临的挑战做出了评论。 中国当代农业革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30多年来主要农产品产量不同程度地持续增长。粮食、棉花涨幅较低,共增长1-2倍;水产品涨幅最高,增长10多倍;油料肉类涨幅居中,增长5-6倍。 2004-2012年粮食产量“九年增”,既是中国新时期农业增长成就之一,也是农业革命表现之一。不过具体看“九年增”这一前所未有成就的背景条件之一,是此前五年中国粮食产量前所未有地持续下跌,这又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空前规模过量库存存在联系,因此,我们需要客观理性地解读“九连增”现象发生的根源及政策含义。 第二,农业和粮食平均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以1978年不变价增加值衡量年均劳动生产率,2011年为1688元,是1978年362元的4.66倍,改革开放时期年均增长4.77%。1978年每工日平均产出6.65公斤粮食,比1953年9.2公斤下降近三成。2003年每工日粮食产量31公斤,年均增长6.35%。2011年达到61.1公斤,2003年到2011年间年均增长率达8.84%。 第三,主要农产品平均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过去30多年13种主要农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均值7.1%,最高是鸡蛋约10%,最低苹果3.5%。4种粮食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7%,最高是小麦8.1%,最低是稻谷6.3%。 第四,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边际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在特定劳动投入水平上追加投入一个单位劳动力带来的产出增加量。以1978年不变价农业增加值作为衡量指标,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从1978年110元上下增长到2011年527元,年均增长近5%。粮食边际劳动生产率从1978年每个工日0.92公斤增加到2010年增长到8.13公斤,年均增长约7%。 第五,在粮价周期波动方面,谷物不变价经历了明显周期波动,但在整个时期没有趋势性大幅上涨。具体表现为2011年每公斤均价为0.58元,略低于1980年0.60元。这样的特点反应了农业生产供给系统在过去30年大体平顺支撑结构。 第六,过去30多年中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累计转移约2.2-2.5亿人。如果加上城镇人口新增劳动力就业,非农就业总增量就达3.7亿之多。与OECD国家过去一个多世纪农业劳动力平均占比从53%下降到10%相比,中国该占比值从改革初约70%降到2010年35.6%。 上述变化构成农业革命整体演变的不同侧面表现,最有实质意义的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如马克思所言: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劳动生产率提升,才能在改善不断增长人口总量膳食结构同时,还能支持越来越多农业部门劳动力转向非农部门。中国当代农业革命的基本特征事实,与简单经济分析常识高度吻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的读书笔记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的读书笔记 中国的人口压力是如此沉重,要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需要的是一种新型的农业革命,而中国农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变化堪称一场隐性革命。 这场中国农业的隐性革命,其主要动力来自农业外,即主要来自非农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费转型和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农产品消费结构以及连带的农业生产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向。这意味着全人口在食物消费上的结构性转化,即从以粮食为主的消费型转到粮—肉、鱼并重的消费型。而种植业内部,更有另一个结构性的转化,即从“以粮为纲”到粮—菜、果兼重型。 但即便是发生了这样的结构性转化,持续上升的大规模非农就业、持续下降的人口自然增长以及持续转型的食物消费和农业结构,也导致了务农人数的显著下降,而这样的下降又正好与农业向相对高价值和高劳动需求产品转型同步,其结果将是农业劳动人员人均劳动以及收入的提高。 农业向高值农产品的转向赋予农业人员较高的人均GDP,主要不是体现于绝对产量的上升,而是体现于产值的上升。 在向高值农产品转化的趋势下,部分农民获益于相对高值的“新农业”,诸如新型种养结合或拱棚蔬菜的农户。在中国,从事新农业的农户也许已经占到1/3的比例。他们得

益于单位土地的进一步劳动密集化和资本密集化,可以凭借更小面积的农场达到全就业的状态,并且获得成比例或更高的劳动报酬,由此提高收入。 当前中国农业的劳动力,即使减掉一半,中国的农业仍将以小规模、相对密集的经营为主,并且未来也仍将依赖小农场。 中国农业的出路不在大农场而在于新时代的小农经济,在于使用市场机制和激发农民通过市场牟利的积极性,让农民自愿成立独立的合作组织或其他类型的利益团体,疏导市场信息,组织、指导生产和销售,并从有谈判权力的位置来利用市场,而不是单独且脆弱的受人摆布,从而农民和代表农民利益的团体,在与商人和公司交易时,才有可能达成平等交易的关系。

第三次农业革命

第三次农业革命 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可以被称为第一次农业革命。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观察和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慢慢懂得了如何栽培农作物。世界各地区的人民,在采集经济的基础上,积累了经验,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农业出现的时间很不一致,大约为从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积累和进步,地球上人口数量越来越大,人类开始使用工具、运用科技开始了第二次农业革命。这一次农业革命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逐步发展的,这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投入农业的人力大大减少,使得农业可以支撑起人类数量的急剧膨胀。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经完成,绝大部分的人口生活在了现代都市中,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弊端也开始越来越凸显。现代农业已经不再是原始时期伐木毁林的水平,未来农业的走势将决定未来人类的生存方式。所以如何改进传统农业、增加食品生产成为一个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议题。在现今的技术水平下,要满足70亿人的粮食需求,我们需要像南美那样大面积的耕地。到了2050年,地球上将会增加30亿人,那时,我们又将需要另外的一块像巴西那样大的土地

来满足人类的粮食需要。可是我们不可能拥有那么多的耕地。现在地球上的可耕地已经有80%被人类使用,而人类的农业行为是伴随着巨大的代价的。我们用尽了70%的淡水资源以及20%的化石燃料来生产作物。此外,我们还大量的使用化肥、杀虫剂以及除草剂,其直接后果是土壤本身的肥料随径流而流失,并因此而产生了许多的不可耕地。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灭杀了原先生长在那些地方的植被,这也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为何新奥尔良地区在过去短短的几十年之内会三次遭遇“千年一遇”的洪灾。 当传统的土地已经难以挖掘更多潜力时,人们不由得将目光对准了空中。有科学家提出,可以将庄稼种到空中去——建造摩天大楼,令其变身为垂直农场。 第三次农业革命--垂直农业概念是有哥伦比亚大学的迪克森·戴斯珀米尔教授提出的,并在2009年TED大会时发表演讲,阐述了“垂直农业”的概念。戴斯珀米尔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构想,“假如我们可以实现无土栽培呢?”。我们现在其实已经懂得这样的技术,那就是应用溶液培养法、气栽法以及滴灌技术。在二战的时候,我们就是用这样的办法在南太平洋种植作物的。可是,打那以后我们似乎忽然间完全忘记了这一技术。戴斯珀米尔希望能够投资2亿美元,建造一座30层楼高的摩天大楼,种植和饲养足够5万人食用

浅议传统的农业技术向现代的农业技术的转变

浅议传统的农业技术向现代的农业技术的转变 摘要:我国农业已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想要促进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从单一的追求数量注重质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必须依靠农业技术从传统化向现代化进行转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介绍中国农业技术的创新之路,进而提出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传统技术转变的策略。 关键词:农业技术;现代农业;转变 1、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历和特点 1.1 中国农业技术发展历程 几千年的中华传统农业,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业文明,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业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显示出了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的灿烂和辉煌。 谈到中国传统农业,就要追溯到先秦-明清传统的农业的历史阶段。中华民国以后为现代农业的时期,但真正的现代农业发展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中国现代农业废除了封建统治的形式,它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在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基础上,通过不断地促进技术创新,使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也长期处于均衡状态。中国的传统农业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适应各个地区气候和地理条件,因地适宜,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民族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在过去几千年一直领先于世界,经过如此漫长的时间依然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的借鉴和依据。 然而,传统农业技术也有种种弊端。传统农业使中国形成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在明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由于农业技术的滞后,抵抗不住工业浪潮的强烈冲击,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导致近300年来落后于西方世界。因此,传统的农业技术如何向现代的农业技术转变,是中国农业的一个迫切问题。 1.2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特点 传统农业技术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集约型的土地利用方式;2)人工精作的技术特点;3)因地制宜,适应当地气候条件;4)以谷物种植为主;畜牧与种植相结合。 2、中国农业技术的创新 2.1 农业技术创新的涵义 2.1.1 微观涵义 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过程。以新农业技术作为一种手段来促进农业生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它包含农业新技术的研究,获得和掌握,并包含新技术传播转让和渗透,还含有农业市场开发、售后服务和改进创新。 2.1.2 宏观涵义 从宏观的角度上讲,农业技术创新是指由一系列的公共机构和农业企业组成的系统或网络。这些机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影响,协调与整合决定全国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能力。 2.2 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相比之下,工业技术由于受到大多数农业技术与不同层次的公共产品特性、农业技术秘密、农业技术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农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使得农业技术创新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参与技术多和技术创新过程复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总论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总论 中国传统农学将农业简单地定义为种庄稼。“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吕氏春秋·审时》)。也就是说,从事农业生产离不开稼、人、地、天四个因素。中国传统农学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 一稼,即农业生物 二人,即农业生产者 三地,即土地和土壤 四天,即农业气候,也指农业生物的各种特性 一稼 稼,即作物。中国是世界少数的几个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们已先后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河北武安磁山、湖南醴县彭头山、湖南道县玉蟾寺、江西万年仙人洞、河南舞阳等地发现了众多的农业文化遗址,其中有的年代已接近万年以前。从出土遗物来看,当时北方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稷、黍、菽、麦、麻等,南方主要种植的是水稻。中国分别是粟、菽、稻、桑、茶等许多作物的起源地之一。作为世界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对于世界农业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朝鲜和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的栽培稻种即来自中国。又如今天世界上许多种语言中都还保留了大豆“菽”和“茶”的读音,这又表明中国是大豆和茶的故乡。 【一】五谷 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传说神农播“百谷”,说明当时的作物种类有数以百种之多。但后来又出现了“五谷”、“六谷”和“九谷”的说法。其中“五谷”说最为流行,“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但解释却有不同,一说是黍、稷、(大、小)麦、菽(大、小豆)、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这二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六谷”、“九谷”说的存在就是一个明证,同时也可能与解释者的经验有关。“五谷”说之所以盛行,显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所致。因此,笼统地说来,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 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虽然相沿了两千多年,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却因时而异。五谷中的粟、黍等作物,由于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况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征被人发现,菽也与粟一道成了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宿麦(冬麦)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长季

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类别:综述 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龚德平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补贴与福利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知识文化型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农业高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 (一)、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高技术发展迅速。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不断向农业科技领域渗透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农业高技术体系。 1、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对科学、技术、方法、理念、产业、社会与伦理产生一系列的革命性影响。现代分子育种学与传统动植物育种技术的结合,促进了新兴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由于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尚存在一些科学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科技界纷纷把研究重点转向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的突出优点,已经展示出部分常规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以转基因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农业高技术产业领域之一。农业生物药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

批重大突破,成为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角逐的重点领域,目前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是农业生物药物研究的核心技术。生物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孕育、成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衍生出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2、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显示出强劲的动力。农业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数据库技术、农业专家系统、3S技术、农业网络技术以及精确农业技术等。农业专家系统最早于1986年出现在美国,现在专家系统通过网络传送到田间和饲养场正成为一种趋势;以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与精确农业技术为基础的精确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农业现代高技术装备迅速地吸收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发展成就开发出智能、高效、多功能和大型化农业现代装备。与此同时,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物资生活、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物资、精神文明空间的拓展与延伸产生深刻的变革。 3、高技术引领驱动和支撑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为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本标志。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现代农业综合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节水农业技术、新型肥料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目前节水农业研究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依据作物生理需水确定作物用水;在新型肥料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纵横向动态平衡施肥

第一次农业革命

第一次农业革命(2006-12-11 23:41:12) 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前,从物质上支撑西欧文明的荣誉属于扛着锄头的人(Man with the Hoe)——农民。然而令人惊诧的是,直到1050年,大部分西欧的农民还不曾拥有一把锄头或类似的工具。流传至今的加洛林时代富有庄园的农具清单中,金属工具极为稀少,甚至木制工具亦极为难得,大部分农民只能依靠父母赐予的一双徒手来与自然格斗。在1050年-1250年两百年的时间里,这种局面终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场农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西欧的自然面貌,并为欧洲人提供了空前丰富的粮食。 中世纪农业革命的先决条件,大多数在11世纪中期之前业已具备。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欧洲文明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向北大西洋地区的转移。从英格兰南部到乌拉尔山之间的大部分欧洲地区,是一片巨大、湿润、极为富饶的冲积平原。罗马人未能耕种这片土地,因为他们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实施统治,这片地区距离罗马人的文明心脏显得遥远了一些,罗马人也未曾拥有耕种这片土地的适宜工具和方法。直到加洛林王朝时期,对这片冲积大平原的殖民和耕种才真正开始。加洛林人蜂拥西欧和日耳曼中部地区,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农业定居点,并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恩赐中尽情试验新的工具和耕作方法,这无疑是加洛林时代其他各项成就的力量之源。然而和平十分短促,发展的势能未能有效地累积,十世纪外族入侵的狂潮过后,欧洲人不得不再一次系统地开始发掘北方土地中的潜在能量。在西欧文明中心地带的英格兰、低地国家、北部法兰西、日耳曼,富饶的土地正等待着他的主人用汗水和智慧去浇灌。 农业发展的另一重要条件是宜人的气候。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我们虽未能如愿以偿地了解欧洲气候变化的详尽数据,但气候历史学家却可以认定在700-1200年之间的西欧,曾有过一段“宜人时代”(optimum)。这一时期不仅平均气温要比以往略为温暖(最多有1 摄氏度的提升),而且相对干燥。干燥的气候对于北欧这个土地偏湿的地区,是极为重要的对农业有利的因素,过去相对于南部的更为干燥的地中海地区,北欧往往因为土壤太湿而影响收成。这一“宜人时代”的证实也帮助解释了为何在一些地域,如冰岛,日后得到耕种的土地反而变少。(在这个北部冰海的冰山较少的年代,古代挪威人(Norsemen)也也乘机航行到格陵兰和纽芬兰,那时的格陵兰岛上,也许绿色的确比白色更多。)尽管气候上的“宜人时代”启于700年并贯穿了9、10世纪,老天的恩爱却无法抵消10世纪里外族入侵的糟糕后果。幸运的是,欧洲人及时搭上了气候变迁的末班车,在和平再度降临之后把握住了天公作美的机遇。 我们发现即将帮助欧洲人民赢得第一次农业革命伟大胜利的众多技术装置对于加洛林人而言并非一无所知,尽管很多基础的新设施早在1050年之前对于欧洲的生产者已不陌生,它们中的大部分却都是从那时起到1200年之间逐渐得以广泛应用并完善,因为各种有利的环境因素终于能够齐备。不但入侵停止了,气候变得宜人,政府也变得更为有效,提供了对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持久和平。地主们也日益感到单纯的消费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于是开始追求利润。最重要的是,在1050-1200年之间,欧洲有了更加坚实稳固的财富基础,可用于流通从而投资于需要支持的行业,简单地说,农庄不再发愁没钱购置农具了。

中国农业的又一次绿色革命(1) - 用于合并

中国农业的又一次绿色革命 毕景阳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灿烂的农业发展史。中国农民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中国农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 中国农业的第一次革命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在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时,通过种植植物,在目的地生产出自己的食物。从此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普遍認为牛耕、犁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农业革命。 中国农业的第二次革命 牛耕牛犁时代一直持续到工业化革命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从机悈、化肥、农药、种子等方面开始较大发展。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中央对农业的发展高度关注,连续十几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足以说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并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的战略产业。“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发展农业重要性的共识。这一阶段被認为是中国农业的第二次革命。 第二次农业革命对人类的贡献 在第二次农业革命中,中国农业生产的粮食、棉花、油菜籽、烟叶、肉类、蛋类、水产品、疏菜、水果等九类农产品,均居世界第一,谷物产量占世界1/4,肉类占1/3,中国农业的发展,对于整个人类来讲,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第二次农业革命中化肥、农药的作用

为了提高农业产量,人类发明了化肥;为了消灭害虫,发明了农药;在农业生产获得高产量的过程中,化肥、化学农药成了第二次农业革命获得高产量的大功臣。每投资一元钱的化肥和农药,即可获得8---16元的回报。 第二次农业革命中化肥、农药的弊端 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和重点,其传播距离之远,富集程度之高,污染范围之广,危害之大,损失之重,已经到了催人反思、令人深醒的境地。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人口、食品、健康、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无一不与化肥、农药有关。主要表现在: 对大自然的破坏:由于使用化肥、化学农药,省工省力见效快,致使大量的植物残体、动物粪便遭到遗弃,大多堆放在地头、路沟、河边等,通过日晒、降雨分解,最终随雨水流入坑、沟、河、湖、海,造成水体富氮富磷,致使坑、沟、河、湖蓝藻爆发,水体遭到破坏,浮游生物及贝类消失,水产养殖受到威胁,大自然生物链被切断,成了污染治理老大难。 对广义生态的破坏:化学农药在杀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杀灭了有益生物,如天敌昆虫、蛙类、鸟类、蜜蜂、家蚕、野生生物等(如一只一年可捕食1.5万只昆虫,有“庄稼卫士”之称的青蛙大量死亡),各种病、虫、草害抗药性大多提高100倍以上,其中蚜虫的抗药性高达1600倍。 对生态及大气环流的破坏:据权威资料显示,每生产一吨化肥,要排放出两吨以上二氧化碳,光化肥生产每年要排放出千万吨二氧化碳。由此加速导致了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地质灾害频发等。 对土壤的破坏: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活性降低、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蓄水蓄气能力降低,通透性差,土壤石漠化加剧,从而导致多种作物根腐病、枯萎病、病毒病等病害大面积发生,成了农业持续增产、高产的瓶颈。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由于化肥、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致使亚硝酸盐及有害金属铅、砷、铬、汞、镉在土壤、农产品中大量残留、超标,让人民的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受到极大威胁,造成大量育龄青年的精子、卵子减少,生育能力急剧减退,造成青少年视力、记忆力、体质严重下降,亚健康人群成倍增加,造成各种皮肤类、虚胖类、心理障碍类,以及罕见的各种疾病增多,各种癌症每年新增300多万人。在众多的癌症患者中,有80%是因长期食用含有超标的亚硝酸盐、铅、砷、镉、汞等有害残留造成的。 对人类未来的破坏:导致癌症低龄化趋势加剧,造成婴幼儿童奇异病症患者数量增多,如脑瘫、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病等像潮水般涌现。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农业的增长与发展问题 周杰农业,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最古老的基本产业。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农业的发展状况,常常被认为与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密切关系。农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至今依然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感到困扰,很多经济学家都曾为研究这个问题花费了极大的精力。 一般的看法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有这样一个界线,即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达到可以用较少的农业劳动者从事生产,就能提供比过去多得多的农产品,不仅充分满足国内全社会粮食消费之外的需求,还可以大批出口国外。这就是除满足生产者自身消费的之外所谓“剩余农产品”问题,人们总是把它作为社会经济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条件和标志。但是,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发达国家通过把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地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达到了这个目标。我们就把这种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称之为“现代农业”。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则仍然处于这个发展界线之下,甚至仍然沿袭着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仅大量人口被滞留在农业领域从事着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简单劳动,而且向社会提供的“剩余农产品”还十分有限,我们就把它称之为“传统农业”。 对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划分,本来是以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手段应用的水平、程度和范围来确定的。凡是大量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并有较发达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其他高技术配套产业的密切配合,这就是现代农业;如果继续使用常规的生产技术手段,主要还是人畜耕作、人工收种、人背马驮、靠天吃饭等,则是传统农业。有时,虽部分采用了一些现代技术或实用技术,包括使用一些农业机械、水利设施、化肥农药等,但它并未使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局面改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很有限,大量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还是自己生产自己消费,那就仍然属于“传统农业”的范畴。显然,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发展问题。世界各国都曾有农业方面进

中国近代史上中共 的土地改革或者革命一共是五次

中国近代史上中共的土地改革或者革命一共是五次 国民大革命事情打土豪分田地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31年土地政策 抗日战争双减双交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召开全国土地革命会议 建国后1950_1952年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中国共产党: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开展以“依*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路线的土地革命; 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采取“双减双交”政策; ③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④建国初期,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保护富农阶级的土改运动,到1952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沿革基本情况如下: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分配土地的方法。到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正确进行土地分配的方法,即:(1)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促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2、《井冈山土地法》的缺陷主要是: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的土地,容易侵犯中农的利益;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属于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禁止土地买卖。而《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所作出的一个重大的原则性修改是: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3、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即地租一般地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按抗日战争前的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利息一般地减少到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实行了这个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国人民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土地革命的条件日渐成熟。1945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4、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聚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5、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根据建国后新形势确定了土

精准农业技术

精准农业技术课程心得 第一次接触“精准农业”------这个名词,对于现在的我们,感觉还是很陌生很遥远,我们大部分是从农村来的孩子,在家务农根本就是靠我们祖先我们父母上一辈积累下的经验进行的,什么时候该浇水,浇多少水,什么时候该施肥,施多少,什么时候该除草等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遗传育种技术以及化肥、农药、机械动力等投入的大量增加和天气状况而实现,也可以说是靠天吃饭。这个学期段老师在课堂上总会介绍关于它的一些信息,才开始了解,之后也偶尔会跟师姐们做一些田间实验,发现他们实验栽培的面积是经过测量的,种植间距和种植密度是经过计算的,施肥量施水量是要经过称量的,这对于我们可以算是比较精确的农业生产了。实验完成后你会发现一些作物的长势,产量比你在周围田边的看到的都要好得多,这也就说明了科学栽培的方法有许多好处。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因为现在精准农业的普及还不是很广,我们在身边还未发现规模较大的一些应用,所以我们还不能亲切的感受到它的现代化,科技化。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历史悠久,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等阶段,但国内在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上尚处于起步阶段,经过段老师10个周的课程讲解,还有自己网上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一些信息,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人口大国,我们以世界百分之七的土地养活了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我们国家领导人一直在倡导我们所谓的农业现代化,我们取得的进步大家有

目共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强烈,但是,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却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喜欢呆在家务农,而喜欢到大城市去感受那种城市气息,这也就说明了就是我们满足不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的多样化需求。最近我们身边报道了许多土地污染问题,地下水污染问题很多很多,这也就直接反映了传统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遗传育种技术以及化肥、农药加而实现。虽然农业机械化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但也遇到了土地压实、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诸多问题。高能耗的管理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资源日显短缺、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术的高速发展促成了对农作物实施定位管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量投入等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思想,进而产生了精准农业的概念。 精准农业也称精细农业或精确农业,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以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它是在定位、导航的基础上,根据管理的单元的土壤特性和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管理作物的每一个生长过程及各种农业物资的投放。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壤和作物的潜力,做到既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又减少农业物资的投入,从而降低物资消耗$增加利润$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精准农业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其核心技术是(3S),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其内涵主要包括精准种子技术、精准播种技术、精准平衡施肥技术、精准灌溉技术、作物动态监控技术、精

关于革命的名言名句

关于革命的名言名句 在革命年代,有很多革命家关于革命的名言名句你看过哪些呢?今天为你分享的是关于革命的名言名句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1) 出现了不少空谈家,他们读书只是为了驳斥别人,高声宣扬自己的革命精神,以便跳到那些比较谦虚,比较严肃的同志面前去。;;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2) 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越南共产主义革命家胡志明 3)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雷锋 4) 整个人类社会已经和正在经历三次浪潮,即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服务革命。而在世纪,将会出现第四次浪潮一种特种服务型经济即将崛起。;;美国预测学家未来学家甘哈曼《第四次浪潮》 5) 华丽的装饰,精美的食品,填补不了精神的空虚;一个真正的革命者,首先追求的是思想上的充实和丰富。这一点,是任何珍贵的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革命的名言;;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6)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

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教育家陶行知 7) 所谓革命精神就是创造性,要懂得世界上的一切都需要创造,要前进就不能坐着等待,就要去创造。而要创造就要克服困难,不能贪图好环境,好条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 8) 应当能为革命挑更重的担子,能在最复杂的环境里艰苦工作;能在最困难的时候顶上去;能在最危险的情况下不怕牺牲;能做别人不愿干、不敢干的革命工作。;;中国石油工人王进喜 9) 戚继光的名言“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10) 热的心会把冰雪溶消。;;;; 《烈士诗抄》 11) 烈士裘怀古英勇就义前的一句名言:“同志们,胜利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 12)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愿意把牢底坐穿!” 13) 烈士邓中夏名言:“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的有意义,死的有价值。” 14) 莫待萧萧两鬓丝;; 朱学勉《有感》《烈士诗抄》 15) 烈士李大钊同志的名言:“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关于革命的名言名句集锦1) 年轻人要勇敢地走自己的路,许许多多的革命前辈就是从无数的坎坷中锻炼出来的。;;刘少奇 2) 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使过去不可能发挥的天才发挥出来。革命的名言;;列宁

中国革命党史

栏目树形导航 中国史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史 一、创建过程 (一)**“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历史条件: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②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干部和组织条件。 2.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并决定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二)**“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内容——制定党的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二、重要会议 (一)党的创建时期 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2.**“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3.**“三大”(1923),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二)土命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通过了开展土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遵义会议(1935) (1)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2)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瓦窑堡会议(1935):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七届二中全会(1949,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1)内容:①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时期;②指出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发展生产,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2)意**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 内容: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③确定了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方法。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五)新中国成立后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 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选举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总理。 2.**“八大”(1956) (1)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③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