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附答案

一、一元二次方程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使得函数值为零的自变量的值称为函数的零点.例如,对于函数1y x =-,令y=0,可得x=1,我们就说1是函数1y x =-的零点.

己知函数2

22(3)y x mx m =--+(m m 为常数). (1)当m =0时,求该函数的零点;

(2)证明:无论m 取何值,该函数总有两个零点;

(3)设函数的两个零点分别为1x 和2x ,且121114x

x +=-,此时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分 别为A 、B(点A 在点B 左侧),点M 在直线10y x =-上,当MA+MB 最小时,求直线AM 的函数解析式. 【答案】(1)当m =0时,该函数的零点为6和6-.

(2)见解析,

(3)AM 的解析式为112

y x =-

-.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中给出的函数的零点的定义,将m=0代入y=x 2-2mx-2(m+3),然后令y=0即可解得函数的零点;

(2)令y=0,函数变为一元二次方程,要想证明方程有两个解,只需证明△>0即可; (3)根据题中条件求出函数解析式进而求得A 、B 两点坐标,个、作点B 关于直线y=x-10的对称点B′,连接AB′,求出点B′的坐标即可求得当MA+MB 最小时,直线AM 的函数解析式

【详解】

(1)当m =0时,该函数的零点为6和6-.

(2)令y=0,得△=

∴无论m 取何值,方程

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即无论m 取何值,该函数总有两个零点.

(3)依题意有

由解得.

∴函数的解析式为

. 令y=0,解得

∴A(),B(4,0) 作点B 关于直线10y x =-的对称点B’,连结AB’,

则AB’与直线10y x =-的交点就是满足条件的M 点.

易求得直线10y x =-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C (10,0),D (0,10).

连结CB’,则∠BCD=45°

∴BC=CB’=6,∠B’CD=∠BCD=45°

∴∠BCB’=90°

即B’(106-,)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

20{106k b k b -+=+=-,解得112

k b =-=-, ∴直线AB’的解析式为112y x =-

-, 即AM 的解析式为112

y x =--.

2.计算题

(1)先化简,再求值:2

1

x x -÷(1+211x -),其中x=2017. (2)已知方程x 2﹣2x+m ﹣3=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 的值.

【答案】(1)2018;(2)m=4

【解析】

分析:(1)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除法,注意因式分解的作用;

(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求解即可.

详解:(1)2

1

x x -÷(1+211x -) =2221111

x x x x -+÷-- =()()22111x x x x x

+-?- =x+1,

当x=2017时,原式=2017+1=2018

(2)解:∵方程x 2﹣2x+m ﹣3=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2﹣4×1×(m ﹣3)=0,

解得,m=4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关键是熟记分式方程的运算顺序和法则,注意通分约分的作用.

3.已知两条线段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8120x x -+=的两根,

(1)解方程求两条线段的长。

(2)若把较长的线段剪成两段,使其与另一段围成等腰三角形,求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3)若把较长的线段剪成两段,使其与另一段围成直角三角形,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1)2和6;(2)3)83

【解析】

【分析】

(1)求解该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2)先确定等腰三角形的边,然后求面积即可;

(3)设分为两段分别是x 和6x -,然后用勾股定理求出x ,最后求面积即可.

【详解】

解:(1)由题意得()()260x x --=,

即:2x =或6x =,

∴两条线段长为2和6;

(2)由题意,可知分两段为分别为3、3,则等腰三角形三边长为2,3,3,

∴此等腰三角形面积为12

2

??= (3)设分为x 及6x -两段

()22226x x +=- ∴83

x =, ∴2823

x S ?==, ∴面积为83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考查知识点较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x +m ﹣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m 的取值范围;

(2)如果m 为正整数,且该方程的根都是整数,求m 的值.

【答案】(1)m <3;(2)m =2.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得出△>0,代入求出即可;

(2)求出m=1或2,代入后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4﹣4(m﹣2)>0.

∴m<3;

(2)∵m<3 且 m为正整数,

∴m=1或2.

当 m=1时,原方程为 x2﹣2x﹣1=0.它的根不是整数,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 m=2时,原方程为 x2﹣2x=0.

∴x(x﹣2)=0.

∴x1=0,x2=2.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m=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解一元二次方程,能根据题意求出m的值和m的范围是解此题的关键.

5.校园空地上有一面墙,长度为20m,用长为32m的篱笆和这面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圃,如图所示.

(1)能围成面积是126m2的矩形花圃吗?若能,请举例说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若篱笆再增加4m,围成的矩形花圃面积能达到170m2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1)长为18米、宽为7米或长为14米、宽为9米;(2)若篱笆再增加4m,围成的矩形花圃面积不能达到170m2.

【解析】

【分析】

(1)假设能,设AB的长度为x米,则BC的长度为(32﹣2x)米,再根据矩形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2)假设能,设AB的长度为y米,则BC的长度为(36﹣2y)米,再根据矩形面积公式列方程,求得方程无解,即假设不成立.

【详解】

(1)假设能,设AB的长度为x米,则BC的长度为(32﹣2x)米,

根据题意得:x(32﹣2x)=126,

解得:x1=7,x2=9,

∴32﹣2x=18或32﹣2x=14,

∴假设成立,即长为18米、宽为7米或长为14米、宽为9米.

(2)假设能,设AB的长度为y米,则BC的长度为(36﹣2y)米,

根据题意得:y(36﹣2y)=170,

整理得:y2﹣18y+85=0.

∵△=(﹣18)2﹣4×1×85=﹣16<0,

∴该方程无解,

∴假设不成立,即若篱笆再增加4m,围成的矩形花圃面积不能达到170m2.

6.工人师傅用一块长为10dm,宽为6dm的矩形铁皮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容器,需要将四角各裁掉一个正方形.(厚度不计)求长方体底面面积为12dm2时,裁掉的正方形边长多大?

【答案】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dm,底面积为12dm2.

【解析】

试题分析:设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dm,则制作无盖的长方体容器的长为(10-2x)dm,宽为(6-2x)dm,根据长方体底面面积为12dm2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裁掉的正方形边长.

试题解析:

设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dm,

由题意可得(10-2x)(6-2x)=12,

即x2-8x+12=0,解得x=2或x=6(舍去),

答: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dm,底面积为12dm2.

7.“分块计数法”:对有规律的图形进行计数时,有些题可以采用“分块计数”的方法.

例如:图1有6个点,图2有12个点,图3有18个点,……,按此规律,求图10、图n 有多少个点?

我们将每个图形分成完全相同的6块,每块黑点的个数相同(如图),这样图1中黑点个数是6×1=6个;图2中黑点个数是6×2=12个:图3中黑点个数是6×3=18个;所以容易求出图10、图n中黑点的个数分别是、.

请你参考以上“分块计数法”,先将下面的点阵进行分块(画在答题卡上),再完成以下问题:

(1)第5个点阵中有个圆圈;第n个点阵中有个圆圈.

(2)小圆圈的个数会等于271吗?如果会,请求出是第几个点阵.

【答案】60个,6n个;(1)61;3n2﹣3n+1,(2)小圆圈的个数会等于271,它是第10个点阵.

【解析】

分析:根据规律求得图10中黑点个数是6×10=60个;图n中黑点个数是6n个;

(1)第2个图中2为一块,分为3块,余1,

第2个图中3为一块,分为6块,余1;

按此规律得:第5个点阵中5为一块,分为12块,余1,得第n个点阵中有:n×3(n﹣1)+1=3n2﹣3n+1,

(2)代入271,列方程,方程有解则存在这样的点阵.

详解:图10中黑点个数是6×10=60个;图n中黑点个数是6n个,

故答案为:60个,6n个;

(1)如图所示:第1个点阵中有:1个,

第2个点阵中有:2×3+1=7个,

第3个点阵中有:3×6+1=17个,

第4个点阵中有:4×9+1=37个,

第5个点阵中有:5×12+1=60个,

第n个点阵中有:n×3(n﹣1)+1=3n2﹣3n+1,

故答案为:60,3n2﹣3n+1;

(2)3n2﹣3n+1=271,

n2﹣n﹣90=0,

(n﹣10)(n+9)=0,

n1=10,n2=﹣9(舍),

∴小圆圈的个数会等于271,它是第10个点阵.

点睛:本题是图形类的规律题,采用“分块计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仔细观察图形,根据图形中圆圈的个数恰当地分块是关键.

8.如图,一艘轮船以30km/h的速度沿既定航线由南向北航行,途中接到台风警报,某台风中心正以10km/h的速度由东向西移动,距台风中心200km的圆形区域(包括边界)都属台风影响区,当这艘轮船接到台风警报时,它与台风中心的距离BC=500km,此时台风中心与轮船既定航线的最近距离AB=300km.

(1)如果这艘船不改变航向,那么它会不会进入台风影响区?

(2)如果你认为这艘轮船会进入台风影响区,那么从接到警报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它就会进入台风影响区?

(3)假设轮船航向不变,轮船航行速度不变,求受到台风影响的时间为多少小时?

【答案】(1)如果这艘船不改变航向,那么它会进入台风影响区.(2)经过1515就会进入台风影响区;(3)15

【解析】

【分析】

(1)作出肯定回答:这艘轮船不改变航向,那么它能进入台风影响区.

(2)首先假设轮船能进入台风影响区,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等式求出即可.

(3)将轮船刚好进入台风影响区和刚好离开台风影响的两个时间节点相减,即能得出受影响的时间长.

【详解】

解:(1)如图易知AB′=300﹣10t,AC′=400﹣30t,

当B′C′=200时,将受到台风影响,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300﹣10t )2+(400﹣30t )2=2002,

整理得到:t 2﹣30t +210=0,

解得t =15±15, 由此可知,如果这艘船不改变航向,那么它会进入台风影响区.

(2)由(1)可知经过(15﹣15)h 就会进入台风影响区; (3)由(1)可知受到台风影响的时间为:15+15﹣(15﹣15)=215 h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题意得出关于x 的等式是解题关键.

9.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90C ∠=?,8AC =cm ,6BC =cm.直线PE 从B 点出发,以2 cm/s 的速度向点A 方向运动,并始终与BC 平行,与线段AC 交于点E .同时,点F 从C 点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CB 向点B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05t <<) .

(1)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FCE 是矩形?

(2)当ABC ?面积是PEF ?的面积的5倍时,求出t 的值;

【答案】(1)3011t =

;(2)552

t ±=。 【解析】

【分析】 (1)首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AB 的长,再根据相似比例表示PE 的长度,再结合矩形的性质即可求得t 的值.

(2)根据面积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在Rt ABC ?中,90,8,6C AC BC ?∠===,

10AB ∴===

102//,,1068

PA PE AE t PE AE PE BC AB BC AC -∴==∴== 34(102),(102)55

PE t AE t ∴=-=-,当PE CF =时,四边形PECF 是矩形, 3(102)5t t ∴-= 解得3011

t = (2)由题意22424116825552

t t =+=???

整理得2t 550t -+=,解得t =

52

t ∴=,ABC ?面积是PEF ?的面积的5倍。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动点问题,这是近几年的考试热点,必须熟练掌握.

10.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c )x 2+2bx+(a ﹣c )=0,其中a 、b 、c 分别为△ABC 三边的长.

(1)如果x=﹣1是方程的根,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如果△ABC 是等边三角形,试求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答案】(1) △ABC 是等腰三角形;(2)△ABC 是直角三角形;(3) x 1=0,x 2=﹣1.

【解析】

试题分析:(1)直接将x=﹣1代入得出关于a ,b 的等式,进而得出a=b ,即可判断△ABC 的形状;

(2)利用根的判别式进而得出关于a ,b ,c 的等式,进而判断△ABC 的形状; (3)利用△ABC 是等边三角形,则a=b=c ,进而代入方程求出即可.

试题解析:(1)△ABC 是等腰三角形;

理由:∵x=﹣1是方程的根,

∴(a+c )×(﹣1)2﹣2b+(a ﹣c )=0,

∴a+c ﹣2b+a ﹣c=0,

∴a ﹣b=0,

∴a=b ,

∴△ABC 是等腰三角形;

(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b )2﹣4(a+c )(a ﹣c )=0,

∴4b 2﹣4a 2+4c 2=0,

∴a2=b2+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3)当△ABC是等边三角形,∴(a+c)x2+2bx+(a﹣c)=0,可整理为:2ax2+2ax=0,

∴x2+x=0,

解得:x1=0,x2=﹣1.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