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式太极拳动作要点

八式太极拳动作要点

八式太极拳动作要点
八式太极拳动作要点

八式太极拳拳谱

起势

1、卷肱势

2、搂膝拗步

3、野马分鬃

4、云手

5、金鸡独立

6、蹬脚

7、揽雀尾

8、十字手

收势

八式太极拳动作要点

起势

1、两脚开立

2、两臂前举

3、屈膝按掌

一、卷肱式

1、转身翻手摆掌

2、屈臂卷肱

3、前推后收

4、转身翻手摆掌

5、屈臂卷肱

6、前推后收

二、楼膝拗步

1、转腰摆手收脚

2、上步屈臂

3、弓步楼推

4、后坐摆脚

5、转腰摆手收脚

6、上步屈臂

7、弓步楼推

三、野马分鬃

1、转身坐腿分手

2、收脚抱球

3、转身上步

4、弓步分靠

5、坐腿撇脚转身

6、收脚抱球

7、转身上步

8、弓步分靠

四、云手

1、摆手翻掌

2、转身左云

3、翻手收脚

4、转身右云

5、翻手出脚

6、转身左云侧翻手

7、转身右云

8、翻手收脚

9、转身左云 10、翻手出脚 11、转身右云12、侧弓步翻掌

五、金鸡独立

1、坐腿转腰落手

2、提右脚独立挑掌

3、落脚落手

4、提左脚独立挑掌

六、登脚

1、落脚抱手

2、提右膝抱手

3、分手登脚

4、落脚抱手

5、提左膝抱手

6、分手登脚

7、落脚抱球

七、揽雀尾

1、转身上步

2、右弓步前棚

3、提左手旋臂

4、后坐下捋

5、转身后捋

6、转腰搭手

7、弓步前挤

8、弓步(平分)抹掌

9、后坐引手10、弓步前按 11、转身分手扣脚12、收脚抱球

13、转身上步 14、弓步前棚15、提右手旋臂 16、后坐下捋

17、转身后捋18、转腰搭手 19、弓步前挤 20、弓步(平分)抹掌

21、后坐引手 22、弓步前按

八、十字手

1、撇右脚、右弓步分手

2、扣右脚、左弓步棚掌于胸前

3、收右脚、两脚成开立步

4、两手举抱

收势

1、翻掌分手

2、垂臂落手

3、并步还原

八式太极拳练习口诀

两臂平举肩放松,双掌下按气下行。

抱球迈步要协调,弓步左棚劲饱满。

捋挤动作要舒展,双掌前按臂撑园。

双掌前探不耸肩,搂膝推掌腰身转。

迈步猫行稳重求,园活连贯意气连。

传统85式杨式太极拳套路分解动作详解

传统85式杨式太极拳套路分解动作详解

传统85式杨式太极拳套路分解动作详解, 第一式预备式:两足左右开立,距离同肩宽,脚尖皆朝前;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视。 要点:1、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含胸拔背”。在这几个主要要求下,放松全身,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并贯串於整套动作之中。这几点要求,为太极拳所有动作的共同要点,锻炼时须刻刻记住,在後文的要点中不再一一重述,而仅提醒某一动作容易反其中某一要求。例如,揽雀尾中的挤式和按式,初学者往往身体容易前俯或後仰,因此就在要点中及时提出,而其他共同要点虽未提及,但仍然要注意。 2、两臂下垂,肩关节要放松;手指自然微屈。 3、精神要自然提起;心要静,不要有丝毫杂念。 4、预备势中的要点大都是整套动作的要点,所以该式是一切动作的基础,初学者尤当注意。 第二式起势 要点:1、在两臂未举之前,应仔细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後开始做起势动作。这时,思想要领先,要集中在每个动作的动向上,也就是要做到《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要求的“先在心,後在身”。例如在做骸式两臂平举时,先要意识到怎样举,然後随着徐徐举起;即使是重复的或已成熟练的动作,也必须这样做,否则,内外动作容易散乱。 2、练习太极拳时,自起势至收势,每个动作都要求“沉肩坠肘”

(详见《太极拳十要》一文)。如该式两臂前举和两掌下按时,两肩不可耸起、紧张或用力,必须松开下沉。两臂前举时两肘不可挺直,须有微屈下坠之意。两肘下沉带动两掌下按时,“坠肘”固然很明显,即使在两掌已下按到两胯前时,仍然要求“坠肘”。在这点上,初学者往往较难理解,认为肘部既已垂在下面,终不能把肘“坠”於两掌的下面去。其实,在这种姿势上(後面动作中也有类似情况,如搂膝拗步中搂膝之手等),对“坠肘”应该这样来理解:就是两肘须微屈,使小臂向前微弯,这样,肘尖露出,与地面成垂直线,仍然可达到“坠肘”的要求;而如果两小臂也垂直,就失掉“坠肘”之意了。 3、要做到坐腕。所为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手指节微微上翘,但不可用力翘起,必须自然,这样才能把劲贯至掌根,手指也有所感觉。能坐腕,才能“形於手指”。 4、太极拳从起势到收势,所有前後动作之间必须连接,不可停断,要求速度均匀,绵绵不断,一气呵成。例如,该式两掌前举至高与肩平时即下落,其间不可有停顿现象,亦即每一动作到定点时,必须做到“似停非停”。 5、练习此拳套用掌时,五指要自然舒展,不可用力张开,也不可松懈、弯曲,掌心要微呈凹形。 第三式揽雀尾 一、左右绷式要点:1、身体左右转动时要以腰为轴,身体仍须正直,後面所有转体动作都必须这样做。 2、身、手、足等方面的动作都须柔缓,速度均匀。 3、身、手、足等方面的动作在文字叙述中虽有先後,但必须同时开始和同时完成,要做到协调一致。所以《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

24式太极拳文字讲解

24式太极拳 一、起势 1 左脚向左分开半步同肩宽 2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似直非直,肘关节微微的弯屈,手心向下 3 两腿慢慢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掌至于腹前,上身体保持正直,两眼平视前方 二、野马分鬃〔三次〕 左野马分鬃 1 上体微向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 2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两手随腰转自然分开,左手与眼同高,右手按在右胯边。 右野马分鬃 (同左野马分鬃,左右方向相反) 左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1 右脚向前跟半步,两手左上右下抱球 2 上体后坐向右转腰,右手上提至右额

3 左转成左虚步,左手按在左胯边。 四、搂膝幼步〔三次〕 左搂膝幼步 1 上体微微左转再右转,右手转至面前自然下落,经右胯由右后方盪起 2 左脚尖收到右脚内侧 3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左手经左膝搂过,右手向前推按 右搂膝幼步 (同左搂膝幼步,左右方向相反) 左搂膝幼步 五、手挥琵琶 1 右脚向前跟半步 2 右手屈臂后坐,左手由左而上划弧到正前方 3 左脚提起,脚跟着地成左虚步 六、倒卷紘 右倒卷紘 1 上体右转,两掌心向上左手在前,右手经过腰向右后划弧,与头同高

2 上体转正,又臂屈肘于耳侧,左脚后退一步,左手向后收,右掌向前推,右脚跟随腰撵正 左倒卷紘 (同右倒卷紘,左右方向相反) 右倒卷紘 左倒卷紘 七、左揽雀尾 1上体右转,两臂平举,右掌心向上,左掌心向下 2 上体继续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 3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臂棚,右手按于右胯侧 4 上体右转,两手同时向下向后履 5 上体左转向正前方,右手搭在左手腕,左弓步向前挤 6 后坐,左脚尖翘起,两手分开致腹前 7 左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同左揽雀尾,左右方向相反) 九、单鞭 1上体左转,两臂随腰运转,左掌向外右掌向上, 2 上体右转,收左脚到右脚内侧,左手由下而右,右手由上而右划弧,在右前方变刁手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令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令 一、起式 1、两脚开立 2、两臂前举 3、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 2、转身上步 3、弓步分靠 4、坐腿转身撇脚 5、抱球收脚 6、转身上步 7、弓步分靠 8、坐腿撇脚转身 9、抱球收脚10、转身上步11、弓步分靠 三、白鹤亮翅 1、跟步抱手 2、坐腿转腰 3、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右臂前摆 2、摆臂收脚 3、屈臂上步 4、弓步搂推 5、坐腿转身撇脚 6、摆臂收脚 7、屈臂上步 8、弓步搂推 9、坐腿转身撇脚10、摆臂收脚11、屈臂上步12、弓步搂推掌 五、手挥琵琶 1、跟步展臂 2、坐腿引手3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 1、转体撒手翻掌 2、退步卷肱 3、后坐虚步推掌 4、转体撒手翻掌 5、退步卷肱 6、后坐虚步推掌 7、转体撒手翻掌8、退步卷肱9.后坐虚步推掌10、转体撒手翻掌11、退步卷肱12、后坐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 1、转体撒手 2、收脚抱手 3、转体上步 4、弓步前棚 5、转体旋臂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10、弓步平分掌11、后坐引手12、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 1、转身分手 2、收脚抱手 3、转体上步 4、弓步前棚 5、转体旋臂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10、弓步平分掌11、后坐引手12、弓步前按 九、单鞭 1、坐腿转身扣脚云手 2、云手、勾手、收脚 3、转身上步 4、弓步推掌 十、云手 1、坐腿转身勾手松开 2、左云翻掌收步 3、右云翻掌开步 4、左云翻掌收步 5、右云翻掌开步 6、左云翻掌收步 十一、单鞭 1、右云勾手 2、转身上步 3、弓步推掌

杨氏(八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八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1、预备式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 6、白鹤亮翅 7、左搂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右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进步搬拦捶 12、如封似闭 13、十字手 14、抱虎归山 15、斜揽雀尾 16、肘底看捶 17、左后倒卷肱 18、斜飞式 19、提手 20、白鹤亮翅 21、左搂搂膝拗步 22、海底探针23、闪通背 24、转身撇身捶 25、进步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 27、单鞭 28、云手(5) 29、单鞭 30、高探马 31、右分脚 32、左分脚 33、转身左蹬脚 34、左右搂膝拗步 35、楼膝栽捶 36、翻身白蛇吐信 37、进步搬拦捶 38、右蹬脚 39、左披身伏虎 40、右披身伏虎 41、回身右蹬脚 42、双封掼耳 43、左蹬脚 44、转身右蹬脚

45、进步搬拦捶 46、如封似闭 47、十字手 48、抱虎归山 49、斜揽雀尾 50 横单鞭 51、左右野马分鬃 52、进步揽雀尾 53、单鞭 54、左右穿梭(四角) 55、进步揽雀尾 56、单鞭 57云手(5 ) 58、单鞭 59、下势 60、左右金鸡独立 61、左后倒卷肱 62、斜飞式 63、提手 64、白鹤亮翅 65、左搂膝拗步 66、海底探针 67、闪通臂 68、转身撇身捶69、进步搬拦捶 70、上步揽雀尾 71、单鞭 72、云手(3) 73、单鞭 74、高探马 75、左穿掌 76、转身十字蹬脚 77、搂膝打锤 78、上步揽雀尾 79、单鞭 80、下势 81、上步七星 82、退步跨虎 83、转身摆莲 84、弯弓射虎 85、进步搬拦捶 86、如封似闭 87、十字手 88、收势

38式武当太极拳详细分解动作

38式武当太极拳详细分解动作 第一段: 1、起式:重心下沉,脚尖点起,左脚迈开成马步;两手合到腹前下沉,抱球提至胸窝,翻腕沉至膝盖前,两手合掌从两侧提至肩平,沉肩沉掌;合掌至头顶,翻腕下沉膝平,收起向手穿掌下沉勾手提于同肩宽。 2、退步崩式:两手交叉(左手在上),抱球扣脚收脚成丁步,转身左脚向斜脚迈步前移,马步弓掌。 3、揽雀尾:翻掌后座,扣脚抱球收脚,迈步按手,按手一插二插收脚,翻腕提膝弓直收回,重心下沉,上步马步送掌;转身翻腕收脚点起,后撤弓步带掌至后右斜角,后座穿掌收左脚,下沉扣脚抱球正前方。 4、正单鞭:左掌外翻,右手从左掌心穿出勾手,提膝蹬脚,脚尖崩直后收回,重心下沉,左脚迈出,掌心朝里向外旋转分开左弓步。 5、提手上式:后座扣脚,左掌由后向前穿出成正马步;翻腕收脚勾手蹬脚崩直;收脚抱球下沉,脚跟着地,扣脚转腰抱球,左脚迈出,马步成掌。 6、白鹤亮翅:抱球收脚,穿掌上步,右举左按左脚前点。 7、左搂膝拗步:右掌旋下,左掌向上成丁步,左掌下按右掌与肩平,重心下沉,左脚迈开,搂膝推掌。 8、右搂膝拗步:跟步后座,撇脚转身带掌成丁步,重心下沉,右脚迈出,右搂左推。 第二段: 9、倒转肱:拨掌后座,转腰右掌从拳位向左西下插,左插扣脚,拨掌后座,两手收至拳位,送掌提膝,两掌心朝上。重心下沉,右脚后退,左掌收至拳位向膝盖下插,二插扣脚,拨掌收脚,两手收至拳位,掌心向上,送掌提膝,脚尖崩直。 10、斜飞式:重心下沉,左脚向斜脚退步,转身右掌下插,二插收脚丁步。右脚后退,转身右掌从心窝送出成右弓步,掌心向上。 11、虚步亮掌:右掌翻掌,左掌收至拳位从腋下穿出,左脚前点成虚步亮掌,两掌心朝前。 12、提手上式:右掌穿出,左脚后退,带手收脚,两手收至拳位,勾手提膝蹬脚。收脚抱球,重心下沉,脚跟着地,扣脚转腰,翻球收脚,掌心相对。重心下沉,左脚迈开,马步成掌,掌背相对。 13、白鹤亮翅:抱球收脚,穿掌上步,右撩左按,左脚前点。 14、左搂膝拗步:右掌下沉,左掌上托,收脚丁步,左掌下按右掌上托,迈步搂膝推掌。 15、海底针:按掌收脚,一插二插换脚三插上步,成右虚步。 16、闪通背:重心前移,摆脚翻左架右,两拳心向上,马步。 17、上步搬拦捶:跟步合手(左手在上),后座转身收脚,上步带拳冲,两拳交叉与肩平,拳背朝上(左手在上)。 18、揽雀尾:跟步后座,两手收至胸前,推掌丁步。重心下沉,右脚迈出,左手从右臂上方穿出,右掌托

太极拳动作分解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说明 陈正雷 第一式:太极起势 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尖抵住上腭,二目平视。 要求:站立后,要意识集中,脑清心静,去其杂念,心气下降,呼吸自然。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云:“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滁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半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沿、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两目平视。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周身放松,气沉丹田(肚脐下),降于涌泉,松胯屈膝,下沉时呼气。此时,心中一无所念,穆穆皇皇,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沉肘松肩;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松胯屈膝,两脚踏实,两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驰下沉,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纵,横气填胸。两手上升时吸气。 内劲:接上势,内气先沉于丹田,顺两腿内侧降于涌泉,再由两腿外侧上行,沿督脉上升至两肩两肘,通过松肩沉肘,贯于两手,两臂慢慢抬起。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着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两目平视。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胯(髋)部要松、虚、活;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两手下按时呼气。 内劲:接上势,内气顺督脉上升,一部分顺两肩夹贯于两臂,一部分绕风池,冲百会,达人中,顺任脉下降复归丹田;这样一起一落,内气在周身通任、督,达四梢,畅通大小周天,由无极生太极,产生阴阳二气,疏通经络,运行周身,浑圆一体。 第二式:金刚捣碓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上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练此动作时吸气。 内劲:丹田气下降至涌泉,随着身体左转,由右脚顺右腿缠至腰间:腰左转、使劲通过肩、肘,贯于两手,形成上掤劲。 用法:上势迎接对方用右手击来的拳或掌。右手接拳,左手接肘,掤劲不丢。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90o,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右逆左顺缠,向右后捋,目视左前方。 要求:右后捋时,结合腰劲旋转,走外弧加掤劲。重心移动要自然,切忌挑肩架肘。此动呼气。 内劲:内气由右脚上缠至丹田,一部分下缠于左脚,另一部分通过腰脊右转缠至两臂、两手,形成捋劲。用法:承上势,接住对方冲拳后,应迅速转体,将其劲引空。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上掤,目视身体左前方。 要求:左腿上提,身体下沉,形成上下相合,切忌弯腰凸臀。此动吸气。 内劲:接上势,两手掤劲不丢,继续后捋,劲由左腿缠至右腿,提左膝松胯,劲合于丹田。用法:提腿,扣膝,可起到护裆的作用。另外还可作为蹬对方膝盖和臁骨之用。 动作四:接上势,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前方铲地滑出,重心在右腿,两手继续向右上方加掤劲,目视左前方。 要求:向前开步时,身法要端正,左脚向前开步,两手向右上掤,形成上下对称,此动呼气。 内劲:气由丹田上行,劲催至两手加掤劲,气下行至左脚。

八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太极拳动作名称 八式太极拳 1、起势 2、卷肱势 3、搂膝拗步 4、野马分鬃 5、云手 6、金鸡独立 7、蹬脚 8、揽雀尾 9、十字手 10、收势 十六式太极拳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进步搬拦捶 6、如封似闭 7、单鞭 8、手挥琵琶 9、倒卷肱 10、左右穿梭 11、海底针 12、闪通臂13、云手 14、左右揽雀尾 15、十字手16、收势 二十四式太极拳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式独立 17、右下式独立 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四十式太极拳 1、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搬拦捶 9、如封似闭10、斜飞势 11、肘底捶 12、倒卷肱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鬃 15、云手 16、单鞭 17、高探马 18、右蹬脚19、双峰贯耳 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22、海底针 23、闪通臂 24、白蛇吐信25、左拍脚 26、左右伏虎势 27、右下势28、金鸡独立 29、指裆捶 30、揽雀尾31、单鞭 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37、搬拦捶 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40、收势 四十二式太极拳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杨式太极拳循环八式”动作分解及口令

“杨式太极拳循环八式”動作分解及口令 “杨式太极拳循环八式”动作分解及口令第一勢﹑起勢﹕口令﹕1﹑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內﹑全身放松站直﹑眼視正前方2﹑兩臂向前平舉﹑與肩同高同寬3﹑沉肩﹑垂肘﹑坐腕于胯前胯旁第二勢﹑攬雀尾﹕“左堋”口令﹕1﹑重心右移﹑擺腳下蹲﹑兩臂外擺2﹑轉腰﹑兩掌相合﹑提膝上步3﹑弓步前堋4﹑轉腰右手下采﹑松(右)腳尖“右堋”口令﹕1﹑轉腰﹑提膝開胯﹑左手旋臂折疊﹑右臂翻掌內抄2﹑上步合掌3﹑弓步轉腰旋臂平送“捋”口令﹕屈膝開跨﹑旋臂翻掌﹑坐腿﹑轉腰兩掌平帶“擠”口令﹕旋臂回腰﹑弓步﹑兩掌相合﹐左掌推右腕“按”口令﹕1﹑旋臂府掌﹑屈肘坐腿﹑兩掌收于胸前2﹑合掌坐腕﹑弓步平推第三勢﹑單鞭﹕口令﹕1﹑松腕扣腳﹑轉腰平抹﹑豎掌回腰平帶2﹑鉤手翻掌提膝﹑開跨轉腰上步3﹑弓步翻掌坐腕碾腳跟第四勢﹑提手上勢﹕口令﹕1﹑扣腳(15°)轉腰﹑沉肩松腕2﹑側腰撤肘﹑沉掌提膝3﹑轉腰提手合掌上步前送第五勢﹑白鶴亮翅口令﹕1﹑提膝合抱2﹑原地上步﹑弓步合掌3﹑提膝﹑轉腰上堋下采﹑左腳尖虛點地第六勢﹑左摟膝拗步口令﹕1﹑翻掌沉肘提膝2﹑轉腰回頭上步豎掌3﹑摟膝弓步轉腰推掌第七勢﹑十字手﹕口令﹕1﹑左手上移于右手平﹑扣腳轉腰﹑雙手上移2﹑分掌提膝﹑沉掌并步3﹑旋臂合掌起立﹑腳尖微翹第八勢﹑收勢﹕口令﹕1﹑旋臂翻掌﹑自然分開﹑松腳尖踏實2﹑沉肩墜肘﹐坐腕3﹑手腕慢慢放松注﹕循環方法-左摟膝拗步轉上步攬雀尾“右堋”口令﹕1﹑擺

腳轉腰﹑左埒右采2﹑轉腰合掌﹑提膝上步3﹑弓步轉腰旋臂平送其余口令同攬雀尾循環方法:起勢→ 攬雀尾→ 單鞭→ 提手上勢→ 白鶴亮翅→ 左摟膝拗步→十字手→ 收勢↑ (除起势和十字手收势外中间五势可反复循环以增加运动量)↓

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演示教学

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精品文档 八式太极拳拳谱及分解动作 一、起式 1.左脚开步 2.与肩同宽 3.两臂前举 4.屈膝按掌(同步) 二、卷肱势 1.右转身划弧(45°)翻掌(眼看正南) 2.卷肱(敬礼动作)推掌后收 3.左转身划弧(45°)翻掌(眼看正南) 4.卷肱(敬礼动作)推掌后收 三、搂膝拗步 1.丁步反提(身体右向45°) 2.屈臂上步(正东) 3.弓步搂推 4.坐腿转身扣脚 5.丁步反提(身体左向45°) 6.屈臂上步(正西) 7.弓步搂推 四、野马分鬃 1.坐腿扣脚转身 2.抱手收脚点地 3.转身上步(正东) 4.弓步分手 5.坐腿扣脚转身 6.抱手收脚点地 7.转身上步(正西) 8.弓步分手 五、云手 1.摆手翻掌 2.转身摆脚(左)扣脚(右) 3.向左云翻掌收脚并步 4.转身向右云翻掌出脚开步 5.向左云侧弓步翻掌 6.转身向右云翻掌收脚并步 7.转身向左云翻掌出脚开步 8.向右云侧弓步翻掌 六、金鸡独立 1.坐腿转身落手 2.提膝独立挑掌 3.坐腿转身落手 4.提膝独立挑掌 七、蹬脚 1.落脚抱手(左手在上、右脚跟提起) 2.提膝举抱(胸前) 3.分手登脚(右前方) 4.落脚抱手(右手在上、左脚跟提起、身体转向左前方) 5.提膝举抱(胸前) 6.分手登脚 八、揽雀尾 1.落脚屈膝抱手(左胸前、丁步) 2.转体上步出脚(正西、脚跟落地) 3.弓步前棚(右手心向内、左手心向下按在左胯旁) 4.转体旋臂(右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 5.后坐下捋、转身后捋(左手心向上) 6.转体搭手(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两手心相对) 7.弓步前挤 8.弓步平分掌 9.后坐引手10.弓步前按11.转身分手12.收脚(丁步)抱手13.转体上步出脚(正东、脚跟落地)14.弓步前棚(左手心向内、右手心向下按在右胯旁) 15.转体旋臂(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 16.后坐下捋、转身后捋(右手心向上)17.转体搭手(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两手心相对)18.弓步前挤 19.弓步平分掌 20.后坐引手 21.弓步前按 九、十字手 1.坐腿扣脚转身摆分手 2.坐腿落手叉抱右脚尖回扣 3.收脚开立举抱(胸前) 十、收势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及练习要领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及练习要领 预备式 一起势 1、左脚开立:首先使左膝放松,身体重心大部份落在右脚上。提左脚向左侧迈出时,其高度以不超过右踝骨的高度为宜,右腿也不要弯屈。要“轻起轻落、点起点落”。 2、两臂前平举:两臂边旋转(劳宫穴找涌泉穴)慢慢向体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自然伸直,肘关节微屈,肘尖下垂,手心向下,指尖向前。有如要把一根下端踩在脚下、上端系于手腕的橡皮筋拉长扯起似的,动作时可有这样的意念。注意腕关节不要过于松软,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 3、屈膝按掌:(1)下按的用力和用意,有如要将水面上漂浮着的木板按入水中一样。(2)两臂、两掌不要只是被动地随屈膝而下落,要有主动下按的动作。(3)按到终点时需展掌,舒指,避免手指向上的“坐腕”。本式定势时,要配合呼气下沉,使之有一种沉稳的感觉。 二野马分鬃 (一)左野马分鬃 1、抱手收脚:上体稍向右转(意欲向左,必先右去),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掌心相对,呈右抱球,左脚尖点地(这里的“脚尖点地”是指用脚前掌着地。动作熟练以后,脚尖不必着地,收至支撑脚内侧足弓附近即可),眼看右手。 2、转体上步: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步,脚跟轻轻着地,重心仍在右腿。面向南偏东。 3、弓步分手: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左脚屈膝前弓,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两手前后分开,上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下手停于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微屈,眼看左手。面向正东。(二)右野马分鬃 1、转体撇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重心移动的过程中,上体要保持正直,不可起伏,移动幅度不必过大。也不可先坐成虚步再转体,造成“断劲”脱节。 2、抱手收脚:收脚时主要是重心前移。当体重已从后腿移到前腿时,就以大腿的力量轻轻地把后脚提起,慢慢地屈膝向前,使脚尖在前脚的内侧落下。“抱球”和“收脚点地”要同时协调完成,不可“球”已抱好而后脚尚未到位。 3、转体上步 4、弓步分手(三)左野马分鬃 1、转体撇脚 2、抱手收脚 3、转体上步 4、弓步分手练习要点: 1、抱球:肩部放松,手指微屈,肘低于肩,腕低于手。屈肘时,上臂与前臂的夹角约120度,手腕、前臂同胸部之间应有20-30厘米的距离,要使能容下一个球的空当,既能抱得住这个球,而又不使球触着身体。 2 、上步:上步时一腿支撑体重,另一腿轻灵地迈出,不可将身体重心过早地前送,整个脚掌一下子踏实,呈“砸夯”状。 3、弓步:弓步四要素:“踏掌”、“弓腿”、“转腰”、“蹬腿”。脚尖与中线的交角成45~60度,两脚调整成介乎“丁弓步”和“川弓步”之间的“人弓步”。前后腿分担体重的比例是:前弓腿约承担三分之二,后弓腿约承担三分之一。弓步时,胯部自然里合,从而使上体正直,腰部放松。脚跟蹬展的整个过程中,脚掌都要贴着地面,不允许出现脚外侧离地的“掀脚”或脚后跟离地的“拔跟”现象。太极拳的弓步,后腿不能象练长拳那样挺劲绷直,但也不可过于放松,使膝部出现较大的弯屈度,显得软化无力。 4、分手:分手时左手手心斜向上,力点在手臂外侧,向左斜上方“靠”出。此时左肩要松沉,肘部要微屈,使左臂保持弧形。分到顶点时,要展掌、舒指,力贯指稍。由过渡运作到完成姿势,属于由虚到实的变化,手指表现为由自然微屈逐渐地展掌、舒指。右手同时向右斜下方分开,直“采”至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朝前,肘微屈,右臂保持弧形。采到顶点也要求展掌、舒指、坐腕,肩部要松沉。这种“分”的手法运用,就好象要缓缓地把两手间系着的一根线扯直而又不把它拉断似的。 5、眼神:眼神是太极拳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规律是:视线随主要动作的手移动,或保持头颈正直,目光平视。要避免低头或歪头,也不要死盯着前手。应把视线不时平移远望,有张有弛。 6、定式: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过渡

标准二十四式太极拳分解动作详图

标准二十四式太极拳分解动作详图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详解 预备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项正直,口闭齿扣,胸腹放松;眼平视前方。 一、起势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1.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成左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同前弓步分手,惟左右相反。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撇脚时,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三、白鹤亮翅 (一)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两手在胸前屈臂抱球。

(二)虚步分手: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左脚稍向前移动,成左脚虚步;同时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至左腿旁,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抱球与跟步要同时,转身时身体侧转不超过45度,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完成。 四、左右搂膝拗步 (一)左搂膝拗 1.收脚托掌: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上摆,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经肩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二)右搂膝拗步

1.收脚托掌:重心稍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右手经头前划弧摆至左前肩,掌心向下,左手向左上方划弧上举,与头同高,掌心向上;眼视左手。 2.弓步搂推:同前弓步搂推,惟左右相反。 (三)左搂膝拗步 动作与右搂膝拗步相同,惟左右相反。 学练要点:两手划弧时要以腰带动;推掌时要沉肩垂肘,坐腕舒掌。搂推协调,转身蹬地推掌。 五、手挥琵琶

最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图解

最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图解|古典书城 分享至: 2015-06-29 预备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项正直,口闭齿扣,胸腹放松;眼平视前方。 1起势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 学练要点:起脚时先提脚跟,高不过足踝,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要做到点起点落、轻起轻落。上举两臂时,不可耸肩,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屈膝时松腰敛臀,上体保持正直,

两掌下按时沉肩垂肘。 2左右野马分鬃 (一)左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成右抱球;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两臂微屈。 (二)右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成左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同前弓步分手,惟左右相反。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撇脚时,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3白鹤亮翅 (一)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两手在胸前屈臂抱球。 (二)虚步分手: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左脚稍向前移动,成左脚虚步;同时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至左腿旁,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抱球与跟步要同时,转身时身体侧转不超过45度,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完成。4左右搂膝拗步 (一)左搂膝拗 1.收脚托掌: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上摆,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经肩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太极拳动作名称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名称 第一组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 第二组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左右倒卷肱 第三组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 第四组9单鞭10云手11单鞭 第五组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 第六组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 第七组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 第八组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 四十二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第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二) 7、撇身捶 8、捋挤势(二) 9、进步搬拦捶 10、如封似闭 第二段:11开合手 12、右单鞭、 13、肘底捶 14、转身推掌(二) 15、玉女穿梭 16、右左蹬脚 17、掩手肱捶 18、野马分鬃(二)第三段:19、云手(三) 20、独立打虎 21、右分脚 22、双峰贯耳 23、左分脚 24、斜飞势 27、单鞭下势 28、金鸡独立 29、退步穿掌 第四段:30、虚步压掌 31、独立托掌 32、马步靠、 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 37、退步跨虎 38、转身摆莲 39、弯弓射虎 40、左揽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势 四十八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第一段 1、白鹤亮翅 2、左搂膝拗步 3、左单鞭 4、左琵琶势 5、捋挤势(三) 6、左搬拦捶 7、左掤捋挤按 第二段 8、斜身靠 9、肘底捶 10、倒卷肱(四) 11、转身推掌(四) 12、右琵琶势 13、搂膝栽捶 第三段 14、白蛇吐信 15、拍脚伏虎(二) 16、左撇身捶 17、穿拳下势 18、独立撑拳(二)19、右单鞭 第四段 20右云手(三) 21、右左分鬃 22、高探马 23右蹬脚 24、双峰贯耳 25、左蹬脚 26、掩手撩拳 27、海底针 28 、闪通背 第五段 29 、右左分脚 30 、搂膝拗步 31、上步擒打 32 、如封似闭 33、左云手(三) 34、右撇身捶 35 左右穿梭 36、退步穿掌第六段 37、虚步压掌 38、独立托掌 39、马步靠 40 、转身大捋 41、撩掌下势42、上步七星 43、独立跨虎 44、转身摆莲 45 、弯弓射虎 46、右搬拦捶 47、右掤捋挤按 48、十字手

实用的标准二十四式太极拳分解动作详图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详解 预备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项正直,口闭齿扣,胸腹放松;眼 平视前方。 一、起势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 学练要点:起脚时先提脚跟,高不过足踝,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要做到点起点落、轻起轻落。上举两臂时,不可耸肩,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屈膝时松腰敛臀,上 体保持正直,两掌下按时沉肩垂肘。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一)左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成右抱球;左脚收 至右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 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两臂微屈。 (二)右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成左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同前弓步分手,惟左右相反。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撇脚时,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三、白鹤亮翅 (一)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两手在胸前屈臂抱 球。 (二)虚步分手: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左脚稍向前移动,成左脚虚步;同时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至左腿旁,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抱球与跟步要同时,转身时身体侧转不超过45度,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 完成。 四、左右搂膝拗步 (一)左搂膝拗

24式太极拳说课稿

24式太极拳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24式简化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步型及1——3式。下面我将从1、指导思想2、教材分析3、学情分析4.教学目标5.教学重点及难点6.教法与学法的运用7.场地与器材的准备8.教学过程9.课堂教学效果预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指导思想 首先说的是本次课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太极拳是运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学说的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的一门学问,它要求人们客观、辩证、一分为二地对待事物、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是以万事、万物的本身皆有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哲理为基础的一种思想认识。我们把这种对待事物的思想认识称为太极思想。太极拳是太极思想与人体运动相结合的具体表现。它是一个科学的人体辩证运动过程,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势势处处、时时刻刻都包涵、体现着人体内的阴阳变换、虚实相间和刚柔相济。太极拳的教学要注重学生整体身法和气势,要求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举手投足立身中正、松静自然、虚实清楚、上下贯穿、八面支撑。它对身法的要求极严、极细、极微、极妙,无一不符合人体的科学要求和规范,它不仅仅是身体的简单运动,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冶炼、身心合一。它的外形功架势势符合力学的科学原理,它的内涵机理处处渗透着人体机能的运动规律,它势势均与拳理接骨斗榫、毫厘不差。练功走架的感觉如咖啡提神又如美酒陶醉,只要坚持按要求锻炼就可形成太极身法,众多研究表明,经常打太极的人在身体健康状态方面要明显强于他人,长期锻炼必能达到固本培元、增强体质、防身御敌、技艺超群和祛病延年的健身效果。 三、学情分析 学生渴望有所成就,却不愿意刻苦用功,期望有所作为却又疏于基本功训练;在道德修养方面大多数认为应该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乏内省精神,在人际交往方面或我行我素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缺乏乐于奉献的精

四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四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起势:垂手立正,向左开步,两手平提,曲膝下按. 第一段 〈一〉白鹤亮翅(正南): (左旋腰)丁步左抱,撤步提手(稍向右旋腰),虚步亮掌(向左旋腰,面向正南).〈二〉左搂膝拗步: 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 〈三〉左单鞭(东偏北15度): 後坐扣脚,右转平带,收脚穿掌(左坐),弓步右掤,後坐屈肘,弓步斜按(西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东偏北约15度). 〈四〉左琵琶势(正东): 跟步平摆(右摆左釆),虚步合掌. 〈五〉捋挤势(三式)(东南-东北-东南): 提膝落步,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右捋,上步提手,左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 〈六〉左搬拦捶(正东): 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抱拳,摆步搬拳,拦掌上步,弓步冲拳. 〈七〉左掤捋挤按(正东): 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右抱,左前上步,弓步左掤,反掌抱拈,後坐右捋,转腰搭手,弓步前挤,两手平抹,後坐拖掌,弓步前按. 第二段 〈八〉斜身靠(步向西北,面向西南): 後坐扣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丁步叉抱,上步握拳,弓步斜靠. 〈九〉肘底捶(正东): 後坐扣脚,左转托掌,丁步右抱(面偏西南),摆步左分,跟步右摆,後坐翘脚穿掌.〈十〉倒卷肱(四式正东): 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 〈十一〉转身推掌(四式四隅角): 撤步反提(东南),左转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南).〈十二〉右琵琶势(正西): 撤步左拈,翘脚挑掌. 〈十三〉搂膝栽捶(正西): 丁步左捋,上步搭手,跟步前掤(後坐),丁步反提,弯肘上步,弓步栽捶. 第三段 〈十四〉白蛇吐信(二式正东): 後坐托掌,扣脚转体(右),歇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盖步,歇步推掌. 〈十五〉拍脚伏虎(二式正东): 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右拿左贯(正北),後坐扣脚,换重平抹,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左拿右贯(正南). 〈十六〉左撇身捶: 後坐扣脚,换重平抹,丁步握拳,弓步撇拳. 〈十七〉穿拳下势:

八式太极拳动作要点

八式太极拳拳谱 起势 1、卷肱势 2、搂膝拗步 3、野马分鬃 4、云手 5、金鸡独立 6、蹬脚 7、揽雀尾 8、十字手 收势 八式太极拳动作要点 起势 1、两脚开立 2、两臂前举 3、屈膝按掌 一、卷肱式 1、转身翻手摆掌 2、屈臂卷肱 3、前推后收 4、转身翻手摆掌 5、屈臂卷肱 6、前推后收 二、楼膝拗步 1、转腰摆手收脚 2、上步屈臂 3、弓步楼推 4、后坐摆脚 5、转腰摆手收脚 6、上步屈臂 7、弓步楼推 三、野马分鬃 1、转身坐腿分手 2、收脚抱球 3、转身上步 4、弓步分靠 5、坐腿撇脚转身 6、收脚抱球 7、转身上步 8、弓步分靠 四、云手 1、摆手翻掌 2、转身左云 3、翻手收脚 4、转身右云 5、翻手出脚 6、转身左云侧翻手 7、转身右云 8、翻手收脚 9、转身左云 10、翻手出脚 11、转身右云12、侧弓步翻掌 五、金鸡独立

1、坐腿转腰落手 2、提右脚独立挑掌 3、落脚落手 4、提左脚独立挑掌 六、登脚 1、落脚抱手 2、提右膝抱手 3、分手登脚 4、落脚抱手 5、提左膝抱手 6、分手登脚 7、落脚抱球 七、揽雀尾 1、转身上步 2、右弓步前棚 3、提左手旋臂 4、后坐下捋 5、转身后捋 6、转腰搭手 7、弓步前挤 8、弓步(平分)抹掌 9、后坐引手10、弓步前按 11、转身分手扣脚12、收脚抱球 13、转身上步 14、弓步前棚15、提右手旋臂 16、后坐下捋 17、转身后捋18、转腰搭手 19、弓步前挤 20、弓步(平分)抹掌 21、后坐引手 22、弓步前按 八、十字手 1、撇右脚、右弓步分手 2、扣右脚、左弓步棚掌于胸前 3、收右脚、两脚成开立步 4、两手举抱 收势 1、翻掌分手 2、垂臂落手 3、并步还原 八式太极拳练习口诀 两臂平举肩放松,双掌下按气下行。 抱球迈步要协调,弓步左棚劲饱满。 捋挤动作要舒展,双掌前按臂撑园。 双掌前探不耸肩,搂膝推掌腰身转。 迈步猫行稳重求,园活连贯意气连。

八式太极拳拳谱 及分解动作

一、起式 1、左脚开步 2、与肩同宽 3、两臂前举 4、屈膝按掌(同步) 二、卷肱势 1、右转身划弧(45°)翻掌(眼看正南) 2、卷肱(敬礼动作)推掌后收 3、左转身划弧(45°)翻掌(眼看正南) 4、卷肱(敬礼动作)推掌后收 三、搂膝拗步 1、丁步反提(身体右向45°) 2、屈臂上步(正东) 3、弓步搂推 4、坐腿转身扣脚 5、丁步反提(身体左向45°) 6、屈臂上步(正西) 7、弓步搂推 四、野马分鬃 1、坐腿扣脚转身 2、抱手收脚点地 3、转身上步(正东) 4、弓步分手 5、坐腿扣脚转身 6、抱手收脚点地 7、转身上步(正西) 8、弓步分手 五、云手 1、摆手翻掌 2、转身摆脚(左)扣脚(右) 3、向左云翻掌收脚并步 4、转身向右云翻掌出脚开步 5、向左云侧弓步翻掌 6、转身向右云翻掌收脚并步 7、转身向左云翻掌出脚开步 8、向右云侧弓步翻掌 六、金鸡独立 1、坐腿转身落手 2、提膝独立挑掌 3、坐腿转身落手 4、提膝独立挑掌 七、蹬脚 1、落脚抱手(左手在上、右脚跟提起) 2、提膝举抱(胸前) 3、分手登脚(右前方) 4、落脚抱手(右手在上、左脚跟提起、身体转向左前方) 5、提膝举抱(胸前) 6、分手登脚 八、揽雀尾 1、落脚屈膝抱手(左胸前、丁步) 2、转体上步出脚(正西、脚跟落地) 3、弓步前棚(右手心向内、左手心向下按在左胯旁) 4、转体旋臂(右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 5、后坐下捋、转身后捋(左手心向上) 6、转体搭手(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两手心相对) 7、弓步前挤 8、弓步平分掌 9、后坐引手10、弓步前按11、转身分手12、收脚(丁步)抱手13、转体上步出脚(正东、脚跟落地)14、弓步前棚(左手心向内、右手心向下按在右胯旁) 15、转体旋臂(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 16、后坐下捋、转身后捋(右手心向上)17、转体搭手(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两手心相对)18、弓步前挤 19、弓步平分掌 20、后坐引手 21、弓步前按 九、十字手 1、坐腿扣脚转身摆分手 2、坐腿落手叉抱右脚尖回扣 3、收脚开立举抱(胸前) 十、收势 1、翻掌分手 2、垂臂落手 3、并步还原

四十二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令词含图

四十二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令词 第一段 1起势: 1并脚直立 2开步站立 3两臂前举 4屈蹲按掌 2右揽雀尾: 1收脚抱球 2转体上步 3弓步绷臂 4收脚抱球 3左单鞭; 1转体上步 2弓步推掌 4提手; 1扣脚摆掌 2转体举掌 3虚步举掌 5白鹤亮翅; 1转身抱球 2转体举掌 3虚步亮拳 6楼膝拗步; 1转身落掌 2收脚落拳 3上步收掌 4弓步推掌 7撇身捶; 1摆脚分掌 2收脚落拳 3上步举拳 4弓步搬拳 8捋挤势: 1扣脚变掌 2转体抹掌 3收脚后捋 4上步棚臂 5弓步前挤 6扣脚翻掌 7转身抹掌 8收脚后捋 9上步棚臂 10弓步前挤9进步栏捶; 1后坐分掌 2收脚握拳 3上步搬拳 4转体摆掌 5上步栏掌 6弓步打拳 10如封似闭 1穿手变掌 2后坐收掌 3翻掌下落 4跟脚按掌

第二段 11开合手; 1转体开掌 2提脚合掌 12右单鞭; 1开步转掌 2弓步分掌 13肘底锤; 1扣脚掩掌 2收脚抱球 3摆步分掌 4跟步摆掌 5虚步握拳 14转身推掌 1撤步举掌 2转体屈肘 3上步收掌 4跟步摆掌 5转身举掌 6上步收掌 7跟步推掌 8转体抹掌 9收脚下捋 10上步棚臂 11跟步摆掌 12上步抹掌 13弓步架推 15玉女穿梭; 1转体伸掌 2收脚下捋 3上步棚臂 4跟步摆掌 5上步收掌 6弓步架推 7扣脚落掌 8转体抹掌 9收脚下捋 10上步棚臂 11跟步摆掌 12上步收掌 13弓步架推 16左右蹬脚; 1扣脚落掌 2转体分掌3收脚合掌 4蹬脚分掌

5落脚转掌 6转体分掌 7收脚合掌 8蹬脚分掌 17掩手肱锤; 1落脚掩掌 2开步落掌 3弓步分掌 4转体合肘 5弓步冲拳 18野马分鬃; 1转体捋掌 2转体棚臂 3专题横掌 4转腰旋掌 5提膝托掌 6弓步穿掌 7摆脚翻掌 8提膝托掌 9弓步穿掌 第三段 19云手; 1扣脚摆掌 2转体翻掌 3转体云掌 4收脚翻掌 5转体云掌 6开步翻掌 7转体云掌 8收脚翻掌 9转体云掌 10开步翻掌 11转体云掌 12收脚翻掌 20独立打虎;1撤步穿掌 2转体扣脚 3提膝握拳 21右分脚; 1垂脚抱掌 2分脚分掌 22双峰贯耳;1屈膝落掌 2落脚收拳 3弓步贯拳 23左分脚; 1转体分掌 2收脚抱掌 3分脚分掌 24转体拍脚;1转身落脚 2转体抱掌 3拍脚举掌 25进步栽锤;1落脚转体 2上步提拳 3弓步栽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