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单位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施工单位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施工单位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施工单位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669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施工单位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施工单位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总则

工程项目安全是工程项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交融于各项专业技术管理,关系着参加项目施工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施工环境安全。为了加强施工安全,防止和减少施工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本规程。各施工单位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施工责任制度,完善安全施工条件,确保施工安全。

各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施工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一章施工安全保障

一、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施工安全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施工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施工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施工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施工工作,及时消除施工安全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6、及时、如实报告施工安全事故。

二、项目经理对施工项目的施工安全负责。

三、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安全施工所需要的设备、材料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设备的安全。

四、施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教育和培训,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安全施工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施工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特种岗位作业人员(如电工、架子工、起重工、电焊工等)

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五、各施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

第二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第一节开工前准备工作

在工程开工之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向参加施工的职工进行技术交底,使广大职工都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作业应当采取哪些安全技术措施。并应说明其重要性和采取技术措施的必要性。

项目经理应对施工区域内的环境、地下管线、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和详细了解,如施工区域内有电缆、管线、防空洞等地下设施时,要及时上报并联系各相关单位,并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拟定好安全措施。

第二节沟槽开挖

一、开挖前准备

1、应根据挖方深度、土的物理性质和地下水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坡度,防止造成坍塌事故。

2、沟槽两端和交通道口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如设护栏等,晚间应加挂红灯。

3、沟槽距民房或电线杆等较近时,应预先进行加固以免发生倒塌事故。

4、在重要路口要分别设置车行便桥和人行便桥。便桥均应设置牢固可靠,符合安全要求。

5、危险作业区应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的明显标志,如沟槽的两端、易塌方地段等。凡有各种机动车辆通过的便桥均应悬挂“限速、限吨位”及

“行人车辆注意安全”的明显标志。夜间应悬挂红灯示警。

6、场地狭窄,来往行人、车辆频繁地段及易塌陷地段,应边开挖、边下管,边及时回填。

7、开挖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向司机和班长进行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应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地下设施情况以及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等。

8、在有地下设施地段挖土时,原则上一律采用人工开挖,不允许机械开挖,且必须有专人指挥,指明地下设施的种类、位置、走向、高程以及危害程度等,并做出明显的标志。

9、如无极特殊情况,沟槽开挖至回填的时间间

隔不得超过48小时。

二、机械挖土

机械开挖应严格控制中线和边坡,以免造成挖偏或超挖等而影响沟槽的直顺和沟壁的稳定性。

机械挖土应遵守以下安全要求:

1、必须严格遵守挖土机械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挖土前,应先发出信号,在挖土机臂杆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进行其它工作。沟槽内施工人员未离开挖土机臂杆旋转半径范围内,不准从事挖土作业。

2、挖土机械在架空输电线路一侧施工时,臂杆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挖土机械臂杆与输电线路的最小距离

输电线路电压

(kV)

70℃)或声音不正常时,应停止焊接,进行检查。

2、禁止在易燃材料附近施焊,必须施焊时,必须有安全措施及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3、在潮湿的地方施焊时,焊工须在干燥的木板或橡皮垫上。

4、未尽事宜参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二、气割

1、氧气瓶严禁沾上油类和沥青,严禁在搬运过程中滚动振动和撞击。

2、氧气瓶截门可用扳手缓缓开启,禁止用锤敲打。当氧气瓶内压力降至0.2Mpa时应停止使用。

3、在焊接过程中,当乙炔胶管脱落、破裂或着火时,应首先把焊枪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当氧气罐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的阀门。

4、点火时,应先开氧气阀,再开乙炔阀。灭火、回火或发生多次鸣爆时,应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

5、对水管进行氧气切割前,应把管道内的水放掉,禁止对承压管道进行切割。

第七节施工用电

一、施工用电应严格按现场用电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二、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组织设

三、在施工现场专用电源(电力变压器等)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即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专用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零线或

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四、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各种电气设备的导线均不得用金属丝绑扎固定在金属导体上,导线应无老化、裸露现象,接头要绝缘良好。

五、照明装置:

1、照明开关箱(板)中的所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件,都必须作保护接零;所有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作保护接零。

2、照明开关箱(板)应装设漏电保护器。

3、照明线路和相线必须经过开关,才能进入照明器,不得直接进入照明器。

4、螺口灯头的中心触头必须与相线连接,其螺口部分必须与工作零线连接。

六、在地下电缆保护区内施工,事先必须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探明电缆准确位置及标高后,方可施工。

七、施工暂设的输电线路必须按规定架设,闸箱应符合规定,防雨防潮。当需要维修设备、停止作业时,应拉闸断电、箱门加锁、箱内无杂物、不能使用破损电线,架设高度应符合规定.

八、碘钨灯不得进入支架、工作抗或沟槽内。在支架、工作抗或沟槽内应使用低压安全灯,灯的支架高度不得低于2.5m,附近不得有易燃物,灯与支架绝缘良好,有接零(接地)保护。

九、施工现场总配电箱必须加装符合规定的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必须保持灵敏,不得当作断路闸用。同时,要做好接零或接地保护,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应分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