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解剖

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解剖

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解剖
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解剖

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解剖

第一部分大脑前动脉A1段及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穿支动脉的显微解剖目的:通过对大脑前动脉A1段与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其穿支动脉的显微解剖,为降低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穿支动脉相关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15

具(30侧)尸头,充分暴露大脑前动脉A1段及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各区域穿支动脉的数量、起始管径及分布区域等。将A1段按长度平均分为6区(A~F区),观察6区穿支动脉的分布特点,寻找最佳临时阻断区。

选取动脉内红色乳胶灌注充盈良好的10具尸头,显微镜下观测A1段髓质支及Heubner回返动脉自皮质至髓质的深度及分布区域。结果:大脑前动脉A1段长度为(15.13±4.76)mm,其发出穿支动脉共244支,其中A区63支(25.82%),B区54支(22.13%),C区51支(20.90%),D区31支(12.70%),E区20支(8.20%),F区25支(10.25%)。大脑前动脉A1段与A2段长度、穿支动脉数量及穿支动脉起始外径左右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熟悉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其穿支动脉的解剖学特点是术中减少或避免穿支动脉损伤的关键。A1段E区常可作为最佳临时阻断区。第二部分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解剖目的:研究经眶上外侧-纵裂入路至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区的显微解剖,为临床应用该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在20具(40侧)成人尸头上模拟经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区的暴露情况,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经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可较好暴露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尤其是前交通动脉的上区和后上区,且在暴露时对同侧额叶及直回的牵拉明显减轻。前交通动脉长度为(2.80±1.12)mm,

中间外径为(1.79±0.82)mm,其距视交叉前缘中点距离为(4.59±2.22)mm。

结论: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具有手术视野好、对脑组织损伤小等特点,对于上突型和后上突型前交通动脉瘤的暴露十分有益。第三部分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处理上突型前交通动脉瘤目的:提高上突型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疗效。方法:采用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处理5例上突型前交通动脉瘤。

术中采用半冠状切口,骨窗下缘要求低达前颅底,外缘可暴露外侧裂额侧,中线处暴露前部上矢状窦的一半,以利于经额底纵裂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结果:本组5例上突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术前Hunt-Hess分级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1例。5例均采用经眶上外侧-纵裂入路一次性完全夹闭动脉瘤,术后1例患者出现短期的不明原因高热(高于39℃)及电解质平衡紊乱。

术后随访6~18个月,按GOS预后评分,5分4例,4分1例。结论:眶上外侧-纵裂入路具有手术视野好,对额叶脑组织损伤小等特点,在处理上突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时,既能有效临时阻断大脑前动脉A1段,又可充分夹闭动脉瘤并减少穿支动脉的损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