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一年级 数学试卷及答案

初中一年级 数学试卷及答案

初中一年级 数学试卷及答案
初中一年级 数学试卷及答案

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1

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1 2 12 1 2 12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如图所示,由已知条件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 (A )由∠1=∠5,可以推出AB ∥CD; (B )由∠3=∠7,可以推出AD ∥BC; (C )由∠2=∠6,可以推出AD ∥BC; (D )由∠4=∠8,可以推出AD ∥BC 3.下列几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5cm ,8cm (B )8cm ,8cm ,18cm (C )0.1cm ,0.1cm ,0.1cm (D )3cm ,4cm ,8cm 4.已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1, 2x y =-?? =-? ,则这个方程组是( ) (A )3,2.x y xy +=-?? =? (B )3,2 1.x y x y +=-??-=? (C )2,3.x y x y =??+=? (D )0, 3 5. x y x y +=??-=? 5.x 的3倍减去2的差不大于0,列出不等式为( ) (A )3x-2≤2 (B )3x-2≥0 (C )3x-2<0 (D )3x-2>0 6.下列能够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组合是( ) (A )正八边形和正方形; (B )正五边形和正十二边形; (C )正六边形和正方形; (D )正七边形和正方形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 (B)数a的立方根有一个; (C的立方根是±2; (D-5的立方根 8.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成的角的度数为() (A)45°(B)135°(C)45°或135°(D)以上答案都不对 9.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A)(2,9)(B)(5,3)(C)(1,2)(D)(-9,-4) 二、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27分) 10.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_______种位置关系,它们是________. 1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个方向平移,会得到一个新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相比_________和________完全相同. 12.点N(a+5,a-2)在y轴上,则点N的坐标为_______. 13.?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为1:?3:?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度数为_____.14.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40°,则它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_____,?它是________边形. 15.若方程组 234, 3223 x y x y m += ? ? +=- ? 的解满足x+y= 1 5 ,则m=______. 16.如果不等式x-2<3和2-x<3同时成立,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7.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3与5-a,则a=_______. 18.若x,y2=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6分) 19.(6分)解方程组: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很详细,免费的哦)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多项式3x2y+2y-1的次数是()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棱长为a的正方形体积为a3,将其棱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体积为() A、2a3 B、8a3 C、16 a3 D、a3 3.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330000人,精确到千万位为() A、1.30×109 B、1.259×109 C、1.29×109 D、 1.3×109 4.下列四组数分别是三根木棒的长度,用它们不能拼成三角形的是() A、3cm,4cm,5cm B、12cm,12cm,1cm C、13cm,12cm,20cm D、8cm,7cm,16cm 5.已知△ABC三内角的度数分别为a,2a,3a。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6.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下面四个国家的国旗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越南 B、澳大利亚

C、加拿大 D、柬埔寨 7.下面哪一幅图可大致反映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从起跑到终点的速度变化情况() A、 B、 C、 D、 8.如图,已知,△ABD≌△CBE,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CBE=∠ABD B、BE=BD C、∠CEB=∠BDE D、AE=ED 9. 将一张矩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将所得矩形撕去一角,打开的图形一定有()条对称轴。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10.房间铺有两种颜色的地板,其中黑色地板面积是白色地板面积的二分之一,地板下藏有一宝物,藏在白色地板下的概率为() A、1 B、 C、 D、 二.我会填。(每小题3分,共15分) 11.22+22+22+22=____________。 12.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8cm,则第三边长的范围为___________。 13.三角形的高是x,它的底边长是3,三角形面积s与高x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14.如图,O是AB和CD的中点,则△OAC≌△OBD的理由是__________。 15.袋子里有2个红球,3个白球,5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6.(2mn+1)(2mn-1)-(2m2n2+2) 17.有这样一道题“计算(2x3-3x2y-2xy2)-(x3-2xy2+y2)+(-x3-3x2y-y2)的值,其中 x=,y=-1。”甲同学把x=错抄成x=-,但他计算的结果也是正确的,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2020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2020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下列各题中准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纸上. 1.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 B.打开电视机,正在直播足球比赛 C.1+3 >2 D.抛掷1个均匀的骰子,6点向上 2.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直径大约为0.00000008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8×10-7米 B.8×10-8米 C.8×10-9米 D.8×10-7米 3.下面是一名学生所做的4道练习题: ①(-3)0=1;②a3+a3=a6;③4m-4= ;④(xy2)3=x3y6,他做对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4.把一张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则∠1的度数等于 A.65° B.55° C.45° D.50° 5.学校为了了解300名初一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30名学生实行测量,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总体是300 B.样本容量为30 C.样本是30名学生 D.个体是每个学生

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2,3 B.1,4,2 C.2,3,4 D.6,2,3 7.如果100x2-kxy+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为 A.3600 B.60 C.±100 D.±60 8.如图,在AB、AC上各取一点E、D,使AE=AD,连结BD、CE相交于点 O,再连结AO、BC,若∠1=∠2,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5对 B.6对 C.7对 D.8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 10.分解因式:a4-1= ▲ . 11.计算:(-2a5)÷(-a)2= ▲ . 12.如图,AB//CD,∠B=75°,∠D=35°,则∠E的度数为= ▲ . 13.已知二元一次方程2x+3y=4,用x的代数式表示y,则y= ▲ . 14.如图,△ABC中,∠C=90°,DB平分∠ABC,E为AB 中点,DE⊥AB,若BC=5 cm,则AB= ▲ cm. 15.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 则a+b= ▲ . 16.化简:(x+y)2-3(x2-2y2)= ▲ . 17.如果2x÷16y=8,则2x-8y= ▲ .

2020初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2020初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1.某班有若干学生住宿,若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宿舍住;若 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没有住满人,试求该班宿舍间数及住宿人数? 2.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 的另一端,这时,爸爸的脚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 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小宝和妈妈的脚着地。猜 猜小宝的体重约有多少千克?(精确到1千克) 3.已知某工厂现有70米,52米的两种布料。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A、B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A、B型号的时装所需 的布料如下表所示,利用现有原料,工厂能否完成任务?若能,有几种 生产方案?请你设计出来。 70米 52米 A 0.6米 0.9米 B 1.1米 0.4米 4.用若干辆载重量为七吨的汽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汽车只装4吨,则剩下10吨货物,若每辆汽车装满7吨,则最后一辆汽车不满也 不空。请问:有多少辆汽车? 5.已知利民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时 装需A种布料0.6米,B种布料0.9米;做一套N型号时装需A种布料1.1米,B种布料0.4米;若设生产N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布料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时装有几种方案? 1.解:设有x间房,y人。 则有4x+20=y (1)

8x-8 由上述二式得8x-872 由上述两式可得22 所以x=23 3.解:设A产品x套,B产品套。 则有x+y=80 0.6x+1.1y<=70 0.9x+0.4y<=52 有上述三式得36<=x<=40 所以x=36,37,38,39,40 所以能完成任务 x=36,y=44;x=37,y=43;x=38,y=42;x=39,y=41;x=40,y=40; 4.解:设有x辆汽车,y顿货物。 则有4x+10=y 7x-7 有上述两式得10/3<=x<=17/3 所以x=4,5 所以有四辆或五辆汽车。 5.解:设M时装x套,N时装y套。 则有x+y=80 0.6x+1.1y<=70

七年级下册数学资料整理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如果a=b,那么a+c=b+c,a-c=b-c (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如果a=b,那么ac=bc,a/c=b/c (c不等于0) 2.由等式的基本性质得到方程的变形规则: (1)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2)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移向:将方程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像这样的变形叫做移向。 3.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4.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 (1)弄清题意和其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设元); (2)找出问题所给出的等量关系,它反映了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 (3)对这个等量关系中涉及的量,列出所需的代数式,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在设未知数和做出解答时,应注意量的单位。 问题——方程——解答 第七章: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 两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项的次数都是1. 2.二元一次方程组: 把这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 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先消去一个或两个未知数,转化为一元或两元方程组,再进行求解。 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不等式的定义: 用不等号“<”或“>”表示不等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中含有未知数x,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定义: 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不等式的性质 (1)如果a>b,那么a-c>b-c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a/c>b/c (3)如果a>b,并且c<0,那么ac

人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中加柏仁学校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 试卷 姓名: 得分: 一、 选择题(2分×15=30分) 1.点P(2,-3)所在象限为(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如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因为∠1=∠2,所以a ∥b B :因为∠3=∠4,所以a ∥b C :因为∠2=∠3,所以c ∥d D :因为∠2=∠4,所以c ∥d 3、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多边形是(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4、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27xy x += B :1 5y x += C :22x y -= D :22x y += 5、不等式组 2x+3>5 3x-2<4 ???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是( ) 6、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 边上高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七年级学生最多; B .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 C .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 D .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 8、 如上图,CD AB //,且∠A=25°,∠C=45°, 则∠E 的度数是( ) A. 60 B. 70 C. 110 D. 80 9、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长7cm 和13cm ,则它的周长是( ) A.27cm B.33cm C.27cm 或33cm D.以上结论都不对 10、为了了解参加某运动会的2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0名运动员是总体 B .100名运动员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C .样本容量为100名 D .抽取的100名运动员的年龄是样本 11、What is the value of 2 × 9 +(-2)3 + 1? ( ) A 、 7 B 、11 C 、8 D 、 13 (第2题)4321d c b a

(完整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 种: 相交 和 平行 , 垂直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 且有 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 与 互为邻补角, 与 互为邻补角。 + = 180°; + = 180° ; + = 180°; +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 ?????????????????????????????????????????????????????????????平移 命题、定理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 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 1 3 4 2

所示, 与 互为对顶角。 = ; =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如图2所示,当 = 90°时,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 a ⊥ b 时, = = = = 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 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同一方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个角叫 同位角 。图3中,共有 对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 之间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两侧 ,这样的两个角叫 内错角 。图3中,共有 对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之间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同一旁 ,这样的两个角叫 同旁内角 。图3中,共有 对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图4所示,如果a ∥b , 则 = ; = ; = ; = 。 图3 图4 a 5 7 8 6 1 3 4 2 b c

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式计算训练题完整版

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整 式计算训练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计算训练20题 一.解答题(共20小题) 1.先化简,再求值:(a+2b)2﹣4a(b﹣a),其中a=2,b=. 2.先化简,再求值:a(a﹣3b)+(a+b)2﹣a(a﹣b),其中a=1,b=﹣ 3.先化简,再求值(a﹣1)2﹣2a(a﹣1)+(2a+1)(2a﹣1),其中a=. 4.先化简,再求值:(2x+1)(2x﹣1)﹣(x+1)(3x﹣2),其中x=﹣1 5.先化简,再求值:(x+2)2+(x+2) (x﹣1)﹣2x2,其中x=. 6.先化简,再求值:(a+1)2﹣(a+1)(a﹣1),其中,a=﹣1. 7.求值 (1)先化简,再求值:(x2y3﹣2x3y2)÷(xy2)﹣[2(x﹣y)]2,其中x=3, y=. (2)已知a+b=3,ab=﹣2.求ab﹣a2﹣b2的值. 8.(1)设x+2z=3y,试判断x2﹣9y2+4z2+4xz的值是不是定值?如果是定值,求出它的值;否则请说明理由. (2)已知x2﹣2x=2,将下式先化简,再求值:(x﹣1)2+(x+3)(x﹣3)+(x﹣3)(x﹣1). 9.化简求值:(2x﹣y+3z)(﹣2x﹣y﹣3z)﹣(x+2y﹣3z)2,其中x=1,y=﹣1,z=1. 10.先化简,后求值: 已知:(x+1)2﹣(x﹣2)(x+2),其中,并且x是整数. 11.先化简,再求值 (2x+3)(2x﹣3)﹣4x(x﹣1)+(x﹣2)2,其中x=﹣ 12.先化简,再求值:(2a﹣b)2﹣a(4a﹣3b),其中a=1,b=. 13.先化简,再求值:(x+2)(x﹣2)﹣(x+3)2,其中x=. 14.先化简,再求值:x(x+3)﹣(x+1)2,其中x=+1.

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一答案

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一 一、填空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题设是如果两个角是两个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结论是这两个同位角相等。 3、如图,如果2∠3=3∠1,则∠2= 108°, ∠3= 108°,∠4= 72°。 4、如图,∠1与∠DAB 是内错角,∠1 与∠EAB 是同旁内角。∠2与∠EAC 是内错 角,∠2与∠DAC 是同旁内角。 5、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如果以A为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点A的坐标(0,0 ),点B的坐标(6,0 ),点C的坐标(6,6 ),点D的坐标(0,6 )。 6、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点A(-2,4),B(3,4),直线AB,若点C为直线AB上任意一点,则点C的纵坐标为4 。 7、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P点在第一或三象限。 8、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外角和等于360°。 9、当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去同一个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不

变;当不等式的两边乘同一个正数时,不等号方向不变;而乘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二、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 一个反例。 1、邻补角是互补的角。 答:是真命题 2、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答:是假命题。如正方形的对角互补,但不是邻补角。 3、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 答:假命题。如两个锐角都是75度,和是150度,是钝角。 三、用一条长为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为4cm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解:(1)设底边长为x cm,则腰长为2x cm, X+2x+2x=18 解得x=3.6 所以三边长分别为3.6cm,7.2cm,7.2cm。 (2)因为长为4cm的边可能是腰,也可能是底,所以需要分情况讨论。 如果4cm长的边为底边,设腰长为x cm,则 4+2x=18 解得x=7 如果4cm长的边为腰,设底边长为x cm,则

初中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测试题含答案

b a 0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6的算术平方根是( ) B.±4 D.±2 2.如果a ∥b, b ∥c, d ⊥a,那么( ) ⊥d ⊥c ∥d ∥d 3.如图,化简:-2)(a b +|b+a-1|得( ) +1 +2b-1 4.如果将长度为a-2、a+5和a+2的三根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可以得到一个三角形,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1 >2 >5 D.无法确定 5.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①x=2是不等式x+3≥5的解集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只含一个解 ③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只含一个解 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不含任何一个解 个 个 个 个 6.在实数21,2π2 2中,分数的个数是( ) 个 个 个 个 7.一个四边形,截一刀后得到的新多边形的内角和将( ) A.增加180o B.减少180o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点在( ) A.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B.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C.原点 D.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同位角都相等 B.内错角都相等 C.同旁内角都互补 D.对顶角都相等 10.用两个正三角形与下面的( )若干个可以形成平面镶嵌. A.正方形 B.正六边形 C.正八边形 D.正十二边形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果点A(x-2,2y+4)在第二象限,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请写出一个在第一或第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____________. 3.比较大小:7____328

2020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2020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 1.相反数 (1)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2)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或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a、b互为相反数 a+b=0. 2.绝对值|a|≥0. 3.倒数 (1)0没有倒数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互为倒数 . 4.平方根 (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a(a≥0)的平方根记作. (2)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a≥0)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 5.立方根

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知识点三】实数与数轴 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知识点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 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无理数的比较大小: 【知识点五】实数的运算 1.加法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 几个非零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4.除法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二答案

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二 一、填空 1、如图,∠ADE=60°,∠B=60°, ∠AED=40°,则∠C=40°。 2、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P点在第二或四象限。 3、如图,AB∥CD∥EF,则∠BAC+∠ ACE+∠CEF= 360°。 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5,一边等于6, 则此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6或17 。 5、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外角和等于360°。 6、如图∠1=∠2,∠3=∠4, ∠A=100°,则∠BDC= 140°。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判 断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 1、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题设:假如两个角是相等。 结论: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这个命题是假命题。如一个正方形四角都相等,他们不是对顶角。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题设: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内错角。 结论:这两个内错角相等。这个命题是真命题

三、如图,∠1和∠2,∠3和∠4各是哪 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它们各是什么角? 第一个图中,∠1和∠2是直线CD和AB被直线DB所截形成的内错角,∠3和∠4是直线AD和BC被直线DB所截形成的内错角。第二个图中,∠1和∠2是直线CD和AB被直线BC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3和∠4是直线AD和BC被直线AE所截形成的同位角。 四、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出下列各点: 点A在y轴上,位于原点上方,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 点B在x轴上,位于原点右侧,距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 点C在x轴上方,y轴右侧,距离每条坐标轴都是2个单位长度;点D在x轴上,位于原点右侧,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 点E在x轴上方,y轴右侧,距离x轴2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4个单位长度,你能得到什么图形? 解:如右图分别标出了ABCDE的位置 依次连接这些点,可以得到一个“W”形 状。 五、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 线,且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E, 证明:∠BAC>∠B 证明:因为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 所以∠ACE=∠DCE 因为∠BAC>∠ACE ∠DCE>∠B(外角大于不相邻内角)

人教版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初中一年级》

人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1相交线 1、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该公共点叫做两直线的交点。 2、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边,并且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性质:邻补角互补。(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3、如果两个角的顶点相同,并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 5.1.2垂线 4、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5、由直线外一点向直线引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要找垂线段,先把点来看。过点画垂线,点足垂线段。) 6、垂线段是垂线上的一部分,它是线段,一端是一个点,另一端是垂足。 7、垂线画法:①放: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 ②靠:靠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尺上; ③移:移动三角板到已知点; ④画线:沿着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画出垂线. 8、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9、过一点画已知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这条线段(或射线)所在直线的垂线. 10、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 11、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1.3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 12、同位角:如果两个角都在被截的两条直线的同方向,并且都在截线的同侧,即它们的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形如字母“F”。 13、内错角:如果两个角分别在被截的两条直线之间(内),并且分别在截线的两侧(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形如字母“Z”。

2017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三线八角: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 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 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 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5、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6、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垂线段最短。 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9、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果 b//a,c//a,那么b//c 10、平行线的判定: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 14、平移: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②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15、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命题分为题设和结论两部分;题设是如果后面的,结论是那么后面的。 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两种;定理是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 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1.关于尺规作图:尺规作图是指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来作图。 2.关于尺规的功能 直尺的功能是: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将线段向两方向延长。 圆规的功能是: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作一个圆;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一段弧。

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数学试卷

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数学试卷01 (时间:90分钟,满分:l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图形中能肯定1=2∠∠的是 ( ) 2.在显微镜下,人体一种细胞的形状可以近似的看成圆,它的真径约为0.00000156米,将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米. A .156×10-8 B .1.56×106 C .1.56×10-6 D .1.56×10-5 3.如图,//,1a b ∠=700,则∠2的度数是( ) A .0 20 B .0 70 C .0 110 D .0 130 4.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 A .34∠=∠ B .12∠=∠ C .B DCE ∠=∠ D .0 180D DAB ∠+∠= 5.如图,CA BE ⊥于A ,AD BF ⊥于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α的余角只有B ∠ B. α的补角是DAC ∠ C .ACF ∠是α的余角 D .α与ACF ∠互补 6.国家游泳中心(简称“水立方”)占地面积近6万平方米,它的百

万分之一大约是( ) A .一本《典中点》 B .一个篮球场 C .教室里的黑板 D .自己的手掌 7.如图,在A 、B 两座工厂之间要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 地测得 B 地的走向是南偏东520 ,现A 、B 两地要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 确对接,则B 地所修公路的走向应该是( ) A .北偏西520 B .南偏东520 C .南偏东380 D .北偏西380 7.如图,在A 、B 两座工厂之间要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 地测得 B 地的走向是南偏东520 ,现A 、B 两地要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 确对接,则B 地所修公路的走向应该是( ) A .北偏西520 B .南偏东520 C .南偏东380 D .北偏西380 8.如图,AB//CD//EF ,AF//CG ,则图中与A ∠(不包括A ∠)相等的角有(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9.如图,AB//CD ,且000 60,45,30BAP APC PCD ααα∠=-∠=+∠=-,则α等于( ) A .100 B .150 C .200 D .300 10.下列对于3.02与O.00302这两个近似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有效数字与精确数位都不同 B .它们的有效数字与精确数位都相同 C .它们的有效数字不同,精确数位相同 D .它们的有效数字相同,精确数位不同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两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则同旁内角相等 (2)两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若内错角的角平分线平行,则这两直线平行 (3)两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若同旁内角不互补,则内错角也不相等

初中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春季期七年级数学第九章复习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不等式的负整数解是------------------- 2、若_______ ;不等式解集是,则取值范围是 3、一次普法知识竞赛共有30道题,规定答对一道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一道题得-1分,在这次竞赛中,小明获得优秀(90或90分以上),则小明至少答对了道题。 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5、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一不等式组的解集,这个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6、若代数式1-x-22 的值不大于1+3x3 的值,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不等式组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8、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1-2a)、8,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9、若,则点在第象限。 10、已知点M(1-a,a+2)在第二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1、在方程组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书城开展学生优惠售书活动,凡一次性购书不超过200元的一律九折优惠,超过200元的,其中200元按九折算,超过200元的部分按八折算。某学生第一次去购书付款72元,第二次又去购书享受了八折优惠,他查看了所买书的定价,发现两次共节省了34元钱。则该学生第二次购书实际付款元。 12、阳阳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2400米,他早晨8点离开家,要在8点30分到8点40分之间到学校,如果用x表示他的速度(单位:米/分),则x的取值范围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a∣=-a则有 (A) a≥ 0 (B) a≤ 0 (C) a≥-1 (D) -1≤a≤0 2、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 A.-1 B.0 C.2 D.3 3、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4、在ABC中,AB=14,BC=2x,AC=3x,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2.8 B、2.8<x<14 C、x<14 D、7<x<14 5、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的是() (B) (C) (D) 6、如果0<x<1则1x ,x,x2 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可表示为() (A)x< 1x < x2 (B)x <x2< 1x (C) 1x <x<x2 (D) x2<x<1x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3m2+1)一定在()

苏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导语】以下是为您整理的苏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九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一、整式乘除法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 式.ac5•bc2=(a•b)•(c5•c2)=abc5+2=abc7注:运算顺序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m(a+b+c)=ma+mb+mc注:不重不漏,按照顺序,注意常数项、负号.本质是乘法分配律。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乘(a+b)(m+n)=am+an+bm+bn 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

两个数的平方差.(a+b)(a-b)=a2-b2 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积的2倍.(a±b)2=a2±2ab+b2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方法: 1、提公因式法.关键:找出公因式 公因式三部分:①系数(数字)一各项系数公约数;②字母--各项含有的相同字母;③指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次数;步骤:第一步是找出公因式;第二步是提取公因式并确定另一因式.需注意,提取完公因式后,另一个因式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一致,这一点可用来检验是否漏项. 注意:①提取公因式后各因式应该是最简形式,即分解到“底”; ②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 2、公式法.①a2-b2=(a+b)(a-b)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a、b可以是数也可是式子② a2±2ab+b2=(a±b)2完全平方两个数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③x3-y3=(x-y)(x2+xy+y2)立方差公式 3、十字相乘(x+p)(x+q)=x2+(p+q)x+pq

初中一年级数学学霸笔记((下册))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一、知识框架 单项式 整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幂运算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二、知识概念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3、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 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 相乘,记作a n ,读作a 的n 次方(幂),其中a 为底数,n 为指数,a n 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a n =a m+n 。 整 式 的 运 算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 ﹒a n 。 六、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a m )n 表示n 个a m 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 )n =a mn 。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a m )n =(a n )m 。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 )n =a n b n 。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n b n =(ab )n 。 九、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 ÷a n =a m-n (a ≠0)。 2、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 ÷a n (a ≠0)。 十、零指数幂 1、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 0=1(a ≠0)。 十一、负指数幂 1、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 次幂的倒数,即:1(0)p p a a a -=≠ 十二、整式的乘法 (一)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1、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a+b+c)=ma+mb+mc 。 (三)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n)(a+b)=ma+mb+na+nb 。 十三、平方差公式 1、(a+b )(a-b)=a 2-b 2,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之差。 2、平方差公式中的a 、b 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3、平方差公式可以逆用,即:a 2-b 2=(a+b )(a-b)。 4、平方差公式还能简化两数之积的运算,解这类题,首先看两个数能否转化成 (a+b )?(a-b)的形式,然后看a 2与b 2是否容易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